生态旅游理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态旅游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生态旅游理论

生态旅游理论范文1

丽江地处滇、川、藏交汇处著名的“大香格里拉”核心区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必经之地。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使丽江成为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桂冠于一身的著名旅游胜地。始建于南宋末年的丽江古城,素以“家家流水、户户垂杨”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威尼斯”。自199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以后,丽江迎来了整个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的紧密结合,是当前丽江旅游的最大特色,也是丽江旅游的魅力所在。多年来,丽江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抓特色、抓品牌、抓保护的理念为指导,将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目前,丽江已成功打造了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印象丽江、丽江雪山音乐节、木府、玉水寨、东巴谷等旅游文化品牌。旅游业已经成为丽江的支柱产业,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丽江也因此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旅游小城市”和“地球上最值得去的100个旅游城市”之一、“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等殊荣,并已成为云南旅游业的著名品牌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丽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并因此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丽江旅游业发展的隐忧

在丽江旅游业取得辉煌成果的表象下面,隐藏着不少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问题。回顾丽江旅游业十余年的发展,走的基本上是资本运营的路子。如引进深圳能量事业公司改制丽江市歌舞团而打造的丽水金沙,云南昆明鼎业公司开发束河古镇以及玉龙雪山景区与张艺谋合作的印象丽江等。资本的运作讲求经济回报,一般都集中在雪山景区与古城周边。导致过度开发了玉龙雪山以及古城纳西族文化,其结果是每年几百万的游客白天上玉龙雪山景区,晚上逛丽江古城。这种状况,给丽江旅游业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游客过于集中于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造成了对环境的极大破坏。导致景区生态环境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超负荷接待游客。一个风景地,如果突破经过合理计算的生态环境容量,就会产生巨大的环境压力,进而会造成生态环境失衡,生态失衡反过来又会威胁人类自身的生态基础。图2为近年来游客游览玉龙雪山人数情况(根据历年丽江年鉴得出,其中2010年由于玉龙雪山索道技改停运,数据暂缺)。三、丽江旅游业发展的隐忧在丽江旅游业取得辉煌成果的表象下面,隐藏着不少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问题。回顾丽江旅游业十余年的发展,走的基本上是资本运营的路子。如引进深圳能量事业公司改制丽江市歌舞团而打造的丽水金沙,云南昆明鼎业公司开发束河古镇以及玉龙雪山景区与张艺谋合作的印象丽江等。资本的运作讲求经济回报,一般都集中在雪山景区与古城周边。导致过度开发了玉龙雪山以及古城纳西族文化,其结果是每年几百万的游客白天上玉龙雪山景区,晚上逛丽江古城。这种状况,给丽江旅游业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首先,游客过于集中于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造成了对环境的极大破坏。导致景区生态环境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超负荷接待游客。一个风景地,如果突破经过合理计算的生态环境容量,就会产生巨大的环境压力,进而会造成生态环境失衡,生态失衡反过来又会威胁人类自身的生态基础。图2为近年来游客游览玉龙雪山人数情况(根据历年丽江年鉴得出,其中2010年由于玉龙雪山索道技改停运,数据暂缺)。从上图可以看出,2009年,每天登上玉龙雪山上冰川公园的人数达到了6356人次/天,对景区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目前玉龙雪山原有的19条冰川仅剩15条,总面积也由原来的11.61平方公里减至8.5平方公里。随着冰川的大面积萎缩,也影响到了整个丽江坝子的生态环境。1995年玉龙雪山甘海子区域的地下水位为65米,而到2009年,地下水位为106米。严重影响了丽江坝区的供水状况。而对比古城的开发,为了接待更多的游客,大量外来商人入住古城开办客栈,在仅3.8平方公里的古城,有营业执照的就有800余家,而无照经营的也有200家左右,计有1,000家。若按每家20个标间算,则有20,000个标间,一年中平均入住率为50%,则每天有20,000游客拥挤在这小小的古城里。其次,以古城市区为核心的旅游不均衡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丽江旅游的品质和档次,损害了其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同时也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影响其发展后劲。不均衡发展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采用的战略之一,好处是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发挥规模效益,以取得更好的回报。但这种战略只能是在初期应用,在取得一定的效益后,应该转向均衡发展,以利于持续的发展后劲的培育。

从中可以看出,游客与古城市区人口数之比从30倍增加到接近60倍,且这一趋势还在上升。游客的持续大规模增加推动了古城商业化的过度发展,据古城管理局的统计,仅有6,000多住户的古城,商铺就有近1,200户。而在古城水车入口至四方街的西河两边,已发展成为灯红酒绿的酒吧一条街。由于这种过密的商业化,在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派官员到丽江考察,以确定是否该给丽江的世界文化遗产亮黄牌警告。同时,由于集中开发古城及其所在的市区,造成了一种资源使用上的挤出效应。有限的资源被用在市区,用来打造国际旅游精品城市,相应对周边乡镇和农村地区投入不足。在发展中,城区居民获益较大,周边居民则难以有很多机会参与其中。图4为丽江市的城乡居民收入情况。(根据历年丽江统计年鉴整理得出)。从中可以看出,城乡收入比2006最高,2007至2008年维持在5.6倍左右,2009后由于乡村收入有所增加而使得收入比有所下降。丽江以市区为重点的,优先发展旅游业的不均衡发展战略虽然使得城区居民获得较多的收益,但挤出了可以用于发展广大乡镇及农村的资源,在发展初期这种战略是可行的,但长期下去,如果不转向全面发展战略,将会不利于其发展后劲的培育,而仅仅依靠市区脆弱的旅游业也将是危险的。第三,外地商人大量涌入古城,造成原居民空巢现象严重;同时,与外来的投资商人和导游相比,本地居民并没有获得相当的利益回报。#p#分页标题#e#

古城的过度开发,造成大量本地居民迁出,成为制约丽江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古城派出所2006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户口仍在古城的原居民有18545人,而实有原居民人数只有9900人,仅占古城原居民的一半。[5](P54)在2009年“社会科学专家话丽江”的调研中,古城有9万多人口,其中外来登记的暂住人口(很多是长期居住)已达到了8万多。[6](P105)大量古城原居民迁出,一方面是由于商业活动的过度喧嚣,让原本生活在小桥流水旁的原居民难以适应。另一方面,是古城原居民被丰厚的租金所吸引,自愿被“置换”。随着这一文化的主体的被“置换”,造成了古城文化的“断裂”。而外来投资商人在利益的驱使下,随意篡改本地原生态文化,使得丽江本土文化失真而变得庸俗。与之相对应的是,本地原居民不能很好地参与旅游商业活动,难以分享合理的利益回报,长此以往会破坏他们维护当地生态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使得旅游所凭借的文化内涵逐渐失真而难以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生态旅游理论对丽江旅游业新发展的启示

十来年的丽江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依托外来大资本以量取胜;二是政府过多涉入。在丽江最有特色的三个景区:老君山、泸沽湖和玉龙雪山景区,政府都组建了管理委员会,以门票经济为主。一些小的景点,也基本上是由政府承包给外来企业。而在无法直接收取门票的丽江古城,也在收取80元/每人次的古城维护费。这种经营局面,把本地居民排除在旅游业的商业活动中,旅游收益的大部分被政府和外来的旅游企业所攫取。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高级副总裁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于2007年到丽江考察时指出[7]:在旅游的带动下,丽江经济得到了很好发展。古城依然保持着百年前的风貌,各种建筑物修复得很好,让人感觉到在历史画卷中行走。但丽江目前的旅游属于大众观光型,涌入游客多,对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较大,不利于丽江的可持续发展。他建议丽江大力发展高质量的旅游业,这与丽江当前打造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的目标相吻合。通过发展高端旅游业以降低游客涌入量,从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针对目前丽江贫困人口依然较多的现实问题,应该想方设法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从上述对丽江旅游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旅游活动过度集中在雪山与古城,造成了对雪山与古城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同时,开发的体制僵化,使得当地人未能很好地参与并分享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过于集中导致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经济利益分配不合理,造成民族文化传承的断裂,这使得丽江的旅游业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旅游业是一项脆弱的产业,同时,也是竞争激烈的产业,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必须实现旅游业的重大转型: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型,从政府控制到政府引导的转型,从外来商人经营到本地居民广泛参与的转型,从建设景点到没有景点却处处都是景点的诗意栖居的休闲度假城市的转型。而撬动这些转型,以生态旅游的一些理念指导丽江旅游业的新发展无疑是非常好的选择。首先,根据生态旅游的LAC理论(即生态环境容量理论),要求生态旅游强调容量,实现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虽然在实际运作中很难做到,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在经营管理比较成熟的玉龙雪山景区很难实践LAC理论,但还是可以从价格和服务上采取一些措施合理限制登雪山冰川公园的人数,并分流游客到景区的其他景点,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以达到效益不减而生态破坏较小。

其次,生态旅游强调分散的社区参与,而不是集中,强调一种均衡发展。丽江总面积21219平方公里,境内有两个民族县,18个民族乡,共有2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71.5704万人,占总人口的59.38%。境内自然与人文风光丰富,合理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地缓解雪山和古城的压力,达到保护雪山和古城的目的。第三,生态旅游强调要让当地居民获得利益。社区居民如果能直接参与,可以使他们直接从旅游业的发展中获取利益,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丽江平衡发展。同时,以当地居民取得经济利益回报来提高他们对自然和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其主动保护的意识,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以生态旅游的理念来指导实际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以制度、财政税收和一些相关政策等办法来控制适度规模为原则;以多社区的广泛参与来达到适度分流、均衡发展为办法;以鼓励当地居民直接参与获取收益为目的,从而增加发展的后劲,提高保护环境的主动意识。

生态旅游理念指导下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丽江是一个相对偏僻和封闭的地区,正是由于这种地理上的封闭因素,使得该地区的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得较为完好,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同时,这种生态环境又是比较脆弱和敏感的,很容易遭到破坏。丽江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有着悠久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民族文化是人类的宝贵遗产。因此,无论从自然还是从人文来看,丽江的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生态旅游的理念为指导,注重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鼓励支持原住民参与开发,以经济利益的回报促进自然人文环境的改善与提高。加强对外来旅游资本的生态开发的约束制度环境建设。吸引外资是一个地区获得快速发展的便利方法,但吸引外来资本通常要做出很多方面的让步,以提供更大的盈利空间。外来旅游资本也是如此,对本地的自然和人文生态必将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必须要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则必须在一定的制度建设上,以及相关的财政税收、产业政策的指导上,采取多种措施,以保持自然和人文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加强对外来旅游资本的引导和合理控制。同时,也要采取积极措施扶植、培育本地旅游资本,减少对外来资本的依赖程度,并引导本地旅游资本除追求利润外,还要坚持保护生态的多元化目标。

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减轻和分散对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的依赖程度。受规模效益的作用,大多数的旅游产品都集中在雪山与古城,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和脆弱。在后期的开发中,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积极开发丽江的水域和人文景观,以减少对山与城的依赖。丽江的黑龙潭和古城之水是丽江旅游的一大特色,另外,有特色的水域景观还有丽江的后花园—拉市海、文笔峰下的文笔海、高原珍珠—文海、以及盛产螺旋藻的永胜程海等。通过开发整合丽江水域资源,形成丽江特色的系列水域景观。同时,大力开发纳西族风情以外的傈僳族、藏族、白族、彝族等民族风情,使丽江成为真正的滇川藏多民族风情旅游胜地。鼓励更多的社区参与,由主景区游向周边网络游发展,以达到分流游客,控制生态流量,促进更多的旅游社区居民参与开发。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获得更多的福利。发展丽江旅游业应该以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目的为导引,发挥好社区的组织协调功能,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开发生态旅游。一方面,可以提供许多分散的旅游产品,形成旅游网络体系,同时分流游客,减轻对主要旅游景区的生态压力。另一方面,村民通过开展社区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可以增强他们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p#分页标题#e#

丽江拉市海边的美泉自然村和白沙乡的玉湖行政村就是这样两个典型的例子。美泉原来主要依靠拉市海的渔业收入,2006年村委会主导成立了美泉生态旅游合作社,开展以骑马、观看拉市海栖居的候鸟为主的旅游接待活动。结果不仅在经济上实现了转型,减少了对日趋紧张的拉市海生态资源的破坏,同时也使村民提高了对周边环境经济价值的认识水平。玉湖村也是如此,由于地处高寒山区,土地贫乏,农业生产发展不足,村民长年依靠砍伐并出售附近森林的木材,造成森林资源的极大破坏。2004年起,成立了玉湖生态旅游合作社,通过整合全村的资源和人力,开展骑马、徒步观光等旅游形式,在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生态旅游理论范文2

(一)我国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优势分析

最初,我国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效益都较高,这与森林地质环境的特殊性有关。人们在满足基本的温饱消费需求以后,对自身精神层面以及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较以往有所提高,因此,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就迎合了人们的此类需求。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的是,在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不善,参与生态旅游项目的人数与日俱增,这就给原本寂静的森林环境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如果保护好环境则利大于弊。

1.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社会价值较高。

随着我国各地方旅游项目建设的开展,地方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总体来看,发展地方旅游事业是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向好的重要策略之一,更是吸引外部资金注入,促进森林产业以及相关城市、村镇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由此看来,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社会价值极为明显,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当前我国森林生态旅游进行得如火如荼了。

2.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经济效益明显。

在种植了大片森林植被的地质环境中,人们能够体验到平时城市氛围中所体会不到的畅快感觉,来此地游玩的游客们不仅可以呼吸到含有高浓度的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还可以欣赏到生机盎然的秀美景色,尽情地享受森林生态旅游所带来的块乐,释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造成的身心压力。当感受到大自然的熏陶之后,游客还可以品尝到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佳品——用来自森林环境中的食材所制作的饭点等,这是我国在开发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时所考虑的重点环节。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若想要更好地发展我国地方森林生态旅游事业以及林业经济,则要从重点旅游项目进行突破,突出森林生态旅游的特点,将绿色旅游、绿色健康食品等卖点与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要在旅游事业的带动下以及政府政策的指引下,积极促进地方林业产业发展转型,从而改善该地区整体的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用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发展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此观光洽谈。

(二)我国现阶段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实际状况

从我国现阶段的旅游产业项目的发展与管理情况来看,森林生态旅游正在迅速占据旅游产业发展市场的核心,同时,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管理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1.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森林资源配置的领域当中,森林物种提供木材的功能逐步消退,随之而来的是,森林环境改善及为公众提供休憩的功能正在逐步被加强,人们乐于在森林负氧离子的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我们看到,在大量的森林资源被消耗与破坏的状况下,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难题。森林生态环境每况愈下,一次次的自然灾害的发生给世人敲响了警钟,是时候采取措施来强化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了。以我国东北某地区的森林生态保护区的日常管理为例来看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在该地区,由于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森林环境中,偶尔会出现林地中滥砍滥伐的现象,同时,人们非法买卖“山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就给森林资源的科学化管理造成影响,也给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林业资源的维护带来负担。在国家有关部门明确了森林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以后,此种情况得到了有效遏制。由此可见,森林生态旅游还需当地政府以及旅游项目管理者加强管理。

2.森林生态环境每况愈下。

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森林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的下降,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给森林地质环境中的整个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巨大。这种后果的产生,引发人们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反思——这是由于人类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清晰所造成的,其中也不乏人类贪婪的本性所致。我国某些地区进行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在缺乏科学化指导的前提下,滥用森林资源,甚至造成了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绝迹,给森林生态环境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相对而言,对森林生态旅游环境造成最大伤害的参与主体是旅游群体。在我国,每年都有大批游客来到森林中享受绿色的生态环境,但他们没有注意到,他们离开时留下大量的生活垃圾,对于森林生态环境是一种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可以说,一个旅游者就代表着一个“污染源”,再加上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不可能没有旅店、餐馆的建设,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原本良性的森林生态环境被改建得面目全非,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森林旅游景区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程度也日趋严重。森林动植物生存空间受到严重侵扰,一些珍贵的、稀少的森林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的边缘。因此,加强森林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己成为大势所趋。生态旅游,特别是森林生态旅游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森林生态旅游管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问题。

二、基于参与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分析

在我国,对于地区旅游项目发展建设而言,首先需要国家以及省级有关部门加大对区域化旅游开发项目的投入力度,允许各方主体参与项目的实际运作,并且,要出台与之配套的指导意见与政策文件,以便于基层执行者以及各参与主体遵照并严格实施。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各地方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需得到加强。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社会林业种植管理、旅游项目开发管理以及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等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强化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实际效能,还给人们一个健康的森林环境。

(一)参与主体

社会林业项目开发、森林利益主体、生态旅游管理层、游客等等都可以被认定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参与主体,因其中各方与森林生态环境管理都是息息相关的。

(二)参与主体影响下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实际状况

对于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及其发展而言,创新旅游发展体制建设、解决项目资金投入问题是我国地方森林生态保护部门及政府机构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从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执行状况来看,各环节的推动不仅依赖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大批旅游建设投入资金的支撑,而且,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来推进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运作。随着国家经济的转暖,森林生态旅游项目迅速发展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从事旅游项目运作的机构都打着“森林生态旅游”的旗号来招揽游客。从实践来看,强化参与主体影响下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极其必要,国家有关部门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提高管理效能。

(三)应更好地完善参与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区所开发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发展态势较为迅猛,为地方经济的腾飞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旅游项目的经营不仅依赖当地文化及特色建设以及森林资源的利用状况,而且还要看政府对其发展的投入力度是否足以支撑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运作。由此可见,对于森林生态旅游综合管理而言,仅凭社会当中任何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参与主体来共同配合。从具体的情况来看,首先,我国当前急需构建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基于国家政府机关、旅游项目管理部门、社会利益机构等参与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制度;其次,各参与主体要履行各自的权责与义务,明确各自的管理目标;最后,需要在全社会宣传森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操作模式,借助舆论来强化人民群众对于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促使其在参与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时能够严以律己,从不丢垃圾,不攀折树木、花草,不猎杀森林保护动物等细节做起,积极参与到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

(四)应强化森林生态旅游管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目前,人们逐渐意识到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发展的背景及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却未能明确生态旅游项目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这就造成了我国某些地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缺失,进而影响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及社会价值的提升。从根本上来看,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初衷良好,是人与自然界最佳的交流方式。一段时期以来,森林生态旅游吸引了绝大多数爱好旅游的群众参与其中,获得愉悦的感受,森林生态旅游甚至是全世界人民所关心的一个共同话题,拉近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距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森林生态环境本应有其独立的发展空间,但由于人类对它的索求,造成了森林生态功能的紊乱,最终受到牵连的终归是人类乃至生物界本身。

三、结束语

生态旅游理论范文3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是基于20世纪全球高速推进的工业化所形成的一种单向度、线性的“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的增长模式的一种反思,是对过度工业化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一种自觉的克服和抵制。在循环经济理论视野下,经济活动被理解为一套物质资源循环往复的流动过程,即“物质资源—劳动产品—消费产品—循环资源”,而这一过程所遵循的是“节制开发,高效利用,限制排放”的原则。这一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顺应了现代社会文明、集约型发展的大气候,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可多得的创新思路。我国西部地区作为经济后发地区,完全有必要顺应这一形势,在迎接工业化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以循环经济模式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内涵式增长。   一、循环经济理论对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循环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实现   “循环经济理论摒弃单线程发展理论的那种完全以经济效益实现为唯一目的的思路,而以全面的、可持续的视野构筑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共同实现目标。它所主张提倡的经济发展模式内涵是和谐共处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关系格局,而实现这一格局的基础在于要求节制资源开发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次数和效率、对资源废料的回收利用等。”[1]从这个角度来讲,西部地区要实现三大效益,就必须要以循环经济为基本的指导。首先,西部地区开发过程中由于要严禁至少尽量减少对原生态自然资源的破坏和过度低效利用,要秉承一种保护性开发的态度对待生态资源,并通过强有力的措施诸如一票否决制等进行严格控制,严肃惩治那些因一时经济利益和政绩冲动所引发的随意开发行为。这是从旅游资源的提供方而言。其次是针对旅游资源的消费方,也就是广大旅游观光者。循环经济理论也能够教育他们形成一种文明、节制的消费观念。一般而言,旅游消费从顺序来讲,包括交通、餐饮、住宿、游玩、购物、休闲等等,每一个消费环节都要直接或间接的耗费一定的资源,尤其是在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消费,如若消费观念不健康,以不文明的方式消费固定的生态资源,必然会在日积月累的效应下造成生态资源的流失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失序。而循环经济理论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塑造作用,让游客形成文明的旅游观并指导文明的旅游消费。可以说,循环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力求遏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的目标,是建立在一个全过程基础上的,包括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工程环节、设计和营销生态旅游产品环节和循环利用“后”资源工程环节。   (二)循环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地区生态旅游支撑系统的建立   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野中,生态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人与自然关系决定于人与人的关系。因此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包括政府、企业、专业机构、市民等多方面的支持。而对于繁复庞杂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工程,必须要有一个事无巨细的支撑系统。“在循环经济理论视野下,这套支撑系统从微观讲包括经济政策支撑系统、法律法规支撑系统、专业评估支撑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等,都对西部生态旅游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2]基于我国西部地区在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上存在的宏观政策定位不明确、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专项评估能力弱及不到位、科技及创新能力不足、公众参与不积极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灵活掌握和运营得到解决。比如,可以通过循环经济理论中常用的绿色核算系统来构筑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整体经济指标评估体系,用以整体上、宏观上把握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消耗的量化程度,从而深刻而直观地认识到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实实在在的效益。而另一方面,西部地区有必要将循环经济理论中的技术元素活用到生态旅游建设中去。比如一些比较普遍的技术类型,废物利用技术,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等污染类型的治理技术等。积极采取无害或低害的新技术、新工艺,生产清洁耐用的生态旅游产品,从而真正实现高产出、低投入和少污染。值得注意的是,循环经济理论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抽象性的理论,必须要大众化和通俗化,才能成功的吸纳广大社会民众的真正认同、参与和践行,才能真正促进生态旅游的真正有序发展。特别是要通过生态旅游教育以绿色消费理念引导游客,使西部生态旅游走上良性发展的轨迹。   (三)循环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地区生态旅游推动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合理地进行经济维度的生成。首先是可以指导其生态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功能实现。“循环经济理论认为GDP增长不仅有数量的增长,还有价值的增长,而对于生态旅游发展而言,尤为重视这种价值的增长,即内涵式增长。”[3]因此在循环经济模式的指导下,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对其生态旅游产品进行充分的展示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其产品质量内在所体现的生态旅游功能,包括观光游览的旅游功能、促进社区协调发展的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和生态环境的教育功能等。而只有真正将生态旅游的各种功能落到实处,找到抓手,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精品的升级和创新性塑造。其次是可以指导其服务品质的提升。旅游业本身就是一种以服务为中心的产业类型,而生态旅游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则要实现对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优化处理。这种产业升级具有一个重大的社会意义,即推动社会结构从生产型转向了服务型。   二、循环经济视野下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生态旅游是生态经济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因此从产业结构和整体产业链的角度来讲,要先从宏观上构筑一个完整的、贯通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地区各产业资源之间的良性互动和高效利用,并从产业类型形成一种补给与攀升的此消彼长的常态发展模式。首先在生态工业建设上,通过文明、集约化生产模式的实施,率先在企业层次实现循环经济,通过各种生产模式创新和变革,从根本上限制生产对生态的不利影响。通过各种新兴技术的运用,积极循环利用各种工业废弃物,在工业生产体系内实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模式,从而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生产目标底限。其次是在生态农业建设上,主要遵循“立体式农业系统”,即“太阳—沼气—耕地—畜牧业”和“鱼塘—鸡鸭鹅”共生的多层次农业系统,以及各种形式多样但遵循生态规律所开展的有效的农业耕作模式。最后是在生态旅游业的“总结式”综合发展上,在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上进行整合式、联动式的发展,以文明、集约、节制的态度对待待开发利用的生态旅游资源,要适度、有底限、有分寸地开发,要始终在承载力的允许范围内进行挖掘利用。同时还要不遗余力地修复和补偿被破坏的生态资源,以尽量小的代价去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转化和循环利用,从而达到生态环境的基本平衡。#p#分页标题#e#   (二)建设循环生态文化以促进西部生态旅游的全方位宣传   “文化是现代企业体制下不可多得的精神资源和动力源,而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必要通过文化来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无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营销方还是消费方,都能够逐步培养出文明、集约、有序的循环生态旅游意识,这就是循环生态文化作为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整体产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是一种张扬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稳定发展的文化,自然是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兴旺的不竭动力。”[4]“从微观上来说,循环生态文化包括旅游城市的整体面貌、城市风情与风格,还有城市以及地区市民的循环生态意识,以及生态循环意识在体制文化、社会风气方面的具体体现。”[5]可以说,构筑循环生态文化系统,是西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对产业自身的一种凝练和超越,是进行产业升级的质变动力。   现代旅游业已然构成了西部地区的振兴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支柱性产业。“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的双重限制下,循环经济生态旅游产业势必成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业常态繁荣的首选路径。”[6]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整体产业结构均不相同,发展背景、发展需要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时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和条件限制。因此当前就应该构建一种以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专项机构介入和全体市民参与的综合发展机制系统,通过旅游循环经济园区、绿色旅游企业、环境友好型旅游城市等形式来大力推进旅游循环经济,坚持整体推进、示范带动、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原则,促进西部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政府机构提高环境建设意识,集中力量进行循环社会的建设,同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机制,将各类生态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民众生态意识,推进生态旅游县域的发展,最终形成和谐的循环经济型生态旅游县域。

生态旅游理论范文4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世界旅游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我国旅游界人士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及其价值。许多地区纷纷开发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生态旅游。然而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某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出现恶化的趋势,尤其是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甚至有些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这完全违背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初衷。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这些问题不仅出现在我国,世界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了解生态旅游本质特征,并据此为我国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制定一些政策法规。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使生态旅游真正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内涵   (一)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在西方逐渐兴起,其兴起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人类自身处在后工业文明时期,高度的城市化使人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向往和依恋,迫切需要到自然环境中去放松自己,亲近自然成为人的内在需求,而且是一种高级的需求;其次人类也逐渐认识到自身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这必然影响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也影响到人类自身的自下而上和发展;而传统的大众旅游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显然力不从心。因此被看作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生态旅游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代表了二十一世纪旅游发展的方向。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   早期的生态旅游是指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McNeely、Thorsell和Ceballoslascurain(1992)认为生态旅游是指游客到位于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学习、欣赏和享受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古今文化的旅游活动;RalfBuckley(1994)提出只有以自然为基础,支持环境保护层,进行可持续管理和环保教育的旅游才是生态旅游;Brouse(1992)认为生态旅游是负责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范内尔(Fennell,1999)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形式的,并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方式;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EAA,2000a)提出只有具备生态可持续性的,且主要关注对自然区域的体验,并培养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与保护的旅游方式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定义为“有目的的了解自然区的自然和文化,注意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同时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的福利创造经济条件”。   (三)生态旅游概念的内涵   虽然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成一致,但它们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点。即以自然为基础的因素、教育性或学习性成分以及要求可持续性。其中最为核心的标准是都体现了对生态环境尤其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其它两个标准也是为这一核心标准服务的。这一点既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最重要方面,也是最能体现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人们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及消费活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人类在地球上的长期生存和发展而提出的科学发展思想,同样生态旅游也是人们在认识到传统大众旅游不能完全解决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提出的。   二、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   要准确地认识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首先要了解生态旅游系统。生态旅游系统除了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景区外,还可以加上一点,即生态旅游环境。因为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与其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周围环境不仅指自然生态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尤其要着重关注社会环境,即社区居民对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度。这四个组成要素中,生态旅游资源是客观要素,而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景区、社区居民这三者是能动的,他们的行为能够影响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者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有所不同,大众旅游者本身只需要具备经济条件、闲暇时间就可以了,而生态旅游者除此以外,不仅需要有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强烈责任感,还需要有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知道自身的旅游活动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相对来说,生态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的层次,生态旅游也就是一种较高级的旅游活动。美国旅行社协会(ASTA)提供的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标准”(Mmintosh,1995)中严格规定了生态旅游者的行为规范,其中包括以下几点:“了解目的地的地理、习惯、风俗和文化,使旅程更有意义;倾听当地人的谈话,鼓励当地居民参加环保活动;走设计的路线,不打扰动物及其栖息地,不破坏植物;支持节约能源、环保的企业。而生态旅游者由于不追求享受,能忍受不适,规模小,对当地的负面影响也极其微小,在活动中,生态旅游者还希望与当地居民交往,这无疑会给当地居民留下极好的印象,生态旅游者的环境保护观念也会逐渐深入到社区居民心中,使当地居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生态旅游景区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景区是生态旅游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其功能是提供生态旅游产品,为生态旅游者提供基本的服务设施等。生态旅游景区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相关产业部门能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运用生态学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并遵循生态旅游发展规律,科学地规划,严格地管理,将会对旅游景区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实际上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更为有害的是有些旅游业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然而实施的却是大众旅游,这不仅对旅游区资源产生破坏,更导致了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误解,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p#分页标题#e#   (三)社区居民与可持续发展   使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受益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大众旅游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居民能从旅游开发中得到实惠,大多数人只会感受到发展旅游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当地居民对游客的反感和对旅游的厌恶情绪。另外当地居民有权利选择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社区参与是影响旅游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张建萍在分析肯尼亚发展生态旅游成功经验时指出,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有几个突出优点:从经济方面看,社区的参与可使居民从旅游业中受益;从旅游方面看,可渲染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增加吸引力;从社会方面看,可促进当地社会发展;从环境保护方面看,社区参与为保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所以有必要在规划的初级阶段就强调居民积极参与,首先使居民了解生态旅游的好处及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另外要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使他们了解旅游规划和发展的进行情况。还可以让当地居民参与管理。在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以谋求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理论范文5

广西生态旅游评价起初的研究主要是对生态旅游开发资源环境条件评价,随着广西生态旅游发展的不断深入,广泛开展了不同类型生态旅游评价研究,主要是从生态适宜度评价、生态风险评价、生态足迹评价、生态承载力评价、生态旅游区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如蒙可泉等(2004)在分析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主要自然景观和景点的基础上,对保护区的体验性美感质量、单因子的技术性、旅游环境生态质量、景观质量等进行评价[5];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GB/T18005-1999),分析和评价广西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6]。廉同辉等(2010)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具体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相关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通过对专家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指标的权重,构建了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并制定了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的总体评价等级[7]。生态旅游适宜性的研究可以为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合理利用及合理功能分区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冯磊(2010)从产品的竞争力、资源条件、市场需求与定位、开发效益、外部协调性等几个方面对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适宜度进行了实证评价[8]。谢雨萍等(2008)应用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构建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模型,定量评价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2004年和2006年旅游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9]。

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广西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是从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分析、开发条件研究、开发策略探讨、开发模式探讨、开发可行性研究、社区参与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如廖钟迪(2011)通过分析龙虎山低碳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指出低碳化发展是打造广西第一低碳旅游区、实现产品转型升级、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对于如何实施提出一些具体开发措施和对策[10]。覃杰凤等(2010)通过SWOT分析的方法,对广西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和面临的威胁(Threats)等内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11]。区路基(2010)在研究广西横县茉莉花生态旅游开发背景和条件的基础上,探讨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开发的思路,并提出了开发的对策和措施[12]。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文军等(2009)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广西大明山周边6个村(屯)的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大明山周边社区居民对参与生态旅游的看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13]。陈道品等(2009)在对广西千家洞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生态旅游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保护区自然资源为背景,生态保护为前提,瑶文化旅游资源为突破口,树立鲜明旅游形象,创新旅游产品,抓住时代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旅游联动,打造西南瑶族文化旅游圈,以促进千家洞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4]。范新宇(2007)以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模式[15]。结合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以及湖泊、瀑布等旅游资源,确定其可开发的科普旅游产品有植物科普、动物科普、气象科普、地质科普、天象科普、生态科普、水文科普、民俗科普等。马宗福(2006)以广西百色古龙山峡谷漂流为例,探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如何针对其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16]。

生态规划研究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生态旅游规划,因此,生态旅游规划一直受到生态旅游研究者和开发者重视。广西对生态旅游规划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理念在规划中的体现、景观规划、功能分区等方面。如郑文俊(2008)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为例,从规划范围、性质定位、功能分区、旅游产品体系、旅游项目设计、资源保护、公众生态教育、生态旅游管理等多方面探讨生态理念在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中的具体体现[17]。周志红(2011)以广西大明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为例,通过“一带八区”的功能区划定,以及道路交通与游览设施规划、土地利用协调规划、风景游赏规划、典型景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与特色旅游项目的策划,在探索山地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方面进行了实践[18]。李川(2008)以广西三江程阳八寨为例,研究民族村寨旅游景观规划,提出民族村寨旅游景观规划应在景观生态学、景观规划学的基础上,贯彻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理念,从民俗学的角度,给予旅游景观更多的文化内涵[19]。王婕纯(2008)以黄岭村的旅游规划为例,针对当前乡村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初级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从资源整合、市场开发、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对策[20]。

生态旅游理论范文6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近年来,由于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的热点,但在许多舆论宣传和研究文献中,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却是模糊不清,甚至混淆。因此,有必要进行概念剖析和区分。   1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定义剖析   生态旅游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最早提出生态旅游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对生态旅游做出如下定义:“带着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生物及当地文化特征的目的,去往相对没有被污染或破坏的自然区域的旅行活动。这种旅行,既包括在没有遭到破坏的森林的随意漫步,也包括在偏僻地区对独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研究”。世界旅游组织将生态旅游归属为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为基础的专项自然旅游,强调旅游的“原生态”,如小规模组团去参观自然保护区,或者体验异域民俗文化,等等。而我国旅游行业内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比较通俗,也易于被公众接受和理解,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主要依靠自然和生态资源吸引旅游者前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在此过程中达到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也有学者从旅游者角度给生态旅游定义,认为生态旅游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它以大自然为舞台,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品位高雅,强调休闲、保健、求知和环保理念,既使旅游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乐趣,又能增强旅游者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虽然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各不相同,或者各有侧重,但这些从不同角度的定义却都有两个共同点:①都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活动,②其主题都强调为保护自然做贡献。从生态旅游概念的演变,可以看出,生态旅游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涉及到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文化熏陶乃至人类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低碳旅游”概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理念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个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09年5月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在一份题为“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将低碳旅游定义为一种减少“碳排放”的旅游,是一种减少污染、降低能耗的绿色旅游方式,它要求将出行观光、度假休闲等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使旅游业能成为环境友好型的产业。蔡萌,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响应,它倡导在旅游过程中的餐饮、住宿、交通、游憩、购物、娱乐等环节中减少污染、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减少碳足迹,用行动来实现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相比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有着更为具体的定义———“减少碳排放”的旅游,也有着更为明确的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内在契合性分析   在旅游行业,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都是很时髦的词,虽然两个概念提出的时间不同,但概念提出的背景却是相同的,即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它们都是环保观念在旅游业的自然反映,也可以说都是“环境危机倒逼人类反思和改革”的产物。提出这两个概念的初衷也相同的,即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意识,注意到旅游业快速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考虑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着想,注重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应该说,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具有相同的理念和共同的目标,都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旅游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在传统乡村旅游基础上融入了生态文明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相比传统乡村旅游“对大自然的体验”,生态旅游更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既要保证经济效益,又要保证生态效益。因此,低碳旅游倡导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特性与生态旅游追求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在内涵上是共通一致的。可以说,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具有某种内在的契合性,在发展自然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引入“低碳”的概念,对于推动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在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推行“环保与节约”,能进一步推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别   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两种不同的范畴。目前大多数人倾向于将生态旅游的对象限定为自然景观,当然国内也有些专家认为一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民俗景观也可归属为生态旅游的对象。但不管怎么说,生态旅游只能算是一种针对特定的旅游对象(自然景观)的旅游活动,属于自然旅游的一部分,通常是一种小规模的专项自然旅游,它是旅游市场中的一个细分市场。而低碳旅游指的是一种旅游方式,一种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减少碳足迹的绿色旅行方式。低碳旅游对旅游资源、游客类型、旅游规模等都不作限制,任何一种旅游活动,都可以通过旅游环境、设施、旅游消费等方面实现低碳化而成为低碳旅游,因此,虽然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二者不属同一范畴,但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就是在原有旅游方式基础上限定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更小的旅游“碳足迹”来承担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行业责任,其涵盖范围比生态旅游涵盖的范围要更大。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生态旅游借鉴了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强调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低碳旅游则吸收了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其核心是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生态旅游在陶醉于大自然的享受时,注重保护和修复旅游景区的自然文化生态系统;低碳旅游则表现为两个方面:作为旅游市场供应方的整个旅游产业链的低碳生产行为和作为旅游市场消费方的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低碳消费行为。生态旅游是由于大众旅游的自然取向性调整而催生出的一个新型的旅游市场,它属于自然旅游,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旅游,而是注重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自然旅游;低碳旅游着眼于节能减排和减少环境污染,强调旅游市场供方的“低碳生产技术”和旅游市场需方的“低碳消费方式”,要求通过低碳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生态旅游更侧重理念的宣传,倡导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而低碳旅游更侧重从实践角度说明实现旅游低碳化的具体行为要求;相比较而言,生态旅游更象是一种空泛的理念口号,而低碳旅游是一种可以量化(对减排的量化)的旅游,其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更强。#p#分页标题#e#   4低碳旅游是对生态旅游可持续理念的实践与深化   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方式有明显区别,它强调景区内野生动植物的自然属性,是一种时尚、高雅、休闲式的,并蕴涵自然生态文明的旅游形式。但是,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生态旅游的相对局限性日益明显。如果没有低碳旅游方式做保障,生态环境必将被破坏,低碳旅游强调“低碳化”,通过控制旅游中的碳排放量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低碳旅游旅游环境的生态性,进一步关注旅游环境的整体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充和丰富。   生态旅游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绿色的“理念”,而低碳旅游更多地体现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从生态旅游到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从理念到实践的飞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比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有着更为明确的定义和更具体的目标———碳减排,其针对性强,因而有利于指导低碳旅游各项实践工作的开展。碳减排的可量化性体现出低碳旅游强大的可操作性,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并将减排量化工作落实到各项指标,可以解决生态旅游在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当前全球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低碳旅游概念引入到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理念的实践深化,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长期努力。从政府层面看,低碳旅游的推行需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强力推动,战略上规划与协调,政策上支持与引导,观念上宣传与教育。还要建立制度保障,并实行追究机制,对破坏环境的高碳旅游行为要追究其履行生态补偿责任。从旅游行业协会看,要尽快制定旅游行业的低碳生产标准,包括低碳旅游产品、服务、管理的低碳质量标准,从而使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开发、经营及管理达到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从旅游消费者看,要树立低碳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生态旅游理论范文7

我国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更加关注旅游项目。旅游不仅仅可以让人们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增广见闻,同时也能够缓解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调节身心。然而,因为旅游生态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以及科学的规划,并且有着规模过大、发展太迅速以及不具有合理的发展策略等特点,所以对旅游区的生态安全造成直接的危害。本文主要探析的内容含有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生态旅游管理;现状;发展策略

新形势下人们更加关注生态旅游,主要原因是人们更加重视环境的质量。只有将建设生态环境的质量提高,才能够促进生态旅游的良好发展。但是,针对现在的生态旅游发展状况而言,生态旅游环境管理工作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在全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有效地促进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1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

1.1基础设施不够先进

由于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不够合理、科学,基础设施也不够先进,并且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生态旅游产品不具备健全的旅游产业链,相关的生态旅游产业不具有相通性,无法做到真正延伸服务以及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提高生态旅游整体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1.2相关政府部门不具有规范的监管制度

在我国快速发展生态旅游行业的过程中,生态旅游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提高经济利益就任由其自然发展,促使很多生态旅游没有得到规范的管理[1]。另外,大多数相关政府部门不具有规范的监管制度,没有正确引导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促使整个产业发展不够科学,整体布局也不够合理,整体的规划也不到位。同时,经营主体也不具有竞争意识以及市场意识,促使经营的管理不够规范。

1.3生态旅游不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人才

通常情况下,我国生态旅游的经营主体有以下两个部分:(1)第一,乡村居民。(2)国有或事业单位[2]。乡村居民由于没有接受过非常专业的培训,不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所以对生态旅游管理的科学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然而,国有或事业单位由于受到各种不良经济制度的影响,促使整个的服务水平以及质量降低,服务意识也非常差,并且大多数的旅游管理部门没有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生态旅游管理的专家型管理人才,人员整体的素质比较低,对开发以及设计旅游产品、市场营销以及经营管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1.4没有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资源

最近几年,在我国逐渐兴起了生态旅游行业,很多地方政府由于不想错过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不惜盲目利用以及粗放式地开放当地的旅游资源,没有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资源[3]。这样将促使生态旅游景区没有合理的布局,功能过于单一,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开发的层次非常低,产品品味也不是很高,无法有效地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很难发挥出生态旅游的潜力。

1.5对管理观念的认知不足,不具有清晰的发展思路

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在发展的同时,由于管理者没有全面地了解生态旅游的性质、特点以及内涵,而仅仅处于低水平以及单方面的发展状态中,对生态旅游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有部分地方政府没有完全掌握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没有熟练掌握生态旅游的理论,不具有丰富的实践研究技能,仅仅依靠经验办事,对健康发展生态旅游造成不良的影响。

2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策略

2.1有效提高当地人们发展生态旅游的积极性

生态旅游的发展准则是生态学,需要对各个因素进行全面以及综合地分析,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生态环境出现很多问题的背景下,当地人们经营资源的权利应该受到保护,政府部门需要全面考虑当地居民以及社区的整体利益,加强当地居民对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认识[4]。另外,从长远的战略以及观点而言,需要审视其自身独有的文化以及生态资源,提高人们的自信心以及自觉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当地人们发展生态旅游的积极性。

2.2规范生态旅游的相关法规以及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当前,我国正在快速发展生态旅游行业,然而大多数的有关法规以及法律仍处于地方级别,而未上升至国家法律的高度,没有强制性以及强有力的约束力,国家有关机构以及部门需要加快立法的速度,促使生态保护立法以及生态旅游进入可操作的层面,强化法制观念,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这样生态旅游的发展会更加规范。

2.3提高生态旅游服务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

生态旅游服务以及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管理以及开发生态旅游的科学性,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知,不断培养高素质的生态旅游服务以及管理人员,能够将新鲜的血液注入生态旅游的发展中,提高管理生态旅游管理的水平。

2.4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规划,有效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方面,需要从可持续发展、整体的观点以及系统的观点出发,对生态系统的持久性、利用可能性以及负载极限等等进行合理地预测,可以有效地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规划,有效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促使旅游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2.5全面认知生态旅游的管理理念以及概念

相关的政府机构以及部门,需要加大培训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以及概念的工作力度,让更多的生态旅游消费者以及经营者全面认知其本质,深层认识生态旅游管理经营的管理理念、规律和特点,梳理清楚发展的整体思路,更加健康地发展我国生态旅游行业。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健康地发展生态旅游,在社会效益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更加全面地协调发展我国的文化、经济以及社会;在经济发展方面,可以增长旅游经济,提供更新的发展动力;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够提供更多保护和管理自然环境的支持,将当地居民、旅游者以及旅游经营管理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只有有效地实施生态旅游管理的策略,才能够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行业。

作者:张强鹏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柳.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J].江苏商论,2015,23(27):146-147

[2]张登科.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外资月刊,2011,12(06):202-202

生态旅游理论范文8

从辽宁省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构建了辽宁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框架,并论述了具体的发展对策与措施[3]。袁志超,孙振杰等(2009)对河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产品体系战略、精品战略和结构优化战略等进行了具体的论述[4]。李萍(2009)对云南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实施战略和具体战略举措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5]。在对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上,学者们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人才培养、生态保护、交通便利等方面,而将生态旅游上升至战略的角度来研究的文献至今仍相当缺乏,仅有孙丽坤(2009)认为西藏生态旅游应该采取政府主导战略、旅游精品战略,并争取国家对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6]。因此,系统研究西藏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十分必要。

从传统旅游到生态旅游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西藏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上世纪80年代西藏发展旅游产业以来,逐步形成了以文化观光为主,多种专项旅游相互并存的多元化旅游格局。经过近30年的发展,尤其是随着西藏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以及西藏旅游可达性的增强,以藏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的旅游产品由于外来的冲击而逐渐失去原有的魅力和神秘感,传统旅游产品面临日益老化的危险。传统旅游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加之西藏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地域性、脆弱性等特点,若不加以保护和开发,那么这片几乎无污染、原生态的美丽家园将会变得满目疮痍。随着进藏人数的增加,再加上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约及人们对生态旅游观念的缺失,资源的损失与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如人们在欣赏山脉或河流时将自身所携带的垃圾到处丢弃,不仅损害了景观而且加大了清理的成本;很多古寺庙建筑在人们不断地踩踏、抚摸及排气中造成了这些寺庙墙壁、佛像等古资源的毁坏或颜色脱落等。以珠穆朗玛旅游为例,近年来,珠峰登顶热不断升温,每年珠穆朗玛峰北麓就有超过4万人登山,这些游客和登山者在珠峰留下了大量的废弃物,珠穆朗玛峰开始成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垃圾场”,给珠峰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一方面,固体污染物影响了珠峰的自然景观,可降解的污染物则对珠峰的水和土壤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对植物的践踏、焚毁,以及对动物的驱赶、捕杀加速了—些稀有物种的灭绝[7]。

旅游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在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伴随着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热潮,旅游承载力等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成为阻碍西藏旅游业良性发展的障碍因素。原来每天接待人数仅为几百人至一千人,自青藏铁路开通后,大量国内外游客涌入西藏,特别是黄金周期间和旅游旺季,每天进藏游客高达4000-6000人。一些专家认为,西藏其他景区“点多、面宽、容量大”,接待能力没有什么问题,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布达拉宫是一个制约点,因为它是土木结构的高层建筑,游客大量增加后面临的消防问题、文物损毁问题都很难解决,承载能力有限。长期大量的游客接待,极有可能使这个世界遗产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8]。为了保护布达拉宫的建筑及文物,西藏自治区旅游局目前仅仅允许布达拉宫每天的最大接待量为2300人次,同时采取一些措施以缓解对布达拉宫的压力,但仍然不是治本之策,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在发展中保护文化遗产,成为西藏旅游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进藏旅游的游客,是为了了解独特的藏民族文化与风土人情等,而在这种旅游过程中,国内外游客的价值观、行为、态度等会不知不觉地冲击西藏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藏生态文化系统的平衡性,藏民族原有的文化个性被外来文化逐渐消解。同时,一些经营者也会在利益的驱动下,歌舞、服饰与工艺品等失去民族风味,一些民俗活动为迎合游客的兴趣随意改变内容、形式与时间安排等而逐渐世俗化,导致了民俗资源的“庸俗化”。传统旅游所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承载压力的提高以及生态文化系统的失调,是难以在其原有框架体系下得以解决的,只有完全改变旅游方式与理念,发展以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破坏当地居民的深厚文化与宗教信仰、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规划与管理、为旅游者带来最真实与最贴近自然享受为原则的生态旅游,才能有效化解当前西藏旅游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实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因此,从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的转化,是实现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西藏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特征

西藏的旅游资源按其成因和属性可以从自然与人文两个部分来划分,前者是指由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自然性和地域性特征;后者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西藏地域辽阔,既有高山峡谷、森林,又有河流湖泊、冰川湿地,还有种类齐全的生物物种;同时,西藏历史悠久,不仅有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与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有珍贵的历史遗迹,以及工布、珞巴、康巴等民俗文化,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都具有多样性和层次丰富性的特征;西藏拥有许多世界之最的生态旅游资源,如世界海拔最高与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发育最成熟的海洋性冰川等诸多的“世界之最”造就了西藏生态旅游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也即垄断性;最后,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紧密交融,自然载负人文,人文渗透于自然,两者相得益彰、相互映衬,共同组成了西藏神秘的、令人向往的美丽画卷[9]。

西藏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构想

在科学认识西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和开发适合西藏客源市场的生态旅游产品,选择适宜的开发模式,并实施有效的发展战略,才能促进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持旅游与文化、生态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文化营销”、“旅游精品”三大战略,突出“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主题,探索符合资源特色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优化生态旅游空间布局,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生态旅游景区,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二次飞跃,将西藏打造成为我国最好的生态旅游试验基地。根据景区资源构成、产品开发构成、目标市场定位和自然保护区功能等要求,结合区位理论、生态学理论,可将西藏生态旅游开发归纳为四种模式:以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限制型生态模式;以布达拉宫、古格王朝遗址、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代表的保护型生态模式;以罗布林卡、大昭寺为代表的混合型模式;以藏北大草原、山南雅砻文化节为代表的大众型模式(见表2)。模式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动态性,即选择何种类型的开发模式会因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并非完全静态的。#p#分页标题#e#

“六大旅游区”:拉萨与山南历史文化旅游区、神山圣湖古格遗址旅游区、羌塘旅游区、林芝生态旅游区、香格里拉旅游区、珠穆朗玛景区。“四条旅游走廊”:青藏铁路走廊(唐蕃古道)、川藏与滇藏旅游走廊(茶马古道)、新藏旅游走廊、中尼旅游走廊。生态旅游战略的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既包括管理方面,也包括产品开发、营销等方面,因此,具体到在西藏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体系,需要政府主导战略、旅游精品战略、文化营销战略等以及这些战略之间的协同与配合。生态旅游资源作为公共资源,其开发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容易导致所谓的“公地的悲剧”,另外,生态旅游又是关联性强、综合性高的产业,其中涉及到许多重大问题需要政府发挥有形之手来推动与实施,而鉴于西藏脆弱的生态系统,更是需要强调政府主导战略。当然,强调政府主导战略,并非是要用政府取代市场的力量,一定要界定好政府的职能边界,既要防止缺位,更要防止错位,能够让市场去完成的政府一定不要参与,在此前提下,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10]。西藏自治区政府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生态知识的教育与宣传,引导旅游者、旅游企业及其他旅游相关者树立生态意识与保护观念,同时,出台各种政策与法规,强化旅游执法力度,以立法的形式规范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二是要认真编制生态旅游规划,通过科学的规划来指导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有序开发;三是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对生态旅游项目实行重点倾斜,加快重点景区的交通、通讯、能源、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四是加大生态旅游整体宣传促销力度,着力打造西藏整体生态旅游形象的品牌,提升西藏生态旅游综合竞争力。

当前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亦是如此。只有通过旅游精品来体现生态旅游的特色,才能树立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才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因此,在策划开发西藏生态旅游产品时,应紧紧抓住地方特色,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开发高标准的、多元化的生态旅游精品。加快形成拉萨历史文化旅游中心和林芝生态旅游中心,完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中尼和新藏旅游走廊功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以日喀则珠峰文化节、拉萨雪顿节、那曲羌塘赛马节为代表的旅游节庆活动游,以林芝、樟木、陈塘等地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旅游,以林芝、波密、察隅等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及乡村旅游,以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江为代表的探险、科考生态旅游,以布达拉宫、雅砻、雍布拉康、茶马古道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教育生态旅游。对旅游精品,要做到“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精心管理、精心服务”,以品牌制胜,以服务取胜。

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千百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沉淀为辉煌灿烂的西藏文化,其内容涵盖了语言、文字、文学、藏传佛教、历史文献、藏医藏药、宗教典籍、天文历算、建筑、音乐舞蹈、民风民俗等方面[11],具有原生性、地域性、宗教性等特征。为此,西藏生态旅游产品应以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大昭寺、茶马古道、雅鲁藏布等诸多的优势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文化在营销中的作用,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赋予其生命与活力,把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美丽而动听的神话、藏传佛教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等融于自然景观中。另外,还要把西藏旅游产品的文化核心价值和精髓通过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宗教文化等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发扬光大,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实现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当然,在打造生态旅游文化产品、发挥各个生态旅游景点的文化作用力的同时,应积极维护西藏生态旅游的原汁原味,坚决反对建造与当地居民生活方式极不协调或生活环境不相适应的人造景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