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保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与环保论文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1

关键词:农村经济 生态 对策

海南省的生态环境全国一流,世界闻名。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具价值的物质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越来越成为海南人民的共识。这种共识,随着建省以来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形成、深化。从建省之初提出工、农、贸、旅并举的发展举措,到上世纪末相继出台的“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再到2010年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人们日益清晰地认识到,海南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热带海岛生态这一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资源,首先要保护好生态资源,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然而,由于发展经济、追求富裕的愿望在不断蚀食和淡化着人们的生态意识,甚至冲昏人们的头脑,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海南仍然非常普遍,非常严重。尽管近年来海南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法规措施,但海南的生态保护形势并不乐观,严重威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长期存在,保护生态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海南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状况

海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其它经济发达省份,现代工业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显著。不过,农业(农村、农垦)生产、旅游开发和房地产扩张等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其中,来自农业生产的破坏范围广,危害大,不容忽视。就破坏范围而言,农村散布全岛各个角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所及,既包括农村周边生态环境,也包括生态保持区,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就破坏程度而言,目前海南和全国一样,所面临的一共性问题,如生态林地损毁、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污染等,一个都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生态环境呈缓慢退化之势。对于诸多咄咄逼人的危害生态安全因素,遏制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对于已遭受摧毁的生态环境,促进其恢复的力度不够。

(一)农作物违规和无序种植对生态的损毁极其严重

只要深入海南各地调研,亲眼所见,就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生态区都已被或正被农业种植所蚕食、分割、截断孤立,完好无损、绵延完整的生态在海南已极为罕见。几乎所有农村周边小山丘上的原生态植被都已被剔光,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经济林、农作物。高大一点的山岭,也多数逃不过被围剔的命运,只剩下顶峰、沟壑里一小块所谓的生态林,如琼海市官塘区的白石岭、万宁市礼纪镇的西岭等,在这些地方,山上山下,处处是槟榔,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已不复存在。在有名的呀喏哒热带雨林景区,实际上除山壑里还保留着原生态植物外,整个景区的山坡都已被荔枝园、龙眼园等果园团团包围。即使是七仙岭、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自然保护区,也被农业种植片片蚕食,层层分割,面积委缩、功能退化,动植物多样性不断减少,一些以往常见野生动植物濒临绝种。

海南农作物违规、无序种植在上世纪末达到高峰,有些地方因此而把生态推向灭绝的边缘。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包括橡胶、槟榔、橙桔、菠萝等,当时尤以槟榔种植最为疯狂。由于农民认为槟榔的经济前景较好,在东南部和中部地区曾一度出现家家户户种槟榔,到处垦荒种槟榔的景象。本世纪初,违规、无序种植的势头受到初步遏制。2005年,海南林业局提出“25°坡度以上种黄金都不行”的口号,下决心保护日趋脆弱的生态。但整体破坏格局已经形成,或明或暗的持续破坏行为仍然发生,恢复措施乏力。

(二)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

农业养殖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海南,近海水产养殖、陆地养殖、山区养殖等各种农业养殖并存。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水产品,禽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的量和面也呈逐年快速扩大的趋势。农村养殖几乎均无排污设备,每个养殖场都是一个排污户,生产的污水污物直接向外排放,注入小沟溪流,流进江河湖海。小户小排,大户大排,污染日积月累。农业养殖不仅是重要的污染源,而且也是导致毁林损地的一大要素。养殖所到之处,红树林、海防林、湿地等生态都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甚至完全被毁。万宁市神州半岛风豪港湾原有的一大片葱翠美丽的红树林,就因水产养殖扩增而渐被砍光。

农药化肥是生态环境的另一污染源。跟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如今海南农业生产几乎是无作物不施化肥,无瓜菜不撒农药。由于农药化肥用量极大,残留物多,时间持续,加之用法不够科学,使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其污染范围之广,危害之大,非常惊人。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在海南各地乡村的田间地头,土质变差,水变浊变臭。昔日田沟小溪清澈见底、鱼儿穿梭的景象已难觅踪影。

(三)农村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

在全省范围内,不论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都是个大难题。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垃圾更难应付。城市有专门垃圾收集、运送和处理设施,而绝大多数农村却没有,且农村范围广,地区分散,垃圾不易收集和处置。虽然目前海南文明生态村数量已过万,约占全省农村总数的一半,乡村公路、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但在生活垃圾处理以及排污系统建设方面进展极为缓慢。在农村,生活污水横溢现象依然普遍,日用废旧物品、塑料袋、建筑废料等垃圾往往是被随意抛扔,随处可见,阻塞河沟,污染田地,妨碍观瞻,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四)多数乡镇企业高耗低效治污无力直接危害环境

海南是工业落后地区,乡镇企业不发达,与其它沿海发达城市相比,乡镇企业污染环境的现象不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2010年,海南乡镇企业经济单位已愈5万多户,其生产活动无疑与生态安全戚戚相关。海南的乡镇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单薄,科技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高耗低效,对治污往往有心无力。其生产过程所产生废气废烟、污水毒物甚至没有经过简单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成为生态杀手。在调查中容易发现,乡镇企业多的地方,环境污染总是相对较为严重。

二、促进海南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步伐,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热带现代农业发展,无疑需要更多的耕种土地供给,更多的化肥农药和扶助设施,从而对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构成新的威胁。与此同时,热带现代农业是高科技的优质高效的农业,讲求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和节能环保,因而也有利于促进环境的改善。海南应紧紧抓住文明生态村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战胜挑战,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研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充分摸清海南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透彻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准确评估生态环境安全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标,提出科学可行的实行和保障措施。

特别是要严格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缓冲区范围,划分不可开发区、可开发区。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坚决禁止农业、工业、旅游及房地产开发,尽可能杜绝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危害。要注意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整合,避免人割断森林、海洋、渔业、生物、河流、湿地等自然要素的整体生态功能。

(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规,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确立“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根据形势需要,在现有《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等条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内容全面的环保标准更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以及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保护区管理、农村水源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法规。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控,加大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惩处力度

建立海陆空立体监控体系,采用卫星传感、水质测验等科技监测与人工实地察看相结合,职能部门专业监督与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既重视临近地区和敏感地区的监控,也不疏漏边远偏僻地区的监控,实现环境监控全省实时覆盖。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实行生态环境监控问责制。对危害环境的行为不闻不问或监管理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厉查处。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依法从严处理,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采取科学果断措施尽快恢复被毁自然生态。对保护区内种植的农作物,采取政府补偿、奖励和农村自愿的办法,坚决予以推毁。恢复生态,切不可用人工种植公益林的方法,人为干预生态区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的多样性。海南雨水阳光充足,空气滋润,只要不人为破坏,生态恢复相对较快。

(四)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责任制,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切实将绿色发展成绩作为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从体制机制上激励领导干部不断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节能增效,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对于那些只顾眼前利益,急于出政绩,保护生态环境不得力,甚至放纵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追究其责任。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农村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农村群众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生态环保的基础知识。引导农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爱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培养讲究卫生、分类处置垃圾、减少排污、节约能源资源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特别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培养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培养保护生态的行为习惯。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疏通河道水渠,修建排水道排污沟、污水处理厂、净化沼气池、垃圾处理场等。有条件的修建乡村公园,绿化美化乡村内外环境。

(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

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农业科技为支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通过绿色生产有效控制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合物施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约资源能源,增强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金项目:本文为海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海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研究》的成果。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2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生态文明;启示

引言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是人类对工业化带来的严峻环境问题反思的结果。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是生态文明探索的重要成果,并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我国当前正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批判借鉴西方的有益成果是题中之义。在概述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指出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迪,就显得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概述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是二十世纪后期生态运动蓬勃发展背景下产生的新思潮,它主张结合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阐明当代环境问题,找到一个既能消除人类环境危机,而且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出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威廉・莱斯、本・阿格尔、安德列・高兹、大卫・佩珀、萨拉・萨卡等人。尽管他们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会有所不同,但是,在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并对将来愿景等基本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的基本主张有诸多一致之处。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们激烈地批评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异化,以及生态殖民扩张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他们指出,经济发展不能无限度,而且也不能在损害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庞大的现代化的物质财富,但是也产生了诸如精神颓废、自杀现象以及核污染、化学污染、电磁污染等环境问题。因此,他们提出要重新界定和审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主张建立一种共存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从本质上,生态社会主义学者认为,这些弊端是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引起的。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环保法律法规建设不断完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清洁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开发使用,对湿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草原资源、海洋资源的开发都付出了与以前相比少之又少的代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保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背后还是隐藏这不可忽视的隐患。经济态势总体上还呈粗放型特征,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数量扩张而非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的提高来追求经济总量的提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带动性强的黑色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造纸业等产出总值大、产业带动性强大型产业。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开垦和利用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沙漠化,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以及人多地少等问题也仍然存在。

三、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进程中,由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实现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以及现代社会的转型。针对我们目前面临严峻的人口压力、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人们生态意识落后等一系列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生态环境危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主张,因此批判地吸收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这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

社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的经济发展会造成环境恶化,人与自然不协调的恶性发展,人类社会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因此我国在发展中,必须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努力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模式,避免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得不品尝环境恶化的恶果。充分考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关系,坚持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生态法治建设步伐,健全法律制度保障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出台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其次,完善法律制度建设要坚持“立、改、废”相结合的原则,不能忽视对已经制定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梳理。

(三)制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政策

政府要制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的产业政策,引导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政府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贷款、收费、保险等各种政策和经济措施,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基于环境资源利益的调整,建立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要完善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体系,提升监管水平。加快制定和完善能源、环境的相关标准,修改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还要加快节能统计和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提高法律监督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秩序。环保部门还应提高依法监管水平,实行行政监督管理责任制。最后要加强环境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结束语

西方学术界倡导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养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指引下,在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上,在借鉴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些有益成果中,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生态建设的环保热情,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稳扎稳打践行生态建设的措施,我相信,美丽中国的愿望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庆行、吴长冬:《生态责任:政府责任的新思考》,《福州党校学报》,2008年2月。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3

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暨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教授王俊秀与台湾大学历史所博士生江灿腾合写的《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一文,基本上是对西方环境保护理论模型的介绍,但从中亦可一窥台湾佛教环保实践及思想演变的概况。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杨惠南的《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和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林朝成《心净则国土净》二文,则对佛教环保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了比较有份量的论述。照王俊秀与江灿腾的说法,这两人在环保思想上的研究,不仅是对西方知识界“环境范型”的思想回响,而且也可以视为此一领域在台湾地区的先驱性研究。社会关怀,是推行人间佛教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环境保护则是佛教关怀社会的重要方面。笔者主要根据上述三篇论文所提供的资料,对此略作介绍。所用资料,悉据从国际互联网下载的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所建佛学资料库电子文档,特此志谢!

佛教思想如何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所谓“范型”(paradigm),是指用以检验人类社会现象的观念及假设,可用来提供一种世界观或宏观视野。长期以来,人类以自身创造的文化,自许为“万物之灵”,“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一直是社会运作的基本路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认为“科技万能”,人类可以向自然索取一切,“成长无限论”一再被认为是人类自我肯定及超越的一种表现。在这种“环境侵略思维”笼罩下的人类生活方式,创造物质文化的过程对人类而言是“文明化”,对其他万物而言则是“野蛮化”。人类对其他万物“野蛮化”的过程间接、直接地影响人类自身安危及生死的各种“生态反弹”,并体会到“万物之灵”有可能会变成“万物之零”。(王俊秀、江灿腾)

自1989年起,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年年列入“世界末日”指标。从此环境污染不再只是“脏”的问题,更是“生与死”的问题。治本之道在于改变世人的思考模式及生活方式,因此“范型转移”(paradigm Shift)乃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必要过程。王、江的论文首先介绍了四组对比的观点:一、由“万物之灵”到“万物的一支”;二、由“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三、由“科技万能”到“科技有所不能”;四、由“成长无限”至“成长有限”。以上所述“范型转移”观念,可见近百年来,人类社会(特别是指欧美社会)如何从“成长范型”(HEP)逐渐转移成为“环境范型”(NEP)的思考和体认。

回顾战后近五十年来台湾佛教的环保思想,则倾向于传统的护生和惜福。例如著名的佛教目录学专家蔡念生,从1950至1980年,在各种佛教刊物及报章杂志撰写了几十万字的护生与戒杀的文章,并在1983年集结为《如是庵学佛賸语----护生百讲》、《如是庵学佛賸语----鸟兽春秋》,由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但佛教界从环保角度对放生活动本身进行反思,则要迟至八十年代后期。1988年4月,释圣严在《人生》第62期发表《为何放生?如何放生?》;1989年3月,文化大学生物学系在《人生》第67期发表《请勿随意放生》。而且这两篇文章,都未进一步提出如何保护生命或生态的问题。

在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影响下,佛教界相继出现了释传道、释昭慧和杨惠南等几位重量级的佛教环保健将。传道法师不但出资拍摄“反(对政府兴建)五轻(工厂)”的录影带──《净土的呐喊》,而且为文呼吁佛教要组织“环保护生基金会”。他认为唯有这样,才能“破除‘经济奇迹’的政治神话,纠正偏颇政策”;其次,“(立法)禁止制造(包括保特瓶、保利龙在内的)塑胶垃圾”。他的这一呼吁,已经能够把抗争的矛头指向资本家和政府,并且也已意识到从根本而且全面入手的“普渡”,比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别渡”,来得重要。(杨惠南A)至于昭慧法师,不但创办“生命关怀协会”,更实际投身第一线从事护生和戒杀的工作。她在各种报章、杂志上撰写的环保文章,现已大部分收在《浩荡赴前程》(台北∶法界出版社,1994)和《愿同弱小抗强权》(台北∶法界出版社,1994)两部新书里。此外,像《福报新闻周刊》和《佛教文化》等佛教刊物,也大量报导关于环保的问题。

杨惠南于1994年发表《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对台湾佛教界的环保工作从理论上进行反思。他认为以“预约人间净土”为号召的慈济功德会和以“心灵环保” 为号召的法鼓山文教基金会,虽然在环保工作上成绩最卓著,但都欠缺深入的佛教理论依据:(一)在实际的环保工作方面,二者都偏于垃圾回收和植树,未能触及污染台湾环境的两大污染源∶资本家所开设的工厂,以及已与资本家利益结合的政府。(二)在环保理念的建立方面,二者都有重“(内)心”轻“(外)境”的倾向;也就是说,二者都偏于“心理垃圾”(贪、嗔、痴等烦恼)的去除,却忽略了外在世界之真正垃圾(土地污染、河川污染、空气污染、核能污染)的防治与清理。论文尖锐地指出:重“心”轻“境”的环保理论,乃“预约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之所以有所偏颇、值得商榷的原因。杨惠南呼吁:建立一个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乃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而且,为了对治重“心”轻“境”这一古来即已形成的错误理念,此时此地甚至应该提倡重“境”轻“心”,亦即“境”先“心”后的佛教生态学。(杨惠南A)

林朝成曾接受“国际佛学研究中心”的委托和经费的补助,于1992年完成《佛教放生与环保保育》一书的研究(未出版)。同年又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浓缩和修订成为《从宗教生态学看台湾佛教界的环保观及其实践之道》的专论,提出六点“未来生态新典范”: 1.对自然的高度评价;2.普遍的同情心;3.谨慎周密的计划以防止风险;4.经济成长的极限;5.日益求新,崇尚兴革;6.新政治观。以此作为思考的参考座标,然后企图进一步结合佛教的教义,以建立“佛教生态学”。文中批评“台湾佛教环保意识的觉醒又落后台湾社会十年”,建议尽速地整理佛教环保的文献,具体意见如下∶

(一)佛教基本教义与环保生态观的汇通。如“缘起”与“深度生态学”的比较;“依正不二”观与自然环境保护或环境权的汇通;“八正道”与“后设经济学”的比较.....等等,都应納入佛教环保的基本文献内。

(二)佛教的环保福利事业。可参考唐《法苑珠林》的方式,拟定条目,細加分类,每类有述意、有经证、有诠释、有引申,以方便参考与查阅。

(三)佛教高僧大德的具体事例。重新整理各僧传居士传,选出具体环保事例,以为参考效法。

(四)佛教戒律与环保生活法则的比较。环保必须落实于生活,其所提供的生活法则,大都合乎戒律所规定者,尤其是菩萨戒,更可給从事环保的资源与启发。(林朝成A)

王、江的文章引述了上述杨、林两教授的论文后,认为两人对佛教界环保思想的批评意见,虽然都是援引西方现有环保理论观点,却不忘在佛教传统教义里,寻求原有教理的支持。说明佛教传统的生态理论,确实含有和新的“环境范型”理论相契合的某些成份。至于哪些是有待提升的积极因子,王、江的文章并没有深论。好在这次研讨会上,杨、林两教授又提交了新的论文,对上述观点作了进一步展开。

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

据杨惠南自述,他所写的《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曾依照中观学派“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的”性空缘起”理论,以及瑜伽行派“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阿赖耶识缘起”之教理,说明内“心”与外“境”的一体性。但该文口头发表时,评论人林朝成指出此文的主要结论“外在世界的清净,乃内心解脱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并不具有强而有力的说服力。因此,本文是对林朝成批评的进一步回应,分作《维摩经》〈佛国品〉的“净土之行”、“净土之行”的两层意义、严净佛土∶成佛的必备德性、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四大部分,试图透过更多的经证,说明心、境平等(甚至“境”先“心”后)的生态学,乃佛教经论的本意。

一、《维摩经》〈佛国品〉的“净土之行”

不管是“预约人间净土”或是“心灵环保”的环保理念,都是建立在《维摩经》〈佛国品〉中的净土思想之上∶“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例如,在“心灵环保”的运动当中,曾把“不说谎”、“生气时念佛”、“开车时不要赶路、抢路”、“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等纯属内在心灵修养的德目,当作是环保的德目。杨惠南认为,这种重“心”轻“境”的环保理念,乃是当前台湾佛教环保运动的主要盲点,出于对《维摩经》的断章取义。杨惠南详细解释了这段经文的来龙去脉。释迦回答宝积菩萨问“菩萨净土之行”,首先原则性地指出“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然后是展开“因行”中直心、深心、菩提心等十七种修习“净土之行”的德目。在对十七种德目的长段说明之后,紧接着有一小段经文∶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在这段引文当中,最后的两句,乃是被称为“唯心净土”的有名经句,为一切重“心”轻“境”之环保理念的经据和理据基础。然而,引文一开头,一直到“是故宝积”一句之前,还说到了“直心”乃至“一切功德净”等十三个由浅入深的修行次第∶(1)直心;(2)发行;(3)深心;(4)意调伏;(5)如说行;(6)回向;(7)方便;(8)成就众生;(9)佛土净;(10)说法净;(11)智慧净;(12)心净;(13)一切功德净。

二、“净土之行”的两层意义

在这十三个修行次第当中,第(9)和第(12)值得特别注意。排列在前的第⑼是“佛土净”,而排列在后的第(12)则是“心净”。从它们的排列次序看来,外在的“佛土净”,显然比内在的“心净”更加必要而根本。这意味着∶“佛土净”是“心净”的“(原)因”,而不是“(结)果”。也就是说,如果外在的佛土不清净,那么,内在的心中烦恼也就无法彻底地清净。只要“境解脱”,那么,紧跟着也就“心解脱”,乃至彻底的解脱成佛,“一切功德净”。因此,《维摩经》〈佛国品〉当中的净土思想,应该有两层意义∶

(1)如果想要“心解脱”,就必须“境解脱”:亦即,如果要让内心的烦恼彻底去除,那么,必须先让外在的世界清净无染。这是“直心”乃至“一切功德净”等十三次第所显示的净土理念。

(2)如果想要“境解脱”,就必须“心解脱”:亦即,如果要让外在的世界清净无染,那么,就必须先去除内在心灵里的烦恼。这是“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句经文所显示的净土理念。

三、严净佛土∶成佛的必备德性

在唐·玄奘所译的《说无垢称经》〈序品〉中,提出“严净佛土”的译名,鸠摩罗什所译的《维摩诘经》〈佛道品〉,也曾说“常修净土”,这和其他大乘佛典所提出的“净佛国土”或“庄严净土”都是同一概念。这样看来,“净土之行”确实有两大类别∶(1)往生既有的净土,这是《阿弥陀》、《药师》等经所阐述的;(2)严净佛土,这是《维摩》、《华严》、《摩诃般若》等经所弘传的。然而,不管是从佛典的经据,或从实际的理论来说,众生及其居住的器世间,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普渡众生和严净佛土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单单强调“普渡众生”,而忽视“严净佛土”的作法,是不够、有所偏差的。

四、从“境解脱”到“心解脱”

杨惠南在文章最后说,依照理想的状态,目前台湾佛教的环保运动,应该建立在心与境平等、众生世间与器世间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之上。为了对治曲解《维摩经》(佛国品)中“心净则佛土净”的经义的偏差,建立一个强调“境”清净或“器世间”清净的佛教生态学,似乎来得更加重要。这是作者之所以强调从“境解脱”到“心解脱”的原因。

心净则国土净──关于佛教生态观的思考与挑战

林朝成认同杨惠南的《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认为此文的问题出发点,正是从佛教在政治、经济、社会的保守心态的批判出发。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解决社会问题。人与人的关系和它的社会结构里的不平衡,正是造成大自然失调的主要因素。因此,生态与环保都不只是科技问题,而是人文问题,或是决策的问题,并含有价值观和信念。对佛教生态观的思考,正是从价值观和信念的层次,提出它的关联学说的内涵。他在“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上所提交的论文,即以“心净则国土净”为核心,思考其可能的生态学涵意,并尝试说明其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指出佛教界环境关怀该有的自觉。(林朝成B)

一、“心净则国土净”的困境

林认为,杨惠南在《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中,主要关切的在于应然性或义务性的论据,也就是道德的强制性,以提供环境保护的必然性。“净佛国土”乃至“严土熟生”是解脱成佛的义务性条件。那么,正确的解决“心净则国土净”的困境,便是建立“内心”与“外境”并重的佛教生态学。从此一理论基础来看,对佛教的思考方法和教义,有二点规范性兼具批判性的原则:

首先,心境并建的生态观不能是理性的直线式思考,必须透过缘起法对非直线体系的直观才能产生。那么,佛教的生态观有进一步发挥缘起观的解释范畴,衡定其中道观的适用潜能,这对教义的内部体系该有重新评价的积极作用。

其次,资源耗竭和环境压力等许多问题,产生于经济和政治权利的不平等。生态的问题因其关联性,往往比表面所呈现的问题更为深入。缺少对国家、帝国、科技或资本真正深层的批判,将人类关系的复杂网络化约成简单的、抽象的、科学的图像已成为深层生态学被批判的焦点(参见李庆锋译∶《深层生态学评论──对基进环境主义的一次挑战》,刊于《台湾环境》55、56、57期),那么,心境并建的生态观便不应避免“境”的构成特征∶人类社会的批判与反省,对于政治、经济与社会反应出的意识型态与实际的权力运作,得从心与境的双向分析,指出其改造的必要性。

二、“国土净”的生态学涵意

根据印顺法师的《佛法概论》,“国土净”至少有以下两个内涵∶(一)在器世间,使一切存在在优美而有秩序的共存中,充满生意的和谐;(二)在自他关系中,得解脱自在,更能实现和乐清净的人生理想于世间。如果把它转化成生态学的涵意,则是∶(一)维护生态系的完整性与良好的运作状态;(二)建立和维持一个能够健全运作的社会。那么,国土净的最切合实际的行动,莫过于能够使生态系充满活力与使社会永续长存。从永续社会的观点,可以提供清净国土三个主要内容:

首先,清净国土的生态圈(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网,人类对生态圈负有保护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换句话说,即对清净国土负有强制性的义务。

第二、生态学重视多元化的价值。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大自然与社会的平衡和谐,并非由机械化的标准,而是由有机的分化而达致的。就社会来说,不断增长的统一是从不断分化而来的,一个延伸的整体是它的组成的多元化和充实的产物,因此,永续的社会必然是多元的社会。

第三、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生态运动主张∶学会降低物质需求,比起过度的消费物质产品将提供更多的实现形式。降低量、提升质的生活将会让心灵与精神得到更多的实现空间。而这种主张和佛教经济学相符合,即通过最佳的消费方式,使人获得最大的满足。佛教经济学是为未来经济学与生态学的合流,提供了良好的典范的可能性。

三、“心净”的生态学涵意

佛教的教义,历来重视净化我们的内心,扫除贪、嗔、痴三毒,使心灵解脱自在,尤其是无我的教义,去除人的占有心态,不执著而透显解脱自在的生命境界,对比于甘于素朴的生活方式,更具改变生活方式的潜能。就生态关怀做为内心净化的论题,可以更清楚说明“心净”的生态学涵意。生态关怀需具备普遍性的同情心,将此同情心推广至⑴其他种族、⑵其他物种、⑶祖先及后代子孙的幸福,以确保生态圈的活力与社会的永续存在,这便是生态关怀的宗旨。

赘论

佛教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境由心造”,我们人类所生存其中的环境,并非机械的自然,也不只是生物的自然,它是同时反应出人的道德自觉与宗教实践的“人化自然”。因此,在宗教的终极关怀下,生态学有着积极的批判潜能和重建现代文化的力量。建立在缘起性空的哲学基础上,佛教的超越精神和广博视野,理应为现代生态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石。就佛学的第一义谛而言,在“心”与“境”的关系中,“心”无疑是第一位的。杨惠南、林朝成等学者所提出的“心境并重”乃至“境”先“心”后的提法,须落实在世俗谛层面上看,而且多少还带有“矫枉必须过正”的愤激之情。笔者曾经指出,人间佛教具有三个层次:社会适应,社会关怀,社会批判。杨、林等学者所批评的台湾佛教界的环保思想,恐怕与佛教界对世俗社会的过度适应不无关系。如果避开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政治运作,那么“心灵环保”一类口号,就变成为环境污染人人有份的各打五十大板,使环境问题无从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佛教必须进入到社会批判的层次,才能使佛教的社会关怀真正成为可能。

佛教对社会的关怀和批判,与向社会的学习和适应,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正如林朝成教授在结论中所指出的:“透过社会学习,当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生态思考,以回应当代的挑战,至于重视内心轻忽外境的主张,或源于心为绝对的自变数的主张,或源于传统的单向直线的思考,或源于佛教缺乏社会哲学的中间机制,以做为思想的参照平衡点,这种种可能的原因,透过整体的社会学习,正是重建佛教整体思想的契机。”

参考资料:

王俊秀、江灿腾:《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以台湾地区的佛教实践模式为例》《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杨惠南A:《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以“预约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为例》,《当代》第104期,1994。

杨惠南B:《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4

    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暨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教授王俊秀与台湾大学历史所博士生江灿腾合写的《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一文,基本上是对西方环境保护理论模型的介绍,但从中亦可一窥台湾佛教环保实践及思想演变的概况。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杨惠南的《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和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林朝成《心净则国土净》二文,则对佛教环保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了比较有份量的论述。照王俊秀与江灿腾的说法,这两人在环保思想上的研究,不仅是对西方知识界“环境范型”的思想回响,而且也可以视为此一领域在台湾地区的先驱性研究。社会关怀,是推行人间佛教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环境保护则是佛教关怀社会的重要方面。笔者主要根据上述三篇论文所提供的资料,对此略作介绍。所用资料,悉据从国际互联网下载的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所建佛学资料库电子文档,特此志谢!

佛教思想如何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所谓“范型”(paradigm),是指用以检验人类社会现象的观念及假设,可用来提供一种世界观或宏观视野。长期以来,人类以自身创造的文化,自许为“万物之灵”,“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一直是社会运作的基本路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认为“科技万能”,人类可以向自然索取一切,“成长无限论”一再被认为是人类自我肯定及超越的一种表现。在这种“环境侵略思维”笼罩下的人类生活方式,创造物质文化的过程对人类而言是“文明化”,对其他万物而言则是“野蛮化”。人类对其他万物“野蛮化”的过程间接、直接地影响人类自身安危及生死的各种“生态反弹”,并体会到“万物之灵”有可能会变成“万物之零”。(王俊秀、江灿腾)

    自1989年起,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年年列入“世界末日”指标。从此环境污染不再只是“脏”的问题,更是“生与死”的问题。治本之道在于改变世人的思考模式及生活方式,因此“范型转移”(paradigm shift)乃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必要过程。王、江的论文首先介绍了四组对比的观点:一、由“万物之灵”到“万物的一支”;二、由“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三、由“科技万能”到“科技有所不能”;四、由“成长无限”至“成长有限”。以上所述“范型转移”观念,可见近百年来,人类社会(特别是指欧美社会)如何从“成长范型”(hep)逐渐转移成为“环境范型”(nep)的思考和体认。

    回顾战后近五十年来台湾佛教的环保思想,则倾向于传统的护生和惜福。例如著名的佛教目录学专家蔡念生,从1950至1980年,在各种佛教刊物及报章杂志撰写了几十万字的护生与戒杀的文章,并在1983年集结为《如是庵学佛賸语----护生百讲》、《如是庵学佛賸语----鸟兽春秋》,由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但佛教界从环保角度对放生活动本身进行反思,则要迟至八十年代后期。1988年4月,释圣严在《人生》第62期发表《为何放生?如何放生?》;1989年3月,文化大学生物学系在《人生》第67期发表《请勿随意放生》。而且这两篇文章,都未进一步提出如何保护生命或生态的问题。

    在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影响下,佛教界相继出现了释传道、释昭慧和杨惠南等几位重量级的佛教环保健将。传道法师不但出资拍摄“反(对政府兴建)五轻(工厂)”的录影带──《净土的呐喊》,而且为文呼吁佛教要组织“环保护生基金会”。他认为唯有这样,才能“破除‘经济奇迹’的政治神话,纠正偏颇政策”;其次,“(立法)禁止制造(包括保特瓶、保利龙在内的)塑胶垃圾”。他的这一呼吁,已经能够把抗争的矛头指向资本家和政府,并且也已意识到从根本而且全面入手的“普渡”,比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别渡”,来得重要。(杨惠南a)至于昭慧法师,不但创办“生命关怀协会”,更实际投身第一线从事护生和戒杀的工作。她在各种报章、杂志上撰写的环保文章,现已大部分收在《浩荡赴前程》(台北∶法界出版社,1994)和《愿同弱小抗强权》(台北∶法界出版社,1994)两部新书里。此外,像《福报新闻周刊》和《佛教文化》等佛教刊物,也大量报导关于环保的问题。

    杨惠南于1994年发表《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对台湾佛教界的环保工作从理论上进行反思。他认为以“预约人间净土”为号召的慈济功德会和以“心灵环保” 为号召的法鼓山文教基金会,虽然在环保工作上成绩最卓著,但都欠缺深入的佛教理论依据:(一)在实际的环保工作方面,二者都偏于垃圾回收和植树,未能触及污染台湾环境的两大污染源∶资本家所开设的工厂,以及已与资本家利益结合的政府。(二)在环保理念的建立方面,二者都有重“(内)心”轻“(外)境”的倾向;也就是说,二者都偏于“心理垃圾”(贪、嗔、痴等烦恼)的去除,却忽略了外在世界之真正垃圾(土地污染、河川污染、空气污染、核能污染)的防治与清理。论文尖锐地指出:重“心”轻“境”的环保理论,乃“预约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之所以有所偏颇、值得商榷的原因。杨惠南呼吁:建立一个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乃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而且,为了对治重“心”轻“境”这一古来即已形成的错误理念,此时此地甚至应该提倡重“境”轻“心”,亦即“境”先“心”后的佛教生态学。(杨惠南a)

    林朝成曾接受“国际佛学研究中心”的委托和经费的补助,于1992年完成《佛教放生与环保保育》一书的研究(未出版)。同年又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浓缩和修订成为《从宗教生态学看台湾佛教界的环保观及其实践之道》的专论,提出六点“未来生态新典范”: 1.对自然的高度评价;2.普遍的同情心;3.谨慎周密的计划以防止风险;4.经济成长的极限;5.日益求新,崇尚兴革;6.新政治观。以此作为思考的参考座标,然后企图进一步结合佛教的教义,以建立“佛教生态学”。文中批评“台湾佛教环保意识的觉醒又落后台湾社会十年”,建议尽速地整理佛教环保的文献,具体意见如下∶

    (一)佛教基本教义与环保生态观的汇通。如“缘起”与“深度生态学”的比较;“依正不二”观与自然环境保护或环境权的汇通;“八正道”与“后设经济学”的比较.....等等,都应納入佛教环保的基本文献内。

    (二)佛教的环保福利事业。可参考唐《法苑珠林》的方式,拟定条目,細加分类,每类有述意、有经证、有诠释、有引申,以方便参考与查阅。

    (三)佛教高僧大德的具体事例。重新整理各僧传居士传,选出具体环保事例,以为参考效法。

    (四)佛教戒律与环保生活法则的比较。环保必须落实于生活,其所提供的生活法则,大都合乎戒律所规定者,尤其是菩萨戒,更可給从事环保的资源与启发。(林朝成a)

    王、江的文章引述了上述杨、林两教授的论文后,认为两人对佛教界环保思想的批评意见,虽然都是援引西方现有环保理论观点,却不忘在佛教传统教义里,寻求原有教理的支持。说明佛教传统的生态理论,确实含有和新的“环境范型”理论相契合的某些成份。至于哪些是有待提升的积极因子,王、江的文章并没有深论。好在这次研讨会上,杨、林两教授又提交了新的论文,对上述观点作了进一步展开。

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

    据杨惠南自述,他所写的《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曾依照中观学派“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的”性空缘起”理论,以及瑜伽行派“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阿赖耶识缘起”之教理,说明内“心”与外“境”的一体性。但该文口头发表时,评论人林朝成指出此文的主要结论“外在世界的清净,乃内心解脱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并不具有强而有力的说服力。因此,本文是对林朝成批评的进一步回应,分作《维摩经》〈佛国品〉的“净土之行”、“净土之行”的两层意义、严净佛土∶成佛的必备德性、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四大部分,试图透过更多的经证,说明心、境平等(甚至“境”先“心”后)的生态学,乃佛教经论的本意。

    一、《维摩经》〈佛国品〉的“净土之行”

    不管是“预约人间净土”或是“心灵环保”的环保理念,都是建立在《维摩经》〈佛国品〉中的净土思想之上∶“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例如,在“心灵环保”的运动当中,曾把“不说谎”、“生气时念佛”、“开车时不要赶路、抢路”、“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等纯属内在心灵修养的德目,当作是环保的德目。杨惠南认为,这种重“心”轻“境”的环保理念,乃是当前台湾佛教环保运动的主要盲点,出于对《维摩经》的断章取义。杨惠南详细解释了这段经文的来龙去脉。释迦回答宝积菩萨问“菩萨净土之行”,首先原则性地指出“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然后是展开“因行”中直心、深心、菩提心等十七种修习“净土之行”的德目。在对十七种德目的长段说明之后,紧接着有一小段经文∶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在这段引文当中,最后的两句,乃是被称为“唯心净土”的有名经句,为一切重“心”轻“境”之环保理念的经据和理据基础。然而,引文一开头,一直到“是故宝积”一句之前,还说到了“直心”乃至“一切功德净”等十三个由浅入深的修行次第∶(1)直心;(2)发行;(3)深心;(4)意调伏;(5)如说行;(6)回向;(7)方便;(8)成就众生;(9)佛土净;(10)说法净;(11)智慧净;(12)心净;(13)一切功德净。

    二、“净土之行”的两层意义

    在这十三个修行次第当中,第(9)和第(12)值得特别注意。排列在前的第⑼是“佛土净”,而排列在后的第(12)则是“心净”。从它们的排列次序看来,外在的“佛土净”,显然比内在的“心净”更加必要而根本。这意味着∶“佛土净”是“心净”的“(原)因”,而不是“(结)果”。也就是说,如果外在的佛土不清净,那么,内在的心中烦恼也就无法彻底地清净。只要“境解脱”,那么,紧跟着也就“心解脱”,乃至彻底的解脱成佛,“一切功德净”。因此,《维摩经》〈佛国品〉当中的净土思想,应该有两层意义∶

    (1)如果想要“心解脱”,就必须“境解脱”:亦即,如果要让内心的烦恼彻底去除,那么,必须先让外在的世界清净无染。这是“直心”乃至“一切功德净”等十三次第所显示的净土理念。

    (2)如果想要“境解脱”,就必须“心解脱”:亦即,如果要让外在的世界清净无染,那么,就必须先去除内在心灵里的烦恼。这是“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句经文所显示的净土理念。

    三、严净佛土∶成佛的必备德性

    在唐·玄奘所译的《说无垢称经》〈序品〉中,提出“严净佛土”的译名,鸠摩罗什所译的《维摩诘经》〈佛道品〉,也曾说“常修净土”,这和其他大乘佛典所提出的“净佛国土”或“庄严净土”都是同一概念。这样看来,“净土之行”确实有两大类别∶(1)往生既有的净土,这是《阿弥陀》、《药师》等经所阐述的;(2)严净佛土,这是《维摩》、《华严》、《摩诃般若》等经所弘传的。然而,不管是从佛典的经据,或从实际的理论来说,众生及其居住的器世间,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普渡众生和严净佛土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单单强调“普渡众生”,而忽视“严净佛土”的作法,是不够、有所偏差的。

    四、从“境解脱”到“心解脱”

    杨惠南在文章最后说,依照理想的状态,目前台湾佛教的环保运动,应该建立在心与境平等、众生世间与器世间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之上。为了对治曲解《维摩经》(佛国品)中“心净则佛土净”的经义的偏差,建立一个强调“境”清净或“器世间”清净的佛教生态学,似乎来得更加重要。这是作者之所以强调从“境解脱”到“心解脱”的原因。

心净则国土净──关于佛教生态观的思考与挑战

    林朝成认同杨惠南的《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认为此文的问题出发点,正是从佛教在政治、经济、社会的保守心态的批判出发。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解决社会问题。人与人的关系和它的社会结构里的不平衡,正是造成大自然失调的主要因素。因此,生态与环保都不只是科技问题,而是人文问题,或是决策的问题,并含有价值观和信念。对佛教生态观的思考,正是从价值观和信念的层次,提出它的关联学说的内涵。他在“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上所提交的论文,即以“心净则国土净”为核心,思考其可能的生态学涵意,并尝试说明其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指出佛教界环境关怀该有的自觉。(林朝成b)

    一、“心净则国土净”的困境

    林认为,杨惠南在《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中,主要关切的在于应然性或义务性的论据,也就是道德的强制性,以提供环境保护的必然性。“净佛国土”乃至“严土熟生”是解脱成佛的义务性条件。那么,正确的解决“心净则国土净”的困境,便是建立“内心”与“外境”并重的佛教生态学。从此一理论基础来看,对佛教的思考方法和教义,有二点规范性兼具批判性的原则:

首先,心境并建的生态观不能是理性的直线式思考,必须透过缘起法对非直线体系的直观才能产生。那么,佛教的生态观有进一步发挥缘起观的解释范畴,衡定其中道观的适用潜能,这对教义的内部体系该有重新评价的积极作用。

    其次,资源耗竭和环境压力等许多问题,产生于经济和政治权利的不平等。生态的问题因其关联性,往往比表面所呈现的问题更为深入。缺少对国家、帝国、科技或资本真正深层的批判,将人类关系的复杂网络化约成简单的、抽象的、科学的图像已成为深层生态学被批判的焦点(参见李庆锋译∶《深层生态学评论──对基进环境主义的一次挑战》,刊于《台湾环境》55、56、57期),那么,心境并建的生态观便不应避免“境”的构成特征∶人类社会的批判与反省,对于政治、经济与社会反应出的意识型态与实际的权力运作,得从心与境的双向分析,指出其改造的必要性。

    二、“国土净”的生态学涵意

    根据印顺法师的《佛法概论》,“国土净”至少有以下两个内涵∶(一)在器世间,使一切存在在优美而有秩序的共存中,充满生意的和谐;(二)在自他关系中,得解脱自在,更能实现和乐清净的人生理想于世间。如果把它转化成生态学的涵意,则是∶(一)维护生态系的完整性与良好的运作状态;(二)建立和维持一个能够健全运作的社会。那么,国土净的最切合实际的行动,莫过于能够使生态系充满活力与使社会永续长存。从永续社会的观点,可以提供清净国土三个主要内容:

    首先,清净国土的生态圈(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网,人类对生态圈负有保护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换句话说,即对清净国土负有强制性的义务。

    第二、生态学重视多元化的价值。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大自然与社会的平衡和谐,并非由机械化的标准,而是由有机的分化而达致的。就社会来说,不断增长的统一是从不断分化而来的,一个延伸的整体是它的组成的多元化和充实的产物,因此,永续的社会必然是多元的社会。

    第三、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生态运动主张∶学会降低物质需求,比起过度的消费物质产品将提供更多的实现形式。降低量、提升质的生活将会让心灵与精神得到更多的实现空间。而这种主张和佛教经济学相符合,即通过最佳的消费方式,使人获得最大的满足。佛教经济学是为未来经济学与生态学的合流,提供了良好的典范的可能性。

    三、“心净”的生态学涵意

    佛教的教义,历来重视净化我们的内心,扫除贪、嗔、痴三毒,使心灵解脱自在,尤其是无我的教义,去除人的占有心态,不执著而透显解脱自在的生命境界,对比于甘于素朴的生活方式,更具改变生活方式的潜能。就生态关怀做为内心净化的论题,可以更清楚说明“心净”的生态学涵意。生态关怀需具备普遍性的同情心,将此同情心推广至⑴其他种族、⑵其他物种、⑶祖先及后代子孙的幸福,以确保生态圈的活力与社会的永续存在,这便是生态关怀的宗旨。

赘论

    佛教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境由心造”,我们人类所生存其中的环境,并非机械的自然,也不只是生物的自然,它是同时反应出人的道德自觉与宗教实践的“人化自然”。因此,在宗教的终极关怀下,生态学有着积极的批判潜能和重建现代文化的力量。建立在缘起性空的哲学基础上,佛教的超越精神和广博视野,理应为现代生态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石。就佛学的第一义谛而言,在“心”与“境”的关系中,“心”无疑是第一位的。杨惠南、林朝成等学者所提出的“心境并重”乃至“境”先“心”后的提法,须落实在世俗谛层面上看,而且多少还带有“矫枉必须过正”的愤激之情。笔者曾经指出,人间佛教具有三个层次:社会适应,社会关怀,社会批判。杨、林等学者所批评的台湾佛教界的环保思想,恐怕与佛教界对世俗社会的过度适应不无关系。如果避开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政治运作,那么“心灵环保”一类口号,就变成为环境污染人人有份的各打五十大板,使环境问题无从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佛教必须进入到社会批判的层次,才能使佛教的社会关怀真正成为可能。

    佛教对社会的关怀和批判,与向社会的学习和适应,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正如林朝成教授在结论中所指出的:“透过社会学习,当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生态思考,以回应当代的挑战,至于重视内心轻忽外境的主张,或源于心为绝对的自变数的主张,或源于传统的单向直线的思考,或源于佛教缺乏社会哲学的中间机制,以做为思想的参照平衡点,这种种可能的原因,透过整体的社会学习,正是重建佛教整体思想的契机。”

    参考资料:

    王俊秀、江灿腾:《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以台湾地区的佛教实践模式为例》《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杨惠南a:《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以“预约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为例》,《当代》第104期,1994。

    杨惠南b:《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献回顾;社会学视角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生态文明进入中国学术界视野并发展迅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明显。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依旧遵循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随着经济开发的深入,如“癌症村”“PM2.5”“沙尘暴”“海上石油泄漏”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其次是由于我国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中共十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写入“十三五”规划中。再次,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大大增强,由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环保抗争活动越来越多。例如2014年5月余杭中泰垃圾焚烧厂事件,2014年3月广东茂名反芳烃项目游行示威等。第四,与环境研究有关的学科发展迅速,如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等,并对生态文明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现实关怀情结,迫切希望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给予理论支撑。近几年学界对生态文明有不少论述,专家学者们见仁见智,提出了很多有特色的见地和看法,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和述评,以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营造生态文明研究的良好学术氛围。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民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愈发提高,社会学学者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虽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学说,但也有一些可喜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理论假设、建设途径等方面。本文主要从认识视角、解释框架以及对策维度三方面进行梳理。

(一)认识视角方面

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解,学界论述各不相同,围绕生态文明是文明要素还是社会形态,抑或是广义的生态文明和狭义的生态文明界定并存,学者们争论不休。关于生态文明的含义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其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应该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相并列。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或者工业文明不是对立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并存关系。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蕴含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中。随着人们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的提高,过去对待自然的敬畏之心转化为开疆扩土的贪心,过度消费资源导致了生态问题突出,并阻碍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①。在人类改造外部环境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优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建立适宜生态运行的外部空间,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既联系紧密,又各自保持着鲜明的相对独立性②。换言之,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是文明的一种形式③。作为文明的新形式,生态文明不仅考虑了当代人的利益,也考虑了后代人的发展,实现了发展和生态两者并行不悖。其二,生态文明是构建起来的一种社会形态。洪大用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所建构出来的,其实质是通过社会建设来促进生态建设④,以期实现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指出我国局部地区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有可能的⑤。陈涛指出,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所建构起来的新型形态⑥,是为了实现人—自然、人—人、人—社会、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良性循环以及持续繁荣而人为建构的。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能够达到的最高等级的发展形态⑦。生态文明是在一定的实践模式和思维范式下人为地定义、建构的结果,是人类保护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取得的一种亲和状态。其三,将生态文明视作一种社会结构。吴祚来认为,生态文明并不是指生态自然而然的“文明状态”,而是人类作为行为主体,以文明的方式来对待生态、对待自然,生态文明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更是一种系统观念,生态的状态是各种力量相互协调共生的结构⑧。宋林飞认为,生态文明就是将“生态化”的含义贯彻到“现代化”的概念之中,剔除人们思维中现代化观念的不合理内容,如利用科技征服自然、单纯追求经济产值、城市化、增加福利等⑨。麻国庆从生态问题角度入手,把生态问题看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纵观当代的所有社会问题,若干重大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这一议题放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予以把握⑩。生态文明不是手段亦不是目的,是真切存在的社会结构,其发展要和与其他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相互协调,相互交融,互利共生。其四,生态文明的广义及狭义含义。甘泉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广义的生态文明包含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含了追求社会公正;狭义的生态文明就仅限于经济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环境,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①。郭洁敏也赞同这种划分,他认为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并列,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②。虽然这种生态文明广义和狭义的界定还不完善,但是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定义框架,具有借鉴意义。

(二)解释框架方面

中层理论抽象程度低、解释力强,比起宏观理论更具操作性。生态文明理论建设应当朝着社会学家默顿所提出的“中层理论”方向努力。在某种意义上,生态文明的未来发展更多地要依仗于中层理论的建设情况。对于生态文明的解释,学界已形成初步的研究假设,对此本文就生态利益自觉,生态认知革命和生态文化自觉,从“生态自发”到“生态利益自觉”三个研究假设加以梳理。陈阿江通过水污染研究提出,水污染、水环境恶化不单单是由于城市污染源转移到农村、工业污水废水排放不达标等外因引起的,其主观原因是本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传统价值观的沦丧③。从意识和价值观的视角探寻环境问题的内在逻辑,忽视了经济这一重要变量,使得解释力薄弱,应用面狭窄。随着研究的深入,陈阿江提出“人水和谐”型发展模式,即EES型(Ecological,EconomicalandSocialDevelopment,简称E点),主要论述生态环境可以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良性互动以达到多赢态势④。陈阿江后来又提出了“生态利益自觉”的假设,即行为主体(个人或者企业)自觉意识到外部的生态系统或者自然环境可以给整个系统(比如社区或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或者带来经济损失。“生态利益自觉”可以分成“生态利益先觉”和“生态利益后觉”。开始就认识到生态和经济可以做到共赢的类型称之为“生态利益先觉”;而遇到困难后才认识到生态和经济可以做到共赢的类型称为“生态利益后觉”⑤。“生态利益自觉”是以利益为诱饵,目的是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或者社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个人或企业行为,保护生态环境。景军关注文化尤其是地方性文化在生态环境抗争中的作用,提出“生态认知革命”和“生态文化自觉”解释框架。如大川村的抗争关注点从家畜的生命到村民的生养问题,从鱼塘的水环境到整个村落的生态环境、生态权利,抗争关注点从水污染扩展到生态环境整体,这一综合的认知包括法律、生计、道德、社会公平、权益等方面,结果是生态认知革命的发生。大川村的环境维权活动也蕴含了“文化自觉”因素,宗族势力在环境抗争的动员和进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村落中“黑孩”增多,医生劝告妇女不要饮用污染水,加之新闻频频报导污染事件,因此村民将生育与水体污染紧密联系,为了香火延续,环境抗争变成宗族的“使命”。庙宇、“风水”的传统文化也是抗争中文化自觉的外在表现⑥。从生态环境极度恶化转变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实是认知革命和文化自觉的过程。生态认知革命是生态知识输入形成生态认知,生态认知升华到一定程度进行生态认知实践,最后促进生态认知的制度化。生态意义上的文化自觉,首先是从认知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然后表现在行为举止上,不利于生态和谐的事不做,最后扩展到外界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麻国庆也关注了文化在生态中的作用,他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农村比较研究发现,农村社会在不同的区位环境中发展出一整套独特的、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态文明体系。如果没有外界因素干扰,这种人地和谐模式将可能长久地延续下去。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态文明多样性受到威胁,各区域人民也在改变着各自的文化以适应工业化。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种文化再造①。景军和麻国庆都从文化视角出发,注重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充分考虑地方性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及作用。陈涛对当涂河蟹养殖进行了个案研究,发现其生态实践经历了从“大养蟹”到“养大蟹”的转变,而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养殖精英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即“生态自发”。农村精英对各类养殖模式进行比较和反思,从而具备了最初的生态意识,通过“环境—社会”这一系统的“筛选”,进而形成生态利益自觉的理念。形成“生态自发”走向“生态利益自觉”的行为模式,又促使了社会性的生态利益自觉机制的形成②。这种农业上的生态思想对于工业发展也是很好的借鉴,“大养蟹”到“养大蟹”的转变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当涂县总结过往发展教训,调整发展模式后,致力于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出工业发展实现“三个转变”,陈涛称其为招商“当涂理念”,即从“招商引资”转为“招商选资”,从“大办工业”转为“办大工业”,从“大招商”转为“招大商”③。数量和规模仅是衡量产业的一个方面,生态和可持续才是发展的根本,粗放型养殖向生态型养殖的转变,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典型代表。

(三)对策维度方面

环境问题背景下的生态文明研究,关注点往往落在生态环境危机出现后自主合理的选择,更加着重于解决问题,所以很多田野实践和学术理论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状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④。鉴于学者纷繁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梳理。一是提升意识形成生态文化自觉观念。宋林飞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之中,三者协调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⑤。包智明认为,在社会文化上要积极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化理念,提倡适度消费、低碳生活。要大力促进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并不断提升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维权意识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文化支撑⑥。麻国庆认为,不同群体的生态文明体系大多是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生态平衡为中心,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发展⑦。洪大用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应重视不同文明间的对话,要吸收其精华,继承和发扬各种文明的合理因素⑧。观念看不见摸不到却真切地存在,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态文明观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不只是注重眼前利益,更关心整个生态环境状况,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社会结构调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洪大用认为,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资源保障。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实质是社会问题,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失调,是由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共同导致的。以社会建设及社会结构调整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统一体,其本质是以社会建设促进生态建设①。包智明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处理好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调整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子系统入手进行改革、调整或重构,使之与生态系统相协调②。甘泉认为,应调整产业结构,规范市场秩序,树立生态效益第一、社会效益第二、经济效益第三的观念③。生态文明建设要想方设法化解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矛盾与紧张关系,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借鉴西方经验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实践。宋林飞对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进行了详细梳理,并深刻反思了传统生态现代化实践的弊端,提出生态现代化建议:一是发展绿色工业,二是发展绿色消费,三是探索绿色“GDP”新政,四是生态金融与财税的创新④。何传启认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西方生态现论,形成“中国经验”。通过践行生态现代化理论,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协调社会事业发展⑤。陈涛则更加注重实践,在实际调查中他发现,在大公圩地区居民充分发挥生态养殖中积累的本土经验,并应用到环境治理方面,使本土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应用⑥,这从实践层面给予本土经验以肯定。注重本土经验并不是拒绝先进科技,而是科技下乡要与技术本土化相辅相成,不断提高技术的社会适应性程度⑦,使科技与中国经验紧密结合。同时,要形成“推广—扩散”型的推广布局,即专业技术人员和示范户之间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广关系,示范户和一般养殖户之间形成一种技术扩散关系,以此来促进技术应用长期扎根农村⑧。生态现代化未必是工业化,技术本土化是生态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生态现代化是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⑨。四是生态文明建设要扩大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算得上是一项顶层设计,要实现这项顶层设计还需基层社会参与。在以往经验中,基层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属于“短板”,建设生态文明要特别关注提高基层社会的参与能力,使其能够真正参与生态环境决策和实施①。包智明认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于社会互动关系。生态环境问题不能仅通过一种社会力量的参与来解决,而是要在最初的决策和实践过程中倡导多元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②。扩大社会参与,应该建构一个更加完善、特点更加明朗而鲜活的社会系统,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环保行为规范来指导国民的环保行为,防止他们的行为盲从和行为失范③。生态环境问题是一项社会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更需促进社会力量的优化,重视组织化的、理性的公众参与。我国亟待建立有效的全社会参与机制,基层社会的广泛参与将有助于我国建设一个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态社会。

三、剖析与反思

客观而言,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我国社会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生态文明的界定、描述分析、实现途径及实践探索等方面成果颇丰,对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其中一些理论来源于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和理论前瞻性,这些理论的提出及完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但是纵观现有文献和研究,我们还能发现一些生态文明研究中的薄弱之处,亟待引起重视。

(一)增强“理论自觉”,丰富理论框架

生态文明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就目前搜索到的文献而言,大部分文章停留在宏大叙述阶段,实证研究相对匮乏。在实证研究中又有部分文章注重描述中国生态现状或具体描述某一个案,社会学解释性分析不够,归纳总结不足,学术概念界定和理论框架提升更是鲜有涉及,研究成果零散且缺乏学理性。学界需要继续加强经验研究,不断完善理论基础,提出具有一般性的解释框架。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发展得较为成熟,所以我国一些学者运用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范式来探讨国内的生态文明问题,提出了新颖的理论框架,但这些解释框架没有考量好理论的可操作性,也没有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来衡量外来理论的实际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理论自觉”意识,扎根田野,加强对经验研究成果的总结,提出相应的学术概念及理论。与此同时,我们要增加“理论自信”,敢于与西方学界进行理论对话,而不能简单地将西方的经验和理论奉为圭臬,不能盲目地“引用”或是“套用”西方理论。理论建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界持续不断的努力。理论的建构和完善是为建设生态文明服务的,不能为了理论建构而去建构理论。所以更需要学者加强对本土生态文明问题的研究,提出“接地气”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二)形成“中国经验”,注重民间智慧

“中国经验”以其高度的开放性、探索性和包容性赢得了学界的认可④。当今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不能仅仅依靠城市或者先进的科技,还要调动各民族本土知识和生态智慧的参与⑤。在我国不同的区域,当地人根据地方特色发展出与生态环境共生、特色突出的生态文明体系,这些生产方式是“生态”的,例如岭南山区、曾经的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①。如何恢复那种自然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学者研究的重点,可吸取当涂养殖转型成功的精华,生态型社会更应注重品质,关注点应从数量转向质量,从生态对抗走向生态和谐,学习传统方法、挖掘民间智慧和老祖宗的“土办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又一途径。中华传统文化和地方知识中有很多的生态智慧,如果没有基于中国实践得出来的“中国经验”,仅仅生搬硬套生态现代化理论来发展中国生态文明,只会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陷入困境。因此,应注重发展中国经验,吸取传统文化精髓,尊重民间智慧,使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快推进生态亲和型社会的进程。

(三)注重“底层视角”,深挖倒逼机制

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急速发展的今天,工业布局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城市逐渐向农村扩散。盲目激进地追求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了各种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生态危机更为严重,曾经的青山绿水不复存在,农民抗争日益增多。底层视角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印度,底层研究学派主张用自下而上的视角来审视底层,关注点聚焦于底层社会行动的目的、策略和方法②。底层群众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他们是生态环境的直接接触者,对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强,能第一时间感受到生态环境的异常,在这一问题上底层群众最有发言权。但在现实情况中,底层群众建言献策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注重底层视角,健全建言献策的渠道。要注重底层视角,深度挖掘倒逼机制,发现倒逼机制的积极影响。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民间抗争事件数量增多,通过这些抗争事件,可以发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漏洞,完善相关政策规定。在网络普及的今天,生态问题的抗争可以产生深刻的社会效应,有助于提高民众环境关注度,增强环境意识,还可以建立健全底层“发声渠道”,让生态文明从顶层设计走向民间实践。

四、结论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6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把绿色发展列入新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中,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落到实处,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高校必须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效路径;探微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伟大实践。十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把绿色发展列入新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中,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要把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落到实处,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高校必须从生态文明教育这个主渠道入手,深刻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深刻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当代严峻的生态现实要求人类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提高大众的生态文明素质,培养人的生态文明素质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终身而全面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基本任务。保护生态环境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责任。大学生是国家的建设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科学文化素质高,在若干年后,将会成为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管理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增强他们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二)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绿色大学的必然要求绿色大学是一个集人才培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绿色校园文化为一体的模范社区,绿色大学建设是高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绿色大学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的和谐,还包括人与制度以及高校与社会的和谐等。大学校园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特殊的环境单元,绿色大学建设过程中资源、能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以及大学生较高的生态文明素质必将对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因此,大学作为高素质群体密集组织,应在践行生态文明要求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通过接受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会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而且还将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进而推动绿色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三)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学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还要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为大学现行的素质教育增加了新的内涵。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主阵地,必须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中,引导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为生态文明素质,再将生态文明素质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从而促进自身的道德完善和道德人格的提升。

二、不断丰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一)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培养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是否具有生态文明理念,将直接影响我国的未来。要通过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保护自然、关爱自然的责任担当意识,正确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善待自然,享受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二)开展生态文明认知教育,构建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生态文明认知教育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认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思想。”[3]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认知教育,首先要向大学生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只有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才能形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立场观点。二是对生态文明现状的认知。要向大学生讲清楚我国生态演变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现实,党和政府作出的治理生态和保护环境的新的战略部署;讲清楚有关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构想、新思路、新规程、新方法。通过对我国生态文明现状的认知,进一步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意识。三是对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认知。让大学生在了解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了解掌握支撑生命的自然生态系统,树立正确的自然生态意识。四是对优秀生态文化的认知。要让大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生态方面的基本理论及经典著作,从中寻找保护生态环境的有益经验,弘扬优秀生态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开展生态法制教育,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在对大学生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还需要运用法制的约束力来规范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通过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宣传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培育大学生保护生态的法律意识,促使大学生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有序性,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四)开展生态审美教育,提高生态文明的审美素养生态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确立审美地对待自然生态的态度。“生态审美教育是用生态美学的观念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使他们确立必要的生态审美素养,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它是生态美学的重要组成,是生态美学这一理论形态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与途径。”[4]建设美丽中国要求高校教师要准确把握自然美的时代内涵及其与社会美的关系,建构起科学的生态审美观,发挥生态美学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着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精神。

(五)开展艰苦奋斗教育,确立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节约型社会建设不仅需要经济、管理、技术的支持,也需要伦理道德的支持,尤其需要当代消费主体———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消费道德上的完善。”[5]在当前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背景下,在大学生中开展艰苦奋斗教育,要求大学生将节约的理念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做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觉抵制奢侈浪费,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他们今天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生态意识的主流和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只有通过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环境教育,才能达到尽快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6]

(七)开展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提高生态文明素质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是指导未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要加强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让他们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在大学生中形成建设生态文明人人有责,推进绿色发展人人出力的良好风气,从而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的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使绿色发展成为大学生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三、准确把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高校是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熏陶的园地,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科学营造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校园环境。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等阵地,运用环保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通过环保征文比赛、环保宣传标语评选、环保创意比赛、环保卫士评选、绿色摄影比赛等平台,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从身边事做起,争当绿色使者、节能标兵、文明卫士,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高校应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一门高度综合、能囊括各种生态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的课程,作为大学各专业学生必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的开设应结合高校的不同特点体现针对性,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高校还可根据自身的优势,开设生态文明教育选修课程,加强特色生态文明教育。目前,要以党的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为指导,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教材,确保尽早开设有关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借助这一平台,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运用生态文明知识,联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要突出讲授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向大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实践探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要着重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念、生态道德、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教育。要重点讲授《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要突出讲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特别是“保护环境”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在讲授“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内容时,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特别要求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影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要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阐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必然性。要向大学生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将自然与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认识统一起来,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创新性发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要向大学生讲清楚中国近代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讲清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的巨大成就;讲清楚我国生态与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国情教育,借鉴历史经验,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素质。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大学生对我国目前生态现状的认识,引导大学生主动关注、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高校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有德育教育功能,教书育人是所有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广大教师要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坚持将课堂教学渗透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要注意渗透的适度性,在对大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三)纳入科学研究规划高校聚集着众多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学者和专家,他们精通生态学、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了解生态文明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具有丰富的生态学、生态文明建设科研实践经验。组织这些专家结合我国生态建设实际,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创新生态文明理论并把科研成果反馈到社会,使大学生直接分享生态文明最新的研究成果。高校要把生态文明研究纳入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各学科、各专业的科学研究之中。要增强生态文明科研工作意识,以生态文明研究为抓手,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建设性的决策依据。同时,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课题研究,鼓励大学生在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调研活动中,形成既有理论水平、学术价值,又立足实际的科研成果和调研报告。

(四)建设生态文化校园要充分发挥生态文化校园建设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带动作用。人建环境,环境育人。良好的校园布局,清新优美的校园环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感化心灵、培养良好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要建设绿色校园。广泛发动师生员工开展话绿、赏绿、颂绿、添绿、护绿等主题活动,因地制宜,创建绿色校园,做到绿化与美化、净化相结合,用好校园的绿色资源,充分发挥其陶冶人、愉悦人、修养人的作用。二要建设节约型校园。在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普及节能常识,增强广大师生节能意识,杜绝浪费现象,做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粮,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三要建设低碳校园。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行无纸化办公,定期回收可利用废物资源。

(五)推进实践教育活动高校的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形势和现实需求,在关注大学生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要重视生态文明实践课程教学。引导大学生围绕生态建设的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社会生态现状,为建设生态文明出谋划策,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要建立一批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一批直观、形象、有特色、多功能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并定期组织大学生到基地考察,参加绿色志愿活动,让大学生亲身参与,直接感受生态保护的意义,促进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各类特色活动。活动是内化为素质的最佳路径。要运用校园宣传、网络服务、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等形式,充分利用“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气象日”、“世界水日”、“戒烟日”等特殊纪念日,不失时机地在大学校园里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环保科普教育活动,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要重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引导大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粒米,爱护每一棵花草树木,拒食野生动物,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培养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六)建立健全工作体系要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体系。开展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最有效的结构单元是班级。”[7]同班级大学生拥有相同的背景,具有相近的生态文明认识水平,同学之间关系密切便于活动中交流和配合,班级人数少便于活动中每个人的充分参与,有利于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富有特色的生态文明活动。发挥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的引领作用。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已经成为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技能和生态文明素质,增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辐射作用。发挥高校广大教职工的示范引导作用。高校教师作为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着力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行动参与意识,动员并整合全校的力量,形成“生态文明教育合力”。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作用。高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举措贯穿于共青团的具体工作中去,深入挖掘工作项目,准确把握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高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党组织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组织和带领广大师生积极投身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去,形成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

(七)完善规范有效制度首先,建立有效工作机制。要把工作任务具体分解、量化,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其次,制定生态文明教育规划。要制定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方案,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十三五”规划,与学校其它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再次,要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把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情况纳入学校的综合考核,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针对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相应把生态文明的有关要求列入其中,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总之,党的十和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教师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探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41.

[3]黄承梁.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N].人民日报,2012-05-22(07).

[4]曾繁仁.试论生态审美教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18.

[5]王康日.建设约型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J].青年文学家,2009(12):171-172.

[6]孔海兰.高校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报2012(0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