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主义文学范例

生态主义文学

生态主义文学范文1

 

一、引言   生态问题是现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1962年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该书的问世被认为是“现代环境主义运动开始的标志”(张艳梅,2007:1)。1993年,生态文学研究成为公认的批评学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一些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相继出版。英国著名的生态文学研究者乔纳森•贝特在《大地之歌》中指出:“环境已经完全变了,我们必须再次提出那个老问题: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张艳梅,2007:4)因此,生态文学旨在以文学的形式唤醒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引导人们形成内心的生态信仰。生态问题也引起了很多作家的思考和关注,并把这种危机展现在了作品中。随着工业革命在十九世纪席卷英国,许多农民和手工业者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他们中很多人没有了房子、工作,也丢掉了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而工业化进程对自然则有着更为强大的冲击,很多原有的田园乡村被铁路、城镇所取代。哈代作为这些社会变革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把工业革命对社会带来的冲击和改变融入他的作品中。哈代的小说以他所生长生活的英格兰西南部地区为背景,富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在哈代的小说中,尤其是在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系列,对环境和自然的描述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而且,自然在他的小说中不是简单的人物活动的背景,更多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读者可以感觉到社会文明发展对自然的破坏,对人性的忽视。哈代对工业发展、人类物质文明进步所带来的弊端表达了深刻的关注和思考,体现了他的生态主义思想。以下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从自然、人类和动物三个方面,分析哈代的生态主义思想。   二、自然的角色   在小说中,自然环境提供了故事发展的自然背景。哈代对人物活动的周围环境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比如,在小说的开始部分,哈代描绘了黑原谷的自然景观,这是苔丝的出生地,是尚未被工业革命吞噬的一块净土。在哈代眼中,黑原谷里的大气是“懒洋洋的,泛一片浓浓的蔚蓝”,远处的天际是“深重浓郁的紫兰”,一眼望去几乎到处是“绿草和树木,丰美芊绵,覆盖着高山大壑之间的这片丘陵小谷”(哈代,1993:9—10)。首先,哈代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美好的画面,幽静安详,却又生机勃勃。这里之所以这么静谧和美好,是因为它还未被工业化的浪潮污染,是一个人和自然和谐相融的地方。作者选择了“懒洋洋”这个词来描写这个地方的大气,而很显然,这个词大多数时间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状态的。另外,不同的颜色,“蔚蓝”,“深重浓郁的紫兰”等表达帮助读者在大脑中构建出一幅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画面。作者对于大自然之美的喜爱反映在了这些文字里,也从反面暗示了对于工业化对自然的破坏这种现象的排斥。值得一提的是,在哈代的小说中,自然并不是简单地被角色感知的景观,它不仅仅提供了人物活动的场所,事实上,自然也以某种形式参与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因此可以把自然看做是人物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例如,自然界的冬去春来给了遭受生活苦难的女主人公的活力和追求新生活的动力。另外,女主人公的心理感受,也会受到周围自然景观的影响,得到回应或强化。劳伦斯认为,在哈代的小说里,存在着一个重要的背景,这个背景很关键也很生动,甚至比在这个背景下活动的人物还要重要(Lawrence,2001:503)。在小说《苔丝》中,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着其组成的部分,各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和个性(Howe,1985:22)。哈下的自然环境是独立于人类意愿之外的实体。正如一些生态批评者们所认为的,自然是一个可以影响到我们,也会被我们影响的实体,如果我们一味地破坏自然,那么自然对我们的影响有可能是致命的(Barry,2002:252)。这就意味着只有人类尊重自然,才能和自然和谐共处,否则的话,如果自然被不断打扰甚至威胁,它就会反过来对人类施加影响。哈代小说中自然的独立性和重要地位反映了他积极的生态意识。在小说里,不仅有黑原谷这样的和谐画面,而且有工业化发展对自然带来的挑战和威胁,这一点集中地体现在机器耕种对人性的摧残。   三、机器对人性的摧残   在该小说里,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自然和文明发展的冲突。在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英国在经济、工业、艺术及政治领域都发展得非常快。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高级的生产工具出现了,并且这些现代文明的产物大大就提高了劳动效率,也大范围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作为一个思维敏锐的作家,哈代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繁荣,他强烈地感觉到了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随着现代化机器的出现,人类被迫和自然及土地分离。原本和自然有着紧密联系的农民和工人,和自然分离以后,一定程度上沦为了机器的奴隶。虽然现代化机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它也使劳动本身失去了乐趣,因为机器作业要求的是劳动者一味地重复相同枯燥的动作。而在此之前,人们是用一种原始和古老的方式进行耕作,这样的劳动方式使他们和土地更为紧密。通过辛勤劳动,他们从自然力获取必要的生存的物品,人和自然保持着平衡、协调的关系。但是,现代文明的发展打破了这种平衡,原本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失去了,人们只能服务于机器。小说中脱粒机的描写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它被称作“天不饱的大肚魔王”(哈代,1993:364),使人们“投入了一种昏昏沉沉,恍恍惚惚的境界,一双手脱离了意识的支配,只是机械地工作着”(哈代,1993:364)。除了剥夺劳动者劳动的快乐外,现代化机器也同样无视人的尊严,使人们成为工作的奴隶。以下描述司机的句子就能够让读者认识到机器生产对人们的危害有多严重。“他那份与众不同的神气和颜色简直像是个来自托斐特的生灵,偶然闯入了这个只有黄色的麦子、白色的土壤、清明的空气、却没有黑色烟雾的地区。他跟这里毫无共同之处,只是让当地的乡下人感到惊讶和惶恐”(哈代,1993:355)。很明显,机器耕作把劳动者变成了简单、枯燥的生产工具。这里的司机已经失去了作为人的身份,完全沦为发动机的奴隶。他如同一个没有生命的木乃伊,看不出任何思想和活力。从这个角色读者可以了解到现代文明的发展对人造成的伤害。另外,这个司机身上沾满了烟灰,也间接地揭示了机器对人们健康的威胁,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对于哈代来说,传统耕作被工业化所吞噬表明了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死亡,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是以剥削利用为基础,而是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紧密联系为基础。对于大多数哈代同时代的人来说,他们从工业化看到的是繁荣,高效,以及财富的迅速累积,而哈代看到的却是对人性的忽略。#p#分页标题#e#   四、动物的命运   动物的悲惨命运更明显地揭示了文明和自然的冲突。哈代的生态意识也体现在了他对动物的关注。从孩童时代,哈代就展现出了对动物的喜爱(Howe,1985:6)。在小说《苔丝》中,哈代同样表达了对动物的同情,多次描写到了动物所面临的悲惨境地。收割机工作时给动物带来的恐慌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大耗子,小耗子,大野兔,小野兔,还有蛇,纷纷后撤,好像躲进了城堡,并不懂得它们的避难所也寿命有限,也不懂得毁灭正等待着它们。到了下午它们的藏身之地便会缩小到越来越可怖的程度。那时它们便只好敌友不分地挤在一起,直到连最后几码地上的直立的小麦也在那分毫不爽的收割机的牙齿之下倒下时为止,这时它们便一一被收割人的棍子和石头砸死(哈代,1993:95)。这些文字描写了作为工业化的产物之一的收割机强大的破坏力。首先,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哈代对这些无助的小动物的同情和关注。它们原本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但这种平静被现代化工具打破了。由此读者可以看到社会的进步是如何打扰,甚至威胁到了自然的和谐。另外一个类似的场景是捉老鼠。老鼠把麦垛作为最后的避难说,当麦垛逐渐被脱粒机加工完之后,老鼠在空地上四处乱跑,引起“乌烟瘴气的混乱”(哈代,1993:365)。从表面来看,是机器带来了动物的不幸遭遇。而机器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因此,这些动物的悲惨命运反映了人类对其他物种的残忍和不负责任。生态学提倡的是物种平等和自然的和谐,很明显这种残忍态度是有悖这一生态原则的。   五、结语   从以上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到哈代对自然的态度。由于工业化的蔓延,人类和动物不得不和自然分离。对此,哈代表达了深切的思考和关注。对于物质财富的累积,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哈代没有给予肯定和赞许,因为这一切是以破坏自然的和谐和摧残人性为代价的。而他提倡的是尊重自然的独立性,保护自然界的动物,以此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并保持人类和自然的亲密关系。哈代作品中体现的生态主义观点反映了他作为作家对自然和人类前景的深深忧虑。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生态主义思想,通过阅读该小说,读者可以“开始想象另一种与我们现状不同的栖居于大地的方式”(张艳梅,2007:4)。

生态主义文学范文2

关键词:网络文化视域;技工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21世纪以来,技工院校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都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学生自我完善辅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此,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文化视域下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坚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一、技工院校学生意识形态特征

第一,自卑心强。技工院校的学生因为中考的原因,大多存在自卑心理,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差、多存在厌学心理。第二,政治参与度较低。技工院校的学生多为了学习一技之长而好就业,但缺少不少的政治和社会活动参与度,大部分学生缺少国民热情,不关心国家发展和重大决策。第三,知行不一。很多技工学校的学生认同正确价值观,但存在知行不一情况,如,入党动机具有二重性,很多学生渴望入党,积极写入党申请书,但他们却缺乏对我党性质、党员责任的必要了解。第四,坚持以自我为中心。一些技工院校学生注重实际操作类的可能,错误地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掌握好相关技能,就会工作无忧,忽略了政策方向、周边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让自己的意识形态迷茫不定。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影响

(一)积极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技工院校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造了新的机遇。教育工作者们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分析技工院校学生理想信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对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的舆情评估和走势研判等实际情况,然后突破时空的限制,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来提高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质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变得多样化,由传统的课堂讲解、纸质资料宣传等方式转变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充分利用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将枯燥、晦涩难懂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资源传输具有实时性、共享性特征,因此,教师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基本路线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相关讯息和知识,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并丰富了技工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资源。其次,网络文化视域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资源覆盖面广,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抽象、晦涩的知识具体化,真正让学生能接受。

(二)消极影响

第一,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主流意识思想。随着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新思潮”不断涌现,并利用网络技术来壮大自己的声势,严重威海了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尤其是技工学校的学生辨别能力差、感性思维突出,很容易受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二,让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互联网让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文化相互碰撞,西方国家意识不断影响着我国国民,影响意识形态安全,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鼓吹资本主义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给我国青少年传递错误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严重威胁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第三,让技工院校学生责任意识变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意识、追求个人利益的价值观与我国的集体主义、追求共同利益的价值观相违背。在网络文化视域下,很多学生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追求个人主义,在网络上完全遵循个人意识、自由发言、张扬个性,丧失了集体荣辱感,无视国家政治生活,违背主流意识,对学生后续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三、网络文化视域下加强技工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具体对策

(一)精准把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开展技工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时,并充分遵循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以时展理论为基础和前提,结合时代特征,把握住网络文化带来的新的发展技术,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主流意识思想,并基于此,深入开展主流意识教育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主流意识形态理念,在教育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党的指导思想、社会实践成果,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营造良好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氛围

营造良好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氛围,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在校园内快速有效传播的有效手段。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健全校内互联网监督管理体系,实时监控学生的网络环境,有效净化网络环境,防止出现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意识形态产生不良影响;第二,加强对校园内网络运行机制的监管,及时将不良信息过滤掉,坚决抵制黄暴毒等不良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以及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坚决抵制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观念在校园内的传播,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第三,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来有效开展网络教育,通过“两微一端”来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从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等不同方面来丰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创新技工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需求,创新教育模式对于提高技工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质量至关重要。教育工作者应牢牢把握“互联网+”技术创造的无限机遇,创新教育模式。首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线下,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向学生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记忆、理解和掌握。在线上,教师可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平台,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认同感,并让自己的思想、言行举止积极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另外,要学以致用,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不仅学习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知识,还真正落实到实处,真正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来开展对技工院校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让学生真正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自觉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认同感、提高认可度,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充分掌握主流意识形态对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还可以在班级中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选出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校园内大力宣传优秀学生的行为,从而在校园内形成良性竞争,让更多的学生争相参加。最后,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可和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从而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向其靠近,真正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文化视域下的技工学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既面临机遇,又面临诸多挑战,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的特殊性、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难度,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将危险和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建立长效机制,从而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质量,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贺鹏,王志刚.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淡化原因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7(11).

[2]班建新.“微时代”视域下创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路径探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8(1).

[3]李康海,秦宏毅.网络舆论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探究[J].高教论坛,2015(11).

[4]杜淑颖.网络时代的本质特性及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途径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5(18).

[5]邹鑫.新媒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的影响——新媒体背景下“9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知的内化路径[J].教育,2015(44).

生态主义文学范文3

在各民族文学史中,生态都是其中重要内容。当代生态灾难的加剧彰显了生态文学及其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在美国文学中,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批评理论,即从生态视角研究文学,探讨自然与人类相互关系的生态文学批评。“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1]在这些方面,美国的生态文学及其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其数量众多、思想深刻、影响广泛而处于当代世界生态文学的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它对传统浪漫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的同时,又从现实主义和实证的角度开创了生态文学的新视角,将传统生态文学的一元性直接拓展为二元性,完成了现代生态文学双重价值的建构。走出生态文学一元化情感的困境,实现二元化的转变,是解救当今生态文学研究的出路,也是认识和发展未来生态文学的必由之路。

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描写和歌颂大自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宗旨是回归自然,将自己的理想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想的美好。作为一种文艺思潮的现实主义,一般是指19世纪30年代后在欧洲兴起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要求文学艺术真实地反映客观生活,以冷静的目光来观察和评价现实,真实、客观地描写日常生活,并从剖析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中揭示造成种种罪恶的社会根源,并竭力揭露和批评现实呈现和隐藏的问题。

二、美国生态文学思想二元性的根据

从整体上说,西方主流文化信奉的是人类中心主义,颂扬人类征服、控制、改造与利用自然的思想,但其生态文学也有着深远的思想根源。在文学意义上,浪漫主义被认为是生态文学的一个理论源头,回归自然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宗旨。浪漫主义先驱卢梭提出应遵守自然规律和把人类的发展限制在自然所能承载的范围内。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库珀是最早关注生态破坏的作家之一。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华兹华斯、梭罗等对生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其实,这一时期的生态文学,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是对自然内在价值和相互依存关系的赞美;在内容上主要是通过各种生态要素,如山川河流、动物与植物等,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之爱、对异化文明的焦虑、以及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主张回归、融入与感悟自然,这种生态情感体现了生态人性的内在性和主动性特征。浪漫主义运动作为整体的定义性标志之一就是鼓励一种前所未有的对自然界的尊重和评价。从文学的历史性和哲学性的角度看,它主要表达这样一种观点: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内在根据,是人类许多真实价值的生成之源,人类的行为应该是这种内在人性和价值的外化,自然存在与人的存在构成完整和谐的统一体,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人,作为生命个体和普遍生命总是具有一种内在的统一性,在本质上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类正是在生命的运动中实现着个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自古以来,在人与自然之间就始终维系着这种和谐的关系”。[2]这正如浪漫主义先驱卢梭所言,“带着滋味无穷的迷醉消融在他自觉与之浑然一体的这个广袤而美丽的大自然中”。[3]在浪漫主义作家的眼里,自然是神秘、可爱而有灵性的有机整体,他们讴歌自然,崇尚自然,他们的整体自然观代表了其精神追求和内心向往。近代以来,由于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把人的理性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个人的情感与信仰则受到了普遍的压制,使人与自然之间发生了一种二元分离的倾向,人不在自然之中了。在对工业文明的憎恶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质疑声中,英美一批浪漫主义作家与生态文学家创作了大量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及其文学作品。其中美国最伟大的生态作家梭罗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生态恶化的忧虑及他对自然生命依念、沉醉、感激、敬畏的情怀,并完美地表达了他对大自然最为亲近和细致的了解,把浪漫主义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理念进一步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因而,英美生态文学的浪漫传统在后工业化时代,依然凸显浓厚的时代主题,是文学和文化研究所不能忽视的。我们认为这种生态文学思想是对人类生态文化传统的一种继承,属于传统的生态文学形式,是现代生态文学的一个自然源头,它具有完全的信仰性,成为生态文学的精神之元。它的根基是人源于自然,人与自然不可分,在人的本性中,人应该承担对自然“善”的责任和义务。传统生态文学在人类保护生态的历史上、在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中曾经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当今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看,传统生态文学的价值正在逐渐地被颠覆和破坏,虽然从逻辑上看它可以从源头上厘清生态文学的历史,可是它没有脱离传统生态文学惟信仰之槽臼,不能解释历史上的生态情感变异问题,也不能解释当代人的生态情感问题。

它所倡导的人类的生态情感正在被人类的物质利益所替代和挤压,造成了人类精神家园的缺失。出现这种困境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是传统生态文学所坚持的生态情感在价值上是有其局限性的。人类的价值体系也是一个随环境和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体系。传统生态文学所秉持的部分生态信仰和情感价值等已被现代科技和社会“袪媚”了。二是在新的价值世界里,生态文学必须有一个新的源头———现实主义,以开创人类精神家园的新领地,弥补传统生态文学表现形式和内容上的不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复媚”人的生态情感。这是生态文学的另一个源头,即现实之元。它具有实证性和知识性,属于非完全信仰之元。它的根基是通过科学知识实证产生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揭露并痛恨人类灵魂深处的“恶”及其反自然性,实现人类生态情感的进化与转向,由传统的人对生态主动的“善”和“爱”转向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人的“怒”和“恨”。当代生态文学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虽然没有必然的承继关系,在方法和内容上也相去甚远,但在目的上是相同的,其批判性是一致的,都对现实生活中的丑与恶进行揭露与批判,警示人是如何破坏生态环境的,旨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蕾切尔•卡逊正是从现实的、批判的角度开创了这个生态文学思想的新源头、新形式。1962年,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触目惊心的案例、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与环境产生的危害,深刻揭示了人外在于自然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从《寂静的春天》开始,“卡逊为当代生态文学创作树立了以揭露、批判、警告和救赎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为写作主旨的典范,很多作家沿着她开创的道路,通过对生态灾难现实的揭露和无情批判,使生态恶化的现实和令人忧虑的远景无所隐匿地呈现在大众的眼前。”[4]35卡逊从现实的、批判的角度强调了自然必须成为人类新的对象,人类必须以新的方式敬畏自然,因为在她看来,自然是有限的、非万能的,人与自然非一体了,自然已经成为人类破坏和驾驭的对象,如果不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然必将遭到人类的毁灭。卡逊发现、揭示了人类生态人性的新内容与新形式,即被人类由物质欲望而引起的对生态破坏行为和结果所逼出来的一种新的生态情感,唤起了人类另外一种形式的生态人性。传统生态文学的目的是唤醒人类自发地产生热爱生态的一种良知,是从人的生物本性提升而成的人的一种主观境界;卡逊又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在人类物质目的的作用下生态的脆弱性和危险性。她说“具备了无限能力的人类,如果继续不负责任、没有理性、缺乏智慧地征服自然,带给地球和他自己的只能是彻底毁灭。”因而她的生态人性是源自于对自然的哀怜和对那些破坏自然的人的愤怒和鄙视,从文学情感的表达方式上看是“恨”、“哀”和“怒”的一类,具有外在性和被动性。与传统生态文学相比,在创作方法、内容和情感上,卡逊的生态文学具有显著的差异,所以我们认为把卡逊的文学生态观并入传统的文学生态观来认识是不合理的。卡逊的生态人性是客观的、有根据的、不容选择的、不可替代的,应该是当代生态文学研究和发展的另一个必然的源头。#p#分页标题#e#

三、当代生态文学思想发展的两种必然方式

历史地看,人类的情感世界始终是二元的,即唯物性和唯心性并存。从价值的角度看,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生态文学的发展也应该是二元的,即精神之元与现实之元。它们是现今生态文学思想发展的两种必然方式和现实。精神之元指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人对生态的信仰和赞美。尽管文学也有对自然生态不敬的心理和行为的批判,但本质上说,它相信自然是上帝之外的又一个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对象,尊重自然理应是人的本性和道德义务,否则就是在道德上和行为上对自然的不敬,这种言行应该成为文学批判的对象。所以它不是实证的、知识的生态文学,应该归结为精神方面的。传统生态文学研究者把这种形式的批判文学也归结为现实主义生态文学是有失深层根据的。现实之元指文学对生态或自然物质生产和内部关系维持能力的有限性和脆弱性的同情以及对人类破坏这种天人合一关系的一种憎恨与厌恶,奉劝、警告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的有限性,向自然贡献人类的现实关怀。文学艺术虽然不能直接改变现实,但它却能改变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感受,提供关于生命和意义的体验,让人们获得生命在场的那份博大挚爱的情怀,从事件、过程出发激发人们的情感,唤醒人们的良知。生态文学可以唤起人的灵魂对生态恶化的反思和行动的自觉,一个人的生态观点和立场一旦确立,“它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它还可以成为一种信仰,一种终身和彻底的信仰,一种类似宗教信仰的终极关切。”[4]67传统的生态文学作品,虽然并未直接提出“生态”这个词语,也没有将生态危机的后果推导到令人吃惊的程度,但是作品中渗透着人与自然相交融的生命和谐意识,隐含着对人与自然疏离对立的现代文明的批判。通过文本叙事加强人对生态人文的素养,重新塑造人的心灵。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敲击人的灵魂,提升人从自然母体中生存的内在精神世界观,对自然的颓败和地球的困境有感同身受的危机感。同时,“生态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审美的危机。当人类的存在具有审美的追求和向度的时候,人们所关注的是对自身心灵的呵护,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满足和自由,这样的生活状态和境界与生态的和谐具有内在精神的相似和一致。”[4]30“文学拯救失衡的生态环境不是扯着嗓子向麻木的民众空喊,不是直白的表露,而是从人类心灵和情感世界中去感动,感动那些丧失自己文化观念或是走上歧途的人们,把被工业文明制造的审美粗俗化、商业化的文化垃圾清理出我们的审美经验和文化生活。”[4]33因此,传统的浪漫主义生态文学是优秀历史继承的结果,具有不可抗拒的历史价值,必然是未来生态文学的一元,必须继承与发扬,并且在现代生态文学的影响和证实下,从内容、形式和情感深度上将走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生态主义文学范文4

 

1.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   我国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接受最早是从对生态女性主义作品的译介开始的。《寂静的春天》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与生态女性主义有关的译著,该书被视为是生态女性主义的奠基之作。书中描写了滥用农药、杀虫剂给生物及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从环境污染的角度唤起人们对忽略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也在一份报告中支持了卡森的见解。该书出版后,在美国和全世界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拉开了美国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序幕。尽管该书并不是真正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身份在中国登台亮相的,但它在客观上为国内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奠定了基础。之后,国内虽然陆续译介了《自然女性》、《自然之死》、《真实之复兴》、《女性主义与对自然的主宰》等一些与生态女性主义相关的著作,但总体而言,我国在对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相关论著的译介方面成果较少。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学界开始集中关注生态女性主义文化思潮,拉开了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的序幕。1996年,《国外社会科学》刊登了关春玲写的《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这是国内最早的一篇关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的综述性文章。该文简要介绍了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出现的新特点,论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关春玲1996:25-30)。之后,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撰文探讨妇女和环境的关系,从多个角度对生态女性主义进行介绍与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近十五年来国内重要期刊发表的有关生态女性主义的论文进行整理分析后,笔者发现我国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是从哲学、伦理学、宗教等方面开始的,前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1996年,曹南燕和刘兵二人合作发表了《生态女性主义及其意义》,论述了女性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原因,较为详细地评述了生态女性主义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以及生态女性主义提出的新的价值观和伦理学,并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意义做出分析和总结(曹南燕、刘兵1996:54-60)。之后,陈喜荣(2002:525)在《生态女性主义述评》中,把生态女性主义归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指出生态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反对传统哲学中的二元论方面具有共性,又有区别。该文还详细陈述了生态女性主义本体论的建设性贡献,指出“非二元论是生态女性主义认识论根据”。台湾的李慧利(2004:93)在《儒学与生态女性主义》中指出,儒学“天人一体”的概念“并不制止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行为”,“承认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等于支持了某一种环境伦理。”二元论究竟是不是对妇女和自然双重压迫的根源?这个问题仍将继续探讨下去。李建珊和赵媛媛(2008:1-6)在《生态女性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提出,生态女性主义可以借鉴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机整体观、“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仁爱观念,这有助于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2000年,肖巍在《妇女研究论丛》上发表了《生态女性主义及其伦理文化》一文,这是典型的从伦理学角度研究生态女性主义的论文(肖巍2000:37-41)。2007年,香港树仁大学王建元发表了《生态伦理与中国神话》一文,该文尝试从中国古代神话(特别是有关女神的)中发掘生态女性主义的论点,以期提炼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生态伦理(王建元2007:35-43)。   此外,四川大学陈霞(2000:37-40)的《道教贵柔守雌女性观与生态女权思想》一文是国内第一篇将生态女性主义与宗教研究结合起来的学术论文,该文以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为参照,探讨了中国道教独特的女性观念及其对妇女、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义。作者指出,柔弱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策略,这是雌性反应的方式。如果我们尊重理解这种方式,在对待自然和社会时,不要盲目进取、以强力征服自然,也不要用暴力不公压制女性,反而能保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和谐,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2010年,李瑞虹的《绿色神学:女性主义神学家鲁塞尔的生态思想探究》对美国女神学家鲁赛尔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述(李瑞虹2010:93-100)。   近些年来,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概念已经正式进入文学研究领域。中国期刊网上的数据表明,从文学视角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呈现多维度的局面,涉及批评理论研究、文本研究以及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研究等。2002年韦清琦在《外国文学》上发表的《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一文中提出,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批评发展到第三阶段的产物,研究的前景相当乐观”(韦清琦2002:35-36)。同年,陈晓兰(2002:42-48)在《文艺理论与批评》上发表的《为人类“他者”的自然———当代西方生态批评》一文中把生态女性主义看作“生态批评”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最激进的非马克思主义批评,同时也是最具潜力的批评。从2004年开始,一批运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作品加以阐析的论文涌现出来,例如左金梅的论文《〈千亩农庄〉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戴桂玉的论文《从〈丧钟为谁而鸣〉管窥海明威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王文惠的论文《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简•爱〉的重新读解》,张燕的论文《寻归自然,呼唤和谐人性———艾丽斯•沃克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刍议》,吴琳的论文《解读“海洋三部曲”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单乳女性家族回忆录———〈避风港〉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解读》等。笔者近些年来一直从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和批评理论的研究,力图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研究相结合。2008年,笔者完成了以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美国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研究》,论文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化思潮和批判理论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着重探讨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生态女性主义代表作家的作品进行阐析和解读,试图为国内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为国内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学研究领域,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尝试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阐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展现生态女性主义对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借鉴作用。例如2006年,韦清琦在《江苏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中国视角下的生态女性主义》一文中强调,生态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类似,在参与经典的重构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文章中,他采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阐析了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文章中涉及的不仅有女性作家的作品,还有男性作家的作品,通过对比分析,文章指出了男性作家与女性作家的生态女性主义写作的差异。通过具体的文本批评实践,他向我们展现了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对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借鉴作用。他认为,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前景(韦清琦2006:19-23)。之后,他采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贾平凹的短篇小说,尝试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提供一种绿色女性主义的解读范式(韦清琦2009:28-30)。王明丽(2010:107-112)把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叙事方式,用以解读晚清女性小说,发掘作品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p#分页标题#e#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日趋多元化,除了上述几种视角之外,还有语言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学术思想发展等视角,由于从这些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所占比例极小,笔者在此就不再一一评述。此外,自2003年以来,出现了以生态女性主义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而且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女性主义已引起国内学者越来越密切的关注,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的研究呈现出日趋繁荣的局面。但是,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生成中的前沿性的理论思潮,其理论思想还远未成熟,在理论建构方面还很薄弱,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学者,都还是刚刚起步。   2.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和发展探因   生态女性主义进入中国不过十来年的时间,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从理论传播和接受的特点来看,这主要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受“本土”实践需要的制约,二是受历史文化的制约。从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语境来看,它一方面是受到西方生态女性主义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当代现实语境压力所致,是改变当下人们生存状态这一现实需要的呼唤。当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女性自身的素质,而另一方面,这种现代化进程又加剧了贫富分化,大多数人尤其是贫困妇女的生存状况日益恶化。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成为中国在新世纪里面临的最大挑战。虽然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建国五十多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这不但影响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也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现实需要之外,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还有赖于中国本土的思想文化资源。从中国自身的思想资源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资源,它是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支撑。道家阴阳和谐的关联性思维,化二元性为二级性,避免了本体上的二元对立;道生万物的哲学观体现了人与世界的连续性。著名汉学家安乐哲指出,在道家哲学中,关联性思维模式占据着主导地位。“阴”和“阳”作为关联关系的核心概念,并不是定义现象某个本质特征的普遍原则,而是表述具体差异之间的创造性张力的解释性概念范畴(安乐哲2002:257-259)。阴和阳不是构成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是在具体情境中相对而成的。“阴”和“阳”二者之间不是逻辑或因果的关系,而是一种美学秩序。它揭示了一种由不可取代的个别项所形成的特定同一性。“具体事物的这种执着的特殊性和这种特定统一性的和谐具有紧张的关系。”(安乐哲2002:80)也就是说,理解具体事物时,应承认其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整体性,把每一个具体事物都作为一个独立整体看待。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认为,西方父权制的二元论思维模式导致了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统治,因此,它提出“彻底的非二元论”的主张,提倡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强调整体性,相信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而道家的这种非二元模式的整体性的思维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所追求的。   汉学家本杰明•史华兹曾指出,老子“将女性作为无为和自然原则的象征而加以赞颂”(史华兹2004:209)。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守柔曰强”(陈鼓应1984:89,342,237,265)。这里,老子明显表现出对与女性相关的品质“柔”的偏爱和推崇,强调女性的特性和价值,赞扬女性的智慧和品德的伟大作用。可以说,中国传统哲学与生态女性主义在主要观点上的契合是西方的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前提。   中国现实的妇女和环境问题证明了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贵柔守雌”,“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是西方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契合点,我们可以此为基础,合理整合内外资源,构建和谐正义的世界。   3.生态女性主义对中国学界的影响   生态女性主义自引入中国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对环境哲学、女性主义批评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颇为引人注目。生态女性主义以独特新颖的视角拓宽了生态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的视野。它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环境问题,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压迫,揭示破坏自然、压迫女性以及其他各种压迫都源于同一种力量:父权制文化。在以父权制文化为基础的权力秩序中,女性、自然都受到男权意志的统治和剥削。在生态学家看来,造成目前生态危机的原因是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世界观,但是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观才是造成这一危机的真正根源,所以,她们不仅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而且还反对男性中心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对作为压迫妇女和自然的共同根源的父权制文化的揭示和批评,使我们能够避免把当代环境问题的根源简单归结为抽象的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极大地丰富了女性主义和生态学理论,拓展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内涵,为生态批评注入了新的内容,推动了生态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生态女性主义用生态学的观点补充完善女性主义,意识到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与人类对自然的压迫相互联系,理解这种联系对女性主义和生态保护意义重大。它促使女性主义把对性别压迫的挑战拓展并延伸至包括反抗压迫非人类自然在内的其他各种压迫形式。生态女性主义不仅反对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而且反对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白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异性恋对同性恋的歧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等任何形式的压迫。它力图消灭建立在父权制基础上的二元论和统治逻辑,提倡尊重差异,主张和谐、正义的原则,呼吁恢复女性长期以来被压抑、扭曲的天性,重建和弘扬女性美德,诸如平等意识、宽容精神、对他人的关爱等。#p#分页标题#e#   生态女性主义既关注生态与性别的关联,又注重考察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刻的历史根源,将其置于具体的权利关系和物质层面加以考究,并提出以本土知识体系为基础重建生态文明,这对于我们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有助于我们避免孤立、片面地看待妇女问题,把性别与环境、性别与发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历史的、语境的方法对其加以研究,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整体地解决这些问题。“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虽然不能直接解答我们中国妇女面对的问题,但是它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使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王政、杜芳琴1998:2)   此外,生态女性主义在文学领域的运用,为文学批评引入了一个新的视角。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家从“自然”和“女性”双重视角解读文本,重新审视女性与自然的关系,男性和女性的关系,揭露男性对女性和自然的剥削和掠夺,批判一切压迫形式和观念,使文学作品中一贯被作为背景和陪衬的、被读者忽略的自然和女性突显出来,从“缺席”转为在场,从无声变为有声,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态女性主义有助于人们改造内心世界,达到塑造人、教育人的目的,为树立正确的女性观和自然观提供精神资源,为缓解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危机、实现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舆论导向作用,最终使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男性和女性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将“女性美德”和“生态原则”作为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新标准,使文学作品中隐藏的或者被人忽略的意义被重新发掘出来,并被赋予新的意义。它积极推崇关爱自然与女性的创作,从而将一些新的文本纳入批评的视野。凡体现出整体的、相互关联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洋溢着关爱、同情、抚育温情的文学作品都受到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家的推崇。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在经典文本的重构、对男性作家自然写作进行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的评定以及重写文学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女性主义确立了新的伦理价值观,改变了传统的审美价值观念、文学研究的思维模式和文学批评范式,为文学批评家们提供了新的文学批评尺度,为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模式,为文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使得文学理论的建构更具方向性,同时更具时代色彩。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近些年来,中国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中国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拓宽研究视野,加强生态女性主义话语的多层次研究,发掘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资源。此外,国内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还需要加强跨文明比较研究,加强中西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交流,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传统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资源,为我国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的文艺理论研究提供资源。   由于生态女性主义尚处于发展之中,理论还不完善,另一方面也由于国内一些学者对生态女性主义还了解得不多,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它是作为一种生态哲学或者环境伦理学被学术界引进和介绍的,研究者侧重于关注它对中国环境保护和科技哲学建设的意义,而对于生态女性主义思潮之于文学研究的意义则重视不够,所以,一些批评家指责生态女性主义过于偏激。笔者以为,生态女性主义在提升被压迫者的地位、宣扬被压迫者的价值、批判父权制给妇女和自然造成的后果方面,确实有些激进,但是非此不足以引起世人的关注,可以说正是这些偏激的特点才使生态女性主义日益成为人们重视的批评理论,这种“策略性的偏激”或许会有益于社会进步。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家弘扬女性美德和生态原则,主张以此来抗拒、消除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危机,对其中比较激进的观点,我们应该仔细辨析,区分出有价值的部分和主观、片面的观点。此外,生态女性主义对现实的反思与批评卓有成效,在解构和颠覆父权制意识的过程中,扮演了理论先锋的角色,但从理论建设方面来看,生态女性主义研究还亟待加强,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生态主义文学范文5

生态批评的哲学基础可以归结为:生态整体主义,也称生态主义。当前生态批评以及生态美学研究者大都从生态主义出发,建立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和谐生态哲学观。在生态批评理论建构过程中,有人提出生态主义的出现标志着人文主义的终结,面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物种频频消失的现实,提出反人文主义的质问:“人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天天地走向死亡的道路,不禁自问:这是人文主义的必由之道吗?”[3]并提出建立新的“思想范式”———生态主义,以此反对人文主义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样就把生态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对立起来,引入生态整体论,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也有人主张生态批评不能离开人文关怀,要在生态批评中引入人文关怀。那么,如何正确理解生态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生态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并不绝对对立,在反对惟发展主义、消费主义等意识形态基础上,建立具有终极关怀性质的本体论的人文性话语,坚守诗意生存、诗性智慧、精神和谐的生态主义理论。在生态批评视域中,融入现代人文关怀,在理性思维的支配下审视当前的生态建设,进而建立理性的生态批评理论,将会对生态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尊重生命的和谐:生态主义的积极意义

王诺说:“20世纪的上半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谓生态批评最直接的精神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和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2]建立在生态伦理学基础上的生态主义否定人类是世界的标尺,主张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尊重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体,尊重万物存在的权力。

以生命平等伦理思想为基础的生态主义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对长期占据人类思维中心地位的人文主义予以质问和批判,并要求人文主义作出深刻反思。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强调自然界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万物之主,是自然界的标尺,对自然万物有主宰的作用。在这一传统思想支配下,人类文明发展进入现代化高度。但同时,人类文明发展的负面作用明显地表现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严重恶化。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毁灭的现实,让人类自身产生了行将毁灭的恐惧。生态主义认为,这一后果的产生,人文主义应负主要责任。在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矛盾日益突出的当下,人类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生存与持续发展,生态主义提出非中心化的生态伦理思想,建立生命整体论,把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来追求。整体论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哲学维度。

生态主义首要的主张是“自然为本”,回归自然。在生态主义看来,真正的智慧在于融入自然,取法自然。只有尊重并真正融入自然,“才能成为真正的智者,才能超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生态主义认为,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利益高于任何个体的利益;人只是大自然的一个部分,人类不能为了自身的狭隘利益而无度地劫掠、挥霍大自然的资源,生态恶化的原因在于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冲突直接伤害了自然,也伤害了人类自己。呵护自然,呵护生命,是人类必须选择的新的生存价值和文明取向。

因此,生态主义极力地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中心”论。在生态主义看来,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在失去理性的狂躁中,向自然界索取无限的物质利益,并且以破坏或毁灭自然的方式索取,以此满足人类自身的现实发展欲望。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证明了人类自身建设与发展的成就显赫,以及科学技术在人类物质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人类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物质文明的突进与道德良知的低落形成鲜明的对比,暴露出的是人类发展与建设的狭隘群体利益观、消费享受价值观,对自然环境特别是对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严重摧残。环境恶化、部分物种相继灭绝、能源越来越紧张、生命健康伤害事件此起彼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中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首要的任务是在文化思想层面对人类的文明建设与发展进行反思,找出我们文化思想内在的自私、狭隘与欲望无边,进而建立新的发展观和生存观念。在这种反思基础上,生态主义提出了“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思想,带来生态批评的一次新的思想革命。

强调对生命的尊重,这是生态主义的先进性。在生态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两种似乎对立的思想中,实际上都涉及到一个概念———环境。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条件系统,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都在为人类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可能。而生态主义则对环境主义提出批评,认为环境主义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另一种说法。生态主义提出“生命圈平等主义”观点,主张在生命圈内一切生命都同样拥有生活、繁荣的权力,并在更大的空间中实现自身的整体发展,在这个整体生命圈内,人类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其他生命形式在道德地位上是平等的。这一观点就是自然界整体观,在理想化的建设想象中给自然界的发展描画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理想蓝图。生态主义从根本上质疑当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以生态主义理论来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借以警示人类:在实现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建设生态和谐的生命圈。这成为生态主义的进步性与合理性的理论支撑。

生态主义影响着文学作出新的“思想转向”,对传统文学中的“征服自然观”、“欲望动力观”和“惟发展观”等都作出了现实性的诘问和批判。在文学创作与批评中,从传统的高扬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转向对自然界是一个大生命圈的观念的认同,以此探寻文学创作与批评中新的文化思想内涵。因此,生态批评带来的文学理论建设的思想革命,对文学批评的标准和思维方式的变革都将产生新的启示,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文学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在生态批评中,是否绝对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现代文明视野下,人文主义对和谐生态的建设还有没有现实关怀价值?#p#分页标题#e#

二、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批评的非理性想象

要辩证地看待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有其历史性的缺陷,也有其对现实和未来世界建设的合理性。反人类中心主义只是生态批评的一种非理性想象。

生态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批评沿用了这一理论观点。与人类中心主义肯定环境对人类的服务价值相反,生态主义否定环境为人类服务的价值性质,强调人与自然界里其他生物共生共存,主张人是自然界的成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化。这就否定了人类的“中心”地位。

生态批评不仅否定人类中心地位,而且指责人类中心主义的反自然性。生态批评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对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反思,以期建立新的文化思想。王诺说:“生态批评起始于思想文化批判,也扬名于思想文化批判,这种批判对促使人们认清人类思想和文化传统的严重、甚至是致命的缺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在当下的生态批评实践中,多数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反自然”的,是重发展而轻生命的。于是,在生态批评中,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自然性”加以批判。很多生态批评的文章对传统文化中的“反自然”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传统文化具有‘反自然’的性质,不仅不承认自然价值,而且常常以损害自然价值的方式实现文化价值。”[4]“从哲学层面上来讲,生态主义首先与对西方传统文化整体上的哲学反思有关。在这方面,海德格尔对西方文化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对生态哲学的影响很大。”[5]生态批评的任务就被限定在以文学的形式来反思人类文明现象中的非自然性,也就是非生态性,叙述经济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审美现代性背景下的生态灾难和人类自身的困惑,从而启发人们重新思考我们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合理性。通过反思与重构,文学领域出现了生态小说、生态报告文学、生态散文等文学形式。一些评论家也撰写大量的生态批评论文,对生态批评进行理论系统建构、解释。而这些反思与建构,大多都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对立视角来思考的。

那么,人类中心主义真的就没有合理性吗?人类如果不成为世界(包括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的中心,那么世界就会进入两种可能的状态:一是无中心,特别是没有精神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一个多元化的生命世界,这是一种返回自然本真状态的无序元态,人类在世界中不再成为引领万物的灵魂,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的维系依靠种类之间的自然化调节,人类在世界中的智慧调节缩小到人类种族自身利益结构的调节。而且,无中心,实际上就是多个中心,多种物种争相成为利益分配的主宰,那将带来自然界更加混乱。二是另一种物种进入自然界的中心,这种物种必须具有在精神上引领万物的价值意义。事实上,现在还没有某一个物种能够代替人类实现这种价值意义。人类的智慧决定了人类可能成为自然世界的灵魂,发挥着引领自然万物和谐生存与延续的积极作用。

生态主义是建立在反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的理论体系。事实上,生态主义在道德伦理层面建立生命平等的整体利益观,强调的是自然界的基本权利分享;而人类中心主义则更多的是在世界精神层面建立人文关怀的责任价值观,强调的是宇宙的精神价值引领,两者并不绝对对立。造成自然界生态结构失衡的根源并不在于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在于人类价值实践的非理性,人类在自身价值观念的调整上失去了理性,过度的追求狭隘利益的最大化带来了对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而且,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的根源是不同地域、国家之间的社会制度、法律严重分裂,各自在利益的争夺与责任承担上严重脱离人类设定的共同的精神价值。在这种缺乏价值关怀的自然界秩序中,过于激进的生态主义将会带来社会公正性的偏离。

实际上,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意义在于:人类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追求降低到物质利益的占有与享受上,不要把自己的欲望极限化,不要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而扭曲万物生命的存在形式。为什么现在的自然界遭到严重破坏,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类把自身利益的实现建立在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上,人性中的私欲扩大化、极限化带来了自然界的生命失衡,扭曲了万物的自由生存与发展。在自然界的发展演进中,人类整体的智慧、人类的实践经验,都决定着人类在自然界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依然存在,人类在生态平衡中积极调节的价值作用依然存在。

人类的智慧可以支持自身成为自然界的中心,引领自然界的精神价值发展。但是人类在成为中心的同时,不要忘记这一中心是建立在自然界内部的,而不是自然界外部;中心的一切支撑条件都存在于自然界内部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的生存结构平衡有利于中心地位的保持,反之,则会带来中心地位的动摇。在文化思想重建中,应该强化的是,人类如何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进化。既然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么,人类就必然与自然界的非人类物种、物质相关联,就要保证它们的生命更好地存在与发展,建立和谐稳定的生态结构。人类的责任在于在坚守自然界生命圈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念下,寻找适合于自身更好发展的道路,这种道路既不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式的消极避退,也不是经济利益至上、消费享乐主义式的畸形盲动;而是尊重生态发展的自然规律,尊重生命,和谐发展,保持持续发展的潜力,树立动态发展、持续发展的思想,建立大人类思想的发展理念,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放在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长远利益背景下去思考与筹划,避免急功近利的、破坏性的发展,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人类自身的和谐,这才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文关怀。事实上,“在人类对危机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人类的主体性开始走向了成熟,进而提出了理性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虽然还是以人的利益为中心,但它内在包含着尊重自然的逻辑要求,认识到了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健康的共同发展。”[6]

三、现代人文化和谐发展:生态批评的理想建构

现代人文化和谐发展是一种理性化的生态观念,其根本思想就是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融入人类主体性的积极的人文关怀,在和谐生态建设中人类仍然发挥着积极主导作用,建设现代人文化的和谐生态。这是生态主义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理性结合的一种思维方式,更是生态批评的理性思维方式。#p#分页标题#e#

人文化和谐生态带给人类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审美生态,这种理想化的审美生态的实现离不开人类的自觉。在生态文学中,人文化的和谐生态自觉表现为紧密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反思人类自身在自然生态建设中的狭隘性,借以启发人类思考自身发展与自然生态失衡的现实,反省人类自身的价值观念;二是在反思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人文关怀,从和谐生态的角度,运用现代美学的目光,理性探索人类在和谐生态建设道路上的经验和想象,勾画具有现代人文关怀价值的和谐生态的理想蓝图。

和谐生态要求人类对自身的文明史给以理性的审视,而不能一概而论其善恶对错。关于对生态灾难的批评,很多生态文学都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看待科技的发展与和谐生态的关系,一些生态文学主观地认为,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工业化进步,同时带来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生存的困境,想象人类回归到非科技化的自然生存境界和自然化的发展方式中去。不管是西方的《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还是中国的《狼图腾》、《伐木者,醒来》,都有这样的思想。

事实上,科学技术并没有罪恶,罪恶仍然在于人性自身。和谐生态的建设仍然离不开以人的智慧为主要因素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科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科技的发展必然促进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程度的加深,认知广度的扩大,推动人类更加科学地认识世界;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会促进人类自身精神文明的变革与提升。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带来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没有先进的生产力,就没有先进的生产关系,也就没有先进的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生态失衡的原因之一是科技成果使用者自身的生态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错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对自然界资源的最大保护。科技本身是要发展的,借助科技发展社会的宇宙观也要发展,要随顺自然规律适时调整人类自身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当下急需调整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思路,摒弃惟发展主义理念,弱化人类的贪欲,强化生命平等意识。这就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个体都树立和谐生态的理念,在处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中积极发挥人的智慧,建设具有现代人文化关怀的和谐生态。

生态批评尤其要担当起这一历史责任。生态批评的理想已经成为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主题之一。但是,在当下的生态文学创作中,还存在着生态意识不强、观点分歧较多的现象。文学作品尽管已经涉及生态主题,但是,文学家对生态的理念建构还缺乏相关的经济学、人类学的知识支撑;另一方面,一些生态文学重生态概念的解释,走入重“生态”轻“文学”的误区,恰恰暴露了文学创作实践中的人文化关怀不够。生态文学最应该做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不可把生态学与文学拼凑起来。事实上,“真正把生态文学看成是一种文学(当然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从人类生命存在和人性生成的根本去把握文学的生命意蕴和人学内涵,似乎不是很多。”[7]

综观生态文学创作的现实,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生态文学创作与生态批评中,必须坚守现代人文化的和谐生态思想。这要从两个方面来深化认识:

一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与发展理念,尊重自然万物共同体的生存权力。生态批评主张人与自然界的一切非人类物质都是生命体的存在形式,共同构成生命共同体。生态主义与人文主义都认为,在自然界这个大生命共同体内,任何一种生命形式都拥有同样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力。人类不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违背自然规律去扭曲、伤害、扼杀其他生命体。尽管其他生命体的存在和发展可能会影响人类的发展,但是,人类不可否定其他生命体的存在权力,只能减少对自然界物质的索取,拒绝人类自身的盲目发展,或者改善自身发展的方式与途径,维护自然界的最大保护。需要明确的是,不仅仅是人类,任何一种生命体都不能过度膨胀以至于挤压其他生命体的生存与发展,否则,自然界仍然会陷入混乱无序的发展困境,甚至走向灭亡。生态批评的目的是反思人类自身发展中存在着的错误的文化思想观念,反思人类欲望的膨胀带来了自然生态的失衡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恶化的事实,进而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凸显人对自然生态的关怀与悲悯。生态批评既不能盲目地宣扬反人类中心主义,也不能在生态文学创作或批评实践中,无意之中揉进人类独尊的旧观念。必须从思想上真正树立起现代人文化的和谐生态观念,这样才能在反思与探索中寻找到新的出路。一些论者在生态批评中仓惶地宣扬回归到先民的社会时代,走入历史倒退的胡同,明显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极端否定。相反,另一些论者仍然在宣扬人类中心主义具有绝对合理性,这也是不符合现代人文化和谐生态建设思想的。

二是尊重人类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在生态和谐理念视域中,人类的发展总会带有自私性,人类不会为了其他生命体的发展而毁灭人类总体的生存与基本发展。生态批评仍然不能否定把人类共同体利益的实现作为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一个视点,而是要打破地域、民族限制,更好地建立人类共同体的大利益观。在自然界中,人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有过去、现在,也有未来,现在的发展不能回归到纯自然发展的原始状态,也不能为了现在的发展而断绝未来发展之路。在文学创作中也要树立人类总体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彰显人性中善良、宽容的生命悯恤,文学在艺术化的叙事中,启发人类自身怎样找到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和理想,设计我们美好的未来家园。

生态主义文学范文6

 

虽然美国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相对短暂,然而却不乏多样的文学风格和流派、优秀的作家和作品。美国特有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美国人求“新”、求“异”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在其文学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从清教韵味浓厚的诗歌、革命思想鲜明的宣传册,到浪漫主义的散文、现实主义的小说,再到族裔特色纷呈的当代文学,无不尽显美国文学的艺术魅力。   在这座文学圣殿中,“自然”这一名词有着非常耐人寻味的特殊意义,因为美国文学中的“自然”风格作品蕴含着不同的文学发展阶段、流派及特点。   第一个典型的“自然”流派出现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是美国浪漫主义的一个支流,严格意义上是指被称为超验主义的“自然写作”(naturewriting)。超验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有三。首先,超验主义者强调精神,或超灵,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力量。其二,超验主义者强调人的首要责任就是自我完善,自我依靠。其三,超验主义者认为自然界是超灵或上帝的象征。   因此,超验主义主张回归自然。这种观点的自然内涵是,自然界万物具象征意义,外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体现。典型作家为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1803-1882)和梭罗(HenryDavidThoreau,1817-1862)。   梭罗到沃尔登湖生活,通过简朴的生活来检验自己的超验主义信仰。他在《沃尔登》一书中记录了自己的湖畔生活。全书以篇幅最长的“节俭”开场,叙述的基本是枯燥琐碎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开支等。然而在这些似乎毫无“文学性”可言的数字背后,是梭罗的生活信条:人应当尽可能地降低物质欲望,而将精神追求作为第一要义。   阅读梭罗的《沃尔登》,人们不难发现两个内容并行发展,一是说自然,一是说人,总的是说人应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梭罗接近自然界和生活,他的意象多从大自然和生活中来。   他在1859年的一则札记中说;“文学的根基是事物。自然物体和现象是表达我们思想与感情的原始象征物或符号。”可见,这种自然写作蕴含着浓郁的唯心主义色彩。   第二个典型的“自然”流派是十九世纪末形成的一股文学思潮,即所谓的“自然主义”(naturalism)。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以及西部边界的封闭,“美国梦”骤然破灭。在法国作家左拉的影响下,一批青年作家开始冲破现实主义的传统,开始反映人在环境和遗传两种力量的支配下毫无自由意志,任凭摆布的状况,这便开始了自然主主义创作。自然主义代表性作家包括史蒂芬•克兰(StephenCrane,1871-1900)、西奥多•德莱赛(TheodoreDreiser1871-1945)、弗兰克•诺里斯(FrankNor-ris1870-1902)、杰克•伦敦(JackLondon,1867-1916)。克兰,以自传体“中部边地”系列小说闻名。他的代表作《红色勇士勋章》文字简洁,意象清晰独特,书中有意识地将法国印象派画法用于文学。克兰写出了讥讽与怜悯、幻想与现实间的紧张关系,以及绝望中尚存一线希望的双重情绪。总之,自然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手法,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和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的描摹自然。   第三个典型的“自然”流派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引起极大关注的,被文学批评家称为“生态文学”的流派,其核心特点是关注对自然界的保护。我国生态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王诺先生给生态文学下的定义是:“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   在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时,生态文学特别重视人对自然的责任与义务,急切地呼吁保护自然万物和维护生态平衡。这一流派最受关注的作家当属卡森(RachelCarson,1907-1964),她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她的所有作品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其特殊性只是人能改变自然,而且,这种改变往往是不可逆的。一九六二年,她发表了代表作《寂静的春天》,指出滥用杀虫剂已伤害许多生命、影响了自然生态,如果再不改变,人类面临的将是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出版后,发行了22种语言译本,影响遍及世界各地,许多国家立法取消DDT的使用。1992年,美国推选《寂静的春天》为近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书。   综上所述,美国文学史上的“自然(主义)”文学潮流基本上贯穿于整个美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也表现出不同的基调和特点。概括来说,文中所介绍的第一个流派着眼点在于感受自然的淳朴、神秘与美好;第二个流派着眼于对自然的敬畏与无奈;第三个流派着眼于保护自然。这些“自然”风情形成了美国重要的文学传统,其所标记的美国社会价值观变迁成为21世纪美国价值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主义文学范文7

 

巴特勒说过,英国其他时期产生过一些同样伟大甚至更伟大的作家,但没有哪一个时代能像浪漫主义时期这样涌现这么多确实举足轻重而又各具特性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历时并不算长,纵然是从布莱克的《天真之歌》(1789)算起,到1830年即已趋于结束。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作家们几乎同时生活在英伦三岛,但彼此却很少唱和追随,从政治信仰到文学理念,他们往往大相径庭,彼此悖驳。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浪漫主义作家们身处这一影响深远的文学运动之中,反倒对这场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并无透彻的自觉,这便使得浪漫主义文学并未形成高度一致或基本统一的风格和理念,反而呈现出一派复杂多样的文学气象,使后来的文学史家很难对“浪漫主义”做出令人满意的理论概括。人们意识到,浪漫主义不同于以往的艺术运动或文学流派,如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这些流派容易辨别且相对统一;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则是变动不居、各具特色的,有激越有含蓄,有精致有粗犷,有细腻有豪放,有写生有写意……,但是,历史愈沉淀,我们愈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经历同样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作家们毕竟存在着诸多共性。例如,他们都反抗某种社会羁绊,颠覆某种社会规范,执著地追寻个人的自由和理想。从布莱克到济慈,这种“热情奔放而叛逆”的精神汇聚成一道浩大的洪流。   就英国来说,同样的,尽管浪漫主义诗人彼此间很少相似之处,但只要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与法国或德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们做一比较,就会使人立刻感受到他们身上共同的英国气质。追本溯源,这种英国气质可以归结到一个明显的本源上,即生机勃勃的自然主义。勃兰兑斯在《19世纪文学主流》中指出:“自然主义在英国是如此强大,以致不论是柯勒律治的浪漫的超自然主义、华兹华斯的英国国教的正统主义、雪莱的无神论的精神、拜伦的革命的自由主义,还是司各特对以往时代的缅怀,无一不为它所渗透。它影响了每一个作家的个人信用和文学倾向。”[1]的确,似乎惟有自然主义,才构成了英国诗人气质中普遍的、核心的艺术因素,他们对乡村、大海、花草和一切动物的热爱使得他们成为大自然的观察者、爱好者、崇拜者和讴歌者。   一、田园风光之上的冥想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有大量的田园生活描写。在诗人们笔下,无论是清新恬淡的自然,还是绚烂绮丽的自然,无不透露出灵与慧、现实与虚幻相交织的境象。诗人的自然写作并非为自然而自然,而是以我观物、以景抒情、以物观我、以象寓理,在自然中寻求智慧与美感、力量与慰藉,甚至世间的真理。至于借自然之物言情述志,更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自然观的真实流露。“写平凡而表达不平凡,写社会和自然环境而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写客观同时表达主观的情况,这是华兹华斯在艺术上的造诣”[2],也是整个浪漫主义诗人的写照。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并不满足于翔实地描绘自然、展现自然,而是将大自然当作实现梦想的天堂,净化灵魂的乐土。他们是真正的大自然的爱好者,爱好到狂热的程度。由于这一特点,他们的创作尽管旨趣不同,如布莱克和拜伦作有许多“托自然而说理”的诗篇,而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和济慈则有更多“托自然而思理”的华美篇章,但他们在作品的审美意境上无不在自然上下工夫,使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纵然描述最简朴的乡间日常生活,也能诗意盎然;纵然描写最虚幻的梦境天堂,也能真实得历历在目,跃然纸上。   若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在用诗歌描绘自然,莫如说他们是生活在诗意的自然中。柯勒律治说过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我们得的只能是我们给的,大自然只存在我们自己的生活里。”华兹华斯这位描写日常田园生活的大师便以自己的诗歌语言证实了这一道理,也演绎出美的神话。在《早春即兴》中,诗人似乎把自己的神经触角伸展到整个自然中去了,“当我倚坐在灌木丛中,我听见一千种柔和的音响;愉快的遐想,甜美的心境竟把缕缕哀思送到我的心上。”可见,在自然的怀抱中,诗人是在用心灵感悟自然,用热情探寻美的存在,用生命记录自由之歌。   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自然景物常常被赋予生命和情感,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如布莱克的《向日葵》,“啊,向日葵!怀着对时间的厌倦,整天数着太阳的脚步,它寻求甜蜜而金色的天边———倦旅的旅途在那儿结束”。向日葵,暗喻了人类的欲望,看似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实则令人疲倦。那是多么无奈而又无尽的俗望啊。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诗人还常常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如华兹华斯的《咏水仙》,“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或借自然之物阐述其人生体悟,如布莱克《天真的预示》,“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看出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把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这些诗歌或赞誉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或将自然视作心灵的慰藉。在写自然的幽美和雄伟时,也写自己内心澎湃的激情及所感所悟。似乎只有在亲近自然时,诗人才能感受到心灵的平静和精神的愉悦,才能灵感泉涌直至神灵附体之境。由此可见,诗歌中的自然,乃是诗人心中的自然;诗人在自然中汲取心灵的慰藉,在对自然的崇尚中追寻梦想的天堂。   自然、生活、美和自由,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始终是浑然一体、相互渗透的。我们甚至无法分辨是自然赋予了诗人以灵魂,还是诗人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在这些诗篇中,既有瑰丽奇异的想象世界,也闪现着真实生动的现实生活图景,不论是平铺直叙或跌宕起伏地讲述故事,还是激情澎湃或黯然神伤地抒发情感,自然的形象始终都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自然语境下的人性思考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另一个特点是诗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对人的自然性的关注。他们并不是消极遁世地描摹大自然,而是回归自然,探索隐匿在近代工业文明阴影背后的大自然的价值。诗人们从未放弃过在自然的语境下对人、社会和自然关系的思考。虽然从创作机制来说,自然是激发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进行思考的动因,诗歌是由感悟自然之物而起,但实则诗人们关注的往往是人类的核心经验与生存本质。#p#分页标题#e#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期望的是通过重返自然来解决工业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平息商品社会中人类的骚动,甚至净化人类的心灵。当诗人们在纷繁的社会领域找不到出路时,英国丰富的自然世界和美丽的田园风光便成了他们最乐于凭借,并寄予无限希望的解决现世问题的法宝。正是这种对人的自然性的关注和期冀,使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描写生活化;这些诗歌通常语言简朴,结构简单,内容平实但却充满挚情而且清新自然。也正是这种试图重返自然、关注自然的理念,使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社会现状描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叙事视角。这些故事往往娓娓道来,既没有声嘶力竭的抨击,也没有深邃精辟的评论,却能发人深思,痛人肺腑,使人们不得不思考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种种危机和隐患,以及所造成的人性缺失。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从自然之美出发,探索和思考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本质和关系,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篇历久而弥新的魅力所在。他们将生态的自然、物质的自然扩展到人性的自然,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浪漫主义诗人在处理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系时,他们更愿意把社会性纳入自然性中,透过自然的视角观察评述人类社会的本质。如布莱克的《扫烟囱孩子》,华兹华斯笔下的《孤独的割麦女》,彭斯《两只狗》中的庄稼人,一次次地叩响人们心灵的良知之门,引发出无数人的愤懑与哀伤。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歌颂的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自然性,也包括人性中存在的自然性,这使得浪漫主义诗歌的自然描写不仅充满了人格魅力,而且触及到人性的深邃内涵,揭发出社会生活的严酷真相。这类诗歌往往体现着诗人们用诗歌重塑自然的努力,传达出诗人们挥斥生活的全部热情与信念。如彭斯在《不管那一套》中大声唱出:“有没有人,为了正大光明的贫穷,而垂头丧气,挺不起腰———,这种怯懦的奴才,我们不齿他!”当许许多多的人完全接受了普遍存在的社会价值中的财富尺度概念时,人们似乎已经失去了批判性地思考这种财富尺度的能力。的确,当人们过多地关注自身的社会性时,似乎已经忘记了人类的自然性。人类将生存需求和金钱扭曲地连接在一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遗忘了幸福的本质,而困顿于金钱的枷锁之中。彭斯大声疾呼,他所要唤醒的正是渐渐被人们所遗忘的人之自然性。   正是这种对人的自然性的认同与关注,使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自然写作更深邃、更宏大、更质朴。人不仅经济性的存在、政治性的存在、社会性的存在,人同时也是物质性的存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从心出发,他们是真正的自然主义者,观察大自然,思考社会问题。他们不局限于现实社会的影响和羁绊,在诗歌中追求真理,讴歌人性的坦荡、豁达和真实。   三、浪漫主义诗歌之生态批评   回到当下的社会,不难看出,正是由于处在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时代,“生态文明”前所未有地受到了人类的关注,才出现了“生态学”视角下的文学批评理论。文学生态学为浪漫主义诗歌的自然写作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文学和生态学的联系何在?文学研究能为世界生态系统的发展做些什么?生态批评家乔纳森•莱文指出:“我们社会文化的所有方面,共同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独一无二的方式。不研究这些,我们便无法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只能表达一些肤浅的忧虑。”生态批评就是要“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3]3生态思想家唐纳德•沃斯特也明确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的机能,而在于我们的伦理系统的作用。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对自然的影响。……研究生态与文化关系的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虽然不能直接推动文化变革,但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而这种理解恰恰是文化变革的前提。”[3]4   文学生态学的发生缘起于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它“大致涵盖了3个方向:文化与自然的关系;以生态视角对小说、戏剧进行研究;环境文学的研究。”[4]27文学生态学的发展必将召唤出新的文学内部研究,包括对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和文学作品中承载的自然观进行深入细致的阐释,简单说就是要研究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写作。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写作,既包括自然描写,也包括人的情感、天性等自然性的描写,这种内在于人的自然主要指人相对独立于社会经济、政治利益等因素影响的自然属性。事实表明,以此为对象的自然写作正是以某种自觉程度的自然观为基础,对自然予以描写、说明并表达人的自然感受与价值意识的写作活动,包括文学创作和其他自然写生。   英国,作为工业文明的策源地,既是人类和自然之间依附关系被彻底割裂的起始处,也是现代生态危机的体现者。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正处在这一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的前沿,自然也是最先目睹人类生态危机的见证者。虽然受时代条件的限制,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生态意识”,但他们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人类社会生活中自然的缺失,并不乏余力地歌颂自然,重申自然对于人类的价值。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依托和灵魂的归宿,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从未遗忘这一点。其诗歌中的自然主题既是大自然的描摹,也是作者心灵的流露;既是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冥思,也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结晶,因而得以流传至今,沉淀为现代的生态意识。人类对自然的强烈的依附感原本来自早期记忆,那时人类从自然中获得最可怜但却最珍贵的生存资源,维持了自身的存在和自我评价。而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巨变,也猛烈而彻底地动摇了这个社会的自然根基。时至今日,各种非人道势力裹挟着科技力量,在使人类获得对自然的实际支配权的同时,进而发展到了桎梏人类自由和人类良知的程度。人类在狂欢中甚至呈现出遗忘和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势头。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重温英国浪漫主义创作的自然主题,不禁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态意识固然是时代的产物,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虽未具备明确的生态意识和人类存在的忧患意识,但不可否认,他们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在思索人类命运和人类社会、历史问题时,格外注重人类和自然的联系,将其置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自然带给人类怎样的命运,人类注定要和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一致的认知。#p#分页标题#e#   时至今日,现实逼迫人们关注环境,生态意识迫使人们重新审视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描写。人类业已开始关注这些自然写作的现实生态价值(因而才导致英国浪漫主义创作受到世界各国学者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同时在努力建设基于生态意识的新的文学评价标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以敏锐的视角,关注工业革命和商品经济的弊端,转而回归大自然,汲取自然的力量,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我们今天能够倚重的思想和艺术资源的一部分。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写作传统既体现出历史性和继承性,又彰显出前瞻性和超越性,为现代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从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自由思潮,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再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甚至包括19世纪的科学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潮,英国社会的每一重大思想运动和实践活动,都闪现着自然主义创作的影子。”[5]英国社会的这一浓厚的自然主义传统无疑在现代文学艺术以及一般社会文化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英国浪漫主义的兴起是种种历史境况使然;回归自然,是诗人们在时代境遇下必然做出的抉择。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不是生态文学的开创者,但他们至少可以被看作是生态文学的奠基者。

生态主义文学范文8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当代文坛享有国际声誉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往往表现为女权主义、民族主义与生态主义等三大主题。特别在生态主义方面,她不仅以小说的形式形象地描述人类的贪婪、残忍和需求的无止境,更以一位独具生态慧眼的学者来关注人类生态环境的前途和命运。本文着重以她的《可以吃的女人》、《浮现》和《使女的故事》等小说为例,来解读她小说中蕴含的生态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一、前言   生态主义文学批评于20世纪90年代迅速崛起于英美。生态主义文学批评已经超越了以往文学本体论批评、社会学批评、科学化批评、印象式批评等范式类型,它把批评的视角放在了地球生物圈这个广阔的语境下,从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人类环境学和生物工程学等高度来探索人类与自然、与生态和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的是,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一文,提出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生态运动”概念,这是较早也是较为系统的生态哲学观念。他认为:“浅层生态学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只关心人类的利益;深层生态学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关心的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浅层生态学专注于环境退化的症候,如污染、资源耗竭,等等;深层生态学要追问环境危机的根源,包括社会的、文化的和人性的。在实践上,浅层生态学主张改良现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深层生态学则主张重建人类文明的秩序,使之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1](P10-31)在这种生态哲学的影响下,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主义文学批评也运用而生,如文学环境伦理学、文学深层生态学、文学生态女性主义等。生态文学批评倡导系统整体观点,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人类对自然的扭曲与施虐,反对人类的自私自利,反对对环境气候的污染。主张用整体的、和谐的、多样化的、非对抗性的、相互依存的原则,倡导用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视角来评价和判断文学作品所寓含的生态价值和意义。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彻瑞95尔•格劳特菲尔蒂将生态批评简单明了地定义为“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批评”。总之,生态批评将生态哲学基本思想引入文学批评,生态批评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学者们的社会使命感和自然使命感,而且实现了文学研究与自然生态的联姻。阿特伍德的《浮现》、《可以吃的女人》和《使女的故事》等小说也集中反映了这一严肃的主题。虽然这几部作品的成书时间都在生态批评初具规模之前,但阿特伍德以女性的细腻和独特的感受通过小说的形式来表达了一位学者对人类生态环境恶化的焦虑、内省和反思。   二、阿特伍德小说的生态主义解读   阿特伍德的小说的生态主义意蕴深厚,她主要是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径、残忍地戕害人类的朋友动物、森林植物以及从这些恶劣行径的内省中反思人类的种种错误来表现文学生态主义这一严肃主题的。   (一)人类探索生态问题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自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它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P72)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和20世纪中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是生态文学的典范作品。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不仅涉及自然科学领域,也涉及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泛指自然界的生命世界,同时还包含着自然界的非生命世界,也是当今除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文明之外又一文明系统。那么,人类探索生态问题方面到底经历了哪些阶段?从生产力的角度,我们不妨将其归纳为四个阶段:一是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文明阶段。由于人类局囿于对自然的深度认识,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没有力量“动辄战胜或征服”自然,只能天然地与自然融一体,主客不分、相互依存,那时人类对大自然既充满恐惧又饱含敬畏。二是亚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明阶段。这主要延亘于整个农业文明时代,涵盖有西亚两河流域、东亚古代中国和中美洲三大农业文明,正是在这个时期,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类已具备了改变或征服自然的一定能力,主客已经分离,作为主体的人类已经能够反客为主,较为自由地驾驭自然,突出表现在朝代阶段性更替的掠夺性和破坏性,但整个生态系统还没有完全打破,可以循环往复地得以平衡或修复。三是人类中心主义为主的生态文明阶段。这主要指工业革命时期。这是一个以人类为中心主宰自然并大规模破坏自然的时期,相伴衍生的是不断“征服”自然的“人定胜天”论和“人的价值无限”论,把人设定为自然界的最高标准和最终目的,人类可以牺牲其他物种并超越和支配自然界的一切而存在。这种思维方式最终导致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只注重人自身的利益或价值,而往往忽视其他生命或非生命的利益和价值,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锁定为占有与被占有、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全然忘掉人类自身也是自然一部分的事实。四是整体主义的生态文明时代,这主要指信息社会。当今正处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原子能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综合运用信息化控制时代,人类已经开始对掠夺性、毁灭性的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气候变暖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和地球环境的承载力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已经是全世界共同的话题,生态危机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生态意识、生态价值、生态伦理和生态修复等已经成为当前人们议论最多的问题。而阿特伍德创作的这三部长篇小说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她用辛辣的笔触描绘和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生态环境日趋不文明的种种恶行和病态。   (二)形象地描述和批判了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径   阿特伍德的三部长篇小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及其所构成的意象群,再现人类无休止侵犯自然的种种劣行和被恶化了的自然反过来无情报复人类的过程。《可以吃的女人》中的主人公玛丽安的朋友邓肯在聊天时谈起家乡因发展工业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他的家乡在矿区,没有什么树林。“这全是那些熔炼厂造成的,高高的烟囱直插云霄,晚上喷出来的烟都是火红的一片,化学烟尘把好几英里内的树木都熏死了,到处是一片荒凉,只见光秃秃的岩石,连草都不长……”[3](P155)在《浮现》中,树木和其他生物也未能免受人为的祸害,展现在女主人公“我”面前的是满目疮痍的景象:“树木不会长得像过去那么高大了,刚刚长成它们就被砍掉。大树有如鲸鱼那样所剩不多了。”[4](P47)这说明地球的生命支撑系统生态已遭受化学污染和侵蚀,森林植物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的威胁。在《使女的故事》中更是向世人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在乌托邦的基列国里,人类在发展高科技的同时,却肆意破坏了生态环境,于是,大自然也以同样残酷的现实来报复人类:“过去一段时期里,空气中曾经布满化学物质,辐射线和放射物体,河水里充斥着有毒成分,所有这些都不是一两年就能清除干净的。”[5](P128)这一切都是现实的写照和复制,社会进程看似发展实则倒退,失去自由的人类已异化成非人,“人化”的自然已经阻碍人类休养生息,最终消亡的将是人类自己。在阿特伍德的笔下,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情景:整个大地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在萎缩,土壤贫瘠盐碱化,江河湖海水体污染严重,资源能源逐渐稀缺,等等,这些都是新世纪人类共同所面临的生态通病,无一不是人类侵犯自然和过度开发自然所造成的恶果,足以反映阿特伍德对生态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对于人类以“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及扩张式的发展引发的生态忧虑和思考。#p#分页标题#e#   (三)揭露了人类残忍地戕害动物的行为   阿特伍德的生态意识来自于她不寻常的童年,父亲是一位生物学家,母亲也是一个独具个性的女性,她很早就跟随其父母来到加拿大魁北克丛林,从小与丛林结下不解之缘,在她幼小敏感的心灵里很早就启悟到自然界的生死枯荣,深深地理解和感受到人类与其他生命的依存关系,深度地体会到现在地球上的濒危动物灭绝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快,人类对其他物种若不有所敬畏,毁灭的还是人类自身。特别是森林大面积萎缩和其他动物的迅速消亡,对此,阿特伍德的感知是最细腻、最敏感和最有发言权的。正因为如此,在《浮现》中与生态主义对立的人物有“我”、“我”的男友、大卫和安娜夫妇等以及更为广泛的人群,他们思维方式始终难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例如“我”和三个朋友去湖区钓鱼,当发现用蚯蚓做饵钓不到鱼时,“我”毫不犹豫地抓起带来的青蛙,“把它牢牢地穿在钓饵上,尽管它一个劲儿地挣扎”,这个方法最终行通了,一条大狗鱼上钩了。当这条鱼在船的肋梁上不住地蹦跳时,“我一脚踩上去,迅速夺过刀柄使劲打它,一下子就把脑壳给砸碎了,眼看着它浑身痉挛,要了它的命”。[6]看到这样一个生命的结束,他们大笑痴笑的样子,压根是一种以强凌弱的心理愉悦,几乎与战争结束时侵略者占领弱国领土所表现的狰狞狂笑似乎没有两样,那种对其他生命惨无人道的肆虐,不仅没有半点同情,反而得意忘形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小说这种寓笑以泪的意象性描写,旨在揭露人类蔑视其他生命体生存权利以及为人类自身利益而残忍地戕害动物,最终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行为,这不仅扭曲了人类纯洁的心灵,造成大量物种灭绝的局面,也荼毒了人类相依为命的生存环境。   三、生态危机带来的反思   阿特伍德的小说用血淋淋的事实,旨在唤醒人类的愚昧和无知,警示人类若要继续无休止地破坏生态和戕害动物,而最终破坏和戕害的还是人类自己,希望人类能主动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尽快树立生态整体意识,培育积极的健全的生态人格,使自己有机地融入生物多样性的一体化中去。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恶行导致的生态警示   阿特伍德的这三部小说不仅有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揭露,并塑造了面对困境而思考重建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人物,兼顾了生活的表层与深层,体现了作家本人的生态学视野和对整个生物圈的关怀。正如她在小说中所描述的,“男人们给树木喷杀虫剂,牛再去吃草,所有那些经过添色加彩的粪便统统流入江河”,结果“空气中……布满化学物质、辐射线和放射物体,河水里充斥着有毒成分”。[7]在《使女的故事》中,女人的身体“从里到外都被污染了,肮脏得就像进了油的河滩……说不定连秃鹫吃了她们的尸骨都会因此毙命。要么就是她们会在夜里放出光来,就像老式的夜光表”[7]。她们即使能生孩子,概率也是很低,生出来大多也是畸形,甚至最终出生率降到零增长以下,在所知的三年里,基列国居然没有降生过一个健康的孩子。在阿特伍德三部小说的“虚拟世界”中,虽然不能直接给人类带来解决生态问题的办法和举措,但却能唤醒和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自己,反省人类文明对自然的负面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类小说是人类生态的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否则,长此下去,人类无异于自掘坟茔,最终带给自己的将是难以挽回的生态灾难和社会危机。如果我们不引以为戒,任这种歧视自然和肆意破坏自然的情况发展下去,就很可能酿成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严重后果。   (二)唤醒人类与自然相契相谐的生态意识   阿特伍德本人对地球生态的绿色关怀集中得以体现,关爱森林、关爱动物和关爱生态命运,也就是关怀人类自己。从本质上说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的依归,自然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的发展,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自身的消亡。生态价值观以生态世界观为指导,坚持整体的、有机联系、和谐共生的原则;并从这些原则出发,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肯定生态要素对人类生活日益突出的作用,坚持人类对自然的伦理义务与道义责任,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使女的故事》中,她呼吁男性与女性、父权与女权、人类与自然、生命与非生命等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性别歧视、非生命歧视和自然歧视,唤醒人类应拥有与自然相契相融的生态意识,男性与女性、自然与人类、生命与非生命应该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特别提示,女性就像大地母亲一样,包容性、忍耐性和柔顺性等特性和厚德载物的孕育功能堪比自然,与天地自然都存在神秘的内在联系,像“天人地”一样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伤害女性就等于伤害自然和男性自己。文学生态意识的本质就在于严厉警告人类无视生态规律、藐视自然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启示人们决不可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妄自尊大,应该俯下身来有所敬畏,要像我们的祖先一样道法自然、顺应自然,甘做自然的学生。人类不仅要拥有同情其他生命类型,还要拥有尊重其他非生命类型的情怀;不仅要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更要携手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意识;不仅要讲究政治社会伦理,更要通过生命科学和生态伦理的灌输来维系地球的生态系统。   (三)培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人格   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角度看,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与其他生物是共存共生的关系。尽管人类具有超强的能力和智慧,但并不意味着拥有可以任意剥夺其他生命的权利,以往那种“弱肉强食”的观点只不过是利己主义的丛林法则,人类已经到了该深刻反思自己的时候了。   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使得人类无视生物圈内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互补共生关系,蔑视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权利,最终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大量物种灭绝的局面,人类的生存也因此受到了的威胁,客观上频频发生的地震、海啸、泥石流、暴风雪、洪水和瘟疫等自然灾害,已经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如何避免这种频繁的灾难,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这也是当前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阿特伍德的小说目的就在于唤醒人类能够尊重自然和生态规律,坚持人类利益和自然权利的统一,摒弃以往动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那种狭隘的思想,使人类能建立起一种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又能赶超自然、升华自然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8]而阿特伍德的多部小说正是试图通过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描写来警示人类,让人类理性地知晓任何发展都不是人类自身单一的发展,必须与自然、与环境和与生态同步发展,人类应该创造性地与自然环境进行和谐,能动性地与生态系统和解或融为一体,这才是人类构建生态文明的最终走向。#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