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的发展范例6篇

智能物流的发展

智能物流的发展范文1

关键词:智能制造;物流;商业模式;互联网;社群

中图分类号:F4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3

Abstract: With the proposal of “Made in China 2015”, China began the transition from “made in China” to “made intelligently in China”. The chain of manufacturing began to reconstruct. Meanwhile, new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philosophy con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o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As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overall logistics on society,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 China has been introduced combined with Internet and community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some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about how to innovate the business mod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in the end of the paper.

Keyword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business model, Internet, community

一、前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就是使“中国制造”加速向“中国智造”转型,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过去的中国具有低成本竞争优势,而随着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攀升,经济发展放缓,中国经济“高成本时代”逐渐来临,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这种背景正是传统物流开始改变的动力[1]。

近年来,在智能化的压力下,国内物流装备技术行业已有企业在物流智能化领域进行了探索,或其智能化战略,或实施了智能物流项目。不久前,圆通速递获得阿里巴巴联手云峰基金的战略投资,此次战略投资完成后,菜鸟网络将与圆通开展更深层面合作,依托双方的地位和品牌,打造整个互联网和快递行业的升级版,以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因此,中国物流企业必须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来应对制造产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二、智能制造的背景

智能制造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集成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创新的先进制造系统,是集成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多种先进制造系统和模式的综合[2]。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3]。

物流是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因此制造业的变化也深深影响着物流领域。企业开始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以及网络众包、协同设计、精准供应链管理等商业理念也启发着管理者对物流产业商业模式的思考。新的技术与商业理念的结合使得物流产业商业模式有了多种的发展趋势。

三、商业模式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中期Konczal和Dottore[4]在讨论数据和流程的建模时,首先使用了商业模式这个术语。C.Zott,R.Amit(2007)[5]提出商业模式是超越单独企业和其参与要素的一个活动系统,商业模式使得企业专注于自己的伙伴,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Stewart&David&Zhao(2000)[6]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能够获得并且保持其收益流的逻辑陈述。我国学者李光斗[7]认为商业模式视为实现顾客的价值最大化,能使企业的内外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使系统持续达成盈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在互联网时代,罗珉和李亮宇[8]学者认为商业模式是在充满不确定性且边界模糊的互联网下,通过供需双方形成社群平台,以实现其隔离机制来维护组织稳定和实现连接红利的模式群。

从国内外学者对商业模式的研究来看,商业模式是在价值网络之后一个企业创造以及获得价值的核心逻辑。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商业模式不仅要将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而且需要企业与消费者连接,企业与消费者共创价值、分享价值,以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

四、智能制造如何对物流行业的商I模式产生影响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18%,该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就可降低物流成本1000亿元以上[9]。目前我国制造业物流总额在社会总物流总额中占到74.7%,可见,制造业在物流领域可以挖掘最大的潜力。

(2)大众物流

互联网时代下的社群不再受制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依靠网络平台,企业与外部人群能方便地进行交流沟通。比如,DHL将大众商业模式运用于物流,在瑞典推出了众包模式送货的移动应用MyWays,人们可以通过移动应用报名投递自己行动路线附近的包裹,并获取报酬。大众商业模式是大众物流和分享经济物流的概括。大众物流基于社交网络和人群,通过强调众包和众筹,物流供应商能够加快市场创新周期,提升物流服务。众包物流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所谓众包物流,是指把原由企业员工承担的配送工作转交给企业外的大众群体来完成。分享经济物流基于全球化带来的“分享文化”,即共赢,物流公司与其竞争对手共享物流的基础设施与服务。

四川创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人人快递”业务模式可以概括为此商业模式,其业务场景是,发件人通过APP寄件单,订单除了包括预约取件时间、货物名称、声明价值外,还包括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软件会根据上述信息自动核算出快递费用。在平台注册的自由快递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路线进行“抢单”并从中获得报酬。

(3)全渠道物流

随着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和传统的实体店已不再是互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电商开始筹划实体店,而实体企业开始筹划利用互联网平台,比如苏宁易购,小米开设实体店,各大品牌在天猫开设旗舰店等,这些企业的商业行为都意味着全渠道商业模式的兴起。

全渠道商业模式有两个核心[14],一是全渠道。消费者在其购买的整个过程中,与商家的“接触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受时空约束的媒介,而是在各种“接触点”大量使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互联网工具,从而可以利用全渠道获得交易信息,最终完成购物。二是O2O。这个概念的起源于团购,online(线上)交易、offline(线下)完成,形成一个完整的交易闭环。

由于全渠道商业模式的特性,若顾客要获得良好的购物体验,不管是孤立的线上和线下销售,还是融合打通的线上、线下销售,物流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将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实现全渠道物流,在仓储、配送各环节不同程度的融合打通,提高企业的全渠道服务能力,给顾客提供随时、随地、方便又快捷的购物体验。目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互联网企业主要是与线下商店合作,比如京东为了实现“最后一公里”跟达达物流、唐久便利店等合作,扩充京东的O2O生态圈,为京东建设全渠道商业模式的发展服务[15]。

4.对比分析六种商业模式优缺点

5.建议

物流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物流企业要在其中保证自身的存活于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势在必行,中国的物流行业可以从以上的6种商业模式介绍中获得启发。

(1)现有的物流企业应该选取符合自身条件与本身的商业定位的模式来设计创新商业模式。物流企业可以不局限于其中一个商业模式,在现实的商业运营中,针对自身的优势和弱势,物流企业可以将多种商业模式融合运用,创新设计最切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比如制造业的供应链环节可以应用实时物流与预测物流相结合的模式;大型的互联网企业,例如京东在构造自身的全渠道物流外,可以考虑构建自身的超级网络物流,同时利用本身的网络平台优势,也可采取一些大众物流的模式,从而构建符合京东自身的独特的物流商业模式。

(2)对于新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由于其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若要迅速的占领物流市场大众商业模式是很好的选择。“互联网+分享经济2.0”理念的出现,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得普通大众能够参与进物流环节,将闲置资源集中利用,一方面,调整了物流成本结构,有利于行业新进入者早期的市场扩张;另一方面,新进入者可以与电商进行合作,尝试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六、结语

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我国顺应趋势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智造”成为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物流领域开始成为制造业新的盈利点,在此背景下,物流行业商业模式创新至关重要。物流装备技术行业在智能物流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一些互联网公司也率先进行了物流产业商业模式的改革创新。本文在结合我国互联网技术和物流行业商业模式的发展现状,并联系我国大众群体特点,分析了未来中国物流产业商业模式将会向超级网络物流、实时物流、预测物流、城市物流、大众物流和全渠道物流6种商业模式。提出我国物流企业可以在结合自身优缺点的情况下,融合运用这6种商业模式,设计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物流商业模式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冰漪.“中国制造2025”与物流智能化[J].中国储运,2015(7):72.

[2]王晓明.从三个维度认识“智能制造”[N].经济日报,2015.

[3]中国制造2025.

[4]ST.HLER P. Business Models as an Unit of Analysis for Strategizing D r a f t 1 [E B]. D r a f t 1 e d . , 2 0 0 2 : 2 0 0 9 - 1 1 - 0 3 , h t t p : / / geschaeftsmodellinnovation. de/english/definitions. htm.

[5]C ZOTT, R AMIT. Business Model Design An Activity System Per- spective [Z]. Long Range Planning DOI: 10. 1016 / j. lrp. 2009 - 07- 04.

[6]STEWART D W, ZHAO Q. Internet marketing,business models,and public policy [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000,19 ( 2) : 287 - 296.

[7]王廉.商业模式是企业第一生产力,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成败[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8]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322):95-107.

[9]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8%[J].中国经营报,2015.

[10]王惠芬,赖旭辉,等.产业融合机制下商业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137-139.

[11]Dr. Nedialka Bubner ,Dr. Nikolaus Bubner .Logistics Trend Radar .2014:17.

[12]王付娇.阿里巴巴的“超级物流网”计划.新浪科技,2015.

[13]胡云超.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D].2013.

[14]刘向东.移动零售下的全渠道商业模式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4(5):13-17.

[15]陶娅洁.京东合并达达:打响物流O2O之战[J].中国产经新闻,2016(4).

作者简介:张文娟(1970-),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研究。

曹 烨(1993-),女,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业模式研究。

智能物流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流通;智能交易

中图分类号:F713;F0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2)03-0029-05

一、引言

1999年我国开始研究物联网技术,与西方国家同时起步,至今已经有13年了,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201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物联网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流通领域,如批发、零售、餐饮、美容美发、洗浴洗染、家政、修理、配送、快递领域的网下与网上交易、智能物流、智能供应链、智能菜单、POS结算系统、环境监控管理、商品的及时补货系统、防盗系统、智能商业、客户关系管理、冷链物流、第三方及第四方物流平台、商业智能、商业流程管理、节能减排、未来商店(智能商店)、体验店、智能市场等。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在20多个城市的肉类蔬菜体系中建立了应用试点,比如屠宰企业、大型批发市场、标准化菜市场、大中型连锁超市、众多团体消费点等等。此外银行、交融运输行业的试点也得到迅速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银行卡累计发行量已达29.49亿张,同比增长22.1%,增幅较上年同期加快5.2个百分点,其中信用卡2.86亿张,国内联网POS机具已达438.7万台。截至2011年1月,按照国家ETC标准和交通运输部行业规范建设和开通ETC的省市有17个,开通车道数1930多条,使用车载机(OBU)不停车收费用户达到120万个,使用统一标准的非现金支付卡用户60多万个,自建客户服务网点341个。

以上有些是物联网科技的直接运用,但更多的是物联网科技在流通领域的创造性应用。尤其是智能技术在流通中的应用,大大刺激了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着我国传统流通业向现代流通业的转型与升级。“智能流通”这一新兴概念在流通领域得到迅速推广。

二、智能流通的概念及其新发展

(一)智能流通的概念

智能流通是指将流通主体、客体、工具、对象、空间等,按照标示层、识别层、传输层、应用层联结起来的,物与物、人与物(含动物)、人与机、机与机等相互链接、形成协同运营的系统,包括智能交易、智能支付、智能物流、智能交易环境、智能消费等流通全过程的智能活动。具体来说,含有电子标签的智能“新商品”成为智能流通的前提,智能交易引领流通过程的现代化,各种网上与网下支付模式和移动支付模式,智能物流配送快递,智能交易环境,智能消费空间(在流通过程中许多服务是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等,共同构成智能流通。智能流通向上游延伸与智能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智能流通与智能消费又是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种生态关系(详见图1)。

(二)智能流通的新发展

智能流通与“三网融合”相结合是物联网领域内研究的新课题。从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趋势来说,“三网融合”+“物联网”是一个发展趋势。物联网条件下是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三网融合”的技术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可以感受到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物联网与电信网融合、物联网与电视网的融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1 智能流通与下一代互联网融合

智能流通不仅是互联网应用的延伸,更是融合。在智能流通的标志层、识别层、网络层、应用四个层次中,传输过程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最广泛的网络层次,将其内部网、外部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相互联动起来。

2 智能流通与宽带电信网融合

表现为物联网通过电信网络,将手机的无线传输功能、感知功能、音频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相互联动。近几年出现的移动商务就是智能流通与电信网的结合。

3 智能流通与数字电视网融合

智能流通与电视网的融合,使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的联动与视频传输有机结合起来,让流通企业集团的团队能够集中在办公室远距离地遥控商品流通的全过程。

三、智能流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我国物联网以30%的年市场增长率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流通却被“边缘化”了。许多新的政策和措施不向流通产业倾斜,导致微利的流通产业却不能搭上物联网经济的快车,这个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一)智能流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流通无科技”的影响根深蒂固

长期以来,“流通无科技”的观点盛行。有人认为,流通没有科技,也不需要科技,流通即使“有科技”也不过是成熟科技在流通领域的运用而已。而我们认为,流通“有科技”,而且流通科技能够直接转化为流通生产力。即使是成熟科技在流通领域的运用,也需要有一个“创造”的过程,即流程、工艺等流通科技的创造以及价值的创造等,以满足流通领域的实际需要。如成熟的ERP技术在流通领域应用过程中就曾经出现过许多不能与流通实际相结合的弊端。

2 智能流通尚未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环境与安全检测、智能工业与自动化控制、智能医疗健康、智能精细农牧业、智能金融与服务业、智能国防军事是物联网产业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但是智能流通并没有被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即使是《国内贸易发展规划(2011—2015)》,也没有把“智能流通”列入其中。近几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发展规划文件,智能流通的政策都是分散于不同的文件之中,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规划。

3 智能环境差,对智能流通的认识度偏低

智能环境较差,比如,除了安全监控外,商场温度也难以控制,许多商场总是冬天温度高,夏天温度低,使顾客难以享受到温馨的服务环境,在节水节电节气节油等方面尚有较大发展空间。此外,就现行文件来看,虽然物联网规划文件较多,但针对智能流通的规划性文件较少,这充分说明目前对智能流通的认识程度不高,从而严重影响智能流通的建设和发展。

(二)智能流通的未来研究方向

1 加强智能流通的上游——智能商品生产研究

研究“实物商品、服务商品、系列活动”的“三位一体”的现代智能商品的生产过程,研究其智能化、可识别、可追溯、可控制、可移动等特性;研究其多样化使用价值,以及如何满足消费者效应,提高商品的消费效应,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质量;研究智能商品的生命周期等。研究的范畴包括多种智能工业品、智能农产品,也包括农产品中的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有机产品等的生产。使用EPC等技术的许多电子标签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嵌入产品中,从而成为产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

2 加强智能交易研究

包括各种各样的网下与网上的智能交易活动,如B2B(经济组织对经济组织)、B2C(经济组织对消费者)、B282C(企业对企业对消费者)、C2B(T)(消费者集合竞价一团购)、C2C(消费者对消费者)、B2F(企业对家庭)、020(网上与网下相结合)、SaaS(软件服务)、PaaS(平台服务)、IaaS(基础服务)、M—B(移动电子商务)、B2G(政府采购)、G2B(政府抛售)、B2M(面向市场营销的电子商务企业)、M2C(生产厂商对消费者)、SoLoMo(社交+本地化+移动)、ABC(商一商家一消费者)、BAB(企业-联盟-企业)、P2C(生活服务平台)、P2P(点对点、渠道对渠道)、SNS-EC(社会化网络电子商务)、B2S(分享式商务,或体验式商务)等电子商务模式,以及未来商店等的智能交易过程。

3 加强智能支付研究

商品流通支付的智能化是一个发展趋势,在物联网环境下,卡基支付、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线下支付等支付模式将更加智能化,这些智能支付(图2)将解决现有的超市排队结算现象,使消费者享受到更多的便利性,从而提高其消费质量。

4 加强智能商品物流研究

包括对RFID技术、各种物流,如运输、储存、冷链、零库存等的经济运行的研究,以及废旧物回收逆向物流体系的研究等。

5 加强智能交易环境研究

探讨多种体验易环境,总结2003年以来未来商店的发展经验,以及近两年的020网上与网下交易相结合的经验,创造体验性购物消费环境。

6 加强智能商品消费研究

研究各类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如网下消费、网上消费,以及如何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质量,增加消费者剩余等问题,探讨未来商店消费等。

四、加快我国智能流通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正处于传统流通向现代流通跨越的过程中,智能流通在引导生产、引导消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电子拍卖交易、现代化物流配送等需要商品的标准化,商品的标准化又促进了生产标准化。食品安全的要求也促进了生产的标准化,如肉禽蛋奶的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就要求将电子标签嵌入产品中,使二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因而,应加快我国智能流通的发展。

1 提高对智能流通重要性的认识,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

智能流通是科技在流通领域的一种应用,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推动流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根据微笑曲线规律,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产品的生产所耗费的时间越来越少,流通过程所耗费的时间越来越长,生产所占用的成本越来越少,流通所占用的成本越来越多。正如微笑曲线所表示的,在价值曲线上,左端的研究与开发居于价值曲线的高端,右端的销售、渠道以及品牌也居于价值曲线的高端,因此智能流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各级政府和企业界应提高对智能流通重要性的认识,将智能流通提高到战略高度,合理规划智能流通的发展。应将智能流通列入我国国内贸易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物联网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补充列入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使智能流通与其他“十大智能领域”共同发展。实际上“十大智能领域”中的智能物流也是智能流通的重要内容,而智能流通与其他智能领域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

2 加快建设智能流通体系,完善智能流通的试点建设

借鉴蔬菜、肉类、医药等体系的建设经验,总结我国智能商店(市场)建设的经验,推动其他商品智能流通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建设智能流通体系。尤其是要在体系上做文章,如形成包括智能批发、智能商品交易市场、智能零售(含未来商店建设)、智能商务服务业(如拍卖、典当、会展等)、智能生活服务业(如美容美发、沐浴沐足、洗染、照相、修理、家政等)、智能物流、智能配送(特别是智能冷链)等的流通体系。同时,将建设智能交易、智能支付、智能物流配送、智能供应链、智能交易市场、智能商店、智能流通示范城市、智能流通企业、智能流通基地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工作,以促进我国流通业现代化水平,真正发挥其先导性、基础性流通产业的作用。

3 切实抓住发展机遇,避免掉入“中断期”陷阱

引导物联网由引入期、成长期、发展期,进入繁荣期,避免在进入“引入期”后掉入“中断期”陷阱。电子商务就曾在2000年掉入了“中断期”陷阱(见图3)。因而,应引导物联网抛弃传统的“点投资”模式,探讨物联网“链投资”新模式,避免盲目投资,顺利经过“引入期”,直接进入“成长期”,并促进其快速进人“发展期”。

4 运用先进技术,合理规划智能流通网络

以电子标签作为切入点,促进我国智能流通的普及和发展,使之成为打击假冒伪劣名牌烟、酒、茶等产品的重要工具,保护我国自主知识品牌。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利用遥感技术(如北斗卫星导航)进行流通网络规划与设计。截至2012年2月,我国已经发射了11颗北斗卫星。北斗卫星可以监测流通领域在空间布局上的重复建设、投资趋同的倾向,避免流通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加强对国家商品储备的遥感控制,对我们充分利用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技术规划商业网点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物流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智慧物流;沧州;建设策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35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02

2009年,美国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并计划投资新一代智慧型基础设施,同年,同志在江苏无锡提出“感知中国”,物联网被列为国内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在国外已经投入巨资深入钻研物联网技术,物流产业是最初触碰物联网技术也是最早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产业,帮助物流达成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在2012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应用与技术编辑部首先提出智慧物流观念。2013年9月份,沧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中共沧州市委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真正拉开了沧州市智慧城建设的帷幕,而智慧物流则成为了沧州智慧城市建设的首先试行点之一。

智慧物流则成为沧州智慧城市建立、沧州经济发展,乃至沧州以后发展的重要理念。

1 智慧物流的基本含义与功能

1.1 智慧物流的基本内涵

智慧物流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柱,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应、整体剖析迅速处理以及对本身的调整,实现物流规整智慧、发觉智慧、革新智慧和系统智慧的当代归纳性物流系统。

1.2 智慧物流的基本功能

感知功能:采用各种领先技术获得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服务等各个步骤的大批信息;及时完成数据汇集,使各方能确切掌控货物、车辆和仓库的信息。

规整功能:既感知智慧之后把收集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用于数据归档,搭建庞大的数据库。按部就班后加入新数据,使各类数据按需求工整,实现数据的联系性、开放性及动态性;规范数据和过程,促进跨网络的系统整合。

智能分析功能:应用智能化的模拟器模式等办法解析物流难题。依据难题作出暂时认定,并在施行流程中不断印证难题,察觉新难题,在系统运行中做到理论与施行相结合。系统会自动调用原有经验数据,随时随地察觉物流作业活动中的缺陷或者脆弱步骤。

优化决策功能:联合特殊需求,依照各样的情形来评价成本、时间、质量、服务、碳排放和其他标准,评价基于或然率的风险行预定解析,联合拟定决议,提议最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使作出的决议更加精确科学。

系统支持功能:系统智慧集结呈现于智慧物流并不是分别自立,截然不同的各个步骤自动运行,而是每个步骤都能互相关联,互通有无,同享数据,改良资源配置的系统,从而为物流各个步骤提供最强大的系统支持,使各环节协作、协调、协同。

2 智慧物流的体系现状

本文以沧州为例,分析智慧物流的体系现状。

2.1 沧州市物流现状

我国国内物流普遍存在着物流业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节奏的问题,目前国内国内电子商务年增长速度高出40%,对比年增长只有20%物流业来说这是杯水车薪的。沧州市作为沿海城市,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物流产业推进物联网开发与应用技术。一些优秀的物流信息技术已经初步投入应用,现在已经开辟适用港口智能化闸口系统、智能化集卡系统、智能化集装箱系统等物联网应用系统,促进了沧州电子口岸、沧州第四方物流信息网等物流大众信息平台创立,为物流领域物联网技术扩大运用和数据中心创立,以及智慧物流体系建立奠定了一定基础。

2.2 沧州市物流发展现状

物流这种体系项目的进展理应由政府起引导作用,发改委起领导作用,其他部门积极协助物流运输。沧州的物流始于2012年,在政府积极邀请多名非常有名的专家进行考察和分析后,研发并制定了《沧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从而对构建沧州物流体系有了明确的构思。依据《沧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在2015年之前,沧州的物流体系包括一个物流枢纽、一个商业中心、四个综合物流中心及七个专业化配送中心,简单概括为“一一四七工程”。物流枢纽是由黄骅港和临港化工园区建成的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物流发展基地。市商业中心构成了零售商业的核心。综合物流中心主要包括:作为批发核心的国富物流、作为运输核心的沧运现代物流有限公司、作为客运核心的综合性比较强的沧州客运西站以及作为商业核心的华北商厦。以下为7个专业化配送中心:肃宁煤炭综合物流中心、任丘建材批销配送中心、青县绿色蔬菜加工配送中心、中国枣类加工配送中心、泊头水果加工配送中心、尚村皮毛加工配送中心以及工业配件加工配送中心。

2.3 智慧物流给沧州带来的经济效益

历经数年的全力发展,沧州的物流业呈现的态势一片良好。在2013年2月,承德市商务局的大力支持下,耗资7亿元人民币且占地38.4公顷的综合性的物流区投入使用,该物流区可以从事钢铁的贸易,化学物品的存储,以及货物的集装、分散等,业务非常广泛,同时给客户所提供的服务也非常便捷、丰富,主要有货物的运输、商品的仓储、装卸等,此外,还提供流通加工的各种信息等。黄骅港及临港化工园区所构建的一个物流枢纽目前进入初步阶段,实物平台设施完成大体构建,配套设施也正逐步完成中。国富物流中心在市场上运作的时间是比较久的,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沧州的零售业市场物流的快速的成长,这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享受的服务更加周到,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从2013年开始,沧州在物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与其他省份之间加强了物流合作,这大大地促进了沧州物流产业体系的发展及进步。目前,沧州西客站的客运物流中心呈现出相对成熟的状态,运作良好,在《沧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7个相对专业的配送中心里面,历经数年发展,都卓有成效,尚村皮毛加工配送中心的发展十分快速,其所出口的皮毛占到了总出口的1/5,并且商品热销海内外各个国家,尚村可以称作是国内最大的裘皮的交易中心,与之相关联的运输服务业发展相对完善。任丘的建材批销配送中心发展十分快速,可以支撑货物交易的三方的沟通,并且配送中心服务十分完善,可以进行仓储、旅馆、餐厅以及配货等,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青县天然蔬菜生产配送中心迎来了春天,配送中心可以进行蔬菜的培育、种植以及包装等,从而使其非常具有特色,其余的物流中心的发展也非常快速,都在朝着集约化以及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沧州市的物流产业发展十分快速。

3 智慧物流建设策略

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物流产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并且产业的实物平台也大致完善,但由于物流业发展开始太晚,其中一个因素是由于缺乏规模比较大的产业多的集团,当前的物流在供需方面还相对缺乏,另一个因素就是当前我国具有物流专业素养的人才比较缺乏,由于专业的物流需要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如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设备及产业政策等,而对诸多难题的应对隶属于不同的各级政府部门,每一个部门的物流认知不太一致,没有统一的策略观念,这也成了约束我国发展物流业的枷锁。

3.1 组建兴办城市物流集会

集会以联合物事、竭诚合作及资源分享的理念,最终实现双赢或者多赢,在创建物流中品牌的同时与其他的地级市取得物流交易关系,兴办城市物流集会,从而全面地推动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3.2 改善物流做工环境,在政策上予以多方面支持

在改良和整顿以往的物流产业时,对当代的物流产业加以大力扶持,并且使其条件要求规范严苛,创建国内物流产业品牌,达到推动和加快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目的。鼓舞大规模物流产业通过市场运作,相得益彰,对于物流企业之间的收购和联合,予以多方面的政策支持,答应其按照现代物流产业的前提,构建管理统一、具有与国际角逐实力的大规模物流产业集团。鼓舞各个品牌物流产业之间的合作,使物流产业与运输、仓储以及货代等产业联结成合营联盟,历经联合、并购和决策结合的模式,从而实现物流产业的跨地区以及跨行业的全方位的服务,全面提高沧州市的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竞争力。一些大力扶持的规模比较大的物流产业,积极与政府机构以及相关部门沟通,使其在建立用地、税务征收以及交通管束等方面给出政策上的扶持。

3.3 在资金投入上予以倾斜帮助

为了能够让当前的现代化物流产业的发展更加快速,在筛选投资对象时,要以物流产业主导为标准,并且促进多种形式的融资,保证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可以与其他省份以及国外的物流加以合作,从而有机会争取到国际政府和国际金融贷款,同时自主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

3.4 大力培育物流产业人才

自主培育物流产业人才,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采纳多种多样的形态和方式,一是自主加入各城市筹办的物流产业知识专业教导与物流经验演说会,学习物流产业知识和运用;二是选择进行人才多学习交流的策略,组建物流产业人才到国内物流产业起步早的大规模产业进行调研,结合不同城市物流产业运作模式,并开发出适用自身的运行模式应用到实践中。

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国际的物流产业进展与国内物流产业的情况,提出措施并积极加以改进。政府应明白物流产业的重要作用并加以重视,规划物流产业发展步骤,公布相关的有利政策。但目前还是有一些城市的物流产业市场的发展按照个人意愿行事的场面,一部分小规模个体户的配货中心总是因为本身的利益破坏物流产业市场的运营,阻挠现今规划好的物流产业运营整体,政府机构应结合国内物流产业市场发展形式,颁布一些关于的国内物流产业整合决策,促进决策实施,从而使我国的物流产业更快完善,保证各地的物流产业跟上时展速度。

4 结 语

智慧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及集约化。物流大平台、物流大数据、供应链物流金融是物流发展的三大首要因素,然而智慧物流的物流信息化是改善提高物流三大因素的联合枢纽,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发展的必然过程,正是传统产业变更晋级的历程。智慧物流了传统物流以全新的地步建设一个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高效透明、信息对称及价格公开的社会化现代物流生态体系,使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的产业地位日益强化,通过智慧物流建设,助力客户创造最大价值,让智慧物流为河北振兴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璐.基于SWOT分析法的长三角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2]黄雪芬.路径优化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3.

[3]姜远.3G时代C公司行业应用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智能物流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物联网 智慧物流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5-0000-00

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出多种形态的产物,物联网技术就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联网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来,属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产品,同时也是现代各种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结果。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生活,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模式已经进入到社会各个层面,进而可以实现物流自动化运作与高效管理。针对当前现代物流中存在的各种弊端,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其中各种不足,同时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物联网技术相较于其他领域所应用的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同时还具有其根本性的发展特点。正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该技术在智慧物流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同时促进智慧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1物联网与智慧物流的概述

在技术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物联网借助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与红外感应器等信息设备与技术,将已经约定的协议作为根据,在物品与互联网之间建立起信息交换的桥梁。这样就构建成定位、跟踪、调控、监控与识别的网络系统[1]。通过简单的概述就可以了解到,物联网在整个程序流通与系统构建过程,无需人为操作与干预,就能够自动识别对象,获取对象的属性信息,以达到目标对对象信息互联与共享。从物联运行的全过程就可以了解到,物联网运行通常包括这几个步骤:首先,标识。在物联网运行的过程中,采用传感设备就可以对编制物体对象的ID与属性,将静态的属性进行标准并存储在标签内,随后就可以应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探测与识别。其次,识别。在物联网运行的过程中采用设备识别技术就能够将对象的属性信息识别出,并且还将获取的识别信息转换成为可以传输的格式进行传输。最后,通信。在经过信息标识与识别后就可以读取对象信息的属性信息,同时还将其利用网络系统传递到信息处理中心,这样物联网也就完成了通信与数据的处理。

而智慧物流则是基于物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共同构建起来的一种物流网络体系,该网络体系在运用的过程中会显示出其所具有的集信息化、系统化与智能化的特点。在实际操作运行的过程中,智慧物流采用高新技术与现代管理手段,以期能够达到物流配送体系的低成本与高效率的智能化运转。从智慧物流运转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该种物流技术具有感知、优化决策与智能反馈的功能。首先,感知功能。这项功能的体现在射频识别、卫星定位于红外线等高新技术方面,进而可以动态获取存储包装、仓储、物流配送与车辆每一环节的数据信息,也就是说在物品配送的整个环节中,可以对物流对象进行跟踪、定位等。感知功能的运用从初步阶段实现了感知智慧。其次,决策功能。在物流配送与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信息处理技术与数据挖掘,就可以分析和数据挖掘商品信息、物流数据与客户需求等相关信息的处理,计算和决策从仓储位置与配送的路径,这样也就实现物流存储于配送的决策智能化。最后,反馈功能。在物品物流配送的过程中,送货方与收货方都需要在物流配送的整个过程及时了解物品的准确位置与状态,以便及时获取物流数据。在此过程中可以应用感知网、物流管理系统与红外线客户与管理提供实时的物流运行状态的信息,进而可以获取物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每一环节的信息[2]。

2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

根据物联网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就可以了解到,物联网技术并不是单项的技术,而是在应用的过程中组成网络系统的技术。在物联网技术体系划分的过程中,通常会将物联网技术划分为关键性技术、支撑性技术与共性技术,物联网技术就是这几种技术的相互融合。该系统在智慧物流中的综合应用就是该项技术应用价值的体现。实现智慧物流需要应用不同层面的物流网技术来支撑。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感知互动层

物联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体现在多层次,而不同的层次又包含不同的技术。在感知互动层包含这么几项技术。首先,射频识别技术(RFID)。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射频技术就是一种采用无线射频技术,非接触双向通信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该项技术就能够对输送的物品进行电子标签,编辑物品,同时应用射频信号可以自动识别物品并获得相应的信息,使整个物联网技术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3]。相较于其他应用领域,可以说RFID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就是物流业,利用RFID技术,对物流车辆、货物、集装箱进行动态监控,这样就可以实现车站汽车与港口货轮的智能调度,通过电子射频技术就可以实现智能仓储的管理、产品防伪的辨识,以及物流配送的可视化。从某种层面上可以说,射频技术的应用,促使智慧物流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上升到了一个更高水平的管理层面。其次,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相较于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无线传感器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线传感器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促使其形成一个组织网络系统。在无线传感器内,多种技术相互结合,就能够实现自动、实时、远程的获取物流流通中的重要数据,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掌握物流产品在整个运输状态的过程中,并在获取数据的时候及时回应所获得的信息,随后就可以实现自动决策与智能调控等,这种技术的应用很显然可以实现物流作业,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当然,无线传感网络在物流车辆运输、物品配送与仓库环境等物流活动的检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物流环节中应用GPS定位卫星可以实时行为、导航。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应用GPS系统就可以对提供物流配送与动态调控,并且在整个物品输送的过程中跟踪、定位,可以将路线优先、紧急救援与车辆优先等多项功能应用到货物的供应状态中。在实时物品调配的过程中,应用GPS定位功能可以监控车辆与货物的状态。与此同时,结合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与实时的交通运输状况,GPS的导航功能可以对配送车辆进行规划,提供配送的路径与车辆的路线,这样就可以提高车辆配送的效率。

2.2网络传输层

相较于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同样包含了多种应用技术。第一,云计算[4]。在互联网服务项目不断增加、使用与交付信息处理的基础上,云计算能够利用互联网类提供动态交易扩展,在此过程中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云计算属于虚拟的资源。在综合运用互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等技术就可以对物流信息高效、智能化的分析和处理,进而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实现海量数据的传输,这样就可以为智慧物流提供有力的支持。云计算的应用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就是要为智慧物流提供决策数据,促使智慧物流在运转的过程中不会偏离方向。第二,M2M技术(Machine to Machine)[5]。该种技术就是通过机器内部嵌入无线通信的模式,并且将无线通信为主要的接收方式,这样就可以实现机器与物品之间的智能化、交互式的通信,同时为客户提供具有综合信息的方案。在智慧物流中,应用M2M技术对物流整个过程中的搬运设备、搬运物料、搬运环境与搬运工进行监控、控制与追踪,这对物流中各项资源的合理调配,提高搬运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在智慧物流中体现绿色搬运[6]。第三,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在物联网技术中,有一种系统综合传输数据、图片信息,同时以无线数据传输、交换与控制为主,该种系统就是集群移动通信技术。该种技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区域就是港区、物流园区域堆场,而这些区域相对而言作业较为集中,环境较为复杂[7]。现代数字集群通信技术频率利用率非常高,信号抗信道衰减能力非常强,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密性,可以同时为多项业务服务,灵活控制网络管理。由此可见,该项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对而言较为广泛。

2.3应用服务层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其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直接关系物流产业最终的服务质量。首先,嵌入式智能技术[6]。该项技术与其他的技术类似,都是将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同时以应用作为核心内容。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应用系统所具有功能、体积、功耗、成本与可靠性等方面都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果系统不能达到这些要求,就会影响该项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该项技术能够增强系统的语言与图像处理能力,并且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软、硬件设施,可以有效防止资源的浪费。在该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过,将计算、数据挖掘与数据存储等多项技术运用到各个行业中,可以实现跨行业、跨系统与跨应用之间信息系统共享和互通。嵌入式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有效促进各项技术的综合应用,进而促使各项技术应用效果达到良好状态。其次,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在智慧物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项技术对智慧物流后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可以通过对公共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分析,进而可以为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完成各项活动提供支持功能。其中就包含了数据服务、物流应用服务、公共信息服务等[9-10]。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中可以促使物资与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有利于物流系统的优化。这对物流技术水平与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效推动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应用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共享。在智慧物流中,如果能够达到信息共享,这对物流信息的掌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还可以保证物流信息的准确性。

3智慧物流的发展

在现代物流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说智慧物流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别代表,在其发挥作用的时候,智慧物流表现出明显的参与主体性、跨行业性与设计领域广等特点[11]。现如今在经济市场快速发展与社会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智慧物流在政府引导与企业参与的情况下,需要更多的物流基础设施、技术、管理与技术。从智慧物流发展的实际状况就可以了解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力的推动了智慧物流的发展。智慧物流的发展,促使数据交换、智能分析与优化方面的建设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与此同时智慧物流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是智慧物流的发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物流产业应当充分认识到物联网技术对智慧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还要清醒的认识,充分认识智慧物流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发展的重要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物联网技术获得长远的发展与广泛的应用。智慧物流产业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产物,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其中,将有力的推动整个智慧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舒文琼.物联网即将步入3G时代芯讯通细分策略助发展[J].通信世界,2012,10(05):56-57.

[2]王鹏.物联网技术及行业应用――运筹帷幄的智慧物流[J].中国数字电视,2012,4(10):56.

[3]吴纯勇.物联网及芯片行业亟需标准与规范[J].中国科技财富,2013,11(36):594-595.

[4]程珊珊,朱景锋.物联网情景感知技术在智能仓储领域的应用展望[J].物联网技术,2011,13(24):88.

[5]于丽娜.浅谈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物流领域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1,8(12):73.

[6]黄国兴.基于GPS和GIS技术的智慧物流系统的构建[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2):23-24.

[7]舒文琼.物联网即将步入3G时代 芯讯通细分策略助发展[J].通信世界,2015,3(15):56.

[8]王光辉.物联网战略的国际观察与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10(04):50.

[9]姚万华.关于物联网的概念及基本内涵[J].中国信息界,2013,7(08):80.

智能物流的发展范文5

自动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GIS技术是目前应用于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中的主要技术。从实践应用效果看,这四种物流管理技术有着各自的特点及优势:自动识别技术:该种技术兴起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核心技术理念为高度自动化的数据采集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的运作需要一定识别装置的支持。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包括条码扫描识别、智能卡识别、光字符号识别、射频识别以及生物识别等。其中,条码扫描识别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频率较高,而生物识别技术凭借其识别元素的唯一性保障了物流管理的准确性与独立性。目前,相关技术研发人员已经将眼光集中于自动识别技术的集成应用升级上。自动识别技术的运作流程包括识别装置对待识别物体相关信息进行自动获取-识别装置将所获信息提供给后台处理系统——后台处理系统借助前期程序对所获信息进行后续处理。从应用优势方面看,自动识别技术在准确性以及结构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着眼于工业园区物流体系中各类型、大规模数量的物流信息的有机整合与统计。自动识别技术自诞生以来,逐渐应用于工业园区物流管理体系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是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环境而兴起的高端技术,其凭借有效的挖掘理念以及挖掘技术将零散的、无规律的、大量的相关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加工、整合后的数据可供数据应用需求者使用。

在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领域,数据挖掘技术的主要应用对象为数据仓库,从模糊随机的大数量级的应用数据中获得隐藏的、未知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信息资料。常用于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描述型和预测型两种。数据挖掘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聚类、综合、归纳和推理,探究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推测。数据挖掘技术提供的有效信息可以为企业管理者的发展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作用。人工智能技术:此种技术区别于前两种智能物流管理手段的主要特色在于其核心为人类智能模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将人类智能的物化过程。人工智能技术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高校教学课程之一,其以仿生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结合数学语言的描述结果,采用生物体系模仿机制,完成人类智能的机器模拟过程。GIS技术: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在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中,GIS技术逐渐成为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以将企业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订单信息、运输网店信息、产品送货信息、车辆使用信息以及产品购买使用用户信息等企业相关数据信息借助一张图来进行描述、管理。GIS技术凭借其构建的物流图示,可以实现对订单的快速智能整理、对企业网点布局的合理规划、对产品运送路线的合理分配以及对产品包装的监控与管理。GIS技术中的典型优势项目便是地图服务。该服务由网点标注、片区划分、快速分单、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物流配送路线规划、数据统计与服务留个主要模块构成。可见,GIS技术的运用包含了企业产品销售、流通的完整环节。

二、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基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工业园区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理解可以分别从物流和从智能两个层面予以解析。用融合的眼光看待物流与智能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便可以对工业园区未来的智能物流建设有所认识。基于实践分析,笔者认为今后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系统的发展离不开智能化、一体化、层次化、社会化四个主流方向。从体系构成角度看,智能化、一体化、层次化以及社会化是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发展的四个机理,代表着此领域未来发展中的核心模块,即智能获取信息技术、智能传递技术、智能处理技术和智能运用技术。智能化指的是进一步引进现代化网络高端科技技术,凭借计算机操作流程的精确性、便捷性等先天特征降低工业园区物流管理体系中的人力、精力。工业园区物流体系的智能化不仅可以帮助园区企业以及管理者降低人力消耗成本,更能从技术层面保障工业园区物流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此同时,不断深化的智能化物流管理理念会大大提升工业园区物流管理的效率。一体化指的是将工业园区物流体系中的货物运输、产品存储、产品包装以及货物装卸等一条流水线上的不同工序予以有机联合,基于物流管理的核心力量知识以及国内外智能物流管理的成功经验,实现上述各个环节的一体化。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环节的联系需要保持每个环节各自的特征,即实现一体化的同时不丢弃各环节之间的层次化。也就是说,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需要兼顾物流体系步骤之间的有机协调。社会化主要描述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体系的执行原则——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企业物流管理根本的目标在于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无论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体系的发展如何多元化,都需要紧密贴合这一核心理念,这也是工业园区智能物流体系社会化发展的有效体现。此外,社会化还表现于智能物流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上。在企业发展与所具备物流管理能力越来越密不可分的市场环境中,智能物流管理理念的革新、手段的升级势必会对企业所处市场环境的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良性促进作用。

三、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革新的具体对策

首先,工业园区智能物流体系管理者需要强化物流管理参与者的现代物流经营理念。企业的物流管理理念需要紧跟市场环境发展、变化的趋势,这就要求相关企业的物流管理者摒弃传统落后、效率不高的物流管理风格。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思想应强化对用户需求的考虑权重、进一步准确定位企业自身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的市场为之,结合企业自身的基础状况在企业资产、企业人员、企业业务方面进行合理、科学重组。不难发现,现代化智能物流的主要原则在于创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服务系统。与此同时,企业内部需要增强现代物流行业的开放意识。从国内智能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看,我国与国外的物流管理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工业园区作为集合各类型企业资源的聚集区域,其对于物流管理理念的提升工作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相关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国际上成功、科学、合理的智能物流管理方法,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强企业自身与国际物流的合作,对别国在智能物流管理体系研究中的资金、技术以及经验予以合理引进。

其次,智能物流管理理念的智能化需要可持续的科技手段予以支撑。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中物联网的构建需要相应科学技术手段的研发。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经营状况以及市场状况对企业物流管理的物联网方案进行设计与调整,尽可能在合规的情况下降低企业物流管理运营成本、提升物流管理效率。工业园区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沟通、信息管理、信息集约等方式实现智能物流功能。作为工业园区企业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支持平台,物联网需要兼顾市场营销信息提供、企业项目管理功能支持、客户服务于支持等企业经营环节。总之,对企业智能物流管理技术平台的革新,需要以尽可能缩小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为追求目标。再次,从人才储备角度,目前物流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因此,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者需要及时引进综合型专业人才,以提升企业自身物流管理能力。综合型物流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充足的现代智能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及丰富的物流管理实践经验,还需要迎合时展要求,具备相应的创新思想。其中,基础理论知识宝库对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流程中各个环节都有清晰、足够的了解,对货物运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原料采购等专业知识有充分认识,对企业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具备丰富经验。

四、结语

智能物流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物流;物流业

中图分类号:F713.365.1 文献标识码:A

1 概 述

1.1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近几年来受到国家及相关行业的高度重视,物联网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中文翻译是“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物联网的基础与核心仍然是互联网,其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扩展和延伸的网络;

第二,其用户端扩展和延伸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通信和交换。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通信和交换,以实现对物品的定位、跟踪、智能化识别、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2 物流业定义

物流业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物理性实体流动过程,物品将发生时间或空间的移动。物流业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物流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物流资源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其中运输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这些资源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物流服务业。这是一种复合型产业,也可以叫聚合型产业,因为所有产业的物流资源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优化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

1.3 物联网推动物流业变革

1.3.1 物联网让我们开拓思路,主动面对未来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业将进一步开阔相关政府部门、物流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思路与视野,提高他们的认识,将能让物流业全面主动地提升物流业信息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并借助于新的RFID等技术,全面开创物流业智能物流的新时代,让物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更好地参与国内与国际竞争。

1.3.2 物联网技术能更好地改善物流业的管理水平

物联网技术的良好使用,将促进物流业的信息化,提高物流配送的智能化,并将带来供应链节点的变革,使物流业可以实现实时化与透明化管理,实现重要物品的可跟踪与追溯管理。随着物联网技术被充分的利用,并在物流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相信一个智能物流的美好时代将会很快实现和到来。

2 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2.1 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应用现状

物流业是最早利用物联网的行业之一,目前很多物流系统采用了RFID自动识别、卫星定位、认址、红外、自动识别、激光、无线、编码、传感等高新技术,已经具备了初步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网络化、柔性化、集成化、敏捷化等先进技术特征。

以上这些具体的信息化技术就是目前我国物联网在物流业应用的主要表现。总的来说,在我国目前物流业应用物联网技术相对成熟的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1 通过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对产品状况进行实时掌控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行业,如物流、烟草、医药等行业,正在使用产品追溯体系来实时掌控产品的具体状况,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追踪、查询、信息采集、识别与管理等,目前这些行业里有较多的成功实例。

2.1.2 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对物流活动过程进行管理

基于GPS技术、传感技术、RFID自动识别技术等各种技术来对物流过程管理,逐步实现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将可以实现在物流过程中对车辆进行定位、线路规划、在线调度、运输物品监控保护与配送等的高效管理。目前这些具体的技术在物流业中已得到了充分使用。

2.1.3 企业物流配送中心智能化管理

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的自动化、信息化物流配送中心已经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可以对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进行全面协同管理。目前国内的一些物流配送中心结合物联网技术进行建设,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管理,例如,这些物流中心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控制堆垛机自动完成出入库管理,实现无人搬运车搬运物料,并可以借助机器人码垛,开展自动分拣等业务,因此,企业物流配送中心智能化管理将可以逐步实现现场无人化作业。

2.1.4 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供应链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将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个性化订单,如果没有良好的供应链整合管理,将会让企业的成本显著增加,会使企业处于竞争的不利境地,因此,供应链的合理整合与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避免牛鞭效应的发生,需要对客户的需求做出正确预测,只有通过智慧供应链才能做得更好,这也推动着物联网成为企业智慧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概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如何运用物联网技术改善物流信息管理的研究

例如,西安工业大学荆心博士(2010)的《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该文指出了目前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存在着一些不足,然后具体分析并总结了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物流系统的设计必须以智能为基础和核心。侧重研究和使用智能搜索、智能控制、完成海量数据存储、云计算等功能,使得物联网技术得到充分的利用,最终满足物流信息系统资源配置最大化的需求。

(2)物联网在各行业物流中的运用研究

例如,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徐亚鹏(2010)的《物联网在烟草商业物流的应用研究》,该文对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将给中国烟草行业商业物流带来深远影响和深刻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物联网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基本的工作原理,对物联网技术在烟草商业物流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展望。

(3)物联网在具体物流环节的运用研究

例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武晓钊副教授(2011)的《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应用分析与展望》,该文对仓储这一物流环节目前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一些具体内容进行了研究,主要有智能信息管理技术、智能机器人堆码垛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等。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仓储环节应用的不断深入,射频识别技术在仓储业的应用将得到快速发展,感知技术集成应用将成为仓储的潮流,无人搬运车与智能机器人将融入仓储物联网,无线网络与通信技术将得到应用,仓储环节的物联网应用将出现互通互联的大趋势。

2.2.2 国外研究概况,主要分成以下几类:

(1)从技术角度进行研究

研究如何让物流管理利用物联网的一些具体技术。例如,JITR、RFID自动识别技术及MES的基本方法与先进管理理念,通过车间生产物流信息的实时反馈进行物流数据分析和监控,加强车间物流控制,实现生产节拍、物流、信息流的同步,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物流管理成本。

(2)从产业方面进行研究

例如,TI、INTEL等美国集成电路厂商目前都在物联网领域加大研究力度,在RFID领域投入巨资进行芯片开发。Symbol等己经研发出同时可以阅读条形码和RFID的扫描器。IBM、Microsoft和HP等公司也在积极开发相应的软件及系统来支持RFID的应用。欧洲的Philips、STMicroelectronics在积极开发廉价RFID芯片;Cheekpoint在开发支持多系统的RFID识别系统;诺基亚在开发能够基于RFID的移动电话购物系统;SAP则在积极开发支持RFID的企业应用管理软件。

(3)将物联网与物流业的物流跟踪管理系统进行结合研究

例如,将物联网的技术:RFID自动识别技术、移动技术、中间件技术以及JIT、MES的先进管理理念与基本方法应用到物流业的物流跟踪管理系统中。

3 充分利用物联网对物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3.1 利用物联网能提高物流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智能化和信息化是目前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已经不仅仅是对物流的基本环节与基本职能的管理问题,而且还可以将相关物品的信息等特定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并且可以根据物品所面对的相关物流环节与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并做出智能化的分析、建议与决策。

3.2 物流业利用物联网将能提高物流活动的一体化程度

物联网能帮助进行物流功能的整合,可以有效提升流系统的整体效率,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服务一体化主要指物流活动过程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管理,它是通过利用物联网来实现智能物流管理,将物流活动过程中的运输、存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管理等环节进行良好管理,使之集合成物流活动一体化系统,以便物流业高效率地向客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

3.3 利用物联网技术能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

为了更好地面对国内外物流业的剧烈竞争,为了赢得客户,赢得竞争优势,现代物流管理都希望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持或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而将物联网与物流业的良好结合与应用正好可以实现这一点,今天物流业应用物联网技术能使相关的信息采集变得更加快捷与高效,促使物流效率得到提高,并进一步降低物流服务成本。

例如,物流业可以采用RFID自动识别技术,在集装箱等集装单元器具上使用相同类型的电子标签,这样在对集装单元器具进行装卸搬运时就可以通过信息采集快速收集跟货物有关的信息,从而达到提高效率,节约物品的装卸搬运时间,并且可以实时掌握货物在流通过程中的具置变化,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减少相关物流环节成本,最终使得物流业的整体利润率得到提高。

3.4 利用物联网使得供应链各环节整合更加紧密

企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施智能化的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内部各环节的信息资源整合,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实现了相关企业在原材料、物资供应、产品生产、货物流通、市场需求等环节上的协同,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在供应链各环节的库存数量进行较为准确的控制,以缓解供需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可以避免需求被不断放大,有效地控制住了牛鞭效应的发生,使得企业的库存减少,流动资金得以增加。

物流业对物联网的良好运用使得供应链各环节整合更加紧密与高效,提高了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让相关客户的满意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进而避免了客户的流失,保证了客户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4 物流业在利用物联网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物流业利用物联网发展智能物流有许多优势,但是目前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处还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行业标准,因此,国内相关物流企业在利用物联网技术时还将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结合使用。

4.1 物流业采用物联网发展智能物流资金需求量较大

在物联网技术成为相关行业,特别是物流业的通用技术之前,在该技术的使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目前物流业的整体利润相对来说还比较低,因此,对资金的依赖成为了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中普及的重要障碍之一,不管是采用RFID技术,还是GPS技术等,这些都将会增加相关企业的资金等资源的投入,也将增加企业的初期成本压力,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要是没有急切的技术升级要求,一般不会主动地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与物力资源来发展物流业的物联网技术。

4.2 物联网技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限制智能物流发展

首先,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读取可靠性,因为今天相关的物联网识别技术还没有达到一个完全成熟的程度,企业在对相关数据的读取过程还可能受到相关环境等因素的限制。

其次,是数据本身还存在着信息安全的问题,因为物联网的识别技术在读取相关数据时需要经过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的传输,而互联网本身就存在着信息传输等安全,这也使得物流业在利用物联网发展智能物流时存在一定的网络风险。

虽然物流业在采用物联网技术发展智能物流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但是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特别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物联网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前景将会是十分光明的,同时,相关行业及管理人员等在面对物联网热潮时,也要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不顾企业实际情况而去跟风,应该注意切忌浮躁心态,尽快制定统一标准等。

5 当前可以利用物联网发展物流业的重点领域

5.1 物流业智能运输管理子系统

将物联网技术综合运用于物流业运输管理环节,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起一个适合企业需求的智能运输管理子系统,该系统包括了企业车辆调度管理和车辆控制等方面。

5.2 基于RFID自动识别技术的智能仓储管理子系统

通过RFID自动识别技术将符合行业要求的标签附着在需要被识别货物的表面、外包装物或货物的内部,当被识别的货物进入到RFID自动识别可控制距离内时,RFID读写器将自动且无需接触地对货物进行读写。该子系统包含货物自动入库、货物自动盘库、货物自动出库和货物自动周转等环节。

5.3 物流业智能配送管理子系统

物流企业智能配送管理子系统以GPS与GIS等通信技术为基础,主要为物流业物流配送提供高效服务。该子系统包括车辆实时监控、动态调度、配送货物查询、物流企业与外包方的通讯、车辆配送路径优化等。

5.4 物流业智能包装管理子系统

智能包装管理子系统是以RFID自动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材料科学等技术为基础,通过增加物品的实时信息以便各方对物流过程的追踪管理,提高货物的包装效率,特别是运输包装的效率。

5.5 基于RFID自动识别技术的物流安全管理子系统

通过利用RFID自动识别等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并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对企业相关货物的实时跟踪与识别,掌控货物状况,从而保证对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库存管理、货物正确与快速运输和产品销售等全过程的时效、可靠与安全管理。

5.6 企业智能质押品监管

例如当融资企业把相关质押商品存储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中后,并以此向银行申请授信,物联网技术可以使银行等金融企业随时对融资企业的相关质押品进行信息实时监管,从而降低银行等金融业可能需要承受的风险。

5.7 企业智能保兑管理子系统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企业智能保兑,将可以随时掌握从银行承兑到仓单质押等各个环节的反常问题与情况,并且可以预警上游生产商回购质押货物。

6 物联网在物流业应用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发展推动着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变革。随着物联网理念的不断引入,相关技术的不断提升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与扶持,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物联网将给中国物流业带来历史性与革命性的变革,中国智能物流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全新时代。

我国未来通过物联网为物流业提供的应用将主要出现以下四大发展趋势:

6.1 主要从智能供应链与智能生产融合

随着RFID自动识别技术与传感器网络的逐渐普及,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将给企业的生产子系统、采购子系统、物流系统与销售子系统等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础,而网络的融合必将产生智能供应链与智能生产的融合,企业物流完全智能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造智能企业,打破传统流程、工序等的界限。

6.2 智能物流网络开放共享,融入社会物联网

物联网是聚合型的系统创新,必将带来跨行业的应用。如产品的可追溯智能网络就可以方便地融入社会物联网,开放追溯信息,让人们方便地实时查询、追溯产品信息。今后其他的物流系统也将根据需要融入社会物联网络或与专业智能网络互通,智能物流也将成为人们智慧生活的一部分。

6.3 多种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于智能物流

目前在物流业应用较多的感知手段主要是RFID和GPS技术,今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传感技术、蓝牙技术、视频识别技术、M2M技术等多种技术也将逐步集成应用于现代物流领域,用于现代物流作业中的各种感知与操作。如,温度的感知用于冷链;侵入系统的感知用于物流安全防盗;视频的感知用于各种控制环节与物流作业引导,等等。

6.4 物流领域物联网创新应用模式将不断涌现

物联网带来的智能物流革命远不是我们能够想到的以上几种模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更多的创新模式会不断涌现,这才是未来智慧物流大发展的基础。

目前,就有很多公司在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如,某公司在探索给邮筒安上感知标签,组建网络,实现智慧管理,并把邮筒智慧网络用于快递领域;当当网在无锡新建的物流中心就探索物流中心与电子商务网络融合,开发智慧物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无锡新建的粮食物流中心探索将各种感知技术与粮食仓储配送相结合,实时了解粮食的温度、湿度、库存、配送等信息,打造粮食配送与质量检测管理的智慧物流体系,等等。

7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物联网应用于物流业仍处于孕育和准备阶段,离大规模的应用和普及还有较大距离。但是,物流业作为物联网技术最早涉及的领域之一,已经具备初级应用雏形,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技术不断革新的大环境下,物流业必将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将迈上更新、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吴晓钊,王继祥.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52-59.

[2] 赵昱. 物联网对物流活动影响之展望[J]. 企业导报,2010(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