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工程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智能建筑工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智能建筑工程

智能建筑工程范文1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能建筑;成本控制;工程造价

1引言

随着国家对智慧城市的重视,智能建筑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智能建筑在物联网技术下对增强安防措施、改善居住体验、节约能耗等方面进行改善。物联网是通过多种信息传感器实时采集各类信息,在终端设备、边缘域或云中心通过机器学习对数据进行分析。智能建筑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建筑内暖通空调、供水、发电、照明系统、网络等通过人工智能处理器对于建筑的整体分析和优化,可以大大节省运营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智能建筑的核心是5A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通讯自动化系统(CA)、办公室自动化系统(OA)、火灾报警与消防连动自动化系统(FA)、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SA),通过5A系统使建筑具有安全、便捷、高效、节能的特点。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物联网连接量在45.7亿,到2025年将增至199亿,市场空间非常广阔,对于智能建筑在物联网技术下成本控制和造价分析,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

2物联网技术对智能建筑的成本控制

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智能建筑进行工程预算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系统提高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对于智能建筑项目进行成本预算和控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智能建筑的基本特点,一般通过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结合,以及定性控制与定量控制的结合的采用多模态控制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帮人们处理大量的系统问题,通过大数据收集资料和人工智能的科学推理,可以对人类的行为和思维进行感知模拟,对智能建筑中5A系统的精准控制。物联网通常使用射频设备、定位系统、激光扫描设备和红外感应器设备等信息通讯传感器,通过网络把所有设备都连接起来,来使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在物联网技术下智能识别、智能定位、智能跟踪、智能监控的管理体系,可以对智能建筑中的各种设备进行有效管理,让设备和系统进行信息互通和远程共享,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可以构建一个参量体系,通过参量系统优化智能建筑使用成本,给人们提供绿色环保、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3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工程造价

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参量体系可以得到大量信息,通过信息的处理计算得到成本数据和工程量,根据国家规定定额标准得到工程造价的目标函数。运用BIM智能建筑模型,合理的博弈控制函数设计进行智能建筑的造价预测。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的工程造价分析模型主要有三种,(1)通过对建筑的主要参数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模型。(2)通过物联网技术模糊控制和逻辑控制来构建模型。(3)通过物联网技术下拟自然随机最小二乘拟合来构建模型。这种方法由于计算量较大,计算复杂程度较高,无法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约束参量和工程造价预测模型的方法来提高智能建筑成本控制进度和工程造价预测准确性。

4物联网技术进行成本控制参量体系

在智能建筑中工程造价是指工程建设中所需要投入的资金,主要包括前期的投资估算、项目过程中的工程结算、完工后的竣工决算。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对项目成本和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第一,合理分析智能建筑工程造价的约束函数和参量体系;第二,为了构建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参量体系和约束模型,需要对建筑规划、消防、交通、环保等实现工程造价合理评估和预测。通过参量体系和约束模型进行智能管理控制,保证智能建筑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品质。通过构建物联网技术参数模型,保证了智能建筑材料合理选择和建筑施工成本的精准预测。在物联网技术智能建筑成本控制预算中,往往忽视交叉因子对成本的影响。智能建筑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自动网络控制,利用智能建筑自动控制网络中的三种通信协议实现效益评估,可以有效地计算出智能建筑控制成本,在构建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的成本控制参量体系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工程造价模型设计,实现对智能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有效控制和精准预测。由此可见,在物联网技术下构建智能建筑参量体系是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

5智能建筑目标模型构建及设计优化

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智能建筑目标模型,通常是采用均衡博弈的计算方法来分析智能建筑的工程和造价,这种方法是用预测函数以及最小方差来进行成本的预测和造价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智能建筑造价计算精度。但是由于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在没有足够数据作为基础的情况下,智能建筑工程造价预测精度是不准确的。本文为了提高控制精度采用了一种在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成本约束参量。通过约束参量贡献度加权的方法建立工程造价预测和成本控制模型,在参量分析基础上设计工程造价预测和成本控制模型,构建物联网下成本控制系统得到最佳的博弈函数,得到工程造价施工优化参数。在物联网技术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在施工成本,还需要对管理成本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通过智能建筑成本分析建立工程成本预测模型。为了合理地评估智能建筑的性能,可以采用一种分数阶差分函数的公式对评价进行有效分析,用函数公式得出智能建筑成本和建筑质量的关系。在智能建筑模型构建时,利用分析方法实现成本投入的时间序列的采集,通过智能建筑施工中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线性二乘拟合计算构建约束关系模型,可以实现智能建筑工程造价的量化评价参数模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包括固定成本和非固定成本,非固定成本是由很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的,为了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应该对不确定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量化控制模型,可以有效地对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实现效益最大化。在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的控制必须满足非线性方程的连续性条件,通过连续性条件构建一个模型,由此可以得出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生产效益最大化,并且在物联网技术下实现成本与效益最优匹配,通过以上决策,智能建筑工程造价的效益值和带量值可以有效均衡。此外,为了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构建模型,通过累计方差的公式对建筑成本的参量贡献度进行自适应加权处理。通过上述介绍的参数模型,可以在物联网技术下对施工成本、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进行优化,不但提高了施工质量还降低了施工成本。

6物联网技术下仿真实验和分析

为了对上述模型和参数进行检验,以及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分析的可行性,通常需要采用一种仿真软件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国家预算定额可以设计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成本参量数据表。通过成本参量数据表进行物联网技术下智能建筑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仿真建模,对物联网技术下预测数值仿真,通过仿真可以得到不同的成本控制数据,为了要论证结果,可以把物联网技术智能建筑仿真结果和传统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文所使用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成功的对智能建筑成本控制进行了优化。由此可见,通过仿真实验模拟进行实验得出的结果是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

7物联网下智能建筑展望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业、工业、电子行业、交通行业、汽车行业都有了深入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建筑在物联网的发展下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跟用户需求进行优化组合。智能建筑不仅可以提高舒适的环境,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建筑成本,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智能建筑主要体现在系统设备自动化和通信系统信息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建筑会采用系统信息综合管理,对智能建筑内所有的设备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和处理,在物联网下智能建筑可以实现人与物的连接,物与物的连接,通过云计算收集处理和人工智能逻辑分析决策,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8结束语

在5G通讯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物联网技术会推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发展,智能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智能建筑行业在不断地扩大,对于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运用好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智能建筑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预测,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运用新的技术总结和分析,实现参量体系和数据模型不断优化,有效地实现降低智能建筑建造成本,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建设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碧如.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06):62-64.

[2]杨乔莉.工程项目成本动态控制系统设计[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智能建筑工程范文2

关键词: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应用

智能建筑作为当前建筑市场创新发展的主要建设类型之一,这一工程项目在施工操作中,对于设备操作自动化要求较高,通过设备自动化操作,能够促使建筑工程项目按照工程方案和工程施工规划实现高效率操作,对于提升整体的施工操作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就这一方面而言,当前我国在智能建筑中应用机电设备自动化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积极改进处理,为后期科学化应用奠定基础。

1智能建筑中机电设备自动化应用优势

在当前智能建筑中机电设备自动化应用对于智能建筑实现高效率建设,提升整体的操作水平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应用优势,一方面,工程操作人员在借助机电设备自动化基础下,可以通过参数提前设置,便可以促使机电设备实现自动化操作,整个过程不需要工程人员进行专门的处理,极大改变传统的操作方式,对于减轻工作人员操作压力,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有效管理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智能建筑中,机电设备自动化操作与计算机平台相互联系在一起,这样操作人员通过信息平台便可以实时化的监督设备操作状况。以此,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关于机电设备自动化操作应用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处理,督促改进,促使机电设备自动化操作满足实际建筑工程项目操作质量需求。

2智能建筑中机电设备自动化应用问题分析

当前,智能建筑中机电设备自动化应用存在的问题首先体现在,机电设备自动化操作与工程项目实际存在相脱离的现象。工程人员未能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具体分析,合理选择引进机电操作设备。其次,当前我国智能建筑中机电设备自动化应用存在不成熟的现象。这一方面不但体现在机电设备自动化操作水平低下,还体现在机电设备本身应用存在欠缺,市场化创新研发力度低下,未能极大研发,这对于我国建筑市场创新应用机电设备必然形成不良影响。

3智能建筑中机电设备自动化优化建议分析

3.1结合实际情况,有效改进

智能建筑中机电设备自动化优化使用,需要因地制宜,需要工程管理人员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建设状况和建设目标合理选择,保证机电设备引入到工程项目中,促使自动化优势全面发挥出来。具体而言,一方面,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通过BIM技术通过模拟操作,直观化的观察建筑工程项目对于自动化机电设备的需求,明确机电设备自动化操作的类型、操作工艺和操作目标,形成具体的操作方案,为实际机电设备自动化操作落实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在促使机电设备自动化优化改进中,工程操作人员同样针对当前市场上所应用的自动化机电设备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性能突出、应用较为成熟的机电设备,引入到工程项目中,与工程项目相协调,为工程项目实现高质量建设发挥贡献作用。

3.2提升设备研发和使用人员水平

在智能建筑中,为了促使机电设备自动化应用操作水平整体提升,强化当前设备研发和使用人员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在加强实际研发中,积极促使产学研相结合,构建专门化的创新队伍,以此能够全面协调,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形成高水平的、自动化操作设备,为实际研发工作向着科学化的方向落实奠定基础。此外,在自动化机械设备研发工作创新改进后,同时需要提升施工操作人员的使用水平。这就需要在正式操作之前,需要组织施工操作人员对自动化机械设备操作全过程实现模拟,在模拟操作之后能够明确机电设备自动化操作重点和难点,为实际正式应用奠定基础,从而能够提升整体的操作水平。而提升设备研发与使用人员的水平,就必须要具备一套完善的建筑机电职业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动职业院校中机电专业的改革与发展。要充分通过校企合作,让机电学生走出校园的象牙塔,亲自走进智能建筑机房,参观并实际操作相关的机电设备,使职业教育更为直观与脚踏实地,让学生可以在上岗之前能有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此外,要建立完善一整套智能建筑机电设备的人才晋升与发展机制,对操作水平优异,安全管理意识到位的研发与使用人员予以嘉奖,以此形成一套良好的人才激励培养制度,为提升设备研发与使用人员的水平奠定基础。

3.3加强日常维护和监测工作

智能建筑中机电设备自动化应用对于机电设备本身操作需求要求较高。再加上智能建筑本身施工建设复杂,为了促使机电设备自动化操作优势全面发挥出来,更加需要加强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监测工作。在日常维护和监测工作进行中,一方面,在阶段性机电设备自动化操作完成后,通过特定的检测技术,检测机电设备是否存在性能方面的问题。这样即便存在问题基础上,也可以将问题精确定位,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改进处理,提升整体的操作处理水平;另一方面,机电设备自动化监测到位,主要是与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建设目标相符合,这样一旦发现与实际质量建设存在不符合的方面,督促改进处理,提升质量建设水平。

4小结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中机电设备自动化操作应用对于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操作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贡献作用。在实际机电设备自动化操作中,针对实际存在问题,能够从加强设备研发、结合实际情况处理改进以及加强日常维护监测,在以上各个方面协调改进处理之后,为实际工作创新落实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友志.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

智能建筑工程范文3

关键词:智能建筑工程;电气施工重难点;安全防护对策

电气施工是智能建筑工程重要环节,电气施工技术可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运营功能的实现。相较于普通建筑工程而言,智能建筑内的电气工程电气设施种类更多,施工难度较大,为从根本上提高电气施工质量及效率,还需要明确电气施工重点及难点,制定出专项可行的电气施工安全防护对策。

1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电气工程在建筑项目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与加强。大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要求更高,现有建筑工程电气施工也应当趋向于精细化、有序化实施。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主要由多个复杂工序组成,内部可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防雷接地系统、备用电源、综合布线、楼宇控制、消防等弱电系统环节。与其他工程电气安装环节相比,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气工程的隐蔽性更强。在建筑电气安装开展过程中,为从根本上保障整体安装期间的美观性,多在隐蔽墙体内进行,实际安装与运维难度进一步增长,同时也与建筑土建工程之间的关联更加密切。第二,电气工程的系统性显著。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需要以满足建筑用户各类用电需求为主[1]。例如在智能建筑工程中设置安防监控系统、自动调节照明系统、智能消防系统等,为建筑物用户提供安全保障。

2智能建筑工程电气施工流程

2.1施工准备

在智能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施工准备阶段,需要电气安装技术人员熟知电气施工图纸,并与土建施工技术人员核对土建施工图与电气施工图,列出交叉施工项目,合理规划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施工进度计划。例如针对建设工程实施期间的基础型钢预埋、支架预埋以及线路保护管预埋等环节设置交叉施工计划,设置合理的施工配合时间,避免在施工时发生冲突问题。办理好交接手续,电气安装单位需要在施工前与土建施工单位办理好交接手续,细致核对手续内各施工项目,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误差问题。在电气穿线期间,要求弱电专业施工方保障管盒安装准确性,防止后续出现工程变更问题,对施工质量与效率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电气安装工作开展期间经常会出现强电施工设计图纸与弱电设计施工图纸冲突、遗漏等现象,需要各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审核,及时发现并更改图纸中的问题,确保设计图纸能够在后续电气安装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指导作用。

2.2施工阶段

在智能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施工阶段,需要确保电气施工图纸及技术文件全部通过会审后才可实施,结合电气工程验收规范以及施工现场所在区域颁布的明文规定开展具体施工工作。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制定出具备较高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标准。要求在具体施工期间严把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质量,确保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具备完整的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针对不同施工环节设置施工质量管控要点。首先,针对基础施工环节,要求电气安装部门需要继续配合土建施工部门,有序完成强电及弱电进户电缆穿墙以及防水套管的预设及预留工作。要求这些预留工作需要在土建墙体防渗处理前完成,避免在后续电气安装过程中对土建结构的防水层造成破坏。做好预埋铁件、吊杆及基础螺丝、配电箱基础型钢预埋件的准备工作,避免在土建施工期间出现预埋件遗落问题。其次,在主体施工阶段需要认清工程施工重点,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与配电箱重点设备的交接与协调工作,制定出更为专项可行的超前监控机制,确保电气安装工程能够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管控范围之内。最后,对装修环节的电气安装工程进行质量管控。在建筑工程砌筑隔墙时,电气施工人员需要与土建技术人员及放线人员认真核对隔墙水平线,进一步审核管路预埋位置以及开关插座位置、高程[2]。将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位置认真审核,在确保这些位置精准后才可以进行后续正式安装。注重检查箱盒稳定性以及暗配管路,并在检查合格后做好清扫管路、管盒封堵等工作。配合土建人员收口以及箱盒处的抹灰作业。

2.3安装阶段

在智能建筑工程中,电气安装工作具备时间紧、工作面宽、对工程整体施工效率影响大等特征,因此还需要加强设备安装环节管控力度,认真做好各环节质量管理工作。对于配电装置而言,应当全面监管设备进货及安装调试全过程,结合施工图纸及施工规范做好验收工作;对于电力电缆而言,还需要加强电缆安装管控力度,最大限度避免电缆安装及后期运营期间出现火灾隐患问题;对于配电箱而言,配电箱主要肩负起接收电能及分配电能的重要职责,应当对配电箱安装全过程展开实时管控。

3智能建筑工程电气施工重点与难点

3.1线路敷设

在智能建筑工程电气安装过程中电线管道种类较多,可分为金属管、硬塑料管、线槽或桥架等。在线路管道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电线导管弯曲半径较小、绝缘导管保护层厚度设置不均匀、金属管道焊接质量有待提升,架桥架内电缆敷设标志没有设置清晰,导致后续线路敷设较为混乱等问题。为从根本上提升线路敷设水平,保障电气工程安装工作高质高效开展,还需要加强线路敷设全过程管控力度。严格设置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值,要求电缆导管的最大弯曲半径与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均应当满足后续线路敷设要求。在绝缘导管暗装安装过程中,为延长导管运营全寿命周期,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不低于15mm。在使用非镀锌导管过程中,需注意采用螺纹连接方式时,要求两段连接处焊接跨接地线,从根本上保障电气接地连接的整体性及安全性。金属电缆桥架也是线路敷设环节的重点与难点,需要结合智能建筑工程电气安装具体要求,在电缆桥架全长处设置两处或大于两处的接地干线连接点。同时,设置适宜的接地线允许截面积值。在接地线为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的情况下,最小允许截面积值不得小于4mm2。在电缆与桥架内敷设过程中,电缆的首端与末端需要分别设置标志牌。要求桥架内的电缆填充率应当控制在60%以内[3]。电缆线路敷设过程中需要排列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及转角两端应每隔5~10m设置一个固定点;垂直敷设的电缆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m。

3.2灯具及设备安装

通过分析现阶段电气安装中的灯具及设备安装工作,发现灯具及设备安装实施期间极易出现灯具型号选择不合理、灯具质量不合格、灯具安装位置与其他电气设备安装位置存在冲突、灯具及设备安装的接地工作不合理等问题。为从根本上提升灯具及设备安装水平,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灯具以及设备安装前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灯具以及设备能够实现安全平稳运行要求。在灯具安装时应当严格遵照设计图纸标注的安装位置,分析建筑工程整体建设风格。灯具安装的中心线应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实际偏差不可超过5mm。如普通灯具的I类灯具,无论安装高度是多少,其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采用铜芯软导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连接处应设置接地标识。

3.3配电箱安装

在智能建筑工程电气安装过程中,配电箱主要肩负起接收与分配电能的重要职责,是电力负荷现场控制的重要设备。为确保电力工程中的照明及弱电等各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还需要明确配电安装重点,不断优化配电箱安装流程。一方面,要求配电箱安装工作需要严格遵照设计图纸具体要求,禁止质检不合格的配电箱进入施工现场;要求铁质配电箱的箱体厚度应当为2mm。另一方面,在配电箱安装时的端子板需要大于最大导线截面积两倍。箱体应当牢固安装,要求配电箱的箱盖紧贴墙面。配电箱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值为1.5‰,配电箱安装时的部件应当齐全,要求箱体的开口位置与导管直径相互配合。如截面积在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截面积在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截面积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

3.4开关插座及面板安装

在电气开关插座及面板安装过程中,需要插座面板与墙面紧密贴合,四周无缝隙。开关及面板表面需要光滑整洁,无明显划伤情况。对漏电开关进行逐个检查,避免漏电开关存在质量问题,在后续运行期间引发较大安全隐患。型号相同的开关应当设置在一起,并对安装位置进行合理管控。如在施工现场存在交流电、直流电或不同电压等级插座安装在一起的情况时,还需要将这些插座利用明确标识区分开来。插头也应当依照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进行分别设置,从根本上保障插座应用期间的安全性。插座接线环节还需要严格遵循接线流程,如在安装单相两孔插座过程中,插座的右孔或者上孔需要与相线连接,插座的左孔或者下孔需要与零线连接。在安装单相三孔插座过程中,插座的右孔应当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在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相序需要保持一致,接地或接零线在插座间不可串联连接在一起。

3.5弱电系统安装

弱电系统安装是智能建筑电气安装的重要一环。相较于强电设备而言,弱电系统中的电子与通信设备需要始终处于连续不间断的工作状态,因此还需要着重划分智能设备用电等级,制定出专项可行的供电措施,从根本上保障电力供应期间的连续性。在结构化综合布线期间,应当结合不同系统及传输距离选择适宜的传输线缆,解决好干扰问题,实现端到端的信号通畅传输。在弱电系统布线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综合布线标准,选择性能最佳的布线产品以及布线方式。

4智能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安全防护技术

智能建筑是社会信息化、数据化的必然产物,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智能建筑可更好适应用户对建筑物用途的多样要求。智能建筑内主要包括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将这些系统联合在一起,最终形成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建筑线缆密布、电气设备繁多,部分微电子设备的防护能力较为单一。为从根本上保障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在电气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配备专项可行的安全防护手段,为电气设备提供更加平稳的工作环境。现有智能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安全防护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防雷防护。就智能化系统而言,雷击的大冲流与瞬时性特征可直接破坏电气设备内部结构。同时,由于雷电流的变化梯度大,能够形成强大的变电磁场,使周边金属物质产生感应电势与感应电流,对工程内电气设备造成严重干扰。在防雷防护过程中,需要根据智能建筑物内部电气系统功能、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后果划分防雷等级。可安装天线类防雷设施或预放电式避雷针等接闪器,要求屋面防雷设施的连接点应当多于两处。配备进出建筑物管道及线缆的防雷装置,要求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电缆以及引入线需要与建筑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第二,智能建筑接地安全防护。接地式强电设备、弱电设备及智能化设备的常见安全防护形式,可以划分为功能性接地与保护性接地两种。在接地工作开展过程中,为避免不同系统接地而引入不同电位,引发触电事故,还需要设备接地系统的距离必须大于20m。接地极与接地线之间应当保持绝缘,绝缘电阻值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在使用联合接地手段过程中,需要利用接地线将各电气设备连接在同一接地装置上。第三,智能建筑抗干扰安全防护。在智能建筑内部具有大量的电气设备,这些电气设备运行期间相互会出现电磁干扰问题,导致设备难以正常运行。因此在电气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抗干扰安全防护工作,采用合理方式对建筑物磁场环境进行净化。结合不同干扰原因设置专项可行的抗干扰对策,通过在电源端口增加低滤波器,消除电网内的高频干扰。智能化机房应当远离具备较强功率的发射源以及电梯机房。在电缆层内设置屏蔽装置,建设成本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光电耦合装置及电缆传输信号装置传输信号,从根本上保障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质量与效率。将受干扰电路及干扰电路分隔,确保两电路均能够实现安全高效运行。

5智能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安全防护管控对策

5.1加强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全防护力度

为增强电气设备运行期间的安全管理水平,需要细化系统运行期间的运行防护项目,切实保障系统实际运行效果。具体而言,电气设备系统运行防护过程中应当对接头及母线外观进行严格检验,及时测量接头处温度,避免该处温度超过安全标准;注重观察电力设施实际运行状态,确保这些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能够更好满足系统安全运行要求。检查电气设备本身设施,评估系统运行是否受到了外界不利因素影响。如在实际巡查过程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问题,则需要对此问题进行专项解决。

5.2采用多样化电气设备安全防护手段

注重采用多样化电气设备设施管理与防护方式,针对电气设备运行性能制定专项性管理防护方案,确保电气设备管理与防护细节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起电气设备管理与防护平台,提高管理与防护工作信息数据利用率,为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电气设备管理与防护方案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通过优化防护管理数据库,实现智能建筑工程电气设备技术资源共享目标,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时刻掌握电气设备设施运行状态,控制电气设备设施故障问题发生几率。在电气设备设施实际运行期间,电气设备经常会因各类不良因素出现较多故障问题。为保障电气设备安全高效运行,还需要配合使用一些厂家先进的电气设备修复软件,对楼宇控制系统、消防控制系统出现的系统问题进行排查及修复。

5.3构建起一支高素质电气设备安全防护队伍

在开展电气设备防护管理工作期间,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人员专业水平,确保存在于电气设备内部的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针对电气设备系统安全防护要点,在工作人员群体中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各部门及人员均能够积极配合电气设备系统安全防护要求,保障电气设备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基于电气设备系统安全防护水平,确定出相应的奖惩标准。

6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切实保障智能工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与效率,需要制定电气设备安装管控体系。电气设备管理水平可直接影响到智能建筑工程电气设施运行故障发生几率,因此需要依照电气设备保养使用说明书制定管理计划。做好安全防护方案的交底工作,及时检查电气设备管理情况。

参考文献:

[1]黄长沙,刘翔宇,王廷江,等.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2):141-142.

[2]刘春廷,李恩华,夏松林,等.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9):90-91.

智能建筑工程范文4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在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只有做好电气安装工作,才能够保障该智能建筑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说各建筑企业还需要加强对电气安装工程的研究力度,然后在结合智能建筑工程具体施工要点的基础上,做好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借此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跟社会效益。

一、施工队伍的素质管理

为了保障建筑电气安装质量,也就要求施工队伍能够具备有非常高的专业性,这样才能够保障相关电气工程的正常进行。因此说在具体施工之前,要求工程师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并且要求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做好持证上岗,对于部分特殊工种人员还要求其具备有相关的操作证。如果承包单位不具备有上述规定条件时,监理人员有权利组织承包单位进场施工,并且可以聘请其它的承包单位来进行施工。此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要求至少有一半的施工人员都具备有电气合格证书,这样才能够保障该承包单位的施工素质跟专业水平,从而保障后续电气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设备管理环节

(1)配电装置。配电装置作为电气工程的核心部分,其施工质量对整个电气工程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配电装置的安装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还会直接影响到该智能建筑中整个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供电可靠性下降。因此在电气安装过程中还需要对配电装置的安装、调试以及设备选取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借此来保障设备管理效果。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其在电气施工过程中也开始应用到了一些先进的变压器跟开关柜,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依旧会出现低压开关柜动作整流电流跟设计不符以及供电开关大小无法满足等诸多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具体的配电装置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循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以避免一系列安全隐患的出现。(2)电力电缆。电缆作为电能输送的重要载体,如果出现了电缆安装不合理的情况时还容易导致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此外在工程施工中多是通过集中铺设的模式来进行电缆的安装施工,还经常性出现未按照用途进行电缆分类安防的问题,也就容易导致施工混乱等诸多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3)配电箱。配电箱作为电能接受跟分配的直接控制器,其工作性能还会直接影响到该智能建筑工程的动力、照明以及弱电负荷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配电箱的维护工作。在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配电箱还存在有数量众多、型号复杂以及原理复杂的特点,并且会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跟控制,因此在配电箱安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各种关联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然后在经过了严格的技术审核之后才能够进行后续操作。(4)弱电设备功能。智能建筑内还有着比较多的弱电设备,在该环节施工过程中还有着非常强的专业性,这也就需要通过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设备跟弱电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并需要加强对线槽线管的质量控制工作以及各种仪器设备的监控工作,以保障弱电设备的性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质量控制要点

(1)进行设计图纸的认真阅读。设计图纸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具体施工之前还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做好设计图纸的审核跟分析工作,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在电气安装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有施工复杂以及管线繁杂的特点,也就要做好各个施工阶段的严格把关,保障各施工阶段还能够有效的衔接,才能够保障整体的电气安装效果。因此在具体施工之前,还需要施工人员能够进行施工设计图纸的认真审核,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也需要进行及时的修改,这样才能够保障电气系统的施工质量。(2)熟悉各项施工规范。电气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并且会应用到非常多的规范,因此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还需要在结合实际工程情况的基础上,来对现有的电气施工环节进行不断的规范跟优化,借此来提升该承包企业的电气施工水平。对于一些无法及时解决的施工问题还需要记录下来,并积极寻求一些专家来进行解决。此外质量管理人员还需要定期前往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加强跟施工人员的沟通力度,这样才能够促使所有施工人员严格遵循施工规范来进行工作,以保障电气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3)进行质量目标的预控管理。施工管理人员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进行配电装置、配电箱以及电缆等重要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要求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能够进行控制目标的明确,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质量控制工作,并加强对电气工程设备材料以及系统功能的控制跟重视力度,这样才能够促进该电气工程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四、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促使智能建筑业成为了一种主流建筑主体,对于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说各施工企业还需要在结合实际工程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措施来进行电气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借此来保障整个智能建筑的施工质量,来为该施工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跟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董占峰.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32):228-229.

[2]张路.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3017.

智能建筑工程范文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智能建筑;电气工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电力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都在不断提升。而各类建筑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建筑电气工程系统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作为一种近年来十分热门的概念,在很多地区备受重视,而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构建和运行,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建筑电气工程应用水平,有必要对电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1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及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相关概念

1.1电气自动化技术

在当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电力技术不断进步,强大的电力基础让更多新兴技术逐步出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种以电力技术为基础,通过电气设备和控制模块实现自动化运行的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各生产产业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运行的基础是可靠的电力系统,而实现自动化技术对提升我国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1.2智能建筑电气工程

当今的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便捷性、舒适性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建筑电气工程应运而生。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也就是以电气系统为基础,安装于建筑中,能够实现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工程体系。智能电气工程的主要特点就是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智能化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电力技术等技术的集大成者,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人们不同的用电需求可以得到更好的满足。对管理者而言,智能化的技术体系可以协助管理人员做好系统监测和管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2.1可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建设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系统各板块的自动控制,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电气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结合,可以让系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迅速提供相关的功能服务支持。并且相关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选择更优的方式进行系统优化。从建筑电力用户的角度来讲,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其使用电力的便捷性更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资源的灵活分配,让不同用电需求的用户可以享受到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让智能建筑电力工程系统的管理运维人员的工作难度降低,让其有更多的精力关注系统安全、能耗等重要问题。

2.2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在时代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人们都希望在用电过程中能够得到稳定可靠的体验。尤其是如今大量高层建筑的出现,建筑内部电力系统结构十分复杂,不同区域的电缆、电线及电力设施分布较多。这样的情况给电力系统维护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而传统的人力管理模式无法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而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建设,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而达成这种目标的关键就在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各设施的自动化控制,进而实现自动化监测。基于监测系统,系统将自动评估不同区域、不同设施的运行状态,通过智能化对比分析判断其是否处于非正常状态。此时,系统通过实时调控,可以进一步确保系统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最后,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便于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电力系统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以此提高系统防静电、防谐波的能力,从而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确保系统稳定。

2.3提高系统安全性

众所周知,电气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很多时候,工作人员在检修维护的时候都面临着一些安全隐患的威胁。而高层建筑的电力系统十分庞大且复杂,在高峰期的用电强度很高,各类设备荷载较高。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建设中,安全防护是重点内容之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模式确保系统各部件运行符合标准,有效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结合,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当智能化安全监测系统发现异常时,会及时发出预警,必要时,直接操作相关系统进行断路操作,降低损失。

3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3.1配电系统智能化

智能建筑的建设中,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智能建筑电力工程建设的关键部分。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建筑电力工程效率的提升,增强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对不同区域及用户用电行为的合理化控制。目前,比较常见的智能建筑系统采用的是微机设备,该设备是实现电气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微机就像一个个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系统分配的任务,对相关设备、电路进行优化控制,给客户带来针对性的稳定服务。微机系统矩阵的构建,是实现电气自动化的主要形式,而该设备矩阵可以让电气系统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合理化运行,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用户信息管理

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建设中,核心目的是给用电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稳定、安全的电力支持和电力服务。所以,智能化建筑系统中用户信息管理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也就是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技术,对用户用电行为、习惯进行监测,形成相关数据储存与数据库。系统自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模拟用户的用电需求,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灵活操控,提供针对性的电力支持。另外,用户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机终端,与电力服务商进行实时沟通,并通过智能手机操控相关系统,满足自身的用电需求。当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构建完毕后,将会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智能化服务,提高电力企业的用户满意度,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3.3节能降耗管理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电力生产和服务产业越来越重视节能降耗。一方面,降低电力运维成本;另一方面,这与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因此,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建设中,建设单位和用户都十分重视整个系统的节能性。传统的建筑电力系统大量依赖人工操作和管理,而受到相关人员专业素养的影响,能源消耗、电力损耗过高的问题一直存在。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传统电气系统能耗高、电力损耗高的问题。例如,在建筑的公共区域照明系统的运行管理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照明系统的自动化管理。结合监控系统、感光系统以及声音探测系统,可以在满足人们公共区域照明需求的基础上,降低系统能耗。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系统当中,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的环境下,系统还能实现照明亮度的自动化控制。而这种功能,在用户室内灯光系统中依然适用,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

4结语

综上所述,如今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电力系统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电力系统的技术特质和结构特点,早已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用电需求。在如今十分热门的智能建筑电力工程的建设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大量应用,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让智能建筑电力工程系统具有更强的节能降耗能力,对提高用户体验、提升电力企业竞争力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因此,相关单位应当进一步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智能建筑电力工程的建设中进行合理应用,提升当代电力产业运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生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9,(11):176.

[2]任伟俊.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3):213.

[3]陈科.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优化措施探究[J].建筑与装饰,2019,(23):193,198.

[4]胡正林.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8):86.

[5]冯浩淼,王金鸽.简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电气接地保护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6):2912.

智能建筑工程范文6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

1引言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生活各个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形下,发展智能化建筑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与建筑技术共同发展的还有电气技术,正是因为有了电气技术的研究,建筑成果才会有质的飞跃。尽管从表面上看,建筑的设计构图决定了一个建筑是否具有欣赏性,让人感觉建筑的设计构图对整个建筑的影响较大,但电气的设计才是一栋建筑运转的关键。建筑电气的改进,对建筑的使用性也有了大大的提升。所以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建筑电气技术也是重点发展的对象。在如此现代化的社会当中,智能已经渗透入了建筑电气行业,它推动了现代建筑管理的步伐,科学合理地将建筑与电气结合起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2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重要性

电气属于建筑施工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一个科学合理的电气设计能为居民增添不少便利。而智能建筑对电气的要求也更高,利用建筑和电气的巧妙结合,设计出极具特色且为使用带来便利的创意,让居民生活更加美好。所以当代的建筑工程中,除了建筑本身的质量需要严格要求外,电气的设计和电气设备的质量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细节。施工的工人并非人人都对电气的知识很了解,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没有整体的认知,使得整个电气的系统并不完美甚至影响居民的生活,还可能导致火灾等危险事件的发生,所以在对建筑工程的监督过程中,对电气的要求也要非常严格,必须要达到安全标准并且要具有人性化。电气工程可谓是建筑工程中非常核心的一部分,没有它,建筑工程再如何进步,也只是流于表面,永远无法取得真正的改变。

3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施工之前都必须要有相应的准备工作。在设计初始阶段,相应的工作人员应当要和设计师取得联系,一起校对施工图纸,分析该设计所需的物品,设计工程的功能,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以防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差错。施工方案也是很重要的,在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不同的施工方案,确保此方案为最便利、最实用的方案。除此之外,还需要确定各个配件的质量情况,保证相关设施的可靠性,不能出现任何的意外。如果管线从混凝土中突出来,不要去将其折弯或者折断,应当尽量的保持它的顺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管线较多的情况下,就需要保持它们的“秩序”,如果管线比较的错乱,这样会给施工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应当对其进行合理的摆放,对于过于复杂的情况可以对其进行标记,注明用途,这样在施工时就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找到相应的管线。最后对施工的工具要有足够的准备,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工具,办事就能更高效。

3.2做好智能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的工作

(1)做好配电装置的安装工作在智能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配电装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电作为能源,是必不可缺的。配电装置能够为整个工程提供各个设备所需的电力,为工程的能源提供了保障,配电装置的工作好坏决定着整个工程能否顺利的进行,因此做好配电装置的工作是一个首要任务。假若配电装置出现了问题,对整个智能建筑电气的安装会有很大的影响,质量不可靠,大大的降低工程的进行效率和运行质量,最终还有可能会使各种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在进行此工作时,需要警示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配置,科学合理的控制各种重要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与专业人员进行探讨,不要擅自做主的进行配置,需要在最大范围内保证智能建筑电气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做好智能建筑电气电缆的安装工作对于电缆的作用,我们可以打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智能建筑电气电缆的作用就相当于人的血管,为整个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运输,如果某根血管断裂了,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电缆也是如此,电缆的缺失和断裂,都会让整个工程失去“活力”,如果不能够为整个智能建筑提供电能,整个工程也就进入了瘫痪的状态。在安装过程中,任何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电机或者火灾事故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在安装智能建筑中电气电缆的时候需要对电缆的质量以及安装的方法进行切实的考核,尽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的可靠性。

4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技术

4.1弹线定位

工程的图纸要必须明确精准,按照工程的设计图纸和实际要求,准确的确定桥架的具体位置。同时遵循一个“先干线后主线”的原则顺着顶棚应用粉线袋,沿着桥架线路的中心线进行弹线操作,完成桥架线路的定位。

4.2安装金属膨胀螺栓

在弹线完成定位之后,接着就是金属膨胀螺栓的安装问题了。在施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根据弹线的位置以及桥架的重量来进行安装工作,选择好相应的材料,应用符合要求的金属膨胀螺栓进行安装。

4.3安装支架和吊架

完成上面两项工作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安装支架和吊桥。安装支架和吊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其稳定性的问题,如果支桥和吊桥安装不牢固,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不会出现倾斜、裂开的现象。对于有坡度的建筑物,选用的支架和吊架坡度也要保持相同的坡度,这样就不会出现不方便安装和安装后不牢固的现象。在转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转接口的位置,转接口特别容易松动,要对其进行重点检查和安装。

4.4防雷接地施工工艺

尽管防雷接地的施工是最基本的一个设施,但是却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工程。在工程的各项设施中,要确保金属支架和金属构件都要进行接地的处理,对于那些是绝缘的材料也要防止因绝缘层破裂而导致漏电的现象,同样需要进行接地处理。在建筑物顶端安置避雷针,导线要通到地面上,这样可以增强建筑本身的防雷胜能,使其避免遭到雷击的危害。

5结语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由安装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决定,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又能决定一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如今的生活,我们不能想象:如果离开电能,我们会怎样的生活,因此我们对于电气安装工程的技术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精炼、提高,将危险降到最低,将可靠性、稳定性提到最高,给人们,给社会提供更好的生活,给予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王忻.基于智能建筑電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4(32):126-127.

智能建筑工程范文7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

1引言

特殊性和重要性是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中的显著特点,其承担的作用也很大。电气安装工程有着严格的施工顺序,首先要依据图纸设计要求,同时也要参考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有目的性地对施工技术的相关措施作出一定幅度的调整和改变。为了不断提升智能建筑电气的使用性能,不仅要考虑智能建筑电气的整体性,还要注意其部分的细节。安装桥架结构和配电箱在安装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一点,本文展开了探讨。

2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重要性

电气安装施工是我国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科学合理的安装和正确的使用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智能建筑高度依赖电气安装是它智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达到符合居民生活方式的目的,电气安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智能化这一特征在人性化设计中得到十分充分的体现。因此,控制好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环节中的施工质量成为施工人员的首要任务,只有关注到电气安装环节中所有细小的细节问题,才能认真、负责、高效地完成电气安装工作。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问题也有不少,例如工作人员不能完全掌握电气安装工程环节中出现的细节问题,以及缺乏充足的电气设备的认知,对于这些出现的问题,施工人员不能立即发现,也不能制定合理的措施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恶性循环,更严重的问题层出不穷,这无疑对智能建筑的使用性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还影响到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给其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经济损失。综上所述,智能建筑电气安装环节尤为重要。

3工程案例分析

3.1案例分析

本工程为某公司的建设项目,包含1栋地下两层停车场和地上六层办公区及其软件生产车间,总的建筑面积约为31万m2,包含2.4万m2的地上建筑面积以及29万m2的的地上建筑面积。整个建筑项目呈现出z形分布,共包含9个功能区域,本项目主要承包了两翼的机电安装施工。

3.2工艺流程

(1)弱点埋管施工流程安管敷设主要流程包含:施工准备、预制加工管、测定合箱具体位置、固定线盒、连接管路、变形缝处理以及地线跨接等;(2)弱电桥架设施工工艺流程弱电桥架设过程中的主要施工流程包含:预留孔洞、弹线定位、金属膨胀螺栓固定、吊杆和吊架的安装、桥架的安装以及地面电缆桥架安装等。

4提升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水平的措施

对于智能建筑而言,电气安装工作属于其中主要的环节之一,所以想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电气安装的整体质量,需要提升电气安装技术。在电气安装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智能电气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1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时,想要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需要提高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实际水平,对此,需要施工人员全面掌握施工时需要设备以及用电设备的施工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安装设备的整体性和细节性。本文总结了常见的安装技术问题和技术要点,希望能够更好地解决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安装的整体质量。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含两方面:①安装配电箱,检查部门对智能电气配电安装箱的检查都是非常严格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所以智能建筑配电箱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确保安装工作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②管路一级管内配线的铺设工作,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时,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安装工作,结合设计图纸内容做好管线以及管路铺设工作,确保智能建筑电气安装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4.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对于电气安装而言非常重要,其主要工作就是配合土建和施工图纸熟悉等工作。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土建条件,保证智能电气安装质量,提高施工的便捷性以及实用性;此外,施工人员在安装之前,需要全面熟悉、掌握施工设计图纸以及相关的施工资料,并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做好施工人员的工作分配,实现不同施工部门间的协调性,这样一来才能保障施工团队整体的合作能力,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率,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问题,影响施工的进度和效率。

4.3通信网络系统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其通信网络系统主要包含建筑物内语音、图像和数据的传输等内容,因此通信网络系统的安装,能够实现内部和外部之间的通信网络系统,将电话网、互联网、卫星通信网以及数字网等业务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它们能够连城一体,从而更好地开展信息通信工作,实现不同区域内的信息共享。近年来,智能电网建设技术的实施越来越多,因此智能建筑控制系统技术也变得逐渐成熟起来。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经BAS系统而被分散,网络传递的主要内容为管理信息,使得系统集成变得越来越重要。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被应用到了信息系统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程度,但是只能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面临着智能化问题,严重的影响了通信网络的运行。总之,通信网络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电气安装的智能化程度,所以目前我国建筑电气安装设计的重点内容在于通信网络的设计。

4.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简称为BAS系统,主要是指对建筑内部的照明、配电、供热、电梯以及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状况等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和管控,从而实现整个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控制工作。

4.5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

为了保证整个智能建筑的安全性,需要将设置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这两部分系统主要包含火灾探测系统、消防联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以及自动灭火系统等,这样一旦出现火灾问题,我们就能够及时、准确锁定火灾的具体位置,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降低火灾对整个建筑产生的不良影响。

4.6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指智能化办公室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目的是为了吧语音数据经过系统转化成具备统一规划设计的布线系统,这样一来就能够为办公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系统支持。此外,综合布线系统还可以支持图文、云因等不同数据的应用。

5结束语

有针对性地选择好施工技术措施对于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作高效准确地开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为了确保整体结构的实用性和整体性,桥架线路和配电箱的施工技术措施选择也至关重要。施工人员科学合理地选择好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能够极大程度地体现出建筑的实用性的高低和使用性能的优劣。在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领域,其涵盖的环节非常广泛,工作人员只有认真对待负责好每一个环节,才能提升电气工程的质量,体现其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平.基于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探讨[J].大陆桥视野,2017(12).

[2]谢玉苹.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7~9.

智能建筑工程范文8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国的建筑工程在外观设计方面、内部结构和布置方面都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模式。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关键部分,并且已经趋向于智能化的方向。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智能化状况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

电气工程;智能化;现状;解决的措施

现在的世界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现在也逐渐实现了信息的现代化和智能化。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其中的电气工程也在进行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并且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1建筑电气工程的含义

建筑电气工程主要包含了电子技术、电工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它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保证工程安全、舒适和稳定,更好地提升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要安装和建筑电气工程相适应的建筑电柜、控制体系和使用整体监控建筑电路;(2)依据开始所构建的建筑电线,通过整体的电线光缆布局来合理配置相关的电缆电线;(3)要配置变压器和相关的动力设备,并尝试调节和运作相关设备,从而更好地保证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没有问题,施工完成后能立刻进行使用,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的处理;(4)建筑电气工程和一些比较复杂的设备线路安装,如接地、照明和母线导管等。在完成相关操作后,还要对整个的施工结果进行整体的数据研究,管理阶段对建筑电气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更好地提升工程质量。

2实际运用状况

2.1在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智能化技术专家系统。二是智能化技术遗传算法。遗传算法的设计原理主要是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中的自然选择理论并结合生化中的遗传学原理进行运算的,在实际运算中通过生物界中的进化规律,进行随机性的搜索,实现最优设计。在进行电气工程的优化设计中,我们可将遗传算法与专家系统进行完美结合,实现电气设备的最优化状态。

2.2在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状况

在建筑电气的施工过程中,智能化技术的使用主要表现在网络技术、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的合理运用。建筑电气工程比较复杂,管理阶层在提升工程运行水平的过程中,进行自动化控制和系统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出现意外状况,就能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预防事故的出现。在建筑电气工程中进行自动化监控和系统保护,就要运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们的工作量,从而更好地进行系统的保护和自动化控制。首先,建筑电气工程比较繁琐,所以在工程的网络控制体系中,要运用GPS定位技术,这样就可以对整个建筑电气工程中的电气设备、电线光缆线路和装置配件等进行准确定位;再者,在建筑电气工程中使用传感技术,能够把建筑电气工程的实际工作状况有效地传递给网络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电气工程的运行或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分享。

2.3在建筑电气工程问题检测中的运用状况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使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对工程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在建筑电气工程中能够准确快速地找到数据中的问题和初始设置不吻合的地方。系统会通过问题警报来通知相关人员工程出现了问题,并且对问题部分进行资料的传输,以便专业人员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智能监管和研究,一般是通过神经网络、模糊网络或是专家体系等步骤来进行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在建筑电气工程中,过去的问题检测体系在一些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所有的设备进行分解,逐步检查,这样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不一定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准确程度比较低。

2.4在建筑电气工程设备提升方面的运用状况

智能化技术的使用在电气设备提升方面的效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智能化技术中的遗传算法,再者是智能化技术的专家系统。智能化技术的遗传算法主要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模型,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生化过程,来归纳出达尔文生物净化理论和遗传机理,从而总结出生物的进化特点,并在实际运算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规律进行研究,对于体系中的问题进行改革和提升。

3结语

总之,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相信通过工程师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建筑电气工程行业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者:孙超 单位:南京慧乾装饰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韦斯林.建筑电气工程安装的技术要点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4):662-662.

[2]袁凯君.刍议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J].价值工程,2010,29(36):35-35.

第二篇:建筑智能化过程电气节能问题

【摘要】

当前,在我国智能建筑电气中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现象。随着我国大力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绿色建筑,对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建筑智能化过程中,如何实现建筑的高效节能,取决于电气节能技术的革新,以此降低智能化建筑使用中的电气耗能。本文主要对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优化措施,为以后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关键词】

建筑智能化;电气节能;分析

1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概述

智能建筑是种新型的现代化楼宇,主要包括建筑技术、通讯技术、电脑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四大技术。智能建筑通过结构、系统、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以最优的电气节能设计,为用户提供一个环境幽雅舒适、生活便利快捷、安全度高的场所,并为用户获取最大化的利益回报,诸如:生活舒适、费用开支、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显然建筑智能化贵在解决建筑智能控制要求,然而智能控制不但取决于如何实现建筑高效智能化节能,而且还取决于如何通过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革新来降低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耗能。如何实现建筑智能化过程总的电气节能是当下我国建筑电气行业中比较关注的焦点。而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建筑供配电体系、安全控制体系的智能化、自动化的环保节能优化。这同样也是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革新的关键。

2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现状

从我国当前建筑耗能来看,电能占据主要的部分,而太阳能、风能以及热能是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技术中主要能源,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太阳能和风能为基础的新型节能发电技术在我国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能源的节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实现了建筑电气节能目标。

2.2存在的若干问题

虽然智能节能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突破,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就当前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状况来看,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在智能建筑中已经有应用,但智能建筑实际的能源消耗依然是电能,由于我国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缺乏对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安全监控优化,一些电气工程师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技术,导致在电气节能设计中存在困难,无法保证建筑内部的电气节能系统正常运行,进而无法保证其安全性。②缺乏健全的自动化电气节能设备和配套设施,无法保障建筑电气节能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大量电量的损耗,节能效果无法实现,而我国建筑智能节能设备的研发比较薄弱,对建筑智能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的研发生产是我国智能化电气节能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关键所在。③缺乏完善的建筑智能节能控制体系的控制制度,并且严重缺乏科学性的控制方式,造成能耗量大,建筑节能预期效果不理想。④全面协调统筹力度不够,使得控制制度存在很多漏洞,运行效率低下。

3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优化措施探讨

3.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

当前,智能化建筑用电量比较大,如果变电所位置能够确定,应尽量使高压深入负荷中心,提高供电质量。通过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供配电系统中主要的用电设备有:变压器、电动机、灯具和家用电器等,这些设备都具有一定的电感性,产生滞后的无功电流。变压器的节能是为了最大化的减少其有功损耗,应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用电负荷设备应采用三相电源的负载平衡,尽量降低变压器和室内用电设施的电能损耗。

3.2采用智能照明系统

当前,我国智能建筑中采用的智能照明系统主要是集散型的应用系统,也就是说在智能建筑内部,各单元的调光控制都是相互独立的,各自一体,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互相之间也不受影响,采用统一管理器和各个信息接口使其和建筑智能管理系统相互连接,这样就能够实现在整个智能建筑中的整个控制系统对相应子系统的各个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智能建筑智能照明系统是由管理器、相应主干线和信息接口等构件组成的,对智能建筑内部各个区域进行统一控制和信号采集的网络系统。智能建筑智能照明系统包括各种调光模板、灯光照度的检测器等组成,对智能建筑内的各个区域进行单独控制的网络。子系统利用信息接口和主系统进行连接,使智能建筑智能照明系统数据能够进行有效的传输,实现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的目的。

3.3照明系统的节能

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就必须注重照明节能。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绿色照明工程”,就是为了保障智能建筑中照明系统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环保性。①智能建筑中的光源应采用高效节能光源。在满足智能建筑照度和显色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发光效率高、环保的电光源,提高建筑照明质量,进而提高智能建筑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实现智能建筑节能的目的。②采用先进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智能建筑日供电需求量、供电范围、供电用途实现自动照明。制定科学合理的智能建筑照明方案,不仅能降低能耗,而且还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③对智能建筑进行分区控制。需要时自动打开,不需要的自动关闭。比如,走廊、卫生间、公共区域等,安装声控装置,实现灯光的自动开闭。在活动集中的区域采用局部照明,在满足照明亮度需求下,节约能源。

3.4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光伏系统主要组成构件有:太阳能电池板(组件)、蓄电池、控制器、DC-AC逆变器和各类用电负载等。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建筑进行一体化(BIPV)是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的新型技术,同时也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思想,在建筑维护结构外表面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为智能建筑来提供电力。该系统能够将太阳能发电机组和智能建筑的墙面或屋顶进行完美的结合。BIPV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光伏阵列、墙面或屋顶、冷却空气通道和支架等,在智能建筑中安装一套完整的BIPV系统,还必须配合使用设备负载、蓄电池、逆变器和系统控制器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智能建筑相结合,可以作为独立电源为智能建筑供电。当将BIPV系统参与并网时,只需要电网联入装置,不需要蓄电池,然而并网发电是我国就按照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设计中光伏应用新方向。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物的外墙或屋顶,经控制器和逆变器的引出端与公共电网相连接,将光伏方阵并联于电网上共同为用户供电,这就形成了户用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由于这种系统不需要蓄电池,不但大大的降低了系统成本,而且还实现了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目标,因此,在以后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中BIPV系统越来越受人民的青睐。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需要克服应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建筑智能化控制体系和电气节能设计进行优化。完善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技术的革新,从整体上实现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而实现我国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

作者:张忠宏 单位: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华,王中华.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2).

[2]王二美.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9).

[3]姚伯良.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4).

[4]张隋.刍议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J].中国科技纵横,2015(8).

第三篇:建筑电气技术智能建筑建设发展

摘要:

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如今,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建设领域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也成了智能建筑工程建设中必须要重视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电气技术;建筑;应用;发展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建筑工程中的各项电子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因此对于建筑电气的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建筑电气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确保电力系统内的所有设备都能进行独立的工作,所以在现代智能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下文,笔者围绕建筑电气技术在现代智能建筑建设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进行相关的探讨,希望可以有相关人士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1建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建筑电气技术应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之中,不但可以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法,使智能化与自动化更加深入人心。本文首先对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展开探究,并对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对智能建筑来说,智能建筑是依靠建筑实现的,而智能建筑中的弱点系统则要依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来实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使得设备及系统的工作流程的控制得到了很好的实现,由于建筑物的结构也带有一定的复杂性,电气系统涉及的设备非常多,工作原理也相对复杂,因而使得过去的电气系统在运行中难免会发生故障。利用现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可以对建筑物的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及时有效地把信息向控制中心提交,使电力系统可以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除此以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能够把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系统实现有机的连接,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联动能力,使电梯系统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进行自动识别。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当建筑物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实行一定的控制,供助此技术,可以在维修人员在电力系统进行故障维修时的安全系数大幅度提高。所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现代智能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它,可以使智能建筑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还可以强化智能建筑的安全以及防范能力,使智能建筑间的信息传输更加有效与快捷。

2电气技术及其自动代在现代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2.1供配电系统中的节能设计

电气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供配电系统中的实际负荷量的大小、实际供电距离、电力系统内电力设备的特征等有关因素。在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时,必须经济经济性、实用性与方便性等原则。负荷中心与配电与变电设备一定要在合理的距离范围以内;电气工程的设计人员还务必依照建筑物的真实情况进行变压器的容量的选择,在保证工程经济性的基础上,必须对变电器的数量进行一定的控制,以避免变压器因受到季节影响而发生故障或者导致事故的出现。除此以外,作为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人员还必须应用一定的技术与手段使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素有效地提高,在确保线路可以进行正常运行时,起到真正的节能目标。在输电线路中,损耗的电能较多,可能出现损耗电能的地方也较多,输电线路在进行有功功率传送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线损等现象。为了可以让现代智能建筑自动化及多元化的要求得以实现,在电力系统中的相关设备务必进行有功功率的传送,对于无功电流,设计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避免。

2.2照明电器的节能

2.2.1使自然光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其功能变得更为复杂,因此为了使建筑节能环保的要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电气设计人员必须考虑自然光的应用,将自然光与照明工具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人工照明导致的资源消耗大幅度降低。

2.2.2使各个场所的照明度得到有效的控制

在建筑物中,对于照明方面的节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使得电气的设计人员要对不同场合照明设备的照明度进行一定的控制。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物的整体需求,对视觉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规定不同区域的照明规定与要求。

2.2.3对灯具的控制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进

对照明节能设计进行强化的一个有效措施是合理改进灯具的控制方式。设计人员必须认真考虑建筑物内所有节能灯具的开关等装置,以照明灯具的特征作为基础,分区控制照明工具的开关点。例如在建筑物不同的场所的灯具使用不同的开关。在床头灯使用调光开关;在客厅使用节电钥匙开关;楼梯使用自动开关等。

3现代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

3.1研究的速度将加快,同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未来,电气技术及其自动化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其研究将不断深入,同时也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家居智能化等技术会使我们的生活得到更大范围的边个。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会直接影响着现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而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因而,在相互的推动下,我国的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发展的速度将越来越快。

3.2技术更加可靠,设备更为先进

我国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大力推动对电气设备的研发,使电气技术得到不断的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农村向工业化及城市化方向转变,经济结构在不断地进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科技日新月异,高科技智能与节能建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与推广,我国相继出台节能标准,致力于强化节能环保的理念,因而在未来,智能化技术将越来越可靠,设备也更为先进节能。

3.3更加绿色环保

与过去的建筑工程不同,智能建筑强调的是智能环保,它是建筑行业的重大进步,智能技术电气工程将越来越绿色环节,使应用了更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技术,减少了电能的无功消耗。信息与智能化是智能建筑的重要构成成份,因而它们不可缺少。将绿色环保理念应用于智能建筑电气技术设计与施工中,不仅可以使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还可以使能源得到节约,同时,它们的结合也是智能建筑未来的重大发展方向。

4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建筑智能化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肯定与应用。智能建筑中电气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建筑智能得到了有效的实现,确保了智能建筑设计及建设中的绿色节能,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得到满足,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昱轩 单位:松花江林业勘察设计院

参考文献

[1]牛一超.吴卫东,浅谈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8).

[2]任博.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建筑领域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4(10).

第四篇:建筑电气智能化电气照明技术研究

【摘要】

应用技术型高校着重对于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电气照明技术课程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主要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次课程教学改革中采用了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项目教学法,将课程知识和项目实践融合在一起,通过专业学习共同体实现学生团队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并引入课程实施大纲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程认知能力和责任意识,保障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气照明技术;课程改革;项目教学法;课程实施大纲;考核方式

1电气照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背景及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应用型院校的办学思路应放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电气照明技术课程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主要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涉及电学、光学等知识学科,在行业发展应用中,电气照明设计在建设项目咨询、设计、施工等环节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和地位,根据应用技术型院校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和电气照明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学生需掌握扎实的照明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认识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知识本位”课程理念的影响,本门课程的人才培养一直重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对于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与应用技术型院校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相悖。因此,我校针对电气照明课程的特点,进行了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探索。高校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采用以知识灌输为主注入式教学方法,方便教师驾驭课堂和高效的传递知识,是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但是这类授课的方法疏于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1],使得学生感受不到他自己应有的责任,不能做出积极而自由的反应。同时,电气照明技术是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的一部分,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和实践性强等特点,高校教学过程中常根据教材章节的顺序进行讲授,包括光源的定义,灯具的特性,照度的计算,照明技术的应用等;尽管知识是从基础理论到应用实践的逐步深入,但学生接收知识的过程是离散的,造成在课程结束时,学生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课程应用概念。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授课对象的工程应用意识和能力,并通过有效的考核措施,增强学生的知识内化。

2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不同于传统按照章节顺序进行课程讲授的教学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的电气照明课程会打乱教材的章节顺序,将实际项目实现的过程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的组织过程中,讲解的知识点可能是跨学科的、跨课程的、跨章节的。通过将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最新的行业发展成果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整个课程章节的融汇一体。这样学生即能够从宏观应用的角度来接受课程传达的知识内涵,又从项目细节上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根据高校学生和教学过程的对象特性,即高校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社会经验,能对一些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思考,高校教学具有专业性、实践性、探索性和独立性等特征[2]。为增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课堂教学中围绕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将独立个性的学生个体通过合理的组织形成坚实的团体。将专业学习共同体引入到项目教学法中,可以更好的保障项目教学法实施效果的发挥。在专业学习共同体里,行为主体间强调共同学习新知识,共享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团队为基础进行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利用学生团队内充分讨论、互帮互助,团队间互相竞争,相互促进,让知识在学生主体间自由的流通,充分的共享。建筑电气照明课堂实际实施中,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学生根据个人意愿以5人为一组编制为学习共同体,每一共同体设组长一名,在后续的教学中以共同体作为学生的培养单位。共同体中同学共同承担课题的学习和总结,项目案例的设计和实践,以及成果的展示和评价。最终实现通过共同学习理论知识、共享实践经验从而达到拓宽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工程能力的教学目标。

3课程实施大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程认知能力和责任意识

项目式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周密的设计[3]。为了最大化教学效果,保障项目式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在教学周期中引入“课程实施大纲”。课程实施大纲是国外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技术,内容上与国内的教学大纲有相似之处,但在目的、功能上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教学大纲主要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管理,面向的是教务管理人员,而课程实施大纲面向的是广大的学生,通过课程实施大纲向学生准确传达课程的期望、要求、作业标准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心[4],向学生说明他们在课程学习中应该做什么和在什么条件下做,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实施大纲”具体编制中,将本课程的教学细节编写成册,使每位学生在授课前对本门课程的授课目标和细节有清晰的认识。鼓励和指导学生根据“课程实施大纲”安排学习进度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愿望。

4考核方式多样化促进课程改革良性循环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学生应是作为应用技术型人才走向工作岗位,课程的学习能够与工作要求最大程度的对接。课程中引入了“课程实施大纲”和项目教学法,提高了课程组织的标准和要求,为有效的评估和巩固课程实施的效果,宜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来适应不同形式的课程内容。将学生成绩分为三部分:①对团队合作完成项目的设计成果进行量化评分;②由教师给出多个知识扩展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和兴趣选择学习,并写出学习报告;③由平时上课情况、期末考试组成量化成绩。三部分的比重分别占比30%,30%,40%。并及时根据考核情况的信息反馈,不断修正和提高课程实施过程的偏差和效果,最终实现课程改革的良性循环。

5结语

健全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专业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建筑电气照明又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重要课程,由于电气照明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存在不少理论和实际的困难。通过引入课程实施大纲和采用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项目教学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显著增强;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有效的评价和促进了课程改革实施效果。同时,课程改革应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满足日益提高的人才培养要求。

作者:梁宁一 张晓杰 单位:河南城建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鸣.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08(08):16~19.

[2]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