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专业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智能教育专业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智能教育专业

智能教育专业范文1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教育;教师专业

发展人工智能与教育的不断融合给教育系统带来了巨大变革,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智能教育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关键因素,不论是国家、社会、教育自身都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1]。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如何适应智能教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理念将产生变革,教师的专业实践将更具创新性,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方式将更加多元。

一、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变革

1.教师专业发展将回归育人本质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人工智能并非万能,并不能代替教育,智能教育时代的教师教育最终要以人为本,回归育人本质。一方面,智能技术变革了教育,但不能代替教师,只是教育教学的助推器。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形象地将教育描绘为用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2]。另一方面,智能教育时代,学生的生命成长能否得到促进,是衡量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教师教育要关注到教育本身的专业性和纵深性,注重学生个体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因材施教,启发每个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

2.教师专业活动将更具创造性

智能教育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将不再是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培训,而是对学习的深入理解和专业创新,更强调教师专业活动具有创造性。一方面,智能教育的逐渐应用,已经覆盖到了教育教学的很多方面,包括教师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学生的学习和考试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教师的部分劳动,教师曾经从事的知识的重复讲授、资源的冗余搜集、作业的定时批改及事务性任务的管理等一些工作,都由人工智能替代教师完成。另一方面,与以往信息技术不同的是,智能技术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超越了技术的工具属性。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智能技术中的人机协同、自动化测评及自适应学习等,能够进一步代替人类进行简单的智能活动,协助教师进行教学决策。最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反思、去研究,去发挥专业的创造性,更能与学生深入沟通和交流,更加关注学生身心的发展,去找寻教育的真正意义。

3.教师发展途径将更加多元化

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将有机融合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这三个方面。林攀登认为,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三者的割裂是教师专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三者是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基本途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3]。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要基于教师的自主发展需求,并从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出发,充分发挥研培工作绩效,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方面,在课堂教学备课、上课及课后反思中,教师会发现一些实际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实践探索,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教师自主自觉地实现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在校本教研中,教师基于阶段性研究主题、教学重难点以及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同伴交流分享,并得到专家的指导,教师有的放矢地实现专业发展。最后,在教师培训中,通过专家引领、实践观摩及与同行的交流分享,教师学习到系统课程和系列专题,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会有深入的反思,自身也会有所成长。

(二)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创新

1.立足数据驱动的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研究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内容的实践性研究[4]。它是一项既注重问题解决,又注重理论提升、经验总结和规律探索的研究活动。在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中,中小学校和教师将校本教研的重心聚焦到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和行动跟进上。校本教研在转变教师学习方式、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驱动的校本教研,将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其结果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教师基于课堂教学数据进行有依据的自我反思,针对教学实践中的行为表现、行为依据和产生结果,开展基于数据的审视和分析。同伴之间基于教育教学大数据的分析,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指向,实现教师主动持续的自我提升、相互合作。专家基于教师成长数据及教育教学大数据分析进行有重点的专业引领,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行动跟进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有效落实的直接体现,也是教师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解决,基于教育大数据及其分析解释,进行深入的反思与调整。数据驱动的校本教研,使教师的教学研究了数据支撑,改变了仅停留在教师以往的经验和反思的情况,促进教师科学规范地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对学习研究的深入理解。

2.聚焦人机协同的课堂教学

教育正朝着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和泛在化的方向发展,未来教育是一种“人机共生”的教育,人工智能与教师之间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人工智能发挥其计算能力,教师发挥人类情感的优势,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高效的课堂及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课堂氛围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良性互动的一种体现。教育教学实践中,人机协同的课堂教学包括“人”和“机”两部分,即教师的经验智慧和机器智能,是两部分的有机融合。人工智能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挖掘,全方面地分析和解释学习过程数据,为课堂教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人机协同的课堂教学,人工智能作为教师的助手帮助教师完成大量简单、重复的任务。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对学生的指导是否有效,关注自身教学行为是否合理,选取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生成智慧教学方案。机器智能助力教师运用数据支撑和智力支持来进行教学决策,解决了以往基于经验教学决策的不精准问题,提升了教学的科学性。以课堂练习为例,传统课堂上教师凭借经验来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一般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习题完成情况,并选取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人机协同的课堂中,能够对学生习题完成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生成学习情况动态报告,为教师提供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错题情况,使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决策有了科学的依据。智能教育系统能够收集教学过程的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解释,精准地指出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为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3.开展学习分析的教师培训

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与应用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高级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5]。未来的学习分析不仅仅是单纯的数据统计和单一的数据挖掘,将基于实际需求,利用物联网、人脸识别和手写识别等实现自动化的数据采集,收集包括行为数据、心理数据、生理数据的学习体征数据,以及人机交互数据和学习情况数据等多模态的数据,并采用大数据智能方法和综合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实现对学习过程的分析与解释。基于学习分析的教师培训,通过对教师数据的收集,解决教师个性化学习和规模化学习的矛盾,针对教师的需求来制定独立的培训方案,能为教师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使教师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如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实录、作业及测试等数据的采集,构建教师课程学习模型,对教师培训课程进行量化分析,为培训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对教师多次培训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等基本情况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情况加以分析,形成教师的成长档案,促进教师根据自己的成长档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提升规划,为了终身教育开始终身学习,保持对事物探求的热情,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方式

(一)统筹规划教师专业发展愿景,激发教师内在动力

基于辩证关系的视角,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由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组成,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内因是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教师专业发展根本且决定的因素。主观能动性是教师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渴望,是教师发展的内在因素。只有激发教师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促使教师不断成长发展。一是外部层面。国家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构建省—市—县—校四级实施体系,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体系,系统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要明确办学理念与特色,统筹谋划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校本化课程实施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引导教师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努力将学校的发展愿景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力量源泉,唤醒和激发教师的成长动力,并以学校课程规划为抓手,引导教师通过积极的实践探索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二是教师自身。职业是幸福的来源,教师要对自身的职业有认同感,教师工作虽然平凡,但却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一种体现。教师要对职业生涯有很好的规划,知道自己要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如何发展。教师要准确把握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明确自身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学习与实践。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智能教育应用探索,完善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智能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智能教学实施能力,提升自身的智能教育素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

(二)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特质,积累教师实践智慧

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智慧在人机协同的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呈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传统教学中,教学智慧是教师准确把握教育规律与机遇、领悟教学真谛,采取恰当措施,敏捷而高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智能教育时代,教学技术已经被广泛纳入教师智慧的框架中,实现了教师智慧的重构,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推进智能教育发展。一是教学智慧。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教育系统和学习分析技术做好课前准备,详细分析学情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教学方案和个性化学习计划,为学生推送精准的学习材料。基于课堂练习、问题回答及学生状态等相关数据的分析,教师能够感受和判断出教育教学的实际,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对教育教学大数据的分析与解释,精准地发现实际问题,并基于数据开展教学反思,积累教学智慧。二是育人智慧。智能教育时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多元化,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教学相长。要把立德树人当作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善于发现日常教学中的育人规律,将其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人机协同的课堂,亦师亦友的关系越来越明显,要与学生互相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要懂学生,尊重学生,将对教育的热爱和责任转化成教育的力量,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力量,让教育在不知不觉中顺其自然地产生。

(三)开展持续的研培活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研部门要积极开展推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持续性研培活动,创新研培方式,拓展发展空间,承担起促进教师从对智能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到人机协同课堂的实践和创新的专业发展任务,推进教师在学习理解中成长,在实践创新中发展。学校要积极开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校本教研,用数据说话,让校本教研有据可依。一是研究活动。教研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引领教师开展智能教育及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加快教师适应智能教育的步伐。分层次建立研究团队,关注研究过程和研究提升。充分了解教师在智能教育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对教学实践问题进行系列研究。关注教师对持续参与研究活动是否有兴趣及具体的收获,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二是培训活动。智能教育时代,要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积极开展基于学习分析的教师培训,通过教师情况及个性化需求分析,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有个人特色的培训和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培训的优势,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培训过程中要关注培训专题是否适合、是否是教师所需、具体收获如何、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等,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精准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校本教研。要开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校本教研,进一步优化和重构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分析和解释教育大数据,为校本教研活动提供数据支撑。引导教师打破常规的学科局限和学科边界,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整合意识和多学科合作能力。教师要积极进行基于数据驱动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改变以往仅停留在经验反思中的校本教研,不断加深对学习研究的理解,更科学规范地开展教学研究。

三、结束语

智能教育专业范文2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改革

一、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与发展

人工智能(ArtificalIntelligence,AI)就是让机器像人一样的智能、会思考,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在实践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更适合理解为一个产业,泛指生产更加智能的软件和硬件,人工智能实现的方法就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三个阶段,基础阶段是计算智能,计算机开始能够帮助人类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这是认知和感知的基础,例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另外一个阶段是感知智能阶段,计算机可以感知外界,能看懂听懂,做出相应的判断,采取一些行动,帮助人类完成基本的听、看工作,如头像识别技术、语音转换技术。还有一个阶段就是认知智能,计算机可以像人一样的思考,主动采取行动,实现全面辅助和代替人类的工作,如自动驾驶的汽车,自主行动的机器人。

二、人工智能时代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极大的成果,任何体现重复性、有大量数据积淀的事情,都可以取代甚至超越人类,在教育行业也是一样。原有的教学思维过于顽固,不能够及时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排斥人工智能。对教学领域中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了解不够,对其产生的效果不清楚,相应的在教学过程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不够,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如何尽快改变思维,充分的利用人工智能,转变教学实施形式,把教学和人工智能融合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最大的挑战。

三、人工智能时代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策略

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帮助教学的开展,教师可以使用深度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技术增强教师、学生的现实感,大大提高教学中的情境性和实操性。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可以在人工智能技术平台上来进行改革,融入机器思维,养成更加融合时代的教学理念。

(一)形成新的教师观念,掌握新的技术手段

人工智能在逐渐的代替人类机械性的劳动,智能识别、智能判卷、自动翻译等会代替教师完成大部分工作。教师应该把创造技能和养成情感沟通能力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通过人工智能教育的技术手段,不断融入到人工智能技术中去,善于利用人工智能成为教学的媒介,借此延伸出更多元的教学形态。以计算机思维来同化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够使学生有创造性。而交流的变革也尤为重要,未来的交流不光是人与人的交流,还有人机之间的交流。人机融合,人机合作,才能最大化发挥人与人工智能各自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也是教师在养成学生良好品格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二)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构建自适应学习系统

因为区域教育水平及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职业院校学生的个人差异化较大,入学基础不一,相同课程内容掌握能力也各不相同。再加之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自控能力较差,学习受学习情绪左右严重,利用大数据分析构建自适应的学习系统,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能有效的弥补学生不足,提高学生信心,达成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教师可以精确的把握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教学。不同基础的学生依据自适应系统所推荐的符合自己能力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按照规划的学习路径逐步提高。在人工智能的干预下,这样的教学与学习更加精准,更加科学有效。

(三)人工智能融入课程,开拓新的教学模式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目标以实际的岗位就业需求为导向,充分结合计算机自身的优势和人工智能行业所需要的工作技能。在课程中尝试以云计算、数据挖掘、深度学习技术等技术为基础,添加新的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模式。并在课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设置难度,对于那些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学生对其专业素养进一步强化。单一的以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或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逐步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要把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引入到教学模式中,将新的理念和方法付诸实践。

四、结语

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要求。在时代的背景下,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也需要在现实中与时俱进,不断的进行创新与变革。在搭建人工智能教学平台的基础上,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开展分类教学改革,依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课程上不断融入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更新教学内容,确立新的教学标准,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找到人工智能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的契合点,从而培养紧跟时代步伐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为人工智能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修南.论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19(08).

智能教育专业范文3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汽车专业;教学应用

0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指以人类智能相关理论的研究为依据,进行相关理论的模拟、延伸和扩张的一种技术,人工智能也称机器智能。人工智能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跨越了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心理学、感知学等学科,从而形成一个综合性学科。当前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为了让计算机具备人类的智能,拥有自主计算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同时能够柔性地、智能的完成一些危险、复杂的任务。在汽车专业中,专业内容涉及到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以及智能机器人等相关研究领域,因此导入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必要性。

1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实现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

汽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展开实践教学活动。针对于当前职业教育活动中汽车专业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相互隔离的情况,要求能够导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实训操作平台,在实训中总结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而导入人工智能技术,正好能够为学生创设信息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系统平台,给学生提供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这一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平台,导入发动机模型,展开工作原理概述。同时为每一个学生配备教育机器人,由教育机器人指导学生展开发动机运行原理的精细化的实践练习活动。

1.2人工智能技术有利于帮助汽车专业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汽车专业教学面临着理论知识复杂、实践活动操作难度大等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对于汽车专业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的探索性不高。导入智能导师技术,可以基于学生的汽车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的智能化分析,由此制定起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如,对于实践操作能力较强,但是理论知识学习动力不强的学生,导入智能导师技术,由智能导师将理论知识逐一分解到实践实训活动中,让学生在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养护中,把握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各个零部件的性能作用。可以说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汽车专业教学中树立起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展开高质量的学习活动。

1.3人工智能技术有利于培养汽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育市场化发展背景下,汽车专业学生要求能够拥有创新探索性意识和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支持下,汽车专业学生难以形成自主性,在教学中仅仅是僵化的跟着课堂内容走,无法导入自己的自主意识,展开理论深究和实践探索。而当前导入人工智能技术,则有助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支持学生汽车专业学生教学活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打造个性化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展开对汽车的各种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的学习,由此不断地挖掘出更加精进的理论知识,展开对汽车各个零部件理论的统筹应用。在一对一的教学中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2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1智能导师系统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智能导师系统是人工智能技术下所形成的一种智能化信息化的教学资源。通过领域模型、导师模型和学习者模式,搭建起一个计算机教学平台。领域模式中完成对汽车专业各种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利用层次结构、语义网络等规则来重新塑造纸质版的汽车专业教材内容。如,在汽车专业教学中,有汽车故障维修课程、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课程。这些专业课程内容都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容易将这几个课程独立开教学。在智能导师系统中,其能够对汽车专业的所有知识体系进行重新的塑造规划。然后根据导师模型展开对学习者的学习水平的测评分析,从而制定出适合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和教学策略。而学习者模型则是对于学生认知风格、能力水平的情况收集和处理的模块。可以说,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下所搭建的智能导师系统,实现了对汽车专业教学活动的信息化发展。

2.2自动化测评系统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如果说智能导师系统是人工智能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那么在汽车专业教学中,还需要导入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如此才能够确保学生所展开的汽车专业学习的高效性和高质量。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一般是采用单一化的人工评价体系,其可能存在评价主观性等问题。而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能够搭建起自动化测评系统,这是一种高效、客观的测评系统,能够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反馈和监督,并且形成各种形式的测评数据结果,极大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为教学计划制定提供真实可靠的支持。当前自动化测评技术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是基于ICT技能所实现的,ICT技能下搭建起信息模型获取的平台,展开知识推理和综合评价,动态跟踪学生在智能导师系统中的各种学习轨迹,并且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展开评价反馈。如,汽车专业学生会根据自己职业规划和兴趣,对汽车装配、汽车机电维修和汽车涂装等模块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学习的重点,此时自动测评系统就可以跟踪该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计划,然后展开课前预习测评、课堂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测评以及课后的练习巩固策略。在课后练习的测评中,人工智能技术中的自动批改作业功能得到广泛应用。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的进步发展下,汽车专业教学中的课后作业不仅仅涉及到各种语言表达,还涉及到多种读图、绘图等知识。当前正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这一自动批改作业的功能,将汽车故障维修专业的课后练习题目拍照上传到系统中,可以显示出该题目的解题思路,以及对于学生的解题情况展开评分,将评分结果纳入到学生的学习测评系统中。

2.3个性化的教育机器人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机器人具有多学科性质,其能够为汽车专业学习活动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汽车专业的相关知识。一方面学生可以基于教育机器人展开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汽车发动机等设计开发中涉及到多种复杂的原理,需要学生拥有抽象思维能力,对于理论知识进行分解应用。而教育机器人正是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素质能力、思维能力。另外在教育机器人的帮助下,每一个学生不论是汽车专业的理论知识还是汽车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都能够在一个一对一的教学指导环境下展开。教育机器人会根据学生在汽车专业学习中的测评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实践实训机会。

3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趋势

3.1提升汽车专业教师队伍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发挥着类似传统教师的教学角色,但是事实上在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是不可能取代教师存在的。一方面是在汽车专业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要基于教师的信息技术理念和信息技术专业能力才能够展开。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还不成熟,缺少足够的柔性化无法应对汽车专业教学中所面临着复杂的多样的发展特点。对此当前要想切实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应,其必须能够提升汽车专业教师队伍的教育素质能力、信息水平等。如,教师拥有人工智能技术专业知识,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导入人工智能技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汽车专业知识学习兴趣,支持学生展开汽车专业知识的探索创新思考和应用。

3.2建设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基础设施

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全社会各行业中得到融合应用发展,但是基于当前社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水平,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特殊性等可以发现,汽车专业教学活动中导入人工智能技术是需要进行相关系统平台的开发、建设和维护的。对此要求职业院校能够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专业中的应用重要性,为汽车专业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开发出汽车专业智能导师系统、实现自动化测评系统的个性化发展。

4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各个教育环节都展开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探索实践。由此掀起教育改革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在汽车专业教学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当务之急就是要求能够改变汽车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能力,确保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在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参考文献:

[1]侯志华.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7):69-70.

[2]卫江,王胜.模块化任务型教学在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11:236-237.

[3]周定武.VR技术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63):109-110.

[4]史群安.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5,36:148.

智能教育专业范文4

关键词: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中国制造业将继续发展,促进智能升级。然而,随之带来的是新技术和制造模式的变革、新的职业岗位出现和职业岗位内涵的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要求具备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术、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现状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不断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本由技能型人才操作的设备,随着智能制造设备集成化程度的提高,技能型人才可能无法承担相关工作,因此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1.1人才培养方向与实际脱节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的制造业,不仅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还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物质保障,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业的发展,生产企业岗位设置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制造2025”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企业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增多,对传统一线操作工的需求量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的操作、编程、维护和调试等方面的人才。企业需要在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创新人才。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已经与市场脱节,远远不能满足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

1.2课程设计不科学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内容的改革沿袭了本科院校相应专业的课程内容,以高校本科教育的体系进行课程设置,导致高职机电专业人才与企业的需要不相适应。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涉及“机械”与“电子”两大专业领域,学生仅仅依靠校内时间要想系统掌握这两大专业领域的知识不太现实。教学课程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化,造成了“机”不精、“电”不专的尴尬局面,知识结构与企业岗位需求不能紧密契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无法有效对接,也严重失去了机电一体化的专业特色,达不到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随着智能制造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智能社会的发展和企业人才的发展不相适应,从而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企业需求,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以适应制造技术和技术人才的新需求。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高职院校需不断加强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培养。然而,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存在着瓶颈和不足,通过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培养,可以有效地解决智能制造浪潮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3复合型人才教学团队缺失

高职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基础理论,还需要实践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和制造业领域科研能力强。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有效联系,以及生产和教育深度融合,力求培养人格健全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具有优秀的专业核心能力,勇于创新实践。但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负担严重,教学质量不高以及教师缺乏该课程的实际生产经验。

1.4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

同时,企业对合作教育缺乏认识,学校缺乏有效措施,校企之间还是浅层次合作、深度融合的低效循环,因此,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仍然难以实现,职业教育难以广泛、长期地实施,校企共建的“订单班”也因企业用工计划的变化和内部结构的调整而无法快速发展。目前,信息技术迫切需要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与创新,实现与产业链共生的专业体系,需要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与创新。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1优化人员培训规范

在制定人才培养规范之前,需要对机电一体化行业以及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企业人才岗位变动的背景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智能制造的学习。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工作的专业能力,进而根据岗位及其专业能力分析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定位调整和人才培养规范的优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市场对需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新型智能机电设备和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维护、离线编程和智能生产线以及智能传感器网络操作急需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具有专业知识的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员需顺应当前企业改造和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确定主要岗位的人才培养,如智能电气设备调整、智能生产线运行维护、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和电力自动化系统维修的操作、传感器网络上的智能操作等工作。根据专业的工作过程,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培训目标、知识、能力和质量目标。

2.2构建“三级递进、平台+模块”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岗位能力分析确定专业课程,按照内容类型,以及“平台”和“发布模块”进行教育课程的构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工作项目和任务,应充分考虑人工智能下的能力职位背景需求,包括专业课程前后的衔接和循序渐进,力求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规律职业成长模式。同时,人工智能新技术,“1+X”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竞赛要求纳入课程,根据学分制实施方案的要求灵活组合各课程模块,逐步巩固基本业务能力,提高核心业务能力,拓展业务方向能力,构建“三阶段递进”课程体系。

2.3培养专业的教学团队

第一,培养专业带头人,确定培训对象和专业领导者的要求以及既定的成长规划路线;第二,提高骨干教师质量。一方面,通过参与合作企业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另一方面,组织培训对象参加国家级培训和海外培训,有计划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学方法;第三,领导重大建设课程资源开发,提高水平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参加有关课程改革或与合作企业一起外出考察学习;第四,主持制订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主体核心课程,指导本专业青年教师承担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教师主持核心课程建设或特色教材的开发等。对于专业骨干教师而言,应注重培训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雇佣合作公司员工或其他大学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组织骨干教师到生产企业参观学习,并到有关院校学习;第五,组织教师到企业实习,提高团队教学质量或实践能力。对于基础教学团队,需要专业教师每年在合作企业参与实习一个月以上;第六,新教师必须在实践智能制造专业实训室或者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工作半年以上;第七,鼓励教师参与技能鉴定培训以及加大教育力度竞赛指导奖,提高竞赛水平,要求一切专业的大学教师必须参与市场研究、核心课程建设与高职院校教科书开发。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教学方面,两名行业一线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教学或培训指导,开展技术交流与在职教师一起进行技能培训,并在高校在职实习与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校企合作。

2.4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协同育人教学体系

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深度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就能了解企业的需求,教学内容涉及企业项目、企业产品、特殊工艺等,让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所需做到无缝对接。同时,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上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制度挂钩,企业要将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校,建立健全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评价制度。

3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协同培养对策

通过制造业专业教师在过去几年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中发现,资源整合和政策激励的效果显著,“互联网+”智能制造与教育整合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已建成并且完成了智能制造实验室建造。教学资源措施已经共享和实施,对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进行了分析,转化为具体的教学项目,使智能化制造业专业教师可以参加不同层次的项目。实施过程落实学科带头人的思想,“项目走进课堂”,全面推进教师要“双师型”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的有效性。

3.1校企共建

打造“互联网+”智能制造与制造教学整合与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参加互联网中国制造试点项目教与学的整合与推广。同时,与本地汽车制造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公司将共同建设一个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打造“互联网+”智能制造、教育、集成、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和“智能制造”“实习工厂”,提供行业联合培训模式人才培养研究一体化。从方案规划到现场改造、设备安装调试、技术培训及验收,依托国际领先的智能制造技术和产品,采用企业标准流程,设计全过程,设备的生产、调试、运行和施工智能制造厂完全复制与建设,打造综合实践平台教学、科研创新和服务,以及提供一流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给老师和学生。

3.2校企联合资源整合

由政府牵头,打造一系列智能制造实验实训平台,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建智能制造专业实验室,先后建立了智能工业机器人等制造实验室综合培训平台、工厂数据采集与管理监控培训系统、先进制造和综合培训平台、数控实践基地等,引进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与智能化生产管理技术融入实践教学形式的真实工程项目,需要与企业紧密相连,并实现了教学和教学中的尖端技术制造业同步运作。基于关于行业内企业工程师的服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正在形成展开,教学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典型项目为载体,采取“一个课程,两位老师”,线上线下开发整合教学资源,提供教育基于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产品以及其他技术,改变学习方式、教学和专业管理,从而促进教育发展。

3.3校企深度合作

派遣智能制造专业教师向先进企业学习尖端技术,鼓励专业教师去大学继续专业知识的学习,组织专业教师寒假和暑假到企业实习,或去企业担任访问工程师,在职工作并参与生产实践以及企业的项目开发过程。同时,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应被选为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和技能培训。在高校开展培训活动,实现相互学习,学院和企业教师的利益和共享,促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3.4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双边政策激励

促进职业教育的智能制造教师进行全面转型。首先,学院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评估所有教学教师,鼓励现有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活动考试,奖励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并增加新的科研成果激励智能制造等学科。其次是企业与大学合作组织智能制造全方位教学竞赛,数字制造和其他方面鼓励教师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创作智慧作品,不断提高应用技术水平智能制造,大学与企业共同组织智慧创新作品评选,并颁发优秀作品。

结语

智能教育专业范文5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2020》指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才供给不足,人才培养不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在该背景下,企业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等专业展开人员招聘,然而,非汽车专业的人才因其在工作流程、工作语言、思维模式等“行业基因”方面的不同,难以融入汽车企业,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真正需要的是“汽车+IT+通信”的跨界人才。为培养真正符合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实际需求的智能网联汽车人才,《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新增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但目前该专业尚无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亦未形成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

2国内外研究现状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专业,目前关于该专业的研究还比较少,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为关键词进行知网检索,检索出相关学术期刊67篇,学位论文6篇。其中,王猷[1]结合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特点,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特点进行相关了分析;王仁群[2]通过行业岗位设置,分析产业对高职院校人才需求和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王辉[3]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岗位工作职责和课程体系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专业教学标准设计;丁伟[4]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网联汽车模块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装备装调平台的教学模式;旷庆祥[5]提出一种整合教学法,旨在提高提高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群的教学质量;王莎[6]对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了研究,张宇峰[7]提出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的相关建议;焦连岷[8]阐述了专业的专业内涵、核心技术、工作岗位及技能要求情况。当前关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建设的必要性、产业人才需求状况及本专业的人才能力需求方面,论证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的必要性与产业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但鲜有人考虑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才的“跨界”特性,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岗位特性及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3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笔者先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了解相关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职责和任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分析汇总提炼工作任务和对应的具体要求,按照职业教育跨界融合的思路,结合1+X耦合互嵌的逻辑,基于“宽基础、重能力、活模块”的原则,调整优化学历教育的基础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能力模块,重构课堂生态系统和教学内容体系,针对考核要求创设“1+X”强化模块,形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9-10]。

3.1多方调研,以企业真实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教学标准要达到改善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人才供求关系,促进人才培养提质降本,促进“X”证书全面推广,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目标,必须切合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获得行业内代表性企业的认可,才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需要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①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在线会议访谈的方式对智能汽车传感器、智能汽车控制器、智能网联汽车整车等代表性企业的就业岗位、岗位重要程度、岗位稀缺程度、技能要求、技能重要程度进行汇总和统计。②基于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相关岗位重要程度、稀缺程度、技能要求、技能重要程度的统计分析结果,结合服务高端岗位、能力向下覆盖的原则,选择出本专业目标岗位与核心技能点,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

3.2从“岗课赛证”融通入手,“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以证书培训考核为抓手,坚持“多课程少课时”的原则,梳理原有汽车专业课程,对专业核心课进行大幅度升级,对原有课程和新增课程进行“混编”,对基础课程进行强化,结合证书培训考核对基础通用能力的要求,强化计算机、车联网、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课,对相关公共基础课进行升级,强化数学能力,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4专业定位及能力分析

4.1主要职业面向及主要岗位

通过调研,总结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主要是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系统(部件)制造、营运、服务等行业的研发设计辅助人员、生产制造人员、营运服务人员等职业群,培养从事智能网联汽车及系统(部件)样品装配、调试、标定、试验,成品装配、调试、标定、测试、质量检验及相关工艺管理,车辆营运、检测、维修、改装、鉴定评估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2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及主要专业能力、知识、素质

通过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结合本专业对应职业技能标准的主要工作任务、知识点、技能点、职业素质要求,获得大量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相关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及专业能力,然后对调研结果进行梳理、分析,最终开展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对前期调研获得的本专业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及专业能力进行总结、归类与提炼,得出本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及主要专业能力。

5课程设置

从本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及主要专业能力出发,将各岗位对应能力点与课程先进行一一对应,然后从教育规律出发,根据各课程知识的递进关系及”能力为纲,层级跃升,服务高端岗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策略,确定专业基础课程应围绕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智能网联汽车概述、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技术等课程进行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围绕智能传感器技术、计算平台技术、底盘线控技术、智能座舱技术、车路协同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汽车电气及电控系统检修等课程进行设置,专业拓展课程围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交通、导航定位、Python程序设计、汽车智能改装技术等课程进行设置,课程体系体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汽车+IT+通信”的多学科融合特性。

6结语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飞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无法满足行业实际需求的问题越来越凸显,高效、高质地培养具备“跨界”能力的“新汽车人才”已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急需与高校的迫切任务,开发符合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跨界特征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满足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跨界”人才的需要,将产业前沿技能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中,将有助于提高人才与产业的契合度,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优化企业用工满意度,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猷,徐青.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20):229-231.

[2]王仁群,单耀辉,李海霞.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J].时代汽车,2021(19):57-58.

智能教育专业范文6

关键词:茶文化;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素质教育

茶文化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倡导利用双导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希望改善传统实践与理论教育比例不均衡状态。借助茶艺课程推动茶文化融入于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既能助推教学改革又能解决现阶段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中存在的多元化问题。由于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因此学校需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合理化利用,才能真正借助多元茶文化拓展教育结构与教育模式,提升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影响力。

1核心内涵

1.1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德国,流传到我国后,充分融合了传统优秀文化,与茶文化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体系。茶文化背景下剖析现代学徒制,发现其与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现代学徒制倡导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期望校企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实训与实习比例,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助力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提升。茶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与精髓,借助其推动现代学徒制创新与优化,可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体系与应用方针,从而推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学徒制流传到我国的时间相对较晚,借助茶文化助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可真正基于我国国情实现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多元化完善与改革。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方面息息相关,而茶文化的融入,既有利于餐饮智能专业教学的系统性优化,又能助力学校基于茶艺课程发展需求,创建具有院校特色的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并有效发挥现代学徒制的作用与价值。

1.2餐饮智能管理专业

茶文化背景下,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是传统餐饮管理专业的升级,餐饮行业可利用系统化软件提升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但与常规的管理专业有所区别,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属于技术类专业,强调实用性,其中蕴含多元化实训课程。学校会借助校企合作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与职业核心素养。休闲餐厅服务、烹饪工艺、食品营养与配餐、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茶艺课程等都属于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学习的内容。我国属于人口大国,餐饮行业的发展前景较好,但由于用工成本不断增加,餐饮行业利润被逐渐压缩,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既能帮助餐饮行业减少人力成本,又能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近些年来出现的无人点餐、无人收银等服务都能节约人力成本,也能借助智能化管理设备,健全传统餐饮行业管理体系与管理架构。加强对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探究与分析,发现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也能推动学生在实训与实习中进一步探究传统茶文化的优势和特征,有利于学生加强对茶文化的重视和关注,也能在学生提升文化自信时助力其积极为餐饮行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并使其成为优秀传统茶文化的发扬者与传承者。

2茶文化背景下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融入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趋势

2.1构建真实实训实习场景

茶文化背景下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对院校提出更高要求,院校需积极革新教学软件与硬件,构建真实化实训与实习场景,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诉求,助力学生在茶文化学习时感受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价值和作用,以此提升职业核心素养,确保其在企业师傅带领下提升就业能力与实践能力。茶文化背景下,构建的多元化实训与实习场景既包含传统茶文化元素,又包含多元化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提升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与实践能力。企业现代学徒制以企业为主体,这与传统的产教融合有所区别,因此企业也需加强对茶文化的重视和关注,积极提升企业师傅的茶文化素养,才能助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系统性革新与优化。企业可借助宏观调控,引导学生在了解茶文化时感受多元化场景中的企业文化,以此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餐饮行业模式,确保校企深入合作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发展,并构建贴近时代语境的茶文化传承形式。

2.2助推培训评价系统革新

茶文化背景下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培训内容与评价系统会系统性革新,学校会在多元化评价中借助茶文化影响完善评价形式。受多元茶文化影响,现代学徒制在应用时应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与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关注,通过茶文化对新时代学生进行多元化培训,既能完成传统人才培养目标又能提升评价的多元化。传统校企合作中部分学生沦为廉价劳动力、为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针对性改革,学校会利用校企合作契机构建严格的学徒培训标准,避免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相应问题。与此同时,政府也应积极与餐饮行业进行有机合作,既要构建符合院校发展的学徒培训体系,又要在合作过程中利用多元化茶文化,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以期完善人才培养架构与培养格局,确保形成教育合力,助推大学生提升茶文化素养,为餐饮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3茶文化背景下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融入现代学徒制的有效策略

3.1拓展茶文化应用意识,强化多元制度建设

茶文化背景下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融入现代学徒制时,应强化对传统茶文化的重视和关注,拓展茶文化应用意识,健全制度格局,以此推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设立时间较晚,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强化对茶文化的应用,有利于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学形式,而现代学徒制的应用,有利于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也能提前拓展实训与实习比例,助力人才提升职业核心素养,真正为餐饮行业发展和优化贡献多元人才。教师需引导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茶文化元素的认知和了解,如茶礼仪、茶文化、茶道德、茶思想等多元化内容,从而丰富专业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人才。本校的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本身包含茶艺课程,这也为多元化茶文化的融入奠定良好基础,更有利于现代学徒制发挥其育人价值及作用。借助茶艺专业展开多元化茶艺表演,能丰富大学生的实践生活,又能在学习之余帮助大学生放松身心,推动其对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方向的全方位了解。现代学徒制的推动下教育者可以担任企业师父。共同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格局。加强对茶文化的重视和关注,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育展开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渗透茶文化内容,有利于学生感受与茶文化息息相关的工匠精神,也能引导学生在挖掘传统茶文化历史时了解传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利用茶文化提升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学趣味性,借助茶艺课程推动现代学徒制与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可真正实现教育的新生与发展。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虽然现代学徒制具有一定历史基础,但在我国应用时间较短,而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又属于新兴专业,因此二者融合时应加强顶层设计。所谓加强顶层设计是指院校应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指导下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互动,切实了解餐饮业的人才需求,以此确保专业教学中有效融入现代学徒制。与此同时,院校也应积极提升与政府的沟通频率,为政府提供多元化动态数据,以确保相关教育政策与教育方针的不断优化和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学形式。校企合作过程中应共同建设多元化制度,既要提升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话语权,也要为企业师傅提供多元化物质与精神激励,以此助力其与教师共同合作,强化对学生的系统性培养,以确保利用现代学徒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学生为餐饮行业智能化发展贡献力量。

3.2完善茶文化渗透体系,强化教师职业培训

应用现代学徒制进行教学时,应确保茶文化的全方位渗透,才能健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提升茶文化的应用价值和作用。我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国家,茶文化中包括制度文化、礼仪文化等。借助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学发展契机,剖析不同茶文化助力其融入现代学徒制中,可促进学生加强对传统茶文化的认知与了解,也能推动学生强化对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知识的全方位了解和认知。例如,学校可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发展时,进一步完善茶艺课程,并助力茶艺课程与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有机融合,以此为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奠定良好基础。专业教育与茶艺课程的进一步融合能强化对茶文化元素的有效渗透,又能推动茶文化与学科知识协调发展,积极培养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当然茶文化融入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时需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深入剖析,可适当借助企业意见,完善茶文化渗透形式与渗透理念,以此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力,确保学生毕业后及时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本身具备较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其中包含的茶艺课程也足以见证其覆盖范围之广,学校和企业可共同合作举办多元化茶艺赛事,引导学生在赛事中体验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从而以此推动餐饮行业智能化发展。院校在与餐饮相关行业合作时,也可加强与茶叶相关企业的合作,多元化合作能助力多主体加强有效互动和沟通,又能完善教育质量与育人模式,确保在现代学徒制的带领下提升教学水平,完善教学架构,推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强化教师职业培训中的教师不仅包含院校内部的教师,也包括企业中的师傅。现代学徒制属于一种教育模式与教育机制,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可借鉴企业中的多元化工具,引导学生在实训与实习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感受企业文化,以此实现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全方位提升。茶文化背景下学校聘请多元化企业师傅是期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际素养,但由于部分师傅技术精湛,但缺少教育能力,导致现代学徒制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中的应用并不理想。可借助教师职业培训契机,推动企业师傅与教师共同接受专业化培训,通过系统性培养提升企业师傅的教育能力,提升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以此共同为茶文化的渗透贡献多元力量。提升企业师傅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可有效提升企业在教育中的话语权,激发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其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为茶文化的融入与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3构建茶文化融入场景,强化校企深入合作

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中本身包涵茶艺课程,借助茶艺课程构建多元化茶文化融入场景,利用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翻转课堂、项目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引导企业师傅与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多元化项目,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学生可在企业中了解多元化茶文化,促进学生感受茶文化的无处不在,从而助力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并全方位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例如,院校内部可成立专业社团,相关茶艺社团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加强对茶艺课程与茶文化的深入了解,并借助多元化实践提升其服务素养与服务能力,确保学生提升服务意识。虽然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多元化发展能有效节省餐饮行业的人力资本,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促进学生感受自我价值与自我作用。学生可加强对信息技术能力与多元化互联网技术的有效了解,才能为餐饮业智能化发展提供多元化助力。茶文化背景下智能化的餐饮行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与智能化设备操作能力,要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指导,引导其加强对智能化设备的使用。不同消费者个性特点不同,因此引导学生借助茶文化关注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性格特点,也能助力餐饮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智能化服务,确保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消费。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应均衡校内理论教育与校外综合实践的课程比例,调整现有课程服务,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服务与管理思维,有助于学生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例如,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要增加科技化含量较高的课程,引导学生强化对智能软件的全方位了解和认知。与此同时,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发现智能化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智能化软件编写,以此真正推动餐饮行业的创新发展。利用多元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能为学生营造茶文化融入场景,借助多元化场景丰富教学手段,可提升教育的现代化。近些年来,政府积极助力各类院校构建智慧型校园,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对学校的教学软件及硬件提出多元化要求,学校应借此契机完善多元化设施设备,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教育空间和教育环境,才能推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创新发展。茶文化背景下,不同餐饮软件的操作模式不同,学习压力也相对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借助茶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缓解学习压力与就业压力。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可有效提升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引导其进一步提升茶文化素养与茶文化能力,推动学生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餐饮智能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态势,期望以此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价值与作用,助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多元化发展,并促进学生深入剖析餐饮行业中蕴含的多元化茶文化元素。

4结语

智能教育专业范文7

关键词:人工智能;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提升;教与学互动及评价

0引言

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t,AI)技术引起各行各业的极大关注,教育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对AI产生浓厚兴趣,相关研究不断涌现。彼得?戴曼迪斯曾经说过未来的人工智能将会提供给人类最好的教育。教育界一直追求着教育公平以及教育个性化,但是这似乎难以实现。如今教育公平因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得到了理论解决,教育个性化也是随着AI技术的进步得到了一种可行的解决途径。近些年有关学者围绕AI引入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研究,给本文研究提供了思路。周利〔1〕提出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对当前高校教育冲击,进一步分析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于高等教育中,阐述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政策建议。文献〔2-4〕认为高等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智慧教育的发展态势速度惊人,但与人工智能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相比,还相差甚远,需要不断地变革、创新。潘克明〔5〕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实现了高校的管理,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文献〔6-7〕提出人工智能优化高校教学,加强了高校教育的智能信息化建设并指出人工智能在高校教学中并不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未来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张可为〔8〕研究了利用认知智能技术有效提升教学系统和学习者之间的便捷交互,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教学系统得到传统教学中意想不到的学习成果。郑洁,康晓岚〔9〕提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下高校教学发生了改变,它不仅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与学生进行资源共享,还可以将学生在课堂的各种表现及时反馈给教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本文结合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工程专业教育中的应用探讨研究。

1AI+工业工程为专业教育提供了新机会

AI研究涉及机器人、言语识别、图像辨认、自然言语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其理论和技术日趋成熟,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通过对人的意识的模拟和思维过程的信息处理,机器可以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慧才能实现的复杂任务。工业工程(即)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专业。专业范围广、学科交叉性强,对学生学习和教师传授专业知识都是较大的挑战。专业知识有时间研究、动作分析、工厂布置、物流规划、生产排程、作业计划编制等。这些知识通常需要以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兼容并蕴涵了诸多其他相关领域学科的知识,包括机械、电气、石油化工、冶金、纺织服装等。目前,国内主要有两个学派,一个是偏重于科学管理,一般在管理学院设置此专业;另一个学派偏重于技术开发,一般是在机械学院设置此专业,这样一来导致背离了专业设置的初衷。传统的工业工程专业教育这些年一直在徘徊中前进,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深深感受到专业知识很难学习和传授。直到近两年我国公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新时代背景下,AI为工业工程专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机会。首先,AI重塑了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工业工程的应用性、专业技术、生产等多个方面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影响。在应用环节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实现工业需求挖掘、言语识别、图像辨认等;在专业技术环节中,通过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技术、形成高新技术从而达到效率的提高;在生产情景环节中,当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时,会发现其在网络生产、智能工厂、虚拟实验室等方面都发挥着一定程度的优越性,为师生展示生产过程服务过程的现场情景,如图1所示。其次,AI促使了传统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升级。传统工业工程专业教学由于前述专业知识的交叉性、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做到统一的规模化、标准化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在个性化、定制化课程教学和专业培养方面做的还不够,甚至可以说是不完善,并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进行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将会因为代价较大会遇到极大阻力。然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就快速地减少了这一阻力,将AI应用于专业教育中,促进了传统工业工程专业教育的质量提高。

2AI+工业工程模式的专业教育挑战

AI技术尽管发展迅速,但是其与传统高等教育结合,特别是与具体的专业教育结合还有一段很长且艰巨的路要走。从近几年的国内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来看,在AI应用的大背景下还存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尚未完善,懂人工智能技术的专业师资匮乏,学生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教务管理者面对改革存在抵触情绪等。具体表现为:(1)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不完善,导致人工智能融入缓慢。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具有实践性,需要在理论学习之后结合实验,让学生对课程的知识点都有一个透彻的理解;(2)懂人工智能的工业工程专业师资力量较为缺乏。AI技术运用于工业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离不开一批懂人工智能、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师资队伍,并能够很好地将AI技术运用到工业工程的教学中。(3)专业改革涉面宽广,阻碍了AI+工业工程专业教育的植入。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交叉型学科,涉及较多领域理论和实践知识,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培养目标的高校存在较大差异性,而且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等诸多范围。每个学校、每个学科在长期发展中均已经形成了固有模式,这样一来教育系统本身复杂性与AI技术的适配性出现了对抗性矛盾。(4)专业知识传授的隐忧。有人认为AI技术导入专业课教学,学生可能会降低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而产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也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和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与传授过程中对人工智能技术过度依赖,将会导致与起初的专业教育了质量提升目的相违背。

3AI+工业工程专业教育的改革举措

针对前述的机会与挑战,为适应新时代、新管理、新工科背景下AI+工业工程专业教育需求,高校要做到适时调整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具体的改革举措能够采取以下方式,如图3所示。(1)解放教师在备课、批改作业、评分等方面的重复性劳动,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和思考探索和创新内容。开发一整套符合新专业定位的工具、平台、服务、数据信息、案例研究和在线课程等一系列资源,为相关课程的设计和实践提供完整的处理方案以及全面的教学支持。通过面对面交流与互联网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利用互联网学习一些基础课程,进而增强专业基础的实力;一般的教学课程会采用案例实战教学,提供全程录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化的获得效益。(2)在AI+工业工程专业模式中重新构建课程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实验环境建设、基础编程、实践培训实验室建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应用指导等方面,识别学生学习情绪。让学生了解到世界上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到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在制造和服务范畴的相关应用情况,并掌握这一范畴最重要的技术原理。并在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帮助教师迅速确立对相关课程的全面了解,为课程的准备和顺利进行,研究和项目开发任务奠定了扎实的根基。(3)加强教辅管理,强化专业知识学习与应用的实战性和真实性相结合。课程内容需要围绕各种实际的企业项目进行,让高校教师连同学生一起走进企业的一线工作现场,真实感受现场的工作环境,这将会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增加学生对抽象概念和枯燥原则的理解的直观性。(4)“VR”提升教学效率,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对业内知名企业的教学、讨论、实习、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加强产政学研深入融合可以通过建立虚拟化工厂环境实验室,来进行工业工程的实践教学新模式。(5)运用当下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个性化教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有效阐述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更快地了解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实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题,这可以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深入。

4结论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与探索,通过将新技术引入到传统专业教育中,不断改善与提升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在总结与归纳现有文献基础上,结合十余年的专业教学实践,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导入工业工程专业教育中的机遇和挑战,给出AI+工业工程专业教育模式的新举措,为同类高校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和课程变革指引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利.人工智能与中国高校教育:冲击、应用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59):185-186+205.

〔2〕赵斌,黄天元.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与变革〔J〕.复旦教育论坛,2019,17(04):18-25.

〔3〕杨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07):92-93.

〔4〕董婷婷.智慧教育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学变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8(10):86-88.

〔5〕潘克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J〕.教育信息技术,2018(Z2):3-5.

〔6〕褚吉瑞,岳颖.论人工智能(AI)与高校教学管理的关系〔J〕.人才资源开发,2018(16):48-50.

〔7〕胡贵强.浅析人工智能驱动下的高校教学方式优化与变革〔J〕.文教资料,2018(07):178-179.

〔8〕张可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民办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8):217+219.

智能教育专业范文8

关键词: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发展基础;建设规划

当前在工业4.0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需要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方可应对国内外局势变化。在此转型下所引发的劳动就业更替,使得传统制造业下的一线操作工人已经无法满足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1]。随着社会对智能制造技术类专业呼声的高涨,教育部于2021年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正式将“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与“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两个专业合并更名为“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到2022年,教育部拟招生备案的3年制高职院校共有111所,其中有四所院校针对该专业同时拟开设2年制和3年制。目前在山西省内经过拟招生审批的院校一共有5所,分别是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和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定位及特色评析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作为山西省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是山西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整体构成。相比于传统制造业背景下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与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来说,该专业拥有更加鲜明的专业特色。

(一)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

在传统制造业中,以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其主要为企业提供能够熟练进行数控设备维修操作等一线岗位工作工人。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不再仅仅拘泥于培养高技能人才,而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所培养的人才在职业岗位上更具有发展性,能够适应岗位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能力输出。除了专业技能课程之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所授课程还要掌握信息化知识,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能够弥补企业对于高精尖人才的空缺。企业生产最重要的创新能力也成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方便了学生就业之后能够及时面对行业改革,紧跟科技变化,创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区别于传统制造专业的特色之一。

(二)专业内涵网络化、智能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的主要特征,该专业内涵也从设备自动化、数控化向网络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变[2]。专业内涵的转变促使学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智能制造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在以往传统制造企业所要求的单一熟练操作技能课程的基础上融合了3D打印、物联网、大数据以及系统集成化等新兴技术课程。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技能以及信息化技术完成企业分配的各项任务。在传统单一重复工作被机器人取代之后,掌握复合型的智能信息技术的人才更能够运用自己的优势,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三)职业技术能力综合化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不再只培养学生对于单个机器重复的应用操作与维修能力,而更集中于脑力劳动,注重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对整个操作流程的宏观把握能力以及故障评估能力。在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整个生产线以及生产系统的“多工种”的综合能力以及系统性综合应用能力[3]。因此,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对企业机器生产现象以及范围了解更为宏观,对有关机器设备的知识、措施、方略了解掌握更加全面,就业领域相对传统制造专业也更加宽泛。

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的现实条件

山西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在装备制造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其特别的优势。在“十四五”规划中针对装备制造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为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的建设提供了方向。同时,智能制造行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行业协同育人有效地缩小了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时间差距。山西省智能制造企业的与日俱增为高职院校实现强强联合提供了保障。“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成为山西省建设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行业的有力支撑。

(一)专业建设的新政策

“十四五”时期,山西省第一个提出“新装备规划”,提出产业转型与结构优化,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4],并指出,新装备若想在国内和国际上拥有竞争优势则必然依赖于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山西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副处长也表示,山西省在转型过程中应该把装备制造业放在突出地位。在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计划中,明确提出山西省的产业定位是“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山西省通过发展未来新兴产业,正逐步向高端装备制造强省迈进,这一系列规划政策的颁布,成为高职院校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的有力支撑。

(二)行业协同的新突破

装备制造业是山西省继煤炭、冶金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拥有着长远的发展基础[4]。智能制造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协同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共同发展,在数字信息化方面,学校教师能够与智能制造行业相互协同来达到育人的目的。行业协同育人保证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校培养人才能够符合快速发展的智能制造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成为培养复合型智能制造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校企联合的新机遇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由566家增至944家。在《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及优秀场景名单》中,山西省有4家企业入围。装备制造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深度合作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向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智能制造企业数量的增加使高职院校能够多方合作,增加了高职院校与强有力的企业合作的机会,真正实现强强联合,同时丰富学生的工作视野,通过接触不同企业的“教练”,对学生进行岗位定制,真正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

(四)专业发展的稳基础

山西省开设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的5所院校均具有雄厚的发展基础。其中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与山西工程职业学院都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与山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省示范高职院校。在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多次通过参加技能竞赛的方式提升了该专业师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5]。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将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列为国家级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通过筹建智能制造系实现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以及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整合,使教学资源得以共享,就业信息互通联合。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服务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对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需求,引领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晋中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其他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同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了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标准。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在山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中隶属于机电工程系,该系是学校最早开设的系部之一,其探索出的“康镁模式”成为教育部“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

三、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建设思考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适应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需求,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有别于“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与“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特定的课程体系,通过更加完善系统的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训课程建设以及实施保障制度等内容,培养具有全球观念、国际化视野、人文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6]。增强智能制造技术类教育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智能制造技术类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立足山西,培养复合型人才

“十四五”规划中指出,智能制造水平要有力支撑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大循环中取得竞争优势,智能制造成熟度3级以上企业占比20%。因此,为了向企业有力输出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人才,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为导向,培养适应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满足装备制造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符合山西省时代企业发展特征,注重学校所学基础知识与山西省企业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同时学校的理论实践课程要完善,通过校企深度合作确保理论落到实际;人才培养方向也要紧跟企业实际用人需求,不能一成不变,一以贯之。要立足山西,使培养的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人才能够同时兼具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等特征。

(二)弘扬“工匠精神”,锤炼学生匠人匠心

工匠作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离不开工匠精神。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只有拥有工匠精神才能够爱岗敬业进而报效国家。然而长久以来,国内高职院校在教书育人方面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以及技能培养的倾向,忽略了职业精神与职业观念等思想政治方面教育。山西省内高职院校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重赛事教学轻日常教学、重技能培育轻职业精神的现象。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体系,重视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精神。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要将工匠精神纳入其中,尤其是对培育工匠精神具有直接影响作用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课程教学建设。高职院校教师自身要认同工匠精神并积极弘扬、践行工匠力量,努力成为拥有工匠精神的工匠典范。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工匠精神的价值观,磨炼学生匠人匠心,帮助学生更好地传承并弘扬工匠精神,从而实现技能人才,人尽其才。

(三)建设国际化标准,推动专业标准构建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大类,推动职业教育向国际化迈进,培养职业教育人才拥有国际化视野,是职业教育支撑国家企业走出去的关键。面对支撑国家工业发展的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应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能够在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同时,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7]山西省正值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山西制造向山西智造迈进的过程中,要重点规划智能制造技术类人才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完善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国际化标准引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通过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教学标准系统,从而实现智能制造装备技术能够与国际接轨。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