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财务风险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智能财务风险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智能财务风险管理

智能财务风险管理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融资担保公司、小微金融交易平台、小额贷款公司等非传统金融机构异常活跃,众筹、P2P等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与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关风险向银行体系渗透趋势明显,如金融贷款风险、操作风险等。基于此,为了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深入反省现有风险管理机制,强化内部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改革,就成为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InternetFinance,ITFIN)主要指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协同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功能有机结合实现资金支付、资金融通、信息中介、投资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其包括平台金融、碎片金融、信息金融等多种新型金融模式,涵盖了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产品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及金融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内容。

二、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

(一)操作风险。以往受益于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大环境,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历了井喷式增长。而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以来,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受P2P、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冲击明显。再加上农村商业银行在技术、队伍、管理等内涵式发展方面不到位,导致骗贷、伪造票据、侵吞挪用客户资金、私自销售等操作风险频出。

(二)结构调整风险。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多数产业处于“高产能、高成本”运行状态,在产能过剩行业集中、产能减压任务较重的农村地区,部分存量贷款无法在短时间内收回。再加上农村地区房产等不动产投资、销售趋势较缓,房产开发贷款不良率上升明显,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在调整期间,农村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较为突出的财务风险。

(三)贷款风险。在金融贷款受到严格管控的背景下,信贷以外其他类互联网融资急速增长,但部分资金实质上仍然来源于银行体系。但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贷款还款来源较单一,财政风险与财务风险相互交织,一旦出现融资受阻,就会给农村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偿付压力。

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一)合理利用大数据。在信息技术、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进程中,大数据思维对社会各领域均造成了一定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业务流程、风险管控技术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等新兴经济体,农村商业银行应在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基础上,根据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财务风险的传染性、破坏性、突发性及隐蔽性,立足智能客服、数据运营、交易安全、风险管理等领域,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突破财务风险管理体制、科技力量、经营规模等方面约束。首先,建立大数据风险管控平台。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将行业内部、外部各渠道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资源集成整合,引入涵盖当地职能部门、类似银行同业及互联网大数据公司等风险信息及行业内部、外部各渠道风险事件,建设大数据平台。依托大数据平台,将散布在银行各处金融业务信息、渠道触点信息全面汇聚,彻底搭配部门层级间财务风险管理界限。其次,完善大数据风险管控模型。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依托基于共享的风险信息,综合运用聚类、分类等大数据挖掘算法,在线进行模型挖掘、灵活配置、数据分析,了解风险模型及特征。同时依据风险规则,通过名单检测+智能模型的方式,实现风险的精准识别。在风险精准识别的基础上,由业务专家提炼完善风险管控模型,并转化为统一的财务风险控制规则。最后,加强大数据财务风险预警及监控。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将以往以事后监控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化为事前、事中、事后综合防控模式,构建风险实时决策引擎,实时监控外来财务风险及内部财务风险,最终在10000TPS高并发访问下实现毫秒级财务风险预警、阻断。除此之外,在客户经互联网交易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也可以根据欺诈风险发生概率,在不影响客户体验的情况下提供输入银行密码、提供短信验证等多种干预方式,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二)构建平行风险管控模式。为了兼顾业务效率与财务风险防控,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平行作业的管理模式。即在财务风险管理条线下,进行专业对口部门组建,并嵌入特定业务条线,将以往分散在财务风险条线不同部门的贷款前期调查、贷款中期审核、贷款后期监控纳入一个部门,实现财务风险审批、放款审核、贷后监控三环节有效联动。对于已授信客户,则可以在财务风险预警全流程管理中纳入全过程跟踪方式及矩阵式跨团队作业模式,对信贷资金流向、财务状况、信用状况、履约状况、担保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化解不良贷款问题。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金融服务已经渗透进教育、餐饮等垂直领域场景,农村商业银行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基于此,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从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入手,创新服务形式,组建精益化金融服务体系,引导信贷资金活水,解决融资难点。即以场景化融入+无感化服务的形式,在业务前端调查业务风险点,构建全流程系统自动审核机制及消金业务监控分析机制,同时在总行建立大屏监控器,全面展现业务处理流程,设置风险预警阈值,促使基于互联网带宽平台的业务可控、可视。另一方面,为满足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财务管理流程再造需求,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在大量结构、非结构性数据应用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的自有线上信用贷款产品及基于BI工具的实时监控体系。同时利用移动办公软件,面对授信营销与审批应用场景需求,在手机端平台设置外部舆情探测、风险预警、授信业务移动审批等功能模块,为风险管理价值发现、创造力提升提供依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进程中,P2P、余额宝、零钱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应运而生,因融资快捷、支付便利等优势对传统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同时也倒逼农村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金融产品方面进行改革。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农村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更新财务风险管理平台,为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自身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涵钰,罗荷花.互联网金融促进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9,000(23):41-42.

[2]宁显清.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初探[J].现代营销旬刊,2018,000(07):42-42.

智能财务风险管理范文2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风险;评估体系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者及财务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在新形势下所面对的挑战,缺乏必要的认知和应对策略,思想意识仍然停留在信息封闭的环境中。评估和预警方法缺乏对数据泛化下的经营风险变化趋势做出及时反馈,缺乏对潜在风险的深入研究,不能满足风险管理工作实践的要求,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持续稳定经营,造成长期的损害。

一、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的系列活动中,经营系统结构链条的各环节会产生差异化的独立风险,长期的累积效应对企业产生重大财务风险,全面准确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对经营数据及时汇总、监控,识别和分析出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建立良好的风险预警系统,保证企业整体经营活动正常进行。但是在传统财务方法中,仍利用人工方式沿用传统模式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由于缺少信息化评估方法,评估流程中人为因素干扰大,预警机制滞后,生产经营链条中的信息无法及时有效传递,企业内部部门间的信息分割不通,使得财务风险管理缺乏对经营风险变化的及时准确的反馈,造成重大损失。随着大数据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财务风险管理者普遍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工具。长期以来,仅通过财务报表对经营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对比,利用数量有限的单个财务指标进行评估,缺少数据间内在联系的数据挖掘,无法建立各指标间的逻辑关系,不能及时发现潜藏的内在风险。这种人为主观的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估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海量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对财务人员的技能和精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常是结果反馈滞后,这种缺乏统一规范化的标准,主观成分大,评估结果客观性不高。

二、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1.在云计算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服务器,而将经营管理所涉及的大量机密数据云端服务器上,被某种大数据平台集中管理,企业拥有这些数据的生产制造者,是这些数据的所有者,拥有对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修改权。但是当数据传到云端后,由于数据管理平台的安全性等问题,会存在着数据泄露等众多问题,大数据在为企业运营提供价值的同时也会给企业的运营管理带来了不可预知的风险。因此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力保数据安全,在数据管理权限设置,人员涉密级别,数据备份机制,访问控制安全等方面加强控制力度。在条件许可下建立自己的数据服务器,进行辅助性和补偿性管理数据。2.大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中,数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防止出现财务风险的重要前提。企业经营过程中,面对着海量的数据,要分清哪些数据对企业有用,哪些数据是噪音,会对企业经营分析产生不利影响。数据的无效性会带来了经营分析结论企与实际情况存在严重偏差,给企业带来不可测的财务风险,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导致生产经营处于破产边缘。在信息化时代,基于大数据的规模效应建立企业风险评估体系:1.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各类数据通过计算机计算直接自动获取,实现各部门数据实时共享,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应用,对企业初始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判定。2.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进程风险、对比风险和隐性风险的多层次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利用进度指标和对比指标体系,与企业实现目标及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利用指标间内在逻辑关系,构建潜在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查找企业重要经营活动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3.为三类风险指标体系配置合理化的标准参考值,制定风险预警算法规则,设定围绕标准对比值三级区间,对各级风险进行分析和描述。三级风险等级配置目标值以及行业标杆值,将实际值与企业目标值、行业标准值比较得出正向或负向偏差。风险预警算法将根据三个对比值区间,给出三个从低到高不同的风险等级,对辨识出的每级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分类和描述,并指出指标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结合企业实际风险容度,进行预警级别。4.确定财务风险等级后,借助计算机立体展示技术,动态显示风险警示结论。5.对不同风险等级配置不同区间值,根据风险算法规则得出各类风险的分值;根据设定的不同权重值,得出综合参考值,进行综合风险量化评估。6.重点研究表明异常的指标数值,对风险动因进行逆向追踪溯源。7.根据风险预警和提示结论,管理相关人员对风险成因进行归纳分析,并制定有成效的解决方案,以财务风险管理报告的形式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三、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意义和作用

1.从经营进度、行业间对比和指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对异常情况进行风险预警和提示,防微杜渐,切断风险在业务流程链上的累积,对风险的动因溯源,制定风险解决方案、并对改进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迭代升级,达到自动形成风险分析、调控预警、改进执行和评估的管理闭环。2.大数据评估体系与企业财务数据系统进行对接,自动实现内部海量数据的共享获取,对财务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深度应用,代替人工手动获取数据的加工过程,实现全计算机控制流迅速及时反馈,提升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强化风险预警工作的实时性和规范性。3.评估体系通过风险指示灯、柱状图、折线图、棒形图等多种呈现方式,使数据处理结果的展示更加形象和直观。企业内部人员通过风险分析结果及时获取部门存在的风险,并提供渠道意见及相关解释,相互沟通的反馈,明确职责,提供处理改进方案,将结果风险分解,增强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营造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局面。4.评估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可拓展性,依据业务的扩展需求,不断迭代升级完善。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相应增加和剔除相关指标,自由配置指标;根据企业的行业特征选择针对性强的指标;随着风险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系统能逐步增设战略、人力等风险管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拓展性。

四、结语和展望

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应用的社会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受到更大的冲击因素和难以识别的特点。如何可靠和灵活地从大数据中识别财务风险,是众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进程风险、对比风险和隐藏风险三个维度识别和分析财务风险,并建立相应的识别算法,实现全面、快速、准确地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并可智能地展示相关结论,高效地将风险管理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技术手段,将风险管理意识化解到具体操作层面,使其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满足现代企业运作的需要,为企业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为实现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评估系统可以进行迭代扩展,根据重要性、紧急性、可实现性及模块化的原则,风险评估和预警的范围将由财务风险向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和战略风险等领域逐步拓展,从而最终建立起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与路径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8(35)

[2]徐红梅.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中国商论,2018(31)

智能财务风险管理范文3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风险防范;对比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与经济水平逐步走向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小型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构成,是最具生命力的群体,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2年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后,我国中小型企业飞速增长,其投资少、成效快、决策灵活以及市场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其他类型企业不具备的优势[1]。现阶段,我国约有99%的企业为中小型企业,为我国贡献了60%的生产值,提供了75%的就业岗位,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受到金融变革、企业结构、经营管理等因素影响,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内外部问题,易出现财务危机进而走向破产边缘。2011年发布的《中小企业发展全景调查报告》显示,中小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仍旧面临着融资困难等问题。因而,在新背景下,中小型企业如何应对市场风险与金融危机,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预警模型进行风险防范成为现阶段的研究重点[2]。随着财务预警模型研究的深入,各种方法理论层出不穷,不同模型具有不同特点,其适用性与针对性有所差异,对比分析中小型企业财务预警模型能够为企业提供模型选择依据,使企业更好地做出风险防范措施。中小型企业,通常指规模较小,在所处行业不能起主导作用,不能对所处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定义,但主要从质和量两个角度界定,我国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对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等行业的中小型企业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3]。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小型企业具有结构多样化、发展区域化、劳动密集化、融资困难化、管理相对落后等特点,在面对市场变动时承担着独特的风险。财务危机主要是指由于经营管理等问题,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与费用,是一种威胁企业自身发展甚至生存的经济形势,在此形势下企业将出现持续亏损,直到资不抵债甚至破产重组[4]。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通常具有积累性、突变性、多样性、灾难性、可逆性、可预见性等特点,这也反映了中小型企业财务预警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基于上述定义,本文将对四种典型的财务预警模型进行分析,为企业提供参考。

一、基于单变量分析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

基于单变量分析的财务预警模型是最早应用于中小企业风险防范的方法,其本质是通过单一的财务指标判断企业是否面临财务风险,在一定量的估计样本与测试样本基础上进行财务状况预测,得出评判结果,为中小企业提供风险防范建议。

(一)理论依据

基于单变量分析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核心理论是线性统计模型中的一元判定模型。一元判定模型,又称单变量分析模型,主要集中在单变量的描述与统计推断两方面,用最简单的方式体现大量样本中蕴含的信息与规律,描述数据的集中或离散趋势,进而推断出总体的变化情况[4]。单变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在进行描述统计时,主要从频数分布与频率分布、集中趋势分析、离散趋势分析三方面进行;在进行推论统计时,主要进行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两方面工作。将单变量分析应用于中小企业财务预警中,需要在净利润、负债率、债务保障率、资产安全率等财务指标中选取其一作为评估对象,进而统计企业自成立以来至今的该项指标数据,并进行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财务风险情况作出评估与预测,为企业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二)模型特点

单变量分析财务预警模型作为最早的风险防范模型,有着便捷性、简单性、直观性等特点。首先,由于单变量分析仅选取单一变量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过程较为简单,中小企业无需进行复杂的模型搭建与数学计算,便能够简便快速地分析出风险情况。其次,单变量分析不需要考虑多重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具有简单性的特点,但该特点同样会带来反馈不准确等问题,其他财务指标可能反映出完全相反的情况,进而影响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判断。同时,由于单变量分析仅受单一指标影响,容易受到企业管理层控制,从而干扰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判断。最后,单变量分析具有直观性特点,中小企业可通过该分析方法直观地分析某项指标的变化,进行针对性调整。但同时带来了片面性问题,单一指标无法反映企业财务变化整体情况,企业管理层无法兼顾其他指标变化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三)模型适用范围

作为最早应用于财务预警的模型,单变量分析模型是早期中小型企业研判分析财务变化特征的重要手段,虽然在后续发展与变革中逐步被其他方法替代,但其简便性、直观性等特点仍是无法替代的。因此,针对刚起步、体量小、结构不完整的中小型企业,单变量分析财务预警模型是较优的选择。企业通过选取债务保障率、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以及资产安全率等其中之一作为具体指标,对该指标进行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能够得出较为合理的财务风险预测结果。此外,单变量分析模型对数据量、计算能力以及管理体制要求不高,中小型企业能够在有限的成本与人力物力基础上,得到具有科学依据的风险分析结果。

(四)典型案例分析

单变量分析模型由学者Beaver于1968年提出,他选择了79家失败企业作为样本,通过分析企业的债务保障率、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以及资产安全率四个指标,测算出债务保障率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时最为精准,其次是资产收益率与资产负债率,并且伴随着企业失败程度加深,各项指标误判率下降,预见性有所提升[5]。史欣向对东风科技进行单变量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分别从偿债能力、经营效率、财务结构以及现金流量比率四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的单变量指标,例如负债权益比大于100%,资产负债率高达62.48%,从而判断东风科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6]。

二、基于多变量分析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

基于多变量分析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是单变量分析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其本质是通过糅合多个财务指标构建多元线性函数,依据多元指标预测财务状况,突破了单变量分析的局限性,使得财务风险分析更为全面且科学,进而实现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及风险防范。

(一)理论依据

基于多变量分析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核心是多元线性理论,又可称为多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是单变量分析的延伸,是多个变量同时存在的统计分析,通常应用的理论工具为概率论与矩阵[7]。具体而言,多变量分析是根据多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内在关系与规律,是客观、全面、科学反映事物本质的方法。现阶段,多变量分析的主要分支有判别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其中主成分分析基于降维逻辑,将多变量转变为少数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在实现定量分析整体财务变化情况的同时减少变量并保留信息量;聚类分析是将数据分类到不同簇的过程,不同的类别拥有较为相似的属性,其本质是将事物特征类似的样本划分在一起;判别分析则是根据已知的判别函数,准确地对样本进行判断,通常使用的有费歇、贝叶斯以及距离判别思想;因子分析则是主成分分析的深化,将复杂的随机变量综合为几个变量,再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主要有R型因子分析法与Q型因子分析法。基于不同分析方法的多变量分析模型步骤各不相同,以较为常见的因子分析为例,基于因子分析的多变量财务预警模型步骤为:指标选取、评价体系构建、确定权重、得到综合评价值。在应用不同分析方法时,中小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完成各项工作。

(二)模型特点

多变量分析模型是单变量分析模型的延伸与发展,具有全面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首先,多变量分析需要选择多个指标进行分析,并且需要对指标进行体系构建与权重计算,能够同时计算分析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变化情况,并得到各项指标之间的关联,准确反映出企业财务变化情况。其次,多变量分析可以通过不同的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针对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情况进行特殊分析,由于指标选取、权重确定等方式的差异,会对财务分析带来较为显著的影响,中小企业在选取指标时要注重遵守科学合理等原则。最后,由于指标数量的增加,数据量与计算难度会提高,多变量分析的复杂性要远高于单变量分析,其对数据质量与处理能力的要求有显著提升,还对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及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有要求。

(三)模型适用范围

多变量分析模型的全面性、多样性等特点使得其适用范围有所扩大,但受到计算难度大、复杂度高等因素影响,多变量分析仍受到一定限制。多变量分析适用于发展基本成型的中小企业,此类企业具有一定业务体量,能够贴合多变量指标中对各项数据的需求。此外,多变量分析要求企业内部具有较高水平的财务分析能力,发展基本成型的中小企业往往能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财务分析。同时,伴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对财务风险预警的需求有所提升,要求预测模型的准确度与精准度,多变量分析则能在充分应用企业财务分析能力基础上,得到更精准且能反映财务整体状态的结果。同时,多变量分析往往要求指标满足线性关系、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四)典型案例分析

多变量分析模型是对单变量分析模型的优化,1968年由学者Altman基于多元线性判断模型提出。Altman从企业22个财务指标中综合出5项公因子,分别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率、资产规模、偿债能力、财务结构、盈利能力方面的情况,通过收集33家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经典的基于Fisher判别分析法的Z-Score模型,即Z’=0.012X1+0.014X2+0.033X3+0.0064X4+0.999X5,其中X1表示净营运资金与资产总额的比值;X2表示留存收益与资产总额的比值;X3表示息税前利润与资产总额的比值;X4表示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X5表示销售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并且后续研究不断对该模型进行修正,均是基于该模型通过调整参数或权重进行优化[8]。

三、基于回归模型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

基于回归模型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是多变量分析的优化与改进,其本质是通过确定财务指标变量间的关系构建回归方程(函数表达式),最终实现对某个变量的预测,为企业财务分析提供依据。

(一)理论依据

回归分析理论与相关模型是此类财务预警模型的核心,根据因变量与自变量个数分类,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根据函数表达式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与非线性回归分析[9]。回归分析理论的主要步骤为选定自变量与因变量、设定回归方程、求出回归系数、相关性检验、计算置信区间,主要方法有LinearRegression线性回归、LogisticRegression逻辑回归、PolynomialRegression多项式回归、StepwiseRegression逐步回归、RidgeRegression岭回归等。目前,应用于财务预警模型中的回归分析方法为Logistic回归,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一种概率回归广义线性模型,其核心方法为非条件最大似然法,通过建立似然函数与对数似然函数,获得最大特征根相关参数与估计值。因此,通过模型建立与变量预测,中小企业能够预测到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此进行判别,判断是否会发生财务危机并决定采取何种程度的预防措施。

(二)模型特点

相较于多变量分析财务预警模型,回归分析的财务预警模型具有适用范围广、针对性强、精度高等特点。以Logistic回归模型为例,回归模型并不像多变量分析一样对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有明确要求,并且对自变量分布无特殊要求,变量可为连续值或离散值,因此基于回归模型的财务预警模型具有假设条件少的特点,能够适用于不同企业,并且能够将各种类型的财务指标包含进来。此外,通过调整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选取,回归分析能够实现对不同分类问题的具体分析,针对性强,中小企业可从不同角度对财务风险进行具体分析。最后,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将具体财务问题转变为某个财务特征,将其纳入财务风险模型计算中,得到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三)模型适用范围

基于回归分析的财务预警模型针对多变量分析缺陷进行了改进,一方面对假设条件要求较少,具有灵活性、可变性等优势,另一方面又具有较高水平的预测精度,能为企业提供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针对上述特点,基于回归模型的财务预警模型适用于具有一定规模,并且在财务分析能力方面较为领先,对财务风险分析精准度要求较高的企业。首先,企业具有一定规模会产生不同财务指标分析的需求,回归分析能有效满足该需求。其次,具有一定数据分析能力才能熟练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才能为企业提供准确的结果。最后,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准度,能够满足此类企业对财务预警的精度要求。

(四)典型案例分析

20世纪70年代,学者Martin首次将Logistic模型应用于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中,以5年内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4个指标预测了各公司的破产概率[10]。国内学者浦军则对40家ST公司与103家非ST公司进行分析,在每股收益、股权集中度等指标基础上构建模型,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得到了良好的预测效果[11]。此外,国内学者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负债权益比、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对财务风险有着明显预示作用。现阶段,不同学者从综合角度改进回归分析,将随机效应、网络结构等理论融入到模型中,旨在提高财务预警模型的预测效果。

四、基于智能方法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

基于智能方法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是近年来的新型方法,通过智能学习模型构建对财务特征进行学习,最后预测出财务变化方向及风险是否发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参考。

(一)理论依据

基于智能方法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理论核心是人工神经网络、随机森林以及关联规则算法等人工智能理论,应用于财务预警的方法为机器学习。目前,机器学习理论主要涵盖的算法有决策树、贝叶斯网络、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伴随着各种算法的成熟与应用,神经网络、贝叶斯网络以及深度学习等方法被应用于财务预警模型中。具体而言,智能方法是通过训练数据不断学习特征并进行分类的过程,经过测设与强化学习不断提高模型判断精准度,使其更贴近实际情况。以神经网络为例,首先初始化权值、阈值、学习模式,其次将包含输入输出结果的学习集加载到网络中,然后经过测试集的评判判断是否达到精准度要求,最后实现模型构建与具体应用。

(二)模型特点

从人工智能原理角度出发,能够明显看出基于智能方法的财务预警模型具有计算难度高、预警精度高、适应性强等特点。首先,由于智能方法都需要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学习与测试,这使得模型计算难度提高,相较于多变量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计算难度更大。同时,由于模型参量及核函数的设定会极大程度影响预测精度,这也间接地提升了模型计算难度。其次,智能方法经过海量数据的训练,能够在精准度方面得到质的提升,并且能将误判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减少中小企业承担财务风险的几率。最后,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方法具有强适应性,只需要有对应数据输入,模型便能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对应的结果,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

(三)模型适用范围

基于智能方法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具有典型的时代性特征,在计算难度、复杂度、预测精准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因而,基于智能方法的财务预警模型更适用于体量大、历史数据充足并且拥有极高计算水平的中小企业。一方面,体量大的中小企业对财务预警及风险防范有着更高标准的要求,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有效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准度,为企业提供最为准确的分析结果,有效地进行财务风险防范。另一方面,历史数据充足能够满足人工智能学习、训练与测试的需求,只有在海量数据的支撑下,基于智能方法的财务预警模型才能发挥作用。同时,人工智能方法对计算能力、计算机水平等要求较高,这就使得中小企业要具备高质量的财务分析人员与专业计算人员。

(四)典型案例分析

基于智能方法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具体应用较少并且多集中于神经网络的应用。郭毅夫等将48家创新型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个财务指标构建神经网络,并通过历史数据训练得到最终预测模型,对48家企业进行财务危机分析[12]。此外,马若微将重要性原理与信息熵概念等粗糙集理论应用于财务预警研究,其从数据角度出发,对不同指标进行离散、归约、剔除冗余属性,最终挑选出确定的财务指标,从而突破了传统统计学对指标选取的主观性与片面性等问题[13]。从既有案例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当前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热点,并且伴随着智能方法的发展,预警模型的准确度将会不断提高,基于统计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财务预警模型将逐步成为风险防范的最新路径。

五、总结

智能财务风险管理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大数据时代;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电子商务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多个层面和行业,既包括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网上购物,也包括银行、股票等。伴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网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地上升,这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群众基础。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相关部门等都在使用互联网,如今电子商务的用户群数量将再创新高。我国的《第四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中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的网民数量规模已经高达9.4亿,相当于全球网民的1/5。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也达到了67.0%,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5%。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也达到了3.09亿,较2020年3月增长4430万,规模增速达16.7%,成为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随着我国经济进程步伐的加快,电子商务企业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如今,电商的发展已经逐渐走上成熟,但是企业在财务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增多,财务风险的管控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也十分常见。所以对于如何才能引用大数据使其更好地管控企业的财务风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理论基础

1.财务风险管理理论。财务风险管理是对债务筹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以此来防止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所发生的风险,从管理目标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公司一般会通过治理结构,完善激励机制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性的控制,以此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控制机制,包括财务风险控制的制度机制、财务风险控制的执行机制、财务风险的预防机制、财务风险的处理机制和财务风险控制的学习机制。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目的性与前瞻性。其中,财务风险评价主要有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权衡这三个方面,财务风险控制包括风险决策、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这三方面。

2.盈利模式理论。盈利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以盈利为目的,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将用户的实际需求作为主要导向,为客户创造价值,最终取得成就。盈利模式的主要核心是价值创造,其有四个基本要素:盈利增长点、盈利对象、盈利措施以及盈利屏障。

二、财务风险的理论分析

财务风险主要是因投资、融资等或企业非合理性的经营,致使企业的财务陷入困难。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可将其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客观性,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进而避免风险;二是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三是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四是收益与损失共存性,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风险越低收益也就越低。

三、案例分析

A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子商务企业,经营商品涵盖传统家电、消费电子、日用百货、图书、虚拟产品等综合品类,是中国领先的O2O智慧零售商之一。由于电子商务企业与传统企业在销售、管理、财务处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运营方法创新带来的风险也不一样,风险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也需要具有针对性。目前该集团业务发展较快,但是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相对薄弱。该集团秉承“科技转型、智慧服务”的发展理念,深化云服务模式,逐步探索出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全品类经营、开放平台服务的业务形态,追求“店商+电商+服务商”模式。目前该集团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财务风险因素:

1.信用风险。虽然该公司是“店商、零售、电商、服务商”服务模式,其本质还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线上和线下的销售进行资源整合。其业务进行的模式,不论是供货方还是购买方都是十分注重信用问题的,有些双方可以面对面交流或交易,以便对产品检查。在所进行的商务活动中将涉及大量的纸质文件,这些纸质文件不仅直观且又方便。但是在电商环境下,基本上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这就会给不法商家有了可乘之机,如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工、伪造等。

2.缺乏全面的数据支撑。目前该公司将增加流量和增加销量作为业务发展的目标,但是实际操作模式依旧是传统的商业模式,并没有良好的创新决策,这样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有所增大,而对数据的治理与管控可以做到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的作用。

3.缺乏控制电商风险的法律法规。法律是行业行为规章和权益的基本保障,因为电商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但是国家还没有实质性的法律条款对电商行业提供保障,经常发生的诸如财务风险也是其原因之一,即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

4.财务信息风险。作为一种线上销售,A公司基本上所有的财务商业信息都是以网络信息的形式来沟通传达,那么必然会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伤害。而且网络上黑客和系统问题常常会给A公司的业务处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这些便会造成安全隐患的发生,日常中诸如工作人员窃取重要信息、操作失误等都会给企业造成严重后果。除此之外网络的安全问题一旦出现技术上和安全隐患上也会造成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丢失,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危害。

5.财务风险管控能力较弱,易造成财务风险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依靠于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来进行管控,而A公司的电商运营模式下网络成了实际工作的主要载体,由于A公司的业务量较大,运营资金的筹集和管理还有待完善,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

四、案例研究建议

对于完善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产生,就其在财务风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本文主要建议如下:

1.建立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A公司的规章制度是其发展的有力保障,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制定资金管理制度,保障财务风险的可控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从个人到企业来保障财务的质量安全,以此增强企业内部的控制能力。

2.增强风险意识。在A公司的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会直接决定电子商务交易的风险高低。目前相关财务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因此,A公司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企业应当按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风险培训,开设讲座讲授相关知识,增强风险意识,对公司的电子商务交易的认识有待加强,提高公司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的安全性。

3.构建完善的财务在线处理平台。A公司的财务系统是其风险控制的有力保障,可以将财务系统对数据加以论证和分析,再将得到的数据和结论加以利用,使其成为企业的数据资源,实现企业数据资源的共享。数据处理需要有完善的网络化财务模式,要对公司实行数据监督,整合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通过财务共享机制,有效整合冗杂的财务管理信息,然后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精密计算得到最终的数据。建立财务信息在线处理系统,通过构建财务信息在线处理系统将软硬件相互结合,发挥高效的信息处理优点,把财务信息的管理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通过构建财务在线处理平台能够将之前复杂困难的财务处理工作变得快捷、高效,还可以使用在线处理平台完成企业财务的审批和资金的调度等工作,进而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提高财务处理的效率,满足企业的各项需求。

4.强化网络安全,对财务信息进行保护。A公司财务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安全,想降低财务管理风险,首先要确保网络足够安全,然后才能有效保护财务信息安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基础性设施建设。A公司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靠其硬件的水平,在硬件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高度安全性的网络设备,改善其电子商务基础性设施的应用水平能力,同时,A公司也可以自己构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并在该系统的基础上采用较为成熟、安全的防护性措施,软件及硬件的相互结合才能够将两者的科技能力发挥到极致。(2)建立一套安全的信息防护机制。因为A公司的财务信息的存储大多数都依赖于计算机,因此建立一套安全的信息防护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防护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用户权限的分级制度,同时运用现代化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增强对财务信息的防护,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黑客入侵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

五、结束语

大数据在新处理模式的支持下可以获得更大的决策力,通过能够洞察一切的发现力和优质的操作流程,高效率的对增长速率极快,多样化、复杂性较强的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大数据技术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不仅能够处理庞大的数据信息,而且可以体现数据处理的专业化水平。电商企业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两者相互融合与成长,为现代社会人类发展提供方便快捷,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现代物流与网络金融的同样发展,电商要与其相融合,规避风险,共同进步,减少不必要的财务风险,改善企业债务与融资问题,降低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孙艺珊.大数据时代下消费者线上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商论,2018(22):49-57.

[2]杨洁.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思考[J].经贸实践,2017(21):158-160.

智能财务风险管理范文5

关键词:新经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

当代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本组织财务经济活动进行控制、监督与客观评价,旨在规避经营风险,切实做到查错防弊、改善经营管理模式,促进财务信息交流,辅助本企业获取最高效益。

1 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是现代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系统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发展状况;强化财务分析和预测,对未来企业的经营决策做出科学依据,保障投资建设的合理性;对投资、筹资、现金流量、利润分配等进行科学管理,有效提高资金和资产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和成本消耗,促使企业的整体目标和战略目标有效地实现。在制定和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企业组织需要以制度条文的方式规定本企业财务管理各级组织机构,设置各项目小组与管理部门,明确各机构、各部门、各小组的职责。其次,建筑企业应紧密融合新会计准则,不断细化会计核算管理体系。不难看出新会计准则的推行和实施对当代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使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更加细化,同时也对企业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整体结构来看,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施,主要是对企业的资金活动情况、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进行全面、准确地反映,规范化地做好基本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对企业的收入、支出、费用、成本、资产、负债、利润等进行科学的核算。为保证有效的反应企业的资金状况、财务情况,则需要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财务核算的规范性。与此同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在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此外,会计信息的特征能够反映会计质量,为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和规范性,要求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数据信息准确、内容真实、凭证规范合法,确保会计信息与国家规定的会计准则要求相符。要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规范,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撑。要及时地处理和分析会计信息,确保其及时利用。

2 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做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结合时展趋势,大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努力促进财务管理技术的更新与升级,通过搭建财务管理综合平台以促进财务信息共享。其次,应组建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以此确保财务预算结果的精确性,辅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与此同时,应通过启用财务信息化技术做好财务报表编制工作,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案,不断提升财务绩效。另外,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财务数据共享系统,有助于实现精确运算,规避人员核算不准确、速度慢等问题,同时,充分借助信息化平台和系统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的利用效率,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3 综合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团队

全面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理应重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财务管理团队。对于企业创新型财务人才培养工作来讲,培养体系是对组织内部培训类型与层次实施系统化处理,明确初级会计师、财务主管、财务总监等不同人才培养对象、培养目标、任务、形式、考核、资格认证和整个财务部门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应坚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立足于本企业核心需求,兼顾人才自我发展和系统推进需求。在建设创新型财务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谨遵四项基本原则:第一,基于战略原则。该原则要求财务人才培养工作必须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通过提高人才素质来辅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第二,动态开放原则。当代企业所处环境和会计法、会计准则均会出现变动,为了适应一系列变化,不断提高财务专业人才素质,则需要坚持动态开放原则,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根据各自变化调整人才培训方案。第三,满足需求原则。该原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要确保人才培养工作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则是要满足智能财务人才个人发展需求。第四,全员参与原则。在信息时代,创新型财务人才培养工作并非完全独立进行,而是要让全员参与,使上下能达成共识,财务专业人才能自觉接受培养。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依次做好三步工作:第一,做好会计核算专业课程压缩工作。在传统模式下的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力,会计核算专业类课程内容所占比例较高,课程划分过于细致,从高到低划分,有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中级财务会计、初级财务会计和基础会计,这些课程虽然具备专业理论性和核算技能性,却难免因为课程量过大而影响受训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因此,要注重尽量压缩课程,做好课程资源整合工作。第二,促进管理会计与统计学教育的有机融合。在财务人才课程设置中,应适当增加管理会计和统计学课程,对于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应酌情取消,增加统计学课程,以此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分析和整理利用工作需求。与此同时,需要将企业战略规划制定和企业风险分析等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这样有助于提升管理会计教学地位。第三,增加新技术应用课程。当代智能财务会计工作采用了多种新技术,因而,要将互联网金融、财务软件开发、互联网交易、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运营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纳入课程体系中,以此增强人才的智能财务技术操作能力。

4 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力度

部分建筑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控力度不足,其主要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会计控制存在裂痕,财务管控薄弱,财务控制制度缺乏健全性。如果企业没有制定良好的财务控制制度,就很容易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风险失控。其次,部分建筑企业管理人员风险管控意识薄弱,只注重追赶工作进度,忽视了对经费的管控,存在盲目投资问题,导致企业财务资金紧缺,陷入负债的窘境。而加强企业组织财务风险控制力度,理应客观评估本组织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能,准确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同时,企业应构建财务风险监控模型,通过运用该模型了解财务活动变化信息,根据具体变化制定可行的应对方案。

5 促进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管理的有机结合

全面做好内部审计工作,辅助企业降低风险,获取更高效益,理应加强财务审计管理,努力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严格审核财务数据信息,准确预测财务活动趋势和风险,使内部审计与财务预算管理能达到有效衔接。当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有四大职能:第一,经济财务监督职能。该职能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审计部门会严格按照财经法与内部制度对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以及各方面的财务经济活动予以审核、评价,监督企业中的经济活动与财务资金去向,同时,对企业内控制度执行状况与各部门的工作予以监督,以此规范经营,获取更多效益,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第二,财务风险控制管理职能。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均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风险,在项目开发工作中,往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回报大多比较迟缓,这就很容易陷入风险与窘境。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有助于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审计工作人员会对财务风险管理过程进行全面调查了解,采用规范化、系统化方法评估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对风险控制措施予以严格审查,做好风险识别工作,制定更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第三,经济评价职能。该职能主要是指对企业内部经济运营管理制度、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的评价。其中,企业内部经济运营管理制度评价是通过对该经济运营管理制度的检查、评估来判断该制度是否健全,准确识别该制度的执行效果与适用状况,并对该制度予以完善,加强制度效果。经济效益评价是对某一次经济活动方案、支出成本、收益进行全面审核,对最终获取的经济效益展开客观评价,以此为依据,辅助本企业制定更合理的经济活动方案,节省成本开支,获取更高收益。经济责任评价主要是结合预期经济目标和相关责任人的业绩实施客观评价,判断经济责任落实与否,辅助企业设计更合理的经济责任管理模式。第四,服务管理职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深入了解本组织各部门内控程序与工作状况,与此同时,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熟悉财经法和税法以及财务活动等相关知识,这样审计工作覆盖范围极为广泛,审计人员大多是一专多能人才,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服务管理职能,为企业各部门提供合理的建议,不断提高企业总体管理水平。

6 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效果,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理应重视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大力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另外,要重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财务管理团队,全面提高内部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职业技能和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关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问题的思考研究[J].商讯,2019(35):55+57.

智能财务风险管理范文6

关键词:连锁餐饮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应对

1前言

连锁餐饮企业财务管理涵盖了各项餐饮活动,如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资金管理等。加强财务管理,做好财务风险识别和防范工作,为连锁餐饮企业经营者制定发展决策提供了依据。通过加大财务风险管理力度,强化内部控制,将财务管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有效降低企业投入,给连锁餐饮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我国正式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以后,国际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诸多西方餐饮企业进入到我国,这给我国连锁餐饮企业发展增添了很大的压力。如何实现我国连锁餐饮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应该转变财务管理理念,注重财务风险识别和控制,实现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强化连锁餐饮企业整体管理,促进连锁餐饮企业效益最大化,实现连锁餐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连锁餐饮企业财务风险基本特征

2.1易发性

据《2018中国餐饮B2B服务行业研究报告》记载,截止2017年,国内餐饮行业年销售额接近4万亿元,我国连锁餐饮企业开店成功率约为70%,餐饮企业平均存活天数是508天[1]。餐饮行业市场经营比较分散,进入行业壁垒低,行业面临着“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房租、低毛利”的“三高一低”普遍性问题。随着西方餐饮企业的进入,我国连锁餐饮企业开始步入微利时代,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随之增大,整个连锁餐饮企业无论是原材料成本,还是人工和房租成本的升高,企业获取的净利润率逐渐缩减。在这种情况下,给连锁餐饮企业风险抵抗能力带来直接影响,加剧财务风险出现,企业若在某一方面管理出现问题,将会给整个企业带来生存危机。

2.2传导性

易发性作为各个连锁餐饮企业财务风险的共同特性之一,而传导性则是连锁餐饮企业财务风险具有的基本特点。传导性主要指将连锁餐饮企业看作成一个整体,其总部财务风险的出现将会给各个分支机构运营带来影响,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3连锁餐饮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3.1筹资风险

在连锁餐饮企业运营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筹资方式和渠道种类繁多,筹资阶段已经成为连锁餐饮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现阶段,我国连锁餐饮企业采取银行贷款、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也可以引进投资企业的方式实现,这些方式都能够解决连锁餐饮企业周转资金不足问题。与此同时,连锁餐饮企业应该预先筹划后续还款事宜,包括债务利息和股票股利的偿还金额和时间计划,这些都包含在筹资管理范畴内。若连锁餐饮企业采用的资金筹集方式不合理,没有对资金筹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深入分析,一旦管理人员决策出现失误,或者在财务管理上出现问题,都会给连锁餐饮企业运营发展带来直接影响。由此而看,连锁餐饮企业资金筹集存在较强的风险性,需要高度重视[2]。除此之外,随着市场经济体系改革不断深入,连锁餐饮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逐渐加剧,连锁餐饮企业运行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些都要企业结合时展,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采取合理的风险管控对策,防止资金筹集过程中各种财务风险发生。

3.2投资风险

针对大部分连锁餐饮企业而言,在其运营发展过程中,资金投资范围在于材料采购、产品加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从而保证连锁餐饮企业稳定运行。从连锁餐饮企业各个运营环节的投资情况来看,这些资金一般包括内部投资和外部投资。内部投资包括现有门店的更新改造和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新增门店的装修投资,这些环节是连锁餐饮企业正常运转和扩大规模的重要保证,是连锁餐饮企业运营发展中重要的消耗性投资。特别是新增门店的投资,在投资前要做好选址规划,根据人流量、人均消费测算收入,根据原材料和各项费用占比计算支出,然后测算利润是否值得投资,避免出现新开店投资后不盈利,每个月还要继续投资以维持运营,良好的前期预测是开店投资成功的保证。而外部投资则是连锁餐饮企业在其他方面的投资,如并购、股票和债券投资等,要求连锁餐饮企业结合自身需求和市场情况制定精细的投资决策计划书,签署合同前与对方进行详细的沟通谈判,通过准确投资获得连锁餐饮企业自身需要的理想效益。投资决策将直接影响投资结果,在任何投资过程中都会面临一些风险,并且资金回收存在不确定性,连锁餐饮企业在投资时,也会面临各种投资风险,造成投资失败。

3.3运营风险

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具体包括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风险等环节。资金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总部出纳、门店出纳或收银人员,未按照公司规定操作或公司制度存在缺陷,发生资金短缺和少收资金的行为。市场营销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营销风险决策失误,或者未能紧跟时代步伐被市场抛弃,如近几年外卖逐渐兴起,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逐渐提高,正餐的外卖占比能达到营业收入的30%,快餐的外卖占比能达到营业收入的40%以上,而一些连锁餐饮企业因各种原因,未开展外卖业务,导致收入持续下滑,甚至部分门店被迫关闭。连锁餐饮企业采购原材料时,受原材料市场的淡旺季节、市场供需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经常出现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下跌或者断货的现象,这些均是连锁餐饮企业无法长期预期的,连锁餐饮企业在运营中,要及时跟进市场原材料价格变化,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时候,更改菜品价格或使用替代原材料;在价格低的季节囤货原材料,如每年春节过后是猪肉制品的淡季,猪肉价格明显下降,在春节后囤积大量猪肉,以备后期价格上涨时使用。在人员管理上,大部分连锁餐饮企业投入较多的资源进行人员培训,但人员会受各种因素影响出现离职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人员方面的投入付之东流,使得连锁餐饮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风险。

4连锁餐饮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原因

4.1管理理念因素

当前,大部分连锁餐饮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把工作重心放在财务核算上,未把财务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不能适应当前连锁餐饮企业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管理人员基本素质低下,财务管理和资金运作混乱,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使得企业投入的成本较高,获取的效益较低,严重制约着连锁餐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意识,不注重财务风险识别和管理进行提前预防,没有对经营过程进行全面管理,无法及时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预防,在面临紧急状况的情况下,连锁餐饮企业无法合理规避风险,更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对连锁餐饮企业运营发展中各方面问题无法及时处理并制定防范对策。

4.2职责分配因素

在传统餐饮企业中,管理者重企业运营管理,忽视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导致财务人员薪酬福利待遇不高、职位低,在公司不受重视;招聘财务人员标准低,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甚至部分财务人员是从收银员或仓库管理人员转到出纳或会计岗位,财务管理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差,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无法在计算机强大的系统下进行财务管理;职责分配不合理,职责实施不到位,没有实行岗位不兼容制度,无法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发生。

4.3融资管理方面

连锁餐饮企业进入市场比较容易,因受到自身资金来源、规模等因素制约,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大,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企业在运营发展中需要不断融资,面临的债务数量多,融资成本随之升高,加剧财务风险出现。由于连锁餐饮企业固定资产占比不高,自身偿债能力十分有限,金融机构在给其提供贷款过程中,贷款审批流程比较苛刻,放贷要求严格,甚至部分金融机构不愿意给餐饮企业放贷,造成连锁餐饮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和狭窄。

4.4战略决策方面

部分连锁餐饮企业投资者过于扩充运营规模,追求“大而全”和开展多品牌运营,经营规模仅有几家店或月营业额仅几百万元时,就成立中央厨房配送中心,造成房租、人力等资源浪费;追求门店越多越好,在选址规划和财务预测不佳的情况下,盲目开店和增设餐饮品牌。由于设立中央厨房和新开门店的亏损,没有具体分析市场发展状况,导致企业在扩充中后期出现资金危机。企业总体战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成长型战略,二是稳定型战略,三是收缩型战略,连锁餐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资源、承担风险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企业文化和管理者风格、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反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战略类型。企业战略决策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和全局性的谋划,一旦战略决策失误,造成运营或投资被动,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不能提供稳定的运营资金,从而会出现倒闭的状况。

5连锁餐饮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

5.1强化管理意识

连锁餐饮企业为了实现稳定运营和发展,需要将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进行突破和创新,强化内部职能,强化财务风险识别和防范意识,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在连锁餐饮企业运营发展中,应该注重人才兴业发展战略,吸引更多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注重现有人才的专业培训,更新业务知识,结合人员综合能力制定培训方案,完善培训考核体系,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学习,采取轮换岗位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综合能力,便于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发展,及时察觉和发展财务风险,制定防范处理对策,提高连锁餐饮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5.2完善管理体系

首先,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促进管理理念创新。在建设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过程中,应该根据连锁餐饮企业发展特点和要求,结合连锁餐饮企业财务管理相关标准,明确企业管理环节中财务风险管理和运营管理的关系,做好财务预测、规划、分析和管理等工作。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统筹运营资金和进行资金成本效益分析,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为连锁餐饮企业运营提供有效的保障。其次,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防止战略决策失误给连锁餐饮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后果,引发财务风险出现,连锁餐饮企业应对现有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对于企业的重要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业务,需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机制。由于我国餐饮企业大部分从家族管理模式开始扩大规模,因此前期企业的经营决策一般由企业老板自行决定或和家族成员一同商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老板或者家族成员的管理能力,已经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引进外部专业的管理人才成为必然,否则沉溺于自己的家族内部,任人唯亲,终会由于能力的不足导致企业停滞不前或陷于生存危机。特别是在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市场环境日新月异,连锁餐饮企业若出现重大决策失误,会让其陷入倒闭困境。因此,连锁餐饮企业应科学构建风险管理机制,结合运营发展制定发展战策,并实行集体决策制度,广泛采纳各级各部门的意见,合理防范财务风险。最后,构建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建设财务风险预警制度本质上包含在财务管理体系范畴内,但是由于其独特作用,在财务管理中被独立排列出来。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建设方式种类繁多,最为基本的在于利用财务指标科学建设,比如负债比率、应收账款比率、净利润率等。当前我国大部分连锁餐饮企业都没有科学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使得不能对部分潜在风险因素提前预警和处理。在今后发展中,企业应该综合思考运营发展战略,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和需求,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制度,更新风险预警方式,优化现有的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财务风险给连锁餐饮企业运营发展带来的影响。

5.3加强财务控制

首先,根据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风险管理要求,强化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控制。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定期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规范公司各项财务流程,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和公司制度,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精准性。增强企业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让其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财务管理要保证企业的资金运转正常,保证连锁餐饮企业正常的收支平衡和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使企业的各项工作顺利的开展,否则,将会产生很大的财务风险,比如成本不能控制,利润不能实现,现金流无法支撑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导致企业丧失信用或破产清算。其次,优化职责分工体系,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连锁餐饮企业应当设立合理的岗位职责分工体系,在财务人员岗位设定方面,连锁餐饮企业办理资金业务,需要遵守资金管理的规定,不能由一个人办理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的全过程,严禁把资金办理业务的所有印章和票据交给一个人保管或办理。连锁餐饮企业需要科学建设职责分配体系,规范工作标准,约束员工工作行为,完善激励机制,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一旦出现问题,应当立即制止和追究责任,同时查找是否有相关的漏洞、是否没有相关的制度予以约束。积极推进财务核算、人资管理、收银、OA审批和进销存系统等信息化建设,把由人管理逐步过渡到由系统进行管理,改变人为管理的可变性,防范财务漏洞。

5.4拓宽融资渠道

根据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金融机构信贷余额是106.6万亿元,而住宿与餐饮行业的信贷余额仅有6,878.21亿元,占比0.65%,大幅低于餐饮业的GDP占比(4.8%)[3]。如何拓宽连锁餐饮业的融资渠道,降低财务风险成为摆在经营者面前的现实性问题。针对连锁餐饮行业的痛点,连锁餐饮企业除了使用传统的银行贷款外,近几年互联网圈涌现出一批餐饮企业管理服务平台,自2018年起,出现了美团点评、饿了么等口碑餐饮综合服务平台,依赖大数据对餐饮企业主体信用的评估,已将服务范围延伸到外卖+点评等顾客端服务之外,逐步实施商业端赋能战略,包括金融贷款解决方案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金融赋能也即推出依附于平台的金融贷款产品,依托美团或口碑等平台客户的流量、各种消费场景方面的数据优势,为连锁餐饮企业提供信用经营性的贷款业务。连锁餐饮行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而融资支持又是实现餐饮行业发展的必要保证。目前连锁餐饮行业也在通过努力改变其传统行业的形象,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型科技的融合已经成为趋势,并且在不断地提升和发展,营销大数据和智慧餐厅等创新模式的不断涌现,连锁餐饮行业融资需要的基础正在积累和发展,餐饮大数据融资有望成为金融创新的新模式。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受到国际一体化市场环境的影响,连锁餐饮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加,部分投资人员由于不具备较强的财务风险识别和管理思维,过于注重连锁餐饮企业发展前景,盲目投资,导致投资失败。连锁餐饮企业实现稳定运营,需要创新管理理念,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内部管理,加大风险识别和防范力度,提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避免财务风险出现,以保证连锁餐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梦惟,于新怡,张笑嫣.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企业家要敢于肩负社会责任[J].中外企业文化,2018(05):15.

[2]王剑峰.中小餐饮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4):205-206.

智能财务风险管理范文7

关键词:新媒体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对策

引言

面对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一系列新的核心技术手段在生活中展现出来,改变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我国媒体行业也正朝着多元化和动态性实质性的方向发展,进入了丰富多彩的新媒体时代,各类新媒体企业也在不断地涌现出来。新媒体企业是相对传统媒体企业而言,以更加注重自主化、层次化、网络新技术为核心的媒介平台,如面向全球用户提供视频直播、上传、点播、搜索、分享等服务的网络化视听企业,这些新媒体手段,可以借助网络化传播渠道实现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全域性传播,也是推进现代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作为企业,都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高效的技术手段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做好风险管控工作。为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有效地顺应行业发展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企业开始以新媒体平台作为基础和依托,全面部署新型媒体的播控平台,以此来促进新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改进。从全国行业层面上进行分析来看,面对当前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背景以及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变革与提升,当前我国在新媒体行业管理方面力度还不够,新媒体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提升。尤其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对新媒体行业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合新媒体企业在整个财务风险管理经验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措施,不断地推动行业的迅速发展,有效地提升财务风险控制的能力,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在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变,与传统媒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是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的产物。从传播方式来看,比起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也注重传播过程中自主化和信息化的提升,能够为全球的用户提供视频、直播、上传、搜索、分享等不同的服务,能够不断地提升受众的参与感,有利于全方位多层次的建立视听互动的平台,改变了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从传播内容来看,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加丰富和多元化,能够通过数字化或信息化的大力改造,让复杂的信息变得更具有条理性,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快速地传播,让受众获取信息资讯的速度不断地加快,同时也可以获取到更多丰富的内容。

二、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任何经营和发展活动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只要企业处于正常的经营和发展中,就有面临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总的来说,财务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在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开展中发生的一些损失和盈利的不确定性。分析财务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定量方法,另一种是定性方法。如果单纯地从财务报表上分析相关的数据,很难看出企业在财务方面的具体发展情况。如针对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对企业的人员变动、社会地位、信誉度、顾客的重视程度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因为这些影响因素都有可能在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转化为财务风险,所以必须要深入地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以此来更好地对财务管理的风险进行把控。

三、新媒体行业财务风险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市场行业竞争激烈

近几年来,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地加快,各类新媒体企业在市场中涌现出来。但是由于该行业属于新兴的行业,在自身管理意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很多新媒体企业通过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以不断地加强市场竞争,导致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但是由于这个行业市场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在投资方面风险性相对较高,因此面临着很大的财务风险。当前整个行业内部市场竞争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大,各个企业的竞争力也都在不断地增强,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市场行业的竞争力成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相关政策的束缚

在整个新媒体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引导文化市场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对文化产业市场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以此来限制不良行为的发展。所以在政策方面,对于文化生产企业也就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新媒体企业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地进行创新管理,增大资金投入,才能够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提升企业发展的实力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这对于新媒体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较高的挑战性。

(三)资本结构有待完善

新媒体企业在整个经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资金作为公司正常运转的支撑,如果通过负债经营可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负债经营的模式存在很大的不足,债务到期需归还本金和利息,如企业账面资金不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根据市场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很多传媒公司更加倾向于采用灵活的股权融资,或者期限相对较短的债务融资,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财务风险。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资本结构,以此来更好地应对财务风险管理。

(四)财务决策面临安全性问题

新媒体行业在整个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财务决策本身就对于行业的发展存在相对较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要保证财务决策具备高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够不断收获经济效益,有效地预防风险。但是很多企业在决策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导致财务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于安全性存在很大的威胁。

四、新媒体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财务风险无处不在,风险管控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作为新媒体企业,其财务风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行业革新速度快,新媒体企业适应力不足

纵观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技术革新下的新媒体资源整合速度是惊人的,特别是新的传播理念、新兴技术的融入,也让每一家新媒体企业都感到无所适从。面对行业发展新的变化,新媒体企业在挖掘自身发展潜力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和调整自身的发展态势,保持与行业同步。但新媒体企业由于发展的年限相对较短且属于一种新兴行业,所以在发展中缺乏相关的经验,当面对风险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应对不足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制度优化不足。部分新媒体企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在整个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制度去规范,出现了制度与管理活动脱节的现象,这样的管理方式,不利于管理活动的开展。第二是创新和发展的能力不足。新媒体企业在整个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观念和模式进行管理。第三是在技术手段提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技术手段应用相对落后,在管理的过程中效率相对低下。以上问题可能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陷,也有可能是后期缺乏对实践反馈的应用,使得企业并没有根据有效的经验及时对技术、制度、人才等方面进行改进,造成了当前企业在行业发展中适应程度相对较低,一些业务活动的开展容易受到阻碍,逐步导致财务内部管控方面出现问题,进而增大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风险,危害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对于财务风险管控认知不足

新媒体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往往重视不足,一味加强企业运营模式的改进和完善,使得企业内部与外部适应不协调。如新媒体企业体现轻资产、产品周期短、现金流大等特点,很多新媒体企业成立时间短,在财务管理方面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相对偏低。同时,面对行业发展,新媒体企业缺失应有的风险管控意识,对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资本结构管理等认识不足,降低了企业抗风险能力。

(三)财务人才不足,降低了财务风险管控决策水平

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专业化财务人才是确保风险管控决策科学性的关键要素。由于新媒体企业所面临的行业环境更具复杂性、多变性,更需要专业化财务风险管控人才确保财务管理稳健、可靠。在该行业招聘人才的过程中,通常将新闻编辑、运营等工作岗位作为主要的岗位,整个招聘和管理中,忽略了财务人员的管理。但由于新媒体企业对财务工作的弱化、人力不足、技术优势欠缺,都可能无法准确、及时地评估当前财务管理状况及风险。如很多新媒体企业过于关注现金流,但财务风险管控技术手段却不侧重于现金流,如此带来的风险管控脱节问题,也加剧了新媒体企业财务风险。

(四)财务风险管控的技术层面不足

在整个财务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风险控制属于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整个工作活动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和能力,要加强人才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财务工作可以顺利地开展。但是,在实际工作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在技术层面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媒体企业风险相对较大。新媒体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技术层面不足最主要的表现是没有合适和科学的风险管控方式,没有结合现代化的手段和技术,无法从根本上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所以在今后的工作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对风险控制以及风险决策相关的技术层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制定符合新媒体实际发展情况的风险控制决策技术,不断地提升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完善新媒体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对策

(一)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把握财务风险管控革新要点

新媒体企业管理者,要重视财务风险管理,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顺应财务管理革新需要,积极引入先进风险管控技术和理念,把握好企业财务管理重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一方面,新媒体企业要秉承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新鲜事物,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积极总结和引入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另一方面,新媒体企业要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特别是深刻理解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及意义,从财务人才、财务风险管控、财务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同时,新媒体企业要强调财务技术的引入,注重财务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如积极参加财务管理交流活动,参加新媒体行业发展论坛,对新媒体产业创新成果进行学习,增强和优化企业运营及财务管理手段,积极借鉴成熟的、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真正促进新媒体企业内控体系的完善。

(二)优化财务风险管控重点,做好信息披露与资本结构

在新媒体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中,信息披露与资本结构优化是重点。引入风险管控手段,需要结合新媒体企业实际,从理论与实务上来积累经验。风险控制的重点在于防范风险,通过风险管控手段,需要了解和把握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点。在信息披露方面,新媒体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切实对企业资产信息、现金流等进行科学、周密的完善,走出“重现金流、轻资产管理”的窠臼,引入精细化管理和控制,实现信息披露的全过程、多角度覆盖。

(三)关注财务风险控制技术手段,拓展新媒体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控,需要结合新媒体企业财务实际,从风险管理理论、方法、模式上进行变革和优化,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效能。财务风险管理,要顺应新媒体行业发展趋势,要积极引入先进风险管控理念,建立与企业财务管理相关联的风险管控技术体系。如信息披露、资本结构优化手段、全过程风险管控技术等,提升企业财务核算的科学性、严谨性。财务风险管控的重点要强化财务监督与评价,依托风险管控点,细化财务风险监督内容,明确风险管控岗位,落实风险管控举措。整个财务管理的工作,还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去执行,所以要加大对于执行人的管理和约束,也是风险管控的重要措施。总体上来说,包括平时工作方面的监督管理,同时也包括了后期对于工作开展的评价以及考核的工作,能够不断地保证整个工作活动的约束性,同时也要保证通过评价来积极地调动执行者的积极性,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促进工作活动的顺利开展,确保更好地进行财务风险管控活动。

(四)创新风险控制理念,提高新媒体企业财务管理抗风险水平

加强对新媒体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工作,需要引入财务管理模式,创新财务风险管理技术,树立风险管控理念,真正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这些技术、措施、手段的运用,需要企业管理者能够将之落实到风险管控实践中。

结语

智能财务风险管理范文8

(一)缺乏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经营过程中免受或减少财政的损失。然而在市级供电公司当中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上面,严重缺乏有效的监控和控制制度,在监控方面,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由于执行人员态度的不认真,导致监控没有有效进行,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相关文件以及手续的不健全现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这就导致一系列由于管理疏忽而出现的财政问题,例如很多市级供电公司的银行账户信息相当混乱,在进行专项账款审核的过程中没有规范的秩序,再加上不科学的工资和福利的发放等,都是财务风险的严重隐患。目前,市级供电公司财务管理方面,一定要减少人为的管理行为而加强制度的管理和执行,这样更能够降低市级供电公司的财务风险。

(二)预算编制得不到有效的基础资料支撑

市级供电公司在预算方面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有些市级供电公司内部的预算要与上报给上级机关的预算的具体数据有很大的出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预算编制得不到有效的基础资料支撑,因此这些重要指标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同时,市级供电公司在针对全年的财政预算也有很大不足,导致在下一年的经营过程中财政数据的不稳定,目前市级供电公司应该在运行实践过程中努力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对资金的使用不要只针对短暂的利益进行追求,如果一味的追求风险较大、利益较高的资金投入,会造成财政风险的增加,导致财政管理的难度提高。

二、市级供电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一)自然风险

市级供电公司在基础设施的使用方面针对的范围较广,形成大面积的铺展趋势,这是一种高密度的铺展局势,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一旦遇到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将是相当大的,尤其是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多半难以弥补,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市级供电公司的财政方面将面临难以承受的压力。

(二)对风险的认识程度不够

在市级供电公司当中,存在着员工自身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较低的现象,他们的专业知识不够健全,导致员工对财政风险的认识程度不够,甚至有些正处于萌芽期的风险,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并加以制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市级供电公司对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教育也不足,这些问题导致了市级供电公司根本不具备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网络风险

近年来我国的市级供电公司大多数采用了ERP精细管理系统来对公司的运行进行规划,在国家有效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ERP精细管理系统在各个市级供电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从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由于我国大多数市级供电公司在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欠缺,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导致我国市级供电公司基础设施落后,薄弱的基础设施使我国市级供电公司财务网络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三、降低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在内部管理方面,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尤其是要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这样一来,各个管理机制互相合作,能够在公司内部形成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这是市级供电公司做好财务风险管理的首要原则。在加强管理和监督方面,要及时改变传统的人为管理方式,要以现代企业的制度和要求建立起员工监督和考核制度,做好员工工资核算,并且在市级供电公司内部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公司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

(二)完善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RP系统的完善和加强,能够对市级供电公司的内部财政状况进行保护,在当今社会智能安全防护体系飞速发展的今天,将ERP系统与其相结合,在市级供电公司内部做好网络的安全评估工作和保护工作,建立起自己的网络信息体系,能够对市级供电公司的网络风险起到保护作用,在网络方面增强市级供电公司的抗拒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首先,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提升自身素养,产生较高的内部凝聚力,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形象并促进企业的发展;其次,积极组织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知程度,将员工的专业素质提高到较高的水平,市级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要对财务领域的知识进行专门的学习,从根本上加强员工自身对风险的认识,从而加强市级供电公司抗拒财务风险的能力。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