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培训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智能培训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智能培训教育

智能培训教育范文1

关键词:教师教育培训;人工智能伦理及安全;信息素养

一、研究背景

2017年底,笔者有幸参与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应的新教材的编写工作,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两本书——《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和《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4):人工智能初步》中,负责编写前者的第四章《走进智能时代》和后者的第四章《人工智能发展》。这两部分内容都涉及人工智能伦理学。此前,本人一直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工作,对于人工智能伦理学了解不多,但关注后发现,该领域内容的研究和推广非常重要,但教材中受篇幅所限,仅写了一些基本原则。《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的第四章虽也讲到了信息安全和社会责任,但讲得还不够。该部分内容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发展很快,内容变化也比较大,因此笔者通过本文呼吁更多的人加入人工智能伦理学的研究,特别应加强对中学教师的相关教育和培训,以便相关内容能有效传递给学生。2018年,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的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研究和建立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头雁”效应,对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应注重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学习。但因其具有内容新、变化快的特点,唯有先对教师进行人工智能伦理及安全的相关培训,才能将相关内容有效传递给学生。笔者为中学教师做过培训,但培训涉及的技术内容较多,人工智能伦理及安全的内容较少,因此应加大、加强后者的培训工作,以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使用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树立良好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授业,更重要的是传道。对学生进行人工智能伦理及安全的相关教育恰恰体现了课程思政,即教导学生如何在信息社会中做一个正直的人、担当起社会责任。

二、人工智能伦理及安全的挑战和教育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工智能技术也不例外。技术就是双刃剑,不能正确使用,就有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的工具。目前,人工智能在隐私、安全和伦理方面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挑战,值得深思和研究。

1.隐私的挑战与教育

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以大数据驱动为主导模式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使用大数据资源时,必然涉及对用户隐私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显示等。隐私被侵犯主要出现在数据应用的三个环节:数据采集中的隐私侵犯、数据存储和传输中的隐私侵犯、数据分析中的隐私侵犯。教师应先学习如何面对隐私挑战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应教导学生知道何谓隐私数据,当智能系统采集涉及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密码、指纹、声纹、虹膜、步态和心跳等数据时,学生应产生高度警惕并正确处理。此外,应教导学生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遇到问题找警方处理,以尽量减少个人隐私泄露所带来的损失和危害。

2.安全的挑战与教育

人工智能的安全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国家安全风险

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家安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可能会带来影响国家安全的风险。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军事、信息和经济三大方面,特别是在国防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涉密系统等领域中,由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影响巨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导学生正确看待数据,因为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学生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会或多或少接触到数据,学生应从小树立数据安全意识,不要因为无意间的数据泄露给国家造成安全隐患,要有安全保密的意识。

(2)社会安全风险

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社会安全风险是多层面的。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制造业,替代了大量以体力和重复劳动为主的工人,导致市场对该类劳动力的需求大幅下降,失业人员增加,影响了社会安定。教师应教导学生关注和了解新技术发展的趋势,为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准备。

(3)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安全风险主要指网络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例如,黑客常使用一些技术攻击或窃取服务器上的数据。网络安全风险还包括对人工智能算法、系统和应用进行恶意攻击;利用干扰技术使计算机在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欺骗;利用数据欺诈等手段远程控制网络设备,使设备发生故障或停止工作等。教师应在教学中教导学生保障网络安全的一些技术和方法,更要教导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不能成为黑客这样危害社会的人。

(4)人身安全风险

人工智能技术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安全造成一定风险。随着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衣食住行与智能产品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密切,一旦这些智能产品(如智能医疗设备、自动驾驶汽车等)出现故障,就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教师应教导学生在使用一些可穿戴的智能产品时,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懂得做安全测试,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3.伦理的挑战与教育

人类的思考和行动受社会规范、道德伦理以及法律法规的约束。人工智能的目标是希望机器能像人一样理性地思考和行动,因此,让机器也能像人一样遵守社会规范、道德伦理以及法律法规,成为当前学者热议和研究的一大问题。如何采取措施保障研究人员开发出的智能产品和智能系统与现有的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和道德伦理一致,确定人工智能产品或系统的法律主体、权利、义务和责任,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面临的伦理问题和挑战。其主要表现在:对“什么是人”问题的新挑战;对以往伦理关系的新挑战;对原有社会秩序的新挑战;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新挑战。该内容可探讨的内容很多,在此不赘述。本文只讨论与青少年关系较大的两个问题。第一,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采集用户的日常行为信息,结合大数据分析,进行用户数据画像、信用评估并产生信用报告。信用报告在找工作、买房、买车、办信用卡等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正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个人诚信信息也会记录到个人信用体系中,因此要教导学生诚信使用网络,自觉遵守信息社会的法律法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否则会给社会和自己今后的生活造成隐患。第二,有些青少年终日沉迷于各种智能终端体验而不能自控,他们认为虚拟世界才是真实、亲切的,对虚拟对象产生过分的眷恋和依赖,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打乱了正常的伦理关系,这个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学校应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安全感和价值感。对已经陷入虚拟世界的学生,学校和教师要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对电子设备的依赖。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专家咨询组发布的《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指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应当遵循的原则:一是人类利益原则,即人工智能技术应以实现人类利益为终极目标;二是责任原则,即在技术开发和应用两方面都要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以便可以在技术层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人员或部门问责,在应用层面建立合理的责任和赔偿体系。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动力,如何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好地利用其为人类社会服务,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人工智能的应用带来了伦理及安全方面的很多挑战,教师应知道如何面对挑战和应对挑战,并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并通过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相应的能力。

三、对教师进行人工智能伦理及安全教育和培训的一些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的科技伦理与法律问题,有关研究正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并已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2017年,国务院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即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可见,人工智能伦理及安全的相关内容是动态变化的,如果等写进教材、进入学校再讲授给学生,就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所以对教师进行人工智能伦理及安全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尤为重要,这是给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应研究团队

各省市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上述内容,建议在相关教研室建立研究团队,首先关注人工智能伦理及安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搜集总结最新的研究成果,将其纳入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内容中。其次强化人工智能伦理学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人工智能伦理学教师队伍建设,为人工智能伦理学教育提供师资保障。最后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人工智能伦理学专业素养,成立科研小组,加强学术交流,确保教师能够用专业知识对学生开展人工智能伦理学教育。

2.定期组织教师的相关培训

现代社会技术和信息发展非常快,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一方面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定期参与一些培训,才能不断提高,跟上时代的发展。在信息社会,终身学习者必须具备信息素养。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满足新时代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笔者曾参与过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的教师教育教学新技术培训工作,十几年间一直利用寒暑假给教师进行慕课、微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培训,但大多侧重技术,几乎没有涉及人工智能伦理学。笔者认为,今后一方面应加大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力度。未来的国际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如果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受到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的影响。因此,要通过定期组织教师的相关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教师进行人工智能伦理及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让教师能接触到最新知识,并在教育教学中及时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从小就能得到信息素养的培养,将来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

3.利用相关网站或平台进行相应宣传

智能培训教育范文2

关键词:人工智能;中职;教师培训;

1概述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对各行各业产生变革式影响,也对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中职教师培训也要紧跟时展进行改革。中职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中职教师培训是提升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关系着教育发展水平。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变革,进而导致行业人才需求变化,而当前中职教育还未做好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培养人才的准备,中职教师也未做好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转变的准备,因此将人工智能与中职教师培训结合十分必要。

2当下中职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中职教师培训是提升我国中职教师质量的重要手段。经文献分析,目前中职教师培训中存在以下问题:1)据统计,2018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592.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40.1%,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为83.9万人[1]。中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中职教师培训效率不高。2)中职教师在培训中习得知识,但转入复杂的工作场域后,往往在对知识去情景化与再情景化过程中遭遇瓶颈,导致培训内容不能与实践相契合。3)传统培训只能满足参训教师的普遍性需求,针对性不强,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职称的参培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则难以满足[2]。

3人工智能时代特征与影响

3.1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

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阶产物,随着智能操作系统、图像识别技术与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与普及,人们的教育、工作环境正悄然智能化。重复单一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被机器人替代,如丰田公司已使用工业机器人进行汽车制造。未来人们主要是与机器协同工作,人从事工作的重点会转移到有更高要求的创意性任务中去[3]。未来人才要有更好的创造性能力、人机协作能力才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中职教师就必须立足未来,不能只满足于教会学生工作技能,而必须让他们拥有在智能环境下的工作能力与学习能力。

3.2人工智能时代对中职教师培训提出新要求

人工智能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4]。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在不断进化,教育理念也在与时俱进,这些都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教学环境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很多中职学校正积极部署智能化教学环境的建设。然而,智能化教学环境的应用离不开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要落实教育智能化,就必须在教师培训中融合人工智能技术,让教师切身体会到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作用,从而以实践助推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在智能化教学环境下进行中职教师培训更贴合中职教师的现实需求,满足一线中职教师的发展需要,也符合教育发展需求。

4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中职教师培训内涵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中职教师培训更侧重于让培训智慧化,变革中职教师的学习成长方式,是成人的智慧教育。智慧教育作为“一种由学校、区域或国家提供的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性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行为(系统)”,被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形态[5]。其主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参培教师、培训教师、培训环境与资源的互联互通,不仅是联通不同培训单位,而是实现跨领域、跨行业的万物互联,为培训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与资源,将有助于培训者更好地掌握参培教师的情况与需求,实现培训者和参培教师良好互动,进而精准培训;让参培教师获得更好的培训体验;让决策部门更好地了解一线中职教师需求与教学实际,助推政策落实。人工智能可以贯穿中职教师培训前的知识精准推送、需求调研、培训中的问题答疑、培训后的培训评价与反馈全过程。1)培训前。培训需求分析作为培训活动的首要阶段,对于中职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可基于大数据,结合中职教师专业发展趋势与教师现有的专业技能进行对比,从人才需求、培养目标等方面来进行分析。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对个人智能设备的搜索记录进行挖掘,分析其当前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兴趣所在来进一步了解培训对象的特征,确定培训师资、内容与方法。2)培训中。在中职教师培训过程中,可以结合需求分析,为参培教师提供更精准的学习资料、培训信息以及更贴合其特点的培训交流群,帮助其学习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还能通过传感器、人脸识别等技术全程监测培训状态,通过物联网创造更好的培训环境、提供更适合的培训资源。3)培训后。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中职教师培训不止关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还要运用技术,在结束培训后,持续帮助中职教师的知识内化,并运用于实践;大数据可以持续对培训效果进行记录与评估。

5人工智能+中职教师培训的优势

5.1人工智能实现中职教师个性化发展

人工智能下的中职教师培训更具有灵活性,利用普及的智能设备构建随时随地的学习条件,帮助参培教师自主学习。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中职教师培训更关注培训过程中的异步交互,对于因教学任务繁重而无法定时定点参培的教师,支持其延时或异地参与培训,解决部分时空矛盾。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可以将不同特点的教师分组培训与一对一指导,实现培训精准化。在5G网络的帮助下,参培教师进入学习社区,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习空间。同时可以对培训资源进行优化分类,通过对中职教师的搜索记录进行分析,了解教师的学习需求,为其提供更切合其需求的信息;在知识图谱的帮助下,为其提供更全面的知识信息、拓宽其信息广度与深度;利用AR等技术营造逼真的境域,促进教师培训情境真实性与效用性。

5.2人工智能推动中职教师培训过程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推动培训组织形式的创新,参培的渠道多样化,同时助推培训管理智能化与可视化,实现培训过程更可控与灵活。人工智能技术集混合培训、移动学习等优秀培训方式于一体,对培训过程中参培教师的学习行为与状态通过智能感知技术进行记录、存储与分析,也将培训人员的教学行为通过大数据记录下来,为后续培训内容、方法与组织提供更好的优化建议。在培训过程中,借助大数据与云计算,可以记录下参培教师的学习轨迹,帮助实现形成性评价,形成参培教师的数字画像,为参培教师明晰自己的特长与不足,帮助其进行专业发展规划;为培训组织者提供培训师资分配依据,为将不同特点的参培教师进行分组提供依据;为培训教师更好地明确参培教师的认知特点与学习诉求[6]。关于教师培训过程中的答疑互助也可利用图文识别、知识图谱等技术,进行知识分类的匹配分析,进而反映参培教师的培训情况。这些数据也能帮助培训管理人员对参培教师、培训人员和培训效果、培训绩效给出更准确的评估。

5.3人工智能实现中职教师培训生态化

在人工智能下的中职教师培训过程中,中职教师通过互相问答、社区交流,既能促进个人专业发展,又能成为培训资源的建设者,丰富培训资源。智能培训助理根据不同特征为参培教师推送符合自己需求的学习资源,更好地运用技术辅助培训,将培训教师、参培教师、技术有机联系起来,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7]。人工智能凭借其互联技术,实现不同行业、不同机构的协同培训,扩大培训参与面,通过多方联动提高培训质量。对教师而言,链接行业可以启发参培教师明确教育努力方向与技术发展趋势;对行业而言,链接教师可以触发更多头脑风暴,激发更多的创意、更多创新;对管理部门而言,链接行业、教师,可以形成培训生态化,使培训良性循环。

6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中职教师培训的策略建议

1)培训机构以参培教师为本,善用技术,推动培训智能化人工智能下时代下的中职教师培训中培训机构要着重教师的个人成长诉求,关注中职教师的职业成长。同时要创设智能化的培训环境,善用技术,注重参培教师的培训体验,给出高适配性的培训资源,做好人机协同培训的准备,保证高效培训。教师培训具有滞后性,培训机构需要在培训结束后持续关注参培教师的后续情况,帮助其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运用人工智能帮助中职教师把培训知识内化,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做到培训持续化。关于数据收集与分析,使用不当可能损害教师隐私,在此过程一定要杜绝数据滥用,保证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中职学校要重视教师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采取以评促培等措施,激发参培教师的培训热情,引导其不断成长、不断形成自我获得感,突破职业发展瓶颈。2)培训教师更新观念,与人工智能共同服务中职教师培训基于情景认知学习的研究表明,真实生活的实践应用是知识获得的重要途径[8],因此,在进行中职教师培训时,培训教师应基于中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进行培训。在关于技能知识的培训时,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混合现实技术创设真实的情景进行培训。培训教师应有先进的培训理念,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多种培训策略,如个体探究式、小组协作式、学术研究型等方式,促进中职教师的多元发展。在培训过程中,技术贯穿培训全过程,但技术只是培训的手段,培训人员要注意对技术的使用度,不能太过于依赖技术而受技术的摆布,避免成为技术的棋子。3)参培教师不断学习,适应未来教育在未来社会中职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更要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AI助教”合作分工,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9]。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践行终身学习,为学生做好榜样示范,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改革做足准备,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7结束语

智能培训教育范文3

关键词: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中国制造业将继续发展,促进智能升级。然而,随之带来的是新技术和制造模式的变革、新的职业岗位出现和职业岗位内涵的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要求具备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术、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现状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不断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本由技能型人才操作的设备,随着智能制造设备集成化程度的提高,技能型人才可能无法承担相关工作,因此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1.1人才培养方向与实际脱节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的制造业,不仅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还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物质保障,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业的发展,生产企业岗位设置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制造2025”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企业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增多,对传统一线操作工的需求量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的操作、编程、维护和调试等方面的人才。企业需要在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创新人才。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已经与市场脱节,远远不能满足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

1.2课程设计不科学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内容的改革沿袭了本科院校相应专业的课程内容,以高校本科教育的体系进行课程设置,导致高职机电专业人才与企业的需要不相适应。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涉及“机械”与“电子”两大专业领域,学生仅仅依靠校内时间要想系统掌握这两大专业领域的知识不太现实。教学课程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化,造成了“机”不精、“电”不专的尴尬局面,知识结构与企业岗位需求不能紧密契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无法有效对接,也严重失去了机电一体化的专业特色,达不到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随着智能制造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智能社会的发展和企业人才的发展不相适应,从而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企业需求,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以适应制造技术和技术人才的新需求。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高职院校需不断加强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培养。然而,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存在着瓶颈和不足,通过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培养,可以有效地解决智能制造浪潮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3复合型人才教学团队缺失

高职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基础理论,还需要实践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和制造业领域科研能力强。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有效联系,以及生产和教育深度融合,力求培养人格健全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具有优秀的专业核心能力,勇于创新实践。但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负担严重,教学质量不高以及教师缺乏该课程的实际生产经验。

1.4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

同时,企业对合作教育缺乏认识,学校缺乏有效措施,校企之间还是浅层次合作、深度融合的低效循环,因此,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仍然难以实现,职业教育难以广泛、长期地实施,校企共建的“订单班”也因企业用工计划的变化和内部结构的调整而无法快速发展。目前,信息技术迫切需要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与创新,实现与产业链共生的专业体系,需要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与创新。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1优化人员培训规范

在制定人才培养规范之前,需要对机电一体化行业以及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企业人才岗位变动的背景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智能制造的学习。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工作的专业能力,进而根据岗位及其专业能力分析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定位调整和人才培养规范的优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市场对需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新型智能机电设备和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维护、离线编程和智能生产线以及智能传感器网络操作急需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具有专业知识的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员需顺应当前企业改造和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确定主要岗位的人才培养,如智能电气设备调整、智能生产线运行维护、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和电力自动化系统维修的操作、传感器网络上的智能操作等工作。根据专业的工作过程,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培训目标、知识、能力和质量目标。

2.2构建“三级递进、平台+模块”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岗位能力分析确定专业课程,按照内容类型,以及“平台”和“发布模块”进行教育课程的构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工作项目和任务,应充分考虑人工智能下的能力职位背景需求,包括专业课程前后的衔接和循序渐进,力求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规律职业成长模式。同时,人工智能新技术,“1+X”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竞赛要求纳入课程,根据学分制实施方案的要求灵活组合各课程模块,逐步巩固基本业务能力,提高核心业务能力,拓展业务方向能力,构建“三阶段递进”课程体系。

2.3培养专业的教学团队

第一,培养专业带头人,确定培训对象和专业领导者的要求以及既定的成长规划路线;第二,提高骨干教师质量。一方面,通过参与合作企业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另一方面,组织培训对象参加国家级培训和海外培训,有计划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学方法;第三,领导重大建设课程资源开发,提高水平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参加有关课程改革或与合作企业一起外出考察学习;第四,主持制订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主体核心课程,指导本专业青年教师承担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教师主持核心课程建设或特色教材的开发等。对于专业骨干教师而言,应注重培训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雇佣合作公司员工或其他大学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组织骨干教师到生产企业参观学习,并到有关院校学习;第五,组织教师到企业实习,提高团队教学质量或实践能力。对于基础教学团队,需要专业教师每年在合作企业参与实习一个月以上;第六,新教师必须在实践智能制造专业实训室或者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工作半年以上;第七,鼓励教师参与技能鉴定培训以及加大教育力度竞赛指导奖,提高竞赛水平,要求一切专业的大学教师必须参与市场研究、核心课程建设与高职院校教科书开发。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教学方面,两名行业一线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教学或培训指导,开展技术交流与在职教师一起进行技能培训,并在高校在职实习与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校企合作。

2.4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协同育人教学体系

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深度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就能了解企业的需求,教学内容涉及企业项目、企业产品、特殊工艺等,让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所需做到无缝对接。同时,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上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制度挂钩,企业要将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校,建立健全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评价制度。

3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协同培养对策

通过制造业专业教师在过去几年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中发现,资源整合和政策激励的效果显著,“互联网+”智能制造与教育整合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已建成并且完成了智能制造实验室建造。教学资源措施已经共享和实施,对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进行了分析,转化为具体的教学项目,使智能化制造业专业教师可以参加不同层次的项目。实施过程落实学科带头人的思想,“项目走进课堂”,全面推进教师要“双师型”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的有效性。

3.1校企共建

打造“互联网+”智能制造与制造教学整合与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参加互联网中国制造试点项目教与学的整合与推广。同时,与本地汽车制造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公司将共同建设一个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打造“互联网+”智能制造、教育、集成、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和“智能制造”“实习工厂”,提供行业联合培训模式人才培养研究一体化。从方案规划到现场改造、设备安装调试、技术培训及验收,依托国际领先的智能制造技术和产品,采用企业标准流程,设计全过程,设备的生产、调试、运行和施工智能制造厂完全复制与建设,打造综合实践平台教学、科研创新和服务,以及提供一流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给老师和学生。

3.2校企联合资源整合

由政府牵头,打造一系列智能制造实验实训平台,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建智能制造专业实验室,先后建立了智能工业机器人等制造实验室综合培训平台、工厂数据采集与管理监控培训系统、先进制造和综合培训平台、数控实践基地等,引进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与智能化生产管理技术融入实践教学形式的真实工程项目,需要与企业紧密相连,并实现了教学和教学中的尖端技术制造业同步运作。基于关于行业内企业工程师的服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正在形成展开,教学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典型项目为载体,采取“一个课程,两位老师”,线上线下开发整合教学资源,提供教育基于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产品以及其他技术,改变学习方式、教学和专业管理,从而促进教育发展。

3.3校企深度合作

派遣智能制造专业教师向先进企业学习尖端技术,鼓励专业教师去大学继续专业知识的学习,组织专业教师寒假和暑假到企业实习,或去企业担任访问工程师,在职工作并参与生产实践以及企业的项目开发过程。同时,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应被选为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和技能培训。在高校开展培训活动,实现相互学习,学院和企业教师的利益和共享,促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3.4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双边政策激励

促进职业教育的智能制造教师进行全面转型。首先,学院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评估所有教学教师,鼓励现有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活动考试,奖励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并增加新的科研成果激励智能制造等学科。其次是企业与大学合作组织智能制造全方位教学竞赛,数字制造和其他方面鼓励教师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创作智慧作品,不断提高应用技术水平智能制造,大学与企业共同组织智慧创新作品评选,并颁发优秀作品。

结语

智能培训教育范文4

[关键词]会计人工智能;会计教育;应对策略

1会计人工智能发展概述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简称模拟人类智能。自1956年美国达多马斯大学召开人工智能夏季研讨会开始,人工智能正式成为一门学科。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可以替代计算、预测和搜索功能,强人工智能具备人类思考、认知能力,而超级人工智能拥有比人类最优秀智能更聪明的智能。人工智能呈现加速发展态势。2012年深度学习算法在ImageNet比赛后被广泛运用,2016年德勤财务机器人问世,AlphaGo打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2018年第一家无人银行开业,人工智能作画等等。智能机器人不再仅仅机械执行人类指令,而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完成深度学习,这意味着未来存在一种可以称之为机器人的新物种或新人类出现的可能性。会计人工智能引起会计界普遍关注源自德勤财务机器人研发成功与使用。会计人工智能与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会计机器人等概念并不相同。会计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相互融合与应用,其概念更为全面。会计人工智能是研究、模拟、延伸和扩展人在会计领域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通过智能感知、智能学习、智能推理、智能处理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实现对会计人员智能的模拟。会计人工智能的影响力正在获得更多关注,彭启发(2019)指出中化国际公司利用会计人工智能实现了财务流程自动化;商业银行引进毕马威财务机器人,完成智能数字化业务流程处理。刘雄涛(2018)认为会计人工智能将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对人力资本的替代作用更强。会计人工智能对会计教育也正在产生重大影响。

2会计人工智能对会计教育的挑战

2.1培养方式的挑战

会计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改变人机关系,从而影响会计教育培养方式。会计人工智能不断升级,智能机器的数据处理、决策分析效率和准确性更高,人的主导地位将受到威胁和挑战。若智能发展到强人工智能或超级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与会计领域深度融合,智能机器具备比会计人员更优秀的智能,机器可能成为主导者,人将丧失主导地位。在会计教育方面并未重视在会计人工智能发展下人机关系问题,在教学中更多重视理论教学和书本知识的传输,缺少上机操作、实验实训课程安排,信息化手段运用不足。若会计人工智能机器功能愈加强大时再改变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的实施会更加被动。

2.2培养内容的改变

会计人工智能会对传统会计确认、计量、报告、核算及监督方法与流程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会计教育培养内容。实务界呈现出手工、电算化、信息化、智能化共存态势。智能化对会计教育挑战更大:德勤财务机器人可以实现智能阅读,海量文件快速作业,高效处理数据。安永在业务和客户服务中使用了两千多个机器人,节省210万小时。人工智能已实现了快速处理数据、按类别归类账户、自动生成凭证、生成实时报表以及出具分析报告等功能。运用机器人可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及降低企业成本,压缩主观判断空间,提高信息准确性。会计人工智能逐步替代传统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职能受到影响。核算职能将被取代,监督职能则会强化。在会计培养教育中,多数高校虽有信息化培养,但缺少智能化课程。针对最新发展趋势、业务流程的改变、对职能的影响等内容缺少深入讲解和培训课程。

2.3培养方向与结构调整

目前高校以培养财务会计人才为主,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未强调会计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在会计人工智能的影响和冲击下,财务会计岗位将大大缩减。牛津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智能化机器人将取代35%的岗位,会计排名较前。企业从成本、效率、准确性角度出发,会更倾向使用会计人工智能,大量财务会计人员面临失业风险,向管理会计转型成为必须。仍以培养财务会计人员为主的专业和学校会逐渐被市场淘汰。会计人才结构需要调整。初级会计人才数量庞大,中高级会计人才数量少,注册会计师仍有缺口且呈现出年龄结构老化的特点。会计人工智能首先冲击基础会计人员。大量会计人才还没有适应会计人工智能逐渐普及的现状。专业性强的会计智能培训数量稀少,会计人工智能再教育方面没有相应配套机制。

2.4信息安全培训与法律边界挑战

会计人工智能的业务流程通过预设代码完成,代码存在被攻击的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增加。信息安全局势在不断升级,若企业系统发生瘫痪、数据丢失,将会给企业造成极大影响和损失。目前缺少会计信息安全防控的处理、培训教育。会计人工智能仍属于新型业务,其发展速度快于法律更新的速度,在决策失误、责任担保等方面存在法律界定风险,例如会计人工智能系统若被人为操纵法律责任将如何认定?若其造成企业损失及社会不良影响,经济后果和法律责任怎样处罚?会计人工智能是否会产生人格?此类问题将逐渐凸显,对法律边界界定形成挑战。

3应对策略

3.1升级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智能人才的培养是关键。高校应根据企业调研、社会实际需求以及会计人工智能发展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人工智能纳入高等教育培养中。建设智能实验室,加大会计人工智能实训实践、仿真模拟的课时量,加大管理会计理论及实践课时,根据更新的业务流程设置课程,培养学生主导地位和意识,从会计教育源头做起。加大对教师进行人工智能、管理会计等方面等培训,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及评估回访,对其培养发展方向进行管控,从生源做起贯彻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加强我国在国际会计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3.2走出惯性区,适应会计人工智能新流程

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工作内容与形式相对稳定,对会计人工智能发展没有直观感受。但以其发展速度,影响全行业只是时间问题,会计人员应走出自我惯性区,通过网络课堂、会计人工智能培训、研讨会议、获取资格证书等再教育形式不断提升知识技术水平和智能化操作能力,适应会计人工智能下的新流程、新要求,以免被社会所淘汰。

3.3培养管理会计,高端人才

在会计人工智能的冲击影响下,会计教育应转向以管理会计为重点的培养模式。管理会计作为未来会计领域的“蓝海”,人才缺口达300万人。财政部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均强调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会计教育应转变方向,重点培养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2018年10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以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为主题集体学习中指出,要坚持需求导向、市场倒逼的科技发展路径,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为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会计教育应调整人才结构,控制基础人才数量,建设智能化会计人才培养梯队,培养智能信息化高端会计人才。

3.4加强信息安全培训及法律界定

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时代,信息安全以及法律边界界定尤为重要。人机关系中应由会计人员为主导,不能过度依赖技术甚至由智能影响控制。会计人员应加强对信息安全以及智能的监管控制,增加信息安全培训,重视人本管理。逐步将人工智能法律界定问题在《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中加以完善,制定相应会计标准并进行宣传培训,避免财会人员利用会计人工智能产生有损公司、社会利益的行为。

3.5把握时机,占领先机

智能革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世界大国目前处于统一起跑线上,这是中国的机遇。在公司数量以及融资规模上,中国与美国已经形成二强争霸局势。普华永道预测中国有望在2030年成为世界第一人工智能大国。目前我国会计人工智能应用层、技术层方面表现良好,在核心技术基础层比较欠缺,例如算法、数据、芯片。应提倡、重视基础层的研发与应用,在会计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跨专业合作交流、学习研究。把握发展时机,顺应局势,占领先机。早创新、早研发、早培训、早落实、早推广,让会计教育为会计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4总结与展望

会计人工智能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实时账表、多样化报告、账务自动化等逐步实现,未来会计人工智能将形成人机合一、虚拟与现实合一、自主智能、机器中介消失、深化决策、跨界融合等一系列新趋势。会计人工智能影响会计教育培养的方式、内容、结构以及信息安全和法律边界,作为面对者不能采取打压、逃避的方式,应积极面对,从会计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做起:高校生会计培养模式;会计人员走出惯性区,通过再教育等适应新形势;着力培养高端人才、管理会计和信息智能化人才;加大信息安全管控和法律边界界定;把握时机,占领先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扩大和深化会计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会计行业的产值,更好地为会计教育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付华.基于智能制造环境的企业智能财务创新[J].财会通讯,2018(29):64-67.

[2]高奇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识中国与世界的关键———智能革命背景下的全球大变局[J].探索与争鸣,2019(1):28-31.

[3]彭启发,王慧秋,王海兵.会计人工智能存在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9(5):114-119.

[4]杨虎涛.从人机关系到跨人际主体间关系———人工智能的定义和策略[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12):9-14.

[5]郑明.论人工智能下会计人员的转型[J].财会学习,2019(4):96-98.

智能培训教育范文5

【关键词】人工智能;信息素养;智能辅助;机制;教师教育

引言

为了迎接智能时代,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来促进新时代教师教学素养提升,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等等,明确指出需要利用智能技术改变教师培养模式,当下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主要包括有职业培训、网络教研等,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教学培训中的使用是以大数据为支持,以高效的技术应用为教与学赋能,通过搜集教师的教学数据和教学中的漏洞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为此,用好人工智能辅助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促进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发生,推动教育变革走向纵深。

一、人工智能辅助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内涵及特征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发展方向是动态发展、不断变化的,除了受不同时期的教育理论所引导之外,技术创新同样为教师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当下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展逐渐深入,教师的培训模式也从校本培训转变为以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的智能化培训形式,①其实质在于利用人工智能切实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具体表现为培训观念和方式上的变革,促进教师在观念上形成人机协作共存的新理念,在培训方式上改变以往校本培训、课堂教研的割裂状况,形成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教、研、训”相融合的新格局,利用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数据驱动、精准测评和智慧化教学环境等特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不断发展,形成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信息意识、知识、能力与道德,促进教师在技术大背景之下能熟练利用智能技术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并且结合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高效教学指导。

(一)数据驱动

数据是智能产生的基础,人工智能辅助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数据驱动是指人工智能借助教育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技术,将教师在课堂环境和网络环境中的教学数据翻译成有价值的数据,例如教师教学能力的缺陷、教师诊断能力的水平、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等,进而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改进、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改进计划例如调整教学方案、提供教学资源等等。②数据驱动的教研突破了以往以主观经验为主的素养提升形式,教师的培训到教学中的各个真实的环境都是以真实的数据为基础,凭借数据的支持实现教师能力有的放矢式的提升,从而提出更精准的能力提升方案。

(二)精准测评

智能时代是个性化时代,教育评价的发展同样也需要个性化。教师作为独立个体其学习方式、教学偏好各有不同,智能技术所带来的精准识材和教育大数据技术能够改变以往评价体系单一等弊端,推进教师测评精准化,实现以结果为主向过程为主评价转变、以主观性评级向以客观数据为主的评价转变等,其所带来的精准评价的价值可以简单概括为在于评价主体的多元交互、评价标准的科学多样、评价方式的多维联动和评价结果的全息直观,③而目前流行的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分析系统能够在充分挖掘和整理教师线上线下相关数据的基础之上借助智能化信息素养分析系统和智能研修平台,多角度实现对教师的精准化测评,推动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高效化提升。

(三)智慧化提升环境

智慧化教师能力提升环境是基于智能技术、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教学环境,其呈现形式包括智慧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等等,相较于传统的学生排排坐的教室只能实现单向授课的教学环境而言,智慧化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课堂中教师无法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和学生互动较少的格局之外,也打破了传统教师评价式信息素养提升的格局,以各种智能设备为基础将线上平台和线下智能教室连接起来的智慧教学环境为教师提供了具身式素养提升的机会,教师在实际的智慧型教学环境中锻炼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智能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搜集和应用能力、混合型教学系统设计能力以及教育信息监测能力等等,④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人工智能辅助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适切性分析

综合来看我国智能教育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包括教育数据处理难度较大和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导致嫁接困难的技术壁垒和教育用户对技术价值和角色的双重困惑等诸多问题,其中尤其是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作为人才培养环节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教师在智能教育时代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人工智能教师队伍的缺乏以及培养体系的不完善进而将影响智能人才的培养,⑤同时教育人工智能的真正实施适应也依赖于优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因此想要利用这项技术改变教育、改变国家发展,首先需要思考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师整体队伍整体质量。对大量文献研究发现,面对智能技术教师难以转变自己的角色,也缺乏应用人工智能于教学的知识,教师如何正确应对人工智能已经是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⑥2018年美国发布了教师教育技术新标准,其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分析者的角色,⑦即要求教师利用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改进教学。人工智能为教学带来了技术上的变革,但教师落后教育教学能力无法与这项技术匹配,容易为教师带来较差体验,加重其工作负载。面对新要求,智能技术的出现为教师能力提升提高带来契机,以其技术优势能为教师解决专业素养提升个性化的问题,以搜集教师个人数据为基础提出教师能力素养提升的最优方案,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教研,实现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一体化,彻底改变三者相割裂的局面。比如2018年宁夏政府依托智能技术建设智能平台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试点行动,分层分级重点培训教师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比如2021年中央电化教育馆开展了智能研修平台试点工作,该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教研模式,为教师发展提供探究人工智能与教师发展融合的新路径。因此智能技术能有效促进教师形成以人工智能素养为核心的,包括人机共存知识、创新能力的全方位的智能化课堂教育教学能力。

三、人工智能辅助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机制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5G网络等技术能够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三大提升机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转变提升。

(一)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教师个性化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机制

教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优质的信息资源,强大的数据搜集和分析处理能力能够帮助人工智能形成以大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根据教师的个性特征和现实需求提供多样化、体系化的学习资源,实现专业个性化发展。⑨对于多而复杂的教学资源,智能机器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整理、重组和分类,根据学科的主题、资源的呈现方式进行分类,甚至可以通过长时间记录使用习惯提供可能用到的资源。除此之外数据驱动提升机制还可以通过收集教师个人数据实现个性化的职业培训,目前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提升机制有三大应用形态:智能专家系统、自动化测评系统、培训机器人。⑩智能专家系统能够模拟专家为教师解答教学中的各项问题,也能为教师提供学习问题所需要的个性化的资源和决策服务。自动化评测系统能够有效地捕捉在教师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并提供改正意见。培训机器人在培训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很多师范学校在利用培训机器人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为教师提供模拟教课的机会,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信息素养能力。总之通过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提升机制能够为教师提供个性化资源和个性化培训,真正实现教师教学能力个性化提升,形成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师信息素养风格。

(二)以精准测评为导向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机制

从评价主体来看,人工智能将评价主体从以前的以教研人员为主转化为教师专家和人工智能组成的人机协作式评价主体,评价结果更加丰富。从评价方式来看,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精准测评提升机制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得评价方式由主观性较强的结果性评价转化为以数据驱动为主的过程性评价,其测评结果是通过收集教师的行为数据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⑪对于教师单节课而言,以精准测评为导向提升机制优势在于可以利用智慧教室采集数据,充分利用智能设备包括摄像头等深度分析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可以查看教学行为分布、参与度和关注度随时间的分布、教学行为时序、评价和知识点内容从而判断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人工智能设备也会根据结果指出教师教学中犯的错误并提出改正意见。⑫而对于教学能力长期发展而言,人工智能可以通过长期监测,对老师进行智能画像,对长期以来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标注,以精准化的数据以提供给教师用于改正。精准测评为教师带来的评价结果客观化、评价方式多元化,深度改变以往评价主观性过强的情况,在教学中实际评价教师的工作价值、鉴定资格,切实针对教学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实现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

(三)以智慧化教学环境为基础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内涵式发展提升机制

受到工具理性因素的影响,教师的能力发展长期停留在仅仅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样一种外延式发展使得教师在智能技术与社会深度融合的今天很难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人,因此实现教师内涵式发展势在必行,而实现信息素养内涵式发展离不开具身型学习环境支持的要求,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搭建的智慧化教学环境能够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的提升和应用提供实际训练场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有意识地使用智能技术并且能够设计相对的教学环节来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⑬作为一种集物理、资源、社会文化、情感心理为一体的具身型教学环境,以人工智能设备为基础的物理环境通过高速互联网实现教师与智能设备的互联,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身体最大程度的融入,实现知识和身体认知的互联,实践中锻炼巩固自己的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在这样一种信息环境中,所见所闻所用都是信息碎片,除了在教学中实现知识和身体认知互联的同时,智慧设备所带来的数据资源支持,例如根据智能分析模型所提供的教学行为数据、教师生理数据、教学环节数据、多模态数据等也为教师营造了一种智能化的文化氛围。

四、结束语

智能培训教育范文6

关键词:茶文化;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素质教育

茶文化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倡导利用双导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希望改善传统实践与理论教育比例不均衡状态。借助茶艺课程推动茶文化融入于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既能助推教学改革又能解决现阶段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中存在的多元化问题。由于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因此学校需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合理化利用,才能真正借助多元茶文化拓展教育结构与教育模式,提升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影响力。

1核心内涵

1.1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德国,流传到我国后,充分融合了传统优秀文化,与茶文化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体系。茶文化背景下剖析现代学徒制,发现其与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现代学徒制倡导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期望校企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实训与实习比例,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助力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提升。茶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与精髓,借助其推动现代学徒制创新与优化,可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体系与应用方针,从而推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学徒制流传到我国的时间相对较晚,借助茶文化助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可真正基于我国国情实现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多元化完善与改革。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方面息息相关,而茶文化的融入,既有利于餐饮智能专业教学的系统性优化,又能助力学校基于茶艺课程发展需求,创建具有院校特色的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并有效发挥现代学徒制的作用与价值。

1.2餐饮智能管理专业

茶文化背景下,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是传统餐饮管理专业的升级,餐饮行业可利用系统化软件提升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但与常规的管理专业有所区别,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属于技术类专业,强调实用性,其中蕴含多元化实训课程。学校会借助校企合作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与职业核心素养。休闲餐厅服务、烹饪工艺、食品营养与配餐、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茶艺课程等都属于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学习的内容。我国属于人口大国,餐饮行业的发展前景较好,但由于用工成本不断增加,餐饮行业利润被逐渐压缩,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既能帮助餐饮行业减少人力成本,又能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近些年来出现的无人点餐、无人收银等服务都能节约人力成本,也能借助智能化管理设备,健全传统餐饮行业管理体系与管理架构。加强对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探究与分析,发现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也能推动学生在实训与实习中进一步探究传统茶文化的优势和特征,有利于学生加强对茶文化的重视和关注,也能在学生提升文化自信时助力其积极为餐饮行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并使其成为优秀传统茶文化的发扬者与传承者。

2茶文化背景下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融入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趋势

2.1构建真实实训实习场景

茶文化背景下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对院校提出更高要求,院校需积极革新教学软件与硬件,构建真实化实训与实习场景,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诉求,助力学生在茶文化学习时感受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价值和作用,以此提升职业核心素养,确保其在企业师傅带领下提升就业能力与实践能力。茶文化背景下,构建的多元化实训与实习场景既包含传统茶文化元素,又包含多元化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提升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与实践能力。企业现代学徒制以企业为主体,这与传统的产教融合有所区别,因此企业也需加强对茶文化的重视和关注,积极提升企业师傅的茶文化素养,才能助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系统性革新与优化。企业可借助宏观调控,引导学生在了解茶文化时感受多元化场景中的企业文化,以此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餐饮行业模式,确保校企深入合作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发展,并构建贴近时代语境的茶文化传承形式。

2.2助推培训评价系统革新

茶文化背景下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培训内容与评价系统会系统性革新,学校会在多元化评价中借助茶文化影响完善评价形式。受多元茶文化影响,现代学徒制在应用时应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与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关注,通过茶文化对新时代学生进行多元化培训,既能完成传统人才培养目标又能提升评价的多元化。传统校企合作中部分学生沦为廉价劳动力、为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针对性改革,学校会利用校企合作契机构建严格的学徒培训标准,避免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相应问题。与此同时,政府也应积极与餐饮行业进行有机合作,既要构建符合院校发展的学徒培训体系,又要在合作过程中利用多元化茶文化,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以期完善人才培养架构与培养格局,确保形成教育合力,助推大学生提升茶文化素养,为餐饮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3茶文化背景下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融入现代学徒制的有效策略

3.1拓展茶文化应用意识,强化多元制度建设

茶文化背景下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融入现代学徒制时,应强化对传统茶文化的重视和关注,拓展茶文化应用意识,健全制度格局,以此推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设立时间较晚,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强化对茶文化的应用,有利于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学形式,而现代学徒制的应用,有利于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也能提前拓展实训与实习比例,助力人才提升职业核心素养,真正为餐饮行业发展和优化贡献多元人才。教师需引导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茶文化元素的认知和了解,如茶礼仪、茶文化、茶道德、茶思想等多元化内容,从而丰富专业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人才。本校的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本身包含茶艺课程,这也为多元化茶文化的融入奠定良好基础,更有利于现代学徒制发挥其育人价值及作用。借助茶艺专业展开多元化茶艺表演,能丰富大学生的实践生活,又能在学习之余帮助大学生放松身心,推动其对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方向的全方位了解。现代学徒制的推动下教育者可以担任企业师父。共同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格局。加强对茶文化的重视和关注,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育展开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渗透茶文化内容,有利于学生感受与茶文化息息相关的工匠精神,也能引导学生在挖掘传统茶文化历史时了解传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利用茶文化提升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学趣味性,借助茶艺课程推动现代学徒制与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可真正实现教育的新生与发展。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虽然现代学徒制具有一定历史基础,但在我国应用时间较短,而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又属于新兴专业,因此二者融合时应加强顶层设计。所谓加强顶层设计是指院校应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指导下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互动,切实了解餐饮业的人才需求,以此确保专业教学中有效融入现代学徒制。与此同时,院校也应积极提升与政府的沟通频率,为政府提供多元化动态数据,以确保相关教育政策与教育方针的不断优化和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学形式。校企合作过程中应共同建设多元化制度,既要提升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话语权,也要为企业师傅提供多元化物质与精神激励,以此助力其与教师共同合作,强化对学生的系统性培养,以确保利用现代学徒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学生为餐饮行业智能化发展贡献力量。

3.2完善茶文化渗透体系,强化教师职业培训

应用现代学徒制进行教学时,应确保茶文化的全方位渗透,才能健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提升茶文化的应用价值和作用。我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国家,茶文化中包括制度文化、礼仪文化等。借助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学发展契机,剖析不同茶文化助力其融入现代学徒制中,可促进学生加强对传统茶文化的认知与了解,也能推动学生强化对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知识的全方位了解和认知。例如,学校可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发展时,进一步完善茶艺课程,并助力茶艺课程与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有机融合,以此为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奠定良好基础。专业教育与茶艺课程的进一步融合能强化对茶文化元素的有效渗透,又能推动茶文化与学科知识协调发展,积极培养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当然茶文化融入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时需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深入剖析,可适当借助企业意见,完善茶文化渗透形式与渗透理念,以此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力,确保学生毕业后及时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本身具备较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其中包含的茶艺课程也足以见证其覆盖范围之广,学校和企业可共同合作举办多元化茶艺赛事,引导学生在赛事中体验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从而以此推动餐饮行业智能化发展。院校在与餐饮相关行业合作时,也可加强与茶叶相关企业的合作,多元化合作能助力多主体加强有效互动和沟通,又能完善教育质量与育人模式,确保在现代学徒制的带领下提升教学水平,完善教学架构,推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强化教师职业培训中的教师不仅包含院校内部的教师,也包括企业中的师傅。现代学徒制属于一种教育模式与教育机制,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可借鉴企业中的多元化工具,引导学生在实训与实习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感受企业文化,以此实现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全方位提升。茶文化背景下学校聘请多元化企业师傅是期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际素养,但由于部分师傅技术精湛,但缺少教育能力,导致现代学徒制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中的应用并不理想。可借助教师职业培训契机,推动企业师傅与教师共同接受专业化培训,通过系统性培养提升企业师傅的教育能力,提升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以此共同为茶文化的渗透贡献多元力量。提升企业师傅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可有效提升企业在教育中的话语权,激发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其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为茶文化的融入与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3构建茶文化融入场景,强化校企深入合作

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中本身包涵茶艺课程,借助茶艺课程构建多元化茶文化融入场景,利用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翻转课堂、项目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引导企业师傅与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多元化项目,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学生可在企业中了解多元化茶文化,促进学生感受茶文化的无处不在,从而助力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并全方位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例如,院校内部可成立专业社团,相关茶艺社团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加强对茶艺课程与茶文化的深入了解,并借助多元化实践提升其服务素养与服务能力,确保学生提升服务意识。虽然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多元化发展能有效节省餐饮行业的人力资本,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促进学生感受自我价值与自我作用。学生可加强对信息技术能力与多元化互联网技术的有效了解,才能为餐饮业智能化发展提供多元化助力。茶文化背景下智能化的餐饮行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与智能化设备操作能力,要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指导,引导其加强对智能化设备的使用。不同消费者个性特点不同,因此引导学生借助茶文化关注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性格特点,也能助力餐饮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智能化服务,确保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消费。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应均衡校内理论教育与校外综合实践的课程比例,调整现有课程服务,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服务与管理思维,有助于学生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例如,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要增加科技化含量较高的课程,引导学生强化对智能软件的全方位了解和认知。与此同时,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发现智能化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智能化软件编写,以此真正推动餐饮行业的创新发展。利用多元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能为学生营造茶文化融入场景,借助多元化场景丰富教学手段,可提升教育的现代化。近些年来,政府积极助力各类院校构建智慧型校园,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对学校的教学软件及硬件提出多元化要求,学校应借此契机完善多元化设施设备,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教育空间和教育环境,才能推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创新发展。茶文化背景下,不同餐饮软件的操作模式不同,学习压力也相对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借助茶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缓解学习压力与就业压力。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可有效提升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引导其进一步提升茶文化素养与茶文化能力,推动学生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餐饮智能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态势,期望以此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价值与作用,助推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多元化发展,并促进学生深入剖析餐饮行业中蕴含的多元化茶文化元素。

4结语

智能培训教育范文7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教育;教师专业

发展人工智能与教育的不断融合给教育系统带来了巨大变革,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智能教育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关键因素,不论是国家、社会、教育自身都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1]。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如何适应智能教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理念将产生变革,教师的专业实践将更具创新性,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方式将更加多元。

一、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变革

1.教师专业发展将回归育人本质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人工智能并非万能,并不能代替教育,智能教育时代的教师教育最终要以人为本,回归育人本质。一方面,智能技术变革了教育,但不能代替教师,只是教育教学的助推器。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形象地将教育描绘为用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2]。另一方面,智能教育时代,学生的生命成长能否得到促进,是衡量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教师教育要关注到教育本身的专业性和纵深性,注重学生个体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因材施教,启发每个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

2.教师专业活动将更具创造性

智能教育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将不再是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培训,而是对学习的深入理解和专业创新,更强调教师专业活动具有创造性。一方面,智能教育的逐渐应用,已经覆盖到了教育教学的很多方面,包括教师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学生的学习和考试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教师的部分劳动,教师曾经从事的知识的重复讲授、资源的冗余搜集、作业的定时批改及事务性任务的管理等一些工作,都由人工智能替代教师完成。另一方面,与以往信息技术不同的是,智能技术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超越了技术的工具属性。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智能技术中的人机协同、自动化测评及自适应学习等,能够进一步代替人类进行简单的智能活动,协助教师进行教学决策。最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反思、去研究,去发挥专业的创造性,更能与学生深入沟通和交流,更加关注学生身心的发展,去找寻教育的真正意义。

3.教师发展途径将更加多元化

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将有机融合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这三个方面。林攀登认为,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三者的割裂是教师专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三者是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基本途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3]。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要基于教师的自主发展需求,并从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出发,充分发挥研培工作绩效,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方面,在课堂教学备课、上课及课后反思中,教师会发现一些实际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实践探索,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教师自主自觉地实现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在校本教研中,教师基于阶段性研究主题、教学重难点以及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同伴交流分享,并得到专家的指导,教师有的放矢地实现专业发展。最后,在教师培训中,通过专家引领、实践观摩及与同行的交流分享,教师学习到系统课程和系列专题,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会有深入的反思,自身也会有所成长。

(二)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创新

1.立足数据驱动的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研究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内容的实践性研究[4]。它是一项既注重问题解决,又注重理论提升、经验总结和规律探索的研究活动。在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中,中小学校和教师将校本教研的重心聚焦到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和行动跟进上。校本教研在转变教师学习方式、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驱动的校本教研,将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其结果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教师基于课堂教学数据进行有依据的自我反思,针对教学实践中的行为表现、行为依据和产生结果,开展基于数据的审视和分析。同伴之间基于教育教学大数据的分析,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指向,实现教师主动持续的自我提升、相互合作。专家基于教师成长数据及教育教学大数据分析进行有重点的专业引领,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行动跟进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有效落实的直接体现,也是教师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解决,基于教育大数据及其分析解释,进行深入的反思与调整。数据驱动的校本教研,使教师的教学研究了数据支撑,改变了仅停留在教师以往的经验和反思的情况,促进教师科学规范地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对学习研究的深入理解。

2.聚焦人机协同的课堂教学

教育正朝着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和泛在化的方向发展,未来教育是一种“人机共生”的教育,人工智能与教师之间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人工智能发挥其计算能力,教师发挥人类情感的优势,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高效的课堂及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课堂氛围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良性互动的一种体现。教育教学实践中,人机协同的课堂教学包括“人”和“机”两部分,即教师的经验智慧和机器智能,是两部分的有机融合。人工智能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挖掘,全方面地分析和解释学习过程数据,为课堂教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人机协同的课堂教学,人工智能作为教师的助手帮助教师完成大量简单、重复的任务。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对学生的指导是否有效,关注自身教学行为是否合理,选取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生成智慧教学方案。机器智能助力教师运用数据支撑和智力支持来进行教学决策,解决了以往基于经验教学决策的不精准问题,提升了教学的科学性。以课堂练习为例,传统课堂上教师凭借经验来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一般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习题完成情况,并选取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人机协同的课堂中,能够对学生习题完成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生成学习情况动态报告,为教师提供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错题情况,使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决策有了科学的依据。智能教育系统能够收集教学过程的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解释,精准地指出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为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3.开展学习分析的教师培训

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与应用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高级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5]。未来的学习分析不仅仅是单纯的数据统计和单一的数据挖掘,将基于实际需求,利用物联网、人脸识别和手写识别等实现自动化的数据采集,收集包括行为数据、心理数据、生理数据的学习体征数据,以及人机交互数据和学习情况数据等多模态的数据,并采用大数据智能方法和综合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实现对学习过程的分析与解释。基于学习分析的教师培训,通过对教师数据的收集,解决教师个性化学习和规模化学习的矛盾,针对教师的需求来制定独立的培训方案,能为教师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使教师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如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实录、作业及测试等数据的采集,构建教师课程学习模型,对教师培训课程进行量化分析,为培训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对教师多次培训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等基本情况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情况加以分析,形成教师的成长档案,促进教师根据自己的成长档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提升规划,为了终身教育开始终身学习,保持对事物探求的热情,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方式

(一)统筹规划教师专业发展愿景,激发教师内在动力

基于辩证关系的视角,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由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组成,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内因是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教师专业发展根本且决定的因素。主观能动性是教师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渴望,是教师发展的内在因素。只有激发教师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促使教师不断成长发展。一是外部层面。国家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构建省—市—县—校四级实施体系,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体系,系统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要明确办学理念与特色,统筹谋划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校本化课程实施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引导教师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努力将学校的发展愿景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力量源泉,唤醒和激发教师的成长动力,并以学校课程规划为抓手,引导教师通过积极的实践探索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二是教师自身。职业是幸福的来源,教师要对自身的职业有认同感,教师工作虽然平凡,但却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一种体现。教师要对职业生涯有很好的规划,知道自己要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如何发展。教师要准确把握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明确自身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学习与实践。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智能教育应用探索,完善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智能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智能教学实施能力,提升自身的智能教育素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

(二)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特质,积累教师实践智慧

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智慧在人机协同的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呈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传统教学中,教学智慧是教师准确把握教育规律与机遇、领悟教学真谛,采取恰当措施,敏捷而高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智能教育时代,教学技术已经被广泛纳入教师智慧的框架中,实现了教师智慧的重构,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推进智能教育发展。一是教学智慧。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教育系统和学习分析技术做好课前准备,详细分析学情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教学方案和个性化学习计划,为学生推送精准的学习材料。基于课堂练习、问题回答及学生状态等相关数据的分析,教师能够感受和判断出教育教学的实际,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对教育教学大数据的分析与解释,精准地发现实际问题,并基于数据开展教学反思,积累教学智慧。二是育人智慧。智能教育时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多元化,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教学相长。要把立德树人当作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善于发现日常教学中的育人规律,将其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人机协同的课堂,亦师亦友的关系越来越明显,要与学生互相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要懂学生,尊重学生,将对教育的热爱和责任转化成教育的力量,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力量,让教育在不知不觉中顺其自然地产生。

(三)开展持续的研培活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研部门要积极开展推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持续性研培活动,创新研培方式,拓展发展空间,承担起促进教师从对智能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到人机协同课堂的实践和创新的专业发展任务,推进教师在学习理解中成长,在实践创新中发展。学校要积极开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校本教研,用数据说话,让校本教研有据可依。一是研究活动。教研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引领教师开展智能教育及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加快教师适应智能教育的步伐。分层次建立研究团队,关注研究过程和研究提升。充分了解教师在智能教育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对教学实践问题进行系列研究。关注教师对持续参与研究活动是否有兴趣及具体的收获,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二是培训活动。智能教育时代,要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积极开展基于学习分析的教师培训,通过教师情况及个性化需求分析,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有个人特色的培训和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培训的优势,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培训过程中要关注培训专题是否适合、是否是教师所需、具体收获如何、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等,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精准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校本教研。要开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校本教研,进一步优化和重构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分析和解释教育大数据,为校本教研活动提供数据支撑。引导教师打破常规的学科局限和学科边界,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整合意识和多学科合作能力。教师要积极进行基于数据驱动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改变以往仅停留在经验反思中的校本教研,不断加深对学习研究的理解,更科学规范地开展教学研究。

三、结束语

智能培训教育范文8

【关键词】高职继续教育;智慧教学;智能生态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现有施教机构,开展继续教育知识更新,进一步推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高职院校承担着继续教育工作的任务,为相关单位输送高质量人才[1]。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功能的重要体现,也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专业型人才的继续教育[2]。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高职继续教育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而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仿真等新技术为一体的智慧教学则为高职继续教育的变革性创新转型提供了机遇,不但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被教育界、产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和积极探索[3]。本文以高职继续教育为研究对象,探讨当前高职继续教育智慧教学的现状,提出智能生态教学模式(PRT),即平台(Platform)、资源(Resource)、教学(Teaching)为一体的有机模式。高职继续教育智慧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平台、资源、教学三方面的有机融合,进而推动高职继续教育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变革。

1高职继续教育智慧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职继续教育主要具有两个特性:“高等性”与“职业性”。前者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构建职业教育体系,重视教学;后者重视创新组织结构,拓展社会职能。吴万敏认为继续教育是一种追加教育,是对社会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更新、补充、拓展及提升[4]。高职继续教育的智慧教学应注入实践因素,深化产学研相结合,优化教学流程,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史小平在研究高职教学实践时对信息化进行正确界定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在教学策略的体现、学习媒体的更新、教学资源的整合、评估手段的变化、教学方法的借鉴等方面分析研究构建智慧课堂[5]。叶娟利用云计算集群技术,根据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色,构建新型智慧型异构云生态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资源互通共享[6]。同样,施琚等从技术层面构建SECP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互通[7]。张曦等以Z省N市为实际案例,展示了智慧教育对提高教育工作的显著成效[8]。近年来,高职继续教育智慧教学受到了高度关注,较多高校、高职院校纷纷进行形式各异的探索和实践,但从目前高职继续教育智慧教学的发展现状看,可能存在以下有待改进之处。一是智慧教学的社会功能较弱,产业及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暂缺乏良性互动机制。部分院校教学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缺乏协作、共享程度较低等问题。二是部分院校教学体系欠完善,高职继续教育被认为是高校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因各地区在经济、政策支持力度等多种因素上存在一定差异,使得继续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差距,教学质量有些参差不齐。三是部分院校教学模式创新性不足,信息化和互联网新技术应用不足,缺乏现场体验与互动、缺乏适用性和新颖性,硬件设施与师资条件相对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继续教育的发展。目前高职继续教育在智慧教学发展上存在改进空间,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领域,高职继续教育应构建兼容并蓄的智能教育平台,整合各类师资和教育资源,搭建一个符合当前信息化、互联网时代需要的智慧教学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智能生态教学模式整合平台、资源、教学为有机整体,通过教育理念、思维的创新及信息化技术的充分应用,实现平台、资源、教学的共享与良性互通,推进智能化教学,使资源得到较大程度、较大范围的优化整合,形成良性“教学生态环境”,减少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推动高职继续教育内涵式创新与发展,将为高职继续教育带来新的创新和转型机遇。

2智能生态教学模式的设计

2.1智能生态教学模式

教育生态学研究生态学方法与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启示,例如自然生态好了,花草自然万紫千红,树木自然郁郁葱葱。生态教育模式重点研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社会环境、新技术的思维模式创新,以生态学的原理来指导教育实践,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创新与变革[9]。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指引,以及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现阶段在“智慧教学”发展上存在的某些不足和缺陷,构建新的“智能生态教学模式”,是“智慧教学”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思路。智能生态教学模式融合平台、资源、教学三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为一个有机整体,突破传统的单一的由学校或者教育机构主导的教学模式,针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各类别、各层次的不同需求,整合各项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面向各机构和组织,构建起技术产品、优势企业、成功项目经验向大范围推广的教学模式,嵌入智慧型教学系统,集中展示各类应用场景,提供一个可学习、可体验、可交流、可展示的教学环境,营造一个智慧教学的“生态圈”,为各类教育培训提供有力的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撑。

2.2智能生态教学模式的构建

智能生态教学模式整合平台、资源、教学为有机整体,三者相对独立且相互融合。以Z学院为例。平台(Platform)是指Z学院“智慧交互平台”,主要包括三种模式:一是G-to-G(政府———政府)模式,致力于打造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同层跨区域、同层同区域、跨层同区域、跨层跨区域交流和专业技术学习机会;二是E-to-G(企业———政府)模式,致力于打造政府与企业的对接平台、企业的项目展示平台,助力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相关领域的上下游产业关联与协同;三是合作共赢模式,与高等学府、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依托信息相关领域优秀项目,建立产品体验中心,并将成功案例进行应用推广。资源(Resource)主要包括专家库、师资库、课程库、会员库、实训学院、现场教学点和培训场所等。除了自有资源之外,积极与各级各地相关部门、企业主体、智库平台、咨询公司、研究机构、培训机构、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以及专家师资建立广泛联系,积极整合各项资源,建立良好的信息相关领域“生态圈”。教学(Teaching)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紧紧围绕“互联网+新型智慧城市”、“互联网+创新”、“互联网+制造”、两化融合、信息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领域,通过授课式教学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其二,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大型博览会、高端论坛、项目推广对接会等活动,开展继续教育教学,实现“端到端”教学,学员既能深入一线了解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制造等新项目成果,又促进了政府和政府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交流,让学员在“智慧”的环境中快速成长。

3智能生态教学模式案例

3.1国家智慧城市培训基地

Z省是率先提出将发展信息经济作为一大战略的省份,也是较早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省份之一。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以来,在推进发展过程中,信息化人才培养、产品推广落地等迫切需要专业的支撑服务。2013年,Z公司携手相关政府部门建立“Z省智慧城市培训基地”。2014年,被批复成立“国家智慧城市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依托Z学院开展继续教育运营管理,重点体现人才培养、智力支撑、体验实训、应用整合等四大功能,成为Z省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培训平台、技术展示合作平台、应用体验推广平台。

3.2智能生态教学模式的应用

基地运营四年多来,已经成功与特色小镇、产业园区、优秀企业等20余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建实训体验基地,搭建产品推广与交流平台,帮助企业与政府搭建交互平台并建立合作关系,致力打造“智慧城市”产品与服务交互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推广、人才保障、智力支撑。同时,基地相继聘请近300余名包括工程院院士、咨询研究院首席专家、政府机构研究人员、企业管理专家在内的各类中高端专家和学者,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池”。在此基础上,基地通过嵌入智慧型培训系统,集中展示各类智慧城市应用场景,面向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培训、咨询及资格认证工作。培训内容和方式主要包括:一是日常培训教学,第一类对象主要是面向Z省各地市、县、区经信系统,为政府工作人员及各类企业管理人员、企业技术人员提供相关专题类的定制化培训服务。第二类是资质认证项目,目前主要承担“智慧城市规划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师”专业技术鉴定项目,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认证项目。第三类是各级人社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此外,不定期开展公开课,传递领域内新的咨询、知识和技术,拓宽视野,提升理论高度和业务水平,为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第四类是咨询与课题研究项目,通过课题研究深入企业、产业,为有关部门相关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为企业、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截至目前,基地围绕“互联网+新型智慧城市”、“互联网+创新”、“互联网+制造”、两化融合、信息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开展了近百场专题培训,学员遍布各地。总体而言,基地智能生态教学模式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积极尝试教育理念和思维的创新,加强智慧教学的实践,不断营造良性“教学生态圈”,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推进高职继续教育内涵式创新方面积累有益的经验,取得较好成效。

4智能生态教学模式的应用思考

随着智慧教学发展的推进,高职继续教育智慧教学在教学研究、产品推广服务上进一步深入,人才培养专业化与精细化程度不断加强,智能生态教学模式仍具备较大的优化潜力,结合Z学院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以下拓展思路:首先,进一步整合政府、高校、研究院、企业等专家资源,成立专家委员会,研发核心课程体系,研究撰写前瞻性的课题,在重点领域起到引领性作用,为政府在信息化领域相关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为企业、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其次,整合重点领域的优秀产品,为产品解决方案、产品开发、应用、运营服务等搭建一体化展示平台,开展产品推广及运营服务,为产业链搭建项目对接合作,推进产品成果进行商业转化。最后,顺应行业人才培养及市场发展需要,在重点领域细分行业,人才培养层次按照科研、技术服务等人才,开发相应课程体系,与企业、高校合作,为企业定制培养人才,在高校建立实训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实践导入、创业创新孵化培育等方式进行在职专业管理、技术人才的转型升级、高校大学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高职教育理念、思维的持续创新和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为智慧教学、智能生态教学模式提供了机遇,给高职继续教育带来不断创新和转型发展的空间,高职继续教育将会迎来更为广阔的前景和未来。

【参考文献】

[1]钟无涯.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2004-2013[J].教育与经济,2015(4):38-45.

[2]胡伟卿.关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39-40.

[3]陈琳,王运武.面向智慧教学的微课设计研究[J].教育研究,2015(3):127-130.

[4]吴万敏.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战略论要[J].教育探索,2012(8):17-19.

[5]史小平.“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智慧课堂中的“信息化”因素的多维性分析[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9-31.

[6]叶娟.高职院校智慧教学的异构云生态模式探索[J].高教探索,2013(2):103-108.

[7]施珺,王勇智,李慧.“互联网+”环境下智慧教学支撑平台的架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11):70-73.

[8]张曦,张志祯,王永忠.新技术背景下教育新生态的建构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7(9):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