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发展趋势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交通发展趋势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交通发展趋势报告

智能交通发展趋势报告范文1

数字出版未来的生存状况会怎样?这依赖于读者阅读习惯的发展趋势。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无论出版机构的组织规模有多大,他们对数字出版的成功都没有绝对的保证。但可以确定的是,过去几年中,出版业发展的最大变化就是移动阅读促进了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最近的几项研究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一现象。

数据力证移动势不可挡

刚刚的2016年第三季度《英国广告从业协会广告景气报告》显示,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英国企业的广告预算支出迅速增长,已经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点。其中每1英镑的广告开支中都有36便士流向了移动领域,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移动领域的发展。今年上半年英国数字广告支出达到47.8亿英镑,从这一数据中可以看出,广告商在移动广告中发现了巨大的价值。

这种趋势并不仅仅限于英国。在美国,August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手机端的付费搜索点击份额环比提高近20个百分点,并成长为搜索点击量最高的渠道。安布思沛公司对谷歌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构,该公司追踪了谷歌关键词竞价广告AdWords的1500个账号,发现智能手机付费搜索点击量所占比例同比增长了1/3,与其形成对比的是,平板电脑点击份额保持稳定,而台式电脑搜索点击份额则在下降。在日本,未来几年智能手机搜索广告支出还将继续增长,据预测,明年将增长至14.3亿美元。在中国,移动搜索用户已经超过4.77亿。

上述数据显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手机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这也使得手机广告额大幅上升。

移动阅读成为趋势

移动终端越来越受广告客户的青睐这个趋势并不奇怪,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人们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更多的人开始在移动终端阅读各类互动资讯、图书、报刊等内容。一方面,传统的阅读时间已经被当下生活的快节奏打散,移动阅读方便充分挖掘传统阅读无法覆盖的碎片时间;另一方面,移动阅读的技术也在突飞猛进,人们通过移动终端来阅读的感觉越来越好。

舆观在线调查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82%的智能手机用户在醒来后一个小时之内都会浏览手机,18岁―34岁的人中有86%在醒来半小时内就会这样做。还有的人早晨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机,这其中有1/5的人把浏览社交媒体作为他们打开手机后做的第一件事,而18岁―34岁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上升到29%。在新闻阅读方面,对于智能手机用户来说,30%的人用手机来获取新闻,25岁―34岁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上升到42%。

智能交通发展趋势报告范文2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数字学术 公众科学 数字人文

图书馆数字技术应用向纵深发展,已呈现三个新的发展方向:①从数字化到数据化,馆藏对象深入到数据层面正在成为图书馆新的业务趋势;②云端化和大数据之后必然带来的智慧化;③普遍2.0之后造成全方位的网络众包和大众参与。这是在上海刚结束的第十三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ADLS 2016)传达出的讯息。

本届论坛以“数字学术与公众科学:数字图书馆新生态”为主题,重点探讨了“数字学术与数字人文”“公民科学与大众参与”“关联数据与语义技术”和“开放数据和开放知识”等四个分主题,这些主题为首倡于1994年的“数字图书馆”概念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热点,给当今处于“复合型图书馆”阶段的图书馆实践带来新的动力,并指明了发展方向。在短短两天的研讨时间里,会议容纳了26个发言,晚餐期间还举办了头脑风暴和专家问答,密集的概念轰炸和观点碰撞让与会者大呼过瘾,原计划150人的研讨班吸引了240余位关注前沿的同行与会。

1从数字化到数据化:数字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迈进

“仅仅数字化是不够的,数字图书馆应该将工作的中心转向‘数据化’,数字图书馆的下一步是建设数据图书馆。”来自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亚图书馆的林海青先生如是说。本届论坛开篇的第一个主旨报告――张晓林研究员的“超越数字图书馆:基于数据与分析的知识服务”就对这一观点直接做出了呼应。

所谓数据化,是指以数据为基本单元组织信息并提供服务的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文献(包括网页、电子书这类数字文献)为基本单元的方式,这里的“数据”,是指在万维网上能够独立存在,或经过一定格式的数据编码,使计算机程序能够处理或“读懂”其含义的数据,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只能通过人来理解和处理的数据。数据化的主要特点是资源对象的细粒度化和语义化,以及其格式是对于内容的描述而不只是形式或结构上的描述,顺应了万维网从Web of Document向Web of Data的发展趋势。本次会议清华同方公司介绍了他们在碎片化和精准化知识协同服务方面的最新进展,也恰好印证了这一趋势。

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管理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仿佛一夜之间,大家都开始谈论数据服务,业界有人诟病这又是一轮炒概念、赶时髦现象。然而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这一趋势并非来自于图书情报行业本身,而是来自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我们所服务的对象。整个科学研究都在向“数据驱动的研究”发展,正呈现“所有的科学都在变成数据科学”这一无法回避的现象。随着近年来数字科研(eScience)和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的兴起,大量的科学研究都在变身为数据密集型研究,产生形形的“数字×××学”或“计算×××学”,例如“数字文学”“计算语言学”“计算历史学”“计算生物学”等等,提供基本研究方法和工具的“数据科学”应运而生而且得到快速发展。这一现象被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的获得者吉姆・格雷(JimGray)总结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

图书馆开展数据服务起因于欧美各国近年来对政府基金项目申报要求提交数据管理计划的规定,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都要求图书馆员在科研人员申报项目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符合编制数据管理计划的要求。部分研究型图书馆走得更远,直接参与了其所属机构数据管理系统的研发、管理和运营。复旦大学张计龙副馆长专门讨论了在构建科研大数据管理平台方面的做法和思考,并特别介绍了美国科研数据行业对“数据科学家”的迫切需求和众多iSchool纷纷开设专业培训,对数据化趋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任树怀馆长也介绍了以大学发展战略为指导构建数字学术服务平台的心得。

数字人文是目前图书馆为数字学术开展服务的一个重点领域。早期的谷歌等公司转换的数字图书资源被并入Hathitrust和美国国家公共数字图书馆(DPLA)等新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其它图书馆和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人类文化记忆机构也纷纷成立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由于它们拥有海量特色馆藏,经“文本化”和“数据化”之后,目前已成为各相关领域数字人文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数字人文研究和服务在我国刚刚兴起,本次会议分别有武汉大学王晓光的“面向数字人文的文化遗产图像深度语义组织研究”,北京大学朱本军的“数字人文:图书馆实践的新方向”、广西民族大学欧阳剑的“面向数字人文的数据融合研究”、上海图书馆夏翠娟的“以数据服务为基础的数字人文平台建设方案研究”等报告。他们分别结合各自的项目,生动地介绍了一批成果,另有来自北京水晶石公司的VR技术总监魏记先生专门就数据模型化和可视化做了报告,都展示了目前国内数字人文研究和应用的较高水平。

然而从行业层面来看,图书馆开展数据服务并未成为其理所当然的业务。要确立在数据管理方面的地位,体现图书馆在传统文献、数字资源之外,对于数据管理也能做出独一无二的贡献,还需要更多的图书馆做出更大的努力。

2从自动化到智慧化:实现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嵌入式服务

智慧图书馆的含义通常有两个:一是指采用无线射频(RFID)或其它自动感知等物联网技术之后实现图书馆服务的自助化(无人化)和智能化,通常是指实体图书馆的智慧化;二是通过“大数据分析”,使大数据变成“聪明数据(Smart Data)”,发挥大数据的价值,使图书馆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数据分析既可以应用于优化传统服务,也可以用于优化数字服务,因此可以认为这是复合型图书馆的智慧化。而本次会议还涉及另一种“智慧”:通过对资源内容进行语义标注,使其“自带智慧”,变成“聪明内容(Smart Content)”,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智慧化。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孙翌介绍了一个典型的实体图书馆智慧型发展之路(他称为“智能图书馆”),综合采用了多种技术,包括自动感知和数据分析处理等,是第一类智慧图书馆的升级版。阿法迪公司的雷向欣博士也提供了一个结合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智慧图书馆解决方案,打破了人们对该公司只作RFID硬件技术供应商的固有认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重c大学杨新涯馆长展示了一个新上线的图书馆门户系统,不仅有许多2.0功能,而且融合了大量的数据分析,能够提供多种聚类、推荐,这可算作第二类智慧图书馆系统。来自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曾蕾教授分享了一个智慧数据应用于人文研究的案例,可以为图书馆行业所借鉴。

关联数据作为语义万维网的一种简化实现,是目前最常见的和最简单的“聪明内容”,已开始在科学数据管理、STM(科学、技术、医学)出版、政府信息公开和企业数据管理等领域得到了普遍关注和初步应用,被认为是互联网Web 3.0的发展方向。本次会议有多篇关联数据技术和应用方面的报告,可以说是国内关联数据领域最新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林海青提出关联数据是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规范控制的最好方法,郑巧英利用元数据和本体技术对多种类型资源的资源深度整合提出了方案,胡小菁详细介绍了图书馆第一个应用关联数据作为书目数据格式的最新进展,夏翠娟则提供了一个研究型图书馆开发数字人文关联数据应用的完整案例,陈涛博士专门针对政府开放数据提出了关联数据的解决方案,张永娟对涉及“聪明内容”的语义出版现状进行了概述。

会议最有意义的内容之一应该算是曾蕾和范炜所做的关于“关联数据能力指标(C14LD)”的介绍。这是一个国际专家小组最新的工作成果,把学习关联数据有关的知识分解为具有层次的各种指标,参照“成就标准网络(Achievement StandardsNetwork,ASN)”中的《图书馆能力指标》①,将所有相关知识点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指导人们进行对照学习,或评估自己在关联数据方面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C14LD的网站目前已移交由都柏林核心元数据组织(DCMI)进行维护,能力指标文档的中文翻译也已在官网上。本届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将由上海图书馆建立和维护一个中文版C14LD网站,与英文版网站一样,支持能力指标的进一步修订扩充,以及将更多的中文关联数据资源关联上去,供人们学习和参考。

“聪明内容”不仅是有语义的内容,而且是“有情境(Context)”和“可行动(Actionable)”的内容。上海图书馆刘炜副馆长在闭幕报告中展望了机器智能时代图书馆数据服务的挑战,认为当前语义技术的应用还只是“智慧图书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将来经由深度学习而来的机器自动标引和知识组织能力将完全能够取代人类,知识组织的大量劳动密集型工作可以交给机器来完成,但是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给机器提供足够深度学习的算法和模型,即提供情境描述的结构和行动模式的话,机器是不可能进行深度学习的。这也是目前利用语义技术模拟真实世界的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3从专业化到公众化:以社群力量推动数字学术

Web 2.0之后,网络不仅是传播信息的渠道,而且是人际交互的平台;不仅是探索知识的宝库,而且发展成连接万物、实现知识创造的虚拟空间。

据估计,美国人每天花在社交网络脸书的时间大约有40亿分钟,相当于7500人年。他们不论做什么,有意义还是无意义,他们的行为模式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都是对脸书的贡献。目前我国已有7.1亿网民,其中手机网民6.56亿,他们每周上网时间大约为26.5小时,如果能把他们的时间组织和利用起来,或者在满足他们上网目的的同时顺便实现一些其他目标,则将产生巨大的财富。实际上已经有了大量这样的案例,美国社交网络专家克莱・基舍(Clay Shirky)将这一现象称为“认知盈余”。

将人们的“认知盈余”应用于科研领域,就形成了所谓“公众科学”。公众科学(Citizen Science),又称公民科学、大众科学、群智科学(Crowd Science)、社区科学(Community Science)、公众参与式科学研究(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它是指公众作为研究者参与到科学活动中的过程。高深的科研工作往往被认为是一种高度的专业化工作,必须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才能进行,而现在转变为人人能参与,并不是说科研事业本身降低了难度,而只是其方式过程发生了改变,降低了参与门槛而已。基于数据的科研过程在基于网络的管理平台上,有可能剥离许多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归纳整理的步骤,把人类擅长的“劳动密集型”工作通过分发众包,从而实现大众参与并推进科研创造。南京理工大学的赵宇翔教授对公民科学现象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总结公众科学通常有如下特点:①群体性;②协作或竞争性;③任务众包;④开放性等。公众广泛的参与也是数字学术的一个特征。

当一部分“数字公民”徜徉于虚拟世界不亦乐乎的时候,不能忘记还有相当数量的“网络弃民”游离于数字世界之外,或者冲浪技术不够高超而遭遇不公,甚至网络“欺凌”。秦健教授对于数字公民现象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并把数字公民所需具备的能力总结区分为九个方面,分别是:信息查找能力、电子商务能力、交流能力、数字素养、数字礼节、数字法律、数字权利与责任、数字健康与数字安全等,她特别指出传统社会中的相关做法和规则在数字世界可能完全失效,需要建立新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尤其要关注其中的一些负面影响。

公众科学和数字公民是当前数字学术发展的一种新现象、新趋势,图书馆不可能游离于整个数字学术大环境之外,它们与图书馆当前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图书馆已经开始利用众包方式来丰富和改善自己的资源系统,特别是一些数字人文系统;其次,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通过学科馆员、数据馆员等岗位直接参与到科研过程中去;第三,图书馆的资源管理门户向知识服务平台进化,本身提供了很多2.0交互功能和社交化功能,提供公众交互的可能;最后,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立机构能够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起到一定的保护、正误、校勘和去讹作用,这其实也是图书馆长期以来作为一种规范控制机构的功能延伸。

秦健教授给大家展示了数字学术的完整图景,她认为数字学术是利用数字化工具手段和数据进行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完整过程,伴随了学术研究生命周期全过程。她列举了目前常用的数字学术工具,如Zotero、Evernote、Dropbox、Diigo、Google Drive和Scoop.it等,这些工具都具有很强的社交性,说明数字学术使学术的参与性大大增强,促进数字公民的增长,带来群众智慧。未来重大的科学进展有可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有学者笑谈,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数字公民因为参与了民众科学的目,而同时获得诺贝尔奖。

无论如何,数字学术将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一般形态,它具有对象的数据化、过程的网络化、组织的虚拟化、参与的公众化、成果的开放化、出版的语义化和交流的智慧化等特点。但它也不是没有负面效应,例如民科和反智现象等,这些现象只能在同样的数字学术环境中,通过加强交流、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等方式加以克服。

脸书和微信这样的平台正在发展成为人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社会机器”,人们在其中的创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科学研究也将如此。张晓林在报告中指出,未来的科学研究、内容出版,知识服务等将会由一种线上线下交织的“社会机器”来提供,人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4结语

智能交通发展趋势报告范文3

毫无疑问,在今天全球化经济的大趋势下,这种消除距离的障碍,用犹如现场般面对面的沟通形式,替代书信、传真、电子邮件以及电话交流的视频会议系统,对于一个企业、一家机构、一个组织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可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视频通信正当时

视频会议系统是实现远距离实时信息交流并协同工作的应用系统。它可实时传输视频与音频信息,使人们可以远距离进行直观和真实的视音频交流。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视频会议系统还可以帮助使用者对工作中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如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等,从而构造出一个多人共享的工作空间。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企业跨地域、跨国界在不同的城市和国家建立分支机构已成为寻常事,因此,企业遍布全球的各机构间的远程沟通与协作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企业业务能否成功开展。另一方面,“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在当今世界已经被完美诠释,争时间、抢速度、快节奏已然成为全球商业环境的主流,市场机遇常常转瞬即逝,留给企业决策的时间越来越短,因此,快速反应、快速决策才能抓住机遇,提高效率、缩短周期才能提升竞争力。再有,在现在全球协作的趋势下,产业分工日益细化,仅靠某个企业单打独斗就能称雄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企业需要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才能达到共赢,这其中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以上这一切都是构筑在团队之间、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充分、有效、及时的沟通基础之上的,而最高效、最直接的沟通莫过于沟通双方甚至多方的面对面。有人曾对全球不同企业的业务领导做过调查,结果表明,有75%以上的业务领导表示,面对面沟通对业务的成功与否密不可分;同时,他们认为,重大项目和战略方案如果缺乏面对面沟通会导致误解,并使业务面临风险,相反,面对面合作可能使关键业务流程生产效率和业务产出提高20%。而视频会议系统正是实现跨地域面对面沟通交流的理想方式。对此,Gartner的预测也佐证了这一趋势:到2015年,全球企业将有2000万员工使用视频办公。

近年来,中国视频会议市场打破了多年的沉寂而迅速发展起来,除了一些国际大厂商先后进入中国市场外,国内厂商像华为公司等也异军突起,并开始与国际厂商一争高下,而令人刮目相看。

智真系统引领潮流

在中国,视频会议系统已经发展了多年。华为企业业务视讯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刘学军在回忆华为视讯的发展史时曾介绍说,华为在1993年到2000年期间就推出了业界首台全交换架构MCU(视频会议多点控制单元)和国内首款自主品牌的视讯终端,至今华为视讯已经走过了20年的路程。

今年9月,IDC了《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2013年上半年)》,报告显示,华为视讯在2013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占据34.9%的市场份额。截至2013年上半年,华为视讯设备累计全球发货量超过16万台,智真系统超过6500套,已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规模部署。由此可以看出,有着20年历史的华为视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视频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而背后的支撑来自于华为多年来持续的技术积累。目前,华为视讯已在视频通信领域获得了700多项专利受理、400多件专利授权,其中国际专利申请达300多件,已授权120多件。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同时,华为还在ITU、MPEG、3GPP等多个国际标准组织中担任不同的职位。

以笔者看来,让华为视讯占据1/3的市场份额,并能与国外大品牌媲美甚至略胜一筹的杀手锏莫过于它的智真系统。在华为的视讯产品线中,智真系统至今已经推出了三代,而最新的全景智真系统无疑代表着华为的技术实力,其中无论是华为的专利技术共光心摄像机的采用,还是1080P60全高清,以及低带宽、低能耗的设计,都在引领业界的技术潮流,带给用户的是一种更真实、更清晰的面对面体验。

对于目前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趋势,刘学军认为,首先,视频会议系统正向着普及化与多样化发展,在华为的产品线中,不乏为应对这一趋势而设计的桌面终端和软终端,让用户在办公桌面或通过手机和Pad等移动终端实现自由互通,以帮助用户实现随时随地的面对面交流。其次,简单便捷和高清视讯系统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像华为推出的精巧时尚的TE30一体化终端,就是一款集简单与高清于一身的产品;而全景智真系统则是全球首款5760×1080P 60帧系统,是视频会议真实感的完美体验。第三,视频会议的网络适应能力更强,像华为TE30系统,就比其他厂商的同类产品节省50%的带宽,能让用户在Internet上轻松实现高清视频交流。同时,刘学军认为,一系列智能技术的应用,包括触控操作、语音呼叫入会、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都能让用户更加简单轻松地获得更好的体验效果。华为TE系列就在业界率先推出了语音呼叫入会功能。

从这些发展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视频会议系统,用户的体验很重要,这体现在多个方面,不仅包括产品的性能、安全性、易用性,还有用户界面、高清视频等,刘学军在谈到视讯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时,首先提出的就是要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他认为,3D技术、智能化技术、全息技术等创新科技的应用也是未来值得关注的方向。

应用处处可见

除了技术趋势外,应该说,在应用上,视频会议系统早已走出了办公室,走向更广泛的垂直行业应用,像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应急指挥、远程法庭、远程等行业均具备显著的应用价值,这些行业市场将为视频会议带来广阔的空间。

中国气象局负责每日气象报告、空气质量预报、灾害预警等与人民密切相关的职能。气象局每日召开一个小时左右的全国会商会议,由总部的专家与各省气象部门进行会商,讨论天气预报情况,在交流的过程中,各气象部门之间要进行大量的图文数据交换以确保沟通内容的形象性、有效性。华为视频会商系统不仅提供了高清画质便于与会者高效进行语音和视频沟通,更是通过稳定的系统和先进的辅流技术使设备运行和资料传输成为了各部门沟通的重要手段,提升了气象局的工作效率。

智能交通发展趋势报告范文4

据悉,此次大会为期4天,展会规模超3万平方米,内外参展厂商758家。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河北、浙江等50个国内省市团组,以及东软、华为、小米、华信、文思海辉等国内龙头企业参展参会。来自美国、印度、德国、俄罗斯、以色列、巴基斯坦等44个国家和地区150家企业参展参会,包括SAP、埃森哲、松下、IBM 、思科等25家世界500强企业。

大会同期举行会议活动57项,举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据经济、移动互联网、IT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产教融合、跨境电商等领域的10大精品论坛,举行技术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会议30 余场,商务交流及赛事活动10余项。海外客商3000余人,高端演讲嘉宾近千位,专业会议及行业用户代表超过1.5万人,参观观众3万余人。据初步统计,展会现场参展参会厂商达成意向成交项目3400余项,较上届增长了54%。

精彩嘉宾观点集锦

在当天的高峰论坛暨2017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高峰论坛上,共有14位政府代表及国内外产业领军人物进行了主题演讲。其中,包括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米格尔・尼科莱利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贝尔・各泽维奇・阿甘别吉扬; 印度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副总裁甘萨伯瓦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高文等。各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纵论行业发展大势,并对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展望,全方位解读了智能产业的技术趋势以及生态构建的产业愿景。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许涛指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我国转型升级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经济制高点,我国将顺应数字经济的趋势,用软件提升数字化促进能力。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米格尔 ・尼科莱利斯 用他研究的实际案例告诉人们:脑机接口改变人与机器交流方式,人们只需要通过思考和想象,就可以控制电脑,就可以使用机械和设备,使用最新最具有竞争性的技术和工具,来实现大脑的活动,并可以很迅速、有效率地链接到相关的机械设备。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阿贝尔・格泽维奇・阿甘别吉扬 在演讲中指出,俄罗斯非常关注数字经济的发展,政府特别关注数字医疗、物联网、数据区块链等领域的应用,计划到2025年把居民数超过250人的居住点都接入光纤骨干网,97%的家庭可通过宽带上网。到2020年,所有国家机关要完成数字化管理转变,政府文件都将保存到云端,政府机关服务电子化达到80%。2019年计划大力发展5G通讯网。

印度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副总裁甘萨伯瓦尔表达了中印产业合作的美好愿望,并指出, 新的资源是数据,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石油、煤炭等,全球90%的数据是在过去两年产生的,未来10年全世界的数据量将不断增加。人们需要具备各种技能才能在新的生态系统下创造价值,人们在经营业务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高文 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数字视网膜系统。城市大脑在智慧城市中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在数据分析平台和人工智能系统基础上,构架数字视网膜系统,是搭建智慧城市大脑的另外一项重要功能。将一个摄像头既管编码又管特征编码,做存储用同时也能做识别用,对城市大脑前端视觉或者是视网膜提供最完整的支持。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李杰作为工业 4.0的资深专家,深刻剖析了 “制造+智能”将是中国制造未来发展的方向,质量、效率和生产力则是中国未来最大的竞争。对于制造,第一是自己造,第二是机器造,第三是智能造,第四是传承。如果中国制造要变成制造强国,制造工艺就需要传承下去。对于智能制造的趋势。李杰教授认为,传感器的应用会越来越多;云技术应用会加大;在社交平台上,依赖社交感知生活;内容生产变得重要;数据分享可以有新的空间;定制化服务将越来越细分。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也预测了数字社会的生存方式,在数字社会,企业价值的构造模式发生了变化。过去判断企业的价值看营业额和利润,而今天看的是连接,更多的连接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今天越来越多创新的行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变革,全是和互联、软件、计算联结在一起的。数字社会的未来发展已经产生了根本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驱动产业发展的基础。

权威报告数字

中国软交会已经成为政府、行业机构、重点企业产业报告、研究成果、政策趋势的产业信息平台,每年都有多项产业信息报告同期,很多知名企业也会选择利用这个平台对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进行首发,与合作伙伴进行项目签约。

智能交通发展趋势报告范文5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2

一、“大智移云时代”传媒运作基础条件的重构

2014年2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吴月辉、喻思娈文章《拥抱“大智移云”r代》,从技术角度对我们面对的时代特征进行了定义和解读。所谓“大智移云”指“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和“云计算”,这四者互为支撑,重构了我们当代社会运行的基底层,也改变了传媒运作的基础条件。大数据以相关关系取代因果关系 ,通过对海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的深度挖掘和专业化处理带来更多趋势洞察、用户洞察、决策优化和流程优化能力;透过“云计算”,人们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并且实现相关结果在不同终端上的无缝衔接和转换,它让信息的汇聚和分发摆脱了对单一终端的物理性依赖,一屏多云、一云多屏、平滑切换将成为未来用户使用的常态;大数据和云计算互为犄角,通过数据的关联建构起新的行为主体关联, 这对于传媒价值核心迁转和价值生发模式都带来了深远影响。除却日渐普及的智能手机外,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也逐步走入人们视野,依托可自我学习的成长性智能化数据分析系统,未来的硬件设备将具备越来越强的智能记忆和个性化服务能力;移动互联则驱动传播进入“场景时代”,以用户为中心重构传播的时空背景,线上线下交织融合,未来各种移动化、智能化终端的互联互通、云端协同乃大势所趋,服务的云化和应用的社交化相伴而行,信息、人、知识、智能化应用将以新的形态不断链接和组合 。万物皆媒介,而传播则弥散到社会运行的角角落落,在“大智移云”背景下超越单次单点行为的影响,在更广袤的时空维度下成为构筑新型万物互联关系的基础黏合介质,所有这些都呼唤传媒研究视野的拓展和范式的转换。

二、互联网金融与O2O一体两翼,推动传媒+时代渐行渐近

“大智移云”促动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沟通交往、社会治理模式的联动变革,在信息技术变革所引发的社会整体变革趋势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2014年被业界人士分别冠以“移动互联网金融元年”和“O2O元年”的称号,以智能手机为主要代表的多样化移动智能终端迅速普及,线上线下行为多元交互,以用户的场景化需求为中心,内容的传播不仅与社交链条彼此黏着,而且与功能性应用深度融合。基于用户数据、内容数据和场景数据关联分析及精确匹配的场景化服务远远超越了单纯内容的层面,让传播开始与更多的场景化消费行为相联结,移动手机作为消费终端的属性特征将超越作为通讯终端的属性特征,人与人、人与机构之间的金融关系则借助移动支付在场景化的消费行为中被不断激活。

场景化传播、场景化消费、场景化金融深度融合,移动化、社交化、社会化和产业化互为助力,将对未来的产品形态、消费形态和产业业态创新都产生深远影响,传媒创新与金融创新和业态创新将迎来一个持续互动的高速发展期,传媒也通过对这种联动创新的深度融入,在更广阔的的变革图卷上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其作为一个产业部门的独立性逐渐消融,但影响力却越来越以弥散状态深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肌理,“传媒+”时代渐行渐近,下一阶段的传媒扩张进入一个“外延式扩张”主导的新时代,这种外延式扩张一方面表现为“泛传播”模式下传媒产业及其产业逻辑向其他领域的深层渗透,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手段取代传统的内生性发展模式成为传媒产业运作及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大智移云时代”传媒价值生发传导机制的深刻改变

2002年,学者喻国明在《影响力经济――对于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一文中指出,“传媒在市场上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其所凝聚的那群具有社会行动能力的人们了解社会、判断社会乃至做出决策、辅助实践的信息来源和资讯支点。换言之,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它的受众,并且这种对受众的影响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影响社会进程、影响社会决策、影响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这一论断迄今依然没有过时,不过在基于移动互联的自媒体及社交媒体崛起、大众传播日趋式微的时代大背景下,影响力经济的实现机理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智能交通发展趋势报告范文6

关键词 联合通讯;媒体融合;数字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01-0047-0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基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终端的移动新媒体平台应用而生,引领着当前我国媒体改革及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借助移动新媒体完成转型,寻求媒体融合发展的全新方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联合通讯移动新媒体平台,长期专注于数字新闻的传播及数据增值业务的应用开发及运营,是解决我国媒体融合数字化传播的关键技术与平台。联合通讯移动新媒体平台推广和应用,为我国新媒体传播与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我国移动新媒体发展现状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以及3G/4G移动网络的推广,为我国移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移动新媒体是以无线网络作为介质、以智能终端作为载体,进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新媒体内容的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移动新媒体最大的优势有便利性、交互性、实时性等。

有研究表明,移动新媒体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主流媒体,移动互联网在新闻传播领域引发大变革,带领市场和消费者进入智能化、数字化、互动化的新媒体时代。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新闻内容的易用性和可用性,并且改变了广大受众的角色定位,使得每一位受众都可以成为新闻的报道者。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以及庞大的用户群基础,使得移动新媒体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社交属性。通过新媒体所提供的社交平台,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与他人进行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的沟通。每位用户可以属于自己的虚拟社交圈,并且可以方便地在社交圈内进行新闻信息的分享、评阅和讨论。

除了社交功能,移动新媒体在其他方面同样表现出多样化特征。例如在媒体报道形式和传播方式上,以移动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已经深入新闻采编流程。新闻记者除了通过电话、现场采访等传统的途径获取新闻线索,当前还越来越倾向于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途径搜索信息。在受众反馈方面,移动新媒体平台拓展了用户多渠道反馈的可能性,丰富了新闻评论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整合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使得意见领袖的有影响力的观点迅速传播,从而构建全方位、跨媒体的互动

平台。

2 移动新媒体发展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已初步进入全媒体融合阶段,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将带动媒体消费时代的变迁,从而改变受众对信息、舆论乃至行为方式和社会文化的态度,同样也是毋庸置疑的。移动新媒体发展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新闻传播媒介和形式的变革

移动终端很好地融合了移动通信和社交网络媒体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引领新闻传播媒介及传播形式的变革。许多新媒体公司通过与手机厂商、网络运营商寻求合作,将社交网络媒体功能定制在手机中,成为标准的应用配置。在媒体渠道的选择上,互联网新闻网站和移动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当今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新媒体的发展推动着传统媒体在传播媒介和渠道方面的转型,将新闻内容从纸媒报刊拓展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视等终端上,以满足受众的丰富需求。

另一方面,移动新媒体还促进了媒体运营及商业模式的变革。在移动新媒体平台,新闻内容和广告的推送变得更加准确、有针对性,使得内容订阅、个性化增值服务的开发更有价值。

2.2 影响受众行为模式及社会文化

移动新媒体的传播对受众行为模式及社会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新媒体的长期影响下,在趋于年轻化的受众群体中,大部分已经接受其互动化、智能化的传播特性,对于社会热点新闻的报道中,许多用户表现出对新闻分享、转发、评论的高度积极性,乐于参与互动。即使活跃用户在群体中占有较低比例,他们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也很容易通过新媒介获得广泛、快速地传播,从而影响群体中其他受众。

移动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使得知识的传播、交互与聚拢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当今社会知识体系正处于非线性传递和动态更新的阶段,新媒体平台对知识的聚合使得广大公民参与信息过滤和知识构建成为可能。知识传播方式的变化进一步引起公众行为和认知模式的变化,对社会文化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在这一点上,我们一方面要肯定新媒体对构建社会公平、传播普适价值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新媒体不良信息传播防范机制,避免极端分子利用新媒体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3 联合通讯移动新媒体的发展策略分析

当前,移动新媒体在内容生产及传播方式上表现出新的特点,以移动新媒体作为媒介的信息规模呈指数级增长。同时移动新媒体的发展也面临着各方面的竞争,且存在产业链衔接、商业运作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使得自身积累的内容资源、渠道资源、用户资源等难以转化为预期的效益。联合通讯移动新媒体自运营以来,十分注重模式创新和资源整合,其发展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3.1 内容导向型发展策略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时代,内容都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实现移动新媒体顺利转型的根本要素。联合通讯整合了上千家媒体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新闻原创能力,通过内容资源的有机融合,建立移动新媒体平台的统一门户,从而占据新媒体消费市场中的有利位置。

同时,历史新闻阅览、用户定制化内容、多媒体数据等功能的开放,有利于新闻内容最大程度地获得增值,对联合通讯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另外,联合通讯内容导向型发展策略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内容的一次性生产,降低新闻发行成本,提高发行效率;二是新闻传播过程对内容的多层次利用,通过对新闻内容在不同终端中传播,提高新闻内容的利用价值。

3.2 用户导向型发展策略

联合通讯移动新媒体平台所面对的是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群体有的来源于传统媒体的忠实读者,有的是通过公众平台的线上下活动与营销推广所获得的粉丝。联合通讯十分重视这些海量的用户群,致力于为用户搭建虚拟社交圈,一方面打造成联合通讯新媒体品牌知名度的营销载体,另一方面加强了用户群体间的交流互动,并方便他们反馈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联合通讯移动新媒体的用户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联合通讯通过对用户数据的聚类分析和挖掘,包括用户基本信息、用户偏好信息、用户舆情信息等等,实现用户群体细分,掌握用户阅读偏好等,进而在今后推出个性化推荐系统等服务。

另外,为了消除用户对广告内容的抵触心理,联合通讯采用广告与媒介产品高度融合的方式,基于用户社交关系,主要投放诱导性社交广告,并结合线下优惠活动,很好地保证广告的营销效果。

3.3 产品导向型发展战略

2014年12月7日,在中国移动应用安全媒体融合峰会上,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媒体数字技术“联合通讯5.0”正式启动上线,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强力技术支撑。目前,联合通讯已实现上千家报刊的原版展现及历史数据阅读,并且将数字通话、即时新闻传播、报刊原版阅读、图书数字发行、历史资料查询、大数据分析应用等实用内容集于一体,在移动终端上实现对报刊“看、读、听、评、搜、存”等数字化功能阅读。

依靠联合通讯移动新媒体的所打造出的品牌优势和用户资源优势,陆续推出不同服务特点和功能定位的新产品,向众多媒体运营商提供丰富的选择,开发影音、游戏、动漫等周边产品的隐藏价值。

3.4 服务导向型发展策略

移动新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获得较大提高,通过发挥多家媒体的新闻采编优势,在联合通讯新媒体平台进行一次性生产,从而实现高效的一站式便捷新闻服务。经过联合通讯移动新媒体的整合效应,在平台内部形成良性的局部竞争,平台中划分出科技、教育、人文、房产、娱乐、财经等多个新闻版块,为每家媒体提供精准定位,从整体上有序地组织新闻内容单元,从而解放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力。

3.5 资源导向型发展策略

许多媒体创办新媒体平台后,却几乎摒弃了传统媒体的原有资源,没有建立完善的融合机制,最终造成新老平台“各自为政”的局面。联合通讯移动新媒体注重新老媒体资源的融合与创新,创建全媒体资源融合的运营模式。联合通讯以全媒体融合资源库为核心,支持全媒体资源的统一聚合和筛选加工,并以事件或专题为中心对内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各专业化的制播系统通过资源交换总线与融合资源库对接,获取所需的内容资源,实现了多渠道并行生产和播出;此外,联合通讯平台预置了大量的生产和工具,可实现随时随地的内容生产和。

借助于强大的资本、资源优势,联合通讯移动新媒体平台正逐步探索新的媒体盈利模式,运用较强的市场洞察力及运走能力,挖掘更多融资渠道,努力建设移动新媒体孵化平台,旨在成为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的具有定制化服务、用户互动及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新型移动媒体平台。

4 结论

在当前媒体发展阶段,新媒体特别是移动新媒体的发展是今后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移动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具体表现在虚拟化社交属性,以及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和服务功能上。然后阐述了在当今媒体时代美景下移动新媒体发展的现实意义,包括引导新闻传播媒介和形式的变革及深刻影响受众行为模式及社会文化,验证了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联合通讯移动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状况,剖析了联合通讯移动新媒体的主要发展策略,包括内容导向型策略、用户导向型策略、产品导向型策略、服务导向型策略和资源导向型策略,为我国今后移动新媒体传播与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新媒体中的新革命[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2]谭云明,等.新媒体信息编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李秀莹,付玉辉.2012年我国移动新媒体传播研究综述[J].中国传媒科技,2013(03):63-64.

[4]肖军,韩筱旭,谢艳丽.浅析期刊在移动新媒体时代的探索与实践[J].出版发行研究,2013(03):81-83.

[5]孟秀玲.论新媒体时代报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山东大学,2006.

[6]吕弘毅.传播学视阈下的移动新闻客户端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