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前沿范例6篇

环境科学前沿

环境科学前沿范文1

一、青藏铁路沿线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特点

青藏铁路沿线虽地处中纬度地区,但却有着与地球其它同纬度地区迥异的气候特征: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低、日差较大、年降水量少、多大风。

(一)青藏铁路沿线的气候特点

1.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一8000MJ/m2。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一3000MJ/m2。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青藏铁路经过的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一8000MJ/m2的高值。尽管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局部可耕种地区种植冬小麦和青稞的单产因受太阳强辐射的影响创全国最高纪录。

2.气温低、日较差大。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的另一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4℃以下,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的特征。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高原地区日较差大小与地形、植被、干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

3.降水少、地域差异大。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藏东南4000毫米以上向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逐渐减少,冷湖的降水量仅有17.6毫米。青藏铁路格拉段处于高原亚寒带,种植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成熟。而且多大风和风沙,是青藏高原多大风区,给牧业生产带来危害。气温日较差十分明显,为15一19℃,甚至可达23℃以上。年降水量约100毫米,以固态形式降雪、冰雹为主。这一地区具有高原寒带干旱气候特征,冬春多大风、酷寒,气候十分恶劣,无农作物,植被稀疏、贫瘠。

4.多大风、气候恶劣。青藏铁路沿线地区除西宁及其以东的湟水谷地盛行偏东风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盛行高原偏西风。青藏高原的年平均风速西北大于东南,最大风速出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角的茫崖镇和阿拉尔地区。青藏铁路沿线极端最大风速和历年平均最大风速都出现在铁路中部的沱沱河,风向多为偏西风。

(二)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缓慢,致使本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低温和短促的生长季节使寒冷地区的植被一旦破坏,恢复十分缓慢,而且加速冻土融化,引起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

1.生态环境的原始性。青藏铁路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跨越青海、两省区,铁路沿线的一部分地区仍为无人区,自然环境还保持着较原始的自然状态。随着高原内部水热条件的差异,形成了由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组成的高寒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高寒生物区系。其中,尤以高寒草原分布最广。青藏地区的高寒草原在亚洲和世界高寒地区中均具有代表性,至今还基本保持着原始的自然演变过程。

2.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具有其独特的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有极具保护价值的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青藏高原上动物物种虽少,但珍稀特有物种多,种群数量大,哺乳动物共有16种,其有物种11种,占本区总种数的68.7%。鸟类科动物有30种,其有物种7种,占总种数的23%。植物种类有199种,其中高原特有物种80种以上,占总种数的40.2%。

3.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是漫长的地质运动和气候演变的产物,是在长期的生态演替过程中形成的,是地球上极其脆弱的生态系统,脆弱的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长时间内难以恢复。近一二十年以来,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草原严重退化、冰川大面积退缩。由于青藏高原的生态状况与恶劣环境和严寒气候是相适应的,现代经济开发会给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改变需要高度关注。

4.自然景观的多样性。青藏高原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更替。既有由这些生态系统组成的水平地带系列,又有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冰雪带等垂直带系列。同时,在水平地带系列中还间布有一定面积的沼泽植被、垫状植被,更增加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二、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青藏铁路在筹备和建设阶段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科学考察和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据环保总局等部门的调查表明,青藏铁路自建设至今,对铁路沿线的江河水质、植被、野生动物、湿地、冻土、自然景观等都得到了有效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未受明显影响。

(一)保护“亚洲水塔”不受污染

青藏铁路穿过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水污染防治责任重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由冰川形成的众多天然固体水库,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数十条江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也是维系整个江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的调节器,对亚洲乃至世界的水量平衡以及气候变化起着巨大的调控作用,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亚洲水塔”。在长江源特大桥施工中,建设单位将施工中产生的泥浆进行严格的二次沉淀处理,严禁将泥浆直接排入河中;沉淀池析出的水用于路基施工和便道洒水。错那湖是怒江的发源地之一,建设者用沙袋垒起的“环保长城”将施工现场与湖水隔离。建设单位还制定了“苛刻”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人员不准向湖水排放污水和垃圾,违反者立即下岗。

(二)高原、高寒地表植被的保护

受严酷的气候条件影响,青藏高原植被生长非常缓慢。50年前的取土坑,至今还是光秃秃一毛不长。针对植被生长非常缓慢的事实,建设者采用分段施工、植被移植的方法,先将施工区的草皮切成块,然后用铲车将草皮连同土壤一起搬到草皮移植区,专人负责养护。路基成型后,再把草皮移植恢复到路基边坡上。对昆仑山以南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段,精选适合高原生长的草种,辅以适合的喷播、覆膜等技术,尽力恢复地表植被。在沱沱河、安多、当雄等高海拔地段,进行种植和移植草皮试验,获得成功后在全线推广,开创了世界高原、高寒地区人工植草试验成功的先例。建设单位选择取弃土场、砂石料场、施工场地和生活营地时煞费苦心。营地全部选择在废弃场地、无植被或少植被的区域。沿线严格划定便道,所有施工场地、宿舍区、施工便道,都用防护网和彩旗标定活动范围,人车不得越界。

(三)对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青藏高原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青藏铁路沿线共设置33处野生动物通道,沿线路方向累计宽度近60公里。根据不同动物的迁徙习性,通道被设计为桥梁下方、隧道上方及缓坡平交三种形式。为保护青藏高原独特而又极为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铁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重点区域,段工程绕避了林周彭波黑颈鹤保护区。对必须经过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的路段,如穿过可可西里、楚玛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区段,组织专家研究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掌握沿线野生动物分布习性和迁徙规律,尽量减少对它们的干扰。野生动物通道问题被认为是环境保护的头等生态问题。对于藏羚羊等中小型动物通道,桥下通道部位净高大于3米。藏野驴、野牦牛等大型动物的通道,桥下通道部位净高大于4米。沿线还设有大量的桥梁、低路堤及家畜通道,也可供野生动物通行。

(四)对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青藏高原湿地”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湿地,对全球生态有着重要而独特的生态价值。为保护高原湿地,青藏铁路尽量绕避湿地,必须经过湿地时,一般采取“以桥代路”、多设涵洞、路基基底抛填片石等措施,避免路基下地下径流被切割,防止湿地萎缩,这类“环保”桥梁在青藏铁路中长达几十公里。2003年,中铁十三局在建设那曲古露车站时,投资110多万元,移植建设了8万多平方米人造湿地。建设者先在原湿地旁边的植被稀疏处挖出与湿地等深的洼地,将湿地原水引入,再将车站用地上的牧草连根挖出半米深,植入人工湿地内。如今这里,青草茂盛,上面不时有黑颈鹤、黄鸭等野生动物飞翔觅食。人工湿地已与自然湿地浑然一体,外人几乎辨别不出来。这是世界上首次在高寒地带人造湿地获得成功。这些保护湿地的措施,虽然使工程投资大幅度增加,施工难度加大,这一实践对高原生态保护与恢复意义十分深远。

(五)对高原冻土环境和沿线自然景观的保护

为了保持冻土环境稳定和避免对沿线原生的自然景观产生影响,工程采取了路基填方集中设置取土场,取、弃土场尽量远离铁路设置并做好表面植被恢复;对挖方地段,在路基基底铺设特殊保温材料并换填非冻胀土,避免影响冻土上限和产生路基病害,以确保路基两侧区域冻土层的稳定。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有关部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加强环境监察,有效保护了青藏高原冻土环境、江河源水质、野生动物迁徙条件和青藏铁路两侧的自然景观。

(六)成立青海省环境保护局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行政监察办公室加强对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

铁路建设前期,环保部门就已依法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而且青海省环保局专门成立了青藏铁路建设环境监察办公室,青海省环保局和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与参建单位签订了环境保护责任书。这份建设单位与青海境内青藏铁路各施工单位的指挥长在格尔木市签订的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第一份环境保护责任书,明确了环保目标,量化了20余项具体环保要求。

三、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青藏铁路筹备期间国家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建设期间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但随着“钢轨经济”的快速发展,涌入铁路沿线地区的人会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对人类活动的管理,防止其对沿线生态环境破坏就显得愈加重要。而且如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保护沿线生态环境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研究合作以及监测力度不够,在一线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人才数量太少,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

(一)对铁路沿线人类活动的管理力度不够

青藏铁路从立项开始,就对沿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多年冻土环境状况进行了8次大规模现场调研、踏勘和采样。用获得的试验成果指导后来的青藏铁路建设的环保设计和施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伴随着天路的开通,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使沿线的人类活动激增。对这些人员的管理是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能保住青藏铁路建设以来的环保成果。解决的不好沿线环保成果就会前功尽弃。

(二)缺乏科学长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如何在长达近2000公里的青藏铁路沿线坚持不懈地、科学地进行长期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青藏铁路的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是整个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重点,解决好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生态环境监测力度不够

国家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环保,其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十分迅速。目前青海省和自治区共有108个生态环境监测点,但与这两个地区共2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面积相比,数量上显得远远不够。监测站点的设置不仅仅起到监测、预报的作用,还应具有持续收集生态环境变化资料和科学研究基地的作用。监测站点太少,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就少,对科学研究不利。

(四)跨学科跨地区的研究力度不够

除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大部分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使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加速;也有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增加大气的湿度,从而导致降雪增加,会使青藏高原上高海拔的大陆性冰川生长发育。近期观测表明,祁连山冰川正在增大。因此加强地质、生物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国际合作对发现科学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五)一线生态环保工作中专业人才参与度小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平衡机理独特。这就要求生态环保工作者应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按科学规律办事,“像护理危重病人一样”保护高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必须由专业生态环保工作者按科学规律来做,否则只能破坏植被生长。如此失败的例子很多,例如玉树州缺乏专业生态环保工作者,州政府曾从外地引进草种播种,搞人工种草,最后以失败告终;玉树州政府也曾数次引进比较效益高的新品种牛羊牲畜,最后连成活都困难,也以失败而告终。另外陕西省靖边县当年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时,发动群众大力种植杨柳等乔木树种近几年树木衰败枯死现象非常严重,好多地块已经退化变成了疏林地,山风从林间呼啸而过,立刻卷起阵阵沙尘。

四、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系统平衡一旦破坏,恢复极难。现有研究成果并未完全揭示青藏高原生态演化的规律。目前最紧迫、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维持现有原始生态环境不被人类破坏。因此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也应紧紧围绕着保持高原原生态的原则,同时增加生态环境监测点的数量,加强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深入揭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本身以及其与外界环境、气候等的相互关系。

(一)划分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禁止涉足区

青藏铁路沿线人口相对青藏高原其它地区集中,人类活动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大,为加强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建议明确规定禁止人类涉足区域,制订青藏铁路沿线人类可通行区和禁止涉足区管理细则,铁路两侧向外延伸至1000米处划出每名当地居民看管的2平方公里生态环保责任区,人类在地面通行只能走指定的可通行过道。当地居民有义务按细则要求监督外来人员的活动情况。建立外来人员只要进入上述区域即在当地旅游管理部门进行登记的制度,然后将这些人分配给当地居民进行一对一管理。当地居民不履行监督义务,将被罚款或减少其收入;同时当地居民有责任完成政府下达的所负责的生态区域中长期发展目标。执行生态环保任务是其工作,并以此向政府领取工资。当地居民增加绿色GDP也应同样被视为生产劳动者。

(二)建立长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考虑制订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来加大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议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中设立绿色GDP准备金提取条款,作为当地居民保护生态环境所做劳动的报酬。把与青海的环境保护管理与研究融为一体,打破环保机构在行政上的条块分割,使管理与研究更为有效,同时根据最新环保科研成果不断修正环保行政法规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建议成立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基金会,用于扩大青藏高原生态环保的国际影响和资金募集渠道。以强大的资金为后盾促使生态环保工作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相互了解,必然会增强中外人民的友谊,营造友好的国际氛围,促进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会其职能除生态环保本身外还兼有对青藏高原地理生物的国际合作研究功能。其好处是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掌握并应用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先进做法。

(三)科学放牧,减少对草原的破坏

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要扎实工作,科学地确定草原放牧方法,坚持长期向牧民宣讲科学知识,并形成帮扶对子。减少草原放养牲畜数量,增加圈养数量,防止草原承载过大。加速城镇化步伐,农牧民由游牧向定居,再向城镇集中,减少对草原的破坏。增加效益型环保企业数量吸纳农村人口就业。

(四)大力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政府强制行为和大力宣传使青藏铁路沿线居民生产、生活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充分利用我国高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向辖区居民宣传政府的环保法令法规,增强居民的环保法律意识,并向游客、群众发放《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手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和任务》、《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书籍,同时向他们宣讲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定期组织新闻会向全世界公布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状况,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终达到自觉地遵纪守法。

(五)增加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点

大量增设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点,来获取研究所需要的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第一手详实资料,通过对青藏高原生物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研究,揭示出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最终促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态环保工作的第一力量。

(六)加强生态环保方面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

建议让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牵头协调组织生态环保方面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研究。揭示青藏高原耐寒、耐旱植物的生长规律,为更好地保护该地区植被,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人类历史上无数次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七)增加高校的环保系(科)内容设置,壮大生态环保专业队伍

环境科学前沿范文2

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在我国长达2.2万公里的沿边开放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边境城市,这些城市既是我国内陆边境地区国土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据点,也是对周边国开放的窗口,当前崭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为沿边开放地区城市的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了带来了相应的新问题,积极探讨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的新问题及相应对策,无疑对促进沿边开放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背景考察 长期以来,我国沿边地区作为边远地区,受国际关系,方针政策等条件因素的影响,远离国家经济建设中心,其经济发展未能与全国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受“打完再建”思想民影响,投资甚省,边远成为沿边地区发展的区位劣势。而且由于交通不便 、人才奇缺等使沿边地区大部分成为贫困落后地区,国家每年需提供大量的财政补帖。沿边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下。 “十一界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特别是沿边各地区实施“南联北开、东进西出、全方位开放”战略方针的实施和近几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缓和和正常化,使沿边地区成为与我国南方广东等沿海地区开放门户相对应的发展对外贸易、经济交往、国际交流的地域和口岸。使边远这一劣势转化为区位优势。使沿边地区、城市同沿海地区、开放特区一样,成为我国大陆最具开放开发潜力、发展力的区域和城市。 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分析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规划目的 计划的深化与继续合理布局项目,主要为生产服务――贯彻规划(贯彻规划原则与国标) 与计划相辅相成既为吸引外资、经济发展服务也为创造好的人居环境服务――研究 型规划(研究预测疏导综合发展问题) 规划背景 影响因素 单一性、封闭型 复杂性、开放性 把握因素的程度 确定性 不确定性 对象主体 政府与官员 除政府官员外,新增房地产商、企业家等 城市建设投资渠首 国家投资(目光向上) 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还有外商投资(目光上下、内外结合) 土地利用制度 主要为单纯的物质形态规划 有偿使用 规划核心内容 行政手段为主 注重综合性的超态规划 规划措施 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社会手段并重 沿边地区城市发展的动力由比较单一的戍边、开发边境资源的据点向比较多元化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边境贸易为导向的多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大通道的建设、跨国旅游业的发展、口岸的全方位开通、沿边开放城市的建设等方向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沿边地区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现仅就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由此可见,沿边地区的城市规划工作因沿边地区及城镇的超常规发展而面临着崭新的、前所未有的系列问题,须适时提出新对策。 二、问题审视 问题之一:城市发展方向雷同化 长期以来,边境城市建设还未能统盘考虑,诸城市之间还未有合理明确的地域分工,边境城镇的直接腹 地,由市、县、国营农场、森工局林场等条块分割的体制构成,地方利益的倾向,各自为政的开发方式,使边境城镇各项事业规划和建设发展难以协同并发挥整 体效应;由于边境地区开放较晚,开发层次较低,加之多年处于边防前哨为国际重镇,致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效益差,第三产业及科技文化落后,边境城市实力较弱,一般均为小城镇。改革开放以来各城急功近利,忽视城市性质的深入研究,致使多数城镇发展方向雷同,诸如“口岸城市”、 “商贸城市”、 “农副产品加工”城市等。 问题之二:城市规划与发展单纯注重经济效益 当前许多边境城镇在规划与开发中单纯追求容积率和聚集效益,不是见缝插绿,而是见缝插针(房),眼前虽然利润可观,但人居环境差,城市交通对策等大城市问题提前在黑河、绥芬河等沿边开放城市(小城市)出现。 问题之三:重开发区轻老城区 尽管出于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改善投资环境等良好的愿望,不少边境城镇纷纷脱离老城区避建边境经济合作区,致使老区规划建设脱节,开发区热问题不少。 问题之四:影响规划的不定性因素太多,规划人员进退维谷 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边境城市规划与发展在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数量与速度等方面均存在着从多的不定性,作为计划的继续和深化的城市规划的适应性已不复存在,按传统规划模式规划人员难以搞出既令地方领导满意,双能通过专家评审的规划方案。 问题之五:缺乏城市特色 近年来边境城镇的建设一哄而上,在缺乏城市设计与风貌景观总体规划控制的情况下,千楼一面众城一面的现象大有一发展不可收之势,边境城市缺乏特色的局面不利于我国树立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创造陶冶居民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问题之六:技术落后,规划方法陈旧 由于,缺乏设备、资金、人才等因素,致使边境地区规划在理论、方法、技术仍沿用50年代以定性设计为主的状况,已远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急待解决。 问题之七:规划缺乏民众参与 当前边境地区城市规划基本上属于领导与专家规划,以人为主题的规划思想在边境地区刚刚传播,公众参与的意识薄弱,城市规划意识差。 问题之八:忽视对应国家对应城市的研究 知已知彼能战而不殆,但由于多种原因缺乏对对方城市的必要了解,因此不利于与对方城市取长补短的发展有机联系。 问题之九:缺乏对国外边境城市规划的系统研究和引以为戒 国外边境城市的发展模式应为我国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所借鉴,但目前掌握资料少,难以借鉴参考。 问题之十:土地基本无偿使用与土 地有偿使用的盲动性。 当前沿边开放地区城市土地基本上所处于无偿使用状态,城市用地分等定级和控详工作普遍尚未全面展开,但土地有偿出让“试点”工作却已纷纷开始,土地的有偿转让已出现很多问题。 三、对策思考 对策之一:我国边境长2万多公里,边境城镇建设发展的个性大于区性。地域性即是边境城镇得以存在、发展的个性。 如以黑龙江省边境城镇为例,强调宏观的区域分析,应着眼边境地区开放地区对内与全省、东北经济区、全国,对外与俄罗斯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东北亚地区、亚太地区乃至世介经济地带之间的宏观地域关系,摸清边境城镇的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的特点与优势,如边境口岸城镇所处的经济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有陆路、水路之别,陆路中双有铁路

、公路之分,其历史基础与现状态势、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与口岸环境等基础设施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通过对比等分析论证,才能明确口岸城镇的地域分工,邓其在不同层次地域范围中的地位及应该承担的任务,明确其吸引与辐射的腹地,为合理确定或调整口岸城镇的发展性质、规模及其总体布局提供切实的区域依据,为口岸城镇开发、建设在南联北开的全方位开放格局中能够有的放矢,因地因时制定,进而避免与诸多口岸城镇在发展项目 上雷同或一哄而上,避免造成盲动的损失。 对策之二:强调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妥善处理好边境城镇发展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为中心,创造市场发育的规划软环境,既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城镇基础设施,双要节约土地少占良田,还要积极控索土地及基础设施有偿使用的有效途径,从而使边境城镇规划成为边境城镇成长发育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指南书和科学兰图。 其次,要为边境城镇居民和到边城从事经营活动的客商规划创造一个工作、生活、游息都方便 、舒适的空间环境,以不断满足边城人民随着边境城镇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确定一个因地制宜的、点、线、条、块、面有机联系的绿化生态系统,从而使边境城镇成为能予防减少和克服环境污染、促进边境城镇和区域经济、技术、生态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健康城。 对策之三:强调规划与发展的整体性,重视协同好老区和新区的关系 当前在新的形势下,边境城镇在老区改造和开发区(实质是新区)建设上都存在着新问题,老城区挖潜改造的潜力和步伐与新区拓展应因地制宜按着《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为准绳,切忌盲动,应以老城区改建为依托,适当开发新区,以整体性为原则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统一建设避免新的条块分割的产生,也减少土良田的占用,提高老城区土地利用率。 对策之四:突出强调弹性,适应多变性 强调弹性规划与设计,处理好影响边境城镇发展的多情景问题,是边境城镇规划适应并服务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边境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变化着的不定情景,如国际环境的变化,再如双边国家价值观不同、将导致对合作与开发认识上的难以统一,开发问题单方难以确定,因此这些变化对规划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 强调弹性设计,是针对传统规划“只集中预测一种的倾向,缺乏弹性和灵活性”的问题而提出的,国境城镇规划在人口、用地规模的预测、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等方面,应充分贸有余地保持活性,尤其是在用地布局上考虑“相容性”以综合区替代功能区,以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项目难以确定,需要滚动发展,从而既能满足现实建设需要,又有为远期、远景的发展奠定规划软环境,而且能增强边境城镇在国防等方面的应变能力。另外,在边境规划期限与实施程序上,应灵活贯彻《城市规划法》及有关子法,规划不一定绝对按20年、5年、近期考虑,而是按目标体系的展开,因时制宜分期滚动实施。 对策之五:因地制宜,创造边境城市特色与风貌 着眼边境城镇所在的微观地域,处理好边境城镇的规划、发展、建设与其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文化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历史条件等的具体关系,因地制宜,挖掘文脉,继承和发扬光大已有优势;进一步创造边境城镇的特色和景观风貌。 对策之六:强调科学性、加强技术进步 加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运用现代城市和区域规划理论和定性与定景相结合的方法,是边境城镇规划科学化、合理化的有效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手段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和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在信息储存、统计分析和辅助设计等方面有了新开拓边境城镇规划一方面要适应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科演技榔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丰富我国城市规划科学技术提供实证。为此边境城镇规划,首先要在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建立边境城镇规划设计、管理、决策的信息反馈系统。 应在实践中控索和总结一套适应边境城镇发展规律的实际操作方法,丰富和完善边境城市规划工作系统,以满足边境城镇规划为市场经济发展超前服务的迫切需要,应及时的反馈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有关因素对边境城镇自身发展的影响等相关信息,及时调整、修改、充实、完善、提高边境城镇规划的预见性和可操作性,以过程规划和跟踪规划为各级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应构造边境城镇规划的方案库,应强调多方案比较和综合平衡,以优中选优的原则适应多情景因素变化和有备无患观点。 对策之七:建立民众参与机制,创造参与环境 多创造民众参与机会并形成制度。强调民众参与强化社会民众的规划参与意识,对制定和实施边境城镇规划至关重要,世界许多城市的调查表明,若市民存在较强烈的主动参与意识,则规划实施在组织管理上将十分顺利,反之,则给规划及实施带来麻烦,甚至会拖延或阻碍规划目标的实现。 强调公共参与,发挥共众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体现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普遍性的需要,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高到“公众主动参与规划,规划必须公众参与”是真正体现“人民城市人民规划、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迫切需要。因此为了适应和促进公众主动参与边境城镇规划的意识,应注重以下四个问题。首先规划决策和规划编制者应进一步扩大边境城镇社会先遣队是层及热心边城发展的海内外人士的公众参与面,采取协商对话等多种途径主动接纳公众的参与;其次,应贯彻《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要求,提高整个社会的规划透明度,形成宽松和谐的规划环境,激发公众的主动参与精神;第三,应普及城市规划科学知训,使公众自学更新观念,树立全局观念,未来观念、深化规划意识,提高规划参与的科学性。 对策之八:强调宏观与微观对接与对等,主动为开放服务 强化对接性,是适应边境城镇所处位置的特殊性要求,适应双方边境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长远需要。 首先应是宏观战略上的对接。沿海特区和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深圳与香港对接,珠海与澳门对接、厦门与台湾对接后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取得惹人瞩目的成绩。因此编制边境城镇规划,应首先考虑我方边境城镇和区域所面对的

对方城镇和区域的发展态势和战略,如绥芬河等边境城镇所面对的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确定了建立国际自由贸易区为目标的“大海参崴规划”,因此在编制绥芬河市总体规划时,如不考虑与之对接的战略,则难以从地域综合协调的角度谋划绥芬河市的外向型经济建设与发展。 其次是微观建设上的对接。俄罗斯非常重视边境城镇的建设,黑龙江省黑河、抚远、饶河、虎林等市、镇结应的俄罗斯城镇在人口规模、城镇建设水平等方面均高于我方,这是涉及到国家形象的大问题。因此从国格心理角度出发,我方的边境规划建设水准起码与俄方边境城镇相对接、对等,可见加强边境城镇规划的微观对接研究,对提高我省边境城镇的景观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策之九:强调借鉴性,以国外边境城镇规划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为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边境城镇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经历,为我国边境城镇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避免走弯路,应在充分的比较和借鉴中探索一条具有沿边地区特色的城镇规划模式。 例如,美――墨边境地区已形成一个潜在的、爆发性的国际性城市化地区。美――墨边境成对的城市中心或“孪生城市”的增长,被称为“国际化共性现象”,是典型的沿边城市的增长到一定阶段后,边境地域逐渐一体现化且已加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在此过程中边境城镇既发挥着积极作,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以便 超燧指导我方边境城镇与对方边境城镇“共生”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为科学预测边境城镇的未来提供研究背景。 对策之十:树立土地经济价值观念,加强控制性规划工作 应尽快转变产品经济观念,树立商品经济观念,要考虑城市土地的区位、使用性质、进行分等定级,在控制详细规划工作中加强经济测算为广辟城市建设资金渠道,增强城市发展“造血功能”奠定科学基础。 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工作,是国家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经济部分,本文有关问题的探讨仅系浅议粗见,只期对增加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工作的有效性而有所启示,限于时间、水平,本文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有关专家指正。

[1]

环境科学前沿范文3

关键词?演国家战略;秦唐沧;区域一体化;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2)06-0063-06

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批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省沿海地区主要由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及所辖区县组成。秦唐沧区域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条件,但长期以来,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在承接京津产业扩散和与京津新型产业的对接中,并没有发挥出区位和地缘优势。国家和河北省“十二五”规划将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和地方重点战略,力图打造新的增长极核,对这一区域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因此,河北沿海(秦唐沧)三市必须抓住机遇、突出优势、避开劣势、改进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下面,我们将对河北沿海(秦唐沧)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提出一些促进该区域发展的、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的战略环境分析

该部分运用战略管理SWOT分析工具,从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挑战(Threat)四个方面对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内外环境和发展潜力进行全面分析与诊断。SWOT分析工具,是一种帮助管理人员制定有效发展战略的分析方法。首先需要管理人员综合分析组织内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在的机会和威胁,将结果系统地列出来。然后,管理人员将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进行匹配,选择一个较为合理、高效的战略[1]。针对河北沿海区域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现状,对其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各要素进行如下分析:

1. 优势分析

(1)河北沿海区域自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河北沿海区域位于河北平原的东部,临近渤海,该地区处于我国暖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交换区,气候较内陆区域湿润、温和,不仅形成了优美的旅游环境,也为居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秦唐沧三市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络、四通八达的外延海运渠道以及快速、畅通的航运通道。河北沿海区域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是本区域与周围经济区的联系纽带,是其经济取得跨越性发展进而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基本条件和优势。

(2)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河北沿海区域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其境内贮藏了种类繁多、储量丰富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石油资源、旅游资源等。三市境内贮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秦皇岛境内发现各类矿产56种,唐山已探明的矿产达47种,煤炭、石油等的储量也非常大;渤海为河北沿海区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海洋资源,区域内盛产海产品,滩涂和浅海开发潜力很大,盛产盐,沧州是全国四大产盐基地;秦皇岛的风能资源丰富,建立了发展潜力很大的风能发电厂。河北沿海区域的资源优势为其建立较为齐全的产业结构,实现三大产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3)产业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产业规模较大。河北沿海区域丰富的各类资源为其三大产业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市各有其突出的产业类型,秦皇岛市旅游资源突出,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唐山市重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煤炭、冶金、电力为主,机械、纺织、化工为辅的工业体系;沧州市是河北省重要的化工基地。总之,河北沿海区域产业多样,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以钢铁、化工、装备、建材为支柱的制造业体系,电力、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体系,以物流、旅游等为主导的服务业体系,培育出了一批有实力、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优势产品,建设了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以及北戴河新区等一批产业聚集区。

(4)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地理位置突出,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经济腹地广阔。河北沿海地区内接京津、外临日韩、北靠辽宁经济区、南连山东蓝色经济带和黄河沿岸经济带,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工具与环渤海地区的其它国家战略区域进行密切联系,为其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引进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便利。此外,环渤海地区的其它国家战略区域的消费能力非常高,这些地区同时也成为河北沿海区域发展的经济腹地,有力拉动其经济发展。同时,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这样的地理位置为河北沿海区域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便利。

(5)教育总量较为丰富,科技资源基础较好。河北沿海教育发展水平较高,重视人才培养。秦皇岛市拥有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13所高校,包括燕山大学科技园以及北京大学(秦皇岛)科技产业园在内的十几家国家或省级研究所、科技园区。唐山市拥有河北联合大学、唐山学院等高校分布,并且形成了创业中心、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校科技园“一个中心,两个园区”的创新基地,这一基地已经成为部级创新中心[3]。沧州境内建立了化工中试基地以及农业中试基地等高科技发展平台,坐落有北京交通大学滨海学院以及沧州学院等高校[4]。这些高校和科技园区为河北沿海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人才保障。科技园区是三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硬件基地,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动力。

2. 劣势分析

(1)经济发展缓慢,资源流失严重。尽管临近各大主要经济区,但是这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河北沿海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居民工资水平低,发展机会少,导致大量的人才、资金、技术由河北沿海区域流入周围经济区,人才资源等大量流失,加剧了经济发展差距和困境。

(2)河北沿海产业结构趋同,内部竞争明显,没有形成发展“合力”。河北沿海三市产业结构类似,产业趋同现象严重,同类产业不是分工合作而是进行恶性竞争。秦唐沧三市都有自己的机械、建材等重工业,都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最为明显的是三市都有大型港口,秦皇岛港、唐山港以及黄骅港,三个港口都在本市的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三个港口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协调不好,导致三个港口不是分工合作而是相互竞争[5]。

(3)河北沿海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层次低。河北沿海区域虽然产业齐全,但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秦皇岛农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多为低级制造业,缺乏高科技产业,产业发展前景差、效益低;唐山形成以钢铁、煤炭为主导的资源型发展模式,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导致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效益下滑的现状;沧州的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主导产业缺乏,产业竞争能力差。另外,秦唐沧三市均存在产业特色不明显的问题,企业创新性不强,导致该区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4)河北沿海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特别是区域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河北沿海区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不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导致长期以来秦唐沧三市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水利设施、电力设施、交通设施、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设施的建设落后。另外,秦唐沧三市共享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公路、铁路等建设没有实现区域一体化,区域内没有实现交通高速化、一体化。长期以来,秦唐沧三市各自为政,各自进行经济发展,形成分散的经济市场,而且彼此存在竞争,没有相互连接,相互合作,没有统一的市场,这也是河北沿海实现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阻碍[6]。

(5)教育和科技资源质量和竞争力不强。尽管河北沿海区域分布的高校数量众多,但该区域明显缺乏具有培养高端人才和高度创新能力的重点大学,这是河北沿海地区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战略地区的一个明显弱势。虽然区域内的高科技园区在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产业层次提升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它们并没有使河北沿海区域的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由此可见,河北沿海地区的教育和科技创造力还不能满足作为国家战略定位的沿海战略的发展需要。

3. 机遇分析

(1)河北沿海区域发展进入国家战略。近日,国务院批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由秦皇岛、唐山、沧州组成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国家将给与这一区域发展更多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这对河北沿海地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河北省及秦唐沧三市政府应当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由政府带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2)河北省着力打造沿海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核。河北沿海区域发展北纳入河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战略。河北省政府正在秦唐沧海岸线上,选择近海临港、区位优越、基础好、潜力大的县区,实施“11县8区1路1带”重点推进计划,实现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河北省确定了对沿海开发建设的发展定位,即坚持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发挥优势、开发带动,不断提升沿海地区对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的吸纳力和承载力[7]。由此可见,河北省下大力气促进和推动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政府的支持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3)日韩、京津等经济发展较强地区的产业转移,为河北沿海区域注入新的血液。日韩、京津等发达地区即将或者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出于发展的需要,这些地区正在将一些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一部分转移产业对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河北沿海区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对河北沿海区域的产业升级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河北沿海区域应当加快承接产业的配套设施建设,有取舍地承接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促进本区域的产业升级。

4. 挑战分析

(1)后经济危机时代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后经济危机时代是指全球性经济危机得到一定的缓和后,各国经济增长虽相对平稳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后经济危机时代要求各国调整经济结构,调高产业层次,降低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显然,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河北沿海区域离这一要求还差得很远。另外,要想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将经济发展由外需拉动转为内需拉动[8]。

(2)周围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合作难度大,进程缓慢。周围区域特别是较为发达的区域,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对河北沿海区域从发达区域引进技术、人才、高科技产业以及投资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3)经济极核的“极化效应”仍然存在,河北沿海区域人才等资源流失仍然严重。所谓“极化效应”是指经济活动正在扩张的地点和地区将会从其他地区吸引净人才流入、资本流入、技术流入及各种资源流入,从而加快自身发展[9]。目前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北京、天津经济发展水平对河北沿海地区具有绝对优势,该地区基础设施好、经济发达、社会文化生活水平较高都对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另外,环渤海区域的其他国家战略地区——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也对河北沿海地区的资源集聚形成挑战和压力。

二、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的SWOT分析模型构建

基于上文对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的优势(S)、劣势(W)、机遇(O)、挑战(T)的分析,我们可以构建SWOT分析模型,从而明确出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建设的组合战略。如下表1所示。

三、推进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文对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建设存在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挑战的分析,以及SWOT模型的构建,我们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给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1. SO战略:强化优势,把握机遇

(1)发挥三地优势,继续扶植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竞争优势。河北沿海区域具有明显的经济发展区位优势,三地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在区域一体化建设中,三地应该继续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秦皇岛应不断开发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和配套服务业发展,发展壮大北戴河新区,使其成为国际著名旅游区;充分发挥目前已经形成的数据产业优势和特色,使数据产业发展成为区域新的增长点。唐山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在区域一体化建设中,唐山在继续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需要重视环境的改善,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新兴工业和高科技产业。沧州建有多个特色农业发展实验区,在新的发展契机下,特色农业应当发展成为沧州新的特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2)利用地理优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河北沿海临近京津、日韩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产业转移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首先应该抓住时机,通过政策优惠、财政补贴、差异税收政策等措施吸引新兴产业入住,出台便捷的金融政策,为其迅速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平台[10]。在引进产业时候,应该坚持与自身具体实际相结合,承接那些本区域紧缺的、能提升本区域产业层次并能与区域内其他产业和谐共生的产业,特别是高科技新兴产业。企业是承接转移产业的载体,是转移产业发展的基础,企业应该利用政府的政策扶持,抓住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适应区域战略发展的需要。

2. WO战略:抓住机遇,缩小劣势

(1)坚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交通“同城化”。 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区域间基础设施共享程度差。政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快区域交通道路建设、水利设施、电力建设以及环境建设等。此外,应当加快区域内基础设施共享建设,实现三地交通“同城化”。三市高层应该进行商洽,确立基础设施建设分工协作方案以及利益分配方案,并成立专门的公共机构来监督其实施,以避免纠纷内耗带来的不利影响。

(2)树立产业错位发展理念,协调三市产业发展,避免产业趋同和恶性竞争。为了解决河北沿海区域存在产业趋同、内部恶性竞争的问题,三市应当树立产业错位发展、各有特色、分工合作的理念。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具有代表性,唐山重工业很突出,沧州化工产业有特色。三市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特色产业,优化、提升特色产业,实现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对于三市都发展的产业,也要本着错位发展的原则进行重新定位,针对三地港口趋同竞争的现象,必须考虑三大港口合理分工,例如,秦皇岛港主要负责煤炭运输,唐山港主要负责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专业化运输,而黄骅港主要负责化工物资运输等。只有分工合作才能提高整体竞争力,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3)实施高等教育重点扶持战略,推进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缺少高水平大学不仅是河北省,更是河北沿海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重要不利因素。为了配合国家战略的实施,2011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强高等教育建设、提升现有大学科研水平、支持燕山大学建设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11]。国家、河北省以及秦唐沧三市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区域内高水平大学建设,政府应该为重点扶持高校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协调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为高校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平台,通过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一方面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另一方面也为高端人才的引进和高端成果的研发提供平台,发挥人才支持和科技创新对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作用。

3. ST战略:利用优势,迎接挑战

(1)三市政府加大协调力度,紧密合作,建设区域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地方政府在区域一体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必须树立服务理念,建设区域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政策平台(政策扶植、政策偏向等)、投资平台(政府主动投资、引进投资的政策优惠、良好的配套设施等)、金融平台(低息贷款、政府补贴贷款、政府担保贷款、良好的社会融资系统以及政府担保融资等),为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省政府积极协调三地,加强行政管理协作,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在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为了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省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与三市沟通,使其明确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摈弃地方保护主义;其次,省政府应当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订立一些三市行政协作、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发展、利益均沾的政策法规,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三市,在制度上防止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再次,为了保障政策的落实,必须成立专门机构来负责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协调与统一行动,从而在执行中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实现区域建设规划行动的同步化、协调化。

(3)积极出台政策扶持,利用区域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更加周到的服务吸引人才,为人才创业发展提供平台,克服人才瓶颈。河北沿海发展最大的劣势就在于区域人力资源流失严重,或者说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相对于京津地区,河北沿海能够给人才提供的发展平台相对缺乏优势,但河北沿海地区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能够给人才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这也是河北沿海区域留才用才的一个有利条件,但这个有利条件必须得到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应该树立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基本理念,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加周到的服务,发挥环境留人、发展留人和服务留人的功能。

(4)重点扶持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层次和创新能力。目前,河北沿海区域虽然产业部类齐全,工业基础雄厚,但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软肋。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区域产业升级,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实现产业竞争力提升,将是河北沿海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国内外竞争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河北省及河北沿海三地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意义,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积极扶持和推动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研发机构形成联合攻关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内的产学研互动,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通过科技振兴来实现产业振兴,进而实现区域振兴。

4. WT战略:整合资源,克服瓶颈

环境科学前沿范文4

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问题;对策;浙江温州

中图分类号 S7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162-0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astal Protection Forest System Construction in Wenzhou City

DU He-fen

(Longwan Agro-Forestry Bureau of Wenzhou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Wenzhou Zhejiang 325024)

Abstract Coastal protection fores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hina.Coastal protection forest has played a prominent role i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coastal areas,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ing the ecological balance.At present,the construction of coastal protection forest still has a series of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order to play its huge ecological benefits.This article took Wenzhou City as an example,introduc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astal protection forest system construction,and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Key words coastal protection forest;problems;solutions;Wenzhou Zhejiang

沿海防护林,简称“海防林”,是指沿海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1]。沿海防护林体系是由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和其他防护林5类防护林组成的“防护林综合体”[2]。沿海防护林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海水和空气等方面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而且在沿海地区防灾减灾、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中也发挥了突出作用。

沿海地区是台风、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地区,自然灾害不仅导致沿海地区极大的经济损失,也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3]。在长期和自然灾害斗争过程中,沿海地区人民深切地体会到建设好沿海防护林带、构筑绿色屏障、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非常紧迫的任务。因此,在沿海防护林的建设上,沿海地区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目前建设沿海防护林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建设效率不高、质量良莠不齐、体系不完备、林木树种单一、林业有害生物胁迫严重、生态防护效益呈现整体衰退状态等,这些问题均严重影响了沿海防护林可持续效益的发挥和生态环境的屏障作用[4]。为了保护和巩固好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成果,充分发挥其生态防护效益,本文以温州市为例浅谈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温州市沿海防护林体系现状

1.1 地理环境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经济发达,历史悠久。东临东海海域,西与丽水市相连,南接福建省,北部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全市陆地总面积为11 784 km2,海域面积约为11 000 km2,陆地海岸线长达355 km,海岸蜿蜒曲折,共有436个岛屿,主要水系由瓯江、飞云江、鳌江组成,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温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显著交替,四季分明,温度适宜,雨量充沛,7―9月有热带气旋,年降水量在1 113~2 494 mm之间。另外,温州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梯状倾斜,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因而沿海防护林的生态效益更显重要。

1.2 建设概况

经过30多年的建设,温州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已初具规模。2009―2012年全市共实施完成重点防护林工程30 486.67 hm2,其中基干林带营造林3 440.00 hm2(泥质基干林带446.53 hm2)。2013年,全市岩质岸线基干林带已经全面合拢,泥质海岸基干林带除由于海涂围垦、标准堤建设、公路建设未完工等原因无法进行绿化外,大部分宜林地段已经实施绿化。

根据《温州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温州市沿海防护林建设的重心为海岸基干林带(包括红树林)建设,同时加强海岸带绿化,构筑一道温州海疆绿色屏障来有效地抵御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危害。促进沿海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加大投资力度,落实造林用地;加快建设沿海、沿江、环岛防护林海岸基干林带,特别是新围垦区要按规划建设沿海防护林,建成泥质海岸基干林带250 km、基岩海岸基干林带550 km。2011―2015年,全市已建成的沿海防护林总面积达到24 966.67 hm2,其中人工造林2 253.33 hm2,封山育林8 260 hm2,林带修复14 453.33 hm2。

2 存在的问题

2.1 重营建,轻养护

在沿海防护林的营建上,重数量轻质量,造林后经营管理方式简单粗放,管理养护一直未有效跟进,营林技术手段落后。部分防护林带尤其是海岸基干林带遭受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后,防护林受损甚至出现断带,并没有及时补植;部分防护林带杂草丛间的病虫害现象严重,无人监管;甚至部分防护林带则被人为破坏,林间出现养殖家禽、种植蔬菜及堆放垃圾等现象;还有一些则由于海涂围垦工程的推进造成防护林带被破坏,贪图眼前利益损害了经济与环境的长远利益,给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保护及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2 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稳定性差

由于沿海地区土壤受海水长期侵蚀,NaCl含量较高,pH值呈碱性,多为盐碱土[5],因而在防护林中许多树种栽培后的成活率较低,并且树种定植成活后其他原因造成的死亡率也很高[6]。沿海防护林还存在树种单一、群落结构简单的问题,大部分为单一树种的纯林,有较多的单层林,而复层林较少,导致生物多样性不足,生态系统稳定性及自我修复调控能力差,从而降低沿海防护林的防护功能和生态效益。

2.3 病虫害较为严重

沿海防护林结构不合理及一些生态因子的改变,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制约沿海防护林可持续效益的发挥和生态环境的屏障作用。有害生物种类多、传播速度快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病虫害现象的重要特征,而防治不利、管理粗放进一步加重了沿海防护林病虫害的发生。病虫害发生后,一般以化学治理为主,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森林植被的生态安全。

温州沿海防护林不同程度地遭受了天牛类蛀干性害虫和刺蛾类食叶性害虫等的危害。由于天牛危害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致使天牛等蛀干害虫发生程度日趋严重,对林带的健康生长和生态效益的发挥造成不良影响。经过调查发现,星天牛(Anaplophora chinensis)、光肩星天牛(Anaplophora glabripennis)和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为沿海防护林优势天牛种类,而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双斑锦天牛(Acalolepta sublusca)、红足缨天牛(Allotraeus grahami)等起协同危害作用。这些天牛幼虫蛀干取食,导致寄主树种主干中空,个别林带的树干风吹即倒,给沿海防护林带来经济损失,严重损害沿海防护林的防护功能。

3 对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沿海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增强沿海防护林防护功能,加快沿海防护林建设已经迫在眉睫。针对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结合温州社会经济生态建设发展的实际,建议应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生态效益好、防灾减灾能力强的可持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

3.1 合理规划,科学营建及管护

沿海防护林建设综合配套技术一般包括防护林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适宜树种选择、优化模式配置、造林配套技术、生态经济效益评r等。应当依靠林业科技规划和调查沿海防护林体系,建立沿海防护林调查规划、立地条件及营建档案[7],加强树种配置以及林分结构的优化研究,改善防护林生态效能低的状况。与此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营林,对于立地条件不足的防护林,可以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并以补育、抚育等手段辅助,构建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兼具的沿海防护林;疏林地、荒山荒地等则在采取封山育林手段的同时,也要加强人工植苗等促进手段来恢复森林植被;对于低效防护林则通过带状采伐、带状造林等手段,淘汰防护功能低的树种,逐渐替换为生态效益高效的观赏树种。在科学进行沿海防护林营建的同时,还要加强管护,建立健全沿海防护林日常管理制度,分类经营,分区施策,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沿海防护林的质量。

3.2 加强适生树种选择,增强生物多样性

由于沿海地区海涂盐碱地立地条件均较差,可适应生长的树种少,造林成活率低,所以树种的选择直接影响林带疏透度、生长速度及林木高度,并决定防护林是否能有效发挥诸如防护、改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等效益。立地的适应性、稳定性、抗虫能力、树冠密度、根系特性和自然更新力等是对树种进行选择时应着重考虑的要素[8]。一般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搭配经过试验的引种树种,重点关注树种对环境的生态适应性,以抗性大、适应性强、寿命长、防护效能高的树种为最佳选择对象[9]。坚持乔灌、乔草、灌草以及乔灌草相结合,增加防护林的生物多样性,有效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同时注重速生与慢生树种的合理搭配,从而保障沿海防护林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生态防护功能[10]。

从2010年开始,温州市龙湾区在海岸基干林带上先后试种了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和榕树(Ficus micro-carpa Linn.f.),调研发现榕树植株矮小并不耐盐碱,乌桕长势良好适应盐碱地,并且基干林带中还发现长势良好的榆树(Ulmus pumila L.),这可能是由于鸟类活动所导致的树种萌发生长,所以推测乌桕和榆树适合在盐碱地生长。2016年3月,开始对棱角山矾(Symplocos tetragona Chen ex Y.F.Wu)、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et)、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等树种进行试种试验,以期开发更多的适生树种。

3.3 加强病虫害监测,开展综合防治

森林病虫害在林木生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以及病虫害调查工作,科学地评价和分析有害生物危害现状,对沿海防护林体系有害生物种类、群落结构、发生特点和成灾原因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落实防治病虫害措施,在防治上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使沿海防护林充分发挥其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生态效益促进社会效益,提高经济效益。另外,森林检疫部门要加强检疫,及时处理劣质病害的苗木,以确保沿海防护林的造林质量。

4 结语

沿海防护林是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中坚力量,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生态工程,更有着深远的意义。要加强管护,维护并巩固好现有的沿海防护林建设成果,同时加强林业科研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在营建好沿海防护林的基础上,加强适生树种试种试验、选择配置及抗性研究,增强生物多样性,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从而充分发挥沿海防护林的多种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 参考文献

[1] 周诗萍.浅谈儋州市沿海防护林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热带林业,2010,38(2):50-51.

[2] 周生贤.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加快构筑我国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在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J].木材加工机械,2005(3):1-6.

[3] 王祝雄,兰思仁,莫沫,等.我国沿海防护林保护管理情况调研与对策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08(3):2-8.

[4] 林官乐,马仁翻,陈炎.温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利用现状及管理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14,28(4):31-33.

[5] 李成,乔勇进,张敦论.山东省沿海沙质海岸防护林树种的选择[J].防护林科技,2002(4):64-66.

[6] 谭芳林,徐俊森,林武星,等.福建滨海沙地造林树种的适应性与选择研究[J].林业科学,2003(增刊1):100-105.

[7] 肖纪军.浙江省沿海防护林土壤地理信息系统构建[D].临安:浙江林学院,2009.

[8] 范志平,关文彬,曾德慧,等.农田防护林人工生态工程的构建历史与现状[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5):49-54.

环境科学前沿范文5

关键词:绿色经济;林业经济;绿色能源

一、绿色经济的界定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结合传统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协调,是产业经济为了达到保护环境、保证人类身体健康而创造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绿色经济不同于传统产业经济:传统产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使人类身体健康受到了较大影响,是一种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则是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充分利用资源能源、促进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种新型经济。绿色经济是一种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显著不同的新型经济结构,有利于达到保护自然环境、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发展绿色经济是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经济模式。

二、沿海城市发展绿色经济中存在的不足

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绿色经济发展依然有待提升。当前沿海城市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能源利用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口数量不断攀升,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并表现出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沿海城市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同时加大了排放量,建材行业、化工行业、造纸行业、钢铁行业排放出大量废气废水,对周围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沿海城市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明显上升,表现尤为突出的当属酸雨的出现,尤其是三明和南平。沿海城市消耗的能源资源不断增多,排放的废气废水对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治理环境投资巨大,要想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则面临着诸多困难。党中央提出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沿海城市逐步意识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必须要利用最短时间完成能源结构调整,逐步引入大量新能源与再生能源,如天然气、水能与风能等,但数量过少。因此对于沿海城市来说,只有尽快实现能源、经济、环境三者的友好相处才能促进自身经济发展。

(二)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近几年沿海城市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水土流失严重现象依然没有得到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还存在着诸多不和谐之处,主要有下面这些表现:第一、沿海城市不具备丰富的土地资源,农耕用地数量过少,建设用地得不到批复。再有沿海城市还存在着严重的土壤问题,土质不断下降,农作物产量不断减少。第二、农民不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重视保护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大量水土流失。当前沿海城市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过多,对土壤与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再有,虽然禽畜养殖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产生了大量污染物,远远居于工业污染之上。水产养殖分布不合理,存在着严重的水污染现象。第三、城市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治理。第四、还存在着严重的工业污染,工业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有的工业企业着眼于近期利益,而不重视保护环境。第五、有的社会公众不具备保护环境意识,当前虽然一部分消费者已经出现了绿色消费思想,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还需一定的时间。

三、沿海城市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措施

(一)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着力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夯实绿色经济基础

沿海城市为了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继续发扬传统做法,切实解决存在的各种困难,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与不可比拟的水热条件。第二、沿海城市还需着力引进高素质林业专业人才与先进林业技术,不断投入大量资金,主动联合当地高校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各企业单位还需意识到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引进复合型人才大力研发新型林业产品,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三、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进先进做法,鼓励社会公众开展绿色消费。如应用价格补贴与绿色采购等各种方法,对购买绿色林产品的公众给予一定奖励。第四、林业生产还需兼顾其他三大产业发展,要想保证林地收益不断上升,还需重视招商引资工作。

(二)研发绿色能源,提倡节能减排,推行绿色经济

沿海城市要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则需考虑新能源开发、产业结构转型、减少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排放等各个方面因素。第一、沿海城市有着大量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这些丰富能源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其在将来一定时期内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所以开展新能源研发不但要具备高素质专业人才,深入探索新能源,而且还需及时推出优惠政策,为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创造良好的氛围。第二、产业结构尽快完成转型,严格限制高投入高排放产业的发展,鼓励其及时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改革步伐,对企业生产加强管理。鼓励其生产节能产品,自国家政策、财政资金、国家税收等各个方面为节能项目研发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我国工业尽快完成转型。国家还需重视第三产业发展。第三、限制建筑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建筑节能产品有待更新,创新重点是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为了及时引进建筑节能技术,要大力开展建筑节能设计、提高施工技术与检测技术水平。鼓励建筑施工中引入节能墙体材料与隔热铝型窗框等新型材料,同时支持其应用节能空调。为了减少交通运输行业能量消耗,沿海城市也要投入大量资金,着力研发交通节能新技术,鼓励交通行业应用节能交通工具,建设高质量运输通道,如改革当前旅客运输结构与城市交通结构,建设一定数量的轨道交通,实现交通体系的节能减排。

环境科学前沿范文6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全面实施城市化战略、环境立县战略和建设和谐*的总体部署,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前段,县政协对东潴龙河治理及环境保护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就进一步加强东潴龙河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一、切实增强对东潴龙河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东潴龙河是流经我县境内的主要河流之一,对我县中部沿河的村、镇和企业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东潴龙河流域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事关全县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事关和谐*、平安*的建设,对此,全县上下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现在,淄博市高新区已经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东潴龙河内进入*的客水已经达标。目前,东潴龙河*段内的污水主要是来自县内企业,因此,加强东潴龙河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时不我待,必须统筹规划,全面整治,切实为东潴龙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东潴龙河的现状及治理情况

东潴龙河全程47公里,其中*境内长度21.5公里,贯通南北,流经中部6个镇22个村。长期以来,由于主客污水的污染,特别是近年来县内一些企业的污水排入,严重影响了沿岸镇村6万多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加大了对东潴龙河的治理力度,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2800万元实施了东潴龙河清淤综合治理工程,加强了对东潴龙河沿岸企业的监管力度,促使所有排污企业提高了认识,采取了相关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治理成果。

三、对进一步加强东潴龙河环境保护的建议

县政协认为,去年,县委、县政府对东潴龙河干流进行清淤、治理,是实施"碧水蓝天"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保护环境,解决东潴龙河长期污染而采取的果断措施。为了进一步巩固东潴龙河*段的治理成果,切实搞好环境保护,彻底解决前治后污的问题,使东潴龙河*段水质达到省、市政府下达的指标要求,切实保护东潴龙河下游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治理后的东潴龙河*段实施综合整治。为此,县政协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县人民尤其是东潴龙河沿岸群众梦寐以求的共同心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要从根本上转变只注重发展不注重环境保护、只注重快不注重好的旧观念,树立没有环保就没有科学发展的观念。发展不能只看既得利益,必须把环保放在发展的第一位,只有努力实现治污达标排放,才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才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真正含义所在。

(二)加大行政管理力度,确保治污制度化。东潴龙河治理工程只是污染防治工作的第一步。治标必治本,治河先治污。建议县委、县政府把该河的治污作为全县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尽快出台对治理后的东潴龙河*段综合整治、严格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或条例,做到有章可循,真正从源头上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三)严格落实防治责任制,理顺管理体制。东潴龙河的污染防治,必须对沿途各镇实行辖区负责、属地管理责任制,哪一区段出现问题,就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相关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加强河道管理,保护新旧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进一步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加大治污力度,确保污染企业达标排放,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到既解决企业的污染问题,又通过有效措施帮助企业健康发展。在制定产业政策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要把各种产品的生产对水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重要因素来考核,重点发展科技先导型和水资源节约型产业。建立设备淘汰制度,定期检查、公布被限制或禁止生产的落后工艺以及设备产品。对沿岸15家有污染的企业要进行一次全面普查,登记造册,提出整改时限。对现有污染企业,继续走"技术改造、扶大关小"的路子,加快企业污水治理步伐;对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下决心"关、停、并、转",尤其要加大对那些屡次严重超标排放的小化工、小造纸等企业的监管和查处力度,提高企业污水治理设施科技含量和治污水平,确保污水排放从源头上达标。对于我行我素,既不治理、又不达标的污染企业,要顶格处理,真正使东潴龙河水变清、地变绿、气变爽,成为*境内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五)严格把关新上项目,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进一步做好新上、改造和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从源头控制新的污染源。新上项目必须坚持环评第一关,未经环评的新项目一律不上,对有污染的项目绝不能批建。对新上的污水治理设施要确保正常运转。

(六)强化措施,下大气力解决东潴龙河沿岸垃圾污染问题。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沿岸镇、村、企业负责监管,严禁单位、企业、个人向东潴龙河倾倒各类垃圾,确保东潴龙河沿岸环境整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