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范例6篇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范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6701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范文2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以自然规律为前提,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倡导和谐观念和推进和谐生产生活方式为着眼点的一种新型文明。”

当前,中国生态危机与各种社会转型矛盾相纠结,具有极强的特殊性,没有能够照搬的直接经验,只能从当下中国的问题中寻求突破口,从中国的国情中找到根据。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逻辑地包含了生态文明,因此理解当前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将它置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总体布局来分析,在保持生态文明一般特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契合。

1.2生态文明的 “中国特色”

1.2.1系统性与同步性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不应该是零散的、应景式的,而应该是系统的、整体的过程。要推进生态文明发展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的同步和协同。

1.2.2主动性与发展性

一方面,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特殊制度背景决定了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不应该是被动的,而应该是主动的;另一方面,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国内背景决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不应该是消极的、脱离发展的,而应该是积极的、发展型的。

1.2.3互利性与内生性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国际背景决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不应该是对外掠夺和转嫁的,而应该是内生的和互利的。

1.2.4科学性与实践性

中国生态文明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文明成果,具有十分鲜明的科学性,需要尊重科学精神才能实现,同时中国的生态文明需要在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才能实现。

1.2.5历史性与现实性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成果,需要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社会和日新月异的国际形势新变化这个客观现实,科学合理地谋划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2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前提。自然界中生物群落与其所在的环境相互依赖,并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形成生态系统。人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这既是对人类长期发展的经验总结,又是对人类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自然规律的必然要求。自然规律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在自然规律面前,人类的任何力量都是渺小的,任何观点都是苍白。因此,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一个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2.2重要性

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归根结底是生态建设对人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说来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科学利用自然基础之上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从空间格局开发到能源资源利用;从生态系统维护到自然环境保护都表现出一种积极健康的发展状态,这样一种宜居、健康的生存环境,人类必然生活得健康、长寿,人类社会必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一派天蓝山青水蓝的气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好状态,而这恰好是美丽中国的宗旨所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维护中华大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上都具有深远意义。在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必定可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自 2007 年起,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学术研究领域的高热度词。十报告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

3.1合理开发利用空间格局

3.1.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格局关系到国土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因此我国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土地的特性,制订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解决我国国土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地说,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等。

3.1.2优化海洋格局,建设海洋强国

由于我国复杂的周边形势,十八报告首度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向世界宣示中国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同时,这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有重要意义。为构建海洋强国,还需做到的是:一是做好海洋环境的监测保护工作,坚持“蓝色海洋发展”理念;二是站在国家发展高度,做好统筹规划,统一勘测,有序开发;三是培养海上渔民的国际意识和国防观念。

3.2走资源节约集约之路

3.2.1树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正确处理经济与环境关系的本质要求。我党和政府把“绿色发展”明确写进“十二五”规划,并单篇论述;“十”报告中 “绿色发展”理念是“第一发展理念”。日常生活中,绿色建筑、绿色经济、绿色消费模式、绿色政府采购等成为关键词。

3.2.2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体系下的发展方式

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内使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就是在生产方法上强调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减轻工业文明对资源环境压力的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产,使经济活动成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无废弃物”的反馈或循环过程,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从而达到了“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低、经济效益大”。

3.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下的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拒绝白色污染,灰霾空气等所有非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始学会接纳节能产品,接纳绿色出行等所有环保的生活方式即绿色生活方式,在社会上已成为共识。消费方式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下需要改变奢侈、浪费的消费方式,提倡节俭、适度消费的观念。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质量的新型消费模式已悄然成风。

3.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3.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产品――生态产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产品――生态产品,是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等公共产品。可见,生态产品本身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它既能够满足社会的环保需求,又能满足人们追求身心健康的生态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的生态消费力迅速提高,生态消费需求呈现急剧增长趋势。

3.3.2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我国绝不能再走资本主义“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树立马克思主义扬弃观,即主动吸取国际国内先进的建设理念和方法,摒弃消极的不利的理念和方法。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十”报告中提出“保护为先防治为重”的生态原则,就是要求人们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进行社会活动。这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和原则。

3.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规矩就是规范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也需要依靠制度的保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理论,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项庞大的理论工程,更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建设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最后,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说还是一场质的历史性变革,将促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体系作出重要调整,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松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涵的渐次解读[J].宜春学院学报,2013(8).

[2] 朱国芬,高琳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性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

[3] 赵丽君,国政浩.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4] 李平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1).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范文3

(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人、自然、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有机体。人不是单个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有机统一,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一,人始终存在于自然中,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源。其二,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的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的最根本的、本质的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为人提供一定的发展环境条件和生存空间,离开了社会,人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托。其三,社会与自然也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离开了自然,社会将失去发展的物质条件;而社会的发展也会对自然界产生很大的影响,或促进自然的发展,或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从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来展开的,主要是调整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对人与自然关系和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调节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突破“道德人”、“社会经济人”等旧理念的局限,引导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也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社会共同发展。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新的理念,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二)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养生态人

生态人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生态人要有强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实践活动准则,所追求的行为目标是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的实践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当代人,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生存方式具有科学认识,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清醒的环境保护意识。人是生态文明建设承担和实施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享用者,没有生态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和完成,关键也在于生态人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在生态人的塑造中发挥关键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自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使生态文明的观念内化为人们稳定的心理结构,进而外化为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自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二、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要完成培养生态人的目标,必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培养人们的生态理性,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态消费习惯,引导人们利用生态理论知识有效地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生态意识教育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态意识还比较淡薄。公民生态意识的确立是调动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因此,首先必须解决好人们的生态意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来传播符合时展要求的思想和观念,能够系统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进而形成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生态文明意识。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渠道和措施,使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实现大众化、社会化,在各种场合、各种人群中间,广泛地得到普及和推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科学发展观、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有力武器。目标在于,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普遍形成,“天人合一”思想得到认同,“人类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得以消除,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充足的条件。

(二)生态道德素质培养

生态道德素质是“生态人”的基本特质,它是一个生态社会对人的德性要求的高度浓缩和期望,是社会利益和意志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法律、制度、政策的约束,更需要用道德规范来调节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态道德素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公民道德素养应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才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本来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职能,就包含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学习生态知识,使外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规范逐渐内化为人们自身的一种理想和信仰,促进公民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建设主人翁的自豪感,产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陶冶的驱动力,不断增强人们遵守生态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使人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思维习惯,从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三)生态理性培养

生态理性是指人类在对待生态环境时,其推理方式和行为方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来是理性的、明智的。在生态理性的支配下,人们以科学态度正确地评估经济活动的生态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生态理性以其独特的生态标准和生态原则的形式出现,引导并支配人们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理性告诉人们,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力,保持生态平衡。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人们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教育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决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自然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还必须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做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永续发展。

(四)生态消费习惯养成教育

当今社会,很多人以自我为中心,过度追求物质消费,肆意挥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帮助人们改变这种不良的心态和习惯,树立生态消费观念,节约资源,保护自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们选择绿色消费方式、消费绿色产品,养成绿色消费习惯;习惯与环境改善后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绿色生产,最后形成良性循环;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要塑造人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引导人们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习惯,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要教育人们自觉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当代利益和后代利益的关系,促进人格提升和自我完善,使人们在生态消费习惯的培养与实践中找到自我价值。

三、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

作者简介:周晓阳(1953-),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康俊武(1978-),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编号:XJK012BDY005)、南华大学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生态文明视阈下环保专业大学生开放性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0220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205-03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4+1”的课程体系,必须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才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1.通过“原理”课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纳入“原理”课教学中,才能丰富“原理”课的教学内容,增强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原理”课的重点是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在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中,要阐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的基本原理,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审美观。在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中,要阐明生态文明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

“原理”课的重要内容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规律,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阐述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时,要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时,要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任务,从而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教学内容。

2.通过“基础”课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制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法律意识,自觉地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法律规范,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社会主义道德法律体系也包括生态文明的道德和法律,因此必须通过“基础”课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道德法律自觉和道德法律自信。

“基础”课的重点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素质。生态文明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必须树立生态和谐观,才能树立社会和谐观;法律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必须建立和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才能构建法治社会;“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友善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良好关系。因此,只有树立生态文明观,才能树立“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础”课的重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通过“基础”课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道德法制教育。

3.通过“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形势政策教育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使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1]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概论”课向大学生讲授的生态文明思想、邓小平的生态文明理论、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的生态文明观,使他们真正掌握我党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战略。党的十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必须实施党的十精神“三进”新工程,使我党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当代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使他们真正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

“形势与政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际国内形势和方针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形势政策观,正确分析形势,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从而紧跟形势变化,自觉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成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和自觉践行者。

目前,克服生态危机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一大难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把克服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形势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克服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危机感和紧迫感。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党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一系列方针政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战略任务。[2]党的十报告又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应当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及时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贯彻到广大学生中去,使他们自觉地执行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4.通过“纲要”课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三座大山”,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光辉历程,总结历史经验,自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我国近现代历史上,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既有成功经验,更有深刻教训。必须通过“纲要”课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育,使他们通过历史对比,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二、人文科学素质选修课和各门相关专业课程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渠道

人文科学素质选修课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开设人文科学素质选修课是在高校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生态文明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设生态文明人文科学素质选修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综合素质。生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环境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以及数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因此,应当将生态科学渗透到上述各门相关专业课程中,通过各门相关专业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科学知识教育。因此,可以说,人文科学素质选修课和各门相关课程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支渠道。

1.开设生态环境科学选修课进行生态科学知识教育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已经开设了生态环境科学的专业和相关课程,能够培养出生态环境专业的学士、硕士甚至博士。但是,绝大多数非环保专业的大学生却很少接受生态环境科学教育。为了全面提高各级各类高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必须以生态环境专业为依托,普遍开设生态环境科学选修课,使每一个普通大学生都有条件接受生态环境科学教育。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当组织编写生态环境科学选修课的教材,选聘合格的生态环境科学选修课教师确保生态环境科学选修课的教学质量,调动广大学生选修生态环境科学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2.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进行生态文明优良传统教育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必须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优良传统教育。用儒家、道家、佛家的“天人合一”观和生态和谐观教育大学生,用中华民族建设生态文明的优良传统教育大学生,使他们继承和弘扬我国生态文明的优良传统,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各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写高质量的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教材,把儒家、道家、佛家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文化选修课教材的重要内容。要培训传统文化选修课教师,为提高人文素质选修课教学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3.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各门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生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生态文明理论除生态科学外,还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等多门学科。它涉及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知识,因此,有必要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各门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比如,在环境学、地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专业课程中,可以结合讲授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化学、宗教学、艺术学、设计学、管理学等各门专业课程中可以综合讲授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等。这就要求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要首先学习和掌握生态文明理论,并做到言传身教,才能真正把生态文明理论与各门专业课教学结合好。

三、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显性教育;二是隐性教育。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种显性教育;那么,校园文化熏陶则是一种隐性教育。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隐性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

1.组织大学生建设绿色校园

组织大学生建设绿色校园,种草种树,绿化校园环境,用优美的生态环境陶冶大学生的情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绿色校园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传授文化,学习知识的摇篮。建设绿色校园, 使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同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环境保护意识的感化、濡染和熏陶。绿色校园是一种物化的精神文化,用这种精神文化来影响和感化大学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逐步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情感和意志,内化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并外化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这样,就能够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建设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生态文明的示范作用。绿色校园建设不仅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隐性教育,而且对周围社区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推进了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高校应当十分重视绿色校园建设,动员和组织大学生建设绿色校园。通过绿色校园建设实践,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同时,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2.组织大学生建设节约型校园

能源和水资源匮乏是全球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大幅度增加,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能源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不合理消费现象突出以及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因而节约潜力很大。建设节约型大学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应尽的责任义务。要教育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以节水、节电为重点,开展资源节约活动。要教育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做到不浪费粮食、不追求高消费,树立以节俭为荣、以浪费可耻的价值观。杜绝一切浪费现象的发生,建设节约型校园。

3.组织大学生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除了要强化生态文明相关课程教学之外,还要组织大学生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积极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利用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动物日等节日,组织大学生开展校园种草种树或爱护花木、保护珍贵动植物、节约资源等宣传活动。定期举行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四、环境保护实践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环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必须组织大学生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才能提高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组织大学生参加校企合作环保科研活动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必须要发挥产、学、研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产、学、研三者相结合。政府环保部门必须协调好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组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并完成具体的环保科研项目,以推动环保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保障。在开展校企合作环保科研活动中,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大学生参与环保科研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加快环保科研的进度,而且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环保科研能力。实践证明,组织大学生参加校企环保科研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科研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调动大学生的环保积极性和创造性。

2.组织大学生参加环境保护的义务劳动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组织大学生参加生态环保的义务劳动。校内公益活动主要包括绿化校园、美化教室、修整道路和操场、卫生大扫除以及各种美化校园生态环境的活动。校外公益活动主要包括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绿化城市社区、消除垃圾等活动。大学生参加生态环保义务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发挥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3.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的社会调查

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社会调查,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生态文明社会调查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实地调查。组织大学生深入到工厂、农村,特别是污染问题严重的企业,实地考察其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状态,根据收集的具体数据,对其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原因作深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二是问卷调查,制定和发放生态文明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表的综合分析,了解调查对象的生态文明建设状态,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对策。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的社会调查,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受到生态文明的深刻教育,加深他们对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范文5

关键词:生态哲学;中国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分析

一、生态哲学概述

过去,工业文明并不会受到土地、气候等因素的制约,深刻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文明进程,漂洋过海,传遍世界每个角落,被称之为“蓝色文明”,相对应的是农业文明,称之为“黄色文明”。随着时代不断演变,曾经的“蓝色文明”一度演变为“黑色文明”,成为环境杀手。二战之后,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问题,成为社会大众谈论的火热话题。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值得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深思,已成为急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必须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深入研究。换句话说,生态环境危机并不是孤立现象,和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密切相关,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重新审视其产生、形成。就生态哲学来说,是指在生态危机全发时代下,运用哲学的眼光思考生态文明及其建设,解决存在的生态环境危机。横向看,生态文明和位置文明、政治文明等属于并列文明,而生态文明是其它文明得以维系的首要前提,一旦缺乏生态文明,人类终将回归到野蛮时代。同时,如出现生态环境危机,各种资源终将会枯竭,物质繁荣也将无法持续,人类终将失去乃以生存的家园,互相争夺仅有的生存资源,处于恶性竞争中,社会关系恶化,政治文明将失去意义。纵向看,生态文明属于一种新时代文明,人类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要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自身利益。从某种角度来说,在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过程中,要借助科学技术、消费观念、哲学思想等,做好反思、总结工作。在解决生态环境危机中,需要利用生态哲学,重新正确审视自然世界、人类文明成果,重新认识人类和自然世界关系,围绕生态文明具体要求,总结人类文明成果。

二、生态哲学视野下中国环境保护制度建设

1、中国环境保护制度建设重要性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发展速度较慢,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处速发展中,已成为国际中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也非常丰富,但人均资源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已经不在自然承受范围内。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机动车辆增多,生态问题日渐严重,出现雾霾天气,降低了空气质量。就我国而言,粗放型经济是我国已有的经济发展形式,资源利用率低下,化工类企业排污大,严重污染周围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二次污染。针对这种情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形式,向集约化、生态化方向转变。在党十报告中,专门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列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中,巧妙地融入到经济建设中,注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就是说,想要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要将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评价框架中,最终实现经济生态化。进而,可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法律具有的强制作用,避免自然生态再遭到破坏,促使城市化行为规范化,规范行业生产、运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2、生态哲学视野下中国环境制度建设策略

(1)人生态思维和环境制度规范站在哲学的角度来说,正确的意识是促进客观事物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人的生态思维能够指导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在此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生态思维,正确指导环境保护制度。在构建环境保护制度的时候,必须树立生态系统化的自然观,要以自然为切入点,深层次思考存在的问题,要在统一整体中去考虑生态环境问题,注重整个生态系统环境的关系。通过多样化的途径保护生态野生物种,要充分意识到平衡生态链的重要性,要灵活运用“群体化、系统化”生态思维,客观地指导环境制度建设,使其更加客观、合理。还要综合考虑自然价值,去建设环境保护制度,而不是围绕人类发展以及个人利益,要把自然当作人类永远的朋友,并不是奴役的对象,不能将其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库,才能实现人、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2)人的主体性发挥和环境保护行为制度规范、生态消费制度规范人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自然是客观存在的,必须遵循其具有的发展规律。在环境保护制度下,人要充分发挥保护主体的作用,要不断规范公众自身行为,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作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多角度考虑公众主体地位,多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将环境保护制度演变成一种人的思维意识,成为一种日常行为习惯,对应的环境保护制度规范也能得到应有地落实。在此过程中,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分析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解决,并将相关的环境保护制度落到实处,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此外,在生态理念指导下,要意识到绿色消费的重要性,构建相关的环境保护制度,改变消费者不健康的消费习惯,这是处理好人、自然二者关系的首要前提。但所构建的绿色消费环境保护制度必须具有鼓励性质,倡导一种“节能、环保”的消费形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生态哲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要在生态哲学指导下,多角度、多科学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全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制度,通过不同途径呼吁社会大众保护生态环境,而不同行业、领域在发展过程中,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改变各地区、城市生态现状,提高空气质量,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罗鹏.生态哲学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秦士栋.生态哲学视野下的中国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范文6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党的十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最大实际。”①也就是说,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生产力不够发达,只处于初级阶段。

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开始,党和政府就不断地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调整其发展路线。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目标,而且还涵盖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逐日显现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相适的目标。现在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大、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严重、大气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从城市逐渐向农村蔓延。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问题,不仅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百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如癌症村的出现)。“黑色GDP”背后,我国付出了高昂的生态成本和健康成本。生态文明建设日渐重要并且被引入到初级阶段发展目标中也就不言自喻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对中国现阶段纲领的基本概括,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一条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实现国防、科技、工农业的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事实上,当前中国仍然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个判断,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仍然是发展经济,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如今的时代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自然环境破坏相当严重的时代。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性理论一定是不断充实的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只有立足于初级阶段理论,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或者说,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体制上的改革,而且还需要思维思路上的变革(如经济生态化)。

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

中国经济实力高速增长,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将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我们要想保持经济有一个合意的、可持续的、充裕的未来,就必须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改革开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经多年的艰苦跋涉,我国先后加入世贸组织和环境保护组织,试图逐渐完成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变。我国的经济总量逐年增长并且以世界第二的姿态跃然立于世界之林,国际地位也因此而提高。经济发展无疑是带动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的主要进军力量。可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我们还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然要加大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就会重蹈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覆辙,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会消失殆尽。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本任务之一。大量历史事实证明,生态危机是高于经济危机之上的关乎人类生活生存的首要危机。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要保障人们丰衣足食,另一方面还要避免人类活动水平超出生态承载能力,这就要求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然,这一基本任务也多次体现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报告和讲话中。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构想,到科学发展观的蓝图设计、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式提出,到生态文明宣言的严肃面世,直到生态文明制度的详细规划,无不彰显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无不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从一般目标发展到核心目标,从宏大目标发展到具体目标。而生态文明的逐步具体化、丰富化和细化也正说明我们党不仅找准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而且指明了问题破解的正确方向。

我国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业文明,带动了世界前进的脚步。人类通过科技利用大自然得天独厚的物质资源创造了堆山积海的财富,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然而,由于人类大肆开采利用资源,无视大自然的资源有效性和生态链的良性循环,曾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人类为此已付出惨痛代价。我们只有更好地爱护地球,爱护自然,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才能是一个美丽、完整、稳定及生机勃勃的生命共同体。基于此,各国都试图通过种种可行的措施来改善环境污染局面,我国也不例外。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稀少,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明智的、根本的战略性选择。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国家的一穷二白,为快速提高国民经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的确出现过环境保护责任主体的缺席。为增收粮食,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为大炼钢铁,砍伐树木、过耗煤炭。但我们不能就此完全否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在生态行为文明思想方面,明确提出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在生态产业文明思想方面,指出油气田开发、铁路公路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等,都很重要;在生态科技文明思想方面,提出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在生态制度文明思想方面,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不仅需要科技、行政、道德等手段,还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来支撑,从而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重视人口、资源、环境间的协同共进,重视人、自然、社会间的圆融和谐,重视环境保护法的建立健全等。虽然党中央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在诸多讲话和报告中,却高频率地出现了“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生态意识”、“生态农业”、“生态良好”等概念,而这无一不是对生态文明思想蕴意的阐述。20、21世纪交替之际,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深,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山大”,党中央强调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加大环境立法力度,并且首次将破坏环境定为犯罪。这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又上新台阶。

以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面对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的事实,在继承前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②,这标志着我国自然观发生了重大的、实质性转变,由传统的征服自然转向力求与自然对话;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深入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

以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恰是在秉承“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实、细化、优化了多项生态保护制度,比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的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等。完备的、具有强操作性的制度是科学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有章可循才能真正约束人们对环境的各种行为,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由“副位”荣升为“主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支柱。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举足轻重。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国家良好形象的建立。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将“环境”改为“生态”,党的十报告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调将其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位”并驾齐驱,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受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体布局的深化认识,在十报告中就如何实现美丽中国也给出了明确答案:推动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这一答案第一次被明确地写入到党代会的报告中,反映了我国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以及降低资源能源的物耗和能耗,促进社会发展与自然协调的信心和决心。如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足以显示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战略目标从宏观的角度上看既是我国顺应国际形势新变化的具体体现,又是我国提高发展目标,抢占国际竞争力制高点的有力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国家的持续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紧抓经济建设不放松,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所决定,同时也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经济发展可持续才能推进国家的繁荣富强、长久发展,才能保证百姓生活的人寿年丰、安居乐业,而保护生态环境又是经济能够得到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按照系统动力学原理,生态―经济―国家共同形成一个正反馈,或者说是加强型反馈圈。正反馈是一种自我闭合、自我增强的因果关系链。这种反馈使得对环中任何位置任何要素的改变都会导致沿着这个因果链依次传递下去,最终在同一方向上再次改变最初发生变化的因素。显然,在生态―经济―国家这一因果关系链中,如果生态良好,经济就会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了,国家自然也就会安稳恒久。反之,如果生态恶化,经济就会持续中断,经济持续中断了,国家的消亡也便指日可待。可见,生态文明事关国家的持续发展,只有给予良好的生态环境做保障,国家建设才可能获得长久发展,或者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永恒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长久之计,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不二选择。

我们走出系统动力学原理,依然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既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又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可持续利用的环境,政治现代化的指标离不开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现代化的建设离不开生态环境的衬托。虽然我国在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上提升很多,但是我国在科技水平和经济占比上还不占优势,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完成的任务还有很多,而这些任务的圆满完成又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这也充分表明,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既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不偏离轨道,经济建设不走上改旗易帜的不归路,也能保证国家建设的持续存在。

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将人、自然和社会统一起来,指出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强调损坏自然就是损坏人类本身,并对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生产方式进行过善意的忠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胜利。马克思主义还提出人与自然的中介是劳动实践,人不能一味地宰制自然、利用自然,认为自然只是服务人类目的的原材料和能量之源,只具有工具价值,还要善待自然、尊重自然,看到自然的生态价值,与自然保持亲密的关系。因为人类无可逃避地是以自然为根基的,就像我们无可逃避地终有一死一样。这就有效验证了我们在利用科技之剑征服特定自然物时,必须小心谨慎,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否则就会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与核心。那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平衡经济与生态?只有山清水秀,没有百姓的安居乐业,那是历史的倒退;只有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草长云飞,那是自断后路。所以,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不仅要看到它们二者间存在的矛盾性,还要看到存在的同一性,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并重,不断走向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阳光道路。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深深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然要坚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化和诠释。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思想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而且牵动着整个世界的命脉。发展中的中国需要经济拉动发展,经济的可持续需要生态的建设,生态的建设需要生态文明的思想助力。只有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才能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带领全国人民最终走进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作者分别为复旦大学博士后、北京市援疆干部,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后)

【注释】

①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