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的含义范例6篇

校园暴力的含义

校园暴力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校园暴力 要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209-01

一、高校校园暴力产生的背景及含

现阶段,青少年生活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给他们带来了思想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变化,使他们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在学校,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使老师们过多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学生成绩,而对其心理健康重视远远不够。在家庭,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们的学习,认为只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就算尽到责任,而很少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在社会,书本、网络、影视作品中不乏刀光剑影的暴力场面,宣扬“以暴制暴”的江湖规矩,在潜移默化中危害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里发生的暴力事件。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暴行以及对学校的破坏行为。暴力行为不仅止于肢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也包括了其它如:语言伤害、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故意陷害致生理、心理的伤害等。社会变迁,道德观念、生活习惯、思考模式、行为准则等都产生极大的改变,使犯罪率增加,犯罪年龄层下降。

二、高校校园暴力事件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众说纷纭,但大体上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中介。高校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思想政治教育在事件爆发前后存在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者:忙于事务性的工作

现如今,高校辅导员除了承担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还承担着一定的教学工作。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辅导员对接着学校大大小小各个部门,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对于学生中的暴力倾向和暴力因子不能及时发现。

2.受教育者:“左耳进右耳出”

在学校进行相关校园安全教育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能够完完全全渗入人心。

3.教育方法:陈旧过时

现如今,进入“互联网+”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达。然而,在目前我国的高校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相对滞后,大部分仍然采取的是口头讲授,方法陈旧过时,且教育效果滞后,教育面相对狭窄。

4.教育内容:单一死板

教育的内容单一、片面,思想政治教育刻板,导致学生们学起来索然无味。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是变化发展的,但是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理论方面尚未能与时俱进,陈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模式和思维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安全教育和相关心理教育不能落到实处。

5.教育中介:商业气息浓重

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学校内部以及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商机。如今的高校已然不是原先的世外桃源了,而是出于喧嚣的商业圈包围之中。大学校园内外成为一些人眼中的投机宝地,娱乐场所例如网吧等商业网点交叉林立,但是周围的治理未能跟上,各种隐患频发。进而造成暴力因子频发,不安全因素不断积聚。高校在校园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对校外却是鞭长莫及。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校园暴力的对策

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一般有三阶段,事件爆发前期、事件爆发中期、事件爆发后期。针对校园暴力事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深化思想政治教育,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发生

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帮助辅导员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思政教育网络,优化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强人文关怀教育、人格教育、生命观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在平时的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高校管理中。

2.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应对校园暴力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讲究工作方法、讲究艺术,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对暴力事件的“主谋”进行柔性教育,以防其再次做出过激行为,对受害者进行安抚,防止其对学校以及对大学生活丧失信心;二、对学校其他成员以及社会成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尽量减少负面报道,降低负面影响,维护校园稳定;三、有效利用媒体,一方面控制网络谣言,另一方面占领网络舆论高地,构建和谐氛围。

3.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消除影响,引以为戒

校园暴力事件的影响深远,不仅仅波及施暴者和受害者两方面,也波及到普通同学和学生家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针对施暴者和受害者之外,还要关注普通同学和学生家长。对普通同学要继续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防止发生恐慌,并避免类似的事件的发生。对待学生家长,要耐心沟通,向家长详细阐明事件原委以及各方责任,积极给予家长合理满意的交代。及时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净化社会舆论,同时,校级相关部门应及时总结反思,引以为戒,避免再次发生。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高校应从思政教育的五个要素出发,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事件爆发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分别贯彻落实,加强校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娜;;正确认识校园暴力问题――兼谈不良人际关系是校园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

[2]林丽萍;;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3]云清;;从心理教育角度审视高校校园暴力[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校园暴力的含义范文2

摘 要:高校校园暴力行为正严重威胁着我国的高校校园安全,其影响之恶劣也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增添了很多不稳定因素。本文将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方面对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加强高校思想教育强度,提高思想教育实效性,加强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和转变德育理念等方面研究对高校校园暴力现象的预防机制。

关键词:校园暴力;高校校园暴力;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129-02

2016年12月18日,齐鲁师范大学一名大二女生坠楼,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调查,警方向社会公布该女生为自杀,但大多数网民认为此案疑点重重,猜测此事很可能与校园暴力事件有关。事实上,近年来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因此提及校园暴力,很多人反应十分强烈,例如2004年发生的马加爵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现在提及仍令人心生恐慌。由此可见,校园暴力的阴影不仅对高校学生的人身健康和学习氛围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而且严重威胁了高校校园安全。

一、高校校园暴力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将暴力定义为:“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力,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此定义将暴力结果限定为“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相对来说比较宽泛,囊括了暴力对人所造成的所有危害后果的可能性,是目前为止对于暴力最为科学的一项定义。

广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高校校园内及校园外的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在这里要强调一点,即校园暴力与校园欺凌不同,我们可以认为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行为的升级版,其危害后果更为严重。本文以高校校园暴力行为为研究对象,探究高校校园暴力的成因和预防机制。

二、高校校园暴力成因

(一)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我国的传统教育极为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忽视了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乐观积极的心态。作为家长而言,更有可能在把精力放在学生学习成绩和自己工作的同时忽视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关注。

家庭不良环境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成长环境,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往往不能重视自身行为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其次,我国存在不少贫困、暴力等特殊家庭,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显示,我国有24.7%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有的学生因从小适应这种用暴力争取话语权的习惯,长大后产生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不良倾向。因此,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或过于溺爱,或关心不够,导致因为家长不合理的管教行为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不良观念长期存在,故而外化于行,产生校园暴力行为也不足为奇。

2.学校环境。中国法院网的2013到2015年各级法院审结生效的100件校园暴力刑事案件中,针对人身的暴力伤害案件比例最高,其中,故意伤害罪占57%、故意杀人罪占6%、寻衅滋事罪占10%、与侵财犯罪各占12%、聚众斗殴罪与绑架罪分别占2%和1%[1]。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人身伤害行为,体现出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校方的不作为有最直接的联系。现实中校方为了息事宁人,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想法,没有将学生反映的学生内部矛盾进行足够的重视,结果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更加恶劣的情况发生。试想,如果齐鲁师范大学能够及时发现和重视学生之间的争吵行为,或者能够做好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能够阻止惨剧的发生呢?

3.社会环境。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在大学学习阶段,大学生个体往往产生对人生规划的迷惘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们存在着迫切想要接触却又害怕接触社会的矛盾心理。

现代社会,想要接触更多的信息,最简便的途径便是上网。对于大学生而言,且不说网络游戏和动漫影视等暴力影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单是网络信息真实性的辨别就足够难住他们了。事实上,几乎没有人具备完全辨别信息真伪性的能力。虽然我国对于增加社会正能量的工作乐此不疲,但网络上的负面消息和评论层出不穷,而负面能量的增加会减少正能量的传播强度,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每当我们打开网络评论时满眼都是负能量的现状。这样的现实生活导致了我们如今的社会不仅不能与“礼仪之邦”相媲美,反而有进入“戾气时代”的危险,不良的社会风气正在侵害大学生的心灵。

(二)个人因素

高校校园暴力行为的个人因素主要包含个人认知失调和承受挫折能力差两个因素。首先,大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的一刻从事事依赖父母的家庭中心角色突然转变为一个淹没于众多优秀学生的独立个体,自己不再是家庭、班级甚至是学校的中心。这样的变化使大学生们感到极大的无助和恐惧感,甚至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不安和恐惧,而这种不良情绪的长期积压也有可能使人处于崩溃的边缘。其次,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使得独生子女数量庞大,家长溺爱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使得有的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缺乏快速重建自信心的能力。“研究表明,如果大学生体受挫折后不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发泄内心的不满,那么挫折经历往往会增加暴力行为的可能性。”[2]

三、高校校园暴力的预防机制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同志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校,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学习阶段。这一阶段要用思想政治教育来为其保驾护航。那么,如何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呢?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年轻化。第一,与大学生年龄差距较大的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往往不能充分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而同龄人则会更好地理解并为他们遇到的问题提供更有效的建议或解决方案。第二,中老年教师往往更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年轻教师则不会给他们太大的心理压力。第三,更小的年龄差距会平衡师生之间的上下关系,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的同时也会令大学生们敞开心扉,更有效地处理各种矛盾关系,免于发生校园暴力事件。

其次,坚持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相结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纯粹的理论知识灌输往往显得尤为枯燥,而如果教师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掺杂着情感熏陶,则效果往往会好很多。此外,坚持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相结合的做法,更容易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教师不仅有传道授业的职能,他们还能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指明正确的路,使学生们未来在与社会接触中更加游刃有余。

再次,坚持广泛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大范围的传授书本知识的教育模式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某些正在经历某些困惑的学生来说,适当的个别或小团体的辅导更重要。校园暴力往往是由一些小事日积月累,得不到有效解决而发生的,例如宿舍矛盾。思政教师或辅导员往往会忽视这种“小矛盾”的危害性。长此以往,欺人者恒欺人,被欺者恒被欺,或有朝一日“走投o路”成为加害者。所以,尽早地进行重点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校园暴力现象扼杀在摇篮中,是预防高校校园暴力的有效方式。

(二)加强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绝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入学时已满18周岁,他们不会再享受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换言之,他们将承担全部的法律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因此在此时加强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让他们了解到法律的底线在哪里,违背法律的后果是什么,不仅对树立和强化大学生的法治观有重大意义,更对违法行为产生强大的威慑力。

要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首先应当开展并完善法治教育课程,在大学课程中增加法学基础教育为其必修课程,以体现国家和学校对加强法治教育的决心。其次要加强和完善立法并落实,对高校校园暴力有专门的处罚原则和模式,不仅是为了对犯罪行为的预防,更是为了保护大学在校生的安全。

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尽可能有效地开设一些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完善高校心理辅导室并加大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以免心理健康辅导室只是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另外,思想政治辅导员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对于自己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宣泄,进行情绪的自我平衡和积极的心理暗示。

(三)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

许多高中教师对学生灌输的观念是大学生活有多么轻松和惬意,加之大学考入难而毕业易,导致许多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时期对自己要求过低,行为上过于懒散。而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是需要精力和时间的,可以认为,校园的欺凌者通常是“太闲”。因此,如何增加大学生们的课内和课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成为解决校园暴力的又一有效途径。

学校和学院可以组织一些活动,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友善关系,以便分散大学生的多余精力。最重要的是,任课教师应当负起责任,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规划并鼓励他们为之努力奋斗。应当注意,适当的目标树立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行动表现,但如果发现目标的设立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则应当及时进行目标的矫正或补充。

(四)转变德育理念

预防高校的校园暴力行为,应当从小将德育放在思想教育中最重要的位置,然而,新中国成立短短几十年,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应当借鉴许多国外学校的做法,转变德育理念。“许多国外高校依据新时期本国社会发展需要,转换德育理念,其中民族精神的培养成为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3]我们应当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包括幼儿园),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和加强“同胞”的概念,这样,从小培养的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人的博爱之情使他们必然不会做出像校园暴力之类的恶,校园风气必将和谐。

高校校园暴力危急的形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有效措施防止这一类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应当注意的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希望通过以上预防机制研究,能够给以启示,从而形成高效、立体、全方位的高校校园暴力预防体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些许贡献。

参考文献:

[1]沈亮,杜国强,冉容,赵俊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校园暴力案件的调研报告――完善制度强化治理有效遏制校园暴力[N].中国法院报,2016-06-02.

校园暴力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 校园; 性暴力; 犯; 性骚扰; 性别暴力

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文献搜索,目前我国对于校园性别暴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性暴力上,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建构的思想观念下,“性”是被持回避态度的话题,带来的结果则包括害或性骚扰事件中的受害者的伤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大陆学术界对于校园害或性骚扰事件的研究非常有限,研究的内容目前主要集中在害和性骚扰方面。

1定义

本文用性暴力来概括犯、性骚扰、性伤害等种种词汇。世界卫生组织把性暴力界定为:“无论当事人双方是何种关系,以及在何种情形下(不仅包括在家中和工作中),一方通过强迫手段使另一方与其发生任何形式的。”强迫指任何形式的暴力,“除躯体暴力外,还包括心理上的胁迫、勒索及其他形式的恐吓,如恐吓要进行躯体伤害,或者恐吓要解雇对方或让求职者得不到工作。有时也发生在受害者出于酗酒、吸毒、熟睡和精神障碍等神志不清的状态下”等。上述的界定比中国的法律对界定的范围为宽。是性暴力的一种,而性暴力的重点在于“暴力”不在于性,对“性”的强调是因为社会对“性”施加了太多的道德与价值评判。性暴力包括生理暴力和精神暴力。校园性暴力是校园性别暴力的一种。我国的研究中大多关注的是性骚扰和犯,且并未把性暴力纳入性别暴力来加以研究。事实上,校园性暴力的实施是父权社会的不平等的性别关系与权利的表现形式。正如黄河所指出的:“性骚扰其实不仅是关于性的,性骚扰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与性相关;二是侵犯的行为。”性只是一个载体,它实际是侵犯受暴力者个人尊严的行为。性骚扰其实是权力较强一方对权力较弱一方强行施加的暴力,所以权力弱势者是最可能成为性骚扰的对象的群体[1]。同样,校园中也在复制着不平等性别与权力关系。

我国大陆从法律的角度并没有对校园性暴力这一概念、也没有针对校园害和性骚扰的专项法律来界定相关概念。我国台湾在1998年制定的《大专校院及国立中小学校园性骚扰及犯处理原则》中界定:“校园性骚扰、犯,是除依刑法、民法及犯犯罪防治法之规定外,凡学校教职员工、学生相互间(含同性与异性间)发生下列行为时,包括:(1)以暗示或明示之方式,从事不受欢迎之性接近、性要求,或其它具有性意味之言语或肢体行为者,或意图以屈服或拒绝上述行为,影响他人学习机会、雇用条件、学术表现或教育环境者。(2)以胁迫、恫吓、暴力强迫、药剂或催眠等方法,使他人不能抗拒而遂行其性接触意图或行为者。”

我国台湾《性别平等教育法》中有关校园性骚扰事件界定为:“性骚扰事件的一方为学校校长、教师、职员、工友或学生,他方为学生者。”我国台湾《校园害或性骚扰事件防治准则》中,也特别明确了校园性骚扰事件的界定,包括不同学校间发生的此类事件的性质和范围,且将教师和职员的范围界定的非常清楚。以上所欠缺的就是对教师和职员也可能遭受性暴力的保护未予以考虑。有学者将校园性骚扰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性骚扰、学生对教师的性骚扰、教师对教师的性骚扰、学生对学生的性骚扰、教师或学生对非本校人员的性骚扰、非本校人员对教师或学生的性骚扰[2]。就目前的研究情况看,该分类已经相对比较科学与全面。

我国大陆目前的研究多从儿童遭受犯、女学生遭受性骚扰和犯的方面论述,多是借鉴国际或台湾对校园犯或性骚扰的定义。到底怎样界定校园犯和性骚扰?学者们各说纷纭,并未统一。总体来说,笔者认为校园性暴力是对人权的侵犯,是存在于任何性别之间的,是一方(学校的教职人员或者学生)对另一方(学校的教职人员或学生或校外人员)使用任何方式方法造成的性权利的侵犯行为,且该行为对受暴者造成了生理或心理的伤害。

2现状

我国校园性暴力十分常见。校园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等各类学校。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对2006年至2008年媒体报道的50例校园害案件统计,发生在农村学校的占60%,且农村留守女童是主要的受暴力群体和关注对象[3];老师、校长实施害占70%;校外人员进校实施的占16%;学生之间的害占10%。对于学校教师强迫、引诱中小学女生案没有相关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定量方法研究校园性暴力事件的发生率,然而“性”在我国具有神秘性和隐秘性的特点,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得到的数据只是冰山一角。

师源害是关注和研究最多的一个方面,多指男教师对未成年女性的性暴力,是发生在权力、性别不平等的行为主体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如谭晓玉的研究指出仅2000年至2007年间全国就曝光了200余例个案,且我国此类案件具有1∶7的隐案率[4]。相对于此类性暴力,学生对老师的,同性老师或者学生之间的等违背传统价值观念的校园性暴力则被大大忽视,并没有相关的研究。师源性性暴力的研究已经得出相对一致的结果:(1)研究的发生率普遍比真实数据要大;(2)女性受暴力的风险高于男性;(3)受暴者年龄偏小。

根据我国大陆不同学者有关校园性暴力的论述,可以归纳出校园性暴力4个特点:(1)校园性暴力比较常见。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等级观念的影响,由于教师的权威的存在,学生多数是绝对服从于教师的,学校中流行着老师永远正确、不可违背教师的思维定势。虽然现在平等的意识在校园中逐渐增强,但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仍或多或少的在起作用[5]。这种对于教师的权威的强调与重视是教师得以对学生实施性暴力的有利条件。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学生对于教师的性暴力也是存在的且更被忽视的。(2)教师对于学生的性暴力多采取间接暴力手段。施暴者可能用金钱贿赂、利益诱惑、哄骗、恐吓等来诱骗、迫使受暴者满足其需求。正如黄国萍、宋文香的研究指出性骚扰中分为有:①交换条件的性骚扰;②威胁性条件交换的性骚扰,如学校教师等工作人员以开除、留级、重修、不及格等不利于学生的条件;③特殊待遇交换的性骚扰,如学校教师等工作人员以给予学生特殊待遇,如奖学金、变更分数、加分或其他优遇等诱惑学生。交换条件的存在即是权利的滥用与实施的结果。(3)校园性暴力次数多、持续时间长。由于施暴者和受暴者多生活在相同的空间,所以暴力更便于实施和持续。这对于受暴者来讲造成了更大的侵犯与伤害。(4)隐秘性强。国内存在普遍的人权意识淡薄和性教育的缺失。遭受性暴力的未成年人多未接受过良好的性教育,并不知自己的性权利受到了侵犯。遭受暴力后,惊惶失措且不敢公开,也不敢或者不愿告诉家长,或者根本不知道这是侵权行为,使得施暴者更加嚣张,这也是出现一些受害者被长期、多次侵害的现象的重要原因[6]。对于学生而言,遭受性暴力后,迫于父权社会的不平等性别关系,隐忍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以上特点及社会对于校园犯的麻痹和误读成为了校园性暴力立法困难的原因[7]。我国对于校园性暴力的关注点仍旧是主流社会的男性对于女学生的侵犯与骚扰,依旧假设只有女性才会遭受“性”的伤害,这不得不令人惋惜。中国在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8]。在日益多元和人权越来越得到重视的社会背景下,不能再把校园性暴力焦点集中在女学生身上,必须看到多元性别下性暴力的存在,必须关注被边缘化的群体遭受的校园性暴力伤害,例如男学生对女教师、同性学生或者教师之间性暴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阻止整个校园性暴力乃至校园性别暴力研究的发生。

3处理方式

3.1受害人的处理方式

大多数的受暴者没有足够的权利意识,也没有做出行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

许多受暴者不知道什么是性暴力,而且很多学生都是在对性毫无知情的情况下受到性暴力[9],遭受性暴力时不知道如何处理。即便厌恶性暴力行为,也通常由于施暴者的身份和权力而不敢抵抗或无力抵抗。我国性教育缺失严重,尤其是在家庭中,家长总是认为“性”是无师自通的事情,即便家长能够意识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必要性,也通常不敢说太多。这种文化传统为施暴者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意识到自己遭受性暴力的受害者,一般都遭受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受害者因为父权文化的迫害而对受害事实感到羞愧与自卑,并对自己受害后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名誉问题感到惶恐不安,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由于受害者一般不愿、不敢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或不知道采取什么措施,结果一方面隐瞒了受害事实,无助于学校及时对施暴事实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受害学生可能逐渐形成心理障碍,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和行为[10]。

由于教师或者学校对于校园性暴力事件及受害者的感受、隐私及需要缺乏认可和关注,如果校方在校内公开性暴力事件,则会令受害人遭受二次伤害,即因隐私泄露、回忆心灵创伤等原因而再次引起害对象的心理伤害[11]。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受害者不愿向相关单位或机关求助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儿童成长过程中关注自我的特点,他们往往会感到自己是有责任的、有罪的和耻辱的。害的施害者也会告诉他们这完全是他们的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12]。再加上由于非施暴的家长或权威人士缺乏实际的行动,也会促使儿童的自责和减弱了他们寻求帮助的能力。

3.2接报后的处理方式

首先,公安机关立案困难。依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如果要立案,公安机关必须要审查涉嫌犯罪的基本事实材料,能够证明所报的案件可能涉嫌犯罪,才予以立案。而受害者大多本身可能并不知道自己遭受了“性暴力”,根本不可能知道要保存证据以及如何保存证据,更不用说什么是有效证据了。这无疑暴露了我国法律在性暴力事件上对于受暴者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性。

其次,学校的消极处理。我国并没有制裁性骚扰等事件的法律法规,而校园该种性暴力事件猖獗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学校对于性暴力事件并未有足够的重视,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正如谭晓玉指出的,校园性暴力事件发生后,学校首先考虑的是学校的声誉和个人利益,而不是诉诸法律来替受暴者维权;性暴力案件发生后,故意缓报、瞒报的学校领导大有人在,学校和老师不仅没有充当学生的“保护者”,相反成为了施暴者的“帮凶”;更有学校有意或无意的把严重的性暴力事件当做违纪事件或作风问题对待,客观上为施暴者撑开一把保护伞[4]。我国的校园着眼于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成果的有无,最重视的是学习成绩,并以升学率为目标,学校对于教师缺乏科学的监督和管理,这也为一些性暴力的实施提供了便利。

4行动建议

4.1加强预防措施

父母必须了解自己的责任,了解科学的性教育的知识,并与子女建立良好的相互尊重的关系,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尊重、平等的家庭生活环境。家长必须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性教育,其中包括关心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等。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让孩子了解校园内可能发生的性暴力事件,如何分辨,如何应对。学校应该和家庭联手,开设性教育课程,创建健康的校园文化。从小学就应该让孩子了解性知识并培养性安全意识。性教育是应该公开化、科学化的,完全不必遮遮掩掩的。目标是让孩子了解自己、学会保护自己。性教育应该是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和推动社会平等的性教育。教育不应以不平等的权利关系为架构,而应该本着尊重人权,包容多元为原则,以保护、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为目标。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因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

4.2完善监督机制

现实生活中的校园性暴力大部分是被隐藏起来的,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家庭、社区需要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校园中的性暴力更需要科学具体的法律来加以监督与制止。我国并未有明确的有关校园犯或性骚扰的法律规范,有的只是相关的条款和规定,如“各地有关部门要坚决依法打击教师队伍中的性犯罪分子”、“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以论,从重处罚;猥亵儿童的,依照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规定从重处罚”、“任何人不得对妇女进行性骚扰”等。然而这些规定执行力差,且不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只有女性才会遭到性骚扰的错误观念仍然没有改变,对于男性的性权利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且像“奸淫罪”这种条款究竟是惩罚还是纵容了施暴者是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要加强对校园性别暴力的研究和校园安全的立法工作,专项法律的空白和现有法律的监管不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健全对于施暴者和受暴者的辅导或救助机制,目前普遍的看法可能只有受暴者是受害者,需要救助,但其实施暴者同样是父权文化的受害者,他们也需要得到应该有的帮助。另外要加强影视媒体对校园防范性暴力的宣传工作,编写性教育读本和防范校园性暴力的知识读本或宣传手册,广泛发放并大力宣传。提升每个人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社区能够了解校园性暴力的现状、危害和相关法律知识。鼓励和培养大家积极参与社会监督的意识。受害者如何求救,向谁求救,他人发现如何举报,怎样举报,通过什么样的程序可以给予性暴力事件的受害者精神安慰和后续服务等问题,都需要全面的法律保护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4.3具备发生后的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指的是当校园性暴力事件被公开后,当事人、家庭成员、学校、警察、社会服务机构等所要采取的一系列的危机干预措施。个人如果认为自己遭受到了校园性暴力,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教育和宣传,受暴者才会摆脱“羞耻感”而勇敢的告知父母或他人,传统文化下的性暴力事件,在家庭层面可能是“家丑不可外扬”的,家人多采取非理性的处理方式,极少数采取积极有效地应对策略。家人必须积极行动,保护受害者不要遭受“二次伤害”,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理性的面对校园性暴力事件。警方如果介入,此类案件的解决过程就有可能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香港警方办理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则主张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遵循“一次会谈”原则和保密原则,即为了避免被害人因多次反复地回忆和描述遭受害过程而加深精神痛苦。此外香港警方办理未成年人遭受性暴力案件是以“保护未成年人为本”,且以“多专业多机构共同合作”为模式[13]。除设立特别的保护程序之外,张雪梅建议办案人员要有一定比例的女性组成。因为考虑到儿童被害人的身心特点,建议在整个办案与审判阶段,案件由专门的女警或女工作人员接待、讯问和记录,这样可以降低儿童被害人的恐惧心理,这充分体现对儿童被害人的高度重视和照顾[14]。

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性暴力事件,笔者建议把申诉人范围扩大到除当事人以外的所有知情者,并且对申诉实行无时效限制,这样能够加强对受暴者的保护力度,尤其是在受害者由于各种原因放弃救济时,其他知情者的申诉也可减少受暴者的尴尬。更重要的是性暴力事件必须有明确的受理机关,规定具体的操作步骤,确立在调查此类案件时的原则,无论对受暴者的隐私权保护还是对施暴者的陈述权的维护都具有实际意义。由于我国大陆普遍的社会性别平等的意识不足,所以对于校园性暴力事件,性教育的策略是必须的,且性教育必须从“性”( sexuality) 和社会性别( gender) 两个层面相互促进的来开展[15]。这就要求在救济方面要坚持惩教结合的方针,经受暴者或其法定人同意后,施暴者要向受暴者道歉并接受性别平等教育的相关课程,接受心理辅导及其他符合教育目的的措施。最后是社会服务机构的介入,受暴者或施暴者都有可能需要长期的心理或社会治疗,因此专业的救助机构和社会组织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大陆对于性暴力事件的救助机构寥寥无几,国家应采取政策鼓励相关的社会机构的建立,因为社会机构可能成为受暴者唯一能够躲避家庭的二次伤害的地方和处遇方向。

维护安全的校园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校园性暴力在我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较为敏感的话题,我国大陆的本土研究还很欠缺,很多地方依旧是空白。校园性暴力是性别暴力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丰富和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校园性暴力问题会日益成为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研究方向,随着学者的普遍关注,对性别暴力问题的研究会大大的促进我国社会性别平等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黄河.社会性别视野下校园性骚扰的迷思与反思. 中国青年研究,2010(10):34-38.

[2]朱家德,赵观石. 校园性骚扰及防止策略新探. 当代教育论坛,2005(24):47-48.

[3]李婷婷.农村留守女童遭遇犯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2-13.

[4]谭晓玉.师源害研究: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4):4-8.

[5]姚建龙,颜湘颖.校园害的现状与抗制.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3):36-38.

[6]赵辉,史静.校园犯:学理与立法的分析.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5):21-22.

[7]黄国萍,宋文香.校园和谐与校园性骚扰. 中国校医,2008(1):119-121.

[8]余荣军,韩江鸿等.浅析犯案中男性受害者.中国性科学,2005(9):11-13.

[9]饶正慧.中小学校园害预防机制的构建.学校管理,2006(5):65-66.

[10]何小瑜.高校犯问题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初探.中国学校卫生,2001,6(22):27-28.

[11]梁发祥.中小学校园师源害犯罪罪前情境及预防.大理学院学报,2008(11):68-92.

[12]朱眉华,刘茂香.中小学校园害探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5(2):23-27.

[13]马忠红.香港警方办理未成年人遭受害案件的做法及启示.中国青年研究,2006(9):49-51.

[14]张雪梅.对儿童犯的有关探讨.妇女研究论丛,2005(S1):71-77.

校园暴力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暴雨径流;氮赋存形态;分布;控制

中图分类号:X508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6744764(2012)05014107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天然绿地被不透水下垫面取代,给流域的正常水循环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方面,不透水用地类型的增加导致了城市区域暴雨产流系数的增加,使得较小的降雨也能产生较大的暴雨径流;另一方面,不透水覆盖率的提高和植被减少等因素大大降低了暴雨期间城市区域的氮滞留能力,与自然环境相比,城市暴雨径流中的氮浓度处于较高水平。随着点源污染控制率的不断提高,城市暴雨径流产生的氮污染逐渐成为受纳水体的主要污染源。氮是植物、藻类和微生物生长的首要营养性限制因素,水体中氮的过量输入和富集往往导致水生生态环境的改变[1]。华盛顿政府大都市委员会把城市河流接纳的大部分氮归于不透水下垫面含氮暴雨径流[2];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摩顿湾,氮被认为是影响生态可持续性的关键污染物质[3];另外,美国2/3河口水环境功能退化的原因被归结为暴雨径流中的氮污染[4]。河流中氮浓度和形式与流域特性紧密相关,如人类活动、气候、地质、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河水中氮的赋存形态不同,其生态功能、对水生生物的毒理作用以及管理方式也不同,相对于固态氮来说,溶解性无机氮更容易被简单生物体吸收利用,从而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1,5]。受污染物累积规律和环境背景的影响,城市区域用地类型不同暴雨径流氮污染的特性也不同[6]。因此,了解城市地区不同下垫面暴雨径流中氮污染物的赋存形态对于暴雨径流氮污染的高效控制具有重要导向作用。〖=D(〗 何 强,等:不同下垫面暴雨径流氮赋存形态分布特性及控制技术〖=〗

Taylor等[7]研究了澳大利亚墨尔本不同汇水区雨天暴雨径流中氮类污染物的结构组成,结果表明,墨尔本地区雨天暴雨径流中的氮以TDN(Total Dissolved Nitrogen)为主(占TN的80%左右),与其他研究相比,墨尔本地区DIN比例较高(约占TN50%)。 Jin等[8]研究了中国浙江省CaoE河流域氮类污染物时空分布情况,研究表明,源头水中硝酸根浓度高于氨氮浓度,而在城市区域TON(Total Organic Nitrogen)和氨氮是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分别占总氮的54.7%和32.1%,从整个河流系统看,氨氮浓度随距离城市区域的增加而降低,而硝酸根浓度随汇水区中农业用地的增加而增加。Pitt等[6]从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中收集和评估了美国暴雨径流代表性数据,发现用地类型不同,总氮中各种形态氮的比重不同,总体来说,DIN约占TN的50%左右。然而,以上研究多针对综合性流域,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而针对用地类型组成简单、位置设置相对分散的不透水下垫面暴雨径流中氮类污染物组分构成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未来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中,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BMPs(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SUDS(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等理念被誉为解决城市雨洪问题的根本出路,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一系列分散式、小型化的控制措施实现对不透水下垫面暴雨产流的原位消减[9],因此,了解分散化的各种不透水下垫面暴雨径流的氮类污染物构成规律,对于城市暴雨径流氮污染的更好控制很有必要。重庆地处三峡库区环境敏感区域,其暴雨径流氮污染对于水库富营养化以及影响水库水质安全有直接影响,所以,研究该地区城市暴雨径流氮赋存形态的分布特性对于库区水质保障意义重大。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介绍

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在18 ℃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 ℃,夏日最高气温均在35 ℃以上。极端气温最高43 ℃,最低-2 ℃。日照总时数1 000~1 200 h,常年平均降水量1 100 mm左右, 夏季占年降水量40%~50%, 冬季只占4%~5%。

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和江北区选取交通干道、水泥屋面、商业区广场、瓦屋面和大学校园综合性汇水区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地点空间分布图如图1所示。所选取城市交通干道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杨路和江北区龙脊路,取样点分别为交通干道的雨水口,路面汇水区用地类型均为商住混合区,道路覆盖材料为沥青,坡度约2.0%~2.5%,清扫频率为1次/d;所选取不透水屋面为重庆大学校园内楼顶,该楼顶为混凝土结构,并进行了防水处理,汇水面积200 m2,取样点为雨水排水立管底部出水口;所选取商业区广场位于重庆市三峡广场中的一块较封闭汇水区,汇水面积约500 m2,坡度2.5%,取样点位于汇水区雨水口;校园综合性汇水区位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汇水区内融合了瓦屋面(1.5 hm2)、道路(1.7 hm2)、草地(1.5 hm2)、广场(1.0 hm2)4种城市区域的典型下垫面,分别占汇水区总面积的25%、30%、26%、19%,汇水区总面积约5.7 hm2,取样点设在汇水区总出水口雨水管道检查井内。

1.2 监测方法

降雨期间的取样方法为自产流起30 min内,每隔5 min采1个样,30~60 min时段内,每隔10 min采1个样;之后每隔30 min采1个样,直至径流结束或趋于稳定为止。降雨量由监测点附近的雨量计(JDZ1,中国)自动记录。校园综合性汇水区流量测试采用超声波流量计(MHPM,中国)进行,首先将检查井底部的断面形状改造成直角三角堰,将超声波传感器固定在直角三角堰底部正上方2.5 m处,流量监测过程中,水位波动信号由传感器反馈给主机,由流量计主机根据预设计算模型计算出流量并存储,测试完毕后下载即可,流量输出时间间隔为5 min。

取样瓶为1.5 L聚氯乙烯瓶,采样前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1+3硝酸荡洗一次,然后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洗涤后备用[10]。水样采集后,立即带回实验室检测。水样测试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的要求进行。混合水样直接消解测试总氮,混合液用0.45 μm醋酸纤维滤膜抽滤后的滤液用来测试NH3-N、NO3-N和TDN,如图2所示。颗粒态有机氮(Particulate Organic Nitrogen,简称PON)、溶解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简称1.3 数据分析

在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期间,共监测了14场降雨,各场降雨的雨情如表1所示。EMCS是场次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的加权平均值,被广泛用来估算各个下垫面暴雨径流产污负荷[11]。PEMCs是指场次降雨中部分暴雨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加权平均值,其计算方法与EMCS相同,区别在于所统计的暴雨径流时间段。在多场次的降雨径流观测中发现,单一下垫面前10~15 min的径流水质明显高于后期径流,在文中统一以暴雨产流后前10 min的暴雨径流作为PEMCS的计算对象,记为PEMC10。具体计算方法如式(1)、(2)所示。

2.1 不同下垫面暴雨径流氮浓度分析

统计了各种下垫面暴雨径流的TN、TDN、NH3-N和NO3-N的EMCs(图4所示)。所监测5种城市用地类型,暴雨径流总氮EMCs由高到低依次是城市交通干道(10.6 mg/L)>商业区(9.3 mg/L)>水泥屋面(5.6 mg/L)>瓦屋面(4.0 mg/L)>校园综合汇水区(2.4 mg/L),分别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值[13]的10.6、9.3、56、4.0和2.4倍;NH3-N的EMCs由高到低依次是城市交通干道(4.6 mg/L)>商业区(3.4 mg/L)>水泥屋面(1.6 mg/L)>瓦屋面(1.2 mg/L)>校园综合汇水区(0.5 mg/L),分别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值[13]的4.6、3.4、1.6、1.2和0.5倍。商业区、水泥屋面、瓦屋面和校园综合汇水区暴雨径流中NO3-N的EMCs均大于NH3-N的EMCs,这与城市交通干道恰好相反,这可能与汇水区污染物的累积和传输特性有关。在校园综合汇水区,由于在线流量计直角三角堰的修建,导致下水道内长期积水,这种情况有利于自养硝化菌的生长,可能对暴雨径流中的氨氮起到了稀释和硝化作用,从而导致氨氮浓度最低。瓦屋面和水泥屋面的主要污染来源是大气干湿沉降,由于夏季的高温,氨氮很容易转化,这可能是导致屋面径流中硝酸根浓度较高的原因。商业区的硝酸根浓度(3.7 mg/L)略大于氨氮浓度(34 mg/L),其污染来源除大气干湿沉降外,还有行人的日常活动,行人活动的遗落物也是暴雨径流污染的重要来源,可能是行人活动污染强度较弱的缘故,导致硝酸根浓度略大于氨氮。交通干道的主要污染来源是交通车辆、行人活动、路边店铺等,其污染强度、污染复杂性远高于其他4种用地类型,这可能导致其氮形态浓度分布不同的重要原因。

2.2 不同下垫面暴雨径流中氮赋存形态浓度构成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下垫面暴雨径流的氮赋存形态构成特点,对所监测的5种城市用地类型的暴雨径流进行了详细解析(图5),同时,统计了其他学者对城市不同用地类型暴雨径流中氮类污染物的研究结果(表2)。在表2中,Taylor等[7]研究了墨尔本综合性排水区的暴雨径流情况,该汇水区用地类型包括居民区、商业区和公园等主要用地类型;Gan等[14]分析了广州天河区交通道路暴雨径流的总氮和硝态氮浓度。Lee等[15]研究了韩国大田和清州居住区、工业区的径流水质特性,根据作者的研究数据,将各类用地类型雨天径流的氮类污染物浓度值平均化处理后列于表2。

尽管PEMC10与EMCs有明显不同(校园汇水区除外),但两者氮赋存形态构成比例并无明显区别(混凝土屋面和校园汇水区除外)。在校园汇水区中,PEMC10中NH3-N比重小于EMCs,可能是由于初始径流中受下水道原有水流的混合稀释作用,导致PEMC10中NH3-N比重低而NO3-N比重高。水泥屋面PEMC10的PON比重低于EMCs,可是受到暴雨冲刷作用的影响。

PON是指以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氮,该部分氮可通过过滤、沉淀等手段较容易的去除。交通干道EMCs的PON比例最高,但仅有26%。对于PON来说,所占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交通干道(26%)、水泥屋顶(21%)、校园汇水区(16%)、商业区(12%),这可能与各种用地布局的污染物来源有关。交通车辆所排放的污染物是交通干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包括轮胎磨损、颗粒物散落等,这使得交通干道地表径流的TSS浓度较高,相应的PON的比重也得到了提高;大气干湿沉降是沥青屋面污染物累积的主要来源,由于水泥屋面基本呈水平布置,容易造成污染物在屋顶的累积,加之清扫不及时,使得水泥屋顶暴雨径流中的PON含量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校园汇水区的污染物累积主要来自交通工具、行人活动等,但相对于交通干道来说,校园内的交通负荷明显下降,这可能是造成校园综合性汇水区暴雨径流中的PON比重低于交通干道的原因之一;商业区行人密度高,轻型车辆通过的频率较低,污染物主要来源为行人活动、汽车行过时产生的污染物,这使得商业区暴雨径流中虽然总氮浓度比较高,但PON比例较低。总体来看,商业区和校园汇水区PON比重(12%~16%)接近,而交通干道和水泥屋顶(21%~26%)接近。

TDN 包括DIN和DON,DIN又包括NH3-N、NO2-N和NO3-N。通常情况下,地表水体中的NO2-N含量常被忽略[8]。不同用地类型暴雨径流的氮赋存形态构成并不完全一致,总体看来,重庆地区暴雨径流中氮赋存形态中以TDN占多数(73%~82%),这与墨尔本地区[7]和Francey等[12]总结的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农村居住区、铝面屋顶和商业住宅混合区3种用地类型的研究结果十分接近,而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商业区、中密度住宅区和高密度住宅区3种用地类型的TDN比重则稍低于本研究结果,但仍达到了50%以上。

DIN (NH3-N和NO3-N) 可直接被水藻吸收利用,常被认为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最重要驱动因素[16]。尽管交通干道暴雨径流TN浓度高于商业区,但对DIN来说,商业区暴雨径流的EMCs反而大于交通干道。重庆地区暴雨径流中DIN占到TN的63%~82%,其中瓦屋面和商业区暴雨径流的DIN比重可分别达到82%和76%,与其他研究结果相比[68,12],本研究中DIN/TN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整体上看,Pitt等[6]总结的美国暴雨径流中DIN/TN值(平均46.9%)低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平均53.5%);美国DIN/TN最高的为混合工业区(688%),在澳大利亚东南部DIN/TN最高的为农村居住区(62%)(表2),与本研究结果存在相似之处。

商业区、水泥屋面、校园综合汇水区、瓦屋面暴雨径流中氮赋存形态所占比例最高的均为硝酸根(NO3-N),分别占各自TN浓度的39%、39%、44%和52%,而城市交通干道的TN浓度中比重最大的组分为NH3-N,占TN的43%。受大气沉降、降雨质量、降雨强度、汇水区下垫面特性、以及下垫面污染物来源的影响,降雨径流中氮类污染物浓度变化很大[7],此外,氮类污染物在水力输送过程中其赋存形态有一定程度的迁移转化,受汇水区地形地貌、用地景观布局、降雨特征、径流来源等因素的影响,即使相同的汇水面积,暴雨径流的传输时间也不同,这也导致了氮类污染物转化程度的不同,因此,应当针对具体的环境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以为暴雨径流污染的控制提供切实的参考资料。3 控制技术

城市暴雨径流中的氮主要以TDN为主,而且可生物利用的DIN为TDN中的主要组分,传统的城市暴雨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氮的去除要求,如路边沟坑[17]、快速过滤系统、以传统方式构建的雨水滞留系统[18]等。因此,寻求城市暴雨的高效脱氮技术势在必行。Taylor等[7]指出,暴雨径流脱氮系统必须有好氧条件促使硝化反应发生,并兼有足够的厌氧停留时间以促进反硝化反应的发生,由于硝酸根在总氮中的比例较高,反硝化反应是实现氮高效去除的关键步骤;Tamara等[9]也指出通过反硝化作用将氮转化成气体释放出去是降低水体中氮含量的最终出路。根据5种城市用地类型暴雨径流氮形态的研究结果以及“源-过程-汇”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思路[19],提出城市暴雨径流脱氮对策。

3.1 暴雨径流氮源头控制

1)绿色屋顶

通过城市不透水屋面的生态化改造,构建绿色屋顶是常用的暴雨径流源头控制技术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反硝化脱氮的关键因素[20]。但由于屋顶承重限制,增加暴雨径流在绿色屋顶中的停留时间以实现反硝化往往显得不可行[9],绿色屋顶主要是完成了氮赋存形态的转化而未从水体中脱除氮,因此,绿色屋顶出水可收集回用于城市绿化,这对于缓解城市用水压力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北方地区。绿色屋顶的构建应选择低营养盐含量的介质以及耐干旱胁迫能力强的植物,以避免绿色屋顶成为溶解性污染物的释放源[21]。

2)渗透路面

渗透路面可广泛用于广场、人行道等地点,以促进暴雨径流的下渗,通过改进渗透路面的设计也可以起到源头除氮的作用。如渗透砖下面可铺设一层石英砂、粉煤灰等物质,以提供微生物附着场所,促进硝化反应和NH3-N的吸附;在渗透系统底部设置水流升降设施,已形成反硝化脱氮的条件等[22]。

3.2 传输过程控制

在暴雨径流产生源和排水管道之间设置传输系统,避免暴雨径流直接经由排水管道排入受纳水体,可有效降低氮浓度[23]。生物滞留系统是常用的传输过程控制技术之一。该系统是由植物、微生物、回填介质、排水系统等组成的陆生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作用以及土壤细小颗粒的表面物化性质等的共同作用去除氮。一般说来,增加生物滞留系统深度,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延长暴雨径流在系统内的输移途径,从而延长排水时间,脱氮效果较好,但脱氮效果同时还受回填介质中氮的背景含量、反硝化脱氮电子供体的影响[24]。

3.3 暴雨径流汇控制

当含氮暴雨径流进入受纳水体后仍可以采取措施脱除氮。常用的方式有人工湿地、生态浮岛等技术。人工湿地主要通过植物吸收和反硝化作用脱除氮,而生态浮岛则主要依赖植物吸收。人工湿地对氮的脱除效果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欲维持人工湿地良好的脱氮效果,应减少所用填料的氮含量,设置反硝化反应条件,并确保有充足的碳源[9]。4 结 论

1)氮浓度研究表明,交通干道暴雨径流TN的EMCs最高(106 mg/L),校园汇水区最低(24 mg/L);交通干道和商业区暴雨径流NH3-N的EMCs(34~46 mg/L)明显大于水泥屋面和瓦屋面(12~16 mg/L),而校园汇水区NH3-N的EMCs则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

2)尽管城市不透水下垫面暴雨径流TN的PEMCs大于EMCs,但氮赋存形态构成并未发现有明显区别。暴雨径流中的氮以TDN为主(占TN的73%~82%),而TDN中又以DIN为主(占TN的63%~82%)。

3)改良暴雨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暴雨径流中TN的去除率,改良措施的关键为人工创造反硝化所需要的条件,延长暴雨径流在控制系统内的水力停留时间,同时,选择低氮含量的填料作为控制系统的使用材料。

参考文献:

[1]Seitzinger S P, Sanders R W, Styles R. Bioavailability of DON from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sources to estuarine plankton[J]. Limnol Oceanogr, 2002,47 (2):353366.

[2]Metropolitan Washington Council of Governments. Urban runoff in thewashington metropolitan area, Final NURP report[R]. Washington, D C: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grams, 1983.

[3]Abal E, Moore K, Gibbes B, et al. State of Southeast Queensland waterways report[R]. Brisbane: Moreton Bay Waterways and Catchments Partnership, Queensland Government, Australia,2001.

[4]Davidson E A, Savage K E, Bettez N D, et al. Nitrogen in runoff from residential roads in a coastal area[J]. Water Air Soil Pollution, 2010,210:313.

[5]Vitousek P M, Howarth R W. Nitrogen limitation on land and in the sea: How can it occur?[J]. Biogeochemistry, 1991, 13: 87115.

[6]Pitt R, Maestre A, Morquecho R. The National Stormwater Quality Database[C]//World Water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Congress, Salt Lake City, UT.ASCE, June, 2004.

[7]Taylor G D, Fletcher T D, Wong T H F, et al. Nitrogen composition in urban runoffimplications for stormwater management[J]. Water Research, 2005,39: 19821989.

[8]Jin S Q, Lu J, Chen D J,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atch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nitrogen forms in CaoE River Basin, Eastern Chin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21:429433.

[9]Collins K A, Lawrence T J, Stander E K, et 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managing nitrogen in urban stormwater: A review and synthesis[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0, 36:15071519.

[10]国家环保总局.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4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1]张科峰,李贺,傅大放,等.三种不同屋面雨水径流重金属污染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 2011,31(4):724730.

ZHANG Kefeng, LI He, FU Dafa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runoff from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roofs[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11,31(4):724730

[12]Francey M, fletcher T D, Deletic A,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the quality of urban storm water in South Eastern Australi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0,136(4),381390.

[13]国家环保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4]Gan H Y, Zhuo M N, Li D Q, et al. Quality characterization and impact assessment of highway runoff in urban and rural area of Guangzhou, China[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08, 140:147159.

[15]Lee J H, Bang K W. Characterization of urban stormwater runoff[J]. Water Research, 2000,34(6): 17731780.

[16]Howarth R W, Sharpley A, Walker D. Sources of nitrogen pollution to coastal waters of the United States[J]. Estuaries and Coasts, 2002,25(4): 656676.

[17]Butler D, Karunaratne S H P G. The suspended solids trap efficiency of the roadside gully pot[J]. Water Research, 1995,29(2): 719729

[18]Kim H, Seagren E A, Davis A P. Engineered bioretention for removal of nitrate and stormwater runoff[J]. Wate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3,75 (4):355367

[19]杨柳,马克明,郭青海,等.城市化对水体非点源污染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04,25(6):3239.

YANG Liu, MA Keming, GUO Qinghai, et al. Impacts of the urbanization on water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4,25(6):3239.

[20]Klocker C A, Kaushal S S, Groffman P M, et al. Nitrogen uptake and denitrification in restored and unrestored streams in urban Maryland, USA[J]. Aquatic Sciences, 2009, 71:411424.

[21]Emilsson T, Berndtsson J C, Mattsson J E, et al. Effect of using conventional and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ser on nutrient runoff from various vegetated roof systems[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7,29: 260271.

[22]Collins K A, Hunt W F, Hathaway J M. Sidebyside comparision of nitrogens species removal for four types of permeable pavement and standard asphalt in Eastern North Carolina[J]. 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 2010,15(6):512521.

[23]Walsh C J, Fletcher T D, Ladson A R. Retention capacity: a metric to link stream ecology and stormwater management[J]. 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 2009,14: 399406.

校园暴力的含义范文5

比如,有些同学喜欢在路边购买小摊贩的食品或物品,觉得既方便又便宜,却不知道有些食品卫生不合格,内含大量致病菌,吃了容易出现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等不良症状。有些食品含有超过国家质量和安全标准的香精、色素、防腐剂等,吃了会损害身体。

有些同学为了少走几步路,跨越马路防护栏,看到路上车辆不多,不等绿灯亮起就匆匆横穿马路。

有些同学在网上交了网友,轻率的就去见面结果上当受骗。

有的同学处理事情的能力单一,只会用武力来解决。

上面列举的这些行为都是不安全的,可也是同学们习以为常的,有的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我们一定要树立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必要的卫生知识、安全防卫知识及应急避险技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在此,还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提醒同学提高警惕。

㈠校内,课间、课外活动、体育课的安全防护常识。

①课间休息时,要求同学们文明休息,做到轻声、慢步、右行礼让。避免有的同学在楼道内扎堆,大喊大叫,推推搡搡。

②同学们进行课外活动或者上体育课时,在进行各项运动,(如:跑步,打球等)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如遇身体不适要提前和任课老师或班主任说明。

③如果和同学发生矛盾,要正确处理。及时向班主任反映情况认真听取班主任的意见,争取主动权,及时妥当地解决还未发生的危机。有些同学会认为,遇到问题找老师,这似乎是最让学生不齿的做法。但凡事都有例外,在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复杂问题时,老师是最值得信赖的成年人。他们会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帮助同学们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等到发生后再去处理的,防患于未然同样是维护权益、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盲目猜测、盲目躲避、要求助于老师和家长,在事情未发生之前采取一些措施。积极面对是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

④遭遇校园暴力的应对措施。校园暴力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索要钱物;二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三是动辄拳脚相向;四是同学之间用暴力手段争短论长;五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冲动报复。一旦遇到这类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告诉班主任老师或与学校联系,也可以告诉家长以取得有效的保护。否则,同学们的懦弱只会助长校园暴力的歪风蔓延。另外,要提醒每一个学生,不要因为被施暴的对象不是自己,就可以漠视这种行为的发生。只有每一个人都站出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才能真正地使自己免受校园暴力的胁迫。

㈡校外,交友不当也会为同学们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①我们同学交朋友,要谨慎选择志同道合,真诚,正直,有理想,有抱负的朋友,在学习上,做人上,彼此促进相得益彰。不要盲目迷信那些所谓的哥们义气,要分清是非。有很多的中学生就是被这种“义气”所累,甚至卷入命案。汕头朝阳16岁初三学生,无心学习,平日里讲哥们义气,结交社会朋友。因在迪厅与人相撞引发矛盾后发生群殴,进而引发命案惨剧。

②随着网络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网上交友这种新形式在拓展了同学们交友圈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有的中学生网上交友不慎,遭人骗去财务,甚至有的学生因过于信任网友,而陷入圈套,惨遭色狼骗奸。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安全自护能力,不让这些惨案再次发生,现和同学们分享下网上交友自护八招:

⑴凡是那些具有不良信息的网站,都不应该;浏览;不健康的聊天室,都应该马上离开;如果不小心点击出了页面,应马上关闭。

⑵保护好自己的密码,甚至不要告诉你最好的朋友。

⑶不要把自己的地址、姓名、家庭住址、学校名称或电话号码等与自己身份有关的信息提供给聊天室、公共讨论区等。以防泄露后别坏人利用对你行骗或敲诈。

⑷没有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不要向别人提供自己的照片。

⑸不要理睬暗示、挑衅、威胁等一切令你感到不安的信息,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告诉自己的父母或监护人。

⑹有人以赠送钱物等为由邀请你前去赴约或提出登门拜访时,应高度警惕并拒绝。

⑺如与别人面对面地约会,要征得家长或监护人同意,并由他人陪同,地点要选在公共⑻场所。建议尽量不要与网友见面,因为大部分人并不总是像在网上表现的那样和蔼、可爱和有趣。

校园暴力的含义范文6

近日,福建中学女生在上学途中被多名未成年学生群殴羞辱的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我们该如何对青少年进行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心理培训来预防这类悲剧和暴力事件的出现?特别地,如何有效防控校园暴力犯罪,减少校园暴力案件对家庭、父母造成的伤害?

校园暴力何以发生

“我不敢去上学,我怕再被打。”2015年4月29日,漳州市一名中学女生在上学途中被五个女孩拉到校外的小巷子里群殴,并被扒光上衣。令人心寒的是,围观者没有一人阻止,而受害女生也不曾喊一声“救命”。噩梦发生后,被打女生不敢回到学校上课,战战兢兢地躲在家里。

更严重的案例发生在深圳宝安区的一所实验中学,初二的学生因宿舍矛盾和口角纠纷,持刀刺伤两名同学,其中一人身中三刀。这些血淋淋的真实悲剧摆在教育部门和司法部门的面前。

校园暴力,又称校园欺凌(Bullying),是指发生在各类学校校园内及周边地区,破坏学校师生及家属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寻衅滋事、故意伤害和抢劫等犯罪行为。校园暴力施暴者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而受害者以未成年人为主,施暴人通过在身体、心理和言语上对受害者进行攻击,包括敲诈、勒索、胁迫、色情、暴力伤害等,造成受害人身心受到压迫,令受害人感到愤怒、痛苦、羞耻、尴尬、恐惧以及忧郁。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校园暴力的出现?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学者对台湾中学生遭受校园暴力的对象和成因进行分析,发现三类学生容易被欺负,包括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和异类学生。施暴原因及条件包括受害者的人际关系不佳,潜在施暴者会基于情绪(看他不顺眼和厌恶)及工具(金钱及地位)目的而展开攻击。受害者因为力量失衡而无力反抗,或者因为害怕被报复而不敢告诉他人,会让潜在的施暴者得寸进尺,不断重复这种暴力行为形成长期欺凌。

在笔者看来,施暴者对同学或年幼学生采取暴力行为,是家庭、社区和学校各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校园暴力源自社会学习,而人最初的学习都是来自父母家庭,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系影响导致儿童暴力倾向的增加。如果父母对孩童带有敌意、不负责任、冷漠遗弃和采取暴力,那么这些孩童的社会互动处于负向状态,他们将来成为加害者的可能性会大幅提升。

学校老师的教育和言语影响,长期负面的指责和批评也会增加学生的暴力倾向。孩童进入小学后,受到影响最大的人就是老师。而未成年儿童都处于行为的摸索期,如果教师选择错误的管教方式,对学生进行不适当的批评或者任其对同学采取暴力而不加制止和教育,那么可能造成施暴学生和其他学生错误的价值观,进而导致暴力行为的继续或增加。

学生犯罪的背后也折射出他们心理所承受的压力和问题,竞争压力太过强大可能会导致部分青少年心理的扭曲。由于得不到适度的疏导和释放,而通过暴力和犯罪的方式表现出来。当下的学生从幼稚园开始已经生活在强大压力下,学习、考试、排名、就业和研究等激烈的学业和社会竞争将某种无形的压力转移到他们身上。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无法获得老师的肯定和欣赏,无法顺利升学的时候,都可能将这种内心的压抑和不满通过对其他同学的暴力爆发出来。

此外,情感受挫和行为学习也是导致暴力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未成年的人格和行为都还处于不断塑造的阶段。当学生认为某些对他们非常重要的人无法给他们情感满足和期望的关怀,会大大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增加他们对他人施暴的可能性。

心理上的狭隘、自私、唯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则是不容忽视的外因。

不容忽视的伤痛

校园暴力不只发生在校园,也可能发生在校外甚至在网络上。其所产生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受欺负的同学极有可能产生长期的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暴力实施的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其中包含了不同的角色身份(role playing):施暴者,采取暴力和发动欺凌行为,通常还会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受害者,受到暴力和欺凌的学生;协助者,跟随施暴者直接参与暴力行动的学生;附和者,支持施暴者的行为,如在旁边嬉笑或呐喊助威的学生;保护者,安慰及支持受害者的学生,会尝试制止暴力行为;局外人,置身事外的学生。

这些角色中,施暴者、协助者和附和者在未来成年后的犯罪率、酗酒、等越轨现象的比例都相当高。实际上,校园暴力是一种行为,通常会造成受害人的心灵创伤、扭曲,也会造成课业成绩下降,人际疏离,做出离家出走、逃学的行为,甚至可能逼迫受害人产生报复性的攻击行为,使受害人转而对他人施暴或者自杀。其中有些受害者长大后会转变为施暴者,他们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也比单纯的施暴者高。

来自杜克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研究了儿童期暴力是否影响身体健康。研究人员就遭遇的暴力经历采访了来自北卡罗来纳的1420名9-16岁儿童,其中90%是白人、4%是美洲原住民,6%是非洲裔美国人。研究者对这些儿童进行C反应蛋白(CRP)的血液测试表明,受害儿童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随着他们被施暴的次数而增加。C反应蛋白(CRP)是身体的低级系统炎症的一种标记物,常常与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症状有联系。在施暴停止后的19到21岁的第二组血液测试表明,在童年被欺凌的人的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保持在曾经进行欺凌的人的两倍,而施暴者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从未被施暴者或者受害者。这些结果提示一名儿童在暴力行为中的角色可能充当了风险因素或成年期低水平炎症的保护性因素,而这可能对长期健康有负面的影响。

由此可见,校园暴力对施暴者的未来发展以及受害者的身心发育都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一份来自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在不少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报道中,狂砍、狂刺、锄杀、砍杀、刀劈、杀父、弑母、奸杀、勒毙等血腥暴力行为随处可见。

重在早期教育和引导

针对问题的根源,该通过什么方式来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呢?如何帮助经历过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排除心理阴影,重建生活信心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很多学者反对通过法律或加强惩戒的方式来对付校园暴力者。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的里戈比教授也不认为法律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成功途径。在很多情况下,它仅仅是在提醒孩子,他们的所作所为是错的。一些专家认为,教孩子如何积极参加社交活动而非仅仅做一个旁观者,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具体而言,预防和化解青少年暴力应当以法制教育为基础,尽早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对待他人的态度。说到底还是教育和社会化的问题。

首先,法制教育更注重的不是对法律的认识,而是培养一种正义、公平和富有同情心的情操。在如今竞争无比激烈的现代社会,父母更多会倾向以技能提升和才华培育等目标作为培育孩子的发展方向,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心理健康特别是他们对他人、社会的理念和态度。青少年更需要在学习知识以外遵从良好的价值取向,形成法制感和正义感。特别需要懂得所有人在社会上生活都是平等的、公正的,自己应当用同情和怜悯的心看待外界。这种朴素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却是比技能和才华更重要的方面。

其次,预防校园暴力和青少年走上歧途不是到青春期出了问题才去做,而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特别需要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以前去培养和养成习惯。因此,幼儿时期对人的一生的行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幼儿时期过多沾染暴力文化,形成对暴力行为的麻木,或者遇到父母过度溺爱或打骂,都会容易在长大后形成骄纵、暴力和偏激的人格特质。到了青春期一旦遇到可以实施暴力的机会或诱因,就可能导致犯罪行为。因此,预防校园暴力必须从小做起,预防得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