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诚信教育范例

校园诚信教育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1

关键词:书香校园建设;小学生;诚信教育

引言

在进行书香校园建设中融入小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研究时,应该以书香校园建设内容的概述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小学诚信教育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案,达到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观念的教育目的。

一、书香校园建设内容概述

所谓的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即以校园为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达到提升小学教学品质的根本目的。书香校园建设能够为我国发展书香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生通过研读优秀书籍,提升审美情趣,开阔眼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念,推动社会发展,改善社会风气,推进素质教育。然而在当前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之中,一些学校和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书香校园建设的主要意义,大多数学校对书香校园建设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举办读书活动之上,导致学生难以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整个活动过程流于表面,书香校园建设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1]。

二、小学诚信教育现状

人无信则不立。诚信是立人之本,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人的诚信观念有待加强,在对小学生诚信观念的调研中可以发现,小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说谎话行为,也存在欺瞒家长的行为[2]。足以证明小学诚信教育有所缺失。从原因来讲,小学诚信教育缺失主要在于当前社会风气较为浮躁。另外,在小学教育中,学校和教师更注重文化知识教授,造成学生道德教育缺失。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上心,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小学生责任意识有待强化,是非判断能力有待提高,意志力不够坚定。随着书香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小学诚信教育提供了更有效的教育渠道,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诚信教育缺失问题的严重性,将小学诚信教育融入书香校园建设之中,使学生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中得到更好的诚信教育[3]。

三、小学诚信教育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中的融入方式

(一)通过书香校园活动改善校园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书香校园的建设,起到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根本作用。通过加强硬件建设,拓展书香校园的建设渠道,使书香校园活动得到根本保障。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定期开放图书馆,为学生办理读书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籍放到图书角,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以上活动开展之后,校园内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更加积极向上,学生平时谈论的话题转变为文化内容和艺术性内容。在校园环境的改善下,为小学的诚信教育提供融入性更高的良性土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4]。

(二)通过书香校园活动为学生树立诚信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尤其是小学阶段,为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将受用无穷。在书香校园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读书活动的方式为学生树立诚信榜样。教师首先收集和整理蕴藏在书籍之中的优秀榜样,比如商鞅立木取信、季札挂剑墓树、季布一诺千金等故事,并推荐给学生们阅读,让学生们深入挖掘和分析诚信在人生路上的重要作用,写出读书的心得与体会,并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要根据学生们在读书之中产生的感想和体会加以引导,奠定诚信榜样在心中的重要地位。一旦诚信榜样在学生心中被树立起来,诚信就会如同一颗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以榜样的处事原则约束个人行为,达到更好的诚信教育效果[5]。

(三)通过书香校园活动融入学科教育

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应该由内而外,立足小学教材本身进行拓展,可以说,课堂是书香校园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是诚信教育的重要渠道。在诚信教育融入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和分析学生当前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抓住教学时机进行诚信教育。比如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时,可以要求学生品读思想品德课本和语文课本之中的精品内容,结合各学科诚信教育主旨为学生进行思维点播与活跃。当前新课标教学对小学生的阅读总量提出达到145万字的要求,课堂内容占据绝大部分。在当前语文教材和思想品德教材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诚信教育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朗诵表演的形式营造精彩绝伦的课堂空间,提升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自主性,使其通过思考挖掘诚信教育内容,使诚信教育与书香校园活动有着更高的契合性,提高当前小学教学品质和教学效率。

(四)家校合作共同开展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家庭,开展诚信教育时,可以采用家校合作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力。比如,学校可以安排和布置相应的诚信故事阅读任务,由家长监督和汇报阅读进度。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该起到协调和引导的作用,充分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取家长的大力配合。教师应该为家校合作提供有效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不断收集和整理校方和家长的意见,让家校合作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形成有效的合力,使学生的诚信教育得到最根本的保障。家长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要以身作则,按照书中故事和原则约束自身的日常行为,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贯彻自身读到的道理和知识,达到知行合一,提高书香校园活动之中诚信教育的教育效力[6]。

(五)使书香校园活动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

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优质的生活技能,使其更好地面对生活之中的困难。因此,开展书香校园活动的同时,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使诚信教育有所依托。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书中的事例联系当前社会中的实际案例,为学生们深入剖析与解读。比如说读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句话时,教师可以联系当前我国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情况,深入分析诚信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可以将学生生活中不诚信的行为拿出来分析,并对比书中的内容,使学生明白不诚信对自身形象造成的危害。让学生在书香校园活动中将诚信教育与实际生活产生深入的联系,明确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与提高是非判断能力,坚定意志品德,抵御外来不良诱惑,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四、结语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小学生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为小学诚信教育的融入提供了广阔的渠道。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时,学校要调动教师、家长及学生多方面的力量,不断融入诚信教育的观念和实际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树立优秀的诚信榜样,使其能够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行为准则,成长为更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东晓.打造书香校园激发诵读兴趣[J].中学教学参考,2014(9).

[2]曹毅.阅读浸润心灵书香萦绕校园———书香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6(1).

[3]丁丽娟.中小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2).

[4]傅维利,王丹.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特征及教育建议[J].教育科学,2009(2).

[5]黄国伟.基于“诚信为本”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2

关键词:小学;书香校园;诚信教育;融入路径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越是具有较高诚信自觉意识的人,越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并认可,同时获得更多竞争、发展机会。因此,随着基础教育体制结构的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并开始尝试借助书香校园建设落实学生的诚信教育。为更好地促进诚信教育与书香校园建设的相互融入,促进小学生诚信品质的正向发展,学校和教师有必要对该项工作的积极意义展开分析,同时研究更科学的建设、融入方法。

一、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融入学生诚信教育的积极意义

(一)提高学生文化水平

建设小学书香校园、融入诚信教育,其积极意义之一就是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建设书香校园的过程就是为学生提供丰富文化学习资源的过程,学生们可以在这一全新的学习环境中加强对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探究,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将诚实守信的传统道德文化内容融合进来,学生可以对更多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展开学习,从而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底蕴。

(二)深化学生德行修养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个人品德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在书香校园建设中融入学生诚信教育,带领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可以促进他们对这一道德内容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1],深化学生的德行修养。

二、学生诚信教育在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中的融入路径

(一)积极调整教育观念,建立学生诚信培养理念

小学教师只有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做出正确的教育选择,促进学生成长。就目前的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和诚信教育工作来说,部分教师尚未形成正确观念,未能准确认识到在书香校园中渗透诚信教育的积极意义,直接影响了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发展与基础文化学习。要想改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局限的现实情况,教师必须积极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主动在校园建设中融入诚实守信的教学元素,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健康品质,形成新的融合培养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为教师的学习提升提供必要条件,如书籍、新的教育信息、指导人员等。这样一来,学校、教师的教育理念会更加科学、正确,无论是书香校园建设工作还是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都能更加顺利地推进,从而使教学目标能够高质量地实现。

(二)合理改变校园环境,营造良好诚信教育氛围

无论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俗语,都说明一个问题———要想促进人才的积极健康发展,必须关注其学习、成长环境,这也是小学教育开始重视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因。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的诚信教育更好地融入书香校园建设中,必须建设合适的校园环境[2]。如果学生长时间生活在缺少诚信教育元素的校园中,即便是在书香校园中进行学习,参与日常活动,其诚信品质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甚至有可能出现在学习活动中记住了诚信知识,但在后续学习生活中因缺少与相关内容的近距离接触,而遗忘诚实守信知识的问题,无形中降低了自身的诚实守信素养。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建设书香校园时,应适当利用诚信元素改变校园环境,如在班级中张贴与诚信有关的名人名言条幅,在活动室中张贴与诚实守信故事有关的人物画报,在宣传板展示诚实守信模范生资料,甚至直接在校园围墙中绘制诚信故事美术图画。在这样的环境变化中,诚实守信教学内容融入书香校园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正向引导作用,学生的相关素养、品质必然会在良好教育氛围的支持下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树立教师突出形象,榜样力量助力学生学习

教师的个人魅力与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质发展和行为举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越是展示出诚实守信品质,越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加强书香校园与学生诚信教育之间的融合。相反,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守信的行为,必然会制约学生个人诚实守信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思维也不够成熟,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和教师在一起,极易模仿教师的处事方法和言行举止。因此,在书香校园建设中融入学生诚信教育,还需要树立突出的教师个人形象。但是当前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出现了“说话不算话”的表现,在向学生做出承诺后并未及时兑现,这伤害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也限制了他们对诚实守信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因此教师必须在书香校园环境中树立自身诚实守信的个人形象,成为小学生的学习榜样,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四)书香校园联系学科知识,培育学生诚信品质

充满书香的校园离不开学科知识的支持,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立足于基础学科教材以及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向外拓展延伸,而不是一蹴而就,完全围绕外部教学元素展开。换言之,书香课堂是建设书香校园的起点,学科教材是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学习并实现诚信教育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在小学的诚信教育工作中采取“借助学科课堂建设书香校园、融入诚信教学”的方法[3]。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大多学科教师并未准确认识到自身所教授的学科知识与培育学生诚实守信品质之间的关系,忽略了语文、道德与法治、英语等学科的诚信教育功能。面对该情况,各学科教师应对自身所教授的学科内容、内涵展开更深入的分析,积极提取如语文、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和诚信教育相关的内容,如名人故事、守信案例等,并将其在课堂活动中向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如此,学生就能够在书香课堂中学习与诚实守信相关的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可以提升诚实守信品质,还能进一步增强文化底蕴。

(五)科学建设阅读空间,丰富资源促进学生成长

阅读与书香校园不可割裂,只有让校园中充满阅读图书的身影,才是真正落实了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因此建设小学书香校园必须建设合适的阅读空间。要想将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融入进来,教师需要在阅读空间中提供足够的诚信阅读资源。但是在阅读空间的建设和资源的多元提供中,当前小学教师做得并不是很好,甚至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小学生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教材学习上,为升入初中做准备,不应在“无用的”课外阅读上消耗时间和精力。一些教师就此做出了“不向学生提供过多课外阅读资源”的选择,这无疑阻碍了书香校园的建设和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想更好地落实相关教育工作,必须科学地寻找能够促进小学生理解诚实守信道德素养、提高相关品质的课外阅读材料,如《中国诚信故事》《诚实的孩子》等。书籍资源的增加、阅读空间的拓展能够让校园时刻充满书香,也让学生有了更多了解诚信的机会,从而对其诚实守信素养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六)多元组织校园活动,参与建设发展学生素养

新课程标准认为高质量的小学教育工作应该以学生参与为主,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感受知识内涵,提高践行相关内容的意识。因此,在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中融入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考虑以活动的形式推进相关工作[4]。这也就衍生出来了另一个问题,长时间面对单一的实践活动,一些喜欢新鲜事物的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参与欲望,以至于阻碍其相关素养的发展。因此,为更高质量地在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中融入诚信教育,教师有必要设计更加丰富的校园活动,如诚信演讲、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辩论赛、分享读后感、演绎诚实守信故事等。这样一来,学生在不断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探究诚信本质,从而提高诚实守信意识和能力,小学校园也因为学生对活动的多元参与而充满诚信氛围和文化气息,书香校园的建设目标就会在无形中得以实现。尤其是在诚信辩论赛活动中,在为辩论做准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寻找更多与诚信相关的素材,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加深对诚信的理解,从而深化对诚实守信行为的坚守。辩论赛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资料回收、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诚信内容,借助学生搜集的材料构建新的书香教育氛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诚信;创新;路径

高校思政课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与生动丰富的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律能力、反省能力、自新能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多种价值观的交流碰撞,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很多不诚信不文明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励志与成才,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也是一大隐患。本文从高职院校加强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高职院校加强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和高职院校加强诚信教育的建议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析。

一、高职院校加强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一)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流价值的凝练表达和有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要求。就新时代公民的养成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倡导明确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大方面。其中,“诚信”问题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内涵与意义。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古有商鞅立木,今有“诚信哥”,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诚信的故事以不同的版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犹如一道光亮,照亮人们的心灵。诚信文化的构建与诚信素质的养成,对于一个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而言意义深远。

(二)诚信问题引发了许多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需求性与紧迫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领域的不诚信引发了很多城市管理及民生问题。食品安全难以保障,为了单纯的利益需求而使用劣质甚至非法的材料加工食品等新闻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食品生产领域不诚信的问题。厂家的不诚信,商家的不诚信,最终导致消费者承担巨大的经济与安全成本。消费者的主体是公民,消费者的问题就是民生问题,也是关乎整个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领域的不诚信也逐步扩散到多个领域的不诚信。学术领域抄袭论文的不诚信问题严重影响了知识分子在人群中的形象,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民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单纯向往,同时也引发了师德问题的探讨,对于整个社会、民族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创伤。金融领域非法借贷现象的肆意横行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目前人们把损失信用为代价看得不那么重要,“物质高于一切”渐渐占据了人们价值观的顶峰。各个领域的不诚信迅速蔓延扩散,其背后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最终导致了整个社会的不信任。这种社会的整体性相互不信任所带来的经济成本、文化成本、建设成本、发展成本是巨大的。电信诈骗持续存在、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屡禁不止、考试抄袭、论文抄袭层出不穷、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毫不新鲜,这些不诚信的现象积聚之后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足以摧毁整座城市的信用体系。

(三)青年是未来的希望,是新时代的生力军

说,目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去实现这个梦想。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高校在加强对青年的技术技能以及专业能力培育的过程中,尤其也要加强对青年的诚信教育。建立诚信需要日积月累,失掉信任却在一瞬之间。失去了信任,就失去了一切。青年一代代表着最有朝气最有生命力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青年之间有他们特有的时代印记和成长经历。将诚信的种子埋在青年的心中,让诚信的文化根植于青年的脑海,践行于青年的言行举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就有望顺利实现和加快实现,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好更快地向前推进。

二、高职院校加强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以高职思政课为主渠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为了切实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水平较弱的特点,应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配套活泼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并且要注意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切实地将诚信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意义,并且自觉投身于自我诚信的养成。力求杜绝校园不诚信现象的发生,比如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拖欠学费、参与“校园贷”等。通过理论教育讲清楚诚信的意义和危害,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守信的满足和失信的失落,推行体验式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道理讲得再多,如果学生毫无感触,那也是枉费口舌。特别是理论教育偏重的学科,尤其要想办法加强学生的体验感与参与感,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内心的一点点触动,更是行动上的一些些犹疑和一些些坚定。对于正确的事情要勇于坚持,对于错误的事情要勇于拒绝。为加强诚信教育,推动城市信用系统建设与完善,高职院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联动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各部门团体,开展诚信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社团展示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诚实守信教育,切实增强诚信教育的效果。

(二)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综合考量学生表现

应该进一步加强学校在学生诚信管理方面的工作,比如建立每个高职学生的诚信档案,推行守信奖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鼓励学生讲诚信,守纪律,并且将对守信学生的奖励落实到实处,切实收到激励的效果。对于失信的同学以教育和引导为主,必要时可以予以惩戒,将社会的规则和校园的规则统一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端正个人行为,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持续收获正面的结果。每一位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应该建立一个诚信档案,记录学生的每一个诚信表现,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是有不诚信记录的同学,取消一切评优资格。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践行诚信为人之本的道理。

(三)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人情社会,契约精神相对比较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很多领域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了促进进一步的发展,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能够顺利向前推进,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只有用契约精神加以约束,让法治真正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成为一种全民公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向前,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此,在高职院校中要进一步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开设专门的课程,结合时政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解析,切实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培养学生遇事“先想规则,再想后果,三思而行,知行合一”的良好习惯。如此才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公民,才能在法治社会中充分迸发个人潜能,最终实现个人价值。

三、高职院校加强诚信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结合地方实际,凸显地方特色

以辽阳为例,结合辽阳作为雷锋第二故乡的地域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创建“学雷锋,讲文明”特色活动,真正地让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助力当地城市的发展建设,有效地实现城市与高校之间的联动,让高校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带动高校的发展,实现二者互为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在新时代,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内涵:爱国、责任、高校、敬业、创新、诚信、友善、奉献。围绕雷锋主题,开设各种主题活动,活动的开展使雷锋文化特色充盈在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使雷锋精神融入到城市文明的各个环节当中。

(二)积极协调高校与社区,让高职院校学生体验实际生活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动手能力较强、理论理解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稍弱的特点,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学情状况,应该适当调整高职院校学生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比重,加强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社区合作,让高职院校的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社区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实践锻炼场所,一方面社区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现实问题,有助于学生把握社会民生问题,关注生活,关注当下,转移在网络世界里花费的大量的宝贵精力;另一方面,社区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机构,在相对规范的环境内可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如在社区开展针对老年人的防止电信诈骗知识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善于沟通交流等特点,盘活高校学生资源和社区实际需要,既能够锻炼高职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帮助社区解决一部分现实问题,同时学生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加强自我教育。

(三)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续努力

信任的摧毁在一瞬之间,信任的建立却需要假以时日。诚信对于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往今来,诚信的光芒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有些许衰弱,反而在新时代迸发出更大的能量与需求。作为一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感这是时代提出的课题,也是大力发展诚信教育的历史机遇。建立全民诚信体系,可以从高校开始做起,通过制度规范和严格执行保障守信者得福利,失信者受惩处。经过长时间的坚持与积累,相信诚信文化一定会蔚然成风,对于推动青年一代的培育和城市的健康发展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可以作为一种根基般的力量持续滋养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参考文献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顶层问题的设计与出路〔J〕.现代管理科学,2016,(10):76-78.

〔2〕宋慧宇,刘铭.论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完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8):32-35.

〔3〕林钧跃,方向军.城市信用体系完善程度和运行效果的指数评测方法———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CEI)及其应用〔J〕.征信,2013,(04):5-12.

〔4〕陈荣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形势与政策建议———基于甘肃省的视角〔J〕.征信,2012,(02):49-52.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诚信教育;机制建构

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基础技能培养,还应不断强化学生的诚信道德养成和诚信素质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生产一线提供大批高素质、德才兼备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所谓高职院校诚信教育,其内涵是指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通过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提升高职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和诚信认知,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诚信修养和诚信行为,让高职学生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诚信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是实现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基本途径之一。目前,高职院校诚信教育仍然存在突出的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论与实践的联动机制仍不健全,课程组织体系尚不完善,诚信制度建设还不健全,诚信根植环境仍需优化。高职院校诚信教育是复杂的教育教学系统,应根据高职学生发展的阶段性认知水平、情感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改革创新,积极建构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健全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互动机制

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互动机制就是改善自律规范与他律制度、知识传授与生活实践的二元离散状态,促进双边协调发展。

(一)强化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的互撑互促

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律机制在诚信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建立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明晰、功能齐备、形式多样的高职学生自律委员会,完善自律委员会章程及运行规则,引导学生自发增强诚信自律意识,自主构建诚信道德体系,自觉树立诚信价值观。健全高职院校诚信管理的校本秩序,通过课堂教学、媒体宣传和权威解读等渠道强化法制教育及诚信制度建设。构建基于新媒体的诚信教育多方沟通机制和征信协作平台。[1]强化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师德修养、榜样示范和积极引领作用[2],确保诚信教育的全面实施落实到位。

(二)推进教育活动与日常生活的整合互动

高职院校诚信教育应以社会热点问题、关键人物问题、生活具体问题、大众关注问题为主要教学内容,将课堂显性教育和生活隐性教育相结合,探求诚信教育与日常生活的交汇点,在融合教育中不断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品德教育,赋予诚信教育“以事为主”和“以人为主”的价值交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物质利益需求、社会关系利益需求和个人全面发展利益需求。[3]同时更加注重构建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道德自律、高职学生群体自觉性、“动机—归因—矫正”心理机制建构。[4]寓诚信教育的理性知识和经验知识于生活化的情境环节及具体事件中,强化高职学生对诚信价值的知识迁移和情感体验,促使诚信意识和诚信知识成为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设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调控机制

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调控机制主要涵盖激励调控机制和风险调控机制。

(一)建立激励调控机制

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激励调控机制应坚持普遍性及特殊性、物质性与精神性、暂时性与周期性相统一的原则。高职学生的守信和失信行为缺乏科学、合理、恰当的诚信承诺制度、诚信基金制度、诚信考核制度、诚信奖惩制度以及诚信管理监督制度等约束。[5]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健全诚信学生奖励机制,探索建立既符合高职院校特色又与国际规范接轨的高职学生信用管理体系,进一步拓展高职学生的诚信收益,增强学生的“信用”管理意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将诚信教育渗透于动机激励、兴趣激励、行为激励、环境激励和效果激励等教育教学、服务管理等环节方面,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和机会公平。

(二)建立风险调控机制

高职院校诚信教育应通过及时提供警示的组织机构、制度规范、舆情网络、实施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实现诚信教育的超前反馈,为及时布置、改进方法、更新模式、防患于未然奠定基础。高职院校应通过定期的教学民主反馈、教育信息抽查、学生学习效果数据采集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民主互评,尽早识别可能影响诚信教育效果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材选取、教学评价和教师言行等风险类别、可控程度、形成原因及变化趋势,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诚信教育的问题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和控制,及时化解教学风险。

三、建立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协同机制

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协同机制建立途径,主要归纳为校外的多样机构协同,校内的多种人员协同和课程协同,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知行合一、情意并举”。

(一)宏观层面的机构协同

高职院校应努力扩展学生诚信教育的存在空间,充分调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资源,探索组建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广泛征集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意见,让更多的组织机构进入高职院校诚信教育体系建设之中,进而塑造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大诚信教育体系”,形成合力开展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新局面和新模式。

(二)中观层面的人员协同和课程协同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强诚信教育的校内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工作协同,实现教学、管理和研究“三维一体”的资源共享与跨专业优势互补。通过全员协同参与和全程协作互动,确立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科学制定包括教育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组织架构、保障措施等共同组成的高职院校诚信教育校本实施方案和诚信教育行动计划。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强诚信教育的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第二课堂的时空衔接和内容协同。专业课程通过将诚信教育中的职业诚信、伦理诚信、经济诚信等基础内容,科学地融入生产性、职业性、技能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之中,达到职业技术与诚信品质的双重建构。通识课程通过“百家讲坛”、专题讲座等教学模式,注重开展高职学生对“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精髓的原典研修,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课堂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技术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科技制作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高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各类竞赛活动,培养和锤炼高职学生的团队诚信、沟通诚信、竞争诚信、成果诚信等意识形态,形成终身奉行的诚信意识和诚信品质,为成长和就业奠定坚实的人生诚信基础。

(三)微观层面的知行意协同

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知行意协同应表现为诚信认知的教学适时性与前瞻性相结合、诚信行为的教学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诚信意念的教育阶段过渡性与长远规划性相结合,以及诚信教育与现代社会法制教育相结合、诚信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并通过积极构建并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及宿舍四级诚信教育管理网络,进一步把诚信教育贯穿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诚信全程育人、诚信全方位育人,促进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知行意协同发展,最终促进高职学生诚信认知的提升、诚信情感的抒发、诚信意志的磨炼以及诚信行为的规范。

四、完善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保障机制主要涉及组织机构保障、制度保障和舆论保障三个领域。

(一)高职院校应逐步健全评价和研究诚信教育的专业组织机构

一方面,开展高职院校诚信教育效果的科学评价,通过购买服务、联办协作等方式,扩大社会第三方组织机构参与高职院校诚信教育质量评价的渠道,增强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遴选建立校内校外兼顾、专职兼职共存的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研究专家库,建立专家队伍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高职院校诚信教育教学研究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二)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深化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诚信教育的制度建设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增强学生对诚信制度的认同感和敬畏感,高职院校通过开展社会实践体验和参观访问、案例剖析、模拟法庭等第二课堂的诚信教育,进而让高职学生从内心深处尊重制度、敬畏制度、遵守制度,加快高职学生诚实守信人格的养成和诚信品质的塑造。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开发并试行学生诚信管理系统,以学生学号和身份证为基础,探索学生校园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学生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和诚信行为数据库,探索诚信附加学分,建立涵盖学生基本信用情况、诚信行为记录的诚信电子档案,详细记录高职学生的诚信学习实践、诚信生活实践、诚信交往实践、诚信经济实践、诚信考试实践及诚信就业实践等情况。

(三)高职院校应通过建设诚信校园和树立诚信榜样,实现诚信教育的正确舆论引领和保障

1.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风气

建设诚信校园是以校务院务诚信引领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建设,树立高职院校教职员工的诚信形象,制定高职师生诚信守则,严惩师生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提高校园诚信力,营造诚实守信光荣、虚假失信可耻的校园氛围。

2.大力宣传校园信用典型榜样

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通过校园报纸、微博、微信、广播、网站、宣传栏等舆论平台,大力发掘、宣传校园诚信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等诚信典型,增加诚信宣传频次,提升诚信宣传水平,不断产生和扩大宣传榜样的优秀道德品质的示范、辐射与带动的效应。

3.丰富校园诚信宣传载体

定期举办校园诚信文化节和诚信主题活动月,组织各类校园学生社团开设微博微信诚信专题,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创作中华传统诚信文化与时代价值观相融合的诚信文艺作品、公益广告,集中宣传信用政策法规和社会信用典型案例,大力普及校园信用知识。

参考文献:

[1]朱卫国,梅贞.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4(5):110-115.

[2]张时碧.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8):70-71.

[3]冯刚,王振.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利益需求的同构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0):7-11.

[4]王广飞.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多维机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50-52.

[5]崔国富,袁冬梅.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管理制度的建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5-30.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5

关键词:卫生类高职院校;诚信教育;优化探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道德体系的不断完善,“诚信”已经成为了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必须遵从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于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学子而言,其未来职业生涯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高职学子作为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者,加强这一群体的诚信教育,也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方法。

一、当前卫生类高职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分析

(一)学习层面的诚信缺失

对于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学子而言,学习自然是其该阶段主要的任务。但是就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高职学子在学习方面存在有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其主要的表现在于越来越多的卫生类高职学子因考试作弊而受到处罚。就相关调查数据统计,约有百分之二十九的卫生类高职学子有过作弊的行为,且男生作弊的比例要高于女生。除此之外,作弊之风随着年级的越高也愈发的盛行。不仅如此,剽窃之风在高职院校内也随处可见,学术腐败的阴影也一直笼罩在校园之上。很多学生在面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是研究论文,不加以深度的钻研和调查,仅仅是采用剽窃和拼凑的方式去敷衍了事。甚至于一些同学会直接在网络上拷贝一些他人的论文作品,改头换面之后直接就交给了老师。这样的方式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生涯的一种否定,更是诚信缺失的重要表现。

(二)在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

卫生类高职学子在经济方面也存在明显的诚信缺失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经济活动中,一些学子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顾诚信道德的约束,去弄虚作假、骗取学校的困难补助甚至是去损害他人的利益。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贫困学子的学习与生活。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也一直予以较大力度的补助。但是一些学生处于个人利益的满足,去利用学校管理和组织上的漏洞去骗取学校的补助,这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基本的诚信道德,更是对那些真正有需要的同学的一种伤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生恶意的拖欠学费,毕业之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这样的行为一方面直接损害了学校和国家的利益,同时也为银行等部门的正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三)在就业方面的诚信缺失

求职是每一位学生必经的人生道路,但是当前很多卫生类高职学子的求职履历掺水的现象不绝如缕。一些学生在面对招聘的时候,为了丰富自己的简历内容,会虚构一些较有吸引力的经历,以此来骗取用人单位的青睐。还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伪造证书、虚构荣誉等方式来为自己贴金。这样的行为显然是违背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侵害了用人单位最基本的权益。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在入职之后毁约的行为,也为用人单位带来了不少的损失。

二、高职生诚信缺失的危害

对于卫生类高职学子而言,其未来所直接面对的都是病患,所以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卫生类高职学子诚信的缺失势必会造成更多的不利影响。在高职学习生活期间,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内学生所形成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将对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造成重要的影响。所以如果学生自身诚信缺失的行为无法得到及时的矫正,不仅会造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的恶化,影响正常的高职学习与生活,也不利于高职学子人格的完善,对其今后的发展也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就教育的层面而言,高职生这一群体的诚信缺失影响远比其他群体诚信缺失所造成的影响更为明显,由此所引发的消极影响也会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与潜在性。因为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数学生都不是直接的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以其自身诚信缺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不会表现的过于明显和直接。但是高职学子的诚信问题进行相互影响,当越来越多的学子出现诚信缺失的现象时,势必会出现倍增的负面效应。这对于学校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当这些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诚信缺失的影响便由此显现。这对于医患之间关系的处理、自身工作生涯的发展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重视在校高职学子的诚信教育,强化其自身的诚信意识与诚信素养,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卫生类高职学子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高职学子正处于风华正茂的美丽年华,其自身的道德水平不仅是其自身素质的表现,更是整个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就高职学子诚信缺失的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去予以应对,这对于今后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社会教育因素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迎来了高度繁荣的发展。加之西方价值观以及各种思潮的影响,我国的很多领域都出现了信用危机的现象,这对于高职学子的诚信品质养成必然也会造成直接的影响,社会教育因素的存在也会直接诱发高职学子行为模式与其诚信意识之间的背离。在经济方面不择手段的争取,使得一些人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地弱化,社会上的这些不良风气的侵蚀,对于高职学子而言,也会不可避免的造成影响。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以及行政管理体制升级的滞后,使得政府部门的诚信也出现了很多的失范现象,例如权利的滥用、权钱交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会潜移默化的对高职学子造成影响。在经济领域存在的偷税漏税现象、制假售假现象以及坑蒙拐卖的现象都是屡见不鲜,这对于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侵蚀都是十分显著的。就文化领域来说、学术造假、文凭捏造,这些都降低了领域的权威性、降低了人们心中的那份敬畏。久而久之,也会对学生诚信品德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因素

当前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相应的教学升级工作却没有有序的开展。在教学方面重理论轻实践、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停滞不前,落后的德育思想以及手段也不适应于诚信教育的现实要求。而在学校的评价机制设置方面,也缺失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考核要求,这也直接限制了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教育作为学生自身成长的重要阶段,家庭品德教育的开展也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重要的影响。诚信教育作为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因为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家长没有意识或是没有能力去为孩子进行良好有效的品德教育。很多家长所认为的家庭教育仅仅停留在学前教育时期以及中小学时期。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再教育就应该是高职老师的责任和工作了。甚至于一些家长自身就无法保证言传身教、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做出一些违反诚信道德得事情。这样的行为无疑会影响孩子的道德建设,对孩子的诚信品质养成也会带了十分恶劣的影响。除此之外,现在很多高职学子都是独生子女,其从小便受到了家里的娇生惯养,很多学生自我观念较强,缺乏最基本社会责任。一些家长也对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不予关注。孩子在校期间受到处分或是出现其他不诚信的问题家长也无法及时的了解与教育。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表现。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高职学子自身成长尚未结束,道德心理也尚不成熟。所以在这一特殊时期,学生本身也易受到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自身对于诚信危害性的认识也较为模糊,对于诚信道德也会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判断能力。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失信行为或是失信而得利的行为,也会引导学生养成错误的诚信观念。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幼生活环境较为优渥,普遍缺乏责任担当的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个人自私思想的影响下,面对道德和利益的抉择时,多数的学生也会选择去满足自己的私利。

四、卫生类高职学子诚信教育工作的优化探析

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学子,卫生类高职学习的诚信教育更为重要。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之下,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需要结合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本身进行积极的开展。

(一)注重良好社会环境的打造

社会各单位和机关要充分认识诚信建设的重要性,注重多方面的诚信宣传与教育,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宣传与弘扬。注重社会经济体制的完善,各工会、机构也应经济发挥自身的作用,凝聚道德力量、强化人们之间彼此的信任。这些组织的完善与发展也是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也要规范政府部门的行为,政府自身的诚信行为也能够促进各行各业诚信活动的有序开展。注重法律层面的建设,以此来约束诚信失范行为,控制因诚信失范而导致的恶性后果。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高职院校本身也要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改变以往重智而轻德的教育思想。从日常的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从教学管理到校园活动的组织。要努力坚持诚信意识的灌输,让诚信意识与诚信的氛围围绕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善于利用现有的宣传平台,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树立诚信典范,将诚信教育落实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除此之外也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坚决打击不诚信的行为方式,要树立教师的在诚信教育方面的道德标杆,鼓励其他教师向其学习与看齐。在日常学生的管理工作中,也要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相关活动,为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提高诚信思维提供坚强的保障。除此之外还要善于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进一步开展诚信教育的渠道,为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注重诚信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

家庭教育同样是不可忽视。家庭要做好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孩子在校期间,家长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积极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除此之外也要结合孩子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及个性特点展开多样的诚信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封建家长式的教育,应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达到教育效果。同时在家庭生活中,也要避免功利主义的泛滥,家长自身要努力做到言传身教。总体而言,家庭教育不仅要注重细节,更要注重孩子责任意识以及担当思维的培养。

五、结语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卫生类高职学子的未来发展而言,诚信教育更是其在校期间不可获取的重要过程。客观而言,受制于不同因素的影响,卫生类高职学子的诚信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多的制约性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通力合作与努力。所述内容皆立足实践,围绕卫生类高职学子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与优化,致力于为今后高职教育工作的升级提供积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顾叶乔.关于高职院校医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35):258.

[2]张乐弟,石华玲.校园网络传媒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5):101-102.

[3]徐蓓华,周惠燕.高职学生课堂诚信教育的几点体会[J].文教资料,2015(15):125-126.

[4]邵建华.当代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9):156-158.

[5]张时碧.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7(24):70-71.

[6]鲁明川.金融文化视角下的高职学生诚信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4):43-45.

[7]何雁,王龄萱.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8):425.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教育;高职院校教育

从古至今,诚信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华民族伫立于世界发展前列的根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经济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诚信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而诚信对于高校学员来讲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作为未来社会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具有优秀品德等高素质人才,也是各类院校所面临的共同的话题,如何能够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探索出一条诚信道德教育路径,能够真正“育人成才”,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要

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已经打破原有单一独立的发展格局,都逐渐向大融合、全球化的发展布局转变。与此同时多元化的思想意识犹如潮水般涌进来,和原有意识形态融合在一起。为此如何能够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中保持良好的、具有充分活力的发展势头,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为此,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并提出明确指示,并在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源动力,也为我们如何能够在社会发展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昂的斗志提供了思想保障。为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家庭的育人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引导家庭和社会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教育,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通过共同育人,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出综合素质水平高的建设人才,进一步达到育教育人的目的。

2诚信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2.1诚信教育的现状

诚信教育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诚信缺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式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形态融入国内,与国内的思想理念发生碰撞,造成了一定时期内的混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思想、价值观偏离原有的轨道,容易造成思想错误和事实错误。例如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学术造假、伪造技术等一系列问题,这首先与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使学生在社会发展和校园学习的轨道里发生了偏离,对学生自身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对校园教育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2.2诚信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

结合实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要是社会环境背景所造成的,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只追求利益、利益至上等非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思想涌入进来,对传承文明的传统思想形成了冲突。这也导致人们在社会发展中过多偏向于利益至上的思想。同时在诚信道德培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诚信理念在新的社会诚信秩序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磨合与完善,在此期间原有的诚信秩序会打破,造成失衡。使得正在人生成长期的学生原有的正确的价值观造成偏离,导致诚信缺失。第二,现行的教育体制有缺陷,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是从小学课堂到中学课堂,其教育实践过程中,过多地注重学习成绩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在高职院校内,虽然会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但是还是只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进入职业院校以后,诚信教育的内容不能够与时俱进,没有能够及时注入新鲜的、能吸引学生主动培养诚信意识的内容。同时高职院校的诚信教育制度不健全,学生的诚信奖惩没有建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制度,没有规范的工作机制,为学校在培养学生诚信意识造成了不必要的阻碍。第三,家庭教育的缺陷。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思想品德还是价值观点,都是通过家庭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潜移默化影响的,学生在建立自己的思想框架时是以父母的言行举止而进行对比的,同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大都认为学习成绩在成长过程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这种传统思想理念,使学生在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没有空闲时间去针对学习以外的事情进行思考,也不注重自身价值体系的构建。第四,学生自身的缺陷。由于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缺乏分享、责任感不强,忽视了诚信对自己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也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难坚守诚信意识。同时受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诚信质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由于思想上并不完全成熟,当通过网络看到社会上有人通过失信的手段得到某些利益时,就会动一些小心思,在从众心理的“怂恿”下,很容易产生失信行为。

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探索高职院校诚信教育体系建设路径

3.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职院校诚信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了国家对于公民的自身道德规范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及其他院校大学生应当追求的理想目标、价值诉求。为此在原有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当改变原有主抓“成绩教育”,忽视诚信教育现状的模式,增开诚信教育类课程,打开宣讲诚信的便利窗口,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便利资源,积极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为引领,将诚信纳入思政课教学中。

3.2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将诚信落实到实处

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展示活动,把诚信从教室课堂引到课外来,引到校内和校外;同时利用网络,校园广播等资源,加大对诚信教育活动的宣传,大力宣传诚信相关人物事迹,树立诚信榜样,开展多渠道诚信信息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及价值观动态,建立更为广阔的诚信教育平台。组织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诚信意识等相关主题的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更加明确牢固树立诚信意识的决心。

3.3建立符合时展的诚信教育体系

要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首先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正确的价值观。诚信教育应随时展而发展,针对现阶段大学生的性格和价值观特点,分析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进一步以贴进校园生活为前提,循序渐进,同时用辩证的方式引导学生看待传统与现代思想的冲突,让学生真正学会用自己的思想去分辨事物的好坏,从而达到学校诚信教育的目的。

3.4建立健全的校园诚信机制

一方面,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库,建立完整、科学、公平的校园诚信机制,将学生的学业考试、奖惩、助学贷款等行为记录诚信档案库中,并且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种种表现与社会诚信体系对接并共享,将其在学校期间的表现记入个人档案中,作为其就业的重要依据,对学生形成着实有效的约束力,也规范了高校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弘扬正能量,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建立诚信监督机制。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明白诚信缺失是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在今后的生活中弘扬正能量,弘扬诚信,明确责任意识。如果能把对失信者的严惩和对守信者的奖励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固定下来,将会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为诚信教育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高职院校能够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下建立完善完备的诚信教育体系,对于学校自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带动校园诚信教育发展提高教育实践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具有高素质、高涵养、高道德品质的综合性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甘肃省委主办.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的建设杂志社,2017(11):8-12.

[2]李亚员.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体-场域”模式[J].湖北社会科学,2017(2):174-179.

[3]杨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研究———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J].当代教育科学,2015(11):后插15-后插16.

[4]杜永红,王彩丽.论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创新———基于毕生发展观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102-106.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7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有着相同的普遍性,但同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培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肯定会影响该类大学生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其综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所呈现出来的诚信度同样会有差异。此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多半并没有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当作是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个人的统一体,基本重点集中于某个侧面。故此,本课题组在借鉴、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途径,选择以高职院校大学生为主要群体,将大学生诚信教育延伸到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个方面的综合研究,并在新的层面努力探索出解决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以期达到本项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现状是我们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会改善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因此,积极探索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并深入研究解决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的应对之策,是当前我国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完善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育者对高校诚信教育现状的了解,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建立更健全更完善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营造和谐健康诚信校园氛围。而这些不管是对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现实意义

诚信是每个人立身之本,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和谐健康的需要。所以对诚信教育的研究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大学生自身而言,诚信教育是他们健全人格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途径,诚信教育对他们的人格修养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高校来说,大学生诚信教育也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石,行之有效的大学生诚信教育能够营造良好教学环境,促进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它是实现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一)学业诚信缺失

主要表现为假请病假,尤其是女生随意利用生理期等机会请假,逃避早操、上课等学习活动,睡懒觉、上网打游戏、外出逛街等。另外,考试作弊现象严重,由于平时经常逃课、迟到早退,一到期末考试便临时抱佛脚,并未认真复习,因此出现考试夹带、偷看抄袭等违纪违规行为。

(二)经济诚信缺失

这方面主要表现为:长期拖欠学费、借口向同学借钱、向家长要钱、骗取奖助学金等。高校大学生拖欠学费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真正家庭经济困难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但也有很多学生是在故意或恶意拖欠学费。

(三)人际交往诚信缺失

这方面具体表现为宅男宅女现象以及随意恋爱等现象,由于学生长期呆在寝室沉迷于网络世界,导致人际关系冷漠、为人处世不讲真诚和责任感。同时,大学生自由恋爱相当普遍,高校校园里随处可见亲亲我我的场景,也能时常见到情侣吵架、哭闹、甚至出走、轻身的场面。正是由于现在的大学生缺乏诚信教育,大多学生恋爱只为而是为了自身的性需要或者情感冲动,从而恋爱态度不严肃,不负责任,导致因恋爱伤害事件频频发生。

(四)就业诚信缺失

这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伪造包装求职简历,用各类虚假的荣誉证书和篡改的成绩单糊弄考官,损害学校名誉。签定协议后,看到有其他更好的机会时,不讲信用,随意违约,哪怕是承担一定的违约金也在所不惜。

四、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方面

孩子从小到大,无不受着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当前,随着日益增长的社会人才需要,人才竞争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变得尤为重要,由此使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造成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

(二)学校教育方面

除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是起到了直接影响的作用。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地方,更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殿堂。很多高校仍未转变教育观念,一味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技能,强迫学生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参加各种技能竞赛,作为学校办学质量炫耀的资本。然而却忽略了学生人格健全的重要性,纵使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大多会因为道德品格的缺失而走入歧途,终将被社会抛弃。

(三)社会环境方面

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社会环境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身处健康和谐、充满正能量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健康地成长。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一些不健康的西方道德观念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最终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普遍存在。

(四)个人因素方面

家庭、学校、社会因素都是外在因素,而自身因素的影响才是最为关键的内在原因。如今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独身子女,从小依赖父母,享受娇生惯养的生活,加上他们社会阅历不高,道德修养不够、意志力不坚等诸多因素,势必更容易受到多元化道德观念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价值观念。

五、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措施

诚信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为此,就如何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现提出以下措施:

第一、健全全校、全员、全过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

为了形成高职院校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我们应该尽快健全全方位的诚信教育机制,全校、全员、全过程即在全校范围内,要求全校教职员工,包括临时工、清洁员、保安、楼管、食堂阿姨等全过程地深入开展诚信教育,真正形成全方位的诚信教育体系。全方位体系形成后,大学生无论在寝室、教室、还是食堂、图书馆等场所,甚至是学校任何角落,都在进行诚信教育。久而久之,事事讲诚信,人人做监督的良好道德修养便成为习惯,一旦成为习惯,将是难以改变的。

第二、建立完善诚信评价机构和机制。

除了自身习惯的养成,必须存在一定的监督惩罚机制,高职院校负责道德教育的部门主要是学工管理战线,包括学生处、团委、保卫处、院系党团书记、辅导员、学生会等。高职院校要构建大学工系统,即除了专业的学生管理人员,应该将教学师资队伍纳入进来,切实加强诚信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监管。高职院校还要建立严格的诚信评价奖惩机制,将学生的道德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违纪违规及时曝光惩处,美事美德及时宣传表扬,并与评优评奖、就业创业直接挂钩,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第三、提高家庭教育的辅助性作用。

无论高校如何努力,也离不开家庭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辅助作用。由于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对家庭的依赖感变弱,家庭教育不再起着主要作用,但父母的行为修养及耳提面命仍可深深的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品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道德教育方面必须保持高度一致,否则,将使大学生无所适从。

六、结语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8

(一)个人简历“掺水”,就业推荐材料弄虚作假

个人简历一般是用人单位初步筛选毕业生的环节,为了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诚信教育探析□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付 光 谢 洁生往往采取各种办法在个人简历中不同程度地进行“注水”,如虚构学生干部身份显示自己的组织协调工作能力;随意修改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理想化”的处理;夸大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特长;虚造实习实践经历、社会活动经验等内容。

(二)面试时夸大其词、言不符实

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利用求职技巧,展示自己的技能和特长以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毕业生为了签约某一工作岗位,在面试过程中夸大其词,甚至胡编乱造,做出虚假的回答。

(三)随意毁约、违约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骑驴找马”的心态,首先找份工作保底,而背地里又不断地去找自己认为各方面条件更加优越的用人单位,然后擅自单方面毁约。或者签约后,因升学或其他原因既不去签约单位报到也不跟签约单位做任何解释说明情况,单方面违约。

(四)毕业后拒还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就是为了不让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失学,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让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近年来毕业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现象频频发生,造成高校和银行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二、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上不良的诚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诚信,从政治领域的腐败到经济领域的造假,再到人与人交往当中的信任危机等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不诚信现象屡见不鲜,对正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准备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产生了不良的示范作用。而就业市场中对于个人和招聘单位的双向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和完善,无法采取相应的制度和法律来约束个人和招聘单位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诚信缺失行为。

(二)高校就业诚信教育和监管乏力

高校主要从传统诚信观来开展诚信教育,强调学生的自律性,较为重视经济上的诚信教育,但是对学生的外在具体行为表现开展诚信实践和教育力度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的知与行脱节。不少职业院校在就业指导教育中都采用全程化教学,即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开设就业教育,但基本上是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开始,学生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学习成绩以及在校行为表现在将来就业中的重要性。同时,高校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监管大学生就业中的各种不诚信现象,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成本太低。甚至有的学校对于大学生就业违约失信的行为采取无视的态度,比如在学校推荐意见上毫无原则地使用“组织协调能力强”、“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等溢美之词;对推荐材料的内容不认真审核,只管盖章;学生手上同时持有多份《就业协议书》,等等,学校的“纵容”无形中对大学生就业不诚信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因素影响

家庭教育主导着子女思想观念的形成,家长的价值取向、行为对子女有直接的影响。但实际上,对于就业问题,不少家长更关注的是用人单位的好坏,不仅不重视对子女的诚信教育,而且对于子女就业失信的现象,更多是从个人利422015.7益考虑,理解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支持“失信”行为。

(四)用人单位自身因素的影响

有些用人单位不切实际地提高用人条件,过于看重毕业生的成绩、实践经历、获奖证书、等级证书等;有些用人单位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出了虚假宣传,对毕业生许诺一些无法兑现的待遇;一些招聘单位只想通过招聘会对企业进行宣传,本身就缺乏诚信,这些都助长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违约。

(五)大学生自身诚信就业意识缺失

大学生出现就业诚信缺失的现象,不仅是外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内部因素在起作用。不少大学生并不觉得对于在就业过程中简历掺水、夸大其词和违约等方面的现象属于诚信缺失,诚信意识薄弱。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诚信监督机制,缺乏规范且具可操作的诚信监管和考核评价,对于出现的就业诚信问题的解决途径只在于道德教育。

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诚信教育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高职院校一般都会通过思想品德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从理论上培养学生的诚信美德,也开展一系列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包括开展诚信征文活动、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举办诚信还贷教育宣讲会等。但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在就业诚信的教育和引导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就业诚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诚信教育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不能仅仅认同为一种认知性的教育,更应该体现出是一种养成教育,全程化的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然而在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只是简单地碎片化教学,只是单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内容。而就业诚信教育更被认为是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相关的教学内容没有做出明确界定。高职院校在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着重专业教学、轻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企业指导人员也只注重技能传授,缺乏企业职业道德教育。就业诚信教育如果没有渗透或融入到整个专业教学活动中,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中的某个专题的教育是难以取得实效的。

(二)就业诚信教育理论联系实际不足

就业诚信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仅采用理论的说教是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大多高职院校对就业诚信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对理论认知的讲解上,较为重视系统化地讲授诚信道德相关的概念,引证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实例,没有把诚信教育与诚信实践联系起来。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对简历“掺水”、夸大自己的能力、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约等方面的问题,仅认为是就业过程中的手段或技巧,而不是诚信的缺失,导致言行的严重脱节。在学生实习阶段、步入工作岗位的过渡环节常常被忽略,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校企合作为就业诚信教育带来的职业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性教学。

(三)就业诚信教育深度不够

大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中都提出要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但没有具体的目标和措施。就业诚信教育只停留在面的说教上,深度教育远远不够,没有发挥大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普遍存在只管“教”,不管“育”或只“教”不“管”。不仅没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愿去接受和认同相关规范和诚信,而且忽视了对学生在面临诚信问题时的能力培养,如对诚信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解决诚信与利益冲突能力的培养。

(四)就业诚信教育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就业诚信教育不能只局限在道德教化的层面上,不能寄希望于仅通过就业诚信道德教育,学生就能自觉诚信起来,而应该通过制度进行监管和约束。高职院校还没能建立完善的就业诚信教育评价,可以使学生在教育评价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发展、完善自己,利用企业对学生的实习评价、对毕业生的反馈评价等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依据。

四、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

随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下的专业建设及课程教学改革推进,面对当前高职生就业诚信的缺失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应利用校企合作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就业诚信教育。

(一)构建全员化的就业诚信教育体系

从就业工作的全员化,到就业诚信教育的全员化,对学生进行就业诚信教育,绝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而是全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专业课教师、企业导师均应参与到教育中。就业诚信教育的开展,应依托校企合作进行社会典型案例教育、在职人员现身说法、实习实训过程中体验式教育、专业教师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渗透式教育。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专业课以及专业技能训练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诚信教育,使诚信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去,这样的就业诚信教育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财会类专业教师在开展专业课教学时,可结合会计行业中存在的“做假账”现象开展就业诚信教育;检验类专业教师可结合检验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开展诚信教育。学校也可聘请企业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结合企业的实际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工作。这种寓诚信教育于专业学习的渗透式教育,似乎没有设置专门的诚信教育课程,但诚信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二)构建全程化的就业诚信教育体系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高职院校,往往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把就业诚信观念教育纳入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教育、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专业课教育、就业教育、实习实践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生活和管理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从入校开始就认识和理解到成绩、等级证书、获奖证书、实践经历在求职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培养良好的社会信誉。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

学生诚信观念的确立,教育是基础,但客观有效的约束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保证。高职院校要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客观真实地记录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情况、学习成绩、日常表现、奖惩状况、社会实践、实训实习以及信用记录等,并在评优评先、学生干部选拔中将诚信作为一项衡量指标。学生就业时,可作为向用人单位提供学生诚信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既可督促和保证毕业生诚信就业,又使就业诚信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诚信的知行合一

高职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不仅要利用好企业这个平台提升专业技能,更要融入企业文化当中。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诚信价值观,学生在顶岗实习期真正接触社会,通过在企业实习实践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企业导师用诚信的企业精神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认知并培养诚信意识,真正提升诚信实践能力。

(五)注重校园诚信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校级刊物等舆论阵地广泛宣传诚信,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征文、辩论比赛、主题班会或主题团日活动,特别是邀请企业开展讲座、专题讨论会、观摩学习等实践活动,以及银行参与征信课程教学,为学生实证讲解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后果,积极营造校园诚信的氛围,不断强化和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