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下青少年校园暴力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下青少年校园暴力研究

摘要:近年来,校园暴力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互联网媒体的关注之下,青少年校园暴力现象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这种暴力现象会给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随着校园暴力行为的逐步升级,其社会危害性也逐步加深。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分析青少年校园暴力现象,探究防范青少年校园暴力的有效途径,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园暴力;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青少年校园暴力的内涵及表现

关于校园暴力的研究,大多倾向于高校大学生,殊不知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群体更容易爆发具有严重伤害性的校园暴力事件,其不仅给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伤害,而且对青少年未来成长之路有着重大影响。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①全国人大代表刘晓翠曾经呼吁,尽快出台校园反暴力法,修改《刑法》对未成年人特别是14岁以下不承担法律责任的量刑处罚规定,别让孩子把校园当成“地狱”。因此对青少年的校园暴力研究刻不容缓。现今校园中除了常见的敲诈勒索、聚众打架、以强欺弱等校园暴力,甚至还发生了谋杀等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恶劣事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有些学生不正当地使用网络平台,严重侵害他人隐私,对受虐学生心理带来极大的伤害。校园暴力的表现一般分为两类:显性暴力和隐性暴力。显性暴力顾名思义是指施暴者使用工具或者手段直接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暴力行为。隐形暴力,也称软暴力是指施暴者使用非武力手段伤害他人心理的行为。

二、青少年校园暴力的成因

(一)内在原因

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一阶段认定为青少年期②,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阶段,身体机能、生理功能趋于成熟,青少年心理、情绪、精神、行为等各方面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易产生攀比、嫉妒心理,并且情绪把控不足,这往往容易导致暴力等过激行为,造成校园暴力的发生。同时正处于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意志较为薄弱,自制力较差,情绪化倾向明显,所以容易作出偏激的行为,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

(二)外在原因

(1)不良媒体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众媒体传播平台的多样化,青少年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都在各种媒体的影响之下,有积极的也有不可避免的消极部分。其中暴力内容在电影、电视节目及电子游戏中随处可见,而青少年在接触这些媒介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指导,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容易受到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本身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使他们对周遭与自身不同的群体产生崇拜的扭曲心理,并有意识地模仿其的行为举止,甚至会模仿影视剧中的犯罪分子,这必然会导致青少年暴力心理的形成以及暴力行为的施行。(2)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二课堂,也是每个青少年踏入社会的第一个助推器。家长在生活和教育中的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而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关心孩子日常生活起居和基本教育,更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人生向导,特别是注意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因此,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调查,有校园暴力行为的青少年大部分都生活在较差的家庭环境中,如家庭破裂,父母具有不良恶习或疏于管教、或过于严厉的家教等。这种环境对青少年心理会产生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甚至是带来伤害,这也是诱发青少年校园暴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3)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疏忽。学校是培养学生的第一课堂,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主要教育场所,更是他们踏入社会的重要跳板。然而,现阶段教育仍然偏重于学生的“成绩”“分数”,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缺乏更细微的关心,特别缺乏人文关怀。作为“引路人”的校方和老师,应该正确指引和培树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由于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存在一些偏颇和缺失,从而更容易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

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预防青少年校园暴力的对策

(一)丰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加强人文关怀,注重青少年人格教育。人文关怀更多体现的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的耐心引导,关注他们内心变化,从细微之处把握青少年成长状态,让他们处于温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之中。注重人格教育,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更应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良好的品质。(2)加强青少年生命观教育,培养其责任意识。生命观教育可以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生命观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同时也可以在学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实践活动,鼓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到校园管理工作中

(1)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现阶段的教育仍然摆脱不了分数至上的教育模式的桎梏,并且依旧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特别是忽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思想道德的教育塑造。这往往为诱发青少年校园暴力埋下了种子,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青少年的细微教育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发现学生日常情绪波动较大的时候,要及时耐心开导,解开心结,化解矛盾。(2)制定危机预警机制。学校和老师必须制定和完善较为全面的危机预警机制,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同时也要向学生进行专题的安全防范课程讲解。对校园暴力的预防要从学校、老师、个人三个层面来进行。学校严格制定相关规定,并加强监管;老师及相关负责人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管理;青少年学生要提高防范意识。

(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校园内外环境

(1)健全校园安全及预防机制,净化校园环境。健全校园安全机制,首先应加强校园安全基本工作,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制度,加强校园安保人员的监督管理。同时要在青少年学生中宣传基本安全保护知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校园环境的建设,这需要人文关怀教育来辅助,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从文化上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优化网络环境。首先,校园管理部门可以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排查不良网吧、台球室等娱乐场所。积极修建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公共基础设施,如图书馆,书店等。同时加强校外人士进入校园的身份审查,避免社会不良人群进入校园,胡作非为。其次,优化网络环境,一方面严格禁止不良外网的侵入,另一方面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端正青少年上网态度。

参考文献:

[1]彭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预防青少年校园暴力的重要性与基本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6(7).

[2]蔡芳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宋雁慧.校园暴力丛生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7):99-103.

[4]张哲仁.中学校园暴力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3.

[5]李欣然.中学女生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及校园治理[D].河南师范大学,2011.

作者:张华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