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例6篇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1

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的语言艺术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交往有着重要的影响。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恰当,往往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反之,如果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不够恰当,出现语言失范的问题,不但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心理以及体育学习兴趣,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影响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顺利进行。

1 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教师语言失范问题

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大的类别,即: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以及哨音语言和体态语言。体育任课教师运用这四类教学语言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学语言的失范问题,最常见于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书面语言和哨音语言出现失范的情况相对较为少见。因此,以下就针对常见的口头语言失范和体态语言失范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1.1 口头语言失范

口头语言是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类教学语言,无论是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是体育技术动作的传授都离不开口头语言,教师口头语言运用水平的高低,往往会对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同时,口头语言也是最容易出现语言失范问题的一类教学语言。很多任课教师由于没有意识到口头语言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自己的口头语言运用行为应有的重视,在口头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过于随意,常常会有意无意的出现口头语言失范的问题。

例如:习惯使用否定性的词语或者是带有偏见的词语,习惯对学生的做出非建设性的评价甚至是讽刺性的评价等等,如,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动作都不会做;你懂什么,这样做不行;你这脑子,我看你是学不会了;学了这么久都没有进步,你是不可能有前途了!这些都属于任课教师口头语言失范的问题,不但在学生的体育学习中不会发生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反而还极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从而对体育教学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重视任课教师口头语言的失范问题,注意口头语言的恰当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1.2 体态语言失范

著名的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曾经在自己关于信息传播的研究中,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论证得出了如下结论,即:信息传播的总效果=7%的用词+38%的口头表达+55%的体态语言。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实际上也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再加上,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通过特定的姿势和动作来发出相应的信息。因此,任课教师的体态语言,就成为了其教学语言中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学体育任课教师能否科学、正确的应用体态语言,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

目前,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常见的体态语言失范问题,主要有冷视冷笑、讪笑、漠视以及动作示范随意应付不够标准和不参与学生的保护与帮助等等。

2 体育教学中教师语言失范的原因分析

在对体育教学中教师语言失范的原因进行研究时,主要从体育教学自身、任课教师以及学生等几个层面入手进行了分析:

体育教学层面的因素

体育教学相较于其它的文化课教学而言,教学环境更为开放、师生互动更为频繁,学生行为更为随意,而且某些体育教学活动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体育教学所具备的上述特点,就决定了体育任课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既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和高效开展,还要注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以尽可能的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出现,这就使得很多任课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再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足够的耐心,在处理复杂的教学活动时,就极有可能导致语言失范问题的出现。

任课教师层面的因素

任课教师层面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任课教师个人的口头语言使用习惯不好,例如:某些任课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就习惯于使用否定性的词语或者是带有消极意义的叹词,这些不好的语言使用习惯,常常会有意无意的就在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从而造成教学语言失范的问题,对学生造成消极负面的影响;二是,某些体育任课教师由于长期面对较高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出现了职业倦怠的问题或者是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一旦在教学活动中出现错误或者是做出不合理的行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教师就极有可能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并引发语言失范的问题;三是,体育任课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在我国现行的很多法律法规中均禁止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和使用侮辱性言语。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中就均对此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绝大多数体育任课教师却对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不甚了解,以至于没有意识到语言失范问题的重要性,没有从观念上给予重视与关注。

2.3学生层面的因素

相较于其它的文化课教学而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问题的几率更高,而且问题的类型也更为多样。例如:争抢体育器材和场地、在练习时间交头接耳、不遵守课堂纪律、不遵守课堂规范,胆怯退缩、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会给体育任课教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带来相当大的负担与压力,从而使得语言失范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也随之升高。

3 体育教学中教师语言失范的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的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教师语言失范问题,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预防和避免任课教师语言失范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体育任课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面对的是不同能力、不能气质、性格迥异的学生,再加上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为开放,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和小插曲,影响任课教师的情绪和状态。例如:在任课教师集体讲解示范的过程中,如果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打打闹闹,肯定会打扰其它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影响任课教师讲解示范的成效和上课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任课教师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愤怒发火,对学生做出消极的批评或是讽刺,往往就会让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变得紧张而压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及时的调整授课的方式,在采用恰当的语言制止学生的打闹行为的同时,采用提问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教学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进行。由此可见,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对体育任课教师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通过自我反思、自我分析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自我调节能力,尽可能的避免教学中语言失范行为的出现。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农村初中;足球运动;开展情况;问题解决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常熟市的五所农村初中(何市中学、沙家浜中学、藕渠中学、唐市中学、王淦昌中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有关足球运动开展情况的资料。

(2)逻辑分析法

通过调查和资料查询,结合实际,运用合理的逻辑对常熟市农村初中开展足球运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对所得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处理。

(3)网上查询法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和查询。

(4)问卷调查法

对常熟市农村初中5所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6份,回收率达到96.7%。

二、研究现状

1.学校足球课开课情况

根据调查显示,被调查的5所农村初中虽然硬件有一定的差异,但绝大多数学校都能认真地贯彻体育教学大纲,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但足球课的上课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大多数学生反映学校不开设足球课,被调查的五所学校中,只有三所中学曾经开过足球课。

2.足球场地情况

参加足球活动需要一定的场地设备,而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村初中的足球场地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农村初中足球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推广。

3.足球运动损伤情况

足球运动对抗性比较强,需要大强度的身体接触,所以运动损伤产生的几率也比较大。从调查过程发现,踢足球的很多学生都反映不同程度的受过伤。这个情况也使的很多人对足球运动产生了畏惧。

三、研究现状分析

1.体育课开课情况现状分析

体育课的上课情况受到师资力量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针对体育教师从人数、学历层次、年龄结构以及自身必备能力的认识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1)体育教师的数量

被调查的5所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师和专业足球教师数量分布见表1。从被调查的5所中学来看,每所学校平均3.4名体育教师,最多4名,最少3名。

足球教师人数的不足,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村初中足球运动的发展,也限制了足球人才的发现和发展,使得很多喜欢足球的学生无法学习足球,更让许多想在足球运动上有所发展的学生无法进行系统的训练。

(2)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

根据访问调查,被调查的5所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如表2,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体育教师的学历,其中拥有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虽然有14名,但其中有10名体育教师的本科学历是在工作后通过函授取得的。农村初中的足球教师在数量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而且教学质量也相对不高,达不到足球教学的要求。

(3)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

根据访谈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5所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3人,35~45岁的有11人,46岁以上的有3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师整体趋于年轻化,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更要重视这仅有的资源并给予积极有力的扶持政策,使他们真正成为基层足球教育事业的栋梁。当然,教育行政部门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培养优秀的足球教师以补充农村初中足球的师资力量,为农村初中足球运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体育教师对自身必备能力的认知

根据访谈调查显示,被调查的5所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对自身必备能力的认知情况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能力、教师指导学生的能力和裁判能力”比较认同和重视,并且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

2.农村初中足球场地情况分析

要想开展足球活动,足球场地是必须要的。根据对农村初中5所学校场地设施的调查(见表4)反映,拥有标准的足球场地的学校为一所,甚至说,拥有400米田径场的学校也只有一所。足球场地的不足,对学生正常开展足球活动形成阻碍。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见表5),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比例达到53.2%。在课外活动的时候,这么多的学生同时进行活动的话,场地根本不允许,因此学生只好尽量减少运动。在各个学校的课外活动时间,而且有很多的学生都在进行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所以,仅有的场地根本没有办法满足这么多学生同时活动。而且,有的场地条件并不理想,场地上面坑坑洼洼的,一不小心就会把脚给崴了,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这么多学生同时在操场上活动更增加了受伤的几率。学生的活动环境堪忧,这不得不引起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3.传统思想观念分析

学生进行足球活动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学生的行为还受家长、老师的限制。根据调查显示(见表6),19位学生反映家长、教师不允许进行足球活动,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是由于我国的教师体制问题,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家长、教师为了学生的眼前“利益”不得不限制学生的活动时间,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很少。

4.足球运动中的运动损伤的分析

足球的运动技术相对复杂,对抗激烈,需要经常的变换、在高速跑动中完成技术动作,所以受伤的概率比较大。根据资料显示,足球属于全身接触对抗项目,运动受伤的原因主要是动作粗野、犯规、技术动作不到位等诸多因素。再加上青少年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作具有盲目性,自我保护意识差,有意或无意造成运动损伤的情况比较严重。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初中足球运动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

足球课开课率很低,这使得很多想学习足球的学生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机会学习。这也将导致足球普及率的逐步降低。

足球运动场地的不足,同时场地上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学生很多,使得参加足球运动的同学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所以场地问题要及时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左振腾,田雨川.足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与原因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6(1):123-124.

[2]古文东,赖炳森,杜光宁,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以梅州足球运动员为例[J].嘉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2,20(3):116-118.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 农村高中 体育教学 安全 健康

一、体育安全概述

1、学校应树立 “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

“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的行动指南。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切实贯彻与落实,而“健康第一”的先决条件是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我国已经普遍实行了计划生育,现在的高中生,包括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绝大部分也都是独生子女,出现安全问题对每个家庭都是灭顶之灾,会造成很的的社会问题,所以每个体育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线。

2、安全风险的客观实在性。

大家知道,高中体育教学与初中高中有所不同,高中体力、智力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体育活动中的对抗性,剧烈程度,如果教师掌控不好,就会有很大的风险。体育课中活动是载体,通过活动,使学生得到体育锻炼,使我们的体育学科的任务得以落实。 所以安全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懂得安全是我们体育教学活动中无法回避的课题,大家应该积极面对,同时要积极思考如何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开心心地上好体育课。

3、体育课中的教学安全风险因素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体育课的潜在风险很多,主要有:场地的隐患、公路就在运动场边的交通隐患、体育器材陈旧、学生的自主安全意识淡薄、课程设置不合理等

二、如何正确处理农村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1、思想上重视,行动中细心,时刻绷紧安全这跟弦

由于上述安全问题在广大的农村学校中是客观存在,有相当部分老师还在这方面是有过教训的,难免会有部分老师有畏难情绪,就不敢在体育课中安排一些激烈对抗的项目和一些体操类、投掷类项目,而且领导也是害怕校园中出现安全问题,凡此种种,已经严重干扰到了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肯定使体育学科的意义和任务大打折扣。

2、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安排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中,文化课的重要性大家都很认同,那么体育就是必不可少的课程,这一点,有很多的人认识不足。体育学科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领导和老师对此要有清醒、明确的认识。学校要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要按国家教育方针办教育,切实安排好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严格执行相关教学规定,开足课程,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

三、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方法

体育教学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双边活动,保障安全,师生都有责任。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做到:

1、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一堂体育课的内容。

每一节课,我们应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情况,还有季节、气候等因素去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情节周密考虑,活动合理安排,预防措施具体。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2、体育课必须做到备课备学生。

每一学期,体育老师应该深入细致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为我们备课提供依据,也可以为我们上课打下基础。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体育教师应针对上课内容及学生情况,去精心准备每一节课,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步骤。预见性是一个合格体育老师所应该具备的能力,预见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教学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早做准备,可以有效地防范伤害事故发生。

3、做到安全教育常抓不懈,课堂常规时刻不忘。

学生对体育课是很喜欢的,在课堂上容易张扬个性。教师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警示,课前或室内有机会就要讲安全,同时良好的课堂常规,也是保证体育课安全进行的前提。教师要严格按照课堂常规教学,不可忽视组织性纪律性要求,要及时发现、处理违反课堂常规的人和事。这样就可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科学合理安排课堂运动负荷

中学生在体育课中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学生在不断适应中得到身体锻炼。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将对体育课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负荷过小时,学生得不到锻炼,过大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能及时观察课上学生的状况,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不能伤害学生身体,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切不可随意的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

5、运动场地、运动器材应该合理布置。

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场地、器材,避免场地不整,有障碍物等隐患出现。布置场地器材时,首先要考虑合理的空间位置,防止相互拥挤相撞等出现,每次工作前,首先要对场地、器材本身做一次安全检查,防止因器材本身安全隐患而发生伤害事故。

6、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很急救的能力。

有备无患,这是作为预防措施的一个必要的环节,我们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在第一时间给学生开展救治,阻止伤害事故进一步恶化,比如常见地像中暑、关节脱臼、腿骨骨折、扭伤等情况的急救方法。

体育安全的学生方面,我们应该提醒学生:

1、体育课前,请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课前要提醒学生主动向老师报告自己的既往病史,遇身体不舒服时,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勉强学生参加活动,要主动请假。

2、课堂中应该做到活动有度,掌握好度

体育课也是课堂,一定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私自行动,不做冒险动作,从自身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事故发生。

3、活动前要做必要的热身准备。

任何的运动都应该是顺序渐进的。同学们一定要对课前的热身运动清晰的认识,热身时为了在最佳状态下参加体育课,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

总之,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职责,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营造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校园服务。体育老师要时刻牢记:教育神圣――爱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卢标 著《体育运动与安全防护》[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08

[2王章明 著《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4

一、交通运输行业忠实践行“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的现实需要

交通运输行业具有人、财、物相对集中以及行政审批、行业行政执法、群众关注度大等特点,各项工作都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是群众最关心、人们最关注的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交通运输系统的领导及干部职工,身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的重任,为确保把每一分国家投资用在刀刃上,用出成效,更好地服务大众,更加要用“三严三实”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和武装自己,要把“三严三实”作为各项工作的准则。作为国家干部职工,尤其要做到“严以用权”和“严以律己”。如果,放纵自己,必然滋生腐败,害民害己。所以,全局干部职工要高度警惕,对待施工方,切不可“滥用权、乱用权、耍花样”,一定要严格按照工程技术标准和程序,深入项目建设现场进行指导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施工安全达到预期效果;对待老百姓,切不可“脸难看、事难办”,只有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才能放低姿态,心系民生,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把作风转变落实到具体工作表现上。

二、交通运输系统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重在养成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严”字当头、“实”字为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当前,我县交通运输行业在即将迎来大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又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的挑战。“十三五”国家将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到2020年同步实现小康生活。精准扶贫战略,交通基础设施先行是毫无疑问的。面对攻坚拔赛、面对冲刺重任,我县交通运输行业将“破难点、抓进度、促投资”,以敢于“啃硬骨头”的干劲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河池精神为动力,强势推进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步发展。然而,要如期完成全县繁重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确保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完成,造福贫困群众,全县广大交通运输系统领导、干部职工必须自觉养成忠实践行“三严三实”的良好习惯,作为一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三、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践行“三严三实”贵在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认真组织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要坚持日常抓、抓日常,把“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的始终。同时,要抓好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从严打造一支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围绕建设项目、运输市场的提升做实文章,让专题教育成效体现在促进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

二是必须坚持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必须融入干部职工经常性学习教育中。“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必须贯穿于党员干部教育的全过程,内化于党员干部的日常具体工作和生活之中;要围绕解决“总开关”问题,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把学习教育摆在首位,以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切实抓好理想信念、党纪法规、正反典型和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专题教育活动。精心部署谋划,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局领导班子和局各股室中层以上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讲党课、带头专题研讨撰写体会文章、带头查摆问题深化整改,以实的作风推进。组织观看专题教育辅导报告,重温入党誓词,深入基层一线体验教育实践活动,接受警示教育,使全局上下营造出以“三严三实”思想自觉引领适应交通运输事业不断发展新常态的行动自觉。

三是必须坚持在解决“不严不实”问题中养成好习惯在专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紧盯“不严不实”问题。

一要把“不严不实”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要找出交通运输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重学习、眼高手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为官不为、不敢担当”、“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疏于管理、放纵下属”、“公私不分、”、“拉拉扯扯、搞小圈子”、“做人不实、弄虚作假”等问题,以及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重视学习,观念落后”、“不思进取,工作主动性不强”、“不敢担当,当为不为”、“作风浮躁,不求真务实”、“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欠缺”、“宗旨意识淡薄,服务效能不高”、“组织观念不强,纪律松弛散漫”、“公私不分,乱用权力”等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岗位职责,进一步查摆个人“不严不实”问题的具体表现,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杜绝泛泛而论,避免笼而统之、千人一面。

二要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查摆问题。要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深入查摆“不严不实”问题。在自己找方面,自觉对照“三严三实”,对照理论思想、党纪、正反典型,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联系个人成长进步经历,联系教育实践活动中个人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自查自纠。在群众提方面,要多方式听取基层党员群众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从中挖掘梳理出自身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在上级点方面,上级分管领导要对下级班子每位成员指出“不严不实”问题。在互相帮方面,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与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相互之间要就“不严不实”问题提出批评意见。在集体议方面,结合专题学习研讨、党组会等,通过交流互动找准自身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真正让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切实立好“严”、“实”的规矩。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5

摘 要 见习是学校体育课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投入到体育课上来。然而大多数见习的学生在体育课上往往无事可做,要么在一旁休息,要么三三两两散步聊天,在见习的一节体育课上一无所获。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见习的常见原因以及如何针对这些原因,让见习生在体育课上获得一些技能和体育知识。

关键词 见习生 身心健康 运动参与 对待

所谓见习生就是由于某种原因而不能或很少参加体育训练的同学。教师通常会把见习生放在一边,忽略对其情感及身心教育,久而久之会对见习生本身及其他同学形成不良影响。见习生也是班集体的一员,不但需要在体育课上掌握一定的运动文化,也应该有适当的运动体验。为了学生的健康,也为了正常的教学效果,我们应当尽量控制见习生的人数和见习次数,同时更要让见习的学生在见习的时候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获得一定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一、见习的常见现象

体育教学课堂常规中有安排“见习生”这样一项任务,而且在体育课上“见习”生可以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但是。名为“见习”生,可学生真的“见习”了吗?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有意识的注意了这个群体一段时间,通过观察会发现在这些见习生普遍存在已下几个方面现象:

(一)聊天。在体育课上,一个见习生没有聊天的条件,但若有两个以上的学生同时见习,往往我们看到的最多的现象就是闲聊,那可谓是天南地北地聊,有的手舞足蹈,甚至发生激烈的争论现象。老师大多对这些学生视而不见。

(二)溜圈。体育课见习时溜圈多见于冬天的课堂上,由于静站受冻,学生可能会选择溜圈,也多为两人以上同学一起溜,沿着操场或校园溜,边溜边聊天的较多。这部分学生容易被老师忽略。

(三)逃走。这样的见习生比溜圈者更加无组织无纪律。这样的“见习”生往往是在老师不注意的情况下溜走,而且下课时不再和老师打个照面,这部分学生往往不是真的“见习”生,有可能是不愿意上体育课的学生,而不是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有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在上着课的时间到处去找这些“见习”生,因此就不得不被动的忽略。

(四)静观。显然,这部分学生静坐或静立在操场的一边,观看其他学生的练习,至于是否已经有所收获,有多大收获,由于没有任何检查监督机制,因此很难把握。但这部分学生与前面三类学生相比是确实做到了见习中的“见”。这部分学生除了观看以外,无事可做,很容易出现溜号,也就是说,如果操场上有两个以上的班级上课的时候,很容易引起他们四处观望,而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该班级的学习中去。结果导致收获甚微的现象,导致对学生老师所讲动作要领一知半解,对重难点毫无知晓。

(五)自练。在我的一节篮球课上,我的教学内容是高低手运球,在我上课的时候我看的本班一个由于手臂受伤的“见习”生一个人拿个球在旁边练习运球,看到这一幕我当时对该学生大加赞赏,希望以后其他学生都能向他学习。可是课后我一细想,如果学生见习时对老师本节所教授的内容视而不见只顾自己练习,那样不就会造成学生对老师新授的内容毫无了解,从而影响后面技术的学习了。所以这种只“习”不“见”的方法还有它的缺陷的。

除此之外见习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还有很多形式,诸如帮老师当裁判、充当标志物等等,但总之,不管有多少种形式的“见习”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见习”生几乎成了被忽略的群体。

二、如何对待这些见习生

面对这些“见习”生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了许多方法,使他们真正达到“见”而“习”的效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采用了部分环节见习,部分环节参与练习的方法;第二,及时的明确“见习”生的见习目的,为下一步教学工作打好基础;第三,安排与本次课内容相关的轻微自主练习;第四、等到下一次课的时候及时提问上一次课上的“见习”生相关的问题。通过上述办法使得在我的课上由于各种原因而需要见习的学生,也能够及时的掌握我所新授的技术知识,这样一来对整个课堂教学管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学生能及时掌握新授知识也能有助于我们对教学进度的安排,最主要的还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及时掌握各种技术知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也杜绝了见习生“不见不习”和“见而不习”等不好的习惯。

由于见习生大都属于无法进行体育课学习的学生,诸如女生例假期有特殊反应者、头疼发烧等感冒患者、受伤运动不便者、其他相对严重的疾病未愈者等,但也不免有些学生是对某项运动不感兴趣也混入见习者的行列。面对的无论是何类见习生我们都要做到不但要“见”而且要“习”。我对我所采用的以上几种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一下。

(一)部分环节见习,部分环节参与练习。体育课程不是整节课都是大运动量练习,因此,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部分见习生都可以参与其中的,即便就是基本部分的学习过程中,在老师讲解、示范的时候也应该随同全班同学一起听讲和观察,只是在做练习时尤其是运动量较大的练习时再退出集体。这就需要师生转变“见习一见到底”的错误观念。因此,对于那些轻伤轻病患者,适当的运动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有利于康复的。

(二)及时的明确“见习”生的见习目的,为下一步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在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方法尚未形成或尚不成熟的今天,学生见习往往不知道要做什么,有的学生可能很想学习,但由于身体限制而无法正常的学习,是无奈的见习,基于此,老师就应该在学生见习前提出明确的目的,告诉学生看什么,如何看?看的过程要思考什么问题?最好在课的开始部分给见习生也能提出几个明确的问题,让学生在见习的时候有所侧重,而不至于感到无所适从。

(三)安排与本次课内容相关的轻微自主练习。爱动、爱玩是青少年的天性,即便是运动不便的学生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给见习生分配一定的器材,安排适量的与本次课有一定关系的练习给见习生,也让他们在一旁能够做力所能及的轻微运动。如果老师能够考虑到这些,一般情况下学生是很乐意参与的,除非那些根本无法轻微运动者,或对体育完全缺乏兴趣者。

(四)及时提问课上的“见习”生相关的问题。这一点首先要建立在第二点的基础上,因为只有及时给见习生明确了见习目的学生才能有所侧重,这样等到下课总结的时候让见习生复述本节课所学技术的动作要领,模仿老师做个示范等,或者要求见习生帮助老师一起观察哪些学生做得认真,技术动作掌握的好,帮助老师推荐展示生等。这样做对见习生本人有好处,同时也能帮助其他学生对新技术的掌握。

三、如何减少见习生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为了学生的健康,体育课上应该加强学生的运动参与性,而见习生往往就不会参与课上的各项练习。为此我们应该要尽量的减少见习生的人数和见习次数,为了减少见习生,我认为体育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对学生情况我们要做足“功课”

作为一线的体育老师我们要第一步要从班主任那里了解班上学生的基本状况,第二在体育课上通过学生了解情况,第三可以做问卷调查询问家长,对有慢性病的学生要特殊对待。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区别对待,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锻炼,增强每个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体育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1.要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安排负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不同性质、难易程度的教材互相搭配起来,合理地安排负荷。进行适当的分层次教学,这样能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当的锻炼,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果。

2.积极改进教材,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对单调、乏味、多次重复的教材,要适当进行改进,以诱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比如:利用游戏和竞赛,可较好地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精神,激发自觉主动性,就可使他们克服“厌练”、“厌课”思想,自觉上好体育课。

3.引导鼓励和批评相结合。通过典型人或事例,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没病装病的个别学生,教师要适度批评,还可通过与轻伤也不见习的学生对比,教育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这样做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厦门一中 初中学生体育健康知识 现状 分析

一、前言

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必修课,在课改前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是分开来进行的,课改后的体育课程全部叫体育健康课程,在原先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健康教育有关内容,如青春期发育问题、疾病与预防、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初中学生到底了解和掌握了多少的体育健康知识呢?本文力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初中学生自身成长中诸多的健康方面的问题和疑惑,了解学生掌握和接触的体育健康知识的途径以及如何在成长中运用所学的体育健康知识,以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更好地传授和讲解以及解决初中阶段的学生成长中的诸多的健康问题。[1]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厦门一中初一5个班共289人,初二5个班共279人,初三5个班共283人,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文献检索等方法,广泛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

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经信度和效度检验后,向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851份,回收有效问卷839份,有效率为98.60%。

2.3数据统计法

对所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资料进行常规的统计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厦门一中初中学生体育健康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现状

1.1初中学生对运动损伤知识掌握的情况

运动损伤是体育运动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学习的重点。

本次调查共发出851份,收回有效问卷839份。在对调查问卷分析后发现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的相关知识掌握的较好。99.5%以上的学生能够回答出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办法如闭合性损伤如何处理(冷敷、热敷、骨折的固定)、开放性损伤的处理办法(按压止血)等。92%以上的学生能够坚持在平时的体育锻炼前充分的热身以及在运动后采取放松的方式。由此可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育教师重视与体育运动直接相关联的运动损伤知识的讲解和传授。

1.2初中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的情况

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是指在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的安排运动量、运动强度以及运动时间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1]

在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在体育课中主要以体育教师的安排为主,学生并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在参与平时的体育活动中学生多以兴趣为主,没有科学锻炼的意识从而走向体育锻炼的两个极端,要么出现锻炼时间过短、运动量过小、强度偏小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要么出现运动时间和强度过大,从而导致运动疲劳的极端情况。

1.3初中学生心理的自我调适

自我心理调试是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对自己进行的心理控制和调节,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力,维护心理平衡,消除心理问题。[2]

在收回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们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完成本次问卷调查的。在关于心理的自我调适的重要性上, 93%以上的学生认为很重要。在关于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所采用的自我调适方法上,很多学生答非所问。由此可见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在采用心理的自我调适方法上还缺乏选择。

1.4初中学生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3]

本次调查共发出851份,收回有效问卷839份。问卷主要集中在学生平时与同学相处时如果发生矛盾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同学求同存异以及与同学发生纠纷和冲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有效的缓解矛盾。如何解决与家长以及老师的矛盾和冲突等等。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5]这是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表述,在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身体练习是主要的手段,增进健康才是主要的目的也是最终的目的。而健康的含义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仅仅关注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方法是否掌握,更应该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健康的知识、技能、方法。因此只有当学生解决了青春期心理、情绪管理、心理的自我调节、运动损伤以及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等等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困惑和问题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增进学生的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主要目的才能达到并很好的完成。

2.建议

2.1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应涵盖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方方面面。

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不应只局限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中,应该在各项体育活动和比赛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因为只有学生掌握了体育健康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从事体育运动。

2.2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各种竞赛和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以及情绪的管理能力。

体育竞赛和活动来源于人类群体性的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对抗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可能会有种种突发的现象产生(如:可能不公平的待遇,受挫的经历,失败的体验,以及成功的喜悦。)这给了学生一个发现自我、管理自我的平台。如何调整自我的心态,如何管理自我的情绪,可能学生刚开始不能很合理的处理,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和帮助他们,最终让学生们掌握心理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2.3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仅关注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方法是否掌握,更应该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健康的知识、技能、方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仅具备体育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更广博的知识储备。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有很深研究的较多。可是健康知识和方法涵盖的知识层面更广博,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掌握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充电,涉猎更多方面的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2011

[2]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272-275

[3]孙科炎.情绪调节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