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监测工作计划范例6篇

护理质量监测工作计划

护理质量监测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质量;对策

一、环境监测的内涵和意义

1、环境监测的含义

政府行为就是政府机关及其直属行政事业和科技事业单位依法实施管理,直接或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环境监测具备了政府机关及其直属行政事业和科技事业单位(具有执法职能)的主体要素、行使职权的行为的职能要素和依法实施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的法律要素。同时还包括这些内涵:其一,环境监测是法律上具有强制性要求的活动,环境监测站对污染源的年检、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污染源限期治理的监测、污染事故监测、污染纠纷仲裁监测等都具有强制执行的特点,这是环保法赋予环境监测比较普遍的。其二,环境监测行为是具有公正性的活动。执法就必须公正,要以法律为依据,以“科学监测”为基础,为政府决策和社会服务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绝不能因行政干预、长官意志、主观愿望和亲情关系而影响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其三,环境监测是具有社会服务功能的活动。环境保护是社会公益事业,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自然赋有社会服务性,更何况环境监测还有为改善环境质量服务的职能。

2、环境监测的意义

我国环境监测软硬件建设都得到了较大的加强,对监测各种环境污染因子形成了一定的监测能力,对强化环境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看出环境管理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离不开环境监测的技术监督和支持。若没有环境监测,就无法管理,更谈不上科学管理。环境监测是掌握污染动向和预防污染危害的重要环节,是环保工作的“尖兵”,对加强环境管理、制订环保政策和法规、促进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二、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监测数据滞后和代表性不强问题。目前,定期环境监测从人工采样,到实验室数据分析,最后到形成检测报告一般需要两到三周的时间,监测数据的时效性比较差。若一旦出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污染防控措施,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的程度,并且增加后续环境治理的成本。另外,由于行业特点,目前进行的定期环境监测一般是每年进行四次,每次一到两天,因此定期环境监测所取得的监测数据是否能代表对环境监测实时状况是有待讨论的。

目前按行政区域划分监测区域产生的问题。按行政区域监测致使监测机构随着行政区划而进行设置,每一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都有自己的环境监测机构,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工作具有一致性,常规性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也有统一的规定,这就造成的重复建设,不利于监测中的管理,可能造成脱节现象。

三、完善监测机制促进监测质量的对策

1、制定全面及时的质控计划

质控工作涉及到监测工作的每个工作环节,每年年初根据监测站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质控计划。这些计划包括: 仪器设备检定计划,仪器运检,仪器核查计划,人员培训计划,使用标准物质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计划,质控考核计划等。质控工作单纯的对于工作量来说,的确是任务量的增加,但其作为监测工作的流程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维系监测数据生命线的保障作用,因此,质控工作计划是顺利完成监测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要对监测任务,受控的岗位及受控的工作环节了如指掌,才能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计划和质控措施,进而使质控工作顺利进行。

2、提高质量意识,端正管理思维

我国环境监测经过实践已经积累了相对成熟的质量管理经验,各单位在质量体系文件指导下,全面提高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让管理的理念和意识转化成为每个监测环节的自觉行动,使质量管理的规范和要求在各个工作领域得到贯彻落实。管理者应当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的原则,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反对形式主义,在从事质量检查和评审工作时不能走过场,同时运用好常规的管理措施,如现场空白、密码平行、加标回收、不定期监督检查等;质量管理员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中间环节,应给予一定的权力,配备相应的资源,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其应有的质量管理效能;正确处理好管理、人员、任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人员和任务发主冲突时,质量管理措施仍然要执行到位,不能由此形成管理时紧时松的坏习惯。

3、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的政府行为属性

因为环境监测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应该始终掌握能力建设的主导权。没有政府的重视,无法解决能力建设资金的问题。各级政府应将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纳入财政预算,从组织机构、应急专业队伍建设、装备配置、技术标准、科技进步、应急信息平台和应急综合指挥协调系统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尽快形成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政府行为属性也意味着要加强强制干预和管理,从公权力上的根本上构建实时的环境监测机制。

四、小结

我国的环境监测在过去的三十年来为环境质量的保证和改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还是亟需完善的,只有从完善机制做起,才能不断地开拓创新,提高监测水准。本文在分析环境监测的内涵和意义基础上,分析了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监测机制促进监测质量的对策。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对策的时效可行性,为我国的环境事业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桢.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制探究——以江苏省环境监测为例. 管理观察, 2012,(28):201-202.

[2] 袁力.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22(5):5-7.

[3] 董雪梅.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9).

护理质量监测工作计划范文2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二十六条关于国务院环境保护机构“统一组织环境监测。调查和掌握全国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改善措施”的规定,以及《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保护工作的决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环境监测的任务,是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对各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为政府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规、标准全面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资料;开展环境测试技术研究,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第三条环境监测工作在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下进行。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环境测试机构参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环境监测网。

第二章环境监测机构

第四条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设置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省辖市的环境保护部门设置监测处和科;市以下的环境保护部门亦应设置相应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或专人,统一管理环境监工作。

第五条全国环境保护系统设置四级环境监测站:

一级站: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二级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

三级站:各省辖市设置市环境监测站(或中心站)(行署、盟可视机构调整后情况确定,暂不作规定);

四级站:和县、旗、县级市、大城市的区设置环境监测站。

第六条各级环境监测站受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领导。业务上受上一级环境监测站的指导。

第七条各级环境监测沾的建设规模及主要仪器装备的配置,按附表的范围结合当地情况确定。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监测站的设置及规模,由各主管部门自行确定。

第八条各级环境监测站是科学技术事业单位。同时根据主管部门的授权范围,对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使监督和检查权力。各级环境监测站的事业费纳入同级地方财政预算。其标准为每人每年不少于3000元至3500元。

第三章职责与职能

第九条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环境监测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

1、领导所辖区域内的环境监测工作,下达各项环境监测任务;

2、制定环境监测工作及监测站网的建设、发展规划和计划,并监测其实施;

3、制定环境监测条例、各项工作制度、业务考核制度、人员培养计划及监测技术规范;

4、组织和协调所辖区域内环境监测网工作,负责安排综合性环境调查和质量评价;

5、组织编报环境监测月报、年报和环境质量报告书;

6、组织审核环境监测的技术方案及评定其成果,审定环境评价的理论及其实践价值;

7、组织开展环境监测的国内外技术合作及经验交流。

第十条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主要职责是:

1、参与制定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的规划和年度计划;

2、对各级环境监测站进行业务、技术指导,负责全国环境监测网业务上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和各级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及业务考核;

3、组织研究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收集、储存、整理、汇总全国环境监测数据浆,编制全国环境监测年鉴,绘制环境污染图表,综合分析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定期向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提出报告;

4、负责全国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组织开展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组织研制、生产、分发环境监测标准参考物质,筛选和确信全国统一采用的环境监测仪器装备;

5、承担国家综合性的环境调查和重大污染事故调查,负责国内重大污染事故纠纷和国际纠纷的技术仲裁;

6、参加制订和修订国家各类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

7、参加编写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

8、受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委托,参加国家重大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和治理工程环境效益的监测。

第十一条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主要职能是:

1、参与制订本区域环境监测工作的规划和年度计划;

2、收集、整理、汇总和储存本区域的环境监测数据资料,为报出各类监测报告提供基础数据,编报本区域的环境污染年鉴;

3、对下级环境监测站进行业务、技术指导,负责本区域环境监测网业务上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本区域内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和下级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及业务考核;

4、负责本区域内综合性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

5、承担本区域内综合性环境调查及环境污染纠纷的技术仲裁;

6、参加制订和修订任务和验证工作及提供依据材料;

7、承担本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技术的研究,参加编写本区域环境质量报告书;

8、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参加污染事件调晒和建设项目影响报千书的审查,进行治理工程环境效益的监测。

第十二条市级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能是:

1、对本市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噪声、放射性等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要求,进行经常性监测、分析,收集、储存和整理环境监测数据资料,定期向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上级监测站呈报本市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动态的技术报告;

2、对本市各有关单位诽放污染物的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性测定,建立和健全污染源档案,为加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监测数据。各地排污收费管理单位不另设测试机构;

3、参加制订本市环境监测规划和计划,完成主管部门为进行环境管理所需要的各项监测任务;

4、负责本市环境评价,参加编写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本市环境监测年鉴;

5、负责本市环境监测网的业务组织和协调,组织技术交流和监测人员培训;

6、研究野外作业、采样、布点、样品运输、贮存、分析测定等各得要技术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7、承担国家和地方性环境标准、技术规范、环境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验证任务,参加地方环境标准的制订、修订;

8、参加本市污染事件调查,负责环境污染纠纷的技术仲裁;

第十三条县、旗、县级市、大城市区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能是:

1、对本县(市、区)内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要求,制订监测计划和进行经常性的监测。定期向上级站报送监测数据,编报本县环境质量报告书;

2、对县(市、区)内排放污染物的单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建立污染源档案,监督和检查各单位执行各类环境法规和标准的情况。为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提供监测数据。

3、完成环境保护法主管部门为进行环境管理所需要的各项监测任务;

4、参加县(市、区)内污染事件调查,为仲裁环境污染纠纷提供监测数据。

5、宣传环境保护的方针,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参加环境监督活动,组织群众性的环境监测网。

第十四条各部门的专业监测机构(包括海域或流域的监测机构)主要职能是:

1、参与制订本系统、本部门环境监测规划和计划;

2、参与国家或地区遥环境监测网,按统一计划和要求进行环境监测工作,对所辖方面和范围内的环境善进行监测;负责组织本系统或本流域的环境监测网的活动;

3、参加本部门或地区所承担的各项环境标准制订、修订工作,为其提供制、修订的依据,参加国家或地方环境标准的讨论和审议;

4、参加本系统重大污染事件调查;组织检查所属单位遵守各项环境法规和标准的情况;

5、参加本系统、本部门所属企事业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6、汇总本系统本流域环境监测数据资料,绘制污染动态图表,建立污染源档案;

7、企业事业单位的监测站,负责对单位的排污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本单位的排污状况和变化趋势,其监测数据和资料禹资料主管部门报送的同时,要报当地环境监测站,各单位的监测机构参加当地环境监测网工作;

8、组织本部门行业监测技术研究,培训技术人员和开展系统专业环境的职能外,同时要配合地方环境监测站参与环保主管部门组织的有关重大污染事件的调查。

9、卫生、水利、海洋等部门的环境监测站,除负责本系统专业环境监测的职责外,同时要配合地方环境监测站参与环保主管部门组织的有关重大污染事件的调查。

第四章监测站的管理

第十五条各级环境监测站实行党委(支部)领导下的站长分工负责制。站长应由专业技术干部担任。

第十六条监测站的人员配置应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其业务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

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在业务技术人员中的比例为:一、二级站中不低于百分之五十;三级站中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四级站中至少有1至2名。

第十七条监测技术人员(包括化验分析、研究、管理)的技术职称,按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和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关于“环境保护干部技术职称暂行办法”执行。

监测技术人员待遇与环境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相同。

第十八条国家建立环境监察员制度。各级环境监测站设环境监察员,凡监测站工作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授予国家各级环境监察员证书,环境监察员证书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统一制作颁发。

环境监察员是环境监测站对各单位及个人排放污染物的情况和破坏或影响环境质量的行为进行监测和监督检查的代表。

第十九条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由国家统一设计制式服装。各级环境监站的工作人员在执行监测和监督任务时,应穿着国家统一设计的服装,环境监察员要佩带监察员标志。

第二十条各级监测站应认真作好监则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站数据资料的准确、可靠。

第二十一条监测数据、资料、成果均为国家所有,任何个人无权独占。未经主管部门许可,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引用和发表尚未正式公布的监测数据和资料。属于机密性数据、资料要严格按照保密制度管理。任何监测数据、资料、成果向外界提供,要履行审批手续。

环境监测数据、资料及各类报告,是重要监测技术成果,与其他环境保护科研成果同等对待,参与科研成果评比。

第二十二条各级监测站要加强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仪器设备和药品试齐的使用和管理制度。重大事故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监测用车是环境监测、科研专用设备,不得改作他用。

第二十三条各级环境监测站的行政、后勤工作,必须保证为监测业务服务,有意刁难业务人员或给监测业务工作制造障碍者,站长有权给予严肃处理。

第二十四条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从事污染源调查、分析、采用和管理的工作人员,按照规定享受劳动保护待遇和津贴。

第五章环境监测网

第二十五条根据国务院(81)27号文件关于“由环境保护部门牵头,把各有关部门的监测力量组织起来,密切配合,形成全国监测网络”的要求,建立环境监测网。

第二十六条全国环境监测网分为国家网、省级网和市级网三级。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负责环境监测网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及地方的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市级环境监测站分别为国家网、省级网和市级网的业务牵头单位。

各大水系、海洋、农业分别成立水系、海洋和农业环境监测网,属于国家网内的二级网。

国家环境监测网由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各部门的专业环境监测站及各大水系、海域监测网的牵头单位等组成。省级网、市级网分别由相应的单位组成。

环境监测网中的各成员单位互为协作关系,其业务、行政的隶属关系不变。监测网工作章程。环境监测网工作章程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另订。

第二十七条环境监测网的任务是联合协作,开展各项环境监测活动,汇总资料、综合整理,为向各级政府全面报告环境质量状况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第六章报告制度

第二十八条环境监测实行月报、年报和定期编报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制度。

监测月报日前有以一事一报为主,逐步形成一事一报与定期定式相结合的形式。

建立自动连续监测站的地区,要逐渐建立监测日报制度,按照统一格式逐日报告监测数据和环境质量状况。

护理质量监测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监测; 问题

Abstract: in the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esent exist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work.

Keyword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estion

中图分类号:B8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 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主要是从保护环境出发,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环境监测计划,以监控环境污染、防止环境质量下降、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贯穿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环境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首先必须委托监测部门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本底监测,在环境本底值未超标的情况下再对具体项目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并制定监测计划;项目建成后并试运行3个月后,必须对项目进行验收监测,以确保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定的环境保护设施落实到位;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回顾性评价。总之,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及后评价期都需要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持。

环境监测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只有通过对建设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开展环境监测,才能得到真实的环境现状数据,进行正确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②通过追踪分析已有污染的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寻找污染源,预测污染变化趋势,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根据监测数据,结合同步观测的气象、水文等资料和污染源料,验证或调试评价预测模型,为拟建项目地区常规监测点的优化布局和项目环境监测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③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建设项目环境监测计划是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部门执法的依据之一。环境监测计划的执行能预防和及时发现企业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也可及时发现环境保护措施的不足,是确保区域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④通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可验证建设项目周边地区环境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管理的目标要求,同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进行检验,这也是对环境评价单位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进行定量考核、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措施。⑤相同类别的已建建设项目环境监测资料为拟建建设项目提供类比调查的依据。

2. 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根据工作阶段,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

2.1 调查阶段所进行的环境监测

该阶段的监测主要是根据项目的评价等级、经济条件以及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选择适合的监测对象和环境因子,确定适合的监测范围,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并制定一个较优的监测方案。在制定监测方案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经济、实用的原则。在制定监测方案、设计技术路线、配置技术装备时,应做费用效益分析,尽量做到既符合实际要求,又节约费用。②优先污染物优先监测的原则。优先污染物包括:毒性大、危害严重、影响广的污染物;污染呈明显增加趋势,对环境具有危险的污染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污染物质等。③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在制定监测方案时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监测技术路线进行监测,以获得最多的环境信息。同时,监测单位应严格按照环境评价单位提供的监测方案进行监测,在监测过程中最好有环境评价单位参与该项目监测方案制定的人员进行协助监测。当监测方案执行有困难时,应及时与环境评价单位进行联系。监测采样时应注重对外界环境的观测,严禁在监测采样技术导则所禁止的条件下进行工作;采样中遇到异常情况,应在监测报告中予以说明。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应严格遵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以正确反映环境质量及其时空变化。

2.2 竣工验收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查

该阶段监测与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环境保护管理检查、环境保护设备运行效果测试、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质量的监测以及生态调查。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监测一般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监测污染因子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初步设计环境保护篇中确定的污染因子,监测过程中严格遵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

3. 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环境监测中,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限制,致使监测频率低、监测点位不全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使获得的监测数据不具代表性,某些监测数据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环境的实际状况。同时,由于时间和经费的原因,环境评价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一些监测工作进行压缩或省略,为了赶进度,监测单位对于某些监测项目的分析未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如固体废物或土壤的监测分析本应在磨碎后自然状况下进行风干,但为了省时间而采用烘干。此外,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由于方法、技术及数据表述形式等方面的不足,造成该工作目前处于空白状态或无实际运用价值,大多数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只是走形式。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监测数据准确性不高,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从而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

4. 结束语

护理质量监测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环境质量检测;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TN9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在逐步加深,并且有逐步恶化的趋势。在这种现状下,做好环境的质量监测工作便成为了人们关注环境质量的一项主要手段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工具。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下环境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再浅要的分析下如何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质量水平。

1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主要指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依据各种高科技对决定环境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环境质量以其环境的变化趋势。环境质量监测是对决定环境质量因素的全方面的、间断或者持续的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质量监测是不可或缺的。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环境质量监测也得到迅速的发展。环境质量监测不仅仅是对决定环境质量的各因素的监测,同时也是对自然界里所有生物以及生态的监测。环境质量监测有三个主要类型,即监视性监测、研究性监测以及特定监测。环境质量监测具有持续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它可以全面的监测决定环境质量的各因素,而且这种监测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持久的,因为环保是一件长期的工作,而环保又离不开环境质量监测。

2 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性

2.1 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的提高 ,相应的出现不少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保护成为21 世纪最重要的工程之一。环境质量监测是对决定环境质量各因素的测定,因此,当出现环境污染时,就需要环境质量监测对造成影响污染的各因素进行全面、持久的监测。比如当某一地区出现环境污染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环境质量监测测定影响环境污染的各因素,如大气、土壤、森林、水资源等等,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研究,及时地制定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案,科学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在还没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地区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2.2 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

经济与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一对,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环境基础,而环境也必然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因此 ,我们必须搞好经济和环境的关系。在城市经济建设中,我们有必要制定相关的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的制定离不开环境质量监测。通过环境质量监测,城市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城市环境信息,这些环境信息对城市环境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它能使政府在制定城市环境规划时少走点弯路,提高城市的整个环境质量。

2.3 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科学技术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环境质量监测是一种以高科技为手段的监测,但同时环境质量监测又反过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质量监测在对决定环境质量各因素进行测定的时候,收集到比较全面的、科学的数据,这些科学数据为人们研究科学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加快人们研究科学技术的步伐,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比如,在对环境进行监测时,可以为地质学家提供相应的地质信息;在监测生物资源时,可以为微生物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

3提高环境质量监测质量的对策

在新时期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加入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质量监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不能忽视环境质量监测的作用。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我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相应的配套技术不全等等。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机制,提高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的水平。

3.1 改进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

目前,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相对的落后,其先进程度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我们必须改进落后的监测方法,建立自动监测的体系,提高其在噪声、空气以及水资源等方面监测的准确率,提升整个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自动化能力,促进环境质量监测质量的提高,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更好地进展。

3.2 培养环境质量监测人才

环境质量监测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只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才可实施。在新时期,我国缺少专业的环境质量监测人才,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一批专业的环境质量监测人才。这些环境质量监测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过硬的监测技能,并具有国家持证上岗证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够做到正确的使用监测仪器,认真分析监测的结果,并且根据监测的结果制定出高效的防治方案。

3.3 提高环境质量监测的技术水平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不断地发展,在环境监测技术上,虽然我们拥有一些先进的技术,也取得一些令人欣慰的效果。但总体来说,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此,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的技术水平,在已有的技术水平基础上,不断研制出新的、先进的技术,寻找适合我国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最佳路线,完善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规范体制,提升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4完善环境质量监测机制

3.4.1完善环境质量监测机制,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加强环境质量监测的制度管理,制定全面及时的质控计划。

质控工作涉及到监测工作的每个工作环节,每年年初根据监测站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质控计划。这些计划包括: 仪器设备检定计划,仪器运检,仪器核查计划,人员培训计划,使用标准物质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计划,质控考核计划等。质控工作单纯的对于工作量来说,的确是任务量的增加,但其作为监测工作的流程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维系监测数据生命线的保障作用,因此,质控工作计划是顺利完成监测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要对监测任务,受控的岗位及受控的工作环节了如指掌,才能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计划和质控措施,进而使质控工作顺利进行。

3.4.2提高质量意识,端正管理思维。

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经过实践已经积累了相对成熟的质量管理经验,各单位在质量体系文件指导下,全面提高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让管理的理念和意识转化成为每个监测环节的自觉行动,使质量管理的规范和要求在各个工作领域得到贯彻落实。管理者应当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的原则,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反对形式主义,在从事质量检查和评审工作时不能走过场,同时运用好常规的管理措施,如现场空白、密码平行、加标回收、不定期监督检查等;质量管理员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中间环节,应给予一定的权力,配备相应的资源,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其应有的质量管理效能;正确处理好管理、人员、任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人员和任务发主冲突时,质量管理措施仍然要执行到位,不能由此形成管理时紧时松的坏习惯。

护理质量监测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内容;监测问题;预防措施

1.环境监测的含义

环境监测指就是以环境作为监测对象,通过综合运用生物办法、物理办法及其他办法,对环境存在的需要对检测各类物质及物质结构进行定量、定性的科学分析,实现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

利用其和环境有关规律进行分析确定环境污染和质量程度的变化趋势,提供跟多数据来支持环境保护工作,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多服务。

环境监测主要是对环境生物进行取样,对生物样品中含有危害环境的物质含量进行实验鉴定,并对在特定的时间内或在特定的空间内的环境结构或环境质量等进行研究操作。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是以对自然环境监测和人为造成废弃物的环境监测为主的。

2.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贯穿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环境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首先必须委托环境监测部门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本底监测,在环境本底值未超标的情况下再对具体项目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并制定监测计划;项目建成后并投入正常试运行3个月后,再对项目进行验收监测,以确保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定的环境保护设施落实到位;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回顾性评价。总之,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及后评价期都需要环境监测数据作为基础支持。环境监测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环节。在项目进行建设之前,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一定支持作用,先进行调查建设项目拟建地点的环境状况,并进行环境监测,取得反应环境真实状况的数据,才能确保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准确性,进一步决定该地点是否合适项目的建设。

2.2 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条件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已存在的污染进行分析,包括污染源的特点,分布,影响因素、环境条件等基本状况,寻找污染源,预测污染变化趋势,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同步观测并对气象、水文等资料和污染源资料,验证或调试评价预测模型,为拟建项目地区常规监测点的优化布局和项目环境监测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2.3环境监测对环境监测计划的制定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建设项目环境监测计划是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部门执法的依据之一。环境监测计划的执行能预防和及时发现企业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也可及时发现环境保护措施的不足,是确保区域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

2.4通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可验证建设项目周边地区环境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管理的目标要求,同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进行检验,这也是对环境评价单位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进行定量考核、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措施。

3.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内容

环境监测工作主要分为调查与验收两个阶段,为此,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内容分为以下两个基本部分:

3.1 调查阶段的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监测在调查阶段,其最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评价级别、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来选择适当的检测对象和环境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来选择合理的监测方法,制定科学的环境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制定必须遵循原则来制定,而不是按照意愿来制定,其原则包括:(一)环境监测方案要求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并能够结合环境的实际情况相适用。(二)优先监测具有威胁性严重的污染物。

3.2 竣工验收阶段的环境监测工作

竣工验收阶段完成的所有任务是对环境保护进行检验、对环保设备的效果进行测试、对污染物进行监测、调查敏感环境地点等。因此,在项目完成时进行竣工验收时确保工程项目的稳定性运行,也是设计生产能力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只有状态稳定,才能准确确认污染物是否在环境影响下确定的物质,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质量问题,保证监测的准确性。

4.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4.1 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系统本身是复杂的,存着很多因素对环境监测工作产生干扰,造成监测结果存在一定误差,降低监测频率等,甚至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都产生不利影响,这些数据结果也不能真实的反映出环境状况。自然因素除外,环境监测还存在着经费和时间上的问题,没有足够的经费供应,环境监测部门会在监测过程中对经费的使用进行压缩,为了满足时间的要求,还会简化监测步骤,缩短监测时间,监测操作也不一定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因此,由于技术、方法等方面的限制还会降低项目的使用价值,通过环境监测并不能够判断该项目是否值得建设等,这些都是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仅影响项目的建设,同时还会对环境影响评价造成严重影响。

4.2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预防措施

加强环境评价单位和监测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监测工作的认识,让每个环境监测人员从思想观念上认识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加强对环境本底值的监测,为拟建项目的环保审批提供数据参考,确保对拟建项目在环保审批上的严格把关,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为了更好的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制度。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来进行准确讲述环境信息,同时,在环境评价报告书和环境评价大纲审查时,要求环境监测技术专家及技术人员参于评审监测内容。

另外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积极应用ES、RS、GIS等新技术,准确测定监测点位,精确采集监测数据,绘制生态片图,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数据资料。

最后,建立并落实环境评价时间、难度和经费的制约机制。项目环境评价等级应与其评价时间、工作量及经费相关,评价时间进度应作为一个评审条件,杜绝速战速决、急功近利的不良行为。根据环境监测方案计划时间和预算相应的经费,确保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护理质量监测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信令监测系统,升级改造,项目质量管理

本文拟在现有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基础上,将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和策略应用到软交换信令监测网。本文分析了国内、国际项目进度管理的发展趋势。全面分析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升级项目的现状和特点,发现存在的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找出适合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升级工程的关键环节,为软交换信令监测系统升级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提出优化的项目节点和流程。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3G时代的来临,技术的升级、服务的更新及大量的资金支出要求企业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增加产品适用性和竞争力。如何保证3G网络质量、提高2G/3G互操作性和提升用户满意度,都对目前的网络管理和维护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在此情况下,为顺应网络发展,满足网络维护工作需求,实现新的组网情况下的全网信令监测,系统升级改造势在必行。

2、信令监测系统体系升级改造概述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业务开展的逐步多样化,要求不断提升网络维护管理水平,提升信令监测系统等维护手段的能力;同时我们也看到,河北联通信令监测系统在日常维护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随着河北联通网络建设的发展,网络管理的网元类型、管理的要求和理念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网元设备不断增加升级改造,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网络维护支撑手段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些变化对数据网络的管理不断地提出新的功能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河北联通信令监测系统的扩容建设。

监测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处理方式,实现对核心网与接入网内各种链路的集中监测、集中管理、集中维护能力。

3、影响七号信令升级改造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分析

总结分析这几年来联通公司通信网络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结构不合理;(2)供应商选择不科学;(3)工程实施过程中跟踪与控制不到位;(4)未指定测试方法,没有质量保证的工具。(5)工程负责人的综合素质欠缺。

4、提高联通公司七号信令升级改造工程项目质量的措施

4.1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明确项目质量目标。在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时,考虑以下因素:(1)根据项目时间要求,提供详细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建议和分工界面。(2)设立信令监测系统项目组。(3)应明确分工界面,要求图示并加以说明,以及项目各阶段的责任方、配合方职责等。制订了质量标准后,要建立质量保证和控制的流程。不同的实施阶段,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流程都不尽相同。

4.2 项目实施过程的把关。为确保项目在预算内按时交付满足河北联通公司需求的软件产品,河北联通公司项目负责人全程参与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信令监测系统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按照质量控制计划中制定的测试流程,制定测试计划、编制测试用例,成立测试小组对系统进行了三能测试。每一轮测试完毕后,项目组用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改进的结论,针对各项问题进行完善,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轮测试。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就是要追求质量的合理化。所谓合理化质量,是指在一定投资限额下,能达到所需要的最佳功能和质量水平。

系统功能测试通过率:是衡量系统功能满足业务需求程度、系统开发质量的关键指标,计算方法为测试通过功能点数量与本次测试的全部功能点数量的比值。通过分析整理出6条末端原因,分别为:缺乏技术知识、测试流程不规范、界面功能不完善、需求分析错误、测试用例不完善、测试数据不完善。为找出主要原因,测试小组制定了要因确认计划表,对分析出的6条末端原因进行逐条确认。

经过测试组对以上原因的逐个确认,最终确认测试过程控制方面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三个:测试过程不规范、测试用例不完善、界面功能不完善。

(4)对策制定和改进措施。针对确认的要因进行分析讨论,按照质量管理的“5W1H”的方法制定如下对策表,并根据制定的改进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工作。

(5)进行效果验证。在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后,信令监测系统项目组进行了第二能测试。

测试过程控制方面的问题占比大幅减少,同时总体测试通过率达到96.03%,高于近期建设的网管系统和营维系统的第二轮测试通过率。可以看出本次信令监测系统测试在应用了项目控制的方法后,效果显著。

在总结第二轮测试情况的基础上,信令监测系统项目组进行了第三轮测试,测试的总体通过率达到了98.96,基本达到预定目标。

5、结论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把企业的人、才、物和信息等资源,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及时地转换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项目质量管理正是解决项目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项目质量管理是为了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者规定的要求、满意地完成,它包括使整个项目的所有功能活动能够按照原有的质量及目标要求得以实施;质量管理主要是依赖于质量计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及质量改进所形成的质量保证系统来实现的。

信令监测系统升级改造项目质量管理是在严格遵守技术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和协调资金、资源、技术环境条件的约束,使信令监测系统升级改造项目能更好地满足业主所需要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充分发挥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傲姿时代项目管理教材开发项目组编著,《项目管理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戚安邦编,《现代项目管理》,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