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范例6篇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范文1

关键词:鉴赏;教学;方法

此项目由四川师范大学第九批科研创新项目提供经费支持

一、探索背景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1从“欣赏”到“鉴赏”的转变可以看出,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使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由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变为主动地思考、评价、反思美术作品,并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我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改进,针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浅显的见解,希望能够得到同行的指点。

二、 教学目标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业繁重,音、体、美这三个学科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放松的课堂。如何在轻松的氛围中上好美术鉴赏课?如何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有所收获?如何在轻松的氛围中做到寓教于乐?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

三、教学过程

我通过在成都七中美术课上的实践,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现以鉴赏《清明上河图》为例,整理如下。

(一)鉴赏意境的营造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传世名作,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了让课堂变得更为有趣,我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先从听觉入手,

1.营造符合课堂的艺术氛围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边放音乐,一边将优美的诗词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置身于古香古色的课堂气氛中,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艺术情怀。

2.打造符合教学的艺术作品

我利用课前准备的绘画工具(宣纸、毛笔、墨),让学生根据PPT播放的诗词发挥想象,在纸上画出符合诗意的图画。然后,再由学生自己或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

3.叙述符合作品的传奇故事

我通过讲述课前收集的相关逸闻趣事来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好奇,就《清明上河图》而言,它的“秋景之说、颂辞之说、真伪之说”等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鉴赏意境的营造不止以上所述的三种方法。在这里只是针对《清明上河图》而言,我举这样的例子意在说明,在美术鉴赏课中意境的营造对于教学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鉴赏方法的实施

鉴赏方法的实施是美术鉴赏课成功与否的关键。鉴赏方法的正确性直接影响着线型教学模式的成效。

1.对美术语言的了解

我在构建好鉴赏意境的情况下,开始给学生教授相关的国画知识和鉴赏方法,采用的教学工具仍然是PPT,如下。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在美术教材中出现的美术作品必定是经典佳作,那么其在绘画理论和绘画技法上也必定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我们的鉴赏就不能只停于表面。教师向学生教授基础的绘画知识对于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是很有帮助的。

2.纵向鉴赏的实施

众所周知,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有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鉴赏、比较式鉴赏等。我认为,对同一幅作品采用的鉴赏方法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就会不同,我们先就纵向鉴赏来说。

“纵向比较是在鉴赏的过程中,对与作品有关的事物作时间性纵向的比较分析……具体包括艺术种类不同发展阶段的纵向比较、艺术流派不同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艺术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纵向比较。”2所以我对《清明上河图》首先进行了纵向鉴赏,因为《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存世作品极少,只好从作品本身进行鉴赏,展示如下。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纵向鉴赏实际上就是对一幅作品从背景、作者、主题、构图、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样能够使学生对作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但这种鉴赏方法大都局限于教师的讲授,学生不能进行独立的思考。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纵向鉴赏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横向鉴赏。

3.横向鉴赏的实施

“横向比较是在鉴赏过程中,对与鉴赏对象有可比性的作品或事物,进行一种空间性的比较分析。具体包括文化背景下的比较、风格流派间的比较、艺术家间的比较等。”3《清明上河图》从题材上分属于风俗画,那么,我们就可以不同的风俗画作为参考,让学生对它们进行分析,展示如下。

图一 图二

通过横向鉴赏,学生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学生对绘画作品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4.平行鉴赏的实施

“在教学中只重复一种模式,会让学生觉得乏味,很难调动积极性,因此,要对各个环节的组织形式进行不同的设计,特别是对成并列关系的环节。”4因此,我特别提出平行鉴赏。所谓平行鉴赏,就是不局限于国界、不局限于时空、不局限于画风等条条框框,只根据美术作品本身去探究艺术的美。美术鉴赏可以以任何一幅传世作品作为切入点进行相关的拓展。比如,我们针对《清明上河图》所进行的平行鉴赏,展示如下。

在纵向鉴赏和横向鉴赏的基础上,将不同画种(国、油、版)放到一起进行鉴赏,有助于促使学生积极地去探究不同的美术形式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学校教学设施条件允许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鉴赏课上所学知识的理解。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三)鉴赏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鉴赏能力是判断美术鉴赏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鉴赏意境的营造和鉴赏方法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有所收获,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又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所保障,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何乐而不为呢?

根据上述内容,我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探索的成果归纳如下:(请看图示)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探索 一、营造鉴赏意境 1.营造符合课堂的艺术氛围;

2.打造符合教学的艺术作品;

3.叙述符合作品的传奇故事。

二、实施鉴赏方法

1.对美术语言的了解;

2.纵向鉴赏;

3.横向鉴赏;

4.平行鉴赏。

三、培养鉴赏能力 学生、教师双赢。

注释:

1.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 陶旭泉.美术新课程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第114页.

3.陶旭泉.美术新课程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第114页.

4.陆华军.小学美术欣赏课的“立体式”建构――以《诗情画意说“富春”》为例[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编辑出版,中国美术教育期刊,2013年第一期,第43页.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范文2

关键词:美术鉴赏、审美素养、能力、教学、美术作品

引言: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安徽省自2006年秋季实行了新的课程改革,新课标美术教材共设置5个系列9个学习模块,具体是:(1)、美术鉴赏;(2)、绘画、雕塑;(3)、设计、工艺;(4)、书法、篆刻;(5)、现代媒体艺术(电脑绘画/电脑设计)。鉴于“美术鉴赏”对于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和基础性作用,因此,美术鉴赏课就成为“选修”中的“必修”。那么,如何使学生通过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达到新课标提出的成就标准,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被动传授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见到许多人物、景物或者各种图象。有时我们会被动地接受;有时又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兴趣有目的的取舍,这是一种主动的接受方式。当我们翻开美术鉴赏这本书的时候,往往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审美取向,对某些作品产生兴趣。比如,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那些内容表现经典的故事情节、圣经上的故事、古希腊神话或者对作者的生平故事感兴趣,例如,很多学生喜欢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件作品,因为作品表现了在晚餐过程中,耶稣说出了: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这句话之后,十二个门徒内心和动作上不同的反映。再如,法国画家达维特的《贺拉斯兄弟的宣誓》、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都是这类题材的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这些兴趣点,采用角色表演的方式,改变以往只有教师个人表述的教学方法。当然,美术作品出了具象作品之外,还有抽象和意象的作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不能以“好与不好”、“象与不象”评价作品的好坏,这些作品都是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高中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历史文化知识的不断积累,对生活中美的感受和判断也会渐渐成熟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鉴赏活动中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过去被动式传授的教学方法,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大的空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增加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的讲述,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美术鉴赏的方法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面对一件美术作品,要想看出其中的“门道”,就必须掌握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这里,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包括:

1、美术语言:点、线、面、体、色彩、明暗、构图、透视、肌理、空间等。点在美术作品中式最小、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一个笔触、一块色彩,都能把它当做一个基本的“点”。“线”式由无数的“点”排列而成,线有长短、曲直、横竖之分,不同的线条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比如,曲线给人柔软、优美之感;直线给人刚毅、挺拔之感。无数线条的排列就构成了“面”,“面”又组合成“体”,“体”具有明暗关系、透视变化和空间感、质感。色彩是美术作品的又一重要艺术语言,荷兰画家梵高的《向日葵》、《自画像》、《阿尔诗人的花园》色彩强烈、自由、奔放;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晚钟》等作品色彩朴素、庄重。

2、艺术美和形式美:语言元素、语言手段、语言规则(变化和统一、对比和和谐、对称和均衡、比例和尺度、节奏和韵律)。

在美术鉴赏活动中,除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懂得一些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果欣赏美术作品时不懂得鉴赏的基本方法,只注重作品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作品的内容,既不能从作品中领悟到美的因素,更没有产生审美体验,激起审美情感,那么就不可能对美术作品做出审美评价,也不会得到审美享受。

三、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类型、风格的作品,尤其是古今中外经典的美术作品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任何一件艺术作品,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家,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现实生活。比如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都建立在对现实生活中真虾、真马的无数次观察、描摹,才能完成完美的作品。当然,美术作品不是等同于现实生活,它是经过艺术家头脑的提炼、取舍、加工,在美术鉴赏活动中,既要看到作品的外在形式,更要看到作品的内容,还应该理解任何一件作品都经过了艺术家的再创作。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欣赏到太多的美术作品,这就要求一方面教师应收集大量的教学图片;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从画册或者网上收集美术作品。通过欣赏更多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开阔自己的视野,积累自身的审美感受,逐步转化为审美经验,所谓“见多而识广”,学会分析、理解、评判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达到鉴赏的目的。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独特魅力

在高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图文并茂、信息交流、师生共进 步等教学目的。具体来说,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比如在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一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校网络链接相关美术网站进行浏览,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作者生平、作品相关评论等方面的了解。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学空间和范围,而且激起了学生渴求知识的热情。

总之,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鉴赏就是用我们的眼睛去欣赏美术作品,我们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鉴赏活动中,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去欣赏大量的美术作品,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成就标准。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范文3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3.6

美术鉴赏教学作为高中美术教学的内容之一,奠定了培养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基础。正是从这个层面来说,如何增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对高中美术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有必要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

从我校的情况来看,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专业性过强与教学没有侧重点等问题。在一些高中美术作品的鉴赏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过于专业性,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内容,进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教师在对绘画作品中的构图进行分析时,经常在讲解颜色中会用到"环境色、光源色"等专业性较强的词汇,以高中学生的美术知识与经验来说,这些专业术语的应用不但不会让他们更了解美术作品本身,反而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此相反的是,一些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担心学生可能会对讲授内容无法理解,忽视了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分析以及评判的能力,在讲课过程中经常会过多的讲授与美术鉴赏作品无关的内容,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值得强调的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应用效果的高低与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在对包括抽象作品以及意象作品的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如果没有与流派作品相关的专业知识,也会影响美术鉴赏教学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教学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换句话说,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发挥,必须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使得美术鉴赏教学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

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确定以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

1.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高低,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如上文所说学生学习兴趣的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这就决定了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作为自身的教学任务,认真的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的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积极作用。

2.关注学生的多元化

高中学生作为整体有着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特点,同时,每一个高中学生也有着自身所特有的特点。这就决定了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认真的面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学生自身所处的生活背景以及环境对美术作品鉴赏所带来的影响。教师在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所具有的这种多元化特点,在利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散发性思维,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3.充分发挥教学辅助技术的作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决定了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学辅助技术的作用。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这一技术平台,丰富自身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进而拓展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范围。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类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灵活应用,进行美术鉴赏课程课件的制作,进而增加课程的生动性。以《战争与和平》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课件中加入战争场面的视频,进而让学生体会到美术作品和战争两者之间的关系。

4.灵活应用体验式教学

对于高中生来说,如果能够将学习内容和自身的体验进行有效的结合,便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有必要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灵活的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和画家之间建立开放与互动的体验式教学方法,该方法通过教师组织校外画家和学生两者之间开展有效的互动交流来增加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的体验。又如,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以特定的身份对美术作品进行体验。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在生活中的体验来寻找问题,在亲自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服装色彩原理与穿衣搭配的内容,来增加学生在色彩方面的原理知识,进而提高美术鉴赏教学的质量。

5.加强课堂教学的动态控制

对于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来说,其本身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着诸多的情况,这就决定了应加强课堂教学的动态控制。在课程的导入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问题情境等方式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美的鉴赏欲望。在课堂进行中教师应力求对课堂节奏的掌握,通过轻松幽默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在美术鉴赏课结束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不但要做到深入浅出,同时还应简明扼要。进而做到在学生对知识系统化与形象化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能力。

总之,高中美术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结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美术鉴赏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严专红.对高中美术教学现状与出路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126.

[2]宋翠红.浅谈中学美术教育中的欣赏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1):120.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范文4

关键词:体验式;高中美术;鉴赏课;开放性

体验式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只有从实际中去体验不一样的作品,和作品面对面,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如果仅仅是靠老师对作品的讲解,或者是从书本上对作品的认识,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失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一、先介绍后鉴赏

在鉴赏之前,我一般会要求学生先对作品的时期和作者的一些基本信息先做查阅和了解,知道作品背景之后,才能了解作者的创作心境,这对理解作品是很有帮助的。在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进行查阅和介绍之后,我会以幻灯片的形式再做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让全体学生能有一个基本相似的“起点”。先对作品进行了解是体验的步骤之一,这样的教学方法能给学生良好的体验模式,进行高效的体验式学习。

二、先鉴赏后讲解

鉴赏时,主要是先让学生去欣赏这些作品,然后再将作品的介绍做详细的说明。因为每个人对作品的感悟程度不一样,加之对艺术语言的理解层次不同,如果老师在一开始就定下了一个“基调”,那么学生就很难有自己的想法。先欣赏,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先去体验,虽然是对教材中的作品做体验,但是也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扩大体验式教学范围

美术的鉴赏能力是在不断的素材积累上才能得到提高的,也就是说学生鉴赏的美术素材越多,种类越复杂,其鉴赏的能力也会越高。这样学生只能从画中去感悟心境,鉴赏其意义,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而且在美术展览中,具有比较浓厚的艺术氛围,学生还可以从其他人的评价中收获一些关于鉴赏的知识,扩大学生的体验平台,丰富他们的体验内容,让体验式教学更加多彩。

总之,体验式教学对于美术鉴赏来说是最高效、高质的教学方法,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美感,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能力,对高中美术教学的成绩提升来说,具有很大好处。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范文5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研究性学习;开展方式

高中美术鉴赏是新课标规定的必修板块,是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要环节。在高中,对美术鉴赏课程进行研究性学习则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能力,展现美术鉴赏课程魅力的有效方式。美术鉴赏课程特点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特征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特性。

一、高中美术鉴赏特点

1.高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具有广泛性

美术鉴赏的美术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等一切美的艺术形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或容易接触到的艺术实体。

2.高中美术鉴赏的角度具有多样性

比如对画家梵・高的《向日葵》的鉴赏中,可以着重讨论一幅作品的线条勾勒、色彩渲染、画面比例等画家绘画手法的特点;也可以横向比较梵・高所有关于向日葵作品的异同来说明鉴赏作品的特殊之处;还可以根据画面折射出的作者的情感与心态分析作者某一时期的社会生活。

3.高中美术鉴赏的知识具有繁杂性

对一件美术作品的鉴赏往往涉及历史、政治、哲学、地理等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加强课外知识的积累。

二、研究性学习方式特征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成为一种辅助的工具。学习内容具有选择性,学生可以从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结合自己兴趣,选择属于自己个人或小组的研究课题。研究方式也呈现多样性,可以咨询专业教师、上网搜集资料、动手实验验证等,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为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不再只是枯燥的理论,因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消化、应用、创新都将更加得心应手。

三、高中美术鉴赏研究性学习过程

由于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学科独特性和研究性学习方法的优越性,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路人的原则,细化实践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落实实践过程中的每个步骤,不要流于形式,重拿轻放。

1.学生根据兴趣选题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从多种多样的鉴赏内容中,选取并制订适合自己的题目,可以提高研究成功的可能性,亦可以使学生的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次次的实践中逐渐增强,避免学生因失败而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不利于教学过程的长期展开。

教师也应当主动为学生创设多样的研究问题的情境,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地域方面的有利条件,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开阔学生鉴赏的视野。例如,北京市区学校则可以根据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鉴赏中国古代特色建筑;苏州地方学校则可以根据苏州地域的便利进行园林的鉴赏;哈尔滨的学校则依据地方特色可以展开别开生面的冰雕鉴赏。

2.个人与小组相结合,讨论解决方案

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老师从旁协调,将学生分成若干讨论组,讨论出从各自的鉴赏角度出发最合适的鉴赏方案,制订方案书,详细地规划自己的鉴赏方法、步骤、搜集信息的渠道等,教师要给出建议或纠正。

比如,某学生的绘画鉴赏选择中国古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经过小组讨论后决定从画面内容探索研究,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宴饮及餐桌礼仪,那么该学生制订的方案书至少应包括鉴赏题目――由《韩熙载夜宴图》窥视古代宴饮礼仪,鉴赏方法――理论分析与绘画观察相结合,鉴赏步骤为首先了解关于画作的基本信息,然后搜集全卷画作的音像、图片、文字等资料,最后结合历史知识和画作内容对古代宴饮礼仪做出分析,而信息搜集渠道有博物馆参观、图书馆借阅书籍、查询网络资料等。

3.搜集相关信息资料

搜集关于鉴赏课题的相关资料是进行美术鉴赏的基础,后续结合自己的情感经历、生活阅历对作品进行鉴赏都基于此步骤,可以说资料搜集的全面和有效与否直接影响了鉴赏成果的质量。

在如今网络技术发达的社会,信息搜集变得方便而且迅捷,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工具。教师可以建立关于美术鉴赏的网站,为学生的鉴赏课程提供方法指导,资料整理等;学生可以上网站查找和自己课题相关的文字、音像、图片等资料,或者在网上借鉴已有的美术鉴赏成功范例,尽快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鉴赏方式和风格。

4.学生独立完成鉴赏课题,并记录鉴赏结果

在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后,学生需要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融合吸收,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资料进行再加工和创新,提升认识水平,对鉴赏课题做出自己的分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这一过程中真正掌握有用的课外知识,熟悉鉴赏过程和技巧,提高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深层次认识并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兴趣爱好。

高中美术鉴赏除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外,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交流思想、开拓思维,提高审美品位,培养精神创新的重要课程。对如何开展美术鉴赏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才刚刚开始,相信经过一代代教师的不懈努力,这一探索必将更加全面而丰富。

参考文献: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范文6

一、美术鉴赏过程中学生情感因素的调动

美术新课标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概念,目的是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形成自己的艺术价值观念。美术鉴赏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的审美活动,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感悟美术作品,这种活动强调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情感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比如站在天安门前面,人们会自觉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欣赏罗中立的《父亲》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亲情和感伤的乡土情怀;而看到达利《内战的预感》则会让人感受到战争给人类所造成的无可估量和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情感因素是鉴赏作品的关键,学生在鉴赏作品时体味到了某种情感,他的情绪就会激动,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如果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的参与,那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鉴赏。然而,问题在于中学生由于知识基础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很难体味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与启发,帮助学生分析体味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尤其是作品最精彩的部分。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阴险狡诈狠毒的神情等。

二、在美术鉴赏中体味文化情境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作出来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在环境的影响,这就是美术作品的地域性特征。所以,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地域文化环境和时代背景中去学习。如鉴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必须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及其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鉴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要让学生了解米开朗基罗创作这件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大卫的历史史料;如达维特的《马拉之死》,如果不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和作为资产阶级雅各宾党领导人的马拉真实资料,就无法理解这一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精神及为什么要这样画。这些,一方面老师要能够烂熟于心,在教学中做到信手拈来,更要巧妙的穿插到对作品的鉴赏过程中,不能生硬的告诉学生。当然,最好是让学生课前自己进行搜集了解,带到课堂与同学们分享。其次,在鉴赏过程中要营造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鉴赏体验。在鉴赏蒋兆和的《流民图》时,我让学生观看一些抗战时期中国民众的苦难生活的影片片段,让学生有如亲身体验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才能感受到当时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才能真正感受到作品本身的悲剧性给人的巨大震撼;在鉴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时,播放一段爵士乐,让学生在聆听爵士音乐的同时体味作品的内涵。艺术源于生活。在美术鉴赏教学时,我让课堂内外相结合,课堂与生活相结合,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情境。为此,我建议学校利用教学楼走廊、橱窗等场所展示学生或教师作品,既美化校园,营造艺术氛围,也给学生提供一个艺术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鉴赏、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在鉴赏现代建筑艺术时,直接让学生到校园、湖心公园中走走,要求他们自己分析、评论校园和公园建筑的布局和特色。为了让学生对当地的人文和乡土文化有深入了解,我带学生参观了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遗产,如清真大寺、中山公园以及南门、玉皇阁等古建筑。美术鉴赏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了各门学科的知识,所以一定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鉴赏美术作品。

三、强调学生多元化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