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喂养与护理范例6篇

新生儿的喂养与护理

新生儿的喂养与护理范文1

【关键词】 早产儿;肠内营养;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1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50-01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预后效果成为了目前临床医学上的研究热点。由于早产儿的体质较差,出生后需要更加全面的护理,而且对营养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加强对早产儿的肠内营养护理能够给早产儿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储存能量,加强抵抗力,保证早产儿的营养需求,同时也是保证早产儿能能够稳定生长的基本的物质基础。如果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得不到保证,则可能会引起早产儿的营养不均衡,影响成长速度,甚至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早产儿的生活质量[1]。因此,通过给予早产儿全面的肠内营养护理,对于早产儿的存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在近两年收治的34例早产儿进行肠内营养护理研究,研究内容丰富,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儿的胎龄均在34周以内。在34例早产儿中,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胎龄均在26周-34周,平均胎龄29.6周。所有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为1400g-2100g,平均体重1840g。

1.2 方法 根据早产儿的体质情况,制定了合理的早产儿肠内营养护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2.1 加奶护理 对于出生后存活下来的早产儿,如果病情较轻且比较稳定,则在出生后12小时内给予鼻胃管间歇推注肠内营养支持;如果早产儿的病情较重或者病情不够稳定,则需要推迟喂养时间,在出生后24小时-48小时内喂养。喂养物以母乳为主,以配方奶为辅,根据不同的早产儿的胎龄和体重灵活调整喂养方案[2]。对于体重小于1600g的早产儿,首次喂养2ml,每隔2-3小时喂养一次,逐次增加1ml,每日所喂养的总奶量为18ml;对于体重在1600g-2100g之间的早产儿,首次喂养5ml,每隔1-2小时喂养一次,逐次增加2ml,每日的总奶量为36ml。连续喂养一周,观察早产儿在此期间是否有腹胀、奶液潴留等并发症出现,如果出现,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如果未出现,则在以后的喂养中,可以逐渐增加喂奶量,直至150ml。

1.2.2 喂奶耐受性观察 在喂养期间,注意观察早产儿的奶液潴留情况。在每次喂奶前,采用注射器抽吸的方法,检查新生儿的胃部是否有残留的奶液,如果潴留的奶液少于喂养量的一半,则对新生儿的喂养无影响,保持正常的喂养量和喂养次数;如果潴留的奶液量多于喂养量的一半,则应当适当的减少每次的喂养量,或者减少喂养次数[3]。同时,在检查奶液潴留情况时,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血液变化情况、腹胀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则应立即停止喂奶,并采取相应措施。连续几次观察新生儿的腹围变化,如果腹围有大幅度增加(超过1.5cm),应当减少喂奶量,并采用温盐水灌肠保证新生儿的排便正常[4]。在喂奶过程中,随时观察新生儿的血糖、血液、腹胀、体重变化。

1.2.3 护理 对于所有的早产儿,均应采取“鸟巢式”保护,通过模拟宫内环境,增加其安全感,加快适应外界环境的速度。新生儿的主要是以俯卧位,隔段时间与仰卧位交替。在俯卧位下,不仅能够减少胃内奶液潴留,减少腹胀和呕吐的发生次数,还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增加体重,能够使新生儿的呼吸更加平稳,心率更加整齐,提高血氧饱和度,能够促进新生儿的呼吸系统的发育。此外,为了避免胃食管反流,应该采取头高脚低的,适当的将头部抬高30°左右,使新生儿呼吸更加顺畅。新生儿的睡眠时间较长,避免长时间处于一个,通常情况下每隔4小时需要更换一次。

1.2.4 胃管管理护理 早产儿由于需要长期的肠内营养护理,在早期的喂养过程中,大多采用胃管喂养,因此,要特别注意胃管的管理和护理。由于新生儿的不自觉性常常会导致胃管需要反复插入,无形中增加了胃管感染的机会,因此,有效地措施是采用具有弹性的胶布将胃管固定于新生儿的鼻唇沟处,避免胃管被拉出引起感染。在每次使用完围观后,都要使用温开水逐次清理新生儿的口腔和使用过的胃管,保持清洁[5]。尤其是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规范进行操作,每次操作结束后将使用过的胃管进行消毒、灭菌处理,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将胃管置于相应的搁架上,避免放置在床单上被污染。

1.2.5 腹部按摩 给新生儿喂奶后30分钟后给新生儿进行腹部按摩,具体做法是手指并拢,用掌心部位轻轻触摸新生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在四周缓慢进行顺时针按摩,运动应保持匀速,动作尽量轻柔,连续按摩10分钟左右。腹部按摩不仅能够刺激新生儿的肠道激素分泌,加快肠道蠕动,帮助新生儿快速消化食物,对于新生儿胃肠功能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结 果

在所研究的34例早产儿中,在一周内拔管正常哺乳的有18例,2周内的有12例,3周捏2例,死亡2例,存活率94.12%,死亡率5.88%。所有存活的新生儿体重在逐渐增加,在出院时已处在正常体重范围内。经检测,新生儿的血液、血糖都正常,未出现并发症,早产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6d。死亡的2例早产儿由于肺出血和血管内凝血导致。

3 讨 论

由于早产儿的器官功能和身体素质都较差,因此,需要在出生后给予更加细心地护理。其中对早产儿的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重要手段之一[6]。在给早产儿喂养的过程中,优先选择母乳,这是由于母乳含有很多新生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能够促进新生儿的器官发育,增强抵抗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使各项机能早日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在喂奶过程中,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胃内奶液的潴留量,避免引起腹胀,并灵活的调整喂奶量和喂奶次数。此外,还需要注意新生儿的,通常采用头高脚低的俯卧位或者仰卧位,在采用胃管进行喂养的阶段,注意胃管的清洁和消毒、灭菌,采用规范的操作方法,降低胃管被感染的概率,尤其是医护人员,更加注意与新生儿接触的双手、皮肤的清洁。再配合以适当的腹部按摩,加快新生儿的消化系统的建立,保证每日的喂奶量和排泄量正常。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早产儿肠内营养护理策略,保证早产儿的营养支持,促进早产儿稳定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湘红,杨春柳.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早产儿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1,6(17):347.

[2] 马云红,黄洁.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2(3):236.

[3] 孙云.早产儿胃肠内喂养的护理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1,5(8):126.

[4] 陈林.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8(16):167.

新生儿的喂养与护理范文2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096

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内的母乳喂养率仍然相对较低, 给予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使母乳喂养率提高, 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促进作用[1]。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当中, 临床护士为产妇提供个体化的认知干预, 让产妇能够明确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作用, 对产妇母乳喂养的主动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临床护士主动对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可以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来给予母乳喂养, 更加适应母亲这一角色, 进而使其顺利渡过产褥期。相关研究表明[2], 系统化母乳喂养在指导过程当中, 临床护士要正确指导产妇哺育婴幼儿的方法, 指导其掌握相关技巧, 使其哺乳婴儿的能力明显提高, 进而使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与此同时, 通过对产妇出院以后的跟踪随访, 可以起到对母乳喂养的支持以及解决问题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4月本院接收的86例产妇,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各43例。干预组年龄21~33岁, 平均年龄(28.1±4.3)岁;对照组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29.1±4.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母乳喂养指导[3]。

1. 2. 2 干预组 采取系统性母乳喂养。①有效评估:临床护士对产妇的健康知识水平给予全面调查, 使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程度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其中包含技巧以及优势等相关方面,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指导方案。②认知和心理干预:有些产妇还没有完全适应母亲这一角色, 极易引发一系列不良情绪, 会过于担忧母乳喂养对乳房美观造成不良影响, 进而拒绝母乳喂养, 临床护士要主动对产妇给予认知以及心理干预, 向其耐心讲解这种方式对母婴的好处, 在整个过程当中对母子感情的建立以及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护士要正确引导产妇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掌握育儿的方式, 不断累积经验, 鼓励产妇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③哺乳方法:临床护士一定要正确指导其哺育新生儿的相关措施, 包含更换衣服、抚触、洗澡等, 同时教会其明确掌握婴儿的作息时间, 包含进食、二便以及睡觉等, 同时正确指导其有意识的培养新生儿的作息规律。若产妇的母乳量不足, 则按照实际情况, 给予运动以及饮食干预, 正确指导其按摩乳房。不定期的对出院以后的产妇给予跟踪随访, 特殊情况时给予指导, 耐心讲解母乳喂养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 同时给予有效解决[4]。

1. 3 观察指标 对比干预后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干预组母乳喂养41例, 母乳喂养率为95.35%(41/43), 对照组母乳喂养35例, 母乳喂养率为81.40%(35/43), 干预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母乳喂养指的是产妇以乳汁喂养新生儿的方式, 采取母婴喂养的新生儿生长更加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母乳喂养能够有效降低儿童的死亡率, 对新生儿的益处能够延续到成人期。相关研究表明[5-7], 母乳营养非常丰富, 便于吸收, 富含人体当中所需要的所有必须氨基酸和多种免疫因子以及促消化因子, 可以完全满足新生儿初期体格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 其明显优势是配方奶粉所无法替代的, 同时母乳喂养能够增强产妇与新生儿之间的密切接触与交流, 对于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 对婴儿的情感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母乳喂养所带来的有利面为所有产妇所知[8-10], 然而在实践过程当中还伴有各种各样的困难, 这些困难也许是母乳喂养自身方面的问题, 也许与其他相关因素有关。

新生儿的喂养与护理范文3

[关键词] 初产妇;住院期间;全程;婴儿喂哺;母乳喂养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2(a)-0166-03

Effect of Baby Feeding Guided by Nurses on the Breast Feeding in Primiparas During the Whole Hospitalization Period

ZHU Hong, WANG Ju-hui, SHI Mei-hua, YANG Huan-hua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outh Campus, Shanghai, 20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aby feeding guided by nurses on the breast feeding in primiparas during the whole hospitalization period. Methods 100 primipara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May 2015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with 50 cases in each.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first early sucking of the babies was implemented and the breast feeding was guided and assisted by the nurses under the relative regulations of the baby-friendly hospital. In the study group, baby feeding was guided by the nurses during the whole hospitalization period of the primiparas. And the effect of breast feeding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primiparas with the lactation time

[Key words] Primipara; Hospitalization period; Whole; Baby feeding; Breast feeding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最为理想的食物,因为母乳中含有各类最合适新生儿需要,也最利于他们消化吸收的物质,不易导致新生儿腹泻、便秘及过敏等[1]。同时,初乳中更是含有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对新生儿生长发育与抗病能力有关的营养物质,是其他代用品或代乳类无法取代的[2]。但是,在相关研究报告中显示初产妇因经验缺乏、乏力及害怕疼痛而惧怕哺乳,一旦乳腺管不通而发生奶胀,产后发热不适,实施热敷、按摩及挤奶等机械操作时间较长,产妇也会因感觉疼痛而无法接受,甚至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乳腺炎等,导致改变或终止母乳喂养,不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3]。现有研究表明产后实施按摩会提早乳汁分泌,并减少奶胀与乳腺炎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即便实施按摩,而未能实施正确、有效、及时的婴儿吮吸,也可能出现偏差。为了进一步探讨住院期间护士全程实施婴儿喂哺对促进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该院针对2013年8月―2015年5月接诊的100例初产妇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随机选取研究对象100例,全部为奉贤区中心医院产一病区接诊的分娩初产妇,入选时间为2013年8月―2015年5月。入选初产妇符合如下标准:①年龄在22~30岁的初产妇;②有良好语言沟通交流能力;③身体健康、营养状况良好,以往无乳腺增生等疾病;④孕周37~40周,新生儿体重3~3.5 kg之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为10分[4]。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6.5±1.7)岁;平均孕周(38.6±0.9)周;新生儿平均体重(3.33±0.17)kg。研究组:平均年龄(26.9±1.5)岁;平均孕周(38.9±0.6)周;新生儿平均体重(3.38±0.12)kg。两组对象在前述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初产妇入院后均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接受产前母乳喂养知识学习,如纯母乳喂养定义、母乳喂养重要性、母乳喂养优势、母乳喂养、喂养正确姿势等,同时采取模型婴儿进行模拟训练,均由该院经验丰富的专业护士进行指导。同时产后予以护理干预,主要为产后母乳喂养护理常规,比如口头母乳喂养宣教、协助家属清洗产妇、护理指导、早接触与早吮吸等。对照组住院期间首次早吮吸由护士完成并指导母乳喂养,之后按照爱婴医院相关规定指导家属协助婴儿母乳喂养,一般2~3 h喂养一次,家属应协助产妇完成,护士则主要负责指导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研究组则在初产妇住院期间护士全程实施婴儿哺喂指导,于分娩当天起每天实施按摩3次,每次采取热毛巾对每侧进行热敷5 min、按摩5 min;产后在白天每隔2~3 h护士协助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每次每侧时间控制在10~15 min,边喂养边进行指导宣教。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泌乳时间、奶胀发生率、乳腺炎发生率、母乳量充足率、坚持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并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

泌乳量充足与产后纯母乳喂养评价标准根据WHO有关于母乳喂养培训教材中的相关标准执行,其中泌乳量充足标准为产妇自觉双乳饱满,24 h哺乳不低于8次,可满足新生儿需求,且新生儿情绪稳定,哺乳后安静入睡不低于2 h,大小便也正常;不充足标准为产后72 h依旧无乳汁或者仅有少许乳汁但下奶感不显著。纯母乳喂养标准为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液体与固定食物[5]。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行χ2检验,将P

2 结果

2.1 产后泌乳时间对比

根据产后泌乳时间72 h分组统计比较可知,研究组泌乳时间在72 h上的百分比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对比[n(%)]

2.2 母乳量充足率对比

研究组母乳量充足48例、奶不足2例,母乳量充足率为96.00%,对照组母乳量充足40例、奶不足10例,母乳量充足率为80.00%,研究组母乳量充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初产妇母乳量充足率对比[n(%)]

2.3 坚持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对比

研究组产后坚持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84.00%(42/50),对照组仅为58.00%(29/50),研究组产后坚持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06,P=0.001

2.4 奶胀与乳腺炎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奶胀率为4.00%(2/50),对照组则为20.00%(10/50),研究组奶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表3 两组初产妇产后奶胀与乳腺炎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母乳喂养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建议,受到世界各国认可和支持,自从我国倡导母乳喂养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后,产妇也逐渐提高了对母乳喂养的重视程度,使得纯母乳喂养率得以提高。据2012年WHO某项调查研究显示,全球产妇产后半年纯母乳喂养率不足40%[6],相比WHO推荐的标准50%相差甚远,而中国近两年纯母乳喂养率也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初产妇中,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课题。从过去几年该院产科接待的初产妇来看,尽管在产后30 min内早吮吸,同时也做好母乳喂养宣教,但因初产妇会有奶胀发热及家属心疼产妇过于疲劳、喂养时疼痛等,导致予以奶瓶与奶粉的现象较多,或者奶胀发热后予以热敷、按摩及挤奶等处理,但时间较长,导致产妇疼痛难忍,最终可能终止或改变母乳喂养。为此,该院这两年在初产妇住院期间护士全程实施婴儿喂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该研究针对该院接诊的初产妇100例进行对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住院期间首次早吮吸由护士完成并指导母乳喂养,之后根据爱婴医院相关规定指导家属协助母乳喂养,而研究组则在住院期间护士实施全程婴儿喂哺。结果显示研究组泌乳时间在72 h上的百分比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WHO建议[8]母乳喂养婴幼儿到2岁,同时重视产前宣教,促使产妇认识到母乳喂养的优势与重要性。初产妇住院期间护士全程实施婴儿喂哺可视为全程优质护理的延伸,而优质护理将患者作为中心,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使得护理内涵得以深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满意、放心、高效及优质的医疗护理。护士全程协助婴儿喂哺中护士按摩采取的手法经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并论证其有效性,操作人员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日常工作中经过多次实践操作,以丰富的经验服务初产妇,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更好低配合护理;同时,协助婴儿吮吸也是妇产科护士本身应具备的基础护理技能,该院妇产科对护士进行了必要的培训与考核,对于考核不佳或不合格者再培训,直到她们可胜任为止。因此,该院妇产科护士在实施全程婴儿喂哺时,不仅尽量保障患者安全,维持他们的舒适,同时努力为新生儿提供良好的哺乳氛围,满足他们的需求,结合专科护理,尽量提高他们的满意率。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求不断积累经验,争取制定出更为人性化、针对性及系统性的护理方案,弥补传统护理的不足,不断改善母乳喂养率与喂养技巧,进一步调动产妇积极性,促使她们主动参与护理,保障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对于初产妇住院期间,护士产前充分做好母乳喂养宣教,全程都应实施婴儿喂哺,可促进产后及时泌乳,并改善母乳量充足率,延长纯母乳喂养时间,降低奶胀与乳腺炎发生率,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杨琼.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作用[J].大家健康,2015,10(4中旬版):217-219.

[2] 林彩霞.试论分娩期实行全程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09,28(2):147.

[3] 孟宏伟,安凤英,金爱花,等.全程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0,31(20):3300-3301.

[4] 顾海兰.产科全程护理模式促进产妇泌乳效果的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7(13):3119-3120.

[5] 张疑生.母乳喂养的全程护理指导[J].中国伤残医学,2014, 19(3):289.

[6] 李媛.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196-198.

[7] 赵小蓉.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产妇产后哺乳技能与纯母乳喂养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02-104.

新生儿的喂养与护理范文4

【关键词】 产科护理;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

母乳喂养是保证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婴幼儿生长发育,认知能力,智商以及免疫力都有提高[1]。因为医务人员的知识与态度对母亲的影响很大,妊娠合并症常被医务人员告知给婴儿断奶,如果执行婴儿患急慢性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而高危儿患病的可能性增加更为明显。一些妊娠合并症产妇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正确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是产科护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的。对此我们为提高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我们进行了以下措施,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产科护理人员32名,其中年龄19~41岁,平均32.5岁。中专学历20名,大专学历9名,本科学历3名。

1.2 方法 对32名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每周3次学习,1 h/次,连续学习3个月;学习内容为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基础认识、母乳喂养措施等培训。

2 结果

通过加大对32名产科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全部产科护理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母乳喂养的知识,加强妊娠合并症产妇的关怀和诱导,提高了本科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率,使喂养率达到92.3%。

3 讨论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能满足出生后六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需要,能增强婴儿免疫力,对婴儿智力和骨骼发育都非常有益。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非其他任何产品所能替代的。母乳喂养是保证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学习和培训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3.1 基础认识:

3.1.1 母乳喂养优点认识[2]:①母乳所含的营养物丰富,适合婴儿营养需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②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和其他抗感染物质,可以增加婴儿的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③哺乳时婴儿与母亲皮肤频繁接触,可密切母子感情,促进新生儿身心发育;④早期哺乳可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恢复,可减少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率。

3.1.2 产科护理人员培训 加强产科护士专业思想的教育,努力提高业务知识和临床经验,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加强爱婴医院知识的培训,让医护都掌握母乳喂养的新观点和指导技能,主动地为母乳喂养付之行动。由于知识的更新太快,而护理人员接收知识的途径较窄,造成了健康教育的内容往往不一致,从而使产科护士对妊娠合并症产妇哺乳的认识有很大差异。

3.2 母乳喂养措施

3.2.1 护患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两人间信息的传递,它包括意见、情感、思考等交换,借助语言、文字、表情、手势、符号等方法来传达。护患沟通是一种以治疗性沟通为主要模式的复杂的过程。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护士作为健康照顾者,主要作用是为患者提供信息,给患者以指导和咨询,向患者清楚地传达信息的内容,解答患者的疑问。护患之间这种治疗性沟通被认为是帮助患者克服暂时压力,适应环境变化,与他人和睦相处,并能使患者克服自我实现中的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种技能。

3.2.2 早期母乳喂养指导 孕妇在孕5个月时应定期上孕妇学校,对孕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让孕妇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产前的护理,提高孕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水平,为产后哺乳做好充分准备。

3.2.3 克服妊娠合并症产妇心理因素 妊娠合并症产妇心理因素对母乳喂养是最重要因素,决定了产妇对母乳喂养是否有信心,而后者影响乳量分泌,造成缺乳[3],而缺乳反过来又会影响其母乳喂养的信心。妊娠合并症产妇往往很焦虑和紧张,产妇容易出现信心下降。如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实际有效的指导,很难做到充分有效的母乳喂养。

3.2.4 护理 首要功能是哺乳,养育后代,哺乳时平坦和凹陷、皲裂、过度育盈、乳腺管阻塞和乳腺炎等都可影响母乳喂养,甚至放弃母乳喂养,做好护理非常重要,是导致不能正常母乳喂养一个重要因素。

3.2.5 促进早期泌乳 泌乳是受垂体前叶催乳素所调控的,而它又受下丘脑催乳素因子、催乳素释放因子、神经介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及性激素的反馈调节[4]。排乳是受垂体后叶催产素所调控的。这种激素受母亲的心理、精神、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可直接兴奋或抑制大脑皮质来刺激或抑制催乳素及催产素的释放,也可通过神经-内分泌来影响调控。吸吮及排空,可促进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可刺激乳腺泡,可提早充盈,这一连锁反应的关键是有效的早吸吮。对妊娠合并症产妇麻醉未清醒的产妇回病房后立即皮肤接触。在接触的同时协助新生儿有效吸吮母亲的,产后再次帮助新生儿早开奶,巩固吸吮反射促进早泌乳。

3.2.6 妊娠合并症产妇膳食 合理膳食是保证泌乳量的关键产妇分娩后24 h因疲劳活动少,宜食粥、汤面等饮食,随着产妇逐渐康复,鼓励产妇进食鸡、鱼、肉、蛋、新鲜蔬菜及水果、豆类、谷类,饮食多样化,营养充分,粗细搭配,多喝汤水,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猪

蹄汤等以利于泌乳。

3.2.7 妊娠合并症产妇 哺乳时,产妇取侧卧位,上半身抬高20°~30°,腰背部垫软枕,母亲只需抱住婴儿上半身进行胸腹相贴,以减少产妇的支撑力,减轻疲劳、紧张感[5]。可避免平卧位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平坦,及周围乳晕不易凸起,婴儿不易含接。

总之,我们总结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应以最大的努力,鼓励、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包括孕期的宣传和指导,使孕妇从早期开始从思想上逐步树立起对母乳喂养的信心,掌握母乳喂养技巧,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宪丽.实施产科全程护理模式对促进母乳喂养的作用.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05.

[2] 彭刚艺.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活动中的作用.护理进修杂志,1996,11(6):67.

[3] 李凤侠.加强孕产妇健康教育,促进母乳喂养.实践医学杂志,2001,14(3):216.

新生儿的喂养与护理范文5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96

资料与方法

观察对象:选择我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收治的40例早产儿(体重850~1920g)随机分为间断鼻胃管喂养组和鼻十二指肠喂养组,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记录喂养1周的入液量、热能、蛋白质摄入量;体格生长指标(体重、身长、头围)的变化;大便性状;喂养相关并发症等。

观察步骤:喂养后1周鼻十二指肠喂养组较鼻胃管喂养组平均进奶量、热能、蛋白质摄入量均显著增加(P0.05),喂养1周后胃十二指肠喂养组的PA明显增加(P0.05),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较后者显著减少(P

结 果

十二指肠喂养能够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奶量增加、住院时间缩短,干预组与对照组出院时相比,干预组体重增加、奶量增加、住院时间缩短存在明显差异(P

两组喂养方式的喂养相关并发症:干预组与对照组喂养相关并发症相比,干预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讨 论

早产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5.6%,美国7.1%~17.9%,由于其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死亡率高,国内报道死亡率为12.7%~20.8%。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以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快速发展,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逐年提高,死亡率、致残率正在逐年降低,但其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足月儿差。如何保证这些生存能力极低的早产儿得到科学合理的护理,使他们的生长发育不落后于足月儿,一直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经十二指肠鼻饲喂养可减少胃膨胀及不良反应,降低呕吐物吸入的可能性,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促进体格发育。十二指喂养是早产儿不经过胃的第一个肠道喂养方法。但亦有报道出现十二脂肠穿孔、十二指肠狭窄、腹膜炎、腹胀、腹泻及脂肪吸收不良等并发症。插管后需X线确定位置,抽吸肠液的pH浓度,因而不是早产儿的常规喂养方法。十二指喂养之所以出现上述并发症主要是因为应用聚乙烯管和插管过深(鼻空肠)所致,后改为鼻十二指肠喂养和硅胶插管,体温条件下柔韧性好,并发症显著减少[1]。近年来对鼻十二指肠喂养的研究表明,早产儿出生后早期进行鼻十二指肠喂养,较鼻胃管喂养的进奶量、热能、蛋白质摄入量均明显增加,恢复出生体重明显缩短,高胆红素症显著减少,同时解决了胃潴留、反流、误吸等问题,而无1例发生十二指肠穿孔[2,3,4]。因而认为经鼻十二指肠喂养优于鼻胃管喂养,更适合早产儿的喂养。

参考文献

1 孙秀凤,胡建,陈月英.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十二指肠鼻饲的护理.中国当代医学.

2 芦惠,薛辛东.早产儿间断鼻十二指肠喂养和鼻胃管喂养的对照研究.中华儿科杂志.

新生儿的喂养与护理范文6

【关键词】 护理干预;母乳喂养;成功率

纯母乳喂养是指在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内, 不给其添加任何食品和饮料, 单纯靠母乳来哺育婴儿的方法。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提高, 社会、工作压力增加, 中国母乳喂养率呈下降趋势。本院对孕妇产前、产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 提高母乳喂养率,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4年1~3月本院共收治的240例足月单胎顺产产妇, 孕周36~42周, 年龄18~35岁, 无母乳喂养禁忌证, 营养状况良好, 文化程度初中以上, 语言沟通良好。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 体重≥2500 g, 无先天影响吸吮因素。把24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 这两组产妇孕周、文化程度、新生儿情况及产妇产后用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孕期常规产前检查。产后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 如:母乳喂养宣教, 母婴皮肤早接触, 早吸吮, 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

1. 2. 2 观察组除上述常规护理外, 产前均接受了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和产前模型训练, 掌握了母乳喂养技巧。产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 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解决乳胀, 平坦, 皲裂等常见问题。产后护理人员双手涂润肤油给予产妇按摩护理、穴位按摩。指导产妇产后进食清淡富于营养的流质、半流质食物。

1. 2. 3 评价指标 以WHO及UNICE母乳喂养培训教材为标准, 纯母乳喂养是指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食品和饮料。几乎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 给婴儿喂食维生素、水、果汁, 但每天不超过1~2次。规定产后纯母乳喂养及几乎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才为母乳喂养成功。泌乳量充足时产妇自觉双侧饱满, 24 h哺乳次数>8次, 新生儿吃奶后满足能安静入睡2 h以上, 大小便正常, 大便1~2次/d, 小便每日6次以上。泌乳不足:产后72 h仍无乳汁或仅有少量乳汁且下奶感不明显。本文观察产后72 h泌乳量是否充足及母乳喂养成功率。

2 结果

3 讨论

3. 1 重视母乳喂养宣教 产前护理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基础, 本科重视产前宣教, 在孕妇课堂上耐心讲解的结构及泌乳过程。产妇和家属懂得了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尤其产后7 d内分泌的初乳含分泌型IgA、巨噬细胞、溶菌酶、双岐因子等可保护婴儿免得疾病。母乳中含消化酶营养成分比例最适合婴儿消化吸收。对于产妇母乳喂养能促进子宫复旧, 减少卵巢癌和乳腺癌发生率。

3. 2 护理干预 ①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医务人员要关心安慰产妇, 增进与产妇之间的感情。反复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 帮助产妇消除焦虑, 紧张感, 增加母乳喂养信心。研究表明[1], 医务人员对孕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指导和行为干预能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②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产妇洗净双手取舒适如坐位、侧卧位、半坐位等全身放松。喂奶前湿热敷和, 采取环抱式, 婴儿与母亲胸贴胸, 腹贴腹, 下颌贴。婴儿充分含吮整个及大部分乳晕。饥饿的婴儿先吸平坦或凹陷明显一侧的, 此时吸吮力强, 易吸住及大部分乳晕[2]。③按需哺乳:不规定哺乳时间和次数, 按婴儿需要哺乳。④乳胀和乳腺管不通的处理:可用温开水(40~50℃)湿热敷5 min, 护理人员双手涂润肤油给予产妇按摩, 用手掌侧面轻按壁, 露出, 并围绕均匀按摩, 5 min/次, 使乳腺管通畅。指导产妇勤吸吮, 早吸吮, 多吸吮减轻乳胀。⑤纠正平坦:指导产妇做伸展练习, 将食指、拇指放在两侧, 一边压向, 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 再捏住向外拉, 重复进行多次, 持续5 min/次。也可做“十”字操, 从根部向上下左右牵拉乳晕。⑥皲裂和乳汁分泌不足:皲裂是婴儿含接姿势不对, 让婴儿把和大部分乳晕含在口中, 先吸吮损伤轻的一侧。哺乳后将少量乳汁抹在上。如果泌乳量充足, 24 h哺乳次数>8次, 新生儿大小便正常, 每周增重150 g左右。泌乳不足时要增加对的刺激, 多吸吮。多给母亲支持, 使产妇心情愉快, 合理营养与休息, 多进汤汁。

参考文献

[1] 梁文君, 包学云, 范水云.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排气及早期泌乳的影响.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25(6):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