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临床护理指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儿临床护理指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儿临床护理指南

新生儿临床护理指南范文1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

肺炎是指肺间质、肺泡和终末气道的炎症,有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之分,其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肺部固定湿音、气促、咳嗽,新生儿机体免疫功能低,出现肺炎后容易并发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1 ],及时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儿康复。本研究中,为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55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舒适模式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护理体会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05例,按就诊顺序分组,舒适护理组55例:男30例,女25例,日龄0~23d不等,平均日龄12d,体重2.0~4.9kg不等;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日龄0~21d不等,平均日龄13d,体重2.0~4.6kg不等。全部患儿存在拒乳、呼吸频率改变、咳嗽、发热症状,符合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2](WHO推荐),105例患儿均无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无心力衰竭疾病。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对比显示,差异较小,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一般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儿病情观察、吸氧、呼吸道清理等常规护理措施,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病房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给予患儿温水、流质饮食,保证患儿睡眠充足。

1.2.2 舒适护理组 应用舒适护理模式:①日常舒适护理:观察患儿皮肤症状,确定其是否存在黄疸、脓疮等,每日为新生儿洗澡,洗完后更换柔软、清洁衣物,控制室内相对湿度为55%~65%,室内温度22℃~24℃,将体温不升患儿放入暖箱,根据患儿日龄、体重调节暖箱温度,每周进行暖箱的更换、消毒工作;控制喂奶量,喂奶后托起患儿,协助排气,并观察其病情变化。②呼吸道舒适护理:定时翻身,保证支气管排痰通畅,行超声雾化吸入,4h1次,15~20min/次,有节律的扣击患儿胸部,清理呼吸道并给予吸氧,视患儿实际情况确定氧流量及氧气浓度;③对症舒适护理:为烦躁患儿应用镇静剂,减少耗氧量;给予腹胀患儿胃肠减压、腹部热敷治疗;给予发热患儿物理降温治疗,若高烧不退,遵医嘱为患儿应用药物治疗。

1.3 疗效评定 统计两组肺炎患儿发热、咳嗽、音、气促消失时间,并进行临床对比。

1.4 数据处理 借助软件SPSS 14.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处理全部数据,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以(χ-±s)表示。P

2 结果

两组肺炎患儿临床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统计:舒适护理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音消失、气促消失时间分别为(2.42±0.5)d、(4.93±1.31)d、(4.36±0.26)d、(2.74±0.86)d,以上观察指标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肺炎多由肺炎链球菌引起,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命安全,给予及时的治疗及科学的护理手段,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新的临床护理方案,与传统模式相比,其具有独特的临床优越性,有研究指出[3],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满足人们健康保健理念的要求,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护理质量。有学者[4]为45例肺炎患儿应用舒适模式护理,结果显示,舒适护理组的肺炎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舒适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提升舒适护理效果,护理人员应认真负责,坚守岗位,不断提升自己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水平,提高自身处理病情突变的能力。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模式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提升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速度,赢得患儿家属的满意,值得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韩红琳.25例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1(2):35.

[2]唐学敏.降低新生儿肺炎发生率的综合护理模式研究[J].吉林医学,2013,14(11):2838-2839.

新生儿临床护理指南范文2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34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53-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巩膜、皮肤、黏膜黄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该病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40% ~50%[1~2]。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引起新生儿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蓝光治疗是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有效方法[3],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治疗期的护理对于疗效影响重大,为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护理措施,笔者选取我院160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开展如下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0~28 d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3例,女性57例,其中足月儿140例,早产儿20例;顺产119例,剖宫产41例,胆红素值为221. 32~472. 33μmol/L,黄疸出现日龄详见表1,所有患儿均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符合蓝光治疗指症[4]。

1.2 研究方法: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患儿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统计学方法采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3 治疗方法:首先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包括保暖、抗感染、供给营养以及口服鲁米那、可拉明等酶诱导剂,并静脉滴注白蛋白等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并在上述基础上,实行单面蓝光间歇照射治疗,并配合护理措施,每次照射时间为12~36 h,光照总时间24~86h。全部患儿均使用单面光疗暖箱(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进行光照治疗,光源一般采用主峰波长为425~475nm的蓝色荧光灯。

2 结果分析

本组1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过光照疗法配合精心护理,145例(90.63%)患儿痊愈出院,13例(8.13%)患儿病情好转出院,2例(1.24%)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3 护理体会

3.1 蓝光治疗前的准备:①护士工作准备。在患儿入箱前,护士应了解其的日龄,并对详细了解其皮肤完整性、生命体征、精神反应等基本状况。并评估新生儿黄疸程度,动作轻柔,洗澡、喂奶及换清洁尿布,并修剪指甲以防止抓破皮肤。不可使用爽身粉及护肤油。给新生儿戴上眼罩并垫好尿片,松紧适宜,保护会阴,便于新生儿更好地接受光疗。②仪器及外环境准备。保持病室内洁净通风,保持室温24℃~26℃,湿度55% ~65%[5~6],冬天要注意保暖。光疗箱必须清洁、完好,调试箱温30℃~33℃,水槽应加水至2/3满,将婴儿床垫放好,并摇高床头10°~15°。③家长的思想准备。在为患儿进行治疗之前,应对患儿家属开展相关知识的宣讲教育,重点讲解治疗的重要性、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等,使家长尽快配合治疗。

3.2 蓝光治疗期间的护理:①的护理,是患儿保持舒适,每2 h翻身拍背1次,胸背部轮流接受照射,采用侧卧、仰卧、俯卧交替进行,并保证皮肤最大面积接触照射[7]。②抚摸护理,因身体,患儿会感到缺少安全感,常常恐惧不安,躁动哭闹。护士应轻柔的抚摸新生儿头部、背部、腹部、四肢进行抚摸,并轻声细语与之讲好,使新生儿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与舒适而安静下来。必要时使用镇静剂[8]。③加强皮肤护理。光疗中,患儿容易哭闹而出汗较多,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汗液擦干,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避免受凉。同时在光照治疗中,新生儿的分泌产物经肠道排出时会刺激肠壁,引起稀便、排便次数增多,而排出的粪便及尿液产生氨类物质也对其皮肤刺激很大,易引起红臀[9],因此要做到经常检查,勤换尿布,大小便后及时清洁。④喂养的护理。光疗时,患儿哭闹出汗、肠道稀便、不显性失水等均使患儿的失水量增加。除静脉补液外,护理人员应告知家长尽早开奶,并增加哺乳次数。患儿卧于暖箱中光疗,不能抱起拍背,应将其抬高头部10°~15°[10],头偏向一侧,便于患儿呼吸,促进胃内空气排出,防止喂养中出现溢乳。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使新生儿裸睡于已预热的光疗箱内,为其带好标识手镯。固定好双手再进行静脉输液,以防止拨脱输液针头。因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全,容易随环境变化,故每2 h测生命体征1次,体温高于38℃或体温不升,均应作相应处理[11]。详细记录照射时间,并在光疗过程中勤巡视。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面色。神智、皮肤黄染情况,并注意有无腹胀、腹泻、皮疹,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3.3 蓝光治疗后的护理:光疗结束后,要注意患儿的保暖。及时为其清洁皮肤,穿好衣服后将摘除眼罩。倒掉水槽内的水,并及时对光疗箱清洁消毒。继续观察新生儿的哺乳情况、精神反应、大便的颜色及性状以及黄疸的消退情况。及时将病情动态向医生汇报,为治疗提供依据,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桂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14): 2798

[2] 汤淑娟,4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0(10):985~986

[3] 骆清霞,吴惠萍.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 21(2): 233

[4] 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36

[5] 刘桂花.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影响的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2006,(1):62~63

[6] 金汉珍,黄德珉,关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黄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66

[7] 李秋平,封志纯.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4):958~960

[8] 赵英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3):60~61

[9] 白永琪,唐光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疗及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4,10(10):960~961

[10] 李冠芳. 76例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13(2):97~98

新生儿临床护理指南范文3

【关键词】 新生儿脓疱疮;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389-02

在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中,新生儿脓疱疮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皮肤性疾病,极具传染性,可导致全身感染。病源主要来自有感染源的产妇和医护工作者,由于新生婴儿的皮肤娇嫩,免疫力低,再加上与感染源接触,消毒隔离不到位,就会在几个小时或2天之内,由大面积脓疱疮,波及患儿全身[1]。患儿会有因有瘙痒症状,便哭闹不止,同时伴有发热、腹泻等症状,严重患儿甚至引发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炎症。因此我院对46例新生儿脓疱疮患者在合理治疗之后,进行必要的护理,收效甚好,现将我院对46例新生儿脓疱疮的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近年共收治46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其中男26例(占56.5%),女20例(占43.5%),男女比例为1.3:1,年龄在出生后的第7天到第21天。经过诊断分析,其诱发原因分别是蚊虫叮咬,洗澡次数少,一次性纸尿布使用过多。临床症状表现为:最先发于头部、颈部、臀部等处,呈片状分布。最开始表现为水泡或红疹子,随后转为脓性,抓破脓疱疮,细菌传播到其他身体部位。这种病症开始的时候,不宜被察觉,身体症状不明显,待病情加重,就会出现成片糜烂等其他明显症状。46例患儿在经过我院7天到21天的有效治疗和护理之下,均得到及时的治疗,并且得到有效的治愈,未留下疤痕。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消除患儿家人对此病症的焦虑和紧张之情,讲解病情,告知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便可获得有效治疗,不会留下疤痕。

2.2临床看护

在临床看护中,由于此症早期症状不明显,是随着病情逐渐加重,一些明显症状才会出现,为此医护人员在患儿最开始护理的时候,要有效观察患儿身上所生水泡或红疹的形态、部位以及有无瘙痒感等早期临床症状。如果发现转为脓性,出现脓包,要防止脓包破裂,造成相继传染。

2.3消毒隔离护理

对患儿的衣服、毛巾等患儿物品进行消毒处理,采用高压消毒的措施进行盥洗,之后进行阳光暴晒杀菌。同时保证患儿房间的消毒隔离措施,采用消毒液进行擦拭,在温度、湿度上进行有效调节,并且每日进行1个小时的紫外线照射消毒[2]。要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在接触患儿前后,双手要进行有效消毒,每次采用2ml的洁灭净洗手3分钟,进行有效消毒后,再用清水洗净。在消毒隔离护理期间,严禁患儿家长随意进入探视,将外部的细菌带入病房,增加患儿交叉感染的病情,这样就达不到消毒隔离护理的效果。

2.4皮肤护理

要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患儿衣服要以全棉宽松式为主,而且每天都要进行更换消毒处理,避免衣服所带病菌与患儿皮肤产生交叉感染。如若并发腹泻的患儿,需要及时更换尿布,不要使用一次性纸尿布,同时每次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确保臀部皮肤干爽。在护理皮肤的时候,要着重针对患儿的腋下、颈部等不易察觉的身体部位进行护理,如果脐部有脓液流出,需要采用氧化氢和碘伏进行清洗擦拭,防治脓液传播,细菌传染[3]。也要避免患儿被蚊虫叮咬,防治皮肤破损,严防出现再次感染的情况发生。

2.5疱疮面及水泡的护理

对于疱疮面及水泡的护理,一定要在严格的消毒条件下,将疱泡的脓液完全吸出,保持疱泡壁不出现破损,保持完整性,这样才能及早结痂。在严格消毒护理中,要对患儿每日进行一次药浴,药浴时防治结痂破损,避免任何刺激。当结痂较厚不易自行脱落,可每日采用新洁灭尔消毒液进行反复冲洗,直至脱落,切不可自行机械脱落。

2.6创面护理

对患儿的创面要进行有效的护理,避免受压、充血。为此对于患儿的创面患处,尽量保持暴漏于空气状态,同时每日都要进行一次红外线照射治疗一次,通过热效应治疗,以期达到促进患儿血液循环的目的,加速创面愈合。在创面护理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持患儿关节活动,缓解疲劳,对已经愈合的创面皮肤部位,可令患儿采取更加舒适卧位。

2.7观察护理

由于新生儿脓疱疮急剧皮肤传染行,其传染的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情况,防治脓疱疮诱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4]。为此需要每日对患儿进行测量体温、观察体征,看是否出现并发症的早期表征。密切观察患儿体表的脓疱疮、水泡、红疹的发展变化,是否扩散、脓液渗出、异味以及感染征兆。在观察护理的过程中,要尽量轻柔安抚患儿,避免哭闹、乱抓、乱动造成糜烂面破损等不必要的继发感染。

2.8营养饮食护理

由于新生婴儿的体质较差,抵抗力非常低,为了更好的进行康复治疗,需要进行有效的营养饮食护理,以达到增加患儿的抵抗力,促进有效治疗[5]。为此要对患儿进行科学的鲜血浆输入和丙种球蛋白的输入。同时也要给予患儿纯母乳喂养,保证患儿营养,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指导患儿母亲喂养姿势,避免出现创口机械破损。

2.8出院宣教

出院后,向患儿家长叮嘱出院观察事项,包括有无再次感染,水泡、红疹是否复发,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讲解患儿皮肤护理[6]。推荐采用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经常给患儿洗澡,换衣,以及进行床铺消毒。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卫生、干燥,尤其是保持皮肤褶皱等不易察觉部位的清洁。出院半年内,要每月定期随访,如有异常及时就诊[7]。

3结果

我院46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17例4天内得到治愈,29例8天内得到治愈,且均全部治愈,没有出现并发症。

4讨论

新生儿脓疱疮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化脓性皮肤病,如果不及早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将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由于患儿均为新生儿,护理过程尤为重要。在护理过程中对患儿分别从临床看护、消毒隔离护理、皮肤护理、疱疮面及水泡的护理、创面护理、观察护理、营养饮食护理进行有效临床护理,并且从心理护理和出院宣教对患儿家长进行安抚宣教护理。

我院医护人员在对46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的护理中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护理效果,令患儿避免继发感染,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避免发生危及患儿生命的险情,合理规范的临床护理,对护理新生儿脓疱疮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52-953.

[2] 徐芳;马琦.新生儿脓疱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9,(1):119.

[3]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32-535.

[4] 万惠;王长久.新洁尔灭与复方新诺明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6(3):165.

[5] 梅英.0.5%碘伏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护理叨[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1):79.

新生儿临床护理指南范文4

【关键词】小儿疾病;重症肺炎;ICU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56-02

小儿肺炎是我国临床儿科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小儿重症肺炎指的是患儿除了肺部疾病之外,还诱发了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以及中毒性脑病等其它疾病,给有效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扰[1]。所以本文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小儿重症肺炎治疗的患儿24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小儿重症肺炎的ICU护理体会,并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资料,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小儿重症肺炎治疗的患儿2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最大的为4岁,年龄最小的为6个月,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有4例患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不同程度上有咳嗽、发热以及呼吸频率改变等临床症状,患儿由于体温不同还有呕吐、嗜睡以及腹泻等症状发生。

1.2方法

对本次试验中24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实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ICU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2.1发热护理:发热是小儿重症肺炎常见的临床反应,会导致患儿出现一些临床症状,在这样的情况护理人员就要对患儿进行发热护理,严密观察患者体征,采取相应的药物或者物理降温方法对患儿进行护理。

1.2.2呼吸道护理: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顺畅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分泌物的排泄,减轻疾病对患儿的伤害。保持患儿头高脚底的,同时也要避免乳液或者食物的回流,在此基础上也要及时清理口鼻腔内的分泌物。

1.2.3饮食护理:给患儿提供高维生素、高热量的清单流食,适量学则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能进食的患儿用静脉滴注方式给予。

1.2.4并发症观察护理:小儿重症肺炎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施严密、系统、全面、准确的并发症观察和护理,出现并发症要及时进行救治。

1.2.5安全用药护理:要严密的观察患儿的用药之后的反应,对有不良药物反应的患儿要及时更换合适的药物,准确的控制用药的剂量,并进行记录,避免药物对患儿的伤害。

1.2.6健康指导: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处于恢复的阶段,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所以护理人员要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让患者经常带儿童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避免疾病的侵袭,呼吸新鲜空气,改善呼吸功能。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的24例患儿中,患儿最长住院时间为12天,最短住院时间为5天,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4天,其中有22例患儿经治疗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1.7%,剩余2例患儿因自身原因,转入其它科室接受治疗,仅有2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3%。

3 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不仅是肺部的疾病,同时也会累及患者的其它器官以及系统,造成多种器官功能的衰竭,是导致小儿死亡的比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在冬季以及春节气温突然变化是发病率明显增多,一旦感染发病就异常迅速,病情危重[2]。

在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实施ICU重症护理的过程中要对这一疾病进行充分的认识,认识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的规律,各种措施以及操作程序要准确、严密,并观察患儿的病情和身体变化[3]。在实施ICU护理过程中的饮食、呼吸道、安全用药以及发热和健康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可以提高对患儿的护理质量,通过饮食改善患者的体质,通过用药、呼吸道以及发热的护理,让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避免突发症状所造成的伤害,而且健康指导可以让家属对患儿有更加全面的照顾,使患儿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提高治疗的效率[4]。

在本次试验研究的24例患儿中,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4天,22例患者经治疗痊愈出院,剩余两例患儿因自身原因转入其它科室接受治疗,仅有2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综上所述,对小儿重症肺炎进行ICU全面护理可以降低患儿的死亡率,缩短住院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红伟.小儿重症肺炎的ICU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3,23(22):117-117

[2] 冯淑芳.小儿重症肺炎100例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2,16(27):139-140

新生儿临床护理指南范文5

【关键词】 小儿抽搐;热性惊厥;病因分析;健康教育指导

在儿科临床上, 抽搐为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症状, 同时导致抽搐的病因较复杂, 患儿临床症状一般较严重, 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1]。且患儿发病时, 家长由于缺乏相关知识, 患儿抽搐时容易高度紧张, 所以, 分析儿童抽搐的原因及对其家长进行正确健康教指导, 值得重视。本次研究主要对儿童发生抽搐的原因开展临床分析与探讨, 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及相关抽搐急救知识培训,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对广东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既往接受住院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收集对象为本院124例由于发生抽搐而接受住院治疗的患儿, 其中男性患儿为69例, 女性患儿为55例, 年龄12~14岁,平均年龄(9.1±2.7)岁。

1. 2 方法 对本院124例由于发生抽搐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健康教育指导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按照不同的年龄分组,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

2 结果

2. 1 疾病分布特征情况 124例抽搐患儿当中, 热性惊厥引起抽搐77例, 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抽搐, 与其他各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原发疾病引发抽搐与年龄的关系 回顾资料按照患儿的年龄进行分组

2. 3 健康教育指导对抽搐患儿的治疗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本院对124例住院的抽搐患儿从入院阶段、持续抽搐阶段及出院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90%以上患儿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并渴望得到相关指导。通过阶段性健康指导, 98.5%的家长对疾病有初步了解, 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 懂得基础的护理, 认识到抽搐复发的可能性及预防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准备好一切必要的急救物品, 并初步掌握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 按压人中穴, 防止舌咬伤等惊厥的现场急救方法。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性健康指导, 90%的家长能正确复述疾病的临床特点, 掌握抽搐时的急救方法, 在今后碰到类似情况, 能采取有效措施, 对其治疗和预后有积极意义。

3 讨论

抽搐是儿科急症中最常见的症状,控制抽搐发作、避免和减轻脑缺氧损害为其治疗原则,而寻找病因、明确诊断, 为及时予以止痉治疗、针对具体病因治疗以及相关对症处理是关键[2]。本次所研究的124例抽搐住院患儿中, 热性惊厥患儿约占62.10%, 并且大多数患儿为1~3岁, 6岁以上发生的极少发生,常在体温达39~40℃, 抽搐后意识很快恢复预后良好, 有1例热性惊厥转变以癫痫。其次为12例病毒性脑炎抽搐患儿, 约占9.68%, 发病之时患儿出现有发热、恶心、厌食、呕吐、头痛、畏光、喷射性呕吐、惊厥等脑实质受累的表现。病毒性脑炎及化脓性脑膜炎也是儿科当中引发患儿抽搐较为常见疾病, 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当中均有发生[3], 抽搐发作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在患病的过程中抽搐反复性发作, 于发作的间歇期存在神志方面的变化, 出现昏迷的时间相对较长以及应用止痉药物予以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儿, 其临床愈后也往往不理想。而患儿出现高热、惊厥、低血钙抽搐等症状, 合理的止痉治疗, 均没有出现明显的神志方面变化, 临床预后良好[4]。患儿颅内出血包括新生儿的颅内出血、临床晚发性的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以及脑动脉瘤的破裂而引发的临床颅内出血。患儿的脑干周围部位如果存在出血情况, 且出血量相对较多, 其临床愈后较不理想[5]。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促进健康知识, 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过程[6], 医务人员在健康促进中不再是执行角色, 而是在决策和创新上成为独立的专职人员。通过对本院124例住院患儿及家属针对各种病因引起的抽搐进行相关指导, 从入院阶段、持续抽搐阶段及出院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 结果98.5%的家长对疾病有了解, 对医务人员较信赖, 能做基础的护理, 能认识引发抽搐的原因, 能准备必要的急救物品及会现场急救方法。健康教育的效果使疾病得到有效防范,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对其治疗和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同时, 健康指导及医务人员的健康促进作用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 在医护工作中逐渐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健康教育在抽搐中的应用对医务人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和技能领域, 须对医务人员开展各种培训, 更好地适应健康教育的需要。

综上所述, 通过探讨临床抽搐患儿的原发性疾病、原发性疾病和患儿愈后状况间的内在联系及健康教育指导作用的重要性, 在临床中, 抽搐患儿的原发性疾病多为热性惊厥、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病因未明性抽搐及低钙抽搐, 患儿的临床愈后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有较密切联系, 而且健康教育指导对抽搐患儿的辅助作用明显, 依据临床患儿具体的年龄、抽搐发生的持续时间以及临床相关症状表现快速做出初步诊断, 及时予以止痉治疗、针对具体病因的治疗及相关对症处理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桂华.小儿抽搐临床护理体会.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10 (15): 236-237.

[2] 李伟.2-6岁儿童抽搐临床分析.医药论坛杂志, 2007,13(28):44.

[3] 胡建明.儿童抽搐126例MRI分析.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 7(19):15-17.

[4] 张孟孝,魏敏惠.小儿抽搐临床诊断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09, 8(25):168-169.

新生儿临床护理指南范文6

大理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新生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97.78%VS71.11%),且在疾病治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97.78%VS77.7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疾病治愈率,改善其生存质量,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关键词 ] 优质护理;新生儿;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a)-0061-03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体制不断改革,新型护理模式也得到不断更新,近几年,优质护理逐渐成为临床上重要的护理模式,为患者带来更为人性化的护理服务[1]。据有关研究显示[2],对于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疾病治愈率,同时强化了母亲对于新生儿护理知识的了解,为其提供较为优质的宣教平台,值得临床推广。为探讨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新生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新生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出生孕周在38~41周之间,男婴25例,女婴20例;自然分娩34例,剖宫产11例;新生儿体重均>3kg;其中生理性黄疸15例,便秘11例,腹泻9例,湿疹6例,脐炎4例。对照组45例,出生孕周在39~40周之间,男婴23例,女婴22例;自然分娩33例,剖宫产12例;新生儿体重均>3kg;其中生理性黄疸16例,便秘10例,腹泻8例,湿疹7例,脐炎4例。两组在出生孕周、性别、分娩方式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在给予针对性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环境护理、清洁护理、体位护理及喂养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生命体征的观察 护理人员要对新生儿大小便进行密切观察,包括排便时间、次数及颜色等;喂养要坚持多餐少食,便于观察大小便情况;不断更换其体位,必要时轻轻按摩其小腹部位,以促进胃肠蠕动;及时查看其脐带情况,若出现渗血或有异味,要对脐带夹及时更换,沐浴时可用浓度为75%的酒精棉签对脐带分泌物消毒,并观察脐带周边皮肤颜色的变化;对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及黄疸变化进行密切观察[3]。

1.2.2体位护理 舒适的体位可促进新生儿的自我安抚及行为控制,利于其神经行为的良好发展。安置新生儿时,应采用舒适、柔软且洁净的卧具,可用床单或毛巾代替,使新生儿的手可触及卧具,脚可触及衣物,使其有安全感。另外,包裹新生儿时,要保证其手可触及面部,便于头手互动,注意为防止其抓伤面部,为其佩戴手套。为避免新生儿双侧头部平坦,对其体格与心理造成持久性的社会适应困难,则应使用软枕,并及时更换头部位置,体位采取平卧与侧卧交替。

1.2.3抚触护理 在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在舒适的环境,对其进行全身按摩,此项护理操作可镇静新生儿的情绪。

1.2.4疾病护理 新生儿时期,容易引发各种皮肤疾病,例如黄疸、鹅口疮、湿疹及皮肤干燥等,护理人员要查找引起疾病的原因,检查其衣物及被面是否过于粗糙,居住环境是否潮湿或干燥而引发皮肤瘙痒等。若出现黄疸,可用蓝光实施治疗;若出现鹅口疮,则应定时对其口腔进行清洗,以防感染创面进一步扩大。

1.3观察项目与指标

①护理质量:按照新生儿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布局设施、人员配备、病情观察及医院感染控制,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治疗越好;②对两组新生儿黄疸、便秘、腹泻、湿疹及脐炎等疾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③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与分析,评价指标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项。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采用t检验;且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护理质量上的比较

观察组在布局设施、人员配备、质量安全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上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2.2两组在疾病治疗情况上的比较

观察组45例患儿,治愈44例,治愈率为97.78%;对照组45例患儿,治愈35例,治愈率为77.78%。观察组的疾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203,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在护理满意度上的比较

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1.1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3讨论

护理质量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产生着直接影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即主动关心患儿的身体状况,敏感捕捉其情绪波动,规范其居住环境,打造全面优质服务质量。相关研究显示[5],在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本研究通过对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布局设施、人员配备、质量安全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曹绮华[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对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为新生儿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同时,观察组在疾病治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97.78%VS77.78%),且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97.78%VS71.11%),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王敏霞[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对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疾病治愈率,提高其身体素质,改善其生存质量,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对和谐护患关系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为新生儿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提高疾病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参考文献]

[1] 杨士娟,杨旭东,苗娜,等.新生儿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J].中国美容医学,2012,14(29):479-480.

[2] 史丽荣,马颖,芦献莉,等.FCC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3(17):254-255.

[3] 曹红梅.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3(15):34-35.

[4] 陈靖梅.提高新生儿的护理水平和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J].中国保健营养,2013,1(9):190-191.

[5] 游李平.新生儿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20(7):756-757.

[6] 曹绮华.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21(2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