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教育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新生教育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新生教育论文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1

本文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实证研究方法,并结合文献分析、定性研究方法。具体研究程序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综述,找物流行业相关单位和人员访谈,了解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参与程度、满意度及其社会适应状况,从培训态度、内容、目的、期望及融入城市社会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预测,修改与完善调查问卷,然后定稿。其次,发放调查问卷,访谈个案。课题组于2014年8月17日至9月10日对东莞、广州、中山三个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和社会适应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分布于东莞、广州、中山三个城市的机场货运站、港口码头、集装箱堆场、车站、仓库、物流公司、货代公司、快递公司、配送中心等150家用人单位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1500份,其中有效问卷1480份,有效率占98.7%。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找个别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深入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职业教育培训和融入城市社会的想法、建议及要求。最后,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处理。本文主要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技能等级、收入等基本情况,重点就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状况及社会适应性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2结果与分析

通过计算克隆巴赫系数,其值为0.85,说明该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在所有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历分别占11.8%、41.5%、43%、3.7%。从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的渠道来看,45%的农民工接受用人单位组织的职业教育培训,20%农民工接受政府部门组织的免费职业教育培训,25%农民工选择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只有10%的农民工自己花钱去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在148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选择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有370人。目前,东莞、广州、中山三市的高职院校新生代农民工物流职业教育培训效果不令人满意,培训不规范,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难以适应岗位的发展需要,特别是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物流人才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东莞、广州、中山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物流岗位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滞后,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体制与用人单位对接力度不够。

3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尝试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路向,提出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在培养物流人才方面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对策与建议。现代学徒制是指学校和企业建立产教融合机制,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鉴于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实际情况,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现代学徒制视野下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路径。

3.1制定与完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

现代学徒制视野下的物流人才培养,就是要与产业转型升级和物流行业生产实际需要相适应,针对物流行业的工作属性及岗位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培养珠三角地区急需的合格物流人才。物流行业牵涉面广,涉及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领域。因此,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物流人才,高职院校要与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商业企业物流部门密切对接,共同协商,制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凸显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3.2建立和完善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以能力为本的综合素质

现代学徒制这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摈弃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方式,创新物流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关键就是构建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协同设置物流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物流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与物流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相适应,要建立基于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物流职业能力和岗位工作要求的教学模式,实现物流课堂教学与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提高学生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3.3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物流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创新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革新目前高职院校物流教学、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体制,建立与完善高职院校和企业深度融合机制,企业、学校、政府、行业需要寻求共同的利益诉求点,要逐步建立起政府部门引导、物流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物流企业和高职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形成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物流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企业方面,采取岗前培训与分工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岗前培训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营模式、企业文化和各项规章制度,分工种培训主要是由1名企业指导老师即师傅携带1~3名学徒工在车间进行专业技能指导。学校方面,应加强对学徒工的过程管理,由专职老师带队对学生在学徒期间进行跟踪监管,及时了解学徒工的心理变化,调整学徒工的就业心态,使学徒工毕业后能够留在企业为企业服务,降低学徒工流失率,节省物流企业的用工成本。

4结束语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2

(一)文化和信仰差异性

民族院校的大一新生来自全国各个地区和民族,一些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民族地区,受到本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因此日常的饮食起居和行为习惯与其他民族的同学有很大差异。信仰伊斯兰的同学会念“清真言”、做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等五门功课,主张顺从和忍耐,在饮食上不食猪肉。信仰佛教的同学会定期到寺庙朝拜,讲究因果、戒杀生、劝行善,饮食上主张素食。朝鲜族学生特别注重礼仪,本民族意识较强,喜欢饮酒、情绪易冲动等等。

(二)学习基础和习惯差异性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处在边远地区,从小接触的是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汉语基础比较薄弱。此外,由于教育的硬件以及师资的相对匮乏,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特别表现在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公共课成绩较差。由于从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没有被培养出来,所以进入大学后,一些课程的难度超出了他们接受的能力范围,导致一些科目成绩不理想。

(三)生活习惯的差异性

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以及文化信仰方面不同,一些民族学生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其他同学存在明显差异。例如,藏族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比较自由悠闲的环境中,整体上自由散漫。生活中喜欢佩戴一些民族的饰品。新疆的维族学生以及一些回族学生信仰伊斯兰教,平时进餐都到清真食堂,日常饮食也有一些禁忌。朝鲜族学生群体意识比较强,生活中喜欢饮酒。

二、行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健康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持充沛精力和培养稳定性情的依托和保证。养成教育主要帮助学生养成自立自强、健康文明的习惯和行为,具体包括自立自理、作息规律、学习自觉等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起床、吃饭、上课、休息都应该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对于大一学生,军训是他们的入学第一课,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逐渐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在大一阶段,学校还设置了早操和晚自习,早操旨在培养学生早起学习和锻炼身体的习惯;晚自习旨在通过集体学习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预习的习惯。

(二)高尚德行的养成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通过学校的素质教育以及自我修养,努力成为一个德行优良的人。现实社会中,由于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等不良影响,一部分大学生也越来越注重物质的享受,忽视精神世界的完善和提升。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应该培养积极正确的人生追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兴盛紧密结合在一起,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要求和完善自己,磨练自身的意志品质,塑造高尚的德行,努力做品学兼优的人才。

(三)优良学习品格的养成

学习是一个大学生在学校的基本内容,是否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最重要。学习品格是学生在一定学习动机和目标追求下在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及意志品质方面的综合反映。当前,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惰性和一些歪曲价值观影响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学习动力不足,听课状态不佳,学习成绩较差,这些不良学习品格对于大学生成长极为不利。

(四)健康心理品格的养成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他们有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适应问题。专业的选择与学习问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人际交往的处理、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问题等等。因此,通过行为养成教育增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提升他们的抗搓能力,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正常的心态去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社会环境是高校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大一新生行为养成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抓住重要契机,开展主题教育

从大一新生入学伊始,利用军训半个月左右时间,对学生从按时作息,到军姿军容的整理,再到对于困难劳累的坚忍克服进行严格要求和强化,使学生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生活方式,锤炼精神意志品质。对新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以及校规校纪教育,增强学生对于学校发展历程的了解,对于民族院校56个大家庭团结友爱的认同,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热爱和归属感。校规校纪教育对于学生树立纪律观念,规范自身行为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大一新生的行为养成教育还包括入党启蒙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安全法纪教育等方面。每年开学初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班级风采大赛,通过班级风采大赛,班级内部同学可以尽快地熟悉起来,了解各民族不同的语言风俗,促进文化的交流认同。通过各班级节目之间的评比,以竞赛的形式可以增强班级同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积极向上班风的形成。此外,每年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把雷锋同志所倡导的忠诚、奉献、进取、友爱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在学习上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同学们相互交流,彼此促进,既提升了学习成绩,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认同;在生活中,要有一颗感恩心,要积极帮助别人,公交车上、轻轨上主动为需要的人让座,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力所能及的帮一把。五四青年节是属于青年的节日,青年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每年可以通过学习党中央的精神,牢记党和人民对于青年人的希望和嘱托,并积极投身到文化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作为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头脑要时刻清醒,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此外,还可以利用“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节日进行养成教育。

(二)丰富完善方式方法,注重实效性

大一新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行为养成教育需要借助外部的人和环境来培养和塑造。首先,教育者和管理者要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责。把教书育人这一神圣使命始终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要借助课堂这一文化和知识传播的阵地,把真善美传递给同学们,不仅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要巧妙自然地把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与自己所教授的内容结合起来,并结合身边的事例传递正能量。作为老师可以做的很多,课堂的一言一行,平日的行为举止都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范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更加科学化、人性化,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人为本,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站在一个理解者和帮助者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管理。随着现代媒体的高度发达,信息化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在进行教育和管理时,我们除了要利用传统的教室授课,课外实践,还要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要占领网络传播的主阵地,倡导和传播积极的价值观。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及时全面地了解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期许。行为养成教育效果的取得更主要的还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吸收和践行来发挥作用。作为一名大一学生要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的精神遗产,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把传统文化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等思想融入到自身的为人处世上,同时结合时代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来要求自己,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齐抓共管,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合力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3

(一)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教育的认知情况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是阻碍其社区教育的主要因素。对“阻碍学习的主要因素”的调研显示,认为“工作时间太长”的占36.2%,“优先考虑生存”的占42.7%,“多赚钱”的占21.1%。其次,在学习地点的选择上,有37.4%的人选择社区学习,有40.4%的人选择远程学习,有22.2%的人选择高校学习。再次,学习费用过高阻碍其接受社区教育。71.8%的人认为学费太高付不起。在“愿意支付社区教育的费用额度”的调研中,愿意花800元以上的仅占38.4%,400—800元的占34.9%,400元以下的占26.7%。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教育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学习愿望,渴望通过社区教育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真正融入城市。但由于受时间、地点、费用等因素的制约,意愿与现实之间产生了矛盾,严重影响了其继续接受各类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政策支持情况

1.国家有支持政策,但执行力度不够。

2012年1月,农业部《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根据农民实际需求和特点,确定教育培训内容,选择适合农民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把满足农民需求作为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的1号文件《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民工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广、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各类培训机构在组织开展培训时,认真组织教学计划的实施,保证教学质量,同时酌情减免有关费用。”但我国尚未形成有关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专门立法,相关问题缺乏法律依据,政策无法真正落实。调查中,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对政府的支持政策并不了解,不知情。

2.社区有教育计划,但宣传力度不够。

闻潮社区所在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蓝领成才”职工素质教育工程,旨在通过企业提供技能岗位需求信息,高校提供教学设备、师资和场地,开发区给予教育奖励与补助资金,集中开展全区职工免费技能培训。10余年来,“蓝领成才”工程共推出成人高职大专、专升本、专业培训、技能等级考评等四大类110多个教学科目,全区3万余名职工参加了学习培训。但调查得知,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比例不高,只有22%表示对“蓝领成才”工程了解,36.4%比较了解,不太了解或不了解的比例达41.6%。工程的目标虽明确,效果并不理想。

(三)高职院校与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资源融合的现状

1.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文化教育,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文化需求。

目前,闻潮社区配备有篮球场、塑胶跑道、健身馆、职工图书馆,以及100平方米的社区培训教室。其中,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图书馆,占地300多平方米,现有藏书5千余册,全年订阅报刊20余种,对开发区职工免费开放。为推进“蓝领成才”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社区每年召集相关高职院校进社区设摊,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项目现场咨询会。许多所高职院校也为社区职工图书馆捐赠了部分工具类书籍,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知识的需求。此外,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职院校成立“蓝领成才”工程教学基地,提供进校培训、进企业培训、进社区培训,使新生代农民工真正实现在“学校里上大学、厂里上大学、家门口上大学”。

2.高职院校参与社区社团建设,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生活。

作为浙江省最大的廉租房公寓,新雁公寓内居住的多为新生代农民工,为了帮助他们融入城市,闻潮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目前,社区建有轮滑社、文学社、音乐社、篮球社和手工社等五大社团。近年来,各社团先后举办了“热土下沙,相约闻潮”“中秋联谊会”“和谐之声、唱响闻潮”等精彩活动,并创办了社区报纸《潮韵》,以此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积极参与到社区各社团的建设中,利用志愿服务、专业集中实训等环节,与社区社团联谊,开展各类社团活动。目前,闻潮社区牵头创办了“阳光艺校”,校社双方社团组织根据各自特长优势,为新生代农民工开设了音乐、书法、舞蹈、轮滑、腰鼓等免费培训班,丰富业余生活,引导其参与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

3.高职院校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

闻潮社区积极倡导“工作在下沙,生活在下沙,快乐在下沙”的理念,制定以“爱国守法、崇尚科学、团结互助、和谐共处”为主题的楼道文化,以规范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准则。利用宣传橱窗、闻潮之声广播站等媒介,向新生代农民工大密度、高频率地宣传构建品质生活、树文明新风的行为规范。利用“红五月”活动宣传模范先锋事迹,为新生代农民工树立典范;设立“知心姐姐”信箱,收集新生代农民工各种情感、咨询、困难问题,并及时给予心理援助。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师生也积极参与社区“安全出行”文明标语征集活动,在“中国梦,我的梦”系列活动中,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参与了“中国梦,我的梦”征文的评比工作;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服务队承办了“我的梦”家教活动等。各高职院校还积极参与社区“道德大讲堂”活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4.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法制建设,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法治意识薄弱的问题,闻潮社区联合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法制警示宣传教育工作,开设了社区市民法制学校,并成功申报了浙江省“民主法制社区”单位。一方面,各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为社区策划并组织系列法制讲座、法制宣讲活动,普及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开展现场法律咨询会、免费提供法律援助的方式,为新生代农民工排忧解难,维护其合法权益。

5.高职院校参与社区网络建设,搭建新生代农民工网络信息平台。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建设已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方面。闻潮社区通过社区网站、QQ群、微信等网络信息平台,为社区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有效地拉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高职院校则通过网站维护、信息审核、信息更新等方式,在社区网络建设过程中起到了技术指导和网络管理的作用。

(四)高职院校与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资源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融合的动力不够。

由于校社双方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不同,双方的互动层次、级别较低。当前,社区教育只是高职院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并非重点工作。因此,在社区教育中,高职院校处于从属地位,工作被动且缺乏积极性,往往局限在志愿者服务等浅层次的义务服务层面,未能从长远效益来认识校社双方互动合作开展社区教育的问题。

2.资源共享的整合力欠缺。

由于受人力资源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影响,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间一直存在资源共享不全面的问题。一方面,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在文体活动设施、教室等资源上与社区教育实现了共享,但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则很少开放。而这些恰恰是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所需、社区又缺乏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社区是新生代农民工居住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但由于社区未能在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媒介作用,宣传力度不够,教育场地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

3.资源融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率不高。

网络的出现,为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然而,社区网络平台虽开辟了社区教育的宣传窗口,却缺乏继续教育所需的教学资源模块;而高职院校虽有类似社会培训和精品课程的网站,却尚未形成真正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的专题模块,更没有相关的教育互动平台。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不高,网络教育模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资源融合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虽然国家、政府和开发区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上给予了一定的保障和实施意见,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和评价机制。首先,由于双方用于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经费有限,多以义务服务为主,严重影响了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其次,当前高职院校与社区双方均缺乏专门的协调部门,双方在合作沟通过程中存在很多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再次,虽然双方的社区教育项目越来越多,但后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却难以评估和反馈,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发展。

二、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双方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认识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社会服务功能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功能,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社区教育是高职院校责无旁贷的责任。社区教育不仅能为在校学生了解社会提供实践机会,而且能为教师科研、技术转化提供调研和试验对象。另一方面,社区应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对弥补社区人力资源不足、教育资源欠缺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与提高。

(二)健全机制,激励双方积极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

1.制定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当前,国家尚无具体的法规规范社区教育活动,需要制定专项政策法规明确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划分高职院校与社区的权责,将高职院校与社区良性互动发展的目标分别纳入学校与社区发展的规划中,保障双方关系的顺畅、协调与同步发展。

2.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针对双方经费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与社区应在国家财政拨款的基础上,开拓保障社区教育经费的新思路。一是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开发技能培训项目,利用项目合作的方式吸引用人单位、社会团体向社区教育投入资金。二是通过举办社区公益活动,鼓励社会各界捐赠,以改善办学条件;三是鼓励高职院校带课题、带任务进社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课题试验项目。

3.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激励是调动高职院校与社区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动力。一方面,要健全社工激励考核机制,提高社工对其职业的认同感,真正认识到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健全院校的激励保障机制:一是要根据学科优势,鼓励相关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中,并将社区教育服务能力与科研、教学能力设置同等的奖励措施;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中,并将志愿服务、社区实践作为衡量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考核指标。

4.建立督导评价机制。

督导评价机制是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一是社区要做好对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由社区方对高校师生的社区服务做出评价。二是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与社区互动效果的评价体系,将评价作为促进双方互动发展的工具,激发学校和社区互动的主动性,推进双方良好互动的形成与发展。

(三)整合资源,形成双方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合力

1.文化资源的整合。

一方面,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代农民工能给社区带来多元共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氛围,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各种智力支持与文化引导,为提升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2.物质资源的整合。

高职院校的教学硬件设施的优越条件,能弥补社区基础设施陈旧、配套不全的普遍问题。要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在学历、技能和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就要实现学校与社会物质资源的有效共享。各高职院校在不影响正常的学校教育秩序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开放各类教学场所、实验室、机房、运动场馆、图书馆等设施,以满足社区教育发展的需求。

3.人力资源的整合。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成立专门的服务社区教育的部门,根据新生代农民工需求组建不同学科和不同项目的服务团队,为社区教育服务。另一方面,社区组织也应成立专门的对接高校服务的部门,以便及时将农民工所需和反馈意见提供给学校,确保社区教育的质量。

(四)合力共建,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数字信息资源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德育教育

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在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然而,就目前来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包括考试舞弊、违反校规和拖欠贷款还款等现象屡见不鲜。当代高校学生的诚信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诚信缺失问题已不容忽视,亟需加强研究。如下从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各类行为着手,结合行为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最后在大学生诚信重建问题上根据学校、家庭和个人3个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大学生的诚信问题

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主要包括3个方面,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和经济方面。

1.1学习方面

学术诚信缺乏,考试舞弊,作业论文抄袭。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模仿消化吸收的过程,但不经思考直接照搬,这样的作业或论文就没有体现学习的价值,是学术不端的突出表现。而考试舞弊,夹带小抄在一些大学生心中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在期末考试监考结束后,教师经常可以发现地上留落不少的小抄。

1.2生活方面

生活诚信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方面。现代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淡漠,以自我为中心,在日常交往与社团活动中有较大的“目的性”特点。在谈恋爱过程中不真诚,存在欺骗、玩弄对方感情的行为。

1.3经济方面

部分学生拿到家长给予的学费后不按时缴纳,而是用于其他方面,进而拖欠学费。有的是买高档消费品,有的拿去参与赌博,有的拿去消费网络游戏,而对父母这一方面则谎称已缴学费。拖欠助学贷款还贷,包括部分恶意拖欠助学贷款还贷的行为。

2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2.1社会因素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冲击、价值观念多样化,道德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社会的道德、法律和规则意识不强,诚信体系不完善,导致个人失信在社会中成为一种常见现象。社会大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过程,目前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的阶段,容易受社会思潮的冲击,一些不良风气对心智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2.2教育因素

2.2.1学校教育

当前学校教育制度的弊端是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德育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基础教育强调应试教育,缺乏科学的德育教育的评价体系,以考试分数为“指挥棒”,造成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德育教育过于简单化、空洞化,把德育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在德育学习中重知识,轻行为,造成知识竞赛的高分数与实际表现却不佳的偏差。

2.2.2家庭教育

不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牙牙学语的第一对象就是父母,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家长为了助学金开具假贫困证明,对子女的出格行为不予制止,这都给学生带来了负面的示范作用。长期以来,不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子女的人生价值观塑造,有些家长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琴棋书画,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2.3个人因素

当今大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通常处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来自多方的溺爱、保护和关心导致其在生活中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相对不足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等问题。其在学习生活中考虑更多的是“他人应该为我做什么”“这事情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等,较少思考自己能为学校、社会做什么,在面临利益选择的时候,往往选择利益。

3大学生诚信重建的对策建议

3.1抓住德育契机因势利导

刚入校的大学生才从繁重的高考学习中解脱出来,心理上处于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对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活处于初步的摸索阶段。在这一时期加强德育教育,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活具有非常大的帮助。通过新生入校课堂教育,向学生宣传大学生思想政治德育工作。狠抓学生会、团委和学生社团的德育教育工作,让其对新生大学生有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3.2营造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氛围

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影响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校园文化的营造直接影响大学生诚信品质塑造。加强诚信教育与校园学风建设,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活泼、健康上进的良好风气。通过主题班会、讲座和知识竞赛营造出良好的诚信校园文化氛围。

3.3推进诚信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推进诚信教育评价体系改革,重知识、看行动。传统的诚信教育重宣传、轻行动,但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宣传活动,也要重视学生的具体行动,做到大学生诚信教育有宣传、有跟踪、有反馈。在各级诚信教育考评中,既要看开展了什么活动,也要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进行跟踪、反馈,做到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4结语

诚信也是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最基本的素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要依靠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都有着重要作用,需要共同努力,更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学校也要明白,诚信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做好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新星,罗颖.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1):63-65.

[2]苏丹.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研究及应对措施[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74-76.

[3]赵洁.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57-58.

[4]刘莉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93-96.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5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及其要求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进展以下:一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打破了以往基础教育课程过早开始分科教学、造成知识系统性、完整性欠缺的局面,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和世界形成整体认识;二是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小学生提供贴近社会生活的机会,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四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对当前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特别是实践课程设置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体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协调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实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时间不长,还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其专业建设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其课程体系的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小教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效融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小学教育相脱节;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并没有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实习内容单一,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教育科研、教育行政、教育调查等其他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极大地忽视,因而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此,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要不断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建立实践课程体系,促进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如果像过去一样,将学习期和工作期截然分开为两个阶段,人们仅仅拥有学校学到的知识,那将难以适应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由此,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满足他们终身发展的需要。早在1991年,美国劳工部就对终身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包括: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交流思想和信息;计划和组织资源;理解和设计系统;解决问题;使用技术;运用数学概念和技术;与他人共事。目前的高等教育课程常常只限于特定领域的知识技能,从终身学习的需要出发,坎迪等呼吁大学课程改革要以终身学习知识技能作为核心,其次一级是通用性知识技能,最后表面层为各学科内容和情景性知识。终身学习的社会现实使传统高等教育课程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培养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应该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成为兼具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性精神的人才。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构想

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动态和渐进的过程,高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构建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这一构筑思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在时间维度上,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学年八学期,体现全程性;在目标内容维度上,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情意、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体现综合性;在实践课程的实施上,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体现开放性;在实践课程评价维度上,通过课程考核、职业技能展示。

三、小学教育专业全程教育实践的实践探索

(一)在教育实践的时间上安排体现全程性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新生入学第一学年举办专业认知教育活动,同时开始学科教学和教学基本功训练;第二学年是组织各种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等,同时组织教育见习,主要是组织师范生到小学进行观察,深入地了解小学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小学班队会的组织与实施等;第三学年安排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以及教育实习,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教案、并且能够站上讲台讲课,让学生体验课堂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同时,通过组织班队活动,培养班级管理能力;并初步学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第四学年就业(顶岗)实习和进行理论提升,围绕教育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论文。

(二)在教育实践的目标与内容上体现综合性

1.专业情意培养。专业情意培养主要是通过第一学年举办专业认知教育活动,以及学科教学,还有各个学期的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来进行培养。首先是新生入学阶段就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其次,结合教育科学类课程,引领学生形成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等良好职业意识;第三,通过课程和课外相结合,组织教育见(实)习以及志愿支教活动,帮助学生直接的感知和体验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感受体验中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将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专业技能训练。教师专业技能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技能。按照《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大纲》的要求,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普通话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工作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书写规范汉字,教育工作文本写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结合我校实际,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技能主要通过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来训练。

(1)教学基本功。内容包括汉字书写(三笔字)、普通话、儿童歌舞、琴法、简笔画等。主要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分别开设普通话、书法和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同时安排学生通过早读、晚自习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每学期安排基本功验收以及各项基本功比赛,促进学生进行训练。

(2)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第一,教学的设计技能,主要表现在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对学习方式进行选择,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或设计板书等方面;第二,课堂教学的组织技能,主要表现在课的导入、讲解、提问、课堂组织、交往互动、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技能等,主要通过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以及教育实习进行训练。

(3)教育实践。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顶岗(就业)实习以及综合社会实践部分。第一阶段是教育见习。目的在于通过专业见习活动,让师范生对小学教育教学常规活动的构成,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心理特点和活动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帮助其对未来职业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二年级,每学期集中安排一周时间。第二阶段是教育实习,要求学生在对教育理论进行学习之后,结合学科教学法课程和班主任工作课程到中小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大约安排五周左右。平时每周安排一个下午到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辅导与课外活动。第三阶段是就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阶段,主要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等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学会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和学习做好个别学生的引导工作,在充分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完成教育调查报告。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大约13周时间。

3.班级管理能力培养。班级管理能力是合格小学教师的必备条件。这主要包括:第一,组建班集体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制订班级工作计划、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班风建设等方面;第二,进行个别教育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实施发展性评价等方面;第三,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根据班级特点和学校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主题活动方案,组

织班队主题活动;第四,与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沟通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和学生交往、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协调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等。4.教育研究能力培养。教育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专业技能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计划的制订、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论文的撰写等。结合学生实际,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案例研究分析。围绕案例搜集资料、写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描述;能够分析案例,能够写出符合规范的案例研究报告。

(2)教育问题调研。能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要求制订调查问卷,列出调研提纲,在调研中能做好相关记录并进行相关分析,写出调研报告。

(3)教育论文写作。能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做好教育论文的选题、研究、写作。主要安排在毕业学年。

(三)在教育实践的实施上安排体现开放性

1.结合教师技能课程,规范校内的常规训练。技能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依托校内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训中心,统一规范和安排了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专门的教师专业技能课程的训练和学生自主练习。一是修订和完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设教师专业技能课程。如开设了《口语训练》《书法》《美术》《儿童舞蹈》《琴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能类课程,通过课程促进学生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掌握。二是统一安排低年级学生的课余训练。课内学习时间和效果毕竟受到限制,因此,我们统一安排学生的早晚练习,要求全体学生在练习时间到相应的多媒体教室、琴房、舞蹈室、书画技能室等去练习技能。主要安排有:早读、每日一画(简笔画)、每日一写、每周一歌(舞)等,每学期末按年级组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成果验收。三是抓好学生的自主练习。其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自主选择特长项目加以练习。确保每个学生的基础技能和特长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结合教育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深入小学接受培养和检验。首先,组织学生到小学开展专业认知,请优秀小学教师给学生讲授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的动态,同时,初步接触小学生以及小学教师的工作;其次,让学生走进小学开展教育见习活动,全方位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以及安排,协助小学教师评改作业、组织班队活动等,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与合格教师的差距,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再次,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小学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接受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围绕教育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四)在教育实践的评价上体现形成性

1.建立训练规范,完善课程评价机制。规范的评价机制对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既有监督又有指导作用。首先,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建立规范:小学教学技能考核标准、小学教学技能训练方案、小学教学技能训练检测办法等;其次,按照标准,自我检测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更正,促使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确保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落到实处。

2.训练成绩与各项等级证书、资格证书挂钩。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进行训练成绩评定,单项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次。学生通过规定的各项专业技能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方可参加教育实习。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6

我国在实现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在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电力行业的发展与其他行业发展息息相关,是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在电气行业中也得到十分广泛的运用。本文主要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旨在为促进电气行业实现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电网调度

由于新技术在电气企业中的广泛运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不断成熟起来,而且在电力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促使电气自动化持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其自动控制和自动检测功能,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与远程性调节和控制。当前,我国的信息化技术水平逐渐提升,运用信息监测技术实现对整个电力工程的远程化操控。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如何在电力工程中实现有效运用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1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气自动化技术涉及到的电气装置功能有自动控制及检测功能,其能够有效实现对电力系统相关的远程性控制以及远程调节、监控。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电气企业的新生命,很多新型技术层出不穷,促使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技术明显提升,电气自动化开始发展起来。后来,在信息化技术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电力工程不仅能够实现远程管理及控制,还能够运用信息技术监测完成大量工作。电气自动化技术可凭借网络对工程相关信息展开全方位分析及整理,使得电力系统实现稳定运作和发展。在运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大降低,在遭遇紧急情况的时候可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进而保证电气工程实现稳定运行和发展。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广,从电气的开关一直到整个电气工程都可运用,是推动电气工程持续进步的重要条件。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运用意义

2.1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

我国总体科技水平的提升带动了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准,利于电力工程的健康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对于电气设备的相关性能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对于现有的一些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带动电气企业相关设备的更新换代。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明显提升电力工程管理水准,使得企业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现代的信息化标准相符[1]。最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有效运用可有效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并迎合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的相关需求。

2.2便于维护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使得其维护工作更加便利。该技术在技术水平上要求相对较高,但维护工作较为简单。电气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等相关终端设备互相连接,可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完成对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在日常维护的工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输入自身的数据和信息,促使电力系统可实现对相关运行数据等的科学调整,从而达到设备维护的相关要求。这种维护方式不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中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能够降低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

2.3提高工作效率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明显提升电力企业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需要首先具备一定条件,需要电气工程相关企业能够在日常管理等工作中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企业为了能够真正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效果,努力实现电气设备的更新及有关技术的完善,从而促进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3]。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

3.1电网调度

电气工程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主要以显示器及计算机相关设备为工具展开电网调度工作,这种工作方式能够为以后电网调度工作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信息依据。加入电气自动化技术之后,工作人员能够针对电网的实际运行状况展开实时监控,并快速传递相关信息数据等,促使电网调度的工作稳定开展。电网调度在整个电气工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要想实现电气运行的有序发展,就需要高效完成电网调度工作[4]。传统意义上的电网调度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对电力故障了解到位,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发生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之后,工作人员可有效借助屏幕对电网实际运行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尽快发现故障,并寻求解决办法,降低电力运行风险。

3.2变电站

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属于以计算机、现代化通信技术等相关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技术类型,其能够使得电力企业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有效整合及优化设置,促使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并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压力,使得电力企业实现更快发展。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在变电站的工程中,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检测变电站设备日常的运行状况,促使电气设备的相关性能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发展[5]。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运用促使一些传统设备开始被淘汰,变电站相关的电力运行状态被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实现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变电站运行过程中涉及的大量任务都需要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来得到实现,这为促进电力现代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3分散测控系统自动化及计算机系统

分散测控系统属于发电厂日常运行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通过高速数据通讯网络及工程师工作站等针对其日常生产的状态实现全程监控及测试。工作人员能够凭借过程控制单元在实际生产时有效接收电气量等相关信息,对运算得到的结果及相关参数等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完成对电网的监控工作,促使电气自动化的维护和控制等相关性能取得持续性提高。此外,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有效引入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及时记录电力信息,并反馈电气设施的具体运行状况。计算机系统的有效运用还能够有效确认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信息,及时控制信息误差,提高所得数据的准确性。计算机操作系统还能够用于电力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监控电力运行情况,对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展开详细分析,监督人员的工作情况。

4结语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电力系统将更多地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步实现人工智能化等发展,为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如今,在国家经济水平逐步提升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水平随之提高,促进电力系统实现健康发展。笔者先阐述电气自动化及其实际运用的意义,接着分析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当中的有效运用,希望为促进电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胡诗和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储神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低碳世界,2016(1):28-29.

[2]温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184.

[3]韩占卫,赵明,刘富荣.试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0):24-25.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共生理念;师专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职业素养

“共生”本是生物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不同的生物之间互依互存密切地生活在一起。20世纪以来,共生理念已经逐渐辐射到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美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门类领域,成了一种协调各方矛盾冲突的哲学思想引领。笔者作为在师专院校从业十多年的英语教师,深刻认识到师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与新时代背景下现代社会要求的小学英语教师职业素养标准相距甚远。共生理念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自我的和谐共生,这恰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理念———平衡、改善和提升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相契合,这种密切的内在关联性使共生理念可以成为共生教育的理论基础[1],并对解决师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共生理念下的教育

20世纪以来,人们对共生现象的研究已经从生物学的具象研究扩展为抽象共生理念的研究。可以说,共生理念甚至已被提升至一种哲学思维和价值理念。共生理念为我们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宇宙协同发展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为我们理解人生、价值、意义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性引导。山东师范大学李燕博士的论文《共生教育论纲》[2]试图在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21世纪建立起一种共生教育理论体系,以解决我国当前单向度的教育发展问题。该体系对人与自然共生下的教育环境与教育生态保护、人与环境的协调及教育环境对人之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就共生教育中教育目的取向、课程建构、师生关系、共性与个性教育等内涵给予解读,这是目前对共生教育探讨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尝试。胡守钧教授在其《社会共生论》[3]一书中指出,社会由各个维度的共生系统组成,和谐共生是在合理的度内分享资源,社会的进步基于改善人的共生关系。共生理念的社会学意义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本质在于优化各种共生关系。那么,教育的发展是否在于优化教育主客观的各种共生关系,以达到教育的和谐发展,或许社会共生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维坐标来探索共生理念下的教育发展。对人的培养是在自然与社会整体生态关联下对人的身心熏陶与智力开发。共生是一种关系,一种人性化、创造性、开放性存在关系。共生教育应把人的自然化教育、人的社会化教育及人的身心化教育纳入一个和谐、共存、共享、共生的关系中。因此笔者认为,共生理念下的教育是研究教育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客体(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策略等)和社会之间的共生现象和共生发展的问题。如何用共生理念指引优化教育主体间的互利共生、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及与社会发展之间共存共生是共生理念的教育学意义。

二、师专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职业素养内涵

教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本身就有很严格的职业规范和要求,可以把这些基础的规范和要求归为基本职业素养,而具体到各科教师则必然受制于该学科的学科特点要求,会有不同的专业素养特征。作为预备教师的师范生,笔者认为师范生的职业素养是指师范生未来为履行教师规范和岗位要求而应该具备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人文学养和学科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品质,大致可以分为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两大方面,其中,基本素养是软件隐性部分,专业素养是硬件显性部分。笔者把师专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职业素养结构分为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两大部分,其中基本素养包含教师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技术素养和艺术素养;专业素养包含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两者互利共存,缺一不可。

三、共生理念下师专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受社会变革的影响。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知识与服务并举的更高要求。高职师范教育不应只单纯追求学科知识与理论的教育,而是要满足师范专业学生未来就业与社会要求的零接轨要求,实现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要求的共生。共生理念下的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课堂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及学生与自身之间形成互利共生关系,达到优质和谐共生。共生理念下师范生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互利共存、互利共享、互利共生,因此师专院校要努力培育学生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使两者发展为一种优质共生态。

(一)共生理念下师专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原则

1.职业性原则。共生理念要求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即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要求是共生关系。师专院校对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那么对师范生的培养标准就要严格按照小学英语教师的职业要求来定位和规范,即必须坚持职业性原则。坚持职业性原则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师范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框架,即以培养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职业素养为师范生在校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并以此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使师范生踏入小学英语教学岗位后可以迅速适应工作。2.开放性原则。共生理念的特征之一就是开放性、包容性,因此学校需要建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制,实现教育主体间的多元共生和教育客体的资源共生共享。师专学校和小学之间要搭建共生关系,建立大学教师、小学教师和师范生三者为主体的教师教育共同体,对教师教育改革与专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合作探究,实现师专和小学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打破以往师专院校单方面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师专和小学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方面深层次合作的师范生人才培养开放联动机制[4]。3.实践性原则。共生理念关注人的发展,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融合。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意义就在于引导学生从社会现实出发,探索把知识技能融入教学工作,从而实现个人的不断成长发展。师专院校在对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增加师范生接触真实小学教学环境的机会,在真实的环境中锤炼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强化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认识,坚定其教师职业信念,加速师范生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化,促进师范生教师专业成长。

(二)共生理念下师专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基本素养培养的策略

1.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途径。教师身为职业人和社会人,如何在岗位上与学生、与其他教师之间建立和谐持续的共生关系,如何与社会共生发挥自身道德力量?其中师德培养是重心。共生理念下的师范生师德培养是静态与动态、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的多元共存培养。师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和基础,是其成为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做好师德宣传教育,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引导师范生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将外在的师德规范逐步内化为内在的“自觉自律”品质。师范生师德形成的起点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知和认同,在学校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集中学习来实现。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使师范生获取全面客观的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知识,深化师德认知,提升师德意识,形成师德情感,磨炼师德意志,付诸师德行动,养成师德自律[5]。除了课堂内的显性师德教育课程,师专院校还可以借助校园文化开发隐性课程,如学校的校风校纪、师德文化建设、师生座谈、师德征文活动等。校园文化建设应着眼于师范生的专业发展,以师德培养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线[6]。同时,学校应让师范生投身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强化师范生对师德规范的认识和体验,使师范生能逐渐把教师道德的基本准则和规范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追求和行为品质。2.师范生人文素养的养成途径。语言的共生就是文化的共生,英语不仅是一种交流的语言符号,更代表着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形态社会形态。英语课的教学不能停留在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层面,教师要从两种语言文化系统出发,培养师范生扎实的人文学养。师范学校在现行哲学、思政、大学语文等限制性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不妨创造条件再增设一些非限制性人文社科类选修课,如文艺理论、文学流派、教育伦理学、跨文化交际等,满足不同学生的人文课程学习方向。3.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的养成途径。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化的时代,教育领域不断发生着技术性改革,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也越来越信息化。这样的时代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然发生了变化,所以构建学生与技术的共生化关系,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素养,才能使其更好地学习和服务于未来的工作。在教育信息化蒸蒸日上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热潮一浪比一浪高,师专院校要加大教学硬件设施的投资建设,比如,对英语系而言,要建设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语音教室和先进的多功能教室及计算机教学教室等,为师范生提供信息化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使其成为信息化教学的直接体验者和受益者。此外,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学校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培养,还要多创设活动平台,开展学生课件制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并把获奖学生的优秀作品上传到校园网络课程上,供师生交流学习,逐步提高他们的教育技术素养。4.师范生艺术素养的养成途径。语言体现的是文化,艺术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学习与艺术是共生性互利存在,师范生的艺术素养培养自然与其英语专业素养养成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师范院校可以考虑组建艺术技能课程模块,使艺术技能培训具体化。学校可以把声乐、乐器、舞蹈和美术四门课程组建为艺术技能课程模块,让学生可以较全面地掌握各种艺术技能,提高综合艺术修养。同时,学校也可开设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等选修课,扩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艺术认知,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学校还应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活动,鼓励英语专业学生积极参加艺术社团活动,如迎新生晚会、音乐剧、话剧表演、书法绘画展览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共生理念下师专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专业素养培养的策略

1.师范生专业知识的建构。一般而言,教师的专业知识包含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通时性知识。蕴含这些知识的教育客体资源具有互利共生的关系,因此教育主体要多元化地利用学习这些资源,促进自身的发展。首先,注重本体性知识的基础性。教学中教师要夯实英语专业师范生英语学科专业知识,使学生建构起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其次,突出条件性知识的建构。学校要适量增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的课时数,改革教育类课程的闭卷考核方式,可以采取让学生用相关教育理论写论文的方式深化学生对条件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再次,加强实践性知识的获取。教学实践是师范生获取实践性知识的主要途径,实践性知识支配着师范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选择与判断,影响着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筛选、过滤和运用[7]。最后,扩大通识性知识的积累。教师应引导英语专业的师范生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等获取知识的便捷渠道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累多方面知识。2.师范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教育主体间的共生关系包括师生、师师和生生。提高师范生专业能力,需要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这些主体间通力合作、互补共生。首先,加强学风建设,完善师范生知识结构。能力是个体心理特征,知识和技能都是能力的基本要素,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相应的能力也就不存在。当前,师专院校面临着学生入学成绩逐年下降,学生学习基础不断降低的窘境,因此必须抓好学生入学教育、重点治理学风,扭转学生初中时的不良行为习惯、端正其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学校严格的学习规范制约下逐渐转变学风,热爱学习。学校要按照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结构,使英语专业师范生建构起科学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为专业能力的发展奠定好知识基础。其次,加强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学基本功是师范生专业能力发展的技能基础。教学基本功一般包括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三笔字书写能力、教材把握和多媒体使用等综合能力,学校要重视对师范生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由于英语学科的语言类、工具性特点,对师范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师范生一定要掌握如何用英语进行课堂组织,如发出指令、教学流程衔接、学习任务简洁描述、游戏介绍、评价学生课堂表现等。英语教学绝不是简单地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小学生那么简单,师范生一定要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培养如何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的能力。最后,创建教师教育共同体,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师专院校和小学合作建立教师教育共同体,搭建师专教师、小学教师和师范生三者相互交往、互动、合作、分享的平台,共同完成知识、能力和意义的建构,实现师专院校和小学的互动、融合、优势互补,实现师范生真正意义上的“双导师”制,有力推进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增长。

四、结语

共生理念契合了教育的价值目标与精神渴求,为新时代解决师专院校如何培养师范生的职业素养诉求提供了理论指引。今日之师范生即明日之教师,师专英语专业师范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小学英语教师,他们在校期间所培育形成的职业素养不仅关系到未来个人的职业发展,而且关涉着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高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英语教育的长远走向,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其职业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刘满芸.共生翻译学建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346.

[2]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3]胡守钧.社会共生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8.

[4]解艳华.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需制度创新[N].人民政协报,2014-10-29(3).

[5]郭兰瑛.师范生师德养成途径探析[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2):102.

[6]戴彩虹.新形势下师范生师德教育课程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8):17-19.

新生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课堂;第二课堂

一、前言

艺术类大学生是指通过艺术类加试和文化课考试双重考核体系下进入大学进行本科学习的大学生群体,与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绝大多数的理工科、文科学生相比,艺术类大学生从大学前教育体系、大学招考模式、入学考试类型、大学本科阶段培养模式、就业创业预期等方面,都体现出截然不同的差异,尤其在整体教育体系层面的艺术教育与文化培养的局部分割,令艺术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呈现出独特的一面。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艺术专业下设数字媒体、平面设计、美术书法等专业,论文研究以2018年入学的艺术类全部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全院大一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在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数据基础上,为了最大限度获取每个数据背后的丰富内容并对前期数据真实性进行校验,研究组成员分别对每位本科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从家庭成员政治面貌、家庭思政教育概况、学生大学阶段政治面貌发展预期、思政教育载体偏好、思政信息获取途径倾向、个人集体关系观等围绕思政教育培养的有关方面进行深度调研。通过前述2种调研方法的结合,开展综合分析与研究。

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

1.加入进步集体意识较强,实践热情相对薄弱

艺术类大学生在大学计划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比例与传统的理工文类大学生的比例大至相仿,表明艺术类大学生这一群体虽然在进入大学之前的部分阶段接受过非传统应试教育,但是在他们思想中已经具备个人政治身份发展的预期,研究数据71%的大一同学计划在本科学习期间入党证明了学生入党规划和热情。入党需要热情更需要实际行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的研究探讨中,70%以上的同学认为课堂和媒体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优先选择,即实践热情仅仅局限于常规接受被动教育的课堂和输入输出综合成本较低的媒体,这份研究数字的背后体现出同学们入党意识和实践热情高度的不匹配,这种现状需要在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体系中逐步疏导、改变,构建同学们入党意识与实践热情齐头并进的教育局面。

2.个人发展意识较强,团队合作意识薄弱

目前新进入大学的大学生已经由90后转变为00后,基于国民经济提升、生活水平提高、家庭对学生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等多层面原因,90后及00后大学生普遍呈现出团队合作意识较低的现象,艺术类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的小众性和特殊性导致这种“重个人、轻团队、多个性、少合作”的思维行动特征更加鲜明。思政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集体中优化个人发展的同时为集体和同伴提供正能量,在集体多成员的正能量互动效应下,反馈个人的发展,最终形成个人-集体-个人互相优化的良好教育氛围。研究数据显示80%同学在意个人在集体的表现和角色,但是仅有32%同学热衷参与集体活动,这一数字对比体现出个人意识重视程度和团队意识热情的较大差距。基于思政教育和集体意识的关联性,集体意识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基础,该现状的存在严重不利于后续思政教育的作用发挥。

3.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呈现“偏科”趋势

艺术类大学生的大学前教育模式、大学专业课培养特点、毕业后就业择业相对单一的路径等一系列原因令同学们无法获得足够的通识教育资源。传统的通识教育体系令大学生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能够拓宽大学生的专业范畴,获取更多的就业择业选择,艺术类大学生在这方面恰恰相反,他们的现有学习广度和未来发展依仗的技能全部来自专业教育,这种对于专业教育的专注和局限实际上导致同学们忽视对思政教育内涵和重要性的理解,形成了目前艺术类大学生对思政教育认识“形式大于内容、内容大于内涵”的现状。上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偏科”发展的趋势需要平衡的方法加快改善才能实现专业思政齐头并举的科学的艺术类大学生培养。

三、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关键

1.牢固树立思政教育的“核心”地位

大学生的培养和发展仅通过专业培养单一模式无法实现对学生品质优秀、术业专攻双重使命的履行,思政教育“核心”地位的确立和其主导引领作用的发挥是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基石。艺术类大学生在艺术灵感获取、作品创作过程中会吸收很多外来的、多元的思想体系,对于尚未步入社会的他们来说,这些新奇的思想很容易令其跟随、沉迷,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思想偏激和观念迷失,因此,在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体系中,首先牢固确立思政教育的领头地位凸显其实际作用,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体系下的艺术类学习、教育,才能将学生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控制在正确合理的框架内,学业成果才能获取正向反馈。

2.思政教育横向发展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第一课堂是专业教师与学生共同形成的课堂,教师处于主动教育地位,学生相对处于被动接受知识一方;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以外的校内组织一系列以学生为主导的竞赛、活动、展示等,作品等级和成绩完全依托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参与热情。一般认为,思政教育的课程和知识相对传统、模式化、较为枯燥晦涩,很难让学生产生思政教育内核与日常学业、生活、活动长期系统联系的共鸣通道,虽然目前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已经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形式创新,但是学生心目中思政教育固有的样貌依旧没有质的改善。基于上述两种教育体系的现状和特点,将第一、第二课堂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成为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实践热情、走出个人独立发展思维、打破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偏科”局面的一种全新有效的途径。

3.思政教育纵深发展融入工作实践和创新创业

艺术类大学生接受的所有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全部为学生走向社会、职业发展服务,专业教育为学生们提供安身立命的专业技能,思政教育为学生们提供健全人格的思想架构,校内的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在看得见的近处能够得到有效的反馈,如何让思政教育能够在看不到的校外同样获得正向的反馈是思政教育更加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工作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是需要学生独自承担的校外社会和专业行为,在脱离校内谆谆善诱的教师、积极团结的集体、安逸宁静的氛围状态下,以思政教育内涵指导学生的纵向发展是思政教育高境界的一种体现,更是思政教育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

四、提升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方法讨论

1.重视第一课堂教学工作,强化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职能

艺术类专业第一课堂大多采用一对一或小班上课的授课形式,专业教师与学生联系比其他专业要紧密。专业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肩负起思政育人的使命,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风向标。教师不仅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且传递道德观与价值观。要强化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通过设计多样形式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要不断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教师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学生,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如:充分挖掘校园景观的文化内涵,将对新生的校史校情教育融入专业课堂。从2015级开始,在一年级设计素描专业课程中引入校园文化,迄今为止2015、16、17三个年级已经完成当艺术遇上火车、世纪钟、思源碑三大主题的创作,巧妙的植入让一年级新生在专业学习中主动研究校史,学习校园景观的文化内涵,增强爱校荣校意识。2019年,设计素描课程继续以“国庆”为主题开展教学,推出了“课程串讲+参观阅读+课堂讨论+实践体验”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加深对中国艰苦发展历程的理解,巧妙地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在第一课堂中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2.丰富第二课堂育人形式,拓展思政教育广度

结合OBE理念和学校综合素质培养改革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设计综合素质培养实施项目,如:建造节、创意文化节、红色主题讲演大赛、博物馆之旅、艺述交大、“中国记忆”讲堂、形象设计大赛等专业特点突出、对学生吸引力强的综合素质培养项目,既能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又能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获得感。

3.重视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挖掘思政教育深度

以社会实践为着力点,提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践环节多是艺术类学生培养的特点之一,首先,在艺术写生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对壮美河山的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文化、民俗、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存,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其次,在文化下乡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学生向群众学习,汲取群众有益文化的过程。让学生深刻感受民间生活,摒弃艺术创作中的功利思想,树立服务人民的优良作风。第三,在外出考察中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要积极创造平台,鼓励学生走出去,多接触名家大师作品,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及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以创新创业为着力点,艺术类大学生利用专业开展创业已成为一种潮流。在校创业,让专业与实践接轨,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又可以用实践来反思课堂学习,有助于专业的深入和拓展,同时也又有助于学生的相互沟通,培育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校可以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办形式各异的创作工作室,在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市场信息沟通、专业指导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五、总结

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具备新时代价值观的艺术人,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璐,赵怡宁.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引领与影响——评《高校艺术教育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8(08):123.

[2]刘芸秀.新媒体背景下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解与重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5(08):99-101.

[3]文云英.艺术院校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07):97-99.

[4]赵思童.大学生德育中融入艺术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7):126-128.

[5]徐慧.艺术类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6):82-84.

[6]朱景林.寻找公共德育与学科德育相结合的大学德育新路径——以艺术类大学生德育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0(02):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