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概念范例6篇

劳动教育的概念

劳动教育的概念范文1

1.有关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定的比较。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现,人力资本(教育)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率。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因素分析法,推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中,教育的贡献占23%。英国经济学家斯宾斯、索罗认为教育具有市场筛选作用,因为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雇主甄别高能力求职者时,求职者的教育水平越高,工资就越高。这些西方学者都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率或者鉴别市场效用的经济性工具意义。叶澜认为教育是实现各种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教育对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具有经济效益。黄济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联系,为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产生。靳希斌指出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功能,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资料消耗、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转化科技发明有重要作用。黄志良等人通过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较注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而高职教育大量实施的以“成才育人”为目的的产学研结合则容易受到忽视,高职教育应考虑如何满足企业发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多发展具有经济属性的产学研结合。王全旺、赵兵川等人借鉴蛛网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成因。可以看出,对于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分析基本是从经济关联性、与劳动力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的,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的判定,是可以从他物关系进行阐述和论证的,只是国外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研究更多的是比较直接从宏观计量方面进行分析,而国内主要还是从制度层面分析经济的,属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表现形态。

(1)物化表现形态——社会大生产力。

工业革命时代,机器大工业借助于机器建立了与自身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力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机器工业部门规模日益扩大化、复杂化、规则化和自动化,复杂的工艺和材料被不断发明和应用,这需要工人必须掌握新技术,并不断及时更新,这样的工作要求和特点,要求劳动者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熟悉机器构造,掌握机器原理与操作技术,因此接受一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成为可能。反而言之,劳动者在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培训后,理所当然会促进机器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必定会促进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提高。

(2)内化表现形态——劳动力价值。

高职教育对劳动力价值提高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上,并通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与其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别表现出来。马克思曾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的复杂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表现,这种劳动力需要花费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就是说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要比普通劳动贵得多,所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价值就高,劳动力复杂程度越高,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多。

(3)外化表现形态——现代商品经济发展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的联系,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关系。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产生的初期,由于产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得以发展,便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劳动所活动的产业部门产生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的职业技术学校,这种最初的职业技术学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劳动力和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联系的关键性环节,现代商品经济正是通过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以此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理解的简单化与狭隘化。

从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一般属性以及高职教育功能、价值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等核心概念存在狭隘理解和替代的现象。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是一个不言自存的实在概念,并无需下定义,因此使得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很难直接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进行直接分析,所以大多数人从相关方面入手,这样的认知方式虽有可行性,但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出现“经济属性”概念被简单代替的现象。比如,一提到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时则会联想到“公共产品”“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关联性“”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等,这些所谓的“属性”概念并不是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所指向的内容,更多的则是对“教育经济属性”形式的展现,错误地将属性表现认为属性本身,这样理解的后果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的产业化”“高职教育发展的短视化”“教育腐败”和“教育不公平”等问题的产生。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反映的是高职教育的属性问题,不是功能问题或者关系问题。如果把经济属性最一般的本质仅仅看成经济属性是具有产品的功能或者市场的作用,其结果可想而知。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外延运用泛化与庸俗化。

对高职教育及相关核心概念的运用存在泛化与庸俗化现象。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对高职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或对其理解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自身立场、观念的影响,会折射出主观认识和研究身份。为了方便理解与运用,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对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上提出“高职教育具有经济属性和功能,应该推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专业,高职教育就办什么专业”等一些极端做法,有些学者在进行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分析时直接用“教育经济(市场)”这样很不严谨的词句来表述,这些极端做法和不严谨的说法模糊了市场与经济之间的差异性,把经济当成市场,把经济属性看成市场功能,引起了人们对市场理解的泛化,使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歧义,这样会影响高职教育价值的真实体现和教育决策者的理性判断。

3.经济与市场共性与个性边界不清。

对经济属性的简单理解和运用泛化处理,说明这两个概念关系边界不是很清楚,明显模糊了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存在的“共性”和“个性”边界。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说,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有特色的概念,高职院校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改一补“”三多一改”等政策措施下发展起来的;从高职教育主要研究者来说,他们大都是普通高等学校工作者或中职教育工作者;从高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背景来说,他们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认识都是从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演绎,甚至是直接照搬而来的。对“经济属性”外延的简单理解和内涵泛化运用,势必导致共性和个性界定模糊,虽然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三、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中对市场成分的理性反思

1.从认识论上,突破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误区。

对高职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职教育时间定位中的狭隘性和简单化。一方面,高职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商品,高职教育作为产品可以用货币进行交换和买卖;另一方面,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进行过度工具化解读,视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为刺激经济、跟风市场的工具,这不仅不符合经济属性本原,也严重脱离了高职教育的本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存在依赖的基础。按照这样的理解,经济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基础,教育只是有经济属性,但经济属性不是教育的唯一属性。在封建社会之前,以人的依附关系为主的商品经济不发达,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当然就不明显,但并不意味着当时的教育就没有经济属性。在现代商品经济发达时代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从之前的边缘化走向以商品经济为重的社会中心,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逐渐凸显出来,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属性。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更多是指向经济规律在高职教育本身所引起的特殊作用和效果,而市场则更多地体现在“买方”“卖方”以及两者之间价值规律的运用上。

2.从知识论上,厘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关系。

经济属于元概念,属于范畴层次,市场只是经济概念的下位概念。经济范畴与普通的经济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反映个别的经济现象或过程,经济范畴则是反映大量出现的经济现象或过程。因此,“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是经济范畴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表现。我们可以用球体理论来加以阐述。“经济”属于球体网络的内层核心中的点,而“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概念是球体网络组织表面上的一个个点,“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根植于“经济”核心概念,吸取“经济”概念养分,“经济”概念理解越深,下位概念越多,认识就越广泛,整个球体网络就越大,且与“经济”概念丝丝相连,位于网络组织的陈述最容易修改,同时修改网络其他部分陈述也比较容易,具有网络中心的陈述在整个网络组织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修改这些陈述不会动摇整个网络体系,它们同属一个球体。

3.从实践论上,回归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本质——民生。

劳动教育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周海霞(1984-),女,重庆人,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 404100)龚玲(1986-),女,湖北石首人,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重庆 400715)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108-02

情绪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特征指标,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教学作为一种充满情绪的工作,教师作为高情绪劳动工作者,[2]其情绪劳动不仅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工作绩效,而且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成就等造成较大影响。但是有关教师情绪劳动的相关研究却甚少,在我国远未引起足够重视,而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如何使教师更轻松、更快乐的工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对教师情绪劳动的定义、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做一个简述,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一、教师情绪劳动的定义

教师情绪劳动是在情绪劳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专门针对教师这一特定职业,因此有必要先探讨情绪劳动的概念、内涵。

1.情绪劳动的定义

情绪劳动的概念由Hochschild在1983年提出,她认为情绪劳动是个体致力于情感管理,以在公众面前创造一个可以观察到的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即情绪劳动要求个体表达或抑制情绪。[3]根据这一观点,Morris等[4](1996)提出了情绪劳动存在多样性。Hochschidl认为情绪失调是情绪劳动的结果。有研究者也引入了其他变量,比如王贝引入苦恼变量。[5]关于情绪劳动的研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大视角:一是从情绪劳动要求入手,二是从情绪劳动策略入手。

2.教师情绪劳动的定义

由于情绪劳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为此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也没有达成统一,它主要散见于各研究者自己的操作性定义之中(不同的研究者对它有不同的定义),主要的代表观点包括:

(1)有研究者认为教师情绪劳动是指教师在教学环境中,因工作需求而调节自我情绪所付出的心力。[6]

(2)刘衍玲(2007)[7]认为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是教师为完成学校交给的教育教学任务,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必要的调节和管理以表达出适合教育教学活动的情绪的过程。

分析以上定义可以发现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点,即教师情绪劳动的核心成分都有教师对情绪的调节和管理,强调在工作中的情绪要求,完成它需要表现出想要的情绪行为。

二、教师情绪劳动的结构

针对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开始时间尚短,研究内容尚不全面,对于教师情绪劳动到底包括哪些内容还没有达成共识,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教师情绪劳动维度理论。刘衍玲[6](2007)在教师情绪定义的基础上,从员工聚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三个维度:表面行为、主动深度行为和被动深度行为。杨满云(2007)在刘衍玲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因子,分别为工作聚焦上的基本情绪表达、情绪多样性、情绪互动频率和员工焦点的表面行为、深度行为。李红菊[5](2007)通过对深度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结合已有的情绪劳动和情绪调节理论,从员工聚焦的角度建构出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结构,提出中学教师情绪劳动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并从中国中学教师的文化背景出发结合教师行业独特的特点对四个维度进行了操作性定义。

通过对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的分析,发现基本上都是以工作聚焦与员工聚焦为出发点。无论是从单一类出发,还是从两类出发,教师情绪劳动维度中都包含表层行为与深度行为。其中李红菊通过质性研究发现,在中国特色文化背景下,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维度中包括具有中国特色的蓄意不同步调节。

三、教师情绪劳动的前因变量

教师情绪劳动维度的确立为情绪劳动的量化研究提供了工具。部分学者探讨了教师情绪劳动的前因变量。李红菊[5](2007)认为在教师工作中,教师情绪劳动总的来说受到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并对个体变量(社会支持和正负性情绪倾向及职业自我认同)与教师情绪劳动的四个维度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正负性情绪倾向及职业自我认同与情绪劳动四个维度正相关,并且对深层伪装、表层伪装与自动调节三个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外在的社会支持是最重要的;负性情绪与情绪劳动各维度负相关。

刘衍玲[6](2007)认为个体因素与工作因素都会对情绪劳动产生影响,并运用自编的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量表探讨了个体变量(教师情绪智力、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情绪劳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智力与情绪劳动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中的情绪运用对表面行为有直接效应;自我情绪、他人情绪对被动深度行为有直接效应;自我情绪对主动深度行为有直接效应;教师的表面行为与职业承诺相关不高,教师继续承诺对主动深度行为和被动深度行为有直接效应。

张一楠[7](2008)认为情绪劳动的前因变量大概包括三类:个体变量、职业变量和环境变量,并考察了个体变量(职业承诺和情绪调节)和环境变量(组织气氛)与幼儿教师情绪劳动间的关系。杨满云[8](2008)考察了个体变量(教师人格)与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间的相关。结果显示:教师情绪劳动负荷与人格特征的精神质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内外向性呈现显著负相关,但是在神经质这个维度,两者没有显着的相关。Liu YM[10](2008)以个体变量(情商和负性情绪)为自变量考察了情绪资源对情绪劳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拥有高水平情绪资源的个体更倾向于深层表演,拥有低水平情绪资源的个体更倾向于表层表演。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教师情绪劳动的前因变量概括起来包括两类:个体变量和组织变量。它们对情绪劳动的影响怎样,提出了许多理论假设,也进行了部分的实证。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研究对象、研究测量工作及研究变量选取的差异性,导致研究结果缺乏相对可比性。

四、教师情绪劳动的后果变量

已有情绪劳动研究表明,情绪劳动会对个体变量和组织变量产生影响。教师作为高情绪劳动者,情绪劳动对于个体的工作满意度、情绪衰蝎、工作倦怠、工作绩效、工作压力、角色内化、自尊、身心不适、家庭生活品质、个人效能感、角色认同、人际关系品质等因素都有较显著的影响,而长期处于情绪劳动状态,不但对个体的生理状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组织行为也会有很大的作用。普遍认为情绪劳动会导致个体层面上的工作倦怠和工作不满意等,而组织层面上则会影响绩效或是出现退缩行为等。

除了从理论上论述情绪劳动的结果外,很多学者对情绪劳动的后果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刘衍玲(2007)从员工聚焦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情绪劳动对中小学教师个体的影响,对教师情绪劳动与教师教学效能感、工作倦怠和满意度关系进行研究,指出教师主动深度行为和被动深度行为与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李红菊(2007)也从员工聚焦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对教师职业枯竭的影响,指出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各个维度具有不同的性质,如深层伪装、自动调节与蓄意不同步调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深层伪装和自动调节提升了工作满意感,从而降低了枯竭水平。杨满云探讨了教师情绪劳动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教师情绪劳动与心理症状呈显著正相关,教师情绪劳动负荷愈高,心理总症状指数及各因子指数越高。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也对教师情绪劳动的后果变量进行了研究。例如Qin Zhang[9](2008)对中国大学教师的情绪劳动与教师的职业倦怠和职业满意度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五、总结与展望

情绪劳动是比较新的概念,教师的情绪劳动更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故人们对它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当前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情绪劳动定义、维度和测量,以及在此基础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方面。尽管目前对教师情绪劳动的某些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研究方法上,刘衍玲将社会信息加工实验范式引入情绪劳动的认知特点研究。但是相对而言,对情绪劳动的研究更多的还是属于非实验性研究,而且研究形式相对单一。笔者认为,可以用人类学的个案分析法来追踪教师个体在职业期的社会化中情绪劳动的变化形式,更应该多用实验来研究情绪劳动的作用机制。

第二,在研究对象上,以往的研究虽然已经包括幼、小、中、大学教师,但是却未对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师进行研究,其也属于高情绪劳动工作者。研究对象上可以更拓展,并且由于研究对象本身具有组间的差异,故有必要对不同教学阶段教师情绪劳动分开研究。

第三,在研究变量上,许多研究发现教师情绪劳动受个体变量与组织变量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一些个体变量与组织变量产生很大影响。但是相对而言,现有研究大多是从员工聚焦出发,多是研究个体变量与情绪劳动间的相互关系,而较少从组织变量的角度来研究情绪劳动,故还需要更多研究来探讨两类变量与教师情绪劳动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对于情绪劳动的工作机制的研究还比较贫乏。虽然有研究者运用Hobfoll(1989)的资源守恒理论和行为调节理论来解释情绪劳动的工作机制,但并不完善。教师的情绪劳动机制尚属于一个急待研究的问题。

第五,Kruml and Geddes(2008)证实,企业可以成功培训员工一些改变情绪的策略。因此,开发一些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情绪劳动的策略,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尤其是针对新教师的相关培训,可以较好地促进他们的职业适应。

第六,不同学科教师的情绪劳动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Zembylas M(2004)曾探讨了理科教师的情绪劳动特点,Gerard Naring(2006)也曾探讨过数学教师的情绪劳动与职业衰竭的关系,但是目前国内还缺少此类研究。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乃文.台北县国小教育人员情绪劳务负荷与工作倦怠之关系[D].北京:辅仁大学,2005.

[3]李红菊,许燕,张宏宇.情绪劳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09-411.

[4]王明辉,王雷.国外关于情绪劳动的研究述评——以组织行为学为视角[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8,(9).

[5]李红菊.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建构及其与重要预测因素、职业枯竭的关系[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6]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探索性工作[D].重庆:西南大学,2007.

[7]张一楠.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8]杨满云.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特点及其与人格、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D].重庆:西南大学,2008.

劳动教育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人力资本;劳动力;教育;异化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该理论因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受到学界追捧,涌现出了许多与其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大都是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吸收、借鉴和引用,甚至将其引入教育领域,作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而该理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资本的逻辑,它是以服务于资本增值为目的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运用,会导致教育的“异化”,对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将产生负面影响。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质

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很难用传统经济理论进行充分说明,在此情况下,舒尔茨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出解释:“国民产量的增长比较土地和按人时计算的劳动量以及能再生产的物质资本的增长更大,这种情况已经普遍可见。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大概就是这个差额的主要说明。”他认为,人力也是资本的一种具体形式,劳动者“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大半是投资的产物,而这种产物加上其他人力投资便是技术先进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占优势的主要原因”。认为“工人平均实际工资的显著增长,大部分来自这种向人力资本的投资”,“通过向自身投资,人民能够扩大他们得以进行选择的范围。这是自由人可以用来增进自身福利的一条道路。”他主张,通过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人口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提高国民收入。舒尔茨还对发展教育、医疗保健以及人口迁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在《教育资本构成》和《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等文中,舒尔茨表达了对教育的理解:“我主张把教育当做一种对人的投资,把教育所带来的成果当做一种资本,因为教育已经成为受教育者的一部分,所以我将其称为‘人力资本’。”“由于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在制订计划和筹措资金方面的关键经济概念应当是投资的收益率。”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虽重视到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很明显,该理论背后的阶级意志不言而喻,就其理论整体而言,它反映的是资本所有者的经济观和价值观,它把人力资本投资说成是“自由人可以用来增进自身福利的一条道路”,而“自由人”自由的前提是什么呢?是以不能自主选择所处的经济关系为前提的,是以处于被雇佣的经济地位为前提的,是以不得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发展趋势为前提的,是以服从于资本统治、资本所有者发财致富为前提的,是以遵循资本主义所谓的理性规律为前提的。若以这样一种理念来指导教育的发展,必然导致教育的“异化”,片面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而弱化了教育在文化道德方面的传承作用,使劳动者的能力专业化、单调化、片面化,使劳动不再是劳动者主体的自由行为,而成为被迫的一种活动,使其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效率主义”、“工具主义”,最终使教育偏离其本质,偏离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

“人力资本”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不科学的范畴,其根源在于人力资本理论对“资本”的认识是不科学的。人力资本理论将资本看做是能够带来收入的要素,它把资本视为一个具有一般性的普遍的永恒的经济范畴。由于教育培训的投入使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从而可以为劳动者带来更多收入。人力资本理论完全是从投资能够带来更多收入这一表象出发来认识问题的,而未考虑这种收入的来源,未考虑作为资本应具有的本质属性。从资本的本质属性来看,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能够为资本所有者带来增殖的价值。“人力资本”这个概念若成立的话,它也绝不像舒尔茨所讲的“劳动者变成资本家”,其真正的所有者一定不是劳动力所有者,而是属于资本所有者,在他们眼中,劳动力就是一种生产要素,就是一种以人力形式存在的资源,就是一种能够为他们带来增殖额的资本。通过教育投资,便可以提高这种要素的生产效率,提高这种资源的效能,增强这种资本带给他们的增殖能力。劳动力或人力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下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人力资本理论试图混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界限和关系,有意忽视资本所有者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占有关系,掩盖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人力资本理论实质上反映的是在资本雇佣劳动的这样一种社会经济关系下资本所有者的观念。

二、教育的本质

劳动教育的概念范文4

在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习大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这是对“终身学习”也是对“终身教育”概念的最准确和最深刻的阐释。本文在讨论这一命题时,采用“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国家和社会在发展“终身教育”事业中的激励、推动作用。 一、古老的话题 广义的教育是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各种活动,本来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概念。如果连起码的教育都没有,人类就不可能延续发展。而人类的延续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正因如此,终身教育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说的是教育对象不分类别,自然也包括不同年龄的人。从《史记》中的《仲尼弟子列传》可以看出,他的学生有不少是成年人。他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反映了他的“终身教育”思想。北齐的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勉励人们“终身学习”。宋代的欧阳修主张人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因为“学之终身,有不能达者矣。于其所达,行之终身,有不能至者矣”(《答李翱书》 )。 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十分关注教育,他们认为人的一生接受的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不断的。例如亚里斯多德就主张“儿童和需要教育的各种年龄的人都应受到训练”,最好使全城邦的公民都“受到同一的教育 ”

【1】古代波斯的伊斯兰教强调人应该通过教育来完善自身,其教父要求教徒 “从生至死”不断地坚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上是关于古典终身教育思想的种种表述,这些思想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教育的重视,是教育领域思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强调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实际上又主要是奴隶主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受教育的权利,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又大都是就教育论教育。因此,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 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给予法国教育的发展以巨大影响。列宁是这样评价的:“整个19世纪,即给予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十分重视国民教育。 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不久,在向国民议会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法案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过发展“公教育”来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在有关发展公教育的提案中还指出:“若认为教育仅仅是限定于儿童和年轻人的活动,那绝对是社会的偏见”。在康特路赛提出的公教育的计划书中,强调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就教育而言,人类必须通过年龄的各个阶段来获取知识的全体系,并且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终身的学习来确保知识的获得。”1919年英国成人教育委员会在“最终报告书”中主张发展继续教育,来扩充“成人教育机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戛斯通·芭契拉等人提出了“终身学校”的思想,这一思想后在法国宪法中得到了确认。近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倡导发展“公教育”来发展终身教育,把发展终身教育视为“国家义务”,大大发展和推进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实践。 二、全新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致力于经济恢复和政治改革,并相应地进行教育改革。6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 “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科技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给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反映现代生产与生活新特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教育思想在各国广为传播。 196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阐明了将成人教育纳入整个人生教育范畴的必要性,倡导“成人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问题。1965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处处长、后任终身教育局局长的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向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提供了一份关于终身教育构想的提案,该委员会讨论并肯定了他的提案。提案指出,“数百年来,社会把人的一生机械地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前半生的时间用来积累知识,后半生一劳永逸地使用知识,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他提出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因此,他要求建立一个新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应当使教育从纵的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连结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3】保罗·郎格朗对“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的阐释以及对 “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倡导,在世界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70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会议通过一项决议,授权当时的总干事勒内 ·马厄成立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世界教育形势和改革,并要求提供一份研究报告,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会员国在制定教育策略时参考。以埃德加 ·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1972年5月完成了题为《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该 “报告”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 “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 ”,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 ”,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 ”。 《学会生存》把保罗·郎格朗倡导的终身教育思想向前推进了,主要表现在将终身教育思想的实施同创建“学习化社会”结合起来。“学习化社会”是指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要活动的一种时代标志。创建学习化社会有赖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施与提高。1970年保罗·郎格朗的《终身教育入门》和1974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都已被译成33种文字出版。这是关于终身教育思想的两部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标志着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并引发了传统教育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被认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4】。对推动整个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1条规定,国家要 “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同古典终身教育思想虽然有继承关系,但是,在当代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发展和形成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有着全新的、丰富的内涵。 1.现代终身教育已经不再是自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而是被世界各国政府当作一个政策目标而加以肯定和实施的教育方针,是强制性(即政府的主动性)和高度自觉性(即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相统一的教育制度。因为“就整个社会而言,强迫人们去接受继续教育是保证他们能够获得本专业领域最新知识成果的途径之一;就专业工作者个人而言,支持赞同这种强制性继续教育也就向社会表明了他们对自己竞争力的关注。”

【5】 2.现代终身教育与古典终身教育相比,其内涵要丰富得多,涉及面广泛得多。现代终身教育强调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而不是只限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各类教育的一体化,不仅仅是传统学校承担教育任务。现代终身教育将教育活动从时间和空间上推向了极限。这是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大发展,是人类塑造自身、世界和未来的永无止境的大教育观。 3.现代终身教育所追求的是一个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强调教育是连续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所期望的是一个人在一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安全地、充分地发挥和表现自己的潜能。古典终身教育也有关于人的完美、和谐发展的追求。但是,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并未形成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的独立概念,也不可能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视野来审视“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而这恰恰是以自己与发展着的社会保持平衡为内在动机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 4.现代终身教育尤其是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直接与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相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现代终身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开发人力资源,不断使人力资源增值,加强对各级各类劳动者的智力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以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毫无疑问,不管是工业方面还是农业方面,现代技术的压力使那些懂得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占了优势。因此,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期望通过教育不断更新和充实自身的智能结构和技能素质,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保持优势,而在原始的、封闭的小农经济背景下的古典终身教育思想与实践,不可能有明确的劳动力市场意识。 总之,与古典终身教育相比,现代终身教育“显然是一个丰富得多和涉及面广泛得多的概念。它是教育方法的一个全新的观点和解释,甚至从更高的层次上来说,它是人类命运的全新观点和解释,它用为征服自我而进行不懈斗争的教育概念替代了那种使自己产生虚假安全感的教育概念。”“正是教育的这一概念,将会使人们能够在现代思想的实质精神方面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 三、生存的概念 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传递社会生活经验 ”最基本的内容是生产的技能和生活方式。因此,教育本来就是生存的概念。“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转贴于

【7】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又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教育活动一出现便成为人类社会生存斗争的基本手段之一。尤其是原始社会的教育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为奴隶主阶级脱离生产专门办教育或接受教育提供了条件,于是出现了 “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在阶级社会里,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垄断教育,学校教育越来越脱离生产和社会生活,绝大多数劳动者被剥夺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只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存权似乎与教育无缘;对剥削阶级来说,则根本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生存权问题,他们垄断教育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或将教育作为通向精神贵族的桥梁。教育权利不平等是普遍的社会问题。教育本来是生存的概念模糊起来了,或被淡化了,并因此无从确立教育的战略地位。为此,《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确指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使个人分裂的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

【8】“学会生存”本是太普通的常识性命题,它的提出,是为了对以往的关于人的一次性教育的考虑方式作根本性改革,回复教育的本来面目。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这四个支柱,核心是“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争取生存的权利,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学会维持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美国成人教育专家菲利斯·卡宁汉姆指出:“成人教育作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专业”。

【9 】职业是最基本的谋生手段。就业前的教育是为受教育者就业作准备的;就业后的教育是为了使从业人员的素质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职业要求,他们能够在某一特殊的职业领域里,能挣得维持或满足其生活需要的工资。在美国,一些“特殊的课程设计是为雇员提供一部分技能和能维持生活的技术知识,或者实际上是扩充个人已经了解或有能力去验证的知识技能。”

【10】美国的教育重视“生存训练”和“生涯指导”,各大学都有生涯职业指导办公室,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身心特点的生涯发展道路,典型地体现了“学会生存”的终身教育思想。 2.争取有保障的生存权利。 在信息社会中,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但是永恒的,而且变化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快,我们不能指望一种教育和一定阶段的教育为社会成员服务终生。在工业化时代,如果一个人的工作被技术的发展所淘汰,这对他来讲,其后果是灾难性的。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生产、工作的技能过时将会成为很普遍的事情,人们的生存权利常常面临挑战。因此,发展成人教育,实施终身教育,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战略性举措。 生产的变革、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伴随着劳动力的流动。远在200年前,丹麦的一位神学教育家创建了丹麦民众普及学校,其任务是教育成年农民如何应付急剧变化的自然环境。丹麦的农民教育相当普及。在从穷乡僻壤向大城市的移民浪潮中,所有那些取得成功的移民都是通过接受教育来学会对付新的经济问题、语言障碍,学会与陌生人相处的。 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据预测,我国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的一、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由 1990年的28.4∶43.6∶28转变为2010年的12.7∶51.3∶46,社会劳动者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就业结构将由1990年的60∶21.4∶18.6转变为2010年的40∶25∶35。这种变动的过程将使农村大约有1亿左右的劳动者从农业岗位转到二、三产业,城市有一部分劳动者从工业部门转到第三产业。上述城乡劳动者的岗位转移,既是对生存权利的挑战,又是一种新的发展机遇。应付挑战,把握机遇,必然要靠教育、靠培训。 3.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物质、精神、环境、人口控制与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终身教育的基本内容与目标。 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创造必要的和丰富的物质财富,是保障和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然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的道理并非人人都理解。根据某工厂对年龄在 37—41岁,原文化程度为初中毕业的214名男性职工的调查,结果受过各种成人教育的101人,同没有受过成人教育的113人相比,平均成品合格率高5%—7%,设备完好率高 13%—17%,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参加技术革新的人多75%,而且完成生产定额普遍高:在技术程度复杂部门高12%—15%,在技术程度中等的部门高8%—10%,在技术程度比较简单的部门差别不大,但也大约高3%—5%,三者平均为 8.9%,估计实际价值大约年均350元,一年中 101人可以多创造价值 3.5万元。假如全国一亿职工有20%接受各种成人教育,扣除教育费用外,一年可多创造价值230亿元

劳动教育的概念范文5

教育无法量化,也无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快乐教育”的观念能被许多人接受,肯定有其独到之处;也为许多人批判,认为是误人子弟,那必然也有一定的理由。

在下决断之前,我们不得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快乐教育”。

什么是“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的说法最早由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提出。他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

在现在的人们看来,引号里的话语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根本不值一提。但我们不能忘记,斯宾塞所生活的时期是十九世纪,那时的教育方式是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在教会学校中,学习是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修行,彼时彼地的教育者甚至还推崇告密、体罚等手段,来控制孩子的行为。斯宾塞正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批判性地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概念。

我们无法评论说斯宾塞提出的“快乐教育”是一个绝对完美的教育理念,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无疑是一股清风,让这一概念深入人心。

因为斯宾塞提出这一观点是针对当时的情况,所以他所提出具体的落实方法也是针对当时的情况的:

教育者首先应该是快乐的。快乐的教育者能把自己的快乐情绪传导给孩子,而且拥有快乐心态的教育者,会更倾向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孩子应该接受快乐的教育。孩子应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课程;得到成人的鼓励而非一味的暴力体罚;参与一定的劳动和运动,让安静的纸笔学习和运动相互补充……

这些观念和想法,虽然是针对十九世纪的情况提出的,但即使从今日来看,仍然对我们具有指导意义。

“快乐教育”的快乐是相对的。正是看到了十九世纪英国教会学校中脱离孩子天性的一些教育方式,斯宾塞才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概念。他的初衷是让孩子脱离暴力体罚、机械背诵的教育方式;成人可以适当改变教育方式,让孩子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但是他从来没有认为,学习可以毫无压力、任由孩子自我放逐。

劳动教育的概念范文6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及其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派别,最先出现于战后的美国。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最早的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出了全新的解释,是人力资本学说的奠基者和第一创始人;贝克尔则为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提供了基本的概念框架。

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全资本的概念应该包括人、物两个方面,即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本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现实意义。它促进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它使人们认识到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它促进了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和人口质量的普遍提高;同时它也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加强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理论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支撑点。

二、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于现在经济条件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生产的客观事实[31,其理论和观点极具价值,并为现代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人力资本理论毕竟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它在反映社会生产的同时,有立足于西方社会经济关系的特点,以服务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因此,人力资本理论必然带有西方社会的特征,具有阶级性和局限性。

1.人力资本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掩盖,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首先,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通过受教育而获得了有用的知识和能力,成为熟练的、专门的劳动力,这就好比拥有了资本,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已经成为了资本家。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人都有资本。人人都是资本家,不存在剥削关系。这显然是谬论。不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剥削阶级和剥削就会一直存在于西方社会。其次,人力资本宣扬的是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和阶级差别需要的价值观念。它强调教育程度对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认为造成工资差别的原因,完全在于受教育程度。因此,只要普遍提高教育水平,使教育机会均等就能减少贫困,并使收入分配趋于平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它掩盖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本质原因。人力资本理论并不主张从根本上彻底消灭不平等,只是想通过教育,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减少一些工资收入上的差别,使贫富之间的矛盾缓和一些。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理论实质上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从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利益。

2.人力资本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否定。人力资本理论没有摆脱资本创造价值的传统经济学观点。它用“人力资本”的概念把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资本化,宣扬人力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都是创造利润的源泉。而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生产资料和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资本家占用并用作剥削手段时才化成资本。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一切社会财富和价值归根结底都是由劳动者的活动创造的。人力投资和物力投资诚然是生产进行的必要条件,但投资本身毕竟不是创造价值的活动,只是把自身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去而已。也就是说“进行生产的只有劳动;它是价值这种产品的唯一实体”。人力资本理论的谬论在于,抹煞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事实,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为资本主义制度作辩护。

3.人力资本理论将人力资本化了,把人等同于资本.贬低了人的价值,具有阶级局限性,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相违背。

正是由于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局限性.所以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深化对人力资本观的认识,以更好得运用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深化对人力资本观的认识

从马克主义理论出发,笔者对“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作出了如下界定:人力资本是指消耗了一定的人类劳动和物质生活资料所形成的价值。这种价值以道德修养、知识和技能等形式凝结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能力的形式表现出来,投入到生产中创造远远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

深化对人力资本观的认识,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资本”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人的劳动即活劳动能创造价值,而资本(土地、厂房等)不能创造价值。资本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体现。人力资本不是这个意义层面上的资本。人力资本其本质是劳动力,它是能创造价值的资本。人力资本与“资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能创造价值,而“资本”不能创造价值,它是为剥削剩余价值而存在,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产物。

深化对人力资本观的认识,还应认识到劳动价值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首先,劳动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唯一途径。人力资本的价值是消耗了一定的人类劳动和物质生活资料形成的,而且物质生活资料的价值同样由劳动创造出来的。其次.劳动是人力资本支出的唯一形式。人力资本不断以劳动力的形式投入到生产中.创造远远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总之,离开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人力资本理论就很难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