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模式范例6篇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模式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模式范文1

摘 要 随着绿色生态等理念的提倡,生态体育教学模式则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应运而生的改革路径之一。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灵活多变,丰富多彩,拓展了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并有利于学生体育能力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在众多体育教学模式中脱颖而出。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并重点对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高校体育 生态体育 教学模式 应用探索

生态体育教学是围绕“生态”的环境保护理念而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它是对传统单一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生态体育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条件,通过开发相关自然体育资源而开展的教学。学生通过生态体育教学可以亲近大自然,提高体育专业能力的同时心理、态度和情感都得到磨砺,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爱护环境的本能。生态体育教学的功能是传统校园体育教学无法替代的,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较高的塑造效果。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

生态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开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一)利于培养生态体育专业人才。在我国“生态体育”属于新兴事物,近年来,生态体育在乡村和城镇化建设中成为热议的课题之一,但是由于人们的生态体育意识较低,生态体育相关专业人才尤为匮乏,因此上至政府,下至高校,所采取的实践行动少之又少,生态体育建设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然而已存在瓶颈发展期。然而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每年都为我国输送大批高素质人员,因此借助高校体育教学的平台开展生态体育教学模式,可以使相关人员掌握生态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提高实践技能。

(二)解决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不足的需要。随着生源的扩招,高校体育资源、场地和设备出现紧缺的发展现状,然而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提出大大地弥补教学与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由于生态体育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们走出课堂,亲近自然,利用河流、森林、公园、草原等场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对高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使用频率。

(三)提高体育健身效果的需要。一般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嘈杂哦,且空气污染严重,导致学生们的体育健身质量大大下降,而生态体育教学中的户外运动则可以深入到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恬静舒适的大自然中,从而利于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生态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分析

(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生在大学时期不仅是理论技能快速增长的时期,同时也是不断确立和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阶段,通过大学时期的培养和历练为步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可见,大学时期一定要重视对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和评价。实践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普遍存在懒散、厌学,对未来迷茫,缺乏奋斗热情等不良现象,且逃课现象严重,这其中不乏课程枯燥所带来的影响。而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改革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尤其对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方面有e极的影响,学生在生态体育教学环境下,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感和步入社会恐惧感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可见在自然环境下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减少了学生在校期间的不良隐患现象。

(二)“绿色奥运”融入高校“生态体育”发展模式理念

由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向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理念的转变,“生态体育”的提倡就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绿色奥运”的提出更加体现了民族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强音,并且为体育运动拓展了更为宽阔的空间,因此高校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开展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特点,针对现代社会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创编和完善高校生态体育教学课程,使生态体育教学课程成为紧扣时代脉搏的高品质教育体系。

(三)保护生态体育资源和自然环境

将学生带入大自然,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教师应及时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尽量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小学生对生态环境和生物链的破坏。

三、结论

“生态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开展具有培养专业生态体育人才、缓解体育教学资源匮乏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十分广泛,因此我们应以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生态体育的研究力度,强化相关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完善的生态体育教学模式,为高校体育教学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课题编号X2015048 课题名称学校"生态体育"的开发与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晓林.高校生态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14(5).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模式范文2

大部分学生认为,应以俱乐部型体育课取代现行体育课形式。现在按传统教学模式上课,内容单调,方法单一,不顾学生的需要,不分水平高低,体质状况,一刀切,好的差的都没有积极性。实施俱乐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锻炼与训练,这样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真正地体验参与体育带来的快乐,能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也能真正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传统体育课程中,教师单纯被动地作为体育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课程目标仅仅局限于“掌握技能”或“增强体质”,课程结构也只是每周一次的课堂教学,课程内容几乎都是重复中小学的教学内容,而评价体系也是以追求绝对运动成绩为标准的。俱乐部模式教学中要求教师、学生都主动参与课程方案的设计,教师处于指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并且学生可以自主选师、自主选时、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学生由过去重视眼前的达标成绩转变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价值观。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专业水平应更高否则难以适应学生的要求,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老一套”就不受学生欢迎,还有一种“压力感”。我们现在的体育教学是以技术教学、技能培养为主导思想,身体素质、运动成绩为主要要求。具体表现为重技术、轻理论、重形式轻效果,偏重技术、技能教学,忽视体育文化内涵的挖掘、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体育能力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等。大多数教学内容重复、单调,实质上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重复和延续,忽视了成年学生与未成年学生在身心发育方面的差异,造成高校学生对于“体育”的片面的认识,不少人尚存有上体育课只是“玩玩而已”的观念,有的则是为了完成课时。

体育教学实行俱乐部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运动水平、体能进行选项学习,并允许其在一定的时间内改换其他项目进行学习,改变了以前单一计划、单一内容、单一进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一个自主、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锻炼,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有情趣,自然学习积极性高,促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发挥滋生的学习潜力与身体潜能。俱乐部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启发、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而且对教师的业务能力的提高。

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同时也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一些运动项目,特别是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选课人多,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场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选择。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上述方面得到改善,“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定会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应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师资源是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派教师去进修、学习,扩展教师的知识技能体系。对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建设引起高度重视,增加场馆投资,加快场馆的设施、功能。因为一个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内容丰富、形式的多样,不仅反映一个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校园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显示着一个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加强理论教学,加强宣传引导。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知识的缺陷,使很多学生的体育行为处于盲目状态,要利用广播、校报、黑板报、讲座等形式,宣传体育文化内容,扩大学生接触体育知识的渠道。

参考文献: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模式范文3

关键词:大学体育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042-02

1. 前言

大学体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很重要的一个阶段。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全面发展体能,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003年以来,我校《大学体育》课程采用四个模块式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过分注重技能技术教学,不利于学生体育特长及兴趣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考核方式单一,与学生的基本体育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等。因此,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2.研究主要目的与方法

2.1主要目的

2.1.1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2.1.2以人为本,遵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充分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发展专长,综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2.1.3通过必修、选修,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按照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能够较好掌握1-2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水平。

2.1.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注重学生兴趣爱好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2.1.5掌握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初步具备能指导小学体育教学和各项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

2.2研究途径和方法

2.2.1在陇南市、天水市开展调研,广泛讨论。修订09版《大学体育》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进行论证。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方案,在09级新生中进行全面实践。

2.2.2明确分工,在基层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2.3聘请相关专家指导,对课程设置进行论证调整。

3.主要成果与特色

3.1《大学体育》教学管理

3.1.1一年级开设体育基础课,男女生分组进行授课,第一次课,师生按课表上指定教学地点集合。第二学期末根据教务处公布的课程内容、上课时间、任课教师在校园网上选课。

3.2.1对不能在课表规定时间上课的学生缺课一次扣1分,迟到、早退各扣0.5分。一学期中缺课累计达到总课时1/3时,不予评定体育成绩,须重修该学期的体育课程。

3.3.3学生未能参加体育选项课,则不予评定该学期体育课成绩,需在第四学期后补修本学期体育课程。对不能正常上体育课的学生,须持有医院诊断证明和教务处、所在系的书面签字证明。

3.4.4体育理论课授课内容,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教程》为主,专项理论在实践课教学中结合实际进行讲解。

3.2《大学体育》理论类知识教学

3.2.1编写《大学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大纲。编写《大学体育》课程理论知识讲义。

3.2.2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班级授课制;根据编写的讲义由任课教师在阴雨天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体育基础和大型体育活动组织开展讲座。

3.2.3开设体育理论选修课;重视理论课程的开发,积极开设公共体育理论选修课。体育理论知识考核;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可以通过作业、开卷、抽题卡口述或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实施。

3.3《大学体育》基础课教学

3.3.1《大学体育》基础课教学内容及时数分配附表:

3.3.2教学内容分配进度计划

根据基础课部分各教学内容的时数分配要求,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形成了2套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方案,称为“A和B”教学进度计划,其中“A”进度计划为第一学期男生使用,“B”进度计划为本学期女生使用,第二学期,男女生进行进度计划交换。实行2套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方案精神,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避免多教师教授相同或相近教学内容时给现有场地器材带来的冲突和矛盾。

3.3.3《大学体育》基础课考核与评价

体育理论:满分10分。占学生成绩的10%。运动技能:满分60分。占学生成绩的50%。学习态度:满分20分。占学生成绩的30%。学生旷课一次扣2分,请假、迟到、早退每次各扣0.5分,一学期中缺课累计达到总课时1/3时,不予评定体育成绩。活动课:满分10分。按照活动课管理办法进行评价。

3.4《大学体育》选项课教学

3.4.1制定了《大学体育》选项课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进度表。

3.4.2 《大学体育》选项课具体内容:

《大学体育》选项课在第三至四学期开设,按照学期进行选项,每学期36学时,原则上不重复进行选项。内容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模式范文4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应用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13.9]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展,大学体育教学中,关注于学生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以及体育思想的培养,而终身体育教学模式,以思想性培养和体能培养的统一为特征,其通过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来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作用,这就使得其越来越广泛的深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

一、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很多高校将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引入到体育课堂之中,但是从其实际应用来看,仍不乐观。

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阻碍其模式应用

在传统的竞技教学模式中,将教师的“教”高于学生的“学”,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这就抑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也不能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而有的教学甚至以整堂课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就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个性化,而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下,要实现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实现学生学习能动性和主体性发挥,则要打破常规教学,这就增加了终身体育教学的难度

2、终身体育教学模式主体性不强

一方面,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在于学生体育素质、思想的培养,这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以学生实际能力培养为基础,而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教师不得不进行教学目标的行为,以学科教学内容为标准,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而在评价方式上,往往基于成绩、分数评价,这就造成终身体育教学模式附属于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是终身体育教学的关键方式和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基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这就缺乏了兴趣化教学、多彩化教学等,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丧失,这就不利于学生进个性发展与体育意识形成。

3、相应性保障缺失

作为一种挑战式体育教学模式,就其教学内部成分来看,存在多种阻碍因素,其中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则是主要因素。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往往具有明显的竞技特征,其要求动作的规范性、标准性,而且对体育成绩过度追求,这就使得体育教学基础受到了限制,而对于学生如如何形成健康的体育意识和思想,则关注较小;完整有效的评价体系缺失是制约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中以运动负荷、联系密度作为教学质量衡量标准,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思想、接受能力、表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没有涉及,这就造成学生身心发展评价缺失,进而刺激了“追分风”的持续存在,使得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缺失。

二、高校科学应用终身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素质教育下,高校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素养、习惯,促进学生体育精神与思想为基本任务,这就要求在应用终身体育教学模式时,关注于学生的能力、思想、个性等人本性的发展,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

1、角色转变

在终身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甘愿做幕后服务者,以背后辅导的力量来促使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引导,让学生自觉思考、求实创新,切实成为学生能动性发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改变教师单纯教,学生一味模仿或是接受的教学方式,以教师引导的力量,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性的学会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教学目标更新与定位,将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思想素质提升以及学习习惯形成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以方位化、过程性的评价方式,来实现学生终身体育学习思想的培养,以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升,实现体育教学价值。

2、多模并用

终身体育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为主要特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其一,合作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项目中,很多在于学生间的协作练习与学习,如排球、健美操、网球等,这就要求进行合作训练,而对于终身体育教学来说,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是其教学目标之一,在合作教学中,通过两者或是多个成员的互动与合作,来完成某项任务,这就赋予了体育教学社会性质。其二,游戏教学。在游戏教学中,可采用比赛、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提升了体育活动的有趣性,是实现学生体育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三,角色换位教学。这既是转变教师角色的一种方式,也是实现学生主动性提升的有效手段,在其中,可以让学生充当示范者,向其他学生教学,这就很大成分上实现了教学主人翁的地位,而通过这种自主性的教学,则能够最大化实现学生自觉性和经常性的学习。

3、全方定位

人体作为完整性有机体,其各个奴为、各个器官机能的运用,以及身体素质与体能协调是体育教学的一项目标,而对于终身体育教学模式来说,其目标之一在于提升人体技能和身体素质,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全方位定位人体各项机能的发展,其不仅包括身体机能,而且包括思想素质。进行体育技能与知识训练和学习,使学习者掌握应有的体育技能,保证其基础性体育知识的丰富与完善;通过体育文化、体育人文精神、体育人物等内容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思想,促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选择锻炼内容,进行锻炼定位,做到内外结合、形神一致,已全面实现学生外在技能与内在素养的培养。

4、个性教学

针对于个人的身体状况、存在环境、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各种方式的体育教学。其一,进行层级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状况、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教学,制定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教学目标、练习内容、训练方式等,以满足不同等级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其二,进行选项体育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项目划分,以学生的兴趣走向为标准,进行调整训练方式和内容,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思想。其三,实行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根据学生的各项实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训练与教育,在实现个性化能力提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发现、自我肯定以及自我创新能力,以全面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

总结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运用终身体育教学模式,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威胁,然而,从其教育发展走向来看,适应于人的发展的要求,所以,其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在其运用中,要以学生学习主体性为基础,实现学生体育技能提升的同时,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思想进行培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凯赵德宝.终身体育理念促进农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模式范文5

师适时点拨,共同归纳创新等环节。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一创设、二构建、三形成。

一、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

实行双主体教学模式,教师应是主导,但学生是主体,教师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等等,使“玩”的权利,“做”的任务,“说”的机会,“创”的使命都交给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己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切实挑起“服务”重担,当好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充分发挥“点拨”的指导作用。认真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充分利用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总之,在双主体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内容告一段落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和想法,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控并提出相关问题,以引起全体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构建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采用双主体教学模式,在经过选材设疑,以疑导思等环节,模式就进入到核心阶段――授课过程,在这一阶段中,老师的角色定位是“导师”,不是“教”师。作为导师,就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应当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环境,既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又完成学生的学习任务。在这里有三个方面是特别重要的:一是活动学习,构建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二是构建自主学习,自学探究的学习状态;三是构建合作学习,合作互研的学习形式。如边学习边实践,十分重要。在讲公共道德时,联系实际,让学生自觉地去保护公共财物,搞好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等,学习往往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三、形成师生共同归纳创新

学生经过上述各个学习环节后所得到的知识往往是感悟的、零散的,不成系统化的认识,加以巩固提高其学习成果,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最好的“服务”。为此,教师要利用个人的知识优势,对感性的、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概括,勾勒出所授知识结构。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寻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图。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归纳织网,不仅能简洁扼要的掌握知识体系,还能培养学生系统、发散、创造思维,使学生的各科能力得以有效训练和提升。

下面以《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一课为例加以说明:

1.导入新课

以复习提示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并概述劳动法的主要内容,懂得劳动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长期缺乏基本法的落后状态从此结束。理解我国劳动者就业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他们所处的地位是主人翁的地位。而主人翁地位又是通过现实的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导入课题,让学生阅读回答问题,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讲授新课

(1)简单分析劳动者基本权利的含义和内容:主要由学生阅读材料,老师以引导为主,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进行总结归纳。

(2)本课重点在于劳动者的两个重要义务――提高职业技能;遵守职业道德,这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这是本课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

设疑:如何提高职业技能?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作为技工学校的学生应当学好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并影响劳动生产率,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劳动者职业技能不仅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甚至是生产力水平。因此,我们每一个劳动者或未来的劳动者,都应意识到我国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受教育水平和技术素质,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做出必要的知识储备。

结合学生平时有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提出:遵守职业道德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如果一个人不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不会对所从事的本职工作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从而被社会所淘汰。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模式范文6

1.1教学模式多样

随着教育的发展,我国积极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与质量,让广大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教学模式多样,且教学形式丰富.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总体来讲,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有三段型、三基型、俱乐部型等,这些教学模式应用在当代体育教学中,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且也得到了更好的效果.在这些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具有科学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学习方法也得到了进步.在学习效果方面,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呈现出了多样的特点,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2教学特征鲜明

当代体育教学也有着它的独特之处,正是因为这些独特之处,才让高校的体育教学焕发出了迷人的光彩,并且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与进步.在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所选的课程为主,根据该课程的特点以及要求,严格实行体育教学.目前有很多高校都是采取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的方式来开展体育教学,并且非常注重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考核.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呈现出了严谨的特点,并且其中还体现出了学生的自主性,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了基础.此外,当代体育教学还存在采用以俱乐部的形式展开的情况,这种体育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性,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让体育教学呈现出了自主性的特点.

1.3学生选课占主导位置

在众多高校中,体育教学采用的最多的一种方式就是让学生提前进行体育课的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这种体育选课的方式具备许许多多的优点,能够将学生放在首位,在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学生对所选课程的喜爱,那么在教学中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自身.学生选课的体育课选择模式早已形成并且已经趋于完善,在当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这种体育课程选择的方式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爱.因此,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也应该将这种教学方式作为重点,并且进一步将其完善.但是广大教育者应该注重的问题是,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1.4优缺点并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存在两面性,都有着优点和缺点,因此,为了强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就要不断改进其中的不足,不断赋予它新的优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段型、三基型、俱乐部型等,这些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都是优缺点并存.比如三基型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许多体育知识与技能,但是其中的不足点在于它过分注重教师的地位,而没有将学生放在主导位置,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失去兴趣,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但是它也具有许多优点,以教师为主导,能够较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其中的疑问也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这说明了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模式都存在优点和缺点,这是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要正确对待,让体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果.

2高校体育发展趋势分析

2.1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当代高校中,体育教学呈现出了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不断开发并实施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且在此基础上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让学生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体质,拥有健康的体育精神.目前众多的高校不仅拥有三基型、三段型的体育教学模式,而且还开发出了俱乐部型的体育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现代化,能够更大程度得满足学生的需要,也能够更好得吸引学生的兴趣,将体育变为自身不可缺少的一种锻炼工具,并且真正热爱体育运动,产生终身学习体育的思想观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2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为了增加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度,广大学校不断改进教育模式,开发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模式.不管是体育选课的形式,还是俱乐部型的体育学习方式,都体现出了学校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尊重.这种方法是科学而又明智的,因为学生的兴趣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保持对体育的热情,不断加强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体育学习能力与水平.以俱乐部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为例,这种教学模式深刻地体现出了它的现代化特征,并且与其他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它能够较好地避免其他体育教学模式的不足,那就是体育设施、经费等方面的不足.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发挥其自主性.

2.3有利于学生正确体育意识的形成

体育讲究的是学生的运动,培养学生不断运动、锻炼自身的能力.当代高校体育教学遵循的教育理念在教师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但是众多的学生却没有正确地理解这个道理.学生大多是抱着应付的态度接受体育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难以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因此,新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形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养成科学的运动与锻炼习惯,不断增强自身的体质,让自身的精神面貌有一个更大幅度的提升.在众多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俱乐部型的教学方式体现出了其中的巨大优势,因为它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热爱体育的学生能够以这种方式进入到俱乐部进行学习,这种科学的教学模式能够让体育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4有利于高校体育水平的提高

高校体育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该校的体育水平,如果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能够较好地重视教学效果,那么将能够取得更好的体育教学成果.根据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运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利用科学的教学模式,能够针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科学地解决其中的问题,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院较好地实行体育教学,能够提高整个学校的体育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体育实力.

3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究

3.1高校树立科学的体育教育思想

高校体育教学思想的树立能够对体育教学起到指导性作用,并且能够指引体育教学朝着正确高效的方向发展,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每一个高校都应该树立正确科学的体育教育思想,将体育教育作为一种改善学生精神面貌的重要途径,要对教师进行科学的教育,帮助他们在教学中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在正确思想的引领下,教师才能够不断保持体育教学的热情,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其动力.各个高校在树立体育思想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体育精神,起到鼓励学生终身践行体育理念的作用,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能够做到不断发挥体育精神,不断运动,改善自身的精神体魄.

3.2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首先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从体育项目和学生两个方面考虑.从体育项目来看,若需要更加注重教师的主体性,就不能采用过分注重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比如在体育啦啦操项目的学习中,因为啦啦操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所以就应该在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让教师充分发挥指导性的作用,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严格认真地学习.另外,在网球等体育项目中,就可以采取俱乐部型的教学模式,因为这项体育运动相对来讲更加得自由,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够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因此,根据体育项目的不同特点,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3.3注重对学生的监督

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学习有着具体的要求,体育教师应该为他们设立学习要求以及考核规定,起到相应的督促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指导,还要相应地辅之以科学的监督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在三基型模式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项体育教学涉及到基础体育知识的学习,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体育知识.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及要求,要加强或者弱化对学生的监督.在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中,就应该适当弱化其监督,因为这项体育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兴趣以及自主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也能够自觉地进行体育运动与学习.因此,就能够获得更好的体育学习效果.

3.4加强考核

在高校中,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才能够起到督促与鼓励的作用,让学生不断改进自身,让自身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不能忽视了对学生的考核,否则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懈怠的思想,难以在体育教学中完成教师要求的任务.所以,教师要格外重视体育考核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打好基础,最好采用定期考核的方式,帮助学生稳扎稳打、脚踏实地,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在学习中也不能存有临时抱佛脚的不良思想,而是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在期末考核的时候能够凭借自身坚实的基础取得优秀的成绩,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