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含义范例6篇

城市文化含义

城市文化含义范文1

【关键词】城市符号 语义建构 语用学建构

城市符号的语义建构以城市设计研究理论与语言学中的符号学理论相结合为基础,语义建构将城市符号整合成一个稳定的符号系统,通过符号与语义的转换来塑造城市的符号。语义建构以莫里斯符号学的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维度的理论为基础来建构沈阳城市符号。

一、沈阳城市符号语构学建构分析

语构学关注的是符号与符号学之间的组合方式以及排列关系,孤零零的语义结构是无法表达和构成复杂的语义结构的。根据语构学知识,城市符号具有点、线、面三个层次的结构。

1.沈阳城市符号的点状结构。点状结构指的是独立视觉景观符号。沈阳的奥体中心就是点状结构。设计来源是胜利女神手中的“水晶皇冠”以及她的“翅膀”。这是城市符号中最简单的构成结构。

2.沈阳城市符号的线状结构。线状结构是指由多个独立的视觉景观符号构成的符号结构,具有连续的特点。沈阳的典型线状结构非沈阳金廊莫属。金廊以北陵大街-青年北大街-青年大街-青年南大街为主轴线,全长13.6公里,这些主线将沈阳著名景点唐轩公馆、新乐遗址、北陵公园、辽宁省博物馆、盛京大剧院(沈阳文化艺术中心)、青年公园以及沈阳奥体中心这些点状结构相连,形成了具有沈阳特色的线状景观符号。

3.沈阳城市符号的面状结构。面状结构是指由点状结构与线状结构共同构成的符号结构,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城市的面状结构代表了城市符号的整体形态。沈阳沈河区作为一个面状结构是沈阳城市符号最为集中的辖区,集中了张氏帅府、沈阳故宫、太清宫、青年公园、五里河公园以及南关天主教堂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符号,也正因如此,沈河区是沈阳市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更是全国城区中第一个部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沈阳各区中占据核心位置。

4.沈阳城市符号的时空结构。时空结构是指由上述三种结构并结合时间维度而形成的符号构建结构。由于时间的推移,城市就会形成既有历史感也能代表城市特色的景观符号,沈阳故宫博物院就是这样的符号。沈阳故宫是中国目前仅存的最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为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所体现的浓厚的满清文化是沈阳宝贵的文化财富。时空结构体现的更多地是人文要素,强调了城市符号中蕴藏的文化的重要性。

从符号学的理论可以看出,上述四种结构中存在着由高到低的递进关系,从而构成了城市符号系统。只要将城市符号与城市物质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相结合,才能更深层次地诠释城市符号系统。

二、沈阳城市符号语义学建构分析

语义学研究的对象是符号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根据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的三分法的分类,可将城市符号分为图像符号、标志符号以及象征符号三类。

1.图像符号。图像符号是最为直接的指代符号,城市形象是城市的首要的图像符号。人们对图像符号的感知具有敏感性和直觉性,通过对符号的视觉感知,人们就可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的内在含义。比如在学习历史时,课本出现“九一八事变”的图片时,你所联想到的肯定是九一八事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也开启了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开端。

2.标志符号。标志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信息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只有了解背景知识,才能将符号与其所指物建立起联系,符号与所指物之间具有关系性。沈阳故宫就是一种标志符号,它与其所在的城市形成了时空关系,成为了沈阳的城市符号。

3.象征符号。象征符号与它所指代的对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符号与所指物之间具有引申性。城市符号中的象征符号更多地是蕴含着一个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张氏帅府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符号。张氏帅府是张学良故居。张氏帅府既有中国风格四合院,又有欧式风格的大青楼,以及中西合璧的赵四小姐楼。张氏帅府作为我国优秀的近代建筑群内部大量的石雕、木雕、砖雕和壁画作品饱含了浓郁的东北民俗风情,是沈阳的城市象征符号。

综合上文,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研究的是城市符号的意义,体现的城市符号的意境以及城市符号所散发的文化内涵。

三、沈阳城市符号语用学建构分析

符号的最终目的是传达意义,而语用学所针对的就是符号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而在沈阳的城市符号中,沈阳方言作为一种语用符号,具有丰富的含义。

沈阳方言属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沈阳方言发音简单,词汇一致,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也基本一致。说沈阳方言时,男人语调低沉,鼻音浓重,嗓音浑浊,不清晰,并时有含糊吞音现象;女人则声调高扬,口音清澈清晰,语速快。沈阳方言直接体现了沈阳人的性格豁达、豪爽。

莫里斯符号学从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维度建构分析了多个维度的沈阳城市符号,将这些符号通过解码以及编码深层次解读符号的内在涵义。通过符号学的媒介作用,语构学、语义学以及语用学便同城市设计研究之间形成了联系和架构,这种架构如同一座桥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感知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把握城市内涵。

参考文献:

城市文化含义范文2

关键词:广场设计;纪念性;融合

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城市规划者们对于城市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基本功能的划分,而是划出大块的空地,给城市曾经的过往留下驻足的空间――纪念性城市广场。它在某种意义上象征了一个城市的文脉、形象以及城市所包含的内在修养,用自身的形象述说城市的历史,其设计理念及要求区别于普通的城市广场。其作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给城市带来的不仅是活力,更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与根基。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建筑业发展迅猛,使得建筑空间及形式发生重大变化。曾经的城市建筑面貌及城市肌理破坏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快餐式”的现代建筑形式,同时,城市中心环境的寸土寸金,使得城市用地与广场之间的关系愈发“尴尬”。这种类似于商品的标准化设计,使得其背后的“纪念性”与周围环境产生相悖的“反融合”关系。

1.纪念性广场的意义

“纪念性广场”单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们利用特定的元素怀念某些特殊的人或者事物的一个公共陛场所。“纪念”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其精神内涵与文化发展是城市进步的源泉之一,它的存在使得人们对于这一行为有了一个特定的空间环境。随着时代的进步,纪念性广场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其形式逐渐向综合性、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变革,以适应当前文化下的城市需要,为城市的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意义大概包含以下3种:(1)为市民提供娱乐休闲空间,纪念性广场既满足了空间需求,又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家庭之间的户外互动。同时,其独特的空间环境设计手法满足了人们对于艺术审美的要求,使得广场本身具备一种空间的和谐之美。(2)在具备艺术感之余,纪念陛广场又具备独特的精神气质,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唤起人们对于往事的情感及共鸣,达到陶冶性情、放松身心的目的。(3)好的城市纪念广场因其独特的背景文化可以使其融入城市背景中,为城市起到宣传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吸引游客达到促进经济作用,其地标性意义可以使之成为城市名片,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2.纪念性广场与周边环境互融性的含义

纪念性广场与周围环境的互融性有2层意义:一是在物质方面,纪念性广场与周围的建筑、交通、环境等具体到每一种设计元素的相互包容;二是精神层面,纪念性广场与周围环境在功能、文化或者历史层面的融入。这2个层面都包含城市建设者对于广场本身与周围环境追求彼此互生、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3.纪念性广场与周边环境互融性实例――郑州二七广场

3.1二七广场项目背景

二七广场位于郑州市中心商业繁华区,毗邻郑州火车站,周围百货及商业店面繁多,其标志性建筑二七纪念塔坐落于二七广场中心,是为了纪念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建,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

3.2二七广场与周围环境互融性缺失分析

3.2.1核心地位的丧失。二七广场曾经作为郑州核心的地区,包含了多数的大型商场,从20世纪开始,逐渐成为繁华的中心。但随着新城的发展以及市级中心的东移,二七广场在郑州的“核心地位”逐渐没落,加之周围环境常年拥挤,使得周围的环境以及交通呈现出杂乱的无序感。

3.2.2其标志性纪念广场作用的逐渐削弱。二七广场是郑州最具标志性的纪念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革命历史。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城市扩张的不断加剧,二七广场以及其二七纪念塔已经被周围不断高涨的建筑物和放射状交通网所包围,周围密集的商业建筑群和繁复的交通道路体系使得二七广场丧失了标志性地位。虽然城市的发展无法忽视建筑及交通的增长,但是纪念广场应该有自己多踊的包容性,使其能够较好地融入相关的环境场所。二七广场与附近商业的内在联系过于单薄,使得其广场功能大大弱化,这就需要思考如何处理广场与周边之间的联系,重塑其核心地位。

3.2.3纪念性与商业性共存。纪念性和商业性在二七广场都具有深厚底蕴,二七塔已然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而郑州则为全国的交通枢纽。由于商业竞争的加剧,使得人们在追随经济脚步的同时,忘记了广场本身存在的目的。同时,由于周围商业建筑高度的增加对二七塔造成巨大干扰,使其在商业建筑冲击下显得十分单薄,而周边的交通环境也极大地弱化了广场功能。

城市文化含义范文3

 

关键词:城市规划 人居生存环境 结合 重要性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落实和具体化,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总体部署与安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而人类生存环境的含义极其广泛,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人工环境或建筑环境,也包括社会、人文环境。科学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居生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规划发展的新理念

 

人类已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趋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城市的发展不仅面临国内其他城市的竞争,而且还将遇到经济实力强劲的国外城市的挑战。如何从城市规划角度奠定城市发展基础,创造城市发展条件,提高城市效益和竞争力,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也是城市规划高标准、严要求的新课题。 

1.从城市整体布局出发;审时度势,量体裁衣,系统整合。城市规划必须具有战略眼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根据城市未来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历史人文环境,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海港、空港、公路、铁路、通信、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发展,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和规划。每个城市必须以自己的优势为依托,走发展特色经济之路,塑造城市鲜明的个性和形象,以避免城市之间的重复建设,减少城市之间的无序竞争。城市规划往往要通过建筑语言来表达,为此要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发挥建筑师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自然、环境建筑、文化等融为一体,形成城市的独特风格。 

2.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设计,实现具有自身个性化的园林城市;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风格和品位,依托自然和人文景观,挖掘文化内涵,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承接传统又求新意,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并重;园林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并驾齐驱;巧用造园造景艺术手法,以绿为主,以美取胜。北京是首批园林城市,北京在创建园林城市中,着力保护古都风貌,用绿化来体现古都的庄重和历史文化风范。传统风韵与时代气息并重,古典与现代融合,实现了古都风貌与时代精神的巧妙结合。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发展。城市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制定好城市规划,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一系列关系。通过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城市规划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要听取专家的意见,多方比较,反复论证,经过法定程序审批,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规的权威性,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

二、人居生存环境——生态城市的产生 

 

18世纪末到19世纪,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人口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人们要求与大自然融和、恢复良好生态环境的愿望日益强烈,如傅立叶的“法郎基”、欧文的“新协和村”、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美好愿望,但没有得到很好实施。后来人们又提出许多理论,如意大利嘎涅的“工业城”、法国柯布西埃的“光明城”、赖特的“广亩城”等,其基本思想都体现了生态规划的原则,实现城市的生态良性循环。而真正进行有意识、有组织地系统性的研究始于近代20世纪20~3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复兴于60~70年代的环境和资源危机引起的系统生态学的研究,繁荣于80~90年代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1981年前苏联科学家由此衍生出“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生态城市”的理想居住模式,生态城市建设才开始真正走向其实施阶段。

生态城市的含义就是指生态上健康的城市。它是技术和自然地充分融合,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这里的“生态”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二是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换句话说,就是指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地。从目前的认识水平和建设生态城市的需要出发,可以将生态城市的含义作如下理解:(1)从生态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实质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城市的价值取向所在。且只有人的社会关系和生态意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实现;(2)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经济重在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量的增长;(3)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将生态化;(4)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5)从城市规划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6)从地理空间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复合体,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这里城与乡只是分工上的不同,与传统城市和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 

生态城市是一种以和平为功能的建设观。建立生态城市不仅仅涉及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改造和建设,还涉及到人们的观念、意识、伦理和生活方式,因此需要各学科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综合分析、系统进行。 

 

三、剖析城市规划与人居生存环境相结合的必要性 

城市文化含义范文4

关键词:秩序;活力;城市文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1)04-0039-08 收稿日期:201 1-06一01

城市化进程既是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不断丰富化的历史。城市作为人类文化的汇聚体,在与人类实践互动中不断化育出承载着多元性的人类可感知和体验的各种文化场所、文化模式、文化制度,也孕育出展现人类文明重要含义的有生命力和历史延续性的符号与象征、精神与气质、记忆与梦想,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空间。反观城市发展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始于工业文明带动下的城市化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破坏性的后果,城市文化空间被全球化的浪潮冲撞与支解:现性主义规划下的城市空间日益均质化与同质化,压抑了文化和空间的丰富性;“无地方性”的空间生产模式瓦解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使“城市生活充满了华丽的碎片和欲望的膨胀,而缺乏一个清晰完整的格局”;现代建筑克隆复制式的大规模蔓延导致城市趋向呆板与无序,城市的定向功能日渐丧失;人性化与功能化的矛盾冲突导致城市文脉断裂,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延续性及发展和创新活力面临危机;城市空间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共同造就了人的自我确认、自我认知及经验能力的破碎与分裂……城市文化空间的支离破碎意味着人类社会秩序的混乱与失序,也表征着人与城市空间在文化意义上的断裂。要想恢复和重建今天人类的文明形式和秩序,“必须分析人类文化的各种形式”,从城市空间的文化视角,即城市空间如何获得文化意义、文化如何利用城市空间来实现其意义,来重新审视和设计作为人类文明重要载体的城市。

一、城市文化空间及其生成

“地形学乃是传统神话空间的平面图,能彰显空间,就必能开启空间”,而人对空间之所以感兴趣,在于“人抓住了在环境生活中的关系,要为充满事件和行为的世界提出意义或秩序的要求而产生”。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城市与文化从来都是相互并且内在地彼此影响着对方: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包含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物质实体之间具有高度的内在相关性,能够非常深刻地改变我们看待城市的方式,而且文化就存在于城市景观、商品消费、城市建筑及日常的城市生活实践之中。城市的进步及可持续的管理方式表现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城市如何建构、如何发展取决于文化的实践及变迁,城市作为文化的容器和秩序的象征,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创造性产物,人们的生活理想、风俗经验、价值观念和情感认同凝结与物化在城市景观和城市建筑中,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历史地流传与积淀,城市中的一切因为人的实践而被赋予具有价值意蕴和意义表达的“文本”内涵。

社会性、历史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相互关联,以及人在城市空间中的实践和意义,使得城市不再只是社会发展的经济成长器。城市空间既是物质的空间,也是行动和意义的空间,它不仅仅是自然的物质空间的外在形象,而是对社会秩序进行归序和强化的社会建构的实践场所。城市空间真实地、有意识地表达了物质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过程,城市空间并不仅仅是城市活动的载体和容器,而是浓缩了记忆和情感、包含着历史和文化、传递着思想和价值以及凝聚了人类全部生存价值和意义的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价值的社会文化空间。对于什么是城市空间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哈维所说的“不同的人类实践如何创造与使用不同的空间概念”的问题,城市空间的文化意蕴和文化本质因为与人对更文明、更有序、更有活力的生活秩序的追求具有深层的一致性,以及空间的象征性意义和不同人的生命体验、社会生活和价值体系的交流沟通而突显出来。

城市文化空间,是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有序的、有生命力的人类城市文化生活实践的载体,是对现有社会秩序进行维持、强化和重构的实践区域,同时也是文化诉求展现与意义表达的过程,体现了“社会空间辩证法”。从形式上看,城市文化空间既包含直观的、具体的物质性构成要素,如城市居民、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遗存、具有历史与美学意义的建筑、科研艺术机构,也包含生动的、感性的互动性构成要素,如经济活动、文化交往、日常生活,还包含意义的、抽象的精神性构成要素,如城市文化精神、城市情感、城市性格、城市心理、文化象征与文化符号、城市魅力。从过程来看,城市文化空间是传达不同时期社会制度、行为规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情感认同等特定内容的历史延续过程,同时也是城市空间与人的行为相互依存、交互影响的作用过程。

城市文化空间是历史地生成的,表现着人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关系。作为社会建构的实践场所,城市文化空间涵盖充盈的话语场境、实证性事实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刻体现了人类实践和空间特质的相互交织,它既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标志和象征,也是知识和权力规训的场所,同时也是集体意识和消费行为的汇聚。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无不镶嵌在一定的空间中,城市文化空间本身也是人类生存与实践的客观实在。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才生成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过程,才有了日益丰富的城市生活和社会关系,才使城市空间获得丰富的文化意义。

人类实践活动创造了对于城市空间概念的需要,日常生活实践解决了城市空间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作为城市化和文化的存在物,人类实践必定以时间与空间方式存在,人建构着城市空间,人的存在和实践是城市演进与空间拓展的基础和前提。在这种互动实践中,城市居民达成交往与社会关系,形成情感认同的共同体,创造一系列城市文化象征与符号,城市空间因此具有了历史的、文脉的、价值的和社会的文化属性。城市文化空间形成是人的实践活动、城市空间结构本身的集聚扩散、城市社会结构在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念上不断协调、整合互动的结果,是人类展现其行为价值与意义的场所,也是人类行为及人类文明有序、可持续的路径。历史的发展造就了城市文化空间物质实体要素的稳定性和丰富性,人的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又导致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不同文化因素的交融和价值观念的存在则使得城市文化空间相应地具有兼容性和层次性。良好的、理想的城市文化空间应该既能

够展现清晰有序、和谐稳定的城市格局,又能够将其具有生命活力的城市精神――创造并保持人类精华和人类文明――延续下去。

二、秩序与活力:城市文化空间的核心内蕴

1.秩序与活力

秩序与活力是人类自古以来就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也是城市形态和城市生活的理想状态。“秩序”通常作为“混乱”、“无序”的反义词出现,指合乎规律的稳定平衡态,接近于排列上的规律性和条理性,结构上的平衡性和一致性,整体上的统一性和连贯性。“秩序”在英文中对应“order”一词,指“秩序、顺序、有规律的状况”,西方学者大都依据自然与社会、理性与感性、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这两条逻辑线索,在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两个层面上讨论秩序。秩序与社会的可控性、社会生活的稳定性、人的互动性和社会生活的可预测性相关,与人类社会发展和兴衰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它是对社会稳态、和谐、规律及有序的状态揭示,预示着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和人的创造活力之间的合理张力,也代表保障社会稳定、整合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协调机制。从静态上看,它是相对稳定的制度体系,是社会互动和传统习惯的固定模式,具有一定的恒久性;从动态上看,它指社会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能持续生产出自身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如交换、权力、沟通、价值与文化等,并随着时代背景和历史变迁实现自我进化。离开秩序,人类社会以至整个自然界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和稳定的保障。活力指一种富于生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状态,或是具有生机和生气的努力与奋斗,也指一切行为者获得旺盛生命力,行为过程本身表现出行为主体积极的努力和昂扬斗志。活力必须有承载它的载体,载体是一切存在者。

随着人类社会从狩猎社会到城市社会的发展,秩序和活力作为城市文化空间的核心内蕴和本质与意义也慢慢彰显出来。秩序与活力首先是与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意义内在相关联:人能够将意识结构和需要体系进行自我调节与调节他人,都是出于秩序的需要;人的生存自我创生、自我确证和自我理解的基础则在于人内在的生命活力,活力促使人整个生命机能发挥与实现,推进人类生存意义的无穷生发。伴随着自发和有计划的行动,慢慢形成了日益负载着生产活动功能,并且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与交往场所的城市。城市关乎人的生存,从它诞生起,就承载着人类对秩序与活力不懈追求的意义,城市不仅是人类希望过上有序生活并且能够使之创造性地持续下去的物质手段,也是记录人类努力使城市格局、城市形态、城市生活、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等保持秩序与活力一致性张力的象征性符号。因为人有目的和有意识的实践,城市才具有了文化的意义,城市文化空间也包含着一开始就蕴含在人类实践中对秩序与活力追求的本性。理想的城市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空间格局、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精神秩序化与活力化相统一的有机体,一方面表现着秩序,并且具有“序而不死”、“活力生机”的特点;另一方面具有生机与活力,同时却“活而不乱”、“井然有序”。秩序代表城市文化空间的稳定、有序、饱满的动态平衡状态,它展现了基于科学性、有机性层面的价值追求和理想表达;而活力则蕴含着城市空间的文化生命力、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及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

2.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

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态及构成要素,它们同时存在并且构成城市文化空间这一有机系统,或是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城市文化空间。这里的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抽空了时间,采取了时间的空间化策略的空间,它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物质实体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互动实践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

物质实体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是指实体环境与地理意义上的空间,主要在客体形式范围内,从物质实体要素,比如建筑、树林、街道、交通等与周围虚空间之间的交织关系出发,运用归纳及多变量统计方法,对城市空间整体或某个局部共时态空格局与模式特征进行分析,形成规划城市空间的规律及协调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进而引申出城市空间的文化、情感及美学意义。它反映了城市构架的整体性和秩序性逻辑,并且强调城市若要获得有生命力的内涵,不能只注重形式美,而必须在满足城市功能活动要求前提下,使城市空间更加具有组织感、秩序感及形象感。R.克里尔(RobertKrier)的城市空间主要就是物质性的实体空间,表现为城市形态与现象,由不同的基本广场形态通过变形、融合、变角等方式演变为多样的空间形式,也考虑到广场的文化功能和文化传统,尤其强调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这也正是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所倡导的“寻找失落空间”。寻找失落空间,就是要恢复受现代主义影响而丢掉的城市主义和人性化尺度的原则,恢复传统城市中街道、城区、广场、公园等相互关联的秩序,恢复城市中具有活力的要素。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的城市空间是城市空中实体(比如教堂)与空间(主要是广场)之间关系的美学和艺术意义上空间,他通过考察城市中物质实体如广场、街道、建筑物、纪念物等,从艺术及美学角度总结城市空间构成特色和结构内涵,艺术性的核心就在于整体性、关系性及有机性,只有各实体之间相互关系达到高度和谐统一,城市空间就会丰富和具有艺术感染力,会更富于活力。

互动实践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是行为与环境知觉意义上的空间,也是从日常生活出发理解的城市空间。这一层次的空间由单纯的客体形式的分析深入到认识主体人,在环境与人的感知、领悟与理解的双向互动基础上,挖掘空间的文化和符号意义,形成人类社会化共识的基本特征“意义”。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就是将心理学方法运用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分析,把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感知当做整体来研究,希望在城市物质空间、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人的实践感知三者相互作用过程中达到一致,追求一个“开放的、能够不断发展的秩序”。林奇认为,城市中移动的元素,尤其是人类及其活动,与静止城市物质空间元素同等重要。人如何与城市环境保持协调双向互动的关系,如何成为城市中的参与者,如何真正感受到城市,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可读性与生命力,决定着城市分析与设计。可读性就是城市应该组织清晰,秩序明确,布置得当,连贯条理,个性鲜明,而且还有诸如“意蕴或是表现力、愉悦感悟、韵律、兴奋点、可选择性等等”这样的活力特征,这样生动并且具有很强秩序性的环境必定会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崭新的意义,也会拓展人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诺伯格・舒尔茨的存在空间统一了个人与社会的公共性,代表着人类存在的方式,是对具体建筑空间的抽象化。人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实践关系,包括认同的活动,都是对空间秩序的掌握。他对空间的

理解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受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影响,即把空间看做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关注人、人的身体与创造性,从人亲临的空间性出发探讨场所、路径、领域等空间的基本要素以及人类生活独特意义的发生机制。空间存在的“意义源自自然、人类,以及精神现象,并通过秩序和特征为人们所体验。……”有秩序的城市空间,以其深沉的历史和精神的脉动,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具有恒久的生命活力。

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是融合了城市、社会、文化和文明的空间。它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城市是否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设计是否都以人性化尺度为出发点。遵循人本主义目标和企望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之间是有机融合的,不会追随纯粹的形式主义和城市秩序,内蕴着真、善、美的核心价值理念,“蕴涵了各种能量、形象和活力”。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都要试验性地致力于“澄清这一秩序”――满足人类群体最大可能性的成长以及“人格最大程度的文化”。芒福德的城市空间,就是文化精神意义上的空间。它能够保持自身生命力并且能够成为更有活力、更开明社会的意义象征,在于它是一个有生命的环境,是一个“能够循环、修复以及更新的有机身体”。只有为了永恒的生命,而不是为了暂时的金钱或资本而设计的城市,其发展的活力之源即“一系列世代不变的生物及社会的恒量”才能被发现,空间的文化意义才能完全突显。建筑的秩序、城市的秩序与社会秩序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秩序的社会与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致的。建筑、城市中蕴含生命秩序的原则,秩序代表着建筑、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机关联,城市与自然、与生活要充分地保持关联。秩序也意味着城市应该以人性出发去建构,“定位于人性化,福利和服务事业,而不是机械化和利益”,秩序的基础不仅仅存在于建筑师的思想里,也存在于时代的政治制度、工作秩序与社会态度之中。“城市理论的公式化”模式下的秩序,即纯粹机器化、纯粹的模仿创造的普遍秩序,并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因为它的生命内涵及活性意义被抽空,城市空间、场所只为特定目的服务,城市会日益丧失发展的生命力。

共时态视野下的城市文化空间说明了,城市文化空间是立体的、层次的、多维的,秩序与活力是它的理想状态与追求目标。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城市中的视觉艺术和形体秩序,同时也要注意城市空间的丰富内涵和活性,要注意社会、历史、文化诸方面的交杂影响。

3.历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

历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是在历史和时间维度中理解和透视城市文化空间的生成和发展。城市空间是历史地生成的,它并不是独立于人类社会经济和政治之外的领域。从文化视角把握城市空间的历史生成,首先是将文化理解成并不是独立于经济与政治之外的而是内在于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领域之中,并且同样也是历史地生成的生活方式、价值规范、理论形态。其次是城市空间随着历史的进程,日益获得并强化文化意义,文化伴随着城市的成长,帮助形塑城市生活方式和人类文明。我们可以简要地概括城市文化空间历时态演进序列,每个阶段又有各自兴起、繁荣、衰败的历史逻辑。

古代城市的“神祗的家园”。城市产生于“旧一新石器的文化的社区之中”,这是产生于有机生命的可能性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它从产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其特殊性,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创造物,又是专门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成果的空间。古代城市紧密地、有秩序地、有组织地集中在有限的地域环境中,形成一个有机复合体。诸如城墙、圣祠、村庄、建筑、集市、广场、堡垒等慢慢在这个复合体中发展,日益有序化,逐渐获得各自的文化意义。如城墙既是为居民提供保护的物质性防御壁垒,也是居民安全感的精神界限,它同时也孕育着野蛮文明的种子;宫殿和庙宇包含的神圣权力,扩大了社会交往,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繁荣。城市因此不仅仅体现着精神宗教及世俗的伟力,也以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有秩序的形式发展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象征及文化意义之所以获得,并不是各组织部分在尺度、空间上的扩延,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代表了当地的人民,还代表了城市的守护神祗,以及整个儿井然有序的空间”。

希腊城邦的“自由的生活”。希腊城邦是经过数代市民努力创造的新的城市形式,它蕴含着更有机的,与人类生存的活的内核更贴近的东西,那就是自由市民的精神。雅典卫城是城市活动的中心和城市全部实在的精华,每座建筑物“都是那种自成一统的,自我完备的,平等而又独立的单位,它们均不属于任何一种等级秩序”,将古代城市真正神圣的元素――圣泉、岩穴、皇宫、庙宇、营地等延续并且聚集于一体,形成复杂而又原始的结构组合,彰显着城市空间的历史和深度。广场则代表着城市空间的广度,它具有开放性却没有统一性,包容着丰富的、各式各样的建筑,正是在开放性和开阔性中萌生了真正的城市秩序。希腊的房舍是简陋的,住宅条件贫寒,城市空间有限而且是低水平;但它的市民在精神上是广阔和富有的,思想是彻底解放的,因为“他们超脱了文明方式所具有的那许许多多败坏生活的清规戒律和实利主义的名缰利锁”。城市生活的美好并不在于舒适、奢华与昂贵,而在于拓展了的精神世界,因此是充满活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清洁、整齐、优美、秩序的城市在市民身上活化了,市民也真正融入到具有明显形式和关系的城市活动所构成的生活之网,在公共生活空间与私人生活空间之间自由地塑造自身。

中世纪城市的“自然的韵律”。中世纪的城市带有浓厚的乡村特点,城市空间与大自然巧妙地协调,体现了真正实用的有机体的特点。城市布局合理,亲切愉快,生动有趣,符合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防御式的街道布局、交通设施、城镇格局,是根据当时的生活条件和地理环境天然形成的,符合大自然的规律,蕴含着具有生命活力的自然的韵律,也体现了空间的最基本的文化含义――给居民提供安全和方便的生活和心理安全感。城市空间想象力在人们生活、心理中得到充分发挥,自由布局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和紧密封闭的有限空间,教堂、广场、街道有机融合在有限空间之中,带来切实的可爱感,引导居民思想和精神积极向上。它“不仅是一个生意盎然的社会综合体,而且也是个生气勃勃的生物环境”声音悦耳,景色润目。建筑形式上的和谐协调原则,带来令人满意的真实的建筑氛围,广场、房屋不拘泥于程式的配置关系带来生气和力量,强有力的艺术形式和对艺术的审美与鉴赏这两股活跃力量使得城市能够保持良好的秩序。

现代城市的“实利的规则”。因为缺乏创造的激情和文化的抱负,曾一度具有创造力的中世纪精神逐渐萎缩,被创造性演变的新的世界观所取代。文艺复兴吸取了古典形式精巧的风格与形式、富于想象力、与当时生活很好适应的精神,但在进一步发展时,就把这种精神当教条和公式套用。一味的模仿遮蔽了表现的原则,因为表现

需要在形式创造上具有真实性。结果就是“文化上的自杀”,文化的生命力被窒息,城市空间的文化意义也被消解。“从那时起――足足长达四个世纪之久――许多国家,许多集镇和城市,都受到这种思想的浸染。”城市与它的时代、地点和环境脱节,因为对建筑也缺乏理解,以致原本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并且创造浪漫生活环境的新浪漫主义出现荒诞的幻想精神,带来杂乱与浮夸的风格和形式,在与不断工业化所带来的实利主义的对立和竞争中日渐下风。实利主义规则成为后来城市发展中的主导思想,开始危及城市的有机统一,并且渗透到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破坏与降低了人们的审美力和对创造性艺术的欣赏,城市建筑被没有丝毫文化意义的装饰包围。尽管城市仍在继续发展和扩张,聚集了大量人口,形成许多庞大的社区,也给予人越来越多的自由,但它已不再是人们美好生活的栖息场所,而是被摧残得枯萎、挤满人群、精于计算、浅薄冷漠的混乱无序的地方。

未来理想城市的“有机的分散”。今天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和衰退,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越来越令人生厌,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案,解决日益严重的混乱拥挤状态。也许沙里宁所倡导的有机的分散,是未来理想城市可以尝试的发展理念。在19世纪就有人从文化中看到新的变化过程和潜在力量,对城市发展作了整体性的预测。城市需要秩序,这种秩序是将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力量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城市与乡村和区域的关系是城市自身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霍华德也在《明天的花园城市》中表达了有机联系的思想,他知道要想改变城市拥挤混乱的状态,需要在城市设计中恢复人类的尺度,寻找有机的、独立自足的城市。理想城市是与实际的结合体,合乎人们需要,城市中各个部分有机联系起来,组成更加整齐有序的混合体,这个混合体能够“建立平衡和自治,并且,尽管情况千差万别,能维持得整齐有序,尽管需要生长发展,能维持内聚力和协调和谐”。有机的理想城市是秩序与活力并存的,形式和布局有序整齐,社会生活丰富、经济繁荣,充满积极的城市价值环境。

对城市文化空间历时态的分析试图揭示城市空间的发展规律和其文化诉求的逻辑,强调城市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多元层叠。只有将城市放置于文化演进的历史脉络中,放置于城市文化空间的兴起、繁荣、变迁和衰落的演变历程中,才能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的历史信息,透视整个城市文化空间格局,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的文化底蕴、厚度和生命力,为城市找到一种新的形式,即“一种能够包括社会组织的和个人的,最后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的新秩序”。

三、城市文化空间面临的挑战

如果我们不从时间和空间关系来考虑,就无法形成并理解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也无法理解城市丰富的未来。尽管上述从共时态与历时态两个维度揭示的城市文化空间的构成及发展相当复杂,但可以确定的是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通过一系列城市空间里的形式和活动来获得再现,并且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城市也通过时间和空间合成了一幅丰富而复杂的文化交响乐。城市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文化作为城市空间存在的方式或格局安排,已渗透到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也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整个城市文化空间演变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人性化与功能化、理性秩序与自然秩序、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之间交替、变更、徘徊前进的历史,对秩序与活力的追寻则一直作为人类构建理想城市与人类文明的梦想贯穿在城市文化空间演变过程中。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在城市空间与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城市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城市文化空间面临重大挑战。

现代性的挑战。如同哈贝马斯所认为的,现代性作为一种广泛的观念形态,意味着人类在知识领域的进步,它是一个开启于启蒙时代的文化合法性的规划,这种规划的目的是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去进行科学、道德、艺术等领域全面的理性化的建设。城市是“现代性的机器和主角”,城市复兴与重建的努力体现了它与现代主义精神之间强有力的逻辑关联,它是一种文化的复兴与重建;同时现代主义也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现代城市空间的各个层面,并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样态与价值模式影响着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对城市空间和城市人生存的所有方面产生深层的制约与影响。这种“创造性的破坏力量”,造就了人与其生存的城市空间之间的屏障,造就了对于城市爆炸性增长以及新、奇、大、变、快的体验,也造就了居于世界中心却又躲着这个世界的“城市漫游者”(naneur),把现代人带进了自身与城市空间文化断裂的焦虑、孤独、不安之中。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力、想象力越来越弱,对城市空间的权力丧失,他们所经验到是被现代性支解与破碎掉的空间及事物,新的社会关系与秩序使得城市空间的文化内涵发生改变,彻底摧毁了他们的丰富性和空间认同感,他们无法在新的城市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分裂的危机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产生的,这种分裂是人的角色与自我的分离,是人自身秩序的断裂及活力的丧失,是人与城市空间在文化意义上的断裂。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其实包含人对自身秩序及活力恢复的一种期望,因此它的建构与拓展,要着力于改变现代城市人普遍的生存状态,从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到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文化需要,逐渐弥补人与城市空间逐渐的疏离,使人慢慢找回自我、确认自我,找回失去的城市认同感。

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深刻变化,在其影响下的文化联结的复杂导致了城市空间景观的高度复合,全球化语境下的城市空间也具有了商品化、异质化与同质化相互交织的更为复合和复杂的文化内涵。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成为资本整合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力量并且展示其自身逻辑的过程,也是资本按自己的原则重新组织城市空间的过程。资本对城市空间和文化不断侵占和控制,城市空间丰富的文化意义被商品化和消费化侵蚀。全球化不断生产出被消费主义、实利主义浸染的城市空间景观和道德秩序空间区隔、阶层秩序的城市空间景观,全球化、商品化、资本日益深化的流通力量与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相吻合。文化植根于政治经济之上,货币与商品与资本流通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形式也必定牢牢嵌系于资本日常循环的过程之中,政治经济的转变,必然促使城市的文化随之转变。这种转变造就货币或商品基础之间文化价值尺度的紧张,个人政治与社会意义的模糊,公共与私人空间疆界的多孔,以及空虚、不安、焦虑及混乱的文化情绪。全球化一方面为文化穿越空间的距离与界限,自由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扩散和繁殖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则重构与重组了城市空间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语境,导致城市面貌和形态的均质化、标准化和庸俗化。城市空间的经济价值受到追捧,而其文化意义被日益抽空,城市文化空间

多样性与丰富性日益衰微。提炼受城市空间发展深层次文化结构所支配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重构城市空间的场所意义、文化模式和价值观,保存城市文化空间的本土性与独特性,应该成为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思路。

信息化的挑战。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以巨大的变革力量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把我们带进后工业信息时代既真实又虚拟的网络社会。城市不再是马克思所理解的资本、物流、财流汇聚点,它已变成了流动的网络,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本身已形成了一个多元、无限的空间环境,具有共识性、促动性、网络性的城市也正在全方位、多方面、深层次地构建着崭新的空间,并且快速融入到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中,构成了一副建构在“比特”上的崭新的数字化生存的文化图景,形成数字城市中的“真实虚拟文化”(卡斯特语)。新的文化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其最深层的影响是文化层面的,它诠释着人类在信息时代的新型生存方式及自由主体价值,这就是今天人们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城市的“数字化生存”状态。数字城市建构在不可见的数字电子流中,渗入到日常生活世界的各方面,由此兴起虚拟的公共生活和虚拟的公共空间模式。“日益增强的资本与投资的流动性,劳动力结构的转移,更具弹性的生产与消费系统”,也改变和挑战着传统的城市生活及城市公共空间存在方式正在解构社会公共生活过程,日益导致现代物质城市的空间和文化碎片化。信息化时代,城市空间、人和建筑、文化习俗等都要相应地进行重组,旧的社会运行体制及文明模式也要重构。信息化时代的城市文化空间建构,需要在当代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延续、虚拟实践与现实感性活动的互动、虚拟社区提供的认同感与自我创造力促进中保持张力和平衡,这样才能将城市中内植深沉的人文情感与文化意蕴发挥出来,使城市真正成为代表居民需要、权利和责任的,并且拥有丰富多彩日常生活的地方,而不是一个乌托邦理想。

城市文化含义范文5

城市绿地系统是一个由各类城市绿地互相联系组合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内容丰富多样,国内各地区和城市各有差异。在绿地的分类上也是方法多样,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作了研究和探讨,但一般都是从某一个角度或出于自己研究目的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概念含混、依据不一、内容交叉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及绿地分类方法的分析研究,探讨出一种新的分类和命名方法,并进一步明确各类绿地的含义内容和空间特征,为今后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1 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

1.1 城市绿地与绿地系统的含义

城市用地构成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绿地”,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绿地”,《辞海》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由此可见,“绿地”包括三层含义:①由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所形成的绿色地块,如森林、花园、草地等;②植物生长占大部的地块,如城市公园、自然风景保护区等;③农业生产用地。而城市绿地则可理解为位于城市范围(包括城区和郊区)的绿地。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许多城市所做的绿地规划赋予城市绿地的含义只是前两个方面,不包括城市范围的农地,即狭义的城市绿地,也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城市绿化用地”或“城市园林绿地”。

所谓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包括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不直接反映的),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1.2 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

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因国家不同,其内容各有差异。如:

前苏联城市绿地系统一般包括城市居住区与市内公园、花园、小游园、林荫道、公共建筑物地段绿化、企事业单位和公用场所绿地;郊区森林、森林公园、陵墓、苗圃、果园、菜园;市郊区防护林、居住区与工业区隔离林带、水源涵养林、保土林等。

日本的城市绿地系统由公有绿地和私有绿地两大部分组成。内容包括公园绿地、运动场、广场、公墓、水体、山林农地、寺庙园地、公用设施园地、庭园、苗圃试验用地等。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多指园林绿地系统,一般由城市公园、花园、道路交通附属绿地、各类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环境绿地、园林圃地、经济林、防护林等各种林地以及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区游览绿地等各种城市园林绿地所组成。但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又因地区和城市不同而不完全一样,如南京、深圳、北京、上海、佛山等。许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绿地类型超出了《城市绿化条例》的范围,如深圳市提出了“旅游绿地”、“生态绿地”(同济大学规划),佛山市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绿化”(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等。

从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绿地系统的组成内容来看,尽管存在一些差异,有些名称也不一致,但总的来说,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即包括了城市中所有的园林植物种植地块和园林种植占大部的用地(通常称之为“园林绿地”)。而城市范围内的水体湿地,一些公共设施用地、山野农地等是否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内容而有所不同。作为一个系统,城市绿地的组成应该是全面和完整的,包括城市范围内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具有直接影响的所有绿地。这些绿地的功能作用、空间形态特征等不尽相同,其科学的分类与定名一直是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工作者努力探索的课题,也是城市管理工作协调统一和相互比较所必须的。

2 城市绿地分类

2.1 城市绿地分类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2.1.1 城市分类的原则

对城市绿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可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和各种绿地的基本功能、特征以及它们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并通过明确的分类,使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工作更趋高效。笔者认为,城市绿地分类与命名需遵循以下5项原则:

科学性:城市绿地类型的划分必须是科学的,各类绿地应具有明确的功能与统一的空间属性特征,且概念清楚,含义准确,内容不相互交叉。

全面性:各类绿地应全面地反映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包括城区、近郊及远郊整个市域范围内的所有绿地。

协调性: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中属于绿地的部分相应地列入城市绿地类型,有利于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协调统一。

实用性:基本适应各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运用,适应现代统计和计算方法,各类绿地的技术指标能直接反映出城市绿地建设及环境质量水平,具有横向和纵向可比性与通行性,可操作性强。

大众性:各类绿地的名称除了具有明确的概念含义外,还必须是大众化的词语,通俗易懂,易被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

2.1.2 城市绿地分类方法和依据

城市绿地分类方法主要因组成绿地系统的内容以及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要而定。因此,既要科学,也要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笔者认为可采用二级分类法。

城市绿地分类的依据可以有多种,如位置、范围、服务对象、功能和空间属性等。城市绿地分类是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的,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类绿地的主要功能都应有区别于其他绿地类型。各类绿地性质、标准、要求各有不同,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统计和计算,反映出城市绿地建设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因此,笔者认为以主要功能作为城市绿地类型划分的统一依据是最合适的,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统计和计算,反映出城市绿地建设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因此,笔者认为以主要功能作为城市绿地类型划分的统一依据是最合适的。

2.2 几种城市绿地分类方法简析

2.2.1 王璋同志2级多类法(试论我国城市绿地的分类)

虽然考虑较多,分类也较细,但第l级与第2级分类依据不一,必然产生绿地类型的重复,同时一些绿地概念亦不够明确,如庭园绿化、街道绿化等。

2.2.2 日本高原荣重2级5类法

注重绿地的属性,各类绿地难以明确其功能特征,公共、公开、公用、专用等名称也不便理解和掌握。

2.2.3 朱钧珍教授4类法

即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一般绿地(或附属绿地、环境绿地)、特种绿地(包括生产性与防护性绿地)、郊区绿地等4类。最大优点是突出公园绿地,但对郊区公园而言,是属公园绿地,还是归郊区绿地,词面上似乎难以结论。

2.2.4 何湘同志4类法

虽以功能为主要分类依据,但未能全部反映各类绿地的功能特征,如“环境绿地”和“其他绿地”就不明确。当今社会已将环境看作整个城市生态的热点,并且日趋注重都市大环境绿色体系的营造,这种情况下也不宜用“环境”一词来命名其中一类绿地。

2.2.5 《城市绿化条例》六类法

简单明了。基本包括了城市各类绿地,也反映出各类绿地的功能和特征,但在具体名称上尚有局限,含义不明确。如“公共绿地”、“风景林地”等。这种分法也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各地各级城市(镇)规划建设发展的需要。

2.2.6 李敏博士5类法

将城市化地区人居环境绿地分为农业绿地、林业绿地、游憩绿地、环保绿地和水域绿地5类,基本包括了城市各类绿地内容,其优点是突出了大农业(含林业)绿地和城市大、环境绿地系统的生态性。但在名称及包含的内容上尚可斟酌,如“环保绿地”等。

2.3 城市绿地分类

根据城市绿地的含义、各地各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情况以及城市绿地分类的原则、依据和方法,笔者认为可将城市绿地分类如下:

第1级按主要功能不同,分为2大类,即园林绿地和农、林业生产绿地。这样划分,既能与现有城市规划建设体系相协调,又能兼顾到整个城市建设区域及的大绿色环境空间,这对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都市大环境绿色空间体系具有积极意义。第2级依据具体功能和绿地空间属性的差别,进一步分为7小类,其中第1大类前3小类和第2大类是能在城市总图上反映的绿地。7类绿地具有各自的含义、内容和空间属性。

3 城市各类绿地的含义和空间属性

3.1 园林绿地

城市园林绿地以改善城市自然生态和生活环境为主要功能和目的,是现代城市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内容,具有稳定持久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可对其进行直接控制、监督和管理。绿地中各种植物与动物的存在,主要出于人们对环境的需要,而非经济效益。

3.1.1 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是指相对集中独立的、对公众开放、具有游憩功能的绿地。其规模可大可小。根据我国目前公共绿地统计标准,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少于1000m2,绿地空间明确完整的园区形态(即空间限定性)为其主要特征,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与生活设施,对公众开放,具备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市容、生活使用等多种功能。公园绿地包括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公园、儿童公园等;各种主题公园、植物园等;各种专类公园、街头小游园、园林路、滨河(江、海)园林带(又称带状公园或河、江、海滨公园)、花园广场、历史文物古迹公园、纪念性公园、文化旅游公园、休闲观光农园、自然风景名胜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等。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绿地类型和主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指标直接反映了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环境与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各国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都具有特定的指标要求。目前,我国的基本指标(《公园设计规范》)是:以上各种公园绿地中园林植物的种植面积必须>65%(即绿地率),其中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综合性动物园、其他各种专类公园>70%,综合性植物园及风景名胜区>85%。

笔者将公园绿地取代公共绿地,概念清楚,含义明确,空间属性与功能特征显著,且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同时也进一步突出了公园在城市绿地中的地位。许多专业著作刊物,上也经常使用,国际上也习惯将人均公园面积作为评价城市绿地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内亦有相同观点。因此,公园绿地类型的确立也有利于国际间的技术与理论交流。另外,将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纳入公园绿地,打破了过去居住区公园绿地与城市公园绿地相并列,且各地城市公园绿地指标统计不一致的局面。同时,也为中小城市(镇)公园绿地规划建设增加了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并有助于实现各地城市公园绿地指标体系的统一与完整性。

3.1.2 防护绿地

防护绿地是指以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卫生条件及防灾避难为主要功能的绿地。防护绿地具有独立的空间形态,即为限定性绿地空间。通常呈片状或带状分布于城市周围或若干地段,对城市环境起到整体性或区域性保护,可以防止或减轻环境灾害的产生及显著改善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包括卫生隔离林、固沙林、防风林、安全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各种防护性绿地。这类绿地具有特定的防护功能,其指标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及整体环境保护能力的大小。

3.1.3 风景名胜与自然保护区绿地

风景名胜与自然保护区绿地是指城市范围内大面积的自然山水、名胜、森林、湿地、风景林地等为主要内容的绿地,配备一定设施后,可供游览休息,适时对公众开放。一般城市将此类绿地设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这类绿地虽然具有一定的游憩功能,但又不同于公园绿地,是一种较大范围的自然区域景观。

3.1.4 庭园绿地

庭园绿地是指城市中分散附属于居住区 、各单位庭院与私人住宅 ,以改善和美化人工建筑设施环境为主要功能,不公开或半公开性的绿地。单位庭院主要指工矿企业、商业金融、交通运输、仓储、公用设施、机关团体、部队、教育体系、医疗卫生、科研设计、文化娱乐等各种单位建筑庭园。庭园绿地在城市中分布最广,面积较大,且分散性很强,主要改善和美化以建筑设施为主的庭园环境,直接为各类生产、生活服务,所以有时也被称之为专用绿地。就绿地空间形态而言,这类绿地多围绕各种建筑设施展开布置,在城市用地中属非独立性用地,在城市总图及绿地系统图中均不予反映。

庭园绿地与公园绿地相对应,显著地反映了一类绿地的主要功能和特征,且直观易懂,避免了专用、单位等名词可能产生的误解。庭园绿地指标反映了城市普遍环境质量水平。不同性质的庭园绿地,规划指标要求也不相同。

3.1.5 交通绿地

交通绿地是指城市道路等交通运输用地中的附属绿地,包括道旁绿地(含行道树绿地)、分车绿地、交通广场绿地、立体交叉绿地、桥头绿地以及对外交通枢纽(车站、机场、码头等)附属绿地、通航河道绿地和市区公路、铁路附属绿地等。其主要功能是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美化市容市貌,降低污染,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以及组织交通、保护路面等。交通绿地规划也具有一定指标要求。

3.2 农林生产绿地

农林生产绿地是指以第一产业经济的形式存在于城市范围的绿地。这类绿地虽以发展农、林、牧、渔、桑等产业经济为主要功能和目的,各种绿色植物和动物的存在是为了获得其直接经济价值,但它们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可视为城市绿地系统的内容之一 。然而,人们在取得其经济价值后,可能被移走或被毁灭。这类绿地一般不受城市建设与管理部门直接监管,需要政府机构与规划部门共同科学规划、有效调控和引导利用,使其在实现经济功能的同时,成为城市大环境绿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保护和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发挥应有的积极乃至关键性作用。这也是当今世界“田园城市”运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3.2.1 农地

农地是指粮油菜地、花卉圃地、草地、荷塘等农作物生产田地和水体以及鱼池等农牧渔生产绿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种园林生产圃地将突破城市园林用地的范畴,由城市走向农村。今后城市绿地建设所需的树木、花卉、草坪等植物材料将主要来自于农村,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苗圃等生产绿地将被农村或郊区各种花木生产基地所取代,园林植物的生产经营如同城市需要的其他物品一样,势必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

3.2.2 林地

林地是指林业生产用地。尽管林地具有较好的生态调节功能,但以经济效益主要目的,与公园绿地等园林绿地相比,具有不稳定性,可以根据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进行调整,不注重社会效益。主要包括用材林、薪炭林以及果、茶、桑、橡胶等经济林木生产绿地。一般在城市大环境自然绿色系统规划时作控制性规划。

4 结束语

城市文化含义范文6

1.1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所谓城市化,是指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着城市型转变,这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分工不断细化,非农化产业出现,促使向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商业经济不断地集聚。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是数量会显著增加,城市化的质量也会提升,在实现这两者时,均需要一定的城市土地作为支撑。城市土地的含义包含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城市土地是指在进行城市建设时所需的土地,而广义的城市土地不仅包含狭义的含义,同时还包含城市规划用地以及城市辖区内的所有土地。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型为城市人口,由此,城市的地域范围会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就会增加;为了充分地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就需要增加土地的供给,这种土地供给的增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土地增量供给,主要的做法就是扩大城市用地规模,通过农地非农用的措施来实现;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规划,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1]。

1.2土地资源对城市化数量与质量的影响首先,对城市化数量的影响。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经济增长水平会制约其发展,土地资源也会带来一定的限制,纵观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占据的土地多为耕地,当耕地面积不断地减小时,土地的增量供给就会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由此,人们为了保证自身的发展,就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尤其是农业用地,更是会实现集约化发展,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增加城市化数量[2]。其次,对城市化质量的影响。所谓城市化质量,只要评判指标是人均居住面积、人均道路面积以及人均绿地面积,当面积越大时,说明城市化质量越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化质量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为了充分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会有效地提升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这两个方面的叙述可知,在城市化数量与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其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1.3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关系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而发展模式的形成会受到土地资源的影响。有限性是土地资源的显著特征,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人均耕地面积会不断的减少,人们为了实现生存和发展,就会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尤其是耕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要求更加迫切,在集约化利用的过程中,城市发展模式就会形成集约型发展模式。

2土地资源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2.1“增长阻尼”效应所谓“增长阻尼”,是指经济在增长的过程中,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而产生的长期影响。土地资源属于自然资源中的一种,由于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将会对其产生“阻尼”效应。具体说来,“阻尼”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劳动力人口数量将会显著增加,这时,“阻尼”效应也会相应的增加;当规模报酬率提高时,土地资源的“阻尼”效应增加,也就是说,当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越高时,城市土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越大。

2.2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是客观存在的,在此种约束条件下,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技术止步不前,那么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说起,只有技术不断地进步,而且进步速度要超过土地投入的减少率,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资本、土地及技术,三者在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资本实现增长时,土地和技术也必然保持在增长的状态中。实际上,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持续的发展不仅受到土地资源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土地资源。在可持续发展受到土地资源影响时,经济产出增长、城市化所受到的影响为正影响,而工业化、产业结构受到的影响为负影响;在可持续发展影响土地资源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水平越高时,影响为正影响,剩余的两个就是负影响。据此,在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化发展。

3现代经济下管理土地资源的措施

3.1构建城市土地发展权在土地财产权的所有权利中,应该包含土地发展权,是土地所有者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不过,此种权利也可以单独存在,成为财产权。在土地发展权方面,我国建设的还不完善,这导致开发商在利用土地时,存在非法变更行为,甚至有些政府官员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也违法操控城市土地,进而导致城市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严重缺乏,由此可见,构建城市土地发展权的重要性。在进行城市土地发展权构建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权力归属问题,我国所实行的土地所有制为公有制,由此看来,土地发展权应该归属于国家,当城市土地的用途需要变更时,必须经过国家的同意;其次应该明确土地发展权中的基本权能,一般来说,基本权能主要包含四项,分别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处分权;最后以城市土地发展权的类别为依据,构建出基本的框架,进而有效地保护城郊农业用地。

3.2界定城市土地使用权价格我国城市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无论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发生何种变化,所有权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对于城市土地的使用权来说,在进行市场交易时,具备一定的财产性权利,基于此,可以对其进行市场化改革,进而是城市土地的使用权具备财产权的功能。实际上,从初始权利来看,城市土地的使用权也归属于国家,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权逐渐发生了变化,具备了比原来更强的独立性,不过,所有权是无限期的,而使用权则需要在一定的限期内行使。城市土地所有者在行使所有权的过程中,可以出让或者转租,进而实现收益,由此说明,城市土地使用权形成了资本化,这样一来,就可以对使用权进行价格的界定,以便于在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时,土地的所有者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

3.3完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越来越明显,这也使得地方政府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在此背景下,国家享有的土地权益就会越来越少,再加上我国“国家所有”的界定比较模糊,导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就需要不断地建立完善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具体说来,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于城市土地使用权中的绝对地租,其所获得收益应该归中央政府所有;第二,对于土地使用权中的级差地租,当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时,应该归属地方政府所有;第三,对于实际的土地使用者来说,平均利润应该由其所享有。这样一来,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就可以有效的缓解,也可以提升土地资源的管理效果。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