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例6篇

海外代购市场分析

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词:B2C电商;海外网购业务;营销策略;电子商务

伴随我国人民币升值、物价上涨,海外网购这一全新购物模式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并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网购用户,得到了很多网购人群的青睐,海外网购服务模式也日益健全、方便。下面本文将对B2C电商海外网购业务营销现状、策略做具体分析。

一、海外直购业务营销环境与现状分析

(一)宏观环境

1、政治环境

政府部门的支持。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在政策与法律法规上鼓励电子商务发展与进步,为电子商务急速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此外,不断鼓励引导电商企业起到行业带头作用,通过自身实践为市场规范化的电子商务体系形成提供支持,并将经验成果与其他企业分享,对行业发展起到带头与示范作用。

电子商务配套服务的完善。在网络购物日渐兴起的今天,在网购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物流配送环节备受人们关注,但是一直以来这一环节都是整个网购流程的薄弱环节,由此,政府相关部门针对这一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与规划纲要,目的是提高物流配送水平,积极鼓励企业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业务,不断对物流配送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规范,为网购发展创造条件[1]。

2、经济环境

我国在2010年到2011年之间,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总交易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增长率达到了28.7%,总金额达5.9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6%。电子商务市场之所以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内经济发展的支持,同时也带动了产业链发展,优越的经济环境为电子商务行业高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011年,我国网购物呈现出多种方式并存的面貌。与2010年相比,网购市场增长率明显提升,达55.78%,总交易额也呈现突破增长,达7908亿元,在总零售额中占5.2%的比重。由此可以看出,B2C电商模式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标杆[2]。融资金额增长对网购海外业务拓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电商阿里巴巴融资15亿元,京东商城B轮融资14亿元,同时获得PE投资额,投资金额高达40亿元,在2011年,互联网VC/PE投资总额达70亿元,为我国电商海外网购业务营销提供了资金支持。

3、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电子商务影响人们越来越深,不断有消费者参与到网购中来,到了2011年,我国网购购物人数约达1.9亿,不同年龄段的消费人群均占较大比重,且这网购人群在不断增长当中。在所有的网购人群中,大部分都是15~30岁的年轻人,40岁以上的中年人网购比重在2012年有所提升,提升率在50.7%左右,同时也体现出了网购频次的与交易金额的增加。按照我国消费者固有的消费习惯,如果对网上的产品有极高的信任度,就会增加购买频次,价格永远比产品更有吸引力,这就为B2C网购模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成为B2C网购模式的一个优势[3]。

(二)海外网购业务营销现状

在海外网购业务开展当中,很多都是采取职业代购的方法为买家提供跨境服务,虽然这样能够与海外厂家保持合作关系,但是物流运输时间较长,清关等问题处理较麻烦,缺少验货监控,不管是服务上还是时间上都隐藏着风险[4]。

其次,售后服务做得不到位,在跨境商品交易上购买风险增加,即使很多的商品在国内的价格较低,而一旦出现问题再去找厂家将浪费很多时间,来回邮寄的成本与时间都会增加,如果产品存在使用期限,物流往返将对消费者造成影响。由此,针对这些问题提高B2C电商海外网购业务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二、海外直购业务营销策略设计

(一)目标市场的选择

当前,较为常见的三种网购交易方式有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可以结合我国商品进境物价分类汇总表、税率、物流成本、国内消费习惯等众多因素对网购业务目标市场进行选择,通常都会选择B2C业务,透过企业竞争实力,将购买体验锁定更多的消费者。首先,B2C平台权威性高。比起过去的C2C,B2C在产品质量上、物流速度上更具有优势,C2C的市场不稳定,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不能达到较高水平。为此,很多消费者都会选择B2C交易平台[5]。例如,在2010年,京东商城年度销售额突破100亿,能够突破百亿关口,在于产品质量与物流服务快捷优势,并能够为用户提供发票。其次,B2C强调品牌建设。随着网络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认识到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纷纷进军电子商务市场,比起过去单一化的电商企业,这些后进军的企业将重点放在了品牌树立上,借助品牌价值实现产品宣传与推广。比如,淘宝、拍拍等纷纷从过去的C2C转变为了B2C,很多个人网站也开始走上品牌化道路,品牌格局开始形成。

(二)产品策略

按照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海外代购的众多商品中,化妆品成为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在产品总量中约占30%。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国外化妆品品牌效应较强,拥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口碑较好;其次,60%的化妆品具有进口税率,导致境外销售差额较大,大型海外代购网站能够承担部分关税,所有这些因素都会使海外化妆品的吸引力增强。按照美国网购相关数据显示,娇兰、欧舒丹、Chanel等品牌化妆品代购价格均非常高,但在国外,这些商品实际价格为代购价的6~7折[6]。此外,奶粉、日用品、服装等海外代购产品也占较大比重,很多商家都以高价代购,抢占网购市场,获利的同时也提高了代购企业的知名度。为此,产品策略成为B2C电商海外网购业务营销策略中的重点,关系到电商海外市场的拓展进度。

(三)推广策略

微博、微信营销。当前,信息时代不如说是微博、微信时代,人们生活、娱乐、购物已然离不开微博、微信的各种便捷功能,微信营销,简称“微商”悄然而生,而微博中的知名博主更可以借助人力资源优势,推广自己的产品,微信的便捷、微博的巨大反响力、智能终端程序的高效化都加速了成品推广,活跃了网购市场。而同时,中国约有1.5亿的微信用户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在网络操作上具有潜力,这些都能促成交易[7]。为此,海外网购营销过程中不能忽视微信这一平台的强大推广能力,与QQ捆绑,是我国第二大运营商的腾讯阵营。还有一种社交网站营销方式。就是指在人人网等类似社交网站中以实名制方式让好友可以自由查看自己的信息,共享度非常强,都是可以利用的海外网购营销资源。

(四)定价策略

产品的定价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发展情况,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企业销售额、利润以及市场占有率。为此,必须遵循市场发展特定规律,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开展定价策略。外海网购支付与结算将涉及到国内人民币结算与外币交易。为美国为例,其网购成本包含国外定价额,并具有消费额、国际运费、境内运费、中国境内运费等。而手续费是电商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以及与外商合作的往返利润,还有配送交易的折扣。定价策略还会受外商定价的影响,如果海外代购有15%的代购费,B2C模式手续参考定价则在12~18%,这样能够确保商品价格服务国内定价标准,能够吸引到非常多的代购消费者[8]。

(五)品牌策略

在扩展品牌策略上,包含了产品在线扩展策略、品牌延伸策略、多品牌策略、新品牌策略、合作品牌策略等。按照海外网格的特点,品牌策略能够满足新品牌推广要求,在业务上将成熟、知名度高的品牌作为主打品牌,从价格较低的商品开始,逐渐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具有一些知名度以后,可以引入一些海外知名品牌,满足消费者群体消费需求。品牌延伸策略与主打品牌之间存在价值联系,做到新产品在品牌上的转移,还能够将新产品的使用期限延长,降低市场风险发生率,使品牌的效应得以强化,使品牌核心价值更加深入人心。

结束语

随着海外网购市场的发展与不断健全,B2C电商海外网购业务营销模式有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海外代购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海外代购的热情只增不减,而消费者却对商品价格、质量风险较为担忧。为此,在营销策略上,要突出产品策略、品牌策略、推广策略等,实现B2C电商海外网购业务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增强与物流、厂家等中间商的合作与沟通,带来更多业务契机。(作者单位:中铁建工集团北京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杨文,陶海青.企业并购对其全球营销网络影响研究――以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为例[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4):88-92.

[2] 万莉,何快舟.两种海外购物模式的比较分析――以“海淘”和“海代”为例[J].对外经贸实务,2015(7):69-71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示消费者不要通过网络购买海外代购抗癌药[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7):605-605.

[4] 马聪,胡俊峰(图).新婚看车团“幸福启程” 北京车展《中国汽车市场》天天都精彩[J].中国汽车市场,2012(13):29-29.

[5] 兰兰,张梦晓.网络海外代购行为的税收法律问题探析――建立“海外代购税”初设想[J].税收经济研究,2012(5):69-73.

[6] 张森林.不承诺最低净输出电量的BOT电源项目PPA协议两部制上网电价模式设计[J].华东电力,2011,35(11):82-86.

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2

关键词: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1.垄断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是指当企业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在某一方面拥有优势并将其适当发挥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在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垄断优势是重要的并购动机,体现了企业在扩大市场和增加利润中显示出的优势资源。

2.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理论是指企业生产规模越大,其单位生产成本越低的经济现象。民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增加、效益提高,则会选择并购来扩大生产能力,来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

3.价值低估

价值低估理论是指当目标公司的市场价值被市场所低估,从而不能体现其实际价值,此时就会引起并购活动的产生,这是海外并购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4.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理论是指当两个企业并购之后,通过资源整合和企业内部结构优化,其生产总值要高于两个企业单独运营的产值总和。这一效应被称为“2+2>4”的理论命题。协同效应理论包括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营运协同效应等。

二、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分析

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如表1所示:

三、民营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应对的建议措施

1.根据并购双方财务状况选择最优整合模式。

民营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应该对参与并购的双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细致严密的审查:主并企业审查财务管理能力,目标企业审查其资产负债表等情况。经过全面分析目标企业和本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并据此选择最能提升整合效率的方式。例如,当并购双方的财务管理以及偿债能力都处于较弱水平,且资本运营状况较差,则应寻求新颖的财务运营策略来规避财务风险。

2.制定有利于完善风险管理的经营方针

本企业在并购整合过程中为了规避财务风险,可以分析并购双方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而制定一套详尽有效的经营方针,据此撤出企业不良业务,大力发展有利于企业提升效益的核心业务。此外,根方针的指导再列出细致的研发、营销、市场开拓以及未来投资等发展计划,从而调整企业并购后的发展方向。

3.培养有专业素养的财务人员并对其加强绩效考核

我国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活动完成后,应该对其进行后续的有效监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绩效考核机制,从制度上加强投资各阶段的管理规范。此外,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来与国际接轨,从容应对海外并购的财务整合。

四、结语

我国民营企业区别于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型海外并购活动,更多的侧重于获取核心技术,以及通过海外并购来规避贸易壁垒和扩大市场规模。但由于我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资金有限并且融资渠道单一,其并购的对象多为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而另一方面,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条件较为苛刻。这使得民营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的过程中承担了融资支付、价值估值和财务整合的风险。据此应该根据并购双方财务状况选择最优整合模式,制定有利于完善风险管理的经营方针,培养有专业素养的财务人员并对其加强绩效考核。

参考文献:

[1]杨生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5,26:161-163.

[2]冯银波,刘雨佳.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财务绩效分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6,3:97-99.

[3]王箫滢.浅析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21:98.

[4]姚俊宇.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规避案例研究[J].金融经济,2017,2:141-142.

[5]李晓姗.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J].时代金融,2015,15:125.

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3

>> 企业海外并购现状及动因分析 海外矿业投资现状及风险分析与对策 医疗保健产品广播广告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高校校园广告现状及管理分析 户外数字广告市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小品明星代言广告的现状及特色分析 中国广播广告类型及分析 中国童车:拓展海外市场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及法律风险分析 化妆品海外代购的现状及营销策略分析 我国海外石油投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现状及财务整合风险分析 中国海外上市教育培训机构现状及原因分析 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评论类节目创作现状及途径分析 医药健康类广播节目现状及北京电台案例分析 广播电台音响资料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西部广播电视媒体版权管理现状及前景分析 广播发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谈平面广告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⑥肖弦弈 《美国潘多拉网络电台的用户体验构建、营利模式和市场拓展分析》,载《中国广播》2013年第10期。

⑦⑧⑨⑩OFCOM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arket Report2012》,。

参考文献

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4

关键词: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竞争环境;消费市场

一、 引言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达到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汽车行业也得到迅猛发展。从1953年亲自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题字,到中国一举成为世界汽车产销量排名第一的国家,仅用了不到六十年的时间。但是,纵观中国整个汽车市场,目前国外品牌依旧占据了中国汽车销量的半壁江山,中国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依旧严峻。相对于国外上百年成熟的汽车产销机制,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技术、管理、营销等都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在短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成了制约我国本土汽车企业前进发展的巨大阻力。为了尽快破除这些发展阻力,国内一些本土汽车企业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努力缩短差距,应对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

本文基于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对海外收购给我国本土汽车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客观地分析。通过采用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收购沃尔沃前后吉利汽车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通过进行吉利消费者问卷调查,分析吉利汽车消费市场的变化。从吉利汽车的竞争环境及消费市场两大方面对该海外收购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科学地分析,为今后我国本土汽车企业的海外收购、品牌形象发展等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二、 事件回顾

1999年,福特汽车以64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汽车。但十年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沃尔沃汽车在2006年~2008年三年销量逐年下降、连续亏损,福特汽车同样出现了巨额亏损。这促使福特汽车决定今后主要发展福特品牌,出售沃尔沃汽车以缩减生产成本。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吉利汽车不仅致力于中国市场,也在积极扩展国外市场份额,寻求收购无疑是拓宽国外市场的最快途径。吉利汽车由于最初的市场定位和成本控制等原因,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低价低端的品牌印象。而沃尔沃汽车在世界汽车市场中一直是高端、豪华、安全性能突出的汽车品牌代表,若吉利能成功收购沃尔沃,无疑有助于吉利提升自身品牌形象。

出于这种双赢局面,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28日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协议,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100%股权。从此,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就有两大汽车品牌:一个品牌是吉利原有汽车品牌,包括英伦、全球鹰、帝豪三大子品牌,本文统称为吉利汽车;另一个品牌就是沃尔沃汽车。

收购事件时隔3年多,沃尔沃到底给吉利带来了什么?本文将从收购前后吉利汽车的竞争环境、消费市场两大方面进行解读和探求。

三、 竞争环境分析

1.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集成化、制度规范化,行业竞争分析已经成为了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基础。对于国内市场被国外品牌高度占据的中国汽车行业,更需要进行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帮助本土企业认清行业形势和自身竞争力。

本章采取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对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五力模型。波特认为,产业外部力量通常影响着产业内部所有企业,决定一个企业盈利的根本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而产业的吸引力又取决于该产业的五种竞争性力量。波特指出的五种竞争力量分别是:行业内企业的竞争程度、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五种基本力量的竞争作用,决定了行业内企业的发展可能和获利能力。

2. 吉利收购沃尔沃前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1)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程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市场数据:2013年,国内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分别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长城、吉利和江淮,共销售2 198.41万辆,排名第九的吉利虽比2012年上升一位,但仍仅占国内总销量的2.49%。

从图表的数据可知,相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整个行业的增长比例,吉利汽车年销量增长率随着整个行业的增长不断增长。但是在2008年~2013年间,吉利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徘徊在2.5%左右,面对国内的合资汽车公司的快速增长,吉利汽车的竞争力还是较小。

2008年~2013年期间,沃尔沃汽车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沃尔沃汽车业务的负增长及亏损会加重吉利的负担。但是,沃尔沃汽车先进的产品技术、成熟的管理体制、高端品牌效益等,都有助于增强吉利汽车的竞争力。

(2)吉利汽车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汽车市场的供应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战略性供应商,主要为汽车制造厂商提供车桥等价格高、需求量大的关键零部件。二是技术性供应商,主要为汽车制造厂商提供减速器、发动机等技术难度大的零部件。第三类就是普通型供应商,为汽车制造厂商提供螺母、垫圈等一些较小标准汽车零部件。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前,供应商在价格上对吉利可采取不平等的待遇,尤其是在一些技术难度较大的零部件领域。原因在于很多供应商都与其他大型知名汽车公司如通用、大众等合资企业存在供货关系,相比大型合资企业吉利的公司规模、市场影响力相对较小。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逐渐增大,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会逐渐降低。

(3)吉利汽车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中国目前有120多家汽车厂、30多家轿车厂,这些厂家的汽车产品价格范围覆盖了8万元~100万元之间所有的价格区间。我国汽车消费者正逐年增加,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信息的了解速度和深度都有了显著提升。2013年,中国私人轿车的拥有量已经破亿,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尤其是中等收入以上消费人群的议价能力正逐渐提高。

对于吉利公司来说,由于定位于价格优势,使得吉利汽车的消费者大部分集中在中低收入人群,吉利原有消费者的价格选择性较弱,议价能力较弱。而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产品的价格选择更加丰富,沃尔沃汽车原有中等收入以上消费人群的加入,使得吉利消费者整体议价能力增强。

(4)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威胁。对于汽车产业而言,汽车公司具有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高、规模经济效应等特点。这使得汽车市场的进入门槛高,国内本土新生车企或者是从其他行业转型进入汽车行业的企业难度较高。相反,通过合资、并购等形式,国外知名汽车品牌的“引进”对国内市场的拓展开发,相对容易。因此,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在竞争者的威胁主要是国外汽车企业的进入。

国外汽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取和国内的汽车公司合资的方式大量涌入中国;二是采取被并购的方式,如吉利收购沃尔沃。中国的汽车市场增长已趋于平稳,沃尔沃的加入并没有改变中国整个汽车行业的潜在竞争者的威胁。但是对于吉利而言,沃尔沃的加入无疑增强了吉利抵抗潜在竞争者威胁的能力。

(5)吉利产品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吉利产品的替代品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从汽车行业外着眼,其替代品主要有自行车、摩托车、火车、地铁、飞机、轮船、汽艇等。这些交通运输工具虽有一定的替代效果,但各有其特殊用途和功能,以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因此,并不具备完全的替代性。二是针对汽车行业自身而言,收购沃尔沃之前吉利汽车的替代品主要是其他汽车公司的中低端汽车产品。随着近年一些知名汽车品牌逐渐推出针对中低端市场具有一定价格优势的产品,吉利传统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渐降低,吉利汽车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很强。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不仅丰富了吉利的产品,提高了其市场占有率,而且降低了吉利汽车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总结以上吉利收购沃尔沃前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可归纳出表2。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后,“吉利汽车的行业竞争力”和“吉利抵抗潜在竞争者威胁的能力”都增强了,“吉利汽车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吉利产品替代品的替代能力”都降低了。波特五力竞争模型中以上四个力量要素都是朝着有利于改善吉利汽车行业竞争环境的方向变化的,说明吉利收购沃尔沃大大增强了吉利在汽车行业的竞争力。

该收购行为既然对吉利在汽车行业的竞争力和产业地位产生上述影响,势必对吉利汽车的消费市场也产生一定作用。因此,本文在第四章通过对吉利消费者进行“关于吉利收购沃尔沃调查问卷”的分析,力求从消费者的立场和视角解读吉利收购沃尔沃对吉利汽车消费市场的影响。

四、 消费市场分析

1. 调查问卷概况。本次“关于吉利收购沃尔沃调查问卷”主要是在杭州吉利4S店完成,调查问卷共发放了138份,收回了120份有效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受访对象全部是吉利汽车的用户。

在随机受访的消费者中,中男女比为77:23,男性93人,女性27人。关于受访者的年龄,25岁以下为8%,26岁~30岁为36%,31岁~40岁为43%,41岁~50岁为5%,50岁以上为8%。受访者的月收入,3 000元人民币以下的为6%,3 000元~5 000元为43%,5 000元~8 000元为34%,8 000元~12 500元为8%,12 500元以上为9%。参考文献“3”的调查问卷分析方法,对本次调查问卷做如下分析。

2. 统计分析结果。问卷从消费者对吉利汽车品牌的评价,消费偏好,对收购沃尔沃利弊的看法三大方面进行了调查,如图1所示。

(1)消费者对吉利汽车品牌的评价。本次问卷调查了消费者对吉利汽车的价格、外观、安全、售后服务、操控性、舒适性、多媒体、内饰、整体印象共9项评价。调查结果采用五分量表进行分析,其中5代表最满意的评价,1代表最不满意的评价,统计结果如表3。

在对吉利汽车的9项评价内容中,价格得分最高为4分,巨大的价格优势已经成为吉利汽车的主打营销方式。尤其是对于中低收入消费者来说,巨大的价格优势是吸引他们选购吉利汽车的首要标准。

在对吉利汽车的9项评价内容中,得分最低的多媒体和内饰仅为2.96分和2.85分,在消费者中的口碑较差。另外,吉利汽车在安全性、操控性、舒适性、外观、售后服务等方面均得分在3.5左右,属于中等程度水平。

(2)吉利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在引导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安全、价格、舒适、操控、外观、售后、内饰、多媒体因素中,吉利消费者中22%选择了安全性,19%选择了价格,14%选择了舒适性,13%选择了操控性,10%选择了售后服务,5%选择了内饰,3%选择了多媒体。由此可见,吉利现有消费者最看重的是安全性和价格。

结合“消费者对吉利汽车品牌的评价”可知,价格低廉已经成为吉利汽车的巨大优势,牢牢吸引了现有消费者。对于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性,吉利收购了以安全性能出众而闻名世界的沃尔沃之后,必将增强消费者对其安全性能的印象,巩固现有消费者、吸引新的消费者。另外,吉利汽车内饰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是所有得分中最低的,但是在消费者偏好调查中发现内饰对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产生的影响很小。因此,吉利汽车近期在内饰方面无需过高投入,从而维持品牌在价格方面的优势。

(3)吉利消费者对收购沃尔沃利弊的看法。关于吉利能否成长为世界知名名牌的调查中,高达64%的受访者认为吉利很难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仅有8%的受访者持肯定意见认为吉利将来能成长为国际知名品牌,2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想法。

对于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一收购行为,53%的受访者表示看好,34%的受访者不看好,13%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想法。另外,6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吉利的印象在收购沃尔沃后比收购前要好。

本次问卷还对品牌宣传等进行了调查,受访者中高达44%通过网络,27%通过朋友,17%通过电视,9%通过报纸,3%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了吉利汽车。由此可见,今后吉利应该加大网络宣传的力度,不断丰富网络宣传形式。

五、 结论

本文通过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和消费者问卷调查分析,证实了吉利对沃尔沃的海外收购行为对吉利汽车的行业竞争环境和消费市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 沃尔沃汽车的加入大力改善了吉利汽车的行业竞争环境:吉利收购沃尔沃增强了“吉利汽车的行业竞争力”和“吉利抵抗潜在竞争者威胁的能力”,降低了“吉利汽车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吉利产品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虽然“吉利汽车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增强了,但其暗示着新的中高收入消费者的加入。

2. 收购沃尔沃后,吉利汽车的消费市场也发生了变化:对沃尔沃先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可以降低吉利技术提升的成本,在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操控性等品质的同时延续价格优势;世界知名品牌沃尔沃的加入,得到多数吉利消费者的认可,提升了吉利的品牌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品牌宣传作用。

参考文献:

1. 尹梦芳,高,王扬阳.吉利并购沃尔沃,华丽演绎蛇吞象.商情,2012,(38):107.

2. 袁也婷.关于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及建议――基于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的分析.中国商贸,2011,(8):71-72.

3. 陆立军.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7):82-86.

4. 姚燕,胡二纳,樊蒙唯.浅析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优势及经济后果.财务与会计,2012,(11):50.

5. 杨青松,李明生.论波特五力模型及其补充.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4):95-96.

6. 黄爽,马世华.汽车制造业的供应商分类研究.物流技术,2006,(7):190-192.

7. 陈英杰.基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江苏高校产学研合作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2)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号:2011R50008-1)。

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5

出口受挫,并购良机

“虽然过去几年日本的海外投资并不算少,但近期日本客户寻求合适并购目标的需求明显更加热烈。”德勤咨询(上海)并购交易服务合伙人唐萌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根据彭博社统计的数据,在过去两年中,随着日元兑美元累计升值约23%,口本企业的海外并购已经超过800宗,总价值约908亿美元。日本财政部近日针对280万家企业的调查结果则显示,这些公司截至2009年3月底的总盈利约为3.2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

在这个经济中12%倚赖出口的国度,日元连连升值已让索尼、丰田汽车等企业均颇受影响。而用瑞信驻日本投资银行主管Taiji Okusu的话说,日元的强劲升值却在为日本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强有力驱动。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雷曼兄弟之后,日本企业确信要手握现金以备流动性的不时之需,而现在是否要动用这些现金确到选择之时。

并购咨询机构Kachitas Corp,首席执行官Koji Hirai指出,日本企业料将继续借强势日元之势进行并购,而这并不仅并购活动本身,还可以用来对冲股权收购和合资企业的风险。

“日元的升值周期确实对日本企业的生产和出口不利,却反而有利于日本公司的海外并购活动,但我还是认为日元是一个推动力,而非主要因素。”唐萌光说道,“日本客户纷纷表示,海外扩张需求主要源自日本本土市场增长不力,是鉴于企业中期业务发展的考虑。”

猎物:从房地产到制造业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掀起的并购热正值泡沫经济时期,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使日本企业囤积大量财富,大举挺进美国市场、豪掷万金收购美国公司,使得包括洛克菲勒中心和圆石滩高尔夫球场当时均在日本人名下。不过,这股收购潮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而偃旗息鼓。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日元兑美元的累计涨幅竟高达69%!

唐萌光指出,上世纪90年代初,日元汇率的攀升曾促使日本企业进行大举海外并购。“那时去美国收购较多,日企对贵重的非生产性资产尤为感兴趣,比如房地产和物业,还有那些主要品牌的美国企业等,他们都以非常高的价格购买,有点‘为买而买’的意味。”他说。

“但这一次兼并收购的本质和模式有所不同,主要是经济环境已有差异,”唐萌光接着说,“当年正处经济繁荣之时,而现在已是日本国内经济增长不强之际,且经济结构也已发生变化。”

继上世纪90年代的一轮海外并购潮之后,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次的“主角”或将是日本汽车零件生产企业和制药企业,主要“猎物”则是那些在金融危机后呈现弱势的欧美公司。

汽车行业顾问Camorama的分析师Takeshi Miyao就表示,鉴于日本企业有需要借助日元升值之势、寻求更高盈利的经营模式,海外兼并收购活动料将有所持续,而本轮海外并购的对象很可能是因金融危机而变得脆弱的欧洲和美国企业。

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时间中,涵盖1657家公司的摩根士丹利世界股票指数已累计“跳水”约29%,这也促使那些资金充裕的企业开始寻找低价格的并购目标。以日本麒麟集团为例,在斥资46亿美元收购澳洲啤酒商LionNathan全部股权后,又收购了菲律宾生力啤酒将近一半的股份。

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6

【关键词】美的 海外并购 经营状况 盈利状况

一、引言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开始站在向经济强国迈进的新起点上。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困难。随着中国社会加速老龄化,“刘易斯转折点”加速到来,要素资源约束加剧。中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同时,也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当前中国市场化的进程并未彻底完成,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对中国提出更高的标准。中国经济正进入新常态。

面对中国经济面对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党和国家最高决策层及时作出反应。2015年11月10日,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在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在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个方面。供给侧改革概念的提出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对各行各业如何应对风险,把握机遇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家电企业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内家电市场低迷,“根据奥维云网(AVC)统计,2005年到2015年10年间,中国家电零售规模走势近五年与前五年相比,复合年均增长率从9.1%降低到2.3%。销售额方面,2008年到2011年逐年增长,而此后数年至今,一直与上年保持持平状态”[2]可以看出,家电企业的国内市场已经很难实现高速增长。家电分析师梁振鹏指出中国市场盘子在变小,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导致利润急剧下滑。相比较而言,海外市场竞争更加温和。在此种情形下,很多家电企业纷纷到海外寻求更大的市场。海外并购成为众多品牌海外认可度不高的家电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路径。2015年,海信集团以2370万美元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全部股权和资产;2016年1月海尔宣布拟以54亿美元现金收购通用家电业务及其相关资产。2016年3月30日美的与|芝签署协议,美的以4.73亿人民币收购东芝80.1%的股份。家电巨头大手笔海外收购的背后,也留给我们一系列问题: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海外并购究竟效果如何?是否增加了家电企业的价值?是否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个时期的海外并购有哪些特点?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是否值得全行业推广?

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制造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2015年实现收入1384.4亿元,同比增长21%。美的集团在中国家电业处于领先地位,201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美的排名第32位,位于家电业第一。美的集团有着很强代表性,作为国内家电业的三大巨头之一,美的集团拥有国内最为齐全的家电产业链。美的集团同时是一家民营家族企业,其海外并购经验也能为民营企业将来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拟选取近期美的收购东芝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围绕美的并购东芝是否增加了企业价值和竞争力,总结家电企业海外并购和应对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经验。

二、文献综述

纵观国内外文献,并购的分析研究中,存在企业并购的“成功悖论”(赵息,2013)。并购行为有时并不总能给公司创造价值。Singh(197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并购使得公司价值创造能力降低。Mueller(1985)研究了近百家大规模并购的公司,发现其市场份额均大幅度减少。李善民、曾昭灶等(2004)以84家境内上市公司企业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发现并购行为并没有给公司带来业绩增长。

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Healy(1992)以50起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发现并购和企业的价值增长有显著关联性。刘笑萍(2009)选取了749个并购样本,实证检验发现并购为股东创造了价值。

总之,理论界对于并购能否给企业创造价值观点不一。不同的实证检验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除了并购能否给企业创造价值,哪些因素影响着企业并购对公司价值的作用也是一个热点问题。Weston(2004)认为,横向并购能带来规模经济,纵向并购降低了交易费用。这些是并购价值的创造原因。Shimizu(2004)则认为并购可以较快占领市场。张新(200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动机可以解释并购减少公司价值的现象。赵息(2013)等以153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内部控制与并购价值创造正相关,高管权力与并购价值负相关。

高良谋认为,并购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并购的交易过程,一个是并购后的整合管理过程。对于并购后的整合,Bert(2003)发现整合程度越深,并购创造价值越大。李善民(2010)选取了2000~2006年间的43个并购样本,发现整合速度越快,越有利于企业发展。

前人研究主要集中于大样本方法,很少有案例性的分析。在家电领域少有的案例分析中,仅有少数如唐旭辉(2013)以海尔并购三洋为例,研究家电行业跨国并购的案例。国内以定量的方法研究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家电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研究暂时是空白,本文试图从定量方法的引入和联系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两方面推陈出新,总结经验。为以后企业尤其是家电企业的并购提供借鉴,为其供给侧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三、案例介绍

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制造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2015年实现收入1384.4亿元,同比增长21%。美的集团在中国家电业处于领先地位,201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美的排名第32位,位于家电业第一。美的集团有着很强代表性,作为国内家电业的三大巨头之一,美的集团拥有国内最为齐全的家电产业链。在国内建设有14个生产基地,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第38位,美的集团以行业领先的压缩机、电控、磁控管等技术为支撑,形成了家喻户晓的领先家电品牌。

东芝是日本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日本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率属于三井集团旗下。1875年东芝开创至今,已经经历了140多年,在20世纪90年代,东芝在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领域突飞猛进,成功从家电行业的巨人转变为IT行业的先锋。另外,东芝从二战至今为日本政府生产各类军用设备。

2016年3月17日晚,美的集团公告称,已与东芝株式会社就收购其白色家电业务达成协议,美的集团同时表示,收购东芝是实现其全球经营战略的一部分,进一步夯实美的全球经营基础,有助于其实现建立全球领先企业的目标,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3个月后,美的收购东芝尘埃落定。6月30日下午,美的集团宣布收购东芝家电业务的股权交易已经完成,美的集团所得到的股权占东芝家电业务的80.1%,美的集团付出的对价为33.2亿元。美的公告显示,截至6月30日,美的集团已经获得包括日本反垄断监管机构在内的监管机构的审批,合并后的美的与东芝期待彼此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理论层面,不少学者对并购能否推升企业价值展开了不少研究,提出了各种学说。归纳起来,有些理论主张并购可以推升企业价值;有些理论主张并购会降低企业价值。如协同理论和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并购会提高企业价值,而理论和自大假说理论认为并购会降低企业价值。

协同理论认为,并购会使得并购双方互相利用彼此优势资源、管理经验和优秀文化,共享平台,实现1+1>2的效应。协同效应进一步又划分为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并购会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企业竞争力,将其他竞争企业挤出市场。跨国并购一方面可以跨国东道国壁垒,进入东道国市场,获得核心技术和销售网络。另一方面,通过兼并,形成强大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获得高于正常利润水平的利润,从而带来并购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

理论认为,在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管理者容易背离股东的目标进行公司经营。公司并购可以增添管理者的业绩,提高管理者的政治成就感和位保障。因此,管理者可能不遗余力的推进企业的并购,而不顾并购对于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价值是否有实质的提升,很多情况下,这样的并购不但不能提高企业价值的,反而会降低企业的绩效和价值。中国的上市公司很大程度上存在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这种情况下,问题更加突出,上市公司并购或难以提升企业价值。

自大假说认为,管理者基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获取的信息,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水平进行过高的估计,盲目自信于自己的并购决策。在这种情形下,公司可能会付出更高的并购对价,进而损害公司的绩效和价值。

五、海外并购的短期经济后果

运用事件研究法计算短期超额收益率和短期累计超额收益率来研究美的集团海外并购的短期经济后果。

具体来讲,取并购公告日为第0天,界定估计窗口为[-150,-31],事件窗口为[-30,30],对美的集团的股价进行分析。选取深圳成指作为市场指数。

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计算市场模型的参数,公式如下:

Ri,t=αi+βi*Rm,t+εit (1)

其中,Ri,t表示第t天,第i只股票的收益率;Rm,t代表第t天大盘指数的收益率。

计算美的集团的短期超额收益率

即求出 ARi,t=εi,t

计算美的集团的短期累计超额收益率

CARt1=Σt1t=-30ARt (2)

如图1,美的集团CAR在宣布并购前后,CAR累计逐渐上升,但上升幅度变化不大,说明并购行为并未引起明显的短期经济后果。

六、海外并购的长期经济后果

本小节我们采用会计研究法研究美的集团并购的长期经济后果。

首先从盈利能力来看,以资产报酬率作为指标,2015年12月31日美的集团资产报酬率为0.10,自并购开始的2016年3月30日,美的集团资产报酬率为0.026,2016年6月30日为0.056,2016年9月30日为0.079,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并购使得美的集团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其次从经营能力来看,以资产周转率作为指标,2015年12月31日美的集团资产报酬率为1.07,自并购开始的2016年3月30日,美的集团资产报酬率为0.26,2016年6月30日为0.46,2016年9月30日为0.71,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并购使得美的集团经营能力显著提升。

因此,无论从经营能力还是盈利能力来看,美的集团的相应指标在并购后都呈上升和改善状态。总体来看美的并购东芝,提升了美的的竞争力。

七、小结

综上所述,美的并购东芝,提升了美的的竞争力,在供给侧改革和经济下行压力下,美的的并购决策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有益启示,有条件的企业应该捕捉合适的时机,结合企业实际,选取合适的并购对象,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