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传播论文范例6篇

海外传播论文

海外传播论文范文1

关键词:网络时代;字幕组;议程设置

一、对海外剧字幕组进行了介绍

海外剧,指的是由国外电视台或影视公司制作的电视连续剧,按来源国不同,可分为美剧、日剧、韩剧、泰剧(泰国电视剧的简称)等。而海外剧字幕组(以下简称字幕组)则是借助现代网络与数字技术,专门给海外剧内容配上对白字幕和注释,并将其传播出去的一种互联网组织。需要指出的是,字幕组并非中国特有,包括美国、德国等国都有字幕组存在。(马铭聪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北京 2012年)

字幕组紧跟海外电视剧播放的脚步,当剧集在国外播放完毕后,立即等待国外片源的回传,并由字幕组中专门人员依次进行翻译、校对、时间轴调整、压缩和。此外,海外剧字幕组通常会通过自己的“网络社区”,与其注册会员(包括下载和观赏剧集者以及字幕组内部成员)就剧集内容、论坛事务等问题进行交流。

许多人把字幕组和海外剧传播、网络传播混为一谈,事实上字幕组都是有其独立的发展情况与研究价值的,因为字幕组在作为传播者角色之前首先是作为信息受众角色出现的。字幕组在传播过程中可以是“观看者、消费者、志愿者、者、中介者”等不同角色,因此在分析字幕组的时候,应该首先分析字幕组是以什么角色出现的。

二、网络时代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变化

在网络传播出现之前,专业媒介组织对信息的流向和流量具有强大的控制力,传统“单向议程设置”现象普遍存在。

1.传统议程设置的主体主要是传统媒体

因为其掌握独有的媒介资源,因而在传播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信息的与传播集中在少数专业媒介组织受众。专业媒介组织完全有能力对议题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和排序,受众则相对被动,缺乏同时接触多个媒介的有效渠道,其自主性的发挥不过是从常接触的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中去选择。

传统媒体中议程设置最突出的代表之一是上个世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引进海外剧,如:《成长的烦恼》、《加里森敢死队》、《大西洋海底来的人》等等。这些海外剧一经引入便引起了轰动,国内观众大量关注并讨论海外剧集。正是因为海外剧引入的稀少性与新鲜性,引起了国内观众的群体性讨论与集中观看。或者说在那个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媒体无论播出什么样的娱乐节目都可以吸引到所有的观众,因为观众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随着社会发展,进入新千年后,电视剧类型与剧集越来越多,八十年代末出现的由某一部电视剧引起的社会性收视狂潮现象再也没有出现。不能说议程设置在其中没有起作用,只能说议程设置的作用被分化消弱。再发展到网络时代中,字幕组的出现,彻底解决了海外剧观看不方便的问题。在喜欢观看海外剧的人群中,传统媒体电视剧方面的议程设置被分化,议程设置的主体呈现多元化。

2.传统议程设置的关系主要是传受支配型

传统媒介环境下,专业组织媒介在传播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受众一直处于支配被动地位。网络时代媒介环境下,当受众被“解放”后,议程设置理论更加难以回答到底是媒介议程影响公众议程还是公众议程影响媒介议程这样的问题。

字幕组在刚刚出现的时候,翻译的海外剧全部是字幕组成员个人喜爱的剧集,具有自娱自乐的色彩,并且因为成员的自娱自乐,扩展至网络中所有受众的观看。网络中字幕的大量传播,作为一种议程影响了以往没有看过海外剧的年轻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年青一代的注意。海外剧由此开始在国内年轻人之间流行。这是字幕组作为传播者对受众的一种议程设置,字幕组翻译字幕所对应的海外剧可以在国内流行。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更多观众加入到海外剧的观看当中。这时受众对于更多类型的字幕诉求开始在网络中传播,这些信息自然会被字幕组所接收,于是字幕组开始翻译更多的不同类型的海外剧,从《老友记》这有情景喜剧慢慢发展为《越狱》、《24小时》这些专业的剧集。海外剧在国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议程互动的循环,字幕组翻译字幕,引进了海外剧,设置了议程;观众接触到了海外剧,被海外剧吸引,并且观众数量不断增加,进而提出了新的诉求,设置了新的议程;字幕组接收到了受众的诉求,被议程所影响,开始翻译更多类型的海外剧。这个循环中,议程设置是交互的,互动的,甚至有自下而上的。这种议程设置的交互还不仅仅在非官方或非专业领域。英国BBC电视台制作的英剧《神探夏洛克》在2010年上映第一季,该剧迅速被国内字幕组翻译引进中国,2011年该剧第二季播出。随后的几年里,《神探夏洛克》凭借其极其优秀的制作品质,赢得了国内的好评与大范围关注。2013年底英国首相访华期间,卡梅伦在回答中国网友提问时,网友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神探夏洛克》第三季的播出时间究竟是几号。这种由网络受众设置的议程,已经足以影响到官方的视角。而在随后的2014年初,优酷视频独家版权播出的《神探夏洛克》中字幕为BBC官方制作。因为网络受众的议程影响不断提升,一部英剧的制作单位制作了官方的中文字幕,这还是首次出现。

可见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议程设置的关系不仅仅是支配型的,还具有互动合作型甚至对立冲突型关系。当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和网民的议程设置在路径走向和利益取向上趋于一致时,两者出现互动合作的关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由此出现媒介间的议程互动。当传统媒介基于社会舆论导向、自身地位等利益的考虑,一些议题被排斥在传统媒介议程设置范围之外,因此,当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和网民的议程设置在路径走向和利益取向上不一致甚至分道扬镳时,两者会出现对立冲突的关系,网民将采取多种抵抗的策略来否决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

结语

网络时代下,传播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单一单向传播理论已经不足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现象。我们需要重新考察传统传播理论中的变与不变的状况,有些传播理论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不同程度地出现结构性缺失,需要得到适度的调适,需要分析不同的情况下理论的适用程度。一方面,旧的传播理论需要适应传播科技的发展和传播形态的变化,另一方面,新的传播实践也需要传播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正如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的传播学者莫里斯和奥根所说:“如果大众传播研究仍旧完全不理会潜势的互联网的研究,他们的传播理论将会变成无用的东西。”(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分析当前我国的海外剧字幕组》,马铭聪,2012年。

[2] 《字幕组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分析》,余冰B,2012年。

[3] 《字幕组与日本动画跨国传播:受众主动性的悖论》,杨。

[4]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1999。

[5] 《传播学引论》,李彬,2003。

海外传播论文范文2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拼抢新闻制高点

在中国新闻报道的竞争中,重大突发事件是中外传媒拼抢的制高点。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突发7.1级大地震,新华社以英文“特急电”向海外发出第一条关于震中和震级的精确消息。此后的报道也被外电跟随转发,生动诠释了中国媒体第一时间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展现了中国公开透明、救灾得力的良好形象。

玉树地震报道中,新华社对外部记者用英文在震中结古镇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请求做了电话连线报道。这在以往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极为罕见。其原因在于,新华社对外英文最先发出了“玉树”电头的特写报道,表明“第一现场”与“第一时间”同样重要。这个细节也表明,新华社开始利用自己在中国本土的突发事件报道优势,进行有意识的国际品牌塑造。

“史上最长”中国国际传播盛事

开园长达6个月、报道纵贯全年的上海世博会,堪称中国新闻对外报道史上迄今最长的国际传播事件。新华社对外报道将上海世博会视为“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的巨型舞台,在全景报道的同时,尤其注意从全球视野,抓住海外关注的中国政经社会文化等问题构建一流报道,说明中国的进步、开放与文明,充分展现中国真诚和平融入世界的理念和实践。

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新华社对外采写播发了一系列报道,指出中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环境污染、能源消耗过快、城市问题等科学发展挑战,都能在上海世博会中找到解决之道或有启发性的思路,倡导绿色、环保、低碳是上海世博会的显著特征,也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共同语言。敏感时间=传播“黄金窗口”

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新疆发展与稳定上升为中国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与此相应,加强涉疆问题的国际传播具有前所未有的迫切性和挑战性。

2010年6月下旬,在乌鲁木齐“7・5”事件一周年前夕,新华社派遣由总社资深英文记者和新疆等分社记者共同组成的特派小分队赴疆采访。此行时值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和“7・5”周年之前的涉疆敏感期,同时,也是海外高度关注的传播“黄金窗口”。新华社对外部根据中央精神和国际传播规律,研究在敏感时间,针对海外关注的敏感话题,如对口援疆、双语教育、反恐维稳、民生改善和文化保护等精心设计报道选题。

小分队深入新疆乡村和城市基层调研采访,采写了近20篇深度报道,罕有地被法新社、路透社、《南华早报》、《中国日报》等境内外主流媒体大幅采用。“7・5”周年当天,新华社对外播发了《乌鲁木齐在伤痕淡去中重拾信心》等记者亲历见闻式稿件,向海外传递了新疆局势平稳、人民渴望稳定与发展的讯息,说明了新疆局势的真相,平衡了外媒负面报道。

在中西、古今交叉点上

推介中国文化

2010年9月在山东曲阜举行的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为向世界推介孔子这张中国文化名片提供了新的平台,新华社对外部对此次论坛的报道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而且,其所采用的报道思路和报道模式,对有效传播中国文化类题材具有一般性的启发意义。

新华社对外报道瞄准“世界文明将走向融合还是走向冲突”的国际争议话题,淡化尼山论坛的学术色彩,强化其思想碰撞“和而不同”的中国式智慧,进而探究对世界现实挑战和未来走向的启示,在中西、古今的交叉点上设置一系列议题。《中国聚焦:基督教士在中国的一次精神之旅在尼山启程》,透过孔子诞生地尼山给基督教士们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基督教与儒家文明对话的历史渊源,向海外读者揭示了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新华视点)孔子和耶稣:2000年后的对话》,通过对美国知名牧师、韩国儒学和基督教研究专家、英国、奥地利和中国等国学者的采访,分析了孔子和耶稣思想在当今时代对话的机遇。

借体育舞台,向世界传播中国

南非世界杯如火如荼之际,新华社对外播发了深度报道《瓦瓦祖拉:世界杯的商业传奇,中国制造的辛酸故事》。报道抓住南非世界杯上最引人注目的欢笑道具“瓦瓦祖拉”,讲述了瓦瓦祖拉商业化之父――浙江宁海一家庭作坊“闯入”世界杯、扬名世界杯、又饮恨世界杯的故事,从而指出一个惊人事实: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决定了中国企业无法掌握国际定价权,其中的暴利只能被外国人赚走。这一报道回击了“中国独秀论”,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必要性。

广州亚运会开幕之前,新华社对外部与广东分社策划的“大亚运”报道已经启幕。一系列与广州亚运会有关联的中国热点话题,如《史上最严厉控烟条例在中国引发争议》、《广州牺牲GDP兑现“绿色亚运”承诺》、《拆迁与扰民:举办亚运考验中国城市管理能力》等,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海外对中国奇迹、中国模式和中国故事的好奇心。

上述体育赛事所表现出的中国新闻对外报道潜力,提示我们须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思考中国国际传播:每一个引发世界关注的事件,只要找到它与中国的关联,都有可能变成一个有效传播中国的好机会。

2010中国国际传播五点启示

第一,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正在引发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的一系列深刻变革,中国新闻对外报道需要重新定位和重新定义。新华社对外部对自己的新定位是:构建对外传播创意策划、组织指挥和快速反应体系,整合中国新闻对外报道资源,将策划、采访、编辑、发稿、研究一体化,强化对互联网站等新传播方式的应用,紧紧围绕以英文为主要语种的内容建设,完善全流程策划和多媒体产业链,打造中国新闻权威的全天候、全媒体平台。

第二,完善海外受众导向的国际传播体系。中国国际传播必须更加重视海外受众的需求,真正形成海外受众导向的报道策划、采写和编辑机制,这并非一味迎合,而是要通过满足其对中国新闻的需求,“有的放矢”,“无缝对接”,达到我们期待的传播效果。

第三,回归新闻,内容为王。“内容为王”仍是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从传播效果看,最重要的就是回归新闻,着力提升报道的新闻性、针对性,对海外关心的中国热点、敏感或所谓负面题材,不是选择回避、失语,而是通过巧妙选取角度和专业化处理,取得引导舆论的积极效果。

海外传播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在郑和下西洋中,郑和使团与海外诸国进行了多方面的文化传播,物质文化传播是其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郑和使团与海外进行的物质文化传播中,无论从传播者还是受传者来看,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资都有一定的传播意义,传播目的明确,传播类型多样,传播范围广泛,实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

论文关键词:郑和下西洋;传播学;物质文化传播

郑和使团七下西洋,前后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贸易之路,与海外广泛进行了物资交流。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物资交流也是一种物质文化传播,本文将从传播学角度对此进行探析。

一、配合政治需要的传播目的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由于某种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聚集在一起时才能构成传播关系。在郑和下西洋的物质文化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传播目的如何?

历史资料中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任务有多种说法,在此笔者列举当时几种代表性言论。明成祖朱棣说:“今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循礼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郑和本人的言论:“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赍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明史》说:“永乐十年,天子以西洋近国航海贡琛,稽颡阙下,而远者尤未宾服,乃命郑和赍玺书往诸国。”“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祚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郑)和、(王)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这些文字说明郑和下西洋旨在建立和平、安宁的国际局面,树立明王朝的声威,让海外远国能来中国朝贡,“宾服”中国。因此郑和使团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赏赐大量物资,以示“柔远人”、纳朝贡。

此外,海外一些小国需要寻求明帝国保护以免遭邻国欺凌,极力欢迎郑和使团到来。当郑和使团到达时盛情接待,郑和赏赐完毕后,国王也回赠贵重礼品;当郑和使团回国时,一些使者随使团来华朝贡,以示宾服。

可见,在这种传播关系中,郑和使团与海外人们相互交替着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有明确的、共同的政治目的,而且更多时候这种政治目的是通过双方感兴趣的传播内容之一——物资传播来实现的。

二、全方位大容量的传播介质——物资

这里所说的物资,是指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和海外诸国之间交流的地方特产。从一定意义上讲,特色物资既有经济价值,也有文化价值,物资交流意味着中国和海外诸国把物资作为一种传播介质来传播物质文化信息。郑和使团每次下西洋都满载丝绸、瓷器、铜、铁、麝香等几十种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产品,然后换取海外的特产而归,货物名目繁多,据《明会典》、《明史》、《瀛涯胜览》、《星槎胜览》等书统计共11大类191种货物,这种物质文化传播的数量之大、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在郑和下西洋时期,物资对于中国与海外诸国来说有着特殊意义,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从传播者角度看,处于明朝的中华帝国需要对外自我宣扬(传播);处于“藩属”地位的海外诸国需要表示“臣服”。

作为传播者的郑和使团,为了实现政治目的,更多时候借助双方感兴趣的物资传播。因为物资最能代表中国先进的物质文化,也最能显示出明朝的国威和政治地位,对外传播的物资越丰富,就越能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所以,每到一地郑和都向当地国王赠送大量礼品。作为传播者的海外诸国,为了表示对明王朝的臣服,对郑和使团既回赠本国礼品,也允许本国人民同其交易。有的国家君主或其他使者不远万里来华“朝贡”的大多是珍禽奇兽、香料珠宝等具有海外文化特色的物资,虽然其中有些物品是直接从自然界采摘、猎取的,没有经过人类再生产,但也蕴涵着海外物质文化;其中的手工艺品,有些是为来华特意打造的,有些是在市场上买的,这部分物资更能体现各国当时的物质文化,都能显示出对明政府的臣服。 转贴于

(二)从受传者角度而言,物资最容易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望,心理上容易接近或者说不易拒绝。

从中国政府方面来说,接受海外诸国的贡品,不在乎贡品本身的经济价值,而是看重由贡品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意义,接受各国进献的物品,即表示接受各国内附。因此对于各国“朝贡”物资,作为受传者的中国统治者,从心理上极易接受,既实现了政治目的,又满足了物质欲望。从中国国内的受传者来看,南洋、西洋的很多物资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极想得到或看到,正如严从简《殊域周咨录》所说,“夷中百货,皆中国不可缺者,夷必欲售,中国必欲得之。

因明初实行海禁政策,“中国必欲得之”的“夷中百货”只有依赖郑和使团传播进入。郑和使团每次下西洋都“充舶而归”,深受人民喜爱。

从海外诸国的受传者来看,国王们欣然接受郑和赏赐,即接受明王朝的庇护。至于百姓都普遍希望能得到中国物资,但只能通过贸易获得。因此郑和使团在海外贸易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使团成员马欢、费信、巩珍等人的着作都有记载。马欢的《瀛涯胜览》记载,在祖法儿国,“中国宝船到彼,开读赏赐毕”,“其王差头目遍谕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之类,来换易纶丝、瓷器等物”。

三、传播效果

传播者根据自身传播目的对传播内容进行编码,以信息的形式发送出去,当受传者接受信息刺激后,便会对信息进行解码,并且产生不同程度的相应反应,这种在思想、感情、态度和行为等各个方面所发生的某种变化就是传播效果,它隐含在受传者的解码行为中,或者通过反馈体现出来。

郑和使团本着“宣德化柔远人”、“共享太平之福”等宗旨,打通了海上贸易之路,随着海外诸国间种种复杂矛盾的逐步解决,“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这种局面对物质文化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马六甲成了货物中转站,大量交流物资,甚至连当时的行政法律都效仿中国。占城国“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爪哇国“买卖交易行使中国历代铜钱”。锡兰山国对“中国麝香、纶丝、色绢、青瓷盘碗、铜钱、樟脑甚喜,则将宝石、珍珠换易”。此种情形,自然在各国都是一样的。郑和使团开展商贸活动奉行平等、重信原则,每到一处,先了解各国的货币、贸易手段,考察度量衡换算及贸易方式或习惯,尊重对方,公平买卖。如在古里,双方贸易一旦达成协议,签订合同,“或贵或贱,再不悔改”。郑和使团从不强买强卖、巧取豪夺,为各国树立了榜样。一时间,印度洋成为中国和阿拉伯贸易的海洋,波斯湾、红海成了沟通东西方商品的中转集散地。有些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还把中国丝绸、瓷器、南洋香料运到地中海东部,转运意大利北部,再转卖到欧洲。印尼的爪哇、旧港就是在这种影响下“变成向东方香料群岛扩展的经贸基地”东南亚贸易圈也是从那时开始逐渐形成的。郑和使团与海外的物质文化传播不限于自然物产、人工制品等物资的简单交换,它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促使海外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海外传播论文范文4

议题一:新一届中共高层与中国政治走向

拉开今年对外传播报道帷幕的是2012年底新华社对外播发的一组“中共高层新阵容”人物特稿,包括《“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记中共中央总书记》《“万事民为先”——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等7篇。这组人物特稿的推出经过了长达四个多月的精心策划、采访、写作、修改和打磨,中文7篇的总字数近4万,是领导人个人信息的空前释放。特别是家庭生活部分的篇幅,超过2000字,这是前所未有的。

作为一组分量很重的中国政治新闻对外报道,稿件引起了强烈反响。据不完全统计,这组人物特稿播发后被境内外媒体采用3800多家次。在国际上,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法国《世界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以及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德国之声等主流媒体在显著位置和重要时段采用了稿件,并配发了分析和评论。在国内,《深圳特区报》打破常规,在全国率先刊用了新华社的这组仅供海外的稿件,而且罕见地作为头版头条组合并使用5个内版来刊发全部图文;随后国内主要商业网站和都市媒体争先恐后地突出展示,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网站也经授权刊播,突破了固有的刊播范围。作为我国媒体对外传播主动设置的一个重要议题,此次报道取得了显著成果。

启示:主动把握对中国政治相关议题的阐释权,发挥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的联动效应。

国际舆论对各国政治领袖的关注点通常主要集中在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特征、从政理念、家庭情况等方面,如果无法得到权威信息,那么,各种猜测和传言就会不胫而走。此次外媒对中共高层新阵容的关注也不外乎以上这几个方面,为了回应海外关切,把握对中国政治相关议题的阐释权,以新华社为代表的我国主流媒体主动策划了此次报道,为外媒提供了丰富的有关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的背景素材,有效抑制了外媒不实信息和言论的滋生与传播。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一议题的成功设置也启示我们:随着新技术的普及和全球化的日渐推进,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的界限愈来愈模糊,逐步表现出互相交织、彼此融合的特点。国内传播的基础地位凸显,而国际传播再也无法像前网络时代那样用国土的疆界来清晰划分。在新的传播生态环境和政治环境下,我们既要重视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的差别,丰富“内外有别”的内涵,更要强调“内外一体”,发挥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的联动效应。

议题二: 金砖国家峰会与中国外交战略

中国的外交战略一直备受世界瞩目,其中,中非关系是一个重点。今年主流媒体在中非关系报道方面做了一些重要的议题设置。3月,主席出访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非洲三国,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并多次就中非关系、金砖国家合作等议题发表重要演讲和讲话。此次非洲之行成为各家主流媒体报道中非关系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策划、采制了大量中非关系报道,包括对坦桑尼亚、刚果(布)总统和南非贸易部长等的专访。由于央视非洲分台是唯一一家获准在德班国际会议中心搭建演播室的国际媒体,因此,央视有关金砖国家峰会的现场报道被国际媒体纷纷采用。值得一提的是,央视非洲分台现有超过140名员工,其中60%以上是非洲当地雇员,这些雇员为此次报道做出了重要贡献。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等媒体也做了大量相关报道,向世界广泛传播中国领导人关于中非关系的全面阐述。

启示:敢于碰触敏感话题,及时、准确、大胆地传递中国立场。

领导人的出访往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外交战略,出访非洲是加强中非关系的一个重要外交举措,也是中非关系报道的重要契机。我国主流外宣媒体牢牢抓住了这一契机,进行了比较出色的报道,有效影响了国际舆论。此后,对拉美国家、美国、中亚四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的访问,外宣媒体也做了重点报道。这一系列出访表明,中国正积极编织全方位的外交经纬,其中,“周边”“大国”“发展中国家”和“多边”是中国外交战略的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正提示了对外报道的重点。

下一步应如何加强和改进领导人出访报道,提升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首先,应加强议程设置,在严守报道纪律的前提下,敢于碰触敏感话题,及时、准确、大胆地传递中方立场;其次,在言论性报道上应继续发力,用掷地有声的中国观点引导国际舆论;第三,继续改进话语方式,增强传播效果。此外,还应借助央视非洲分台、新华社非洲总分社这样的媒体区域中心的采编力量进行高质量的现场报道。特别是我们现在拥有很多海外本土雇员,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动性,使我们的报道更加贴近海外受众。

议题三:神舟十号与中国科技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是海外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引起海外媒体密切关注。从6月10日至26日,新华社共对外播发神舟十号相关中文稿件150余条,英文稿件100余条,其他语种稿件数百条。在神十发射、神十天宫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天地对话、航天员返回地面等任务关键节点,对外英文快讯时效全部实现全球首发。中央电视台则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进行了对外直播报道,各大媒体网站更是对发射及交会对接进行了生动的网上图文直播。此次神舟十号发射,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国媒体的相关报道被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CNN、BBC、《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纷纷转载,这些报道介绍了我国发展太空事业的和平目的,以及“中国梦”对世界的积极意义,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启示:打消海外疑虑,加强科技新闻的解读和评论报道。

科技进步是全球各个国家关心的话题,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进步既令世界惊叹,也让一些国家担忧。既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科技实力,又要打消海外的疑虑,对外科技新闻报道是有难度的。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报道的质量和数量上取胜,利用全球舆论对航天领域的高度关注,密集地对外传播具有时效性和权威性的中国科技新闻;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解读和评论报道,实事求是地说明虽然我国的空间实力不断增长,但是与美国、俄罗斯这两个航天领域的超级大国相比,中国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主张和平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等。总之,在新闻报道和科普报道的同时,我们在科技新闻领域的对外传播还有很多可以设置的议题。

议题四:白皮书与民族宗教问题

今年10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全面介绍了发展进步经验。这是自1992年起,中国的第10个以为主题的白皮书。围绕白皮书的,中国主流媒体做了大量相关议题的报道。新华社对白皮书进行了滚动报道,《是当今世界最为清洁的区域之一》《文化得到传承保护》《达赖喇嘛旨在动摇的制度基础》及中英文评论《发展进步是中国道路的胜利》等被包括路透社在内的诸多外媒大篇幅采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的发展进步与达赖集团的穷途末路》《第一座矮塔斜拉桥通车》等报道;《中国日报》刊登了《保持通往的“生命线”畅通》等报道。这些报道形成了一股对外传播的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舆论。

启示:把中国议题置于全球大环境中考量,不厌其烦地添加背景资料。

民族宗教问题的对外报道长期以来是个难点,问题尤其如此。如何避免自说自话,把的现实发展状况和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传播出去,使海外媒体和受众理解,是对外新闻传播工作者一直在探索、思考的问题,白皮书的是一个很好的抓手。首先,中国白皮书必然引起海外媒体的注意,以此为契机传播中国观点、中国声音更容易吸引海外受众;其次,应该把民族宗教问题置于全球的背景下进行考量,强调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而是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第三,从纵向上,应把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愿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报道,不厌其烦地添加相关背景资料,便于海外受众的理解。

议题五:“地球绿飘带”与环境保护

环保问题是今年的一个突出议题。8月上旬,新华社联合国家林业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三北地区41家媒体,启动了“地球绿飘带”大型媒体联合行动。历时两个月,对一大批造林英雄进行了采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植树造林、生态恢复等公益活动。这一大型集成报道启动后,新华社通过多语种全球新闻平台、XINHUA推特法人账号等国际社交网络平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与沙抗争的图景,引起了海外媒体和海外受众的关注。其中,在国内引起反响较大的《“三北”造林记》的英文版本对外播发后,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比较好的传播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社利用在YouTube开设的“中国观察”(CHINA VIEW)频道主页开辟了“地球绿飘带”专栏,将特稿中每一位治沙英雄的故事分别制作专题片,展示出在极端严酷的自然环境下主人公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此外,《阅读中国》电子杂志也在其网页版推出了《“三北”造林记》,中国特稿社“穿越中国”(I CROSS CHINA)网站综合运用封面大图、文图混排、视频配合等手段呈现《“三北”造林记》。至此,这组报道打出了“组合拳”,多媒体、多角度呈现了环保议题,给海外媒体和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启示:控制报道力度,运用社交媒体,推出显著议题。

海外传播论文范文5

以汉语国际推广为背景,结合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实际,构建了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的多向与轨迹式循环模式,并围绕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受众及反馈等五个要素,系统阐释了汉语推广下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的运行机制,旨在为推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与发展提供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

汉语国际推广;中国文化;信息传播

1引言

由于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和教育领域内的影响日益扩大,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愈加重视【1】。作为国家战略,汉语国际推广由政府主导,以海外孔子学院为载体,在全球推广汉语、推广中国文化。截至2015年12月,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34个国家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到190万人【2】。孔子学院以语言传递之力,架起了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之桥”,既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也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根据孔子学院发展规划,到2020年,孔子学院完成全球布局,基本建成汉语文化全球传播体系,汉语也将成为外国人广泛学习使用的语言之一【3】。只有让世界更多的人学习与使用汉语,向世人展示底蕴丰厚的汉文化,最终才能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4】。利用汉语的对外推广传播中国文化,有助于中国与其他各国的文化沟通,增进世界各国对我们的了解,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同时,还能提升我国语言文化软实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4】。因此,如何突破中国与世界各国间固有的文化模式,利用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分析与建构一套良性循环、多元共赢、信息量不断増殖的文化传播模式与机制尤为迫切与重要。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即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着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现代转化,尊重差异,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5】,从而实现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为世界文化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等目标。近年来,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是伴随着汉语的输出而“走出去”的,语言和文化就是汉语国际推广这驾马车的双核【6】。文化传播的规模和形式逐年扩大,文化理论专著及文化教材日益增多,且更具影响力【7】。然而,由于文化信息传播途径过于单一与线性,海外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与汉字的认同出现错序,混淆了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界限,传播效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此,通过对传播模式与机制的研究,可以突破传统手段对汉语推广的限制,克服传播方式单一的局限,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2汉语推广下文化信息传播的多向与轨迹式循环模式

传播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大类型【8】。通过传播模式的研究,可以清晰明确地展示传播的整体过程,掌握其内在的规律和运行机制。信息传播的模式主要有拉斯韦尔模式、施拉姆模式和马莱茨克模式。其中,拉斯韦尔模式和施拉姆模式,传播双方处于平等的关系网络中,关注于传播双方的功能,体现的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传播途径中的其它要素成分关注不足,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社会中大众传播的需求。而马莱茨克模式则在借鉴上述两种传播模式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信息、传播媒介、接受者和反馈五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每一环节都做了详细的解析(如图1所示)。这一模式强调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是有形的变量——社会作用力之间的互动,也是无形的变量——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不但体现传播过程中社会的制约性,也指出其中的心理变量,为社会传播系统提供了更深入的研究【9】。汉语推广下中国文化信息的传播模式是一个复杂的、多向与轨迹式循环模式。根据马莱茨克模式,这种多向与轨迹式循环模式是文化信息在传播系统中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体,是传播者、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以及接受者和反馈等要素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如图2所示)。(1)非线性、放射状传播。汉语国际推广以中国文化传播受众为核心。其中,每个受众都可以成为一个再生的信息源,由他们将消化与理解的文化信息传递给不同的关注者。在这个非线性的、放射状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由文化信息始端的主动传递,变成了接受者的自发的、主动传递过程,传播者与接受者都成了影响文化信息量增减的重要制导因素,他们在角色互换中,承担着信息的发出、传递与生产的功能。(2)对话与平等传播。平等与无错序是文化信息顺利传播出去的关键。汉语推广过程中的教学活动、文化活动、大众传媒等在对话与平等中寻觅到文化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对接口,在跨文化交际中求同存异,对话与平等地传播,使汉语文化信息接受者去掉被传播、被接受的主次感,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和接受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3)信息量的增殖传播汉语汉字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是中国文化中其他文化事项的主要载体。汉语词源意义既包含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也反映出某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变化,在语义表达上具有宽泛的理解空间。在传播过程中,语言文化信息不断地被复制与模音,在不同层面上不断地与受众母语的文化模式融合、分裂与重组,从而实现文化信息量的增殖。

3汉语推广下文化信息的海外传播机制

汉语推广下文化信息海外传播的多向与轨迹式循环模式蕴含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公众为主体的文化信息传播机制。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具有整体性的特征以及自身运行的规律,其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其内部机制。同时,海外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有机系统,文化信息传播系统属于海外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不可能摆脱大系统的制约,势必会与大系统中的其他系统有机关联,从而构成其外部机制。(1)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的内部机制。①信息自选择机制。要准确传播中国文化,就必须客观反映我们的传统与现实。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涉及到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诸多方面。面对中华文化这一无穷的信息量,无论是文化传播主体,还是传播客体都有必要对中国文化信息进行选择。在对浩瀚如云的中国主流文化信息进行有效选择的同时,还要对亚文化信息进行优化控制,使中国文化信息以最优化的程度满足海外受众的需求。因此,作为文化传播主体,都要对所面对的文化信息进行一番选择,以决定接收或排斥。他们在选择的过程中,依据对文化的认同,自然会以自己的文化意识来判断、选择文化信息。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信息的选择有着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一般通过汉语教学、文化活动、大众传媒、文化外交等传播媒介来接受文化。他们根据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爱好与文化信息的需求,既可以同时选择几种接受途径,也可以途中自行改变接受途径,使整个文化信息传播系统处于动态的自选择过程。②系统自组织机制。自组织现象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广泛存在,是自主地从主观、杂乱无章向客观、有序的变化过程。中国文化信息的海外受众构成了庞大的自组织,呈现出开放性、非线性及适应性的特点。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都会影响到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系统,系统经常适应海外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但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系统演化的方向总是向系统适应环境变化方向努力。③信息量增殖机制。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语言生成机制的论点,其有限的规则可以创造出无限的话语的原理可以借鉴到中国文化传播机制上。中国文化信息在与海外不同文化的接触中,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在保存自身精髓的同时,在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会选择与当地文化进行融合,进而衍生出新的文化信息,循环往复,信息量获得无穷増殖。(2)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的外部机制。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的外部机制是中国文化信息传播系统同外部系统和要素间的有机关联所构成的机制,是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机制,不仅贯穿于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活动的全过程,还体现在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的各个环节和方面。①目标机制。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总是围绕着一定的目标运行,一般意义上说,该目标指的是人们期望中国文化信息传播活动结束时能实现某种预期的效果。这种效果可以是中国文化信息传播活动中本来就蕴含着的,也可以是人们在该活动开始时作为期望值而自觉确立的。这种机制首先体现在目标的多向性上。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主体大体上可以分为政府派遣与自发组成两部分。他们来自于社会的各个层面,社会身份和文化程度各有不同,往往会根据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兴趣选择不同的文化传播目标。另外,这种机制还体现在目标的级次性上。海外文化信息传播主体既有国家公派人员,也有群体和个人,传播主体存在差异。海外文化接受者对于文化信息的需求也是各有所求,追求的具体目标也不一样,呈现出级次性。②功能机制。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既是一个开放的独立系统,又是世界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文化间交流所释放出的能量,扩大了文化的影响力,使文化产生变迁。在信息化时代,文化信息在相互间的碰撞、摩擦、协调、融合中发挥出其特有的功能。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相互借鉴,促进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③效应机制。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目标与效益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两个端点。如果运行轨迹通畅,语言和非语言等文化信息则能顺利输出,并能数次再次传播,实现预期传播目标,为正效应。否则为负效应。(3)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的运行机制。随着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形成了多向互动的模式。文化传播的动力不仅来源于中国文化本身的发展需求,还来源于传播主体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及对文化精神传播的需求。传播主体不断扩大,既包括国家汉办、外交部等政府部门,也包括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民间组织、海外普通民众、侨胞等,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他们都纷纷担当起文化传播主体的角色。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的相互作用下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形成了自己的运行机制,如图3所示。①互动机制。汉语推广下文化信息传播的整个运行过程实际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动过程。首先,传播者、受众、传播媒介处于互动之中,这种互动始终贯穿于文化传播的全过程。其次,传播者、受众、传播媒介又分别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小系统,构成文化传播者间的互动机制、海外受众间的互动机制、传播媒介间的互动机制。传播主体间不断交流、互动,提高了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效率。②反馈机制。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系统,一方面通过正反馈,不断增加传播主体、传播途径、传播内容、传播受体等的数量,扩大系统容量,进一步调节内部与外部环境间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通过负反馈机制,减缓系统内的压力,以维持系统的稳态。③调节机制。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的良性运行还受制于传播主体的顺应变化和调整改善。首先,涉外政府机构的传播活动会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对文化信息传播机制进行调节完善,出台推广汉语、推广文化的各类政策及措施,以适应整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其次,国内外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文化传播更会以国家的外交政策为导向,不断调整对外的宣传口径、宣传力度、传播对象;第三,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主力军——海外汉语教师,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一旦发现传播的文化信息与国家的外交政策相背离,与接受者的需求出现偏差,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变传播方式,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第四,作为隐性的中国文化传播者——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和群众组织,一旦发现传播的文化信息不符合国外受众的需求或被拒绝,也会及时改变文化推介的内容和途径。

4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模式与机制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启示

汉语推广、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析清其传播模式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信息海外传播的运行机制,为今后推广汉语、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1)传播内容丰富化。汉语国际推广视域下的文化信息传播包括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两个方面。所谓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是指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及语言使用中所展现的社会约定。任何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形式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是存在于语言形式以外的文化形式,汉字、文化背景知识、基本国情知识和专业文化知识等非语言的文化知识都应作为文化信息传播机制的传播内容,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背景下被传承。(2)传播途径多元化。汉语国际推广下文化信息的传播途径应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可从汉语教学、文化活动、大众传媒等方面展开。①以汉语课堂教学为阵地,精细传播中国文化。课堂教学作为最直接、最具体的方法是推广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国内的汉语课堂和国外的孔子学院两个途径进行。汉语课堂在培养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同时进行文化教学。孔子学院不仅进行汉语知识的教学,还应开设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课程,包括历史地理、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等,要涵盖中国传统的武术、中医、京剧、书法、剪纸等内容。②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展示中国特色文化。除汉语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接受者对中国文化产生乐趣。③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提升文化传播能力。政府可以适度打造国际一流媒体,进行网络渠道建设。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应用推广MOOC等新的教学方法,通过提供在线服务,为世界各地汉语学习者提供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④依据文化外交,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文化与外交的关系分为三种不断提升的境界,即“文化是外交的背景”“、文化是外交的工具”、“文化是外交的目标”。从历史的高度看,现代的文化外交是指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包括文化手段在内的一切和平手段所开展的外交活动【10】。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外交政务和文化交流等活动,弘扬中国文化。(3)注意传播受众的多样性。文化传播的受众由于国别、民族、信仰、职业等方面的不同,在文化信息的传播和反馈方面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文化传播要注意受众的文化差异,根据受众的文化程度、生活习俗、和职业特点等,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和文化活动。

5结语

海外传播论文范文6

热情服务,融入海南元素

每届年会,整个海南营造出浓烈的喜庆气氛,处处增添海南元素,展示海南良好形象。

每年有全球150多家800名记者参与报道论坛,海南省委外宣办按照中央外宣办整体部署,提供新闻报道服务保障,协助完成年会开幕式、分论坛、圆桌会议等采访组织协调任务,每天15小时负责新闻中心采访安排、资料发放等综合服务保障。我们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保障记者舒心顺利地采访报道论坛年会,向媒体记者发送《中国海南(年度版)》多媒体名片光盘、《海南省概况(年度版)》中英文宣传册及琼海、博鳌推介等背景宣传资料。我们组织本省媒体参会报道,保障电视直播、转播和直播信号提供,安排海南日报开设“聚焦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专版及“海南成长”特刊,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采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联动报道年会并推出《博鳌视听》、《直通博鳌特别报道》等热点追踪和高端访谈专题。海南日报和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很多关于海南与论坛年会的深度报道被国内、港澳台、国外媒体作为报道背景资料引用、转载、转发,突显了海南元素的宣传。据不完全统计,每届年会报道均(含互联网转载)超过100万条,其中部分新闻报道对海南进行了积极、肯定评价。

增加议题,积极推介海南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嘉宾都是重量级的,如此丰富的高端人脉资源,蕴藏着推动海南发展的巨大能量,海南不能错失良机。借助服务保障论坛年会的契机,海南省政府积极沟通,增加海南相关论题,组织高端对话与高层会见活动,广交朋友,增进友谊,推介海南。11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海南逐渐从幕后服务到前台主动参与,策划议题,推介海南。

海南热情欢迎出席论坛年会的中外嘉宾。出席年会的国家领导人、参会的各国政要及前政要等重要嘉宾出席,在海南省政府招待晚宴上,欣赏海南经典音乐,观赏海南形象片,品尝海南特色美味。在浓郁的海南文化氛围中,嘉宾感受着海南的魅力。海南省政府与国内省部委领导和央企负责人的高层论坛,感谢中央各部委和央企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关心与鼎力支持,并热忱希望中央各部委和中央企业继续关心支持海南的发展,共同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2012年年会的对话CEO早餐会,海南省省长蒋定之向韩国三星电子、锦湖韩亚集团、美银美林等企业36位国内外CEO发出盛情的邀请:“以在座各位企业家丰富的投资理念和独到的投资眼光,你们会发现海南巨大而长远的投资价值,海南会成为你们投资首选目的地。”

从部长午宴,到招待晚宴,再到对话CEO早餐会,海南主动借助论坛丰富、高端的人脉资源,寻求发展和合作的良缘。在2012年年会上,海南省政府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海南大乐城开发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万泉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项目,并与卫生部签署《建设国际旅游岛医疗卫生事业合作协议》,在海南创建国际旅游岛医疗特别示范区,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级健康旅游开放核心地区、国内外医疗旅游目的地,使海南成为国内尖端医疗、康复科研区与应用区,打造一个“国际旅游健康岛”,这是海南积极参与论坛,推动合作的一大果实。

借台唱戏,发出海南声音

海南省政府参加论坛年会,逐步从参与服务保障到借力推介海南。每年采访论坛年会有180余家国内外主流媒体800名左右的记者。我们利用论坛年会的媒体资源,积极谋划,借论坛年会平台举办海南省新闻会,向参会的嘉宾和媒体推介海南,借台发出海南的声音。

在海南省政府的领导下,海南省委外宣办精心组织,从新闻稿、答记者问、会场布置、背景设计等各个环节都作了认真细致的策划安排,通过电话、电子邮箱、论坛秘书处官网系统、新闻中心通告、媒体驻地酒店通告等途径邀请国内外新闻媒体参加新闻会。2011年,海南省新闻会在新闻中心举行,有中外30余家主流媒体的近60名记者参加,姜斯宪副省长就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离境退税、离岛免税政策、国际旅游岛建设进展情况等了新闻并回答了记者提问。2012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新闻会在博鳌顺利举行,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谭力对海南国际旅游岛项目建设年和项目服务年的情况深度解读,引起在场的凤凰卫视、路透社、新华社、彭博新闻社、人民网、腾讯网、第一财经等80余家国内外媒体150余名记者的高度关注。每年的新闻会一结束,有关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情况的新闻出现在各大网站首页显著位置。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在当天新闻联播中播出海南新闻会的新闻,新华社和人民网均播发海南新闻会的文字新闻或图片新闻。据不完全统计,各媒体对海南新闻的专题报道超过100条,相关报道和互联网转载超过10多万条,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了解。

延伸服务,感受海南发展

为充分利用论坛年会平台,大力拓展对外宣传,海南省委外宣办已形成固定外宣模式,在年会前或年会结束后,邀请境外媒体记者“感知海南”。年会前,争取省外办的支持,邀请即将前来海南采访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境外媒体记者提前来琼参观考察;年会结束后,利用服务新闻中心的便利邀请采访论坛年会的境外媒体记者在年会结束后参加“感知海南”活动,体验海南的发展以及海南与论坛的密切联系,着力推介海南实施“科学规划年”、“项目建设年”、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绿色崛起的发展成就,让媒体记者深入“感知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