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宣传方法和手段范例6篇

企业文化宣传方法和手段

企业文化宣传方法和手段范文1

【关键词】榆林能源;宣传工作;企业文化;思想工作;品牌形象

中图分类号:G2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40-02

一、宣传思想工作在企业和谐发展中的意义

一是宣传思想工作是企业打造外部品牌形象的主要途径。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立企”已经成为企业承揽工程,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企业要通过良好的声誉赢得社会的支持、合作伙伴的协作以及职工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另一方面,企业要通过自己的综合实力赢得足够的市场份额,取得绝对的竞争优势,这就需要很好地发挥企业的内外宣传功能,实现自身现有价值。通过有效地宣传,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勇于创造、敢于争先的舆论氛围,在企业外部树立起良好的竞争形象。

二是企业宣传思想工作是营造良好内部发展环境的主要手段。面对激烈而有充满挑战的市场竞争,企业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来保证每一项政策的有效执行和贯彻落实?发挥好企业的宣传功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企业的决策,通过宣传部门采用适当的形式、适当的手段可以真实、准确、及时地传达到企业的各个层次,以达到转变思想,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形成共识的目的。企业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宣传载体将生产经营状况、企业发展动态、先进事迹以及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职工利益需求、热点难点问题等及时进行有效传播,以达到鞭挞落后,激励先进的目的,久而久之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同时,还可以将职工中的思想动态、意见和建议及时通过宣传工具反馈到决策层,便于马上纠正和改进,调整策略,让经营策略更具实效性和现实性。

三是企业宣传思想工作是培育企业文化的主要方式。文化宣传是传播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道德,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从载体意义上说,没有文化宣传就没有企业文化。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技术竞争越来越多转向人才的竞争和文化的竞争。而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如何将和谐、健康的企业文化理念、精髓和内容导入职工的头脑中,宣传思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做好企业宣传工作应重点把握的方向和坚持的原则

1.正确的政治方向。当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牢牢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和谐、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和求实创新的态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因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充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和谐、持续、健康发展氛围。

2.服务生产中心。服务生产中心是指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要在围绕生产经营中心的前提下进行,主要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价值,说白了就是经济建设的“呐喊器”,因为企业生存最终要靠经济建设,脱离了生产经营中心的宣传是空无虚渺的宣传,那也就必然失去了他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3.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观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第一需求、利益作为第一根本,并把人当达标工具,视人为合作伙伴,以人为服务对象。具体到企业宣传而言,就是要坚持服务于职工群众的原则,利用有效载体、手段宣传职工中的典型事迹,让他们充分感觉到企业的兴荣与自己的关系,从而无愿无悔地为企业贡献力量,奉献青春。

4、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它是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贯彻这一思想路线的结果。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企业宣传工作就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要夸大其词做宣传,也不要过于谦虚地做宣传,要讲求实际,真正在工作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5.创新发展。创新发展具体是指要在观念上创新、内容上创新、方法上创新、体制上创新。观念上创新,指的是我们应该尽快的更新自身思想观念,摒弃传统的理念,从过去的体制和做法中解放出来,从一些主观理念中解放出来。只有从思想认识上得到了切实的改变和提高,我们的实际工作才能够有所提升;内容方面的创新主要是通过一些丰富多彩、具有一定价值的新闻事件报道来对舆论进行科学的引导,更好地实现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方法上创新,就是要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新老并用,实现传统载体和现代载体的相互融合,既要运用板报、条幅、标语、宣传栏,同时还必须要尽可能的丰富宣传思想工作的手段,比如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以企业网站平台和内部论坛为载体开展宣传工作;体制上的创新主要说的是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具有经营活力以及科学导向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体制,使企业宣传思想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三、如何做好现阶段企业宣传思想工作

1.是强化舆论引导,开辟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领域。一是要不断宣传企业精神,向企业内部职工和外部社会各界展示我企业的精神面貌。我们可以积极的举行一些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从而让职工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组织职工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展览等。要通过各种途径使企业文化走出去,让社会进一步了解企业、认可企业,营造一种有益发展的社会声誉;二是树立品牌意识。通过选树典型来实现,深入挖掘基层施工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和事,加以提炼,树立典范,从而进一步引导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适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又符合现代管理内涵的合作精神,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三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施工单位安全是关键,要充分运用宣传网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文化知识竞赛、基层安全巡回慰问演出、安全演讲等,着力培育管理人员、一线职工人性化思想和安全生产价值观,用安全文化激励职工远离事故、重视安全。

2.创新宣传方法,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性。我们必须要培养和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将尊重员工、帮助员工、理解员工,满足企业职工精神需求,确保和帮助职工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要积极创新和改革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方法,必须从企业员工最关心的问题以及企业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出发,将上级领导的指示和企业实际情况、职工的真实需求相联系,将传统的工作手段和现代化的工作手段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企业广大职工需要处理的实际问题与具体存在的问题联系起来,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与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联系起来。必须从大局出发,从小事着眼,从细节抓起,在开展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过程中,尤其必须要做好企业广大职工的思想稳定工作,要努力提高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对职工的吸引力以及对职工的凝聚力,从而确保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能够更好的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3.健全审核制度,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考核工作。我们应该结合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要求和目标,紧扣企业发展中心,根据企业特点以及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来创新绩效考核制度。从而寻求一种既可以与职工意愿相符合,又能够与企业干部选拔任用挂钩的考核评比制度。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新闻把关审核制,实行逐级审核,层层把关,确保新闻稿件质量。另外,我们该应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责任追究机制,结合和谐企业建设的实际要求,从企业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思想认识实际情况出发,科学的制定能够保障企业稳定和谐发展的宣传思想责任追究制度,从而让企业管理人员明确自身责任,实行分级负责的制度并且定期开展考核屏蔽工作,从而提高企业宣传思想活动的严肃性与感染力。

企业文化宣传方法和手段范文2

在进行企业文化宣传的时候要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以创新性思维开展工作,才能和员工产生认同上的共鸣。采用微信这种新媒介作为企业文化宣传的主要手段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微信如同细雨将企业文化浸润到员工心中,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一、微信的便捷性使其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微信作为现在最流行的新媒体技术,在国内拥有巨大的受众群体,企业员工基本都有自己的微信,而且微信的操作十分易上手,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用文字和语音将问题表述清楚。同时,微信的阅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来获取信息,鞑デ道更为畅通。企业通过使用微信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将图片、视频、文件、资料等信息进行传达,更鲜活生动,容易让员工接受。

目前企业在宣传方式上主要还是停留在纸媒、局域网等为主的方式上,但是这些手段在时效性上相对滞后,宣传形式平面化,缺少生动性、互动性,难以提起大家的兴趣。其次,传统的企业宣传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几乎没有视频资料,缺少立体感,很难让员工感同身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微信的便捷性进行立体式全覆盖的宣传,能够让员工更加直观的感受企业文化,将文化与自身职业发展相融合,增加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同时,通过微信及时、准确、权威地传递信息,能够使企业占据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主导地位。因此,微信的便捷性也让其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二、微信的互动性使其成为建设企业文化必要手段

通过登陆微信的后台进行操作,可以和订阅用户进行互动。积极互动不仅可以传递企业的文化和近期的信息,还可以接收来自员工的真实信息反馈,能够让企业获取员工的真实想法,提前化解一些内部矛盾,同时还能够让企业及时处理潜在的问题,形成良性的反馈机制。通过微信的互动,让员工和企业打造一种更加和谐和便捷的沟通渠道,加深员工对企业的信任,通过互动的过程感受到企业对待员工的真诚,激发员工立足本职工作奋斗。

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上主要以宣贯为主,很难了解到员工的真实想法,缺少互动。针对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矛盾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排解,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员工和企业的交流互动不足,缺少信任感,不能激发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和工作中,但是通过微信的互动功能能够推动并形成一种更好的改观,加快企业作风转变,让宣传工作更接地气。这也是微信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手段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把握微信宣传重点让企业文化浸润员工

(一)在政策和舆论引导上坚持正确性

在进行微信宣传的时候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要坚持政策和舆论引导的正确性,要做好企业文化和形象的正面宣传,唱响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传递助推企业发展的正能量,激发全体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提高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到对企业发展的认识高度统一,对企业发展的命运高度认同,对企业发展的举措高度支持。对于一些不良的行为要坚决进行批判,要利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宣传,选树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达到激浊扬清的效果,让员工将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将维护企业形象和尊严视为己任,为企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二)在内容传播上坚持时效性、准确性

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讯工具,在传播的时效性上能够得到保障,但微信内容的准确性把控上却需要不断精益求精。在通过微信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时,既要根据信息的真实情况,又要根据微信传播渠道的开放性来进行编辑,在语言措辞上要把握好尺度,达到准确无误。既要把握企业宣传的宏观和整体,也要对专题内容进行突出报道。通过及时传递真实准确的信息能够提升企业在员工中的公信力,将一些问题和矛盾消化在萌芽阶段,为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在内容展示上采用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

企业文化宣传方法和手段范文3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考;探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企业管理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变动,一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事物也纷至沓来,企业员工的思想也出现了深刻变化,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针对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怎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坚持和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含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观念、方式方法、手段形式的科学性,使它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能够为职工群众所接受,为构建和谐企业发挥积极作用,正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在理论观念上创新,改变主观上的不适应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科学的理论观念是保持工作方式方法、手段形式科学性的前提。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更新思想,以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工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我们首先所要明确的问题。

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必须切实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研究、宣传和运用,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和行为指南;必须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不断分析新情况,解决新矛盾,迎接新挑战,开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职工的首创精神,保障职工的各项权益,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激励和疏导作用,引导职工将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之中,将个人目标、个人利益同企业的发展目标融为一体,把上进心升华为事业心,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要坚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文化是企业与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和适应企业生存环境变化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内容,但两者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把企业文化作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地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服务;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有利于将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企业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之中;有利于将思想政治工作融汇到职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和智力支持。

二、在工作方式上创新,改变客观上的不符合

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方法。

一是实现由“经验型”向“创新型”的转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靠以往的经验,已无法解决在市场经济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由被动转为主动;市场经济的平等性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由居高临下的说教转为平等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有超前性;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由政工型向知识型转变。

二是实现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的转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它不是政工干部的专利,而是企业所有管理者的共同任务。所以,不管是党务干部还是经营干部,不管是行政干部还是技术干部,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都应积极主动地结合业务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环境,创造思想政治工作全员参与的氛围。既要做好生产经营中的各项管理工作,又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真正做到同步运行,协调发展。

三是实现由“政工型”向“经营型”的转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企业效益这个中心,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出发,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要建立起“一岗双责”的大政工体系,从组织框架和岗位设置上,将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工作融为一体。坚持经营管理者抓生产经营管理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入手,政工干部抓思想政治工作从推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入手,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有机融合,并贯穿于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标任务过程的始终。

三、在手段形式上创新,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了,空间变小了,这就需要重新概括时空特点,重新调整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形式。

一是综合运用具体学科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是同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有机结合,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一门综合应用科学来看等,善于运用具体学科理论解决具体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运用具体学科理论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大量的经济学方面的问题,就需要借助于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来解决。而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问题,则需要运用哲学方面的理论来解决。还有许多问题往往涉及到政治学、法学、管理学、心理学,甚至是自然科学方面。因此,要善于综合运用具体学科理论,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宣传方法和手段范文4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宣传工作的最佳切入点

企业宣传工作应该“宣传”些什么?除了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外,就是宣传本企业的优良作风、精神理念、企业目标、企业宗旨、价值观和好人好事等,也就是企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宣传工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企业文化虽然不是宣传工作的全部,但它涵盖面广,在企业宣传工作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它们有许多共同点:一是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企业发展;二是对象相同,都是面对企业的员工;三是内容大致重合,都是宣传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宣传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管理成果,宣扬企业的作风、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宣传工作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宣传工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通过这一载体和抓手,使企业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切入点,也为宣传工作提供了丰富实在、生动鲜活的内容。

二、企业文化的培育过程即是宣传工作深化提升的过程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把培育特色企业文化与宣传工作紧密结合。宣传工作以企业文化的培育、形成过程为内容,企业文化则以宣传工作为手段,两相促进,相互提高。

凌云文化的发掘培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理解是肤浅的,认为就是征集几句口号。好在我们没有停步,没有停留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表层,通过多年不断的征集、讨论、评选、完善、修订,几上几下,才使凌云文化初步形成。不要简单地认为“宣传”就是学文件、念报纸、放广播、出板报。在凌云文化的培育形成过程中,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就是最好的宣传。当然,宣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厂内媒体征集、全员讨论评选、征文评比、主题演讲、知识竞赛、专题培训等。这些立体式的宣传形式,更能使凌云文化的内容被员工理解和接受,更能入脑入心,其宣传效果是最好的。

比如,2008年我们提出在干部员工中开展以“好上司、好下属、好同事”为主题的“三好”活动。一开始曾准备给“三好”定个标准,后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改变了这种想法,而是把“定标准”的任务留给员工,只有他们才最有权利给“好上司、好下属、好同事”定标准。在随后开展的“三好”征文、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活动中,大家踊跃参与,畅所欲言,见仁见智,讨论热烈。标准虽然多元,但却真实反映了员工对“好上司、好下属、好同事”的理解和推崇。这种讨论、征集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宣传,也是宣传工作深化、提高的最有效方式。

三、宣传工作和企业文化同步运行,唱响主旋律

凌云的企业文化经过发展完善,从内容上已经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如凌云的企业战略、精神、宗旨、理念、作风、价值观等,从类型上分,有凌云的管理文化、质量文化、执行力文化、廉政文化等。也就是说,做好了企业文化的宣贯和推广,也就抓住了企业宣传工作的“牛鼻子”。我们的企业文化是从自身成长起来的,它代表了我们企业特有的精神和灵魂,是我们要坚持、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另外,它能吸纳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成果为我所用。所以,企业文化可以说是外部先进管理思想的企业化、本土化,是内外先进思想的融合,是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旋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企业文化中所倡导的东西,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一致的,和时代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它所提倡的主人翁意识、敬业奉献精神、求真务实作风、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等,正是时代精神和先进管理思想在企业的具体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宣传落实好企业文化,就等于抓住了企业宣传工作的重点,就等于把握住了企业宣传工作的主旋律。

四、精心培育、大力践行企业文化的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建成的,必须精心培育、积极践行。

(一) 公司领导层要积极倡导、带头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把手”工程。我们的做法是:在公司领导层的积极倡导下,党委宣传部门负责组织筹划、概括提炼,党政工团全力配合,各基层单位组织全员参与。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应景、不能赶时髦,不能搞“秀”文化,更不能为文化而文化。

(二) 企业文化需要精心培育、强力宣教。企业文化的体系初步形成后,就得层层灌输,就得不断向员工进行宣传、渗透。

凌云企业文化形成初期,宣传很简单,就是持续灌输、立体宣传。后来,先是调动内部各种媒体进行立体式地宣传、推广,让员工达成共识;然后通过开展征文、讨论、演讲等活动,使全员参与进来,形成互动;接着,组成凌云文化宣讲组,在全公司进行凌云文化的专项培训,层层宣讲,横向覆盖每一个单位、部门,纵向渗透到各管理层级、管理细节,直到每位员工。我们把凌云文化的宣讲培训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制度,每年的大学生、复转军人和新工进厂培训,凌云文化成了必修课。

对有指导意义的企业文化条目,如体现企业理念和价值观的用语,统一版本格式,利用宣传橱窗、牌匾、厂报、电视等多种媒体,分阶段向全员。员工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我们党委宣传部门统一规范的“凌云精神・理念・价值观”和温馨语系列挂图。通过这种密集的宣传,不断地敲击大家的耳膜,吸引大家的眼球,使企业文化入耳入目,进而入脑入心,并不断地加深对凌云文化的理解和体悟。

(三) 把企业文化体现到制度和日常管理中。我们及时修订并完善相关制度、优化细化考核标准,使柔性的企业文化与规范的管理制度同步紧跟,遥相呼应。好的制度长期坚持就会养成习惯,形成好的作风,好的文化;同样,好的文化理念也要体现进制度里,体现到员工的行动中。

(四) 不断总结、创新,年年推出新理念新内涵。企业文化建设是列入年度目标计划的,每年的职代会、经营工作会、政工会上,我们都会结合实际推出一些新理念、新的文化内涵,使凌云文化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一些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把企业文化的内容和要求具体化,变得好理解、易操作,容易入心入脑。我们每年都要对一些新理念、新成果进行盘点、总结,为凌云文化增加新内涵。

企业文化宣传方法和手段范文5

关键词:企业宣传;宣传创新;新形势

十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发展方式、增长速度、增长动力、经济结构上都发生了转变。一是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相比,更加规范;二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四是在经济结构上,优化了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等。新经济形势下对企业影响巨大,煤炭市场趋于饱和状态。自2012年初以来,煤炭价格大幅下降,煤矿行业进入寒冬,很多小煤矿因此关闭;一些大企业也举步维艰,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企业盈利水平下降,职工收入普遍降低,致使煤矿企业的员工看不到前途所在,变得困顿且迷茫。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期,更要充分发挥企业宣传工作的作用,传播正能量,坚定职工岗位工作的信心,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一、企业宣传工作的作用

宣传工作是企业战略发展实施的有力工具、媒介和载体,能够积极宣传企业的核心价值,树立形象,增强影响力,向广大职工传播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的必要性、重要性,让全体职工知晓领会并自觉行动,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执行力。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担任企业文化的载体

企业文化的每一步孕育和发展都标志着企业的进步,而宣传工作就是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宣传,企业内部所呈现的氛围几乎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动力,宣传的效果也决定了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判断,最终决定着企业的竞争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的高低。

(二)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企业的经营,尤其是国企的经营,必须借助会议或是在线学习等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奋斗目标及经营管理方式,从而使职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和目标,实现企业上下思想一致、观念一致,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有针对性的挖掘T工的潜力

通过借助企业自有的宣传载体,包括企业网络和媒体,以及外部传媒积极宣传企业各类模范,发挥其带头示范的作用,影响广大职工,在企业内部发扬“示范带动”的优良作风,真正把“学优争先”植根于员工思想深处,形成“追、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挖掘员工潜力,利民利企。

(四)帮助企业应对各类危机和挑战

企业宣传具备危机公关的作用,企业突遇意外状况往往借助宣传手段应对。为掌握主动权,企业将第一手信息传播给广大公众,将各种不真实的信息斩断,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二、新形势下员工心理的主要特征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开始减速换挡,告别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新形势、新常态”转变。以80、90后为主体的青年从业者,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他们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一)思想上不盲从,独到性强

人生追求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导向和精神支柱,它不仅影响青年个人成长与生活态度,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随着80、90后员工持续涌入职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考验着企业的管理智慧。青年员工不再只甘做“螺丝钉”,更多的是人生追求。工作的好坏、薪水的高低不再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唯一标准,而快乐、自由、寻求相互尊重和成就感则是其独特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企业宣传工作的主要对象,要能让他们认同企业的发展,看到自己的价值。

(二)主观能动性强

年轻员工文化水平高、思维活跃,敢于表达,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强。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或是去寻求和他们个人工作与职业兴趣有关的信息。这对于企业通过宣传工作推进内部改革、技术创新等是极为有利的。

(三)心理的耐压能力强

新形势下,企业员工对国家调控经济能力更有信心,对未来经济和市场稳定发展充满希望。面临挑战时灵活应变,遇到困难,积极寻求应对的策略,自我疏导和调节能力强。近年来,经济形势变化快,煤炭企业效益也大幅下滑,人员分流、岗位调整,薪酬改革等方面,会引起职工的高度关注,矿井内部的热点、难点问题随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员工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对于企业的稳定和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宣传工作的有效途径

高效的宣传工作,能够不断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增强宣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宣传工作理念

宣传工作主要涉及宣传人员、企业员工和社会群众三个群体,宣传的实效,与三个群体密不可分。企业员工和社会群众是宣传工作的主要对象,要本着服务的宗旨,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对于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宣传和报道,但二者对企业的关注焦点不同,需要区别对待。对于员工而言,既要切实贯彻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会议精神,还要不遗余力的打造企业文化氛围;就员工最为关心的福利、待遇、个人职业发展等问题,做好详细解答和引导,开通沟通渠道实现企业公开透明。一般群众主要关注企业对于社会的回报和贡献,所以对于企业外部宣传,要突出本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妥善处理误解和回应反面质疑,加强舆情引导。

(二)增强宣传人员队伍建设

宣传人员处于宣传工作的主体地位,为奠定良好的宣传基础,提升宣传人员的整体水平是第一位。首先,通过选拔将功底扎实、勤奋务实、善于做宣传工作的优秀职工安排在宣传岗位;其次,宣传人员应加强专业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及个人内涵;再次,企业应加强对宣传人员的专业培训,全方位提高其采写水平和职业素养,切实增强宣传队伍的业务素质;最后,企业应以激发活力为导向,建立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宣传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持企业宣传工作的生命力。企业宣传人员,任何时候都要以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为重,增进政治、大局、责任、奉献意识。

(三)注重企I与员工的沟通

首先要积极向职工宣传贯彻企业当前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针对改革发展问题,认真听取职工意见建议,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知,充分发挥广大职工主观能动性,全员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第二要加强企业理念宣传,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良好的心态投身岗位工作。最后要深入基层挖掘好的宣传材料,将基层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加强企业和员工的交流。

(四)保持对媒体事件的敏感度并充分利用

新闻敏感对于宣传人员来说是必备的常规武器,更是职业的生命。优秀的宣传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判断新闻事件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二是透过表面现象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三是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鉴别出最具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紧跟时代,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企业新的政策精神,有责任心并且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提高业务素质。

(五)宣传手段创新

首先,可以借助新媒体拓宽宣传渠道,不断优化企业网站及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书籍等平台打造多元化的宣传载体,达到强化企业宣传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宣传形式已不能满足职工的需求,新媒体以已经替传统的形式,成为职工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企业要充分利用新的宣传手段,创造新的宣传方式,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紧密结合,准确、及时、有效的宣传企业党建和行政方面的部署和决策,增强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其次,通过企业活动加强宣传工作。企业的各种活动会体现企业的文化,企业评选的先进人物等也会体现企业的精神。通过对企业活动及先进模范、事迹的宣传,能够传播企业文化,弘扬企业精神,使员工和企业得到进一步互动和了解,也使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得到宣传、推动企业的发展。

四、结语

在新的社会和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更多更复杂的挑战和机遇,企业宣传工作也应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分析认为,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是宣传的根本出发点,不断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对媒体事件的敏感度,重视与员工的沟通并创新宣传手段,采取多项举措对宣传工作进行提升和促进,是加强宣传工作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宣传方法和手段范文6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管理;特殊管理股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5)03-0096-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和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实行“四管”,既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焦点〔1〕和难点所在。如何做到“四管齐下”,是当前文化建设中必须回答的一个迫切而紧要的问题。

一、问题是怎么来的

在文化体制改革前,“四管”问题是不明显的。因为文化单位大多数是事业单位,资产属于国家所有,资源由国家统一调配,人员是国家事业或行政编制,领导层级清晰,不存在复杂的管理问题。

但文化体制改革后,事情就起了变化。只有少数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能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大多数转变为企业,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的市场主体。然而,文化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具有经济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力军的国有文化企业,其性质决定了它不仅要肩负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更要承担起引领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文化企业的管理就不能简单一放了之。既要发挥企业的自主经营积极性,又要确保党和政府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宣传文化内容的终审权、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这必然要求我们对传统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进行革新。但在收放之间,尺度的拿捏、责权的梳理、制度的设计,却不是件易事,“四管”问题也由此产生。事实上,从建国以来,对如何做好国有文化资产监管的探索,一直就没有中断过(见表1)。

表1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探索演进

监管阶段监管主体管理内容全面管理

(1949年-1988年)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资产、财务、人事和投融资事项进行全面管理。联合管理

(1988年-1998年)国有资产管理局在服从国家统一政策前提下,接受国有资产管理局、行政主管部门、同级财政部门管理。分工管理

(1998年-2010年)财政、宣传、文化行政主管部门2007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财政部门资产监管+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管理+宣传部负责主要领导干部监管、组织协调、宣传指导,重大国有文化资产变动审查把关。专门管理

(2010年以来)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专门机构2010年,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领导小组以及办公室成立。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二、当前的发展形势

围绕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整体而言,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当前正处于转型、转轨的初级阶段,还有待深化。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统一,主要体现为中央和地方设置不统一,各地设置也不统一。

2010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发文明确设立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并成立办公室,挂靠在财政部,具体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在此前后,一些地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也探索出了不同的监管方式(见表2)。但由于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监管方式的不统一,这让中央在进行统一指导和标准制定上存在了困难,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地方管理的混乱现象。

表2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模式

模式中央、省及直辖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政部中央办公室设在财政厅山西、四川、云南、湖南办公室设在宣传部海南、河北、湖北办公室分设在宣传部和财政厅山东直辖市模式宣传部内设机构上海设立公司重庆机构单设北京宣传部内设机构广东财政厅内设机构吉林、甘肃、陕西、浙江、福建(据高书生《感悟文化改革发展》相关内容整理〔2〕)

第二,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责权边界还处于探索期,出资人机构、宣传部门、文化主管部门、企业主体等关系还需理顺。

目前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专门机构以资产基础管理为主,兼负重大事项和企业负责人管理职能,整体上覆盖了管人、管事、管资产的范围,但出资人机构与宣传部门、文化部门、以及企业主体的权责关系还处在磨合期。〔3〕出资人机构对如何参与和落实导向管理、行业管理、企业宏观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整体来看,当前还没有形成边界清晰、运作高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

第三,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运用资本纽带,推进企业改制重组、做强做大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设计,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一个重要职责即是推进国有文化单位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进而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打造一批文化航母,提升国际竞争力。但就目前而言,许多管理机构,还停留在负责简单的管理登记等事务上,在资本运作、做强做大等方面的探索和成就并不多。

三、如何才能做到“四管齐下”

面对当前的问题和挑战,要推进“四管齐下”,核心应从转换文化发展思维、创建资产管理机构、完善基本制度设计、加快监管立法、创新资本运营手段等五个方面着力:

第一,以“四个分开”为引领,推进文化发展思维转换。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文化发展特殊论的影响,虽然转企改制后文化企业被赋予了更多的经营自,但仍没有从根本上理顺党委、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因此,要做到“四管齐下”,当务之急是要按照中央要求,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彻底改变过去领导意志导向和行政思维,取而代之的是市场思维、法制思维,通过市场、法律手段去管理市场主体。

第二,创建资产管理机构,以此为平台实现“四管”汇流。

首先,在还没有清晰出资人单位的省市,要加快确立出资人单位,将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开来,推动组建起相对独立的、专业化的文化资产管理机构,这是提高管理效率,实行“四管齐下”的前提。

其次,以管理机构为平台,厘清出资机构、宣传部门、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责权边界。鉴于文化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宣传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管理平台对企业文化生产导向进行宏观指导,并派出管理机构首要负责人(其行政级别应高于所监管企业领导层级),确保实现“导向管理”;出资单位将管理权委托给专门管理机构,由其履行法定出资人权利,对下属企业进行事务、人事和资产管理;文化行政主管部门通过与管理机构协同合作,对企业进行行业指导和监管(见图1)。

图1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四管汇流”示意

再次,要推动中央与地方管理模式逐渐走向统一,建立覆盖全部国有文化资产、统一协调、稳定一致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系,便利对全国进行统一的布局和指导,改变各自为政、政出百门的现象。

第三,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基本制度设计。

首先,完善现代国有文化企业监管制度。重点是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监事和独立董事派出制度,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审计制度,加快制定企业负责人“双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业绩考核及薪酬制度等,实现企业自我运营和机构有效监管的有机统一。

其次,探索实施特殊管理股制度。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相关规定,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选择一批出版社、非时政类报刊社、重点新闻网站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在确保党和政府对意识形态控制权的基础上,通过股权的多元化和利益分配的市场化,拓展企业资金来源渠道,调动企业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再次,应建立社会效益鼓励专项基金。通过加大财政出资并吸引社会捐赠的方式,设立专项基金,对国有文化企业的生产创作进行引导,鼓励文化企业生产出具有“精气神”、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文化产品来。

第四,加快国有文化资产监管立法,让管理有法可依。

法制作为具有权威性、稳定性、强制性的社会规范,是实现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要立法先行,并将文化立法作为重点的立法领域。目前我国现行的文化领域法律约占全部现行法的比例为1.68%,远低于经济(31.5%)、政治(52.1%)、社会(7.56%)等领域的立法数量。〔4〕

特别是国有文化资产监管领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当前对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主要是政策和行政手段,带有很强的权宜性和过渡性。着眼长远,中央有关部门应从保护国家文化安全、把握意识形态导向、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高度出发,将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单独立法。从法律高度明确出资机构、宣传部门、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责权边界, 确立“人事资产导向”相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制度,逐渐建立起依法管理为主,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政治工作为辅的文化管理体制,实现良法善治。

第五,创新资本手段,让资产管理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国有文化企业大多刚刚脱胎于事业体制,规模都比较小,实力都比较弱。2013年全国国有文化企业12159户,但资产总额仅22420亿元,营业总收入10715亿元,利润总额1081.2亿元,而美国仅迪斯尼营业收入就高达423亿美元,利润57亿美元。①

国有文化企业是我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传播权、在全球文化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企业。因此,必须积极鼓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根据资产规模和营运需要,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通过资本纽带,推进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战略性重组,形成一批航母型、旗舰型文化企业,调控更多的社会资本,提高国有文化企业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在全球文化发展中的竞争力,真正达到“四管”战略目标,成为中华文化崛起的脊梁。

〔参考文献〕

〔1〕〔2〕高书生.感悟文化改革发展〔M〕.中信出版社,2014.62,63.

〔3〕王家新.关于完善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考〔J〕.中国财政,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