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范例6篇

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

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范文1

【关键词】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 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19―01

处于更年期的中老年妇女经常会出现骨质疏松症,这是一种骨代谢性质的疾病。妇女在绝经之后,其卵巢的功能退化,雌激素分泌减少,合成的蛋白质也随之减少,导致不能合成足够的骨基质。骨质疏松症可以预防,但是却不能完全治愈,联合使用氟盐、药物、补钙,再加上饮食护理,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1 骨质疏松

1.1 骨质疏松概念

骨质疏松就是说单位体积内的骨组织含量比正常水平偏低,虽然能够钙化,但是骨量达不到标准,就会出现骨小梁和骨皮质变少和变薄的现象,如果骨量大量减少,造成骨密度低于骨折阈值,即使受到的外伤非常轻微也会造成骨折,这时就形成了骨质疏松。在临床上经常把骨质疏松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Ⅰ型症状一般出现在绝经之后,因为卵巢功能的下降导致雌激素的分泌减少,合成的蛋白质和骨基质都变少。雌激素的下降会增加骨骼感应甲状旁腺素的程度。甲状旁腺这种激素可以促进骨的吸收及分解,如果合成小于分解,骨骼无法形成平衡,就会引发骨质疏松,这种情况在停经后的十到十五年内发生的几率最大。Ⅱ型骨质疏松是针对中老年男女而言的,其主要原因就是缺钙,骨皮质更薄,骨小梁更小,而且数量下降很多,若有外力很容易引起骨折,甚至是自发性骨折。

1.2中老年妇女患骨质疏松症原因

35岁左右妇女的骨质是发育到顶点,过了这个年龄,虽然骨仍然在重造但是骨质开始下降 。妇女如果超过了35岁,怀孕生产喂母乳会造成体内大量的钙流失,这就是骨骼耗损。在停经之后,雌激素的分泌更少锐减,肠胃内的雌激素对钙的吸收合成有促进作用,对骨的形成非常有利。如果雌激素不足,在临床中的第一个表现就是骨量变少,其降低程度与发病年龄、雌激素缺乏以及持续时间长短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在停经后最初的三到五年内最为明显,以后下降的速度开始变慢,但是会一直持续减少。从50岁左右,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开始上升,在超过54岁的妇女中有一半左右患有此病。究其原因,主要有:停经太早或者是手术引起的停经;日常生活不注重钙的摄入;晒太阳太少或是不能及时补充维生素V ;运动量太少;身体偏瘦、骨质太弱等。

1.3骨质疏松症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由于发病率很高,骨质疏松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老年人总数排在前面,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骨质疏松病发生的几率也越来越高。综合各种临床表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全身乏力、感情比较脆弱冷淡、腰酸背痛或者关节痛。根据门诊病历显示,脊柱退行或者畸形、疼痛还有骨折是骨质疏松的突出表现,严重的会造成病人四肢及脊柱发生功能、生活无法自理,还有各种并发症,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2 防治与护理措施

骨质流失会导致骨小梁开始变薄,甚至有些成分直接丧失,服用药物能够补充流失的骨质成分,但是已经在结构上变薄的骨小梁则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骨质疏松是一个持续进行并且不能逆转的发病过程,如果出现症状就不能再完全恢复过去的骨质,所以预防骨质疏松比治疗更加重要。做好预防工作,减少发病几率才是最重要的。

2.1 饮食保健措施

中老年人在日常饮食过程中 应该注意多吃含钙量高且含磷少的食物,比如柑橘、海带、河虾、香菜、虾皮、豆类、牛奶等,同时也要多吃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加快骨质合成和及时补充胶元组织。虽然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钙,但是有很多都不能被人体吸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维生素D,日常饮食中的植酸或者草酸含量偏高,很容易形成植酸钙或者草酸钙,难以溶解。此外,对中老年人中加强健康教育,提倡他们少喝有刺激性的咖啡,不吸烟,因为咖啡喝烟都会引发骨质疏松症状。最后,还要加强锻炼,提高骨骼质量,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因为活动量大,对骨牵引的作用力就越强,使破骨细胞转化成成骨细胞。所以,中老年人要多进行室外运动,例如跳舞、太极拳、练气功、养鱼、养花等。长时间不运动能加快骨质的溶解。只要坚持规律性运动,80高龄老人的骨质仍然可以生长。

2.2 药物保健措施

第一,及时补充氟盐。在牙齿和骨骼中,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氟化物能够刺激骨骼成行,它直接对骨细胞发生作用,有利于骨质生成,主要作用是提高骨小梁质量。补充氟盐能够很好的预防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现在常用的药物是一种咀嚼片,其主要成分是单氟磷酸谷酰胺和钙两种,一日服用三片,连续服用三到六个月左右,疼痛会明显减轻,骨矿盐也会恢复,能够避免发生骨折。

第二,注意补钙。中老年人缺钙可引致骨质疏松症。因此,为预防骨质疏松,绝经前妇女每日需摄入钙1000mg。不仅要在日常饮食多吃含钙高的食物,还要直接补钙。现在常用的钙有盖天力、氯化钙、活性钙、磷酸钙、乳酸钙、降钙素、葡萄糖酸钙及枸橼酸钙等。

第三,二磷酸盐等药物,这是一种新兴的药物,能够抑制骨质的吸收,主要用于代谢性的骨疾病的治疗,提高骨质量,降低骨折出现的几率,治疗骨质疏松效果不错,而且相对安全,与补充降钙素或者雌激素相比,效果更好。现在临床使用的主要有羟已磷酸盐,主要治疗高钙血症和骨炎疾病。

3 小结

在全世界,骨质疏松都是一个对健康影响非常严重的疾病,当前在医学领域也没有可以根治的疗法,让已经疏松的骨质恢复原貌。妇女在停经之后,因为卵巢衰老,分泌的雌激素减少,骨形成低于骨吸收导致骨质流失,这就是绝经引起的骨质疏松。因此中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的主要防治对象,可以补充雌激素和适当的钙,调整日常饮食习惯,多做户外运动,增加骨量,降低骨质的发生几率,从而健康长寿。

参考文献:

[1] 黄晓丽,郑玉霞,曹立,等.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的观察.现代预防医学,2007

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范文2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指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骨成分减少,骨质变薄,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的退行性疾病[1]。近年来,亚洲国家其骨折发生率在不断增 长[2]。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由骨质疏松而导致的股骨颈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危害性较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对本院骨科112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骨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2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69例,年龄60~93岁,平均(76±8)岁。

1.2方法 将本组发生骨折的直接因素分为:室内滑倒、运动中跌倒、登高跌倒(包括上下楼梯和上下公共汽车等)、无诱因(全身酸痛、驼背等,经检查有骨折)所有患者通过X线骨密度检测显示所有均符合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且排除继发性骨肿瘤、骨炎症性病变、软骨病及暴力所致的骨折[3]。

2结果

2.1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 跌倒是导致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本组研究中患者室内跌倒45例占40.2%,运动跌倒32例占28.6%,登高跌倒28例占25%,无诱因7例占6.3%。

2.2性别与骨折 本组研究中女性患者69例占61.6%,男性患者43例占38.4%。

2.3不同部位与骨折发生的情况 本组研究中发生骨折的部位为股骨颈骨折的62例,占55.4%,椎体骨折的41例占36.6%,桡骨骨折的9例占8%。

3护理干预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键在于早期预防,预防重于治疗,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以减少骨折的发生。

3.1心理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处于机体下降阶段,而骨质疏松症又伴有多种症状如腰背疼痛或骨关节疼痛,有些患者还可出现低钙性手足抽搐等,重者则全身疼痛,这些现象均会使老年人感到烦躁、恐惧等,因此疏导老年人的心理障碍使其建立自信是很关键的任务,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最好的武器。

3.2饮食护理 老年人应从每日的膳食中摄取丰富的钙,不应

3.3适当的运动 运动的缺乏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减少,接受阳光照射的机会减少,维生素D的合成下降,亦不利于钙质的吸收。若老年人活动能力无障碍,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朱欢丽[5]研究表明有氧运动不仅能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和股骨上端的骨量,同时能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预防跌倒和骨折有积极作用。

3.4药物干预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临床常用药物有口服钙剂、降钙素、维生素D3等。钙和维生素D3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绝经期的女性合理补充雌激素可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3.5安全防护指导 针对骨折的诱发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减少骨折的发生。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室内跌倒是发生率较高的危险因素,因此对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应该给予指导,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者等。针对这些人群应该告诫指导患者一些安全防护措施,用物摆放有序,室内灯光应该明亮,卫生间设扶手,选择合脚的鞋子,转身的动作宜慢,对行动不便,下肢肌力下降的老年人应使用助行器,必要时有家属搀扶。

3.6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曾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老化过程,现在认为是可以防治的,通过多种形式、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预防或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6]。对不了解骨质疏松症状的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症知识宣传,如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戒除不良嗜好及不良生活习惯,充分做好医患沟通,以达到早发现和治疗以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4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增高的趋势,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属于骨脆性骨折增加导致的骨折,也称脆性骨折,它通常在轻度的外力作用下发生,本组病例中股骨颈骨折占的比例大,可能与老年人神经肌肉协调性下降,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的调控功能降低有关,其次股骨颈是躯干重力作用的一个受力支撑点,容易受外力作用发生骨折。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的原因,与女性绝经、雌激素下降有关,随着月经停止时间的增加,其骨量、骨钙也随之减少,因此大部分女性步入老年期的时候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而一旦受到外界作用就会发生骨折。通过本次研究可发现大多数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都发生在室内活动,因此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适当运动、药物干预和多层次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它能使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治疗模式由以往的"被动治疗"转换为"主动康复过程",不但治疗效果明显改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复发率.在倡导健康促进、三级预防的今天,本科对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也应从老年的早期,甚至从青壮年入手,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坚持适当的负重运动,减少骨量的丢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体检,特别是60岁以后最好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当出现骨质疏松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骨折的发生[7]。

参考文献:

[1]沈霖.骨质疏松症[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0:233-290.

[2]王丽娇,宋萍,肖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50-2252.

[3]张鑫,刘波,刘辉.等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医正骨,2012,24(3):33-35.

[4]李燕燕,韩继红.中医食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和骨密度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490-492.

[5]朱欢丽,刘晓晴,夏秦.运动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和骨代谢影响的研究[J].中医妇幼保健,2007,22(9):125-1252.

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范文3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

伴随年龄的增长及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病的风险明显增加,目前应该通过加强骨质疏松知识宣教,使老年患者了解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而住院老年患者可以作为重点教育对象进行健康教育,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6月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内分泌科、老年病科住院患者190例进行调查。入选标准:①年龄≥60岁;②能独立或由专人指导下能够完成调查问卷;③依从性好,能配合完成随访。

1.2方法

1.2.1依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版本[1],及徐苓主编骨质疏松症[2],将患者基本信息、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骨质疏松主要临床表现共19项以问卷形式列出,以调查表形式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90份,其中有效问卷181份,在入院后第1d进行第1次调查,通过入院后进行骨质疏松专题讲座,2w后重复1次调查。

1.2.2 小组讲座 对190例患者,分为10组,进行第1次调查后分组,以小组形式进行骨质疏松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分为问卷所涉19项,逐项对患者讲解。

1.2.3 多媒体实例讲座 针对典型骨质疏松病例进行讲解,使患者认识到骨质疏松的危害及可防可治。

1.3统计学处理用 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被调查者中,男性126例(占69.6%),女性55例(占30.4%);年龄60岁~93岁,平均(69.4±7.3)岁;工人73例(占40.3%),办公室职员68例(占37.6%),职工家属27例(占14.9%),农村患者13例(占7.2%)。

2.2 相对于教育前,健康教育后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认知程度明显提高。除外体力活动对骨质疏松影响的认知度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均有统计学差异。健康教育前后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认知结果(见表1~2)。

3 结论

老年患者作为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匮乏,通过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骨质疏松知识宣传教育,明显可以提高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的认知程度,掌握骨质疏松的风险。

4 讨论

伴随年龄的增长及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正逐渐影响到人们的健康。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3](老龄化标志: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2003年~2006年一次大规模流行病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及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分别为:20.7%和14.4%,按调查估算2006年全国50岁以上人群约有6944万人患骨质疏松症[4]。王亮[5]等报道,北京海淀区1639例汉族中老年男性骨密度调查分析:60~69岁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40.72%,70~79岁组为55.56%,80岁以上组为69.73%。骨质疏松的直接危害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作为骨质疏松的终末事件,其致死、致残率极高,医疗费用支出极高。郝光亮[6]等报道,2001~2006年6年中,35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治疗费用为29793元,3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治疗费用为21666元。贺良等[7]报道,2001~2006年北京积水潭医院50岁以上绝经后女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年平均治疗费用为334.6万元,3年总费用为2342万元。杨子波等[8]报道,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手术的老年髋部骨折5年生存率仅30.1%。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骨折医疗支出较大,但预后不理想,因此了解骨质疏松基本知识,预防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目前关键。国内张泽鸿等[9]提出骨质疏松的教育必要性及教育方法,本文提示: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知识匮乏,不利于骨质疏松防治,通过积极开展骨质疏松教育,增加人们尤其是高危人群对骨质疏松基础知识的知晓率,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2]徐苓.骨质疏松症[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8):511-511.

[4]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编委会.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3):148-154.

[5]王亮,马远征,陈琼,等.北京市海淀区1639例汉族中老年男性骨密度调查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0):918-936.

[6] 郝光亮,郝永强,晏焕,等.老年髋部骨折的住院治疗费用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8,14(3):200-203.

[7]贺良,钟伟,李宁.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住院治疗费用(2000~2006年)统计[J].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15(5):321-324.

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范文4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304

随着人寿命的增长及老年人口的增加,作为老年重要的退行性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骨质疏松的疼痛、骨折等给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骨骼疾病[1],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风险随年龄的增加而随上升趋势。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健康教育,它是预防骨质疏松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策略[2]。因此要在社区老年人口中进行骨质疏松的预防。

骨质疏松的症状

早期无表现,后期全身乏力,肌力下降。怕冷、疼痛(主要是全身骨骼疼痛及不适,以颈、肩、腰、背的疼痛及不适为主,依次是膝关节、手指、前臂及上臂疼痛)。身高降低>3cm,驼背,不明原因掉牙。轻微创伤后易骨折,常见部位:髋部、椎骨、腕部,称为“骨质疏松三大骨折”。

骨质疏松的危害

生活质量下降:老年人感觉周身筋骨酸痛、乏力、驼背、骨关节变形。轻者会使老人活动起来力不从心;重者可发生骨折,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住院费用和保健费用高:因疼痛求医,看医买药或骨折住院,手术治疗的医疗费用而增加经济负担。

心理影响:骨质疏松对老人的心理和社交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可能产生恐惧心理,害怕摔跤、骨折,使老人的活动都受到限制。

精神压抑:目前医学条件还缺乏有效办法帮助已患骨质疏松的患者逆转已经疏松的骨骼。因此,使老人背负较重的思想包袱,心情抑郁,缺乏生活热情。

骨质疏松的预防

营养与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保证适宜的营养,摄入充足的钙。多进食含钙丰富的食品,如乳制品、骨头汤、鱼虾类、蘑菇、绿色蔬菜等。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鼓励老年人应经常到户外进行适量的运动,如跳舞、步行、太极拳等,让老年人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并且戒烟限酒,不饮浓茶,低盐饮食,保证睡眠,防止跌倒。

合理用药:目前已有许多药物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一种基础疗法。1天中补钙的最佳时间是睡前与餐后1小时。临睡前补钙就能为夜间的钙代谢提供充足的原料。活性钙宜早上空腹,服后多饮水,与钙剂不能同时服用。但这些远远不够,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来治疗。理想的治疗药物必须具备有效性,安全性,使用方便。

运动疗法:应经常到户外活动,运动至少半小时,接触阳光,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运动是补钙的最佳方法,运动可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目的。

健康教育

在骨质疏松的防治中,要帮助老人掌握骨质疏松卫生保健知识。在老年人群中,由于肠吸收功能减弱,容易导致骨矿化能力降低。引起骨软化、骨脆性增加。因此要改变饮食习惯,多吃促进钙吸收的食物,如酸奶、乳制品、豆浆、鱼、豆腐、木耳菜、香菇等。进行合理运动,单纯补钙而缺乏运动,补钙效果不佳,运动疗法对防止“骨丢失”也有明显效果。因此适度的锻炼和体力劳动有助于减轻骨质疏松,提高骨骼对钙元素的摄取率。另外,老年人要多晒太阳,每天保证晒太阳30分钟,选择紫外线照射较弱的时候,如紫外线强烈,最好选择在树荫、房檐下的地方。如上午10:00以前,下午4:00以后,以免晒伤或中暑。通过健康教育让老年人了解骨质疏松的知识和预防方法,树立健康观念,这对降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和预防其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涛,张昊,杜宁.男性骨质疏松的研究概况.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3(1):56-58.

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范文5

【关键词】骨质疏松健康干预

【中图分类号】R58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1-00-01

1 骨质疏松的病因病理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1]

(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3)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食物中缺少铜、锰和锌等微量元素也会影响骨密度

(4)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5)长期大量饮酒和酗酒者,骨质变得疏松。 此外,吸烟、喝咖啡,都会导致钙吸收障碍。

2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1)疼痛

以腰背酸痛最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背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

(2)身长缩短、驼背

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5)骨密度降低

骨密度检查是目前早期发现骨质疏松、预测骨折风险的最佳定量指标。专家建议,绝经期前后妇女及老年人每年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骨质疏松症。

3 健康指导干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作为一种隐匿性病变,有骨痛症状者不足60%。很多年轻患者是在体检或因为其他疾病治疗时才被发现。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病人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从而大大增加了绝经后妇女及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不过,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可以延缓和预防的。若能及早加强自我保健,积极进行科学干预,将有利于减少体内骨流失、减缓及逆转骨质疏松,防止骨折发生。

3.1 均衡营养 多存骨量

饮食方面:低盐膳食、适量蛋白质,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多喝牛奶及奶制品,多食豆类及豆制品,多食绿色蔬菜及新鲜水果。预防骨质疏松症,应贯穿于人的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各阶段。同时,大家应了解一些与钙相关的知识。低盐膳食有利保钙,人体内的钙,是通过与钠相伴从尿中排出的。因此,如果吃盐多,尿钠就排出多,同时尿钙排出量也会增多,身体内的钙丢失也就会增多。所以防治骨质疏松症提倡进低盐膳食,避免从尿中过多丢失钙,有利于人体保钙。进食蛋白质要适量。蛋白质是构成骨组织的重要成分,如果低蛋白饮食导致人体营养不良,会影响骨的生长发育和骨量。进食适量蛋白质才有利于骨健康,高蛋白饮食会造成尿钙排出量增多,使身体丢失钙增加。人体对进食的钙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以十二指肠的吸收率最高,空肠的吸收量最大。肠钙的吸收方式主要有:依赖活性维生素D的主动转运和不依赖维生素D的被动转运。在一般饮食的情况下,以主动转运为主。所以,人体要有健康消化道和足够的维生素D才能保证钙充分吸收。

3.2 有氧耐力运动

有氧运动的方式如慢跑、快走、爬山、爬楼梯、跳绳等,可直接起到刺激骨形成或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3.3 肌力训练

肌力训练可防止由于年龄增长引起的肌力降低,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肌力运动有以杠铃、哑铃为代表的等张运动,这种运动方式能增加局部肌肉耐力,局部肌肉会有相应的增长,还能提高机体的协调功能。骨质疏松的患者做变换的活动,可影响骨表面曲度所施加的负荷,它与骨的重建有关,因此运动能增加凸面面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并增强骨骼所承受应激的能力。当然这些运动要根据个体差异,从最小负荷开始并逐渐增加,以使患者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2]。

3.4 平衡和灵活性训练

平衡和灵活性训练是预防跌倒的重要运动方式,如体操、舞蹈、太极拳等。文献报告进行太极拳运动能减少跌倒发生率,尤其防止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骨密度很低的患者,应进行增强肌力、提高平衡能力和灵活性的运动训练,通过训练加强协调和平衡能力,使其骨密度增高和肌力增强[3],预防跌倒。灵活性训练可保持关节适当活动范围,维持肌肉骨骼的正常功能。

4 防治结合摆脱骨质疏松

(1)人老了身子骨不结实,不少老年人对此颇有体会。骨质疏松症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做好防治工作,对维护老年人健康长寿很有必要。骨质疏松症如何预防和治疗呢?首先要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酗酒,不吸烟,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食用;其次,多接受日光浴,坚持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再次,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另外,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等。

(2)防治骨质疏松症,可服用一些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如钙剂。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800mg,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mg。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mg,故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600mg。钙剂的选择要考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主张一次补充大量钙,而要每天均衡进行。此外,服用钙剂时,要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剂量,如确诊得了骨质疏松症,则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黄良夫,毕大卫,性激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进展.浙江临床医学,2003,5,12(7):1233.

[2]秦岭,陈启明,梁国穗.体育运动与骨髂、骨密度和结构与生物力学适应性.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5):532~536.

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范文6

【关键词】健康信念模式;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教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22-02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常发生于中老年人中,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性激素逐渐减少和生理性退行性变所致。骨质疏松的临床特征表现为骨骼疼痛、伸长缩短、驼背、呼吸功能下降,易于骨折为特征。有资料显示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呈上升趋势,骨质疏松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骨质疏松引起最大的问题是骨折,骨折的治疗需要高昂的治疗费用,加重了WTO经济负担。此外骨质疏松还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由于骨折导致病人长期疼痛与活动不便,容易出现残疾或并发症。沈汝枫等最近所做的一项针对北京地区2520名40~65岁围绝经期妇女的调查发现,围绝经期妇女OP患病率为37.83%,55~59岁患病率75.31%,而60~65岁患病率为89.59%[2]。有资料显示男性患者OP患病率较女性要低,但OP性骨折所带来的生活能力丧失或死亡和女性相差不多。本文旨在提高人们对OP临床表现以及检查方法等基本知识的认知,提高人们对OP的预防意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OP防治意识、OP知识、健康信念以及自我效能水平等。

1.4统计方法

基线调查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72份,通过3个月教育后,发送270份问卷,全部收回。通过对比两次合格问卷,计算合格率。对研究获得问卷资料进行编号,并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健康信念、OP知识、自我效能水平以及OP预防意识的改变情况如下表1所示。健康教育前后两组研究对象对OP认知改变情况如下表2所示。通过实验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两组研究对象对OP知识 、健康信念、自我效能、OP预防意识水平具有差别统计学意义即P

3结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还增加社会保健系统的经济负担。近些年来我国骨折疏松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有效的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因此对骨质疏松的教育迫在眉睫[3]。本次研究调查了OP资源,包括OP资源的针对性、利用情况、可承担性。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术研究对象都有医疗保险,但很多中老年人不清楚去看病的医院是否有OP教育人员或BMD测量设备。这个结果说明虽然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得到极大的普及,但在OP资源普及性和宣传力度上仍然存在不足。 本次调查还发现,中老年人获取OP防治知识最主要的媒介是电视、广播以及报纸。今后对OP知识的教育可以通过这些途径开展下去。此外医生/护士也是提供OP知识的重要途径,因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学素养对提高OP 的预防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故应注重医务人员的理论培训。

表1、两组教育干预后健康信念、OP知识、自我效能水平以OP预防意识的改变情况

注:*p

表2两组研究对象教育前后对OP认知情况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发现中老年人在饮食习惯上做的较好,在运动感知上存在着误区,认为自身承受不了较高的运动。因此在OP防治工作中,应该重点放在为不同健康状况的中老年人设计相应的安全、有效的运动计划。研究中老年人对OP预防意识低,而导致这个原因是中老年人对OP 知识了解不足以及对OP易感性认识。通过教育两组研究对象对OP知识、OP预防意识、自我效能水平、健康信念都有所提高,其中实验组患者提高的较为明显。这说明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中老年人认知骨质疏松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涛.综合干预措施对社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评估[J].广州医学,2009,40(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