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例6篇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1

关键词:哲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就哲学的词源而言,它的意思主要指热爱智慧。但从古希腊一直到当代,对于哲学是什么因人因时因事一直有不同的定义。就当代学术界而言,哲学主要指人们在对基本问题的研究中形成的系统化、理化的世界观,是从性质上、逻辑上对基本问题进行认识从而发现和预测出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及客观趋势的学问。而哲学研究的问题,就是从总体上研究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主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而这哲学的三大重要研究领域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对思维和存在也即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研究。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既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为考察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主客观世界关系的主体是人,人有两方面的属性:一是就存在性质而言人是这个世界的存在物,人的存在是一个客观过程。一方面人的存在与灵长目其它动物和周围环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另一方面人又与灵长目其它动物有本质上的区别,其它动物依特定本能、固定方式生存,而人则在成长早期依一定本能和一定方式生存,在生存中又发展和完善了本能、方式,如此循环,在高一级的程度上构建自己、完成自己。二是就存在状态而言,人又是有着自主思维能力的生活于社会之中的存在物。一方面通常情况下人会从自身出发,按照某一思维方式去考察和认识世界的状态和属性;另一方面人会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去改造外部世界、塑造外部事物,把自己的精神属性赋予外部世界、外部事物,通过实践使得主观客观化,这就必然发生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也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唯物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就马克思主义对于哲学派别的规定而言,作为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的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理论体系在基本问题的认识上相对立的。按照区别而言在不同时代有与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相对应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也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就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一般坚持了存在(物质)对于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依赖性的观点。就世界本原而言,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则是物质的产物或反映。反映在人的大脑里就是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作用于存在。要进一步明白为何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依赖性,就必须了解唯物主义的演进过程。在古代,部分人认为世界不是神的创造,而是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所形成的,具体来说他们认为世界就是由气、原子或金、木、水、火、土单独构成或组成的。例如中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而在国外,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则提出了原子唯物论,他认为世间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究其本原而言只是原子与虚空,人的感觉和思想也是由这些原子所决定的。怎么决定?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表面会经常流溢出一些原子,形成波流之后在空气中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觉和思想便是这些影像对于感官和心灵的作用。以上这些人的认识,虽然谈不上科学,但都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思想。同时,他们还尝试以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明世间万物的联系与变化,推动人们对于世界本原究竟是什么继续思考。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唯物主义发展到近代之所以具备了机械的性质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就它的认识而言,哲学的考察和研究对象应该是这个世界上客观存在的物质,物质才是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基础,它不依赖于人的思维而存在。应该肯定的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对于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具有决定作用和思维(精神)对于存在(物质)有依赖性的相较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深化认识对于反对当时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也有它的科学之处。但是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于物理学上的物质,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原子,原子有什么样的属性,由原子组成的物质就有什么样的属性,进而由物质组成的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属性。那么整个世界就有机械以及形而上学的性质。例如霍布斯曾认为:“运动就是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他把所有的运动形式都认为是机械运动,虽然是对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概括,但是由于没有看到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将某一运动形式上升为普遍运动形式,就会在解释物理、化学、生物、社会运动时陷入困境,甚至走向唯心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对人的考察和认识也带有机械性。例如拉美特利认为归根到底,人只是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至于人的感觉,则是由外界对象刺激人的感官神经,由感官神经将某一物质传入感觉中枢中,人便能接受各种感觉。拉美特利的观点,虽然把大脑看作感觉的发生地有进步之处,但是究其本质而言,还是用机械的观点去说明人的组成和功能。另外,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在自然领域也有不彻底性。因为采用机械的观点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解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变化,也抓不住社会的基本矛盾,甚至认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从而成了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总结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和阶级斗争经验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具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于存在(物质)具有能动性。何为能动性?一是思维(精神)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物质),二是思维(精神)通过实践能够反作用于存在(物质)。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在说明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物质以新的哲学概念。列宁给物质以经典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里有一问题,当今自然科学的部分最新发现是不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在笔者看来,关于物质的哲学定义也应随实践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发展。

二、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规定,作为唯心主义哲学两种基本形式之一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被先于物质世界存在的客观精神所决定的,而物质世界仅仅是这种客观精神在历史进程和具体条件下的产物或表现。就客观唯心主义的本质而言,实际上它是把人的思维(精神)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之后“飞跃大脑”成为了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某N实体,宗教就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代表。中国南宋时期的朱熹就曾主张:“理在事先”,他认为“理”是先于世间万物而存在的,世间万物各有其“理”,“理”就是世间万物运动的规律。他认为“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世间万物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国外的柏拉图和黑格尔也是类似的观点。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世界才是本原。黑格尔则把现实世界的本质归结于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他认为绝对精神在自我辩证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以及我们所在的社会。

(二)主观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一道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存在(物质)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区别在于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因素而不是某种客观精神,例如人的感觉、经验、心灵、意志等是世间万物产生和运动的根源,而世间万物只是这些主观因素的产物或附属品。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没有自我的主观因素,就没有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例如中国明时代的王阳明,就曾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他认为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依赖于主观因素而存在,当主观因素消失时,物、事、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因。古希腊时期的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以及法国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都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宗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显现出了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过渡的趋势,例如过多的宣扬上帝就在你我心中。在唯心主义立场上从客观向主观的转化,不仅是宗教的一大变化特征,也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大变化特点。

三、结语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就根本上的分歧而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只在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即到底是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还是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决定作用上观点和立场不同。有人认为唯物主义宣扬物质至上,唯心主义宣扬精神至上,这都是不正确的。就整个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来看,相信唯物主义的伟大人物也犯过错误,坚信唯心主义的历史人物也办过好事。谈及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是要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任何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简单对立的理论观点都是有问题的。正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所言:“任何极端都是它自己的另一极端。抽象唯灵论是抽象唯物主义;抽象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唯灵论。”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将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极端或绝对正确化,虽然科学已经证实了思维(精神)是人类大脑的产物,但是谁又能完全证明“缸中之脑”这样的哲学假设是根本错误的呢?况且这样的哲学假设还有很多。哲学的基本问题昨天、今天、明天总会有人去探讨,但是要想让哲学焕发出巨大的魅力、生命力,让掌握哲学的人能真真正正体会到哲学所带来的实惠和快乐,还是要靠有实践能力的人去一点一滴地践行,去变革自己、去改变世界。只有在掌握哲学的人受益之后,哲学才能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视,才有由“冷”变“热”,更好地发挥解释、指导作用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2]霍布斯.《论物体》[M].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2

论文关键词:瞿秋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在党的领导下开始由自发变为自觉。中国共产党主办了《向导》、《新青年》季刊、《前锋》、《中国青年》等理论刊物,建立了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书店.陆续出版发行了马克思主义丛书,还把上海大学改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培养干部的基地。中国共产党在该校设立社会科学系,许多共产党人担任主讲教师.由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在这次高潮中,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更为全面,不再限于仅仅介绍唯物史观,而是进一步拓展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瞿秋白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传播和理解,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开始进入规范化阶段。

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认识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大都有留学日本的经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受日本理论界的影响很大。日本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理解并不全面.通常把马克思主义体系概括为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当时中国大多数学者,无论是赞成马克思主义的,还是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都受到日本理论界这种观点的影响,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较深的也不例外。试图用进化论中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链条把马克思主义体系整合起来,这同日本理论界三大部分平列的观点相比,要深刻一些,但的说法毕竟不够准确,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实际。瞿秋白精通俄文,在苏联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多年,从另外一个渠道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似乎没有受到日本理论界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比等人更为深刻、更为全面。

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之概念》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互辩律的唯物论,二是历史唯物论,三是经济学说,四是科学社会主义,这四部分不是平列的关系而是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理论体系。同其他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瞿秋白十分重视互辩律唯物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他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基础,就是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解释宇宙一切现象的方法总论,总合各科学的方法而说明人类知识能量的认识论”。至于唯物史观和经济学说.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得出的结论。总起来说,互辩律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总的宇宙观和统一的方法论,唯物史观和经济学说是其在具体研究领域的展开,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最初动机和最终目标。瞿秋白提出这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认识,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得到对于‘马克思主义’一词的正确概念,不至于认为马克思主义就限于唯物史观及其经济学说”。

瞿秋白所说的“互辩律唯物论”(有时他也采用音译“第亚历克蒂”),是他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称谓。他不喜欢“辩证唯物主义”这个从日文套用过来的译名。想创立一个新的译名。无奈“辩证唯物主义”已经在中国思想界流传开来,成为约定俗成的通用哲学术语.已很难再作变更。因此,瞿秋白的互辩律唯物论的提法,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事实上,瞿秋白的四分说同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概括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分说的基本意思是一致的。也许是针对中国理论界存在的忽视辩证唯物主义的倾向,他才把辩证唯物主义单独突出来。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对于宇宙、自然界、人类社会之统一的观点,统一的方法。何以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及社会观是统一的呢?因为他对于现实世界里的一切现象,都是以‘现代的’或互辩的(Dialectic)——即第亚历克蒂的唯物论观点去解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基础,就是马克思的哲学。”曜秋白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认识,纠正了三分法的缺陷,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鉴于中国理论界对唯物史观已有所了解,而对辩证唯物主义还不十分熟悉,瞿秋白便担负起了介绍辩证唯物主义的重担。瞿秋白写了许多讲义、文章,出版了许多译着,堪称是在中国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绍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人。在上海大学任教期间,他讲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撰写了《社会哲学概论》、《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概论》等教材。《社会哲学概论》从“哲学之唯物论唯心论”讲起,论及宇宙的本原及其演化、生命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概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现代社会学》更为具体地绍述了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并详细论证了“社会科学中的根本方法就是互辩的唯物主义”他翻译了多篇苏联学者介绍唯物辩证法的论文.还翻译了郭列夫着的《新哲学——唯物论》一书。在此书译本的附录中,有瞿秋白撰写的《唯物论的宇宙观概说》一文,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解。瞿秋白还发表《自由世界和必然世界》、《实验主义与革命哲学》等文章,参与“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批判实用主义、自由意志论等资产阶级的学术观点,扩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影响。瞿秋白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和绍述,侧重于以下几方面内容。

二、关于哲学基本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是,在瞿秋白以前,早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此缺乏了解。瞿秋白改变了这种状况,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首次明确地表述了哲学基本问题。他在《社会哲学概论》中指出,最初的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称.“随后知识渐渐分类、综合、组织而成系统,就发生种种科学,——从哲学之中分出;至今所剩的仅仅是方法论和认识论”。“科学分工的结果,使哲学仅仅能成为综合一贯的智识,有统率精神物质各方面的智识而求得一整个儿的宇宙观之倾向:更因科学进步而智识系统日益严密,于是,哲学——所谓‘求宇宙根底的功夫’愈益得以深入。然而初民哲学与现代哲学仍旧同样是人对宇宙的认识”。囝他明确地指出,当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后,“人若想哲学问题,— —就是他想组合一更稳固的‘宇宙念’(ContemplatiodcM0nde)——他立刻就遭到的难题:‘我’与‘非我’的关系,‘认识’与‘实质’以及‘灵魂’与‘自然’的关系。直到如今,这一问题还是哲学中的根本问题”。“凡以客观为出发的,——只要他是一贯的思想家,有这勇气一直推究下去,——他必成唯物论中之一派。而以主观为出发的,——便是唯心论中之一派”这里所说的“我”与“非我”、认识与实质、灵魂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都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

基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瞿秋白把各种哲学划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他认为唯心主义是一种错误的哲学理论。他指出,有的唯心主义者纯粹以个人主观意识的“独在论”(唯我论)为出发点,提出主观唯心主义学说。有的唯心主义者以“绝对精神”为出发点,提出客观唯心主义学说。他们的共同本质都是认为思维或意识为第一性的,而存在或物质为第二性的,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貌。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上除了我的意识之外,什么都不存在;客观唯心主义者虽然“超个人意识”,还是把物质世界看成精神的派生物。“超个人的意识之学说,最巩固的就是黑智耳(黑格尔)和塞林(谢林)的学说,他们的‘绝对精神’就是一种超个人的意识,——其中似乎能包含主观与客观、精神与自然界。然而塞林的见解以为宇宙只是这一精神的‘自念’。黑智耳的哲学系统里所谓‘绝对的’逻辑过程很重要,所以宇宙是这一‘绝对精神’的‘自想’——逻辑过程。实际上是一样的”。

瞿秋白还对唯心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作了分析。他认为,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两重原因。其一,历史原因。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因而形成唯一主义的错误认识。在人类初期。人们还不能科学地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以为有神灵在支配着世界“既然信仰宇宙为某一神灵所创造,即此便是以主观为出发点的各种哲学系统之基础,而这种信仰本来就不期而然地引导到‘客观之存在受主观的规定’等类的学说。”因此,“凡是与唯物论相对抗的哲学,都是由初民的万物有灵论里出来的”。其二,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生活现象十分复杂,人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只得求助于神灵的保佑.于是形成唯一fl,主义的错误认识。“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各社会间交通日益繁多,往往骤然暂时归之于神归之于上帝。”“一民族之内的斗争,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以及通商事务里,常常发现以前所引为不可能的事,而大家所期望的事反不能实行。这种状况更可巩固对于‘天神力量’的信心,而增长依赖天力援助的倾向。”

从上述瞿秋白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和绍述可以看出,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把握得比较到位: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的同一性问题,把握得还不够到位。他对唯心主义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某些合理的内核并没有作出具体的分析;对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认识得也不够深刻。事实上,唯心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原因就是把认识上的曲线简化为直线.把认识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加以夸大,导致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

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基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瞿秋白特别突出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的唯物主义立场,着重绍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他指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全宇宙只是统一的物质之种种组织或混和的方式。”整个宇宙就是物质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各种物质并且经常地在变动、转动、变化之中。物质并不消灭,也不发生,只是时常改变自身的组织形式罢了。这就是物质不灭的原理。”

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瞿秋白对生命和意识或精神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他指出,生命是物质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形态,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凡有生命的必有蛋白质体;凡蛋白质体不再溃败的过程中必发现生命。当然还必须其他的化学成分,才有持久的活的机体;然而单为生命之发现,却并不需其他成分:其他成分的需要,只在于变成蛋白质而持续此生命。最低等的生物实在仅仅是蛋白质球,然而他们却已有生命之表现。”至于意识或精神,则是物质长期的、高度的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特别组织的物质”的属性。“精神不能外乎物质而存在;物质却能外乎精神而存在,物质先于精神;精神是特种组织的物质之特别性质。——物质当然是宇宙间一切现象之根本。”“自由人的脑经(一种特别组织的物质)能思想。没有这种物质,便没有思想,没有意识。”“无论什么样的思想,决不是一个人的创造或想象,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外物所给的经验得来的,就是纯粹抽象的算术亦是现实世界的反映。”

在瞿秋白之前,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比较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与现实政治斗争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希望从中得到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思想武器,而对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之类抽象的理论问题,则关注不够。瞿秋白纠正了他们的这一不足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抽象、最远离现实生活的内容之一.但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一块基石,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从瞿秋白对这一原理的绍述可以看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水平已有相当大的提升。瞿秋白还力图把这一原理转换为思想方法,他说:“以物质基础的考察.实际情况的调查,来与我们的理论相较,是非正误立刻便可以明白。因为精神现象发生与物质现象.而物质是可以实际按察的。”在这里,他已提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为中国共产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立了基础。

总之.瞿秋白的物质观吸收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总体上突破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基本上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概念的原意。但是,他毕竟是第一位绍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国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领会尚不够深刻。他比较重视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性质,而没有突出其辩证法性质,没有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另外,他对物质概念的理解还存在着不准确志处,例如,他说:“物质不过是‘电’的种种表现而已。电子的各种结构,形成各种元素之原子;各种元素原子互相结合而成各种不同的组合,构成各种物质之分子。人身大地星球及宇宙,无不是这些原子分子所组成——分子原子之于宇宙,正犹砖瓦之于房屋。”显而易见,他的这种理解,容易混淆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之间的界限。

四、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尽管瞿秋白没有做到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他对马克思的辩证法还是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他对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做了比较系统的阐发,是中国绍述唯物辩证法基本思想的第一人。

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瞿秋白指出,其基本意思是说事物的矛盾普遍存在,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这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原理”。他说:“物的矛盾及事的互变便是最根本的原理,——没有矛盾互变便没有动:没有动便没有生命及一切现象。’“所以‘斗争’与‘矛盾’(趋向不同的各种力量互相对抗)——足以规定变动的历程。”可见,他已认识到对立统一规律贯穿在运动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与实质。至于矛盾如何相互转化以及如何引起运动发展并且规定运动发展的方向,瞿秋白还未来得及做进一步的论述,这表明他的理解还是初步的。但是,这种理解毕竟突破了朴素辩证法的局限,上升到普遍规律的高度。他把对立统一规律看成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规律”,为后来将此理解为唯物辩证法的精髓,提供了思想前提。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瞿秋白看来,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展开。他指出,在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下,事物向 前发展有两种形式或状态.一种是数量的变化,一种是质量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最终结果。“宇宙及社会里的一切发展,——就是数量变更的渐渐积累,而数量的变,到一定程度,必定突变为质量的变。”瞿秋白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多次质变理解为“连环不断的否定”,不过他没有展开论述质量互变规律是如何进入否定之否定规律的。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3

有的学者认为,多元化史学思潮在中国已经形成,而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缺陷,使唯物史观的理论影响在下降,故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应当发展成为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其中包括将哲学认识方式、科学认识方式相结合以探求各个文明地区和各个国家、民族以及各个社会分域的历史发展规律,从事历史理论研究;也可将价值认识方式与科学认识方式相结合。

有的学者认为,历史研究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自觉抵制“指导思想多元化”以及“左”倾思想影响下的简单化、概念化、公式化和教条主义等错误倾向.唯物史观传人中国之后,中国历史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唯物史观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被误解或歪曲,在一些人的思想中造成较严重的混乱,澄清这些混乱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其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上出现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并在国内思想界有所反映,历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否定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错误倾向;其三,外国历史学理论思潮大量涌人国内,但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致使一些人误认为这些理论是可以代替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其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发展和科技革命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提出了诸如“现时代的本质和特征”等重大的理论问题.唯物史观需要面对现实,在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范畴,关注新的增长点,而不是故步自封,使其能及时地回应社会的呼唤,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了应对唯物史观面临的严峻挑战,第一,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第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包括史学在内的所谓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第三,高度重视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不仅要重现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史学理论研究的辉煌,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把当代中国的历史科学、史学理论不断推向前进.

有的学者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指坚持基本原理.近一个世纪历史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这种理论才提供给了人们认识历史问题的最锐利的武器,而那种赋予唯物史观的过多含义.把本来不属于它们的范畴的东西也当作其基本原理去宜传的教条主义,反倒有碍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健康发展。今天,我们还必须通过历史研究的实践,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有的学者认为,新的历史时期,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史学中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第一,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了解,教条化甚至是情绪化看待唯物史观;第二,迎合西方某些史学理论,对唯物史观作所谓的“修正”与否定;第三,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对唯物史观做剪裁与歪曲以至否定,第四,通过各种形式的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宣扬与唯物史观相左的历史观念.所以,必须正确认识唯物史观在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应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一,在对唯物史观及其指导下的史学研究进行认真反思的基础上,加強对唯物史观产生背景、时代意义、根本内涵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灵魂与精髓,澄清当前史学界的一些模糊认识;其二,根据新的历史形势,将对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其三,从学术发展的规律来看,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要在新世纪获得更大的发展,关键还在于要有一大批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优秀学术成果;其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的学术根基广布于哲学、历史等各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具体研究工作中,而作为学术与普通大众之中介的文化教育、文艺作品能否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则是唯物史观能否深人人心的重要前提。

有的学者认为,目前研究中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在运用唯物史观之理论上的公式化与教条化;另一则是沿袭唯心史观的“从思想到思想”的诠释模式.实际上,唯物史观的思想源于“现实生活过程”的原理,为我们在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按照唯物史观的要求,我们应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研究,即从广大民众、统治阶级或日益崛起的新兴阶级与思想家本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出发,去分析相应的思想文化形态、思想流派、思想家的主张,唯有如此方能正确地阐明各种思想文化现象的本质,进而揭示其发展演进的历史规律。

有的学者认为,唯物史观也是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虽然时下没有人会对马克思主义应该丰富和发展持有异议。但是一旦涉及原创性的经典结论,人们便很难有所突破,往往使丰富发展流于一句空话。而新的文化哲学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因为新文化观具有它的理论生命力,对社会历史现实问题具有容纳解释能力,不像其他哲学思潮和流派很少明确阐述自身与唯物史观的关系,甚至有意回避或搁置。

有的学者认为,唯物史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即这一理论系统不间断地且广泛、深入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与信息的交换,之所以这样在于其具备下列特点:第一,这一理论体系是实践的理论体系,即理论之冲破象牙塔、学院的禁锢。摆脱纯意识之形式转化为社会物质力量,是通过实践实现的,而社会实践本身就具有广泛联系,从而构成开放系统;第二,这一理论体系具有广泛的、长时间的社会适应性,从而既具长时间合理性又具有解读和发展的空间,第三,有生生不息的一代又一代学人、思想家薪火传承,宜传诠释,发展创新.开放的系统较之封闭的系统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一次性地完成就终结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主要参考文章: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4

关键词:对立统一法则;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社会基本矛盾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215-02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统一――辩证唯生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黑格尔的辩证法为合理内核,以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为基本内核发展起来的。对立统一法则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对立的事物必须统一,统一是为了更好地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大哲学流派,长期对立,现在是到了该统一的时候了。根据辩证法的原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什么是辩证法呢?同志讲“一分为二”即是辩证法。根据“一分为二”的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一分为二。依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表现,笔者将唯物分为创造唯物主义和掠夺唯物主义,把唯心主义分为理想唯心主义和愚昧唯心主义。工人做工、农民种田、劳动人民创造物质财富这都是创造唯物主义。地主剥削农民,资本家剥削工人,帝国主义掠夺殖民地人民、干部贪污受贿、不法经商、偷盗抢劫、谋财害命、非法集资、传销等等都是掠夺唯物主义。相信共产主义,相信科学是理想唯心主义。相信迷信、相信鬼神是愚昧唯心主义。笔者以辩证法为合理内核,以创造唯物主义和理想唯心主义为两个基本内核,把唯物主义的创造和唯心主义的理想(两个文明)结合起来,提出辩证唯生论。辩证唯生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脉相承。由于马克思相信唯物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缺少唯心主义的基本内核;但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中,人类社会一定会实现共产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其实包含了理想唯心主义的内核。所以说,辩证唯生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物质与精神谁是第一性问题,是存在与意识问题。世界是由物质所组成的,物质具有能量,物质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质在能量的驱使下,在时空中运动,运动时空是弯曲的。人(包括动物)是高等动物,人是有精神(动物为本能)的,但精神从物理学角度可以划归能量范畴,所以世界本原问题可以划归为物质和能量谁是第一性问题。根据笔者的黑洞-白洞隧道自组织宇宙史观可知,世间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个黑洞-白洞隧道自组织。自组织通过黑洞(类似于嘴)吞噬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通过自组织内部结构(类似于时空肠)吸收消化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自组织系统并维持系统的生命过程。同时把产品,多余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通过白洞(类似于排泄系统)喷出自组织体外,喷出的产品、物质、能量和信息将进入另外的黑洞-白洞隧道自组织,构成宇宙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循环。自组织消亡以后也掉入另外的黑洞,回归宇宙,并获得新生。因此,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由此可知,世界的本原是生命,是物质和能量的结合体。要探究世界的本原,就要探究人类的起源。若人是猿猴变来的,则必须有一只公猴和一只母猴及其环境;若第一个猿猴变成人的和卵子结合的一瞬间就是人类的起源,受精卵则是物质和能量的结合体。由此推断生命的起源、星球的起源和宇宙的起源都是同样道理,都是物质和能量(精神)的结合体。

我们认识事物,认识宇宙的形成和发展只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认识,任何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即有一个本原),没有界定的目标,泛泛地讨论物质和能量,或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永远也没有结果,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存在与意识也是同样道理,因为存在和意识是统一体,有存在就有意识,有意识就有存在。可能有人要问植物人有存在,但没有意识,我们说只要有生命体征,就仍存在意识(只是低一级的意识)。可能有人又要问,人死了,有存在,但无意识,这是另一种的意识和存在问题,这里尸体是一种非生命体的存在,尸体的机体仍然要吸收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以促使机体的腐烂,回归自然,所以这是一种无生命存在的存在、无意识的意识存在,因为物质与精神,即物质与能量、存在与意识是极广义的哲学含义,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永远也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三、 社会基本矛盾问题

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根据对立统一的法则,对立方失去对立面就不存在,所以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既不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也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同样也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不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根据辩证法(一分为二观点),生产力可分为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生产关系可分为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关系,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关系结合起来,摒弃落后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关系,所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时决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小岗村10多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一刻既解放了生产力也改变了生产关系,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同样,经济基础可分为先进的经济基础和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可分为先进的上层建筑和落后的上层建筑,正确的是把先进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上层建筑结合起来,摒弃落后的经济基础和落后的上层建筑。所以决定社会的发展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因此要同时改变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由此可知政治体制的改革在当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The dialectical living theory

ZHOU Bing-gen,JI Bing,ZHOU Kun

(Land resource and tour college,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3,China)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5

一、列宁提出了哲学上的两条基本路线的区别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二)人的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思维和存在能不能有同一性?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质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在这里只谈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至于第二方面和哲学上两条基本路线的划分,则是由列宁来完成的。1905年-1907年俄国民主革命失败后,沙皇政府施行白色恐怖,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立宪人走上公开的反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发生了涣散、混乱与分化的情况,布尔什维克的大部分变成了取消派,布尔什维克中的波格丹诺夫等人变成了召回派,他们于1908年上半年联合起来鼓吹马赫主义,攻击辩证唯物主义,妄图用马赫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马赫主义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的德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它把“经验”作为哲学体系的基础,打着“无党性”的幌子,披着“科学”的外衣,具有很大的欺骗性。马赫主义的这些特点适应了俄国修正主义者的需要,一时间,马赫主义思想到处泛滥,许多革命者的思想发生了混乱,列宁面临着政治上反对取消派和召回派,在理论上批判马赫主义的重任,在同马赫主义即经验批判主义的斗争中,列宁根据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进一步提出了哲学上两条基本路线,即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和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划分:“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主张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主张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列宁无情地揭露了马赫主义者的理论来源,指出他们使用和津津乐道的“新”术语“经验一元论”、“经验符号论”等,不过是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的翻版而已,实在不是什么新鲜货。而马赫在论述认识论基本前提时公开承认,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提示感觉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他又说“感觉不是‘物’的符号,而‘物’倒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感觉复合的思想符号”,这说明马赫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这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是根本对立的。

二、列宁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科学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

早在公园前七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就第一次提出了水是世界的本原,以后赫拉克利特、德谟克里特等人,都相继把探索世界本原问题作为他们哲学的研究课题,这些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者把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空气等看作世界物质的本原。他们天才地猜测到了世界的物质性,然而,他们用个别的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则是幼稚的、不正确的。到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们认为,自然界是世界的本原,他们比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前进了一步,但是,他们认为物质是一种不变的实体,是不能再分割和转化的、具有不变性质的原子,这不符合自然科学的结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极大地发展了,电子和放射性元素等一系列新发现证明,原子不是一成不变的、最后、最终的东西,而是可以分割和转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现出现了缺陷。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借此乘虚而入,故意混淆物理学上的物质结构的学说和认识论的物质概念的区别,叫嚷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被驳倒了”。列宁为了反对唯心主义特别是马赫主义的错误理论,为了坚定革命者的信念,在同马赫主义的斗争中,总结了哲学上已往的两条基本路线的斗争经验,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明确指出了物质这一概念的内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在此,列宁不仅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物质观点,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现的缺陷,也彻底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列宁的物质观,是现今为止对物质概念的最为科学的阐述。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6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规定;实践唯物主义;理解的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801(2008)06-0109-04

近几年来,学术界以“回到马克思”为论题,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反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化建设。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及其称谓,是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近十年来,哲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成果作一概述和分析。

马克思并没有赋予自己的哲学一个具体的名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称谓来指代,主要是受前苏联的影响。特别是斯大林1938年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小册子,对这个名称的普遍流行起了重要作用。受此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义语。究竟如何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对此,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直接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但他十分强调实践观在自己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不仅初创了科学的实践观概念,对人和实践作了明确无误的强调,而且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这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对自己哲学性质的基本定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概念。有的学者分析,“实践的唯物主义”既具科学真理性,又具人文价值性;而其思维向度,则是对科学的客体性或客观性思维向度和人文的主体性或主观性思维向度的扬弃与整合。作为高度融合的总体性范畴,实践扬弃并超越了有关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理性与非理性等等一切二元对立关系。把实践作为整个哲学体系建构的前提和出发点,就使得马克思真正从逻辑预设的层面上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知性意义上的机械对立,从而达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回到实践本身,就意味着彻底消解那种对象性的观照方式,真正摆脱知识论视角和经验论立场的羁绊。还有的学者明确指出,实践唯物主义这个名称,表明“实践”具有本体论或世界观的意义;科学的实践观既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又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本体论、认识论、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全局性、根本性的定义,它所要表明的不仅仅是一种要把理论付诸行动的哲学态度,更重要的是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建构原则。换言之,实践的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

第二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把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看作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的思路不是从世界的物质原则出发,然后推向历史领域,而是从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亦即生产劳动出发来认识、理解和把握不断变化着的自然界。马克思从根本上打破了认为观念和思想支配、统治着全部人类历史的历史哲学的神话,“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哲学贡献也正在于他创立了这种崭新的历史观。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第三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在讲到自己的哲学同黑格尔哲学的本质区别时指出,它的辩证法的现实基础是唯物主义。恩格斯也不止一次地强调,他们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是一门科学,它不能,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一门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至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个明确的、可以同相邻学科区别开来的对象;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而建立起来的原理;一个比较完整的、有着逻辑联系的思想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已经具备了上述条件。辩证唯物主义中也可能会有不完整、不严密、不深刻之处,以及过时、错误之处,但如果不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前提下来发展它,而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的前提下来发展它,那么,它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了。也就不再是一门科学了。

第四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的、历史的、人道的、实践的唯物主义。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实践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性是在与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的比较与论争中凸现出来的。它提供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内在统一性的科学的哲学世界图景,是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性是在与机械论、形而上学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它是辩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在观察、理解和说明任何哲学对象与哲学问题时都自觉贯彻历史逻辑和历史方法,其二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密切关注、深刻理解和独到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道性也是在与旧唯物主义的非人性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针对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内在地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看作是一种人道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是在与所有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和超越于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最根本之点。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和实践性都不是单独的、孤立的,而是系统的、互渗的,只能在整体中加以理解,而实践性则既是马克思当年实现哲学变革的最根本之点,也是综合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的最关键之点。

应该说,在以上各种观点中,“实践唯物主义”的提出无疑最引人瞩目,这个名称体现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有相当部分的学者赞成用这个名称来表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和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不同意。他们认为,首先,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实践唯物

主义”。所谓“实践唯物主义”是从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这句话中引申出来的。这种引申是否成立,这种理解是否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应当仔细研究。另外,马克思虽然讲过“实践的唯物主义”,可是在别的地方他还讲过“批判的唯物主义”、“战斗的唯物主义”、“革命的唯物主义”等等。在这些提法中,“实践的”、“批判的”、“战斗的”、“革命的”都是“唯物主义”的修饰语,而不是马克思对自己哲学的命名。其次,实践不具有本体性,不能用实践代替物质。物质的优先性在于它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而实践的优先性在于它是一种具有预先目的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如果把实践当作本体,就难以理解实践的目的从何而来,实际上就是把实践引入存在论了。同时。马克思并没有将实践提升到本体的地位,而实践本身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要素因而可以分析的范畴,这同作为终极原因、最后根源的本体要求显然不符,因而用实践作为“本体”来统一唯物论和唯心论,完全是一种空想。最后,实践论属于历史观的范畴,不是世界观。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不能把实践论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针对以上不同观点和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在追求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今天,如何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掌握思维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在不同场合把自己的哲学学说称为“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将费尔巴哈之前的唯物主义都称为“旧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相对于旧唯物主义有两个基本的特点:它既是历史的唯物主义,又是辩证的唯物主义。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是两个“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称之为辩证的唯物主义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的唯物主义也可以,名称和内容并不能画等号。

尽管学界在如何理解和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上一直存在歧见,但不可否认,在经过近几十年的“文本核对”和“实践检验”之后,人们发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称尽管有它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在过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人为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一般唯物主义,把一般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或扩展至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这种理解的实质。还是“把自然和历史、自然史和历史观割裂开来了。没有实现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没有把自然史看作‘历史的自然’、把历史看作‘自然的历史’”。这显然与马克思的原意不符,在这样的理解前提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称也就不能很好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为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观和历史观上的统一,有的学者建议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称,修改为“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