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带教的重要性范例6篇

护理临床带教的重要性

护理临床带教的重要性范文1

临床带教没有真正建立行之有效的师生双向评价机制,一般采取年度带教结束学生评选优秀带教老师或是座谈会的形式全权代表临床带教的评价机制,评价内容仅有对带教老师的总体印象评价,如教学态度、带教方法等一般带教意义层面上的评价,没有针对本科护理临床实践建立一套带教评价机制。

2对本科护理临床实践带教的思考及对策

2.1建立健全本科护理实习管理系统:结合医院实际,建立了护理教研室—护士长—带教秘书—带教老师的临床带教体系,由护理部主任兼任护理教研室主任,本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由主任统一安排,直接管理本科护理实习生,能较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实习要求、带教老师情况等,做到定期带教反馈分析、找出问题、及时整改,在提高带教水平的同时促进临床护理人员,特别是带教老师护理理论水平,达到师生双赢效果,有利于各级各类人员带教积极性的调动。

2.2加强本科护生的岗前教育:临床实习阶段是学生正式进入临床角色,将课堂知识与临床实践融汇贯通的重要时期,此期,护生对临床一切事物感到新鲜,学习欲望强烈。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后,很容易出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情绪低落,严重影响着实习效果。通过临床带教中的观察及相关的专业观调查都表明,超过50%以上的护理本科学员都认为自己从事护理职业“吃亏”、“大材小用”“、高等护理教育没有必要”以及“有自卑感”等。所以,在护生上岗之前,组织岗前培训、强调临床实习的重要性、实习是理论结合实践最好的时机,并认识到实习是很艰苦的过程,让护生充分理解实习的重要性,正确引导护生,帮助护生树立牢固的护理专业思想。

2.3加强本科护理临床带教师资队伍的培养:按照本科护理带教的要求,落实临床带教资格选拔制度,在每年护理部、护理教研室年度计划中,体现并落实临床带教老师培训事宜,通过集体学习、个别指导以及注重室等途径开展教学技巧的培训,如情景教学、示范教学、教学查房以及在带教中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敬业品质、创新能力、潜能激发等方面的培养,全面重视和提高本科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整体水平,真正满足本科护理人才培养要求。同时,根据本科护理实习要求,结合科室特点,制订各科室带教计划,为同学量身定做,从而收到较好的实习效果,得到实习同学的好评。

2.4健全师生双向评价机制:在现有对带教一般意义上的评价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师生双向评价机制,以本科护理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为中心,完善在临床教学,如教学计划安排、带教模式、人文护理、科研等方面深层次的评价。对学生严格管理,扩大临床实践考核范围,重点考核综合分析能力、危急重症患者的处理能力、护患沟通等综合临床实践能力,通过师生双向互评,以评促改,从而提高带教质量。

护理临床带教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护理 带教 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生进行综合技术训练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环节,也是护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护理工作实践性很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实习阶段所学习、掌握的实际操作技能。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带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现就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旨在调动教与学双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临床带教的最佳效果。

1存在问题

1.1临床带教老师带教能力问题

1.1.1思想观念问题

随着法制社会的健全,规章制度对医疗行业作出明确的规定,比如护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护理纠纷以及医疗事故,主要责任在带教老师。因此,带教老师对实习生不轻易放手,使护生的动手操作次数减少,多扮演着打杂的角色,从而使护士在实习期间很难掌握临床操作技术,影响了护理实习质量。

1.1.2传统带教形式单一陈旧

目前临床上多数仍采用传统被动教学的带教模式。 带教老师只是按照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使护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1.1.3学历层次较低

目前临床带教老师学历参差不齐,存在中专带大专、大专带本科甚至中专带本科的现象,带教老师知识结构有限,不能满足护生对护理知识的高标准要求,严重影响到护生实习的积极性。

1.1.4授课能力欠佳

许多带教老师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未接受过教育学理论的培训,在临床教学中缺乏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授课经验不足,只注重传授操作技能而疏于强化知识。

1.1.5带教时间与精力不足

因护理工作繁杂琐碎,且病床使用率提高,以及新技术的开展,病人对护理要求的提高,均使工作量不断加大,带教老师必须在完成大量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再负责带教,时间和精力不够,从而使护生实际操作减少。

1.2临床护理带教护生存在的问题

1.2.1思想观念问题

受重医疗、轻护理传统观念的影响,护生认为护理工作被人瞧不起,挫伤了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思想波动大,担心学无所用。

1.2.2工作主动性缺乏

现在的护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娇惯,缺乏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实习中往往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1.2.3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薄弱

虽然护生在学校受到过一定的法律知识教育,但在临床上他们很难意识到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法律意识淡薄。

1.2.4语言表达能力及与病人的沟通能力欠佳

护生涉世不深,进入实习医院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人际环境,不知道如何与临床老师接触交流,不知道如何与病人打交道,不善于为病人做相关知识宣教。

2对策

2.1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护理部对护生进行岗前培训过程中,应使护生正确认识自我,调节好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消除自卑、紧张、抑郁等情绪,尽快地进入护士角色。教师应向护生讲解护理的发展状况和前途,护生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情感选择,也就有了职业行为的基本倾向。

2.2注意示范和患者及时沟通

护生在实习初期,带教老师可采取在做每项处置前,要求护生先看技术操作常规和带教老师示范,然后再操作。在病人面前要多给护生鼓励和表扬,在纠正护生的操作动作时,应顾及护生与病人双方的反应,避免矛盾和冲突。带教老师事先应对病人的文化、职业、个人素养和身体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估,为护生正确地选择病人,在得到病人理解和配合的同时,让护生放下包袱,使他们的技术水平得到正常发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护理工作。

2.3带教老师注意自身素质提高

2.3.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素质。临床实习是护生真正了解护理专业的开始,带教老师的言行对护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护生以后的护理工作。因此,带教老师必须要有良好自身形象及职业道德素质,语言文明,举止庄重,谦虚礼让,以护士礼仪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2.3.2 加强护理专业学习。实践证明,带教老师娴熟的技能、抢救时的镇定与从容、抢救成功后家属的感激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对护生也可产生偶像效应,激发其工作热情。因此,带教老师应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熟练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并将其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连接。

2.3.3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带教能力。医院护理部应加强带教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带教水平。由于带教教师在学历层次和带教水平上与快速发展的护理教育存在差距,加强对带教教师系统的培训是快速提高带教教师整体水平的有效措施。医院、科室应多渠道地为带教教师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和学习环境,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2.3.4在临床教学中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活动

带教老师应懂得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护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并能将本专科知识体系化,分门别类传授护生,做到事半功倍。应用PBL教学法组织教学,在讨论中鼓励护生要敢于多问和质疑,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做到多思考、多讨论、多分析、多比较,以寻求最佳的答案,激发护生探求新的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发挥护生学习的自主性,变被动学习理解为主动探索,培养护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带教老师为中心向以护生为主体的临床教学模式转变。

总之,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获得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因此,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应注重临床带教质量,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面的积极性,以使所培养的学生日后需成为具备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娴熟的业务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护理临床带教的重要性范文3

论文摘要:目的深入了解护理专职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以探讨其参与临床实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深入访谈法,对12名护理专职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并及时进行记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 从访谈内容中提炼出两个主题: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现状(认到重要性但参与积极性不高);影响参与临床实践的因素(包括对效果的不确定、角色冲突、缺乏归属感、潜在的职业危害及经济顾虑)。结论 教师普遍认为临床实践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参与临床实践现状并不理想,这主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与自尊的需要等得不到满足有关。

临床实践可以提高护理教师实践操作的能力和信心,提高其护理理论和实践授课能力。临床实践是护理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许多高校]安排专职教师以短期进修、见习带教等方式参与临床实践工作,以提高护理专职教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防止学校教育与临床实际脱节。目前国内也有关于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报道[,但多以临床实践的经验介绍等一般性报道和临床实践现状的量性研究为主;在影响临床实践的因素上也主要从教学和科研任务重、工作量大、没有足够的时间下临床等客观因素出发,没有从教师需求角度进行分析,不能全面反映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曾参与临床实践的高校护理专职教师为访谈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了解他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并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影响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立意取样法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有目的地选取12名从事护理教学的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进行质性访谈。年龄28~37岁中位年龄29 5岁;男1人,女11人;其中已获得硕士学位者6人,硕士在读6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5人;有临床实际工作经验者(不包括实习经历)人。

1.2 方法

本研究在征得受访者同意后,采取深入访谈法,以获取受访者的真实感受及体验。访谈以“请您谈谈您对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看法及您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为主题展开。访谈尽量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具体时间不限,以受访者认为已经较准确全面地说出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为止。在访谈过程中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并及时将访谈录音内容逐字记录。将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取与本研究有关的内容并进行归类,形成相关主题,并返回受访者处求证。在资料分析处理过程中尽量以受访者原话呈现,对部分表述不明确的内容经核实后予以修正。

2 结果

2.1 主题一: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态度

2.1.1 认识到重要性 在访谈中,12名护理专职教师均表示出临床实践是有必要的,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有帮助。“每次学生听我讲在临床碰到的实际例子的时候学习兴趣会更浓一些,对书本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如果我给学生举的例子是我在临床实际碰到的,会讲得比较生动,会有自己的体会,不会干巴巴的,而且举例的时候更自信一点,如果是虚构的病例总是怕与实际不符,说的时候感觉底气不足。”

2.1.2 参与积极性不高

受访教师对参与临床实践的意愿及态度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来说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仅有2名教师表示非常愿意并喜欢参与临床实践。“我很喜欢下临床,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长时间不去就发现很多东西跟不上了”“;上次去医院的时候她们正好要体格检查考核,很多护士不会,我在学校正好教这部分内容,我就示教了一次正确的检查方法,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平台让临床老师和学校老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挺好的。”8名教师存在愿意但不喜欢参与临床实践的矛盾心理。“我心里是很想去临床的,但在医院又觉得呆着不舒服”“;我是愿意去的,但是现在每次去的时间太短了,匆匆忙忙的。”2名受访者在访谈中表现出不愿意或不喜欢的态度。“如果可以不去临床那我就不想去了”“;我不愿意去,在那里基本学不到什么知识,浪费时间”“;目前这种临床实践的方式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2.2 主题二:影响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因素

2.2.1 对效果的不确定

是否能学到知识是影响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重要因素。“有些科室带教老师比较认真,我觉得学得挺多的,那我还是很愿意去的”“;除了附属医院外,最好还能去一些其他的大医院,这样能学得更多”“;带教老师既带实习生又带我们的话,一般我们就没什么操作机会了”;“我以前在临床已经工作了好几年,护理操作也很熟练,但是临床实践还是跟着护理带教老师做日常护理工作,这样基本学不到什么,我希望能让我自己去学我想学的东西”“;不同年资教师应有不同的临床实践方式及目标。”

2.2.2 角色冲突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教师的特殊身份让他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承受巨大的压力。“碰到自己教过的学生也在那里实习,总觉得挺尴尬的,所以有时候尽量避开,不和他们一起工作”“;有一次我和一个学生跟同一个带教老师,当时学生说有个患者的静脉不好打,让我去打,当时我觉得心理压力挺大的,如果我没打进,那觉得太没面子了”;“带教老师一般也不教我们,她们觉得我们也是老师,可能比她们懂得更多,就让我们自己看看,不会和我们主动说一些相关知识”“;我怕万一做错了会被护士笑话”“;当学生的时候自己做得不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做老师了,总觉得如果做得不好会被人嘲笑。”

2.2.3 缺乏归属感

是否有归属感也是影响老师参与临床实践的因素。“我比较喜欢去我熟悉的科室,那里的护士、医生都认识了,感觉好一点”“;跟在医生后面查房时,医生都很奇怪地看着我,如果护士长能先介绍一下我可能会好些”“;刚去科室的时候,谁都不认识,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挺难受的。”

2.2.4 潜在的职业危害

部分教师表示对参与临床实践工作的安全问题及职业危害存在顾虑。“万一因为我的操作不当,发生医疗事故该怎么办?”;“我们不是经常在医院,所以很多操作都生疏了,带教老师有时候也不敢放手让我们做,说实话她如果真让我做,我也不一定敢”;“真不想去下临床,医院病毒、细菌这么多”“;被患者使用过的针头扎伤,万一这是个艾滋病患者怎么办?”

2.2.5 经济顾虑

“临床实践与其他工作任务相比较,在各方面都不平衡,下临床也不算工作量,又没有补贴,还不如多上几节课”“;我每个月还要还房贷,如果不上课去下临床或者外出进修,其实经济压力挺大的。”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职教师普遍认为临床实践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临床实践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临床实例及密切联系实际,提高授课质量和效果。但教师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并不高,大部分人在表示愿意参与临床实践的同时也表现出不喜欢的态度,因此目前参与临床实践的现状并不理想。根据访谈的结果,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不主动进行临床实践的现象可能为各个层次的需要尚未满足所致。

3.1 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与受访的12名教师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的临床实践方式学不到知识,不能达到临床实践的目的及效果是影响其临床实践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护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教授护理操作相关知识,还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这就要求护理专职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熟悉临床护理工作内容,还应重点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临床新技术新进展等。目前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以直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方式为主,难以学习到护理工作以外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医院缺乏相应的带教制度,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带教老师对带教方法和内容也存在困惑。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专职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会产生枯燥乏味、学不到知识的感觉,不喜欢参与临床实践。

3.2 尊重与自尊的需要

教师在参与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仍以教师的角色要求自己,觉得教师应懂得更多,当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面对自己曾经的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往往不被患者、护士及医生所理解和认同,他们认为教师就应该在学校上课,来医院能做什么?这些都影响了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积极性。

3.3 爱与归属的需要

护理专职教师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因此对临床工作环境及医护人员不熟悉。陌生的工作环境、缺乏共同的话题导致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产生孤独感及缺乏归属感。另一方面,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时间较短,医院也缺乏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相关管理制度,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院没有提供工作服、储物柜等,而这些更加重了教师的无归属感。归属感缺乏会导致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影响教师临床实践的积极性。

3.4 安全的需要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常暴露于多种危害因素中,护理工作的潜在职业危害影响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积极性。随着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教师对临床实践中护理安全问题的关注开始增加,也导致教师对参与临床实践工作存在顾虑。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以保障教师的临床实践工作。

3.5 生理的需要

对于少部分青年教师,刚刚成家立业,积蓄较少,有的还需承担房贷等压力,经济因素仍是影响其临床实践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4 对策

可见,要提高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和热情,应从满足教师各层次需求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教师临床实践现状及提高临床实践效果。

4.1 建立个体化的临床实践模式

目前,我国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模式主要有短期进修、参与临床见习带教、不定期下临床了解新技术新进展等方式。应根据教师的不同工作年限、工作经历及个体化需求,建立相应的临床实践目标、方式及内容。

4.2 完善相关专职教师的临床实践制度

包括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的管理制度及培训制度。学校应与临床实践基地共同合作,制定相应制度,以加强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的管理,提高临床实践效果。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及新同事,以减轻无归属感;在带教方式上,尽量安排高年资带教老师提供一对一带教,以提高带教质量;管理制度中还应包括对进行临床实践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提供护理安全的保障。

护理临床带教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护理专业 课堂教学 临床应用

[作者简介]董红艳(1963- ),女,河南商丘人,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临床护理和护理教育;陈瑞领(1957- ),男,河南商丘人,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染病护理。(河南 商丘 476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校级课题“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与临床应用脱节问题的分析与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GKY2009-0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13-03

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毕业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护理专业学生除掌握护理的相关基础和专业知识外,更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但目前大多数医院对新毕业护士的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非常不满意,护理教学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这一直是困扰和制约护理教学发展、影响护理专业就业的重要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学生、教师和临床护士对护理专业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找出了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堂教学与临床应用脱节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了相应对策。通过教材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以及考核方式改革等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护患沟通能力,使护理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应用接轨,为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探索一条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新模式,提高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率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护理教学与临床脱节常见原因

我们对两所二级医院来自27所不同院校的近五年毕业的268名护士,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目前护理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教学与临床应用脱节问题进行调查,并分别与从事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和临床带教的78名老师以及16所学校的83名实习学生代表,召开了座谈会,针对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及临床实习等环节与临床脱节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各院校存在的主要原因从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临床实习三个方面归纳如下:

(一)理论教学方面

1.教师的原因。各院校均存在年轻教师多,教学经验少;学历层次高,临床经验少;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弱等问题。新教师在各高校毕业后,沿袭着自己上学时老师的教学方法,去教学生,不少老师认为技能的培养和动手能力应在临床实习的时候由带教老师完成;老教师因脱离临床时间较长,观念陈旧,不能跟上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护理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中心,对实训教学重视不够,重理论轻实训的现象普遍存在;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护理学科建设不很成熟,没有形成以临床护理为核心的特色,没有摆脱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

2.教学方面的原因。教材编写较乱,没有统一规范的高质量教材;在选用上,与参加编写的教师和学校有很大关系;在课时安排上,理论课学时占的比例过大,实训课所占学时较少;在课程设置上,各课程之间缺乏知识结构上的逻辑过渡和有机联系,存在着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遗漏,未能形成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的现象,课程培养目标在产生综合效能方面的作用已落后于护理学发展的需要,课程有时不能按计划进行,造成某些课程前后衔接困难。课堂教学缺少师生互动,较少应用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方法,缺乏灵活性、主动性、创新性。

(二)实训教学方面

1.教师的原因。首先,上实训课前由实训老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用物,上课时首先由老师示范,然后学生“照方抓药”进行练习。老师过分强调操作程序要精确,操作动作要规范,激发不起学生兴趣,甚至引起厌倦心理。其次,教学方法死板,学生在上课时死记操作流程,练习时拼命模仿老师的动作,学生进入临床后面对许多应急情况感到束手无策,缺乏应变能力。再次,实训课大部分情况下只让学生看,不让学生动手,怕损坏设备;有的练习器材,早已过时被临床淘汰,也有些部分教师自己甚至不会使用。最后,个别领导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实训老师处在“教辅”位置。这种片面认识导致学校对实训教师重视不够,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

2.教学方面的原因。实训内容上,特别是临床护理课程的实训项目几乎不能开展,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脱节的现象。实训方法上,缺少开放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灵活性和个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遇到紧急问题时应变能力较差。实训设备上,临床上的医疗设备更新较快,而学校的实训设备陈旧,一些实训室的主要仪器设备多数不能满足高水平的实训教学, 学生接触不到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大规模扩招上,不少院校虽然增添了新的设备仪器,但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仍然满足不了学生练习的需要。实训室管理上,护理实训室不同于其他医学实验室,实训教学用物多、零散繁杂、消耗更新快,没有一套规范的管理措施,实验室不能高效利用,仅在上课时开放,直接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实训考核上,长期以来实训课的成绩依附于理论课,考核成绩所占比例很少,有的甚至不考核,大部分实训考核均以技术操作为基础,考评标准中过分强调某些细节,致使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机械地完成某些动作,却达不到利用这些操作技术为病人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造成学生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

(三)临床实习方面

1.由于学校老师教学任务重、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经常参加临床实践,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飞速发展了解较少,知识更新速度不能与临床同步。实习学生及带教老师反映所学知识部分已滞后于临床发展,有些知识与临床工作脱节,实习学生不能很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指导护理实践工作。

2.实习学生人数多,又无临床实践经验。对于开展病历讨论、操作训练和临床见习、实习等都有一定困难。学生质量和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质量影响也非常大。

3.带教老师理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带教老师临床经验较丰富,操作能力强,但理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带教老师的学历层次亟待提高。

4.临床护理教学的师资不足,缺少相对固定的临床带教老师。目前多数临床带教老师为护士长或护师,有的甚至是高年资的护士。护士长作为身兼多职的管理者,平时工作就比较繁忙,临床教学工作又给她们增加了新的压力;临床带教老师既要做好病区日常的护理工作,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临床带教任务,所以临床教学质量难免会受到影响,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发生也有所增多。附属医院每年要承担教学院校近千人的见习、实习任务,带教老师紧缺,医院和患者的负担很重,特别是对于课间见习,医院的态度不是十分积极,使课间见习减少甚至取消。

5.实习医院对于临床实习带教的管理没有积极的政策支持。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一般不与带教护士的奖励、晋升挂钩,常与法律责任联系密切,而实习护士又是出现护理差错较多的群体,患者对实习护士也不信任,从而增加了带教的难度,使护士带教的积极性受损。座谈时部分学生反映在临床实习中学到的东西不多,带教老师不能实行一对一的带教,老师仅让学生换换吊瓶,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自己只是干杂活的机器。

二、解决课堂教学与临床应用脱节的对策

(一)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明确改革方向

1.突出应用原则,优化课程结构。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采取课程精简、融合、重组等多种形式,优化课程结构,即依据岗位需求,设置与调整专业方向,根据工作任务需求,整合序化教材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实用性;根据工作过程,制定能力标准,注重技能操作;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和课程标准,构建与之适应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课程结构体系。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是“校—院合作”“教—学—做”一体,面向市场、面向岗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仿真临床环境为依托,实现学校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满足现代化医院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需求。这是对传统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也是当前医护教育共同关注、共同探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坚持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坚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确立“以整体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教育理念,以护理程序为主线展开教学,以“加强人文、突出技能、注重整体、体现社区”为原则,力求做到素质教育全程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学习知识技能与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同步化,最终实现学校教育与临床应用零距离接轨。

3.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为使学生所获得的职业技能与临床岗位要求相一致,教学方法主要以设计案例—模拟场景—仿真教学等综合教学为主,将教、学、做、练融为一体,灵活运用案例分析、以问题为先导的启发式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营造实践环境,开展实境教学,实现学校教学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连接。在考核方法上,应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制定考核评分标准,改革评价方法,增加综合技能考核,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训分离的局面,实行教、学、做、练一体化;将临床的真实情境再现于课堂,即“工作场景”和“学习场景”一体化,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使重视理论教学转向重视能力培养。

4.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将临床实践中理念上和技术上的最新进展不断地、及时地充实于实践教学中。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以任务为核心,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即“见习—理论—实训—实习”四位一体,通过见习、实习提前与医院接触、提前与岗位接触,达到学校与医院零距离接触的目的。

(二)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1.重视和加强新教师的带教和岗前培训工作。近年来随着学校的扩招,所需的教师较多,护理专业的新教师特点是学历高、理论水平高,但缺乏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和培训,这使得护理专业教师很少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对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行思考。因此应选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承担新教师的带教和培训工作,利用教师队伍的多元化,通过讲座、听课后指导、教学方法讨论等形式,让新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本专业的理论、实践课堂教学工作了解和熟悉,尽快由“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也可利用进修或去医院短期培训的方式派新教师去医院从事一线护理工作,可以起到弥补临床知识不足和了解护理前沿信息的作用。

2.更新在职教师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职业是年复—年、日复一日的重复性职业,由于习惯了重复的行为方式,很少有教师分析自己行为背后所隐含的信念和价值观,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同时对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予认同,甚至反对。一些临床上早已淘汰的实训用物,老师还在给学生讲解,使学生毕业去临床工作后发现老师在学校讲的在医院里很少用到,而临床上先进的、实用的知识在学校里没有接触到。护理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随着医学和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在职的老教师和新教师都要更新观念,深入临床一线学习新的护理理念和理论、技能操作知识,这样才能使学校培养出的学生适应现代医院发展需要,成为实用护理人才。在职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专业,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料和调查的方法更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方面可采取去医院阶段性进修、寒暑假培训或短期参观等形式去实现。

3.创建良好的护理专业教师文化。教师之间可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跨学科听课、评课、经验交流、学术会议等形式进行教学交流活动,形成以探究与合作为特征的专业教学文化。护理专业教师相对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对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有充足的临床经验和护理实例;如果理论水平较高的学校教师能和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合作和交流,可以使得理论、实践和科研在临床实践中得以统一,如在临床中开展护理查房、讨论疑难杂症病人的护理方法,还可以开展循证护理,不仅解决了护理教师同临床相结合的问题,又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重视实训教学,增加实训课时

在各课程的安排上应注意各课程间知识结构上的逻辑过渡和有机联系,即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又没有缺失和遗漏。课时安排时要突出护理专业的实用性科学的特点,多安排医院见习和实训课的比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实训设施方面。学校应根据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实训设备,模拟病房的设施,并对教师做好更新实训设施和实训项目的培训。

2.实训课堂教学方面。根据课程的不同要求,适当增加实训课时,可将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调整为1∶1,小班教学(最好控制在30人以下),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延长练习时间,老师可以随时指导和讨论。改变传统的教师示教—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回示—教师总结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实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因此新型的教学方式,应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掌握技能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多设置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讨论等教学方法,在讲解示教操作的时,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把整体化护理渗入到实训教学中,既增加了技能操作的趣味性,又融入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可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临床见习、实习带教的管理

1.医院应做好带教老师的遴选。医院应选择思想素质高,临床带教经验丰富,对学生有爱心有耐心、对工作谨慎的护理人员作为带教老师,既可以圆满完成带教任务又可减少医疗纠纷和差错的发生。但是大多数医院的一线护理人员比例不足、护理工作繁忙、带教学生时存在一定的风险,使得临床护士的带教积极性并不高,医院方面可以从职称晋升和工资津贴方面给予优秀带教老师一些偏向政策,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2.理论教师应及时接受临床带教老师和见习、实习生的反馈信息。学生临床实习期间,学校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和临床带教老师联系,可通过电话和实地探访等多种形式,及时接收实习学生和带教老师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存在的有关问题的信息反馈,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改进和指导课堂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五)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1.优化“双师素质”教师来源结构。在附属医院或社会上公开招聘、选拔具有临床工作经历两年以上的优秀高护毕业生,将其调入学校任专职教师或聘为兼职教师。

2.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与培训,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对来自附属医院及社会的青年教师,重点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培训。对直接来自高校毕业生的青年教师,重点是实践技能及临床综合能力的培训。开展专、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促进“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3.建立促进“双师素质”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学校可在进修培训、项目经费、职称晋级等方面向“双师素质”教师倾斜,激励教师争做“双师素质”教师。通过对在校及实习学生、护理理论教师、临床护理带教师及有关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发现护理专业课堂教学与临床脱节的主要原因有教师、教学和实习三个环节,并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重视和加强新教师的带教和岗前培训、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创建良好的护理专业教师文化;及时更新实训器械、改进实训教学、加强带教管理等。并通过护理课堂教学实践验证了对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为医学院校以后的护理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师带教、护理课堂教学与临床尽快接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思考与建议

(一)正确定位高职护理教育的目标层次是缩小与临床脱节距离的前提

培养技术型、实用型护理人才是高职护理院校教育的目标。高职护理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诚信意识以及较强的综合实践技能,既能动脑,又能动手。

(二)建立适应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是缩小与临床脱节距离的重要手段

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特点,形成突出护理特色的课程设置方案,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护理岗位要求,理论与实践很好对接。选用比较先进、针对性与适应性较强的教材,教案设计以护理程序为知识构架,培养学生形成整体护理的思维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早期接触临床,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根据教学内容和班级人数,灵活运用案例分析、以问题为先导的教学方法,使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

(三)校企合作,加强实训环境和实训基地建设是缩小与临床脱节距离的必要条件

专业教师与教学医院的兼职教师合作,校内实训设备与环境与实习医院一体化,充分保证学生校内学习与临床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同时,学校与医院建立稳定的、有一定数量且质量较高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护生临床实习和培训的需求。

[参考文献]

护理临床带教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ICU; 护生; 临床教学

重症监护室(ICU)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1],是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地方。作为临床实习的一个重点科室,ICU复杂的仪器设备和多变的病情往往使实习生茫然不知所措,不能很好进入角色。为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笔者对本院ICU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外科ICU共接收36名实习护生。其中男生4人,女生32人。本院校学生20人,在ICU实习时间为3周;外校学生16人,ICU实习时间为4周。本科学历32人,大专学历4人。ICU实习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技术操作及专科理论知识。

1.2 教学方法

采取一对一方法实施临床带教。入科前3天由总带教老师负责培训,包括介绍ICU的组成、职能、环境、进入ICU的注意事项、ICU的工作特点及服务理念等,让学生对ICU及危重病医学有初步的认识。根据实纲的要求制定带教计划,要求细化到每周的教学安排。

实习最后一周进行出科成绩评定。评定指标及考核内容包括:评价表(包括思想品德、工作纪律、工作整体性、计划性、独立性、合作能力、应急能力等的总评)占20%、过关项目占20%、护理程序运用占10%、基础操作占20%、专科操作占20%、理论成绩占10%。

2结果

36名学生全部按照计划完成ICU实习,掌握ICU基本工作流程和基础的监护抢救技术。护生出科平均成绩为87.2分,理论成绩平均84分,技术操作成绩平均89分。

3讨论

ICU收治的是各种急、危重病人,涉及多个临床专科,集各种先进监测、仪器设备于一体,实习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教学大纲针对ICU的实习要求存在内容广泛、操作复杂与实习时间较短的矛盾,因此认真分析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合理的ICU护理教学方法是临床教学的重点之一[2,3]。我院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任务繁重,而且ICU接收的实习护生来自不同的院校、实习时间有所不同,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1护生进入角色困难

重症医学虽然已经成为二级学科,但在部分医学院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学生在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涉及危重病医学的专科知识,仅是在各门临床课中学到一些疾病危重阶段的内容,这可能导致学生到ICU后不知从何学起。而且ICU环境特殊,工作压力大,具有仪器设备多、报警声音不断、患者病情危重、突发事件多等特点。部分护生可能因环境陌生或压力过大产生恐惧心理,很难适应实习角色,面对病人感到束手无策。

3.2不重视基础护理

ICU基础和专科护理操作较多,护生往往在实习初期对技术性较高的专科操作,如动脉采血、气管插管、床边血液净化治疗等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但对床上浴、口腔护理、更换床单等基础护理重视不够,在完成实纲的要求后不主动参与生活护理。

3.3缺乏整体医学观念

ICU 集中了各专科危重病人,而且同一患者的疾病往往涉及多个脏器、多个学科。与传统学科不同,危重病医学更强调以整体的思维来诊治患者[4]。护生从其他专科轮到ICU 实习,往往只能观察到患者片面的生命体征的改变,缺乏从患者整体进行综合判断的思维方式,需要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加强。

3.4带教老师压力大

带教老师是临床教学的主体之一,其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5]。ICU工作高度紧张,护士队伍较年轻,带教老师要承受来自学生和危重患者的双重压力,需要付出双倍精力,在某种程度上临床教学可能成为工作的负担,致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未得到老师足够的专业指导和实践机会,ICU实习有可能变成单纯的观摩学习。

4管理对策

4.1临床教学循序渐进

为减轻护生压力,教学应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展开,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制定每周的教学计划,第1周以熟悉环境、了解ICU理念和工作模式为主,消除学生对ICU恐惧、排斥等心理。第2~3周实习内容逐渐接触ICU常见的危重病人护理及基本抢救监护技能,理论讲课和临床实践同步进行。第4周进行考核,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对此教学计划接受度比较高,能较快转变角色,顺利完成ICU实习。

4.2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

带教老师的言行对护生的临床实习和今后的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带教老师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临床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设立总带教老师,负责整体把握教学计划和日常教学工作的安排和调整。所有带教老师必须参加医院的教学培训后方能担任教学工作。每年度教学结束后实习护生评出优秀带教老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4.3培养临床整体思维能力

在ICU临床教学中要坚持整体思维,无论病人还是疾病都要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判断。教会学生不仅要观察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还要考虑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带教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病人的基础生活护理,提高学生对基础护理的重视度。

4.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采取教、学互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查房时选择有代表性的病例,或将临床常见问题、重点问题制作成讨论题,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练习从整体的观念思考临床的问题。

由于ICU病人周转快,一些很有教学意义的病人往往很难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碰到,因此,总带教老师将平时遇到的典型病例收集整理,做成多媒体教学材料,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总之,ICU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认真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因人施教,教学计划与时俱进,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临床护理水平和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大为. 21世纪的医师丛书-危重病医学[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

[2]梁玲, 高海莲, 曾新芝. 高职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2): 161-162

[3]张春英. 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6, 4(6): 692-693

[4]叶进燕, 林锡芳, 潘景业. ICU临床见习带教的方法和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11): 1056-1057

[5]边巍, 罗媛, 张媛, 等. 临床实习管理及带教工作体会[J]. 华北国防医药, 2008, 20(2): 34-35

护理临床带教的重要性范文6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12

临床护师是护理临床工作中的主力,护师的护理能力一方面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护师作为实习护生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实习乃至今后的从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相对短缺,护理人员离职率越来越高,流失的人群中,很多是有着丰富临床经验和熟练业务的护师[1]。临床工作的护师多为青壮年,较年经护士而言担负着多重角色。因此,加强护师队伍的临床护理培训是必要的,现将综合性教学医院护师临床护理能力现状及培训对策综述如下。

1综合性教学医院护师临床护理能力的现状

能力是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的综合体现[2],临床护理能力是指护士把掌握的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的能力[3]。临床护理能力包括临床专科操作、专科知识、病情观察、应急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教学能力。临床护师接触危重症患者的机会最多,接触的病种多,这就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同时,护师承担繁琐的带教工作,这些带给护师无形的压力同时也是一项挑战[4]。根据我国临床护理的要求,护师的培训重点应是临床护理能力的提升,因此,应对当前综合性教学医院护师临床护理能力现状及培训的重点重视。

2护师临床护理能力培训内容重点

2.1护师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5]。有研究表明[6],护师的职业生涯认识比较高,职业目标较稳定,对待护理专业方面比较有信心,能意识到自身价值。然而,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均影响护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护理管理者加强护师职业规划的重点是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并且给予护师充分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防止其职业规划停滞不前。

2.2护师护理实践能力培训护理是一门实践的学科,作为一名临床护理工作者,特别是已有临床经验并承担带教工作的护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技能。在临床实践中,不仅仅注重熟练精湛的护理操作技能,更主要的是体现对护理对象的尊重,这些都应在临床实践中得以体现。同时,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提出使护理工作者的护理能力提高显得更加迫切,这需要一批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护师实施、引领优质护理服务。同时,只有熟练规范的临床技能以及优质的护理服务,才能赢得护生的尊重和信任,体现榜样的作用。

2.3护师临床教学培训临床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教师素质、能否有效地进行临床教学工作是临床教学能否达到护理目标的关键因素[7]。国外的临床护理带教主要是来自院校的专职教师或临床资深的护理人员担任,而我国临床带教没有严格的要求,使带教制度不完善;另外,由于近年来护理专业扩招,护理实习生的规模扩大,以至于形成带教教师数量的相对不足的局面,导致了科室选用带教老师资格的标准下降[8]。因此,建立一支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临床教师师资队伍是保证该临床护理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

2.4护师科研能力的培训每一个学科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研究,护理学的发展与进步与护理科研密切相关,护理科研推动着护理学科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表明,学历是影响科研的一个重要因素[9-10],当前,承担科研的主要人群集中在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并且临床工作中护理硕士生较少,因此医院承担护理科研的人群相对不足。然而,我国护理教育长期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导致目前临床上护师对科研的概念及统计学方法很陌生。虽然近几年本科护生在临床上工作的比例增加,但比例仍很低;另一方面,临床护理人员整体队伍对科研的意识薄弱。研究表明,由护师晋升主管护师的护理人员对科研知识的需求最为强烈[11],主要原因为面临晋升的压力。对于护师来说,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能够对临床现象有比较深的理解,有较好的科研资源,因此,加强护师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有必要的。

3护理教师培训策略的研究进展

3.1完善护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医院通过培训提高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者应该注重护师的带头引领作用,加强经验丰富的护师与低年资护士之间的交流,潜移默化的帮助护士形成其自身稳定的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科室管理者关注每个人的特征,及时与护士进行沟通,帮助其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护理管理者还应为护师创造学习和提高职业素质的环境,适时地提供可锻炼及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注重护师潜能的开发以保证其职业目标的实现,避免职业发展的停滞现象。

3.2完善护师临床技能与专业素养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侧重于深化专业技能训练,及时更新知识操作技能,培养护师遇突发事件时灵活应对、紧急处置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能力,以提高护师的临床护理能力。在培训内容上,还要培养护师的循证实践意识,通过专家讲解,典型病例实践循证护理,增强循证能力,深入病房,通过发现问题,寻求证据,进而解决问题。因此,综合性教学医院加强护师以上职称循证素质的培养,通过循证的方式解决问题,确立其正确的临床实践观。在培训形式上, 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管理者应根据知识技能的需求,有计划多渠道地为临床护士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如选派护师职称及以上的护士进修学习。

3.3加强临床师资队伍的建设规范临床带教老师的准入资格,可以借鉴国外的方法,通过临床带教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制度来选拔合格的人选加入临床带教队伍中。通过成立相应的部门,组织培训、审核由各实习医院推荐的护师进行培训、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12]。也可以通过四维评价法,带教护士实施自评和互评、科室护士长评及实习护生评,选拔合格的带教护士并合理地分配带教任务[13]。同时,对已带教老师仍进行护理教学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的运用、临床实习管理、临床教学经验交流等。另外,护师要改变传统的带教模式,由传统的以教学为中心转变成以学习为中心,护师在带教过程中培养护生的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联合教学的方式促进交流。医院建立对带教老师的考核标准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带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

3.4提升临床护师科研能力首先,加强护理人员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在职研究生的教育,改善知识结构[14],是提高护理人员科研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次, 医院要重视护理科研,为护士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有研究证实[15],科研培训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通过专家指导,反馈自身科研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学术交流及完善自身科研素质的目的。 医院鼓励团队合作,利用科研骨干带动科室护理科研活动,并且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促进护理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

3.5临床护师培训效果评价方法笔者认为,培训效果可以通过满意度及问卷量化2个方面进行评价。前者可以通过病人满意度、医师满意度、实习护生满意度等几个方面,考核护师在培训前后的护理能力情况;后者则可使用量化性的问卷方法,如王庆华[16]在Foster RL[17]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相关专家意见,结合我国国情和语言文字表达差异修改后的护理行为质量评价表(Caring Behavior Assessment),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评价表共有9个项目,可让参加培训的护师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总结。韩梅采用自评问卷的方法[18]考核护师的科研能力,包括统计软件的应用、科研基础知识和统计学知识的掌握等,对科研能力欠缺的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培训。

4小结

我国临床护师的规模虽然越来越大,但其综合护理能力尚有待提高,护师临床护理能力培训策略的研究发现,通过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改革及激励措施可以提高护师的临床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许莹,尤黎明,刘可,等.我国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流失现状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29-32.

[2]康凤英,杨辉.临床护理实习教学研究新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11A):2267-2270.

[3]姜安丽,李树贞.护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护理教育出版社,2002:162.

[4]陈建春,梁圣萍.本院高年资护师职业疲惫原因分析[J].医学信息,2007,20(8):1430-1432.

[5]聂翠莲.二级医院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365-367.

[6]杜晓霞,田梓蓉,韩杰.护士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83-185.

[7]LaSala CA,Connors PM,Pedro JT,et al.The role of th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in promot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effecting positive patient outcomes[J].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2007,38(6):262-269.

[8]小琴,陆旭亚,汪国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华护理教育,2007,4(2):81-82.

[9]潘银河,程金莲,寇丽红,等.山西省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8):1989-1992.

[10]蒋乐龙,李定梅,周兰英,等.在岗护理人员科研素质与能力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6,20(2):312-313.

[11]李苑群,罗小平.我院在职主管护师科研相关知识培训需求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747-749.

[12]黎燕清.我国临床护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08,5(6):266-267.

[13]高秀娟,毕越英.国内不同维度考评在护理岗位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44-46.

[14]李峰,韩杰,郑延玲,等.在职护理人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613-1614.

[15]赵杰刚,张玲玲.提高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方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76-877.

[16]王庆华.开展人性照护理论培训对护士照护行为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26(1):1-3.

[17]Foster RL.A perspective on Watson′s theory of human Caring[J].Nurs sci Q,2006,19(4):332-333.

[18]韩梅.山东大学附属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