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礼仪修养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护理礼仪修养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护理礼仪修养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1

【关键词】三甲医院;护理礼仪;实施方法

随着现代医疗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以及对医疗质量的高要求。医院的医风医貌成为医院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三甲医院作为代表我国医疗等级最高的医疗机构,礼仪已成为代表医院文化、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护士作为医院理接触病患时间最长、机会最多的工作人员,其言行举止更是代表了医院的形象。护理礼仪不但能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充满自信,而且端庄的仪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可以创造一个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能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尊重和满足,改善护患的沟通效果,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我院作为一家现代化三甲医院,一直紧跟医学发展步伐,重视医院医德医风、院风院貌的建设。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精神风貌要求严格。通过成立护理礼仪小组,设立礼仪小教员组织开展自纠自查,严格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礼仪,医院护理人员的精神风貌、工作状态越来越好,护理满意度不断提高。

1护理礼仪的重要性

1.1护理礼仪是强化护理效果的重要保障

在临床护理上,护理效果主要取决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患者的配合治疗程度。虽然专业技术是由人为主导的,但是患者能否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最佳疗效需要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来强化,而护理礼仪就是人文关怀的主体。在护理工作中,将礼仪融入临床的每一个细节,从接诊、查房、治疗交接班、护患沟通等环节通过礼仪来强化效果,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上充满自信心、责任心,保持最佳状态。

1.2护理礼仪是治疗患者心理障碍的良药

在临床护理上,许多患者因为疾病的困扰而存在心理上的障碍,导致精神萎靡,抗拒治疗或者抵触医护人员。而护理礼仪能让患者从护理人员的精神状态、人文关怀中感受到安全感。亲切的微笑、耐心的宣教、热情温暖的解答、优美的姿态礼仪都能让患者从心理上得到最大的满足,促使患者放下心理的芥蒂,说出内心的诉求,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早日康复。

1.3护理礼仪是医院医风医德的体现

当前社会,由于过去医疗快速发展遗留的一些不良风气,有少部分护理人员仍停留在打针、发药、写记录的机械式工作上。碰到不配合治疗的患者无法耐心劝导。但是随着现代医疗观念的转变,医院的医风医德,护理人员的精神风貌已经成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的修养。护理礼仪不仅仅是从外在着装、姿态上给人带来好感,更要求护理人员从言行举止、心理素质等全方面的修养让患者从外在到内心都能感受到一种亲切和温暖,潜移默化的去接受和尊重护理人员,从而减少治疗抵触和护理纠纷。

2护理礼仪的实施方法

2.1形成礼仪观念

医院不定期组织全院护士观看礼仪培训视频、礼仪教员演示宣讲礼仪的重要性与养成方法。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形成护理礼仪的概念。各科室不定期进行礼仪学习和举行礼仪比赛,强化护理礼仪形成日常习惯,使每位护理人员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都有规可循,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

2.2制定礼仪标准

外观形象规范,所有护理人员上班时需着装整齐,衣帽干净整洁,头发盘起,面带笑容,拒绝浓妆淡抹。言行举止规范,所有护理人员走路轻声慢步,站立挺腰收腹,坐姿标准。与患者或亲属交谈时不靠床、不靠桌、不玩手机、不做其他事。礼貌用语,开口多用尊称,禁止俗语和粗鲁的话语,注意语速与音量平缓。工作流程规范,工作上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接收患者的时候先问好,安排病床,讲解病房注意事项,了解患者诉求;治疗时先做好治疗操作解释及过程注意事项,安抚好患者情绪,操作过程多与患者互动沟通,操作完毕礼貌问候。设立监督机制,设立医院礼仪督查小组,可由各科室护士长组成,也可由医院挑选或科室举荐医院礼仪出众,各方面比较优秀的护理人员组成,通过不定期的抽查、临捡,优秀的通报表扬,不足的通报批评科室和个人,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得所有护理人员的礼仪养成一种习惯。

3讨论

3.1护理礼仪能增强护理人员的个人修养

礼仪是人的行为举止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优雅的姿态,拥有良好的礼仪是一个人修养的一种体现,通过护理礼仪的培养能提高广大医护人员的个人修养,也提高了医院的医风医德和院风院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2护理礼仪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护理工作繁冗复杂,特别是患者由于病痛的折磨容易产生负面心理,在临床护理上由于沟通不到位或者情绪的问题容易产生护患纠纷,礼仪能沉淀一个人的素养,通过护理礼仪的学习,让护理人员能养成好的生活工作习惯于风格,有更多的耐心去包含和理解患者,带给患者正面引导。更好的与患者交流和帮助患者去战胜疾病。护理礼仪是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新要求,它要求广大护理人员在不断巩固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通过自身的礼仪形象来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较少医护患之间的隔阂,用自身的修养塑造个人的形象,也给医院营造良好的医风医德。

参考文献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2

 

护士礼仪是建立在社会公共礼仪基础上的一种特殊职业礼仪,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积极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1]。在临床实践中,带教老师如何加强护生礼仪与形体培训,培养其崇高的内在素质修养,树立良好职业外在形象,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做到学以致用,灵活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十分重要。我们在以往临床带教经验基础上,发现角色扮演法能全面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实习的护士60名,分别来自五所高等医学院校;其中,男2人,女58人;学历情况:本科33人,大专21人,中专6人;年龄17~23岁,平均年龄(21.06±2.88)岁。将60名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学历等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讲授等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采取角色扮演法。   1.2.1分组   将30名护生分成五组,每组6人,每组设立一名组长。   1.2.2任务布置   护士礼仪与形体培训由护理部总带教老师完成,各科带教老师协助完成。首先,要求所有护生认真熟读护士礼仪行为规范,组织护生们编写剧本,指导排练;制定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讲解注意事项。   1.2.3情景剧编写   带教老师根据临床实际需求、护生知识水平,提出一些主题,指导编写情景剧。内容涉及入院宣教、接诊服务、发药、打针、晨晚间护理以及各项护理操作等。比如模拟候诊大厅场景,导诊护士以及若干候诊病人,甲护士在导诊台接受病人咨询,乙护士推着轮椅上前迎接行动不方便的病人,丙护士进行分诊登记,维持秩序。每组护生事先分配角色,设置“台词”,商讨整个扮演过程。发挥每位护生创造力,发扬团结合作精神。   1.2.4角色扮演   护生们利用休息时间自行排练,带教老师引导护生根据剧本探讨护理礼仪问题,护生在排练过程不断揣摩护理礼仪,讨论角色扮演中存在的不足和值得发扬的亮点,诠释护士礼仪要求,通过场景展示护士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等护理职业礼仪。   1.2.5点评、总结   护理部总带教老师和各科带教老师担任本次护生礼仪与形体培训的考核评委。老师们对情景剧角色扮演整个过程进行点评、总结,指出每组可取之处与存在的缺陷,使护生们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老师对每组表演情况进行打分,去掉最高分、最低分,算出平均分,并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创意奖”,给予一定的奖励。   1.3评价方法   (1)自行设计《护士礼仪形象考核评分表》,包括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语言、微笑、交际共六项内容,每项10分,临床带教老师根据两组护生们的实践表现逐项评分;   (2)自行设计《护生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本院病人对实习护士工作服务的满意情况,分“非常满意”、“满意”、“—般”、“不满意”四项,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加满意率。观察组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100%;对照组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7份,有效回收率97%;   (3)自行设计“护生礼仪形体培训教学效果评价表”,了解两组护生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效果评价。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礼仪形象考核评分比较(表1)   2.2患者对两组护生工作满意度比较(表2)   2.3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比较(表3)   3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护理工作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责任制护理。护士礼仪形象既作为护理人员内在素质修养的外在体现,又是其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2]。传统教学模式带教老师是“主角”,护生只是聆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处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形式单调,内容抽象、枯燥与乏味[3]。   角色扮演法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通过设置场景进行模拟,护生可以身临其境,将理论知识从“静态”变为“动态”,护生们由“被动学习”发展为较为“主动学习”。角色扮演法作为一种开放式、启迪性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调动护生智力因素,还可以调动情感因素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4]。护生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会团结互助,学会从各渠道收集资料,进一步调动学习能力。本次教学结束后,我们通过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显示,护生对角色扮演学习法给予高度评价,100%的护生反映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更好理解、记忆与应用所学知识;93.3%的护生表示可以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96.7%护生反映能够培养高尚职业情操。   更为重要的是,护生在角色扮演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开动思维能力,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护士礼仪融入日常工作中,如站立时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手自然垂直在身体两旁,双脚并拢,头、颈、腰成一直线,取放物品时,采取下蹲的姿势,养成良好礼仪习惯,避免不雅姿势。护生们学以致用,在临床中深受带教老师、病人及家属的好评,各科临床带教老师反应,观察组护生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语言、微笑及交际礼仪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生工作满意度高达96%,收到良好的效果。#p#分页标题#e#   实践证明,角色扮演法在加强护生礼仪与形体培训中,有利于护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护生礼仪形象,提高患者对护生工作满意度,促进教学相长,值得推广。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3

1.系统全面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

首先根据护生情况制订切实可行、详细的带教计划歹日出条目制成表格逐条完成带教任务。我们结合病房收治患者的特点采用每班提问海周1次科室业务小讲座海月1次护理查房、院级大讲座出科进行考试的形式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

2.培训护理操作技能及急救技能

在为患者操作前先根据操作流程给护生示范并讲解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模拟演练,熟练后对患者操作。如有失败给予安慰、鼓励指出失误原因捉进操作水平不断提高。我院制订带教计划时就分配给每个科室两项技术操作,作为护生出科考试内容,以强化、规范护理技术操作。急救技能是护生的薄弱环节从加强急危重患者基础知识、急救专科知识的培训入手提高护生急救知识的储备从急救意识、观察预见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等几个方面强化培训为护生的急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增强护生的应急能力科室每月还组织1次应急演练,以培训护生l}贫床应急能力。

3.培养观察及语言表达、沟通能力

入科后安排每名护生分管4田名患者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为所管患者制订护理计划从收集患者资料、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制订相应护理措施、评价效果等方面培训。并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为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大大提高了护生沟通能力和整体护理的能力。

二、加强道德修养转变护理观念焙养优质护理服务意识

护士应树立“救死扶伤,为患者减轻病痛”、“以病人为中心,’的信念。护理工作直接面对患者遇到的琐事多工作量大要求护士要有奉献精神工作中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树立诚信意识。这些都要从工作中逐步培养。护生在校期间未涉及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的学习厂部分护生是因为家长决定了专业,只看到护士光鲜的外表对实质的工作内容并未深入了解因此转变护理观念、培养服务意识至关重要。学习优质服务的指导思想、目标、主题组织护生认真学习展开讨论更新护生服务理念调动积极性从识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三、培养慎独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优秀也是一种习惯,护生从踏入临床开始,首先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即使不违背原则也要采用更好的工作习惯从细节做起例如垃圾的分类放置、操作完毕及时整理、清洁用物、手卫生消毒等。具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同事更愿意与你协作。实习期间有老师陪同做任何操作须严格要求养成良好习惯,以后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护士长、同事在与不在一个样具备慎独精神。这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根本提高自我修养的同时也做到了自我保护。

四、增强法律意识学习处理人际关系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已成必然趋势群众的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不断加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护理教学中进行法律意识、安全教育、处理人际关系的学习必不可少赴护生认识到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可以得到患者信任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协调的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更利于工作的开展教育护生要做到尊重每一个人团结协作但又要责任明确。树立法律观念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正确执行医嘱。护生不得独自操作须在老师的监管下执行医嘱及护理操作加强护生的法律和风险意识。并认识到处理好人际关系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

五、提高文化素质

新形势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综合生理、心理、社会的因素对患者的基础护理也更具体这就对l隋床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本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应该提高文化素质。面对不同学历、职业、年龄不同生活习惯的患者要与患者有效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取得其家庭支持,需要我们有更高的综合文化素质。现在的护生大多是大专或本科毕业胶早期仅有中专学历的护士更有优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掌握较广博的人文和科学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培养优秀护士的重要方向。

六、培训职业礼仪

礼是内在的本质胶是外在的形式做到礼仪美需内外兼修。与护生共同学习护士职业礼仪的表现形式嫌虚恭敬的态度、优雅得体的举止、文明礼貌的语言、大方高雅的装束。礼仪贯穿于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切行为和每一个细节细节中可体现高素质的礼仪修养。护士的职业礼仪表现在衣帽整洁、淡妆、言语亲切、态度和蔼表现在坐立行走的每一瞬间表现在操作中的每一细节。礼仪美拉近了我们与患者的距离始患者愉悦感提升了护士形象。职业礼仪素养需护生长期学习提高。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4

[关键词]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礼仪沟通素质;业务技能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医院的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门诊导诊护士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第一窗口,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能够顺利就诊,同时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形象。因此,门诊导诊护士的职业素质在提升医院服务质量中显得尤为重要。

1思想道德素质

门诊导诊护士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为人类护理事业的奉献精神,忠于护理事业,工作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服务的理念。门诊导诊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来源于她们良好的职业情感,门诊导诊护士在每天的工作中接待的患者多,患者的心态急切、焦虑,在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下,门诊导诊护士工作中容易失去热情和耐心,因此,门诊导诊护士要从思想上热爱导诊工作,树立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用真诚的态度完成每一项工作。门诊导诊护士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但有助于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护患纠纷,从而使医院与患者及家属间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

2身体心理素质

门诊导诊护士超负荷的劳动强度要求她们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患者对医院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门诊导诊护士的职业岗位要求越来越高,这导致门诊导诊护士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心理负荷随着不断加重。虽然工作压力的调节涉及到医院工作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特点等多种因素,但门诊导诊护士应学会自我调节工作压力的方法,提升自我调节工作压力的能力,并积极进行自我调节。门诊导诊护士应在工作中逐渐建立良好的心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能够在面对工作压力时,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充分发挥应对工作压力及排解不良情绪的能力,找到正确的减压渠道及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工作中做到坦诚、豁达,不要对自己、同事、患者的要求太严格,生活中主动寻找与他人心灵沟通的契机,排解不良情绪,使自己在工作中能够处于愉快的心理状态中,并用饱满的精力和耐心为患者做好服务工作。

3礼仪沟通素质

护士礼仪是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遵守的行为规范,护士的礼仪素质通过她们的服饰、言谈举止等方面展现出来,良好的护士礼仪素质不但能展示护士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有助于架起护患之间沟通的桥梁,实现护患间真正的沟通。护士礼仪素质主要包含仪表礼仪、举止礼仪、语言礼仪、行为礼仪四个方面。护士的仪表礼仪是护士工作中最基本的礼仪,体现护士的精神风貌,浓妆艳抹不仅影响到医院及护士的自身形象,也让患者对医院及护士产生不信任感,端庄得体的服饰,自然明快的淡妆可以给病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增进患者对护士的亲近感与信任感。护士的举止礼仪是护士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一种“身体语言”,举止自然大方、高雅脱俗体现护士良好的文化修养;举止美观、得体适度体现护士良好的风度,举止礼让他人体现护士对患者的友善与尊重。护士的语言礼仪具有心理护理的作用,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礼貌性、语言的情感性、语言的保护性、语言的规范性。护士的行为礼仪包含护士工作中的站姿、坐姿、行姿、蹲姿等。门诊导诊护士通过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服务,这种工作的特殊性,导致护士工作中以语言沟通交流为主,门诊导诊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要遵循言语交往的可接受性规则,语言要通俗易懂、要注意灵活性,要礼貌热情,要富有同情性;在与患者沟通交流中要遵循言语交往的正确性规则,语言要说话符合逻辑,尽量得体、态度明朗;在与患者沟通交流中要掌握言语交往的启发和聆听原则,并启发患者将意思表达清楚,准确扑捉患者的真正的需求,正确地为患者导诊。门诊导诊护士在工作中加强礼仪修养,提升沟通能力,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业务技能素质

门诊导诊护士工作范围广泛,在工作中肩负着导向服务、优化就诊秩序、宣教咨询、病情观察等多项工作内容,这要求她们具有全面的综合业务素质,才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门诊导诊护士不但要具有一定医学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全面掌握本院门诊的日常就诊流程,了解专家的专长、出诊时间及各科医务人员情况,了解各项医疗检查的目的及检查前患者应做的准备,并指导患者领取检查报告单,熟悉医院的内外地理环境。因此,门诊导诊导诊护士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凭借自身过硬的业务素质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地判断,合理地将患者分诊到各个相应的诊室,使患者能够及时准确就诊。门诊导诊护士应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在导诊过程中善于观察就诊患者表情、神志及动作,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并及时进行分诊,对突发事件能以熟练护理技术对患者实施护理。门诊导诊护士应熟悉多发病、流行病、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能够做到迅速分诊,防止疾病交叉感染[1]。门诊导诊护士工作中不是简单的维持患者在各个诊室的就医秩序,她们是门诊就医秩序的管理者,要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做好患者就医疏导工作,使患者能自觉地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维护门诊就医的基本秩序,护患共同营造安静、有序,整洁的就医环境[2]。

5结论

门诊导诊护士的形象代表着医院的形象,在医院服务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3]。这就要求门诊导诊护士必需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职业修养,在工作中充分展现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燕.浅谈导诊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2014,8(24):88-89.

[2]赵英莲.浅谈医院导诊护士的职责及素质要求[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295.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5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2016级护理专业两个大班的专科护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两大班人数均为150人,他们年龄相仿,专业相同,具有可比性。从2017年1月至12月,学校择优挑选两名本课题研究人员作为实验班儒家文化教育指导教师,负责进行护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和儒家文化教育活动。对照班护生没有配备相关指导教师,没有进行有组织的儒家文化教育活动。

1.2教育实践过程

1.2.1编写《儒家经典语录读本》

在对实验班开展儒家文化教育活动之前,课题组编写了《儒家经典语录读本》,作为对护生实施儒家文化教育的教材。该读本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将儒家经典语录按主题进行编排,分为“仁爱篇”“礼仪篇”“立志篇”3章:“仁爱篇”重在介绍儒家的仁爱思想,旨在引导护生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分为“以人为本”和“仁者爱人”两部分内容;“礼仪篇”重在介绍儒家礼仪文化,旨在引导护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分为“修身为本”和“待人以礼”两部分内容;“立志篇”重在介绍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旨在引导护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分为“义以为上”和“内圣外王”两部分内容。在每章开篇部分,先用几段简短但充满力量的话语阐述主题,再用儒家经典具体表达。正文由原文、注释和解读三部分构成。原文普遍篇幅不长,多为简洁的语录,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注释主要选择重点和难点的字词、短句,用现代文进行翻译;解读是用现代文先把原文整体翻译,再拓展原文的意义,把儒家经典与护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护生用儒家文化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将来的护理工作。

1.2.2开展必修课课堂教学

由于专科护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专业学习任务重,不具备开设传统文化专门课程的条件,因此,我们将儒家文化思想精华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和护士人文修养这两门必修课中,在实验班开展课堂教学。思修课是护生进入学校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促进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这一点上与儒家文化完善人格修养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在该课程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及规范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基本法制教育4个板块的教学内容中都融入了儒家文化教育。例如,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儒家文化主张人生在世应该有所作为,这正是对思修课“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育内容的具体解读。护士人文修养是护理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将社会学、文化学、美学、人际关系学等内容应用于护理学科的一门课程。我们在该课程的护士伦理道德修养、护士职业礼仪修养、护士人际关系修养3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中融入了儒家文化教育。例如,在教学“伦理道德修养”中的“护士职业道德”这一部分内容中,我们融入了对儒家仁爱思想的讲解。儒家强调仁爱之心是人之异于其他动物根本的规定性,人应懂得自爱,应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要有一种爱心。这种仁爱之心正是护士对患者履行四项基本职责(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思想基础。儒家文化教学的目的是完善护生的人格修养,而良好的人格修养不是灌输的,要通过引导、启发帮助护生主动构建。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性,我们借鉴了儒家教育理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情境启发、讨论启发等手段调动护生学习儒家文化的积极性。譬如,在学习儒家“修身”论中“自省”这一修身方法时,教师不仅向护生介绍相关知识,还引用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等儒家名言,讲述了“周处自新”(《世说新语》)等儒家经典故事,借助名言、典故创设意境,渲染气氛,烘托主题,让护生感同身受、受到启发。在学习儒家义利观时,教师先组织护生讨论“你为什么选择护理专业?”引导护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再引入儒家义利观来分析这一问题,让护生在观点的碰撞中提高认识,在讨论探索中寻找答案。

1.2.3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首先,在实验班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我们将一年的教育实验期分为3个阶段,每4个月为一个阶段,每一阶段设立一个儒家文化活动主题:第一阶段以“仁爱”为主题,第二阶段以“礼仪”为主题,第三阶段以“立志”为主题。每一阶段围绕相关主题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活动主要借助班会和黑板报开展。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上围绕相应主题,结合护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轮流组织经典书籍推荐、影视剧展播、演讲赛、小品排演等活动,并通过每周的黑板报对本周活动进行宣传与总结。其次,推动实验班参加校级文化活动。我校每年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有利于加强护生对儒家文化学习的活动,要求实验班150名护生全部参加。例如,通过参加《弟子规》诵读比赛、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促进护生对儒家经典的诵读;通过参加“思辨青春,感悟人生”辩论赛、刘大飞等优秀校友先进事迹报告会帮助护生加深对“仁者爱人”“义以为上”等儒家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1.2.4推进社会实践

儒家强调孝悌是实现“仁”的根本,“爱人”要从孝顺父母开始。我们组织实验班护生开展了“百善孝为先”活动。我们要求护生利用寒假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在家庭之中、亲人之间践行儒家孝道精神。比如,与父亲进行一次敞开心扉的交流、帮母亲打扫一次卫生、给父母做一顿饭……之后,再将自己的孝心孝行写成心得体会、拍摄成照片拿到班级中进行评比,对表现突出的护生予以表彰。儒家倡导人生在世不能只顾追逐个人私利,应该树立经世济民的远大理想。我们组织实验班护生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公益实践。比如,无偿献血活动、送健康送文化下乡活动、关爱残疾儿童活动、照顾孤寡老人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护生提高了自身的服务意识,也坚定了学好专业、服务社会的职业理想。

1.3评价

1.3.1评价指标

在借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编制的《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3]基础上,本课题组结合本校护生的实际设计编制了《专科护生人文素质调查问卷》,将护生人文素质分为6个一级维度,即道德素质维度、文化素质维度、审美素质维度、法律素质维度、科学素质维度、环保素质维度,每个一级维度分为意识、常识、行为3个层次,形成18个二级维度。在18个二级维度层级下,设计相应的观测点,根据不同的观测点设计相应的问题,共计60个问题。

1.3.2评价标准

实验班和对照班护生分别于2017年1月、12月接受人文素质调查问卷前测、后测各一次,每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问卷题型分为两类:一类是正误题,针对每一个题项,答对得1分,答错得-1分,不答得0分;另一类是趋势题,对于每一个题项,选择计1分,不选择计0分。每份问卷均统一编号,然后按照统一标准对资料进行审核、编码并输入计算机,结果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对两组资料进行了实验前及实验后的t检验。

2结果

2.1两班护生儒家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前后人文素质的比较(见表1)

由表1可知,实验前两班护生人文素质调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班各维度得分较实验前均有提高,且都高于对照班实验后各维度得分,除法律素质外,其余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日常表现上,经过一年的儒家文化教育后,实验班护生在道德修养、礼仪礼貌、专业学习热情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班。实验班护生与同学、教师、家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专业课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的护生越来越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护生越来越多,护生的专业学习成绩也有提升。

2.2儒家文化教育推广效果

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们将儒家文化教育模式在护理系其他班级推广运用。在推广的一年时间里,我校护理系在提升护生人文素质水平方面成效显著,护理系“守护夕阳,天使有爱”敬老项目被共青团益阳市委评为优秀工作项目,护理系“天使之翼,康复我帮你”助残项目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护理系选送的经典诵读作品《诗经里的家国情》在益阳市2019年新春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护理系学生刘婉玲获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校“一校一书”阅读推广活动读书心得优秀奖及“阅读推广大使”称号,护理系学生何春梅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中获得三等奖,护理系学生徐静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高职组)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3讨论

3.1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以三大课堂为教育方式的儒家文化教育能有效提升护生人文素质

从表1来看,实验班在接受为期一年的儒家文化教育后,各项素质得分都有提高,说明此次教育实践所采用的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以三大课堂为教育方式的教育模式对于提升护生人文素质是行之有效的。儒家文化主要是通过儒学的经典来传承的,要对护生进行儒家文化教育,就离不开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儒家经典一般以“十三经”或“四书五经”为代表,也包括对《颜氏家训》《幼学琼林》《三字经》《弟子规》等后世儒家作品的解读[4]。由于专科护生在校学习时间仅为两年,为了帮助他们更为快速、全面地学习儒家文化,课题组围绕儒家仁爱思想、礼仪文化、内圣外王三大思想精华,从儒家经典著作中精选相关语录,编纂成《儒家经典语录读本》供护生学习。此次儒家文化教育实践中的所有教育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一读本内容展开的。为了让儒家文化教育内容最终内化为护生的人格、气质、修养,课题组采用了将显性课堂、隐性课堂、实践课堂三大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显性课堂即必修课课堂,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但知识零散、不成系统。我们将儒家文化思想精华融入思修课和护士人文修养这两门必修课的教学中,对儒家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辨别,使儒家文化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学。隐性课堂即校园文化活动,相对于显性课堂教育而言,校园文化活动是护生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隐性教育功能。我们将儒家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让护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进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实践课堂即社会实践,为了让护生在认知和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儒家文化,我们引导护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以期在行为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将儒家思想精华内化为护生自身的人格素养。

3.2儒家文化教育还需加大知行合一的指导力度,强化养成教育的特点

表1的数据显示出实验班各项素质得分提升的幅度还不够大,说明此次教育实践推行力度还有不足。反观此次儒家文化教育实践,课题组更着力于实现护生对儒家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在践行所学内容、达到知行合一方面对护生的指导力度还需加强。护生学习儒家文化,不只是对儒家文化知识进行简单记忆和背诵,而是要化认识为行动,注重践行,并付诸行为习惯养成之中[5],进而提升自身人文素质水平。因此,在儒家文化视域下对专科护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应以养成教育为基本方式,强化养成教育的特点。首先,儒家文化教育应针对护生的生活实际,将儒家文化思想精华化作为护生的行为规范,以指导、规范护生日常行为为落脚点。其次,儒家文化教育应注重对护生行为实践的监督、检查,通过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督促护生自觉践行儒家文化行为规范。最后,儒家文化教育应循序渐进、常抓不懈,通过引导护生长期、多次实践和反思,使其在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发生变化,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史小慧.浅析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12):2366.

[2]肖纯,唐元兢.儒家文化对加强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J].当代护士,2018,25(19):144-145.

[3]马抗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王宏海.情境阅读:儒家经典的多维解读[J].海南大学学报,2016,34(6):142-146.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6

关键词:医学独立院校;护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

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生活、精神文明追求日益提高,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体现在就医的环境,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包括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外在的整体形象等,也就对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转变[2],各医学高校在培养护生课程设置中都增加相关人文学科,如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美学等,以护理形体训练、护理美学指导护理实践,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创建于2002年,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医学独立学院,学院2005年开设护理专业以来,基于“职业素质”为导向,着重人文护理,围绕如何培养具备技术过硬、精神饱满、举止高雅的护士人才,积极开展形体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现将其现状分析如下。

1形体训练课程对护生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塑造职业形象,提升就业竞争力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护士不仅要有熟练过硬的技术、高度的责任感,更应仪态端庄、举止高雅、谈吐亲切,富有同情心等内在亲和力[3]。近年来,医疗卫生机构招聘护士非常看重形象和外表,优秀的职业护士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外,同时还需具有健康的身体、健美匀称的形体、高雅的气质、充满活力自信的精神面貌[4]。高校形体训练课程作为以体育教学理论和美学原理为指导的一门综合性课程[5],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科学练习,开展护生身体形态、姿态和线条的塑造和教育,有目的的改善人体原始形体状态,培养正确优美的姿态和动作,逐步提高形体的表现力、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姿态,目的是培养学生高雅气质和表现自我优美形体、塑造职业护士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6]。

1.2健美塑形,符合护生身心需求

护理专业学生的身心需求是进行形体训练的有利条件,青春期阶段护生精力充沛、可塑性强。形体训练作为有氧运动,能充分调动身体各部分的参与,在提高协调性、柔韧性、敏捷性、平衡性的同时,加快身体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护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为护生的职业形象塑造打下良好的形体基础[7-8]。同时形体训练融合音乐、体操、舞蹈于一体,注重艺术美与形体美的结合,更注重人的精神、气质、风度的培养。护生通过形体训练课程,在锻炼身心、塑造形体的同时,引导护生正确的审美观,增进情感交流,陶冶美好情操,培养护生拥有健美的体形、优美的姿态、高雅的气质,实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完美结合。

1.3加强课外实践,丰富校园文化

形体训练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在专业教师指导下,通过培养学生骨干,带动兴趣小组,成立礼仪队、舞蹈队、体操队、合唱团等学生社团,制定训练计划,开设形体讲座,规划校园活动,把师生身体活动的姿势、步态、发型、着装、言行举止等相关利益姿态作为行为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促进全校师生以讲礼仪、重礼仪、追求礼仪为共同目标[9]。

2护理专业形体训练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专业课程建设起步晚,教学内容不统一

形体训练课作为新兴课程,课程建设起步晚,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形体训练教学尚无统一教学内容。各高校包括幼教、旅游、文秘、空乘、导游、酒店管理等都开设了形体训练课,依据专业教学目标不同,形体训练课教学任务基本围绕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和行为举止,发展协调、柔韧、平衡等身体素质,增强节奏感、韵律感为主[10]。而医学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单一的形体训练教材无法满足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训练目标和要求,现有医学高校开设的形体训练课既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的特色,也没有足够专业的形体知识内容。仅通过《护士礼仪》讲授职业姿态训练,包括站姿、坐姿、蹲姿、走姿、手资训练,以及工作中的有关姿势(持治疗盘、持病历卡、推治疗车)、表情(目光和微笑)等相关形体训练还不足以培养形象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以便适应现代护理模式及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护士。

2.2专业教师配备少,教学设备不完善

由于护理专业开设形体训练课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专业形体教师,形体训练课多由护理学基础教师担任,不具备系统科学的形体训练教学手段和方法,或有些高校由专业舞蹈毕业教师担任形体训练课教学,缺乏与护理专业相结合的实际应用。同时各大医学独立院校对于形体训练课开设需要特定的训练场所、教学设备及专业器械等均未配置完善,制约了形体训练课的实际效果。

2.3教学效果无法评价

各医学院校针对护理专业护生在形体训练课中融合“职业+美学+运动+营养+合作”等多方面的训练手段和教学实践,涉及护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素质体能等多方面训练,传统单一的教学评价不能综合全面地对形体训练课的教学效果和护生的期末考核进行评价,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的方法。

3独立医学院校护生形体训练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对策探析

3.1重视课程建设,规范教学管理

独立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开设形体训练课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强护生素质教育的直接手段。学院应认真重视形体训练课课程建设,通过规范教材编写,突出课程地位,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开展多途径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考核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11]。护理专业开设形体训练课程,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专业性形体训练标准和方式,必须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结合独立医学院校的自身办学特点,开展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有效融合形体训练课涉及的“职业+美学+运动+医学”多学科知识内涵,以护生职业特点为背景,开展基本姿态训练,通过坐、立、行等身体各部位活动姿态训练,调整护生身体的本来形态,整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同时深化职业行为训练,培养护生仪容、仪表等职业姿态,规范护生的职业姿态和职业行为。进一步加强综合运动训练模块[12],以舞蹈、健美、瑜伽、合唱艺术等基础能力训练,培养护生高雅的职业气质和行为风度,展示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的护士形象[13]。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针对性加强护理专业形体训练课专业教师师资的培训,以“引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切实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水平,专业护生形体训练课教师不仅局限护理学背景,而应加强与专业舞蹈基础课、专业形体基础课教师有机结合,或者由各专业教师具体实施各模块的教学任务,同时专任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形体素质的修养,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工作,以自身优美的身姿行为示范,以高雅的气质言传身教,树立护生学习的榜样,培养护生对职业的向往和崇敬[14]。

3.3完善护理专业形体训练教学的评价机制

独立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形体训练课应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建立教师、护生双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实施考试内容全面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15]。着重强调过程评价,结合护生个体因素,关注护生形体训练整体过程,以平时的学习态度、锻炼过程的表现,并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课外活动、团体操、合唱队等表演作为平时表现和学习态度的考核指标,通过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期末考核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有效地促进护生全面、健康、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

4结语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7

随着护理模式向着整体护理方向的转变,传统的护理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护理需求。针对这种现象,主要对护理模式的转变、高职护理教育中的缺陷和高职护理教育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护理模式;高职护理教育;教育方式

在传统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仅需要完成被动式的护理,这很难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不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对高职护理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护理模式的整体护理方向转变

传统护理方式主要采用功能制护理,这种护理方式使得护理人员相对被动,对患者的个体差异缺乏有效的重视,同时对患者缺乏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致使患者对医院存在较大的陌生感和焦虑感[1]。由此可见,传统的护理方式不仅不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而且不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难以有效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提升了对患者的重视程度,并且逐渐将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的方向转变。整体护理方式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整体护理方式不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同时可以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从而可以全方位地为患者服务[2]。

二、高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道德教育。在护理教育模式的发展中,由于受到传统护理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影响,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为重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缺乏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教育。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道德教育课程,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敷衍的态度。诸多因素导致学生在护理过程中缺乏责任心,且对患者的态度冷漠,从而难以达到整体护理的实效[3]。第二,缺乏礼仪教育。在护理模式的发展中,整体护理模式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但是在目前的高职护理教育方式中,其在礼仪教育和人文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导致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无法运用合适的礼仪素质和文化修养来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从而引发护患纠纷。第三,实践教育不足。在护理模式的转变中,实践训练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但是在目前的高职护理教育中,由于实习场地和单位的缺乏、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护士的实习相对困难,使护理人员虽然拥有较高的理论基础,但是无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护理模式转变对高职护理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道德教育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高职护理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我国高职护理教育应该致力于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以便可以更好地提升护理质量。首先,我国高职护理教育院校需要设置相应的道德教育课程,并且要完善课程的配套体系。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升对道德素质的重视程度,并且要严格执行教学和监督任务。最后,学校需要将道德素养纳入考核体系,不仅要对学生的理论素质进行考核,同时需要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实践道德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只有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得以提升,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其责任意识。

(二)加强礼仪教育

在护理模式的转变中,礼仪和文化教育至关重要,但是传统的护理教育方式中缺乏相应的教育措施,无法满足护理模式的转变需求。针对这种现象,在高职护理教育中,需要制定科学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使其可以更好地提升护理质量。首先,学校需要开设礼仪和文化教育课程,使护理教育模式可以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在高职护理模式的转变中,学校可以适当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开设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相关课程,以便可以使护理人员更好地沟通患者,从而可以更好地符合整体护理的需求。

(三)加强实践训练

在整体护理方式的转变中,实践训练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不足。针对这种现象,高职护理院校需要制定合理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将护理理念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体会护理知识,以便可以更好地提升实践能力。其次,学校需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以便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最后,学校需要加强和医院的合作,将学生输送到医院进行实习。总而言之,只有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整体护理模式。

四、结语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护理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我国高职护理院校可以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进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姜丽 单位: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光云.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8):49-50.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8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108例,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25.6~84.3岁,平均年龄(56±5)岁;观察组:男26例,女28例;年龄27.1~85.5岁,平均年龄(56±5)岁。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诊断为神经外科疾病,均排除严重心、肾、肝、脾功能严重损伤者,并且排除对抗生素等特殊药物过敏的患者,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工作缺陷:

根据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本课题研究员对本科室所接收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护理问题存在的缺陷,总结如下:①是不是能够认真切实的执行护士管理规定,严格按照三查七对的制度要求自己。②护士盲目的对自己的专业素质自信,不注重细节之处,认为细节琐碎之事无关大雅。③护士个人修养不够,对患者态度不够友善,并且不注重礼节,不注重严格尊重患者的感受。④忽视自身专业素养不够,专业知识不够、基础不够杂实。⑤科室对本科室护士管理不够严谨,制度不太明确,使护士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够清楚,具体护理环节没做到位,对护理实施不明确,监督不力。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管理。细节护理管理方法主要从:强调细节护理的重要性,增强细节护理的理念;提高护士职业修养,注重礼仪细节;注重护理内容细化;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四个方面进行。

1.3评价标准

1.3.1病情变化:

比较2组患者病情状态变化,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变化。意识状态用GCS评分测定,通过睁眼、语言、运动3个方面来评价意识状态,每个方面5分,评分1~9分为不正常、≥9分为正常。生命体征变化测定包括患者,患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正常与否。肢体感觉功能变化包括患者肢体肌力、肌张力、病理反射、有无感觉障碍等多方面反射甚至有无障碍进行综合分析以无效、好转、显效3个层次。

1.3.2情绪状况:

比较2组患者愉悦、平静、抑郁、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

1.3.3患者满意度:

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病情变化比较

观察组的意识较状态、生命体征变化和肢体感觉功能变化正常率分别为94.4%、88.9%和8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59.3%和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情绪状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情绪愉悦、平静的良性变化者显著低于于观察组,对照组抑郁、焦虑、恐惧者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4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