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的好处范例6篇

班级文化建设的好处

班级文化建设的好处范文1

一、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状态

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指导下,全体学生都参与的在促进班级全面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班主任和学生都要参与进来,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和学生的状态来看,大多数中职学生存在以下一些特点:1.学习成绩不好;2.个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3.厌学情绪比较严重;4.没有具体的人生目标;5.没有升学压力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中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多了起来,各种专业应有尽有,只要市场需要,学校就开设相应的课程,学校更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文化的养成。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如何搞好中职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就显得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学校、班主任和学生都要有班级文化建设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二、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理念

尽管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之前的一些学习、素养和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但这些不足和缺点并不能证明他们就是被社会所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也需要被认同,被关怀。他们学习成绩也许不好,但他们的技能学习却是很棒的;他们行为习惯不好,素养不高,并不表示他们就没有想改正、想提高的想法。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职责除了教书还要育人,“教书”是任务,“育人”才是根本目标。这个人要怎么“育”?建设好班级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以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教学目标,我想通过这样一种活动来调动起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能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不要自暴自弃,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让班级文化丰富多彩,班级气氛融洽。

三、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传统观念认为,班主任在整个班级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有绝对的权利,班上大小事务都是由班主任说了算,学生就是处于一种绝对服从的地位,班上不管出现什么状况,或是科任老师遇到任何与班级有关的问题需要处理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班主任,在他们眼里班主任就是万能的。但是,班级文化建设能仅仅依靠学生或班主任吗?回答是否定的。班主任在班级中充当的角色就像一个舵手,他要把握整个班级发展的方向,他要通过自身的魅力和价值观去影响他的学生;学生就如一群水手,他们要在舵手的领导下不断做出调整,以保证班级这艘大船在惊涛骇浪中能够平安前行。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1.班级制度建设

班级制度的建设包括班规的制定,考勤制度的设立,奖惩制度的设立等。首先,必须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其次,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征求各个科任老师的意见,最后,在综合所有意见的基础上,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把所有意见做个汇总,并加入自己的一些较客观的想法。在班级制度的制定已形成初步雏形的时候在班级上公布,让所有参与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然后再不断地修改直到最后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

2.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1)教室墙壁文化建设。教室前黑板的正上方张贴着班级的“厚德载物”四个大字,这是全班经过讨论确定的,意味着每个同学都要在“德”上严格要求自己,有德,才能正确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随时都能对学生起到提醒、告诫、激励的作用。教室侧面墙壁上张贴着班规和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尽可能多的发挥墙壁的作用,让墙壁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家园。

班级文化建设的好处范文2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班级文化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07

高校班级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是在辅导员、班主任的主导下,班级同学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特有的学习、生活方式,是被班级多数同学认同的价值体系,反映着他们的价值观念等内容,是班级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班级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对学生健康成长和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加强对班级文化的建设。

1 班级文化的作用

1.1 教育导向作用

教育导向功能是班级文化的内核,是被班级多数同学认同的价值体系。良好的班级文化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教育导向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具体主要是:一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定型和成熟;二是有利于班级机构的完善,发挥班级应有导向作用。

1.2 团结凝聚作用

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使同学们有强烈归宿感和主人翁意识,更能感受到班级家一般的温暖。在这样一种氛围的影响,生生、师生之间关系融洽,相互促进,从而将所有成员拧成一股绳,产生出一种团结进取的凝聚力。而凝聚力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它会把师生紧紧团结在一起,同舟共济,共同为班级的发展贡献力量。

1.3 助推激励作用

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能助推个体的进步。表现后进的学生,一旦进入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后,耳濡目染之下,他就会逐步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提高学习、工作的主动性。良好的班级文化也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能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1.4 服务约束作用

班规等内容是构成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是班级同学共同参与制定的,它具有纪律性和规范性,要求所有成员必须共同遵守。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班级文化对大学生具有约束作用,它鼓励引导学生往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同时限制和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得以规范。

2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班级文化建设现状

(1)班级凝聚力较弱。班级凝聚力对班级同学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着直接的影响。从整体情况来看,我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比较对班级凝聚力建设和培育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现象,使得班级凝聚力普遍较弱。部分班级体组织涣散,精神状态较差。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和提升是我校当前和今后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宿舍问题被忽视。宿舍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我们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之一。但是从调查了解来看,学生宿舍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具体表现在:一、宿舍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焦虑的倾向凸显。二、学生生活行为习惯亟待引导纠正。当前学生在宿舍作息习惯不规律,卫生习惯糟糕,不文明行为和违纪现象层出不穷。三、宿舍区域缺少文化建设,没有充分发挥出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四、辅导员、班主任疏于对宿舍的管理,平时少下宿舍走访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3)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不足。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是班级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在社会立足的基本素质能力。善于合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也能让他们从工作中找到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90后大学生相比之下又有其特殊性,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家庭教养等原因,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任性等性格特征。因此,当前班级文化建设亟需探索学生在个人与集体关系上处理问题,帮助他们在集体中改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4)辅导员、班主任没有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辅导员是班级建设工作主导者,也是主要参与者。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辅导员普遍存在超负荷带班的现象,平时疲于应付各种繁杂的事务,长期处于救火员的状态,难以从忙乱的状态中抽身对班级文化的建设进行整体性规划,即使有周密计划也因诸事缠身而难以确保效果。

(5)班级文化活动的不接地,开展流于表面。班级各类活动组织开展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推动班级建设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班级活动多是在班级出问题或应付学校安排的情况下才开展,组织被动、形式化、盲目性等问题突出,效果不佳,没有真正达到教育引导的目的。学生们缺乏对班级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6)班级干部队伍培养亟待加强。建设好班级文化很关键的一环是要打造一支具有战斗力的班干部队伍。在我校,多数班级采用民主选举的形式产生。但也正因为学生干部的自主性,使得他们的从产生开始便不太得到老师的关注,缺乏系统的工作指导和业务技能培训。在平时,老师们习惯于把学生干部当成工作的简单机器,使得学生干部处于被动的局面,以至于出现部分班干业务不精、无责任心,服务意识不强,不能将工作落到实处。虽然有些老师平时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养,但是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常是在干部工作出问题时,才对学生进行指导。甚至有时方式简单粗暴,挫伤了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失去威信。

3 原因分析

(1)学校重视力度不够。学校正处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视基础设施、教学改革建设等核心问题,因为这些都是直接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大事。相比较而言,班级文化建设则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学校层面未见有专门的指导性意见,班级创先争优活动浅尝辄止,团支部活动缺乏统一规划等。

(2)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学校在招生生源方面相比一本二本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存在自控能力不强,沉迷网络游戏,自我中心等诸多问题,且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完全没有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这些都是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直接因素。

(3)教师流动性较大。鹿山学院是民办独立学院,学校运营无财政拨款,教师采用合同管理模式,使得部分教师缺乏安全感,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没有信心。他们将工作作为暂时的过渡,一旦能寻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便选择离职。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教师流动性较大,甚至有些班级频繁更换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这一个问题对学生影响较大,使得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受到了较大负面影响。就以本文所提到的班级文化建设也是一样,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主导者角色的教师不稳定,那么班级文化建设必然缺乏保障,其效果必受影响。

此外,还有诸如缺乏系统规划,经费保障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到位原因也制约这班级文化建设。因此,我们需要全面分析总结原因,从更高的一个层面思考如何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4 解决对策

4.1 完善制度建设,为班级建设提供机制保障

班级文化建设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对于班级建设,需要从学校、院系及班级层面三级联动共同推动。在学校、院系层面,应该要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和措施,规范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开展,保障工作有依托。在班级层面,应该制定符合班级特点的相关工作制度,比如班规、卫生制度、班委工作职责等。在制定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要全员参与,让制度成为全员的意志体现,具有信服力。二是要营造良好班级环境,促进制度的实施。制定好制度后要注意宣传,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们要率先垂范,让制度落地。此外,还要注意与时俱进进行调整,不可一成不变。

4.2 加强班级人际关系建设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辅导员应当关注学生良好人际关系氛围的营造。一是引导教育学生注意交往的技巧,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作为辅导员,要从新生进校开始着手开展班级建设工作,重点是消除同学间的陌生感,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打下坚实基础。二是鼓励学生走出自己的小天地,积极交往。三是教会学生移情。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共鸣,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4.3 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1)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和班干部的思想品质、作风态度等素质有直接关系。就素质要求来看,一是要求学生干部要有责任意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率先垂范,增强影响力和感召力。二是班干部要有胜任工作要求的能力,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三是要有创新精神,工作不拘泥,敢于突破。因此,辅导员应在平时注意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增强班级凝聚力奠定管理基础。

(2)培育优良学风。培育良好的学风对班级文化建设也至关重要。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辅导员、班级干部应当把学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积极开展榜样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学习模范”的引领、辐射作用,营造学习“赶、帮、超”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各种竞赛活动,促进班级学风建设,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做好学习后进生的帮扶工作,及时进行家校联系,有计划在所带班级中开展“一对一”帮带活动。通过培育优良的学风,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打造班级活动,提升班级向心力。班级活动是建设班级文化的主要途径,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动员学(下转第44页)(上接第14页)生参加班级各类文体、科技竞赛及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增强友谊,陶冶身心、增长才干,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原则:一、活动要应接地气,贴近学生实际;二、活动的受益性,即使得学生能从中获益;三、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班级文化建设的好处范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合作办学 班级文化建设

1 中职学校合作办学中的班级文化建设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职学校为有效整合资源,多采取联合办学的模式。联合办学避免了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有效发挥了各种资源,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合作办学的方式,既突出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又重视了校园文化中的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班级特色的主要特征,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师生长期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沉淀,班级文化以物质文化为硬件,行为文化为动态反映,制度文化为关键,精神文化为内核,四者相辅相成。班级文化对学生采用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职各学校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既保留原来的学校文化传统,又注意互相交流中互相吸取对方的长处。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各中职学校在合作办学中的共同点。

2 中职学校合作办学中的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措施

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早就采取了合作办学的模式,它曾经和高校联合办学进行大专教育,2001--2004年和云南电大的合作,2001--2009年和云南农业大学的合作,是和高校联合创办大专班的成功例子。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也和很多中职学校进行合作,2002年8月和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高级职业中学合作培养水利水电人才,2011年8月和云南省嵩明县高级职业中学合作培养风电人才。在合作办学中,各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2.1抓好教室和宿舍,重视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是指教室和宿舍环境建设。教室是学生上课自习的主要空间,是一个班级给人最直接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宿舍是学生休息的地方。合作办学的各个学校都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学校团委学生会对于班级卫生纪律的检查,宿舍卫生的检查,例如班级考核的主要指标,督促班主任重视班级和宿舍的卫生、纪律,激发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2.2抓好班级制度建设

对于新生,学校首先组织班主任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然后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各班制定本班的班规。班规是班主任在引导学生民主讨论,集中通的,对全班同学有一定的约束力,是大家认同的规章制度。每月班主任对学生的考勤、学习等各种行为进行综合量化,在班级排名。这种措施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3重视班级精神文明建设

和大学生相比,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学历偏低,在就业时处于相对的劣势。怎样弥补劣势,发挥中职学生的优势,是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心。

2.3.1培养班干部和团干部,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选好班团干部,对于形成良好班风有着重要意义。学校首先要求新生入学班主任选好班团干部。班团干部在班主任带领下,积极组织班级成员进行学校的各项活动,“三人篮球赛”、冬季运动会,红五月歌咏比赛、班级主题活动等。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怎样处理突发事件、进行人际沟通,在具体办事的过程中,班团干部办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2.3.2抓好学生的日常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除在学生的必修课中开设职业道德修养课外,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行为,也进行监督。对于学生偷盗、考试作弊行为,学校都有严厉的纪律处罚。对于拾金不昧的同学,学校进行表扬和奖励。

学校既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又重视班主任队伍的道德建设。好的班主任对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培养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定期进行班级工作研讨,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探讨,说出心声,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工作进行调整和布局。

2.3.3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良好的班集体,学生的精神风貌应表现为自立、自强、自信。但是纵观联合办学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是初中学习差,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很多学生家庭环境不好,这里的环境是指学生成长的整体环境。有的学生家境富裕,但父母疏于管理孩子,和孩子有很深的隔膜,这些学生花钱大手大脚,行为怪异,和家长反着做事。有的学生来自偏远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性格自闭、自卑心理严重。这些问题,反映在班级管理中,表现为学生逃学、厌学、人际交往能力差。对于这些现象,学校,要求班主任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科学解决,不仅仅停留在指责学生的错误上。

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班主任采用建设QQ群,直接面对面和学生谈话,间接和家长沟通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真正解开学生的心结。

2.3.4让学生在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展示个性

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小,处于青春发育期,强调个性。但是他们的个性大多表现在穿奇装异服,留怪异发型,谈恋爱,泡网吧上。合理引导他们发展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对于建设向上的班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展示个人特长,增强学生自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积极开设第二课堂,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开展舞蹈、合唱、书法、普通话等文艺活动。另外,学校的红五月歌手比赛,“三人篮球赛”、《飞扬的青春》卡拉OK比赛,是学生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展示自己的特色。很多学生因有自己的特长在活动中展示了风采,成为学校的知名人物,增强了自信心。

3 中职学校合作办学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各中职学校在合作办学中都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但是班级文化建设牵涉到许多方面,所以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1班主任队伍需要扩大

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大多是基于学校压力、评聘职称的压力走马上任的,在不情愿的前提下做工作,工作的方式方法就会有一些问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合作办学的中职学校都在为班主任队伍建设而苦恼。怎样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入到班主任队伍中来,是班级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3.1.2班级文化建设方向不明确

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是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学校实施班级量化过程中,有些班主任过分看重班级量化分数,忽视学生的教育,把班级文化建设变成一项沉重的任务,强压在学生身上。

3.1.3学生心理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当前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很多和学生家庭环境,成长烦恼紧密相关,揭开这些困扰学生的心结,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塑造健康的人才。

3.2解决措施

3.2.1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主力军。同样是学生管理部门,中职学校和义务教育、大学教育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强。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大问题。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做班主任,即使有人担任班主任,也是迫于职称评审、晋级的需要。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妥当解决。一个方面,在教师中,我们要强调奉献精神,教师作为学校的一员,需要为学校分忧解难。有学校的发展,才有个人的发展。另一个方面,就是建立一支热爱职业教育的专职班主任队伍,挑选年轻、精力旺盛、热爱学生的人充实班主任队伍。专职班主任要进行适当的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学习管理学生的基本方法。对于专职班主任队伍建设,需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进行引导,需要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进行紧密合作。培养好这样的队伍,可以解决中职学校班主任人员缺少的问题。

3.2.2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

班级文化建设,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对班级各项活动进行量化的目的,是为增强班级凝聚力。班主任应围绕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不要只停留在争夺优秀班级的层面上。

3.2.3重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

班级文化建设的好处范文4

[关键词]特色 目标 创新 班级精神文化

在当今教育不断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不断突破和创新的大好形势下,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已经成为学校的特征,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怎样建设班级特色文化,从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突显校园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形成和发展,使班级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和特色氛围。

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建设班级特色文化也是一项持续的、艰巨的、创造性的工作,现有的班级文化大多还停留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上,精神文化有所欠缺。因为大多数人谈及班级文化建设想到的都是贴标语、做展板、文化墙之类,但往往都是世界名人或经典语录,缺乏创新。其次就是定制度、下要求,常常都是在落实执行时缺乏持续性,难以坚持。而搞活动因为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出于对学生的安全性考虑而放不开手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建设班级特色文化,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确立目标,明确班级奋斗的方向

五六十名学生聚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的努力方向,就是一盘散沙,会随波逐流、缺乏动力,难以形成合力,那不是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只有每个人都目标明确、相互团结,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每个人才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协作精神,每个人才会有家的归属感,才愿意为之努力和付出,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当然,具体目标的形成要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以及全体学生认真思考,共同讨论,形成符合自己班级实际的目标。去年我带高三毕业班时,在开学一个月后,我发现班里有五六个学生成绩很不好,底子薄、学习习惯差。根据班级实际学生情况,我们全班集体讨论后制定班级目标为:不落下一个人,互帮互助共圆大学梦!为此给每个人确定帮扶小组,每次考试都采取小组考核,平时各项活动也都采取小组互评,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我们的目标,班里所有人都考上大学,一个都没落下。

二、 独具匠心,敢于创新

要形成不同于其他班级的特色班级文化就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要敢于去想,努力创新。从班级标语到教室布置,要有自己的风格,独到之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曾经带过的一个班,教室前面标语是“比、帮、赶、超、敬、静、净、竞”,短短8个字,既体现了班级的学习氛围,又体现了班级的基本要求。在班级制度的制定上要细致入微,既要符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又要符合班级实际。比如我在制定班规时采用了“学生成长评价”,每个月给每人10分进行量化,对表现不好或有违纪行为的进行量化扣分,既对每个人的日常表现进行考核,又符合学生重视分数的特点。落实考核时大胆革新,让学生轮流值周考核,班干部负责监督和督促,既能让学生互相监督,又能让每个人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问题,便于改正。

三、 充分利用活动,从精神层面上打造文化建设

活动是班集体扎根的土壤,没有共同的活动就难以体会荣辱与共的集体荣誉感,难以形成班集体。若要形成健康、积极、上进的班集体,就应通过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受到启发,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当然大的活动需要依靠学校进行,但班级也可以搞一些小活动。如:课本剧表演,小组朗诵比赛,班徽设计比赛,班训征集比赛等,我带班时让学生在班会上分组表演小品演绎自己或同学的事情,效果非常好。

除此之外,要建设班级特色文化,班主任应该具备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只有具备这“四心”,班主任才能真正为学生发展考虑,为培养学生而努力,把教育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建设中,让班级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它的作用,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班级文化建设的好处范文5

我校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理性办学,文化立校”的办学思想,我们认为文化立校的根本目标是构建和谐校园,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班级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我们遵循教育规律,确定班主任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德育科研的力度,通过培养班主任素质、造就优秀班主任来推动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出优良的教风、学风,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成绩显著。

由此我们认识到,每个学生都生长在特定的学校里,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一所学校的地域特点、历史沿革、人文内涵、校容校貌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从不同的学校走出来的学生,是带有鲜明的学校烙印和特质的。扎实有效地把人类先进文化播撒进学生的心里,把学生熏陶影响成为有道德、有文化的人,这个任务就落在学校最基层的教育单位班级,班级是学校按照一定的文化价值取向通过制度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和平台。中学生直接的文化环境,就是班级文化,文化培育的意义在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以文化魅力来影响学生的学习,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和能力基础,从文化而不仅仅只是从学业的角度来促进学生素质、能力、成绩的提高。这样,就要构建一套让学生生动发展、促进学业、提升能力的文化体系,形成学生特长、学校特色。

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在德育实效中具有重大意义。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课题统领,构建学校德育支柱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把班主任工作作为提高学校整体水平的突破口,我校就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班主任,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还只是停留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实践经验上,尚未形成完善的科学体系。为适应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要求,我们积极摸索德育科研的途径,通过课题研究,打开思维,突破德育工作水平提升的瓶颈,使班级文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

2001年,我校向市教科所申请,论证并通过了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A类课题《班级精神德育模式》。2002年,该课题又通过论证,成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特级教师专设课题,学校把它作为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龙头科研项目,并由全校班主任承担了二十多个子课题,构建了德育科研网络。在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下,我们提出了“培育班级文化,提升学校品质”的教育品牌创建之路,2011年,该课题通过了专家鉴定,顺利结题,2012年被评为市优秀课题一等奖。在区市范围形成辐射推广,产生了积极影响。该课题研究提出了“以班级精神强化道德内化的主体性”的德育模式,强调精心营造班级文化建设氛围,构建了班级文化建设和班主任工作评价两大体系。课题作为学校办学目标在德育方面的具体显现,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与实践二者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课题的开展吸引了学校大部分班主任参与研究,营造了良好的德育科研氛围,加快实现班主任的职业成熟,造就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管理水平的德育队伍,学校德育水平整体提高,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创建了学校德育品牌,在区市范围形成辐射推广,产生了积极影响。

通过课题评价实验,班级建设水平得到提高,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环境。涌现出一批优秀班级和特色班级,班级建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才能,一大批优秀学生也在班集体中脱颖而出,历届市十大杰出中学生、三好学生标兵、学雷锋标兵、顶呱呱特长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我校均榜上有名。

(二)建立班级文化建设实施和评价体系

1.建立了培育班级精神的德育模式:

通过班训,确立三年的班级精神德育目标:

起始年级:做好衔接过渡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定近期目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爱心和责任感,抓好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年级: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良好的班风学风成为自觉行为;抓好学习态度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避免两极分化;做好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引导学生顺利度过青春多事期。

毕业年级:进一步优化班风学风,使良好的班风学风成为自觉行为;强化理想教育,协助学生确立奋斗目标,形成比、学、赶、帮、超,勤思好问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为校增光,为班级增光的爱校、爱班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做好应试心理的引导和应试方法指导。

2.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形成阶段: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我校以人文教育为根,班级文化建设为线,明确了育人的目标即构建文化人格,提高人的素质。这是我们提倡“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一个依据,于是,培养学生“知书达礼,文明高雅”的品格成为学校的教育理想,而班级文化活动成为“勤、俭、敬、信、和、健”基本体系的载体,我们希望看到学生在十四中的三年、六年里,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最终形成我校学生特有的品质、气质,这就是讲自强、能自立,有责任、重情义,和谐快乐、阳光健康。

实施阶段:

班级目标文化建设

作为班级成员共同认可并努力追求的道德品质,班训就是班级管理的总目标。我们把三年的发展分为若干阶段,循序渐进地提出班训,用标语的形式写出来,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成为引领班级前进的旗帜,这些不同阶段的班训其实是一个整体,是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站在不同阶段上提出的奋斗目标。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我们组织各班精心布置教室,抓好德育园地和学习园地两个阵地建设,力求做到净化、美化、人性化、教育化,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作用。通过开展“创特色班级,树优良校风”主题活动,很多教室的布置特色鲜明,比如书香教室,生态教室,清洁教室等等,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的教室布置,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二是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特点所设计的班级活动。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拓宽教育活动空间,促进交流和沟通,使学生的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个性特长、创新精神等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比如: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推荐优秀的书籍,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从人类文化遗产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使榜样人物成为他们心中的精神偶像,使理想、品质成为师生共同的追求。

通过班级形象设计,开展集体文化活动。如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班级生日、主题班会等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使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品位成为一种班级风尚。

通过团队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节庆活动等等,构建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系列,让学生在课余找到丰富的、个性化的平台去发展自己,锻炼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每个学生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能够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学生个性的成长是在班级各种制度规范的影响下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常规制度主要解决学生的养成教育问题,起着导向、约束和激励的作用。我们编写了《学校制度汇编》,建立并完善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机制,积极寻求制度内化的有效途径,实行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方略。同时,建立了班级和班主任工作评估体系,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根据本班学生的指标体系,充分用好《中学生日常行为素养评定的评价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有计划、有步骤、有规律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将德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使每个班级都形成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从而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保障班级在和谐有序的轨道中健康发展。最终把每一个班级都建设成优秀班集体。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这就是我们所持的均衡教育的理念。了解和熟悉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分析和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心理的发展状况,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情况,科学、综合地看待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可能出现不良后果的问题。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烦恼,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在班级内部,老师通过书信、字条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建议,用饱满的情感去感染和感动学生,学生受到极大鼓舞,教师的理想信仰、精神状态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形成了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

为了使班级文化得到全面发展,我校还积极推行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

教育,摸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路子。各班成立家长委员会,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同时,班主任走进社区,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中,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进行家访,已经成为班级常规工作,针对一些大单位、社区居民在我校读书的学生比较多的情况,我们还实行了集体家访制,遍访了学校的学困生、家庭困难学生,成立十四中片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管理规程,充分发挥其协调、指导、实施方面的作用,积极组织广场文化活动,在育人的同时,推动了城区文明建设。

3.建立评组织机构和评价体系:

建立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机构:

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一组四线”人员机构,一组是以校长为首,由学校党政领导、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学生会干部、团委、教师、年级组长、班主任参加的学校评价领导小组,然后按整、分、合的原则分为四条线。一是由学校党政领导、政教处、教务处、体育组、值日教师、团队、学生会干部所组成,主要评价全校各个班级的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常规管理、教育活动、班风班貌、班内个体和群体获得的校级以上的表彰、奖励、荣誉以及班主任的责任心、爱心及管理水平等;二是由总务处、校医室、学生干部所组成,主要评价各班的环境卫生的保洁及全校性的大扫除情况,优化育人环境;三是由年级组长、任课教师组成的评价小组,对本年级各班的学风、班风、集体活动、学生的仪容仪表进行评价。四是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值日小组所组成的班级评价小组,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对本班学生的日常行为、班风、学风进行自评、互评,小结,构建自主管理的组织模式。

宣传发动、培训评价队伍:

通过晨会、教职工大会、班主任例会、班会的宣传发动,让全校师生都明确评价的目的、意义、原则、标准、方法,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培训参与德育评价工作,对班级建设加强每个学期初的培训、期中的指导、期末的考核,促成德育队伍抓常规、树特色、工作目标细化、教育质量优化的特点。

确立评价准则:

为了使评价目标符合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可行性,体现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我校的德育目标,我们运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问卷法、个别谈话法等方法,广泛收集来自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信息,取得评价的第一手资料,研究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最后确立班级建设评价的目标及内容,并以中央到地方教育部门下发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出评比的规章制度和细则,如《班主任工作质量评价目标考核》、《物质文化建设教室布置评比细则》、《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十四中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学生成长记录袋》,对“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雷锋积极分子、顶呱呱特长生、优秀班集体等评选,设置了相应的检查记录表,如《行政值日记录表》、《值日教师检查记录表》、《值日学生干部检查记录表》、《卫生保洁检查表》、《自习课纪律检查表》、《学生仪容仪表检查评比表》、《学雷锋活动统计表》、《班级日志》、《班主工作计划表》、《班主任工作总结表》等,便于评价小组检查、记录、统计、评价。

整理、公开评价信息:

班级自评、互评:各班每天由值日小组负责,从学习情况、课堂常规、仪容仪表、环境卫生、眼保健操、课间操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和小结,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反馈班级情况评价,并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评价小组每天对各个班级进行常规检查(早读、出勤、仪容仪表、卫生、眼保健操、课间操,自习等),每天一公布,每月一评比,优胜班级获“流动红旗”,月考核的累计进入学期总评,每月通过对考核目标进行检查、指导,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矫正。在某一项大型活动中,如“六·一”儿童节、艺术节、田径运动会、公益劳动、知识技能竞赛等,对参加的班级进行评定,期末又进行综合评价,作为本学期班级德育成绩报告依据。

政教处对班主任的常规工作进行经常性的随机检查和日常抽查,定期、不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家长意见反馈会等进行监控,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反馈、矫正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德育目标的落实。

二、班级文化建设推进文化立校,硕果累累。

近几年,我校在每年举办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包括主题鲜明的论文、德育案例、主题班会评比,举办了学校德育科研大会,在全校营造了良好的德育科研氛围。比如,仅主题班会研讨这一方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在全校共召开主题班会近三百个,每学期都要推出一批精品班会在学校展示,组织全体班主任进行交流探讨,总结出主题班会要经过“选定主题,充分准备,具体实施,持续深化”四个阶段,才能充分发挥主题班会正面教育的力量。认真细致的研讨有效促进了班级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拥有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班主任队伍。“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风十分浓郁,仅在2008年市首届班主任工作技能大赛中,我校班主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一等奖6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3人,获奖人数居全市第一。

在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下,在“培育班级文化,提升学校品质”这一教育品牌的创建中,通过岗前培训、师徒结对、青年教师成长报告册、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等形式系统培训,,形成了班主任导师、优秀班主任示范引领,老中青搭配合理的班主任队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班主任培养体系,为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每学年都评选出优秀班集体,每年教师节都评选出“十佳班主任”,这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9人,自治区级、市级优秀班主任24人,每年都评出学校级“十佳班主任”,在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下,广大班主任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

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带来的是班级管理的有序、规范,孕育了独特的班级精神,形成凝聚力和责任感,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实现德育内化,达到自主管理,道德水平出现新的局面。通过文化熏陶的教育模式,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就能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共同成长,不断发展,涌现出一个个优秀班集体和特色班级。比如“模拟家庭”班级、“书虫社”班级、“体育特长班”、“爱心班级”等等,一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历届市十杰百优学生评比,我校学生均榜上有名,形成了学干生、特长生、自强生等学生示范群体,这些群体对优良校风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引领与推动作用。

班级文化的创建与培育,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如学生干部的轮换制,学生参与制定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的奋斗目标、班规、班训,班级文明公约、操行评分细则、文化课学习规程等,这些制度真正起到了对学生的教育、导向作用,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各班的主题班会课,主题班会课展示会、经验交流会,辩论会,都由学生自主设计、主持、评价。设立值日班长、学习互助小组、卫生检查组、绿色环保组、学雷锋活动小组,科技活动小组等,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的好处范文6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以及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势,并能取人之长,避己之短,进行文化“中和”,并构建新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文化的认知行为。

班级文化建设总体要求是:形成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团结和谐、热情洋溢的“班级性格”。提倡以“迅猛―睿智”、“进取―执著”、“协作―自强”、“遵纪―敢闯”为核心的团队文化。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

本文以南宁市第三中学为例,探讨以“文化自觉”观念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在教育实践中,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2009年秋季开学伊始,年级把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要求各班充分发挥教室文化宣传的功能,积极稳妥打造高中第一步。提出三个核心:做人的核心――有爱心;做事的核心――遵守规则;学习的核心――善于思考。并将这一有益尝试逐步推广。

一、优雅:班级物态文化的浸润方式

我们总在考虑如何更多地赋予班级环境更浓厚的文化色彩,使三中的每个学生都能被自己的班级文化所吸引、所熏陶。学生所处的教室环境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侧面都能说话,都在育人,可以使整个教室空间都充满育人的气息。该班同学将其所提出的“班级愿景”用最新颖的艺术字体书写出来并贴在黑板左侧最显眼的位置。这样一来学生们每天走进教室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愿景,畅想着美好的三年高中生活,其间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有的班级在黑板的上方挂上本班的标语“年轻无极限,厚积而薄发”、“今朝三中的树苗,明日祖国的栋梁”等;购置统一班服,并在班服上印上由学生自行设计的班级logo,增强了班级成员之间的认同感。这样所营造出来的整洁清新、充满美感、具有一定文化气息的氛围,使得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才能的天地,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

在考虑美感熏陶的同时还要关注“生态”环境。我们在教室这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多地去利用和发掘可利用的空间,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去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烘托“文化生态圈”的氛围。如在教室前面靠近窗户的部位放上鱼缸养鱼,在讲台、教室门口等处摆放花卉,并由专人打理,既美化了环境,增添了生活情趣,又象征着班集体、学生犹如渐渐成长的动植物,需要我们共同去培育;如在教室某处设立图书角、阅报栏,既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又浓厚了教室的文化氛围,更通过有序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

二、精致:班级行为文化的内在品质

1.细化管理形成习惯

制定班规,实施班级量化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可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深化,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内在需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更新的必然之路。它使每位同学都成为精致化质量观的追求者与精致化目标的实践者、创造者,在和谐的班级环境中提升个体的价值追求、行为效果与班级的文化品位。

南宁三中高一年级各班班主任都引导了学生进行班级制度建设。以公开讨论、网络征集等形式形成了本班的《班级管理细则》、《高一X班班级公约》、《班委职责》、《值日生卫生安排表》、《宿舍舍员值日安排表》等。但这些常规的细则条例还不足以调动班级每一个成员自我管理和自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为此南宁三中高一年级有一个班还特别推出了《二日班主任临时约法》:每隔两日由本班班长随机挑选任何一位同学担任临时班主任,履行为期两天的班级管理职责。这样一来使得班上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中来,有机会去体验作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不同感受――换位体验或是换位思考。同时又将班级管理分为擦黑板、课间操、课堂纪律、早读、作业、教室外卫生、教室内卫生、眼保健操、课前3分钟、课间纪律等细部,每个细部有专人负责,自己能处理的自己处理,处理不了的再上报给班主任,然后班主任带领大家协调处理。定期召集各细部负责人了解情况,听取班级精致化管理反馈,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2.持久训练保证效果

班级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种种波折。因此班级文化需要长期培植、长期训练、细心观察、认真引导。这是因为好风气要有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而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不可能立刻夯得牢实;好风气要有群众性,个别学生或几个学生的好作风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但这毕竟只是“苗头”,只有当这“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时,才能成为本班真正的优良班风。

南宁三中高一年级有位班主任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事件:我们班在提出“建设幸福指数最高班级”的班级愿景之初同学们都热烈欢迎,激情倍增。但过了半个月问题就出来了。班上违纪的现象并没有因为愿景的提出而明显减少,所谓“幸福指数最高”而同学们却并不感觉到特别的幸福。所以同学们开始怀疑,开始迷惘,开始抱怨,甚至有的同学直接尖锐地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自从我们提出‘幸福指数最高班级’之后,同学们事事讲幸福,时时要幸福,同学们之间是一团和气,班上纪律却是一团糟。老师,请告诉我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概念是什么?难道幸福就是一团和气,同学们在班上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吗?”我作为班主任却被这位同学问蒙了。于是我开始理性地思考这些问题,并以一位同学违纪的事例为教育契机召开了“幸福指数最高班级”的主题班会,班会上同学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最后我们得到了答案: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态度――生活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幸福是一种感受――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感受到班级的宽容。幸福不是一团和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它也有纪律也有制度。在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也会有迷惘、彷徨、怀疑甚至是眼泪,但是在我们经历过迷惘、彷徨、怀疑和眼泪之后的成长和成熟才是我们最后的幸福,当我们离开三中走进大学走向工作之后仍然会时时想起曾经在班里的那些快乐时光、难忘的片段,不忘自己是个“三中人”,这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此后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从上述事例可以知道:建设班级文化需要持之以恒,提高认识,经常研究本班班风发展动态与走向,及时采取措施,有意识、反复不断地训练全班成员的行为。行为的训练要根据既定的班风标准进行,即在行为训练前要将既定的班风标准分解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并从本班实际出发,将这些行为规范一条一条地提出,一条一条地训练,一条一条地实施、落实和巩固。当班级中出现时冷时热的反复时,教师要处之泰然,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反复抓,抓反复,不断强化,通过检查、总结和传播,以及褒贬方式进行耐心教育,以纠正偏差,转变态度,引起合乎既定标准的正确行为,使优良班风在苦练与强化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我们在教育中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引导学生去感悟真情,体验生活的美好。只有这样,知情意行才能统一,规范教育贯彻始终,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三、互动:班级制度文化的生成与影响

1.制度建立发扬民主

制度的基础在于共同的“约定”,制度要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教育、导向作用,必须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否则它始终只是一种外在于学生的“束缚”。所以,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我们可按空间范畴制订岗位责任制,如常务班长职责、班委会委员职责、值周班长职责、值日班长职责、科代表职责、物品承包责任等。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序的,制订的原则是: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我们可按时间范畴制订各种常规,如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等。班规班法既然是大家自己制订的,那么,每个人都要去遵守。违反班规班法一定要受到惩罚,而这惩罚绝对不是下个“保证”,或受一点训斥。违纪同学要积极地弥补自己的过失,用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唱歌、做好事等行动清除过错,认识错误。召开一系列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从观察中去认识,从认识中去升华,从升华中去成熟。

2.倡导规则加强执行

班级规则具有规范、约束和指导班级成员行为的效力,使班级成员明了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班级成员的行为符合班级规则,就会受到大家的认可、肯定与赞扬;如果偏离或破坏了班级规则,就会受到大家的否定与批评,并依据班级规则而加以纠正。实践证明,及时而适宜地将一般性的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班级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可以避免班级混乱,维持班级良好的秩序;相反,如果教师不注意班级规则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班级秩序,就容易造成管理效率低下以及时间的无益消耗和问题行为的产生。

积淀制度形成传统。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健全后,就需要将好的及时积淀下来。近年来,笔者通过努力尝试、实践,好的班级制度积淀下来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由班级学生讨论并制订出《班级日常行为规范》,从而更有约束力和可行性。依“规”治班,全员管理,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给每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创造机会,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此,我给每位学生设立了岗位,从而让他们对自己一天的行为进行反思,通过分工合作,创设优秀班集体。实行天天总结,形成反馈制度。每天有值日班级日志,在每天的教学前,对一天的纪律、卫生、学习等情况进行总结反馈,改正缺点、发扬优势。写好班级日志,创办班级博客,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搭建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为了及时表扬先进,引导后进,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学生纠正行为和思想偏差,进行有计划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每周通过班级日志收集班级情况,在每周六班会课上进行评价,推出“上周光荣榜”,把行为偏差生公布在黑板一角,使这些学生及时改正缺点,不断上进,每月由小组组长进行互评工作,由班干部认定。

四、关怀:班级精神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1.爱心,凝聚攀登的力量

班级目标包括学习、纪律、道德、班风等内容,这些目标都可以用标语的形式写出来,或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或作为学生的座右铭张贴在学生的课桌上。目标是航道上的灯塔,引领船只到达理想的彼岸。我针对班级实际,和学生一起设计和营造和谐、自主、发展的班级文化。和谐:既是班级建设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班级环境、人际关系建设的目标。作为一个班级,力求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优越的学习生活空间,反过来,又要求学生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自主:自己作主,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为自己的发展设计个性化的计划。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学会学习、学会与别人相处、学会独立生活、学会表现自我,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让学生首先对班级建立认同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促进班级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形成。一般来说,现在最能调动学生们情感的就是大的体育竞赛活动,让他们从中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喜悦和班荣我荣的情感。其次,在班级管理中,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各种角色设置,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这样一来,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支精练、有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激励,给予前进的力量

选好班风建设切入口。班风建设标准复杂多样,不可能全面开花,必须选好切入口,然后以滚雪球的方式逐一达标。选好切入口,就是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比如当本班某项活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受到学校表彰和社会赞扬时;当全班80%以上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被全年级师生认定为上乘时;当本班在某次活动中失败得到批评与指责,需要卧薪尝胆、重整旗鼓时;当全班学生意气风发地迎接学校运动会和他们自己的新蕾艺术节以激励奋发图强时,等等,均可作为班风建设的最佳时机。其切入口可先选一项或两项,由弱到强,进而幅射和影响其他方面。比如有的是从本班优良风尚层层展开,最终形成自己有特色的班风;有的是因本班多数学生喜欢打乒乓球,在组织乒乓球活动中发展优良班风;有的是由于本班学生爱好绘画和书法,班主任特聘专职、兼职教师进行辅导,其中不少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的还漂洋过海展出,班主任就从这里入手确立本班的优良班风,等等。

3.认同,充当同行的伴侣

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形成优秀思想道德品质。根据马斯洛动机理论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是行为的一种内在因素。它随着个体的发育成长会逐步出现从低到高五个层次的需要,其中最基础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在满足这种基本生理需要之后,更深层次就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