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范例6篇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临床路径;计划性剖宫产;评估

临床路径是指医师、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控制为目的,所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最佳程序化、标准化医疗检查和处置流程,并把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性质量提高作为监控手段整合到其中,用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临床路径强调把传统的弹性治疗变为标准化、规范化的诊疗计划[1]。近几年来我院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2年11 月1日~2014年2月28日间收治的实施并完成临床路径的120例计划性剖宫产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未实施临床路径的120例计划性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合并症;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29±1.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用于研究分析。

1.2选取标准 所选取的患者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患者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1.3方法

1.3.1对照组 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诊疗和护理,即根据不同医生、护士的临床经验,自行确定诊疗方案及护理程序,诊疗、护理工作的计划、时间、内容、步骤均未做统一规范要求。

1.3.2观察组 严格按照制定的临床路径表对患者实施诊疗和护理。患者入院时主管医师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检诊工作,根据临床路径进入标准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经评估符合准入标准的,主管医师与患者或患者监护人签署临床路径告知单;按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每日的诊疗项目,并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的诊疗计划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根据每日诊疗情况及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每日的路径评估,出现路径变异时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做好各种记录。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每日的路径医嘱,并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护理工作项目进行护理。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1对比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情况 观察组住院总费用降低,对于住院总费用的构成变化,观察组药费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院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中,取得了较好效果。①该模式的实施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其规定了合理的诊疗、护理程序,在医护人员的配合下,按照临床路径表有序地进行临床诊疗、护理工作,保证所有的临床服务活动具有科学性及计划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通过上述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计划性剖宫产中采用临床路径,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医护满意率,和谐医患关系,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范文2

1 近效期或过期药品原因分析

1.1 客观因素 主要是医院药房大多都在一楼,湿度较大不利于药品贮藏,对于基层中医院来说,拆零散发的药品较多,特别是中成药,药品未到有效期,也会出现潮解、变色、裂片等变质现象。

1.2 人为因素 主要是药师的综合素质问题,如专业知识不够、业务水平不精、责任心不强、良好工作习惯未能养成,易犯习惯性错误。

1.3 制度因素 主要是由于药房库存上下限没有明确规定,领药计划没有固定人员管理,往往会引起计划不周详,造成药品积压过期失效。药师工作中为求个人绩效,提高工作效率,未严格执行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管理原则,西药和中成药经常变换包装,有部分改变包装的药品,未能及时同医生联系,以致出现少量积压。临床常需配备的抢救药品,因中医院以中药为主,危重患者较少,临床使用较少,医药公司不能及时退货而造成积压报废,临床需求突然减少也会造成积压报废。

2 近效期药品管理措施

为了避免过期药品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我院药房针对药品效期管理,从多项措施入手,制订有关制度,严把药品质量关,从根本上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和减少药品的报损率。

2.1 关注临床用药变化,做好领药计划,加强验收工作

药房库存适当是确保药品有效期规范管理的前提条件。为保证药品正常供应又不积压,我院药学部制订每周一至周五药库发货到药房,药房依据药品实际销量由药师做好初步计划,固定由组长联网录入计算机系统。一般要求每天下午请领明天所需药品,每周五做足周未药品用量,临时用量大的药品随时请领。药房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药品库存上下限,设置每种药品的上限和下限,下限的设置要结合临床用药特点,一般为有效期长、用量大、需皮试的药品,下限可设置 1周的用量;使用频次和临床使用量少,但须必备的抢救药品,应结合临床情况,下限设置1 个月,如库存不足,低于下限,计算机管理系统可自动提醒及时领药[5],以避免积压过期。对要求低温贮存的药品,根据药房冷柜的大小和实际销量,限量领用,防止药品质量受到环境影响[6]。临购药品实行实购实销,新进药品初期少领,用量稳定后增大领用数量。药房请领药品入库做到及时验收,除按常规进行验收药品外,药品批号、有效期应视为验收的重点,除临床已经出现缺货的品种,一般有效期少于6 个月的药品不得请领入库,验收后按批号上架,执行近期放在前,远期的放在后的原则,最大限度避免效期远的先出,效期近的积压过期。

2.2 加强信息化管理 随着我院创建三甲中医院成功,数字化管理日趋完善,药品会计维护药品时必须如实录入药品批号、生产厂家和有效期等项目;库管员发放药品时按批号先后发货,库房之间做到联网管理,药房之间库存可一目了然;组长不定时核对药品账物情况,账物不符者手工入库改正;联网做领药计划时根据计算机库存数量调整领用,药房库存进行实时加减,以便于药房利用计算机网络统一管理和统计药品的有效期。

2.3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医院定期开展医务人员培训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医德高低都直接影响着合理用药水平,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培训和廉政建设教育,医院参照社保规定制订临床各科用药比,并纳入绩效考核;药学部每月进行临床用药监测,销量在医院前 20位的药品实行总量控制,销量在医院前 5位的药品实行下月减少10%采购量的做法,发现有不合理现象者,及时进行干预,将存在的问题通报各临床科室,并迅速制订措施,落实整改,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避免药品使用不合理引起积压过期。药师认为药房的任务是调剂,效率高才能令患者满意,而忽略了药师应做到四查十对。为此,组织药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同时针对年轻药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工作经验交流,使其转变观念,认识药物质量对患者治疗的重要性,提高自身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个人职业道德。经常强调过期药品对患者的危害,提高药师的认识。药师在配药过程应加强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坚持先进先出是避免药品过期的重要措施。

2.4 加强药品养护制度和定期检查有效期的制度 药品在存放过程中,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变质,按要求储藏药品对质量至关重要。建立温湿度记录制度,监控存放条件,如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及时开空调制冷或抽湿,保证药品质量。建立有效期检查制度,规订各药房每月 10日前检查制度。凡进入药房的药品均分类管理,对药房药品按西药和中成药分类,再按药理作用、剂型、临床用药情况、取用方便程度等进行分类分区摆放,同时根据药品存放位置,划定责任区,每人负责一组药柜,并对所管药柜进行登记养护,发现近效期药品要及时做好标识,3~6 个月的贴黄色标识,1~3 个月的贴红色标识,以提醒其他药师,少做计划和优先用,这样人人都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药品过期失效。根据每月盘查出的近效期药品信息,负责效期管理的药师需做好核查及汇总并建立有效期一览表,张贴于显眼位置,药师根据有效期一览表的信息来调整每周的请领计划,并上报药学部,以便药学部作出进一步的处理意见。为了将近期药品尽快销售完,可根据各个药房之间用药速度差异,药房之间调用近效期药品,加快销售,避免药品过期失效,若为专科用药可与医生沟通,根据临床适用情况选用,若有过期药品则按规定及时申请报废。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范文3

申康中心带领各家医院完成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之后,2015年又组织各家医院完成了“十三五”规划。

在申康中心组织的专家评议会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一院”)院长王兴鹏代表全院向评审专家阐述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这次评审,他的规划拿到了90多分。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他将会带领团队根据规划的内容进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而申康中心也会根据一院的这份规划进行基建投入、编制安排以及考核管理。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建于1864年3月1日,时称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为全国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医医院。如今,医院成为上海市占地面积最大的三甲综合性医院,拥有虹口北部院区和松江南部院区,核定床位数1580张,全院在岗职工3613人。

在制订发展规划时,王兴鹏不仅要把申康中心对公立医院的引导方向融入进去,同时还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兄弟医院的发展情况,寻求“特色”突围。

一份“ 特别”的规划

一院的规划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十二五”期间医院发展情况的简要回顾与现状分析,“十三五”期间医院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与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医院发展的重点项目与筹资计划、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与建议。这也是市级医院制订规划时的通用格式。

在这一格式下,一院总结过去五年发展情况的同时,从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医疗资源配置、医疗费用控制、学科建设与临床科研、临床教学、人才队伍建设、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精神文明与行风建设、运营保障体系、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详细列出了“十三五”期末的量化指标以及实现路径。

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申康中心作为医院管理者的重要内容。成立之初,申康中心就提出了“改善服务、提高质量、控制费用、便民利民”的16字方针,并一以贯之。

对于一院来讲,如何贯彻16字方针,并形成“特色”服务是院长王兴鹏需要思考的问题。

日间医疗是申康中心在市级医院推行的重要的医疗服务模式之一。在“十二五”建设期间,一院创办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集中式日间医疗中心,拥有140张床位,7间手术室, 93个病种纳入日间手术,5年内预估收治日间手术患者77 950人次,日间化疗患者19 045人次,人均节约医疗费用约46%。

与此同时,一院还在南部院区创新组建了由30位专科化临床药师组成的专科临床药师服务团队,覆盖临床各专科与门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专科临床药师服务,提升用药安全性。同时,一院还创设了患者出入院预处置中心,对住院患者进行“闭环管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在重症监护病房,一院借助信息化建立了患者家属iPad视频探视系统,方便ICU患者与家属沟通。

接下来的五年,一院在继续深化开展日间医疗服务、深化患者服务中心、开展优质护理等工作的同时,将重点放在了质量管理以及应急管理建设上。

为此,一院计划“创建医疗质量指数(MOI)”,借鉴Dr.Foster、JCI、国家优质医院评价评审标准,建立新型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数,并将医院各病种相关质量指标与Dr.Foster系统对接,用国际化标准指导医院加强质量管理。

在2014年末的“12.31外滩踩踏事件”中,一院组织人员参与了紧急救治,得到了社会的肯定。这也让王兴鹏及其团队对医院在社会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为此,医院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列为“十三五”重点,制订并实施《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规划“落地”那些事儿

申康中心要求规划能够落地、可量化,并将指标分解至每年。为此,在一院的规划中,每年要实现的目标被罗列得清清楚楚。

上海在城市功能定位中明确要求建成亚洲一流医学中心城市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对市级医院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而一院所在的辖区――虹口区老龄人口密度居全市之首,同时承载着上海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任务,因此,发展精品化特色诊疗与标杆技术是一院的迫切任务。

为此,一院在就“十三五”期间学科建设与临床科研方面的规划作了细化。

在“十三五”期末量化指标中,一院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个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国际合作临床转化研究项目数、SCI数、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部级奖项获得数、专利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个数、上海市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基地个数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

为了上述目标,一院全面启动“尖峰”“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以及临床转化研究院工作。

其中“尖峰”学科为眼科及视觉科学,“高峰”学科为泌尿外科及男科学、消化病学及大器官移植、肿瘤病学。在打造“尖峰”学科时,规划提出在疑难眼病临床诊疗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引领地位,牵头制订国内行业标准及疾病诊疗指南,整合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建成国内一流,高级人才聚集,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上海市眼科医院。

临床转化研究院的工作也重点聚焦在肿瘤及细胞代谢、微生态组学、营养与慢性疾病、免疫相关临床疾病三大研究方向。

申康中心明确提出“无规划,无预算”的工作准则,规划做得详细的同时,也要将预算纳入其中。

在规划的第三部分,一院对学科建设项目、人才建设项目、基本建设项目、基建项目开办费、大修改造项目、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做了具体的项目规划。未来五年,围绕七大项目,一院将有38个子项目开展实施。

计划不仅包含筹资计划,同时还要包括项目建设的规模、详细内容、实施期限、实施地点等内容。

38个子项目一旦被批准,将被收入“规划预算项目库”,申康中心根据项目内容进行预算编制和投入。《中国医院院长》发现,除了学科人才建设项目、大修改造项目、基建项目、基建开办项目的筹资来源包括财政投入与自有资金,大型医疗设备购置项目、信息系统项目的筹资全部由财政投入。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范文4

由此产生的供需失衡将降低病患护理水平,并挫伤临床医生的士气,因而无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结果导致医疗体系难以实现其服务战略,即实现提供高质量、易获取和高性价比护理服务的目标。只有当医疗体系拥有恰当数量的恰当临床医师在恰当岗位各司其职时,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问题的核心在于这样一个矛盾,我们称之为人力规划悖论:由于医疗保健领域的教育和培训周期通常很长,因此传统的供求信号经常被掩盖或失效。规划决策的结果可能要在几年后才能清楚地显现,但那时这些规划人员将很少仍身在其职。此外,有效规划所需的证据也难以收集和整理。

通过在太平洋周边地区、中东、欧洲和北美等许多地区的调查工作,我们发现了医疗体系制定有效的人力战略可以采取的几个措施。首先,需要提高预测临床医生的需求并使供需相符的能力。但与这一措施同样至关重要的是,医疗体系必须同时承认它们永远无法准确无误地预测医疗保健需求。因此,它们还必须持续不断地监控劳动力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的灵活性。而且,由于灵活性的增加,它们必须适当地分摊随之而来的风险,并建立明确的人力管理责任制。

每个医疗体系实施这些措施的方法取决于许多可变因素,包括其服务战略、中央调控水平及文化规范(例如,医疗体系的隐性社会契约)。但若不采取这些措施,医疗体系将发现无法有效地管理其近2/3的支出。

供需失衡的后果

临床医生供需失衡在全世界的医疗体系内都产生了问题。例如,澳大利亚目前正面临临床医生的严重短缺,其原因有二:严格的大学招生制度,以及依赖于以州为单位的人力规划而非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和决策。这种短缺(在乡村地区尤为显著)迫使澳大利亚大幅增加对国外培训的临床医生的使用。现在,这类临床医生占到了临床工作人员总数的25%,而十年前为19%。此外,这种短缺降低了资源不足的医疗机构的医生质量和入行门槛,并导致一些医疗服务无法获得应有的重视。随着公众对临床医生短缺问题的日益关注,政府不得不在未来10年内将受资助的本科医学院学生名额增加50%;护士学校的学生名额也将有所增加。

与之相反,不久前英国发现其医科学生供大于求,这是长达10年之久的集中规划决策的另一种后果。20世纪90年代后期,政府发现不得不从其他国家大量聘用医生,因此将医学院的招生人数增加了50%。久而久之,更多学生开始竞争数量有限的专科医生培训机会,紧张状况由此而起。政府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措施不当,反而使问题恶化,导致医科学生上街游行示威。最终,政府为学生建立了培训点。但当这些实习医生完成其培训课程后,英国国家健康中心(NHS)却发现自己面临着另一个问题:某些专业的医生过剩。由于NHS的隐性社会契约保证医生终生雇用,因此医生过剩的问题难以解决。

在允许市场力量影响临床医生培训数量、临床医生从业方式和地点以及临床医生收入的国家,同样会产生供需失衡。例如,日本和美国都在经历某些类型临床医生的严重短缺。

在日本,住院专科医生的短缺已非常严重,以至于经常成为媒体的头条新闻。报纸曾报道有些产妇被送往一家又一家医院,最后却在出租车里分娩的故事,原因是这些医院没有产科医生。导致这种短缺的根本原因是专科医生的收入比其从事基本医疗的同行少得多。在日本,政府对医疗报销进行严格限制,从而限制了作为医院员工的专科医生的收入。结果,许多专科医生转做基本医疗,因为基本医疗的限制较少,且潜在收入高得多。

在美国,经济激励措施产生了相反的结果。美国的医科教育主要是靠自费完成,许多新医生毕业时的负债会达到10万美元或更多。因此,许多美国医生从需求更大的基本医疗,转行做收入更高的专科医生,也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导致的人力供应失衡至少以两种方式增加了医疗保健成本。首先,当缺少基本医疗医生时,专科医生必须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但他们的收费更高。其次,在专科医生数量较多的地区,医疗成本通常不会降低;相反,利用率和总体成本会增加。其他国家也出现过这种由供应产生的需求。显而易见,通过采取更有力、更具前瞻性的方法管理临床医生市场,所有医疗体系都能获益,不管这种医疗体系主要依赖集中规划,还是允许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

人力规划缘何难以恰当

随着财务压力的增加,大多数医疗体系均致力于控制成本并优化开销。例如,其中有许多医疗体系小心谨慎地限制药物支出,并精确地评估其基础设施投资和其他资本支出的成本。然而,即使临床医生占其预算的2/3,很少有医疗体系找到了优化人力开支的方法,(图表1)。其原因涉及很多因素。

首先,临床医生类型及其工作环境多种多样,从业人员类型繁多复杂。医疗体系仅仅预测出10年后所需医生的数量,这还远远不够;它必须估算所需全科医生(GP)、外科医生及其他专科医生的数量。同样,医疗体系还必须能够对所需的各种类型的护士和相关的医疗专业人员进行预测。

临床培训需要很长时间,从而增加了难度。药剂师必须在校学习5~7年。医生的培训通常长达7~12年或更长时间,具体取决于专业。然而,医疗的进步可能会快速改变人力需求。例如,在过去20年里,用于打通阻塞动脉的支架植入术和其他微创法的出现极大减少了对搭桥手术的需求,从而减少了对实施该手术的心胸(CT)外科医生的需求。英国认识到这一趋势时已为时过晚,现在它拥有的CT外科医生严重供过于求(图表2)。

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众多也增加了使供需相符的难度。每个临床医生团体都有自己的教育服务机构、职业协会,通常还有自己的工会。其他的重要利益相关方还包括医院和保险公司。其中许多利益相关方可以从维持现状中获得既得利益,因此增加了医疗体系改革的难度。

准确的预测

根据我们的经验,大多数医疗体系主要关注临床医生的供应,却忽视了需求信号。但近年来,一些医疗体系有意识地以更有效的方法处理人力问题。其中表现最好的医疗体系指定了具体的领导者负责人力战略;这些战略专家使用严格的循证方法预测医疗服务的未来需求,然后使临床医生的供应与之相符(有关这样医疗体系的信息,请参见副文“案例研究:制定区域性人力战略”)。

人力战略专家中必须包括若干名临床医生(特别是医学博士),这一点至关重要。临床医生最能评估供需相关趋势的影响,特别是可能引发供需失衡的医学创新的影响。而且,没有临床医生的参与,就可能无法实施必要的变革以使供需保持平衡;但如果这些变革得到临床医生的大力支持,通常有助于打破阻碍改革的政治僵局。

人力战略专家从调查其医疗体系当前的临床医生“市场”着手。在此过程中,他们设法准确地确定医疗体系需求与可用临床医生数量、类型和质量之间失衡的所在之处和原因。此外,他们还确定了影响临床医生供需的所有关键利益相关方,然后用图表形式表示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发现了医疗体系当前的主要问题后,战略专家就可研究纠正这些问题的方法,并与各利益相关方一起制定可能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战略专家进行初步预估,确定将来哪些方面最有可能出现供需失衡。实际上,医疗体系分配未来培训点的过程通常只是将当年的培训量乘以一个增长系数,它的作用通常只是放大了医疗体系现有的缺陷而已。战略专家的初步评估提供了更有益的工作基础,但最后必须通过详细研究未来供需来加以补充。

需求居于首位。为了分析未来的需求,战略专家必须了解未来活动水平(提供不同服务的速度)将如何发展,以及提供服务的方式。活动水平由人口统计数据、疾病流行率的变化、医学创新、政策和报销变化以及消费者期望决定。应使用临床研究和类似高质量资料来源提供的最佳可用证据来评估这些因素。

临床医生的需求模式和需求量都取决于将来可能有哪些临床医生提供服务、在哪里提供服务,以及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例如,支架植入术不仅仅减少了对CT外科医生的需求,还增加了对介入心脏病学医生的需求,而且通过缩短住院时间改变了对住院部护士的需求。

然后,战略专家调查是否有恰当的临床医生可提供所需的服务。除了确定当前医疗系统内每类临床医生的数量外,他们还调查这些临床医生处于职业生涯的何种阶段(例如离退休还有多长时间,以及改为兼职的可能性)。战略专家还计算了正在接受培训的新临床医生数量,以及在需要时能从国外引进的临床医生数量。此外,他们还找出限制临床医生供应的某些环境障碍(例如不愿在农村地区工作),以及供应方面存在的导致供应失衡的其他所有因素。

为了测试供需相符的程度,战略专家设计了医疗保健服务可能发展的各种情景。例如,为了研究10年后医疗系统需要的全科医生数量,他们将提高全科医生工作效率的影响与允许护士提供更多基本医疗服务的影响进行比较。通过这些情景,他们能够发现最大的潜在问题,以及一些最有希望的解决方案。

对于未来的供需关系预测到多远以及多具体,取决于战略专家考虑的是医疗体系的哪个部分。医院需要了解近期(2~3年)的人力需求。地方医疗主管机构需要从更广泛全面的角度了解影响供需的趋势,因此应对未来6~8年进行预测。对于整个医疗体系,预测应当更进一步。只有具备长远眼光,医疗体系的战略专家才能对培训渠道(特别对于医生)进行变革,并评估人口统计数据和疾病流行率变化以及其他需求影响因素的全面影响。

一旦确定了医疗系统在何处已经或可能存在供需失衡后,战略专家就可以开始采取措施纠正潜在的问题。如何出色完成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医疗体系的特点,但在几乎所有案例中,都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来积极主动地管理临床培训渠道和临床医生队伍。

应对不确定性

由于预测是一门模糊的科学,因此战略专家必须确保医疗体系能对意外的供需冲击迅速作出反应。这要求他们对劳动力供需状况进行定期评估,而不是一次性地实施某项战略措施了事,同时建立供需比“临界触发器”(表示有问题产生的早期预警信号)。更重要的是,战略专家必须保证从业人员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更高的灵活性不仅可以帮助医疗体系更轻松地应对供需冲击,而且还能从源头上防止此类冲击。但要达到必要的灵活程度就必须承担风险,必须以公平和透明的方式在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之间分摊这些风险。

分摊风险

大多数医疗体系缺乏一种公平的方法来分摊与人力供需失衡相关的风险。市场化的医疗体系让临床医生自己承担大部分风险。例如在美国,一些供应过量的专业的医生可能找不到工作,但他们还要偿还学校贷款(而在服务资源短缺的专业中,医生通常因此而有更高的收入)。许多集中控制程度更高的医疗体系往往会由政府承担供应过量的大部分风险。这些国家的政府通常不仅要支付临床医生的培训费用,有些还保障就业并为后续就业买单。实际上,历史上出现短缺时,两种类型的医疗体系都已通过引进临床医生而将大部分供应不足的风险转嫁给了发展中国家。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三年制;临床医学;教程情况;改革

【中图分类号】R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

近段时间来,中国很多医学院校都启动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程系统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由以往的三版块过渡为两版块(基础、实践),但仅仅在以科目为核心的教程模式上实施了改革,这部分改革只对基础课与临床课实施精讲,无法摆脱传统教程系统而单独存在。国际上1950年启动的以医学教程整合为核心的教程系统改革现已处于极为核心的地位。美国哈佛医学院开始着手进行创新改革(综合教程规划),把医学与人文、基础医学各科目间、基础医学与临床诊疗进行交叉研究,以知识模式为纽带把医学相关科目整合成一个系统。

一传统教程系统的缺陷

目前,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教程系统尽管实施改革,但基本思路并未突破从基础到临床、理论到实践的教程框架,其教学核心依然沿用生物医学模式。

(一)教程系统模式落后

全科医学从1980年传到我国以后,发展极为迅速,截至2018年年底,国家已培养出一支30万人的全科医师队伍,为国家深化医改、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队伍支撑。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是培养服务社区和农村的全科医师,中国目前全科医师的工作内容是以“六位一体”服务为核心的,但全科医学的教程系统依然沿用以往的临床医学专业系统,其知识体系依然是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缩编版,并未形成以全科医学培养目标为导向的独立教程系统,教学目标中无法体现“六位一体”的全科诊疗工作观念,更缺少进行本岗服务所需的核心技能,[2]无助于培育基层必需的实用类专才。

医学生最终要走向实践,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是立足基层,满足人民基本卫生需求的全科类技术运用通才。然而醫学专业大部分教程仅着眼于教程本身,并未考虑以后的工作实践与运用。教学中讲授具体疾病时,基本是按部就班的套用定义、病因、发病情况、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测、诊疗与鉴别诊疗这个模式实施教学,这套教学模式与工作具体情况差别很大,致使学生在毕业后迈入工作岗位,依然要进行很长时间学习与适应。

(二)实验课与选修课设置缺少创新

教程设立依然根据基础到临床、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稳步推进。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因学制原因,教程设置上缺少变通,往往采用本科课程的缩减版。

教学中因课时所限,重教学轻实验,甚至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压缩实验课时,实验课多以验证性为主,实验课中未完成对学生创造力探索力的培养和发现;因必修课课时所限,为完成相应培养目标,一部分学校未考虑三年制临床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创设大批的选修教程。[3]因教师团队的业务能力,实验课及选修课的设计,授课方式等多种原因,实验课与选修教程的开设并未达到预计目标。

(三)实训系统脱离基层医疗实际

我国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始于1999年,初步形成东部及发达地区以“5+3”为主、中西部及偏远地区以“3+2”为主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医师是各类医学院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办学目标。如何为城乡各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宽口径,用得上的全科实用类医师,是各类医学类院校实训课程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大问题。现今的实训系统是在学生大学二年级的5月份进行完理论课的期末考试,便开始以医院为主要实训地点的实训期,实训的时间从大学二年级当年的5月份至大学三年级的5月份,历时12个月。传统的实训教学就是安排学生到二级以上的医院进行轮转科室,通常是内科3个月、外科2个月,妇科2个月、儿科2个月、急诊科1个月、重症科1个月及传染病科1个月,医院根据实训大纲,由相关科室进行相关实训考核。这种实训考核系统看似面面俱到,但最大不足是忽略临床专科医师与全科医师培养的差异,忽视全科医师是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主的六位一体工作模式。

(四)毕业考核未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相关要求保持一致

现行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部分,考生应在医院试用期满1年后以医院为单位报考医师资格考试。而实践技能考试是考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第一部分,实践技能考试不合格则不允许参加理论考试。

现今大部分医学院校对于三年制临床医学毕业生的毕业考核采取毕业理论考试和医院实训考核相结合的制度。毕业理论考试在学生实训返校后一周内进行,以内外妇儿常见病为考试范围,考试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问答题形式出卷,这种考试形式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以五选一为主的选择题考试形式相差很大,不利于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而实训部分的培养则完全或大部分依赖于实习医院,造成学校在实训教学管控方面存在一定程度脱节。

二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程系统改革策略

(一)突破传统模式制约,以课程群构建完成教程系统模块

现行以科目为核心的教程系统有利于学生体系化地解读理论,却无助于学生化解基层卫生岗位中多科目交叉性临床问题。依照国际上教程系统改革目标,以课程群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构建三年制临床医学教程系统,把有关内容与有共同教学规律的几门课程进行计划整合,融合一体组成相关的课程群。通过课程群内部的整合,处置好教程间的相互关联,避免重复工作,强化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程的结合。[5]将临床医学专业的科目整合成五个课程群,第一是医学基础知识课程群,包括人体解剖学、病原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第二是临床与基础相融合的课程群,包含临床生理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病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药理学等;第三是临床专业课程群,包含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五官科学、中医学、精神病学等。第四是医学技术课程群,包含诊断学基础、影像学等;最后是医学人文学课程群,包含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社区卫生服务等。

在临床医学专业的科目整合成五个课程群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全科医学与社区诊疗岗位能力需要为目标,以体系为线索,以脏器教学为重要内容,以课题为核心的教程模块,即医学基础模块,系统疾病诊疗模块,临床应用技术模块、医学人文素养模块、社区卫生服务模块。

医学基础模块又分为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基础两个子模块。基础医学知识模块主要以医学基础课程群的科目为主,包括人体解剖学、病原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奠定医学生基本的知识框架;临床基础模块以临床与基础相融合课程群的科目为主,包含临床生理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病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药理学等,此模块的课程都可以与临床具体病例相结合,授课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在相关临床应用中讲授基础知识,强化课堂授课效果。

系统疾病诊疗版块以临床专业课程群科目为基础,脏器为线索,以系统为纲目,依照形态机能、病痛诊疗的框架构建知识系统,突破基础与临床、临床各科目间的限制,依照全科诊疗的程序来创设教程;临床应用技术模块是医学技术课程群科目为基础,以常用的诊断方法和实验室检查为纲目,将各科目常见病及适应症融入到检查技术中去;以疾病带动相关检查技术的理解与运用。

医学人文素养模块分为医学人文和综合素养两个子模块,医学人文模块是为满足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中所需要的职业自觉性、团队合作、人际交流与医患沟通、卫生法规、医院管控与心理学等实际需要所设计;综合素养模块涵盖语文、英语、计算机、体育等教程,并将社区诊疗服务中医院公共卫生管控系统的基本操控融合到计算机教程中,将科学健康运动结合到体育教学中;[7]社区卫生服务模块是基于中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而设立,学生应熟悉社区诊疗中全科医学的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掌握全科诊疗的医疗思维模式与社区基层诊疗服务“六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提升其对社区常规健康难题与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二)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造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目标,完成实验课与选修课教程创新改革

依照教学对象立足于社区全科岗位的实际情况,变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医学理论教程和实验教学课时比值从5:1比例增大到3:1。将分散于各个科目中的试验项目变更为三个实验模块:医学形态学实验模块、医学机能学实验模块、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模块。医学形态学实验模块主要观察性描述性实验为主,涵盖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原微生物学等课程;医学机能学实验模块主要以动态性,验证性实验为主,涵盖临床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药理学等临床基础学科实验;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模块以病理生理学、病理形态学及生物化学相关实验为主,着重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探究能力及综合实验能力;实验课教程改革要以实验教程三大模块为基础,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科研创造力的培育,通过医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来不断深化对医学理论的认识和思考。

选修课教程改革要以拓展知识面,强化前沿、新兴交叉科目相关研究为切入点,建立与素质培养相对应的选修课系统。选修课课程的设置要坚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课程设置前要和学生进行充分沟通交流,进行调查问卷,真正了解新时代学生的心声与需要,建立起深受学生欢迎,切合学生今后实际需要的选修课程系统。学校可适度缩减医学技术模块及医学人文素养模块相关必修课课时,开设医学前沿技术及公共人文类选修课。医学前沿技术类选修课以医学前沿技术为主线,以临床为导向,提高学生临床兴趣和探究能力为目的,进行相关选修课的设置;公共人文类选修课则是把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有关课程互相滲透,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为初衷进行相关选修课的布局。[8]

(三)以全科医师培养为引导、社区为基础,完成实训系统改革

实训系统改革就要尝试将传统“学校教育+医院实习”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过渡到“学校教育+二级以上医院实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疾病防控中心实习”的培养模式。二级以上医院实训要让学生掌握对常见病(含急症)、相关疑难病及常见重症的规范化诊疗及分诊能力,实训一般安排6个月,即内科2个月、外科1个月,妇科儿科1个月、急诊急症科1个月,中医科1个月;此期间实习主要为毕业实践考核及毕业后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打基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训就是让学生掌握社区人群常见病诊疗、慢性病的医疗康复、高危人群干预、社区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及计划生育等相关技能,实训一般安排5个月,具体分配如下:常见病诊疗2个月(内科1个月,外科妇科儿科1个月)、慢性病健康管理及高危人群干预1个月、中医药及康复医学1个月、社区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及计划生育1个月;此期间实训主要是立足于基层,让学生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

疾控中心实训一般1个月,全科医师作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一旦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科医师都是最早接触相关患者并或者第一手信息,疾控中心实训就是为提升学生们作为全科医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报告分析相关程序及自我防护相关能力。

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为遵循,构建科学高效的毕业考核系统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所必需的通行证,临床医学专业教程改革的初衷也是让学生尽快通过资格考试,实现择业就业。而毕业考核系统对学生学习实训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实现毕业考核系统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高度契合,是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因就业率偏低,许多学生在实习阶段都在准备专升本考试,专升本考试科目是生理病理及英语,和学生实训阶段所学内容脱节。医院及带教老师因繁忙的临床诊疗对实习生的管理也不可能像学校一样严格,导致学生实训阶段人才培养质量有所下降,学校只有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建立毕业考核系统,才能倒逼学生们重视临床实训,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考核系统仿照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形式,分为实践技能考核与笔试考试两部分。实践技能测试建立试题库,试题来源以近二十年医师资格考试助理医师实践技能操纵真题为基础,至少保证题库中选择题题量不少于500道,其相似相关考点的自编考题不少于500道。学生采用随机抽签方式进行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满分100分,模拟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分为三站,第一站考核临床思维能力,分值60分计时40分钟,包括心肺听诊8分、心电图诊断7分、影像诊断6分、病史采集15分、病例分析22分和医德医风2分计六大部分;第二站是临床体格检查分值20分计时15分钟;第三站是临床基本操作分值20分计时10分钟;实践技能考核以60分为及格线,第一次考核不及格允许补考一次,补考不及格则不得参加毕业笔试考试,延缓毕业。

毕业考核系统笔试部分建立计算机试题库,试题来源以近二十年医师资格考试助理医师笔试真题为基础,至少保证题库中选择题题量不少于6000道,相似相关考点的自编考题不少于6000道。测试采用电脑按照相关科目占分比值自选习题,每次选题300道,分为基础知识笔试和临床知识笔试,每场150题计150分,时间150分钟。笔试成绩以两门合计180分为合格线,允许补考一次,补考不及格则延缓畢业。

临床医生未来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临床路径;单病种;医疗质量;满意度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常见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固定的流程,于是应运而生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盒时间性的治疗护理计划,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质量[1]。

1 临床路径系统的设计

临床路径系统目前主要应用于医疗和护理工作流程中,以起到规范医疗和护理工作的作用。我院作为本地区的三级综合性医院,采用.NET架构的应用设计方案,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5,完全融合于原有医院信息系统之中,实现了系统的无缝链接。医院特地成立专业组,每个专业组认真选择本专业1个以上病种,制定出诊疗、护理具体的临床路径诊疗日程安排表。以卫生部网上公布的临床路径作为参考模板,结合具体情况,作相关的修改,经专家组确认后实施。以方便医护人员使用为宗旨,信息系统采用“大的成套医嘱”、“阶段性成套医嘱”的方式,将某种病种的某阶段的医嘱进行成组,采用“包”、“组”的概念,尽可能地为医护人员提供方便,节约时间。简单概括为“打钩下医嘱、下拉框填变异、一键点发送”。同时,还设有路径变异、变异豁免、分支路径、路径统计、路径评价等路径管理功能,以及入院指导、入院评估、检查、治疗、护理、宣教、饮食、出院计划等功能。在实施过程中,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路径中的安排程序进行各项诊疗活动。临床路径的具体执行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患者病历及病程记录,以日为单位的各种医疗活动多学科记录,治疗护理及相关医疗执行成员执行相关医疗活动后签字栏,变异记录表,分开的特殊协议内容。临床路径所设立的内容应当不断更新,与疾病的最新治疗标准或治疗指南保持一致,同时临床路径也是整个治疗过程的行之有效的记录模式,该模式允许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整。临床路径的执行过程中涉及医生,护士,及整个医疗团队。施临床路径并不能提高医疗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性,需要花很长时间去营造团队凝聚力和建立共同价值观。

2 临床路径系统的应用

2.1 路径定义

各科室提供材料,信息科负责路径的定义,实行分阶段医嘱维护,并适当进行修改。明确各个阶段顺序不能改变。依据某一病种的病情发展与变化,制定出该病种、基本的、必要的、常规的医嘱,如治疗、用药、护理等等。这标准化的医嘱应与临床路径的内容相对应。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对固定,方便明确临床路径的进行。

2.2 路径执行

医生录入诊断后,系统自动对照ICD10编码,以及与纳入准则和除外内容进行匹配,并提示是否入路径。正常对纳入路径的病人,医嘱只要打钩选择即可,必选项已经自动选择。如要新增医嘱、医嘱日期不符必须输入变异原因。完成第一阶段的医嘱后,点击“继续下一疗程”,即可转入下一步流程,此时如有必选项未执行,会提示录入未执行原因,并且后期会有统计。如不在适合路径,可以选择退出路径。

2.3 路径变异

变异是假设的标准临床路径与实际过程出现了偏离,与任何预期的决定相比有所变化。实施临床路径时有时会产生变异,即任何不同于临床路径的偏差。变异有正负之分,负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没有进行(或结果没有产生),或推迟完成,如延迟出院、磁共振检查延迟;正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或结果提前进行或完成,如提前出院、磁共振检查提前等。变异可分为病人/家庭的变异、医院/系统的变异、临床工作者/服务提供者的变异。医嘱分为必选项和可选项。必选项自动打钩,并能生成到医嘱,对于部分必选项在入院前已经做过的,此时可以强制不选,但是必须填入变异原因。

2.4 路径监管

医院也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再培训工作,既有全院性培训,又有消化科、普外科等试点科室的培训,并充分利用院周会、医疗例会、科主任会、专题会等形式进行培训,逐步提高广大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知晓程度、认识程度,激发了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积极性。程序设计有专门检索界面,可以查询临床路径的相关情况,比如路径使用情况、变异率、变异原因统计分析、入路径费用情况等,并用饼图进行对照比较,实现了可检索可质控的临床路径管理分析。

3 临床路径系统的成效

3.1 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

将临床路径系统应用于单病种的费用控制中,按照路径要求,可以对每日医嘱用药和检查费用进行控制,同时对住院天数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负担[3]。以我院慢性乙肝为例,2013年1月-9月,该病种按普通疗法,平均住院日为13.06天,平均住院费用为7278.09元。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后,该病种同期平均住院日为10.01天,平均费用为6295.39元,两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

3.2 提高医疗质量

在病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会以临床路径表单为标准,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治疗过程。临床路径有严格的时间性,使得医护人员能有序、有计划、有预见性地工作,从而避免因为个人因素而造成的疏忽差错。同时,有利于培养低年资的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某病种的医疗服务规范,从而使得医疗质量不断提高[4]。

3.3 提高病人满意度

临床路径表单上详细地记录了病人每天的诊疗内容,包括检查项目、手术时间、术后护理、住院天数、临时医嘱、责任医护人员等内容,每一项均会详细的告知患者,执行完成后还有专人签字以保证责任到位。有效地促进了医患双方的沟通和理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5]。

4 临床路径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HIS系统的支持下,临床路径的管理,加强了各科室的协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有时存在各种因素导致临床路径的不能高效的顺利进行,比如检查检验仪器坏了,在维修或保养期间,按照路径要求的检查检验未能正常进行;药房药品库存不够,病人医嘱未能正常执行等。再如,为能确诊是否可以纳入路径,某些检查可能在门诊已经进行,此时就不能重复检查,便产生变异。同时,因个人差异,临床路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变异等。当然,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培训工作,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经验交流。同时希望一线医务工作者,以及有关负责方面人员不断总结探索,提出更多宝贵意见,促使此系统不断更新进步,更适合临床使用。

自临床路径系统开展以来,临床路径与电子病历集成,形成完整的病人诊疗过程电子记录,是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重要方向。该院临床路径软件分为病人管理、医嘱管理、路径管理、变异管理、统计分析五个部分,并与其他相关系统进行集成,达到流程优化、省时省力、便于管理与数据统计的效果。目前,我院已经有多个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系统。作为一种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为医院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采取科学手段,提高医疗质量,同时减轻病人负担,提高病人满意度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郎黎薇,葛啸天,杨希琴,等.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684- 686.

[2]马骏.临床路径备要[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5,12(1):2-3.

[3]吴蓓华,史正星,辛民宣.基于信息化与临床路径指导下的单病种费用控制[J].中国数字医学,2007,2(1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