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中心医生工作计划范例6篇

透析中心医生工作计划

透析中心医生工作计划范文1

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范例1

在护理部指导下,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现制定我科20XX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一、修订我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20XX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修订我科护理质量指标,由临床护理质量指标、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护理工作质量指标3部分组成。科室成立6个管理小组,各小组每月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记录,每月第二周四进行反馈和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

(一)临床护理质量指标

根据护理部制度的11个临床护理指标,按照环节质量检查标准,目标为各项指标达90%。本年度重点监控以下指标:

1、院内压疮发生率:低于0.5‰

2、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0.3‰

3、医生满意度:大于90%

(二)专科护理指标

根据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目标,修订专科质量指标

1、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率:等于100%

1、手术部位标识正确率:大于98%

2、三方核查执行率:大于98%

(三)护理工作质量指标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护理管理工作计划,我科建立无菌物品管理、腔镜器械清洗、术后器械数量正确、器械物品清点正确、引流管检查、巡回护士工作质量等6个护理工作质量指标。根据指标和护理工作要求,修订环节质控标准。科室重点监控以下指标:

1、器械物品清点正确率:等于100%

2、腔镜器械清洗正确率:等于100%

3、引流管检查正确率:大于95%

二、持续质量改进

(一)实行三级质控:科室实行科护长-区护长-专科组长三级质控体系,对制定的重点监控指标,按计划进行检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分析、改进。

(二)由主班护士每天质控,每月召开一次科室质控总结会议。

(三)实行组长负责制,成立6个管理小组,各小组每月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记录,每月第二周四进行反馈和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

三、科室质控小组具体工作计划

(一)根据20XX年主要存在问题,修订20XX年科室护理质量指标

(二)督促各管理小组定期完成工作计划、检查记录、总结分析,以及可行性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范例2

将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家卫计委及省市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国家卫计委要求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医院患者入、出院护理工作制度及服务流程》、《凤冈县人民医院医院发展规划(20XX-2020)》及《凤冈县人民医院护理“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紧紧围绕我院2017年创建“三级乙等”医院总体目标,主要是提高护理队伍基本数量和质量;抓紧护理工作基础质量及核心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全面落实各种护理评估;努力为病人提供现代化的就医环境和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一、20XX年工作目标

(一)护理质量目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90%(目标值≥90分)

2、分级护理合格率≥90%(目标值≥90分)

3、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目标值≥90分)

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目标值≥90分)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目标值≥90分)

6、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目标值≥90分)

7、病人平均满意度合格率100% (目标值≥93%)

8、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目标值≥90分)

9、手术安全核查率100%(目标值≥90分)

10、健康宣教覆盖率100%(目标值≥90分)

11、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100%(目标值≥90分)

12、高危住院患者安全评估率100%(目标值≥90分)

13、护理行业新标准合格率≥80%(目标值≥90分)

14、年护理事故0 。

二、工作具体措施

1.力争得到多方支持,争取落实聘用制护士同工同酬的用人机制

2.适量增加护理人员(30人),建立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

3.继续健全护理管理组织架构和护理三级管理体系,将护理部管理职能细化。

4.成立院科级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小组,抽临床操作规范的护士兼职与护理部在职培训专职人员共同负责全院护士的操作培训与考核。

5.积极与多部门协调沟通,完成全院科室的分类管理工作。

6. 启动专科护士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推进护理专业化、专科化、专家化进程。加快专科护士培养力度,扩宽专科护士领域护士的培养,启动新生儿、糖尿病、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培养。全年抽派20名护士参加各领域的进修学习。

7.启动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具体按照《护理人员中医使用技术手册》18项要求落实。

8.落实“护理行业标准”专项检查,每季度1次。

9.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开展“满意服务优秀团队流动红旗”评选活动,认真落实责任制护理制度。

10、继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认真落实责任制护理制度。

11、加大各层护理人员培训力度,按照国家卫计委医政管理处要求,落实《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培训内容:护理行标、护理临床路径管理、病人出入院规范及流程、围手术期病人的管理、品管圈、建设医院服务“三部曲”。

12、促进院内“安全事件管理网报系统”的建设。

13、落实住院病人疼痛级术后并发症评估,规范出入院病人流程。

14、加快护理教学示教室的建设,加强教学及科研能力培养,借助遵医附院科研平台,力争科研立项

XX、落实调整后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XX、按照临床需要,增加护理记录单Ⅲ中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备选条款

17、落实医院护理应急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及演练。落实血透室护士的“心肺复苏”“除颤仪”及抢救车管理的培训与考核。

18、规格病历新顺序,落实国家卫计委病历管理新规定。

19、继续加强压疮、跌倒/坠床等风险管理、落实高危人群的登记。

20、配合医院及其他部门落实心脏介入治疗室的筹建。

21、落实护士的分级管理档案。

22、落实各科室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细化。

23、各科室落实《如出院告知册子》

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范例3

血透室护理工作要以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及社会满意度。现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流程,确保护理安全。

2、加强演练透析透析室各项应急预案,必须做到人人都能熟练掌握。

3、建立科室内质控小组,加大自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定期查找护理隐患并进行分析反馈。

二、血透室将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并将优质护理落实到实处

1、 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如:图片、书面、口头等等。

2、 加强随访工作,要求责任护士应对自己负责的病人每月必须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加强急救药品及抢救仪器的管理工作,每周认真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护士长每周检查并记录。

三、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每月定期监测透析用水,每季度定期监测透析用水内毒素。并根据每月监测结果,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每月进行小结、每半年进

行一次总结。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2、加强手卫生规范的培训,对护理人员将进行手卫生的操作培训,并使其转换成一种意识,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3、加强医疗垃圾废物的管理,严格遵照医疗垃圾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废物进行分类、毁形及转运。 四、加强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1、加强护理人员考试考核,要求理论考试合格率95%、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2、加强和落实血液透析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流程进行各项技术操作。

五、加强护患沟通,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透析中心医生工作计划范文2

资料与方法

我中心在本次地震灾害中先后接收了16名挤压综合征以及多脏器衰竭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23例次,其中有4次在48小时以上,同时还接收了两所因地震瘫痪的透析中心病员近30人,加上我中心的病员50余人,近1个月总共透析860多人次。在工作量剧增,工作人员短缺,设备紧张(12台血透机,2台CBP机)、环境等诸因素的情况下,我中心面临了一次巨大的考验。

组织救援工作的实施:

⑴组建本中心的专业救援队伍:由院指挥中心统一领导,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领导小组,开辟绿色急救通道。由科室主任、护士长统一部署工作安排,所有医护组成员保持24小时通讯通畅。此次参加救援工作医疗组8人,我护理组18人(5月17日以后得到上海医疗队两批总共12人支援)。志愿者家属医护团结协作,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伤亡率。

⑵实施紧急预案:①安全措施:我院地处地震边缘,经常余震不断,而这组病员是靠机器维持生命,不能等待,为了保证他们的治疗安全,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持通道畅通,将本中心平时关闭的通道全部打开,同时准备了一定数量的轮椅担架,随时应急启用。同时给家属及病员讲解安全疏散的路径知识,使患者安心的在本中心接受治疗。②人员部署:在血液净化人员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合理分配资源,用最少的人力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根据血液净化工作的特点,将护理组分成两部分,一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用于保证抢救地震伤员的救治,深入各临床科室,解决地震挤压综合征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床旁持续治疗。二是血液透析组,完成肾衰竭患者的替代治疗,每人每天持续工作10多小时,病员分3班治疗,连续工作至深夜。③制定检诊和分流计划:在保障病员治疗安全有效的情况下,为了节省人力、时间,简化工作流程。我中心同时接收这样多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和慢性维持性透析患者,尚属首次。血液净化中心派出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每日深入到伤员病区进行巡诊,使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新技术,解决了高钾血症、心功能不全和酸中毒[1]。同时制定了检诊和分流计划,将重症患者转至华西医院继续治疗,病情稳定后再转向其他省市医院治疗。

⑶物资准备:急救物资储备和管理,由护士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以保证应急时物资能及时到位。做好充分的急救物资储备,包括血液净化设备、材料和药品、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等。血液净化设备包括血液透析机、血浆分离器、血液灌流器、高通量透析器、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导管及相关配件。

⑷专业支援的调集和运用:针对此次地震灾害中收治的93例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凭借四川省肾脏病专委会和德阳市肾脏病专委会的网络平台,从血液净化设备、物资、专业医护人员有序的调集和运用,让宝贵的医疗资源用于抢救危重伤员。

⑸感染的控制:血液净化中心由于其治疗方式的特殊性,必须规范操作,严格管理,加强感染控制、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特别是预防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感染。在人力、设备、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完全按感染流程进行。严格执行室内消毒制度,加强病区床单位的管理,分区治疗。严格无菌操作:止血带“一人一带”;氧气瓶应做到“一人一瓶一管”操作者操作时应做到“一人一巾一手套”,操作前后及时洗手,抗凝剂、抽血针头用后放入专用锐器盒内,锐器盒表面注明使用日期,血透机器做到“一人一台一管路一透析器”,用后消毒,封存、包装后送医疗焚烧中心做无害化处理,完全达到常规感染控制流程和标准。

结 果

血液净化中心在此次抗震救灾历时1个月(5月12日~6月12日)的救援工作中,制定出了有序、有效及有力的治疗计划,并实施有效的救援治疗方案,我中心14名医护人员,在上海医疗队先后派遣的12名救援专职血透护士有机协作下,全力以赴,夜以继日的工作,完成了23人次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和860多人次的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为11例患者转上级医院的救治赢得了最宝贵的第一时间,保证了三所透析区域93人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地震期间的治疗,为他们提供了安全保障,无1例患者死亡,为取得抗震救灾工作中阶段性的胜利我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讨 论

血液净化中心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发挥得是否有效,有力,其救援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抢救队伍成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取决于参与人员的团结协作精神,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性,更好地发挥血液净化中心的作用,对突发事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①建立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在各种突发灾害中,在院指挥中心统一领导下,成立血液净化应急管理体系与医院应急救援中心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快速组建医疗救助队伍,对急救人员进行优化组合,职责明确,并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②建立协调和调配专业人力和物力的信息网络:由于床位、设备、物质和人员的配备均以日常的就医规模而储备,面对突发事件中超常量的病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调集专业的人力和物质,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应建立综合的专业信息网络平台,加强专科知识技术的培训,才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达到综合实力的集中调集和使用的目的。③制订可执行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订应基于灾难事件的损害程度,伤病员的数量和疾病特点,让宝贵的医疗资源用于抢救危重病员,并及时发现和给予必须的抢救。制定出快速、科学的突发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包括集体食物中毒、生物化学中毒事件、集体毒菌中毒以及火灾、水灾、地震灾害等突发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防范于未然。④培训和组建血液净化救援医疗队:血液净化专科技术性强,要求救灾医务人员平时训练有术,除有精湛的医疗救护技术外,还应懂得灾难医学知识,并具备抢救队伍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大灾事故发生的时候,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做好人员的储备,对突发事故才能迅速组建专业救援医疗队。

作为现代化的综合性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在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同时,思考如何在灾害事件中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如何建立有效的院内灾害管理体系,制定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更好的发挥综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作用。应急机制的科学性是灾难医学领域中较新的课题[2],探索血液净化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和应急方法,指导和规范血液净化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策略,对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透析中心医生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  健康教育;并发症;腹膜透析

  

effect of pd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complication of dialysis

zhu hui-hui.

chengdu fifth peoples hospital,chengdu 6111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eritoneal dialysis (pd)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complication of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 treatment,and look for effective or alternative ways of reducing complication of capd.methods  72 pd cases were chosen for the survey.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rained or untrained group for observation.follow-up observation of trained and untrained group from july 2002 to june 2004.results  there was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of the incidence rate(p<0.05) of side effects between the untrained and trained patient groups.conclusion  the hospital personnel health education for pd patients may reduce the side effects and improve the pextcents live conditions.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side effects;peritoneal dialysis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apd)是终末期肾衰病人的第一线治疗方法,具有透析效率高、生活质量高、治疗费用低、保持残存肾功能(肌酐清除率、尿量)比血透好且最接近生理状态等优点,并且它设备简单、操作易掌握又安全有效,病人可在家中自行操作,不影响工作,故近十年来采用者与日俱增[1]。然而,尽管capd的装置和操作近年来已有很大改进,但是引流不畅、感染所造成的腹膜炎、出口处感染等并发症往往是capd病人最终拔管的重要原因,况且中晚期发生腹膜炎常常是威胁病人生命的重要因素,我国腹膜透析病人经济条件大多不好,家庭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从而使病人存在着对腹膜透析的不顺从性。因此,为了提高腹膜透析的疗效,帮助病人实施居家腹膜透析,从而减少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室组织人员专人负责,对肾衰病人实施腹膜透析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地规范和完善透析教育计划,并对肾衰病人腹膜透析后并发症发生发展状况做了相应的调查。现将腹膜透析健康教育对肾衰病人腹膜透析后并发症发生状况的影响分析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我院2003年7月~2004年6月肾病内科实施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衰病人32例,根据病人及家属接受系统培训的能力作为培训组,平均年龄(49±7.6)岁,capd持续时间1~6个月;2002年7月~2003年6月在我院肾病内科常规腹膜透析的4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7±6.3)岁,capd持续时间1~6个月。入院时两组病人在腹膜透析前血生化指标包括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钾等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方法及内容 

采用院内培训和院外随访的方法:在透析前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肾衰竭的病情及各种替代疗法,使其认识腹膜透析的原理、适应性及重要性;插管后给予相关的理论及操作指导。设立专门的透析培训点,寻找最适合病人自身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2],设定固定的7天培训计划,组织病人及其家属参加,具体见表1。表1  我院肾病内科腹膜透析教育计划(略)

1.3  并发症的诊断标准[7]

1.3.1  腹膜炎的诊断标准 

以下3个条件中符合2项,即可诊断为腹膜炎:(1)腹痛;(2)透出液混浊,白细胞计数>100/mm3,且其中至少50%为多形核中性粒细胞;(3)革兰染色或细菌培养发现透析液中存在致病菌。

1.3.2  出口处感染的诊断标准 

有以下症状即可诊断为有出口处感染:(1)出口处有脓性分泌物;(2)出口处有持续发红;(3)出口处有疼痛、压痛或隧道部有触痛。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取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腹膜透析后腹膜炎发生情况的结果  见表2。表2  腹膜透析后腹膜炎发生率的比较  (略)

结果显示,培训组的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0.4779,p<0.05)。

2.2  两组病人腹膜透析后出口处感染情况的结果  见表3。表3  腹膜透析后出口处感染率的比较  (略)

结果显示,培训组的出口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7.0793,p<0.05)。

2.3  两组病人腹膜透析后引流不畅情况的结果  见表4。表4  腹膜透析后引流不畅发生率的比较  (略)

结果显示,培训组引流不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7.0563,p<0.05)。

2.4  培训组病人对基本的透析护理知识掌握情况 

病人对无菌观念的认识有所提高,90%的病人已知道透析前应注意环境的整洁,并在家中备有紫外线光管或泡腾片消毒液消毒房间;88%的病人能口述腹膜炎的征象;85%的病人能掌握并发症及引流不畅的简单处理方法,例如:用胶布固定腹膜透析管和短管,以防导管扭曲,腹痛时采用电话咨询或到医院及时就医,保留浑浊透析液培养及冲洗腹腔等;94%的病人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及认识高蛋白食物;同时,对于轻度水肿有65%的病人能自行增加高渗透析液,从而使水肿的发生率降低;81%的病人能在出院前备齐居家透析所需物品(如:透析液、磅秤、血压计、透析液加温装置等)。

3  讨论

对于终末期肾衰病人来说,腹膜透析是一种终生维持的治疗手段,capd作为一种长期的、家庭的治疗方法,对病人今后的生活质量影响深远。经过腹膜透析健康教育工作,病人在治疗中增强评判、参与能力,能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自我感觉,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早配合临床用药,使肾衰症状得以改善,bun、cr水平恒定,加强了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出院后病人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家庭护理中,使自我保健能力得以提高,培训后的病人能根据所掌握的知识,避免许多对疾病的不利因素,进而减少和延续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使病人更理智地对待疾病,情绪稳定、精神好转,减轻了因病痛引起的心理障碍,加强了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同时使病人得到了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援助,来自社会的支持和力量,因此对生活充满信心,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因此,对进行capd治疗的肾衰病人进行腹膜透析健康教育工作,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护士做好病人的培训工作,向病人及其家属宣传有关透析、预防感染和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从而减少腹膜透析的并发症,改善病人营养,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致谢:林筱玲副主任护师及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肾病内科各位医生护士对本文给予了大力支持、指导与帮助,特表示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78-579.

2  隋晓青.腹膜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体会.护士进修杂志,1999,14(2):15.

3  周艳萍.腹膜透析致腹腔感染病人的护理.护理研究,2002,16(1):41.

4  孙玉平,林维庄.腹膜透析的营养不良与饮食健康制导.护士进修杂志,1999,14(8):46-47.

透析中心医生工作计划范文4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称“浙医二院”)对延伸护理的探索,与医院在大负荷工作量下注重以管理优化流程、提升医疗品质紧密相关。

如何在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尤其是在开展日间手术和缩短平均住院日的过程中,提高患者安全及患者满意度?浙医二院选择从提供护理延伸服务入手。

细化电话随访

在观摩学习了台北市立万芳医院的忠顺里健康营造中心工作模式后,浙医二院获得启迪,逐渐细化了院内教育、出院后随访等患者管理工作,并形成了由护士和专科医生组成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团队,延伸护理服务范围。

2010年12月,浙医二院成立了出院随访中心,主要处理全院电话随访工作,包括追踪随访及对患者调研。在人员设置上,医院调配由于身体状况暂时不适合服务临床的护理人员。在随访机制上,医院根据病种与治疗方式的不同,拟定了相应的流程与内容模块。

浙医二院在患者入院宣教时,即有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将有出院随访。患者出院时,则由医生提出随访要求、责任护士进行出院随访评估,并根据医生要求制定随访计划。随后,由责任护士完成首次对患者的电话随访,并将后续的追踪随访工作交接至出院随访中心跟进。

在这套流程设计之初,患者出院后的所有随访工作均由随访中心完成,但由于随访人员未参与患者住院期间诊治,故无法回答患者疑问。不佳的出院随访率促使浙医二院调整了随访流程设置,改由患者的责任护士负责出院后的首次电话随访。

对日间手术患者,医院的随访设置也有所调整。除了常规的术前宣教与出院前评估,针对患者在院时间短、术后可能出现心理变化等问题,医院规定,术后24小时内,日间病房的护理人员必须完成对患者的首次随访,之后交由随访中心完成后续随访。如果为特殊病种患者,术后3~7日内,责任护士还需再次进行电话随访,然后方可移交至随访中心。

随访内容由医护共同讨论拟定,主要分为常规随访、专科随访和专病随访(见图)。

除了推进随访,监控随访质量也是医院的重要工作。医院定期统计总结随访率、失访原因、随访工作量,以科室和病种等多种检索方式将结果反馈给各科室,并将出院随访纳入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经过质控分析,浙医二院发现,医院随访率长期无法达到95%目标值的主要原因为,未及时核对更正患者的联系方式。经过责任护士对患者入院出院时的双重核对,医院的随访率由2011年的80%上升至2012年的98%。

延伸慢病管理

浙医二院在进行慢病管理的过程中,根据病种特点构建了涵盖院内教育及院外延伸服务的慢病管理模式。其中对腹膜透析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均使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得到有效改善。

对腹膜透析患者的管理,主要由专科护士完成,包括住院期间的患者及家属教育、自我管理培训,以及出院后的随访、教育评估、医生联络、患者身心管理等。

住院期间,对于接受不同治疗的患者,专科护士提供的护理内容也有所不同。对准备置管的患者,专科护士将培训腹透基础知识、安全换药操作、导管接触口护理等;对住院透析患者,护理人员的培训内容则为腹透基本步骤、日常护理规范等。

医院还对培训方式、环境、时间均做出细化要求。每次培训以30~40分钟为宜。在培训地点上,医院安排了安静、独立、光线充足的房间,并配备示范操作台、洗手槽等设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模拟环境,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的规范性。

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后,医院的电话随访服务会区分处于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对于新置管患者,出院后2~3天需进行第一次随访;对于病情稳定患者,随访频率为一周一次,一个月后安排住院随访;而病情不稳定即有炎症的患者,医院将进行密切跟踪,在必要时即刻安排患者紧急住院。除了提供电话随访,医院对杭州及周边地区患者还提供门诊随访、家访等服务。针对杭州本地新置管患者,第一次随访均为上门随访。

事实证明,居家透析患者,其对透析操作的掌握程度、居家护理后蜂窝炎的发生率,在医院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前后有很大变化。患者的心理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疏解。自2010年开展延伸护理至今,浙医二院的腹膜透析患者已有80%重返社会。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医院更是建立了上下联动的区域内慢病管理体系。浙医二院糖尿病管理范围的起点是内分泌科的糖尿病患者管理,之后扩展至全院的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管理,最后延伸至社区。

在院内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医院的患者教育支持系统形式多样。在门诊,医护人员进行随访、小组教育、自我管理经验分享等工作。在住院期间,则侧重围手术期教育等内容。在院外,浙医二院则通过与杭州市3个城区的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合作,向社区护理工作者提供诸如胰岛素规范注射、注射前检查、部位轮换、停留时间、针头更换、摇匀操作等患者自我管理内容培训。帮助社区护理工作者承担起包括收集血糖控制数据、提供患者教育等长期的社区慢病管理工作。

透析中心医生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 品管圈;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导管感染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1.219

血透护理近年来发展飞速, 但由于患者层次多元化, 且老年患者居多对疾病的认知相当有限, 故目前置管患者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展开了欣馨家苑品管圈工作[1]。品管圈定义为相同的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组成小组称品管圈。品管圈实施步骤分为4步, 为计划、实施、确认、处置[2]。中心静脉留置导管适用于应急透析治疗、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等待内瘘成熟等。中心静脉导管的种类可分为:临时性导管和永久性导管。导管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 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 并伴有发热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

1 品管圈计划

1. 1 品管圈的组成 品管圈由血透室工作组成员自愿报名参加。血透室品管圈成员组分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 圈长由护士长助理担任, 圈员由4名血透护理人员组成。欣馨家苑品管圈主要是向患者提供温馨满意的服务, 使护理工作精神不断进取。

1. 2 品管圈成员职责 辅导员负责领导、支持和协助圈员工作。圈长负责协助分配监督各圈员工作, 对实施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并负责统计总结归纳工作。4名圈员负责相关资料数据整理与记录, 落实具体措施。

1. 3 品管圈主题选定 每位圈员提一个主题, 依据问题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以5、3、1分, 评分后累计得分高为本次主题。本次主题有预防低血压、降低导管感染率、降低过敏反应及控制干体重, 本次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及现存问题综合选定得分最高为降低导管感染率。

1. 4 临床资料 2015年2月统计本科血透室共计患者132例, 中心静脉临时置管为18例, 占13.6%, 中心静脉长期置管为19例, 占14.4%。其中导管感染者出现红肿痛为5例, 占3.8%, 局部皮肤过敏反应为4例, 占3.0%, 长期导管感染为3例, 占2.3%, 临时置管为6例, 占4.5%。

1. 5 目标值设定 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 圈能力)。

1. 6 活动计划拟定[3] 活动计划依照甘特图, 甘特图Ganttchart又称横道图或条状图。它是以图示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的表示出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及持续时间。

1. 7 鱼骨分析 圈组长及圈员进行血管通路要因鱼骨分析找出相关因素。

1. 7. 1 患者因素 透析临时置管患者中新患者居多, 新患者占临时置管患者90%, 8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85%。部分老年患者因疾病因素存在意识不稳定等因素。故对置管后的护理知识欠缺。生活料理中存在导管感染的安全隐患, 包括洗澡、穿脱衣服、出汗后处理等, 容易导致导管皮肤局部刺激出现炎症反应, 局部红、肿、痛, 严重者有发热症状。

1. 7. 2 医护工作者因素 李晓东教授在论文中曾有过深入研究, 置管部位, 临时性导管中股静脉插管较颈内、锁骨下插管更易发生感染。其他如对于护士培训是否到位, 每位换药操作者操作是否按规范操作, 是否有监管和定期培训及定期置管感染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及处理。手卫生因素如是否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进行操作护理。

1. 7. 3 材料使用 是否使用无菌包进行换药操作;一次性换药物品是否在有效期等。导管本身特性, 一些材料易于血栓形成增加了导管感染风险。

1. 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对策拟定

圈员进行定期开会按照甘特图进行计划实施, 将相关因素收集后分两组成员实施方案对策并按照计划做好数据采样, 组长做好分析。

2. 1 一组人员负责做好中心置管培训, 寻找资料做好分期培训项目, 并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新培训的内容。包括理论培训及操作培训, 及时了解最新资讯。

2. 2 一组人员负责患者管理, 认真听取患者主诉, 每周记录患者存在的问题,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做好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及护理工作, 遇到问题及时向圈长汇报组织开会讨论, 探讨解决对策。

3 效果评价

导管感染诊断标准, 具备下列1项即可诊断:导管出口有红、肿、热、痛、渗出分泌物;寒战发热, 拔管后症状消失;外周血培养阳性。

3. 1 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数据 在实施品管圈导管管理后, 患者长期置管和临时置管的感染率呈下行趋势。尤其是临时置管, 导管感染得到明显的控制。对于透析护士工作培训是一个持续的不断重复不断改进的过程, 每次培训一定有新的收获, 管理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沟通交流也能及时发现明确问题所在, 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见表1。

3. 2 品管圈圈员效果确认 对于品管圈的知识、大家的团队精神、工作改善协调能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收益。见表2。

4 检讨与改进

本圈对QCC手法已有了解但尚不完善, 在今后的品管圈活动中能更加巧妙的运用和掌握。本次活动受到护理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也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医护人员的护理技术力量得到了提高, 患者的透析质量也得到保证, 是一个双赢的丰收。也期待在下次活动中得到更好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5.

[2] 瞿丽.实用血液净化技术及护理.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121-125.

透析中心医生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责任制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单位:453400 河南宏力医院血液净化室 我科于2009年7月起成立责任制护理小组,实行护士长一责任组长一责任护士的垂直管理,使护理质量责任人由护士长扩展到任组长和护士,并强化了各岗位职责,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常规血液透析固定患者110人,分为两区,设为4区和5区,每区55人,每区设一名组长和其他七名护士。每区设置十台血液透析机,编号1~10,1~5为一个责任区,6~10为一个责任区,每个小责任区有3名固定护士在该区上班,负责该患者的患者管理与宣教,其中有一名经验较丰富的老师进行指导协调工作,并及时把患者的情况汇报给组长或责任总护士,给予及时有效地处理。平均每人有9名相对固定的患者进行跟踪指导管理。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 ①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明确责任护士职责,每月组织学习1~2次,制定详细的透析患者健康教育计划,并有责任护士定期周期性的宣教。②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落实责任制护理改革传统的护理排班模式,按护士职称高低、力量强弱搭配合理排班,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实施了护士弹性排班,保证护理工作在最繁忙时段的人员、质量和安全。落实责任制护理管理,护士分管患者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如血液净化室有20个透析单元,护士19名,除护士长、主班护士和病区值班护士,其余16名护士参与负责“包干”患者。透析单元分为两区4组,每区10个透析单元,每区8人(由1名组长及7名责任护士组成),每小组3名责任护士,剩余2人作为机动调配人员机动人员与责任护士1~2月调换一次。每日两班患者,每班治疗有四名责任护士完成,其中有一名组长或年资较高的护士担任责任总护士,负责科室工作的协调。③透析患者定区定机,110名患者分为两区,每区的55名患者又分为两组,分别在各区的1~5责任区和6~10责任区内做治疗。每个责任组有三名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该责任组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每名责任护士有自己的固定患者群进行管理,每组护理人员长期为一组患者服务。当责任护士不在岗时,由所在组的护理组长或其他责任护士代管。责任护士在工作中落实整体护理,把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对患者的治疗、康复以及健康指导融为一体,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护理组长除担负责任护士工作外,还负责所在组的护理质量检查和对年轻护士的指导。在对护理组长、责任护士、主班护士、治疗护士确定职责分工后,根据科室多数护士(>85%)的意愿和患者的需求,调整护士排班模式。④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作为首次接诊护士微笑迎接患者入科室,由责任护士带患者熟悉科室治疗环境,介绍住院制度、介绍管床医生及正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等,通知管床医生,待医生作出诊疗计划后,制定透析处方后,责任护士在第一时间内执行医嘱。在患者上机后,对其进行首次的专科宣教,患者的任何疑问责任护士均在第一时间内予以解答。患者在治疗期间有责任护士全程进行病情的观察评估,进行有效及时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给当班医师进行处理。患者离开前给予科室名片,便于患者在需要时进行24 h的咨询。⑤注重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作为一所县级医院,面对的人群大多是周边的布衣百姓,透析已经成为其难以承受之重。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得到集团公司及医院的大力支持,每个透析单元的床头均安装有一台电视,提供了患者的配餐间,给予回家不方便的患者提供了惠民病床,此外,对于长期透析的患者给予爱心救助,每次透析发放100元爱心救助金,每年一次肾友会增进病友医患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医患之间的和谐,对透析较好的患者进行鼓励,组织一些户外活动,引领他们回归社会,重拾生活的希望。

1.2.2 评价方法 每月发放护理部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护士长填写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评价表,护士长每月针对110多名患者在透析期间随机发放问卷对责任护士工作进行评价,并现场收回,患者满意度达100%。此外,对患者对健康宣教的内容进行抽查考核,包括内瘘的护理,导管的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遵医行为,血液净化室制度,干体重及透析充分性,运动指导,心理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方面进行考核,反馈责任护士的宣教效果。科室质控小组对责任护士的宣教单进行跟踪,反馈敦促宣教进度。

2 结果

2.1 责任制护理在血液净化开展以来,有利于优质服务的开展,患者的满意度达99.7%,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及顺应性,有利于各项治疗工作的开展,患者的一般状况的到了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对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乐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