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范例6篇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范文1

【关键词】书法教育 传统文化 学生素质发展 写字引领课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251-01

汉字书法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维系着中华民族之根,传承中华文化意识,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书法教育势在必行。

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于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因此,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语文课程标准》,尤其是修订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写字教学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并加重了写字教学的份量。几年来,我校以“写字教学”为基础的“书法教育”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推进学生素质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转变观念,形成共识

几年来,汪清县第一实验小以书法教育推进学生素质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

张秋丽

(吉林省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 吉林 汪清 133200)学领导班子对书法教育主要基于以下认识:

一是继续和发扬民族传统的需要。汉字和汉字文化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写好它是固国之本。

二是书法它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在今天科技发展逐渐走向无纸化的情况下,书法在传达感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尤其是书法教育和书香校园建设对于学生意志的磨练,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形成,意志的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是书法教育和书香校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积极打造书法特色,既是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更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发挥师生特长,培养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

二、倾心优化,突出实效

书法艺术的教育,注重求实效,我校在落实上重点抓好以下措施:

(一)抓好“三字”过关活动

我校教师毛笔字相对于钢笔字、粉笔字较弱。培训师资,优化队伍,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软笔书法”道路的引路人是我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教师写字实际情况,学校下大力气抓了教师写字的平日练功。除假期安排教师练习毛笔字外,每周三集体备课后,剩下的40分钟组内教师按学校要求集体练习写毛笔字,并上交教导处主管主任处。学校为教师提供练字的笔、墨、纸,为教师练字提供了方便。

(二)注重书法教育的评价

各学科教师要起示范作用,板书必须规范使用正楷字。教师都要关注学生书写方面应有的良好态度、姿势、字迹、习惯,力求每个学生各科书面作业都能写出一手规范、端正、美观的字体。改革学生作业评价和学生期末成绩评价。各科书面作业均有对学生书写评价,期末成绩评价中书写情况要占成绩的百分之五。这样在作业、试卷评价当中,培养学生“工工整整,一丝不苟”的书写习惯,从而达到“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教学目的。

三、精心谋划、有序推进

(一)校园环境建设

1、书法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我校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建设了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教育环境。楼内一层专门开辟了书法展板,内容涉及书法历史、书法名家、著名碑贴、书法作品欣赏、书法字体等,充分展示了书法传统艺术的魅力,营造了书法教育艺术氛围。

2、名人效应、激发兴趣

学校抓住机遇,邀请州、省、国家等有关人士来校进行现场书写,提升学校的品味。学校把他们的书法作品装裱后进行展览和悬挂,陶冶了师生情操,激发了写字兴趣。

(二)校本课程建设

书法教育需抓课程落实。我校始终把老师、学生硬笔、软笔书法兴趣培养工作作为教科研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日常教学中安排每周两节课的书法课。由学校两位书法教师编写了1-6年级的写字校本教材《兰草习字册》,教材内容以语文教材生字、词语为主,其中包括了基本笔画和优秀书法作品。旨在使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书写习惯,课堂指导与课后独立书写写相结合;师生评价与生生互评相结合。

(三)写字课型引领

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发达,他们的模仿能力强。依据这个特点,在写字教学中要注重准确示范,化难为易。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示范十分重要,它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为了方便教师在书写时准确把握笔画的位置、字体的大小,把字写得匀称、美观,有利于学生分析记忆字的书写特点,学校为每个班级定制了50×50的磁力田字格,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看清教师运笔的过程。

学校又从低、中、高三个年段开展了写字课课型的引领。低年级进行了同类偏旁写字指导尝试,充分体现了教、扶、放的过程;中年则注重识字的“五步习字法”,即:看结构、记占位、找主笔、仿练写、比美观;高年级更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按照习字方法进行读贴、记贴、背写和比较提升。在此基础上,简单实效是我们研究的目标,将规律作为突破的重点,学校两位书法教师把每个基本笔画的简洁的书写方法和书写口令梳理出来,达成统一,在每个学生对运笔过程和每个笔画书写口令内化于心的基础上指导老师又进行了写字程序的简化:把时间缩至5-10分钟,让习字这个环节应用于语文常态课中。达到习字节节练、课课练、天天练,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写得一手好字,将规范书写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

(四)动态性文化建设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范文2

【关键词】和谐社会;西部农民;科技文化;职业素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并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的实现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对于农村而言尤其如此。西部农民的素质较低,它已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的一个非常关键的不利因素。因此,采取各项积极措施,尽快提高农民的素质,尤其是科技文化与职业素质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西部农民“盼致富、无思路;想致富、无技术;求致富、无门路”,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农民素质己成为现代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性制约因素

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推进西部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实现东西部经济的和谐发展,关键和决定性因素在于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于近3亿西部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与职业素质的提高。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西部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上

通过比较1999年和2003年西部12省市区和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四省市每百农村劳动力中各教育阶段人数,可以看出西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差距。

(二)西部农村人口的职业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很大差距

相关调查表明西部农民急需学习的技术是农业科学技术,这说明当前农民职业技术的缺乏制约了农民选择从事职业的能力,也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将强化农村产业支撑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目前西部农村人口职业素质的低下,一方面,使得一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只能从事技术成分含量很低、待遇低下的工作,很难改变农民收入低下的现状;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民没有掌握适宜的农业科学技术,使得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而且,农民职业技能的单一制约了农民发展非农产业,这也同时阻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农民文化知识基础差,学不会、听不懂,对学习有畏难情绪;部分农民仍坚持保守的小农意识,认为走老路保险,“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2.农民认为读书“无用”,就让子女弃学外出打工或者经商,使西部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加重,这实际上是剥夺了下一代的受教育的权利,形成了贫穷、无知、综合能力素质低下的恶性循环。

3.农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投资十分缺乏,乡镇财政紧张,专项农民教育经费不能保证,致使这些地方的农民教育流于形式,缺乏长期计划。同时师资缺乏、教师队伍学历水平低也是非常突出的问题。

4.农民教育缺乏活力,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不大。一方面,农民教育师资水平有限,教师有理论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致富能手有实践经验但是缺乏理论素养。另一方面,技术培训缺乏实用性和市场前景,因为不能针对性将技术培训和经济收益进行挂钩。

三、促进西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素质提高的相应对策和措施

(一)增加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同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在政府增加对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应适当提高农村教育投入的比例。现在西部教育落后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表现为:教师工资待遇差,校舍破旧,教学设施简陋,仪器设备短缺,这是当前西部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适当加大对西部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及职业素质教育的经费投入,是目前各级政府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建立规范、严格的经费管理和使用监督机制,减少内耗、降低行政管理成本,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用于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上,产生最佳效果。如:在软件建设方面,切实改善和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创造进修、深造的机会。在硬件建设方面,主要将资金用在校舍改善,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努力提高办学条件;对困难的学生减免学杂费,将九年义务教育真正普及到农村。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办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机构,推动企业和个人创办职业教育机构,使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民职业教育上,扩大农民职业教育的规模,满足农民接受教育的强烈需求。

转贴于

(二)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的文化基础,是有效防止新的文盲和半文盲增加的有效手段。西部农村的基础教育应该彻底打破与市场需要脱节的应试教育格局,不能仅仅将升学、进城发展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转变毕业生的就业思想观念,注重培养毕业生再学习、再培训的学习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使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回乡后,能凭借所学知识及其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善于从客观实际出发解决问题和困难的理性思维模式,迅速转变社会角色,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

(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1.根据西部地区农民的文化状况,将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起来,将青壮年农民,特别是返乡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同时,适当扩大职业学校的自主权,使其可以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使职业教育内容既符合社会需求也符合农民的需求。另外,经常对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估,保证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质量,确保农村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实用的职业技能,将其逐步培养成为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懂市场的新型农民。

2. 农村职业教育应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注重实效,灵活办学。首要的是提高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因此,要为农民脱贫致富创办“上得起用得上”的新型半工半读学校,要为农民就地创业和离土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遭受到一股又一股的“寒流”,很多农民工因为没有文化知识和技能,收入很低,这也是导致农民犯罪率攀升的原因。农民工遭遇“寒流”,主要是因为农民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是缓解这一社会现象的关键。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根据农民的就业需求,开展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并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在吸纳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较多的重点行业和组织劳务输出的贫困地区,组织实施国家培训项目。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为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

鼓励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返乡创业,可以给予一定的创业资金,同时还要积极引导他们学习有关致富技术并注意将学习的技术与市场相结合,使他们学习的知识能用得上,而且用了就能创造经济效益。如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生产、市场销售直接联系起来的培训方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高效教育模式。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对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和引导能力要求较高。

(四)构建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中,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另一方面要把教育扶贫、人才扶贫、资金扶贫、技术扶贫和观念扶贫结合起来,构建合理的有利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教育培训体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眼光,将逐渐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长期目标并有计划、有阶段地完成好这项任务,这项任务完成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否能顺利进行。为此,农业和教育乃至工业、经贸部门要密切合作,以现有的义务教育为基础,整合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专项教育培训资源,以各级政府农业技术、职业技术教育单位为龙头,逐渐完善市、区县、乡镇、村四级教育培训机构,使农、科、教形成合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致力于农村教育研究的学术队伍,发挥整体效应,形成一个向农民持续提供科技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章继刚.中国西部农民报告[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3,(6).

[2]王通,周韬,赵增华著.农村改革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

[3]居云峰.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应突出重点[N].大众科技报,2006-03-28.

[4]曾军丽,曾国平.农民在中等收入群体扩展中的主体作用[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5,(4).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范文3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综述

1995年初原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协作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52所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正式拉开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帷幕。此后,从52所试点学校开始、1998年全面推广,到现在经过20年的实践,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随着实践的深入,理论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其中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定位、途径的认识,相关研究探讨论文不断发表。但讨论“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内涵,即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论文却相对较少,且理解并不一致。笔者认为,随着全国各高校实践的发展,“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应该日益准确,达成共识。为此,笔者通过阅读1995年以来发表在《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等教育》等20多种教育类主要期刊的200多篇文章,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分析认为,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逐步呈现认识内涵深刻、外延丰富、探索新思路的总体层次特点。三个阶段的不同,既是时间上的推进,更是认识上不同层次的深化。

一、第一阶段:1995年至1998年的探索阶段

1995年,52所试点学校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工作,与此同时理论上也发起了讨论。当时,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着重理轻文、人文教育薄弱等弊端问题,人文精神普遍失落。针对这样的情况,许多专家、学者大声疾呼,要求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提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最初阐释主要就是文、史、哲的基本知识,以及艺术的基本修养。正如周远清当时所讲,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文史哲学科的基本知识、艺术修养、国内外的文化精华”。[1]这一阶段的论文总体也呈现这一特点。比如,张岂之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的教育”,由于人文精神不直接地产生物质成果而被长期忽视,“因而在一定时间内对人文精神适当加以强调,是有必要的”。[2]杨叔子同样认为“无论是从目前教育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与社会上的严重时弊来考虑,还是从我国面向21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来考虑,应该是加强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时刻了”。[3]阴天榜更明确概括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为“提高文化素养;修身;弘扬人文精神”[4],也是对人文精神的强调。当然,这一阶段的论文,也关注科学精神的教育,但体现的是对强调人文教育的一种补充,或者把两者看作是针对文理不同群体的两部分。比如,王义遒虽然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两个部分”[5]的观点,但也赞赏“文科学生必须修读一定的理科课程,理科学生必须修读一定的文科课程”的实践方式。陈怡则把包含自然科学的文化素质看作是广义的内涵[6]。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各高校对文化素质内容和实质的理解有很大差别,许多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主要是对文化素质教育中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强调。周远清在提到文化素质教育的起步时,也明确地总结说:“十年前,我们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因,就是要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轻文和人文教育薄弱的状况,因此,当时我们特别强调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加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当然也包括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这也是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所提出的素质教育思想特定的内涵,”[7]周远清的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对这一阶段特点恰当的总结。

二、第二阶段:1999―2005年的深入和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文化素质教育理念有三方面的发展和深入:(1)伴随着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1998年教育部提出“三提高”的要求,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这一要求的提出,把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纳入到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拓展、丰富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2)学者和高校教师更开始了对其“外延”[8]的探讨,关注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等。(3)人们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及两者在整个文化素质教育中位置的理解更加准确。

在第三方面,朱冬英撰文,详细阐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含义,并探讨两者的辩证关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如果说,人文精神能够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心智的话,那么,科学精神则是一个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养。”作者认为,“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既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又要重视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只有人文和科学并重,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9]这样的认识,就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整体性地看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两个方面,而不再是各自孤立的。这一阶段这样的文章还有不少,比如,陈怡认为“完整的教育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协调融合的教育”[10],娄延常还撰文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路径[11]。

随着“三提高”的提出,专家学者更加关注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拓展,特别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张岂之专门撰文论述大学教师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和途径,认为“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质不能理解为是对教师文化水平的一种低估,而是从积极意义上阐述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道理”,并提出“从专业出发”来提高大学教师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12]。杨叔子认为,“教师,是办学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化、熏陶、养成诸种方式,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13]钟秉林强调,“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这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14]华中理工大学博士梁红通过分析认为:“大学教师不仅是校园文化的教育设计者,其本身文化素养所体现出来的师德、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及教学艺术,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师的选用及培养中,高文化素养正日益成为普遍要求。”[15]

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即外延方面的探讨,在这一阶段也有不少相关。比如,范伟提出高校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应处理好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16]。胡显章结合清华大学的实际工作认为,“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其自身的定位,但又相互交融。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17]汪青松结合安徽师范学院的做法,提出“文化素质教育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方向,思想政治素质要以文化素质为基础”[18]。白解红结合湖南师范大学的探索,认为:“专业素质教育同文化素质教育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育人的功能上却各有侧重,前者强调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后者重视价值观念的确立和精神情操的陶冶。”[19]张岂之在谈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学关系时,认为应把文化素质教育引向专业课,并举了重庆医科大学的例子[20]。

总之,在这一阶段上,文化素质教育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认识已经得到共识,专家学者更多的是讨论应该和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并分析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2005年,教育部提出“三结合”,即: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三结合”的提出,既是进一步提高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对这一阶段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总结与提炼。

三、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趋于成熟和不断创新阶段

2005年是文化素质教育提出和实践整十年的时候,因此,到2005年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实践上的经验和理论上的成果。同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更加开阔,不断创新。从此后三年的文章看,人们对这一理念认识趋于成熟,共识广泛,但对于究竟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这一基本问题还有待认同。

2005年开始,一些总结和回顾类的文章较多地出现。周远清的《从“三注”、“三提高”到“三结合”――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看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化》一文,肯定了十年来文化素质教育的成绩,分析了从“三注”到“三提高”的认识飞跃,提出了“三结合”的新要求。张楚廷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年断想》中认为:“1995年在中国兴起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的一次觉醒……这次觉醒有其时代的必然性,它会更加成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21]宋彩萍等在《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中对十年来学者关于文化素质教育定位、内容、目的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借鉴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法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进行了自己的探索[22]。苗文利等学者也撰文从“通识教育”[23]角度进行了总结。

近几年来,一方面,专家学者不断深入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顾沛重视“科学素质教育”,认为理工类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不够了解、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不够擅长,以致“以科学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的数量不多,总体质量不高”[24]。冯刚通过对文化功能、大学文化特点的分析,强调“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强调的是能够推动或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并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不是“相互结合”的问题,而是“文化素质教育应坚持以德树人的思想,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核心地位,使之渗透到文化素质教育的各方面、各层次”[25]。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教育部主办、南开大学承办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2008年11月举行,研修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会议指出过去文化素质教育,虽有强调科学与人文的“两翼齐飞”,但也“较侧重于人文的一翼”,而“现在的文化素质教育……我们认为应该更加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翼并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机地相互融合”[26];周远清说,南开大学科学素质教育包括今天的实践探索,“为文化素质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27]。

另一方面,很多学者和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建设性意见和观点,对以后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沈亚平、索海军从全球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大学生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今后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文化素质教育转到文化能力培养上来”[28]。谢卫平分析认为“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培育大学生的和谐精神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9]。杨叔子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有关论述,进一步分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几个方面。曹剑辉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是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实施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三方面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并认为“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30]。这些文章,对今后研究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四、余论

文化素质教育从提出至今,已有20年的历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实践继续发展,理论研究也会更加深刻。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专家和学者们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上,可能会在以下几方面继续作深入的探讨:

(1)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即究竟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至今还没有经典的定义,有待于取得更广泛的共识。我们认为,这一概念之所以不能统一,恰恰是因为实践的丰富和多样化,在实践基础上表现出了针对这一理念的认识角度不同。今后理论的研究肯定还要对这一最基本概念作深入探讨,不断充实,日趋准确和完善。

(2)文化素质教育的外延不断扩展、丰富。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依然是研讨的重点,是绕不开的问题。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已经为学者提出,需要解决。比如,网络的使用日益普及,而由于网络教育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这就给当前高等学校开展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何利用和适应网络进行高校的素质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很多专家提出意见,还须完善。很多教学工作者提出,文化素质教育重在氛围特别是校园氛围,这就提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学生的文化素质。一些学者已有探讨,但还不是很广泛。学校环境、类型、学术背景等具体情况不同,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侧重不同,因此理论上角度也有差别。很多教育工作者以自己所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为出发点,谈了很多认识。今后,随着文化素质教育向广度和深度的进军,会出现更多的这类探索的方式和成果。

(3)时代精神的融入。21世纪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也必须融入这个时代的精神。随着党的十精神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国梦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赋予了我们新的时代精神:和谐的精神、科学发展的要求、奥林匹克的精神、竞争合作与诚信精神、法治精神。这些时代的精神,应该如何融入当代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随着人类大融合、大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必然要面对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挑战,这就要求文化素质教育要拓展文化视野,在科学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杨叔子等专家已有论述,但还不够广泛,2012年及以后的若干年,这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题目。

当然,理论探讨会不断丰富,有些会加深原有认识、有些可能会改变原有判断;实践还会不断提出很多新的问题、矛盾,需要我们继续研究解决。我们相信,在教育部的领导下,随着全国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会不断深入,取得更多的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编. 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成长[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张岂之. 关于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3).

[3] 杨叔子. 身需彩凤双飞翼??谈高校加强文化素质培养问题[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5(12).

[4] 阴天榜,张建华. 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内涵与特征的认识[J]. 高等农业教育,1997(5).

[5] 王义遒. 文化素质教育几个问题的再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1997(4).

[6] 陈怡. 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4).

[7] 周远清等. 从“三注”、“三提高”到“三结合”――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看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化[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2).

[8] 目前普遍的认识,是把素质划分为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因此,笔者把文化素质(教育)同其他方面素质(教育)的关系,看作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外延方面.

[9] 朱冬英. 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目标的理性思考[J]. 江苏大学学报,2002(1).

[10] 陈怡. 开创文化素质教育新局面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1(1).

[11] 娄延常. 高等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路径的探讨――兼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2003(1).

[12] 张岂之. 试论大学教师文化素质的提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4).

[13] 杨叔子. 做好“三提高”工作,培养“全”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1999(23).

[14] 钟秉林. 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99(6).

[15] 梁红. 大学素质教育要求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J]. 高等教育研究,2000(3).

[16] 范伟. 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5(2).

[17] 胡显章,程钢. 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18] 汪青松.“四为”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的提升[J]. 中国大学教学,2006(1).

[19] 白解红,杨小云. 把文化素质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推进[J]. 中国高等教育,2003(21).

[20] 张岂之.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几个认识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3(13、14).

[21] 张楚廷.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年断想[J]. 高等教育研究,2005(7).

[22] 宋彩萍等. 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23] 苗文利.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J]. 大学教育科学,2007(4).

[24] 顾沛. 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障碍[J]. 中国大学教学,2008(8).

[25] 冯刚. 文化的功能与文化素质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9(3-4).

[26] 顾沛. 公共课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 中国大学教学,2009(2).

[27] 周远清. 大力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录音整理稿)[Z]. 南开大学,2008.

[28] 沈亚平,索海军. 从文化素质教育到文化能力培养[J]. 高等理科教育,2007(1).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范文4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由于高校扩张和扩招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存在着种种危机。高校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重视素质教育,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高校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应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等方面,构建高校素质教育体系。

1.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成

简言之,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提高民族或学生素质的教育。它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劳技素质)的教育[1]。它是一种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强调人的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它是一个伴随着学生成长而持续进行的过程,也是学生素质不断积累、提升的过程。 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主要有五个方面所构成,即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作为中心,它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的灵魂。横向上看,大学生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教育层次的提高及社会环境的影响都会发生变化;纵向上看,大学生业务素质教育体现在专业教育方面,为他们从事创新或创业奠定专业基础。在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加强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融合,使他们成为祖国建设的真正人才。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成分析

2.1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灵魂。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信念和政治方向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等;二是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它主要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道德境界的高低,体现为对人民、国家、集体能否献身的精神等。这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中心。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依托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就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但灵魂也必须有所依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2]。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只有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才能获得时间、空间上的极大拓展,才能真正贯穿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部领域和全部过程。

2.2身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载体

素质教育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发挥其作用。大学生的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正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载体。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依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个性素质教育,必须根据载体身体和心理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抽象的素质依附到载体上,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对其它素质的深化有着明显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内化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的必要主观条件,只有遵循学生的心理发生、发展及活动的规律,品德教育才会有所支配,这种支配对他们接受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必须加强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

2.3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他可以为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提供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素质教育包含着广泛的知识内容,其主要包括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等。文化素质与其他素质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为大学生的其它素质提高奠定文化基础,其它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提高学生参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积极性[3]。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创新不仅来源于对问题的深入钻研,也得益于深厚和宽广的知识面。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面对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都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加以解决。因此,广博的文化知识能为业务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2.4业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核

大学专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核,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知识储备。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必须在教育思想、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构建适应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模式。该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有专业特色等特征。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业务素质的主体,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具有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专业创新奠定基础。业务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当学生把知识、能力和特色有机的统一,内化为自身的专业素质之后,将成为专业创新的巨大动力。

2.5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之本

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之后,并不代表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因为,创新和创业需要创新意识的培养、思维的训练和创新技法的使用。创新素质教育为学生各种内化的素质向创新素质转化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使多种素质相融合,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培养创新素质的人才,必须进行创新和创业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是根据创新和创业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全力以赴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成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栋梁之才。因此,缺乏创新和创业的素质教育,就构不成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科学体系。

3.大学生素质教育对教师的需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做人与成才为根本目的,按照素质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深入地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如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创设有效的教育模式、策略等,其任务复杂而艰巨。这对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范文5

1.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导向

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内中国高等教育机构都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导向,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必须始终坚持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指导,并把这一导向贯穿于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总体构思、课程设置和内容规定上,使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形成有效的合力,共同致力于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迫切需要的优秀人才。

2.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质量观

根据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质量观,培养既具有高度的科学精神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在研究型大学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其目的不在于传播和灌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大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并以此为依据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学生质量的主要标准。

3.树立明确和独立的课程观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人文课程、社会课程、思想道德课程、政治理论课程、文体艺术课程等诸多领域,因此必须针对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导向,树立明确和独立的课程观,通过搭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平台来构建科学和规范的课程体系。同时,在各个学科和各种形式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也要深入挖掘文化素质内涵,渗透文化素质精神,使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开发秉承优秀大学传统文化思想的、富有现实启示意义和时代感召意义的隐性课程,包括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综合化、立体化和现代化。

4.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只是大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和突破口,并非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部,要使文化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和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则必须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加强制度创新,保证各类课程有效贯彻,落实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坚持科学化的教学原则,紧密联系社会需要和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用最短时间、更经济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1.明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涉及的学科领域

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为基础进行设置,鼓励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应用型和专业化为导向,注重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未来生活和实际问题的结合;以经典著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人类永恒问题和民族特殊性问题的思考;通过向学生展示多种类型知识和特定领域内知识探索的形式,增强学生对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的兴趣,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思维模式来获取知识,并尝试解决自然、社会与人类自身的问题。

2.逐步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所占比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占全部课程比例不合适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了,而对于研究型大学此类问题则显得更加突出。通过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发现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似)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在30%-50%之间,而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分绝大多数都在10%之内,两者相差悬殊[1]。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研究型大学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核心的地位,它关系到大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健全人格与高雅情趣的培养,也关系到能否发挥其沟通与整合其他课程的桥梁作用,从而使所有课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还关系到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能否顺应,甚至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问题。因此,在充分考虑本国国情和研究型大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实践经验,领会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必须逐步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学分所占比例,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飞速进步的需要,培养出更多宽基础和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三、注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1.以精品课程为抓手提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质量

谈到精品课程,大部分高校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上面,而极少关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进入21世纪后,文化素质教育需要在一个更高的质量和水平层次上来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应该从原来的以讲座和选修课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公共必修课为主,讲座和选修课为辅,并加大各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从而提升出一批精品课程,探索和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质量。研究型大学必须走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前列,配合教育部率先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立项建设为主要形式,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建设标准,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通过优质素质教育精品课程的辐射、示范和推动作用,进而推动其他课程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层次分布合理、学科门类齐全和结构科学的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良好的发展态势,提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质量。

2.改革教学模式,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学生接收科学文化知识,养成思想品格的主要阵地,也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然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人们长期关注和深感忧虑的问题。究其原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忽视个体差异、照本宣科式讲课、人才培养工具化等问题。这不仅影响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从根本上制约着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从改革教学模式入手,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理论内容相对较多,要理解和掌握课程的主旨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对书本知识的预习和思考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课堂引入过程,从而确保学生顺利进入课堂教学。其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本身就有许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发表关于知识的个性化理解,认可和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性地位,尽量多地采用自主发言、小组辩论及师生讨论等教学活动形式。同时,还要针对书本知识补充一些相关知识的前沿性成果和发展动态,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尤其强调这一点,因为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最后,对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许多学生都会产生一种现实反思和困惑,这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集中反应,因此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践、投身社会实践和反思社会实践,从而促进大学生深入理解与体会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另外,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具有问题意识,能够深入思考和针对课堂知识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与独特见解,体现自己对知识的个性化感悟、理解、反思、探究,甚至是困惑与质疑,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知识的创新。

3.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提供现代化的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一大批高科技产物已经进驻高等教育领域,并成为了师生们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研究型大学当然不会例外。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教学网站是一种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拓宽教学资源使用和学生受益范围的现代化教学平台,同时,与教学网站相对应网络教学也是最能让学生更大程度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让学生了解和参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形成师生共建和共促质量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网站以大学校园网为基础,利用管理系统课件,利用留言板与学生交流答疑,通过电子邮件和视频交流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课外辅导渠道等,充分展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海量信息,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能增强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又能弥补文化素质课程信息量大而课时少的不足,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和谐的网络学习环境。

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1.大力改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是研究型大学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必须大力改善他们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首先,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提供高质量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设备,鼓励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高效教学环境。其次,以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和专项建设项目为抓手,引导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推动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的取得。最后,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的职务岗位聘任制,以学科为基准核定岗位,以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衡量教师业绩水平,保证业务水平过硬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能够获得与其他课程相似或更好的工资待遇和生活环境。

2.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以提高教学和学术水平

一方面,明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地位,调动教师从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制定优越的人才政策,多渠道引进高水平人才,尤其是名师投身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行列,走上素质教育讲台,迅速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研究水平。另一方面,要树立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进行终身教育的理念,建立师资培养机制,成立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师资培训中心,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科前沿技术等的培训,强化教师的文化素养,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为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师资队伍整体学术水平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3.完善教师考核与评价机制以调动教学积极性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范文6

【关键词】通识教育 人文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技术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其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而不是只懂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指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职业人”首先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具备普通公民的基本素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民;其次作为从事特定职业的公民,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素质。需要具备其职业活动所要求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一定的人文素质,如将此视为素质教育理念在职业院校的深化,可归结为职业素质教育。而目前教育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不同看法,主要存在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本文将各观点与职业技术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比较分析。

一、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辨析

通识教育起源于西方,从19世纪初被提出以来,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表述达50多种。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界定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对教育质量非常不满,发出了“国家处于危险中”的呼声,因而“回归基础”的呼声高涨。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基本学术能力等的训练,许多学校将英文写作、数理统计、自然科学、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批判能力等视为学校教育基本要求。所以20世纪80年代左右哈佛学校发表的《哈佛大学关于核心课程的报告》开启了核心课程作为通识教育标志和特征的新时代。以核心课程取代原有通识教育课程,这些核心课程涉及文理学院六个领域。包括文艺领域、史学领域、社会领域与哲学分析、科学领域、外国文化领域、道德思考领域。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毕竟不同。通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业教育(special education),通识教育是关注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它是包括文化、道德、情感、体力等各个方面内容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更多在培养一个公民;而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特定专业技能人才。素质教育是从人的素质结构的具体操作目标入手解决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运用,素质教育包括了通识教育中的内容,同时专业教育中也有素质教育的内涵。

二、人文教育(humanism education)辨析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素质并促使其内化的教育活动。其中人文知识及方法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行为是人文素质的外化。

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人为本,做人的素质,特别是人格,是本之本”。可见,人文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内化、积淀,使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能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虽然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落脚点都在人身上,但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还蕴含着其它诸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三、文化素质教育(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辨析

文化素质和文化知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文化知识是指经过各种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得到的种种具体知识;而文化素质则指一个人的知识、才能、鉴识所构成的文化造诣或素养的一般体现。

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可见,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但文化素质教育涵盖了人文和科学素质两方面的教育,内容比单纯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广。

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把文化素质单独提出,旨在培养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不仅涵盖了人文素质培养,还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

四、职业素质教育(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ducation)辨析

素质教育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于1987年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的讲话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他认为基础教育不能单纯办成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叶澜(2006)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宗旨,处于一切教育活动之魂的地位,而不是一个规定化的教育活动的模式。在教育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在教育内容上,要求施以较全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教育途径上,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教育评价上,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品质的养成,并鼓励不同特色的培养。严格上讲,素质教育对教育效果的衡量重基础、重长远,不重眼前。

素质教育在每个教育阶段应有所不同。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应“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系统提出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只零散于各期刊中,多数从探讨的角度进行分析,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较缺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职业素质内涵与构成的探讨。对于职业素质的构成,有一定分歧。孙晓霞(2008)提出职业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宫玉杰(2007)认为除上述四项外,应将业务素质也涵盖其中;吉飞(2009)则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更有学者将职业素质进一步细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适应素质、创新素质等(周光宇,2009)。职业素质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要求,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自然不同,故对其构成有不同认识。在借鉴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职业素质教育虽然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有所不同,但仍是具有共性的。本文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身体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素质5个方面。

     第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陈和(2007)认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可从职业理念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和创业素质教育5个方面实现。职业素质教育要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点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含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和职业核心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杨东进,2008)。黄三平(2008)从校园文化角度提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目前对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素质教育多数仍停留在形式上,普遍存在着模糊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等问题。职业素质养成是以知识为基础,课程教学仍应是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课程设计是重点,但不能忽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否则难以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落实到位。

五、结论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飞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但职业技术院校在重视技能教育的同时,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情况,在技术能力培养上不仅注重实践操作技能,且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职业品质的培养,即重视培养技术能力又重视职业素质教育。从目前我国教学现状来看,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只重视职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播科技,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在职场中为人处事和如何思维,但是现今的职业院校培养很难达到以上要求,目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应提倡职业技术教育应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才能凸显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american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report.1998.

[3]杨叔子.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j].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讯,1999(3-4).

[4]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1).

[6]孙晓霞.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7]宫玉杰.论高职人才职业素质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7(1).

[8]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8).

[9]周光宇.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9(6).

[10]陈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11]杨东进.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