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范例6篇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范文1

【关键词】坡 旅游 文化产业 集群效应

苏轼坡是中国人人崇敬的大文豪,在文章上他称为“唐宋家”。在宋词上坡创“豪放派”,直接引入文学殿堂。在诗作上,苏轼也是两宋的代表。书法史上宋四家“苏、黄、米、蔡”,东坡第一。绘画上,苏轼提出了“士人画”,正式形成文人画体系。在从政为官上,坡不顾个人得失荣辱,不趋炎附势,坚持自己的政见理想,为官一方,造福百姓,到处留下美名,官声卓著。贬谪流放,坡也不沉沦消极,仍然积极经营人生,苦中寻乐,活出滋味。在饮食上,他一生倡导美食文化,至今坊间还流传着以东坡命名的许多美食。另外,坡在医药上,营造上、宗教上,教育上,都有卓越的建树,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

尤其是坡一生的足迹,遍及北宋当时的疆域,出生眉山,初恋青神、应试汴京、初仕凤翔、两任杭州、首主密州、次主徐州、再主湖州、初贬黄州、再贬汝州、复出登州、转主颍州、后主扬州、戍边定州,又贬英州、再贬惠州、连贬儋州、病逝常州、移葬郏县。西到眉州,东至杭州,北及定州,南达儋州。坡行迹如此辽远,在中国历代文化名人中也不多见。因此,当代我们完全可以“东坡行”为穿引线,将这些留有坡文化遗迹的地域打造成有价值的旅游文化产业走廊,改善以往各地各自为政的、分散的,缺乏集群关照的状况。“东坡行”旅游文化产业城市的串联既可以放大倍增产业集群的效应,挖掘各地旅游文化产业的潜能,重新张扬“东坡文化”的品牌影响力,延伸产业价值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文化学术研究和经济开发更紧密结合,形成传统文化推动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东坡行”旅游文化产业走廊(以下简称“产业走廊”)以东坡文化为核心内涵和产业文化基础引擎,以“东坡行”为品牌引领,以各相关城市为产业关节点和互动关系,集成景点观光、餐饮名吃、工艺礼品、影视演出、传媒出版、教育培训、传统医药、宗教修行、书画展览、投资收藏、衍生开发等诸多领域,形成主题性旅游和文化产业特征,有形物质产品和无形文化产品并举,高端文化学术研究和民间观赏体验互动,由最初各地松散自主的经营模式逐步走向紧密统一的经营实体,最后完成成熟资本运营模式,在形成核心经营主体基础上,吸纳相关经营体合成多元经营方式,以股份制、合营、联营、租赁、连锁加盟、BOT、电子商务等各种可行的方式完善“产业走廊”的治理模式和盈利模式,使各方都能在“东坡行”的品牌下获得共赢。

“产业走廊”的最初设计先由各相关城市成立“东坡书院”作为牵头主抓机构,由当地主要领导领衔协调,由主管旅游、文化的领导主抓负责,由当地的旅游、文化、经济主导部门领导落实,实施“产业走廊”的框架设计和项目规划,组织东坡文化专家、文化产业专家、文保专家、营销专家、企业家、投资家、艺术家、出版家、收藏家等各种专家定期在有关城市轮流举办“东坡文化产业论坛”,形成固定的“产业走廊”磋商机制,像“关贸总协定”最终走向WTO那样形成一种产业共同体。像“丝路经济带”那样引发利益联合想象。将磋商成果推进为“产业走廊”的成熟运营机制,最终吸引各方参与进来,打造“产业走廊”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成为可持续经营的产业模式。

待时机成熟,发起成立跨地区运营机构“中国东坡书院”,将各地“东坡书院”纳入为分支机构和事业部,统一进行产业规划,“产业走廊”各地在统一的产业政策下打造自己的特色项目和特色产品,“东坡书院”总部由各地方“东坡书院”推荐一名理事成立理事会,组成“产业走廊”的常设议事机构,由眉山、开封、黄冈、杭州、常州等地担当常任理事,再由其他地方轮流定期选举非常任理事,组成常设执行机构。保证“产业走廊”的有效决策和日常管理。授权品牌使用,指导运营模式,监管利益分配,划分总部与地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经营范围,仲裁地域利益矛盾。各地方“东坡书院”按经营收入的比例向总院缴纳管理费维持总院的正常费用开支,总院成立投融资平台,建立“产业走廊”基金会,针对各地产业项目和产品进行资金扶持,用风险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担保、甚至成立“东坡文化产业银行”、“东坡文化产业金融公司”、“东坡文化产业担保公司”、“东坡文化产业众筹基金”等金融机构,集聚社会闲散资金,向东坡文化产业项目投融资,用资本力量整合各地东坡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

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在各地成立“东坡文化行”旅游专线产品的专业旅行经营机构“东坡文化旅游社”。“东坡文化旅游专线”,整合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组成“东坡文化交通公司”。“东坡连锁酒店”整合各地快捷酒店、青年旅舍、星级酒店、农家乐、野露营地、餐饮店等组成“东坡文化旅游系统”,在各地成立“东坡文化产业园区”和“东坡文化公园”,产业园区开发生产东坡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东坡公园可利用各地的东坡遗迹形成东坡文化项目和产品的营销平台。可成立跨区域的“东坡文化影视传播公司”,“东坡戏剧团”、“东坡画廊”、“东坡艺术品拍卖公司”、“东坡文化网”、《东坡文化月刊》等文化组织,由东坡文化延伸到两宋文化,拍摄相关题材的影视产品、书刊杂志、地方戏剧、文学作品、书画作品、工艺作品、音乐作品等等,组织“东坡研究会”、“东坡文化节”、“东坡影视节”、“东坡戏剧节”、“东坡歌咏音乐节”、“东坡书画展”、“东坡诗词节”、“东坡美食节”、“东坡文学奖”、“东坡艺术品投资拍卖会”、“东坡书展”、“东坡读书节”等等文化节庆活动,在学校组织“东坡文化夏(冬)令营”。

用阅读、赏析、游览、参拜、品尝、吟诵、练习书画等多种方式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也同时培植东坡文化旅游文化的未来市场需求。

总之东坡文化是一个丰富的文化和财富宝库,只要创意策划,精心运营,持续发展,未来的前景必定是可行的、乐观的。

参考文献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供应链 协同学 智慧旅游 贵州安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旅游供应链研究回顾

20世纪80年代,专家学者在借鉴制造业供应链的基础上提出旅游供应链概念,并对旅游供应链展开相关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王雅琼(2008)、刘浩(2011)对旅游供应链概念提出自己的观点;二是罗梅(Romero &Tejada)提出旅游供应链的三种演变结构形式;三是李万立(2005)、毛接炳(2007)从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对“委托D”关系进行研究;四是腾达(2011)、杨树(2007)从上下(前后)关联角度研究旅游供应链,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探讨关联度 。

旅游供应链研究虽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与传统制造行业供应链相比,旅游供应链领域的研究远未成熟。

安顺文化旅游产品

安顺文化旅游产品以文化观光为主体,文化体验、探秘、休闲度假的产品却少之又少。

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如下六种类型。一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村寨。如将天龙屯堡、云山屯本寨、石头寨等建筑特色、民俗文化、服饰文化进行包装渲染以供游客游览。二是文物古迹观光旅游。现已开发安顺府文庙安顺武庙、王若飞故居、天台山伍龙寺、云山屯古文化观光旅游产品。三是现代人造文化产品。黄果树奇石馆、兴伟奇石馆奇石文化旅游产品、灞陵河特大桥观光旅游产品。四是古生物文化观光旅游产品。以关岭古生物地质公园为主体的古生物化石观光旅游产品。五是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六是民族旅游工艺品。目前安顺已经拥有像布依族蜡染、苗族刺绣、布依族刺绣、屯堡人的面俱雕刻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

安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优势

在文化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的关键要素是文化旅游产品。鉴于安顺旅游产品及市场现状,在提高自然旅游观光吸引力的同时,要加快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改变单一的自然观光旅游产品现状,构建适于安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企业集团,提升安顺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安顺可把屯堡文化作为首选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一是屯堡文化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垄断性,能够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精品、绝品。二是具有政策优势,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号)、2012年《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安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15号)明确指出将安顺市作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加以建设。三是具有良好的开发环境和条件,拥有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还拥有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客源市场,为屯堡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基础环境和背景条件。四是有“黄果树”旅游品牌的光环效应。“黄果树”旅游品牌的光环效应,使屯堡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开发一开始就能处于极为有利的市场环境和背景之下,可以降低市场开发的成本。五是通往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区的道路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可进入性和通达性相对较好。六是已有前期的开发基础。自2001年以来,天龙屯堡、云山屯本寨进行公司化旅游开发,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屯堡地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受到游客的欢迎。

将屯堡的人文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打造醉心屯堡文化的大众深度体验之旅、执着屯堡现象的学者研究之旅、探追屯堡先祖的氏家寻宗之旅,以及屯堡节庆、民俗、古建筑、生态观光、乡村避暑度假等生态文化产品,凸显“大明田园,山里江南”的主题形象。同时,发展屯堡文化旅游一方面要借力安顺市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知名度高的黄果树、龙宫等景区合作共同发展;而另一方面从自身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一批有规模、有看点、有文化内涵的屯堡文化旅游特色景区,提高屯堡文化在贵州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思路

旅游供应链包含直接为游客提品和服务的企业与中介,它们都直接面对游客提供服务,构成了旅游供应链的核心组成实体。旅游产业链中各个体、企业、组织只有互惠互生、协调合作,才能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旅游者的客观需要。针对安顺文化旅游产业供应链现状,提出构建安顺文化旅游产业供应链机制的系列措施和方法。

优化政府规制,完善产业政策。旅游产业是典型的规制性产业,旅游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应起主导作用,成熟以后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现阶段安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政府统筹管理,全市的旅游要一盘棋,统筹起来,在旅游市场的竞争格局中,文化旅游产业始终没有摆脱以价格为核心的经营性竞争的范畴。在安顺旅游发展委员会的领导下,参考其它省市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为安顺旅游业的发展定立规矩,提供系统的规则。

一是清理安顺现有的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其它地方性法规(包括一些部门和行业间的规定),凡是对安顺旅游业发展形成阻碍的,要提出修改建议。二是制定安顺全民旅游教育计划,(包括市民旅游行为礼仪规范等相关规定),利用所有的教育资源和媒体资源,有计划地进行全民旅游教育活动。三是制定安顺旅游业长期发展政策,包括与长期发展政策相配套的阶段性政策和辅政策,这是安顺旅游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重要的战略基础。

重构安顺旅游空间结构。自安顺旅游开发以来,均重视以黄果树、龙宫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好理念,未认真思考推动安顺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空间战略布局,导致安顺旅游在产品、线路、游程诸多方面产生结构性缺陷。重新建构安顺旅游空间结构有利于调整旅游产品,促进产品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集中,满足旅游市场的客观需求,使旅游产品供给协同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产业供应链。安顺旅游的空间布局可以分为“一中心,三区”。

构建以安顺城(“西秀区和开发区”两城区)为中心的旅游集散中心。在城区的旅游产业布局中,城市聚集了众多规模不等、层次不一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功能区、旅游交通运输、旅游娱乐业以及众多的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撑的旅游相关产业等。市内集聚的众多旅游设施,可为旅游者提供全套的旅游服务,使旅游者可以进行多种旅游活动,实现旅游需求的最大满足。

构建三大旅游区域。即大黄果树旅游区,包括现在黄果树、龙宫、花江大峡谷、关岭古生物地质公园等景区;屯堡文化旅游区,屯堡文化旅游区是安顺旅游近期必须着力打造和推出的一个重点项目,是改变安顺旅游产品结构的重大举措。

构建屯堡文化旅游的“三个一”空间战略布局。从屯堡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角度,可以把屯堡文化旅游的空间布局概括为“3个一”,即“一城、一线、一片”。

一城:即安顺城。安顺城的修建肇始于明初对西南的用兵(征南)和明王朝拓疆政策(“镇南”)的政治军事需要,与屯堡文化息息相关。这是由安顺“滇之喉,黔之腹”的地理区位重要性决定的。一线: 即以天龙、九溪、云山屯、本寨为核心的一线。一线是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区近中期开发的重点,也是实现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区旅游概念开发的重点。一片:以西秀区的双堡镇、旧州镇、东屯乡、扬武乡为中心,包括宁谷镇、蔡官村的一部分区域。

协同创新发展,构建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供应链是开放型系统,企业、政府、游客之间相互关联就是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得以体现,游客量及需求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旅游行业企业经营、政府管理等方面的变化,打破原有的供求平衡,供应链时而会从静态跃迁到一种有序耗散结构状态。鉴此,本文引入物理学的协同学理论(Synergetics)对旅游产业供应链进行相关研究。

在安顺市以及各景区点空间范围上,提供的文化旅游产品数量及类型结构均能满足市场需要,形成有机的产业供应链。供应链中行业主导企业不能只满足于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还应高度关注供应链系统中所在行业的发展,自觉承担管理、引导整个供应链建构的责任,推进供应链的合理结构与协同发展。

构建合理有机的文化产业供应链,需高度关注文化旅游产业供应链中相关群体的利益,供应链旅游相关者主要涉及各企业、当地政府和居民,三个群体中的各利益主体围绕旅游收入分配进行博奕,利益关系是带动三个群体之间关系转换的核心问题,也是文化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与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旅游经营企业、政府和当地居民三个群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因此,在供应链构建体系中,应注重旅游经营企业、政府、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利益协调博奕。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充分考虑各利益方的权利与义务,当他们在利益需求方面的博弈中达到一个平衡点时,各方均认可这一利益分配比例,各自的利益就会得到保障,各方就会积极支持文化旅游的发展以及供应链体系的建构。

发展智慧旅游,促进供应链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游客外出旅游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由原先的团队为主转变成散客自助为主,2014年以来散客旅游者占到96.0%以上。旅游产品不同于一般工业化和标准化的产品,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前,会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旅游目的地产品相关情况,旅游地相关旅游产品的信息的和展示严重影响旅游者的购买决策。智慧旅游可以通过其网上信息平台时时更新相关内容、了解市场需求状况,可为旅游者选择、购买产品提供咨询服务。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紧密地连接了旅游企业、管理部门、旅游者、居民四个主体,在他们之间进行有效网络互动,创新传统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智慧旅游平台体系建设可以改变安顺旅游分散经营、无服务质量标准、管理不到位现状。通过智慧旅游平台体系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准确收集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信息,对旅游行业的意见、建议,便于管理部门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起到积极作用,及时认清旅游发展中的短板与缺陷,为旅游供应链体系构建提供桥梁作用。

文化旅游与安顺旅游融合发展。安顺文化旅游发展必须借助黄果树的著名品牌来发展壮大,通过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等方面的整合与转化,将安顺市建设成为自然观光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将文化旅游资源与安顺其他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时要充分考虑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协调性,围绕文化旅游资源和安顺旅游资源的特征,在进行资源整合时要注意资源的互补,重点打造出互补型旅游产品,在同一空间布局上呈现不同质旅游资源,并将它们进行聚集形成集群化发展,产生整合效应。

培育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安顺现有文化旅游企业少,且规模较小,抗风险、市场竞争能力弱,文化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从数量和类型上均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缺乏引领行业发展的品牌性和大型的文化旅游企业,区域内的文化旅游企业实力弱小,品牌企业尚未形成,现代化、集团化、网络化、专业化水平低,对旅游业的带动、辐射效应较弱,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发挥,“散、小、弱”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加快大型文化旅游企业集团的培育和成长,增强与周边旅游景区的抗衡和竞争能力,并以大型文化旅游企业为发展极,辐射带动相关企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构建以文化旅游旅游产品为主体的产业链,促进文化旅游产品的供给,以满足旅游市场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客观需要。大型文化旅游企业在构建文化旅游产品供应路径与机制,协调不同文化旅游产品提供者(企业)协同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既是文化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的基础,同时也是产业供应链构建的核心。安顺大型文化旅游企业打造可以借助现有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和在建的安顺多彩万象旅游城,整合相关的产业共建旅游产业供应链,以龙头企业带动引导产业链构建,带动产业整体发展。

优化旅游行业协会,规范旅游行业发展。旅游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是行业专业管理重要载体。旅游行业协会通过协商建立行业服务质量标准,提高行业企业对服务质量的认同与认识,企业主动按照行业服务质量标准提品与服务,主动发挥行业企业理性作用,促进安顺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有效协调产业供应链体系中各相关者的关系,协调文化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安顺市旅游行业的发展,尽快形成有效的自律性管理机制,应分别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公约以及行业倡议,通过法律保护企业经营的合法权益,支持企业平等、自由竞争,运用法律约束企业的不规范行为。同时,要强化安顺市旅游行业协会的多方协调功能。行业协调是安顺市旅游行业协会的基本功能,包括会员单位之间的、各分会之间的内部协调,以及协会代表会员单位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协会之间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外部协调。

(作者为安顺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黔科合体R字[2012]2033)

【注释】

①王雅琼:“关于我国旅游供应链的思考”,《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第16~17页。

②刘浩:“旅游供应链可靠性评价与管理”,《商业时代》,2011年第9期,第135~136页。

③Zhang X,Song H,Huang G: "Touris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New Research Agenda", Tourism Management, 2009(3), pp345-358.

④毛接炳:“旅游服务供应链中协调问题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⑤李万立:“旅游供应链‘委托―’关系及风险规避研究”,《旅游科学》,2005年第4期,第22~27页。

⑥滕达:“旅游供应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第6期,第94~95页。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范文3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基于此,从分析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入手,探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提出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文化元素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从文化创意、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渠道建设和个性化等多方面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优美产业,推动生态建设、创意农业、观光体验同步发展。

1.分圈层差异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按照城市、近郊、远郊3个圈层来差异化发展。城市圈层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氛围为主,在适宜区域发展景观创意农业。近郊圈层以休闲农场、乡村庄园、市民农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发展社会生活功能型创意农业;远郊圈层以设施农业、精细农业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农产品,兼顾创意生活功能。近郊和远郊在发展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时,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有所不同,如近郊首先要解决交通和停车问题,而远郊则更关注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但不管哪个圈层,都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突出体验性、娱乐性,做到精致化、生态化。

2.分区域功能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时必须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哪些是当地原住民的保留区域,如核心生活区域,游客不得前往,也没有前往的兴趣;哪些是游客的专有区域,主要进行乡村文化体验、娱乐;哪些是原住民和游客的共有区域(分享区域),既能为游客提供各项旅游服务体验,又能为原住民所用,甚至参与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只有增强原住民的认同感,原住民的参与也才会有持久的动力,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

3.规划先行,过程管理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要先进行整体规划,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原住民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和利益冲突问题事先解决,尤其是大量游客到来之后不能给原住民带来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在乡村文化创意旅游实施过程中还要做到管理上的平衡,使游客和原住民的幸福感都得到保障。然后,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将创意设计、广告营销、零售流通、管理培训等前瞻性地融入乡村旅游价值链产生的每一个环节。

4.注重新媒体营销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注重渠道建设,包括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等。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乡村的生产创意、生活创意、景观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意和品牌创意都要通过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向外传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获取旅游信息,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将成为乡村文化创意旅游营销宣传的新阵地,通过社交媒体将乡村优美的意境和养心养美的场景传递给游客,是一种情感营销。总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走一条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发展之路,发动民众的创新力量,形成叠加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0-3433.

[3]张硕,吴上上,陈跃雪.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3):83-86.

[4]李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J].科技咨询,2014(2):220,240.

[5]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6]王璇璇.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28-29.

[7]于莉.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0(26):156-157.

[8]金虹.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6(8):32-34.

[9]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5):136-140.

[10]罗光华.“互联网+”背景下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及升级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1):231-236.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范文4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1-0099-03

[作者简介] 唐 勇,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

黄俐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商业经济管理。(江西 南昌 330200)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范文5

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差异性问题依然存在,在产业人才、市场需求、文化旅游以及政策支持问题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都限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探索解决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差异性问题的发展策略势在必行。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差异性问题探析

(1)较高的旅游产业定位和较低的旅游管理人才素质之间的差异性。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为有特色、高品位、集约化的方向。但是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创新人才的加入,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客观条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海南省基础教育和旅游职业教育的落后现状和对岛外优秀人才吸引力相对不足,目前海南省旅游产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要求。

(2)旅游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差异性。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旅游产品,以此推动旅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但是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所提供的旅游产品,并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和趋势,导致深度旅游发展严重不足、旅游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为观光旅游发展快速,而文化旅游、医疗养生旅游发展相对不足;海南岛东部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而海南岛中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3)海南本土文化的长期积淀和目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性。推动海南旅游产业形成快速发展的因素较多。例如,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产业状态、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再加上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都推动了海南旅游产业实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海南旅游产业要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就必须将海南本土长期积淀的当地特色文化进一步融入海南旅游产业之中。许多特定的海南本土文化资源是具有不可移动的特征,是不可替代、难以模仿的。并且这些特色的历史文化沉淀,推动形成了目前海南地域性特征鲜明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形态。假如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沉淀与知名旅游特色品牌能够形成合力,将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但是目前海南长期积淀的本土文化对于进一步融入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与海南目前相对粗放式的旅游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4)良好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薄弱的政府政策支持之间的差异性。海南国际旅游岛想要实现其发展目标,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作用,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以此逐渐地实现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定位。但是,目前海南地方政府对海南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执行力度距离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仍显不足,导致海南旅游产业仍面临一定的发展困境,和世界上定位相当的著名旅游胜地的发展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解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差异性问题的发展策略

(1)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优秀人才的支持。但是目前海南旅游产业的人才结构与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需要严重不符。首先,海南地方政府要加强自身人才建设,为加大旅游产业监管力度和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提供组织保证。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加快推出对于各类优秀旅游管理人才的优惠措施,确保优秀旅游管理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再次,要进一步破除各类阻碍人才引进的制度障碍,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从而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工作、创业。

(2)创新旅游产品设计,发展高端旅游。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如巴厘岛、夏威夷等都将高端旅游作为发展目标。海南岛稀缺、独特的旅游资源都决定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应该将高端旅游作为发展目标。实现高端旅游的发展目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发展多样化的高端旅游产品,借鉴当今世界著名热带旅游胜地的发展经验,海南国际旅游岛应该加快发展体育旅游、高尔夫旅游、养生旅游、邮轮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并进行创新和演化,以吸引国内外的高端游客。第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旅游产品,海南国际旅游岛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旅游产品。例如,建设主题公园,其中包括会展、飞行、赛车、游艇、邮轮等旅游项目,确保能够为游客提供满足多元化需求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第三,创新高端旅游产品的促销方式,针对不同地区的旅客需求,有针对性的分析其旅游市场特征以及高端游客的潜力,有效地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高端旅游服务推广国际市场。

(3)深挖本土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海南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海南独具魅力的旅游产业优势,打造海南文化旅游产业,对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创建和发展文化旅游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政府应该加强海南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例如,设立专项的文化旅游产业扶持基金、出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扶持政策文件等。其次,传承和弘扬海南的苗文化、黎文化、南洋文化等海南特色本土文化,打造独具海南特色的文化产品。再次,进一步丰富文化产业内涵,海南应该充分发挥当地文化特色,并将当地的文化特色融入热带海洋景观观光、举办海鲜宴、开展赛艇比赛、海洋文化主题公园游玩等旅游项目中,帮助海南文化旅游产业走向快速发展道路。

(4)强化政府政策支持,推动跨越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佛罗里达、夏威夷等旅游度假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政府在投资环境、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进一步支持,帮助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投资环境方面,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服务环境、公正执法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等方面优化投资环境,细化并严格执行各项引资规章制度,吸引各类合法投资主体来国际旅游岛投资、创业。金融支持方面,应该采取多种举措促进海南金融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央政府的金融支持,紧紧抓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政策机遇,吸引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内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海南设立总部或者分支机构,形成更加丰富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为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市场准入方面,应该坚持“非禁即可”的市场准入原则,即只要是和现行政策不相矛盾的领域,就能够进入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实行本土企业、内地企业、外资企业同等待遇的开放原则,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通过实施各种政府扶持政策,一定能够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范文6

迪庆是自然景观富集和人文旅游资源集聚的旅游胜地。迪庆旅游业是政府主导的重要产业,随着迪庆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的推动,迪庆紧紧围绕旅游资源优势,突出香格里拉品牌、三江并流等品牌优势,经过长期培育的迪庆文化旅游产业也步入了成长阶段,政府以香格里拉文化品牌带动旅游产业全面发展,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建成了坛城文化广场、香格里拉文博中心、独克宗古城、霞给生态温泉村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围绕打造香格里拉品牌,着重支持香格里拉演艺业,成立了香格里拉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由迪庆州旅游投资公司控股,主要经营香格里拉文博中心。由迪庆旅游发展集团公司控股,成立迪庆梦幻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创造了大型歌舞诗《梦幻香格里拉•发现》,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以民族歌舞演艺、图书、音像制品为主的文化产品初具规模。以藏族文化为特色的餐饮业已成为餐饮服务行业的翘楚,迪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走向市场,文化旅游企业都把提升自身文化产品内涵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事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企业稳步增加。文化旅游业在整个旅游业中发挥的作用渐渐明显,成为迪庆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了一条具有迪庆香格里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新之路。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一)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延伸产业链,扩大了产业规模

迪庆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基本形成了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在六大产业要素的发展中,均与藏民族为主的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迪庆民族歌舞演艺、节庆会展、民族传统工艺品、民族餐饮文化、影视音像、休闲娱乐等产业的发展。其中木制品、陶制品、金属制品、毛织物品、棉织物品等初步形成产业化,以民族歌舞、图书、音像制品为主的文化产品初具规模,以藏族文化为特色的餐饮业已成为餐饮服务行业的翘楚。如藏民家访是由香格里拉藏民开发创办的产业,今天已成为香格里拉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成功典范,在香格里拉和德钦县城发展到了30家,接待众多游客,锅庄、弦子、山歌成了热销产品。

(二)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促动了文化旅游精品的形成

迪庆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植根于独特的民族文化,开发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精品。独克宗古城在政府主导和推动下通过“修旧如旧”的原则整治后,重新焕发出了古老魅力,引来无数游客。现在古城里已有95家酒吧、客栈、作坊,生意很好,还吸引了美国、德国、奥地利等近10个国家和国内10多个省的客人长期入住。打造了一批文化旅游精品,不断创新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思路,挖掘、整理、出版近百种相关香格里拉的书籍、音像制品,成为市场大卖点;引进或协助拍摄的《茶马古道》、《梅里雪山》等20余部影视作品,使迪庆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天然摄影棚”。有力推介了文化产业资源,向游客展示了迪庆香格里拉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迪庆成为最美和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民族民间工艺等优势资源的开发,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特别如迪庆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发展迅速并受到国内外游客青睐,使生产这些传统手工艺产品的村庄的产业经济得到发展,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如香格里拉尼西汤堆村的陶器具有悠久的历史,汤堆制陶工艺为藏区黑陶工艺之精品。随着迪庆旅游业的发展,尼西陶器这一传统的手工技艺的市场潜力得到开发,来香格里拉旅游的游客,都会慕名来购买尼西的陶器。尼西土陶的制作品种从以前的土火锅、土火盆等不多的几十个品种增加到了现在的109种,涵盖了生活用品、民族工艺品和宗教用具三大类。随着品种的不断增多,尼西土陶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市场需求与订单也随之增长,产品供不应求,通过公司运作,产品远销日本、欧美、北京、昆明、拉萨等地,年销售额达450万元。2012年,销售土陶制品10万多件,销售毛收入380多万元。目前汤堆村有90%的村民都在从事土陶生产,根据陶器质量和数量,每位村民的月收入都在5000元~8000元之间。黑陶手工艺产品的开发,实现了汤堆村脱贫致富,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给本地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改行从事其他工作的年轻人又回到了制作土陶的行业,制陶正在成为尼西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和一项特色产业。

(四)文化旅游发展缓解了迪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减少了人多地少、人多资源少的矛盾。据不完全统计,迪庆农村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2581人,年销售收入达7149万元,直接带动农民文化致富847户。藏民家访在汲取本土多元民族文化丰富营养,精心编排文艺节目、提升节目品位的同时,充分利用旅游促销手段,同时,其兼顾当地群众、行业管理机构、旅游公司、游客和当地政府的利益,当地群众的农牧产品、手工艺品、剩余劳动力大量被藏民家访购用,藏民家访经营主体在二次销售中获利,藏民家访协会、旅游公司、导游都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抽成,地方财税收入也得到了增加。这些产业巧妙地借助旅游市场,把本地资源用民族文化的方式进行包装运作,既没有破坏生态,又把周边农副产品和富余人力资源有效利用起来,拉动了整个香格里拉城市郊区农村发展,解决就业1250人,年销售收入达1980万元。推动间接从业人员2万多人上岗,人均新增收入1000元。据2010年统计,全州文化产业从业人员3966人,占全州服务业从业人员的20.63%。

二、迪庆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

(一)引导不足

迪庆文化旅游产业虽然得到持续发展,但从互动发展的阶段看政府主导的力度仍然不够,培育和扶持主要停顿在口头上和文件上,政府投入少,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缺乏对其产业属性、经济功能、发展潜力、开发价值的研究,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分析主要原因是认识不到位,看不清产业互动的市场潜力和前景,长此以往会丧失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最好契机。做好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业二次创业的重要突破口,但目前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协同互动仍然明显不足,从我州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路径看,旅游项目与文化项目分开来做,并未将其看作一个产业来加强统一融合、统一规划运作,严重削弱了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我州应该谋求文化、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战略与规划。

(二)开发力度不够

一是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迪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因此,必然面临着对民族文化资源如何继承、保护、开发,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但一直以来政府缺乏对该产业的战略性研究以及对其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从文化产业层面上对其进行再认识,到认清民族文化资源所承载的内容以及在开发的环境下所表现出的特征,厘清哪些文化资源可用于支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文化生产的对象,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品竞争优势等问题都尚是是空白,我州的民间文化资源丰富,但对资源利用水平低。主要表现为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罗列性了解大于开发利用,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文化分析、注入文化内涵和文化包装不够;科学技术含量低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资源优势远未形成市场优势。在目前对景区的开发设计中,缺乏专门针对其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策划和产品设计。二是品牌提升不够。迪庆虽然拥有香格里拉、三江并流世界遗产、茶马古道等世界级品牌,但围绕三大品牌的特定区域结合迪庆自然人文特征的独具个性的文化品牌的策划与创意明显不足,未形成文化旅游产品整体开发、整体宣传和整体促销。策划的文化消费热点小而少。就如香格里拉品牌,从文化旅游产业的层面如何挖掘、深化其文化内涵,展示这一文化圈的独特个性与魅力、如何与香格里拉大藏区的旅游文化接轨和整合开发都停滞在浅层次上。三是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不够。文化旅游产品功能较为单一,以观光型、低层次、简单性的旅游产品居多,可参与性差,对旅游的文化内涵的挖掘的力度远远不够。许多旅游景点仍然是以自然观光为主体的一般旅游区。就包括几个国家公园的开发中,缺乏针对其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策划和产品设计,文化形象策划设计的力度明显不足。再比如对独克宗古城的开发,目前旅游开发还是局限于对建筑文化、广场舞的欣赏以及藏餐吧、旅游商品、歌舞的一般展示上,对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节庆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底蕴、茶马古道文化等的开发缺乏具体细化、针对不同文化主题的产品设计,没有充分展示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古镇的整体文化特征。迪庆旅游企业的文化产品大同小异,雷同重复。特别是迪庆旅游商品明显存在着品质低劣、工艺粗陋、结构单一、特色不特、趋同化现象严重的问题。市场占有率低,利润少,不能适应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的需要。旅游商品占旅游收入的比例较小。主要原因是对具有迪庆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商品缺乏同时文化旅游商品难以实现产业化发展是迪庆旅游商品最大的弱点。民族工艺品生产如皮毛、土陶、银饰工艺、木制品工艺、民族服饰、纺织等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特色,但由于生产旅游商品的企业工艺粗糙,未能通过现代科技的运用生产出质朴、自然、精致和更具有珍藏、馈赠、纪念价值的旅游商品。

(三)投资不足

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渠道主要是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和外资的进入。我州政府主导的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财政,只讲投入不注重产出,忽略了文化旅游产业起步发展的自身特性,政府投资效益不佳;政府包办的体制及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民间投资成本较高,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和单一。另外缺乏必要的引导和保护,民间投资也存在重复和无效现象,投资回报率不高的问题,这些都使得文化旅游产业投资不足,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迪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民营企业,由于扶持政策和市场体系不够完善,迪庆许多从事文化旅游的企业,受资金、技术、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制约,存在着各自为营,零散经营,形不成规模,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自我发展能力弱,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发挥规模效益。由于缺乏投资主体,融资渠道不畅,往往借贷无门,成为制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

三、对策和措施

(一)政府积极引导

1.制定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迪庆旅游产业发展繁荣主要依托的是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和个性的文化以及与之和谐的壮美的自然风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最好的资源整合发挥效益的方式。要制定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的中长期规划,这是基础性的工作。2.将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视为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迪庆政府和民间都比较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关于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我们需要进一步形成共识的是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式开发,树立以民族文化的保护挖掘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发展回馈文化的基本理念,这既是迪庆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更是迪庆旅游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十年来迪庆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的精髓所在。正是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开发,促进了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认识,促进了其传承、保护和开发工作。

(二)整体策划,塑造文化旅游品牌

提升香格里拉品牌、三江并流品牌和茶马古道品牌,必须走整合资源+品牌塑造+激活市场+创意的策划路径。要充分重视对其文化内涵的策划和产品设计。确立主导文化旅游产品,进行重点培育。根据迪庆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重点培育有丰厚文化基础和市场前景、人才优势的产业,不搞遍地开花。特别是当前对文化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不盲目效仿和追求规模,而是要适度,既提高质量又要符合市场化的需求,做精产业。文化旅游品牌的策划、设计和市场营销应该是迪庆旅游二次创业的核心问题之一。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化的关键在于策划。在充分掌握迪庆文化资源特征和脉络的基础上,提炼出最具有代表性文化特征的旅游产品,迪庆文化旅游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文化旅游品牌的策划塑造、宣传和推介十分重要。藏民家访、尼西土陶产业的发展、独克宗古城的打造都是对旅游品牌的成功推介。迪庆需要进一步推进文化旅游品牌的策划、塑造和宣传,通过文化旅游品牌延伸产业链,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质量。

(三)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化的机制创新

1.积极鼓励、扶持民营文化企业。文化企业有其自身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规律,迪庆从事文化旅游产业的企业,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和个人。要为民营企业进入文化旅游产业创造条件,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民营经济介入文化旅游产业,既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同时也会不断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开拓突破口。2.文化旅游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的创新。与旅游市场紧密结合是迪庆文化旅游企业转换和创新经营机制的关键。文化产品要与紧密与旅游市场接轨,走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加强旅游产品文化品位和内涵的经营之路。3.建立以文化保护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发展回馈文化保护的机制。迪庆松赞林寺、独克宗古城的开发管理都开始贯穿着以文化保护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发展回馈文化保护的理念。我们需要建立从旅游业收益中提取一部分收益用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发展,形成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的机制。

(四)完善文化旅游产业的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