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艺术范例6篇

公共文化艺术

公共文化艺术范文1

公共艺术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物,要能够体现一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功能。例如:1979年9月落成的,由张仃先生主持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型工笔重彩壁画《哪吒闹海》和袁运甫先生创作的《泼水节》大型壁画群,标志着一个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创作人文精神新时代的到来,是公共艺术感应社会脉搏并影响时代进程的一次集中体现。艺术家在面对国家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和变迁背景下,用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示了一个国家新文化时代的复苏,激活了文化的社会功能,发挥着独特的社会作用。体现了一批艺术工作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的文化自觉意识。改革开放后,公共艺术创作逐渐展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文化寻求开放,努力探索创新,逐渐确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进程。随着国家的迅速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艺术与生活、与大众的关系也日渐紧密起来,公共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例如:2000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为“东方绿舟”创作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东方绿舟”公共艺术创作更注重环境、建筑与城市化生活的紧密联系。无论从表现手段到制造工艺,都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和产业化的趋势。也体现了上海作为代表中国经济、文化、科技“领航”城市,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次全新的探索,为城市文化建设和青少年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开拓和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公共艺术发展,反映了中国文化寻求开放,努力探索创新,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文化秩序。逐渐确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进程。

2公共艺术的城市文化建设

当今的公共艺术活动,应该建立一个体系。要以文化艺术的角度来叙述中国人对现代社会的认识,应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从而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自由体现出对文化的自觉。始于2006年的上海“现场张江”大型公共艺术活动,目的在于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公共艺术的现场,将公共艺术的概念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致力于开展都市公共艺术为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城市人文环境品位,打造城市区域特色文化。2006年“城市进行式•现场张江”活动选取的是城市发展的课题,集结中国两岸四地(内地、港、澳、台)当代文化界跨学科领域多股重要力量,共同撰写艺术与科学间有意味的对话。2007年以“诗意的停•流”为主题的公共艺术活动则十分注重艺术作品的“实用性”、材料的“永久性”和参与艺术家的“国际性”。2008年“现场张江”的主题为“悬浮特快”,不仅与上海双年展的主题“快城快客”相衔接,还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呼应,更体现出当地高科技园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对于人的生存和“人的城市化”双重的深切关怀。其指导思想是“立足张江、表现上海、宣传中国”和“服务社区、营建家园、塑造城市”。作为城市文化建设内容之一的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种十分重要的当代文化现象,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公众、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促进社区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作为中间人的城市管理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公共艺术的宣传,在社区、公众、艺术家之间进行组织、斡旋、调和。特别是公共机构更应为公众与艺术家创造有利的条件,否则,公共艺术就不称其为公共艺术,艺术也就发挥不了它对公众应有的作用。艺术与文化从来都是整个社会完整系统的一部分,从不孤立存在于社会系统之外。因此,现代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信息时代,纯艺术与纯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即设计艺术化、艺术设计化,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正是这种趋势的集中体现。首先,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就为在提升公共空间艺术、文化品位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次,国民文化教育水平与民主意识的不断提升,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功能和文化需求得到提高。

3结语

公共文化艺术范文2

我国,虽然政府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决策者,但在大部分城市,并没有公共艺术的专业管理机构,负责城市公共艺术的指导、协调、审定等工作。公共艺术建设职能往往挂靠其他部门,市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市文化局、市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都在自顾自的进行市公共艺术建设,决策者身份非专业化、职能不明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公共艺术建设质量不高的现状。

二、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

1、突出公共艺术的文化主题

一般来说,城市通过艺术创造来对城市的性格和精神文化进行诠释。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说,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和传统。因此,要合理地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主题规划,这是因为文化规划则在非物质层面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感受、精神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对城市公共空间文化主题的规划首先要符合城市整体的文化艺术规划、景观规划的要求,在整体中求变化,同时避免文化建设的混乱,以统一有序的面貌加强城市的整体视觉形象。

2、对公共艺术进行系统化规划

在公共艺术建设之前,需要明确公共艺术的规划目标,对其中需要重点进行解决的问题进行明确,考虑周全,对空间公共艺术建设的方向、主题、艺术品数量、建设规模、要解决的问题、执行方式、预期要达到的效果等做出全面的考虑和要求,避免泛泛而谈和不切实际。比如,对于某城市的雕塑设计上,可以将规划目标设定为在城市总体目标的规划下,对城市的雕塑系统进行完善,构造一定数量的高质量公共雕塑,以树立鲜活的城市形象。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以便为后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具体来说,在进行规划时,要坚持: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突出城市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尊重公众的文化权利;布局合理,数量适当等等。

3、对公共艺术进行政策和制度的保障

对我国很多城市来说,公共艺术属于发展阶段,管理者和市民的意识还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并没有健全的公共艺术管理体系,更加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从而使当地的公共艺术建设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和整体经济发展的脚步不一致。因此,笔者认为,各地应该出台相应的公共艺术的政策和制度,为公共艺术的建设提供保障。比如,可以规定在一些大型的广场、绿地或者其他公共建筑附近要提取一定比例的建设经费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只有国家和地方从政策制度程度给公共艺术一些积极的政策制度保障,才会对公共艺术的建设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公共文化艺术范文3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文化;生态观城

市文化是人们在改造自然、建设家园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明显差异性的行为方式、知识体系、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意识形态以及生产生活技术和艺术品位等,是城市精神财富与物质生活的总合。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表现出城市人格化的特点。城市文化是城市物质文化、城市制度文化与城市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从精神层面来看,城市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寄托;从物质层面来看,城市文化是城市生活水平的体现。因此,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之一。生命体通过不同的方式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的关系称为“生态”。文化是在人类同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演化、发展而来的,因此可运用生态学理论来描述城市文化的建设过程。城市文化生态描述的是城市文化系统中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生态化的关系。城市文化生态是各种文化在某一区域和特定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融合与博弈而产生的,一旦形成就会保持相对稳定的文化体系,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城市文化生态平衡同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一样,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一、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生态观

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社会公众参与互动的、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为公众所认可的艺术表现形式。城市公共艺术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其“公共性”,这种“公共性”表现为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开性”,城市公众不仅可以欣赏公共艺术,还可以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与评判。公共艺术是艺术、美学、科学的结合体,更是塑造城市文化的重要手段。公共艺术以雕塑、壁画、建筑等表现形式来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展现城市所倡导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改善城市整体空间的艺术品质和文化品位,是大众与艺术沟通的桥梁。总之,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生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具备以下生态特征:

(一)公共艺术设计的城市系统思维

美国著名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说:“通过局部去了解一个事物,那是科学;而从整体上去把握它,则是艺术。”①这就是系统论的思维。系统是一种逻辑抽象力,是运用全局观的思维将一切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事物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当处理问题时,应将其作为一个有机关联的系统,从宏观角度来加以分析。公共艺术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单体艺术形式,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要从城市系统思维的角度将公共艺术设计纳入城市生态的大系统中进行整体考虑。要从城市文化生态需求、城市规划目标、城市建筑风格等宏观视角出发,对城市公共艺术进行系统性设计,让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价值、城市环境、建筑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建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从而凸显公共艺术对整个城市生态良性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最终,通过系统性的公共艺术设计,打造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城市自身所独有的艺术品格和魅力。②

(二)公共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能满99足后代人需求的发展。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生态发展的必备要素,必须在设计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公共艺术承担着传承和弘扬城市文化、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重任,因此,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在传承文化和改善地域环境两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③首先,公共艺术作为常见的文化载体和宣传手段,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应该担起重任,通过创造更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公共艺术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和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代表着城市的精神面貌,直观而集中地展现了当地的精神风貌与物质文明,公共艺术能够通过对城市公众心理的影响来影响并发展风土文化。最后,公共艺术作为艺术作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空间环境,公共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和谐应得到高度重视。因此,在选材和技术运用上,要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并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采用低能耗的技术手段。艺术家们应从作品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入手,考虑作品材料的二次利用以及环境的变迁,以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并结合城市文化来进行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创作。此外,还应坚持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建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和谐公共空间,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人是城市生态中的主角,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谓“以人为本”,是指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公共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弘扬城市文化,为人类社会的传承积累精神财富。因此,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观来进行设计与创新。历史表明,只有在以人为本理念下设计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才会被大众所接受,进而发挥其弘扬文化、改善生态的作用。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和符号,是城市文化与城市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所以,公共艺术的设计必须运用系统性思维,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围绕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并与城市生态相结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和意义。

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生态的辩证统一

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中,公共艺术往往是视觉的中心,其表现形式、色彩搭配及主题等都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通常可从城市文化、城市整体规划以及城市建筑风格三个层面来考虑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生态的统一。

(一)城市文化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思想基础

公共艺术的诞生依赖于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和精神文化追求,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改善公共环境,还应该包括对文化的传承和对城市精神的弘扬。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既具有象征性,又具有美学意义的表意符号,通过公共艺术,可以表现城市的文化传承与历史积淀,其表现形式及主题等从多方面反映出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区域历史文化扩展与发扬的窗口。纵观世界各大城市不难发现,每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标识。现代公共艺术起源于城市化进程,城市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创新。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体现,而城市文化是公共艺术的思想基础。大众通过公共艺术作品来理解城市文化的内涵,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塑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形象。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最终都将放置于公共空间,因此,其设计就必须满足公众的需求。城市规划是决定城市格局的关键,公共空间的设置和建设更是城市规划的重点。通过城市规划来约束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是实现公共艺术与公众利益相协调的有效途径。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会遇到各种问题。艺术和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剂”,从艺术的角度去思考与解决问题,已成为一种社会公认的方式。公共艺术的出现减轻了钢筋水泥带给城市的冷漠感和距离感,缓解了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提升了城市空间的文化品质。因此,公共艺术的整体设计要在城市规划所设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并充分考虑作品与城市背景、空间层次之间的关系。只有当城市公共艺术的空间布局和创新设计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时,才能构建出和谐的城市文化生态,城市建设的整体质量会随之提高,公共艺术作品的延续性也会得到保证,同时还可以为公共艺术价值的实现和管理提供保障和依据。

(三)公共艺术设计要与城市建筑环境相融合

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城市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这也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积淀的综合体现,如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极富宗教色彩的哥特式建筑以及起源于17世纪意大利的巴洛克式建筑等。现代建筑的发展将艺术与建筑本身分开,使其以公共艺术的形态存在于城市空间中。因此,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时,必须充分考虑艺术作品与周围建筑的呼应关系,这样才能使艺术作品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相协调。城市建筑构成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优秀的建筑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对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城市文脉延续的关键。所以,在历史建筑空间中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时,必须尊重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前提下,进行公共艺术的规划和设计。公共艺术与历史建筑环境的融合可以更深层次地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形成新的城市景观。总体来看,艺术与建筑主要有三种关系:一是建筑本身就是艺术作品;二是艺术作品成为建筑的点缀;三是艺术作品是建筑环境中的媒介。但是,现代建筑过于追求使用功能,几乎去掉了所有艺术装饰和点缀。艺术点缀的缺失让人们感到不适,冰冷的建筑给人们带来了压抑和冷漠。公共艺术与建筑环境的完美融合不仅能缓解现代城市的冷漠与隔阂,而且还能在公共空间中表现出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情怀。总之,在尊重传统建筑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经济文化观念,创造出既能展现城市文化,又能与城市建筑环境相协调的公共艺术作品,应是广大城市规划者和艺术家们研究的重点。

三、城市文化生态语境下的公共艺术设计要素控制

城市文化生态的形成需要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文化建设相协调,需要城市艺术与公共空间相融合。公共艺术作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展现城市文化内涵的关键,需要得到全面而系统的规划,城市规划者、设计师以及艺术家之间要深入沟通、协作,才能创造出宜居的城市环境。公共艺术的规划、设计要从城市整体空间布局出发,结合城市文化、建筑风格、城市景观等关键点,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内容要素进行系统的控制和考量。总体来看,应从城市文化生态的整体性角度出发,控制、协调可变因素,掌握系统的变化趋势,对公共艺术进行层级性和序列化的组织与调整,使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有序状态,从而构建健康、和谐的城市生态文化。

(一)对公共艺术主题与题材的控制

主题与题材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核心,对公共艺术主题鲜明的要求更为突出。公共艺术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展现城市某一特定时间内的历史和文化特色,表现自由、平等的主题。主题性的规划设计与特定形式的艺术语言是公共艺术在公共空间中表现城市文化的主要手段。可以运用一定的表现形式,结合地域、历史、文化内涵,融合周围建筑特色及环境因素,进而打造适合特定空间场所的,具有丰富思想内涵与明确主题的公共艺术作品。确定主题是艺术创作的首要任务,公共艺术的主题确定要结合城市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要素,运用写实、抽象、观念等手法,准确展示出城市建筑空间所不能表达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因此,主题鲜明是公共艺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如革命教育题材的雕塑作品往往通过对历史战役或者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歌颂先辈,缅怀英烈,从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例如,武汉首义公园的规划设计就充分突出了主题性的特点(详见图1)。公园利用辛亥革命遗址,结合武汉城市发展,突出缅怀革命先烈的纪念性主题,打造以蛇山、辛亥革命纪念馆、首义纪念广场为核心的辛亥革命纪念园区,通过历史建筑、人物雕塑、壁画等形式向人们传达中华民族为追求自由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让每一个身处园区的游人都能获得这样的感受。城市公共艺术的题材来源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民间传说以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二是秀美的自然风光;三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娱乐方式;四是科技创新概念。上述这些题材不仅能为广大市民营造自由、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带来美的享受,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精神文化意义。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是主题与题材的完美结合,二者相辅相成。主题是公共艺术作品的灵魂,是城市文化精髓的提炼,而题材则为艺术作品表达主题提供了多种途径,还可以围绕主题产生变化。在公共艺术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主题与题材之间的协调,重视主题、题材与作品所处空间以及城市文化内涵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对公共艺术体量、尺度的把握

公共艺术的体量和尺度是针对作品所处空间而言的,是指作品与空间环境中的建筑、物品之间的比例关系。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所表现出来的视觉美感直接受到艺术作品体量与尺度的影响。因此,在规划、设计公共艺术作品时,要慎重考虑特定空间的比例尺度,使艺术作品与空间环境相协调,不要形成过激的视觉冲击。例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详见图2)高20米,位于空间开阔的纽约港,巨大的身躯凸显其自由、包容的胸襟。如果将自由女神像安放在纽约市中心,则会与空间背景形成剧烈冲突,效果必将大打折扣。而步行街上真人比例的雕像却能很好地融入空间环境中,让人感受到亲切与朴实。纪念性、大主题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需要较大的尺寸,一般占据核心位置,是空间环境的视觉主导。如果是表现市井生活的作品,其目的是为了烘托公共氛围或点缀环境,体量尺寸就应相对较小。总的来说,公共艺术作品的体量尺寸应从所处空间环境、所要表达的主题以及具体表现形式等综合角度来考虑。合理运用亲近尺度和超人尺度模式,在满足审美需求、价值尺度及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现作品与空间、文化的协调统一。

(三)公共艺术作品的材料选择与色彩搭配

材料是艺术作品质感与保存年限的决定性因素。公共艺术作品一般在室外,大自然的侵蚀是其最大敌人。因此,同时具有艺术质感和耐久性的材料是公共艺术作品的首选。不同材料展现出不同的艺术质感与魅力,如石材展现出坚实、稳重与持久,青铜展现出厚重、沧桑,玻璃和不锈钢展现出色泽光亮且抗腐蚀。因此,我们需要在了解材料性能与特点的基础上,将材料本身的视觉表现与艺术作品的主题相结合。如广场上的大型纪念性雕塑,考虑到耐久性及其精神诉求,可以选择石材,而严肃、庄重主题的作品则可以选择青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可供选择,艺术家们也在不断探索,将新材料运用到艺术创作之中,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冲突与创新,从而提升公共空间的艺术氛围,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城市公共艺术身处城市空间,其色彩必然受到空间内建筑、环境色彩的限制,因此不能背离城市主色调。城市固有的色彩环境不仅决定着城市的美学感受,还象征着城市的文化特点,不同的色彩突出了不同的城市个性。④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点缀,应与城市整体色彩风格相协调,但同样可以选择具有鲜明对比的色彩,在强烈的色彩冲突中凸显公共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涵。不过,色彩对比不能滥用,必须结合艺术主题与空间环境的要求适当创新。鲜明的主题色彩在突出自身特点的同时,也调和了空间的色彩搭配,打破了空间环境色彩单调的弊端,营造了赏心悦目的城市景观。通过艺术作品实例我们发现,协调的色彩搭配可以淡化材料自身视觉效果带来的影响,使艺术作品的美感与特质得到充分彰显,从而创造出富有生机的艺术环境,增加人们的审美体验。

结语

当下,公共艺术已成为城市空间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不仅增加了城市空间视觉上的形式美感,同时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弘扬城市文化的关键。艺术家们在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时要运用系统性思维,立足城市文化生态进行规划与设计,将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立足城市人文环境,合理设计公共艺术作品的内容,并选用合适的材料创造出和谐的公共艺术作品。总之,只有立足于城市文化生态的公共艺术作品,才能被大众所认可,成为历史延续的文化象征。

注释:

①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②彭丽纳:《公共艺术与城市的整体性》,《大众文艺》2012年第2期,第274页。

③曹水、杨淘:《探析公共艺术小品风土化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意义》,《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2012年,第1-4页。

公共文化艺术范文4

一、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公共艺术反映出城市的文化态度,公共艺术集中显示审美文化,传扬人文历史。认识希腊文化的伟大时,希腊建筑中优美的柱式,女神雅典娜的雕塑形象等公共艺术作品,成为对希腊文化的视觉焦点。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故宫建筑群,成为北京城及中国现代历史文化的符号象征体。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历史人物的浮雕带给人们更多的关注,其体现了城市在一段时期内的物质与技术水平,记载了发生在期间的历史故事。以艺术的造型历经了公众性的社会历史的洗礼[1]。

现代城市是文化艺术赖以滋生的母体,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社会生活产生密切互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内涵,城市是人们聚居于生活的社会形式。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城市中设有富有创意的公共艺术,已成为衡量城市文化品质的重要标志。由于城市形态是人类文化历史的产物,公共艺术的发展必然与原有城市形态具有的历史性有着不可割裂的有机关系。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才可以避免地方性文化历史景观的消失。

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在快速扩张中大规模拆建使得历史文化名城遭受较大的破坏。破旧的历史名城不是加快城市发展的障碍,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留存是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遗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凸显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物质条件。城市发展中,被拆除的古老街区大多有数十年或上百年的历史,拆除后会破坏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少数文物院落,在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层层包围中格外突兀,我国传统城市规划布局精华在现代城市中难觅踪迹。

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精神财富,其展现了城市的文化价值观,体现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拥有良好的公共艺术的城市,才是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公共艺术存在能够通过内外在的表现,突出某些现实生活中的现状,表达城市的历史文化与价值。公共艺术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长时间影响公众对城市文化历史的认知,在展示城市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公共艺术有助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必须发展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公共艺术,使公共艺术接入城市环境,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公共艺术以艺术方式保存城市的历史,拥有丰富历史沉淀的城市,有一些反映历史事件的艺术作品,大多以雕塑形式记录历史,艺术作品体现在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2]

三、沈阳盛京文化简介

文化是历史发展中人类的物质生产与精神力量产生的结果,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社会习俗等。盛京文化是沈阳地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对盛京文化概念的界定要以历史时期为依据。

盛京文化是沈阳命名为盛京后的鼎盛历史阶段,以沈阳为中心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独有文化。盛京文化是沈阳地域文化中处于核心优势地位的文化,是沈阳地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盛京文化是沈阳在两千多年发展历程中鼎盛时期孕育形成的文化。盛京文化是满汉朝鲜等各族共创共融的文化,盛京形成了满汉,朝鲜等各族共同的文化。多个民族民俗文化在盛京相互影响,满足人善于汲取民族秉性,形成了纷繁丰沛的盛京文化。盛京地区涵盖的范围扩展至辽东,吉林地区。盛京文化对东北地区产生了文化辐射力。

四、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原则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公共艺术品的美学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必要分析公共艺术在城市构建中的设计美。在城市空间中构建公共艺术应遵循装饰性原则,应用性原则。

装饰性是艺术作品带给观众的审美体验,公共艺术设计必须遵循装饰性原则,要重视布局到结构的装饰能力,如表现力强的放射行结构,庄重肃穆的垂直型结构等。进行的公共艺术设计应具备相协调的布局特点。不同的颜色搭配及艺术风格的公共艺术作品,会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进行公共艺术设计应重视艺术表现手法的装饰性[3]。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必须遵循互动性的原则,以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如可以在文化艺术中心长椅上设计坐下看报的人物雕塑。应用性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主题,如涉及中可将植物对城市小气候的改善特性融入公共艺术设计,在实现作品观赏价值同时提升公共空间环境质量。

五、盛京文化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是以构建人们的生活空间为目的的艺术设计,是逐步形成有理性,有目的系统的人类活动,使之符合人们的生活及心理需要,是实现环境美学的具体形式。沈阳孕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自春秋时期燕国设立方城起,沈阳建城史已有两千余年,现今的沈阳保留城市特有的印记,城市布局在前年的变迁中,一些地区仍在浑厚的地域文化承载下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随处感受历史遗留的岁月气息。沈阳市启动的历史建筑恢复重建计划,是围绕修缮城门等方面,体现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力求展现城市的魅力与文化风貌。

80年代,随着沈阳经济不断发展,城市新型格局不断变化,城市现代化与历史遗迹恢复性建设形成对立矛盾,在民族传统的老城街道设计等方面,如沈阳中街随着经济蓬勃发展不断改造,设计中需考虑对未来综合发展带来的系列影响,注重延续历史的宗旨。

城市历史建筑是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对城市历史的记载,城市精神的发扬形成特色的保护文化范围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内容。以特色典型的历史建筑作为中心点,范围的设定秉承历史底蕴为原则。沈阳实胜寺历史文化比雍和宫早一百多年,由于年久失修的原因,改造前,寺内道路不通,古建筑破旧,严重影响了整体景观。沈阳市对实胜寺周边拆迁,拆除房屋200多间,进行全面的规划重建,成为盛京的新景致。皇家寺院与黄寺广场文化特色结合,现代都市与古韵历史匹配,传统景观与外部空间理论结合,形成古城中独特的城市客厅。

公共文化艺术范文5

关键词:公共艺术;文化理念;地域性;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J0-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041-01

在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自己的精神追求逐步提高,艺术与人们的生活也随之越来越密切。从这个角度来讲,艺术已全面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者说我们的公共生活逐渐走向了艺术化。城市是市民的共居地,是一个大的公共环境,将“公共”与“艺术”结合成特殊的领域,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艺术化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说,走向“公共”的“艺术”将为城市的文化发展带来新的视野。

美国俄亥俄肯扬文理学院教授周彦认为,“公共艺术走出了常规的展览空间而置于一个特定的地域空间,通常是具有特定历史意义、有上下文或者通常所说的“文脉”,来界定作品“非此地不可”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放在另一个地方另一个背景下,作品整个的意义可能就没有了,也可能产生一种新的意义。这里强调的是其不能脱离所在的、制作作品的特定的空间、地域和当地的文化背景、当地的历史。举个例子来说如2006年在德国柏林古根海姆博物馆他展出的著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的作品《撞墙》:99匹狼成群结队地、义无反顾地冲上一个虚拟的山坡,然后一头撞在一面无形的有机玻璃的墙上。有的批评家指出了它的在地域文化性:德国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德国银行和古根海姆博物馆联姻的一个结果,这件作品就暗指德国银行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联姻是金融和艺术的结合,而银行厚重的大理石墙面成为艺术或者艺术家要冲破的金钱和资本的障碍,暗指艺术要冲出金融、资本、商业的障碍。而银行和美术馆的联姻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是这件作品基于这个特定的场域所提出的问题。后来,这件作品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蔡国强的个展上又出现了。批评家指出那时作品的意义就不一样了,不再具有柏林的展览所具备的在地域文化性。这个案例由此可以证明,当代公共艺术的地域文化性是艺术作品与具体地域、环境、历史互动和生成意义的过程,如果脱离特定的环境,作品要么被篡改为别的意义,要么就干脆失去了它的意义,变成一种摆设。

设计,不能没有文化理念,不能没有思想,而且这是极其重要的。在设计中你可能采取的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是当代的、先进的,但却无法表达你设计中的文化观念,那么你就无法将设计提高。再者我们知道公共艺术设计的首要特点就是公共性,公共性所能连接到的是人的社会性,它包含人的生存环境,人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如果,我们为一个城市创造一件标志性的公共艺术作品的话,那我们首先要考虑这件作品与城市的历史、人文文化的关系。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文脉,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的积淀,也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方面。公共艺术也可以说是城市环境、人文历史的文化延续,是城市特色的形象代言。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最终的目的并不是那些物质形态,而是为了满足城市人群的精神需求,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一个城市文化的意象。它是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路径与场景,是通过物化的精神场引导人们熟悉、了解自己城市的文化坐标。公共艺术在营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与环境景观的同时,也创造着城市的新文化,用人文精神滋润我们的生活。这种城市文化的精神场所已经成为了城市风格的助推器。如果一件成功的艺术品能够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作品,那么它对于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影响也将是巨大的,也将是这个城市发展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关于这一点世界各地的成功典范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济南泉城广场雕塑、青岛五月的风……相反如果我们创作一件城市雕塑作品,只把其个性的设计放在首位而不去考虑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的渊源等因素,那么这个作品最后是不会被称之为优秀作品,这种作品至少是没有生命力的。

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中,不乏有些作品因为设计与文化理念的脱节而产生遗憾,甚至影响作品生命力,下面这个失败的案例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理查・塞拉的一个高达3.5米的巨型钢板装置名叫《倾斜的弧形》,1981年树立在纽约的联邦广场。由于公众的反对,艺术家和政府僵持了8年之久,最后以阻挡公众进出的理由被下令搬走。塞拉说,如果搬走它,那就是毁了他。这句话就此成了艺术史上的名言,结果是整个把作品拆了。这件作品的成败得失我们无需考虑太多,但是其原因我们深思并以此为戒。塞拉的作品成为艺术家与公众、政府抗衡的经典案例,他那巨形的倾斜的弧形令人在其间穿行却有危险感、压抑感和不安全感,象征了人们面对城市文明、工业体制、拥挤的人口、繁忙的交通的心理感受,其当代公共艺术设计的文化性意义就在于此。

阿伦特曾经说过:“从物理意义看,公共场所不仅仅指一个场所,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这些人为了互相讨论问题而走在一起。”公共艺术通常是艺术家获得当地的、社会的、体制的或者政府的资助而建造或构想的面对公众的艺术,有时候以一种工程项目的形式来实施,和艺术家在工作室或者展览空间制作的作品显然是不一样的,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包括资金、法律、体制、公众的接受度、环境、实施的可行性等等。可想而知,这是个体和集体、艺术与社会之间互动的一个过程。互动就需要谈判与沟通,需要坚持和妥协,因此难免有成功有失败。如果把文化理念与思考导入到公共艺术设计中去,我们就不会单纯地将设计定位于功能与结构或是审美,而是将地域文化理念融合在整个设计中,这样一种深刻的思考及把控就会大大改变我们目前的城市现状,减少目前这种因设计与文化脱节而产生的遗憾。

由此可见,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应是在其文化理念的引导下形成的。我们在作品的形成之初就应该考虑到我们的创作与公共空间的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分不开,与当代审美文化、社会价值观分不开,如果孤立地看待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就不能生根。而文化的积淀是建立在城市自然增长的基础上的,如何在当下人为促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注入文化的灵魂,建造一些具有文化标志性的公共艺术,恢复城市的历史记忆,建立城市的人文与地域精神,营造宜居、艺术的生存环境则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努力方向。以艺术手段重塑城市尊严,讲述城市动人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代表着国家和城市的形象,体现着国家意识。

参考文献:

[1]周敬.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2]刘茵茵.公众艺术及模式:东方与西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和取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徐庆平.西方艺术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公共文化艺术范文6

城市既是人类聚集的中心,亦是一种景观的集合,同时也是文化的发生场所,诚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公共艺术作为当今城市中一种日趋重要的文化形式,起着愈加彰显的文化载体作用,甚而成为独特的城市地标,并成为城市的符号与象征。我们可以将这些占据城市物理、心理空间中心,赋有形式美感和文化特性的视觉艺术称为地标性的公共艺术,这是融入城市脉络,与之共呼吸、同生长的视觉形态,以及打动人心灵的视觉符号。城市吸引人之处便在于此,它使城市显示出独此一处的魅力,不仅丰富了城市的视觉空间,也充实了城市的内涵。当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大,当城市的扩张超越了人的适宜尺度时,城市需要更多的地标让人们彼此心灵靠拢,让人辨明方位。

城市文化的“点睛”之笔

关于城市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人类学家怀特关于人类文化系统的理论对我们理解城市文化具有启发意义。他认为:在人类文化系统中,底层是技术的层次,上层是哲学的层次,社会学的层次居中,这三个亚系统相互作用,并从总体上构成人类文化系统。根据怀特对文化的分类,城市文化的结构可大致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次。城市物质文化是以有形的外在形式呈现的,如城市的建筑、街道、景观等等,其虽有物质化的形式,又兼具精神化的内涵。城市精神文化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通过物质载体保存的文化,其二是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文化。艺术既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同时,又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通过物化的符号形式承载历史、文脉及公共精神,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看待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间相生相应、互为显现的关系。而城市制度文化是城市的“骨架”,它为前者提供制度保障,城市文化结构的各个层面互为影响,相互作用。

人们诗意栖居的理想,往往伴随着对文化的追寻,这就对我们生活环境的营造提出了更深层的需求,即在设计城市空间时多些点睛之笔,让人处处感悟到文化的存在。通过对城市文化进行要素的提炼,并加以艺术表现,能够使人通过公共艺术窥见城市最具特色的文化内核之一斑。公共艺术可以说是城市文化中一个最具感性外观的部分,且公共艺术的发展史也无不证明了,其可以成为城市文化的容器或载体。欧洲的城市及城市文化发展离不开其广为存在于公共空间的各类雕塑艺术,这既是一种风尚,更是一种传统,几乎每座城镇都设有雕塑,它们或提示建筑的精神与实质,或反映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甚而成为城市的骄傲与代言。即便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都会因随处可见的雕塑及多样的艺术形态而带给人独特的视觉印象与文化感受。上世纪60年代公共艺术在美国兴起,随即在全球风行起来,不仅改善了城市的文化面貌,也使城市环境的魅力得到提升,为当时的城市开启了一片新的视野。种种表象背后暗含的是公民文化权利、公众社会的发展。此间,美国施行的文化振兴政策使公共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而百分比法令又使得公共艺术的设置得到保障,美国城市文化及环境的发展离不开公共艺术对城市品质的提升所带来的一系列效应,而城市文化也因此成为公共艺术的重要语汇。城市文化以各种形式,各种面貌出现在公共艺术作品及观念取向中,这也表明了公共艺术不仅成为城市的美化者和装饰者,也成为城市文化的表达者。

简言之,公共艺术可以成为一个“点睛”之笔,凝聚城市特色、维系都市空间,并作为空间的节点起着起承转合的中心作用,既成为一个物理空间的限定和标志,也成为城市文化内涵的象征与符号,从而使城市空间因此饱满和更赋表情起来,而“点睛”所指的正是城市文化内核的显现。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多伦路总体公共艺术设计在文化情境的营造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大批文化大家曾居住于此,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地段,其本身便是城市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区域,而公共艺术的介入则将这一区域的文化特质通过更为直观和感性的方式呈现。漫步这一历史文化空间中,文化名人的雕塑遍布其间,或独自于一角沉思,或三五一群讨论,仿佛他们的脚步未曾离开,他们的精神更是常存于斯。而居住于此的人们仍旧延续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一如以往。来自全国的优秀公共艺术家们梳理历史文脉,保留城市记忆,力图展现文化大家们最真实的状态,以呈现一种亲和、对话的姿态,也实现与公众的情感互动。同时,总体的公共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裨益于场所感的营造和空间特质的存留,也使之成为上海艺术含金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在整个城市范围产生文化效应。如果说一个单体的公共艺术作为地标,其带来的文化效应足以激活一个原本平淡的空间,那么,作为一个空间整体努力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其所产生的空间文化特质更具辐射效应。

城市形象的凝练与彰显

城市形象包含多种要素,既有外在的形式,如城市景观及多种视觉艺术形式构造成的审美外观,又包含人们内在的感受与体验。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个区域大都因自身的环境本身而形成区别于他者的形象。而地标性公共艺术是这样一类艺术,或凝练城市外在的形象,或体现人们内在的视觉印象,它与城市的空间结构与特质相符,是在城市文化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共同构筑而成的形象基础上衍生的新的视觉形象。

场域的概念可以为我们理解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做注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1]场域即是反映、涵盖各种关系的一个充满意义的网,人类学家格尔茨则申明了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并把文化看作这些网,强调文化是符号和意义的领域。[2]在有意义的环境中许多感觉都会相应而生,与之相应的便是“有意义的形式”。城市空间同样也是一个充满意义的场域,其中已有的建筑、景观、空间布局等构成其人工环境;水域、地形、植被等构成其自然环境部分,它们成为场域中的构成要素,公共艺术也处于这个意义之网中,作为“有意义的形式”,新增的公共艺术需与其它要素之间对话与互动,与周围建筑风格与功能相呼应、与自然环境特质相对应、与人的各种心理与需求相适应,从而既呈现出一种整体的和谐与秩序,也成为场所精神或城市形象的表征,进而使得人们能透过公共艺术感受到最具特色的城市形象本身。这种融合与关联通过外在的物质形式和内在的心理暗示与关联显现,物理场与心理场的交互作用,营造出公共艺术与整个环境空间的融合与共生关系。欧洲一些老城,尽管其没有高楼大厦和豪华的街道,但其景观与建筑的配置、色彩与形态的安排、材料与结构的搭配无不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匠心独运的手法和以人为本的意识,这种整体连贯的语境能使空间更为有序,使空间更加富有意味,美感和意义从秩序中生发,而在有意义的环境中许多感觉都会相应而生。

在一个整体有序的空间序列中公共艺术往往是其中最具表情的一环,是对空间形象的概括与提炼。我们可以看到奥运地铁公共艺术在城市形象的凝练方面做出的尝试。奥体中心站入口处青砖、朱色屋顶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在设计风格大体相同的现代地铁空间中,这无疑是一抹亮色。如果进一步溯本追根,老北京胡同的意象跃然眼前,这一公共艺术设计正取意于此。青砖、灰瓦、朱色门楣和窗棂,这些传统建筑空间的构成形态和色彩元素很好地锲入现代空间中,或者说,这一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合理地置入古典的都城北京,与城市的建筑形态、色彩、氛围完美地契合。我们感叹设计者对城市形象的体察与独到的表现手法,将一座地铁站变为城市形象的展台,也因此成就了北京的一座新的地标。在此,北京的城市色彩及老北京的胡同意象融入空间设计中,作为提示城市形象的元素,或许这种元素很简单,但却是最具代表性和易于引人共鸣的。

城市性格的内在需求

城市性格可以说是由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等综合构成的一种气质。北京的沉稳大气、上海的时尚精致、深圳的年轻活力,这都是城市性格的表征,在城市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及城市形象的基础上形成了城市的性格或个性,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面貌,是既能为居住其间的人们感悟到,也能为偶尔顿足的人所体察到的一种鲜明气质,这是城市文化、公众精神、城市形象等长期互动的结果。城市性格能使人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而城市形象危机催生人们对城市性格的渴求,城市性格标明的是城市的文化身份,凡此种种,无不透露出城市性格的重要意义。

具体到每个场所,其性格与表情都会为其打上文化个性的烙印。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各城市都在试图挖掘城市的历史文脉或环境特质,以期形成自己的文化性格,从水乡苏州,到瓷都景德镇,到冰城哈尔滨,这些城市都已形成或正在探寻自身的性格,及相应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彰显城市性格的意义之所在。一些国际大都市莫不如此,法国巴黎通过立法保护众多历史建筑及其外墙色彩,因而使城市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同时,巴黎又是最现代的都市之一,历史与现代的汇聚碰撞出巴黎城市多元化的性格,其在公共艺术探索上也以多元与新锐为特色。拉德芳斯新区汇聚了一批来自全球的艺术大师个性鲜明的作品。而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则是一座未来主义风格的杰作,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包裹起来的庞大化工厂,在巨型透明的筒状管道中,自动电梯载着参观者忙碌地迎来送往。这座原本备受非议的“庞大怪物”,如今却成为巴黎的地标,也标明了其独特的城市性格。

由是,公共艺术可以成为标明城市及场所性格的文化事物,换言之,一件能称之为城市地标的公共艺术作品,它有可能以其对城市性格的凝练与彰显为特征,并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塑造城市的性格。

公众需求的艺术显现

公众希望栖居环境不仅赋有外在形式上的美感,同时也具有文化内涵,在生活中处处遇到美,感受美,也体验文化,感受文化。当今社会,日常生活中的设计艺术及设计现象通常是公众获得审美体验的首选,通过对公众精神的观照,地标性公共艺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公众之间建立互动、对话的关系,从而使其对于所置身的城市、建筑、景观等不再茫然,而是能够以审美的眼光和自觉的意识去体验和感悟,继而对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建立自觉自省的意识,从而与自身所创造的“第二自然”之间和谐共处。这对于提高整体的公民素质有所裨益。曾经有人一语中的,我们期待着科学家像爱因斯坦那样懂一点音乐,也希望艺术家像弗兰克・盖里那样会盖房子,更希望普通的大众会以发自内心的掌声来回报他们的工作。[3]这是对城市设计者们所提出的要求,同时,当公众对城市中的公共艺术能够产生共鸣,并由衷地感叹时,既是作品本身的成功,也标明着公众素质的整体提升,具备可进行对话的基础。

美国纽约街头的公共艺术,一套巨型的桌椅,由艺术家Robert therrien设计,它带给人们更多关于童年时光的怀旧和物理方位的短暂迷失,当人们年幼时,目之所及可能就是如此的景象,这件作品仿佛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不仅给人亲切感,也带来一种打破常规的神秘感。这个高达3米多的作品,人们可以自由的在下面穿梭和漫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观察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生活,或让日常生活呈现出一种夸张的面貌,从而生发出与众不同的体验与感悟。艺术家发掘了公众潜在的需求,创作了这样一件轻松有趣,却又耐人寻味的作品。

伊里尔・沙里宁有句名言曾经为无数人所引用,“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一座城市的景观最终反映的是居于其间公众的意识与心态,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城市中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标准。

结语

城市中的公共艺术比比皆是,而能够称得上是地标的少之又少,或许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或终极追求正是努力成为城市的骄傲与代言,和人们心目中城市意象的中心。由是,它们不单体现本体的内涵,还需更多赋有文化的意义,它们或彰显着城市的文化特质,或凝聚着城市的形象与气质,或凸显城市的性格与个性,或承载公众的理想与需求,最终积淀成为一座城市的符号与象征。

注释:

[1][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