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专业训练范例6篇

语言专业训练

语言专业训练范文1

关键词:体态语言;站姿;微笑;目光;手势

导游工作是一项传播文化、促进友谊的服务性工作。导游人员是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大使”和“窗口”。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导游人员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报考导游资格证的人也越来越多。导游专业的学生要想从事导游职业,自然也要参加导游资格证的考试。导游资格证考试分笔试和口试(现场考试),因此,要想留给考官更好的印象,取得较好的分数,特别注意一些必要的体态动作还是很重要的。因为现场考试评分项目由语言与仪态、导游讲解、综合能力三部分组成,若考生的“语言与仪态”一项得分在10分以下,不论其他两部分得分高低,总评为不合格。那么,在现场考试中应注意哪些体态语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站姿

考生敲门进入考场,首先给考官的是视觉形象:仪表、姿态、神情、动作。考官势必也会打量考生,未闻其声,先见其人。因此,考生进入考场后要做到“站有站相”,直立挺拔,端正大方,不能含胸驼背,身形不正。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平时缺少锻炼,上讲台后,不是弓腰驼背,就是站在那里不时地踮脚跟或脚在地上乱蹭。有的把手插在口袋里,有的由于过度紧张而两腿直打哆嗦。正确的站姿应当是:男生站立时,双脚微微张开,但不得超过肩宽,两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中指压裤缝或两手交叉放于背后。女生站立时,双脚应呈“V”形或“丁”字步,双手交叉放于腹部。优美而典雅的站姿,是不同质感动态美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对一个人礼仪修养的最基本要求。

二、微笑

在服务性行业中使用最突出的表情动作就是微笑。微笑是服务业中的一把金钥匙,也是服务人员的第一张名片。笑容可掬的人总能给人以亲切、友好、热情的印象,使人得到如沐春风的享受。自然,考官也希望看到的是一张张充满自信的笑脸。微笑应该是略带笑容,不出声地笑。不是勉强敷衍,也不能机械呆板。正确的笑姿应是嘴角部位向两侧牵动且往上颊面提高,但不露齿,要笑得甜美、真诚。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上讲台后很腼腆,所以笑容很羞涩,缺乏自信。有的学生是“传经布道式”的木然表情;有的学生则是刚开始讲解时有笑容,讲了几分钟后笑容就没了。学生平时自己要多加练习,养成微笑讲解、服务的习惯。今后从事导游工作了才会把对每一位游客的发自内心的热情欢迎流露在脸上,体现在服务中,从而使游客产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三、目光

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普通的社交谈话中,目光要注视对方。别人讲话时,不能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玩东西或不停地看手表。当然,导游讲解时更不能如此。导游专业学生平时上口语课练习时,就要多加注意。因为很多学生上台后由于紧张或者害羞不敢看台下的同学,有的低头看自己的脚,有的看左手或右手边的窗户,好一点则是看后面的那块黑板,目光不敢与同学交流。今后从事导游工作了,很多时候要用我们的眼睛观察游客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从而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导游现场考试过程中,虽然是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间里,没有那么多的游客,而只有2~3位考官,但在讲解的过程中仍不能忘记与这几位“游客”进行眼神的交流。我们要把这个房间想象成汽车或教室,将这几位考官想象成游客、同学,特别是当考官看你的时候,我们更要“正视”考官,让考官感到你是自信的、坦诚的、认真的,是善于根据不同的语境灵活使用目光语的。

四、手势

手势是指表达思想时用手(有时连同身体别的部位)所做的姿势,它是人际交往中使用最多的身体动作,是富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口语表情达意的情感色彩。导游工作中会用到很多的手势语,如,点人数,拿导游旗或者与游客握手,等等。比如,现场考试时,通过幻灯片会放一些相关景点的图片,这时就可以将我们的手指向幻灯片,此时我们的站姿、目光方向也会改变。这样不仅能体现考生对景点知识的熟悉,也能反映出考生对考试现场的掌控,就不会给人一种“树桩”的感觉了。也就是说,我们在现场考试时的体态动作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有机结合。

实践表明,在讲解水平不相上下时,能灵活运用体态语的学生的口语分数往往高于不运用或体态动作使用不当的学生。导游灵活自由、优美娴熟的体态动作能很好地辅助口语,弥补有声语言表达的不足,使有声语表达的内容更准确、更生动、更完整。导游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能正确使用这些基本的体态语,让自己轻松通过导游资格证的口语考试,还要不断去了解更多丰富的体态语,增强导游服务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乐中.导游实用礼仪[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06:69-88.

语言专业训练范文2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普通话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广范,世界上许多国家出现了“汉语热”。 国家非常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将语言文字工作推上了新的舞台。各行各业对各层次人才的普通话口语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市场人才运作机制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http://高。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旅游市场高级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口语技能课程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等方面不能停留在公共课程基础上,必需进行教学改革,充分体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竞争优势。

1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口语技能训练

普通话口语是一门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训练课程[1]。“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中明确规定:公共服务行业的解说员、导游员等特定岗位人员持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上岗[2]。”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将普通话口语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之一,对学生进行普通话口语强化训练。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普通话口语表达是各项技能中的基础技能,是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要做到踏踏实实地投入学习。

2改革教学内容,提升专业口语技能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口语技能的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加上足够的实践训练,才能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技能。wWW.133229.cOm学习普通话首先要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语音知识: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掌握韵母的发音、开口度以及音位滑动的过程,并注意唇的圆展,舌的伸缩;掌握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值,特别是上声的调值。认真发好普通话每一个音节。其次要掌握上声的变调、“一”和“不”的变调、“啊”的变化以及轻声、儿化的音变知识。南方人说普通话没有音变规律,特别是轻声、儿化的音变知识在南方口音中基本不存在,对于南方学生来说不容易掌握,因此需要做较精心的讲授。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之后再进行实践训练,重点练“读”和 “说”。根据声母、韵母、声调的语音知识读好单音节词语;根据音变规律多读多音节词语;准确读好每个音节之后,进入到多读绕口令、经典诗文、优秀导游词等的朗读训练中,促使学生形成普通话语感;最后进入到说话训练,让学生完全脱离文字凭借,用标准的普通话边思维边流利地表达。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技能。

2.2注重学习方法

2.2.1提倡多读多练

提高普通话口语技能的最佳方法是多读多练,首先教师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并做示范正音;然后让学生反复练读并相互听音、正音,相互点评;最后教师给予纠正,学生再读。直至字音规范。课后布置学生反复练读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养成多读多练的好习惯。

2.2.2加强平翘舌、前后鼻音训练

广西大部分地区的普通话发音都不规范,就声母而言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翘舌音,或平翘舌音不分,或分不清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就韵母而言,广西人由于受方言区影响,大部分人说普通话或没有后鼻韵母,或没有前鼻韵母,或前后鼻韵母不分。针对这种现象,将平翘舌声母及前后鼻韵母的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做为重点讲清楚,指导学生对翘舌声母zh 、ch、sh、r,前后鼻韵母en-eng、in-ing逐一反复训练,然后带出相关字、词进行练习。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朗读短文、说绕口令等方式进行强化训练。

2.2.3增添趣味朗读与会话训练

朗读是从普通话训练到一般口语交际训练过渡的桥梁,对于逐步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形成熟练讲普通话的技能,具有重要作用[3]。在做好单音节和多音节词训练的基础上,进入朗读和会话训练。朗读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读书方式,要做到以下几点:1)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基调.读出真情实感;2)发音清晰、准确;3)语调朴实、自然;4)语速适中(3分钟左右读完400个音节);5)注意读好

转贴于 http://

具有区别词义、词性作用的轻声、儿化及其它音变现象,轻重格式的把握;6)注意停顿、断句无误,情感自然、真切,并能恰当处理语言节奏,力求以声传情,声情并茂;7)多读多练达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回读的熟练程度。教师可指导学生练读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议论性、抒情性、叙事性的散文,也可以朗读报纸新闻。

会话训练作为常规训练的最终环节,是最能体现说话者的口语水平,要求说话者脱离文字凭借,用标准普通话准确流利表达所思所想。为体现专业特点,笔者认为必须增添旅游管理专业术语及有关当地著名景点导游词的训练,达到熟能生巧,学生能用标准普通话准确流利自主导游的目的。

3改革教学形式,拓宽教学场所

为了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觉地修正错误的发音,教师可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形势,利用绕口令、朗诵会、角色朗读、短剧、导游等多种形势对学生进行听音、辨音、正音的训练,让学生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自觉学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可改变教学环境,拓宽教学场所,将这门课程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语言训练要与语言环境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利用语音室以及电化教学设备来组织教学,也可以走出课堂到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去进行训练[4]”。如导游专业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周边景点或农庄做临时导游员,利用“黄金周”或寒暑假期间做兼职导游,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充分感悟语言运用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发音方法,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据调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学生认为普通话人人都会说,没什么学问,只要别人听得懂就行;另一方面,学校及专业老师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没有为旅游专业学生开设普通话必修课,学生只能在课程不相冲突的情况下选修,学习时间不充足,没有获得专业性口语技能指导。因此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普通话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4.1用老师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老师在上课前可用3-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语言熏淘,可通过标准语音、抑扬顿挫的声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加上适当的眼神和体态语作声情并茂的配乐诗朗诵,也可作配乐导游词解说,或说一段绕口令,充分展示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有新鲜感。在口语训练的教学方法上,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朗读模式,尝试让学生采用短剧、角色朗读、绕口令、朗诵会、讲笑话、排练小品、表演相声、开展演讲比赛和辩论赛、导游词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自觉地修正错误的发音,提高学习普通话的兴趣。http://

4.3教给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学生很难丢弃原有的方言习惯,不能在短时间内牢记普通话的标准音。必需交给学生一套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

4.3.1记少不记多。广西人学习普通话最大的难点是发不出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或分不清哪些字发平舌音、哪些字发翘舌音、哪些字发前鼻音、哪些字发后鼻音。可采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识记。即记住少部分的平舌音或前鼻音,当看到不在我们记忆当中的字就判断为翘舌音或后鼻音。转贴于 http://

4.3.2记声韵配合规律。根据汉语拼音方案,声韵配合是有规律可循的,如ua、uai、uang只拼翘舌声母zh、ch、sh,韵母ong拼s不拼sh。

4.3.3声旁类推。一个声旁是翘舌音,其带出的其它形旁的字大多是翘舌音,如主(zh)——拄柱注驻住蛀炷砫疰。

4.3.4 对比练习。将读音相近或字形相近,平翘声母或前后鼻韵母不同的词作对比练习,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4.4营造活泼、轻松、融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选择尝试播放一些著名电影录音剪辑、经典电视节目解说词、优秀导游员现场导游音像、散文诗歌朗诵、名人演讲、辩论比赛、幽默小品等等,营造一种活泼、轻松、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切地领略到普通话的美感。

4.5与相关的考试、比赛活动接轨。鼓励旅游专业的学生参加相关的考试,除了跟普通话等级考试接轨外,还可以跟全国导游员考试、森林讲解员考试以及演讲、朗诵、辩论等活动接轨。在今后的全国导游员现场考试中,还可以尝试适当提高现场语言表达的分数比例,在客观上使学习普通话、进行口语训练成为一种“必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5改革教材及其他相关内容

5.1教材的改革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技能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或《普通话口语技能训练》等,仅可满足公共课程的教学、满足测试使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真正能让旅游专业学生在今后生活中能经常运用上的教材还没有。因此应尽快组织人力编写生动有趣、实用的教材,教材编写时可增加:“乘客、风光、导游、餐饮、服务质量、旅游费、线路、行程、住宿、游览、购物”等旅游专业词汇,可选用《导游西安华清池》、《中国旅游胜地40佳》等旅游景点优秀讲解词及地方景点导游词,也可选取历史趣事、幽默笑话、中华经典诗文等作为学生口语技能训练的配套学习材料,以适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5.2增加教学时数

据调查旅游管理专业的普通话口语技能课时数与公共课程时数相同,远远满足不了专业口语的训练。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应增加教学时数,从30课时增加为46课时,并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授课时数。笔者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口语技能课程的全部学时中,理论知识的讲授学时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课时应留给训练,加大学生训练时间,确保训练效果。

5.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承担旅游专业普通话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仅要掌握良好的普通话能力,而且要具有旅游专业的相关知识;不仅要有一定的语言正音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要有语言训练的理论知识,更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训练的指导能力,能够具体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直至使学生形成完美的表达能力[4]。但是,目前各院校普http://通话教学的教师大多是毕业于中文专业,有较扎实的汉语知识和语音学方面的知识,旅游专业的相关知识尚有待充实[5]。而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导游实务与技巧》、《导游讲解与促销》等的教师的普通话口语水平不高,没有达到一级乙等,甚至带有浓重的方言口音,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时没有得到标准普通话语言的感染,在指导学生进行导游实践时没能结合普通话全面指导,导致学生导游水平不高。因此需要现有教师通过学习或进修来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全方位满足旅游专业的教学需要。

语言专业训练范文3

关键词:高职;旅游;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86-02

旅游行业的服务性特点要求高职旅游管理类学生必须具备语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多项关键能力,而语言能力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关键能力,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初次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因而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研究成为旅游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语言能力

1.语言素质。旅游行业归属于我国的第三大产业――服务业,作为窗口服务业的旅游行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人,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良好的语言素质和交际沟通素质。所以,其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语言素质。首先,能够说流利的普通话,发音要准确,语速要适中,要能够抑扬顿挫,音域要宽广适度,学会在微笑、激情的谈话中控制声量,准确恰当地表达观点。而国家语委也对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民族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中明确规定:公共服务行业的解说员、导游员等特定岗位人员持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上岗。其次,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利用自身的语言加强沟通,解说景点。导游讲解就是通过导游员的语言表达,向旅游者传达各种信息,使之从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这就要求导游员的嘴巴功夫要过硬。导游讲解是否动听,能否吸引住旅游者是导游工作成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导游讲解时应运用各种讲解技巧,无论是使用外国语、普通话、地方语还是少数民族语言,都应做到语言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切中要点、引人入胜和富有表达力。

2.交际沟通素质。从事旅游行业涉及方方面面的沟通,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一方面需要旅游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素质,这就需要他们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既要“上知天文“,又要“下知地理”,既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一般领域的知识,又涉及高科技、美学、心理学、宗教、环保等高层次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旅游从业人员要有广泛的特长和爱好。因为游客来自四面八方,有不同的文化层次和兴趣爱好,有不同的职业和阅历,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要求,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等等。旅游从业人员如有多种兴趣爱好和多方面的特长,那他与游客之间就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更容易沟通感情,他的服务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客人会更满意。

二、高职旅游专业语言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认识不够和力度不足:教学理念认识不足,课程设置偏重专业技能训练,语言教学投入不足,口语表达技能训练缺少延续性;教学方法单一,偏重对学生发音技巧的训练,忽视语言艺术性及其背后语言素质的提升;缺乏适当的语言训练环境,行业语言训练不足。为了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提升交际综合素质,为今后激烈的就业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旅游行业特点和学生状况加大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途径

1.更新教学观念,把职业语言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最基本的工作技能,应该在高职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中占重要地位,并且在毕业生今后求职、工作过程中也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高职生良好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是培养高职生的职业语言能力。教学计划和内容是职业语言培养的前提和依据,所以在职业语言的教学中要首先制定适合专业(行业需要)和学生特点的计划和培养目标,并立足于培养目标和行业需要制定恰当的培养方式。教学内容既要体现语言培养的连贯性,更要有针对性,突出行业性。“高职高校的语言教学应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职业口语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内容。教学内容力求做到从基础口语训练向职业口语训练的过渡。突出口语教材的语用性、针对性、实用性。”其次,要改革课程设置,增设语言训练类课程。将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语言教育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在高职旅游管理三年制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充分考虑语言课程的连贯性和承续性。可在一年级开设《普通话口语训练》、《社交礼仪与口语交际》等基础类语言课程;在二年级开设《广西民俗文化》、《旅游英语》等文化类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三年级在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中加强职业语言的训练,如在《导游实务》、《前厅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等实训课程中加大对行业语言的模拟实训。

2.以考证促学习,强化职业口语训练。①要求考取普通话和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和英语等级证书是强化和检测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普通话水平测试教育和英语等级证考试内容纳入语言类课程,设置证书换取学分制度,促使学生积极学习普通话和英语,从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②鼓励通过职业资格证考试。通过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如《全国导游资格证》、《餐厅服务人员资格证》、《酒店经理人资格证书》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3.创设行业情境,丰富语言训练模式。高职院校职业语言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之内,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到不同行业中实践锻炼,这样才能真正地与行业结合起来。创设行业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学习、接触更多的职业知识和企业文化,从而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语言交流方式。

总之,高职院校语言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构建一系列的培养方案和目标,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贯穿语言训练。拥有良好沟通技巧和能力的学生在今后的求职、就业之路上会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吴紫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6).

[2]余子萍,杨逊.论江苏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6).

[3]李洁.浅析高职院校职业语言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2004,(3):137

[4]符晓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艳艳能力培养途径核方法[J].考试周刊,2010,(44):199.

语言专业训练范文4

关键词:解放天性;播音主持;必要性;训练

一、解放天性训练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必要性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核心是提升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也是专业教学的重点。但是很多学生在播音主持实践中,表现出肢体僵硬、语言不自然、临场反应能力差的问题。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引入解放天性的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主持能力。播音主持尤其是综艺节目主持人,他们在驾驭节目传递信息的同时,经常需要以肢体语言来带动观众的情绪,活跃现场的气氛,在主持中眼神、动作等副语言的使用较多,所以解放天性就显得比较重要。所谓解放天性,俄国著名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最完善的演员技术,也都不能跟那不可捉摸的、难以揣测的、细致的天性的艺术相比。”所以解放天性的训练有利于播音主持教学中强调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统一,可以提升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和舞台控制力。尽管播音员、主持人与影视演员的工作性质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播音员主持人与表演创作有着很多共通之处。二者都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都需要根据主持词或者台本进行二度创作,都需要通过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把情感和内容呈现出来。二者都追求真实性与审美性的统一,都是传递美的过程。解放天性训练对于播音主持教学有以下作用。

(一)解放天性训练有助于树立播音员主持人的信念感

播音员主持人在面对镜头进行工作的时候,和表演专业的“规定情境”是类似的,是在特定场合、特定环境下的语言表达过程。它和生活中的状态是不同的,要求我们的语言、动作、表情符合节目的要求。即使是口语节目的主持,也是提炼过的精粹口语,不能有太多生活语言的杂质和重复。所以播音员主持人在表达当中,要树立符合节目定位和内容的信念,心无杂念、全神贯注地做好播音主持工作。解放天性的训练有助于我们找到真实感与信念感,让播音员主持人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角色当中。

(二)解放天性训练有助于克服播音员主持人的紧张感

很多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表现得很好,但是到了考核阶段,到了播音主持的舞台上,却表现得异常紧张,变得唇舌僵硬,语无伦次,没有了气息的下沉,没有了共鸣的控制和声音的弹性。播音主持状态显得呆板与生硬。所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中解放天性训练的实质是帮助我们在进行语言表达创作的时候,能够还原和再现生活中的真实与自然,摆脱紧张与僵化的主持状态,做到更加自信与从容。

二、播音主持教学中解放天性的训练内容

与表演专业相比,播音主持专业解放天性的练习不能安排大量的课时,一般是进行分组教学,每个小组每周两个小时左右。在上课内容上可以借鉴表演专业的部分训练方式,但不能照搬表演专业的教学内容,要根据播音主持教学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一)观察与模仿练习

训练意义:通过观察与模仿人或者动物,解放我们的肢体动作,达到解放天性的目的,让我们的播音主持状态,包括动作、表情更加真切与自然。训练方法:练习的时候采取分组训练,每组十人左右。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可以从模仿动物开始,每个同学选取一个自己熟悉的动物来模仿,注意细节的刻画。当发现有些同学动作不够准确与传神时,要进行纠正。动物的模仿比较准确以后,可以进行典型人物的模仿练习,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和揣摩,注意人物特征和行为方式,还要注意展开联想。

(二)注意力练习

训练意义:很多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私下练习时表现得很好。但是在课堂或舞台上主持节目时,又会变得茫然,不知所措,精神高度紧张。这是因为他们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主持当中,有太多的杂念影响了自己的表达。训练方法:可以进行错位练习,采取分组训练的方式,每个小组十人左右。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相反动作的练习,训练我们的专注度与反应能力。在练习中,学生的动作与老师的要求相反,比如说右腿抬左腿,说右手抬左手,高兴为哭泣,沉默为大叫等,要求学生的反应要快速且准确。在发出下一个命令以前,学生保持原来行为的动作,在训练中要求老师的指令要明确,最好要有带动性,辅助肢体语言,让学生可以很好的理解指令。

(三)想象力练习

训练意义: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时,正是要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去感受受众的存在,要做到“面前无人、心中有人”,从而达到与受众在感情上、语言上沟通的效果。这其实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去感受观众的所思所想及他们的反应和诉求等。想象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象力需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体验;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和感悟才能逐渐加强;需要我们善于把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和经验运用到想象力当中,起到丰富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表达的效果。另外,想象力训练要和播音主持的对象感、情景再现相结合。播音主持中,我们面前经常是没有观众的,需要我们面对摄像机去主持,但是我们心中要有观众,而且要通过想象受众的反应和变化来及时调整我们的播音主持状态。情景再现就是我们要通过理清头绪、触景生情、现身说法等过程,去想象和感受具体的细节和场景,让受众产生情景再现的感觉。所以,想象力的训练与播音主持的相关技能密切相关。训练方法:物品改变的想象训练,采用分组练习,每个小组十人左右。小组所有的同学围坐成圆圈,老师把提前准备好的白纸拿出来,第一个同学把这张纸叠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比如一艘船,一个纸飞机等。然后交给下一个同学,并且要嘱咐一句和物品形状相关的语言,下一个同学再把这张纸叠成其他形状,依次传递。比如第一个同学叠成了一艘船,然后对下一个同学说“出海打鱼要小心”,第二个同学把纸船改成了纸飞机,交给下一个同学,并且告诉他“注意飞行安全”,然后依次进行下去。

(四)语言表现力与肢体配合练习

训练意义: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包括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有声语言主要通过声音传递,副语言包括我们的眼神、动作、表情等,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表演当中的肢体与语言的配合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融合,提升我们的播音主持能力。训练方法:可以进行讲故事的练习,一般分组进行,每组十人,每个同学讲述一件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在讲述的时候,要有抑扬顿挫的语气,要有准确的肢体语言去辅助。教师要把学生讲述的过程全程录像,待每个小组成员讲述完毕后,统一观看录像回放,找出每个同学的优点与不足,包括语言表现力如何、肢体动作是否到位等,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有所收获,不断进步。

三、结语

播音主持专业的很多训练内容都借鉴了戏曲、曲艺、声乐的训练经验,逐步融合形成自己的练习方法。表演艺术当中的许多训练方式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解放天性训练作为表演专业的重要训练内容,对于播音主持教学也有很多借鉴意义。解放天性的训练方法有很多,不同的解放天性的训练手段侧重不同,达到的效果也有区别。不同的学生特点不同,在教学中也要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学生的训练方式。在训练中还要循序渐进,不断加深难度,不要过早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解放天性的训练项目中都带有一定的游戏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的同时予以相应的指导,要紧密配合播音主持教学来开展。课堂训练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要在课下鼓励学生加强练习,巩固课堂训练的效果,并且在播音主持实践中学以致用,让解放天性的训练更好地服务于播音主持教学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二)[M].北京:电影出版社,1979:27.

2.姚喜双.播音主持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11.

语言专业训练范文5

关 键 词:主持人 形体基本功 共性与个性 科学性

节目主持人专业的形体训练方法要有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理论性,但目前在市场上找不到一套针对节目主持人或表演专业的形体训练教材和教学法。即使有一些学校开设了主持人专业,但形体课的授课内容也因教师自身学习经历的差异而各有不同。

在全国范围内,培养本专科学历舞蹈教育人才的院校只有北京舞蹈学院等几家,并且每年只有几十名舞蹈教育毕业生走向社会。但在各级各类中等学校、青少年宫及艺术文化馆等机构有成千上万,再加上各级高等师范中的音乐系科等,社会对舞蹈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极为庞大的,而北京舞蹈学院的这几十名毕业生相对来讲无疑是“杯水车薪”。虽然也有一些由专业团体“退役”下来的演员从事艺师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受到国家对从事教育工作人员学历条件的限制,他们在晋级与专业职称评定中容易遇到一些障碍。鉴于这种情况,一些学校就不得不启用高师音乐专科毕业,且有些舞蹈特长的人员来“替补”,又由于音乐专业舞蹈课程的容量极为有限,这些人在上岗后就普遍地显露出如舞蹈基本功底不扎实、编导与教学水平偏低等缺陷,使正常的教学进程与质量无法保障。

另一方面,社会和媒介对节目主持人的需要日益增多,高等院校的主持人专业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已有100多家高等院校设有主持人专业或专业方向,另有一些高校则在中文、新闻、大众传播和艺术类专业里开设主持人专业的课程。但是,节目主持人的专业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不仅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尚在摸索之中,而且教材的建设相对滞后,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规格。

因此,形体训练要借鉴舞蹈基本功科学系统训练中的“法”,形成主持人形体基础训练法,即形体基本功。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播出时首次打出“主持人”字幕,以庞啸为代表的5位出镜记者以“主持人”身份出现于荧屏;1981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空中之友》节目出台,推出主持人“徐曼小姐”。这两个节目的相继面世,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诞生。

从宽泛的意义上看,节目主持人与记者、编辑、播音员一样都是隶属于广播电视传媒机构,服务于观众的传播者,而播音员与主持人又是直接面向观众,以有声语言及体态语进行传播的职业传播者。主持人是广播电视媒体中,集社会性与人际性于一身的最具亲和力的传播者。具体地说,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从根本属性说,主持人是党的宣传工作者,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广播电视媒体中以有声语言(含体态语)进行传播的人,此其社会性;另一方面,从特殊性说,主持人以观众信赖和喜爱的朋友身份,以与观众平等的关系,以“个性化”“人格化”及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是最具有亲和力的传播者,此其人际性。

据科学家的研究和统计表明:在传播信息的时候,语言(只是字和词)的作用仅占7%,声音(语言、语调及其他声响)占38%,而占55%的信息是无声的。从人们获取信息的角度来看,来自听觉的信息占11%,80%以上的信息则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这就告诉我们,在电视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受众的视觉需求,忽视了在言语播报中非言语信息传播的作用,就等于丢弃了应传递的大部分信息内容。这是不符合电视传媒基本特性和违背电视传播基本要求的。因此,要成为一名全才的电视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在提高播音水平与技巧的同时,必须努力掌握运用形体动作进行非言语传播的基本体能技巧,才能使电视传播达到应有的水平。

在视屏传播中,有声语言的播报和运用形体语言进行无声有形的信息传播,是完成具有视听特性的视屏传播工作的两大支柱。 电视节目主持人传达信息、表达感情,不仅要运用口头语言,还要运用主持人的主体形象和体态语言。节目主持人的工作,从本质上说也是与受众之间的一种审美对话。优美而富有个性的主持人形象和得体而富有表现力的体态语,能增强受众的信任感,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主持人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给受众提供了一种审美的享受。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是一种以主持人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空间距离及服饰等为手段传播信息、交流感情并诉诸观众的无声语言,又称副语言。体态语是形体语言,它的基础训练是形体的训练。然而,主持人的形体基本功训练与舞蹈专业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既有着相同之处又有着不同之处。

舞蹈是一门科学,它对人体有着科学的训练方法。每一个学习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舞蹈时,都要接受正规的训练,从地面训练到把上训练再到中间训练。这个训练过程是在基本功课上完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正确的用力方法,并充分地训练到身体上的每一块肌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形态、基本的舞姿,各种技术技巧及舞蹈专业人才所需的协调性、表现力、节奏感及对音乐的理解。

主持人形体的基础训练要借鉴舞蹈科学的训练方法,这样才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大学本科主持人专业的学生在入校以前基本上都是高中生,他们是一张“白纸”,可能什么都不会,既没有学过舞蹈也没有学过表演受过语言训练。有接触过的也是少数人,他们在小时候上过训练班,或者中专在某个艺校就读。但大部分学生因文化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在生活中形成了他们的自然体态。如扣胸驼背、斜肩脖歪、胯部松懈等毛病。那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耐心的把正确的用力方法和舞姿教给学生,如何肌肉用力,怎样让线条更长一些,怎样才有延伸感,怎样才能更加挺拔不松懈等。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严谨和规范化,要有阶段性地进行训练,要遵循从地面训练到把上训练再到中间训练这样一个螺旋式提升的规律。

一、主持人和舞蹈是两个不同的专业,训练的时间是不同的

1.舞蹈专业有中专五年制或六年制的,大学是四年制,因为舞蹈的特殊性,所以舞蹈演员都要从小(11—13岁)开始培养,在这9到10年当中基本功几乎每天都在学都在练。

2.在大学4年当中,主持人形体课有一年或有两年的。在实践教学中,形体基本功应占一年,每周两次课,每次90分钟比较适合。特别对于17—22岁的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形体发展成熟、日趋定型的阶段,这正是形体塑造的关键时期——形体可塑性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接受训练的愿望强烈。如能抓住这一特定时期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形体训练,并开掘、发展出他们对于形体美的自我意识,将正确的形体意识、形体状态和身体发展结合起来,对于今后从事播音主持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主持人形体基本功在借鉴舞蹈训练的过程中是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舞蹈演员所需要的技巧、旋转、大跳及软开度等,不适合主持人的训练。所以,形体在基础训练中做动作的要求上也要和舞蹈专业学生做动作的要求有一定的区别。

1.舞蹈中站一位脚,尤其芭蕾要求胯跟一定要开。主持人则可以站小八字步,胯跟自然。

2.舞蹈中擦地的要求,向前擦出去时脚后跟带动,胯跟要求打开;主持人训练擦地的要求,向前擦出去时用力点在脚掌,胯跟自然,或者在平行步上进行擦地。这样肌肉的线条、弹性、延伸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而且走路时也不会像芭蕾舞蹈演员一样外八字脚。

二、主持人形体基本功的训练在音乐伴奏上与舞蹈的区别

1.舞蹈基本功在课堂上,有钢伴教师,是现场钢琴伴奏,好的钢伴还能根据动作的需要。

而弹性音乐,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动作。

2.主持人形体基础训练,一般没有钢伴教师,音乐也不是现场伴奏,因此,音乐大部分

是教师自己找的,且这些自己找的音乐很多都是学生们熟悉的,因此,学生会很有兴趣,在做动作时也会更加用心。这样在熟悉的音乐中做动作,可以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三、主持人形体基础训练与舞蹈基础训练的相同之处

1.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的物质载体都是人体。

2.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在没学本专业以前,都是一张“白纸”。

3.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在刚开始学习本专业时,都要进行基础的训练。

4.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都要求肌肉要有延伸感和挺拔感。

5.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都要求学生要有协调性和松弛感。

6.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都要求学生要有节奏感,要理解音乐。

7.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都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遵循螺旋式提升的规律。

8.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都是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形体美的自我意识。

9.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都注重内涵外雅的气质。

总的来说,一个节目主持人如果缺乏良好的形体就等同于是缺少了表现体态语的“本钱”。主持人形体基本功必须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借鉴舞蹈基本功中的动作和方法,科学地进行训练,才能将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与协调性、内心节奏得到提高,使身体更加协调统一,达到形体挺拔、动作和谐的境界,并充分展示出人体内在与外形的完美结合,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美感。

参考文献:

[1]王鸿昀.对高师音乐专科舞蹈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舞蹈研究,1996年4月.

[2]吴郁,侯寄南著.广播电视新闻语言与形体传播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3]赵忠祥,白谦诚主编.主持人技艺训练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语言专业训练范文6

【摘要】本文面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以及该专业学生的实际口语交际能力,总结出具有旅游专业特点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使其能够适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有效地服务于旅游专业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关键词】旅游专业;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的是在旅游活动中提供服务、指导游览、传播文化的专业导游人才。旅游业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热门行业。作为一名职业导游,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其中,口语交际能力是导游员的基本技能之一,它往往决定了一名导游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没有较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说今后很难在行业中生存。可见,如何有针对性地探索一条道路,科学、有序、高效地组织好旅游专业语文口语教学,便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实践试提出几点可操作的口语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一、转变师生的观念,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1.若要提高旅游专业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语文教师应做好素质上的准备,补充口语交际、应用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导游语言的特点和专业要求,知识的充足为教学奠定基础。同时,语文教师应“以身示范”,恰当进行口语交际;最后,语文教师应掌握相应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2.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兴趣。杜威认为,兴趣一般有3种意义:一是表示对某种职务或事业的爱好;二是指使活动向前发展达到所预见的与所欲得的结果;三是表示个人的感情倾向。因此,兴趣实际上与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要做到的事情是相关联的。

二、基于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1.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蓝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知识的范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表达的依据,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教材资源,挖掘教材中的有利于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内容,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制定具有旅游专业特色的语文校本教材。制定具有旅游专业特色的语文校本教材目的是突出自身的专业特色,针对该专业的职业需求,让学生学有所用,让语文教师在长期固定的导游专业环境中进行语文教学积累。可以选择与旅游相关的文学作品,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口语交际训练,使专业学习和文化课学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3.开设具有专业特点的语文课。旅游专业的语文课应该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口语交际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训练时间安排要分散和集中相结合

1.开设口语交际课。就旅游专业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来说,口语教学的任务繁重。口语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长期过程。然而,想要在常规语文教学中完成普通话训练、职业口语训练和会话能力训练等专业口语能力培养的教学任务显然是很难完成的。可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口语课,集中解决学生说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口语专题训练,坚持每周安排一次口语训练课,集中教授口语基础知识、导游口语技巧,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开展说话竞赛等。通过有步骤、有目的地集中强化教学,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较快,效果较好。

常规来说,口语交际课的教案设计如下:⑴训练标题。标题是对训练主题的概括,是训练活动的灵魂和眼睛,要能一目了然地反映训练内容的实质。⑵训练目标。目标是组织训练、制定方案及评价结果的依据,是开展任何一项活动都应首先考虑的问题。口语交际训练是一项富有教育意义的言语实践活动,实事求是地确定活动目的,对内容的确定、过程的安排、活动方式的选择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⑶训练对象。口语训练要根据训练目标,细心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水平等实际问题,为因材施教打下良好基础。⑷训练的方式方法。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二是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保证人人都能得到锻炼;三是要有趣味性,努力做到寓教于乐。⑸训练程序。一般的活动程序可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评比阶段。

2.坚持日常训练。日常训练可以分为课内、课外两类。课内的口语交际训练包括每天坚持听广播、坚持课前3―5分钟演讲等。课文的口语交际训练比课内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它包括调查访问和组织开展各种竞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高更多的口语交际实践机会,也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爱好,让他们自身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现。应该注意的是,开展类似活动,以不影响学生、学校正常生活和秩序为宜,且要考虑学生的参与热情、安全以及其他现实条件等,做好思想和物质上的准备。活动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和评定,分析讨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学生实践成果,为以后的实践积累经验。

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尽可能实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跟他们过多讲述有关导游口语交际的理论知识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典型范例解析可以让他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学习交际的方法和经验。因此,在进行某项口语交际训练之前,有针对性地精选符合训练要求的案例,精心做好准备,必要时还需让学生充当案例中的人物进行课堂表演,老师结合表演进行解析,教学效果一定不错。实践证明,案例学习就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法。

五、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

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要求全面、综合。要突破知识考核的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