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前景报告范例6篇

金融行业前景报告

金融行业前景报告范文1

应该说,报纸目前的生存压力是金融危机、经¬济不景气造成的;但从长期来看,报业的危机来自网络数字媒体的挑战,数字化转型是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报业的前景并没有那么悲观,按一个产业的发展惯性,至少在未来十年仍然会有巨大的市场和盈利空间,但是我们对这个市场的前景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不久前,美国《时代周刊》发文指出,亚洲正在经¬历世界报业的最后一次大繁荣。根据世界报刊协¬会的数据,世界十大付费日报中的10家都是在亚洲出版的,而全球最大的3个报业市场也集中在亚洲(中国、印度和日本)。根据世界报刊协¬会最近的数据,欧洲和北美报刊发行量在2006~2007年分别萎缩了1.84%和2.14%。然而即便是在欧洲人和美国人抛弃了他们的付费报刊之时,亚洲的报刊发行量却在同期增长了4.74%。仅仅在印度一国,2008年就新增了1150万报纸读者,增长率达到了10%左右。这样的增长虽然不如前两年,但仍然相当强劲。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经¬济危机已经¬大大地缩短了这个“最后繁荣”的期限。从世界性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看, 2009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受金融风暴冲击,都难以走出低迷。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加趋紧,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性变化和国内周期性因素相叠加,增大了2009年经¬济进一步向下调整的压力。2009年中国企业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支持企业发展,但在外需趋弱、内需不足及经¬济景气面临周期性收缩的多重压力下,未来一段时期,企业盈利能力将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这必然会造成社会投融资萎缩,进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出现内生性收缩,从而使传媒产业生存的资源环境进一步恶化。

目前,考察报业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是报纸广告收入、报纸发行数量和报社的人数规模。中国报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报纸广告收入的多少是报纸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从2008年报纸广告额的情况来看,形势并不乐观,中国报纸已经¬进入了一个缓慢增长期。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正在不断影响实体经¬济,对中国报业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步加重。报纸的广告客户因资金和市场方面的双重压力被迫压缩开支,这将导致其广告投放的减少。中国各地报纸的广告从2008年10月开始明显出现下滑。房地产广告是许多报纸广告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次金融危机将使本来就下滑的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报纸的房地产广告大大减少。金融危机带来了不安定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短期来看,报纸的主要压力是阶段性的危机导致,但长期来看,报业不仅面临着来自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挑战,而且报纸产业自身也存在诸多管理“危机”。

根据我们对2009年春节后全国30家强势都市报的调研,报纸广告收入下滑普遍在15%左右,受影响比较严重的达20%。应该说,报纸目前的生存压力是金融危机、经¬济不景气造成的,但从长期来看,报业的危机来自网络数字媒体的挑战,数字化转型是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报业还有多久的市场前景?这是全世界报业经¬营者都关心和思考的问题。各种研究资料表明整个世界的报业其实从1990年中期以后就开始衰退了。日本是个报业大国,但从1998年以后报纸发行数量逐年下降,报纸广告也逐渐萎缩,并且近两年的下降幅度达5%~10%,经¬营形势很严峻;欧洲报业的发行量从1992年就开始了轻微的衰退;美国报纸的销售量则从2000年以后开始衰退。

比如,《纽约时报》在2000年达到了广告收入的最高点,2008年9月《纽约时报》广告营收比前年大幅下降约4.6%,分类广告营收也锐减,发行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全美报纸的发行量一直在递减,而报纸的制作成本却在增加。令人能看到光明的是,《纽约时报》敏锐地捕捉到了互联网对报纸的深刻影响,1999年《纽约时报》成立了独立核算的数字《纽约时报》部门,负责《纽约时报》网站在内的40余个网站的业务,并设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以供读者查阅。尼尔ɬ互联网研究的最新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在线版报纸中,《纽约时报》网络版全美访问量最大。数字版的《纽约时报》在创办的第一年就已开始盈利,被认为是报业广告业低迷以来,最有雄心壮志并可能大有作为的试验者和行动者之一。

中国报业是幸运的,抓住了报纸媒体在世界传媒发展史上最高峰期的机遇,成就了中国报业的辉煌。但2005年中国报业广告遭遇大滑坡,报业似乎刚刚经¬历了“盛唐”就迅速进入了“晚唐”,刚刚成就了辉煌,马上就遭遇冬季的冰霜。然而,报业的前景并没有那么悲观,按一个产业的发展惯性,至少在未来十年仍然会有巨大的市场和盈利空间,但是我们对这个市场的前景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未来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如何转型:如何进行产品结构的转型,如何实现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由内容提供商向信息服务商转型。

数字报业战略是我国报业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字报业开辟了新的增长领域。传统报业与数字报业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融合发展,而不是代替关系。无论是传统报业还是数字报业,其核心竞争力都是新闻内容的创新能力和正规化、职业化能力。无论信息传播技术怎么变化,报业的安身立命之本没有改变。

金融行业前景报告范文2

经济景气是广告趋势的决定性因素

在北京奥运之前美国就发生了次贷危机,奥运刚刚结束,次贷危机就转化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转化为外向经济的中国经济,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也不能幸免。从2008年以来中国GDP的变化趋势可以明显看出,2008年3季度经济就开始进入增长的下行通道,4季度和2009年1季度达到最低点,之后开始逐渐回升,到2009年3季度复苏的趋势已经确定。

国民经济是广告业的基础,经济景气决定广告业的趋势。这一道理我们并不陌生,但这次危机使我们对经济与广告之间关系规律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从图2可以看出,广告业增长率的变动趋势与国民经济的波动是基本一致的。2009年1季度是广告市场的低谷,2季度后开始回升,3季度基本恢复到去年水平。而报纸广告在2008年3季度就进入增长下行通道,2009年1季度达到谷底,2季度依然低迷,3季度则大幅回升。对比GDP增长率的变化,可以明显地看出国民经济波动对广告的影响,从数据也可以看出,报纸广告受到的影响程度更大,波动也更显著。

2009年前3个季度GDP增长7.7%,其中3季度增长8.9%,10月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回升态势,可以说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越来越巩固。经济环境的好转,刺激着广告市场的恢复,3季度广告增幅已经超过了20%。这种态势持续下去,2009年广告市场超过两位数的增长就有了保证。

最困难的时期已过,但前路依然艰难

2009年下半年以来广告市场的整体回暖也带动了报纸广告的回升。1~7月报纸广告还没有摆脱负增长的局面。从图3可以看出,7月之前,除2月因为与上年春节不在同月的原因广告有所增长,其它月份即使有增长也仅仅在2%左右。而由于刊例价格与实际收入的差距,7月之前的实际收入都是负增长。回暖发生在8月以后,8月同比增长16.3%,9月更是大幅增长,其中同比增长34.7%,环比更是大增61%。依靠8月和9月的拉动,1~9月报纸广告刊登额增长了6.2%,但10月却掉头直下仅增长1.2%。8月以后的趋势表明,中国报业已经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但10月的回头却告诉我们,报纸广告回升的基础相当不稳,道路依然艰难。

虽然报纸广告开始回升,但不能过于乐观。其原因有二:一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留住广告客户,报纸普遍采取了降低折扣的措施,不少报社甚至推出了买三赠一、买二赠一以至买一赠一的大幅折扣,这样使得版面资源的价值大幅度降低,实际收入与版面资源的差距在扩大;二是广告结构向着恶化的方向发展,房地产、汽车、IT、金融等优质广告资源比重下降。在实际经营中,折扣一旦降下去,要完全恢复相当困难,而房地产,汽车都是报纸的支柱广告行业。因此,这两个问题都必然对报纸广告的进一步回升带来影响。

CTR媒介智讯的广告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报纸广告最重要的房地产、商业零售业、汽车三个行业在广告收入中的比重已经从上年的57.2%下降到52.7%,1~10月报纸房地产广告下降6%,汽车广告下降1.4%,商业零售业仅增长5.5%。支柱行业的低迷将拖累整个广告市场的回升。数据进一步显示,在危机之中报纸广告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医疗保健行业、娱乐及休闲等。前10个月医疗保健品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增幅达64.5%,娱乐及休闲增长也高达45.6%。

在1~10月报纸广告6.2%的增长中,医疗保健机构的贡献率高达37%,娱乐及休闲也高达23%。其他贡献度较高的行业还有家用电器、零售服务、教育培训及个人用品。这一方面表明这些行业的广告投放几乎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明具有地域性特点的生活消费类广告是报纸广告最坚实的资源。但同样是地域性的房地产广告却成了拖累报纸广告的“罪魁祸首”,1~10月房地产广告的下降产生了26%的向下拉力。此外,IT类、汽车、金融业、化妆品及浴室用品、通讯广告都对报纸广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贡献。

从报纸的广告结构中可以看出,房地产、汽车是极其重要的支柱行业。为什么2009年这两个行业产生了负贡献呢?2009年3月以后房地产行业就摆脱了低迷,虽然时有波动,但趋势是价格不断创新高,销售也蒸蒸日上,但广告却与市场背离。汽车行业就更“离奇”,年初销售不畅的阴霾在两个月后就放晴,月度销售量不断创出新高,预计全年突破1300万辆大关已可望可及,这意味着汽车产销量将达到38%的增长率。过去10年汽车市场这么繁荣时一定带来广告的高涨,但2009年广告与市场也产生了背离。看来仅从行业景气和广告的关系很难得到满意的解释。

笔者认为,要理解房地产和汽车广告投放与产业景气背离的现象,应该从更深层的营销策略去探究。

金融行业前景报告范文3

P2P系及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系四大力量“短兵相接”

2016年,消费金融异军突起。无论是3C产品还是汽车,甚至房租和旅游,都成为分期消费的对象。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消费金融产品“先消费,后付款”,人们保守的消费观念正被扭转。

据艾瑞咨询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称,2015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3%,预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元。

万亿元级“新蓝海”市场,任谁都不肯放过。

消费金融正在成为一个各方势力角逐的主战场,各类资本纷纷迈出了抢食“新蓝海”的第一步。在这场“遭遇战”中,银行系、电商系、P2P系及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系四大力量“短兵相接”。 风口已至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破30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至66.4%,创15年新高。

与此同时,2015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5.2万元。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仅为60亿元;2014年交易规模则突破183.2亿元,增速超过200%;2015年交易规模或已突破2000亿元。

这些数据表明,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的局面正在被改变,消费将成为助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仅在2016年一年之内,监管层就连发4份文件,释放出强烈信号:鼓励消费金融发展已是大势。

其中,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的战略方针。

同年3月30日,央行、银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消费金融领域的细化政策措施。

毫无疑问,消费金融站上了政策的风口。

实际上,早在政策明确之前,资本早已对此趋之若鹜。银行机构充当先锋,自2015年底以来,已有6家消费金融公司申请到了银监会的消费金融牌照,而其中包括“中邮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等5家公司的主要出资人,都是来自于银行或者有银行参股。

除此之外,互联网公司纷纷利用其线上场景、流量和数据优势,进军消费金融领域。

2014年2月,京东商城上线个人消费金融产品“京东白条”,首次试水“赊销”功能;2014年底,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推出“蚂蚁花呗”,开始进军消费信贷业务,在此之前,阿里曾在淘宝和天猫推出分期业务;随后腾讯和苏宁云商在2015年分别推出自己的消费金融产品“微粒贷”和“任性付”。 蓝海渐成红海

2016年之前,数得上名字的消费金融产品还没几个,2016年,资本热钱不断涌入,BAT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消费金融正规军。资本蜂拥、竞争白热化,消费金融市场或许正在从蓝海迅速变为红海。

面对这个万亿元级别的市场,银行凭借资金成本、风险识别以及定价能力的优势,成为拓展消费金融市场的主要力量。

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徐北告诉本刊记者,2016年将有大量银行系统的消费类金融公司陆续成立,预计今年会有7~10家陆续成立消费金融公司。

在广发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关铁军看来,“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发展消费金融可为银行广开营收来源、确保资产质量提供底气。”

“各大银行也都意识到,银行在线上场景相对缺失,于是纷纷发展自己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他介绍,“消费金融”目前是广发银行近年来网络金融战略转型的核心,也是其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首选供应商的切入口。

2015年,广发银行与途牛、同程等旅游电商合作开展旅游消费信贷项目,将金融服务拓展到各种生活场景中。

切入消费金融的绝非银行一家,网贷平台也瞄准了这一市场。

原本以企业贷为主营业务的网贷平台开始纷纷转型个人消费贷。“积木盒子”上线“读秒”业务,涉猎场景化消费分期;宜人贷携“6人游”进军定制游,瞄准消费金融市场;红岭创投推出个人消费信贷产品“随心贷”。

在拍拍贷CEO张俊看来,“这无疑是看中了消费金融的巨大蓝海”,而早在2013年,张俊就带领“拍拍贷”开始全面转型消费贷领域。

拍拍贷最新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平台单季度新增用户384万人,用户总规模达到1595万人;平台一季度成交 29.56亿元,同比增长513.28%,超过网贷之家统计的全行业平均220%的增长率。

同样,诸如服饰、房产、汽车、旅游等垂直行业的公司也在利用其场景,积极切入消费金融领域。

2015年,美利金融通过抢滩尚未完全成熟的二手车与3C电子产品消费场景布局消费金融,以全资子公司“力蕴汽车金融”和“有用分期”提供消费分期服务。

2016年2月,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协众金融与上市公司摩登大道时尚集团旗下的轻奢电商平台“摩登大道”达成战略合作,协众金融将为白领阶层在“摩登大道”平台上提供消费分期业务。 争夺牌照

在业内人士看来,“香饽饽”谁都想吃,但并非谁都能吃。“消费金融牌照是互联网金融时代最重要的一张牌照。”

要想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申请牌照是第一步,消费金融公司需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只有拿到牌照才具备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资格。

2009年,中国宣布启动消费金融公司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试点。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成为首批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4家消费金融公司。

而后的2013年,银监会修订《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鼓励引入民营资本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允许依托零售商网点开展异地业务;允许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等多项规定。

2014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扩大至沈阳、南京、杭州、合肥、泉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

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消费金融的市场准入标准,将消费金融公司从原来的16个试点扩大至全国。

徐北告诉《t望东方周刊》,“银行开始大规模涉及消费金融领域,并大规模收缩个人信用(消费)无抵押贷款,有些商业银行甚至已经关闭个贷事业部,人员分流到信用卡部或新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 2014年底,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推出“蚂蚁花呗”,开始进军消赞信贷业务

但并非所有机构都能踏过消费金融的门槛。在徐北看来,试点虽然放开了,但门槛依然很高。

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规定,金融机构发起的消费金融公司,需要上一年度总资产达到600亿元以上;如果是非金融机构发起,上一年度的报表要有300亿元以上的营业额。

徐北告诉本刊记者,“除上述硬性条件外,还有持续盈利、连续五年消费金融经验等指标,因此真正具备发起能力的公司少之又少。” 风口上更须谨慎

实际上,在业内人士看来,没有消费金融牌照的阿里巴巴、京东,依然把消费金融业务做了起来,“有了消费金融牌照就可以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但阿里和京东一开始是利用小贷牌照来开展商城内的分期和小额信贷业务,这也是合规的。” 2014年2月,京东商城上线个人消费企金融产品“京东白条”

如此一来,拥有消费场景的公司想要切入消费金融,就变得简单了。

“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大量精准的用户,只要加入金融元素后,就可以做消费分期。”协众金融首席运营官黄胜佳告诉《t望东方周刊》。

协众金融是广州协众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理财品牌,与以经营高级男装服饰起家的上市公司摩登大道时尚集团同属广州瑞丰集团控股。

他说,“摩登大道集团在国内的线下门店将近400家,累积了几十万客户,除了线上,可以通过信用在线下门店作消费分期。”

与此同时,这种“线上理财+线下消费”的模式形成了闭环。

“摩登大道和协众金融的账户是互通的,在摩登大道消费的客户也可以成为协众金融的理财客户。这就意味着,我们所有的消费最终都会回到摩登大道线上平台和线下服装店。”黄胜佳说。

当然,随政策而来的风口,稍不留神便会变成肆虐的“暴风”。

“消费金融属于小额、分散、无需抵押的模式,这就决定了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对每一笔业务作出严格的风险定价。” 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表示。

国内征信体系的不完善,一直在掣肘个人消费贷款发展,因此,开展消费金融的各家公司都把“风控”作为创新的重中之重。

张俊介绍,拍拍贷搭建了P2P行业首个基于大数据模型的“魔镜”风控系统,积累了60亿条海量数据。“魔镜”基础数据库体量已达214亿条,对各风险等级标的逾期预测准确度超96.5%。

“拍拍贷在审核借款人资质时需要400个数据维度,传统的信贷审核信息只占纯线上风控审核的40%,更多的是基于互联网行为、社交关系及网贷黑名单的互联网大数据。”他说。 跨界合作之势

“消费金融的市场足够大,未来合作的机会远大于竞争。”许凌说,“对于京东金融来说,我们是希望连接整个行业,连接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分享消费金融的市场蛋糕。”

2016年 3月,京东金融与光大银行合作,推出联名信用卡,打通线上线下的消费权益。

许凌告诉本刊记者,“京东消费金融和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把商业信用和金融信用叠加,通过多方的数据和征信系统,目的是让用户得到最大的信用释放,获得更多金融消费权益。”

黄胜佳则表示,协众金融下一步要与线下更多机构跨界合作。“我们正考虑和外部的机构合作,比如培训机构就是很好的消费场景,我们未来会考虑针对大四学生的再教育贷款。”

同样,近年来广发银行也积极拓展合作,与通讯运营商、电商、垂直网站、门户网站等企业合作,特别是为中小电子商户打造电商服务平台。

“目前国内的中小电商总量超过3000万家,但仅有10%的电商企业拥有线上运营的能力,广发银行为之提供金融服务,既加强了其运营能力,又拓展了广发银行的服务场景。”关铁军把此类跨界合作称为“取长补短”。

实际上,跨界合作只是一小步。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完善征信体系才是当务之急,目前国内个人征信市场的空白是大家共同的机遇。

相比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中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主要依靠银行系统的金融信用数据,覆盖面有限。打通整个消费金融行业里的征信,是每个从业者多年来的愿望。

“征信行业在中国一直以来只能依托于央行提供的8.5亿个人征信信息,其中仅3亿多人有信贷数据,这意味着剩下的近10亿人信用记录无据可查。”张俊说。

金融行业前景报告范文4

以经营品质的全面提升增强农行在县域市场的示范引领作用——对提升县域农行市场竞争力的调查与思考

通胀紧缩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路径探析

完善现行信贷业务流程的思考

对基层网点储蓄存款、基金、保险和自主理财产品销售与协调发展的调查报告

对对公业务营销组织体系建设及营销能力提升的调查与思考

浅析产业链融资及其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问题

激活优质客户资源战略路径的思考

大力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是欠发达地区农行提升经营品质的理性选择

对黄冈农行县域法人贷款客户流出情况的调查报告

对提升县域农行在农村金融市场引领力的调查与思考——以农行罗田县支行为例

小业务撑起了大经营——农行浠水支行业务经营情况调查与思考

以供应链金融模式服务农业产业链发展——对农行黄冈分行“三农”信贷创新的调查与思考

农户小额贷款操作流程与运营模式的实践分析与思考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非现场审计探讨

做好信贷审查“五部曲”提升信贷资产发展品质

电子银行业务法律风险及防范策略思考

农村金融服务:ATM能否补位——以农行黄冈分行为例

基层农行电子银行渠道建设思考

农行团风支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基本做法

建始县中医院

坚持求真务实

推进武陵地区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的研究报告

把握战略机遇做好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金融服务

关于做好金融服务积极支持黔江经济发展的思考

新经济态势下的县域经济与农业银行经营策略——以湖南省怀化市轄县域为例

提升恩施农行价值创造力的思考

对湘西州商业银行困境与出路的解析

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风险控制的警示及应对措施

发展低碳金融业务推动增长方式转型——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农行业务经营转型的思考

低碳经济时代金融支持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金融发展路径选择

湄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金融服务工作试点启示

县域农行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对农行张家界分行县域业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对发展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思考

浅析县域农行服务“三农”及风险防范

试论农行业务发展中的理性营销问题

增“动力”添“活力”挖“潜力”农行遵义分行保险业务发展迅速

做强保险业务提升价值创造力

对后危机时代农行信贷经营思考

好的班子要有“五气”

把握本质内涵着力客户建设

深化服务“三农”“3510”发展规划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域农行资产“空心化”现象成因与对策的研究报告

当前中间业务发展态势与建议——农行湖北分行营业部中间业务发展调研报告

现行考评体系传导执行特点、问题及对策——农行湖北分行绩效考评调研报告

零售业务实现跨越式大发展思考

如何运用金融工具规避贸易性汇率风险

在完善与创新中发展——对农行武穴、罗田支行惠农卡及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调查

县域农行服务“三农”及风险防范思考——农行英山支行服务“三农”及风险防范调查

在服务“三农”中创造价值

对小额贷款发展与风险管理的思考

贫困山区农行资产营销调查与思考——以农业银行浠水县支行为例

如何迈出职业生涯第一步——给新入行大学生的一席话

与农有缘

当前资产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股权质押贷款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当好支行行长

金融行业前景报告范文5

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中,多数基金经理认为近期三网概念股的过度上涨纯属市场炒作。一位基金经理甚至对记者直言:“大都是虚的,风险很大。”

有些基金经理表示参与了相关概念的炒作,但参与量不是很大,操作也停留在短炒层面上。主要原因是三网融合概念比较模糊,并没有真正反映到上市公司的盈利上,还处于炒预期阶段。

不过,基金经理并不否认三网融合带来的长期投资价值,并表示未来将有一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在国家调结构以及产业升级背景下,三网融合将带动行业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内容和服务提供商、运营商以及光纤通讯设备制造商等。

长期有投资价值

“整体上看,三网融合并不是独立事件,而是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展开的,包括之前的物联网也一样。这次加快三网融合建设,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一个大的布盘,前景不容置疑。”一位在外调研的基金公司TMT行业分析师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三网融合涉及的行业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通信、传媒、科技三大行业。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从投资的角度看,在整个产业链条中,通信设备、有线网络设备提供商最先受益,比如广电网,之前只能传输电视信号,如果要传输上网信号,中间要加很多设备,这对相关设备制造公司而言,无疑是一个实质性利好;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最吸引人的是增值服务,包括游戏、视频以及移动支付等;对于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而言,利好更是不言而喻,表现在有线网络上,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提高收视费。

很多基金经理并不否认三网融合所带来的长期投资价值,纷纷表示“很看好”。

“就TMT(包括通信、传媒、科技)行业而言,我跟很多机构交流过,大家都普遍认为,接下来会有一批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说。

短期有些虚高

长期看好,并不等于现在就值得买入。

根据《投资者报》记者掌握的情况,很多基金公司的分析师以及基金经理,并没有因为最近市场热炒三网融合概念,而加大对相关行业的调研力度。

“基本上没有什么研究。”这是多位基金经理给《投资者报》记者的答案,而他们当前的操作,也仅停留在短期炒概念层面上。

“参与了一些,但不是很多。”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说,“眼下看来,三网融合充其量算个市场概念,而且比较模糊,政策虽然向好,但是并没有真正体现在上市公的盈利上,纯属于炒预期。

上述基金经理正管理着一只成立不久的小盘基金。他对记者感叹道:“现在市场题材、概念满天飞,作为一个新基金,如果不参与,那就没的做;如果参与,那些股票并不便宜,由于具体实施办法不明确,所以研究也无法深入。”

金融行业前景报告范文6

2014年12月18日,在“首届互联时代徽商金融高峰论坛”上,备受业界关注的《2014安徽P2P网贷平台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徽商杂志社副总编辑许祝生进行:20亿皖资尝鲜P2P网贷平台、解决融资需求多达30亿元、65家P2P平台蔓延安徽全省11个省辖市、单个融资标的最快满标速度仅为41秒、最大注册资金平台注册资本高达5亿元……

全面翔实的数据整合、客观专业的内容分析,《报告》甫一就赢得了在场近200位金融界人士的密切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这是安徽P2P网贷平台的首份行业报告,也是全国首份省级P2P网贷平台发展报告。

许祝生以两个生动的融资例子开启了此次《报告》:今年8月,是玉米收购季节,一位做农副产品贸易的老板急需200万资金,即使银行能够放款也需要层层审批。无奈之下,他找到了安徽唯一一家国资背景的P2P公司――德众金融,融资项目上线半小时筹集200万,这让老板惊骇不已,直呼“想都不敢想”!更让人惊叹的是,另一位筹资50万仅用时41秒!

“小微融资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中得到了绝佳的实惠,从百姓角度来说,手中的闲钱投资渠道狭窄,而P2P收益远高于存款利息。有人会说,哪有多少人会参与啊?那么告诉你一个数据,在安徽的上线项目中投资人已经超过41万,若按安徽6800万人口测算,假使这41万投资者都是安徽人的话,则,每170人中就有一位在P2P平台投资!”许祝生表示。

这些事实折射出的正是当下安徽互联网金融的“星火燎原”之势。《报告》显示,2014年以来,安徽P2P网贷平台不仅在上线数量上屡创新高,平台的注册资本也直线上升,屡屡出现亿元平台,2014年7月1日正式上线的新安左右贷以5亿元的注册资本金,成为安徽P2P网贷平台的注册资金“冠军”。

截至2014年11月30日,《报告》梳理统计出安徽P2P网贷平台共65家,总注册资金已超过20亿元,交易量超过30亿元,注册地区分布在合肥、铜陵、池州、芜湖、蚌埠、阜阳等11个省辖市,成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支新兴力量。

同时,根据的《报告》显示,安徽省的P2P网贷平台虽然在2014年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但是在无监管、无门槛、无组织的情况下也暴露了很多问题。自2013年的徽州贷倒闭之后,安徽相继诞生了十多个问题平台,其问题主要表现在提现困难、运营不善、老板失联等。

此外,《报告》还从标的额去向、收益率、投资人与借贷人、透明度、问题、发展趋势等十个方面对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安徽P2P网贷平台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随着《报告》的重磅出炉,许祝生接受了包括香港《大公报》、《安徽商报》、安徽导视频道《天下徽商》栏目等在内的多家媒体现场采访。

《安徽商报》:“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比较凶猛,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我省P2P网贷平台发展有何不同?”

许祝生:安徽P2P网贷平台发展趋势非常迅猛,从2013年2月第1家P2P网贷平台开始,到2014年出现了爆炸性增长,从目前现状来看,安徽P2P网贷平台发展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不够大”,就投资人数量、交易量、品牌知名度等硬指标而言,安徽P2P网贷平台较全国范围而言显得较为滞后。《报告》统计,安徽省65家P2P网贷平台投资人总数仍少于陆金所一家,而在交易量方面,65家安徽平台的交易量总额同样不敌人人贷一家平台。

第二是“不够强”,从目前来说,安徽一些P2P网贷平台出现了问题,其中9家平台“死亡”,同时,我省65家P2P网贷平台除了安徽省供销社旗下的德众金融具有国资背景以外,其他64家安徽P2P网贷平台清一色都是民营军。

第三是“不够新”,从目前来看,安徽P2P网贷平台业务模式和平台功能的创新之路仍需提速,尽管我省的不少网贷平台已将单纯的P2P平台与新兴的O2O思维方式创新融合,不断演化出P2C、P2B等新模式,加速重构P2P平台原来的债权结构和运营逻辑,正进入一个更具安徽特色的“P时代”,但这远远不够,比如,陆金所等全国知名P2P平台几乎都已开通了投资标的转让交易功能,人人贷等平台更是开发出了单独的手机客户端,已在未来的移动互联金融领域抢占先机。

安徽导视频道《天下徽商》栏目:“请问国内P2P网贷平台存在哪些风险,如何化解?”

许祝生: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我认为国内P2P网贷平台风险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P2P网贷平台运营风险,这包括满标风险、满标时间风险、投资收不回来的风险;第二是投资人风险,这主要涉及投资人的合理收益风险,诸如P2P网贷平台跑路和本金缩水等问题;第三是由前两个风险叠加造成的社会及国家风险,由于P2P网贷平台门槛较低,并缺少国家监管,平台跑路现象不断,容易导致,比如2014年10月25日四川最大的P2P平台财富联盟倒闭,受影响者达800人,涉及资金近2.24亿,影响很大。

针对以上的风险,我认为化解的方法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投资平台要运用更多的防控工具,建立风控专业团队;二是投资人要搜集资料,看清借贷人的实力,慎重投资;三是国家应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国内P2P网贷平台的健康发展。

香港《大公报》:“在您刚才的报告中,有提到安徽P2P平台的迅猛发展情况,那么关于P2P网贷平台行业发展前景,您有怎样的预期?”

许祝生:P2P网贷平台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依我的理解,P2P网贷平台的出现创造了一种自由的借贷方式,推动了借贷的民主化进程,这是符合互联网思维和发展潮流的,于未来有很好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