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春色古典文学范例6篇

校园春色古典文学

校园春色古典文学范文1

一、抓环境文化建设———寓情于景

1.处处景点能育人

校园环境文化虽是学校文化的表层部分,但它是学校核心理念的具体表现,其具体形象化的特征,对小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充分考虑环境育人、绿色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着力构建一个这样的环境:让校园的每一处都富于内涵,成为鲜活的德育教材。

学校的植物近六十种。从春到冬,一年四季都能享受到校园植物带给的自然之美。大叶女贞是校树,它不畏严寒,不论刮风下雪,它们都会把自己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装展示给大家,待到春暖花开时,它才将旧衣褪去,喻师生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既注重外在的美,又注重内在实用性、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圆柏四季常青,树梢直插云天,给人以稳固挺拔的感觉;青桐无论春夏秋冬,那绿色的树干,总是张扬着生命的活力,给校园增添了无限生机。

办公楼前的玉兰园里,由黄杨分别组成了一朵荷花,象征着莲池学校的师生人格修养的目标———纯洁无暇。荷花玉兰、白玉兰、紫玉兰以及石楠,每当春天来临,它们吐艳争华,为校园增添了一抹抹动人的色彩。

由四棵柿子树组成的“事事(柿柿)如意园”,莲池学校的师生亲手抚育它们从一株株幼苗长成了今天的样子,它们耐干旱、耐贫瘠,是那种随遇而安的树种。尽管索取甚少,秋天,它却毫不吝啬的向人们奉献金灿灿的果实。师生根据它的谐音,取了这个吉祥的名字。

在“岁寒三友园”,松树、梅花、翠竹向学生展示了它们不畏严寒、虚心、高洁的品格。

办公楼前东西两侧各有一株苦楝树(又名楝树),取其谐音,喻教师苦恋着教育,恋着莲池学校,不管工作多重,责任多大,都不放弃理想和追求。

课间,当师生置身于绿色的树木间,花的海洋里,心情就会特别舒畅。以环境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体现教育特性和品位,体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美丽的校园环境也能成为一本教科书,让生命的绿色渗透出历史和文化。

2.耳濡目染有书香

书香校园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整体风貌,打造书香校园就是要让书的香气能像花香一样弥散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校园里的条条石凳、张张石桌,都刻有名言警句,师生置身其间,均会受到有益的熏陶。

绿色长廊是学生读书、休息的好地方。长廊中有四副对联:前两副抒道德情怀,后两副谈学习读书。这四副对联均是从莲池学校师生中征集而来,既是对学校美景的赞美,也是抒发自己对学校生活的情怀。

“理想园”是由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亲自为该校书写的。进入“理想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造型独特的泰山石。其独有的浑厚、古朴、苍劲,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已深深扎根于莲池学校。园内墙壁上镶嵌了黑色大理石扇形石刻,其古诗内容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安排,与花坛内景点相映成趣。

“理想园”内的读书石,寓意深远,象征学校提倡让学生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晨颂、午读、暮省。师生徜徉阅读,在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中见证成长。

定期更换内容的读书园地活动展板,充分展示了学生、班级、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读书活动成果。

在西院区的墙上,展现的是《中华成语千句文》,学生熟读背诵,就自然掌握了大量成语典故,了解了中国的历史脉络,四五年级的很多同学都能非常熟练的背诵全文。

在西院周围的墙壁上同样镶刻着精心挑选的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文,与东院古诗文遥相呼应,形成了学校独有的古风诗韵。而刻在墙上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山东地图、淄博地图,更是一处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景点。

3.走廊文化示校训

走进莲池学校的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德润·多彩”四个大字。德润,“富润屋,德润身”(《大学》)。环顾整个大厅,迎面的艺术瓦当主题文字为“厚德、润物、多彩”,西墙是“厚德载物”,东墙是“至圣先师”孔子像,结合空间、平面的创意设计,体现了莲池学校的教育思想———温润而不失色,大气而不张扬。

围绕“有中国灵魂,具世界眼光”的校训,分别在教学楼四个楼层的走廊内,设计了不同主题的楼层文化。其内容的选取既结合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又体现各年级在经典阅读方面要求的不同。为给学生营造一种温馨的读书环境和氛围,学校根据教学楼的空间布局特点,利用现有空间,创建了撷英轩、青藤书吧等八个清新别致的书吧,还为每个教室建立了班级图书角,课间学生流连于此,呈现出最美的姿态。

办公楼内,每个楼层走廊内设计有“教师心语”系列,体现每位教师的教育理想和追求,每天行走其间,被一种无形的催人向上的力量所驱使。各学科办公室的装饰,将教师自己的爱好和所任学科的特点融合为一体,体现了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二、师生共读经典———为成长导航

1.开设经典文化校本课程,分级递进

为保证诵读效果,莲池学校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指导老师”。每天早晨学生一进教室便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经典诵读》。给各年级学生规定不同数量和内容的诵读任务,确定各学段的诵读目标,体现由易到难的梯度。再就是坚持开展国学经典诗文“五个一”活动,即每周一次经典诗文背诵大比拼,每个月举办一次班级“经典沙龙”,每学期读一本经典书籍,每学期评比“书香班级”“读书状元”,每学年举办一次读书节暨读书成果大型展示活动。另外,倡导家庭诵读经典的“亲子行动”,把“诵读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工程辐射到家庭和社区。

2.形式多样,提高诵读的兴趣

为提高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枯燥的经典背诵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召开以经典名著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由学生介绍圣贤大师的轶闻趣事;选诗配画,诗配画、画配诗,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加深对诗词意境的体会,提高审美情趣;古诗文演唱,既巩固了古诗文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内外生活;表彰奖励,及时评价。另外,通过自编弟子规操、快板诵经典等,使诵读与体育结合、与音乐结合,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

2011年,学校建成师生课外诵读经典的处所———“国学堂”,取名为“莲心·国韵”。莲心,纤尘不染;国韵,学之精华。集中优秀的教师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3.诵读经典,学做谦谦君子

经典不仅仅是让学生背诵的,更应该将经典文化的精髓内化为学生的行为,给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和伦理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莲池学校将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开展了“做中国人,过中国节,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德教育”“诵读中华经典,学做谦谦君子”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抓教师文化建设———寓教于心

重视教师和教学文化建设,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业化发展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走内涵发展的根本保证。

没有教师对阅读的喜爱,永远不会有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学校先后邀请请新教育实验前秘书长储昌楼、山东省教育社陶继新等老师来校做了专题报告,唤醒了教师读书的热情。

为了增强教师学习的兴趣,学校强化考核,规范教师的读书行为。检查教师读书笔记、写教学随笔等情况,激发每一位教师动起来,勤读,勤思,勤写。学校为教师提供读书专项基金,用于订阅购买相关书籍;发挥阅览室教育基地的作用,设立课改书籍专柜,为教师的读书提供条件;开展教师读书征文活动,通过评比和奖励,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使教师的读书活动变得持久而有效。

教师是学生诵读的指点者和示范者。教师的阅读不仅仅限于童书,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从2005年起,每个寒暑假学校都会为全体教师统一购书。人手一本,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2007年寒假,考虑到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阅读需要,学校实行了学校荐书与教师自主选书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了教师个性化阅读的需求。为落实教育局提出的教师读书工程,2008年春季,学校为教师购买了一千多册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各类书籍。2009年寒假,学校为教师统一购买了《细讲弟子规》《诗经》《老子》《庄子》《楚辞》等国学名著,开展了以“承传国脉,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学校还订了80多种业务理论方面的报刊,供教师借阅。学校每学期举行两轮读书指导课专题研讨活动,先由教研组出示研讨课,全体老师参与听评课,不断梳理总结出了课外阅读指导课不同课型的教学流程,进一步推动了学校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学校还结合市区教研室“红帆船读书计划”“提高教师学科素养,落实语文教师古诗达标”等活动,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古诗文达标活动,每周五教师例会前,先由校干带头背诵,然后再抽取教师背诵,在教师间掀起了读古诗、背古诗、读经典、诵经典的热潮。教师读书随笔集《静夜思》《倾听花开的声音》《竹林听雨》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地丰满而厚实。

校园春色古典文学范文2

2016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一

自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活动的实效性,周密布置,精心安排,提高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全体教师能够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人人读经典,书香满校园的喜人景象。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和班主任会议,与教师达成共识,使全体教师认识到: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们能够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并通过教师基本功大赛,提高教师品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诵读的水平。每位老师都认识到,通过诵读经典,学生的语文水平、审美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普遍的提升,而且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学校德育工作、少先队与各班级要结合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活动教育效果。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圣贤书,怀天下志,立君子品,做博雅人。

二、营造良好诵读氛围,激发学生诵读热情

学校充分利用楼道和教室的空间,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悬挂学生的诗文书法作品,举行书法比赛。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经典的活动成果,包括读后感、手抄报等等。鼓励学生家长为孩子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建立小书柜。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每天定时朗诵,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二、科学整合安排时间,确保诵读活动扎实开展

学校根据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结合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坚持做到让学生每天诵读时间在20分钟以上。为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合理穿插安排。即每天利用晨诵和午读时间,检查学生的诵读进度,总结交流诵读的经验,更可以开展有趣的诵读活动。

三、灵活运用多种诵读形式,有效提高诵读成效

为了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的背诵,学校采取多种诵读方式穿插其间,例如:师生对诵、男女生对诵、接龙读、擂台诵、诗词诵读大比拼等生动活泼的愉快形式;有时还积极引导学生经典诵读手抄报,融诗词、绘画、书法于一体;有时也指导学生在课外游戏中借用琅琅上口的诗文诵读。本学期还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既巩固和传播了经典文化,又提高了学生诵读的兴趣。

2016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二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有利于推动构建书香校园的进程,引领和促进师生回归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使取法乎上、阅读经典成为师生自然的生活状态,为加深师生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具体措施

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经典诵读课、每节课前一两分钟、每天放学的路队上、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十分钟以及每周五的早读时间。

2、具体做法:

学校利用了两块黑板,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1)课前放学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要求每班选一名班级诵读长,每周将一首诗抄在小黑板上,原则上每周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每天中午放学的路队,让孩子们背着古诗出校园。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的亲子诵读.

(2)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每周选一个班为诵读班,每天由这个班级一个至两个学生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3)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校园宣传栏里,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4)充分利用各种学科进行经典诵读。

语文教师:读经是最好的语文教育,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平时还要指导好学生的诵经活动。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配套跟上服务。

体育教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用体育课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边诵唱边活动的指导。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我校,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班主任:负责该班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2、学生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以不至于学生死记硬背,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3、教师对诗歌的背诵还不够。

四、改进的措施

1、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背诵古诗。

2、对学生可以把这项内容设为作业,使学生每天按时按量完成。

2016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三

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影响深远,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0年,我校将诵读中华经典,打造书香校园确定学校办学特色,申报了省级《诵读国学经典古诗文 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课题。从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以来,这项活动以其深厚的内涵,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与个性空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师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逐步形成鲜明的书香校园特色,使我校办学品位得以不断提升。

一、建立机制,推进课题实验的有序运作。

1、建立课题实验的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组成了由省县教科研专家为顾问,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为课题组长的经典诵读领导小组,直接指导各年级组的经典诵读工作,统筹领导课题的实施。(2)、师资保障: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整合教师队伍,选拔一些语文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教师担任课题组成员,组建了一支业务精湛的课题实验团队。(3)、制度保障:学校制定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经典诗文诵读检测方案》、《经典诗文诵读要求》等课题实验的管理制度。(4)、环境保障:设立校园广播室,开放图书阅览室,安装大电子屏幕,开设班班通校园网络,购制国学经典诵读配音光盘。(5)、经费保障:学校将课题实验所需的经费投入纳入了学校年度预算,及时购买有关设备、书籍、音像资料,为课题实验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2、建立多层系统的管理机制。一层以教导处为龙头,选出骨干老师组成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实验出现的问题;二层以科研处为依托,具体负责实验工作,整体调控课题实验,坚持每天按时检查,每月公布各班诵读情况,每学期结束考核,要求人人达标;三层以班级为中心,推动课题的研究;四层依托家庭,定期从校外反馈诵读经典活动结果,确保课题顺利高效开展。为了确保经典诵读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制定定查树的督查办法。定就是规定每个班级坚持做到每课一吟(各班语文教师坚持课前5分钟的诵读经典诗文的训练),每日一赏、(每天早餐时欣赏经典古诗文十分钟),每周一导(每周三国文课引导学生鉴赏优秀诗文)。查指的是规定各班黑板报设有每月一书,每周一诗,每日一句专栏;要求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推出一诗进行赏读,班级周周考核每周一诗。学校不定时对各个班级每天诵读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通过现场检查,定期反馈各班学生诵读经典活动的现状,保证诵读经典诗文的质量。树就是树立典型,在全校范围内介绍经验和展示成果,使全校诵读经典活动向良好方向发展。

3、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1)、推行古诗文背诵评级制度。学期初课题组制订出各年级学生每学期必背和熟读经典诗文数量要求,期末以古诗考级的形式对全校各班学生背诵古诗文情况进行检测,语文教师组织申报,对古诗文背诵达到不同数量的学生分别授予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等荣誉称号,并张榜公布,发给证书、奖品。(2)建立每期检测制。每学期末对全校各班学生背诵古诗文进行检测,对达标和超达标的班级授予古诗文诵读先进班并对相应班级的辅导老师进行物质上的奖励。

二、营造氛围,努力创设良好的课题实验环境。

1、用经典丰富校园文化。为了配合课题组开展诵读活动,我们精心布置校园的环境,让校园每一片风景,每一个角落,都点缀着人文景观,弥漫着浓郁的书香,使学生走进校园到处都可以感受到由书香形成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养。教学楼每层楼的主过道、走廊墙壁上悬挂张贴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诗文配画、经典词句以及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标语,成为散发浓郁人文气息的书香走廊。校园一侧,一道百米文化墙,先秦诸子八家的画像、经典名言陈列其上,渲染了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还提倡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让班级诗意盎然,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各班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和经典知识角,内容是展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包括古诗文书画展、经典诵读手抄报等等。

2、用经典丰富学生生活。 在我校,经典诵读已经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时段,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经典诵读栏目,每天早晨定时播放古诗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其声,悟其情。每天中午和晚学后,通过大电子屏幕可以欣赏到《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诗文视频,走进校园,常能看到几百名全托学生齐聚操场观看经典古诗文视频,齐声诵读的情景。

3、定期研讨,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开展经典诵读,教师必须具备较丰厚的国学素养,我们要求从老师做起,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动感召学生。学校每学期向老师推荐好书,要求每天坚持阅读。老师们还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让那些热爱古诗文阅读的老师带动身边的老师一起学、一起教,使教师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在加强老师自主学习的同时,学校积极拓宽教师学习的途径。几年来,学校多次请省教科院刘合荣博士等省内知名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课题组老师远赴洪湖实小、武汉等多所学校考察学习,参加省市县举行培训学习及研讨会,常与县内实验学校相互借鉴学习。此外, 围绕古诗文诵读校内举行各类专题培训,如组织观看名师录像课,听古诗、文言文等教学研究课,开展古诗文课堂教学研讨课、古诗词赏析沙龙等,夯实教师的古诗文底蕴。

三、稳步实施,扎实推动课题实验的有效开展

1、保证诵读时间。为了确保每位学生完成每学期指定的背诵数量,课题组统一安排每天、每周的诵读时间,要求学生每天读经典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早晨利用班班通欣赏经典诗文,课前两分钟由班级古诗文吟诵小老师带着全班同学一同吟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每天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背诵。此外,每个班级每周开设一节古诗文鉴赏课,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古诗,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发掘经典诗文中的美好元素,达到诗文积累、学法引导、复习巩固的目的。

2、落实诵读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特点,把诵读分年级有计划地进行,对不同年级背诵的内容做具体规定:一、二年级读《弟子规》《千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1020首;三、四年级读《三字经》《增广贤文》以及《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5080首;五、六年级选读《论语》、四大名著以及《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全部篇目等,让孩子通过长期诵读经典诗文,受到古典诗文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

3、强化教师职责。指导学生开展诵读的教师是各班语文教师、班主任,由他们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帮助学生弄懂诗文的读音、大意等。指导教师要按课题组制定的方案组织诵读活动,不打折扣,不走过场。

4、加强家校配合。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宣传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及学校开展国学实验的相关要求,与家长充分交流沟通,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做到校内导读,校外助读,以学校诵读为本,校外诵读为辅,鼓励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诵读,增长知识。

四、积极探索,丰富诵读活动形式

1、创新诵读形式。诵读经典课题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调的诵读方法只会使学生丧失兴趣,所以我们努力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把做游戏、表演、唱歌、跳舞融入其中,从各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经典诗词。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创造性地开展诵读活动,总结出了多种适合学生的诵读方法,比如:联想画面记忆法、创设情景记忆法、归类及依法、配乐记忆法等,还通过诗句接龙、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等,将平时的诵读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

2、开展特色活动。每班每月利用国学课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比赛的形式丰富多彩,有小小擂台赛,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经典诗文知识抢答,诵读表演唱,师生对诗,经典诗文书画比赛等。通过比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每个班级开设诗园园地,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作诗绘画、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欢庆儿童节、国庆节、元旦、春节时,各个班级开展了以诵读经典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联欢会上,学生表演了相声、情景剧、形式多样,将古诗文诵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直面经典,感悟经典。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会唱的、会画的、会跳的、会诵的、会写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最亮的一面。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的吟诵乐趣中,得到启迪与熏陶。每年学校六一文艺汇演都会出现不同类型古诗文题材的节目,舞台上孩子们绘声绘色的吟诵,让人感受到了诗的意韵,《水调歌头》在英山电视台播出、《春江花月夜》上了英山县2010年春节晚会、课本剧《守株待兔》在今年的艺术节汇演中获奖。有的古诗配画,把人引进诗的意境:以古诗为主题的绘画作品《牧童骑黄牛》、《雪》、《回乡偶书》获省、县级奖。

校园春色古典文学范文3

一、精选经典素材,制订诵读计划

通过对小学生经典诵读情况的调查、汇总、分析、研究,我发现有70%的学生对经典诵读感兴趣,但掌握的知识范围面较窄,储备量少。比如:学生对《三字经》、《增广贤文》还掌握一些,但对《论语》、《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知之甚少,而且有不少语文教师对这些知识也感到陌生。为了克服师生对诵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针对现状,结合语文课标的要求,学校要认真选择适合学生诵读的内容,制订诵读计划,并确定每周经典诗文综合实践课时间。从一年级起逐级确定诵读内容并印发给学生,即:《三字经》、《增广贤文》、《论语》、《古今诗词》、《声律启蒙》、《幼学琼林》。要求一年级以上学生利用早操前10分钟、课前5分钟的时间诵读。教师每人设计并承担一节“经典诵读特色学习活动”的观摩课。其次,学校要借助家长的支持、帮助,让他们在家督促、指导孩子诵读。最后,学校要给经典诵读活动开通“绿色通道”,使教师、家长与学生形成合力,从而使此项活动得以扎实、有序地开展。

二、营造读书氛围,提升诵读之趣

长期以来,小学生对经典诗文、名句的学习相当程度的困难,记忆起来非常抽象、枯燥、干瘪,部分教师也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没有把握。因此,学校要向师生宣传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召开各段学生、实验教师开题会议,提高师生参与诵读的热情和积极性。学校还要引导班级充分利用教室“板报”、“墙壁”、“手抄报”、“校园走廊”、“橱窗”等空间来丰富经典诗文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眼,给学生诵读提供方便,使他们能够随处阅读,出口成诵,营造出浓浓的读书氛围。如:在黑板上每个星期都设一个小专栏,或者是一首古诗,或者是一段《三字经》,或是几句名句,让学生在课余进行诵读。在教室后面墙上的“展示台”里,贴上学生给古诗配的画,或者教师写的小诗,目目是诗歌,步步是韵文,让学生互相欣赏、学习。其次,学校要开展丰富有趣的“赛诗会”、“班级诵读比赛”、“古诗文知识竞答”、“诗词配文”、“师生对诗”、“画配诗”、“古诗词填空”、“配乐诗朗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学校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每月组织1-2次与课外经典诵读有关的活动,如:“读书故事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课本剧表演”、“读书演讲比赛”、“限时阅读大赛”等,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为名句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各班还可开辟“经典诵读摘句专栏”,摘抄经典好词好句,古人名言、传统美德故事,在方寸之间,警示、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在期末,学校可进行“书香班级”、“诵读之星”、“爱心少年”、“德育标兵”等评比活动,并进行宣传、奖励。浓厚的读书氛围,能大大激发孩子主动参与的动力,调动学生的诵读热情,使他们自发地参与到诵读中来,在活动中享受诵读的乐趣。

三、体验诵读成果,汲取经典营养

校园春色古典文学范文4

校园内有珞珈山、狮子山、侧船山、半边山等,山峦蜿蜒起伏,错落有致;学生生活区已形成樱园、梅园、枫园、桂园等景区,各具特色和情趣。武大的樱园在高校中十分有名,每到樱花盛开时节,众多游客慕名而至,留连观赏,如醉如痴,大有“三月赏樱惟有武大”的意趣。金秋时节,自然是枫园、桂园的天下了。武大还是个天然的植物园。据不完全统计,校园内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11科17种。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有“一塔湖图”之美誉。这“一塔湖图”指的是博雅塔、未名湖、北大图书馆。博雅塔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未名湖以其“未名”二字名扬天下,而北大图书馆则是亚洲校园中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北大校园既有北方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园林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和假山怪石,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因为与圆明园、颐和园毗邻,也有不少人把参观北大作为自己北京旅行中的重要一站。这不仅是因为它的校园风景,也因为其深邃的文化积淀和学习氛围。

厦门大学

厦大是一所让人羡慕的海滨校园。羡慕一:住在石井山上的女生们每日一推开窗户就可以看见大海,送夕阳西下,晚上枕着海浪和汽笛声入眠。羡慕二:坐拥五老峰,面朝大海,毗邻南普陀,与厦门植物园仅隔一个山脊。风光旖旎的环岛公路从厦大门前穿过。羡慕三:世界上惟一的一所跨海大学,两个校区分布在海峡两岸。校园内有美丽的凤凰花,有情人谷,有芙蓉湖,有水库,有海滨浴场,还有漫山遍野的相思树。羡慕四:建南大会堂楼群是我国大学中一处最为壮观的楼群,嘉庚楼群主楼是我国大学中最高的楼宇,“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式楼极富特色。

清华大学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景点,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拢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清华大学主体所在地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的一部分,称熙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荷塘就在近春园,即熙春园的中心地带。还有各个时期的建筑,自然形成各具风格的建筑群落,却异常和谐。

苏州大学

如果看了苏州大学春红、夏绿、秋黄、冬银那四张照片,你一定会诧异,这是大学校园里的景色吗?怎么会如此迷人!苏州大学里的水榭、亭台、小桥、流水……每一个地方都如此婉约、精巧。历经百年沧桑的苏州大学,在建筑上还可以看到其前身东吴大学的影子。方塔夕照、钟楼、红楼还有原东吴大学校门,这些也是苏州大学值得游览之处。当然,现代化的建筑也让这位江南女子更加具有生气和时代感,凌云楼在白天和晚上的景色各不相同,别有一番风味。你可是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才能欣赏到这位“女子”不同的美。

浙江大学

作为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浙江大学无疑显得十分大气。浙大每个校区风格各异:玉泉校区依山傍水,绿树成荫,四季繁花似锦;西溪校区名馆众多,曲径通幽,灵秀可人;华家池校区环绕华家池而建,秀木芳草,鸟语花香,水榭亭台,景色秀美;湖滨校区紧临西湖,闹中取静,布局疏密相间、小巧紧凑,环境优雅;之江校区坐落在钱塘江畔,可远眺钱江大桥和每日钱江潮,整个校区绿树覆盖,古树参天,站在钱江一桥遥看之江校区,仅古老的钟楼红顶依稀可见;紫金港校区,远离市区,花木繁茂,碧草如茵。

校园春色古典文学范文5

【关键词】: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践探索

一、目的意义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更是灿若星河,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灿烂的中华文化因经典诗文而千古流传,伟大的民族精神靠经典诗文四海传扬,浩然的人间正气凭经典诗文代代传承,精深的汉语文化借经典诗文发扬光大。(《论语·阳货》)三千余年前夫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学诗,三千余年后的1999年的一个春日,我们同样听到了总书记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的劝勉:“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2009年在3月7日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委、重庆市书记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时说了这一番话“面对网上纷繁的信息,要读经典。因为这些经典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的确,吟诵经典,可以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同时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质都很有裨益。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

由于现代文化中传统文化的元素越来越少,致使大部分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底蕴,必将变得越来越肤浅,直至消失殆尽、荡然无存。“隳堕才须复兴,颓废才须提倡。”所以,如何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措施方法

小学启蒙教育过程中经典诗文的阅读、诵读训练,对于积累经典诗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管理与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经典诗文的诵读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一)四顾山光接水色凭栏十里支荷香——管理引航

1.创设环境展经典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某种环境,周围的一切都会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昔孟母,择邻处。”孟母的故事就说明了环境的重要。营造校园环境,打造儒雅书香环境,“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在校园里、教室里张贴诗人画像,名诗名句,并定时更换;草坪、花圃的栅栏、路灯柱等都写上了诗意的语言;将《论语》、《弟子规》、《唐诗宋词》等诗、文学作品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板报、橱窗、走廊常年刊录。让学生时时刻刻与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等古代先贤对话,让校园一砖一瓦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让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成为一种随时皆可行的事情。

2.落实课时诵经典每周安排一节诵读课,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诗文;语文课前三分钟,背诵经典诗文;红领巾广播站定时播放诗词曲赋和诗词音乐;学校电视台定期推荐一首(篇)古诗文。让整个校园充满诗韵,让学生沐浴在中国经典文化的长河之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走进校园,便有“书香满园关不住,一屡墨韵顺风来”的感觉。发动家长积极支持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人人拥有经典读本,保证学生每天诵读经典20分钟。

3.课堂教学渗经典语文教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较多的经典诗文,各单元也安排了相应的主题,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单元主题,补充相应的经典,让经典渗透在课堂中。

4.创办专刊载经典从众多古诗中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诗文,分低、中、高段编辑成册供学生阅读。学生也可尝试作诗,并在专刊上发表。那一首首稚嫩的小诗不仅让学生们享受着成功的快乐,更激发了学生对经典诗文的浓厚兴趣。

通过以上措施,全校师生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创建一个充满古韵的现代校园环境,使大家置身在诗意盎然的温润氛围中,随时受到经典的熏陶和感染。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多背

传统经典诗文,语言精炼,对仗工整,具有节奏美、韵律美,非常适合学生诵读,一卷在手,朗朗上口。如何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词?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挖掘教材,实现“法”的引导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诗文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首先读懂教材中的经典。以教材中的经典为载体,教会学生学习经典的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读懂经典,运用经典。其次结合教材补充经典。小学语文教材按单元主题来编排,每个单元分别渗透了爱心、惜时、诚信、勤奋等内容。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组织各年级老师将传统诗文中表现相关单元主题的经典名篇等进行整理,呈现于学校网站上。布置预习课文时将相关网址提供给学生,供他们查阅、搜集相关资料。教学中老师们还适时、适量地为学生拓展经典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学习经典兴趣。如在学完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后,学生感叹于时间如流,光阴易逝,便让学生广泛收集珍惜时间的经典诗词,如:“时间象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积累惜时经典名言。

2.引导巧背,实现“量”的积累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在教学中我主要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巧背,实现“量”的积累:

(1)表演背。经典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增进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此法多用于低中年级学生。例如,一年级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老师除了指导他们背诵的语气外,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恰当的语气和体态语能促进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从而促使其背得快,记得牢。

(2)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将诗分为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言志诗等,每一大类还可分成若干小类。如“观自然风光,游山水园林”类的写景诗:《西湖》《山行》等;“播种理想、放飞希望”类的“言志”诗:《石灰咏》《无题》等;“友情难忘、友谊天长地久”类的“送别”诗:《别董大》《赠汪伦》等。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使他们分类清,背得多。

(3)据时背。是根据经典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流畅记忆。让学生吟着经典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顺着四季走来,一路朗朗童音。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学生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这种形式为学生引领了路子,为大量地背诵奠定了基础。

(4)创设情境背。学生背诵时,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设一种吟诵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地背诵。譬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创设情境背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能创构诗境,造成特有的心理氛围,从而促进背诵。

(5)多种形式综合背。是融多种形式为一体的背诵方式。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我们常常采用此法,如两人赛、小组赛、男女组赛、班级赛,又如限时背、师生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接龙背,亦有据意背、据时背、据画背、抄写背、听记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综合背,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3.开展活动,实现“趣”的激发

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经典诗文诵读训练的关键是动之以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开展活动,为学生学习经典诗文注入强有力的动力,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1)借助传统佳节开展活动。春节、元宵、中秋、端午、重阳等都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庆祝传统佳节可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的经典诗文,或摘抄,或交流,或办手抄小报。让学生在庆祝传统佳节过程中,既了解了我国传统佳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又积累了经典文化。

(2)针对不同年段开展竞赛。为了使学生学习经典诗文不枯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低年级开展“古诗朗诵”擂台比赛。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吟诵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让稚嫩的童音回荡在校园上空!中年级开展“经典伴我成长”演讲比赛,孩子们侃侃而谈自己在诵读经典中得到的收获和启迪,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高年级开展“读中华美文,感受华夏文明”作文比赛,孩子们在字里行间中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对悠久历史的自豪,对自己身上肩负的振兴民族的责任感溢于言表。为了让学生从经典美文中汲取营养,规范言行,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学经典,知礼仪,守法纪”知识竞赛,可结合诵读内容讲述礼仪及法纪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等。

正是通过一系列的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致盎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了学生的班训;“温故而知新”成为学生学习的座右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成为了学生们做人追求的目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为了学生们的人生态度……在学习生活中会引用经典诗文已成为学生们最引以为豪的行为。

三、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收获硕果

(一)小荷初露尖尖角——学生获益多

经典诗文的背诵已然成为了我们学校的一种时尚,处处可见学生手捧唐诗宋词的身影,时时可闻他们珠玉落盘的诵读。这样的耳濡目染是可喜的: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中学生知道了该如何学习;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学生懂得了孝敬父母;在“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中知道了怎样做人;在“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中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在“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中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通过反复吟诵,引领了师生的思想,净化了师生的灵魂。同时,学生们汲取了许多历史的、文化的精髓,作文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我校学生的作文近300余篇在重庆、乃至全国获奖和发表;讲文明礼仪的学生越来越多;民族自豪感也越来越强。

(二)墙内开花墙外香——家长反映佳

我校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引起了家长的强烈关注,学生的变化让家长们喜上眉梢。他们也加入到孩子的诵读活动中,手捧经典,有滋有味地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品味,让书香飘满家庭。有的家长还积极主动到学校献计献策,推动经典诵读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的种种变化犹如一股飓风,给四平八稳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带来了新鲜空气。

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展望未来

经典诵读掀高潮,文明儒雅换新貌。学校师生学习了经典之后,便有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经历,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长期诵读经典诗文,一生与经典同行,和李白《梦游天姥》,同杜甫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携文天祥《过零丁洋》,陪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张岱《湖心亭看雪》,邀王勃诵《滕王阁序》,到杜牧的《题乌江亭》小憩,和李煜的《虞美人》同悲喜。读《论语》、《三字经》,学《弟子规》、《千字文》,到四大名著中畅游,到四书五经中去感悟人生。与经典为伍,与经典同行,一生一世,代代相传,得到的必将是新课改下“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葱葱郁郁的喜人景象。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身体力行,不断探索,让经典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校园春色古典文学范文6

----沙市五中“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掠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阅读、欣赏、创作诗词作品,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既具有科学态度又具有人文精神的新型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2017年,荆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建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国书法城,为此,学校按照“文化三市”创建的要求,确定了文化兴校的战略,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中华诗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化积淀  诗韵悠然。】

沙市,不仅有长江,还有诗和远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在这里发《天问》、唱《离骚》;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杜甫在这里登楼而歌,乐而忘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在这里抒发忧国之感、羁旅之思;

“只有飞沙市,更无啼鸟村。两渔相对语,舟系古槐根”公安三袁在这里独抒灵性……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沙市五中生于斯,长于斯。汲取了荆楚文明的精华。其前身为明嘉靖年间的龙山书院,虽几度兴旺,数次废圮,然木铎金声、德泽绵长,羽扇风流,令人钦仰。1956年,在大赛巷小学的基础上,创办五中。2006年,整体搬迁。其间数更其名,惟兴学壮志不散;几易校址,惟育人宗旨不忘。迁新址,建新校,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今天的五中已经成为一所规模宏大、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高强、质量高超、特色鲜明的荆楚名校。

【领导重视  诗兴盎然】

吟唱的是诗词,流淌的是文化。学校党政工团自觉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念,把 “文化三市” 创建列为中心工作,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之中。高规格启动,高强度推进,高标准落实。

学校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形成了全员纵横联系、内外联络、左右联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不仅专题研究决策重大问题,而且亲临督办,促进创建重点工程的稳步推进。保障创建经费的落实,仅2017年就投入30余万元用于创建工作。

【夯实基础  诗情怡然】

挥毫泼墨,描绘七彩生活;诗联书画,记录精彩人生。学校注重细胞建设,完善机构。五中诗词楹联分会暨龙山诗社现有会员267人。做到了有机构,有章程,有场地,有经费,有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经典诵读比赛。融诗、歌、舞、声、光、电为一体,集悟美、创美、展美、赏美于一身,给人带来穿越时空,震撼生命的审美体验。

优化环境,将经典与书法和园林艺术完美结合,营造“以诗为荣、以诗为乐、以诗育人、以诗养德”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

“诗联书画活动室”投资3万元,面积约90平方米,墙面粉饰一新,布置了诗联书画展示窗口,添置了十张专用书桌以及文房四宝用品,为诗联书画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平台。

投资近30万元的“诗联书画园”,用拓片的方式呈现历代名家名篇80幅;八块大型宣传牌,既介绍了诗歌、词曲、对联以及书法知识,又展示了名家手迹;在学校主体建筑入口,分别悬挂了10副由师生撰写、名家手书的巨幅楹联。

教学楼诗词楹联长廊,按照历代诗人咏荆州、名联欣赏、诗词欣赏、红色诗抄、书法欣赏等五个板块,悬挂粘贴200幅名篇佳作;在教室门前,将教材选用的200篇诗词全部上墙;在科技楼、办公楼设置书画长廊,150幅作品均出自师生之手;在楼梯之上、道路之旁、花园之中,200张诗词名句小贴士点缀其中;还投资3万元,开发了诗词查询系统,方便师生快速查阅相关资料。

【书香校园  诗韵悠然】

读古诗,贴春联;书汉字,创“三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学校以“建诗社、上诗课、办诗刊、出诗集、筑诗墙、置诗廊”为引领,提振学校名片,提升学校软实力!

学校“金色年华”校园文化节。迄今已举办21届。其优秀节目《吉祥》、《青春的记忆》荣获湖北省黄鹤美育节一等奖。2016年,在全区中小学“早读经典”比赛中,《盛彩中国》力拔头筹。在湖北省“起点阅读·朝读经典”校园巡回展演活动中,五中的《少年中国说》广受好评。在“沙市区教育系统红色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中,《千古绝唱颂英雄》一举夺魁,荣获第一名。

学校利用元旦、春节、国庆以及寒暑假放假期间,组织“龙山杯”诗词楹联书画大赛。其优秀作品在《沙市五中报》连载,并作为“诗词园”和“诗词楹联长廊”的展品以及编辑《优秀成果集》的稿件。

学校创办了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官网,开办了“校园之声”广播站,坚持每天中午播音。已发表师生文章6千余篇,图片5千余张,浏览量达400万余人次。《沙市五中报》,每月一期,已出刊88期,累计已近十万份。“龙山诗社”创办了社刊《青葱岁月》。学校还出版了《龙山拾韵》、《岁月如歌》、《晨曦》、《青葱岁月》等校园文化专辑。五中网站被表彰为湖北省校园网站50强;《沙市五中报》荣获湖北省校园文化建设年度成果奖。

【不忘初心  诗风蔚然】

文化,让简约的校园儒雅起来、让冷峻的办公室温暖起来、让倦怠师生的丰润起来、让沉闷的教室灵动起来、让萎靡的草木鲜活起来。一座座大楼翰墨芬芳、一间间教室书声琅琅、一条条道路诗韵悠长、一处处长廊曲水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