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范例6篇

技能人才培养制度

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问题;对策

一、“双证融通”的影响因素

(一)“双证融通”衔接机制有待提高

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双证书”的教育管理模式,但在衔接管理机制上有待提高。就学历教育而言,各高职院校是依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以及本校的专业实际情况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而职业资格培养而言,主要的设计标准是职业资格的考证内容。在“双证书”并轨式教育中,由于两者缺乏合理的衔接管理,使学历教育课程体系的统一性与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的多样性产生了摩擦。例如,学历教育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培养。而职业资格的培训则独立于常规教学活动之外。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反映考证的内容在平时的课堂中接触得并不多,要获取职业资格证,往往要依赖报名参加专业培训班。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平行进行,而不是有机结合,不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二)实践教学设备不能满足双证融通的实施

充足的实践教学条件是保障“双证融通”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而职业资格的教育对于实操部分的要求尤为重要,但部分院校的实践条件有限,如实训室设备不足,设备较为落后,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导致学生在实践操作这一环节缺乏真实的工作环境。

(三)双证融通的教学条件有待完善

“双证融通”既强调学历教育的重要性,也突出职业资格的培养。对于师资力量的要求更具针对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的经验,实习实训的教学指导能力相对薄弱。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市场的需求也日益变化,特别是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聘用员工所掌握的技能要求,也相应发生变化。这对于高职院校是否能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实操内容,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市场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高职院校实施“双证融通”的对策探究

针对上述的问题,笔者通过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认为可以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校企合作等方式“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健全“双证书”衔接机制

其实,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本质都是为了促进应用型、技能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在教育理念上是可以相融的。为了切实推进“双证书”模式下的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全面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学历教育的层面上,学院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特色,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的比重,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紧密结合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标准,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内容,为学生提供“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平台,促进职业操作技能的提升。

(二)坚持“工学结合”道路,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为推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接轨,让课堂教育与专业资格证的考评内容接轨,高职院校应坚持“工学结合”的道路。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运用校企合作单位这一平台,扩宽学生的实操训练渠道。这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巩固了专业理论,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学生实操训练的平台是在校外实训基地,他们能更好地接触、学习当前企业的专业技能需求,完善了课堂教育内容单一传统这一不足,使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接轨。同时,高职学院还可以结合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修订学生技能考核和课程成绩的考评方式。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对于双证融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切实保障职业资格的培养与学历教育的相融,促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可以计划性地组织在校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学习。按照专业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的情况,安排教师到不同的岗位轮训。通过这一方式,扩宽教师提高职业技能的渠道,并更大程度地保障了高职院校及时了解本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及时掌握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最新标准和企业前沿技术。这样对于学生的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保障在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最新技术接轨,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招聘企业高管或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他们自身的实践经验,教授在校学生专业技能。这对于“双证融通”的有效实施提供有益的帮助。

(四)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合理考证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问题上,存在取舍的困难。他们不清楚哪些证书更加适合未来的就业前景,甚至部分学生存在盲目考证的现状。这需要高职院校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合理考证。我们可以充分抓住新生入学教育这一平台,介绍所学专业的课程内容以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报名时间、作用等,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学习。同时,我们也可以开展考证相关的专题讲座,邀请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或往届学长学姐分享学习与考证经验,协助学生合理考证。

(五)创建校企文化,培养职业素养,深化“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认为,“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局限于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单纯获取,而是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职业技能素养更是其中的一部分。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德育的培养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要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院可以紧抓入学教育这一平台,从入学初期开展专业讲座,介绍专业课程设计、专业内容以及就业前景,同时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学习经验交流,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本专业的课程结构,以便更好地进行专业目标设计。同时,学院邀请企业高管到校分享,通过企业优秀员工,先进人物事迹的教育,不断优化学生对企业的认识。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要营造企业氛围,构筑职业环境,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学院引导各系结合专业特色,紧密联系企业需求,打造品牌活动。如计算机专业,面向市场需求,组织学生开展IT技术能手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将学生活动与企业需求联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企业环境。

以学生专业社团为载体,大力开展公益活动,这是塑造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如工科系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义务维修、安全用电宣讲会等公益活动,加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范文2

(一)高科技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高科技中小企业间竞争的关键是技术的竞争,实质是人的竞争,与物质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居于主导地位。但是,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的定位往往不够明确,也缺乏系统的规划,现代的企业制度难以建立。

经过对科技园区200家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调查,只有86家企业制定了详细的、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及人才战略,占43%,其中,有42家企业在经营业绩指标上排在了前50名,占84%。经分析,尽管高科技中小企业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但是企业往往忽略了自身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系统规划,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高科技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关系密切,一方面,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了企业所需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培养的有效模式;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科技中小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200家企业调研分析与总结,高科技中小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1、 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

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调研中约有43%的企业建立了系统的规划,而这43%的企业在企业业绩和科技进步前50名中,占据了42个席位,占84%,可以看出系统性人才培养规划的重要性。

2、 人才培养方式单一

经统计,约有76%的企业只看重人才的技能培养,约有24%的企业既注重人才技能培养,也重视人才综合能力培养。而在这24%中,有45家企业排在了前50名之内,占90%,可以看出,人才的综合培养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 人才培养的滞后性

高科技中小企业人才培养往往有滞后性,企业需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4、 忽视人才储备

高科技中小企业往往忽视人才的储备,当产生人才紧缺及新增岗位时,往往难以及时找到合适的人选。面对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储备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二、高科技中小企业成功培养所需人才的特点

(一)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成功培养人才的基础。开发区200家企业中,经营状况及科技进步排名在前50名的,都建立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各个方面为人才的成功培养提供帮助。

(二)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

人才培养的系统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科技中小企业大发展,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也是高科技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需要从人才培养的前期调查、方案的规划与制度的建立、规划的事实、反馈机制的建立等方面仔细规划,才能永葆企业青春。

(三)注重长期的专业培训

经过调研发现,约有80%的企业都十分重视定期安排不同人才的专业培训。长期的专业培训能够保证人才技能水平一直处在科技发展的前沿,能使人才认同企业的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三、高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一)建立长期科技创新及人才发展趋势调研制度

高科技中小企业往往处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企业只有在不断调研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制定未来的科研及生产计划。同时,人才的发展趋势的研究也是必要的前提,企业要了解人才流动的原因、方向等关键因素,才能根据自身需要吸引和培养人才,为人才的培养制定可行的轨道,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建立适应企业需要的培训与开发制度

培训与开发对人才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建立系统的培训制度,长期定期组织企业人才培训,使他们不断获得最新的科技知识,掌握最新的技能,提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其次要建立系统的开发制度,企业需计划性的、长期的对人才进行系统性开发,不断挖掘人才潜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三)构建人才岗位胜任特征模型

企业在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构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不但要分析人才的知识、技能等培训价值,还要挖掘人才社会角色、自我概念、自身特质及工作动机等开发价值。高科技中小企业要建立系统性的岗位胜任特征模型,从客观角度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为人才及企业的快速高效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建立人才培养反馈制度

企业需要建立反馈制度以有效地监督和促进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反馈制度能客观地评价分析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劣,使企业不断改进培养方法,促进人才和企业的不断进步,使高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循环,保证整个人才培养机制的有序进行。

四、高科技中小企业人才梯队建设战略方案

(一)横向分层:根据工作性质进行人才层次分类

企业不同人才从事不同岗位,高科技中小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工作性质将企业人才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人才建立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更高效化。

(二)纵向连接:促进不同层次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企业不同层次人才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需要相互交流与合作才能完成企业的发展任务,促进企业快速发展。通过文娱活动、专业合作使不同层次人才在生活和工作上紧密相连,形成有效地统一体,构成企业的骨架。

(三)构建有机整体

横向分层和纵向连接后,企业的发展骨架已经形成,此时,企业需根据发展需要,向骨架中注入独特的企业分化与人才激励体制,使之形成有血有肉的有机整体,这样才能使企业既能保证企业业绩的不断增长,又能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实现企业和人才的双赢。

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范文3

一、重新定位办学目标是把握人才培养方向的前提

技工院校是以培养产业大军为主体的教育机构,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肩负着无人可以替代的育人使命,在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几乎每个地级以上的城市都有一所或一所以上较大规模的技工院校。在市场大潮中,这些学校凭借其灵活的办学机制体制,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职业教育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他职业学院也逐步走向市场,在较短时间内同样具备了技工院校的这些传统特色和优势。技工院校一旦失去这些特色和优势,就必然在职业教育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技工院校只有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以,必须紧紧围绕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技工教育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将技工教育与社会职业培训相衔接,培养与培训并重发展,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承担起打造社会创业就业平台的社会责任。

二、多学制培养模式是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核心

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作用,逐步形成以技师学院为龙头、以高级技工学校为骨干、以普通技工学校为基础,满足高、中、初级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技工培养体系,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持。

多学制培养主要是由技师、高级工为主的高技能人才学制培养和中、初级工的学制培养及其弹性学制培养组成的技工培养体系。高技能人才学制培养和中、初级工的学制培养,突出面向岗位、面向市场需求,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师资建设为保障,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强化技能训练,迅速满足企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实行弹性学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教育模式。学生可以选择全日制或分阶段学习,灵活的学制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学校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质量标准培养人才;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宽松的学习、就业、培训的环境和机会,从而建立起校企之间宽松和谐、双向联动的发展格局。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学校走向市场,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逐步打造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优势。

三、多层次培训模式是技工院校取得长足发展的保障

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发挥技工院校在开展各类就业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技工院校是开展各类就业培训的基地。技工院校在推进高级工、技师为主的在校生学制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增量培训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力度,依托国家就业、创业培训政策,整合培训资源,承担或承接政府部门的培训职能,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果,形成技工院校的就业培训政策新优势。与企业联合培训在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做好高技能人才存量培训,进一步发挥技工院校在实训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优势,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需要,对未继续升学的城乡“两后生”、退役士兵、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开展6~12个月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对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开展订单式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其再就业能力,为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范文4

关键词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

普陀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汇聚处,位于我国南北海运航线和长江航线的“T”字型交汇点上,区位优势明显,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十一五”时期,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杭州湾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建成,临港工业将得到更快的发展,技能人才将更加紧缺。为此,我们对普陀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探讨,以推动全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普陀培养和发展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现实意义

(一)临港工业兴起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据统计显示,“十五”期间,我区工业经济高速发展,2005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0.9亿元,以船舶修造、水产品加工、海洋生化、机械加工为主要产业的临港工业更是发展迅猛,临港工业实现产值91.32亿元,占82.3%。至“十五”期末,以船舶修造、水产加工和新兴的石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企业已增至330家,从业人员达到15622人。“十一五”时期,我区将抓住国际海洋产业兴起和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线,着力建设“五大基地”,形成普陀特色的新型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可以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区临港工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呈现更加强劲的势头,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已迫在眉睫。

(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智力保证

“十一五”时期,我区将重点发展船舶修造、临港石化、能源、物资储运等临港产业,以内外互动、产业链延伸、空间整合与环境保护等为重点,力争建成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船舶修理基地、全国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以临港大型石化项目为主攻方向,建设深水岸线为依托的岛屿型石化产业基地;以推进结构优化、技术支撑、空间整合为重点,主攻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力争建成全国一流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要实现以上目标,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尤其是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培养大量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工业水平,提高产品的创新性,走高附加值、高利润的道路,为促进我区临港工业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技能人才是临港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与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人才主体。“十一五”时期,我区将大力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临港工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仅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还需要一大批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如果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然影响到其他各类人才作用的发挥。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发展,使一批富有实践经验和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脱颖而出,不仅能解决临港工业发展之需,也有利于营造重知识、重技能、重技术、重创造和“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深化人力资源开发,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

(四)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十一五”时期,临港工业将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临港工业的发展必将为广大渔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平台。以船舶修造业为例,至“十五”期末,我区共有船舶修造企业67家,修船坞容量达到100万吨,从业人员为3749人。“十一五”期间,我区船舶工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修船坞容量将达到200万吨,预计从业人员将突破万人,届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成倍激增,如此大的用工数量全靠外地引进根本不现实。因此,培养发展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具有美好的就业前景。另外,根据舟山市“3X3”产业发展重点规划,我区临港重化工项目在今后几年将有新的突破,临港重化工业将成为企业用工的新亮点。

二、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十五”时期,我区加大了对各类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亟待引起重视和解决。

(一)缺乏培养发展规划,所需技能人才总量不足

“十五”期间,我区对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缺乏总体性规划,培养发展目标、重点和渠道不明确,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培养层次不高,数量严重不足。调查显示,根据我区临港工业产业发展,现所需技能人才约7000人左右,而目前我区共有临港工业技能人才1095名,其中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的88人,占8.0%;中级工133人,占12.1%;初级工327人,占29.9%;三者之比为16:24:60,有从业资格的547人,占50.0%,供求严重不足,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提高竞争力、加速产业升级和推动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得不到全社会的重视,职业教育培训渠道没有拓展到全社会,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后,培训的功能弱化,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职工培训责任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致使技能人才培养缓慢,难以适应临港工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狭窄,所需技能人才结构失衡

“十五”期间,我区承担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主要是沈家门中学、普陀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沈家门中学机械分校和普陀水产技校,专业设置以旅游、宾馆服务、机械加工、烹饪、计算机、轮机、船舶驾驶等专业为主,涉及临港工业产业的专业不多,招生人数较少。从我区临港工业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紧缺还表现为结构上的矛盾,调查显示,技能人才结构呈明显的“金字塔型”,高技能人才稀缺,初级技工和从业资格人员居多,层次结构不尽合理。1095人中,419人分布在水产加工行业,占38.3%;487人分布在船舶修造行业,占44.5%;161人分布在机械制造行业,占14.7%;28人分布在石化行业,占2.5%;80%以上的技能人才集中在水产加工和船舶修造行业,行业分布不均衡。究其原因是技能人才专业性较强,转变工种甚至转行的成本和危险性都比较大,难以在短期内向新兴产业有效转移,加之技能人才培养周期长,职业学校又各自为政,规模较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存在着与产业发展相脱节的现象,社会化培训机构较少,企业自主培训能力不强等,使技能人才储备不足,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有效供给。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技能人才培养经费不足

“十五”时期,我区对于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缺乏政策上的支持,《职业教育法》规定应投入的教育经费,没有落实到位,职业技术教育奖学金、技师培养财政补贴、高技能人才津贴等激励措施缺少,法规落实和政策引导鼓励做得不够。虽然个别企业的个别岗位给高技能人才提供了较高待遇,但从总体上看,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偏低,就业环境、劳资关系、社会保障等用工制度上没有获得与专业技术人才同等的待遇。在投入体制方面,政府对于临港技能人才的培养未能纳入财政预算,投入机制未形成制度化,没有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培养的投资主导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政府培训经费投入累计近400万元,企业投资近50万元。由于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陈旧,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人意。

(四)管理体制不够规范,技能人才培训所需师资薄弱

目前,我区职业教育和培训管理体制还没完全理顺,教育、劳动保障、安全管理等有关部门职能交叉,重复管理、多头培训等现象依然存在,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缺乏统筹、有序的管理。由于社会和政府从思想认识、资金投入以及政策待遇等方面,不同程度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存在着忽视,因此,我区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要落后于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等其他各类教育。调查显示,四所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教师较少,约占教职工的69.0%,特别是从事临港工业教学的专业教师更少,约占专业教师的23.8%,因师资力量薄弱、教研教改滞后和实践场地等因素影响,石化加工等与临港工业技能教育相关的专业缺乏设置条件,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明显滞后于临港工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随着“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五大基地”建设的推进,临港工业的大发展,我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将面临大好机遇。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根据中央和省市进一步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精神,并结合我区实际,对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总体思路和政策作如下调整和创新。

(一)总体思路调整

“十一五”时期,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总体思路,应从目前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调整为由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综合统筹,发挥政府的综合协调优势;在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上,建立以政府出资为主导,并承担主要责任,指导企业、民间投资共同开展技能培训的多元化格局。一是发展战略重点:在发展战略上,政府应把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作为全区技能人才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予以优先考虑,纳入全区人才资源发展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重点强化船舶修造、石化加工、机械制造、水产品精深加工等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二是基本工作思路:坚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按照党管人才要求,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区职教中心和企业为主体、社会培训为补充的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新机制,以扩大总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为目标,大力促进临港工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区临港工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战略目标选择

“十一五”时期,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目标是:建立适应就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建设海洋经济强区及临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的职业培训新体制;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行业指导、职校和企业组织培训的运行机制;创建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新体系,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技能培训,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格局。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主要指标:至2010年,临港工业技能人才总量发展到3200人,年递增24.7%,高、中、初级工三者之比达到20:40:40,技能人才队伍总量和结构基本满足临港工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制订培养发展规划

要加强对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组织领导,把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列入区属有关职能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引导临港工业企业建立健全培训组织机构,落实专(兼)职人员,负责对企业职工的业务培训,并制定有关职工培训教育的考核制度和办法。同时,要根据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总体思路调整及战略目标选择,研究制订全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五年规划,明确培养发展目标、培养发展重点和培养发展途径。鼓励指导临港工业企业根据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五年规划,结合本企业实际,相应地制订技能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提出相应的培养措施,切实提高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计划性和针对性。

(二)创新激励制度和措施,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设立区职业技术教育奖学金和就读职高学生助学金,并逐步提高奖学金和助学金额度,提高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到职校就读的吸引力。建立技师培养财政补贴、高技能人才津贴、首席技师评选等制度,鼓励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积极改进技能考评制度,逐步形成以能力为导向、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放宽技能考核鉴定中的年龄、工龄等条件限制,适当降低鉴定费用,鼓励现有技能人才技能的再提高、再发展;将技能人才的薪酬与岗位、等级证书挂钩,逐步建立以岗定薪、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薪酬机制,以制度创新及政策激励引导和促进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

(三)整合开发职教资源,提高教学实训质量

去年11月,我区在四所职校合并基础上成立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基本实现了区内职教资源的整合,为丰富专业设置、提升培养层次创造了条件。“十一五”期间,必须继续加强对职教资源的开发和优化组合,大力引进培训技能人才所需的师资人才,拓展培训专业和内容,以区职教中心为主阵地,以市内外高等院校、各级成校、民间培训机构、企业为依托,大规模开展各类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训,扩大技能人才总量。继续坚持校企联合和产教结合的办学思路,建立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满足技能人才实践培训需要。鼓励职校和企业以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比武、名师带徒、外出参观、参与技改等为载体的培训方式创新,切实提高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益。

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范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加工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9-0035-02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品。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是高新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传统培养模式是以传授知识为出发点的,以知识的掌握作为培养目的,以学科的学术体系和学制确定学时来安排教学计划,将知识从教师迁移到学生的过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不能适应目前模具行业的发展需要,对培养出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的也无法正确评价。近年来,培养模式有了一定的改变,提出了多主体多内容的评价模式,但缺乏系统性的评价机制。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模具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力度,尤其是迫切需要对模具人才的评价模式选择、评价手段、评价指标等全新构建。因此,研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评价机制对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价高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现状

对高职来说,人才评价是人才培养效果的检验标尺,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反映。一直以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了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在人才评价方面作了很多学术上和实践上的研究和工作,如:提出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11”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1]中,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 A、B、C、D四种形式,其中A为过程考核,B为项目考核,C为实践和作品考核,D为综合测试,需考核两项以上的,须分别给出成绩,并有企业和行业人士参与考核;实习考核可通过实习报告、现场操作、理论考试、设计和答辩等形式进行,可以由学校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采用了“项目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2]”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行业中分布的特点,建立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质量调查制度,形成由企业、社会、家长及学生参与的四维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并进行评价等。这些评价系统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包括自我管理、专业技能、职业意识、人际沟通)多维化,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评价进行探讨,但缺乏在人才评价机制方面进行系统性评价的研究。

作为高职加工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人才,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模具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和高等教育所要求的人文素养,而且要求具有职业技能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这是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评价的合格标准。那么判断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达到这一目标,由谁去评价,怎么去评价,评价的标准又是什么等等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以便系统地建立起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加工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二、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构建

1.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评价体系

结合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分析,经过走访调研、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咨询行业专家等多种途径的论证,反思多年的人才培养实践,笔者总结出一套既遵循高职高专教育本质又符合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立了“以企业人才评价体系来制定课程考核方案,用企业的用人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用人标准融入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每一项的评价内容以20%进行计算,每一项的评价方法、评价对象、评价主体都进行细分,并以模糊统计的方式进行整体评价,[3]以便更科学、更完整地评价人才。

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创新评价方法,针对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特色构建全新的人才评价方法体系,特别是要加强模具专业的个性化特征,积极在学校里推行职业技能多证书制[4],要求毕业生至少获得两项以上相关技能证书。根据目前国内的模具产业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要求模具专业的在校生能够获得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机械类)职业资格证书、助理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模具制造工、三维CAD应用工程师及数控加工中、高级工等职业技能证书等中的两种。针对不同的课程也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可以采用生产性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对于专业技能实训、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考核采用过程评价,对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跟踪评价,从资讯搜集、做计划、做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六个阶段,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2.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机构设置

为保证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对人才的正确评价,需要建立评价机构来完成对人才评价工作。建立一个具有合理性、代表性、权威性的评价机构,有助于科学地完成人才评价工作。根据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所需的技能和评价体系,对评价机构的要求:一是要求评价机构非常熟悉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所需的技能以及对每项技能需要达到的标准;二是要求非常了解每一项该专业的技能在企业岗位中的地位或作用。这就要求在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才评价机构来制定人才评价的制度、人才评价的方式和人才评价的过程等。

结合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为全面地、科学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由社会、企业、行业、学校、学生组成的人才评价委员会。该委员会涵盖了与培养相关的所有主体。作为社会评价是以社会的一些职业素养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作为评价标准的,并以社会评价机构来评价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达到从事模具行业标准,所以将社会纳入评价委员会更好地掌握人才培养质量的程度。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走向社会,走向企业,能否在企业中能够从事专业工作,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最重要的指标。如果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那么就要反思人才培养的过程。所以企业是检验人才的试金石,企业在人才评价中应起到重要的作用。社会在发展,作为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也在不断更新,对于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作为在行业发展中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的行业机构非常熟悉行业人才发展所需技能,那么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满足行业标准也是重要的一环,所以在人才评价中也应有模具行业的资深人士参与评价。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场所,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学校对人才的评价重点在于评价其教学活动中每一个动作是否围绕人才质量,是否使培养的人才达到教学标准。学生是人才培养的对象,对自己、他人的评价也可以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学生对自己、他人的评价可以较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侧面反映人才评价的质量。

其中,社会评价的主体由鉴定站、鉴定所等组成,其评价的标准是是否达到社会认可的职业证书;企业评价由在本行业具有丰富一线经验的模具工程师担任,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中评价,以企业岗位所需技能作为标准来衡量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企业的需求、是否达到培养的效果;行业评价由本行业具有指导性的专家教授进行担任,这些具有丰富资历的专家教授非常熟悉行业现状及发展方向,他们以行业的标准对人才评价内容和方式进行指导;学校评价由模具专业的教师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全程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以教学的评价标准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学生的自我评价是由学生自己对学习的总结,更多地以自己掌握技能的多少、熟练程度作为评价标准。通过不同的评价主体,真正对模具专业的人才实施全方位、客观的人才评价。

3.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制度保障

对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人才评价,有了评价体系和评价机构还是无法保证对人才评价活动。有了评价系统和评价机构只是解决了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主体,为此,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人才评价还需建立相应的制度来保证人才评价长久而且有效地实施。

(1)建立“动态制订课程标准”的制度。课程标准是人才评价机制的依据,同时社会在不断变化,企业的岗位技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准确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建立动态制订课程标准制度。依托行业协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结合企业岗位技能的需求,校企共同制订突出职业能力(技能)培养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评价体系。对每门课程制定考核评价标准时,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基础知识技能水平评价;任务、项目完成质量评价;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工作敬业精神评价;安全操作规程评价。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可以采取单项目评价、多项目评价和综合项目综合评价等,大量采用学生的产品加工和方案设计等评价工具。比如对《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程,采用分组完成课题(零件及其模具总装CAD图、设计说明书、CAM模具零件作品、以“将冲压件图纸转换为产品”完成熟练程度),取代闭卷理论考试。在评价过程中,主要考察其完成课题是不是按企业的要求设计出模具图,编写的说明书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校内专任教师联合企业的兼职老师共同从理论到实践,从方案到设计,围绕企业的标准来考察学生学习效果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请同组或同班的同学共同评价,以便同学们在评价过程中掌握学习这门课所需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并熟悉企业对该门课程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2)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正常的人才评价不仅要有评价机构和评价标准,还需要相应的保障制度来保证正常的人才评价活动。为了加强人才质量评价机制,可以建立以下制度来保证人才评价工作。

1)建立企业(行业)兼职教师的制度。人才评价需要企业(行业)的参与,所以在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时要与模具公司(行业)进行充分的合作。通过学校制定企业(行业)兼职教师的制度,以及双方合作协议,校企(行)双方规范了企业(行业)兼职教师责、权、利,共建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共同评价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校。只有建立企业(行业)兼职教师的制度才能将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活动得到真正的落实,才能取得较好的评价效果,才能保证企业的技能人才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评价活动。

2)建立专业信息收集制度。为全面反映和跟踪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建立专业信息收集制度。每年定期将毕业生情况及企业用人需求情况反馈学校。收集学校、系部、学生和企业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意见,完成信息的收集和汇总。并将这些信息作为人才评价的一部分,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和教学活动,反过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

3)建立专项经费保障制度。人才评价是人才培养过程的一部分,评价的主体来自各方面,评价的过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为提高评价主体能够积极参与到人才评价过程,就需要为各主体提供一定的劳务费等作为报酬,所以就需要学校建立起人才评价的经费保障制度,以保证人才评价持续稳定地发展,保证人才评价真正得到落实。

三、结束语

建立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不仅仅是高职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要求,也是避免人才培养盲目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更好地培养出社会满意、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通过建立以企业岗位技能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由工学结合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及行业团体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评价体系,实行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方法,强调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全面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掌握的实际技能,真正培养合格的模具专业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世友,栾敏.以工学结合为主线 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1,(1):20-22.

[2]李舒燕.多层次高职模具专业实践教学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50-53.

[3]刘昭斌,刘文芝,张欣.高职院校网络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模糊综合评价[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14-16,66.

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范文6

一、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

(一)充分认识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从总体上看,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当前,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决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断增强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努力开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二)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激励、合理流动、社会保障等环节,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高技能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和完善企业培养、选拔、使用、激励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带动技能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壮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到“十一五”期末,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

二、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三)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在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团体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以及重大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养高技能人才。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新产业工人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四)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开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要结合本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做好需求预测和培养规划,提出本行业高技能人才合理配置标准,指导本行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