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教程论文范例

技能教程论文

技能教程论文范文1

(一)动力机制

现代高职教师管理倡导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管理转变,其目的是体现以人为本,尊重教师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意愿,促进教师内在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开发与发挥。从本质上讲,就是激发教师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职业是一个良心职业,教师行为的自觉、自制源于内心的情意与激情,任何外在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如果没有内因配合就难以发挥作用。基于此,重视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动力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系统,这种动力是一个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矢量,不仅提供了教学能力健康成长的导向指针,还能最大限度地“引动”教学能力成长的各种内部力量。探索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首先要追根溯源,寻找动力之源,找出动力之根本,然后才能将其转化为最直接、最现实的内部推动力量。什么是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之源呢?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条件与成长过程,本研究认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决定了教师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又决定了教师的责任和情感,教师的责任和情感又能决定教师对教育工作投入的深度或强度。因而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决定着教学能力的发展进程与演进方向,理所当然成为了推动教学能力提升的动力之源。要培养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关键是要强化以教师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形成尊师重教的教育环境和人人争当一线教师的氛围;就是要改变目前以“官本位”为轴心的管理体制与分配机制,重视教师的诉求并实现薪酬向一线教职工倾斜的伦理,真正提高一线教师地位和待遇;就是要加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对组织的向心力,让教师真切体会到职业教育的前途与价值。

(二)促进机制

促进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助动”系统,由教师教学能力成长的外部因素构成。从教师自主成长理论来看,教师成长需要有外部的帮助。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一是激励。行为科学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有可能发挥到80%~90%。激励机制能激发教师潜在的素质与潜力,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和教学积极性。二是劣汰。劣汰能使教师形成竞争的外部压力。一般说来,教师内心较为敏感和脆弱,劣汰的压力一定会激发教师特有的自尊、自信以及要求尊重和努力成功的品质,从而自觉调整自己,使压力迅速转变为动力。三是助长。助长实质是通过某种干预形成直接推动,如教研活动,或通过搭建平台、在多方互动中形成间接推动,这两种推动力量往往是交叉与融合,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促进机制形成了教师教学能力成长最直接、最有效的外部推动力量。促进机制是一个可变量,可根据时间、条件、对象实施不同的机制。如择优劣汰机制(岗位择优骋任机制、教学考核劣汰机制、学生自主评课与选课机制等),激励机制(成果表彰机制、分配机制、职称评聘机制以及提升一线教师政治待遇机制等),助长机制(教师传帮带机制、名师导师的帮扶机制、真正意义上的助教机制以及开展教学第二课堂机制等),创新发展机制(教学改革创新机制、专业应用与发展机制、开展社会实践与服务机制等),继续教育机制(学历进修机制、技能培训机制等)。

(三)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驱动”系统。系统以系列管理制度为指导,通过搭建管理服务平台,实施一般性和常态性的教学能力成长方式,在具体实践行为和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运行机制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监督与引导。监督与引导能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趋向,修正并改进教师教学不良行为,促进教学行为与过程的规范,帮助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其二是评教评学。评教评学能促进教师教学认知和自我修正。一个好的评价本身必然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外驱力,这种外驱力在与教师的不断互动中会逐步被自我接纳,形成渗透于教师身心的内驱力。其三是管理与检查。管理与检查能规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减少教学及管理中的不规范现象,增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运行机制是能力系统的主导和核心内容。实践中运行机制的实现首先要强调行为的自主与自觉,即需要对教师自觉态度予以“启动”,开启教师自我实践意识以提升教学能力的态度与精神。因为只有基于自主提升需求的发展才可能是持续、高效的,才有可能根据个体的差异性自适应地调节实践的行为方式与时空,才有可能进行自觉反思和自我觉醒,发挥教学主观能动性。然后要建立相应制度。制度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过程进行管理的纲领性指导文件,由一系列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制度体系组成。如教学督导机制、教学考核机制、教学日常管理机制等。

(四)控制机制

控制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操控”系统,是教学能力形成的组织保障,履行着组织、管理、整合与调控功能。控制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整合与优化,即整合相关资源,发挥资源潜能,优化机制环境,提供成长条件。二是管控和调控。在整个系统及过程中,控制机制实施条件、方法、手段和技术的总调控,并对系统决策、运行、监控和反馈环节进行总管控,以提高机制运行的效率。三是解构与重构。传统能力培养机制有许多思维定势,极易成为新形势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障碍与干扰。要克服这些定势干扰首先要解构传统,革除机制中不合时宜的成份,破除机制实施过程中的行为惯性与隋性,积极化“负面干扰”为“正面影响”。重构,也就是要重组程式,突破传统时空框架,对机制进行研究创新,以释放活力,激活动力,促进机制向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控制机制首先要健全组织,并通过建立如下的组织发挥作用。一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可通过研究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成长的研究,提供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指导,推动教学技术成果实践应用。二是教学能力发展与资源中心。该中心可组织开展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活动,有效跟踪、指导和控制教师教学行为与过程,接受教师教学的咨询与指导,促进教师教学交流和教学资源成果的共享。三是学院(系)一级教学团队。院(系)可根据教学发展、改革与社会服务的需要,有计划地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各种类型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团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师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与学习。其次是行使管理职能。教师教学能力成长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成长的行为、过程,以及所需资源、环境、体制、机制等需要不断进行解构与重构,需要不断进行整合、调控与优化,需要实行强有力的有效管理,以保障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顺利实施和高效运行。

(五)保障机制

任何机制的实施及其成效,都要建立在条件保障的基础上。高职教学技术性与实践应用性特征,以及对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强烈依赖,推动了高职学校不断改进办学条件,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资水平。保障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最直接与最现实的推动力量。保障机制的作用:一是常规教学条件的改善,如专业教学软硬件条件建设等。二是教学能力助长环境的改善,如第二课堂活动环境建设等。三是职业教学环境的改善,如校内教、学、做于一体软硬件场境,校外工学交替、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生产实习基地等。四是社会专业服务环境的改善,如开展社会技术应用与服务的途径与渠道等。五是现代教学资源共享条件改善,如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校内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学习平台等。六是校园文化环境的改善,如良好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以及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与精神环境等。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实现

(一)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个体条件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受心理素质的影响,也受心理活动的支配。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个体条件主要是指教师内在心理条件。

1.高职教师个体心智条件。

教师内心的成熟、成长是教师成长最基础的问题,也是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教师个体心智的成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会敞开胸怀。教师具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大多背负着抱负与梦想,但现实种种怀才不遇的寂寞与感伤,极易关闭他们敏感和脆弱的心灵之窗。其实,学会敞开胸怀,吸纳别人的关怀之情,无异于心理维生素的补充。二是学会放低自己。放低自己不是放低理想、抱负,放低自己是一种谦虚的思考方式,是一种从小事做起的心态。只要有了这种心态,才能避免因过高估计自己而使心灵遭受现实之伤,才能使自己在从零、从小、从低的行为姿态中容纳更多、变得更强、升得更高。三是学会认识自我。教师要有自我意识,学会认识自己。在日常行为中,要自尊、自爱、自信,但切忌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甚至目中无人;要谦虚谨慎,小心翼翼,但也要避免自卑、羞怯、畏缩和低人一等的心理意识。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是两种极端自我的表现,已成为目前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四是学会正视矛盾。事事皆有矛盾,困难无处不在。不能因矛盾而忧伤、愤怒,怨天尤人;不能因工作的困难和生活的不顺心如意就心灰意冷,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要学会正视现实矛盾,学会控制自己情绪,让自己永远有一颗快乐的成长之心。五是学会舍弃舍得。工作中,要学会“舍得”,不能企盼“全得”。要知道某些方面的东西逐渐舍弃后,另一方面的东西也会悄悄临近。面对面对功利化的社会变迁,高职教师要学会超越,固守宁静,善于放弃,让大学精神与理念统领自己的精神世界。

2.高职教师行为心理条件。

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离不开其行为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一惯性的个性行为品质的养成,这些个性行为品质包括:一是要勇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帮助教师认识理论,检验知识,体会过程。新时期的高职教育强烈需要教师大胆实践、大胆尝试与大胆创新。二是要勤于反思。“学而不思则罔”,对于教师教学工作和专业成长,不应忽视思考的作用和力量。在高职教育实践中,要多角度、多形式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能力。三是要善于合作。“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个团队的力量却不可估量。团结能形成合作的力量、集体的力量。高职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群体性行为,需要教师有合作的意识,需要在集体的智慧中实现人才的培养。四是要乐于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高职教师是学习力量最强的一个群体,应该成为学习对象的楷模,终身学习的榜样。愿意学习,乐于学习,有助于丰富学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3.高职教师职业心理条件。

教师职业发展缘于自觉与自知的情意,更缘于职业的态度与精神。要实现职业发展,必须培育职业心理条件。一是要树立正确态度。“精神引领行为,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只有真正地认同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才有可能把职业或岗位当作个人生命勃发与价值实现的载体,才能用心极致地做好工作,激发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二是要培育内生需求。一个人只有内生的需求与渴望,才能推动自己的成长进步。教师要有自己的内生需求,要有对教学工作的依恋与依赖之情,要培养自己内在的发展特质,逐步养成开拓创新的激情、成功与发展的欲望、成就的快感体验与自我激励的意识与品质。这些内生的需求与发展特质是推动教师成长与进步的动力之源。三是要培养职业素质。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培养教师职业素质,就是要培养教师职业教育的理念与观念,培养教师职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培养教师职业教学与实践的技能,以及教师教学发展的特质,这些职业基本素质对教学能力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高职教师职业压力条件。

人需要适时的增加压力,有了压力才能唤发斗志与勇气,加速自己的成长。高职教师目前面临的压力主要有:一是个人压力。表现之一是职称评聘的压力。职称评聘对教学科研提出了一定要求,形成了科研的压力。这种压力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从而提升了教学及教研的能力。表现之二是生存压力。高职教育越来越激烈的办学竞争,使高职院校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教师“铁饭碗”的打破也只是时间问题,这种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将迫使学校进行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校本压力。规模扩张后的高职院校处在内涵建设时期,对教师教学及其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压力。这些压力连同学校实施的竞争与激励机制,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的重视,推动了教师教学能力的自觉提升。三是社会压力。教师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教师的成长。如国家教育政策、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和关注会影响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认同。学生对专业报考的选择,毕业生就业的实际状况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师教学的信心和力量。还有市场的诱惑,社会功利化的变迁对当今教师教育态度与专业精神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环境条件

教师主要是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成长的,是学校环境发展的产物。学校组织提供的教师健康成长氛围,是教师教学能力成长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环境。

1.正义与公平环境。

学校组织作为一种教育环境,不仅影响学生的成长,也直接制约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积极进取、充盈正气的组织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正义的领导集体。如果教师在一个乌烟瘴气,管理混乱,不务正业,不重视业务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教师就会懒散放纵,变得随波逐流,失去进取之心。同时,在这个环境里,还要有公正公平的机制与管理。教师在现实的环境中,有追求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亦有各种实际利益的隐性期待。如果在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方面缺乏对一线教师的尊重,侵害他们的利益,将会损害他们对专业价值的忠诚,使他们丧失对教育的责任与敬畏之情。2.信任与宽容环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更应该有容人之短的胸怀和气度,正确对待教师的不足和错误,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尽最大限度地给予理解和宽容,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的熨帖,感受到组织宽容背后的期待,进而以积极的姿态弥补过失,改正错误,拨正航向。只有工作和生活在宽容的环境中,教师才能学会宽容,教师间才会有倾诉、沟通和交心,才会建立相互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宽容的背后是信任,信任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推进器。教师一旦被信任,就会变得自信,激发斗志和勇气,激发创造潜能,拥有进取的力量,就会敢于向困难挑战,勇于去解决问题。

3.表扬与赏识环境。

教师大多内心敏感和脆弱,极具自尊、自信以及要求尊重和努力成功的品质,热衷于追求精神的褒扬,荣誉感和自尊心极强,对物质奖励看得很淡。特别是工作中被他人认可、尊重和表扬是教师内心强烈的渴望,也会使教师倍受鼓舞,长久铭记在心。表扬后还要赏识,被人赏识是人类的共性,赏识教育不仅适用于学生的教育,也适用于教师的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受人尊重的职业地位,幸福快乐的工作环境,工作上领导与同行的赞赏,教学上学生的肯定等都会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所以作为管理者,既要创造表扬与赏识环境,也不要吝啬赏识性的表扬和鼓励。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每一位教师的优点和长处,并适时给予真诚的表扬和赏识性的鼓励,让其在自信、被认可和被尊重中主动张扬个性,发扬优点,培育长处,逐步成长。

4.自由与创新环境。

自由并非无视规章制度,不受任何约束,放任自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师的自由是在遵守一切规章制度,接受学校全程管理、监督和严格落实教学常规前提下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自由改革与创新。也就是在教学上,教师不一定非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拘泥于常规,以固定程式和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学有法,教学也无法,只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建构学生新旧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就应该被允许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自由地简化、组合、创新和调节。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及管理任务的同时还应拥有个人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组织要提供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能静下心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归纳和梳理,对自己的知识资源进行总结和反思。

(三)实现过程与机理

技能教程论文范文2

1.(略)

1.1(略)

1.2研究对象留学生在初、中、高级三个阶段的汉语学习过程中,中级阶段是发展阅读能力、形成语体感最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学习者已学过汉语的基本语法,掌握了2000左右的词汇量,是发展汉语能力的“起飞”阶段。因而本文选取中级阶段较有代表性的3套阅读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语体属性。3套教材为:1)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2008年出版,陈纯贤编著的“中级汉语阅读教材”———《这样阅读》。该教材共6册,供两学期使用,“适合已学完基本语法、掌握2000常用词的学习者”。(陈纯贤,2007:1)2)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杨寄洲主编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之一的二年级《汉语阅读教程》上、下册。该系列教材的“阅读”专项语言技能课在一、二年级开设,其中一年级教材3册,二年级2册。二年级相当于中级水平。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周小兵、张世涛主编的《中级汉语阅读教程》,共2册。适合“在全日制学校学过1年(大约800课时)汉语的学生,基本学过《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的甲、乙级词,汉语水平达到3级的学习者。”

1.3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中级阅读教材中的语体类型;2)各类型语体在教材中的分布数量;3)阅读材料的题材、内容与语体典型性的关联。

2.中级阅读教材中的语体类型

2.1语体视角下的文体教学材料语体是比文体后起的概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体视角教学理念的提出,只是近20来年的事(金路,1988)。传统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其选篇和分布多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和文学作品的下位体裁为纲展开。3套教材也是以文体而非语体概念选材并结构教学材料的,因而需要将文体阅读材料作语体归类。多位学者论述过语体和文体的关系(李熙宗,1994:161-170;祝克懿,2000;郭杏芳,2000),本文不对此展开探讨。鉴于考察教材语体分布,在寻求两者之间的对应时,主要强调以下两点:1)语体作为语言体式,其特征由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话语结构呈现;而文体是文章体裁,除语言特点外,表现手法、内容、题材、主题、章法等都是其构成要素。2)以文体为纲选编教材,可以通过对体裁的感知,侧重发展文体写作能力。以语体为纲,则可以更多地感知因语境类型的不同,语言形式所发生的变异,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材料的语体分化(曾毅平,2008),以及如何得体地运用汉语上。

2.2中级阅读教材选文的语体类属语体的分类,尚有争议。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可根据需要采用3种分类体系(曾毅平,2009),本文以“领域语体多分体系”为描写框架。领域语体是开放的体系,带有列举性质,如:日常谈话语体、艺术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报道语体、事务语体、广告语体、法律语体等等,其内部也有层次关系。教材各领域语体内部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以科学和艺术语体尤为明显。科学语体有三个次范畴:科普体、大众知识小品、专门科学体。科普体具文学语言的生动性,是准科学体;知识小品平实,属中性科学体;专门科学体包括科研论著和专业教科书,最为典型。艺术语体也可观察到3个次范畴:准艺术体(如记人记事的一般记叙文)、中性艺术体(如通讯、报告文学等)、典型艺术体(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据上,本文将3套阅读教材中所涉及文体的教学材料,按以下对应关系归入相应的领域语体:需要指出的是,文体和语体毕竟各有其质的规定性,一种文体可能在多种社会语境中使用,对应多种领域语体;一种社会语境中的语体也可能归入多种文体。文体主要属文章学范畴,也不是所有语篇都能算作文章。本文正是基于其错综对应关系,逐一定性教材语篇,作语体归类后再行统计分析的。

3.中级阅读教材中的语体分布

3.1统计对象3套教材领域语体以单篇课文为统计对象,包含阅读技能讲解和训练、细读、通读、略读、查阅、“阅读知识”短文等。各套教材的阅读材料形式有所差异,北语版《这样阅读》课文形式有:细读、通读、略读、查阅4种;北语版《汉语阅读教程》分通读、略读、查阅、阅读知识、阅读技能5种;北大版《中级汉语阅读教程》每课第一部分介绍一种阅读“技能”,第二部分“阅读训练”配2~5篇阅读材料。

3.2领域语体分布本文对阅读材料采主观定性的方法确定其语体类属,逐篇标注,得各册教材领域语体分布数据如下:

3.3数据分析上表数据显示,中级阅读教材领域语体的分布呈现以下值得注意的现象:1)教材照顾到了语体的多样性,常见的领域语体,如科学、艺术、报道、广告、事务、法律、政论语体都有出现,但各体分布很不均衡。从折线图上可看到,各套教材各领域语体总的走向都是“W”型,表现出语体分布基本态势上的一致性。2)教材选文以科学语体和艺术语体为主体,其中科学语体占42%强,艺术语体占32%强。科学语体高于艺术语体10个百分点,主要是教材编写者无一例外,都注重安排阅读技能和语言文字知识的教学,这两大板块的阅读材料占了相当比重。柱状图(图2)清晰地显示了科学和艺术两种语体的优势分布:3)柱状图第二梯级上的是报道和事务语体。这两种语体都属实用语体,报道语体多从当代报刊或广播电视中选材,内容贴近现实生活,有助于留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风貌,体会中国国情。事务语体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文书,有通知、启事、列车时刻表、航班信息、便条、产品说明书、图书目录、路牌等等。这两种语体都选自社会生活中的真实语料,语言平实,很有实用性。4)广告、法律、政论语体有少量分布,但3种教材情况各异:《这样阅读》无广告语体;《汉语阅读教程》无法律语体,而《这样阅读》法律文本有6篇;《中级汉语阅读教程》、《这样阅读》未收政论语体,《汉语阅读教程》也仅见2篇。这几种语体的有无显示了教材选材上的些许特色。或广告、或法律、或政论,体现了编者选材的独特视角。5)科学语体的下位分体依语体特征的典型程度分3类统计。“典型科学语体”,主体部分是语言文字知识、阅读知识、文体知识、阅读技能的介绍,纯粹的专业论文仅选有1篇社会语言学论文,且作者语言个人风格还比较口语化。自然科学的专门科学体未收。居中的“一般科学体”主要是一些面向大众的知识小品文,内容以百科知识为主,其语言比一般教科书也要通俗。科普选文有一些形象化的文学语言,它实际上具有文学和科学交融的性质,作为“准科学体”,是最低位的科学语体。6)艺术语体的下位分体类似于科学语体,依其典型程度也可分选文为3类:占首位的典型艺术体占艺术体总数的40%,这里有描写性、情感性强的记实文学,也有最具典型艺术色彩的诗歌和美文。居第二位的是准艺术体,主要是一些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的语篇,多是写人写事的叙述体语篇,占33%。一般艺术体的文学色彩比准艺术体强,但不像纯文学作品充满文学辞藻,且纪实性是其主调。#p#分页标题#e#

4.题材、内容与语体典型性的关联

4.1教材选篇的题材和内容

4.1.13套教材的单元主题分布《汉语阅读教程》和《这样阅读》两套教材为单元式结构,每个单元均有主题名。《中级汉语阅读教程》未以“单元”命名,但其以阅读技能为纲,“技能+阅读训练”的组块方式显示,每一课也就是一个单元。

4.1.23套教材的专业语篇

4.1.3教材的实用文书语篇

4.2教材选篇题材、内容与语体典型性的关联语体是在类型化语境中因语言社会功能需要产生的变异,主题、题材、内容是决定语体类别重要的外部因素,与语体典型性有着内在的关联:1)就表3所显示的单元主题看,以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婚姻家庭、风俗民情、趣闻逸事、文化体育为内容的篇章,主要是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实面貌,写实性是教材编写者的有意追求,因而这类篇章都以本色的叙述和朴素的描写为基本表现手法,其语言手段多出自日常生活,而有别于纯文学以审美为追求,以超出生活的语言手段为基本构篇手段的文本。3套教材的文学语篇因而多是低位的艺术体。可划入典型艺术体的只有朱自清(《春》)、汪曾祺、王安忆等为数不多的若干作家的作品,以及数量很少的若干诗词。因而中级阅读教材的艺术语体以非典型性为特征。2)表4“专业板块”汇总了该板块篇名,内容有3部分:一是介绍阅读知识与技能、汉语言文字知识的篇章。这部分目的是向留学生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虽然内容有相当的专业性,但语言力求浅显明白、通俗易懂,不仅大异于专业论著,比面向母语使用者的一般教科书也更为浅白。可划入典型科学语体的,也只有汪平的1篇社会语言学论文及其他若干篇什。第二是语言学之外的百科知识小品,内容涉及面广,但其大众化知识介绍以及科普手法的定位,消解了它的科学语体的典型性。第三是法律法规,这部分以原版法律入书,是典型的专业语体。三部分内容占大比重的是大众知识体和通俗专业体,典型科学体很有限,可见中级汉语阅读教材的科学语体也是以非典型性为特色。3)表3和表4中反映中国当代社会生活、新人新事、新科技、新产品、新事物等内容的篇章,多来自报刊消息、深度报道,属于报道语体。这类语篇针对教学需要,作了一些篇章和语言手段上的改写,但与普通报刊语篇并无性质差异,其语体属性是典型的。4)表5“实用文书”板块,教学目的是让留学生接触并熟悉生活中真实、实用的日常应用文书,应付留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并能理解和使用汉语实用文书。这部分选材有书信、通知、产品说明书、各类广告、时刻表、影视节目单、收费单、价目表、图书目录、地图及旅游图、示意图、电话簿、各类指南、各类启事、注意事项等。这些实用文书原汁原味编入教材,形成事务语体、广告语体,其语体属性也是典型的。5)由于艺术语体、科学语体占了教材将近75%的篇目,且其绝大部分是非典型语体语篇,而具有典型语体色彩的报道、事务、法律、广告、政论等语体仅有25%左右的份额,说明中级汉语阅读教材的语体属性总体上是消解了它的典型性的。这与教材编写者追求“实用性”“可读性”“交际性”“当代性”以及“语料及词语、句式、结构、文章风格等在当代交际生活中通用”的编写指导思想不无关系。

技能教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幼儿歌曲;即兴伴奏

让小朋友参与内容积极向上的音乐活动,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发育,同时,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为幼儿情感发展打下基础,使他们人格更加完善。幼儿园几乎每天都会有音乐教学活动,教师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学前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技巧,可以为其音乐教学活动带来极大便利。

一、研究现状述评

学前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一直是幼儿园教学研讨和学前教育专业的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知网、万方等学术数据库,我们可以搜索到与此相关的论文数十篇,比如谢健飞发表于2019(07)《戏剧之家》的论文《幼儿师范学校钢琴即兴伴奏的问题》,张维娜发表于2014(09)《音乐时空》的论文《浅谈高职幼教学生的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张世莲发表于2014(06)《科学咨询(科技•管理)》的论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之我见》,贺满彬发表于2017(Z6)《艺术教育》的论文《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和训练研究》等。谢健飞在论文《幼儿师范学校钢琴即兴伴奏的问题》中,主要从幼儿师范院校钢琴即兴伴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国内幼儿师范钢琴伴奏教学薄弱环节的实践办法两大方面进行论述。作者从教师钢琴演奏水平较低、基本功欠缺,教师理论知识欠缺、和声配器法等理论掌握不够,学生对伴奏织体、伴奏音型无法灵活掌握等角度,对钢琴即兴伴奏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强调,钢琴即兴伴奏从业者需要掌握扎实的钢琴伴奏基础,并应该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提高钢琴即兴伴奏学习者的理论水平。这篇文章还从柱立式、半分解、全分解、和声密集音型、和声节奏音型、和声分解音型等角度对即兴伴奏经常采用的伴奏织体进行了简要阐述。在论文《浅谈高职幼教学生的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张维娜从钢琴即兴伴奏当前存在的问题,幼儿歌曲具有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三大方面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钢琴即兴伴奏从业者当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钢琴读谱困难、视奏能力不强,钢琴即兴伴奏人员对实际演奏中涉及的和声、曲式不熟悉,对伴奏音型的掌握不够。这篇文章同时分析了幼儿歌曲具有的一些特点,总结出幼儿歌曲内容简单、思想单纯、篇幅短小、节奏感强,并进一步阐述,要想提高从业者的钢琴即兴伴奏水平,就要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形成校本教材。张世莲的论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之我见》,分别从明确钢琴即兴伴奏培养目标、优化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内容、创新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技能训练方法、加强钢琴即兴弹唱课程的教材建设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作者认为,在制订明确的钢琴即兴伴奏培养目标时,需要重点考虑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师的实际情况,应该考虑幼儿的特点,突出幼儿教育的规律,突出基础性与师范性。这些论文大多从学前歌曲的特点,常用的伴奏音型,即兴伴奏的具体步骤,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方式等角度进行阐述。部分论文的写作点是明确的,比如关于钢琴即兴伴奏目标的制定。学前歌曲不同于成人歌曲和大学生演唱的艺术歌曲,学前歌曲一般音域狭窄、音区不高、节奏简单,重复节奏较多,在制定钢琴即兴伴奏的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学前歌曲的和声进行以及伴奏织体的训练都不能过于复杂,而要在最简单的和声功能进行框架之内,包括主功能-下属功能-属功能,这样的和声进行培养目标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学生掌握起来也比较简单,有利于激发学前专业学生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积极性。但是,从上述期刊级别和论文写作深度来看,学界对于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研究更多停留在实践层面。

二、学前歌曲即兴伴奏现有困难原因分析

一方面,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上,教师几乎每天都会用到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另一方面,学界对于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研究深度和高度都还不够。钢琴即兴伴奏涉及演奏者的技术功底,和声选择、伴奏织体设计、简谱和五线谱的快速读谱与视奏能力,以及自弹自唱能力等多种要素的协调配合,这对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实际上,依据本课题研究者多年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经验,不仅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钢琴即兴伴奏时会遇到困难,就算是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等专业的学生,在对一首乐谱进行即兴伴奏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大困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不仅是钢琴即兴伴奏需要演奏者手脑协调、反应迅速,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在面对旋律时不知如何选择恰当的和声。我国现行高校的和声体系深受苏联的影响,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著名高校在内的高校,在长达几十年的和声教学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作为教材,虽然后来陆续出现了由我国学者自行编撰的和声学教材,但这些教材也都是脱胎于斯波索宾的这本《和声学教程》。但斯波索宾的这本《和声学教程》规模庞大、内容复杂,总共包括六十章内容。基于音乐下属各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和课时安排,几乎没有学生能在一到两年的时间里把这六十章内容全部学完,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大多又是由这些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承担,因此,这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本身就没有掌握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技能,更不用说这些专业的学生了。

三、如何科学训练学前歌曲即兴伴奏技巧

学前歌曲的伴奏不同于成人歌曲、艺术歌曲、歌剧选段歌曲,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不需要掌握过于复杂的和声知识。学前歌曲即兴伴奏的训练应紧密围绕和学前歌曲即兴伴奏相关的知识进行,主要练习学前歌曲即兴伴奏的实用技巧,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幼儿园老师能够轻松掌握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实用技巧,概括来说,应该主要培养学生的以下四种能力:

(一)快速读谱能力

我国学前歌曲既采用五线谱记谱,也采用简谱记谱。对于即兴伴奏来说,无论是哪一种记谱方式,快速的读谱能力都非常重要。选用一本合适的视唱书是提高快速读谱能力的诀窍之一,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编写的《单声部视唱教程》无疑是最为经典的视唱教程。这本教程自1987年推出第一版以来,被我国各大高校选为视唱练耳教程,迄今已经发行了100多万册,其中,上册收录了700多首视唱曲目。从无升无降到三升三降,从最简单的四二拍、四三拍到复杂的变化拍子、混合拍子,各种各样的乐曲这本书都有收录,值得学生反复练习,包括视唱和视奏。此外,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儿童学习视唱练耳》也是一本不错的读谱训练书籍。以上两本都是用五线谱进行编排的,简谱类的视唱书籍有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赵方幸编著的《简谱视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简谱视唱基础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夏志刚编的《幼儿师范经典儿童歌曲集》;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小朋友歌曲666首》等。这些书籍的共同特点就是由浅入深、难度不大,选曲数量庞大。通过大量视唱、视奏这些曲目,学生可以快速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读谱能力。

(二)和声进行逻辑判断能力

通过旋律判断和声的进行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即兴伴奏中最大的难点。我国高校影响力最大的和声学教程是前苏联理论家斯波索宾等人编著的《和声学教程》,这本教程一共有60章,内容有模进、离调、和弦外音、单一调性、近关系转调、远关系转调等,几乎囊括了传统调性领域的所有典型和声技法。但这本教材是用四部和声写作的,即根据低音旋律配写上方三个声部旋律,或者根据高音旋律配写下方三个声部旋律,虽然教材中有关于键盘和声训练的内容,但这毕竟不是一本专门练习即兴伴奏的书籍,并且,从我国目前和声课的教学现状来看,这本教程也没有得到授课老师的重视。这本教程的内容过多,连专业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很多都没能全部学完。因此,学前歌曲即兴伴奏者需要跳出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的局限,掌握和声进行的功能逻辑:T-S-D-T,主—下属—属—主,多在键盘上做级数练习,比如I-II-D-VI-S-II-VII-III-VI-S-II6-D7-T等,这样的级数训练有很多,但基本原则是,不要做反功能进行和弱功能进行训练,把握住了这一点,级数的连接训练将会变得很简单。

(三)和弦伴奏织体选择能力

常用的钢琴即兴伴奏和弦织体主要有柱立式、半分解式和全分解式,这几乎成了一种公式,几乎所有的学前歌曲都可以采用上述三种伴奏方式进行伴奏,但这也极大地束缚了钢琴即兴伴奏者的创造能力。实际上,我们几乎可以从任何一本乐谱上学习到一种新的钢琴即兴伴奏织体,比如,在莫扎特K331的第六个变奏部分的前四个小节中,左手采用了音程的连续跳跃来为右手的旋律声部进行伴奏,这种伴奏织体实际上很适合大多数节奏轻快的幼儿歌曲。瓦格纳《婚礼进行曲》主题部分左手的八度加三度音程跳跃,也很适合用来为幼儿歌曲作伴奏。肖邦《夜曲》(Op.48,No.1)第39小节开始的双手八度的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进行,也可以用来为幼儿歌曲烘托气氛。从现有的钢琴乐谱上“抽取”伴奏织体,需要钢琴即兴伴奏从业者具有一定的音乐修养,绝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即兴伴奏者不太具备这种能力,他们几乎只是停留在T-S-D-T的初级传统功能性和声圈的配奏,以及全分解、半分解、柱立式和弦伴奏织体的伴奏上,有些钢琴即兴伴奏演奏者甚至完全不会使用除这三种最常见的钢琴即兴伴奏织体以外的其他伴奏织体。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和即兴伴奏教师有关,这些老师一般都是钢琴演奏专业,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很有限,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钢琴即兴伴奏学习者获得知识的渠道和途径较为单一,他们过多倚重自己的钢琴即兴伴奏老师,而忽略了市面上大量出现的钢琴即兴伴奏教材,以及网络上大量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视频,尤其是演奏示范。总之,和弦的伴奏织体有很多,远远不是柱立式、半分解、全分解那么简单,钢琴即兴伴奏者需要大量地视奏,掌握从其他谱例中“抠”出伴奏织体的能力。

(四)基于钢琴演奏技术的手指弹奏能力

学前歌曲的演奏难度一般都不会太大,但是,如果演奏者不满足于非常简单的钢琴即兴伴奏,那么,通过加强手指训练强度提高手指的演奏能力非常重要。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钢琴练指法》陪伴中国琴童数十载,这本教材包含了60首指法练习曲,每一首都有针对性地训练了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力度和手腕的灵活性等,是一本经典的手指训练教材。此外,大量练习钢琴奏鸣曲、快速跑动的练习曲、具有一定难度的中国乐曲等,都是很好的训练手指弹奏能力的方法,这些练习能够大大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者的手指弹奏能力,为学前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带来出彩的效果。

四、结语

技能教程论文范文4

比较文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学坛复兴至今,已走过30多年的路程。30多年来,比较文学研究队伍壮大,研究成果频出,学科建设工作已有了很大的拓展,近年来有关比较文学的专著、译著、论文、教材,无论数量和质量均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教学领域,比较文学已进入了高等学校课堂,并且发展迅猛。现在全国已有100多所大学招收比较文学硕士,有26所大学招收博士,上百所高等院校开设比较文学课程。从卢康华、孙景尧共同编写第一部学科概论《比较文学导论》以来,国内学者编写的比较文学教材不下70部。目前高校使用率较高的比较文学教材有教育部推荐的、由陈?、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陈?、刘象愚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刘献彪、刘介民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等。教材的编写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比较文学历史理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比较文学方法理论。编者在选取编写内容时既考虑了学生所学学科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视野和自觉的比较意识。教材的编撰者主要为长期从事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有一些是在校博士生。教材的体例编排上虽风格各异,但都力求突出特色,尤其是近年出版的教材为了配合教学,每章后面还有复习思考题,以启发、引导学生去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思考;有的书有附录,介绍主要参考书目、相关论文,以方便读者查找;有的在涉及比较文学学科某一方面的理论章节后,均附有一篇专题研究的论文,为理论学说提供了实例分析的佐证。从使用者的定位上看,编写的教材有的为研究生专业课教材,有的为汉语言文学或比较文学本科生专业基础教材,有的为理工大学公共选修课教材(定位为人文素质教育教材)。从出版质量上看,近年各出版社都非常重视比较文学教材的出版,在编辑、出版、印刷等各个环节都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出版了一批装帧精良的教材。

而对教材编写的研究也日益为广大同行所重视。近年见诸杂志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刘介民的《教材的认知和编撰———以〈比较文学〉教材编撰为例》〔1〕。文章试图从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综合探讨比较文学教材的编订应注意的问题,以唤起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还强调了比较文学教材建设的重要性,举出了现有教材缺失的例子,并对教学内容编撰的模式及教材的编订提出了建议。同时刘燕还写有《比较文学的教学与比较视域的培养———评杨乃乔主编的教材〈比较文学概论〉》一文〔2〕,曾绍义、邹建军写有《以研究体验为基础以教学实践为目标———以〈比较文学教程〉为个案谈比较文学教材建设》〔3〕。这两篇文章分别对两部教材进行了详述。曾绍文、邹建军一文主要从具体的教材文本分析出发,围绕胡亚敏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来展开论述,认为教材的编撰应以作者自己的科研体验为基础、以高校的教学实践为目标,对学术概念要有理性的审视并具有前沿性,对文本的分析要有比较的视野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基础性、长期性和实用性是比较文学教材建设应当追求的目标。仵从巨、管恩森写有《现行比较文学本科教材问卷调查的分析与评议》一文〔4〕。文章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各高校在本科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尽管各有选择,但还是相对集中于教育部推荐的少数重点教材上;目前国内虽尚未有广为覆盖的主导性教材,但种类甚多,包括普及型、提高型与会通型三大类别,它们可以很好地适应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较好地满足了本科教学的需求。刘介民写有《一部创新型的比较文学教材————评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一文〔5〕。

文章认为此教材以创新性、可读性、简练性受到学术界和授课教师的欢迎和肯定,并在短期内被很多高校采用,显示出了它的生命力和重要价值。作者在肯定这部教材的同时,也指出了它的不足或欠缺。范良芹的《普通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材问题的调查与反思》一文指出:与繁荣的教材出版表象相对的是教材的接受者对教材内容的尖锐质疑;由于教材编写者不重视教材接受者的主体地位,因而在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比较文学教材普遍存在着教学目的不明确、教材内容抽象、语言艰涩难懂等问题〔6〕。文章还认为,只有在教材编写中采取务实态度,充分考虑教材接受者的认知能力,才能真正做好教材的分层编写工作,最终将教材改革落到实处。张能泉在《近三十年我国比较文学教材编写情况评议》中总结了近三十年来比较文学教材编写不同阶段的特点,指出国内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虽对推动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依然存在层次性不明确、相似处过多、重复率过高、学术性太强等问题。并针对这些不足,呼吁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以此推动我国比较文学教材的改革和促进比较文学学科发展〔7〕。上述评论文章虽各有侧重,但均认为,一部高质量的比较文学教材既要有利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又要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势在必行。这些评论文章表明,人们愈来愈意识到比较文学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章的作者不是一味赞美或指责某部教材,而是结合教学实践实事求是地总结教材得失。在文章里他们以商榷的口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理有据,说服力较强,这无疑对日后教材的编写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同时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每修订一次,都吸纳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质量有所提高。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比较文学教材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术界对教材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仍有不少人有编写教材“不算学问”的偏见。大多数高校在科研量计算方面非常重视发表文章的刊物的级别,而对教材编写量的计算分值则偏低(其实编写高质量的教材花费的时间并不少)。因未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部分教师(特别是长期从事比较文学教学的高水平的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2)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第三版)和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比较受欢迎,但由于是“大兵团”作战(前者多达29人参与编写,后者22人参与编写),执笔者水平不一,因此有些章节比较深入,有些则肤浅,用词欠准,修辞不当。比如,“薛氏故事似乎更彻底地表现了父子冲突的严厉性”中的“严厉性”(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教程》第258页),“但是,这种向文化研究扩展与深化的倾向必须是建立在文学研究的基质上完成的”中的“基质”、“这种阐释框架使文学翻译研究成为一门合理合法的学问”中的“合理合法”(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第三版)第64、327页)等等,就是这类问题的体现。#p#分页标题#e#

(3)有些教材虽有创新,但为了追求“大而全”的效果,因此编写时面面俱到、内容庞杂、表述重复、越编越厚。在最近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陈?教授尖锐地指出:不少本科教材对纯理论的探讨过多,对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重视不够,致使课程内容变得越来越抽象,几乎编成了“比较玄学”(不少一线教师的反馈),有的教材甚至把研究生教学的内容直接搬到了本科教学上,严重混淆了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8〕。由此可见人们对现行教材的一种看法。

(4)教材建设仍滞后于教学改革的实践。现用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陈旧、未及时修订(从最近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征订单上看,还有一些是20世纪末出版的)的教材,一些高校为了减少库存或是其他原因仍在使用,这给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目前可供选择的教材虽然较过去类型多,但有创新、符合本科教学大纲要求、适合作为比较文学的入门课程的教材并不多,这同样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像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第三版)和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是目前公认的国内水平较高的教材,但笔者认为若定位为本科教材仍有修改的空间。

(5)有些教材表述不严密,前后矛盾,如刘介民先生指出由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中对译介学这一概念的阐释〔5〕就存在这种问题;有的概念是有局限性的,但未能提示读者注意,如“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第三版,第289页)就是这样。

(6)对新教材的评介、宣传、推广使用不够。笔者从网上期刊搜索可知,有关新教材的评介文章不多,高质量的文章则更少;从当前对教材的宣传来看,网络没有被充分利用,教材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有些新出版的教材则缺少教学实践,需要进一步加强,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修订,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精品教材而得到推广。

(7)教材的编写与精品课建设结合不紧密。目前比较文学课程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的学校仅有四川大学、湘潭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这些大学的课程建设与教材编撰相互促进,成效显著;但国内大多数教材建设未与精品课建设有机结合,编者的精品意识不强,教材编写时出现了内容重复编写的问题。

教材是稳定教学秩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而且一部比较文学教材的诞生和普及,也是关涉学人的思想深度、接受者的智识开发的大事,是一个时代人文素质的表征。比较文学教材的建设若要寻求突破性的进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的关系,把更新观念和方法放在首位,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建设:

(1)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以老带新的教材编写队伍。比较文学教材建设是一项艰苦、长期的工作,需要编者拥有奉献精神和学术良心。教师是繁荣教材事业、提高教材质量的关键,因此主管部门要重视编写教材工作,重新制定有关编写教材的工作量计算办法,采取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比较文学教材的编写大都是多人合作,因此如何统一编写者的水平和思想认识、如何赋予教材一个整体的思路和统一的风格就成了具体操作时的一大难点,而这些难点的克服则又有赖于编撰者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学术水平的更新和“革命”,有赖于主编挑选参编者的眼光和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发挥。主编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必须熟悉国内外历史与现有教材编写、使用状况,应着重研究比较文学的发展及内部规律,阐明比较文学从哪里来又将走向何方;对编者要强调编写质量,严把质量关,尽可能避免“集体工程”的弊病,使教材理论严谨、能够密切联系实际、真正具有与本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水平,并准确反映学科的前沿进展情况和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使内容、结构、体系安排符合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

(2)除多人合作、集体编写外,教材的编写者应为教学与研究者以显示教材的个性化特点。对此,曾绍义、邹建军在《以研究体验为基础以教学实践为目标————以〈比较文学教程〉为个案谈比较文学教材建设》一文中〔3〕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论及的比较文学教材存在的问题及部分原因与编写者无教学实践经验有很大关系。教材是教学的根据,对教学影响很大。因此教材应符合教育规律,重点突出,资料准确翔实,例证配合适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自学,便于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充分尊重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前提下,教材不必面面俱到,而是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突出适用性。教材编写者若不了解教学要求,从未上过讲台讲授此门课,就很难在教材中将比较文学研究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比较文学行进了百余年,国内不少学者追踪它也已近三十年,积累了丰富的史料和治学经验,个人编写教材应是有条件的。个人独撰,学术个性较易体现,而多人乃至几十人编写,必然会有些篇章写得好,有些篇章写得差,质量上难以保证。当然,比较文学领域宽广,许多作品读不完,靠个人单干难度也较大。

技能教程论文范文5

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的讲授实践与总结,首先分析了当前我校《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现实中大致存在着的两个方面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索,强调本课程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注重与基础英语、专业课程、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的衔接和配合,并运用更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灵活多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并培养自学能力。

关键词:

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化学专业英语》是我国各个高校化学类专业学生的必(选)修课程,是化学专业与英语知识密切结合的一门文理兼顾课程[1]。分析《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这个薄弱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对策,这业已成为当前有关教学改革的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关键课题。

1教学实况综括

2004年以来,笔者一直从事《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在多年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现实中大致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2-4]:一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基础素质呈现“三差”,教学效果欠佳。目前,各高校和学生对《化学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基础英语,教学地位明显偏弱,开设难度和随意性极大,任课教师积极性屡受打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计算机基础操作水平不高,多数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习惯于被动听课,过多依赖任课教师的讲解,学习效果很一般,尽管最后修得了学分,但其实际应用能力并无多大的提高。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多而专业,学时短、教学任务较艰巨。化学专业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学时少却要求颇高,教学难度过大。要想在36学时内兼顾较为系统的讲授内容和扎实的教学质量,确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此一来,任课教师明显感到疲于应付,而学生大多觉得复杂生硬、枯燥难学,常常恍如听天书,造成了师生双亏的不良局面。

2教学革新与努力

鉴于此,从2014年初伊始,笔者针对所发现的两大问题,结合本校、本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化学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尝试。

2.1强调重要性并激发学习热情

《化学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很有必要向学生分析当代社会形势及本课程在其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态度上和行动上重视本课程的学习。如此一来,师生双方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教学过程才能顺利进行,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1)第一堂课时,笔者通常从《化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目的、要求、实用性等方面有意识地强调该课程在今后文献阅读、产品使用和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引导他们把学习过程看作是提高其外语水平的一次极好机会。(2)笔者经常例举一些本系英文功底较好的专业教师标兵在教育教学科研上所拥有的优势和业绩、往届优秀毕业生成功考取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以及一些专业英语成绩很好的毕业生在单位或企业成功就业的典型事迹,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5]。

2.2注重课程间的衔接和配合

《化学专业英语》教学建立在基础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且需依赖于牢靠的公共英语基础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因而基础英语和专业知识的铺垫至关重要,基础英语、专业知识与专业英语三者密切关联。

2.2.1与基础英语的对接

针对学生基础英语不够牢固的实际情况,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的学习过渡和迁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特意重复了基础英语的一部分教学内容,结合专业英语内容大量分析和讲解句子结构和语法,强化基础英语语法在专业语篇中的应用;从词源角度将专业术语和基础词汇联系起来,使学生将基础英语词汇的学习经验应用到英文专业词汇的学习中;在真实语境中比较交叉词汇在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中的应用,促进学生把基础英语学习的经验迁移到专业英语的学习。

2.2.2与专业课程的承接

在《化学专业英语》的讲授过程中,笔者有意铺垫讲解了一部分专业基础背景知识和有关专业术语并强调学习中应多加留意,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专业名词术语和涉及到的专业内容,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并增大他们的学习期待,如此一来,任课教师就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将他们轻松、更好地导入专业英语,从而完成了学习迁移。

2.2.3与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的配合

从笔者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来看,高校的专业英语和文献检索两门课程存在不少相互联系和交叉的地方,确实有着两者接(融)合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因此,笔者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英文文献查阅力度的专门训练,适当阐述各外文文献类型检索工具并教授英文文献的常见查阅方法,还利用本校图书馆资源引导学生完成多次实践型英文文献检索过程,提高他们的英文文献检索能力;加强英文文献阅读与翻译能力的训练,把检索到的文献记录用作英译汉的练习作业,将文献利用中的摘译、编泽、综述等练习作为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等综合技能的操作对象,切实提高学生的外文翻译质量。此外,基于高水平英语文献对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作用,笔者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刻意加强学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通过“6.1学术论文写作概述”、“6.2化学学术论文写作”两节中的具体实例、句型和文章阐述有关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的要点、结构、注意事项等内容,然后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摘录一些权威期刊文献中的中英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并且让学生揣摩当中的句法和语法特点,尝试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或者中文翻译成英文,还列举一些往届学生毕业论文中含有句法语法错误的英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让学生分析错误并加以纠正,最后再慢慢地让他们模仿写作课程小论文或实验报告。

2.3运用灵活多样方式调动学习主动性并培养自学能力

作为公共(基础)英语的后续(延伸)课程,专业英语实质上还是一门英语语言课,即:专业英语=英语语言+科普知识+专业内容。

2.3.1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笔者在兼顾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教材或干脆自编讲义(教材)《化学英语教程》(双语版),并以实用性、新颖性、广泛性及难度适中为原则精心设计、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不完全依赖于教材内容和篇幅,积极构建“课堂教学+网络教学+课外拓展”的多方面开放式课程教学新体系,丰富多彩的授课内容由主体(课文及其词汇、阅读要领、课堂练习等)、辅助(主题专业词汇、泛读资料等)和延伸(主题对话、专题教学片演示、专题调研实践、课后作业等)三部分构成,逐步优化教学内容并注意教学侧重点,详略得当、逐渐渗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丰富他们的学术视野,不断扩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2.3.2变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笔者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灵活地采用启发(引导)式、研讨式、激励(竞争)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内外教学,以多提问、多讨论、多测试和多运用的互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注重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依据基础英语和计算机操作水平进行优劣互补、男女混合的分组)、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以及课前预习、课内精讲精练与课外实践拓展相结合,突出学生的参与性、教师作用的指导性和教学方式的实用性,循序渐进地合理安排层次化教学进度,注重对规律性问题的归纳并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还精心编制了综合教辅材料《化学英语教程》(双语版)导学手册》和《化学应用计算机上机操作教程》,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有效缓解学时少、内容多、难度大的教学矛盾,试图建立一种自主、开放、应用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2.3.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笔者采取各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应用到《化学专业英语》教学当中,注入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环节。在根据授课内容和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合理地加入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更能直观、生动、形象、多样地反映教学内容的多种现代化媒体形式,并通过动画、颜色、放映方式分析语法结构,从而为教学过程提供更多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对听讲内容印象深刻、思维活跃并且更容易理解;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手段,借助本校校园网初步建立起《化学专业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化学专业英语及文献检索”网络课程网站,与本课程有关的参考资源、网站链接,学生可与任课教师及时、真诚地互动交流学习感想、提出建议意见并答疑解惑,扩充教学容量、利用其为教学相长服务并作为进一步改进教学的借鉴。

3结语

实践表明,近两年来我们对提高化学英语水平所作的探索和努力是成功的,全方位的互动教学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能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英语词汇,较自如地查阅英文文献资料并正确理解英文原意和掌握专业英语翻译的基本技巧,并有一定的阅读速度,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们普遍反映,课程结束后词汇量尤其是常用专业词汇量有较大增加,理解力有所提高。一些英语及专业水平较好的学生,能够在任课教师指导下撰写出有一定质量的专业论文或综述。毕业生们普遍反映该课程设置合理,任课教师素质高,教学效果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与此同时,从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看,化学类专业毕业生在从事与本课程相关的工作岗位上,专业知识熟练、业务能力突出,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较高评价。

作者:万永坤 单位:玉溪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大学教育,2004(1):8-14.

[2]万永坤,章新.对玉溪师范学院化学双语教学的回顾和反思[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12):35-38.

[3]万永坤.十年《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海外英语,2013(10):4-5,10.

技能教程论文范文6

比较文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学坛复兴至今,已走过30多年的路程。30多年来,比较文学研究队伍壮大,研究成果频出,学科建设工作已有了很大的拓展,近年来有关比较文学的专著、译著、论文、教材,无论数量和质量均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教学领域,比较文学已进入了高等学校课堂,并且发展迅猛。现在全国已有100多所大学招收比较文学硕士,有26所大学招收博士,上百所高等院校开设比较文学课程。从卢康华、孙景尧共同编写第一部学科概论《比较文学导论》以来,国内学者编写的比较文学教材不下70部。目前高校使用率较高的比较文学教材有教育部推荐的、由陈?、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陈?、刘象愚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刘献彪、刘介民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等。教材的编写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比较文学历史理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比较文学方法理论。编者在选取编写内容时既考虑了学生所学学科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视野和自觉的比较意识。教材的编撰者主要为长期从事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有一些是在校博士生。

教材的体例编排上虽风格各异,但都力求突出特色,尤其是近年出版的教材为了配合教学,每章后面还有复习思考题,以启发、引导学生去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思考;有的书有附录,介绍主要参考书目、相关论文,以方便读者查找;有的在涉及比较文学学科某一方面的理论章节后,均附有一篇专题研究的论文,为理论学说提供了实例分析的佐证。从使用者的定位上看,编写的教材有的为研究生专业课教材,有的为汉语言文学或比较文学本科生专业基础教材,有的为理工大学公共选修课教材(定位为人文素质教育教材)。从出版质量上看,近年各出版社都非常重视比较文学教材的出版,在编辑、出版、印刷等各个环节都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出版了一批装帧精良的教材。而对教材编写的研究也日益为广大同行所重视。近年见诸杂志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刘介民的《教材的认知和编撰———以〈比较文学〉教材编撰为例》〔1〕。文章试图从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综合探讨比较文学教材的编订应注意的问题,以唤起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还强调了比较文学教材建设的重要性,举出了现有教材缺失的例子,并对教学内容编撰的模式及教材的编订提出了建议。同时刘燕还写有《比较文学的教学与比较视域的培养———评杨乃乔主编的教材〈比较文学概论〉》一文〔2〕,曾绍义、邹建军写有《以研究体验为基础以教学实践为目标———以〈比较文学教程〉为个案谈比较文学教材建设》〔3〕。

这两篇文章分别对两部教材进行了详述。曾绍文、邹建军一文主要从具体的教材文本分析出发,围绕胡亚敏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来展开论述,认为教材的编撰应以作者自己的科研体验为基础、以高校的教学实践为目标,对学术概念要有理性的审视并具有前沿性,对文本的分析要有比较的视野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基础性、长期性和实用性是比较文学教材建设应当追求的目标。仵从巨、管恩森写有《现行比较文学本科教材问卷调查的分析与评议》一文〔4〕。文章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各高校在本科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尽管各有选择,但还是相对集中于教育部推荐的少数重点教材上;目前国内虽尚未有广为覆盖的主导性教材,但种类甚多,包括普及型、提高型与会通型三大类别,它们可以很好地适应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较好地满足了本科教学的需求。刘介民写有《一部创新型的比较文学教材————评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一文〔5〕。文章认为此教材以创新性、可读性、简练性受到学术界和授课教师的欢迎和肯定,并在短期内被很多高校采用,显示出了它的生命力和重要价值。作者在肯定这部教材的同时,也指出了它的不足或欠缺。范良芹的《普通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材问题的调查与反思》一文指出:与繁荣的教材出版表象相对的是教材的接受者对教材内容的尖锐质疑;由于教材编写者不重视教材接受者的主体地位,因而在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比较文学教材普遍存在着教学目的不明确、教材内容抽象、语言艰涩难懂等问题〔6〕。

文章还认为,只有在教材编写中采取务实态度,充分考虑教材接受者的认知能力,才能真正做好教材的分层编写工作,最终将教材改革落到实处。张能泉在《近三十年我国比较文学教材编写情况评议》中总结了近三十年来比较文学教材编写不同阶段的特点,指出国内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虽对推动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依然存在层次性不明确、相似处过多、重复率过高、学术性太强等问题。并针对这些不足,呼吁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以此推动我国比较文学教材的改革和促进比较文学学科发展〔7〕。上述评论文章虽各有侧重,但均认为,一部高质量的比较文学教材既要有利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又要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势在必行。这些评论文章表明,人们愈来愈意识到比较文学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章的作者不是一味赞美或指责某部教材,而是结合教学实践实事求是地总结教材得失。在文章里他们以商榷的口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理有据,说服力较强,这无疑对日后教材的编写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同时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每修订一次,都吸纳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质量有所提高。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比较文学教材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术界对教材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仍有不少人有编写教材“不算学问”的偏见。大多数高校在科研量计算方面非常重视发表文章的刊物的级别,而对教材编写量的计算分值则偏低(其实编写高质量的教材花费的时间并不少)。因未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部分教师(特别是长期从事比较文学教学的高水平的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受到影响。(2)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第三版)和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比较受欢迎,但由于是“大兵团”作战(前者多达29人参与编写,后者22人参与编写),执笔者水平不一,因此有些章节比较深入,有些则肤浅,用词欠准,修辞不当。比如,“薛氏故事似乎更彻底地表现了父子冲突的严厉性”中的“严厉性”(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教程》第258页),“但是,这种向文化研究扩展与深化的倾向必须是建立在文学研究的基质上完成的”中的“基质”、“这种阐释框架使文学翻译研究成为一门合理合法的学问”中的“合理合法”(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第三版)第64、327页)等等,就是这类问题的体现。(3)有些教材虽有创新,但为了追求“大而全”的效果,因此编写时面面俱到、内容庞杂、表述重复、越编越厚。在最近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陈?教授尖锐地指出:不少本科教材对纯理论的探讨过多,对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重视不够,致使课程内容变得越来越抽象,几乎编成了“比较玄学”(不少一线教师的反馈),有的教材甚至把研究生教学的内容直接搬到了本科教学上,严重混淆了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8〕。由此可见人们对现行教材的一种看法。(4)教材建设仍滞后于教学改革的实践。现用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陈旧、未及时修订(从最近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征订单上看,还有一些是20世纪末出版的)的教材,一些高校为了减少库存或是其他原因仍在使用,这给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目前可供选择的教材虽然较过去类型多,但有创新、符合本科教学大纲要求、适合作为比较文学的入门课程的教材并不多,这同样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像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第三版)和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是目前公认的国内水平较高的教材,但笔者认为若定位为本科教材仍有修改的空间。(5)有些教材表述不严密,前后矛盾,如刘介民先生指出由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中对译介学这一概念的阐释〔5〕就存在这种问题;有的概念是有局限性的,但未能提示读者注意,如“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第三版,第289页)就是这样。(6)对新教材的评介、宣传、推广使用不够。笔者从网上期刊搜索可知,有关新教材的评介文章不多,高质量的文章则更少;从当前对教材的宣传来看,网络没有被充分利用,教材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有些新出版的教材则缺少教学实践,需要进一步加强,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修订,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精品教材而得到推广。(7)教材的编写与精品课建设结合不紧密。目前比较文学课程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的学校仅有四川大学、湘潭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这些大学的课程建设与教材编撰相互促进,成效显著;但国内大多数教材建设未与精品课建设有机结合,编者的精品意识不强,教材编写时出现了内容重复编写的问题。#p#分页标题#e#

教材是稳定教学秩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而且一部比较文学教材的诞生和普及,也是关涉学人的思想深度、接受者的智识开发的大事,是一个时代人文素质的表征。比较文学教材的建设若要寻求突破性的进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的关系,把更新观念和方法放在首位,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建设:

(1)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以老带新的教材编写队伍。比较文学教材建设是一项艰苦、长期的工作,需要编者拥有奉献精神和学术良心。教师是繁荣教材事业、提高教材质量的关键,因此主管部门要重视编写教材工作,重新制定有关编写教材的工作量计算办法,采取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比较文学教材的编写大都是多人合作,因此如何统一编写者的水平和思想认识、如何赋予教材一个整体的思路和统一的风格就成了具体操作时的一大难点,而这些难点的克服则又有赖于编撰者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学术水平的更新和“革命”,有赖于主编挑选参编者的眼光和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发挥。主编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必须熟悉国内外历史与现有教材编写、使用状况,应着重研究比较文学的发展及内部规律,阐明比较文学从哪里来又将走向何方;对编者要强调编写质量,严把质量关,尽可能避免“集体工程”的弊病,使教材理论严谨、能够密切联系实际、真正具有与本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水平,并准确反映学科的前沿进展情况和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使内容、结构、体系安排符合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

技能教程论文范文7

本文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构建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研讨主题的新型网络交流平台。分析构建此交流平台的原因,并阐述构建其目的、原则,探究网络交流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分类,提出“分层次”“模块化”的平台设计框架,以此设计该新型的网络交流平台。

关键词:

网络交流平台教育技术学交流

1构建新型网络交流平台需求分析

1.1专业建设的需要

何克抗教授指出:“教育技术本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应用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基于对教育技术本质的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需要掌握两方面能力: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有过硬的实践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走向社会后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在这个平台中,会有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的各个模块,帮助同学们找准自己的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说,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仍集中体现在以下业务范畴:各级各类学校、电教中心、培训机构、广播电视、相关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从分析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就业市场来看,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创新人才,简而言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设计教学系统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和评价教学媒体以及设计和开发媒体资源等能力。而该平台所开设的多个模块都可以帮助同学们加强能力,让其拥有提前步入社会的能力。

2构建新型网络交流平台的目的、原则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交流平台主要是指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以网络环境为特定背景,开展的一系列交流活动。而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构建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研讨主题的新型网络交流平台。

2.1构建原则

该平台应保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主题、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动力的原则来进行。其目的是要使学习者越发便利地学习专业知识,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应遵照以下原则。

2.1.1页面设计简洁

在设计界面的过程中,要在不妨碍其完整性和规律性的基础上做到简练、实用,使学习者越发便捷、直观地得到想要的资料。而如果在网络平台中出现太多无关的信息,则会使学习者无法简明扼要地获得所需资料。

2.1.2交互性

在网络交流平台中应重点设计和实现两种交互方法: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专家之间、学习者与学者之间可进行在线的实时互动交流,也可以进行非在线的交流互动,保证在同时或未同时在线情况下都能够进行真实有效的互动。

2.1.3开放性原则

网络交流平台应体现开放性的原则,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在时间、空间、内容、方法、样式等方面实现合理的学习与交流,提高网络交流平台的使用率。同时,也为多媒体视频、课件等提供平台,在这里,也会进行学术交流、主题研讨等,使得更多的学习者受益。

2.1.4模块合理原则

在本网络交流平台中,是通过各个模块向学习者提供内容信息来实现平台的合理运行,所以模块里的资源必须是专业的、合理的。只有保证资源的真实无误、精确有效,才能将网络交流平台合理的使用。设置合理的功能模块,完善各个模块的内容信息,才能建成一个高层次、重前沿、资源共享度高、交流合作性强的一个新型网络交流平台。

2.1.5安全稳定原则

在平台的运行过程中,应安全平稳。若是平台的运行出现问题,那么即便界面再精练、功能设置再有效、学习资源再丰富,都无法达到本平台的目的,那么这个平台就会失去价值。因此,系统和信息安全问题、网络平台平稳运行问题应重点关注。

2.2研究目的

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及原因,可了解到该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促进本专业的学生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知识建构、专业发展等方面做一点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1)有利于在校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锻炼专业技能。(2)促使在校大学生了解并熟知社会的创新以及创业的前沿信息,使其能更好地跟踪市场动态,为以后的就业、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3)为部分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遇及考研最新动向等信息,缔造更优质的社会实习环境。(4)有利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能够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好的认识教育技术学专业。

3新型网络交流平台的设计阶段

平台对于交互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够将各类多媒体组件有机集成起来,实现多方面的交互,可以提高使用者获取资源、参与交流的兴趣。那么,如何将交互性实施到最大化呢?即探究网络交流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

3.1设计模块

对于网络交流平台,本研究将其分为八大模块,依次为专业介绍、动态导航、知识解析、实践教程、学术论文、专家风采、基础教育资源以及主题论坛。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3.1.1专业介绍

由于一部分初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对本专业了解甚少,因此让学生更加了解本专业的学科性质与发展过程显得格为重要,引导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也是开设这个模块的目的之一。这个模块包括“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两个子分支,旨在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2动态导航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考研与就业的相关信息尤为重要,所以这个模块划分了三个分支———“前沿资讯”“考研指导”“就业导航”。“前沿资讯”,在这个模块里会实时更新资讯,包括各国举办的与教育技术学有关的论坛、讲座、国内外重大学术交流活动信息,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最新理论、实践成果以及社会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等前沿资讯,使其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考研指导”,这一模块的目的是让已经准备考研的学生能够准确找到所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近五年的考研学校排名、考研的国家线、各高校的考研初试、复试的科目、考试科目所包含的专业书籍以及相关推荐等,为考研的同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就业导航”,为使毕业生顺利就业,在该模块中会详细讲解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所能够从事的行业,并且为在校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也会及时更新一些就业信息,以供毕业生选择。

3.1.3知识解析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应由理论方面、技术方面、教学实践方面三个部分构成。该模块主要是探讨知识结构中的理论方面,根据大学课程的修习类型来分,将课程的总体结构分为:专业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则“知识解析”模块也按这三方面来划分。总结各本书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并对一些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使学生能够透彻地学好各门课程,充分地利用该模块提高专业学习资源的获取效率。

3.1.4实践教程

“实践教程”这个模块则是探讨知识结构中的技术与实践教学方面,主要是针对软件类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具体划分为五个分支:精通office、网络编程、摄影天地、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技术的学习不同于理论,它需要的是学习者不断的操作和练习。因此,整合知识资源,建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教程体系结构,存在其必要意义。

3.1.5名师答疑

高校学生已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仍有对高校可使用的学习资源、需培养的专业能力不够详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不知向谁求助等问题。特此开设“名师答疑”模块。在这个模块中,会介绍各位专家、学者以及高校教师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一笔隐形的财富,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

3.1.6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模块包括教育技术学论文、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百家观点、英文文献、资源收藏、论文下载七个子分支。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涉猎广泛,但专业知识在网络上的整合度不够,使得学习者在查找论文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难度,这个模块主要是解决此问题,便于学习者的使用和下载。

3.1.7基础教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教案大全、课件大全、试题大全、素材大全以及其他大全五个学习模块。学习者可以利用模块已有的资源来满足其学习的需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习资源是紧随着科技的脚步在变化的,这就要求及时更新专业资源,而且能保证随时下载模块中的自己所需的知识。

3.1.8主题论坛

这一模块主要为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以精选的研讨主题为中心的交流互动平台。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通过模块留言、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动。组织各地专家和学者围绕教育技术学的热点话题,在论坛中进行在线讨论交流,可以获得较好的远程即时互动交流效果,也可以通过非实时交流解决学习者的学习困惑。在该平台中,学习者可将自己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等出来,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并可以为其答疑。

3.2平台设计框架

通过对组成教育技术学专业新型的网络交流平台各组成要素的分析,可以得出新型网络交流平台“分层次”“模块化”的平台设计框架,通过该框架图使得各个模块清晰可见。构建新型的网络交流平台是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所需资源的进一步细化,可以使资源、信息等越发清晰地展现在学习者面前,学习者通过对各个模块的访问,能较迅捷地找到所需资源,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的基石。

4总结与展望

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网络交流平台具有实时互动、节省时间等优势,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好的交流效果。该新型网络交流平台的构建,可以为各地教育技术界的朋友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了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业界人士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期为本专业的学习者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该网络交流平台仍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本研究还存在平台整合度不够,后续交流不够深入、学习资源尚不充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孙佳政 赵艳 于松萍 张奇 李爽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物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贾志斌.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析———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9.

[2]杨文.教育技术学之专业学习环境[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13.

[3]窦荣军.在线学术交流环境设计与研究———以“e-Learning大讲堂”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技能教程论文范文8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年大学生的兴趣点已经悄然发生转移。曾经对学生有很强吸引力的信息技术课程如果不能改变教学理念、实施教学改革,那么学生同样会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无法完成教学目标。任务驱动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可从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改变教学方式及优化教学设计等方面加以实现。

关键词:

有效教学;任务驱动;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探究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教师集中讲授为主,重教轻学,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较为典型,学生变成了听课“机器”,几乎没有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机会。随着高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老师们大量使用电子课件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学生睁着眼睛看大屏幕,尽管教学手段进行了更新,但是如果电子课件里只有教学内容而没有教学设计,只是相当于从原来的“人灌”转变为“机灌”,教学效果收效甚微。任务驱动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和评价的能力。由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任务驱动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做到教学并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小组的形式,做中学;以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大辞典认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与发展;有效教学中的“教学”是指教中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具体包括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指明学生学习所达到的目标及内容、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学习的方式等。

一、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

在传统教学中,知识是重要的,案例和实例是为传授知识服务的。而在新型教学模式中,任务和知识是同样重要的,把完成任务的学习或活动过程及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任务驱动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主要是传授信息技术新知识和掌握信息技术新技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能力。一节课可以由一个任务构成,也可以穿插多个任务,一般以专业为基础选择任务。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转变天地宽。有效教学的理念是指一个人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信息技术知识及技能的教学应以完成典型“学习型工作任务”为主,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完成的一系列活动。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应具有实用性,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实践操作的积极性。例如,可以是一篇毕业论文的排版、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演示文稿的制作、一个班学生期末成绩的统计与分析等真实的任务,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实用的任务,获得了一技之长,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心理满足,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关注教学效益,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设计“学习型工作任务”时,任务一般不要太小,要能分成多个子任务,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在PowerPoint2007中制作电子相册,毕业论文中图表的制作、排版、设置格式等任务,因为只有这样的任务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习过程充满挑战性。另外,任务的设计还应该是开放性的,要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教师规定太死、太严、学生作品只有一个标准、一个模式,那么学生的学习成果就会千篇一律,没有创新性。

(三)关注教与学的可测性和量化

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应该注意任务是具体、适当、可测量的。例如“完成一首诗的输入”不是任务,因为它不具体,学生不知道是哪首诗?怎样排版?如果改为“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诗词‘沁园春•雪’文档”,就可以操作了,如果再加上“题目黑体三号、居中、下空一行、作者名楷体四号、加粗、靠右”等,就更具体了。适当性是指任务难易程度适当,太难和太易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如一个含有新知识的任务,新知识点、新名词一般不要超过5个,虽然每一个操作都不难,但在45分钟内要掌握太多的新知识点和新名词,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任务的量化方面,教师可规定完成每一个子任务的时间要求、根据每个子任务的权重不同,给学生形成平时成绩,加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力度。

(四)教师不断反思、优化教学活动

任务驱动是通过完成任务的活动或过程,学习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师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对教学设计、课堂组织等环节进行优化,会促成课程准备、实施及评价方面的创新。例如,在文字处理模块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5个任务来完成教学。第一,输入和保存毕业论文,涉及字词、标点的输入、换行、保存、中英文切换等。第二,编辑图文混排的毕业论文,涉及图表的插入与编辑、自动生成目录、文字的编辑与修饰等。第三,制作一份毕业设计演示文稿,涉及模板的设计、添加动画或特效运用、超链接、幻灯片的跳转等。第四,制作班级毕业论文及答辩学生成绩表,涉及插入和编辑表格。最后,制作一份班级毕业论文答辩电子相册,把班里学生答辩的场景照片全部放入电子相册中留存,涉及声音的插入、批量插入图片、自动播放等。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

二、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学习伙伴,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往往充当“导演”角色。教师不需要展示太多专业能力,而是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师不是各学习小组的领导,而是各小组完成学习型工作任务方法的辅导者;教师不是控制学习内容,而是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要指责学生,要不断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任务驱动下的有效教学课堂中应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往往充当“演员”角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是真实且开放的任务,所以它对学生像是一种“催化剂”,能促进学生完成任务,使他们有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学习。同时,通过参与完成任务的一系列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变教学方式

教师思维通常不易改变,这就需要改变教学方法,让教学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强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去处理一系列小任务,选择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思维就会相互匹配和相互喜欢。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可通过思维导图法、阅读思考法等来训练。任务驱动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采用分组教学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水平存在差异,个性特点迥然不同,因此,教师可按学生水平的高低和性格的互补进行分组教学,每5-6人形成一个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这样虽然各组成员有差异,但是优势互补,还可以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充当老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小老师”,课堂上交流自己的做法和思想,给水平较低的学生安排“小组老师”,有利于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共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了突出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实用性和真实性,教师可组织学生以竞赛形式完成最后一个综合项目,例如在FLASH课程中,教师可以发动学生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FLASH制作大赛。由教师设计竞赛要求和FLASH制作注意事项,学生自主独立完成,评委们可从动画的长度、画面的美感、动画设计的精细性、动画构思是否有创意、FLASH的用途等方面给学生作品进行判分。在竞赛评奖环节,评委可由老师和学生组长共同组成,并评出相应奖项给予学生物质奖励并颁发证书。通过教学技能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优化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有效的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何组织课堂是一门艺术,如何对信息技术教育类课程进行设计又是一门科学,任务驱动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具体可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环节。首先,教师应认真准备好各种素材、情境和任务单,并通过大屏幕将任务单(一幅画、一篇文章、一个表格等)进行展示,教师说明规则,明确各组之间的任务分工,讲解清楚任务单,学生应做好相关资料和知识方面的准备。其次,各小组成员交流有关理论和信息的意见,形成最终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间任务分工,完成小组作品。最后,可以通过视频、动画、图片等各种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也可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加强各组之间的交流,保证任务结果的正确性。教学内容应以项目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强化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其中,每一个任务可以由一系列可分解的若干子任务组成,通过任务分解、任务训练、任务拓展与任务考核,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思、练、做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之目的。

作者:李学荟 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伟,韩佳文.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