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设计范例6篇

美学设计

美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设计美学评价;技术美;形式美;模糊评价法

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美”并不是设计的唯一属性和最终目的,但就设计成果而言,美的因素却成为考察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美是唤起和激发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状态,它是人类设计、创造本质的最深刻反映。“美”的设计能使产品有效地使用,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视觉印象,提升产品的审美体验。美是抽象的,但同时它又是可感的。如何让见仁见智的美学评价在产品设计中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设计美学评价标准体系的架构基础

由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CraigVogel教授与工程学院JonathanCagan教授合作创立、并在《创造突破性产品》一书中推出的技术—形式定位图,显示了同一域的不同产品在技术和形式为轴的坐标系中的定位。根据他们在坐标体系中的不同方位,可以得出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及驱动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形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今社会的消费者不但了解自己的境况,也了解可供选择的产品。他们所寻求的是一种完整的、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素质,并丰富生活的产品。形式与技术便成为我们在对产品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形式—技术坐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设计的美学理念融会其中,以此来作为的我们衡量产品设计的美学量化综合指标及评价内容。

二、设计美学模糊评价标准的具体阐述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工业设计是人类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一种创新的社会实践,是技术与与艺术形式的高度自觉。设计美则是建立在技术发展与形式创新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带来的心理体验。设计美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在产品设计中探求技术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并以此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在设计活动中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让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

1.技术美

这里技术指的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即产品的使用功能、生产产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使用产品时涉及到的界面关系(如按照按钮、屏幕、语音等提示进行操作)。技术美侧重于理性,是产品设计中理智和推理的思维形态的表现形式。

2.形式美

通常我们说到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本文将形式美定义为是能够将美感与产品与服务中人机结合起来的造型,在视觉、感觉和听觉等属性间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侧重于感性、情感和灵感的艺术思维。

3.体验美

体验美指的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的人—机—环境关系,合适的人机尺寸及友好温馨的人机界面,亲切的人性化关怀,合理完善的功能,及其外观质量和外观形态表现或传达出一定的信息、表情或情感,在产品的多次同样使用的记忆中所形成的经验,所带来的一种美妙体验。或者说是技术与形式的结合度,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总体审美体验。在18世纪哲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首先提出了美学体验这个词并将其含义改变为感官的满足或感觉上的愉悦,艺术作品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的,即为了满足人们感官的感觉。而在这里特指产品本身的在技术、人机理论及形式美学规律等方面的运用,对消费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情感体验的提升和挖掘,也就是说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功能效用和人机工程上的易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形式美学规律的探究,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愉悦体验,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共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所追求和期待的已由机械的、毫无生气的物质满足过渡到更具有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正如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顾客的需求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他们还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产品设计美学是探究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美学规律,其最终目的是要人类在科技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平台上,自由的生存和发展。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生产、为了“物’的实现,而同时也使人类实现了诸多精神需求且获取了很多美的心理体验。

三、小结

产品设计是以产品这一实物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它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按照功用规律和审美的规律来创造。设计的独特表现形式使美学这个主题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介入了人们的生活。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本文以技术—形式坐标系为基础,结合产品设计的美学准则,将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归纳为技术美和形式美以及体验美,对设计评价标准指数型量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提高工业设计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设计师只有根据设计美学的评价标准,提倡人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王介民.现代工业设计概论(中英双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美学设计范文2

一、观看国旗。阅读地图,了解美国国土的构成

设计:1 投影美国国旗,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说说各图形的含义。

2 阅读美国政区图,了解行政区的组成和分布。

3 在图上判读:东西濒临的海洋(海陆位置);美国本土的纬度范围(纬度位置);五大湖、密西西比河、阿巴拉亚契山脉、大平原、落基山(自然地理)。

讨论:1 对设计1、2,以学生分组的形式(如前后四人小组、同桌两人小组、相邻的多人小组等)针对问题集思广益,相互补充,形成小组统一的结论。

2 对设计3,通过指图说图明确美国主要地形区及相对位置。

设计分析:这一部分内容的教法以学生自学、动手操作为主。运用一定的竞争机制,通过情景设置来烘托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集体讨论、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差异,并产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欲望,此时教师可以出示挂图,请学生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对比分析。注重联系,了解美国农业的现代化

设计:1 温带大陆性为主的气候,对美国农作物种类和主要进出口产品产生的影响。

2 对比美国地形图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理解多样的地貌类型与农业地区生产专门化的联系。

3 联系平原面积广、耕地比重大的国情,分析美国农业高度机械化的特点。

讨论:本段教学设计打破课本教学内容的顺序,意在突出各教学知识点的相互关联。讨论阶段在注重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讨论的方式也宜采用师生互动式,在学生了解分散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疏”、“导”、“联”等方式鼓励学生理顺各知识点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此过程不仅教给学生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设计分析:1 在学生思考讨论中,学生能够用丰富的想象来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习重点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对一个区域的自然条件与农业发展类型的联系产生思维断点时,教师要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牵线搭桥”并借助一些教学手段疏通思维通道,在学生的“愤”、“悱”中完成知识结构的建立。

3 通过活动,简化学生的思雏过程,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学生从开始的百思不得其解到师生互动后得出结论,从中学会了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看图分析,列表比较,了解美国工业的现代化

设计:1 看图:在“美国工业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上:确定美国三大工业区的位置;读主要工业城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休斯敦、迈阿密、旧金山、洛杉矶)

2 列表:美国主要工业区的位置、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未来的发展方向。(表略)

3 演讲:以美国工业存在的问题为题材,发表自己的看法。

讨论:对设计1、2,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或以课堂作业形式完成),通过集体展评方式纠正错误。对设计3,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用辩证的观点,评述美国经济特征及隐含的严重问题(教师可适当提供一些资料)。

设计分析:1 列表比较是培养学生思雏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比较可得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并能简化知识生成过程。同时,在美国三大I业地区教学中,采用列表式有助于学生对美国工业的全面了解。

2 演讲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评美国白人的人权观,看种族间的不平等

设计:1 读:阅读书中的“读一读”,提示学生注意材料中美国人权的实质。

2 看:相关的资料与书中“黑人居住区的失业者”的插图。

3 说:美国经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有色人种的血泪史。

4 评:美国社会的“保留地”。

设计分析:1 在学生学习美国现代化的农业和I业的基础上。再来分析美国的人口分布和人权观。能更好地使学生全面了解美国。

美学设计范文3

与生俱来的设计天赋

回顾Karim Rashid的童年,或许他天生注定会成为一名设计师。很小的时候,他就对绘画非常痴迷。似乎在开口说话之前他就已经开始画画了。“我父亲是一位画家,一位艺术家,他还为电视机设计外观。我5岁的时候,那时我们在伦敦,他就经常带我去写生。我们会去临摹教堂。我记得我5岁时曾素描过好几百座教堂。似乎伦敦的每座教堂我都画了一遍。好像我的基因里就有一些设计天赋,父亲的一言一行对我的影响也很大。”Karim说道,“他教我学会观察事物,让我领会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美的一面。我童年时就喜欢画眼镜、鞋子、收音机……”

7岁的时候,Karim一家移居至到加拿大。有幸参观了1967年的世博会,这次展会对他影响颇深。就在那时,他意识到平面绘画可以转化为3D效果。“真的可以通过画画来构建现实世界。所以我开始有了全新的想法——首先是创作,第二是技艺,第三是构建我们的现实世界。”

用符号做设计

arim Rashid是纽约炙手可热的设计明星,他也被人叫做塑料诗人、设计鬼才。他的设计包罗万象,他的设计时而可爱有趣,时而梦幻性感,你永远无法猜出他的下一个作品会是什么样。而明艳的粉色和纯洁的白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颜色。正如他的穿衣经一样,白色和粉色的衣服永远是他的最爱。这也已然成了他的标志性颜色。

此外,他双臂上的纹身也显得格外惹眼,在他的很多设计作品里,这些符号也经常出现。关于这点,他说:“我的双臂上总共有12个文身,分别代表着自由、限制、轻盈、全球化、感觉、爱、灵魂……它们是我的个人象征。这12个文身分别来自不同的城市,每个文身的意义跟我与这些城市的某些特殊关系相关联。”这些文身既能代表他的价值观,又能体现他在不同城市间穿梭游走,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感性的极简主义

今年3月,Karim新设计的一套“Ottawa”餐厅用品系列依旧延续着他一贯的风格。其中,功能实用是他的设计要素,与此同时Karim也希望自己的设计能够打动人心:“当然,你会专注于创作本身,但同时你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件人性化的作品。当你触及到柔和的事物,你总会感到比较轻松自在。这就是感性的极简主义。”

Karim Rashid在水杯、咖啡杯和杯碟上运用了6款不同的设计。每款设计都讲述了有关他自己的一段故事——他的创作背景抑或是他的设计理念

叶片形状的座椅和树枝样式的椅腿源于大自然的启迪,让人们在用餐的同时还能拥有舒适的体验

这款餐桌为可伸缩式,一个人就能轻松地把桌子延展开供14人使用。而伸缩部位的设计非常隐蔽,又丝毫不妨碍伸缩的方便操作

手工制作的铝合金碗采用可拼接式设计,可以将两个或多个碗拼成一组。两种颜色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颇具工业感但又不失圆润光滑的外观体验

Karim Rashid别出心裁地将自己的指纹和粉色签名烙印在咖啡杯和地毯上,被设计师留下特殊印记的用品因此显得个性十足

这些花瓶可以像拼图一样组合使用,也可以将它们分开使用,插花或是仅仅用于装饰皆可

对于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你来说,是什么造就你如此偏爱塑料、色彩以及简洁的外形的设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计师中哪些对你特别有影响?

Karim:从童年开始,我就一直很喜欢塑料。我记得自己玩过的每件东西。到现在我还珍藏着Howard Miller设计的那个橙色的闹钟收音机,Braun设计的浅灰色的塑料台式风扇,Kartell的黄色的蘑菇灯。直到我10岁,我都一直认为塑料是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基本材料。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就在想“世界是一部巨大的机器”,有一天,整个社会都将被科技无缝地连接起来。比较喜欢的设计师有Buckminster Fuller、George Nelson、Marshall McCluhan、Isaac Asimov等等。

在这么多的设计作品背后,你是如何让自己保持一种特有的Karim风格?

Karim: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一个特定的风格,并且我也不喜欢这个概念。我认为重复自己是一种懒惰。当然我的工作是我的个人愿景的一部分,但是,对于每一个项目我都会进行搜寻和实验。我觉得我们可以生活在一个更富有诗意的、美丽的世界中。通过设计,可以表达我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创意和意义。

据我们所知,你的哥哥Hani是一位知名的建筑师,你是否觉得自己和哥哥的设计也有一些相似性?

Karim:我们一起长大,彼此对对方都有影响。其中一个相似点就是我们都是在为未来而做设计。我们从历史中学到很多东西,但我们都不喜欢向后看,我们更关注现代社会,我们都有着强烈的未来主义情结。

你们兄弟俩都在从事着与设计艺术有关的工作,你觉得这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你父亲的影响?

Karim:是的,父亲影响了我们,我们兄弟的DNA里就有了设计基因。即使现在看自己从前的设计,我也觉得脑袋里满是艺术、工程和想象。而我母亲的家族在衣料、纺织品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她同样影响了我们。

在你的设计中,我们总能发现很多类似你手臂上文身的图案出现,这代表着什么意义吗?

Karim:是的。那些的确是我的文身图案。文身给了我灵感,我觉得它们很漂亮,用在产品设计中一定很好玩。而且我一向以为,设计应该是私人化的,带有情绪的,所以我选择了生活中每天接触的元素加入设计中,效果也很理想。

Karim Rashid

美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设计; 美; 思维; 理论

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美学课的重点是介绍人类审美活动的最基本情形,切实培养大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大学美育中的基础理论课程,面向全校文理科各专业学生开放。只要你爱美,它就与你有关。美即生活,首先是使我们想起人以及人类生活的那种生活--这个思想,我认为不需要从自然界的每个领域来详细探究,因为黑格尔和斐希尔都经常提到,构成自然界的美的是使我们想起人来的东西,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只有作为对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所以,既然指出人身上的美就是生活,那就无需再来证明在现实中其它领域内的美也是生活,那些领域内的美只是因为当作人和人的生活中的美的一种暗示,这在人看来才是美的。

设计美设计的一个指导思想,由人设计的美丽中融入了人的情感与价值观, 设计美是指一切美工设计中尽力使被设计项目体现和谐的感官享受或不和谐的刺激的行为。

我们首先谈谈设计的概念: 设计,就是创新,就是点子。如果缺少发明、发现,设计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就会失去生命。--刘东利(香港) 设计是追求新的可能。--武藏野(日本) 设计就是经济效益--林衍堂(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副主任) 工业设计是满足人对于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设计。设计不是单独个人的表现,设计师的任务是设法改变它。--亚瑟. 普洛斯(ICSID前主席) 设计是解决某种计划、想法、规划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表现出来的过程。可以看出,设计的中心是一种再创造的行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点主要是独创性,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设计之美最重要的就是"新"。 设计应该求异、求新、求变、求不同,否则设计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了。而这个"新"有着不同的层次,可以是改良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但只有新颖的设计才会脱颖而出,闪现光芒。

设计之美的第二要义是"合理"。 设计之所以被称为设计,是因为它解决了问题。设计离不开社会和市场,设计得以体现的直接原因是要符合价值规律。如果设计师的设计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隐形价值,那么这个世界上估计就不会有设计这个行业了,设计师也就无从谈起了。

设计之美的第三要义就是"人性"。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设计要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自然,设计之美也遵循人类的审美兴趣。形体、色彩、均衡、材质、工艺、节奏、韵律......但凡我们的审美法则,似乎都可以在设计中找到。

以上三点,使得设计师有别于纯粹的艺术家和纯粹的工程师。

我以为,设计这种特有的审美规则是恒古就存在的,它背后有着庞大的市场。设计之美的依托于市场规律,残酷的市场竞争造就了设计之美。 自工业革命崛起之,传统的美学在机器的隆隆声中被设计艺术压制的体无完肤,传统手工艺美学已经不能适应工业时代了。相对于传统美学来讲,工业时代则需要大批量生产、程序化经营、绝对盈利的法则下的新型产品。 一时间,功能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了无法动摇的审美法则。其简洁、方便、科学的设计原则风靡全球,造就了前工业时代的历史--市场存在着一色的功能主义的产品,这一时期的审美被设计主义所占领。

三:设计美在室内应用

元谋人创造了遮风避雨的场所,今日,我们称其为建筑。房子便成为人类摆脱外界环境的干扰而繁衍生息的最主要场所。有史以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建筑设计理念发生了很多转变,室内设计观也变得五花八门。但从根本上说,室内设计就是根据人类的活动规律建立一个适宜我们居住的的室内环境。室内设计是"建筑及环境设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富于创造性和能够解决问题的活动。"室内环境设计现在作为一门单独的艺术学科,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对社会的贡献。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承与发展,其任务是重组空间,创造具有艺术气息的气氛与格调,用材料、光、色等物质在有限的空间里设计改变,使得气氛与格调相统一,运用各方面技术与艺术手段完成设计之美,创造出一个适应人们生存的优良环境。用设计之美去表达人性、情感和态度,这样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就不仅只满足于了解其实用功能和认知功能,进而还要追求更高层次的当代室内设计之美。人类会进入一个属于室内装饰环境艺术的新时代。 室内设计有没有趣,美不美?是每位业主聘请设计师的主要原因之一。"美不美"是表面文章,是一种形式,是一种视觉艺术。其实,美的因素很复杂,即使单纯形式美的东西,也应对人有心灵启迪、潜移默化的作用。室内设计师就是用室内的点、线、面、体、色、质、光七位基本要素来构成某种"有趣的"、"玩味的"、"文化的"形式或形式间关系,激发起人们的审美情感,给人以愉悦、以震撼、以诙谐、以想象。这些要素的关系与组合"怎样最具吸引力?"是室内设计师孜孜不倦所探求的。

综上所述设计美学在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设计品位的支撑和标尺。设计具有功能美和形式美双重属性,功能美是形式美的前提和基础,形式美反过来也可增强功能美,设计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它们构成了设计的最基本的原则和特征。设计者应该去研究与认知它们,从而更深入地利用其基本属性进行设计和创

 

参考文献: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美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设计美学评价;技术美;形式美;模糊评价法

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美”并不是设计的唯一属性和最终目的,但就设计成果而言,美的因素却成为考察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美是唤起和激发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状态,它是人类设计、创造本质的最深刻反映。“美”的设计能使产品有效地使用,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视觉印象,提升产品的审美体验。美是抽象的,但同时它又是可感的。如何让见仁见智的美学评价在产品设计中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设计美学评价标准体系的架构基础

由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CraigVogel教授与工程学院JonathanCagan教授合作创立、并在《创造突破性产品》一书中推出的技术—形式定位图,显示了同一域的不同产品在技术和形式为轴的坐标系中的定位。根据他们在坐标体系中的不同方位,可以得出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及驱动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形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今社会的消费者不但了解自己的境况,也了解可供选择的产品。他们所寻求的是一种完整的、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素质,并丰富生活的产品。形式与技术便成为我们在对产品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形式—技术坐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设计的美学理念融会其中,以此来作为的我们衡量产品设计的美学量化综合指标及评价内容。

二、设计美学模糊评价标准的具体阐述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工业设计是人类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一种创新的社会实践,是技术与与艺术形式的高度自觉。设计美则是建立在技术发展与形式创新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带来的心理体验。设计美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在产品设计中探求技术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并以此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在设计活动中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让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

1.技术美

这里技术指的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即产品的使用功能、生产产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使用产品时涉及到的界面关系(如按照按钮、屏幕、语音等提示进行操作)。技术美侧重于理性,是产品设计中理智和推理的思维形态的表现形式。

2.形式美

通常我们说到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本文将形式美定义为是能够将美感与产品与服务中人机结合起来的造型,在视觉、感觉和听觉等属性间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侧重于感性、情感和灵感的艺术思维。

3.体验美

体验美指的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的人—机—环境关系,合适的人机尺寸及友好温馨的人机界面,亲切的人性化关怀,合理完善的功能,及其外观质量和外观形态表现或传达出一定的信息、表情或情感,在产品的多次同样使用的记忆中所形成的经验,所带来的一种美妙体验。或者说是技术与形式的结合度,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总体审美体验。在18世纪哲学家鲍姆嘉(Baumgar-ten)首先提出了美学体验这个词并将其含义改变为感官的满足或感觉上的愉悦,艺术作品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的,即为了满足人们感官的感觉。而在这里特指产品本身的在技术、人机理论及形式美学规律等方面的运用,对消费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情感体验的提升和挖掘,也就是说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功能效用和人机工程上的易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形式美学规律的探究,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愉悦体验,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共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所追求和期待的已由机械的、毫无生气的物质满足过渡到更具有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正如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顾客的需求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他们还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产品设计美学是探究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美学规律,其最终目的是要人类在科技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平台上,自由的生存和发展。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生产、为了“物’的实现,而同时也使人类实现了诸多精神需求且获取了很多美的心理体验。

三、小结

产品设计是以产品这一实物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它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按照功用规律和审美的规律来创造。设计的独特表现形式使美学这个主题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介入了人们的生活。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本文以技术—形式坐标系为基础,结合产品设计的美学准则,将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归纳为技术美和形式美以及体验美,对设计评价标准指数型量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提高工业设计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设计师只有根据设计美学的评价标准,提倡人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④①:

参考文献:

[1]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王介民.现代工业设计概论(中英双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美学设计范文6

创造并且适合人类发展的生活方式是设计的最终目的,以人为本将技术融入了美的范畴,从而技术层面包含了设计美学。设计的美学力量更是惊人的,就小的工业产品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一件产品的销售,优秀的设计提升产品的销售,反之影响销售。事实上受经济发展的制约,我们正在重蹈西方的错误,尽管有些城市已经开始注意设计美学的力量,但距离实现美学要求还差很多。设计审美理论是把美学原理运用在生产技术领域,使美学与技术达到和谐统一。当美学研究的角度转换到工业生产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扰;实用与审美、技术与艺术难以分清。设计在我们的整个文化构成中愈来愈凸显重要,设计美学伦理的探索和实践成为跨学科的中介,它促进了科技与人文、感性与理性文化的交融。同时设计美学又把设计产品和技术的审美形式自由度完美结合,为物质成果的审美创造提供实践、理论及方法指导。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利用设计美学提高,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靠产品的创新开发,强调产品的附加价值已经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所公认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百事可乐形象及其饮料产品可能大家并不陌生甚至深入人心,但面对聆郎满目、日益丰富的饮料市场,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市场地位以及针对不同消费者会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新产品,这么一来既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商机更为公司提供了高额的产品附加价值。由此可见产品创新除了开发新产品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对原有的产品进行改善改良,引入新的审美需求并开发其附属功能形成更具新颖、灵活的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设计理念,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想为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做到把握市场的文化脉搏、开发适应不同需求、重视消费者对美的追求、设计造型独特的产品。位于广东的久福瓷业公司刚起步时只是一个出口代加工的外销型卫浴生产企业,2009年7月被北京商报评为“景气品牌”。该企业做别人没有的产品,坚持差异化产品线路,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能与顶端卫浴抗衡飞速成长为国内文化卫浴的代表之一,例如公司推出的一款新的工艺技术取名为“中国风”的卫浴产品,它一反白色卫浴市场而将具有民族特色的青花图案添加在产品上,形成独特的“文化卫浴”风。设计美学引入后附加价值的提高,既为企业品牌形象赢得良好口碑,也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更能保持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创造更适合人类发展的生活方式是设计的目的,这股力量着实令人赞叹和惊讶。

2设计美的本质特征

设计美学是研究设计美的科学,设计美是设计美学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范畴。设计美学是对现代物质文化在哲学方面的总结,它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的继承。在美学研究领域,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和阐述美是什么,有的从审美对象的形式入手、有的从审美对象对人的功利着眼、有的从主体的审美感受加以研究,进而对美赋予不同的定义。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就直接导致了结论的不同,因此不同的人对于美的认识也不同,有人认为美是和谐,有人认为美是理念,有人认为美是生活,有人认为美是完满,大概美学的各种流派也由此而出。美既有社会的意义与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也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享受、感官需要直接关联,这也说明美的存在是离不开人的,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美与人无关,他们认为美仅仅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社会现象。这些自然属性与人类社会的联系是美之所以美的关键所在,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美才能不断地丰富起来。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在于人通过实践掌握了客观世界的必然规律,并且获得了支配自然改造自然的自由,进而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具有自由创造的能力。在原始社会人类使用的粗糙锋利的石器曾被认为具有设计感的美的器物陈列在博物馆,简单的原因是因为原始人使用这类石器打死了野兽、采集了野果,并以此获得了满足自己需要的物质。美深深的蕴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设计美应从设计活动的动态过程到静态成果的体现,并且离不开历史的尺度衡量对美的认识。那么设计美到底应该具备哪些本质特征呢?现代设计包含了人类现代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一种全新的造物过程,这种造物的审美过程既有同艺术领域审美活动共同的本质特点也有不同的表现特征。首先是功能性特征,产品是为人服务的,若没有功能性消费者就不会使用它;其次是社会性特征,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都凝聚着丰富的社会意义,社会性的劳动成果对其功能美与形式美体现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和劳动成果;然后是形象性特征;最后是变易性特征,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和趣味的变化影响了产品风格的流行趋势,而这两者的变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交替演变形成新的流行。

3设计中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