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指导范例6篇

康复护理指导

康复护理指导范文1

关键词 抑郁症患者 心理护理 康复指导

抑郁症患者是以明显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为特点的一类精神疾病,常表现为沮丧忧虑、愁眉不展、坐卧不宁、内感性不适和睡眠障碍,对前途悲观失望,生活索然无味,孤僻,兴趣缺乏,不与他人交往,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联想困难,自我评价过低,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严重时不语、不动、不食,甚至出现自伤、自杀行为以求解脱。

我院为精神科专科医院,收住的抑郁症患者一般病情相对较重,多数患者有自杀倾向,如果只重视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而忽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会严重制约疾病的痊愈过程,甚至增加疾病的复发率。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实施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以改善患者的抑郁心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可培养患者积极的心理对应能力,调整其负性情绪,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根据抑郁症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善于体会患者的心境,主动接触患者,照顾生活、饮食,取得信任。

症状活跃期:新入院患者对陌生环境会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应热情接待,帮助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与患者建立伙伴式的护患关系, 及时了解并尽快解决患者的合理需求,积极支持,劝慰患者安心住院,接受治疗。将患者安排在设施安全简单、易于观察的病房,加强安全管理。对有藏药史或拒绝配合治疗者,服药时做到“送药到口,咽下才走”。多与患者交谈,掌握患者情绪变化的规律,不要贸然介入抑郁病因,以免引起不愉快的情绪。要善于识别患者对自杀的伪装,特别对未经规范治疗而抑郁症状“自然”消失的患者,尤应加强防范,此类患者很可能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下定死的决心而对一切都显得无所谓。为睡眠障碍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不良刺激,同时可嘱患者身心放松,自然入睡,如真难以入睡,会有医护人员帮助解决,当这种焦虑情绪被转移到医护人员身上时,很多患者即使不用药物也能拥有较好的睡眠,必要时可药物帮助。对于拒食患者,首先要耐心劝说,取得信任,让患者认识到饮食的重要性以及拒食的后果,嘱咐患者多活动,进食不必按时按点,可少量多次,必要时可以鼻饲。

病情好转期:随着病情的好转,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所缓解,这时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细致评估患者现存和潜在的心理问题,针对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其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与患者交谈时,尽可能让患者倾诉痛苦和烦恼,释放内心的压力,对患者诉说的痛苦应表示认同和接受,进行思想、语言交流,针对患者的倾诉,有的方矢地做好心理疏导。对因亲人去世或遭遇罹难等突发事件而悲痛欲绝者,要让患者发泄,不加以劝阻,等患者情绪平静后再给予疏导,鼓励面对现实,尽快走出阴影,激发他们重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对有自卑、性格内向者,不暴露内心情感的,可引导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将心理矛盾和痛苦宣泄出来,从中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来进行心理护理,化解心理冲突,必要时也可用一些暗示性疗法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有自杀动机行为的患者,应深入了解病史及心理状况,耐心倾听,诱导患者叙述心中的矛盾,说出自杀的意图,以宣泄情绪,防患于未然,同时做好安全管理,强调护理人员及家属多给予关爱,积极消除悲观厌世情绪,唤起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珍惜生命。注重健康宣教,采取集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形式向患者介绍抑郁症的一般知识、疾病的治疗过程及转归,用药地目的、作用、不良反应等,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交流,积极参加病房的工娱活动,如听音乐、打扑克、下棋、看电视等,以分散其痛苦体验,改善抑郁情绪。

疾病恢复期:临床经验告诉我们,相当一部分患者自杀行为发生在恢复期,这期间由于患者自知力恢复,不仅知道自己发病后给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而且深知自己的生活道路艰难,加上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偏见而使患者产生无奈、无助、无望的悲观情绪,此时患者的心理负担最重。若发现患者一反常态,病情突然好转,情绪豁然开朗,或突然情绪低沉,闷闷不乐,整理自己的物品、偷偷哭泣、向病友或亲属交待后事或将物品赠人等现象,都应高度警惕。此期,要在语言及行动上多关心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外界的的温暖,用积极向上的语言感召患者,解除其消极、自卑情绪,鼓励并相信其能够战胜疾病。开展有意义的康复娱乐活动,陪伴患者散步、打球、做健身操等,丰富住院生活的同时,培养其主观能动性。耐心给患者讲解抑郁症的有关知识,帮助患者寻找发病诱因,指导患者客观地认识、评价事物,正确对待和处理社会不良刺激,努力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帮助患者从烦闷、消极、抑郁或不安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引导患者建立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回归社会的适应能力。

康复指导

康复期间,患者的思想比较复杂,顾虑也很多,怕家人不能接纳自己,怕遭到社会的歧视。康复指导可以使患者更加清晰地认识自身疾病,树立克服困难,回归社会,增强适应社会的信心和决心,从而达到痊愈的康复目标。

安全管理:康复期患者已逐步认识到自己的疾病,但仍存在消极言语和自杀倾向。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严格查收危险物品,做好早期防范工作。

帮助患者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鼓励患者通过各种正确方式宣泄自己的内心感受、想法及痛苦,如:让患者毫无顾虑地谈出自己的心事或大哭。

自我激励,增强自信心:帮助患者克服性格中的缺陷,教会患者大胆肯定自己的优点,勇于承认并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充分肯定自己过去的成功,相信自己能以坚强的信念与毅力战胜烦恼。

生活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是患者康复的基础。了解患者在病前的个人特长及爱好,如:唱歌、跳舞、绘画、书法等个人才艺,制定针对性的生活技能训练计划,做些力所能及地事情,以恢复患者病前的兴趣。

人际关系的恢复和发展:人际关系的恢复是康复的过程。重点是帮助患者告别过去,着眼未来,恢复原有的人际关系,发展新的人际关系,参加适当地社会活动,恢复患者在社会中的正常地位,而不至于被社会所遗弃。同时还需要患者家属、同事等的关心与支持,以改变周围人群对患者的态度。

职业技能的训练:患者职业技能地恢复是康复的最终目的。因为只有患者的工作和学习得到安置,恢复病前的职业技能或掌握新技能,重新发挥社会作用,康复才得以真正实现。所以,康复期护理的重点就是针对社会的偏见、误解,积极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做好患者家属、同事、朋友的工作,对患者回归社会至关重要。

指导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了解其家庭状况,引导家庭成员多给予患者支持、关心、体贴,做到不歧视,不抱怨,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刺激,少训斥、多鼓励,尊重患者人格,多安排一些有益的家务劳动和亲朋好友聚会,让患者学会与人交往、共处,适应社会生活。家属还应督促患者坚持服药,巩固疗效,忌酒,忌浓茶,忌碳酸饮料等,生活有规律,适时复诊,防止疾病复发。同时应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重点是睡眠,情感,行为及药物反应等方面变化,遇到心理、社会或其他应急事件应及时做好防范工作,对表露出的自杀危机应及时进行处置。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分析,全世界人口中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30%,发病率占各种情感障碍之首,其自杀率可达20%左右,其死亡率高居世界第3位。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合理运用,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护理地依从性,同时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不仅缩短了疗程,更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与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体现了护士不仅是照顾者,管理者,更是教育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陈彦方.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J].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康复护理指导范文2

【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护理;康复保健指导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器官形态、功能都在发生退行性变。如身体的老化表现在白发、视力下降、听力减退,体力的减退,使行动迟缓。精神的老化主要表现在记忆力和注意力衰退、健忘、反应能力低下、懒散、毅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同时个体代谢功能减退,免疫平衡失调出现的营养吸收差,能量储备减少,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减弱等变化,使老年人容易患病。而且多种疾病并存,降低了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甚至失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住院期间以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及保健指导。

1 心理分析及特殊要求

(1)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①性格孤独、固执、自尊心强;②消极、焦虑、绝望;③适应环境和自理能力低下;④猜疑、幼稚心理;⑤依赖性增强等。

(2)特殊要求,在安排病房时,要给予适当的照顾,一般3~4人为宜,病友过少不利于老年病人的情感交流,过多则环境嘈杂,病员变动大,探视人员多,易刺激老年人产生悲观情绪。为老人营造一个清新、优雅、舒适的环境是每个病人渴望的心理要求,由于老年人上、下楼不方便,活动的空间只限于疗区内,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措施,留出一个房间做为活动室,给那些生活自理者提供一个活动的空间,同时规定病室被褥定期凉晒,使床铺干燥柔软,被褥如有污渍随时更换,病室每日通风2次,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每周对不能自理的病人由护理员和护士给剪指甲,洗头各1次,保证热水的供应,从而使病人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3)尽可能做到专人护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要求,帮助照料他们住院期间的生活,在与老年人的交谈中,尊重、理解老年病人的疾苦,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新型护患关系。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从护士的行动、神色、语言中获得安全感和依赖感,消除不良情绪。

(4)护士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语言活动对病人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是不容忽视的。老年患者自尊心强,喜欢别人尊敬他们,不喜欢直呼其名,护士可根据患者的职业、职称、学识、经历、年龄给予尊称。努力创造与患者心灵沟通的条件,热情周到的服务,可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做到勤观察、勤分析、勤交谈、多关心,细心观察病人的兴趣爱好,根据老年人不同心理特点,因人施护,采取不同心理护理方法,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5)护士要有过硬的基本功,静脉注射一针见血。由于老年人住院治疗时间较长,注射较多,血管多数造成破坏,使静脉注射困难,只有做到一针见血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

2 饮食护理

老年人往往因为牙齿松动脱落,消化能力差和对营养知识的缺乏,而引起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从而导致血脂过高、血糖升高、消瘦贫血等,不利于治疗和身体恢复。所以护士应多了解病人饮食问题,对不同种疾病应配给不同饮食,如血脂高病人,易食低胆固醇的食物。每天吃一杯半的燕麦,就可使“坏”胆固醇的吸收率降低5%。水果蔬菜易食:四季豆、苹果、桃子、瓜类、菇类、海带、黑白木耳、紫菜等。少食动物性油脂,多食植物油,如橄榄油可使患心血管疾病危险度降低25%,以花生油为主的饮食,也可使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下降16%~20%。也可食玉米油、葵花子油、色拉油等。另外,多食豆制品对人体的健康和保健功能是十分有益的,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综合症的病人。每天喝二杯豆奶,科学家研究显示男性得前列腺癌的风险降低70%,由此可见,向病人家属宣传合理饮食对防病治病起着重要作用。

3 睡眠护理

老年人大多不易入睡,入睡后易醒,还会因为来到医院环境发生变化,加上进行的各种治疗因素,出现睡眠过多,睡眠不足和睡眠混乱,长期失眠,还会对失眠药形成依赖性。针对这个问题建立病房统一作息制度,一切治疗和检查尽量在日间进行,巡视病房时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保持床铺干净平整,病房内空气新鲜。被盖厚薄适宜,防止蚊虫叮咬,冬天注意室内保暖,夏天保持通风,室温20~23℃为宜。努力提高患者舒适度来促进病人入睡,如消除或减轻疼痛感,给予止痛剂和安眠药,安慰开导病人解除思想负担,经常失眠者,可废除白天小睡,做疗养体操。如入睡前搓热双手按压涌泉穴200下,鼓励病人白天参加中等程度的运动、睡前处于半饱状态、排空小便、放松裤腰带、温水浸泡双脚,这样有助于入睡。同时让病人认识到,每个人会因为各自的生活方式、工作程度、思想负担不同,所需的睡眠时间不一样。一般以睡醒后感觉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没有疲劳感,而不是以睡眠的时间来衡量。

4 康复的护理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在躯体和心理上都或多或少存在障碍,我们应为其创造一些必备的康复措施。因为老年人实施康复的目标就是使其躯体和心理障碍得到改善,日常活动得到相对自理,晚年生存质量能高一些,消除或减轻老年人的身心障碍,从而能使老年人减少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

老年病人存在很多需要康复处理的功能障碍,既可以是老年性疾病的结果(即脑卒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也可以是功能退化的结果(骨质疏松症、尿失禁、老年痴呆症等)。

康复护理指导范文3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护理;康复指导

乳腺癌是女性疾病中的一种,也是女性较为担心的一种疾病,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近年来,患有乳腺癌的女性人数越来越多,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还对其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在临床上,对于乳腺癌患者,一般采用乳腺癌根治术(ca术)进行治疗,但是,该手术需要清除患者腋下淋巴结,将整个乳腺以及周围的组织全部切除,创伤较大,因此,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基于此,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采用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总结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和康复指导措施,旨在为其他患者在今后护理中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现就将有关结果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患者中年龄最小的21岁,年龄最大的72岁,平均年龄(43.24±1.97)岁,有肿瘤发生于中央部位8例,位于内上象限13例,位于内下象限3例,位于外上象限22例,位于外下象限4例,患者中有4例凹陷,5例皮肤出现红肿,3例表面皮肤呈橘子皮状,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将乳腺和肿瘤周围的部分组织全部切除,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术后,护理人员按照常规医嘱,对患者进行抗感染等,并和患者讲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嘱咐患者遵守医嘱。

观察组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术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特别是患者的心率、呼吸等;对于患者术后伤口的处理上,尽量选择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减少患者皮下积血或积液,在包扎时,需要观察患者上肢的血运情况,应以患者呼吸轻松、胸部没有紧迫感,患肢上部皮肤没有出现紫绀或温度低等症状为宜;在并发症预防方面,应及时观察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保持创面的干净,注意引流管中液体的颜色、量,当引流管中液体的量较多时,则可能是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建议患者尽量半卧,避免压迫伤口。在饮食上,为患者制定食谱,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如鱼类、肉类、蛋奶类,禁忌辛辣刺激食物。

此外,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患者由于手术,身体会出现一定的变化,难免会出现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低落等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应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并积极为患者解疑答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多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使患者正视疾病,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自觉提高遵医行为;最重要的是,嘱咐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使患者树立信心。患者稍微恢复后,对其进行康复指导,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术后24小时后帮助患者活动手指,并进行握拳训练,对患者上肢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术后72小时后,协助患者进行伸臂、屈肘等活动,术后5至7天,指导患者患肢的手指做爬墙运动,之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难度,每天进行两到三次,每次3―5min,当患者拆线后,指导患者用患肢运动或进餐,使患肢的功能逐渐恢复[2]。患者出院后,教会患者正确的锻炼方法,如进行简单的家务,同时,患者每月对进行检查,保持心情愉快,严格遵守医嘱。

1.3 观察指标

调查患者的遵医行为,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向患者调查护理满意结果,由患者在出院时亲自填写。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或T检验,对比用P

2结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均已痊愈,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52±1.64)天,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56±1.98)天,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T=9.80,P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n=(例)%]

3讨论

乳腺癌根治术主要是将胸部肌肉、腋窝淋巴组织切除,所以,患者患肢关节活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也会给患者将来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多数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受到很大的影响[3]。所以患者术后很容易出现焦虑、郁积,不利于术后恢复。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患者内心压力的释放,对术后的伤口恢复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术后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指导也有很大的必要,及早地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进程。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其护理效果大大优于对照组,这也说明患者术后进行全面、系统护理的必要性。

总的来说,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针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切实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参考文献:

[1]王会娟.乳腺Ca术后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心理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1(21):59.

康复护理指导范文4

【关键词】 中风 康复护理 指导

1 临床资料

我们近年对98例神志清晰且语言障碍、一侧偏瘫中风患者予以超早期康复训练(其中男性55例,女性43例;年龄31~78岁;合并心理障碍12例,运动性失语33例,感觉性失语9例,混合性失语3例),收效较佳,现将体会如下。

2 康复护理指导

2.1 姿势指导 一般原则为床褥不可太软。采用硬板床配以薄床褥(约为3.5cm)为较理想选择,患者需要使用3~4个枕头保持正确姿势,夜间应采用可使其安睡的位置。(1)仰、侧卧位:仰卧时双肩应以枕头撑托,手肘放松伸直置于身旁,用约3cm厚的薄巾平铺于患侧髋关节下以防止髋关节过分向外翻。侧卧于健侧者,手肘伸直承托于枕头上,患肢向上提高60~90°,患侧髋关节垂直,膝关节微屈,患侧下肢以枕头承托。侧卧于患侧者,患侧肩膊往前伸,患肢向上提高60~90°,手肘放松伸直,患侧髋关节垂直,膝关节微屈,足踝放松。(2)坐姿:应采用有靠背及扶手的椅子,座垫软硬适中。坐立时需左右对称。椅子高度适中,以双脚能平放于地面为宜。腰部挺直,患侧上肢承托于椅子、扶手或枕头上,手肘保持放松伸直,确保患者坐于两股及紧靠椅背,患侧股及膝关节成直角。

2.2 运动功能的恢复指导 中风超早期进行瘫痪肢体的康复能够增强中枢的代偿功能,同时可防止下肢血管因为长期失于活动而形成血栓。同时予按摩治疗。操作前应洗手,在患侧皮肤上涂抹滑石粉,一般采用推、摩、揉、捏等方法。为痉挛性瘫痪患者按摩时,手法宜轻,以达到患肢放松的目的;为软瘫患者按摩时,手法宜深而重,以增加神经活动的兴奋性。一般情况下,按摩每日2次,每次30min。(1)被动运动:此种运动为由患肢以外的力量带动患肢所有的关节。先活动大关节,后活动小关节,重点是外展、外旋、前臂外旋、腕及手部各关节的伸展,拇指外展与对掌,髋的伸展及内旋,膝伸及踝背屈等。

动作宜平缓柔和而有节律,幅度由大到小,力求尽量伸直,尽量屈曲,同时注意勿造成关节和肌肉的损伤,如果出现较重的疼痛,说明运动量或运动范畴太大,应适当控制。患肢活动开始时范围宜小,不得超过90°,动作宜轻;特别是早期软瘫患者,关节活动范围过大可能引起关节半脱位或损伤关节。上述治疗每日2次每次30min。(2)主动运动:由于中风导致肢体功能活动降低,部分关节、肌肉处于废用状态,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应鼓励患者作患肢的主动运动。集中运动一个关节,在能运动一个关节后,可练习控制2个关节。如患者仰卧屈膝,提高臀部,然后慢慢放下;仰卧屈膝,双膝向左右摆动;两手互握,伸直手肘,提高双手,慢慢向上下摆动。仰卧于床沿,将患侧小腿放在地上,保持膝部屈曲,将脚提起放在床上;两手互握,伸直手肘,双手带动身体转向一边。运动要适度,时间可逐渐延长,以不感觉疲劳为宜。(3)练习坐起和站立:对于已无生命危险的患者(主要是脑梗死患者),只要病情稳定,宜尽早由人搀扶坐起或行走,可先抬高床头,练习坐起,从30o开始,逐渐增大角度,延长时间,让患者过渡到可双足下垂,坐于床边。起床动作要慢,避免头晕。然后可在专人保护下练习站立,站立时先将身体重量集中在健侧下肢,然后慢慢移向患肢,站立时间逐渐延长。(4)练习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患者能够较长时间站立后,可以开始练习行走。先练习原地踏步,行走时要求其尽量抬高患肢,尽量使脚后跟先着地,然后在两人的搀扶下练习行走,或扶着椅背或拄拐行走。待其已能较好地独立行走后,即开始做一些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上楼梯、自行穿衣、吃饭、梳洗等等,以促进瘫痪肢体功能的全面恢复。

2.3 语言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指导 根据不同的失语类型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运动性失语的康复锻炼应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喝”、“吃”等单字到“不行”、“喝水”、“吃饭”等词组,并让患者注意说话者的口型,并对着镜子观看自己的口型是否正确。同时利用实物或者图片边看边教。会说的词汇多了,再练习简单的语句,可以让陪护人员说上半句,患者接下半句,逐渐过渡到说整句话。若患者为感觉性失语,可以在训练中反复使语言与视觉结合,如给患者盛好饭,告诉其“吃饭”,反复将手势与语言结合,如让患者“洗脸”,并作洗脸的动作。训练上,可逐渐将语言与表达的意思联系起来。若患者为命名性失语,则可取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示之,并说出名称和用途,从常用的“杯子”、“钥匙”、“笔”、“碗”开始,并且要反复训练强化已掌握的名词。混合性失语的患者,表达、理解均有困难,应首先教会患者发音,而后说简单的字、词。

2.4 心理康复指导 中风发生后,由于患者偏瘫或失语,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表现为抑郁、悲哀、自卑等,性格也变得暴躁。首先,医护人员及家人对患者要热情,悉心照料生活起居,关心其病痛,不能流露出丝毫不耐烦的情绪,更不能伤害患者的感情。应积极向其介绍类似患者康复的实例,使之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对其每一点进步,都要加以鼓励,尽力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尽可能让其参加户外活动以及集体活动,加强人际间交流,以实现生理健康和心里健康的良性循环。

康复护理指导范文5

29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42-01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中医认为,其病因多由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致肺燥、胃热、肾虚而成。其病机主要是燥热偏盛,阴津亏耗。若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阴津亏耗,若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若失治误治,护理不当,常可并发雀目、耳聋、疮疡、痈疽、泄泻、水肿、中风等症。不仅要辨证施治,而且要辩证施护,并予以正确的康复指导。

1生活起居护理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极为密切。故在治病及康复期间,环境和起居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疗效。糖尿病患者宜在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新,整洁安静,室温以18-20℃、湿度50%-60%的环境下生活。医护人员要做到文明礼貌,服务周到,使患者时时处处感到温暖、舒适、方便和安全。患者入院后应测身高、体重,以便计算饮食和药量。以后每周测体重一次,密切注意尿液数量及色味变化。观察患者神志、视力、血压、舌象、脉象和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如患者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气有烂苹果气味,或重症病人出现神昏,呼吸加快,血压下降,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抢救。使用胰岛素时应在每餐前测尿糖,严格掌握准确的时间和用量,并经常变更注射部位,以免引起注射部位脂肪萎缩。服用西药类降糖药时,必须按医嘱严格执行给药时间、剂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反应。如有头晕、汗出、心慌、饥饿、脉搏增快等低血糖反应时,应给一杯糖水口服,或给予50%葡萄糖溶液40ml-60ml。病情轻者可让其自由活动,重者应卧床休息。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要加强皮肤、口腔及外阴护理,勤剪指甲,勤用温水洗澡,勤换洗衣服、被褥、鞋袜。伴有口腔炎、牙龈炎者,可用茶水漱口。外阴瘙痒者,可用千里光煎水或肤阴洁溶液熏洗坐浴。皮肤溃烂者,可用双料喉风散喷敷。手足苍白或发绀冰凉者,可用当归红花酒精涂擦。

2情志护理

情志失调是糖尿病的病因之一。患病之后,患者又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对治疗和康复非常不利,甚至加重病情。因此,护理人员要多加关心体贴,经常与其谈心,使其了解自己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分析治疗中的有利因素,交流同种疾病治疗的有利信息,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治疗信心。当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时,由于疾病的折磨,常有、烦躁、愤怒、悲观、失望等表现,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给予护理,为其排忧解难,使患者感到有所依靠。还应做好患者家属的情志护理,嘱其不要在患者面前伤心流泪,以免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

3饮食护理

中医学认为,过食肥甘,致脾胃积热,灼伤肺肾之阴,也可发为糖尿病。根据“药食同源”的逻辑关系,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凉性有营养,忌吃肥甘厚味和醇酒灸博、辛辣刺激之品,禁食含糖较高之物。适当增加蛋白质(如瘦肉、豆制品等)。如按规定食量进行仍觉饥饿者,可添加蔬菜、瘦肉或略加豆制品充饥。口渴甚者,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麦冬、淮山、葛根等煎水代茶饮。苦瓜、海带、猪胰等能养阴润燥、益肺补脾,对治疗有利,可多食。若并发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等症,则忌食鱼、虾、蟹、竹笋、黑榄、牛肉、猪头肉、公鸡肉等荤腥发性食物。

4康复指导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康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当患者病情稳定,血糖、尿糖及其并发症得到较好控制后可予以出院。但出院前应做好卫生宣教和康复指导。如教其学会测血糖、尿糖、注射胰岛素,坚持按时服药,节制饮食和,预防感染和感冒,建立有规律的作息制度,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等。还应给患者发送一张卡片,注明姓名、病名、住址、所在单位、联系人姓名及电话号码等,嘱其随身携带,以防发生意外时便于救治,且要嘱患者如病情变化时随时复诊。

参考文献

康复护理指导范文6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患者,男18例,女34例,年龄最小56岁,最大90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4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9例;病因:股骨颈骨折37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0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例,股骨头肿瘤3例。其中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的28例,有糖尿病的11例,有支气管炎的8例,所有的病例经治疗后都进行了手术,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2 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患者入院后即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术前宣教,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要求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增加患者的信心,向患者交代饮食情况,积极协助医生为患者做详细全面的全身各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进行全身综合调理,使机体各重要器官功能接近正常,以提高手术耐受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治疗体内的慢性感染、如支气管炎等;戒烟酒;术前一天备血;术前禁食水12 h,术前保持全身清洁,术区备皮;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备皮,更衣,除去一切饰物、假牙、排空膀胱并留置导尿管。

2.2 术前指导 教会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术后功能锻炼是确保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要求患者进行有效的深呼吸练习,增加肺活量,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利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向患者及家人告知练习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及在床上进行大小便;术后的、术后的注意事项及功能锻炼。

2.3 术后护理 患者手术完毕回病房后应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呼吸、心率的变化。对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予以监测心率、心律及心电图的变化,发生异常及时处理。对全麻手术的患者,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由于术中出血量较大,术后易发生组织灌注量不足的危险,术后除详细了解术中失血及补液等情况外严密观察尿量及切口引流量,引流量在两小时内超过400ml要及时通知医师并给予夹闭,1小时后放开10分钟,如果引流量较多再给予夹闭。给予积极的补液保证尿量每小时60 ml以上,但补液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脏功能衰竭。

2.4 术后患者的

2.4.1 患肢外展30°外旋0-15°位,穿丁字鞋,两腿间置一枕头,避免向患侧翻身,防止人工髋关节脱位,患侧的小腿下垫一软枕,抬高患侧下肢利静脉回流,预防下肢肿胀。

2.4.2 术后48 h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如患肢皮肤发绀,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考虑有循环障碍应及时处理。观察切口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并准确记录,一般正常引流量50~250 ml/d,色淡红,若引流量术后两小时内大于400ml,色鲜红,通知医师并给予夹闭10分钟再放开,并根据引流量确定是否继续夹闭引流管。如果切口敷料湿透及时通知医师更换敷料。引流持续至术后2~3天,引流量50 ml/24h以下可拔管。(3)术后行床旁X线摄片判断假体的位置。

2.5 预防并发症护理

2.5.1 预防坠积性肺炎 鼓励患者做深呼吸,每次15分钟,一日三次,有痰尽量让患者咳出,并留下痰液行培养以指导用药;两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配合叩背,促进痰液的排出;行雾化吸入,一日三次。

2.5.2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早期锻炼对促进患肢血运,防止下肢静脉栓塞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下肢关节功能恢复,也非常关键。当手术结束病人清醒后,就可以进行锻炼:(1)踝关节活动 行踝关节的跖屈及背屈活动,一天5-10次,15个/次,尽量跖屈及背屈股四头肌的收舒活动,每个动作坚持10秒钟;(2)根据医嘱每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一日一次,7-10天。

2.5.3 预防褥疮 患者术后因为疼痛不愿活动,故应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每两小时一次,翻身时对骨突处进行按摩,如发现红肿或硬结,应及时给予理疗:烤电等,必要时应用气垫床。

2.3.4 预防疼痛 因为患者均为高龄,对疼痛的耐受性差,因疼痛刺激容易出现容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故术后及时给予药物止痛,可以给予震动泵。

3 康复指导

术后屈髋不宜大于90度,避免二郎腿两下肢交叉动作及髋屈曲时内旋肢体;不要弯腰屈髋拾东西;宜选用带扶手高度适宜的硬椅,不坐低软沙发、勿前倾,起立时,先将身体移到椅子边,向前伸出患肢,利用椅子柄把身体支撑起立。建议手术后,使用下肢外展垫,平卧位,不可交叠双脚。向健侧侧卧位时需用外展垫或两个普通枕头分隔双下肢。必须使用拐杖至无疼痛及跛行,方可弃拐,建议最好终身使用单手杖,减少术侧关节的磨损,尤其是外出旅行或长距离行走时[2]。

4 讨论

目前,许多患者对髋关节置换术的认识不够,了解太少,对手术有太多的顾虑,并产生恐惧心理,故术前心理疏导,健康知识的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术后做下良好的铺垫,也给予患者手术树立了信心。术后患者麻醉苏醒后,心灵比较脆弱,及时的安慰及鼓励带给患者心灵的欣慰。患者麻醉过后会出现疼痛等不良表现,及时的通知医师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减除了患者的痛苦,也有助于患者以后的功能锻炼创造了机会。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手术成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术后的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每一个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从事的劳动等确定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告知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同时循序渐进的加大功能锻炼的强度,了解患者的心理顾虑,耐心的疏导,针对性的指导,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

功能锻炼可增加肌力,有利于关节稳定。术后的早期锻炼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和肢体的功能,同时能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并能早期的下地行走,早期的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