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高血压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84%的患者基本掌握教育内容,16%的患者部分掌握。观察组护理前平均收缩压为(22.83±5.48)Kpa,平均舒张压为(15.54±4.67)Kpa;在护理后平均收缩压为(15.35±2.52)Kpa,平均舒张压为(11.18±2.46)Kpa。对照组护理前平均收缩压为(22.52±5.97)Kpa,平均舒张压为(15.45±3.78)Kpa;在护理后平均收缩压为(21.35±2.74)Kpa,平均舒张压为(13.36±2.45)Kpa。护理前,患者血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各组患者血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合理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收缩压;舒张压

高血压是指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的病症,是遗传、环境等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全身性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高血压在所有高血压患者中占比超过70%[1]。高血压是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高血压病程较长,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较大负担。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水平,实现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极为重要。本研究比较了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高血压患者82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2例,年龄43~73岁,男28例、女14例。对照组患者40例,年龄45~72岁,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定期测量血压,医生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用药。

1.2.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主动与患者交流,开展主动服务,最终变成感动服务[1]。主要采用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口头讲解、健康讲座、个别指导等方式,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1)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病程大多较长,思想负担较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导致病情控制不佳,因此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治疗很有必要。首先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关心患者,给予其情感支持。交流时吐字清晰、态度和蔼。根据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心理特点进行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病情,调整心态,保持情绪乐观、稳定,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逐渐消除恐惧、悲观情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尤其是在面对刺激时不要激动,避免血压突然升高造成不良后果。嘱咐患者家属尽力配合,避免与患者争吵,并定期协助患者测量血压,排除“白大衣高血压”,提高测量结果可靠性[4]。仔细分析患者病情,根据病情给予相关的疏导,使患者正确理解疾病,保持平和心态。(2)运动护理:鼓励患者劳逸结合,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每天适度运动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嘱咐患者先进行短时间锻炼,待身体适应后,再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并及时询问患者锻炼情况和锻炼后的身体情况。对于运动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应告知其锻炼能够增加血管弹性,减缓动脉壁硬化进程,有助于有效降低血压,从而促使患者增加运动积极性。嘱咐患者运动时注意监测心率,最好在家属或护理人员陪同下运动。(3)生活习惯及饮食指导: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健康的生活方式均可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5]。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过度兴奋和激动。养成宽容待人的态度,克服对立情绪,保持良好心态。体位改变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因此需嘱咐患者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特别是从卧、坐位起立时,动作更宜缓慢,以免体位改变而突发意外。合理膳食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选择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的蔬菜、水果、谷物,预防便秘。一旦发现排便不畅,可按摩腹部,必要时给予缓泻剂,不可用力屏气排便。过度肥胖患者需适度控制饮食,尽量少食多餐,在保证营养供给充分的情况下,适当减少食量,但避免过度节食。让患者充分了解吸烟、饮酒对身体的伤害,嘱咐其戒烟、戒酒。(4)药物护理: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前,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详细告知患者所用药物名称、剂量、服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咐患者坚持长期规律服药,保持血压稳定,并避免随意减少剂量或停止用药。对于记忆力下降的老年患者,嘱咐家属提醒患者服药。定期进行血压检测,及时了解血压变化情况,由医生根据病情调整药物。若在一段时间内患者血压控制较好,应对其进行鼓励,使其坚持治疗;若血压控制不佳,应与患者共同分析原因,并及时纠正。嘱咐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不可随意添加镇静、利尿药物。

1.2.3评价指标

了解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对相关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比较各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护理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教育后,84%的患者基本掌握教育内容,16%的患者部分掌握。护理前,患者血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各组患者血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心理负担重的常见病之一。高血压病情较轻时不造成任何不适感,但严重时可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等。我国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1],而且患者对高血压的相关疾病知识了解较少,疾病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健康相关行为也有待改进[6]。因此,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是卫生健康宣教工作的重点内容[7]。针对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改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调整心态、监测血压、规律药物治疗。通过健康宣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认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以专病管理团队为主导的疾病管理模式和个体化延续护理[8-9],围绕生活方式、饮食、药物、心理等各个方面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其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和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10-12],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预防高血压和控制病情,既需要患者坚持血压监测和药物治疗,也需要普及高血压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健康清淡的饮食,减少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饮食,纠正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等[13]。总之,加强健康教育,发挥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从心理、行为上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14-15],能起到有效的高血压防治作用。本研究结果也证实,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血压控制效果,综上所述,采用合理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有效降低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唐思莲 黄晓蓉 高腊梅 黄达元 单位:重庆市梁平区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庆市梁平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