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例6篇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1

关键词: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教学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16-02

近年来,随着康复治疗专业在国内迅速开设,其教学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教学水平的好坏。本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现有教学水平为目的,通过网络信息化管理,对学生学习进度、学习纪律、就业情况及发展提升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建立适应中医院校康复教育规律及康复专业特点的全程监控、多元评价、动态响应的康复治疗学教学制度[1]。

一、建立创新“一体化、二转变、三选择、四跟踪、五调整”教学管理制度

根据我院高职康复教育教学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对现有的基本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系统化建设和完善,如《教师教研和培训制度》、《教师激励制度》、《教师考核考评制度》、《成绩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晚自习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成绩管理办法》、《技能等级考核办法》、《学生实习纪律管理办法》等;对重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学分制、弹性学制、选课制等进行完善和创新。通过完善和创新,实现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和先进化,为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为此我们建立创新“一体化、二转变、三选择、四跟踪、五调整”教学管理制度[2]。

一体化:即建立学校与教学医院对学生实施开放式一体化管理。校企双方同共修订学生守则、管理制度,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分享学生管理数据档案。

二转变:即对教师的评价机制转变为对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评价;对学生的考核制度转变为全程性综合评价体系。

三选择:即学院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学生管理工作者组成的“职业规范咨询中心”,以“导师制”形式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和职业规划灵活选择课程学习;学生从专业方向出发,合理选择授课教师,每一专业修满学分即可毕业。

四跟踪:即了解学生学习及就业、发展情况,建立学生质量跟踪机制――跟踪学习进度、跟踪学习纪律、跟踪就业情况、跟踪发展提升。

五调整:即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根据行业标准调整课程设置,根据专业发展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情调整教学进度,根据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二、建立“自主式”选课制度

在“四模块、五方向”的康复课程体系[3]基础上,我们创建了“自主式”选课制[4],即全部学生在完成三大模块的学习后,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专业拓展模块课程,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三、建设高质量教学保障体系

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和制度保障,强化师生自我监控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建设措施如下。

(一)建立校内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体系[5]

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包括四个层面(学校层面、用人单位层面、学生及家长层面、行业组织层面),内容包括教师修养、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方面。

1.学校督导评价的信息采集方法是三级(学院―二级学院―教研室)教学督导小组成员听课检查后填写“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报告表”。

2.用人单位评价的信息采集方法是由“医院信息员”反馈信息。

3.学生及家长评价的信息采集方法是由教学办公室负责组织学生填写“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报告表”以及由家长和班主任动态沟通信息反馈。

4.行业组织评价的信息采集方法主要是全国康复治疗师(士)执照考试通过率、学院技能抽考成绩和中国康复医学会举办“康复技能”大赛比赛结果。

5.着眼于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通过评议为院领导提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决策信息,为教师职务聘任、表彰奖励和津贴发放等提供依据,调动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6.逐步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检查评议办法,探索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的标准和方法。

(二)建设校外精细化准岗实习质量监控[6]

进一步完善由学院实习就业处、医技学院实习科、医院科教科与康复部、学生实队、学生家长参与的精细化准岗实习管理制度。每个实习单位指定一名专任教师负责,从送学生到达实习单位、与实习单位科教科和康复科交接学生、安排学生住宿、定期与实习单位沟通联系、下病房指导学生实习及参与对学生的考核等,全程配合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学生实习的管理考评;同时参与顶岗实践,随时了解临床康复发展动态、学习康复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了解实习单位对康复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校院合作对学生的准岗实习实行全程监控。

(三)完善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7]

完善毕业生信息跟踪与质量反馈机制,建立稳定的多维信息跟踪渠道,建立毕业生信息档案。完善“学院实习就业毕业生信息员―医技学院实习专干―班主任”毕业生信息采集系统[8],随时收集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信息。同时,依托我院的58家实习就业单位,建立医院信息员制度,定期反馈我院毕业生的就业及发展信息,以及医院对毕业生的数量需求、质量要求等,以此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四、结语

本文对现有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总结,丰富教学管理制度内容,构建康复治疗学教学管理新理念,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康复治疗学人才质量具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毅,于景龙.中医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的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2(36):175-176.

[2]蓝巍.中医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2005,23(15):109-110.

[3]胡鸿雁.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研究[J].管理观察,2010,12(36):171.

[4]周立峰,付青兰,李海舟.构建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中医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60):72-73.

[5]吴小平.对康复医学专业医师学历教育的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9(22):98-99.

[6]尹宪明,吕俊峰,蔡小红,等.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设置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1):1036-1037.

[7]吴弦光.康复医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4-15.

[8]刘忠良,崔立晶,黄强,等.寓情感教育临床康复医学教育之中[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12):1108-1109.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LI Yue-bing1,GONG Tao2

(1.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essag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Hunan 410208,China;2.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12,China)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2

[关键词]护理学生;心理健康;追踪调查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0066-02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内一些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对于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目前有所报道,但调查多为刚入学的一二年级学生,对面临冲突、压力更大的毕业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报告不多。为了对本校毕业年级的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了解,有成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工作,课题组对曾参加2006年医科大学1~2年的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再次用相同调查表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症状自评测试,以此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在经过三年多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干预后的心理健康状况。

1对象与方法

对象:在校实习即将毕业的五年级应届护理(含康复专业)专业毕业生。男生:58人,女生:162人。平均年龄:23岁。

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班为单位,在同一时间,地点进行测试。受试者自填表,实施统一指导语。量表包括90个问题,反映以下9项因子症状依次为: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症;依据统一标准,症状程度等按1.没有、2.很轻、3.中等、4.较重、5.严重,分5个等级记分,并以因子分≥3分,即严重程度为中度作为阳性检出。所得数据输入电脑,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与分析。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3.1毕业年级护理生与低年级精神症状自评结果总体情况分析通过对SCL-90的90个问题概括成9组症状群,即9项因子精神自评的调查结果显示:高年级护理专业学生症状自评结果均值低于全国青年常模组,且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三项因子上存有明显差异,分别为p

3.2高年级护理学生与低年级精神症状自评结果男女性别组比较分析由表2可见,毕业年级男、女生 SCL-90各因子自评得分平均值比较,男、女生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毕业年级男生与低年级男生各因子自评得分平均值比较,各因子均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3.3精神症状自评阳性检出结果分析

由表3可见,毕业年级护理学生症状自评结果,因子分≥3作为阳性检出,该人数的分布,男生除在敌对性因子比率低于女生外,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5个因子分的人数百分率明显高于女生,且p

毕业年级护理男生组因子分≥3的人数分布比率比低年级男生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项比例明显升高;强迫症因子高分人数比例略有升高,人际关系,敌对性关系、偏执这些因子高分人数比例下降;护理男生高年级症状阳性总检出人数百分比(34.48%)与低年级症状阳性总检出人数百分比(31.84%)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毕业年级护理女生因子分≥3的人数分布比率与低年级女生比较,躯体化、敌对性这些因子高分人数比例明显升高,强迫症、人际关系、焦虑、偏执这些因子高分人数分布下降,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因子高分人数分布无明显变化。护理女生高年级症状阳性总检出人数百分比(12.34%)与低年级症状阳性总检出人数百分比(19.82%)相比,有下降趋势,但无明显差异,p>0.05。

这些结果充分说明,毕业年级护理学生通过三年多的学习生活与综合素质教育及对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有不良倾向的同学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精神健康不良的分布比率有下降倾向,不同阶段男女生精神症状表现有性别差异,在具体的干预过程中必须重视性别差异,区别对待。

4结论

总而言之,毕业年级护理学生精神症状自评结果最终结果显示各因子分平均值皆低于低年级,差异显著。因子分≥3的阳性检出率,毕业年级护理男性学生在人际关系、敌对性、偏执等项较低年级学生明显好转;女性学生的阳性检出率在人际关系、偏执、强迫、焦虑等项毕业年级较低年级明显下降。这些结果充分说明毕业年级护理的学生在经过三年多的校园学习生活与综合素质教育以及对不同心理问题采取的必要的心理干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在思维灵活性与社会适应性等方面有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许新东.高等学校必须全面开展健康教育[J].中国学校卫生杂志,1993,15(1):9.

[2]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9.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3

一、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本研究对象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09级毕业班,共四个班,学生192人,其中男生82人,女生110人,考研人数6人。

(2)研究方法。以平时检查、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进行。其中平时检查主要是教师通过点名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到课率。问卷调查是根据两个专业毕业生学习特点自设问卷,发出问卷192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访谈主要是根据事先拟定的访谈大纲,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旨在了解毕业生的心理状况、渴求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对教师上课的建议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平时检查情况分析

教师上课检查结果表明能准时到教室上课的学生只占41.6%,其他学生绝大部分在宿舍睡觉或无所事事;部分由于参加招聘会而外出;小部分参加考研的学生到图书馆复习考研内容。而能到教室上课的学生也并不是全部认真听课,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并不理想,表现形式多为玩手机、说话和打瞌睡。

(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

(1)毕业生上课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为了解毕业生的学习状态,设置题项“你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状态?”,结果显示,只有10.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状态非常好;选择“比较好”、“一般化”、“比较差”和“非常差”的占比分别是20.8%、24.0%、30.2%和14.1%,说明毕业生学习状态总体不佳。关于学习态度的题项,选择“非常积极”的只有9.9%,而选择“比较消极”和“非常消极”的占比高达53.1%。在问及“你到教室来上课的原因?”,选择“任课教师点名”的高达47.9%。结果表明,毕业生学习态度欠佳。访谈得知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将来从事的工作是在企业中的实践应用,认为课堂的理论知识实用性不强,认为学习了也很难应用于工作上,因此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消极。

(2)到课率情况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1.3%的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良好;58.9%的学生出勤一般,常出现迟到、早退现象;9.8%的学生由于参加招聘会、上网等原因经常缺勤不上课。经访谈得知,毕业生在这特殊阶段,面临各方面压力,非常容易引起他们在思想上、心理上的异动,很容易使他们陷入迷惘和困惑的境况,从而对理论上课产生消极、抵触或无所谓的心理。

(3)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评价。为了解毕业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设置题项“你认为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结果显示,52.1%的毕业生认为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差”和“非常差”,显然,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当问及“你认为上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丰富实用吗?”,选择“比较不丰富实用”和“非常不丰富实用”的高达46.9%,说明毕业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的丰富实用性不太满意。分析原因是工商管理系两专业都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尤其需要情景体验式教学,而一线教师很少有企业工作经历,毕业生也大多没实习实践经历;因此,任课老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兴趣。

(4)毕业生心理状况分析。调查表明毕业生就业形势不是特别好,截止至大四寒假,70%以上的学生还没签订就业协议,所以就业对毕业生的影响程度较大。当问及“你当前自我感觉如何?”,选择“良好”的仅占10.4%,而89.6%的毕业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迷惘等心理,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往往容易导致上课学习状况欠佳。结果表明高校应下大气力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提高毕业生上课学习状态的建议措施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结合工商管理系两专业的特点,拟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措施来解决毕业生学习状态差的问题。

(1)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毕业生上课学习状态不佳,学习积极性差,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教授的课程,结合企业实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让学生更乐于接受。

(2)教师和学校都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教师要建立常规点名制度,学校要建立常规抽查到课制度,两个层面同时推进,提高学生的到课率,这是提升毕业生上课学习状态的制度前提。

(3)学院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设置符合毕业生急迫需要的课程,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此外,调研还发现,部分学生上课出勤率低,是因为上课时间与频繁的招聘会或考研复习时间相冲突,由此,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最好能把专业必修课避免安排在大四,尽量把影响毕业生上课学习状态的客观因素都消除。

(4)学院或学校层面应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心理状态复杂,需要学院和学校给予更多的关注。笔者建议学院或学校可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讲座,使得毕业生拥有健康的心理,这对提高毕业生的上课学习状况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李红.高校大学生上课出勤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8,(10).

[2]单常艳,叶玉清.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4

【关键字】工程教育;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保障工程教育质量的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已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签约会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各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如何去评价是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专业认证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工业工程专业是一个技术和工程管理交叉的专业,课程设置较多,因此,研究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方法,建立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的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专业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

2015年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包括以下12方面的内容。标准中对毕业要求的表述是“非量化”的[2],即没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来衡量毕业要求达成度,专业认证时需要提供有效的证据,来证明毕业生能够满足以上提出的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重视生命和健康,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3]。

2 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关键问题

2.1 培养目标

毕业学生能力要求达成度评价的依据是培养目标。工业工程专业希望培养出具有完善的工业工程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开发基本能力。确立培养目标时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培养出符合毕业要求达成度的学生的前提[3]。

2.2 评价目的

开展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将毕业要求落实到每门课程和每位教师,通过系统性的、合理的评价,为专业教育提供持续改进的依据,最终保证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其必要性包括三点:明确教师的责任;明晰学生学习要求;持续改进专业工作。

2.3 评价标准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现方式,其认证标准是国际工程认证组织颁布的《华盛顿协议》,该协议也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组织的2015版工程认证通用标准的明确要求。毕业要求达成度指由所有教师和管理人员通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自己负责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并由他们经过对所有评价数据的分析、比较和综合,得出整个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

2.4 分配权重

不同的课程具有重要不同程度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课程的重要程度分配权重。对具体某一门课而言,又可以划分不同的指标点,一门课程如果只有一个指标点,则可将这门课程以满分100分计为该指标点的权重。一门课程如果有多个指标点共同实现,则应该根据该门课程的考核评估方法等,计算并分配每一个对应指标点的权重(一般以一门课程满分100分进行分配)[4]。

2.5 确定参与评估的人员

毕业达成度评估人员应该主要由该任课教师担任,通过平时和最终成绩考核,给出每位学生的综合成绩。若课程有项目成果,比如实物、报告、程序或计算机绘图等,也可以实行教考分离,即综合成绩由平时项目加分及最终考试组成,并由本专业教师或企业专家给出评估结论。还可以考虑实行学生小组考评制,即按班级划分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根据小组成员表现、每名成员对项目的贡献度等给出小组每名成员的成绩,然后教师或专家再根据各个学生小组所完成的作业质量给出小组的成绩,综合计算分配成绩后得到每名学生的各分项成绩。

2.6 评价数据来源

在进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时,需要学生成绩、项目成果、课外实践等数据支持,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1)任课教师提交的最终考核成绩;(2)学生在管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领导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表现数据,这个数据需由学生管理部门给出;(3)学生管理部门的每学期的综合成绩排名数据;(4)企业实习相关证明数据,用人单位给出的评定数据等;(5)问卷调查数据;(6)第三方技能水平鉴定结果。

3 毕业要求度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基本思路

毕业培养达成度评价的落脚点是支撑课程,需要工业工程专业相关课程提供指标数据,而支撑课程是根据培养目标确定选取的,具体是指学生培养必须的各类理论(专业)课程、实验与实践课程、科技创新、毕业设计(论文)等,这些课程构成了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定量考核,并根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不同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这样就形成了毕业要求度评价的基本指标数据来源。然后根据这些基本数据,通过合理的统计计算方法进行支撑课程达成度定量评估。再通过支撑课程达成度的评价结果进行支撑课程对应指标点的达成评价,并进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最后形成对培养目标的评价结果。在评价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评价结果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需要形成合理的达成度评价体系,以保障最终得到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3.2 常用评价方法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可分为:直接评价方法和间接评价方法。其中,直接评价方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或检验毕业要求及分解指标点的达成情况,包括学习成果、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和报告等。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考试和测验成绩分析;(2)实验或实践表现综合评价;(3)第三方专业证书考试加分;(4)专题报告审查;(5)实习单位的考核评价。

间接评价方法多为意见调查和自我陈述,包括访谈、问卷调查等。主要由用人单位、校友会、辅导员、专业教师及二级学院领导参与完成。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调查雇主对毕业校友的工作满意度;(2)校友毕业后的成长自评;(3)学生学习经验问卷调查;(4)进行学生访谈、模拟测验。

对以上提出的直接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时,应该以教学环节的各门课程对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达成度评价结果为基础,综合考虑相应的课程支撑权重,计算得出达成度评价结果。而分析间接评价的结果时,应以收集的所有问卷调查为基础,综合分析达成度评价结果。

3.3 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程序

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估是对所有毕业要求逐条评估,每一条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估又由支撑课程、指标点达成度评估构成,根据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思路,可得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

3.4 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计算与判定

第一,详细记录每名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评价成绩;第二,按照课程的权重分配,分配到各对应项;第三,按照加权求和,得出每一名学生每一个指标点的成绩;第四,与预先设定的目标值(合格分数,如70分)进行比较,即可判断毕业要求是否“达成”。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计算每一个指标点(指同一行)的总成绩时,应首先将它所对应的3~4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分配到该指标点的成绩均按100分折算后,再计算本指标点的总成绩[5]。

评估计算以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毕业要求(3)为例,评价周期为 2 年,课程评价结果取各年度最小值,指标点评价结果取各指标点最小值,若此最小值满足要求,则可说明毕业达成度合格[3-5]。毕业要求(3)的指标点、支撑课程、课程权重参见表 1 所示。对支撑毕业要求(3)的15门课程 ( 包括实践环节) 通过合理性确认合格后,逐门、分年度进行了达成度评估,毕业要求(3)达成度评估结果汇总参见表 2 所示。

依据评估前设定的达标值,通过表2可知毕业要求(3)的评价结果是否符合毕业达成度的要求。同理根据以上提出的评价步骤,可对其他 11 条毕业要求进行达成度评价,都可判断出评价达成度是否合格。

4 结语

毕业要求达成度的定量评价是当前工程教育认证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对于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评价和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基础上,给出了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指标点集合和指标点-支撑课程矩阵及相应权值矩阵;在此基础上,对指定年级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全面评价。参与课程评价的人员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对相关课程客观的评估结果,直接影响到上述定量评价方法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准确性[6]。因此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责任领导和相关骨干教师的参与,以保证定量评价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欧红香,葛秀坤,邢志祥.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等研究与评估),2015(10):4-5.

[2]王世勇,董玮,郑俊生,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估方法研究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3:18-20.

[3]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专业认证通用标准[EB/OL].http://.cn/column.php?cid=17,2015.9.

[4]任红卫,刘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度[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5:20-21.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专升本考试;医学专科生;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心理健康

状况压力(stress)又称应激,是机体的一种反应模式,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出了个体的能力所及的时候,就会体现为压力[1]。如果个体长期处于压力的高水平和高应激状态下,机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和损伤[2]。升学作为一种应激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医学生造成生理心理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医学专科生的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应干预提供参考,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参加毕业前临床综合技能培训的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实习生为调查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420人,其中男生231人,女生189人,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62±1.01)岁;对照组为同年级、同专业不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420人,其中男生223人,女生197人,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34±1.12)岁。两组学生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在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采用集中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由经过培训的教师组织现场笔试,统一指导语,学生在30分钟内填写调查问卷进行自我评定。向观察组发放问卷420份,收回有效问卷40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71%;向对照组发放问卷420份,收回有效问卷3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76%。应用如下量表进行调查:(1)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3]:采用1~5级评分,依次表示没有、稍有、中度、较大、极大5种程度,BSSI用来测量专升本医学生的压力源和压力程度。(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量表)[4]:该量表由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参与计分的18个条目由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等7个维度构成,按照0~3分计分,得分≥2分表示该维度情况较差或很差,以PSQI≥8分作为判定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累积各维度得分作为PSQI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3)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5]:评分标准为1~5分,依次表示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5种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程度越严重。

1.3统计学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学生

BSSI问卷得分比较观察组医学生BSSI问卷得分最低分75分,最高分106分,平均分(81.36±13.30)分;对照组得分最低分58分,最高分71分,平均分(72.68±8.28)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P<0.05)。

2.2两组医学生

PSQI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观察组医学生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障碍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上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调查的医学生中均未发现有使用催眠药物的现象。

2.3两组医学生

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6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敌对性、偏执和精神病性3个因子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当今社会,压力似乎已经是学习、生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竞争的加剧让职业人群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6]。医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调查显示[7],医学专科生的就业率最低、平均薪酬最低。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的培养与就业定位是基层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但是当前我国基层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如医疗设备状况、经济待遇、生活环境、自身医疗技术发展机会等很难吸引医学生就业,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远远大于本科生[8]。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医学生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发展压力、就业压力等各种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医学专科生参加专升本考试来提高学历层次以利于就业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医学生把升学、考研作为出路,边实习边准备考试,甚至把主要精力放在复习考试上。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总的睡眠状况不如对照组(P<0.05),升学压力对医学生睡眠造成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医学生实习阶段面临毕业,即将走向社会,如果选择参加专升本考试进一步提高学历,无疑会增加自身的压力,升学成了部分医学生的又一压力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学生的睡眠,这与国内有关研究结果一致[9]。显示,观察组医学生的SCL-90量表中6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专升本考试压力可能给医学生造成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要对医学生特别是对专升本医学生的睡眠和心理健康问题高度重视,针对不同人格特征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对于促进专升本医学专科生的心理健康,改善其健康状况,使医学生处于良好的身心状态具有积极意义。一是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医学生正确认识、看待自我,发展动机要合理,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有关学业与职业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使学生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卫生政策联系起来,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联系起来,从而坚定到基层工作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找准就业定位。二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医学生应对学习目的不明的迷惘期、毕业分配的选择期,使医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处理好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遇到的困惑,以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度完成实习、毕业;帮助学生掌握应对相应压力的有效策略,使其能够在适度压力下进行复习,参加升学考试。三是对个别因压力过大引起较严重心理问题的专升本医学专科生,应积极给予心理治疗甚至药物干预,促进医学生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综上所述,有升学压力的医学生,其不良的睡眠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又有学校层面和个体应对层面的问题,从3个不同维度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10],以减轻医学生面对的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使广大医学生能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身社会,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6

为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我们通过查看毕业生档案、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信息库。按照实事求是原则,对毕业生信息进行分析归类;梳理思路,提出帮扶方法;努力提升毕业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就业困难毕业生界定

(一)基本概念。特殊群体学生是指经济困难、学习吃力、生理和心理存在一定缺陷、言行异常、就业困难等在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的大学生群体。

一般认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是指在心理、身体、学业、经济、综合素质方面处于弱势的毕业生。

笔者认为,就业是在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既定经济形势下主客观相互选择的结果。因此,就业困难毕业生是指在现行就业形势下,通过主观努力寻找就业创业机会,但在就业市场客观上无法实现就业或创业的弱势毕业生。

(二)具体分类。根据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择业调查和职业测评等,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从学业成绩看,指大学期间整体学业成绩偏低,存在挂科补考、重修以及被延长学制难以就业的毕业生。

2. 从身心健康看,指因身体残疾导致心理问题或身体健康但有心理障碍或疾病,难以就业的毕业生。

3. 从经济状况看,指家庭经济贫困,大学期间依靠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无力支付专业培训和承受就业成本,导致就业机会减少,难以就业的毕业生。

4. 从性别看,指因工作岗位、女性产假等因素,导致企业优先录用男毕业生,导致女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难以就业的女毕业生。

5. 从创业看,指试图通过专业所学,努力创业,但由于资金不足,经验欠缺等原因,难以实现创业的毕业生。

二、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总体思路

(一)围绕国家就业政策,明确帮扶路径。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基层就业、创业毕业生先进典型报告会等形式,开展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

(二)健全就业指导团队,完善就业帮扶机制。在广泛调研就业市场的基础上,根据就业困难毕业生实际需要,健全就业指导服务团队。改变单纯理论教学,由就业指导人员、企业实践人员、创业成功人士、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士组成职业化、专业化就业指导团队。

三、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方法

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不同情形,分类采取措施:

(一)学业欠佳型毕业生。发挥就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引导、疏导作用。通过学业辅导、就业指导、毕业生自身努力,帮助其减轻学业压力,增强自信,激发学习热情,顺利完成学业,为就业奠定基础。

(二)身心困惑型毕业生。健全毕业生身心健康咨询服务体系。以心理咨询师为主导,建立毕业生互助小组。加强就业困难毕业生与就业毕业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就业困难毕业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就业,尽早实现就业;对个别毕业生,及时联系家长,共同帮助其调整心态,为就业做好准备。

(三)经济困难型毕业生。关注经济困难毕业生,宣讲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政策,指导其签订还款承诺书,协助办理毕业手续,以减轻毕业生心理压力;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向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补助;让毕业生懂得感恩,珍惜就业机会,努力实现就业,回报社会。

(四)就业困难女毕业生。针对就业性别歧视等现实问题,通过开展“优秀成功女性进高校”宣讲活动,教育女毕业生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积极就业的心态,善于展现女生特质,选择符合女性就业的工作岗位,增加就业机会,积极实现就业。

(五)创业困难型毕业生。对于强烈创业愿望的毕业生,根据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鼓励创业困难毕业生参加SYB创业培训,学习创业理论知识;参观企业顶岗实习,积累创业经验;协助其办理创业证及贷款咨询等事宜,尽最大努力帮助毕业生实现创业梦。

四、研判就业形势,遵循就业规律,努力提升毕业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