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干预范例6篇

康复护理干预

康复护理干预范文1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预后; 护理; 影响因素

doi:10.14033/ki.cfmr.2017.15.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5-0085-03

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严重意外损伤,病情凶险,致死率与致残率较高,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受损,影响其预后,不利于其后续康复,因此分析影响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因素对于指导临床有效治疗有积极意义,是提升患者生存率与生存质量的关键[1]。影响颅脑外伤预后的因素诸多,及时正确地进行伤情、预后评估,采取合理抢救、治疗措施、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2]。重型颅脑外伤所致的功能障碍广泛而复杂,除了意识状态、语言认知、感觉功能及精神心理状态外,肢体运动能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且这些功能障碍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3]。为探究影响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及护理,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临床诊疗报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脑CT或MRI检查确诊,受伤距离入院时间≤2 h,具备颅脑手术指征,排除严重合并伤、心肝肾功能障碍、妊娠妇女、精神障碍、手术禁忌证等。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5~62岁,平均(38.4±4.1)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3~2.0 h,平均(1.58±0.33)h,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5~60岁,平均(37.5±3.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3~2.0 h,平均(1.61±0.29)h,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做相关检查与手术准备,手术完成后均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降颅压、监测生命体征、营养支持、消炎止血、保脑、给氧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如下。

1.2.1 心理方面 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状态与生活需求,针对患者个人情况进行优质沟通交流,增强患者信任感,帮助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消除疑虑,提升治疗依从性。及时了解患者心态变化与个人需求,为后续护理干预计划的实施提供指导。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与有效性,在康复期间给予心理指导,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4]。

1.2.2 转移训练 为保持患者肢体功能和关节活动度,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肢体挛缩、褥疮、呼吸道感染及神经压迫等采取的一种康复性训练。在患者清醒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应,缓解头痛头晕症状,按照卧位-低半卧位-高半卧位-坐位-立位-行走顺序进行适应,指导患者每个阶段变化护理,对头部进行左右转动[5]。在患者头晕头痛症状逐渐缓解中向下一阶段过度,若恢复不理想,则适当延长适应时间,若头部反应剧烈,则立即联系医生进行观察处理,调整适应计划。

1.2.3 认知功能训练 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进行会谈,会谈内容以认知干预为主,实施综合分析能力和记忆训练的方法[6]。首先理解患者感受,调整自身情绪,其次指导并帮助患者识别思维,帮助患者寻找出错误认知并进行纠正,缓解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重建合理认知,增强患者信念,并实施认知与行为干预,提升配合度。颅脑外伤患者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制,多数患者出现的各种消极情绪,采取早期的康复干预、认知功能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尽可能避免脑损伤带来的后遗症,减轻和改善脑损伤所致的认知功能的障碍[8]。

1.2.4 肢体康复训练 要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时开始进行,内容包括肢体训练、床上床下训练、平衡训练、行走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食、洗漱、梳头等)训练等。运动训练是临床护理重点,依靠健侧肢体辅助患肢关节活动,指导患者平衡训练与减重步行训练。运动训练中依据Orem自理理论指导患者临床运动实践,提供知识讲解、动作示范等,根据患者不同阶段训练需求提供不同生活辅助器具,贯穿于日常康复训练中,需注意尽量限制健侧肢体的替代功能。对于平衡较差的患者及偏瘫患者要使用手杖或者四脚手杖等改善平衡,缓解偏差症状,完成健侧与患侧的训练[9]。根据患者肢体功能表现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升训练强度,鼓励患者自主参与训练,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3 评价标准

患者预后评价选用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以得分1~3分为患者预后不良,4~5分为患者预后良好,患者得分越高显示预后越好。临床护理效果u估选用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标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ADL(日常行为活动)与躯体功能,NFD得分越低恢复越好,MBI得分越高恢复越好,FMA得分越高恢复越好[10]。

1.4 统计学处理

临床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NFD、FM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NFD、FMA、MBI评分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颅脑外伤病情凶险、病情复杂多变,生存质量备受影响,因此加强影响预后因素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选择80例患者做预后研究,预后良好率73.75%,这一数据与以往临床研究结果基本持平。在本次护理实践中,康复训练配合患者认知干预、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代表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行为的NFD、FMA、MBI评分在护理干预作用下取得了良好表现,患者不仅恢复效果显著,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有出众表现,证实了康复锻炼在改善颅脑外伤患者预后方面的优越效果。针对影响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因素的分析对于指导临床应用多种举措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存质量与生存率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有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以及认知和思维的训练,可促进脑的可塑性,减轻后遗症,预防并发症。临床护理中可通过加强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处理等改善患者预后,针对影响预后的因素制定措施进行预防,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保障。颅脑外伤影响预后的因素诸多,且相互关联,在临床的研究和护理中,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晓丽娜,衡新华,张小梅,等.云南省高海拔地区颅脑外伤预后分析[J].现代预防学,2012,39(7):1770-1772.

[2]谢国胜.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7):989-991.

[3]龙琼珍,黄靖.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的康复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90-91.

[4]王晓燕.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65-66.

[5]钱春清,龚江标.颅脑外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2):159-161.

[6]周梅君.早期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3):84-85.

[7]季玲.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J].全科护理,2011,9(9):2379-2380.

[8]谭爱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8):21-22.

康复护理干预范文2

关键词:肢体挛缩;脑卒中;康复护理

脑卒中,中医上俗称"中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1]。存活患者中大部分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心理或情感障碍。根据临床表现和脑血管损害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以运动功能障碍在临床上最为常见,部分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存在肢体挛缩,此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较困难,易使患者及其家庭承受较大的经济负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脑卒中肢体挛缩患者,采取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2年 4月~2014年4月的70例脑卒合并肢体挛缩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5~76岁,平均(62.1±1.9)岁;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7~78岁,平均(61.9±1.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70例患者中22例脑出血,48例脑梗死。所有患者诊断情况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我国脑血管学术会议。确诊经MRI检查及头颅CT检查,脑卒中合并肢体挛缩患者均处于急性期,所有患者具有清晰的神志,生命体征稳定,未发现智力障碍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饮食疗法,药物治疗,阶段性健康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先用热敷或红外照射患者挛缩肢体30min,使患者血液循环增强,痉挛环境,再采取运动疗法松弛肢体肌群。牵张疗法,用手牵拉患肢30s至数分钟后松开,或用夹板将患肢、关节固定,维持几小时后拆卸;肢端摇摆运动法,将肢体放松,四肢末端反复摇摆,使手足痉挛减轻; 姿势反射法,患者卧位从俯卧至仰卧,可使屈肌痉挛受到抑制,反之可使伸肌痉挛受到抑制。②挛缩肢体被动运动:被动运动的肢体肌肉放松,利用外力固定关节的近端和活动关节的远端,根据病情需要尽量作关节各方向的全幅度运动,但要避免动作粗暴。

1.3 疗效观察 ①Ashworth痉挛量表(ASS)[2]:对患者肢体挛缩程度进行评估。分为5级。0级,无肌张力增加。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然后释放或现最小的阻力。2级,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始终有较小的阻力。3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受累部分被动运动时较为困难,阻力均较明显地增加,4级,肌张力严重增高,患肢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②Brunnstrom运动评定法[3]:共6个阶段,I阶段:弛缓,无任何运动。Ⅱ阶段:开始出现痉挛及共同运动模式。Ⅲ阶段: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痉挛加重。Ⅳ阶段:出现一些分离运动,痉挛开始减弱。V阶段:分离运动为主,痉挛明显减弱。Ⅵ阶段:协调运动正常或接近正常,共同运动及痉挛消失。分别于患者康复干预前、康复干预后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肢体挛缩程度、挛缩肢体运动功能情况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资料比较采取x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肢体挛缩程度对比 观察组在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肢体挛缩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x2 =9.89,具有统计学差异(P

2.2 两组患者挛缩肢体运动功能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后挛缩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x2 =11.59,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脑卒中合并肢体挛缩的患者因肢体萎缩,缩小了关节、肌肉的活动范围,使肢体运动受阻,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产生了严重影响,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4]。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良姿位摆放是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干预措施的重要过程。通过运动动作训练和正确的摆放来抑制异常姿位,从而改善大脑神经功能。抗痉挛模式即护理良姿位,对早期良姿位训练的重视,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的恢复[5]。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肢体挛缩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发现观察组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肢体挛缩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挛缩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司惠芳,梁岚萍,刘向真,潘玉焕.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现状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4,07:58-61.

[2]刘泰,陈荣群.脑卒中肢体瘫痪的运动康复治疗[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03:1-4.

[3]龚文齐,陈慧.脑卒中肢体障碍的社区康复护理进展[J].天津护理,2012,01:51-52.

康复护理干预范文3

[关键词] 腹部手术;心理状况;疼痛程度;胃肠功能;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b)-0113-03

手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虽可解决诸多问题,但手术麻醉及创伤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胃肠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从单一疾病护理逐渐转向预防、保健、康复等综合护理模式[2]。笔者根据腹部患者的特点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心理及生理状况,促进了患者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142例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本科行腹部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观察组:男37例,女34例;年龄20~74岁,平均(51.25±6.17)岁;行胃肠道手术53例,阑尾切除术14例,肿瘤切除术4例;微创手术31例,开腹手术40例。对照组:男38例,女33例;年龄20~73岁,平均(51.21±6.18)岁;行胃肠道手术54例,阑尾切除术14例,肿瘤切除术3例;微创手术32例,开腹手术39例。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患者;②术后昏迷、伴有精神疾病及沟通障碍疾病患者;③不愿参与本次研究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如: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健康饮食、指导用药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下护理干预措施。

1.2.1 心理护理 由于手术及自身疾病原因,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仅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对术后康复也有一定不利影响。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及过程,告知患者手术期间可能产生的不适感,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心理,从而减轻其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术后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及可能达到的预后效果,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精神上给予安慰与鼓励,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引导患者放松心情,必要时可播放患者喜好的音乐,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降低焦虑、抑郁程度。

1.2.2 疼痛护理 疼痛是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更加明显。对于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可通过交谈、说话,播放喜好音乐等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对于疼痛程度严重的患者给予适量镇痛药物。同时指导患者取舒适,尽量减少咳嗽、深呼吸等动作,避免牵拉切口,产生疼痛。

1.2.3 饮食指导 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一般在术后6 h即可指导患者进食流质类食物,待患者出现肠鸣音后给予半流质食物,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排气,早期食物摄入应避免产气类食物,以免发生腹胀,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及异常反应。

1.2.4 早期康复护理 患者回到病房后,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给予四肢关节及肌肉被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术后6~8 h患者可取半卧位,根据患者舒适情况变换;术后第2天帮助患者坐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下床活动,并指导患者生活逐渐自理,如:洗手、吃饭、上厕所等。康复护理期间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且不可使患者劳累过度,以免发生意外。

1.3观察指标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定;{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48 h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得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3}观察两组患者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康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3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表3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的比较(d,x±s)

3 讨论

腹部手术是治疗腹腔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各种腹腔手术技术已日益成熟,尤其是腹腔镜、胆管镜等微创手术的问世,使手术创伤性更小、术后恢复更快[3],但无论哪种手术方式,均会对机体产生一定影响,如:患者心理状态、术后疼痛、胃肠功能紊乱等[4],这些因素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对康复进程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减轻手术对机体的影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课题。

由于手术患者对自身疾病、手术方法及预后效果了解较少,术前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术后由于疼痛、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很易引起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5],而严重的负性情绪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具有不利影响[6],因此,针对上述特点,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给予腹部手术患者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改善其不良情绪。

疼痛是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一般在术后1~2 d疼痛较为明显,虽然疼痛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防御功能,但仍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7],严重疼痛不仅可增加患者的负性情绪,同时还可抑制胃肠蠕动、降低分泌物排出[8],因此,给予腹部手术患者积极有效的疼痛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给予腹部手术患者积极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可减轻其术后疼痛,促进其康复。

手术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一直是临床所关注的重点课题,腹部手术患者由于手术及麻醉等各种原因,术后胃肠功能多处于麻痹状态,使患者胃肠功能低下[9]。多数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从而缩短术后排气时间[10]。也有研究认为,术后早期活动可改善手术患者内脏自主神经功能,提高迷走神经张力,从而增强胃肠蠕动,减轻胃肠道不适症状,促进营养吸收和切口愈合,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缩短[11]。笔者对腹部手术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同时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给予腹部手术患者饮食及康复指导,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促进切口早日愈合,使其尽早康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笔者认为,早期肠内营养及早期康复训练均有利于腹部患者康复,但在应用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必须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状态下开展,以免发生意外。

综上所述,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腹部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参考文献]

[1] 曾燕,韦喜艳.术前疼痛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67-68.

[2] 李越.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24-125.

[3] 赵雪勤.针对性疼痛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0):102-103.

[4] 戴英伟,吴秀芬.舒适护理干预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各项胃肠功能指标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4):278-279.

[5] 蒋立荣.上腹部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170-172.

[6] 毛丽娟,戴宝珍.实用老年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96.

[7] 林洁,杨华,罗素君,等.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135-136.

[8] 穆宝华.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7):3548-3550.

[9] 林雪梅,符梅华,罗晓芬,等.药熨配合电针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2):91-92.

[10] 张明党.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69-70.

康复护理干预范文4

【关键词】护理干预;剖宫产; 康复

产妇剖宫产术后如何保养,怎样降低术后并发症,术后身体怎样得以康复,这是所有产科护理人员要值得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收剖宫产分娩的1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效果差异显著,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168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收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26.3±1.3岁,受孕1~3次,将随机分成观察组84例(干预护理)和对照组84例(常规护理),两组产妇在年龄、孕龄及产后并发症等方面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产妇进行基础的护理,观察术后脉搏、子宫收复、阴道出血等情况,手术24小时后,可针对情况拔掉尿管,为了预防感染,叮嘱产妇及早进行身体锻炼,3天后可停用抗生素,根据情况可延长使用,可通过静脉滴注或进食等方式补充营养。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术期护理、心里辅导、母乳喂养等进行正确指导。手术前应对产妇进行心理辅导,减轻其害怕恐惧的心理,产房必须营造一种温馨安静的氛围,为主动配合手术和手术进行顺利做前提工作。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使产妇能及时排尿,防止细菌感染,24小时内便可拔出尿管。对产妇进行双腿间、臀部、臂部、双下肢的按摩,促使产妇早日下床活动。若产妇阴道流血少,子宫收缩良好,可帮助患者缓慢翻身,避免压疮[1]。术后,若患者继续使用抗生素,那么是不允许进行母乳喂养的。停药后,帮助产妇使用正确的方法早日进行母乳喂养,教导产妇在无乳的情况下让婴儿吸,每天至少8-10次,使乳腺早日分泌母乳,以避免乳腺导管出现阻塞。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顺利排尿、压疮发生、24h内下床活动、乳汁分泌不足及术后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为P

2 结果

两组产妇在排气时间、拔管后的排尿时间、顺利排尿、发生压疮、24小时下床活动、乳汁分泌不足等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随着护理学的新方向,对产妇的人文关怀显得极为重要。护理人员不仅要加强对产妇进行生理治疗,还应该重视进行心理疏导,以达到二者均衡的状态。术后身体的不适以及术中腹腔对身体刺激等一系列情况都将导致产妇腹胀、排气时间长、排尿难等问题。不仅会对产妇的身体健康恢复形成制约,还会对其哺乳和泌乳造成影响。在手术中所遗留下来的紧张、焦虑、害怕等负面心情在手术后时刻影响着产妇的心理,如果发生恶性循环,那么恢复的效果与预期相比较相差甚远。所以,干预护理对产妇术后康复而言是非常关键的。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干预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在排气时间、拔管后的排尿时间、顺利排尿、发生压疮、24小时下床活动、乳汁分泌不足等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参考文献

康复护理干预范文5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4月至2010年11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男性80例,女性40例。年龄46―78岁。病程8―36年。其中,慢性肺气肿伴肺心病36例;单纯慢性支气管炎25例,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1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肺气肿7例。随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样本在性别、年龄、病程、居住环境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两组均有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的个案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给予护理干预。

1.2.1 观察方法 干预人员经过统一培训,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内容,熟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种类、用法、用量、适应症、副作用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依据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用药,并及时提出相关问题。每月对记录内容整理,进行整体分析。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症状、体征、药物治疗、生活习惯、运动情况、并发症及其他情况等。

1.2.2 干预组干预方法 每周组织公休座谈会一次,通过讲解健康知识,是患者和家属逐渐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含义、危害,懂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长期性疾病,明确治疗的目标,目的。知道吸烟、环境污染可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将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控制。具体包括:(1)戒烟干预。 向患者讲解长期吸烟而使呼吸道粘膜受到刺激发生损伤,引起气道分泌和渗出物增多,气管平滑肌收缩,血液循环受阻而导致气道静脉丛淤血,气道营养不良,久而久之,引起气道疾病,戒烟后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增生,黏液排除能力增加,感染减少,咳嗽减轻,体质增强,戒烟主要靠决心和毅力,为此我们制作了戒烟卡,告诉患者戒烟的好处;与病人一起找出吸烟的原因,共同制定戒烟计划,坚持戒烟承诺。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吸入有害煤烟粉尘和刺激性气体。(2)营养干预。 向患者讲解饮食的重要性,给患者以营养丰富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注重膳食合理平衡,避免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1500ml/d以上,保持口腔清洁,增强机体抵抗力。(3)氧疗干预。 氧气吸入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有患者认为氧气可吸可不吸,因此,护士在给干预组患者进行氧疗时,应耐心、细致讲解吸氧的目的及意义。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时,护士可让患者采取俯卧位吸氧,3h/d,其他时间可采取自由。(4)运动干预。合理的锻炼和体疗,比如呼吸肌锻炼包括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法。坚持进行康复锻炼。当病情处于缓解期时,要进行适当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比如:散步、慢跑、做健身操,传统的气功疗法等。进行耐寒锻炼,坚持养成用凉水洗脸的习惯,温水沐浴和呼吸新鲜空气,要做到四季坚持不懈,另外要注意天气变化,随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5)心理干预。 干预组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护患双方共同分析治疗中出现的反复及不良因素的影响,制定对策,调动患者的主动积极性,改变心理上的被动位置,树立信心,由配合治疗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教育患者要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保持良好心态。这样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和促进康复,从而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1.3 疗效标准

显效:2年内基本没有发作,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有效:2年内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及发作时病情明显减轻,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有改善;无效:发作次数及一般状况与原来无明显改善或在2年内死亡。

2 结果

干预组60例治疗及干预2年后,显效20人(33.33%),有效35人(58.33%),无效5人(8.33%)。其中2例在治疗期间死于急性发作。对照组2年后,显效7人(11.67%),有效33人(55%),无效20人(33.3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后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体重、平均血清白蛋白浓度测定及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均有所好转。

3 讨论

COPD患者多为老年患者,病程长,因生理功能减退常伴发其他疾病,免疫力低下,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无法根治,有资料显示,15%~20%的吸烟者会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0%~70%的慢性肺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情况,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营养不良的程度更加突出,对于营养不良和营养正常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长期氧疗还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提高生存率[3]。研究表明,俯卧位吸氧能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减少分流,改善膈肌运动,俯卧位吸氧是提高PaO2的直接原因。

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和心里平衡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效果显著,对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要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我们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是他们慢慢适应,自觉接受,达到预期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我们应将多种干预措施融为一体,依据每位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各有侧重,循序渐进,让患者真正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树立健康意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控制产生积极影响。专家建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吸烟或长期被动吸烟、常处于空气污染环境、有家族病史者、超过40岁且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以及日常活动或运动时呼吸急促者,应定期到专业医院进行肺功能仪器常规检查,以检测在最大肺活量过程中的第1秒内所呼出的空气容积。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主编.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45.

康复护理干预范文6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很多存活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笔者对7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经观察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75例卒中患者,男39例,女36例,年龄35~78岁,平均61岁;入院时间为发病1h~10d,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均经颅脑CT检查确诊。在病情稳定、意识无障碍或已开始恢复时即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康复护理效果判定标准为:基本痊愈“恢复至Brunnstrom VI级;显效:提高2级以上;有效:提高1级;无效:级数无变化。

2 康复护理与训练

2.1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目标:改善运动、语言、认识和其他受损的功能,发挥患者的残余功能,防止发生并发症,减少后遗症,使患者在精神、心里和社会上再适应,恢复自主活动和人际之间的交往,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2 急性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发生后,应以临床抢救为主。康复护理措施应早期介入,但应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只要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h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为了下一步的训练做好准备,具体有以下几点:1.正确姿式的摆放是早期偏瘫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萎缩最有效的方法。患侧卧位:此卧位可增加对患者的知觉刺激,并使整个患肢拉长,从而减轻痉挛。具体方法:头部放于与肩同高的软枕上,稍向前屈,躯干向后旋转,背部用软枕支持,患者上肢前伸与躯干的角度> 90° ,前臂后旋,腕部背伸。健侧下肢稍后伸,屈膝,患侧上肢应支撑,肘关节>90° 弯曲, 并在膝侧至足部置一较厚软枕(厚度为13cm左右), 保持屈髋、屈膝、踝中位。2. 挛缩的预防:有规律地运动瘫痪的关节,3~4次/d,每次每个动作10次左右,活动顺序由上而下,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幅度由小到大牵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及关节周围组织,多做与挛缩方向相反的运动,直到主动运动恢复。3. 按摩可以促进血洧循环及淋巴回流,以减少肿胀,亦是对患肢的感觉刺激。对肌张力高的肌群取安抚性质的按摩使其亥松,对肌张力低的肌群则予以擦摩和揉捏。在活动前进行按摩,2~3次/d,15~30min/分, 包括按、摩、捏、揉。按摩时应从肢体近端到远端,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由慢而快,2次/d, 反复按摩。

2.3 恢复期康复护: 一般病后1~3w(脑出血2~3w, 脑血栓1w左右) 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进入恢复期。此期康复护理的目的是经过功能训练进一步恢复功能,达到步行和生活自理的目的。各期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 软瘫期:恢复和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主动运动。鼓励患者尽早开始自助运动,逐步恢复到主动运动,注意用力平稳,尽量达到最大幅度,用力以引起紧张和轻度疼痛为度。配合针灸理疗和面部热疗。2. 痉挛期: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出现。3. 改善期:评估患者的瘫痪情况,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对患者制定运剂训练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应尽早进行坐的训练,并达到三级平衡。继之进行站立行的训练,让其在平地、阶梯、斜坡等同地形接受步态训练,并指导其使用辅助器的方法以协助训练上下台阶时注意“健腿先上,病腿先下” 的原则。在训练时注意上肘和手的训练,手的功能基本上是最后恢复做,有做终生都难以恢复,应注意其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性的训练,如拍球、投球、写字等训练。训练中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勿因训练过度而致脑卒中再发,同时对患者的每一个进步予以鼓励,树立其恢复功能的洗漱、穿衣、进食等活初,恢复生活的信心。

2.4 偏瘫并发症的护理

2.4.1 肩-手综合征: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患者在恢复期(3个月)患手突然浮肿、疼痛及患侧肩痛,并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制,是脑卒中偏瘫后常见的并发症,常严重防碍上肢功能康复。发生原因主要是植物神经障碍所致。目前主要的护理措施有:坚持早期保持正确摆放姿势,护士协助或握患者手浸入39~40。c温水中10~15min, 再浸入15~20。c冷水中5~10min, 反复3~5次,以温水开始冷水结束,3次/d,避免患手输液,指导患者用健手带动患手做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及日常生活训练。

2.4.2 关节挛缩畸形:偏瘫的肢体长时间固定,关节囊和肌肉的蔬松结缔组织因胶原成分增多而变成致密结缔组织,自行缩短变厚而失去弹性,引起关节挛缩畸形。一般以预防为主,预防措施为坚持早期被,主动关节全范围运动,对已形成的挛缩畸形,主要进行牵拉治疗,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2.4.3 废用性肌萎缩:由于肌肉不活动引起肌容积缩小,肌力和肌耐力下降称为废用性肌萎缩。肌萎缩是由于废用中枢营养作用的丧失或神经元萎缩所教。早期加强肌肉的活动,特别早期进行负重训练,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可以预防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

2.5 心理护理:根据康复训练的疗效,在不同阶段对其进行鼓励和宽慰,给予适当的暗示,取得信任,使之树立信心,调动积极性主动参与配合治疗。因患病后患者大多数生活难以自理,普遍存在抑郁、自弃、孤独、依赖心理,如果得到及时疏导,则可产生绝望、恐惧表现,护理人员要掌握患者的经历、爱好习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无微不至照顾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循序渐进向其解释病情,让其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坦然面对现实,以积极态度配合功能锻炼。

3 结果

在进行康复护理与训练后,本组75例患者中基本痊愈5例,显效22例,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3.3%。

4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