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偶然性范例6篇

生命的偶然性范文1

一、对偶原则

对偶原则通常是描述两个体系之间的某种对称性的。如果体系A与B互为对偶,则从其中任意一个体系的规律可推知另一个体系的规律。

在射影几何学中,对偶原则是指在射影命题中,处于对偶关系的元素,可以通过相互替换,将命题A变为命题B从而构成新的命题。特别的,若命题A为真(伪),则命题B亦为真(伪)。

以平面射影几何学为例,点与直线是处于对偶地位的基本元素,直线是自对偶元素。凡是涉及点与直线接合问题的相关命题都是射影命题。根据对偶原理,将原射影命题中的“点”替换为“线”,“共线”替换为“共点”,“点列”改为“线束”,“在……上”改为“经过……”,原射影命题将会变为一个新的命题,且新命题与原命题保持相同的真伪性。下面以历史上著名的Pascal定理为例窥探对偶原则的基本思想。

Pascal定理:一个六边形的六个顶点在一条二次曲线上,当且仅当该三对对边的交点在一条线上。

Pascal定理的对偶定理:一个六边形的六条边切一条二次曲线,当且仅当该三对顶点的线交于一点[1]。

事实上,Pascal定理是关于点、直线及它们的接合关系的射影定理,其对偶命题就是历史上的著名的Brianchon定理。一般的,适用于二维射影平面上的对偶原则称为平面对偶原则。适用于三维射影空间上的对偶原则,被称为三维空间对偶原则。类推,存在n维空间对偶原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但在不同维度的空间里,其对偶元素、对偶命题是不尽相同的。

二、射影几何中对偶原则产生的理论根源

追溯射影几何学中对偶原则的理论根源,首先应深刻理解射影平面上引入的无穷远元素和无穷远直线。在欧式几何中,每组平行线是没有交点的,平行平面也没有交线,这导致了中心映射无法成立。射影几何最中心和最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图形在中心投影或平行投影变化问题。因此,为了使中心映射在空间中满足双射,在每一条直线上添加一个理想点,在每张平面上添加一条理想直线,从而引入了无穷远元素和无穷远直线的概念。

若欧式平面中单纯的引入无穷远元素和无穷远直线,欧式平面则变为仿射平面。在仿射平面中,有穷远元素和无穷远元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如果将有穷远元素与无穷远元素不加区别使用,则仿射平面变为射影平面。因此,区别于欧式几何和仿射几何,在射影平面中任意两直线都相交于同一个无穷远元素,这直接导致有接合关系的点与直线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它们在射影平面中处于平等地位,对偶关系应运而生。

三、对偶原则的广泛应用

简洁性和广义对称性是对偶原则的重要特点。对偶原则不仅适用于射影几何,在数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中也适用。根据对偶原则,若定理的内容只涉及对偶关系的元素,则这个定理一定可以得到对偶命题,且该命题一定成立。例如,在布尔代数中,可以利用对偶原则,将对偶变量互换得到等价公式和规则,从而极大地简化运算规律与运算公式。德摩根定理、广义德摩根定理、香农定理、置换规则、反演规则等都是对偶原则下的经典实例。在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领域中,利用对偶原则可以研究经济学中的相互确定关系。例如,效用与支出,产出与成本,等等。通过对偶规划及在积分变换中研究互逆变换等,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变成数学结构,利用对偶原则关联起来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物理学中,对偶原则及其方法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对偶原则和对偶现象,以有效地揭示元素之间一些相似或相对的内在联系,简化认知事物的过程。对物理学家而言,对偶性既是理论物理研究的核心概念,又是实验物理研究的重要范畴[2]。比如,在电路学中,不论是电路元件、电路拓扑结构还是电路分析方法,等等,利用电路的对偶关系可以从一个电路的元件特性推演出其他电路元件的特性。在弦论研究中,基于对偶原则,可以窥探得知:拥有不同时空和不同拓扑的弦论,却可导致相同的物理学。在研究和探索自然规律的进程中,借助对偶原则的引导,将激励科学家进行更大胆的猜想、假设、实验和论证。

参考文献:

生命的偶然性范文2

关键词:主旨 偶然 形式 情节

对于莫泊桑小说《项链》的到底想要告诉读者什么,历来论者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也有人认为小说对女主人公追求奢华生活遭到失败的不幸表示同情,对其以诚实劳动偿还债务的行为予以肯定,对其虚荣心作了批判。而我以为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是变化无常的,一次偶然的事件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小说的主旨其实也就是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道理。虽然对小说主旨的理解是可以见仁见智的,但是我以为见仁见智也应该以文本为依据。我们对《项链》主旨的把握就应该以《项链》文本为依据,就文章的外在形式而言,特别要关注文本中的一些议论性的句子,稍有常识的读者都知道议论性的句子往往是文章主旨所在。在《项链》中有两段议论性的句子。首先,在小说开头有一段这样的话:“她也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长一个小职员的家里。”作者在叙述中明显穿插了“由于命运的差错导致玛蒂尔德出生于小职员之家”这样的议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这一切都源自命运无常。其次,在文章中间,在还清债务的十年之后,玛蒂尔德有一段感慨:“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文章前后都是叙事,而作者在此穿插了这段感慨,而这段感慨其实就是一段议论,作者正想接着这段议论来表达――人的命运变化莫测,人生太容易被生命中的“偶然”所左右。这段议论与小说开头“由于命运的差错” 的议论前后呼应。这些议论性的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正是文章主旨――人生是变化无常的,一次偶然的事件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而从故事情节来看,作者也正是围绕着这个主旨来展开故事的。小说以获得请柬为分界线分为两大部分。

在获得请柬之前,按常理作为女人,“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如果不是“命运的差错”,美丽动人的玛蒂尔德就应该过着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可是由于“命运的差错”,美丽动人的玛蒂尔德没由于有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婚。可见命运捉弄了玛蒂尔德。其次,玛蒂尔德“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然而她偏偏只喜爱这些,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她一向就向往着得人欢心,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心比天高,却命如纸薄的玛蒂尔德陷入了“想入非非的幻想”与无止境的“忧伤的感慨”之中。这种性格特点也是命运之安排,可见命运又捉弄了她一回。更可悲的是,她还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是教会女校的同学,这种同学之间命运的差距导致她再也不想去看望自己的朋友了,只因为看望只会增添自己的痛苦。可见命运再次捉弄了玛蒂尔德。由于“命运的差错”导致了玛蒂尔德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只有在精神幻想中寻求补偿。玛蒂尔德的痛苦,正如作者所言“如果不是她而是她那个阶层的另一个妇人的话,可能连例会都没有理会到,但给她的痛苦却很大并且使她气愤填胸”。而这一切都与偶然有关。

在获得请柬之后,“命运的差错”就更明显了。

首先,从借项链这段情节来看。路瓦栽先生任职于教育部,而教育部举办舞会并不是经常性的,所以舞会的举办就存在偶然性。而路瓦栽先生只不过是教育部的一位小职员,一次偶然的机会,路瓦栽先生弄到了一张参加部长邀请他们夫妇参加舞会的请柬。为了出席舞会玛蒂尔德做好了长裙,又去向自己的朋友弗莱思节夫人借项链,而借的是项链,这也是出于偶然,在弗莱思节夫人的众多饰品中它为何偏偏借的就是项链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玛蒂尔德借项链的经过:

当玛蒂尔德在琳琅满目的珠宝首饰前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时,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了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地心也跳起来了。

玛蒂尔德发现朋友的项链是源自“忽然”,可见“命运的差错”,让她看中了这条项链,随后借了项链。这一切是如此的“偶然”。

其次,丢项链也是出于偶然。玛蒂尔德丢项链与她性格之间根本就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舞会上,玛蒂尔德尽情的享受着人人对自己殷勤献媚的地位,她陶醉在欢乐之中,在这一片幸福的云中舞着,甜美幸福完完全全握在手中,而玛蒂尔德的所作所为其实也与丢项链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舞会上,陶醉在欢乐中的人除了玛蒂尔德之外,还有其他三位路瓦栽同事的夫人。如果说是因为陶醉使然,那为何她们没有丢失什么东西,只有玛蒂尔德丢失了东西?而玛蒂尔德丢的为何又偏偏就是项链呢?

再次,在赔项链这个环节中也充满了偶然。现在项链丢失了自然需要赔偿的,但是在赔偿项链的过程中为何玛蒂尔德夫妇就从来没有质疑过项链的真假呢?他们拿了盛那件宝贝的盒子,照着盒子里面的招牌到了珠宝店里,店里的老板查过了许多账簿。最后给他们的答复是:“这串项链不是我店里卖出去的,我只做了这个盒子。”既然如此,那就说明盒子与项链不是原装的,试想如此贵重的项链怎么可能没有配套的盒子呢?在一番寻找过程中,玛蒂尔德夫妇不对项链的真假产生质疑,这有些偶然。其次,在寻找项链的过程中,他们居然能找到一串用金刚钻镶成的、正像他们寻觅的那一串念珠,如果他们找到的是另外一串与之相似、价钱便宜很多的项链,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又该如何发展呢?还有,玛蒂尔德还项链的时候,她的朋友弗莱思节夫人竟然“没有打开盒子”尚能理解,而玛蒂尔德东挪西借凑钱终于买了一串真项链还给自己的朋友时,为何她自己也没有把项链盒子打开呢?她不是需要证明给朋友看自己真的还了项链吗?对于这些偶然,历来的评论家认为这正是因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作祟所致。而玛蒂尔德的性格由小资产阶级夫人变为劳动妇女不也正是由于偶然的丢失项链所致吗?

最后,当玛蒂尔德最后知到她借的项链是假的时候,这个环节就更多源自偶然了。在茫茫人海之中,历经十年艰辛劳作的玛蒂尔德与弗莱思节夫人根本上就没有联系了,却能再次在极乐公园中偶遇,这本身就源自偶然。试想如果没有玛蒂尔德与弗莱思节夫人在公园的偶遇,那么玛蒂尔德的悲剧人生能有如此凸显吗?

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偶然,恐怕整个故事情节都无法推进了。当然,所谓无巧不成书。正是如此多的偶然才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玛蒂尔德的人生是可悲,按常理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是由她的性格决定的。可是如此众多事件的发生都是出于偶然,这些偶然事件的发生和她的性格关系不大。如果没有这些偶然,玛蒂尔德的命运也许并非是悲剧。而玛蒂尔德如此命运不正如作者自己所云:“好像由于命运的安排”吗?

生命的偶然性范文3

[关键词]青春偶像剧 《恰同学少年》《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重塑 重释

近年来,我国引进了大量韩国、日本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的青春偶像剧,这在青少年接受群体种引起了收视热潮。青春偶像剧是最能体现商业化艺术生产特征的电视剧类型,它在亚洲国家的蔚然成风,实际上体现除了生产国成熟的电视剧生产和操作工艺应和了当下的流行文化趋势,反应了时下年轻人生活、感情上具有一定共性的接受心理。在日韩之后,我国的偶像剧创作也随之起步,并在一段时间内充斥荧屏,呈现出热闹景象。

但是,从1999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以来,我国国产偶像剧口碑之作却寥寥无几。一味跟风、模仿日韩剧目,内容浮躁、浅薄,这几乎成了国产偶像剧的通病。不过,今年我国国产青春偶像剧出现了两部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恰同学少年》和《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又名《我们遥远的青春》)。这两部作品在拍摄技术和创作理念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体现出可贵的创新意识。在日、韩偶像剧当道的大环境中为中国青春偶像剧争得了一席之地。

一、重塑偶像:领袖走下神坛,偶像不再肤浅

由湖南电视台和长沙电视合拍摄的《恰同学少年》播出后,很快在全国掀起收视热潮,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该剧以二十世纪初,青年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的求学经历为基础,展现了以为代表的一批有志青年学习生活和纯真感情,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徐特立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

该剧以青春偶像剧的表现手法拍摄伟人的青春岁月,这是前所未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尤其是伟人领袖(如)的传记题材,一直是影视文艺创作的热点所在。以往的影视艺术作品都是以仰视的角度塑造光辉的革命形象,如电影《开国大典》、《大决战》,电视居《长征》、《八路军》等。这些作品都着力描述自1927年以来的30年革命历程中的,其形象是以成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睿智、果敢的革命领袖的定位出现的。它们在讲述革命战争故事之时,让观众认识革命历史发展的轨迹,同时,也对作为革命领袖的卓越智慧心生敬仰。这些宏大的革命叙事作品和其中所塑造的高大的形象,体现出中国人民对其深厚的崇敬之情,但是,也应该看到,这种被影视作品强调的仰视效果,已经在观众心目中形成一种模式化的“伟人”形象,在相当程度上拉开了普通民众与之间的距离。这样一种“神化”的“偶像”,被人们膜拜,却也让人敬而远之。《恰同学少年》独辟蹊径,首次将叙事时段选在了在湖南一师的鲜为人知的求学时代,不再以他早年的革命活动为重点,而将目光投向日常校园生活中平凡而优秀的青年。这时的还不是中国革命的领袖,他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求知若渴而又胸怀国家的热血青年。他虽然资质优秀、才华横溢,但是该剧却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将他塑造得几近完美,而是将他还原为那个时代的平凡学生,一块有待雕琢的璞玉。他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却一样有缺点。譬如,他倔强、好强,在书店买书,与店员发生争执后,把几枚铜钱气冲冲扔下就走;他在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模式的夹缝中苦恼,甚至严重偏科――重文轻理,数学成绩很糟糕;他甚至因为追求自由而误解校长的一番苦心,乃至于做出冲动之举……领袖伟人不是凭空出现的,他们的根须都是深深地扎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的。在消解偶像、结构传统、崇尚多元的当代社会文化背景里,没有缺点的英雄、偶像,往往会被认为是“宣传”“说教”的产物,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对他们产生抵触情绪。以平视的角度塑造一个年轻、向上而又有缺点的,所达到的叙事效果就是使中国的观众前所未有地贴近了。领袖的“神圣偶像”形象被消解,被重塑,变得平凡、真实,让人容易接受,乐于亲近。

青春偶像剧是和“偶像文化”休戚相关的。如今,人们大都将“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二字片面理解为年轻、外形亮丽的影视歌明星。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创造”出了这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新时代偶像。青春偶像剧借助偶像明星的效应来吸引大众,而偶像的塑造又会通过青春偶像剧这一途径得以实现。而社会压力的增加、信仰的混乱与丧失、伦理价值标准的模糊使得生活在繁忙现代都市的年轻人对偶像的崇拜心理有增无减。偶像剧以俊男美女为组合,搭配梦幻美好的爱情故事。以迎合年轻人追逐时尚、渴望爱情的心态。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爱情,那就去偶像剧中梦幻一把吧;没有奔驰宝马名贵跑车,也可以去偶像剧中体验一把。虚幻的偶像爱情故事,使得那些在平淡而忙碌的生活中迷失自我、心灵麻木的年轻一代实现了某种精神上或者情绪上的替代性满足。剧目中的偶像人物形象变得单一化和标签化。例如,女主角大多青春魅力,温柔体贴,或者泼辣中带有智慧;男主角则要么洒脱不羁,要么憨厚善良。这样的简单符号当然更易于观众快速识别,选择消费,但是“偶像”的定义却被过分窄化,无形中被限制在“俊男靓女”、“男才女貌”的白日梦模式上。于是,如《红苹果乐园》一类浅薄、平庸的情爱偶像剧就在这一模式下繁复克隆,层出不穷。《恰同学少年》则是对时下“青春偶像”的片面定义的扩充和重新诠释。以为代表的血肉兼并的青年,有激情、有抱负、有缺点,他们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传达出一种催人奋进的价值取向,这对如今在社会压力下无所适从的青年一代无疑是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他们理应成为当代青年的新偶像。

此外,该片积极探讨了诸如“该如何办教育?”、“师生该如何教学相长?”等一系列教育的问题。这是对今天争议颇多的中国教育问题进行的现实观照和理性反思。杨昌济先生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上第一堂修身课时就讲道,学生的第一要务“修身”,只有身修德正才能打下服务于社会的基础,而“修身”首先要“立志”,只有志向明确才能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徐特立先生则以教育救国为基点,反复强调“日行一是”的修身宗旨。孔昭绶校长更是号召学生以国家之兴亡为己任,从现在做起。他们都把学会怎样做人放在首要位置,让学生明白必须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公平教育”的争论中,督学纪墨鸿认为“教育是培养上等人”,而杨昌济先生则认为教育应去除旧观念,为的是人人平等。这些都与近年来屡次成为社会焦点的“素质教育”、“通才教育”、“教育公平”等问题形成呼 应。此外,湖南一师重视学生体育锻炼,希望学生既有学识,又有体魄,这也间接表达出对中国当下“应试教育”畸形发展的批评。本剧传达出的教育理念无疑对当下中国的教育现状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对教育问题的反思,使该剧与以往的青春偶像剧相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现实观照性。

二、重释青春:青春本来就苦,爱情也就残缺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是今年偶像剧中的另一匹黑马,该剧的突破在于上跳出之前青春偶像剧的固定模式。

青春偶像剧一般以“校园”和“白领”两大题材为主。1999年席卷内地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和2001年红遍的《流星花园》都是以校园生活为主要故事环境,讲述年轻人情感纠葛的剧目。而在这些青春校园剧中,“有情人”在历尽艰辛之后必然“终成眷属”的固定结局屡试不爽,“王子+灰姑娘”或“公主+穷小子”的模式反复克隆。它们对青春和爱情都做了过于简单和唯美的处理,而对萦绕于成长过程中的孤独和残酷避而不谈。白领,已然成为了中产阶级的代名词,富足、品位、情调、成就是其特征所在。成为白领,是相当大一部分年轻人为之奋斗的梦想。于是,以“白领”为题材的偶像剧就极力迎合大众对白领生活的期待。对白领生活的过于完美的描绘,不过是一些可供编织白日梦的老套元素:现代化的高大写字楼。时尚的新款跑车,高雅的酒会、Partv,令人艳羡的黄金职业(如外企部门经理、IT精英、广告业新秀等)。例如,由陆毅和林心如主演的《男才女貌》,男主角是年轻的董事长,女主角由导游平步青云到旅游公司经理;胡兵和瞿颖主演的《真情告白》中,主角从事的是最时尚的广告行业。剧中人物几乎都衣着时尚、出入高档餐厅,无需为柴米油盐操心。而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往往面临的是很多人生的转折和问题,例如最基本的就业问题。他们要为基本的生活忙碌打拼,怎么可能都像剧中人物一样整日卿卿我我?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独到之处就是,对青春和爱情不抱王子公主式的简单态度,将成长中的孤独和爱情中的残酷一一展现,暗示人们爱情并不是都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现实的困境往往让爱情的结局并不完美。该剧最后的结局是李然和杜晓彬最终离婚、周蒙成了山区老师、葛俊横遭车祸而留下戴妍一人,这样的结果着实出人意料,令人心碎。或许这样的安排太过戏剧化,让很多观众不能接受,但是在生活中,谁能预测命运的变化无常呢?现实的残酷的确会让青春和爱情变得不圆满。该剧讲述的不是单调的爱情童话,它也不再是依托某些现实的表象来编织所谓的浪漫爱情故事,对青春和爱情的思考不再是浅薄和做作的。

此外,《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是我国第一部用电影胶片拍摄的电视剧。这在拍摄技术上,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电影技术的介入,给电视剧创作带来了电影化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使得该剧的画面质量和声音效果上都远胜于传统技术拍摄的电视剧。电影艺术精致的影像语言、丰富的蒙太奇处理手法,大大提高了电视剧的审美价值。

生命的偶然性范文4

关键词:自然哲学 量子革命 系统辩证法

关于20世纪科学革命,有人说只须记住三件事:相对论、量子革命和混沌学(系统科学中最突出的新分支)。正是这三大科学革命为人类建构全新的自然图景(也就是新颖的自然哲学)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这里所谓自然哲学是指人对自然的哲学反思。自然哲学的中心问题就是基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自然本体最一般的性质和人类的世界图景。

自然哲学在哲学史上有过两个全盛时期(古希腊及近代机械论),只是在谢林、黑格尔之后衰落了。由于20世纪三大科学革命的强大影响,自然哲学正在当代复兴起来,这是十分令人鼓舞的。我们先从三大科学革命说起。

首先要提到的是相对论革命对改造人类世界图景的贡献。在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中,时空性质依赖于参照系等概念是对“观察无关性”的经典信念的初次冲击;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把引力场(它具有整体全息相关性)确立为新的“独立的实在”,这是对牛顿的实体观的又一次打击。接着要论述的是量子革命,它比相对论革命更为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世界图景。因为1925年以后所创建的量子力学进一步使笛卡儿与牛顿以来的主客绝对二分原则、实体主义原则乃至严格决定论原则都受到猛烈冲击。最后要强调的是系统科学革命。20世纪中叶以来近半个世纪系统科学的蓬勃发展表明,从总体上说,系统自然观集中体现了当代自然图景的精华,因此系统自然观几乎成了当代自然科学的世界图景的代名词,贝塔朗菲称之为“一种新的自然哲学”。20年代所出现的怀特海的“机体论哲学”则是这种自然哲学之先声。

当代的系统自然观借助于维纳的控制论(1949)、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1948)、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1969)和哈肯的协同学(1971)等理论复活了亚里士多德的机体论和内在目的论的自然哲学。〔1〕控制论通过对“动物(即生命系统)和机器(即非生命系统)的通用规律”的研究表明,自动机器通过反馈调节机制可以表现出与神经控制同样的合目的性或规律。[1]维纳在《控制论》中对牛顿的严格决定论进行了深刻有力的批判,肯定了统计力学家吉布斯把偶然性引进到科学中来的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并突破了目的论与机械论之间的两极对立。莫诺在《偶然性与必然性——略论现代生物学的自然哲学》(1971)一书中,则用生物微观控制论表明,借助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层次的反馈机制以及微观-宏观相互作用,完全偶然的基因突变最终可以纳入物种进化的必然轨道;耗散结构论表明,在远离平衡态条件下开放系统可以通过非线性正反馈机制的作用表现出有序化和合目的性;协同学还进一步发现序参量是整个自组织过程的主宰如此等等。总之,所有这些自动机器和自组织理论都表明,无须超自然的神力和神秘的“生命力”,自然系统也象自动机一样可以凭借内在机制的作用呈现合目的性。从这个特定意义上说,认为宇宙=巨大的超级自动机的“机械论”是对的,而非神学性的宇宙“内在目的论”也是对的。从历史上看,牛顿的机械论自然哲学是对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自然哲学的否定。现在,我们的立足于系统科学的新自然哲学则应看作一种“否定之否定”。它是对机械论与目的论自然哲学的更高的辩证综合。

当代自然哲学(它以系统自然观及其系统辩证法为核心或灵魂)最有革命性的一个方面,也许表现在反严格决定论和对偶然性客观意义的新认识。直到现在为止,一般人都相信“近似决定论”:只要近似知道一个系统的运行规律和初始条件就可以足够好地计算出系统的近似行为。可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即系统演化进程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却断然否决了牛顿-拉普拉斯决定论的任何翻版(如“近似决定论”)的有效性。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在1961年发现,实际上长期天气预报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对于严格确定的气象方程组,初始条件的小误差,也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诸如珞珈山的蝴蝶拍拍翅膀那样的初始小扰动,经由地球大气系统中的逐级放大,最终可能在南美洲引起大风暴。这种由决定论引出来的混沌,对经典观念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混沌革命加强并深化了量子革命。

通过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协同学乃至混沌学的研究,现代科学家越来越认识到,偶然性在自然界具有不容忽视的本体论地位,以及研究偶然性的内在机制的重要性。为恩格斯赞同过的黑格尔关于“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2〕,第562—563页)的辩证论断,得到最新自然科学的支持。正如马克斯·玻恩在《关于因果与机遇的自然哲学》(1951)中所注意到的,量子世界是由因果与机遇联合统治的,其中机遇是有规则的。同样,在哈肯的协同学演化方程(如福克-普朗克方程和郎之万方程)中,决定论力项与随机力项是共同起作用的。在混沌理论中,混沌本是由决定论规律引出的内在的无序和不规则性,然而对混沌吸引子的相空间图解研究却表明,即使混沌也有精细结构,其中机遇也是有规则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互作用的深层非线性机制是可以认识的。从量子力学到系统科学的研究表明,概率统计定律是比严格决定论定律更好的认识工具,但原有的“大数定律”与“统计平均值”等概念对于描述偶然性已经显得太粗糙了,非线性数学该出阵参战了。因为唯有借助于非线性数学才可能认清偶然性起作用的深层结构机制。

当代自然哲学中的系统整体论思想也是相当有革命性的。自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以来,“整体=部分和”的公理已经成为背景知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观念也是牛顿的机械论自然哲学的一个基本要素(它与实体主义、还原主义相协调)。然而,一般系统论中的贝塔朗菲原理“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简单相加的总和”,却断然取消了欧几里得的公理,以整体论取代了机械论的还原主义。量子力学中的全域相关性和粒子物理学中的新奇现象(“基本”粒子分割到一定限度,将出现“部分大于整体”的佯谬)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关联性(卡普拉《转折点》,1989)都支持贝塔朗菲的系统整体观。

总之,以现代物理学与系统科学为代表的当代科学革命已经引起了人类自然图景的根本变革,人们有理由期待一种浸透着量子力学辩证法和系统科学辩证法精神的全新的自然哲学的出现。

现在我们转入当代自然哲学的主要疑难及其可能解法的讨论。

鉴于机械论自然哲学所遇到的困难,当代自然哲学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如下:1.自然本体的性质问题。物理实在究竟是孤立的实体还是依赖于系统场境的存在?“潜在”是否也是物理实在的基本形态之一?究竟是否存在终极实在?2.物理实在所遵循的规律究竟是决定论还是非决定论的?自然系统究竟是必然性还是偶然性所支配的?偶然性应当具有怎么样的本体论地位(是否应当有)?3.所谓“观察者侵入物理事件”的实质是什么?主客二分的合理界限是什么?4.系统整体论与还原主义孰是孰非?5.目的论的新解释问题。自然系统本身能有目的性吗?能代替上帝作为选择主体的地位吗?目的论是否真与机械论势不两立?它又如何与神学划清界线?下面我们将依次详细分析这些问题:

1.自然本体或物理实在的性质问题。

牛顿机械论自然哲学的本体论或实在观的要害就在于实体主义。一切物理实在被认为都有实体性、实存性,自然被等同于实体的集合(简单相加的总和),一种在绝对空间构架中的机械性的存在物。然而,在新的原子科学中,从前认为不容置疑的“实体实存”原则已经失效。明确的电子“轨道”或光子“路径”等经典性观念在量子力学中是不允许的。电子实际上以“电子云”方式存在着,它并没有绝对分明的轮廓,而且只是或然地显现出来。如“测不准关系”所要求的,电子的位置与相应的动量具有天生的不确定性,决不可能同时有确定的值,因而人们决不可能同时测量到其确定的值。所有这些事实,如果从牛顿的经典本体论的眼光来看简直是不可理解的,因为“潜在性”观念完全没有地位。

实际上,现代物理学家海森伯在批判牛顿机械论实在观的基础上,确实发展了一种全新的、更广义的“潜在”实在观。他根据量子力学事实总结出,潜在是介于可能与现实之间的物理实在的新型式,它被认为特别适用于微观客体。海森伯尖锐地指出:“在量子论中显示的实在概念的变化,并不是过去的简单的继续,而却象是现代科学结构的真正破裂。”(〔3〕,第2页)“几率波的概念是牛顿以来理论物理学中全新的东西。……它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潜在’(potentia)这个老概念的定量表述。它引入了某种介乎实际的事件和事件的观念之间的东西,这是正好介乎可能性和实在性之间的一种新奇的物理实在。”(〔3〕,第11页)“事件并不一定是确定的,而是可能发生或倾向于发生的事情便构成了宇宙中的实在”。(〔4〕,第177页)

总之,海森伯认为量子理论意味着实在观念的革命,牛顿机械论的实在观念已经失效。他举例说,几率波、量子态、电子轨道等都与统计期望值相关联,表示倾向性的、潜在的物理实在,这是物理实在的新形式。

现代粒子物理学的新假说把潜在性观念发展到海森伯本人始料所不及的程度。乔弗利·丘(geoffrey chew)著名的粒子靴绊学说[2],断然否定了终极实体的可能性,揭示了自然本体的自助的、生成的本性。按照我的看法,它使系统实在论与系统辩证法完全本体论化了!由于任何粒子都可以充当基础粒子,用以构成其他粒子,因此说穿了没有任何一种粒子是真正的“基本粒子”,这就是所谓“基本粒子并不基本”。从根本上说,自然界不可能还原到任何一种或几种终极的实体。说一个质子可以由中子和π介子所构成,或者说它是由λ超子和k介子所构成,或者说它是由两个核子和一个反核子所构成,甚至说是由场的连续质所构成。所有这一切可能性是同样真实地存在的。应当说,所有这些陈述都同样地正确又同样地不完善。因为真实世界等于所有这些潜在的“可能世界”互相叠加的总和。借用日本物理学家武谷三男的话来说:“作为终极要素的实体——基本粒子本身也是相互流动地相互转化的。这件事变革了以前的物质观,显示了辩证逻辑的正确性。”(〔5〕,第28页)

我们的进一步的问题是:作为自然本体的物理实在究竟是否可以归结为互相孤立的实体?还是从本质上说只能是依赖系统场境的整体全息相关的存在?在对著名的epr假想[3]的实验检验中所表现出来的量子关联(即远距粒子之间的整体相关性)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正如美国科学哲学家西莫尼(a.shimony)所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实验结果正在开始阐明哲学问题的非凡时代”。而今最新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相隔几米且又没有彼此传递信息机制的实体可能被相互纠结在一起,即它们的行为可以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以致对其中一个实体进行测量将瞬时地影响到另一个实体的测量结果。这个新奇的实验结果断然否定了爱因斯坦等人(epr)的预设(即“空间上远隔的客体的实在状态必定是彼此独立的”),却符合量子力学的系统整体观。正如玻尔所注意到的,量子现象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其中所反映出来的内在关联是不可消解的。量子现象的整体性不允许人们对它作机械的切割并把这种切割物认作它自身。因此我们有理由说,量子力学的整体实在观是与系统整体观相通的,量子辩证法与系统辩证法相互渗透,量子革命与系统科学革命相互支持。因此,作为科学革命的结晶,新自然哲学主张,物理实在的部分性质取决于整体,取决于系统的内在关联,从根本上说,自然本体是整体全息相关的存在。

2.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疑难,偶然性的本体论地位问题。

从前认为不容置疑的机械论自然哲学的“严格决定论”预设,如今在新的原子科学中也已经失效。人们向来认为,自然科学和“自然科学唯物主义”有一个不可动摇的支柱:这就是严格决定论。对自然科学的这种见解,最典型地表现在拉普拉斯杜撰的那个精灵故事中,据说这个精灵(超智慧者)知道世界现况的一切决定因素,因而能够无歧义地得出世界在过去或未来的其他一切状态。这个被后人称作“拉普拉斯妖”的理想实验正是严格决定论的化身。可是,现在在微观领域里发现了与这种严格决定论原则相违背的种种反常事实。简略地说,热学与分子物理学的研究表明,气体分子运动是包含不确定性的自然进程,由于初始条件捉摸不定,单个分子的运动状态成为纯粹的偶然事件。分子运动论乃至统计力学的建立表明,概率统计定律也是自然描述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形式。

强调概率统计定律重要性的科学思想反映到自然哲学中去,就成为“统计决定论”。其要旨可概括如下:对于一些包含不确定性的自然过程,虽然严格决定论不能直接应用,但若应用统计方法研究大量单个偶然事件的平均行为,却可以找出明显的统计规律性。换句话说,这些自然过程在统计平均意义上仍是决定论性的。这是决定论的弱化形式之一。

统计决定论的科学基础在于经典统计力学。统计力学的基本出发点则在于,认为尽管大量分子的集团行为满足统计规律,但从底层基础而言,单个分子(单个过程)仍遵守牛顿定律,满足严格决定论。这样,统计决定论并不把不确定性归因于基础规律的不同,而是把它归因于初始条件的难以捉摸(即人类知识的不完备性)。因此,统计决定论只是严格决定论的补充形式。

然而,将概率统计观点真正贯彻到底,最终导致量子物理学的兴起,而测不准关系的发现则使严格决定论沦为无意义的空想。

在现代科学家中第一个对“非完全决定论”(即under-determinism,这个词的不恰当的替代词是indeterminism,即非决定论)有十分清醒认识的是哥廷根学派的马克斯·玻恩。他在名著《关于因果和机遇的自然哲学》中对非完全决定论作了比其他量子物理学家(如玻尔、海森伯等)更为系统和透彻的分析。通过对玻恩文本的适当解释、调整与转译,我们可以提炼出对当代自然哲学极有价值的内容和决定论/非决定论问题的辩证解。〔7〕

非完全决定论的最主要或最有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与量子力学相应的概率决定论。其要点如下:(1)单个(量子)过程内在地是几率性的、非决定性质的;(2)“自然界同时受到因果律和机遇律的某种混合方式的支配。”(〔8〕,第9页)(3)机遇律是自然律的终极形式,偶然性有规则,“它们是用数学上的概率论表述出来的。”(〔8〕,第7页)

关于自然界究竟是由必然性还是偶然性所支配的,是决定论性还是非决定论性的那个争论,波普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云和钟”。“云”就是天上的云,代表极端不确定性,它非常不规则、毫无秩序又有点难以预测;“钟”就是家家都有的时钟,代表高度的确定性,它非常有规则、有秩序又是高度可预测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极端,一端变化莫测,另一端高度精确。一般的自然事物往往处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波普用“所有的云都是钟”(当然也可以说“所有自然事物都是钟”)表示决定论,用“所有的钟都是云”(当然也可以说“所有自然事物都是云”)表示非决定论。波普终于认识到,人类理性需要的是“处于完全的偶然性和完全的决定论之间的某种中间物,即处于完全的云和完善的钟之间的某种中间物。”(〔6〕,第239—240页)这种完全的偶然论(非决定论)和完全的决定论的中间物,我们可以恰当地称作“非完全决定论”,它意味着对偶然性与必然性、因果与机遇的某种辩证综合,这就是当代自然哲学对这一争论所作的正确解。以上我们是借用m.玻恩与波普的话,经校正、转译纳入自己的概念框架,并用以阐发自己的“非完全决定论”观点。〔7〕

现代生物学和生物微观控制论也为非完全决定论提供新的佐证。莫诺在其名著《偶然性与必然性(略论现代生物学的自然哲学)》中,从分子生物学的材料出发,有力地抨击了严格决定论,并为恢复偶然性在自然哲学中的本体论地位付出极大的努力。莫诺是这样说的:

当偶然事件——因为它总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本质上是无法预测的——一旦掺入了dna的结构之中,就会被机械而忠实地进行复制和转录,……从纯粹偶然性的范围中被延伸出来以后,偶然性事件也就进入了必然性的范围,进入了相互排斥、不可调和的确定性的范围了。因为自然选择就是在宏观水平上、在生物体的水平上起作用的。自然选择能够独自从一个噪声源泉中谱写出生物界的全部乐曲。(着重号为引者所加)(〔9〕,第88页)

莫诺这段话应当看作关于生物自然界的非完全决定论,关于极小几率的偶然事件向极严格规律转化过程的生动说明。特别是最后那句话是说明生物界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绝妙比喻。当然,由于莫诺有时十分不恰当地将严格决定论与辩证唯物论混为一谈,应当注意他的言论本身具有两重性。(〔10〕,第324页)

非完全决定论的内容还由于系统科学的兴起而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加强。有人因之称作系统决定论。其要旨可概括如下:

一般的自然界的复杂系统(在自然哲学中姑且撇开社会系统),不能由它的构成要素和子系统通过简单相加和线性因果链无歧义地决定其整体功能和行为。但系统的存在与演化仍有相当确定的规律可循,机遇与因果共同决定着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因而系统在整体上仍有决定性。

具体地说,系统演化的主要机理就在于机遇性涨落、反馈和非线性作用。人们常喜欢将借助于系统科学特有的资料所认识的辩证法,称作“系统辩证法”。系统科学从自己的角度阐明了因果与机遇、决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法:自组织系统作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以偶然的随机的涨落为诱导,通过正反馈和非线性放大,某一涨落在矛盾竞争之中取得支配地位,成为序参量,于是使系统的演化纳入必然的轨道,建立时空、功能上的新的有序状态。系统辩证法与矛盾辩证法在自组织动力学机制的解释上是高度一致的:当自组织系统处于不稳定点时,系统内部矛盾全面展开并有所激化,与各种子系统及其要素的局部耦合关系和运动特性相联系的模式和参量都异常活跃,各种参量的涨落此起彼伏,它们都蕴含着一定的结构与组织的胚芽,为了建立自己的独立模式并争夺对全局的支配权,它们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与对抗,时而“又联合又斗争”,最后才选拔出作为主导模式的序参量。非完全决定论在协同学的描述系统演化的数学方程中也得到反映。如郎之万方程(描述布朗运动的)和福克-普朗克方程中,概率论描述与因果性描述共处于一体,随机作用项与决定论作用项被综合在一起,偶然性与必然性因子被综合在一起。从自然哲学看,它们体现了机遇律与因果律的辩证综合。

3.物理事件与观察的关系、主体-客体相互作用问题。

从前认为不容置疑的“客观事件与任何观测无关”的自然哲学信条,如今在新的原子科学中同样也正在失效。正如海森伯所指出,经典物理学的真正核心,也就是物理事件在时间、空间上的客观进程与任何观测无关的信念,由于许多量子实验的发现而受到冲击。而现代物理学的真正力量就存在于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的那些新的思想方法之中。因此,再指望用新实验去发现与观测无关的“纯客观事件”或不依赖于观察者和相关参照系的“绝对时间”,就无异于指望极地探险家在南极圈尚未勘查过的地方会发现“世界尽头”,那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4〕,第4页和第9页)对原子、电子那样的客体的任何一次射线照射或观测都足以破坏其初始状态,而且由于或然性和不可逆性,这种状态不可恢复。

玻尔为量子力学所作的“互补性诠释”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观察者(主体)与被观察者(客体)之间的严格划界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实际过程中两者处在紧密相连的相互作用之中。无论是纯粹的“主体”即可以)“无干扰”地进行观察的观察者)或是纯粹的“客体”(可以绝对隔绝外界作用而界定被观察系统的孤立状态)概念都只是经典物理学所作的理想化,而这两种理想化既是相互补充又是相互排斥的。〔11〕这就是玻尔著名的“我们既是观众(观察者),又是演员(被观察者)”辩证论断的真实含义。

实际上,从当代自然哲学的眼光看,这是很自然的:人(观察者)本来就是自然(被观察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只能用一种内在化的眼光来看待自然,而不可能象上帝那样用完全超脱的外在化眼光看自然,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正如罗森菲尔德所指出,所谓“观察者介入原子事件进程”的局势,容易产生科学事实的客观性被败坏的假象,因此我们必须与机械论和不可救药的唯心主义划清界线。罗森菲尔德本人正是以辩证法为武器在与机械论和唯心主义划界的过程中阐明了观察者与物理事件的辩证关系的客观性质。(〔12〕,第140页)海森伯说得很分明:“量子论并不包含真正的主观特征,它并不引进物理学家的精神作为原子事件的一部分”。(〔3〕,第22页)可见,“客体行为与观测有关”原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抛弃客观实在而接受主观主义。

4.系统整体实在观问题。在阐述以上各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已经阐明了整体实在观的基本观点:“整体不同于各部分机械相加的总和”。自然本体是依赖于系统场境的存在、处在相对相关中的存在,是整体全息相关的实在。正如d.玻姆所指出的,按照量子概念,世界是作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存在的,其中即使是每个部分内在的性质(波或粒子)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场境。其实,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只能作为参与者并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用内在化的观点来理解自然本体。只是在系统及其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视的情况下,还原主义才是近似地有效的。

5.自然本体目的性的(自组织解释)问题。简单地说,当代自然哲学的目的论观是亚里士多德内在目的论的复活和发展,是现代系统科学目的论观的升华。宇宙象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自然系统(包括生命系统和非生命自组织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合目的性可以通过自然本身的自组织机制的作用得到合理解释。〔1〕

例如,自然选择的实质问题是由生物哲学所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按照生物控制论的初步解答,关于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机制实质上就是一种以偶然的突变为素材,通过反馈调节的最优化控制机制。艾根的超循环理论则进一步明确,在大分子的自组织阶段,在生化反应的超循环中选择价值高的突变不断通过过滤和正反馈放大,形成功能性的组织,强化、优化并向更高水平进化。这里,一方面自然选择表现为自然本身的纯物质性的有规则的相互作用过程,但它不同于牛顿的机械因果性模式,因为其中突变与选择机制、机遇与因果是辩证地联合起作用的;另一方面,尽管它排除了自然神力的干预,却仍然是合目的性的过程,因为它有自引导的、自动调节的功能(使物种或分子拟种适应环境)。这样,按系统辩证法重新解释过的合理的目的论又能与神学划清界线。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20世纪早期的相对论量子论革命向统治思想界长达二三百年之久的机械论自然哲学,提出了全面的诘难和挑战,并给予毁灭性的打击。当代自然哲学正是在克服旧自然哲学的危机,在回答新兴自然科学所提出的诘难和挑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20世纪中叶以来以系统科学群为代表的新兴科学的迅速发展,丰富了当代自然哲学的内涵,加速了人类自然图景革新的步伐。

总起来说,当代自然哲学的核心观点,可以简要地重新概括如下:

1.自然本体是依赖于系统场境的、在关系中生成的、流动的实在,作为孤立实体的终极实在根本不存在,“潜在”是物理实在的一种新形式;2.自然系统遵循非完全决定论(即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中间物),它是由因果与机遇联合统治的,此两者互斥又互补。偶然性的本体论地位是:它是自然本体本质中的一个规定、一个方面和一个要素。偶然性存在精细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由混沌革命所发现!)。3.物理事件与观测有关,人作为自然系统的一分子只能用参与者的身分和内在化的观点来观察自然,绝对的主客二分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4.系统整体观在总体上比还原主义更为合理,不过为了进行精细的研究,有节制的还原主义仍是必不可少的和有启发力的,两者其实是互斥又互补的。5.自然系统的合目的性可以按自组织观点得到最合理的解释,目的论与机械论也是互斥又互补的。

最后,我们所要强调的是偶然性的恰当的本体论地位问题。迄今仍有不少读者受过时的哲学教科书的影响,把偶然性当作一种外在的、主观的、局部的、非本质的和不稳定的或暂时的东西。其实这种看法有违辩证法的本意,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它属于机械论的范畴。通过对量子辩证法与系统辩证法的研究,我们可以十分有把握地说:机遇或偶然性在本体论中恰恰是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普遍的、本质的和永久性的成分。借用列宁论“假象”的话来说,偶然性是“本质的一个规定、一个方面和一个环节”,是“本质自身在自身中的表现”。机遇与偶然性是客观的并且具有自己的非常独特的规律。在新自然哲学中,我们不能再满足于把偶然性看作必然性的“补充形式”的外在化理解,而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机遇与因果相互联结、相互渗透,辩证地融为一体。在非完全决定论中,偶然性恢复了它本来应有的本体论地位,机遇与因果,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几率或统计性乃至“混沌吸引子”为中介辩证地联结在一起。在相空间中混沌吸引子的精巧的无穷嵌套的自相似结构,精确而形象地展示出系统演化过程中机遇与因果如何联合起作用的深层非线性机制,进一步丰富了对自然本体辩证内涵的认识。

应当说,这是量子辩证法与系统辩证法对矛盾辩证法的一项贡献,它们本应是相得益彰的。

参考文献

〔1〕桂起权:《目的论自然哲学之复活》,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7),并收入吴国盛主编《自然哲学》一书,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

〔3〕海森伯:《物理学与哲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海森伯:《严密自然科学基础近年来的变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

〔5〕《武谷三男物理学方法论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6〕波普:《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7〕桂起权:《非完全决定论:因果与机遇的辩证综合》,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1(2)。

〔8〕玻恩:《关于因果和机遇的自然哲学》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9〕莫诺:《偶然性与必然性(略论现代生物学的自然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0〕桂起权:《科学思想的源流》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桂来权《析量子力学中的辩证法思想—玻尔互补性构架之真谛》,载“哲学研究”1994(10)。

〔12〕罗森菲尔德:《量子革命》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注释:

[1]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梁实秋在《远东英汉大辞典》中,将控制论(cybernetics)译作神经机械学。

生命的偶然性范文5

偶然的,天空下起雨来了,没有带伞的你在雨中奔跑,匆忙的脚步溅起一层层水花,晶莹的雨水顺着你的发丝落下,可你无心打理。这时,你看见前方有一座亭子,你会心一笑,快速跑去。你并不知道,你的无助恰好成了他眼中的风景,只一刹那,你便入驻了他的心间。你不知道,你的笑颜美过那娇艳欲滴的花朵,只一瞬间,便融化了他心中的冰雪

偶然的,你满心欢喜的出游,沿途走走停停,随心而为。信手摘一朵路旁的小花,嗅一嗅那沁人的清芳,抬头看看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想着某段凄美传说。可是,贪玩的你忘了时间,错过了末班车。身无长物的你惊慌失措,以为今夜就会露宿荒野。可是下一秒,在某个岔路口,在某个转角,就看见了你深爱的那个人。你像他打招呼,我们真有缘分,这样都可以遇见……而你的悲伤,你的惊慌,早已不见

生命本就如此奇妙,奇妙到出乎你的意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人。我们总是期待一段旷世的情缘,一场轰烈的爱情,可是,轰烈过后,只是无尽的沉寂。你开始嫌弃生活的平淡,开始羡慕别人的人生。你以为上天抛弃了你,但其实只是因为你的心太过浮躁,忽视了世间种种的美好。那些偶然的邂逅你并没有在意,那些意外的风景你也从不留心,你的生活自然没有了情趣。

生命的偶然性范文6

一、在反例剖析中掌握定理、法则和公式

数学中的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是反映数学对象属性之间的关系,掌握数学中的定理、法则和公式是正确思维的基础,也是形成推理论证的关键.在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和公式的导入或引入过程中,恰当运用反例,可以帮助学生对定理、公理中的已知或结论有个感性的认识,对概念达到更进一步的理解.

例1函数f(x)满足f(x)=f(-x),请问f(x)是否偶函数?

解这是一个简单的判断奇偶函数问题,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深入掌握奇偶函数性质的本质,只是停留在认知的表面,那么会不假思索地认为本题中的f(x)是偶函数.我们不妨举个反例,现有f(x)=x2+2,x∈(-2,2].很显然,我们有f(-x)=(-x)2+2=x2+2=f(x).但是当我们取x=2时,-x=-2不在f(x)的定义域内,不符合偶函数的定义,即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称函数f(x)是偶函数.

通过上述反例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了解判断一个函数的奇偶性时,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计算f(-x)和f(x)是否相等.

二、在反例的运用中对命题快速、正确的判断

命题即表达判断的陈述句,一个数学真命题往往需要严密证明,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一步一步推得结论成立,而假命题则靠反例加以鉴别,我们只要举一个反例就可以反驳,用结论不成立的反面例子来否定这个命题,使得反例成为了否定谬论的锐利武器,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例2现有命题如下:正切函数y=tanx在区间(kπ-π2,kπ+π2)(k∈Z)上是增函数,同时正切函数y=tanx的定义域也是(kπ-π2,kπ+π2)(k∈Z),所以正切函数y=tanx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请判断真伪.

解如果学生看完题意后想当然的认为正确,则会认为命题是真命题.但当我们举出如下反例:π4tan3π4,所以正切函

数y=tanx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不成立,命题是伪命题.

三、在反例的引入中构建知识网络

虽然,高中数学内容多,知识面广,但新旧概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温故旧概念不仅有助于对新概念的理解,更能构建知识网络,对概念达到更进一步的理解.然而,由于教程紧凑,课堂上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来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而反例教学法,教师可以针对概念模糊易出错处或是针对忽略隐含的条件,有目的地引入反例来弥补这一不足,并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结构逐层深入地构建知识网络.

例3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且对于任意的a,b∈R 都满足f(ab)=af(b)+bf(a),请问f(x)是否一定为常数函数?如果是,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

对于此题,我们很容易想到f(x)=0是满足题意的一个函数,但如果认为f(x)一定是常数函数,我们发现证明很困难.于是我们就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即f(x)不一定必须是常数函数.

我们可以观察本题中给出的式子构造,f(ab)=af(b)+bf(a),具有一定的对称性,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对本式进行变形处理.

当ab≠0时,我们可以令式子两端分别除以ab,

得到如下结果f(ab)ab=f(b)b+f(a)a.

我们取F(x)=f(x)x,(x≠0),那么上式变为F(ab)=F(a)+F(b),这个式子恰恰就是我们学过的对数函数的模型,显然对数函数不是常数函数,我们找到了反例,从而得出结论,f(x)不一定为常数函数.

我们还需要将F(x)的具体形式构造出来,并代入题意验证.取

F(x)=logax(a>0,a≠1).

从形式上看,F(x)满足题目中的条件,但是题目中的定义域是x∈R,目前我们的F(x)的定义域是x>0,我们需要作出一些改变,取F(x)=loga|x|(a>0,a≠1)

此时,我们还有一种情况没有考虑到,即x=0时,结合题目条件,我们可以令x=0时,f(x)=0,此时我们得到

f(x)=xloga|x|,x≠0,

0,x=0.

上述f(x)就是符合题目条件的反例.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满足下面式子的f(x)都是符合题目条件的反例.

f(x)=c×xloga|x|,x≠0,

0,x=0,c是任意非零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