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坚强范例6篇

生命中的坚强

生命中的坚强范文1

〔关键词〕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为民造福;中国共产党;民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D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4)01-0015-04

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一个执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是否装着人民群众,党执政所有的路径选择、理论创构、制度安排、战略决策诸方面能否以民为本,必定会影响到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关系到“中国梦”梦何以在,梦何以思,梦何以圆,决定着党兴衰成败的执政命运,因而极为重要。党只有牢固地树立民本理念,才能够保持其生命力的源活本固、凝聚合成和可持续增强,才能够有力地推动自身执政水平的提升,充满自信地创造出更多执政的奇迹。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拥有60余年执政经历的中国共产党,要再铸辉煌,永葆生命活力,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执政为民”,巩固党的生命活力的存在根基;坚持“为人民服务”,确保党的生命活力的不断凝聚合成;坚持“为民造福”,实现党的生命活力的可持续增强。而如何正确认知、理解和把握这“三个坚持”及其相互关系,彰显共产党人的民本理念?这就需要从哲学的深层对之予以思考。

任何一个政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维系其自身生命活力的存在根基。中国共产党的生命活力何以可能?这是一个“是其所能是”的问题,追问的是中国共产党生命活力之所由来的“所以然”之故,是“是其所是”的能在之本。这样的能在之本,以可能态而先在,体现为党的生命活力的先验预成。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只有在其执政的社会历史境域中,吸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要素,内聚其强大正能量,才能巩固自身生命活力的能在之本,从而具足其深厚的存在根基,敞亮其生命的本真面貌。那么,什么才是中国共产党生命活力的能在之本?这就是人民群众。而要不断地彰显中国共产党生命活力的这一能在之本,首要的就是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

坚持“执政为民”,明确了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生命活力的能在之本,昭示了其强大生命活力的“所以然”之故。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党,它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解放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1〕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将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强调,工人阶级自身解放的过程,也是全人类解放的过程。只有解放全人类,工人阶级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必定是全体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具有“执政为民”的客观必然性。

坚持“执政为民”,巩固党的生命活力的存在根基,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确保党的生命活力不断凝聚合成的必要前提,其使“为人民服务”成为共产党人执政的基本要求,并能形成党内行为规范与制度约束的强大执政力,而不至于在执政过程中,使“为人民服务”流于空谈,成为形式;坚持“执政为民”,巩固党的生命活力的存在根基,也是坚持“为民造福”,实现党的生命活力可持续增强的内在动力,其使“为民造福”成为全党的理想追求,使党呈现出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勇气和灵气,而不至于使其执政满足于平庸而无所作为。

只有坚持“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接地气,旺生气,消除自身与人民群众的重重阻隔,优化生命活力的聚成境域,巩固人民群众这一党的生命活力之所由来的能在之本。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以坚强的意志经受住各种挫折,以宽阔的胸襟和无私的气度,纠正各种错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党坚持了并一贯坚持着“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始终保持了党的人民群众这一能在之本的优势,并使之在“执政为民”的一系列理念之下,通过“为人民服务”、“为民造福”,实现了并不断地实现着自身生命活力的可持续增长。

任何一个政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凝聚合成自身的生命活力。中国共产党的生命活力何以凝聚合成?这是一个“是其所当是”的问题,追问的是党的生命活力“是其所是”的“所当然”之则,强调的是党的生命活力由“所以然”向“所当然”的“现实生成”。这种“现实生成”,要求党在一定的价值尺度规范之下,从“所以然”出发,不断地催生出蕴含于能在之本中的生命活力元素,以使党的生命活力从“所以然”的可能态不断转化为“所当然”的现实态。中国共产党既然以人民群众为其生命活力的能在之本,就必然要求自身通过特定的生成模式和变现过程,在特定的价值尺度规范之下,从人民群众这一能在之本中源源不断地导引出自身的生命活力,使之达到“所当然”的现实态。那么,什么才是中国共产党生命活力最富特色的生成模式和变现过程?这就是“为人民服务”。而要不断地凝聚合成党的生命活力,关键也就当然在于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民本理念。

坚持“为人民服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群众公仆和人民群众利益代表的本质定位,彰显了党的生命活力“现实生成”的“所当然”之则。它既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生命活力的特定生成模式,又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生命活力的特定变现过程。作为中国共产党生命活力的特定生成模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通过服务于民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平台、路径、工具、手段和方式,把中国共产党与作为其生命活力能在之本的人民群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之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党往互动中,从思想观念、道德情感诸方面,产生强烈的“心灵共振”和“化合反应”,激发出其巨大的生存和发展正能量,从而使党的生命活力从人民群众的能在之本中得以源源不断地生成,反过来又更多、更好地服务于民。因此,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生命活力凝聚合成模式;作为中国共产党生命活力的特定变现过程,“为人民服务”并非是一次、一时、一处地服务于民,因为这样也许只能获取某些短期的生命活力元素。“为人民服务”也并非不讲科学、不讲效益、不讲规范地服务于民,因为这样也许只能获取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生命存在元素。实际上,“为人民服务”应该是全面、永久、科学、合理、规范地服务于民的中国共产党的生命活力变现过程,这一变现过程,能够获取长效的生命活力元素,并且永远不会终止。

坚持“为人民服务”,确保党的生命活力不断地凝聚合成,是坚持“执政为民”,巩固党的生命活力存在根基的实践贯彻。其使党将“执政为民”的理念立于全党思想建设的高处,落到全党实践行动的实处,能够切实解决好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的问题,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不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而不丢;坚持“为人民服务”,确保党的生命活力不断地凝聚合成,也是坚持“为民造福”,实现党的生命活力可持续增强的实践基础。其使党“为民造福”的理想追求立足于现实,不仅能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群众得到切实的利益,而且能做到面向未来,创造民生幸福的更多奇迹,实现其执政的光荣与梦想。

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才能够使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关心群众,尊重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实践中彰显其自身伟大、崇高、光辉的执政党形像。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服务于民”,革命战争年代,正是从这一宗旨出发,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从人民群众的能在之本中,变现出巨大的革命活力,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成为执政党之后,中国共产党更是将这一宗旨贯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之中,从人民群众的能在之本中,变现出巨大的执政活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任何一个政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可持续增强的生命活力。中国共产党的生命活力何以可持续增强?这实际上追问的是党的生命活力“是其所是”的“所超然”之道,是党的生命活力由可能态、现实态到理想态的“超验通达”。这种“超验通达”,要求党必须以一定的理想目标为价值导向,从“所以然”出发,立足于“所当然”的现实基础,以努力实现其生命活力“所超然”的理想态。那么,什么才是中国共产党生命活力可持续增强的“所超然”之道?这就是“为民造福”。实际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更为重要的就是必须坚持“为民造福”的民本理念,树立起“为民造福”的理想目标,从而实现其自身生命活力可持续增强的“超验通达”。

坚持“为民造福”,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的更高层次的理想追求,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生命活力超验生成的“所超然”之道。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领导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如今已幸福地迈入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然而,中国共产党执政,不能仅仅满足于“执政为民”、“服务于民”、“为民谋福”的现有水平,而更要坚持“为民造福”,追求更为远大、更为理想化的民生幸福目标。“为民造福”不是一般化地“执政为民”、“服务于民”、“为民谋福”,而是特别突出一个“造”字,超越一个“谋”字,重在创造性地“执政为民”、“服务于民”、“为民谋福”,以实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最大幸福。显然,坚持“为民造福”,应是对“执政为民”、“服务于民”、“为民谋福”的开新提级,也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幸福思想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中国共产党只有通过不断地创设、追求“为民造福”的正确科学、合乎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理想目标,才有可能带领人民群众,一步步地超越个人幸福、民族幸福,最终通达于全人类幸福。

坚持“为民造福”,实现中国共产党生命活力的可持续增强,是坚持“执政为民”,巩固党的生命活力存在根基的理想化通达。其使党在更为远大、更为理想化的民生幸福目标导引之下,“执政为民”,“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够在新的历史境域中,巩固党的生命活力的存在根基,以可持续增强的生命活力,不断地造福于民;坚持“为民造福”,实现党的生命活力的可持续增强,也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确保党的生命活力凝聚合成的创造性延续。其在现有的基础上,使党的“为人民服务”所具有的能力更强、方法更多、创意更新、要求更高,理想更远,能够持续地凝聚党的生命活力的丰富元素,使党的执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全新气象。

只有坚持“为民造福”,中国共产党才能够赢得可持续增强的、超验通达的生命活力,才能够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克服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使全体党员真正做到常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从而经受住执政的更新考验;只有坚持“为民造福”,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领导人民群众稳步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诸方面更多更好地获取幸福,从而适应执政的更新要求;也只有坚持“为民造福”,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充满生机与活力,面向世界,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创造性地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幸福的各类难题,从而把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升到更新的境界。

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为民造福”,“三个坚持”都在不同程度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本位的本质特点,都是确保中国共产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理念。不过,就与中国共产党生命活力的内在关联而言,“三个坚持”却各有侧重。坚持“执政为民”,强调的是对党的生命活力的保本固源;坚持“为人民服务”,强调的是对党的生命活力的生成变现;坚持“为民造福”,强调的是对党的生命活力的持续增强。因而,“三个坚持”,彰显共产党人的民本理念,对于中国共产党永葆生命的活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生命中的坚强范文2

你最先承受阳光雨露的洗礼,你最先迎接风暴雷霆的轰击。山洪漫天扑来,拭净你搏战的尘土;清凉自底而升,慰藉你带血的躯体。你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正气。这就是在夹缝中生存、磨难中挣扎、坚强中巍峨的黄山松!

当我们还在世俗的樊篱中怨声载道,命运的苦难与不幸如一座座大山般向我们压顶而来时,升学、考试、就业、竞争、病魔……无数次对梦想的厄杀,无数次对生命的威胁。朋友,你倒下了吗?不要告诉我你骨子里塞满了懦弱与恐惧,站起来,用坚强支撑起双腿和灵魂,稳稳地站起来!

司马迁不是强忍宫刑之辱而着《史记》吗?孔子不是在仕途上失意后激奋顽强而着《春秋》吗?孙膑被削膝盖骨悲愤而着《兵书》;左丘失明后顽韧坚强而写《国语》……人生的道路上荆棘丛生,生活的旅途中坎坷重重,惟有坚强地面对一切,坚强地笑看人生,生命才会在驶向成功彼岸的一瞬变得丰盈生动起来。

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强、毅力和信心。人的一生总会经历许多磨难。有人曾经问我:“生命的真谛是什么?”我想了想,从容而坚守地回答道:“是坚强!”是的,是坚强。是坚强告诉我们成功还有希望;是坚强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是坚强支撑我们和命运抗衡;是坚强告诫我们要勇敢、自强。

我们用坚强守护心灵的沃土,懦弱才不会乘虚而入;我们用坚强交上生命的答卷,灵魂才会举若千金。坚强,是病床上的一抹微笑;是失败后一个重振旗鼓的眼神;是困顿后一份难得的从容与稳重。生命在坚强中拓展宽度;生命在坚强中实现价值。

生命中的坚强范文3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废墟上绽放的花朵》,书中的每一则故事,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

那是中国人,乃至全世界都震惊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这时,山崩地裂,有多少脆弱的生命在黑暗中拼命的挣扎,其中,有一个下女孩在地震中被压倒在冰冷的废墟下,埋了两天……当救援人员成功的救出她时,她还用自己的最后一丝力量给救援人员一个甜甜的微笑,她的微笑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她的微笑给人们一种托起生命的希望,她的微笑鼓舞了人们那纯洁的心田。

看了小女孩的事迹,我的眼泪就好像水龙头一样,尽情地流,是啊!我们的生活之旅就是风雨交加的,我们的人生之路就是电闪雷鸣,小女孩在遇到困难时,用坚强的意志,勇敢的信心来面对。信心是生命的支柱,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信心是人生的灵芝草,有了信心,就有了生命。

生命中的坚强范文4

若飞同志在对敌斗争中的所做所为,闪耀着坚贞不屈、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艰苦奋斗、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光辉;即使在生死关头,也一面坚持着勤学苦练的艰苦作风,这是若飞同志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意志的突出的表现。若飞同志为了保卫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安全,宁死也不让敌人夺走名单。当他发觉敌人巳经知道他的身分后,就以公开的共产党员的名义,把敌人的监狱当作训练班,把敌人的法庭当作宣传共产主义的讲坛。敌人耍尽花招,使用威吓和利诱的各种手段,都在共产主义者的浩然正气面前遭到可耻的失败。

若飞同志在给他爱人李培之同志的信中,他对培之同志说:“忘掉我,不要为我的牺牲而伤痛,集中精力进行战斗,继续努力完成党的事业……要完全相信领导的正确,永远跟着党,要坚持真理,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要用生命来维护党的团结,扦卫党的利益……战士们虽然在红旗下倒下,但革命的红旗却永远不倒,它随着战士的血迹飘扬四方!这,就是我们的胜利!请伸出双手,来迎接我们的胜利吧!”这些话语,充满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对正确领导的高度信任。

坚强的革命意志,产生了巨大的战胜困难的力量。若飞同志在敌人监狱里遭到了惨无人道的迫害,遇到了种种困难。南方人在北方坐牢,困难更多。但是他终于想了许多办法克服了严寒、饥饿和疾病的折磨。当有人问他身体怎么样的时候,若飞同志总是生气勃勃地说:“生活就是战斗,敌人要摧残我们的身体,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必须征服恶劣的生活条件,必须和死亡作斗争!”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他胜利地领导了难友们要求改善恶劣的生活条件的斗争,进行了艰苦的宣传教育工作。在二年多的时间里,写成的指示、评论、书信等共达二十多万字之多。这里表现了多么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和力

量,永不衰退的革命战斗精神啊!若飞同志埋头苦干,勒学苦练的顽强精神,更使人佩服。在监狱里,他克服困难,坚持读报,学习外文。特别是在教会三毛认字的过程中,他的顽强精神更是惊人的。当他病倒在狱里,从昏迷中苏醒过来,还关心三毛的学习,使三毛从内心里敬佩这位钢铁般意志的共产主义战士。这对我们革命的青年来说,更有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若飞同志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他确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他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坚信马列主义是真理,坚信共产党和领导的正确。革命的理想和革命的意志是统一的,没有革命的远大理想,也就没有革命的坚强意志;真正的革命理想,不仅要有对革命正确的认识,而且要有坚强的革命意志,革命理想才能实现。若飞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不是为生活而生活。”人在世上生活,必须有个世界观指导他的生活行动。无产阶级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对自己的正义事业充满必胜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今天,全国人民在党和的英明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我们正为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为了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把革命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必需永远发扬广大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目前形势大好,但因连续二年的农业遭灾,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也遇到了暂时的局部的困难。我们必须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困难。若飞同志教导我们,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当他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必然胜利的事业,同时,也是充满着艰苦奋斗的事业。共产主义者预测到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碰到狂风暴雨,种种困难。对革命者来说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经不起暂时困难的考验的那些青年,都是没有革命意志的表现。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出朝气勃勃、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革命精神,他们的生活死气沉沉,庸庸碌碌,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把精力消磨在个人私利上。其根本问题是缺乏共产主义理想的革命意志。他们更应该加倍努力学习若飞同志的革命精神,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正确地认清形势,鼓足革命干劲,战胜困难,响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到农业第一线,为夺取新胜利而奋斗。

生命中的坚强范文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是怎样磨炼而成的?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得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它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文字教会我们遇到困难要坚强,要像保尔·柯察金那样……

坚强是成功的基石。保尔的坚强性格决定了他的人生。在幼年时他曾经做过童工,每天要搬搬抬抬,还要忍受被人的嘲笑,种种坎坷似乎都集中在保尔身上发生,但他没有因此变得一蹶不振,而是坚决参加了红军,在红军队伍这个大熔炉里,坚强成为了保尔脚下的垫脚石。让保尔像一块钢铁般生存了下去,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坚强是生命的源泉。保尔经历了无数激烈的战争和无数的挫折,他仍然坚强地面对生活,即使他最终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也没有放弃生命,始终保持着乐观开朗,无私无畏,坚决地拿起笔,再次顽强地与命运作起斗争。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病榻上经历三年完成了巨作,保尔的坚强让他的生命的到了第二次延伸。

坚强是生命的支柱。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塑造的“保尔精神”——坚强,对人们的影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8月7日22时,甘肃省舟曲发生了重大的泥石流,在这次灾难中许多人霎时失去了最爱的亲人,失去了美好的家园,山川失去了颜色,河流失去了平静,天灾人祸,谁也无法预料到,甘肃人民亲眼目睹一座座楼房在眼前倒塌,心里悲痛欲绝,泪如雨下。凶猛的泥石流能摧垮了混凝土筑起的房屋,剥夺千余生命,但不能打消失去亲人的幸存者继续好好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他们从悲痛之中走出,变得更加坚强。12岁小姑娘何洁,她幸运地躲过了死神之手,在灾后向十字会申请做一位小志愿者,希望为灾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她的年龄与我们相仿,她在灾难后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乐观地面对生活,成为一位小志愿者,给灾区人民送食物,她忙碌的身影,就像看见保尔为人类的自由而努力地抗争的历程。调皮的孩子何坤回家看见全村被夷为平地,再也按捺不住顿失亲人的悲彻,泣不成声,和记者交谈时,不时狠狠地跺跺脚,想尽量地掩饰自己的情绪,“前几天,我一直在哭,现在我想通了,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灾区的人民就像保尔那样坚强面对挫折,即使失败了,也要勇敢爬来继续向前冲,执着地活下去,因为他们知道挫折只能吓倒懦夫,而坚强的人永远都勇于挑战自我。

生命中的坚强范文6

关键词 研究生党员 革命精神 先进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Cultivate Postgraduate Party Members' Revolutionary Spirit

Abstract Revolutionary spirit is the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is the spiritual support and source of strength of Chinese Communist person to creat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Graduate student Party member's advanced contains lofty revolutionary spirit. By strengthening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learning, establish the common ideal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hance politica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aduate training members of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to promote the group adhere to th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Key words postgraduateparty members; revolutionary spirit; advanced

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2次集体学习时讲话中强调,全党同志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侈浪费,坚决反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真正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夯实。这就需要大力弘扬和培养崇高的革命精神。研究生党员是高等学校高层次的学生群体,是研究生群体中的精英和骨干,是否具有革命精神、如何培养革命精神,关系到革命精神是否能在青年群体得到继承和弘扬,是新时期增强研究生党员先进性的重大课题。

1 革命精神的内涵

从词源角度考察,“精神”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二是指宗旨、主要的意义。精神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产物,在哲学上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革命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长期艰苦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共同具有的意识观念、意志情感、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等。“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①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铸就了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伟大的革命精神。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熔铸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新的革命精神。不同时代的革命精神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蕴。比如,井冈山精神包含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等内容;长征精神包含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等内容;延安精神包含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等内容;“两弹一星”精神包含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等内容。

革命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时代的精华。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又使优秀传统不断升华到新的境界。古代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饱含进取的民族精神熏陶和感染中国共产党人以无比的革命热情和无坚不摧的力量取得革命的胜利,并形成敢于牺牲、敢于创造、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国革命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 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包含崇高的革命精神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研究生党员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应该具有先进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由于不同历史阶段党的纲领和路线的变化调整而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斗争上。改革开放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努力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身体力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和纲领,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这就需要研究生党员坚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将传统要求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传承和发扬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等丰富内涵的革命精神,坚持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对于完成研究生党员的历史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与培养崇高的革命精神结合起来,是新时期研究生党员区别于非党员研究生的显著标志,是研究生党员报效祖国,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基本途径。

革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脉相承。革命精神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实求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具体而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表现为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开创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走了一条不同于苏联十月革命模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表现在“两弹一星”研制工作人员在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表现在红军冲破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征服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纵横十余省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艰苦奋斗、务实求效的精神表现在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陕北和延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一系列促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的重大决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在白求恩深入革命地区,毫无利己地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表现在张思德在炭窑意外坍塌的危急时刻因抢救战友而以身殉职。由此可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事迹凝聚和体现着不同时期的革命精神。

指出,“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②中国共产党人在追寻中华民族解放的历史岁月造就革命精神,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呼唤革命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③作为青年群体的先进分子,研究生党员需要按照党员的先进性的要求,具有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民族性格,创造精神、实事求是的知行方式,胸怀天下、精忠报国的爱国思想,重义轻利的高尚品格,在思想境界、精神面貌、行为上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3 培养研究生党员革命精神的途径

3.1 强化革命精神学习,提高认知水平

培养革命精神首先需要研究生党员对其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强化革命精神学习,提高认知水平是培养研究生党员革命精神的首要环节。以往革命精神的学习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学习内容的教条化,形式单一化;二是研究生党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多元化。面对上述挑战,高校党建工作者和研究生党员首先应把握革命精神的深层次内涵。革命精神学习不仅包括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也包括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的革命精神。其次,高校党建工作者应结合研究生群体的特征,创新学习形式,增强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生党员具有思想较为成熟、知识层次高、个体差异较大等特点,并以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为主,具有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主的方针,增强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通过学习革命精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

3.2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不同的理想决定着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追求和境界。始终坚持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培养研究生党员革命精神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指出党的奋斗目标是“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直到阶级斗争结束。”革命精神的理论支柱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奋斗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些革命精神共同孕育、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都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最终目标,都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基础,都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发展变化了的革命形势与任务相结合的产物。高校党建工作者和导师在研究生党员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引导他们树立党员应该具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需要引导他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奋斗精神不懈怠,具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3.3 增强政治责任意识,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研究生党员的双重角色不仅需要在学术研究方面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更需要在青年政治责任意识方面有良好的表率。政治责任意识是影响政治责任行为和表现研究生党员是否具有政治觉悟的重要因素。通过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可促进研究生党员勇于承担时代重任并保持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高校党建工作者通过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研究生党员在党组织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主体性的发挥。

3.4 提高科学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内化革命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研究生党员作为国家人才的后备力量,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科学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和创新技能。创新意识需要研究生党员敢于冒险、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创新品格需要研究生党员在完善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脚踏实地、埋头钻研,坚持用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技能需要研究生勇于实践。由此可见,科学创新能力饱含着革命精神。近年来,研究生党员深受学风浮躁、弄虚作假、粗制滥造等现象的影响。在提高研究生党员的科学创新能力过程中,党建工作者与导师可以通过严把学术论文质量关和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共同鼓励研究生党员在科学创新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内化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保持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高昂饱满、全神贯注的参与热情,始终保持踏实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作风,保持和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一股劲、一股革命热情、一种拼命精神。

注释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136.

② 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323.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人民出版社,1977:327.

参考文献

[1] .大力弘扬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J].党建,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