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心得体会范例

生命心得体会

生命心得体会范文1

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多了,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对教师及班主任、辅导员的监管更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但是宣传的方式单一,且多是照本宣科,没有真正地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中,更没有学生学会如何去做,如何保护自己。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学习底子薄且在家又是娇生惯养的,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很难达到理想的结果的。

1.观看好的电影

学生都喜欢看电影,可以在思想政治课或是班会中选取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播出,并组织学生讨论。一部好的电影对学生的震撼胜过教师的多次说教。

2.以学校活动为依托,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不断丰富主题班会的形式和内容,如,本学期本系的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就进行得比较好。各班组织学习安全知识,并以“安全”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撰写心得体会,好的心得体会被推荐参加系上的征文比赛,让安全教育深入人心。

3.以身边的小事,开展感恩教育

知道感恩,才会知道珍惜;知道珍惜,才会热爱生命,关注安全。引导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或是打一个电话,对养育自己的父母说一声“我爱你”,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通过对家长的感恩引出对亲人、对老师、对朋友、对同学、对帮助自己的人甚至伤害自己的人的感恩,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热爱每一天,关注生活的点点滴滴,远离安全事故。

4.行动式安全教育

目前安全教育工作似乎大都采用了诸如:说教、签订安全责任状等表面方式。而这种教育的方式给学生的触动或者说意义并不大,但如果采取行动教育,令学生身在其中、身临其境的安全教育方式,才能触及他们的灵魂,从而达到不出或少出学生安全事故的目的。

(1)模拟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学会如何保护自己邀请专业人员进行一些消防安全的演练,班上也可以模拟受灾现场,让学生学会如何逃生,避险。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有忧患意识,认识到灾难的无情,生命的脆弱。

(2)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马加爵事件所涉及的校园暴力问题,透视出青少年诸多心理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现今在大城市,大型企业中所流行的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对我们培养学生就很有益。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它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它与传统的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相比,少了一些说教和灌输,多了一些运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二、做好班级寝室、教室安全隐患的排查

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学生有事请假教师要及时和家长联系,并交代安全事项。每周至少三次亲自到教室清点人数,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加强对学生寝室设施及用电器的检查,每月至少两次到寝室抽查学生寝室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教育学生沉着应对校外安全,保护好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四、做好学生身体及心理的安全隐患排查

1.针对学生不同的性别差异和个性心理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要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况,针对他们各自不同的兴趣、能力、情感、需要、气质、性格等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特别是青春期学生“性”的教育,更是引发学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不当的交往往往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

2.正面疏导,提高道德认识水平

青春期的学生对性知识的认识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他们就可能会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渠道和方法来获取满足。

3.正确引导男女学生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

生命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学科竞赛;指导;大学生;思考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1],专业实验性和实践性很强,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学科竞赛是指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多名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通过完成参赛项目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2-3]。近年来,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各高校都很重视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如教育部要求全国各高校每年都需要将本校学生当年参加全国性学科竞赛的成绩录入“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在“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和“高水平专业”等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指标体系中,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人次数及取得的成绩均成为评价该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强弱的主要指标。参加学科竞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其综合素质,而教师在系统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4]。因而,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准备学科竞赛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笔者指导我院学生组成的2支队伍分别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2019年,笔者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2支参赛队伍分别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和“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荣获一等奖。实践证明,学科竞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方法和手段。现将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一些实践方法和心得体会介绍如下,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1生命科学类部级学科竞赛活动现状

目前,生命科学类部级学科竞赛主要包括一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两项赛事。

1.1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

该项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和《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参赛对象主要是各高校生物、食品及相关专业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每支参赛队伍由2~6人组成,指导教师1~2人。大赛分为创新组和创业组。创新组主要接受学生参加创新实验取得的成果,成果形式包括已发表或未发表的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创业组需要参赛团队提交一份具有市场前景的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相关技术、产品或服务的创业计划书。此项赛事一般于每年的2月份开始下发通知,4月中旬开始网上申报,经过网络初审和复审,一般于7月末到8月初进行现场公开决赛。

1.2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

该项竞赛由教育部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杂志共同举办,参赛对象主要是全国高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大学生,每支参赛队伍由1~2名指导教师和不超过5人的参赛学生组成。竞赛要求各参赛队伍围绕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主性设计实验或野外调查工作,记录实验或调查过程,获得实验或调查结果,形成作品,撰写论文。此项赛事从第四届竞赛开始,改为每年的7月初下发通知,9月末网络报名截止,10月到第二年4月上旬上传立项报告、实验记录及提交论文和实验心得,4月中旬进行网络评审,5月初全国各省份举行省赛决赛,选拔并推荐成绩优秀的队伍参加6月中旬举办的全国总决赛,角逐国家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2指导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实施的策略

2.1宣传动员,组建参赛团队

竞赛委员会一般在年初举办竞赛的通知,获悉竞赛通知后应充分利用网络和其它方式尽快宣传比赛信息。学院还可以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了解竞赛主要流程和竞赛规则,争取尽早吸引认真踏实、有兴趣和意愿的学生参与进来。按照师生互选的原则组建团队,组员搭配要合理。

2.2解读竞赛规则,领会赛事精神

每一项赛事都有自己的要求和规则,参赛师生要仔细研读竞赛委员会的竞赛通知、竞赛规则、评分标准和注意事项,结合竞赛特点准备参赛事宜。比如,“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中创新组要求参赛队伍以参加创新实验取得的成果(包括已发表或未发表的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参加比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在注重研究论文的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的同时,十分注重对竞赛过程性材料的考查,要求参赛队伍按时上传立项报告(包括总数和实验设计)、实验记录、研究论文及心得体会。

2.3积极有效指导,关注备赛进程

指导教师要经常走进实验室,察看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耐心指导;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能力;关注学生展开课题研究工作的进程,以便指导学生对竞赛的准备工作,并根据要求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和变动。提醒和督促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代表性过程和现象进行拍照记录,及时整理和总结当天的操作细节和实验数据,并详细记录。

2.4梳理实验过程,总结研究成果,演练现场答辩

竞赛一般要求入围现场决赛的参赛队伍制作一份PPT以展示团队的研究成果,汇报结束后对评委专家的提问做出回答。这就要求在组建参赛队伍时善于言语表达的同学反复梳理实验细节,演练并熟练掌握PPT汇报和现场应答的技巧。在获悉入围决赛名单后,教师立即指导参赛队伍回顾整个项目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凝练实验结论,通过与相关文献横向比较,提出创新性认识和见解。同时,从模板选择、版面设计、动画播放等方面指导其制作PPT。多次邀请有经验、责任心强且具奉献精神的老师组成临时决赛评审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模拟决赛现场,对决赛选手的PPT汇报及问题回答进行评价,不断提高参赛作品的水平。

3指导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体会

3.1鼓励并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参与教师科学研究工作

高校教师应鼓励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从基础性工作开始,逐渐熟悉科研工作的流程和要求,掌握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教师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发现身边的趣味现象,依托实验室科研工作和所学知识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探索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指导教师讨论并商定可行的实验方案。

3.2结合开放实验室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内容孵化学科竞赛项目

目前,国内各高校都大力提倡实验室开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已成功申报了学校、省教育厅乃至教育部的开放实验室项目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而此类项目的结项一般以公开发表期刊论文为依据,很少人关注此类项目结项论文的质量。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自主实践活动的重要交流平台,如果将上述项目与学科竞赛结合,则能充分检验项目成果的质量,同时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PPT制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3.3合理设计竞赛实验计划,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研究工作

由于赛事准备周期较长,部分参赛学生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经常会因为需要完成参赛项目的实验内容而跟任课教师请假,从而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学习,导致专业基础薄弱、理论知识体系残缺。这就需要竞赛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尽量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开展相关实验,在不影响正常课堂学业的前提下准备竞赛。

3.4注意学生年级选择,打造学龄梯队合理的研究团队

学科竞赛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所以在组建参赛团队的时候应优先在二年级学生中选拔,这些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团队成员应注重梯队建设,有时间、精力和兴趣的高年级同学也可纳入研究团队,还可以通过已有成员带动或推荐部分优秀的一年级学生参与到课题中来,以老带新,让其尽早接触和熟悉相关研究工作,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储备人选。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带动了学风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指导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锴栋,黎海利,魏伍川,等.地方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生物综合大实验课程体系的探索[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3):91-93.

[2]罗金花,刘琳琪,赵晨曦,等.基于学科竞赛的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65-66.

[3]刘龙斌,彭科,江振宇,等.基于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竞争综合素质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47):200-201.

[4]吴连军,杨光,高峥,等.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的实践、改革与成效[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5):62-64.

生命心得体会范文3

短暂的实习时光结束了,心中难免有些不舍,不舍的是指导老师们在教学上和管理上的谆谆教诲,不舍的是和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的美好时光。由于刚踏上工作岗位,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但是非常幸运地是学校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和帮助,让我更加努力地、出色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期间,我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听课、教学、管理、调查等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作为一名实习教师的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任务就是摸清班级整体情况。当我了解到班上调皮男生较多时,心里不免有些担忧,担忧的是管理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我又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初来乍到,总会有些同学表现出“不买账”的态度。但是,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磨合,通过不断地找同学谈心,主动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慢慢地,我和学生之间开始互相了解了。可是光是管理是不够的,作为一名师范生,就必须要教学。在第二个星期,我主动承担了思想品德、生命生活与安全、科学、美术等科目,一是可以练练胆子,二来可以学习怎样组织课堂教学。当与同学们相处融洽后,我开始了语文和数学教学,备课、请教、上课、总结。小数除法、循环小数、观察物体、松鼠、落花生等一次次的训练,一次次的总结,总的来说,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师范技能有所提升,但是还是存在许多的不足。

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教研课的机会

向其他老师学习,汲取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了解当代教育新理念,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快要临近结束时,同学们都表达了对我的谢意和喜爱,都纷纷通过写纸条和送礼物的方式传递他们对我的的感情。以至于在最后一节课许多同学都留下了不舍的泪水。我很感动,因为这是对我工作的认可和做人方式的肯定。也许我做的不是最好,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做好。

近一个多月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是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比如:教学缺乏感染力、教学设问模糊、组织管理课堂能力较差、书写不规范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用自己的努力实践、勇于探索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在上新的台阶,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就会有收获!

第二篇: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我觉得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和甲方交流,使我懂得了很多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们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

通过这次实习,我还有一个感悟就是建筑行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没有真本事是不行的。为了以后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现在就必须踏踏实实的学好每一门功课。建筑行业也是一个涉及人非常多的行业,你将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交际圈,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多西,去除自身的一些不好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接触不同的对象,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让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更加坚强!实习结束了,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体会到更多的东西,也相信自己在下一次实习中将会更好。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第三篇: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20XX年6月28日,我和我的同学们离开了呆了4年的母校,来到了我将在此度过1年(也就是大学生涯中的最后一年,且最重要的一年)的实习医院----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因为文登是我的故乡,所以回来后感觉既熟悉又亲切。

由于交通堵塞等原因,我们的车很晚才到达,比预计时间晚三个小时,但科教科、护理部的几位老师仍然站在夜色中代表全院在迎接我们,从他们亲切的问候和热切的举动中,我们感觉回到家了。像是投入了母亲的怀抱,由于行李很多,又拾掇了好长时间,劳累了一天的我们也感觉有点饿了,这时餐厅的一位师傅及时赶到,问候我们有没有吃饭,说餐厅已经准备好了饭菜,我们当时就被师傅的关心所感动了,连声道谢,因为今晚不用饿着肚子睡了。同时,搬行李时,比我们早来的潍坊医学院的同学虽然已经躺下来,但知道我们来了后主动起来帮我们搬行李,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晚上发生的这一切,让远离母校的我们心里有了安慰。原本不安的心平静了下来,因为文登中心医院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亲切的。我们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好好的实习,与中心医院融为一体,不辜负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是科教科老师按照我们的需要和上岗要求安排统一培训,由院各科室主任做了8次报告,包括:一、医院概况简介。二、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三、治安管理的一般常识。四、医德医风教育。五、医疗文书的书写。六、有关护理知识的讲解。七、院内感染的讲座。八、手术室的有关知识。其间科教科的老师还穿插地组织我们到各病房看病历、观看关于医疗纠纷的专家讲座及急救处理方面的录像,让我们对实际的临床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为正式上岗工作打下了基础。

生命心得体会范文4

暑假里,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教育技术培训,素质教育讨论活动,透过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方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礼貌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我认为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热爱祖国,爱岗敬业

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联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发展的这天,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联,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相反,如果教师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身在曹营心在汉;,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期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绝不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采用体罚、讽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好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好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的回报。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务必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务必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二、用学习引领自身专业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刻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教师终身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教师就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观点。正因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透过一段时刻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潜质,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务必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

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我国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能够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身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

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走向综合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带给了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样能够,怎样能胜任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就应抓紧一切时刻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透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发奋,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完美的未来。

第二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刻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主角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理解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从教育局领导到学校校长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理解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异彩纷呈,讲座全面系统。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此刻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刘华蓉教授报告:教育管理中的危机和舆论应对和李雯教授的学校安全工作理论、政策与实践;,对指导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忙,使我们不仅仅了解了全国学校安全的现状,也对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有了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处理校园突发事件和应对各种媒体,明白什么叫媒治;。做好学校安全工作,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心存侥幸。余祖光副所长的讲座,使我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因素及改革走向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什么叫工业文化缺失;。聆听了孙霄兵副部长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解读,明白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知道了做为一个人才,不只要懂外语,更要懂国际规则、懂中国国情。

三、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听课时孙部长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向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已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能够从此刻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借市教育局开展学习工程;的东风,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发奋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发奋工作。

第三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透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受益非浅,个性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明白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方我谈几点体会:

一、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务必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李元昌老师的从教经历和对教育的执著追求,给我们年轻教师很大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深刻道理。

二、要谦虚谨慎,不好傲气。这是宋老师给我的深刻印象。无论是从处理好师生关联还是从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关联来讲,都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持续清醒理智的头脑。要集思广益,不好主观臆断。必须要有很强的平等、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商量、多沟通,经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心胸宽广,不好小肚鸡肠。必须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宽广胸怀,能够听取各种不一样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一点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明白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务必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就应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因此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生命心得体会范文5

几天前读完了罗厅长的“教育三部曲”:《教育的逻辑》、《教育的智慧》、《教育的价值》,一时间文思泉涌,写了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Logic(逻辑)+Intelligence(智慧)+Value(价值)+Education(教育)=Live。这是我对“教育三部曲”的直观反映。当然,它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一方面,人需要通过教育获取智慧、逻辑、价值,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另一方面,逻辑、智慧、价值是哲学概念,即教育发展本身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定、智慧生成的质量互变、价值取向的主体需求。所以,我的理解是:“三生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逻辑必然、智慧必然、价值必然成果。

身为校长,我从《教育的逻辑》一书中,认识到了“设计学习”是新时期校长创新管理的第一要务。该书的主要内容有观察教育的三个维度、实践现代教育的三个基点、教育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制度设计、教育的未来走向等。其中“,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为我们提供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这句话给我印象深刻!我想,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校长,要建设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我们在建立学校管理制度时,首先就要设计好全校的“学习地图”,让师生的工作、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要帮助学生成为自己的指南针。

今天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需要一种新的教育内容来修正、完善,使其更具生机与活力。“三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机制发展的必然。生命是一本书、生存是一本书、生活是一本书,每一本书都要用心去品读,才能真正领会真谛。

罗厅长著书立说、首倡“三生教育”,可以说是设计了全省教育领域的学习。中小学校长创新学校管理问题也亟需解决,怎样解决?就是做好学校的设计师,把全校的学习设计好,通过学习制度、学习机制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三生教育”的学习与实践。

罗厅长在《教育的智慧》一书中,还记录了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演讲内容,其中“学校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教育是全社会挥之不去的情感。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恩教育,不敬畏教育,不发展教育”,这段话,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中小学校长的幸福感!当然不能只有校长一人感到幸福就可以了,要让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幸福,如何做到?校长就要带头学习、带头读书,调动全校的学习积极性,做学生、老师读书学习的表率、榜样。学校是学习的场所、读书的地方,要让大家感到读书、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为人,成为幸福的人”,这句话出自《教育的智慧》第十五页。“三生教育”是幸福的教育,是关注教育民生的教育,“三生教育”从最初的认知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教育,已经日臻成熟为重视生命价值、历练生存智慧、培植生活信仰的教育,通过与“三生教育”的共识、共振、共进来提升教育民生幸福感,也是中小学校长光荣的职责与神圣使命。

此外,罗厅长在《教育的价值》一书中谈到“教真育爱永远是我们的教育价值追求,爱的智慧在教育中培养,真的能量在教育中释放”。罗厅长还指出: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是有机统一的、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教真育爱,教育价值高于一切价值,要遵循教育价值的生成规律,“三生教育”是人类共同的教育价值和价值教育取向,是教育价值的必然。

生命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随笔化;写作;量变;质变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日常训练积累是量变,而写作水平的提升则是我们追求的质变结果。新时期“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之下,减负增效成为引领教育教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举措。对于教师而言,必须要做好“加减法”,善用辩证思维去审视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创新策略以减量提质。其中,量变不应单纯为量的堆积,更要注重内在要素的合理选用与有机结合,以寻求质变之道,整个写作教学更加简约高效,同时也有利于实现生命写作与生存写作的双赢。对此,本文就此展开深入分析。

一、随笔化写作概述

随笔,有随手笔录之意,不限于叙事、评论或抒情等,篇幅也较为短小。通俗来讲,随笔就是随便写,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写作,不受字数、文体、内容等拘囿。学生根据自身的写作特点及兴趣想法等,选择随笔这一自由的写作方式,任意选择题材进行写作。随笔化写作教学,有“朴素”“随意”“简约”等显著特征,更注重引导学生融入真情实感,以促进写作个性化发展,同时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随笔,实则是散文体裁中的一个分支,表现形式尤为灵活自由,旨在使学生在零压力、无负担的状态下,积累多样化的写作体验,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且比较高效的写作教学模式。

二、小学语文随笔化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一,也是一种高阶的语文应用技能,对当下的学习成绩和升学考试,乃至是未来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伴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也有了新思路新方法。其中,为夯实写作基础提升写作能力,就必须要培育和养成良好的方法和习惯。根本上来讲,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需要循序渐进,是一个量变以促质变的过程。传统的“题海战术”早已过时,它多为重复低效的练习,徒增学生的学习负担,虽有量的积累,但盲目而缺乏针对性,终究难以引发质变。随笔化写作,顺应人的语言生命成长规律,能够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写作方法和习惯,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及作用,让写作变得真切、自然、高效,同时迎合了知识建构的现实需要,包括克服写作的畏难情绪等,以有效的量变带动理想的质变发生。

三、小学语文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关注生活以激发写作动机

紧密融入生活的随笔写作,更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也更容易流露出真情实感。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关注、多留意生活,激发写作的动机,使学生具有发现、感知生活的眼睛,思考、表达生活的意愿及能力。然而,反观以往教学实践,很多情况下教师忽略了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并不注重日常生活化写作素材的积累。当然也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但是却都限定了观察的对象和范围。如此一来,学生即便对生活有所关注,也非常不自由,限制了观察效果,且不利于积累收获,久而久之,难免会引发学生的抗拒与反感情绪,虽有量的积累,却始终难以有质的迸发,随笔写作水平始终难有提升。对此,小学语文随笔化写作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感知、观察及思考,积累写作素材与掌握叙述技巧,使学生迸发出强烈的写作动机,真正实现想写、会写,最终才会让随笔写作中的情感更为充沛,更具真实性与可读性。

(二)说学读写以创新教学实践

正如上文所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碎片化,所以说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因时制宜地进行随笔化训练。具体来讲,可以采用说、学、读与写相结合的办法。1.说写结合通过语言的交际与表达,积累日常的语言资料,这是说好话与写好文的关键。说与写结合不仅使语文功能性更加完整,也更有利于学生随笔写作能力的提升。说与写,本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有着各自的特点,二者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就其联系,说是写的基础和源泉,写则是说的丰富与拓展,说的话落于纸上便是文章,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反观现阶段的随笔化写作教学,却并不注重说与写的结合,只有写而无说,既影响随笔写作,表达时更是磕磕绊绊。所以说,在随笔化写作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更有助于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达到能说会写的程度。2.学写结合任何技能的提升,都离不开认真地钻研和刻苦练习。当然,随笔写作能力的提升不可期待通过量的堆砌去实现,而是要注重精巧的设计以达质变。边学习边写作,本身就是随笔写作的根本路径和自然状态。而教材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无疑是宝贵的写作素材。立足文本的续写、仿写以及改写,对学生随笔写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3.读写结合写作需要有大量的阅读做支撑,阅读是撑起写作的支点。正所谓读写结合,相得益彰:阅读,旨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同时吸收其中的写作营养和思想养分;而写作,旨在应用知识借助语言工具去表达,在展现思想情感的同时提升写作能力。由此可见,阅读更多的是吸收,写作更多的是表达,读写结合则文道统一,意文兼得。日常教学中应定期开展阅读课内外读物的活动,引导学生做好分类研究与交流分享,尤其是优秀段落和好词佳句。为写作积累素材,不断提升随笔化写作能力。

(三)观赏体验以叙写心得体会

随笔写作虽少有限制,但同样需要联想和推理。随笔写作中需要将多种材料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挑选与思考加工,然后进行联想和推理等,使各要素都能够被和谐地联结起来,结为一体运用到写作中,才能生动、自然;相反,则会损害写作的表现力。然而,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来看,他们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虽有发展,但较为不足。这种情况下,即便是进行再多随笔训练,也是无用之功。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中关于写作部分明确指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而这,也为随笔教学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现实中,学生们随笔写作之所以倍感困难甚至是心生畏惧,主要还是因为体验的缺失,进而导致泛泛而谈或夸夸其谈,缺乏联想与推理。这种滥调文章,没什么跌宕起伏,更缺乏营养。小学生随笔写作虽然并不追求多有深度和厚度,写作上也很少有限制,即随意、自由、小巧,但是贵在有真情实感,能够给读者“一点感动”“一点宁静”与“一点思考”,越简单,越纯真,反而越能够引人入胜,令人回味,而这正是“我手写我心”的集中表现和最高境界。随笔化写作教学中,应当激发学生的观赏体验,能够随心而写,尚真忌伪,率性而作,方可形成一种情境理念相生、含蓄蕴藉的美妙空间,叙写心得体会才更加意味深长。随笔写作可以应用多媒体的可视化处理,架接起想象与现实间的联系,基于观赏强化体验,激发联想和推理。比如,学生在学习《开国大典》一文后直接进行随笔写作,可能并不会有深刻的感触。对此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直观展示开国大典的壮阔场面,然后引导学生联想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景,给学生们一周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然后请学生积极举手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此时,学生们踊跃发言,内心激情澎湃,充满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而那些充满情感的语言不再寡淡无味,因真情流露而绚丽多彩,意境幽远,而这也正是学生随笔写作中创作思维发展的表现。如此一来,通过观赏增进体验,便于叙写心得体会,随笔写作内容上会更加充实,情感上更为充沛。

(四)激励鼓舞以培养积极情感

随笔化写作并不是“埋头苦干”,更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创作,是对生活的再加工。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畏惧写作,害怕交流,尽管也进行了大量的随笔写作练习,但是始终难有提升,而情感消极、少于沟通便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说,教师需要组织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碰撞思维与智慧的火花。然而,长期以来教师往往忽略随笔化写作情景的构建,通常是教师直接讲解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随笔写作,这种方式不仅枯燥沉闷,也缺乏积极情感,容易让学生厌烦。如此一来,随笔化写作成了一种在封闭真空中进行的文章制作、应试技艺,丢失掉了应有的最基本的交际功能,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因此,对于目前的随笔式写作教学而言,尤为紧要的就是能够激励鼓舞学生们去交流协作,真正能够体验到随笔化写作的乐趣,激发积极情感,以良好状态投入到随笔化写作中去。随笔化写作需要长期坚持与积累,更需要科学有效的组织和实践。以往教学中,教师受精力与时间所限,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继而会产生指导不到位的问题。所以说,要创新组织形式,以强化帮扶指导的力度,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同伴和教师的关怀与帮助,获得启迪并取得进步。小组互写、师生合写、全班共写以及主题自定式写作等,既给予了学生自主空间,也跟进了帮扶指导。学生通过主动地思考与探究、交流与探讨,来激发随笔写作的强大内驱力,唤醒写作欲望;也通过彼此的激励和带动,以弱带强,相互指点,使得随笔化写作真正成为一起支招、出点子的趣事。

(五)关注个性以优化评改方式

跟进与优化评改方式,也是随笔化写作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教师写几句评语,或者直接给出一个量化的分数,评改方式单一且缺乏后续的跟进指导,练得多而改得少,一练再练却一错再错,始终难有提升。所以说,有必要改进评改方式。总的来讲,随笔化写作的评改既要遵循规范,也要具有弹性。之所以要遵循规范,就是说随笔化写作教学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感的陶冶以及意志的锻炼等,基于评改方式的影响作用来促进学生多种素养的综合发展。另外,之所以要具有弹性,就是说随笔化写作要挣脱应试牢笼,不以分数高低评输赢、论优劣,要改变僵化的评价模式。评改方式是服务教学的工具,除了要诊断教学,即监督与检测教学成效之外,也要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特别是要看得到学生的进步,关注文章的价值倾向,强化作文评语的开放性,比如重视人文关怀,加强对话语气等。可以说,优化评改方式,赋予评改以弹性,以突出互动与开放,形成赏评作文思维,可有效促进随笔化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能够为随笔化写作进入良性循环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必须要尊重和关注个性。学生差异客观存在,由于写作水平不同,相应的评改方式也要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比如有的随笔写作表达欠佳但选题新颖,有的表达通顺但缺乏新意等,教师评价既要指明不足,也要肯定亮点,即便只是在随笔写作中应用了一些新学的生字词,也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另一方面,也要开展多主体评价,除师评外,生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等都是不错的评价方式。生生互评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特别是一些行文思路或谋篇构思等,画出一些好词好句,既是对作者的认可,也有助于自己的积累。开展学生自评,学生结合多方意见和指导,反思问题不足并进行修改,然后将完善后的随笔写作交给老师查阅,看问题是否解决。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并认知问题,盲目地练习只会徒增学习的负担,不仅达不到预期,反而会事倍功半。学生彼此间帮扶,更容易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所欠缺的能力与品质,也会让自己获得显而易见的长足进步。现如今各种网络即时通信软件的出现,使交流变得更加便捷,相较于传统单纯依靠线下模式的随笔写作交流,即时通信软件的加入,打破了时空限制,也让随笔写作的交流反馈变得更为高效。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及QQ群等,匿名学生的随笔作品,让家长及朋友圈来共同参与评价、点赞、转发等。基于多元化、开放式的评价与反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随笔写作热情。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随笔化写作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设计研究与组织实施。其中,如何以更精准的量变去引领高质量的质变尤为关键,这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减负增效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强化学生写作素养的有效选择。作为教师,要做好从激发写作动机到优化评改方式整个过程的各项工作,为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刘璐2020《构建读写互动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主题阅读,随笔习作”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小学生作文辅导》第2期。

汪焕霞2020《多阅读,勤积累,习写作——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新作文》第6期。

谭明2020《持一支“妙笔”自“生花”——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的相关探索》,《新智慧》第6期。

张娇娇2020《研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学苑教育》第7期。

蔡燕2020《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随笔教学辨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第12期。

生命心得体会范文7

研究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我校大一文、理科专业各抽取两个班,将其中的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作为实验组,其余两个班作为对照组。实验组76人,对照组80人,每组男女人数比例大致均等。(1)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6],该量表是国家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中的测试工具之一,由郑日昌负责编制。量表共包括12个因子,104道题目,采用5级计分,从“没有、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分别记1~5分。量表根据每个维度的T值,划分为症状较明显、可能有症状、一般、无明显症状4个水平,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自编简易教学效果测评表,主要用于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及课程对自我的帮助情况。先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集体前测。之后实验组以班为单位开展体验式教学,围绕“新生适应、自信提升、人际交往、情绪管理、两性关系、感恩教育、挫折应对”等7个专题进行(表1),每次90分钟左右;对照组也以班级为单位,主题相同,授课教师也相同,但以心理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课程结束后再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两个组的学生进行后测,并采用自编的教学测评表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采用SPSS17.0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研究结果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各因子上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差异亦不显著,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大多数因子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实验组实验后在躯体化、抑郁、社交退缩3个因子上虽与控制组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实验前相比仍有显著差异。除性心理障碍、依赖两个因子外,实验组在其余各因子上均较实验前有显著改善。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看(见表3),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在谈及课程对自己的帮助方面,实验组的评价也远高于对照组。课程结束后以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结果发现:实验组所有学生均对课程给予了充分肯定,不少学生在心得体会中提到“没想到大学校园里还有这种真正触动人心灵的课程,希望大学四年里该课程能持续开设。”

在陈述自己的收获时,“提高自信”出现了41次,“积极乐观”出现了27次“,宽容或接纳”出现了46次“,信任”出现了30次“,赞美与欣赏”出现了15次。此外,许多学生还通过教学解决了一些发展性的问题,其中25人提到“更了解自我”,27人提到“提高了人际交往技巧”,15人提到更懂得“珍爱生命、感恩他人”,17人提到“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10人提到“能更积极地面对挫折”。学生在评估课程中对自己触动最深的部分时,相当多的同学提到了感恩教育中的情景模拟活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4个人”,当代表着生命中最重要4个人之一的纸条被撕毁时,感觉似乎真的突然失去了某个重要的人,现场气氛顿时凝固。经过这一活动,很多学生都表示更懂得珍爱自己和身边的人。相比之下,对照组学生在谈及收获时只是泛泛而谈,多数学生认为学到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上课比较轻松,但在课程对自己的具体帮助方面鲜有涉及。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后,除个别因子外,实验组学生在自信、人际交往、情绪控制等各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均较实验前有了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学生与实验前相比差异不显著。这说明相比传统的心理讲座,体验式教学在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上相对更有效。传统的心理专题讲座模式侧重的是心理健康知识的宣教,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而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情景剧、游戏、活动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来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相比之下,体验式教学更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心理素质的要求。

体验式教学之所以有效,与体验式教学自身的特性、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积极的课堂氛围密不可分。首先,体验式教学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成员之间的体验与感受分享一方面丰富了成员的心理体验,另一方面也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交换经验、相互学习的机会,使其对事、对人、对己有更清楚的认识,促进其自我反思、自我领悟、自我成长。体验式教学注重情景的创设,真实或模拟的社会情景可以帮助成员学习和实践有效的行为模式,并将经验延伸到课堂以外的日常生活中去。其二,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是体验式教学发挥效果的重要前提。我们的方案经由教研室所有教师共同研讨后制定,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也突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因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改变。其三,积极的课堂氛围是成员改变的重要条件。在这种真诚、温暖、接纳的课堂氛围下,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最大程度的开放自我,释放消极情绪,在相互接纳的气氛中获得成长。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远远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收获更大,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7]。

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心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体验,这虽然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知识,但学生的情感难以激发,学生的体验难以产生,这种没有情感体验的认知获得,容易出现知情剥离、知行脱节的现象。而体验式教学将心理健康知识寓于情感体验、交往互动、反思领悟、行为训练中,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得,也关注其“情感”和“行为”,强调知、情、行三者之间的整合,因而收效更好。其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旁观者、接受者,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积极参与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有研究证实“:一个成年人通过阅读的信息可学习到10%,听到的信息可学习到15%,而体验过的知识却能学习到80%。”[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亲身经历产生的体验和感悟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所产生的效果也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所无法比拟的。

最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单向的,而体验式教学则变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讨论与分享,学生在多元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9],教学效果自然更显著。本研究发现:实验前后实验组在性心理障碍、依赖两个因子上差异不显著。这或许是由于我们的专题中并未涉及性心理方面的有关内容,因而无明显改善;而依赖与个体的人格密切关联,故在短期内收效不明显。此外,导致依赖因子差异不显著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们所选择的对象是90后的大一新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长期的家庭教养模式导致其个性方面依赖倾向较突出,因而难以在短时间改变,但仍呈现下降趋势。#p#分页标题#e#

生命心得体会范文8

在打开学生心结后,学生对于写作不再畏惧了,没有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没有了负担。怎样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有两点心得。一是在教室的角落,专门开辟出一块美文天地,我们每个星期打“擂台赛”。我们把每次作文中优秀的作品摆上“擂台”。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可以上擂台,写作有进步的学生也能上擂台。不断地更新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谁都不甘示弱,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希望能更多地上擂台,写作能力弱的也期望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其他同学欣赏,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不断更新的擂台也成了班级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很多老师和其他班的同学更是慕名而来。二是上面说的“约法三章”,写不写作文,写多少,写什么内容让学生说了算。

一开始,我也担心学生都要“罢工”,但很快我就发现学生主动要写作文了,教师在写作前的引领至关重要:如在学习鲁迅的《社戏》时,我和学生讨论童年生活的“趣”,学生都很有兴趣,不断地回忆自己小时侯的趣事。有的绘声绘色地讲述为了抓螃蟹掉入水里,有的回忆愚人节的饼干恶作剧,有的回忆小时侯调皮“偷葡萄”的趣事,有的回忆小时侯在土壤里种巧克力的趣事。这些都是丰富的素材啊,既是来自生活,又和文本紧密相关,学生的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我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学生却意犹未尽,还有诉说的欲望,我就让学生打开作文本把想说未说的话写下来,学生笔下流泻出来的是源源不断的童年趣事,水到渠成地写出了好作文。能引领学生恰如其分地写作,是教学的一门艺术。既能把握文本的内涵和外延,又能挖掘生活的点滴,能充分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及时有效公开的评价和指导

学生的写作离不开老师的评价与指导,没有评价与指导,就很难达成作文的目的。有效的作文评价和指导能直接帮助学生领悟自己作文的优点与缺点。公开的评价有助于师生形成互动,避免教师说了算的局面。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公开评价,中专段的学生正是青春期,对于涉及一些家庭或个人隐私的我都是采用一对一评价交流。如在学习综合性内容《成长的烦恼》时,我没有公开学生的作文,也没有让作文上擂台展示。

学生也觉得老师很尊重他们的尊严,在作文中更喜欢写一些自己的心理话了。新课标中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及时的作文批改表现在周一上交的作文当天批改,当天发下,第二天点评;周五前交的作品周五回家前批改完毕,立刻点评;暑假寒假作文上交后三天内批改完,一个星期内必须点评。评价有两部分,一是老师的批改和精心准备的评语,评语详尽周到细致,能委婉地指出优缺点,有进步的(包括细微进步的)都给予鼓励。教师可以从欣赏者的角度赞美学生,它能让学生更有自信。二是选择性地公开点评,让学生来做评委,和学生一起评价,互助批改,让学生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追求真实,做生活的有心人

作文贵在求真,虚假的作文矫情浮夸,对学生的作文甚至做人没有一点好处。教学文本容量有限,在信息高速传播时代,我们不能局限于文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向生活汲取更多的知识。和时代共发展,学习网络新词,能把生活中的精彩或平淡通过作文形式表达出来。多读美文,多读名著,能积累大量好词好句,能写出读后的心得体会;寻找身边的素材,寻找亮点,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生命的真谛。在寒假作文中,一个学生以《驾驶员》为题,写回家的路上,看到驾驶员认真地开着车,然后联想到每个驾驶员都很辛苦,早出晚归,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谢谢你们不顾严寒酷暑,仍然坚持为人民服务,你们是多么伟大啊!再一次说声谢谢,你们辛苦了!”虽然是件很普通的小事,但是学生能怀有感恩的心关注普通人,这不是很真实、很感人吗?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