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责任范例6篇

生命与责任

生命与责任范文1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生需求;关系;热点

[作者简介]文士博,河北工程大学高级政工师,研究生,河北邯郸056038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3-0194-03

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党的十七大将教育列为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新时期我国民生问题发展变化和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民将提升自身教育水平,接受高等教育,塑造自身综合素质,作为在社会中谋求更好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民生需求的重要内容,而且在满足民生需求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承载的责任与使命越来越重要。

一、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的关系,决定了高等教育在民生需求中的责任与使命

高等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教育服务,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发展寄予很多期望和要求,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与民生需求息息相关:

(一)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的供求关系。这是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最基本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高等教育和人民群众需求是一种市场供求关系。高等教育供给情况决定人民群众享有的高等教育的满意度,而需求数量和层次指引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也因此决定了高等教育在民生需求中的责任与使命。它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以民生需求为基点,民生需求状况依赖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二)高等教育资源与人民需求中的矛盾冲突关系。世界总是在矛盾中发展,在矛盾中生存。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之间总是存在供给的矛盾。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在满足民生需求方面还存在很多滞后因素,如由于供应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而使得高等教育在满足群众需求中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中有许多群众反应强烈,直接与群众利益相关,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三)高等教育与人民需求共促发展关系。高等教育发展可以不断改善民生需求,民生需求的提高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力量源泉。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都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高而共同发展。

(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人民群众需求,都基于投资风险而作出理性的相互回应选择。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必须以满足民生需求为根本,但高等教育要依据自身发展环境和条件作出理性的规划和发展步骤。作为公民也应当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科学、理性地看待、选择、接受高等教育。

正是由于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的相互关系,才使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群众需求变化中产生了不相协调的矛盾,从而产生、出现了在人民群众现实需求中备受关注的高等教育热点问题,决定了高等教育在满足人民需求中责任重大,肩负重大使命。

二、当前,高等教育在民生需求中承载的重要责任与使命

当前,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在群众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备受群众普遍关注、利益相关、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当前较为突出的热点问题主要有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成本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特殊群体学生救助问题、学生就业问题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确立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在满足民生需求中的责任与使命所在。

(一)始终坚持教育公平的责任。权益、机会均等是公民的基本权益,教育权益公平是公民的基本权益,维护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所在。在高等教育资源仍为稀缺资源的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还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维护高等教育权益公平的责任尤为重大。国家应当从机制、制度等多方面人手,促进公民高等教育权益的公平、公正。

(二)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环境的责任。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的过程中,办学经费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图书设备匮乏、管理相对滞后、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质量滑坡现象已经在社会中凸显。这赋予高等教育要注重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要在质量和水平上下大功夫。

(三)降低群众经济投入的责任。当前,群众普遍感到接受高等教育成本较高,很多家庭子女就读大学的消费成为压在老百姓身上的沉重负担。所以,减少老百姓在高等教育上的消费投入,是较为迫切的民生问题。所以,国家应该通过发展经济,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增加人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国家要通过高校投资体制改革,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同时辅以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降低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压力,从体制上解决高校的办学经费和发展需要问题。

(四)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责任。就业是民生之本,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人力资源领域的突出问题,成为牵动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大事。国家应当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人才需求结构,不断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就业引导与指导等方面,以引导大学生创业促进就业发展。

三、采取应对策略,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在满足民生需求中的责任与使命

高等教育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就必须从多方面出发,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积极协调和处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积极采取应对策略。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理顺高等教育发展与满足民生需求方面关系。应当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要求,以人民需求为目标;建立机制,调整结构,加大投入,促进高校规模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规模与内涵发展的协调;要加强高校办学行为监管,提高办学质量,加大高等教育信息公开力度,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

生命与责任范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131-02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医学生未来承担的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关乎社会和谐,加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日趋重要。

生命意义感是个体主动获得的一种情感和价值体验,个体对自己生命意义和目的的觉知、感受程度。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指的是医学生对自己、对病人、对国家和社会所应承担责任的感知与自我履行的情感态度,并自愿承担过失后果的内心体验。从概念上可以看出,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是其社会责任感的组成部分。因此医学生只有对生命意义的正确认知,才会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才能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他们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具有生命危险的病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而对诸多生命以及生命伦理方而的问题,工作辛苦且责任重大。如果自身的生命态度不积极,极有可能影响其未来的临床决策,因此关注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及生命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责任感现状

笔者在医学高专院校从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大部分医学生思想纯净,理想高远,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多数具有较高的责任感。但是,在对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中发现,认为自己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目标,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解决,以及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这些都是生命意义感不强的表现,现实生活中,常听个别大学生抱怨:“郁闷”“没意思”,他们表现出消极懈怠,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还有一些学生沉溺于物质享受中不能自拔,追求享乐,不思进取;有的学生意志薄弱,理想淡薄,在前进的道路上稍遇挫折就白暴自弃,这正是缺乏生命意义感的表现。缺乏生命意义感的学生从表象上看源于白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但深层次上却是生活意义的失落。在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会产生厌世情绪或者逃避现实,表现出空虚、无聊、孤独、无助、逃避等状态。

一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感明显淡化的现实令人担忧,他们漠视白己的责任,理想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弱化,意志品质比较脆弱,不能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愿承担白己应尽的义务等,具体表现为:第一,思想上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不够客观。一部分学生不了解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对其认识不够全而,不够均衡,也有一些大学生认为社会责任感与自己毫无关系,对其持无所谓的态度。一旦触及到具体问题,他们总是寄托于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从白身找原因,只是一味的抱怨环境、而行动上无所作为,这实际上也是责任心缺乏的表现。第二,行为上重视个人价值,轻视集体与社会的价值。一些学生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对社会缺少主人翁责任感。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过于强调白我。

二、医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分析

通过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我们可以从社会、家庭、个人二方而进行分析。

(一)社会因素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随着价值的多元化和市场经济的负而效应,社会中滋长了个体本位观念,为己观念,金钱万能观念。这三种观念导致社会上出现了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不正当竞争。这些观念和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家庭因素

“90后”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对子女的过分关爱,使得他们习惯于索取与享受而疏于付出和奉献。一些父母甚至承担了所有的责任,使得他们的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意志薄弱,抗挫折力差。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意志显得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差;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他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对白我的要求低而少。

(三)个人因素

大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波动走向稳定的复杂过程,是社会责任感逐步确立和巩固、发展、提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困惑,而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毕业后就业压力严重,对未来的发展状况很迷茫,经常感到身心疲惫,甚至对生活的目的与自身的价值产生怀疑。

三、医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途径

(一)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改变医学生生命意义感不强的状况

就医学生来说,加强对医学生生命意义的教育,要突出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主题,可以通过开设生命教育选修课或必修课,使学生接受系统的生命教育,充分理解和认识生命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引导和启发,避免学生对死亡产生焦虑和恐惧感,引导学生建立未来职业应具备的生命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关爱生命,正确看待生死,在实践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升华对生命内涵的认识,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维护生命健康的神圣使命。

(二)加强思想教育,优化环境氛围,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

生命与责任范文3

一、青少年生命责任感现状

“能够负责才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本质,也只有借由负责,才能完成答覆生命的使命。”[1]生命是一种责任,与生俱来或后天萌发的责任,承担和履行这种责任的过程,就是探索和实现生命机制的过程,生命的责任不仅仅在于个体的职责和义务,还在于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责任有很多种,但无论哪一种,当今青少年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责任,具体表现如下。

1.自我责任感迷茫

自我责任感就是行为主体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情感体验,自我责任感包括很多,其中以珍惜自己生命为主。但近几年,随着青少年自杀自残比例的上升,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青少年无法积极承担自我责任,自我责任感迷茫。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青少年学生内心空虚,总是感到孤独,感觉不到生存的力量与意义,不愿意与人交往,更有甚者会完全封闭自己,如果不及时开导,则会直接导致自杀自残。

2.他人责任感的冷漠

他人责任感就是行为主体对他人负责任的一种情感体验,这是相对自我责任感而言的。如果没有他人的存在,社会就不成为社会,个人也就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使得对他人承担责任感成为必然。然而,现当今社会的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娇生惯养,从而导致其身上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品质,如懒惰、自私、目中无人、叛逆、排斥他人等。

3.自然责任感缺乏

大师泰戈尔(1984)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之“育”,正是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2]。尊重生命,即尊重自己、他人及自然界其他所有的生命。我们要树立善待其他非人类生命的意识和责任感,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能见到有随意虐待动物、不爱护花木等的事件发生,对自然界生命责任感的缺乏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偏向青少年化。

4.无视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行为主体对社会所负的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社会责任感是一种自律意识,然而,在亟需社会责任感的当今社会,青少年却淡化了责任感,更有些青少年根本就不懂什么叫社会责任感,比如说:很多青少年已经忘记道义的含义,注重的只是自己的收益,不太注重自己思想的升华,喜欢物质攀比等,这些现象都使得现如今的青少年无视社会责任感。

二、青少年生命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造成当代青少年生命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有很多,综合起来无非还是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因素出发来考虑。

1.社会支持不够

随时代飞速发展,青少年生理成熟期已经明显提前,但外界环境并没有适应青少年的这种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容易产生一些心理与外界的不平衡,如果不及时指导,青少年学生就会产生困惑,严重的则会引发行为上的失控,如不珍惜生命。青少年的生命责任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生成和发展的,需要良性的社会环境,但当今,报刊、影视、出版、网络媒介等监管力度不强,仍然有不健康的网络游戏等。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责任感教育仍极度缺乏社会的关注,缺乏良好的环境氛围,缺乏媒体的正面影响。

2.学校重视不够

在我国,虽已开始实施素质教育,但青少年学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成绩才是硬道理。我们都知道生命责任感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发展,但很多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的办学质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不能给学生的成绩提高带来显著的作用。因此,在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常被忽略,有的学校虽然开展了,也只是形式。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但教育中却过分强调对青少年的成才教育,忽略了青少年作为人的成长教育,如有些老师教育思想不端正,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给学生造成超负荷的心理压力等,都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3.家庭理解不够

家庭的首要要素是家长,但绝大多数的家长很少和自己的孩子谈论有关生命、生死等方面的知识,有些家长甚至是避讳,再加上现当今的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把家庭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去做,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感恩。这些都让孩子的成长缺少了自立和责任心,而缺少这些品质,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轻则抽烟、喝酒、打架斗殴、上网、早恋等,重则伤害自己,对他人暴力,对社会报复等。再有,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潜意识阶段,都不认为孩子在除学习之外,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只希望孩子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学校把精力都放在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上。

4.自我认识不够

现阶段的青少年都是温室里的花朵,很少遇到挫折,因此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从发展的角度看,青少年时期是处于情绪易波动的时期,面对问题时,容易冲动,容易意气用事,也容易选择过激的行为,从而给自己和家人乃至社会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三、加强生命责任感教育的对策

与国外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其中生命责任感教育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当代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责任感教育,帮助其树立科学合理的生命态度与责任意识。

1.加强政府、学校的责任,让生命责任感教育走进课堂

从政府层面来讲,应重视生命责任感教育,积极主动推动生命责任感的发展,“引导青少年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已经成为我国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3]。利用法律、行政手段等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不断巩固“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使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要制定相应的生命责任感教育规划,在态度上首先重视起来。

学校应规范教材,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开展多项课外活动等,这些都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生命认识和心理健康素质。

2.挖掘家庭教育的功能,家长学校综合实践

家庭教育指家长对子女进行的基本行为规范、生活知识、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家庭生活中的亲情体验是青少年养成良好生命责任感的基础,无论是哪一个教育思想家,都会或多或少的提到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会受到家庭的结构、气氛、文化、经济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在生命责任感教育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在关注孩子身体和学业成绩的同时,也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在增加自身生命责任感知识的同时,还要及时主动的和学校联系,共同探讨生命责任感教育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交流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经验,协助学校做好生命责任感教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时恰当的对孩子进行生命责任感教育。

作为年轻一代的新家长,我们应该摒弃以往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孩子积极的价值观和幸福感,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新的教育思想的有利保障,家庭氛围越是欢乐、宽松、自由,就越能激发人性中更多快乐的品质,个体就会感受到快乐,这也符合现当今“幸福感”的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幸福感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到责任感的发展,相应的也会影响生命责任感的发展。

学校应把家长的生命知识普及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开展以家长为主体的“生命责任感”实践活动,让家长参观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医院等,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与责任,家长有了自己关于生命的正确阐释,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建立起生命责任感意识。学校应多给家长做心理教育辅导讲座,教他们欣赏和信任孩子,引导他们了解科学育人的方法,走出狭隘家庭教育的误区,使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达到最大的合力,让青少年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3.学校提供幸福环境,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自我成长导向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幸福的年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自我成长导向,是指青少年在遭遇不良外界因素干扰时,学会运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用积极的方式面对困境的一种应对策略。青少年这种自我成长导向的培养,主要是在学校这样的大环境中进行,因此,学校要为青少年营造“幸福”的生命环境,提升其幸福感,提升其积极的态度,从而提升其对生命的责任感。

4.加强与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及国家近几年的重视,一些地区和学校开始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健康成长,有正确的生命态度和价值观。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应该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学科渗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心理咨询活动等,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把生命责任感教育启发在萌芽阶段,让孩子健康成长。

生命责任感教育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是一个新生事物,建设和培养一支稳定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是搞好生命责任感教育的关键。具体来讲,学校应培训一批心理健康教师,让他们充分了解生命责任感教育的内涵,掌握生命观教育实施的原则和方法,探讨生命责任感教育的具体教学方式,然后再以这些心理健康老师为主导,对学校其他老师进行知识普及,形成辐射状的生命责任感知识的传播。这样,形成良好的校园生命责任感氛围,对推广和加强生命责任感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心理健康课及心理咨询的途径,引导学生保持身心健康的状态,关注自己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学校设立“知心姐姐信箱”,通过阅读学生的信件,了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及时进行矫治疏导,并据以调整学校的活动等。

青少年学生是特殊的群体,身心发展在巨变,又要面临现实压力,所以,重视和倡导生命责任感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这项新的挑战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家庭、学校及社会要协调统一,创建一个大的环境,来培养青少年的生命责任感认识。人只有创造性地为他人生活,才能创造性地为自己生活,才能在社会生活的实践参与中来践行生命的责任,也才能更好地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谢曼盈,潘靖瑛.生命意义与价值之探研——从心理学与哲学观点检视使生命有意义的要件.2002(7).

[2] 圣笈多·泰戈尔评传.董红钧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 徐秉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教育科学,2006(4).

[4] 刑胜.初中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初步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1.

[5] 史兆光.当代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探讨.航海教育研究,2011(3).

[6] 李海苗.论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浙江师范大学,2011.

[7] 钮则诚.从台湾生命教育到华人生命教育.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生命与责任范文4

关键词:家庭教育 生命责任感 影响

1 家庭教育概述

1.1 家庭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由来已久,并且对一代代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家庭教育学者骆风研究认为,根据目前可以考究的资料显示,我国最早从事家庭教育活动的是早在3600年前的夏末商初时期,而国外则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古埃及时代。当前国内对家庭教育内涵的认识并不一致,《教育大辞典》对家庭教育的解释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通常指父母对儿女所进行的教育”。著名学者杨宝忠解释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它是指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构成人员之间的终生持续不断的教育和影响”。我国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解释为:“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辈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而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教育和影响。本文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这个教育和影响可以是有意的,无意的,有形的,无形的,宏观的,微观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为人处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有形无形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着子女,而父母要让子女接受自己的言行观念,会有意无意的做出榜样以规范自己的双向影响与互动过程。

1.2 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局限性

1.2.1 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差异,如教学内容、教育形式、教育重点等各方面。所以父母不能简单地把家庭变成教室。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这表现在:

①早期性特点: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也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孩子所实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②感染性特点:家庭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是耳濡目染,是一个感化过程。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教育工作中有着特殊意义。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情感的这种感染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③权威性特点: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长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家长的教诲,子女能听从;家长的批评,子女能接受;家长的意图,子女能心领神会;家长所希望的,子女能努力做到、做好;家长所反对的,子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总之,家长的意志对于子女的言行有较大的制约性。这种制约性,要比其他人对孩子的制约性更大。

④针对性特点:相对来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更强。针对性强的前提条件是充分了解教育对象。人们常说:“知子莫如父。”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是家长,是父母。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父母之所以能如此了解子女,并不仅仅是由于长期共同生活,更重要的是由于父母和子女有特殊的关系――血缘关系和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

⑤及时性特点: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的细微变化,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父母通过对孩子言行举止的及时掌握,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做到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⑥连续性特点:孩子出生之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德、谈吐举止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1.2.2 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但家庭教育也有他的局限性,这表现在:

第一,家庭教育里家长缺乏教育者角色意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作用十分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发挥家庭教育的有利条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承担着双重角色的,即父母和教育者。但很多时候,家长只强调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而忽视了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重视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照顾,甚至于溺爱,缺乏缺乏作为教育者的目的性,针对性,科学性和有序性。

第二,家庭教育易感情用事。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时常缺乏应有的理智,容易感情用事。这是家庭教育中最容易也是最经常发生的偏向,是家庭教育不易突破的难点。大部分家庭教育的失败,都源于此因。父母感情用事主要表现在:行为易走极端;娇惯溺爱;简单粗暴。

第三,家庭教育比较封闭。家庭是相对封闭的社会单元。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作指导,这取决于家长的兴趣、爱好、意志、思想水平、教育能力等。而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家长的素质和能力,都是有局限性的,这势必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成效。

总之,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使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膨胀。重知轻德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学校化。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诱发了父母过高的期望值。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养成方式,造成孩子言行不一。

2 生命责任感概述

2.1 生命的含义

生命,从文学的角度讲,就是性命,就是活命。从生理学角度讲,生命必须是有心脏跳动、有呼吸、有大脑活动等条件。从法律上讲,生命是指法律主体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整个过程。从医学角度讲,生命就是活着的状态,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衍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辞海》中对生命的解释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衍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生命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但综合起来,本文将人的生命描述为:人的生命是自身繁衍、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反应等的复合现象。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两者的统一体。

2.2 责任感的含义

责任感是主体对于责任所产生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责任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形式。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和“责任感”有着本质的区别,责任是人分内应做之事,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制度或者机制促使人尽力做好,故“责任”有被动的属性;而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把责任感定义为一种精神是恰当的,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范围要比表示情绪和感情状态的“心情”一词广泛得多,能够涵盖“责任感”的丰富内涵。作为心理学概念,责任感与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人的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

2.3 生命责任感

生命责任感,就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不单是对自我生命,还包括了对他人的生命。

3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影响

3.1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导致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乏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长辈的过多关心呵护,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优越,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很少有父母能够对子女进行挫折教育,也很少有父母对子女进行生命教育,因为他们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应试教育与特长培养上,父母看到的是孩子将来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的竞争硬件,与学习、与成绩没有直接关系的基本都不在父母的关心范围内。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是导致大学生缺乏生命责任感的重要因素,溺爱娇纵的家庭教育,会使子女自私任性、傲慢无礼、贪图享受,而粗暴专制的家庭教育会使子女冷酷暴躁,缺乏同情心。

3.2 家庭不和谐导致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失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能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全面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习惯。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的面唱对台戏,让孩子无所适从,教育的作用相互抵消。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就得不到父母的悉心调教和关怀,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树立良好的生命责任感。

3.3 父母自身生命责任感缺失造成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位

不可否认,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因为父母文化素养的差异,教育水平的高低,思想观念趋利化,有不少父母本身是比较缺乏生命责任感的,就更谈不到对子女进行生命责任感教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一味地追求理论学习,追求高分,忽视了子女的全面发展,认为素质教育是学校的事,子女只有考取名牌大学,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是步入社会竞争的砝码,不能引导子女建立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不会让子女关心自然、关心社会,不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4 构建和谐家庭教育,增强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4.1 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

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子女一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片面的不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的子女很难成为合格的人才。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家长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对子女要从小进行生命责任感教育,首先要教育子女关注“个体”,改变传统的“无我”、“无私”的思想,正确看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个人生命价值、利益同样应该得到重视。要教育子女珍爱自我生命,因为“自我”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联系着父母,联系着家庭也联系着社会。其次要教育子女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生命。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价值体现。作为父母,要让子女从小就知道,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而且生命只有一次,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一切。

要让子女从小就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认识到生命的责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自爱且能他爱。

4.2 提升自身生命责任感,以身作则,强化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父母是对人一生影响最先、最深的人,也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对象。托尔斯泰说:“全部的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古人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培养大学生生命责任感,父母首先要注重自己的修养,有高尚的品德,有积极的人生观,有强烈的生命责任感。其次,在行动上,要重视对子女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能够做到知行统一。

4.3 强化与学校联系互动,形成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多方位辐射机制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是两个独立的机构,家庭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孩子进入大学后,家庭教育并没有结束,而是需要家庭和学校努力配合,双向沟通,关心子女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相互了解子女、学生在学校与家庭里的生命责任感意识,把各自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对方,建立培养大学生生命责任感的有效机制。把培养子女的生命责任感作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的自觉行动,最终达到培养子女生命责任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邱仁宗.生命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亚当・斯密(英).道德情操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

[4]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张多来,周晓阳.和谐社会视野中大学生诚信建设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6]欧巧云.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7]柴志明,何仁富.大学生生命教育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8]林华坤.新时期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J].世纪桥,2008.

[9]丁泗.论大学生责任观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所,2006(12):6-7.

生命与责任范文5

记者:我们注意到,《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中增加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请问,为什么要增加这部分内容?请具体谈一谈这部分内容。

朱小蔓:合理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这是因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代被凸现出来。在我看来,宽泛意义上的生命教育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唤,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出现。本世纪以来,随着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明确提出,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以后,关注和尊重自然生命存在与质量,讨论和思考生命意义与价值,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挥生命潜能与价值等那些更多涉及生命现象,关注生命关键期的变化,指导生命健康成长,包含更多生命元素的教育理念、纲要及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一些地区、学校尝试进行。

另一方面,社会深度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矛盾、价值失范、不良风尚也严重混淆了人们的生命价值观念,这对青少年有很强的冲击力。

据统计,1995-1999年,自杀是我国15-34岁人群首位死亡原因,自杀率每年26.04/10万人。此外,青少年吸毒、暴力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对这些问题予以重视。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应该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关注学生生活,引领学生成长的学科,更是责无旁贷。很高兴看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生命教育已经明确作为重要教育专题提出来。

《标准(2011年版)》把“珍爱生命、感悟人生”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之一,将“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同时规定了以下课程内容:“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等等。

除了上述集中体现的生命教育目标及内容外,也有分散、融合在其他教育内容里的,可以把生命教育的角度考虑在教学活动中。

记者: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如何把握这些内容呢?

朱小蔓: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要对生命这个议题有所认识和思考。孩子如何获取生命的经验,是通过父母、老师及周围人如何对待他而形成的。如果教师能够温和地对待孩子、尊重他、爱他,那么他也会这样去对待自己,对待别人。所以,教师是帮助孩子正确面对生命,热爱生命的重要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过多讲述有关知识,而是需要更多引领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包括以自己的平等、坦诚,以自己的生命经历及经验与学生分享。

例如,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我认为,教师的教学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次进行:

1.感受生命的奇迹:你有这样的感受吗?什么会让你相信生命是一个奇迹?可以展示一个生命的诞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了解生命的神奇。

2.感受生命的脆弱:在各种灾难面前,人的脆弱。

3.生命值得敬畏:展示在灾难面前,生命的坚强。

4.生命中有爱:寻找爱的图片与故事(亲人、同伴、社会成员彼此间)。

5.生命中有美:发现和感受生命的美。

6.生命的意义:探讨“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什么让你觉得你的生命值得一过?”

7.寻找到生命的方向之后,你要怎么做?

教学过程中,生命话题被一步步引向深入,学习和探讨这个话题的主人则是学生。

进行生命教育,对于教师而言。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触动。是生命活动的“在场”。教师要以敬畏生命为首要原则,关注课堂中学生生命生存状态,精心地呵护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避免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伤害学生的情感、体罚学生,甚至无端剥夺学生受教育权的生命伤害……总之,我们反对脱离学生生命个体空谈“生命尊严与意义”。

生命教育中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于教师用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力量去和学生的生命相遇、碰撞。公共精神、公民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

记者:《标准(2011年版)》中还加强了对公共精神、公民意识教育的关注。为什么?

朱小蔓:是的,的确有所加强。为什么加强呢?首先,公共精神、公民意识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现代诉求。现代社会的基本体制――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等的实现,需要现代公民的支撑,而现代公民意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公民教育列入国家政治发展目标中,第一次将公民教育的重要地位确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至此,公民意识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现代诉求。其次,公共精神、公民意识教育目标是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追求。学校要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这样的人是有公民意识、公共精神的人。公共精神、公民意识教育既包括承认价值观,也包括获取知识和学习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如何把行使以公共自由为基础的个人权利同履行对他人及所属社区的义务和责任协调起来等。这些内容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了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

受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我国国民的公共理性精神普遍缺乏。早在20世纪上半叶,梁启超、鲁迅等思想大师就曾对民族精神中整体的“公共精神”维度之稀缺、国民公德心之缺乏、公共人格之萎缩等问题作过犀利的批判和解剖。在现阶段,人们的公民意识还很淡薄。愿意享受权利但逃避承担义务的情况还屡见不鲜。公共精神的缺失是一个困扰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因此加强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学校教育,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程是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

记者:能不能解释一下,何为公共精神?何为公民意识?

朱小蔓: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是《标准(2011年版)》中的重要概念,需要认真把握。

公共精神,是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精神,它是指社会成员对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主观认可,并体现于客观行动上的遵守和执行。它事关个人生命健康和生活秩序,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的文明面貌如何,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成熟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由这个国家国民的公共精神表现出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公共生活也愈发丰富多彩,人们生活的公共性质也愈发明显,公共目标和公共价值的意义日益彰显,公共精神成为现代公民必须秉承和塑造的精神品质。对中学生进行公共精神教育的

内容应该包括独立人格的权利主体教育、公共责任意识教育和公共参与精神的教育。

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自觉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教育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监督意识、法律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等基本意识。

公民主体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并具有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公权力运行的主人翁意识,实质上是一种行使权利的意识,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有序的参与是成熟民主的标志。公民监督意识,是指用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它是人民原则的核心。公民责任意识是指公民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的观念。法律{规则)意识,即依据法律和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的意识。

记者: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相比,《标准(2011年版)》在公民教育方面的调整和加强是什么?

朱小蔓:从对课程目标的规定来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标准(实验稿)》只在“总目标”部分提到“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这一目标内容,在“分类目标”中没有明确提及对学生进行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培养的内容。

《标准(2011年版)》将“总目标”中的“好公民”修改为“合格公民”,降低了培养要求,更符合教育实际。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的目标内容。在“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了“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的目标内容。

从对课程内容的规定来看,《标准(201 1年版)》对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内容规定得更明确具体。

在《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的“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一部分中,明确提出了有关公民教育的内容: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等等。同时,《标准(2011年版)》围绕公民教育的内容提出了一些活动建议,比如,“尝试分析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不同责任,就‘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进行一次主题讨论”、“考察社区内残障人群在生活上的主要困难,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善的建议。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在社区内开展有意义的公益服务”等。

记者:关于公民意识教育、公共精神的培育,您对教师的教学有哪些建议?

朱小蔓:《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也就是说,公民意识、公共精神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参与,通过实践,在增长社会经验,尤其是公共生活经验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包括在参与中改变周围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创造比较好的公共生活。学校生活中就有公共生活的因子,师生应当创造、共建学校的公共生活。陶行知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带头敏于学校公共生活的构建,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中的平等与尊重,再如学校管理制度的民主、公平与正义等。公民教育要通过体验公民生活来完成。在班级和校园生活中,要努力创造让学生过一种能够体现公民意识的生活的机会。比如,如果学校决定给一个学生处分,那么这个学生有权申辩,有权知道学校的决定是怎样做出的。还比如,在学生代表大会上,大会主席团和学校领导要当面回答学生代表的提问。学生通过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管理,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而不是被监督的对象――这就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实践。

教学活动应体现民主化,教师本人不搞“一言堂”,尊重每一个学生,以此熏陶和培养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

教师还要善于设置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公民生活”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公民生活。如,组织开展模拟村委会、县人大代表选举等,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公民的责任。

除此之外,教师更要充分运用社会实践这一开展公民教育必需的活动载体。要与社区建立联系,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活动,在实践中渗透公民意识。组织学生参加关爱弱势群体的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接触和了解社会,为社会奉献爱心。

课程内容更具时代性

记者:据了解,《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法律的课程内容变动较大,请问,主要变化在哪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

朱小蔓:《标准(实验稿)》突出了法律意识的要求,但淡化了法律知识的要求。《标准(2叭1年版)》则增加、落实了法律知识的要求,同时,每条法律内容都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做行文要求,这为法律意识的树立与形成提出必要的法理知识的支撑。但是,教师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一定不能上成法律知识课,枯燥地讲解法律条文。另外,《标准(2011年版)》选择的法律知识内容多与初中生的生活主题相关,与初中生适应社会、提高公民意识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要求,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避免单纯的知识性讲解。在相关法律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使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思考、探究与体验。

记者:这些变化的确使我们的课程内容更加切合时代要求了。请问,类似这样重要的变化还有哪些?

朱小蔓:《标准(2011年版)》中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变化,如:在保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在重视现代社会生活中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在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树立全球观念、尊重文化多样性方面,我们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本着调整完善既有认识以及处理好与小学品德课程更好、更合理衔接与递进的原则,在目标设置、内容安排、教学要求上都做了反复审视与仔细推敲。

例如:让初中生“体会生态精神与人的依存关系”,它是从整个生命体的高度来认识各种生命存在的价值,认识人类在整个生命体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是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上去理解生命,理解保护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它体现了中小学的衔接,体现对初中生在认识上、在

道德要求上的递进。

例如:“孝敬父母,与长辈平等沟通”,“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孝敬父母、与父母平等沟通不仅是中华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实社会少年儿童中存在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但我们并不是要求对父母一味盲从,沟通也不仅限于交往技能。其实它是代际交流的过程。美国品德课中就讲没有奶奶的孩子,教育也是不完善的,代际交流在学生品德成长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还有,提倡家庭美德要共创,还要共享,这体现民主社会对个人、对家庭成员在伦理道德上的要求,这对初中生道德意识和能力都比过去递进一个层次了。

例如:“体会青春期的美好”。《标准(实验稿)》中仅强调青春期的烦恼是不够的,因为青春期也是美好的,青春生命是极其宝贵的生命阶段。组织开展体会青春期美好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难忘的美好记忆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标准(2011年版)》中增加了“富有正义感”这一内容,“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正义既是政治的概念,也是个人品德的概念。一个孩子能够从小就知道不能欺负弱小,敢于主持公道,那么他就有正义感。个人美德上的正义感是和社会正义感相通的。

例如:“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标准(2011年版)》中这一增补完善,高度正视了时展的新情况、新要求,积极关注了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环境变化――各种新媒介的普及。要求在网络时代能够合理利用网络工具,而不是被网络所奴役。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甄别媒介信息和价值导向,有初步的媒介批评能力,而且能够学会理性利用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我认为,这些要求不仅更高了,也更具体了。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释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定位为综合性课程,请问,怎样理解这门课程的“综合性”?

朱小蔓: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质,即将四个知识领域综合为学生生命成长服务,因此,课程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释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教知识、记考知识。它的生活化特征在于善于围绕学生生活与成长主题组织教学不回避生活中的矛盾。思想品德课教学,对教师在知识面、综合素质、教学设计与应变能力、在个人美德与性格操守方面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能够亲身示范良好的品德以及如何发展品德。他们不必是美德的典范,但他们必须用行动证明他们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教师必须清晰地表明自己的道德立场,但又不是简单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而是积极引发讨论和思考,创设条件帮助学生积累正向的情感体验、丰富生活经验。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责任意识教育”是新课程的亮点之一,《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2.4“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进一步提到了责任的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做事不计后果,做不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这个内容,教师可以从公民意识教育,从个人美德教育,也可以从生命教育等多个角度,调动起认知与知识学习、模拟试验、行动体验、思维训练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

开展一次安全、守法的“行为后果体验”活动,从中感受“为自己行为负责”这一意识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1)从家庭、学校、社会等领域,选择一个具体的“安全、守法的行为”问题案例,并引导学生对这种行为后果做出明确的判断。(如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某个具体的交通规则、在学校生活中课间操时排队依次上下楼梯等。)

(2)在体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行为的后果,并对行为后果出现的原因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3)在学生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先组织学生分组交流,然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

通过活动总结:行为前,判断;行为中,学会自律和自控;行为后,要学会反思。自我负责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引导的过程。

不承担责任的确会付出代价的:

(1)负担。履行责任通常需要时间、精力或金钱。

(2)怨恨。人们可能对做不想做的事情感到怨恨或生气。

(3)担心失败。人们可能担心他们不能履行责任或担心由于未能履行责任而受到惩罚。

(4)放弃其他的利益或牺牲其他的兴趣。当人们接受一定责任时,他们可能不得不把其他感兴趣的事情或需要放在一边。

(5)不公正。如果一个人在一件事上承担主要责任,合作者可能会不认真负责。

社会越开放,就越需要负责的公民。责任感和负责的态度是行事能否成功的基础性条件,它能催生出智慧和能力,能促使人去做好事情,并因工作成功而感受到一种尽责和胜任的欢愉和满足。也正是在这种负责行事的过程中,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以提升。

承担责任对于其他人的好处:(1)可预测性。当人们履行其责任时,其他人知道期待他们什么。(2)安全性。当人们知道其他人在履行责任时,他们感到更安全。(3)有效性。当有关的每个人都履行其责任时,就能更有效地,或更快、更容易地工作。(4)合作性。当人们一起完成某项任务,明确每一个人应该履行的责任后,大家会增加合作。(5)公正性。如果每个人都尽了他的那份责任,另外一些人就不需要做超出他的责任的工作。(6)社区精神。如果一个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能认真履行其责任,就可能形成一种社区精神或群体荣誉感。

承担责任对于自己的好处:(1)独立性。履行责任具有良好纪录的人可能享受到更多的自由和极少的监督。(2)自尊。履行责任的人可以赢得自尊和自信。(3)被接受和认可。履行责任的人更容易被其他人接受和认可,尤其是依赖于他们的人。(4)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履行责任的人可以获得知识、技能和宝贵的经验。(5)得到承认、地位或收入提高。履行责任的人可以赢得荣誉、奖励、新职务的机会或薪俸收入提高。

生命与责任范文6

国内外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有多种理解,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生命和死亡现象,促使人们珍惜和善待生命,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承担责任,不逃避和不惧怕死亡。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死观,正确认知生命和生活,理性地接受和对待死亡,可以分为生活观教育和死亡观教育两个方面。首先,生活观教育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生活观就是对于生活的目的、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对大学生进行生活观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在正确认知生命的前提下,不断的丰富和涵养生命,并以超越生命为终极诉求。具体表现为:第一,通过对生命特征的讲授,引导大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人的生命具有不可逆性、不可替换性、不可创性以及脆弱性的特征。众所周知,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相互之间无法替换,它不是某种神秘力量的创造,而是自然孕育的结果,并且生命非常的脆弱,偶然的天灾人祸就会导致生命的消逝。生命的神圣性和宝贵性会使大学生意识到热爱生命的重要性,这种热爱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热爱,还包括对他人和他物生命的热爱。而敬畏生命就是要像敬畏自己的生命一样尊重他人的生命,不伤害他人,与他人和谐共处。第二,通过对责任意识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学会负责,学会感恩。马克思谈到责任时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2]这意味着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通过责任教育,使大学生心怀责任意识,领悟到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家庭,社会和国家。不能够只凭自己的喜好对待生命,更不能够凭借偶然的冲动决定生命的去留。因此,学会负责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体现,这种责任意识的内化还会伴随感恩之心的滋生,感恩父母给予的生命,感恩老师传授的知识,感恩社会给予的良好环境,感恩朋友给予生活的绚丽色彩。第三,通过抵御挫折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学会宽恕和包容。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的旅程不可能一片坦途,挫折和矛盾在所难免。培养大学生抵御挫折的能力就是培养他们战胜苦难的能力,使大学生体悟到苦难的积极意义,从而激发自身内在的潜力,激励自我的人格尊严与价值。通过挫折教育,还会让大学生进一步体悟到,生命中承载着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它们不仅属于个体自身,还与父母、朋友、社会紧密相连,从而促使大学生在对挫折的反思中,重新审视自身的缺陷,宽恕和包容他者的不足,并及时调整心态,增强自身的生命意志,争取做到面对自我,合理定位,面对他人,求得心安,面对自然,行为合理。第四,通过真善美理念的指引,促使大学生不断地提升生命质量。提升生命质量意味着个性的张扬和生命的自由发展。生命是意识观念的载体,其价值并不在于外表的华丽,而在于心灵和人格的真诚、善良与美好。大学生作为充满智慧、富有潜力的青年群体,生活观教育的主旨就是通过个体的实践活动,激活其生命潜能,固化其生命意志,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生命,不断的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有限生命向无限生命的转换,在真善美理念的指引下,追寻幸福完美人生。其次,死亡观教育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死亡观就是对于死亡现象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我们时刻面临着死亡,死亡是悬于我们头上的生命之剑,从本真的意义上说,人不过是“向死而生”的“此在”。

可见,死亡并不外在于生命,它是个体生命的构成要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死亡观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明确与死亡有关的系列知识,让他们理性地认识和应对死亡现象,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死亡,从中引发出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惜。具体表现为:第一,介绍死亡的含义与本质。通过讲解死亡在医学、心理、以及法律上的含义,使大学生懂得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从实质上深刻体悟到死亡的不可逆性,即死后绝不会有复生的机会。死亡本质上就是人与社会关系不可逆转的脱离与中断。第二,讲解东西方迥然不同的死亡观。可以通过专题介绍中国传统儒家、释家、道家以及西方不同宗教或哲学流派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并应着重向大学生强调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面对死亡的态度,培养他们理性地认识与坦然地面对死亡,以及防止意外死亡的能力。第三,梳理生与死的关系,把生活观教育与死亡观教育结合起来。谈论死亡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谈论生活是要超越死亡,从而让人们获得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对死亡的模拟体验,使大学生获得对死亡的全面认识,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死亡现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坦然看待死亡,以“死”思“生”。第四,正确区分自然死亡与非自然死亡。在教学中努力让大学生了解自然死亡与非自然死亡的区别。前者是指人生一直处于身心与环境的和谐适应状态,像机器磨损到极限而自然损坏那样实现的生命终结。后者是指人与环境不和谐而导致的死亡的泛指,诸如病死、灾害致死、自杀和他杀等。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加强生命教育的方法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课堂,旨在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而“三观”教育归根结底也是一种生命教育。为了让政治理论课堂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绿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首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侧重于向大学生渗透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生活理念。这门课从根本上看是围绕着大学生的生命成长而展开的,关系到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本质上属于促进大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生命教育课程。在教学中融入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及敬畏生命的生活理念,都是最为恰当与合理的。譬如,在讲解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时,教师可以通过对中西方不同生活观的介绍和对比,着重从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维护生命四个方面来激活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生活理念,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而完整的对生命特征的认知,主动热爱、珍惜、尊重、敬畏以及欣赏生命,积极维护生命的权利。其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倾向于向大学生渗透学会负责,学会担当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个人对自身所承担的各种责任的自觉习惯,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责任的追求甚至信仰,并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承担对自己、家庭、社会以及国家的责任。譬如,在第一章《中国近代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船坚炮利的帝国主义打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这一屈辱历史的回顾,唤起大学生内心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自觉意识到和体悟到,生命不仅仅属于自我,也属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责任,承担和履行责任的过程就是探索生命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应该明确生活目标,承担生活责任,探求生命意义,使自己的生命在责任担当中充实而精彩。再次,“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应着重向大学生渗透抵御挫折的苦难意识。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生命历程不可能没有挫折和苦难。人们常把挫折看作是破坏性的,并千方百计的加以逃避。